空曠的地面和高樓之間哪里風更大(防災減災周科普宣傳七:不同場合如何避震)
從人們感受到地震,到房屋破壞、倒塌,大約十幾秒,最多三十幾秒。在極短的時間內,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識,臨震保持頭腦清醒,就可能成功地避震脫險。
“伏而待定”,這是我國古人與地震災害長期抗爭中總結出的重要原則,在現代多次地震中都得到了驗證。
⑴ 室內緊急避震
震時就近躲避,保持鎮靜,迅速用枕頭或護墊護住頭部,選擇室內堅固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也可躲到墻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
為什么地震瞬間不宜奪路而逃呢?現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層樓房,來不及跑到樓外,會因樓道中的擁擠踩踏造成傷亡。地震時人們進入或離開建筑物時,被砸傷砸死的可能性很大。地震時房屋劇烈搖晃,造成門窗變形,很可能打不開門窗而失去求生的時間。大地震時,由于劇烈的地面顛簸使人站不穩,跑出室內十分困難。
注意不要躲到外墻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如果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可選擇迅速跑到室外空曠安全地點。
⑵在平房如何避震
平房內的人,如離門口較近,且室外空曠安全,則應在盡量保護頭部的同時,沖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不具備上述外逃條件,應充分利用時間,頭頂枕頭、沙發靠墊或安全帽等能保護頭部的物品,迅速躲在桌下、床下,或緊挨承重墻根和堅固家具旁;蹲在地上,保護頭、胸等要害部位,閉目,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
⑶在樓房如何避震
樓房內的人,遵循就近躲避原則。保護頭部,要迅速遠離外墻、門窗和陽臺,選擇衛生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倒塌的空間避震;也可以躲在內墻墻根、墻角、床、桌下或堅固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避震等地震過后再迅速撤離。
家住樓房震時要注意:
千萬不要滯留在床上;千萬不要從高樓跳下;千萬不要到陽臺上去;千萬不要到外墻邊或窗邊去;不要到樓梯去;不要去乘坐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從下到上按下所有樓層按鈕,等電梯門一打開迅速離開躲到安全地方,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扶手。
⑷在學校如何避震
若地震時正在上課,要聽從老師指揮,根據實際情況,來得及跑,迅速有秩序撤離;來不及撤離,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旁)、講臺下(旁),并用書包保護頭部,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在操場或室外時,雙手保護頭部,蹲下,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不要急著回到教室去。
⑸在公共場合如何避震
如果你在百貨商場,就近躲在堅固的柜臺或柱子邊,但要盡量避開玻璃柜。在樓上時,要看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場或飯店,要迅速抱頭躲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臺或樂池下躲避,門口的人員迅速跑到室外安全地帶。
⑹在工廠的車間如何避震
應就近蹲在大型機床或設備旁邊,但要注意離開電源、氣源、火源等危險地點。
當地震引起火災時,要趴在地面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匍匐轉移到安全地帶。當遇到有毒氣體泄漏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風方向跑到上風地帶。
⑺在街道如何避震
室外人員要選擇空曠地帶避難。不要在高樓、煙囪、高壓線、狹窄巷道、橋梁、高架路下等高大或易倒塌的建筑物處停留;盡量遠離加油站、煤氣儲氣罐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場所。避震轉移時,要注意保護身體重要部位。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人多的地方。
⑻在行駛的車輛中如何避震
行駛中的車輛要迅速停駛,并注意躲開立交橋、陡崖等危險地段。乘客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注意行李墜落傷人。地震后,迅速下車向開闊地轉移。
⑼在山區如何避震
在山區遇到地震時,有可能遭遇到山崩、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若山體為巖石,有可能產生山崩和滾石,此時躲避要沿著與巖石滾動相垂直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若山體為沙土,則易發生滑坡,此時應盡量躲開山體陡峭或溝谷之處,向地勢平緩處轉移。
⑽在海邊如何避震
在海洋或海岸附近發生的地震有可能引起海嘯,因此,當感覺到地震時,當發現海水突然退潮或漲潮時,當發現遠處的海水形成墻一般的涌浪朝海岸方向運動時,當發現海水發生不明原因的渾濁現象時,在海濱的人要盡快向遠離海岸線的高處轉移,以避免地震可能引發的海嘯的襲擊。
⑾在水邊如何避震
如地震時在河邊,應趕緊向地勢高的安全地方轉移,以防地震造成上游水庫潰壩形成洪水。如在湖邊或水庫等大面積水泊附近,也要迅速轉移、遠離水邊。因為地震或地震后的山崩滑坡有可能造成水體涌動形成大的涌浪而對水邊的人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