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二戰前線1無敵版(軍艦上的違章建筑之最,二戰最丑戰列艦,日本扶桑級戰列艦)

導讀二戰前線1無敵版文章列表:1、軍艦上的違章建筑之最,二戰最丑戰列艦,日本扶桑級戰列艦2、后勤玩家不滿散兵坑改動而罷工 前線士兵只剩手槍3、在二戰中,德國的孩子們不僅僅是見證

二戰前線1無敵版文章列表:

二戰前線1無敵版(軍艦上的違章建筑之最,二戰最丑戰列艦,日本扶桑級戰列艦)

軍艦上的違章建筑之最,二戰最丑戰列艦,日本扶桑級戰列艦

《梁書·諸夷傳·扶桑國》:“ 扶桑 在 大漢國 東二萬馀里,地在中國之東,其土多扶桑木,故以為名。

扶桑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雌雄同體的一種神木,而扶桑國其實就是日本的一種古稱。但是不得不說扶桑級戰列艦和它的名字實在是違和,它那高聳入云的古塔式的主桅,也被稱為二戰軍艦上的違章建筑之最。

英國無畏級戰列艦一經問世,瞬間使得當時世界上所有海軍的軍艦紛紛落伍,各國為掙得海上霸權,紛紛開始爭相建造軍艦。1894年日軍同清朝在海上展開激戰,第二年中國戰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1905年日俄戰爭,日本獲勝。瘋狂的戰爭雖然讓日本掙得了巨大的利益,但是戰爭也使的日本這個領土不大的國家元氣大傷,因此日本迫切想要建立一支強大的艦隊,來維護自己的海上利益。

1911年2月日本根據得到的全套的金剛級設計資料圖結合當時的世界潮流,增加主炮,強化裝甲,縮短艦體。最終定稿A-64設計首艦“扶桑”號由吳海軍造船廠進行建造。此時的“扶桑”號的紙面數據可以說非常亮眼,比同時期美國的內華達級還要強,主炮就多了兩門,“扶桑”號的152毫米的副炮也比美軍艦的127毫米主炮的射程更遠,續航力也比內華達要強。但是咱們前面也說到,改裝的內容之一就是縮短艦體,還想增強火力,多安火炮,這就相當又想馬兒跑的快,又不給馬兒遲草。沒辦法,新增的兩座14英寸的炮塔以及彈藥庫就被安裝在了艦體中部中軸線的位置,整個艦身60%被炮塔所覆蓋,儼然成為了一個火炮刺猬,并且這兩座火炮的位置占據了鍋爐室和輪機艙本來的位置,大型的鍋爐無法安裝,最終造就了“扶桑”號的航速只有22.5節。

然而這還不是最嚴重的,由于“扶桑”號奇葩的火炮布局,舷側一次齊射,炮口的氣浪和煙霧立馬覆蓋全艦,嚴重影響的火炮的射擊,因此日本海軍不得不對“扶桑”號進行改裝,但是本來二戰時的雷達設備剛剛開始發展,還以光學觀測為主,為了擁有更廣闊的的視野,提高火炮的射程和精度,只能將桅桿建盡量高一點。“扶桑”號的大量火炮,又占據了寶貴的甲板位置,因此在后期的升級改造過程中,無奈只能依著前桅桿往上落,結果就是導致“扶桑”號越落越高,最后整的如違章建筑一般。

后勤玩家不滿散兵坑改動而罷工 前線士兵只剩手槍

二戰題材大型多人線上游戲《散兵坑》從2017年推出至今仍然擁有不少的玩家群體,但由于近期的一些改動使得不少負責后勤的玩家罷工,導致前線士兵只剩下手槍可用。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散兵坑》是款由 Siege Camp 以類二戰題材打造的大型多人線上游戲,玩家們將扮演士兵進行基地建設和武器生產,進而協調策略并踏上前線與敵對陣營玩家爭奪據點推進自身陣營的領域。該作在 2017 年在 Steam 平臺上進入 Early Access 階段后便獲得了不少喜愛二戰題材的關注,游戲整體機制的設計也讓玩家互動頻繁,即便到了現在還是有著不小的玩家群體。

在游戲中除了在前線廝殺,也得在自家基地搜刮物資打造各式槍枝武器和彈藥,再手動運送至戰區供其他玩家使用,即便前線戰事連勝,若少了后勤玩家的補給協助,我方前線也有可能很快崩潰。而近期后勤的重要性成了近期的網絡熱門話題,因為這群玩家成立了名為 Logistics Organisation for General Improvement (L.O.G.I.)的團體,發起了集體罷工的運動。

這群由新舊玩家組成的 L.O.G.I.因為不滿游戲接連的改動,讓后勤玩家的責任和壓力過于龐大,甚至到了開始危害游戲當前生態的地步,因此便發起了罷工行動放置后勤作業,并發布了一封公開信指出需要修正的重點問題。該組織的罷工行動并沒有阻止其他玩家接手后勤工作,但本次的行動已開始影響到前線作戰體驗,開始讓玩家陷入了齊聚前線卻只能拿小槍作戰的窘境。

L.O.G.I. 的發言人表示開發團隊對于后勤玩家所面臨的問題持續保持沉默,而為了確保自身喜愛的游戲能夠健全且往更好的方向前進,便組織了這個團體并發動集體罷工,希望除了獲得開發團隊的正面回應外,也能讓其他喜愛這款游戲的玩家開始重視這個話題。

更多內容:散兵坑專題

在二戰中,德國的孩子們不僅僅是見證者和受害者

每每談起戰爭中的孩子,大家總會覺得孩子是無辜的受害者。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烈使得德國的一切都卷入了戰爭當中。要研究那樣一段歷史,研究當時德國的孩子們是特別適合的對象。英國歷史學家尼古拉斯·斯塔加特研究了納粹統治之下的孩子們的生活。他打破了孩子們是戰爭的“受害者”以及戰爭是“心理創傷”的刻板印象,給我們講述了戰爭中成長的那代人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下經出版社授權摘選自《親歷納粹》,有所刪節。

《親歷納粹》,[英]尼古拉斯·斯塔加特著,盧欣渝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11月版。

原作者 | [英]尼古拉斯·斯塔加特

摘編 | 徐悅東

為何許多戰時的德國孩子覺得很難與父母溝通?

每次回顧自己的童年,凱特琳·蒂勒(Katrin Thiele)都無法將幸福的記憶與有關納粹德國的報道畫等號,她無法相信:“所有我曾經認識的納粹黨人都是我曾經熱愛過的人呢,真的是人們后來描述的讓人憎惡的野蠻人嗎?”像身邊許多同齡孩子一樣,凱特琳完全無法將確鑿的集體屠殺證據與納粹主義理想畫等號,她曾經被“灌輸必須有一顆敬畏心,勇于為責任自我犧牲和奉獻等觀念”。

就凱特琳的情況來說,戰爭的結束將一個穩定舒適的家庭瞬間撕裂。過去十二年,她父親一開始是個納粹公務員,后來成了德國國防軍軍官,因此遭到美國軍警和德國民警雙重追捕。逮捕和拘押父親的那些原因,凱特琳根本弄不懂,隨后三年,父親從她的生活里消失了。

與此同時,凱特琳的母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出生在倫敦——和兩個孩子一起被“遣返”到他們成長期間一直想當然的敵國。1946年,年僅10歲的凱特琳離開德國,前往英國生活。一夜之間,她完成了從凱特琳·蒂勒到凱伊·諾里斯(Kay Norris)的轉變。隨著名字的變更,凱伊還得學會如何做個英國在校女生,在語言、民族認同、閑聊話題、社會關系諸方面迎來徹底改變。戰爭爆發時,凱特琳只有3歲,她大部分記憶與戰爭有關,那些記憶必須緊鎖在內心深處,直到她可以比較安全地回溯和一探究竟。

盡管后來父母離了婚,凱特琳仍然得到兩次機會,前去看望父親,她試圖弄清一家人突然四分五裂的原因。1949年圣誕節假期,當時13歲的凱特琳和哥哥烏多(Udo)與父親及其新婚妻子一起過了個周末。從許多方面說,這是一次幸福的重聚,同時也讓她深為震撼。早在三年前,告別德國之際,她對德語的掌握和對父親的眷戀已經終止。這幾年在英國學到的新概念和新想法,她已經無法用德語表達,而父親好像更愿意接受最后一次見到她時她那種小女孩的樣子。

父親的真容與她許多回憶和各種想象里的樣子相去甚遠。那個棱角分明、思維敏捷、一身戎裝、嘴邊總是掛著為了主義獻身的男人不見了。她曾經想象,服刑兩年的父親會垂頭喪氣,一臉無望,還好,他不是那樣。相反,和以前的父親相比,眼前的男人頭發開始稀疏,更加世故,體重超標,不過,他好像不需要凱特琳幫助。他已經重新組織起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份好工作,在哈爾茨(Harz)山區有個漂亮的房子,還跟一個美麗的女人住在一起——世交家庭的一員——長期以來,那女人一直很崇拜他。

凱特琳意識到,她已經無法猜透父親的信仰,父親曾經非常用心地將思想深處的觀念灌輸給孩子們,那些觀念都到哪去了? 1956年,在牛津大學上學期間,凱特琳利用第一個暑假前去看望父親,她發現,雙方不約而同地、動情地再次回到“爸爸和小女孩”的狀態。至于父親從前的納粹背景,凱特琳發現,他僅僅對第三帝國留有深深的眷戀,尤其是在軍隊那個階段,但他斷然否認了對猶太人實施的大規模的屠殺。

那時父親已經在加拿大定居,好像已經有了一系列新目標,成了德國移民群體中一個努力工作、雄心勃勃的新成員。凱特琳感覺自己被誤解了,父親似乎意識不到,自己的女兒依然真心相信他曾經灌輸給她的那些美德。當時她仍然認識那一串德文說教,例如Pflicht、Treue、Wille,為Volk服務——義務、忠誠、意志、為國民服務——這些行為準則用日常英語解釋就是責任擔當、為人正直、意志堅定、讓世界變得更美好,而父親卻嘲諷女兒是個愛做夢的理想主義者!正如身在大西洋兩岸兩個英語國家的這對彼此牽掛的父女一樣,造出納粹德國的一代人和納粹德國造出的一代人已經漸行漸遠。

希特勒青年團在制作模型,1942年作

與凱特琳想象的不一樣,從某些方面說,她的體會與留在德國的同代人沒什么不同。許多戰時的德國孩子同樣覺得很難與父母溝通。一些父親經歷過1939—1945年的戰爭,或經歷過戰俘營,與這樣的父親交流感情尤其困難。許多話題成了20世紀50年代德國家庭的禁忌,第三帝國在孩子一代身上刻下的標記最深。

回顧童年記憶時,將納粹十字標記帶往歐洲各國的那些男女反倒不受納粹符號和口號的束縛。與凱特琳的父親一樣,許多人認為,在戰后的生活中,只要不為追求功名,與他人分享這些價值和追求,并沒什么大不了。在人生成長最快的年月,除了總會有人在耳邊反復嘮叨,如好好洗干凈、穿衣要整齊、說話要禮貌,反倒是這些人的孩子沒見過大世面,還經常接受納粹各種價值觀和說法的洗禮。

不足為奇的是,這代人中的一些成員必定會認為,每次與父母那代人大力打造的戰后世界嚴重對立,都會威脅到他們的身份認同,即,他們自認為負有責任。對許多人來說,留在東德和西德的新政府機構里盡職盡責,繼續為他人服務,這么做理所應當。

實際上,20世紀90年代初,凱特琳才開始回溯和調查自己的身世。在同代人里,像她這么做的人并不少。無論是納粹同黨的孩子,還是在各猶太人區和集中營里親歷過“最終解決方案”幸存下來的猶太人孩子,往往退休后才開始思索,平常對兒女們閉口不談的那些事,以什么方式講給孫輩們最好,他們這才開始撰寫回憶錄。

戰后,擺脫原有的國籍、語言遠不如擺脫內心的道德綁架那么困難

1988年,西德的標志性事件是“水晶之夜”五十周年紀念,以紀念1938年11月9日晚間納粹黨人針對德國猶太人的大屠殺,那晚發生了群體暴力和屠殺,燒毀了許多猶太教堂,搶劫了許多民居和商店,那次事件導致近百人死亡,25000猶太男性被送往集中營關押。

1988年,西德政府以一種畏首畏尾、笨頭笨腦的方式發動全國紀念這個周年祭日,導致全國許多地方跟風。紀念期間,德國南方著名記者洛雷·沃爾布(Lore Walb)深受困擾,她夢見猶太人的頻次比平常高出許多。在一個反復出現的夢境里,她再次成了年輕的學子,回到了戰時的海德堡(Heidelberg)。一個學生時代的猶太同學突然出現在她家門口,哀求要到她家待一兩天。每次都沒來得及做出決定,洛雷·沃爾布就醒了。

她是納粹黨徒的女兒,這確鑿無疑,走出戰爭時,她沒受過任何傷害,很快便在德國南方找到一份廣播行業的職業。

到了1988年11月27日,也就是紀念“水晶之夜”各種重要活動過后不到三周時間,洛雷·沃爾布開始在日記里講述一個完全不同的夢境。她又一次成了青年女子,與一個臉形消瘦、面容端莊、留著顯眼的山羊胡、身穿長大衣、頭戴寬檐帽、年齡較長的男子并排走在大街上。她伸出一只手,搭在那人瘦骨嶙峋的肩膀上,頭枕在手背上,內心夾雜著解脫和喜悅,幾乎帶著哭腔說:“真高興看見你回來。”

猶如許多搭載著希望的夢境,洛雷·沃爾布的睡夢提出了問題,而非解決方案。猶太人并沒有回來,她無法請求他們諒解,也沒有完成自我評估或原諒自己,這名69歲的退休人士不僅沒有將生命中這一篇翻過去,反而用沉重的、試探性的口吻道出一句:搭上車“一站又一站駛向回憶的旅程”。

洛雷·沃爾布的旅程等于借助媒介公開承認內心深處的自我剖析,通過這件事,這名上年紀的女士重讀了自己青年時代的日記,并加以評論。家庭影集里有一張1932年的照片,它記錄了那一傲人的時刻,那時,當地體育館擠滿了人,在25000 人注視下,她站在元首前邊,當時她還是個13歲的少年。

接著是1933年11月,她又一次在大庭廣眾中拋頭露面,在希特勒啤酒館暴動十周年慶典上,她背誦了一首詩,當時教育界幾名最高官員都是現場聽眾。戰爭爆發時,洛雷·沃爾布開始了大學學業。1940年6月,像身邊的每個人一樣,她也慶賀了法國戰敗,當年她也認同對英國的普遍仇恨,因為英國人毫無必要地拖延戰爭。“這一次,元首不該太仁慈,”這是當年6月17日她日記里的原話,“應當向英國人發出最后一次強烈警告——已經有這么多國家被卷進來,所有不幸和苦難都是他們的罪過。”

重讀過去的日記時,洛雷·沃爾布意識到,當年她接納和使用一些重要的納粹宣傳口號,內心深處并無抵觸。對蘇聯的進攻開始后,在朋友圈里評論男孩們的戰死,她多少有些輕描淡寫,反而重點落筆他們為之赴死的事業在軍事和政治兩方面的重要性。她的日記頁面上充斥著各種老生常談,例如“布爾什維克”“俄國準人類”、對抗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日本難以置信的勝利”,以及她自己的一些想法,例如怎樣贏得媽媽的歡心,媽媽才會同意她攻讀博士;她對東線挨凍的德國士兵們的同情,等等。

《德國青年戰爭文庫》雜志封面,轟炸考文垂

在每次轉折點,她都會從媒體上抄錄一些她需要的,緊扣歷史事件的關鍵句,將戈培爾的口號和警句稍加修改,就成了她自己想出來的句式。半個世紀后,經過另一個時代截然相反的價值觀和真理的熏陶,與她親歷的表面波瀾不驚的納粹過往形成了對立,讓她在道德層面深感震驚。

凱特琳·蒂勒認為,戰后,擺脫原有的名字、國籍、語言遠不如擺脫內心的道德綁架那么困難,洛雷·沃爾布的日記提供了大量佐證這一點的證據。戰爭即將結束時,聞說為避免進一步流血,自己的老家向法國人投降了,洛雷·沃爾布在日記里表達的是失望,而不是解脫。無論她筆下寫出了什么,她內心深處仍然崇尚忠誠和為國犧牲那樣的浪漫。

各地方當局最終掛出白旗時,她感到“無比丟人和受辱”。在1945年4月26日的日記里,她記述如下:她為“在前線漫無目標浴血奮戰好幾年目前仍在戰斗的上千萬士兵”感到悲哀。那一刻,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每當洛雷·沃爾布嘗試反思戰后數十年了解到的情況,可惜她日記里沒有這類記載——例如戰時最后幾個月,成千上萬集中營營員被他們的“捉拿人”驅趕進“死亡隊列”,這么做越來越沒有意義——她總會一個接一個想起那些僥幸活下來的幸存者所處的困境。不過,每次回想戰爭,記憶喚回的總是那些死去的德國男青年的面龐,例如魯爾夫(Rolf)、京特(Gu?nther)、格哈德(Gerhard)和海因茨(Heinz)兄弟倆,以及她曾經的男友瓦爾特(Walter),他在戰爭最后一周死去。不僅如此,像1909-1929年出生的眾多女性一樣,洛雷·沃爾布還有一個記住他們的理由,她們無人可嫁。

親歷戰爭的孩子們的負罪感

1988年3月, 馬丁· 貝爾高(Martin Bergau) 前往科隆(Cologne),參加戰時的孩子們組織的一場平靜的周末聚會,他們都已屆中年。那是一年一度的家庭聚會,成員都來自位于桑蘭半島(Samland Peninsula)的帕姆尼肯(Palmnicken),那地方曾經是東普魯士的一個鎮。1945年,他們中的多數人在蘇聯紅軍抵達前逃到了西方,其他人隨后逃了過來。

這群人里的一個女人讓馬丁·貝爾高回想起1945年初,在生死攸關的最后幾天親眼見證的那些事,當時他還是15歲的希特勒青年團團員。那女人的母親是貝爾塔·普爾沃(Bertha Pulver),那名母親曾經藏匿過一個猶太女人,后者是集中營營員——主要是猶太人——大屠殺事件幸存者。在地方軍事組織民兵協助下,黨衛軍將這些人帶到冰封的波羅的海沿岸。

后來,黨衛軍和地方軍還一起追捕過抵達海邊后逃跑的一些猶太女人。作為受黨衛軍指揮的武裝民兵成員,馬丁·貝爾高和一些希特勒青年團朋友在一座廢棄的礦山協助看守列隊的猶太女人,那些女人成雙成對被帶往房子背后。馬丁·貝爾高可以聽見兩個負責殺人的黨衛軍人員開槍的聲音。末了,隊列變得特別短,跟隨隊伍移動的15歲的馬丁·貝爾高也來到房子背后,他往行刑場望去,看見一個希特勒青年團同伙手握一把左輪手槍,在橫陳的尸體中走來走去,向每具有動靜的尸體開槍。少數逃過寒地屠殺的女人躲過追捕,最終活了下來,其中一名正是貝爾塔·普爾沃曾經藏匿的青年女子。

偶遇貝爾塔·普爾沃的女兒,促成馬丁·貝爾高動手撰寫自己的回憶錄,以記述那些戰爭歲月,以及他在蘇聯戰俘營度過的三年。在如今的德國,有一種說法是,從未聽說也從未見過真正的集中營和殺戮,這種說法依然盛行,與這樣的反射性反應相反,專門針對集中營囚犯的屠殺無論多么不堪,馬丁·貝爾高執意將其收入他的記述。他還給位于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檔案館寫信,索要幸存者證詞,他把這些證詞都列進了回憶錄一個專門的附錄里。他的書沒有進入暢銷行列。

在三位德國回憶錄作者中,馬丁·貝爾高是唯一在殘酷的戰爭收尾階段依然是懵懂少年的人,他的成就是,按照紀年記述自己參與德國事業時的內心感受,而非深入探其究竟。洛雷·沃爾布的負罪感源于如下認識:當年還是天才少年和年輕女人的她竟然將自己的全副身心奉獻給了納粹的各種教導和眾多目標,直到戰爭結束仍然執迷不悟。

隨著年齡的增長,凱特琳·蒂勒的負罪感越來越深重,這并非由于戰爭期間還是小孩的她做了什么,而是因為她想到,真沒準兒父親是因為做了什么事才遭到逮捕。20世紀80年代,歷史學家們開始約談第三帝國時期的孩子們,他們最關注的也是探索馬丁·貝爾高、洛雷·沃爾布、凱特琳·蒂勒試圖說清的罪惡感。然而,他們更有興趣打聽孩子們對父親們在戰爭期間所作所為的反應,而非孩子們自己的各種體會。

胡戈·R,11歲,《關于猶太人》1938年11月作

在所有戰爭中,孩子總是受害者。與其他戰爭唯一的不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空前,這毋庸置疑。反映大屠殺的最著名的照片有好幾幅,其中之一是某個孩子在槍口下高舉雙手走向位于華沙猶太人區的烏姆斯拉格(Umschlag)廣場。那孩子只是因“最終解決方案”消失的110萬孩子之一,在被占的波蘭和蘇聯境內,成千上萬的孩子遭到士兵和民兵槍殺。

在整個歐洲各被占地區,尤其在歐洲東部,饑荒和疾病還殺死了高齡的人和年齡特別小的人。1945年,在漢堡(Hamburg)、德累斯頓(Dresden)、埃爾伯費爾德(Elberfeld)、達姆施塔特(Darmstadt),以及其他許多德國城市,孩子和母親們一起死于熊熊燃燒的城市大火,要么就凍死在德國平民大逃亡期間從西里西安(Silesia)綿延到東普魯士沿線冰天雪地的道路上。

隨著戰爭記述的增加,孩子們遭受的那些苦難漸漸為人們熟知,相對來說,其他方面卻依然不為人知。不過,20世紀90年代成了分水嶺,退休后以及自己的孩子們成人后,許多人寫出了回憶錄。奧地利的孩子們如此,猶太人的孩子們亦如此,整個戰爭期間,前者一直和母親們廝守在一起,后者在大屠殺期間失去了所有家庭成員,對于戰時年齡更小那代孩子來說,20 世紀最后十年也是他們講述戰時經歷的時代。

通過2002年問世的三本書,德國人遭受苦難的規模重新成為德國公眾的主流話題。安東尼·比弗(Antony Beevor)所著《柏林:帝國覆滅記》(Berlin: The Downfall)讓戰爭末期蘇聯士兵對女性的野蠻行徑成了街頭巷尾的熱議;京特·格拉斯(Gu?nter Grass)的小說《橫行》(Crabwise)讓人們看到了大逃亡的場景;約爾格·弗里德里希(J?rg Friedrich)所著《火焰》(The Fire)則聚焦于對許多城市的轟炸。

三本書的主題都不是第一次出現,不過,這一次,每本書都抓住了德國公眾的想象力,一定程度上,以前的同類書籍從未遇到這種情況。僅以約爾格·弗里德里希為例,他用來描述德國人戰時遭受苦難的詞語可與其他人描述大屠殺使用的詞語類比,他還把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描繪成“戰犯”,將令人窒息的地下防空洞比作“毒氣室”,提到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司令部特別行動隊時,那些隊員好像都成了黨衛軍殺手。屠殺猶太人,德國人罪責難逃,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公眾輿論,因而大多數評論家認為,約爾格·弗里德里希使用的詞語不可接受,他們強烈反對所有將德國人的苦難與猶太人的苦難畫等號的企圖。

不過,約爾格·弗里德里希使用的其他詞語,尤其是反復強調德國人無辜、受害、創傷的詞語,卻得到廣泛認同。這給新近出版的基于采訪戰時的孩子們的一小批書籍定了調。采訪者第一次希望戰時的孩子們講述自己的經歷,而非他們對父親們所作所為的反應,如今父輩中的多數已經離世。在一片“打破沉默”的呼喚中,新書突出的內容已經變成經歷戰爭、轟炸、逃亡、饑餓的孩子們的至暗時刻。讓無辜的德國孩子們就遭受的苦難發聲,可以讓他們的回憶類似于大屠殺幸存者的回憶,還可以通過“授予”受害者更高的道德站位和政治認同開辟一片新天地。

二戰到底對當時德國的孩子們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統治下的孩子究竟會有什么樣的感受,急于弄清如何才能再次體驗這種感受期間,我意識到,有必要對當代資料里那些成人對自己兒童時代的回憶去偽存真。我們如何鑒別什么是完整記住的,什么是忘掉后找補回來的?我們如何知道孩子們對當初那些事件都賦予了什么意義和價值,或者,當初孩子們身邊的成人都鼓勵他們作何種感想?

過去十年間,我一直在努力搜尋和研究孩子們的作業、青少年的日記、疏散營地寄出的信件、寫給在前線作戰的父親們的信件、從少管所和精神病院寄出的信件、捷克特萊西恩施塔特猶太人區和德國黑森林地區村莊里的孩子們制作的藝術品,以及大人對孩子們玩游戲的描述。這類資料往往是碎片式的,它們活靈活現地映亮了孩子們活動的某些側面,而其他方面依然龜縮在陰影里。這些東西尤其珍貴,因為它們嵌入的是以當年的形式展示的經歷和情感——而非人們事后記住的形式。

小說家們可以“感知”創作對象經歷的各種事情,歷史學家們卻不可以。小說家可以操控作用在角色身上的感情邏輯,歷史學家卻需要牢記,真實世界的主人公們的生活究竟公開了多少真實。另外,面對鋪天蓋地的不完整的資料,小說家們沒必要檢測自己鑒別真偽的各種直覺是否靠得住。這里提到的局限性讓歷史學家們用完全不同的品位理解歷史,另外,我早就認識到,必須時常提醒自己,各種證據不是用來恰到好處地支撐歷史學家們想要的那些論點,而是用來不斷地質疑我們以為已經掌握的事實。這些都至關重要,如若不然,后人無法用戰爭經歷和大屠殺經歷撕碎的各種社會殘片拼湊出合適的形態。

前述大部分毀滅完全是有意為之:納粹黨人啟動的是烏托邦式的德國殖民化愿景,孩子們在其中會得到拯救還是詛咒,需根據他們的種族價值決定。不過,先不管孩子們到底經歷了什么,“重建”在他們身上究竟發生了什么,這本身就是復雜的和精細的任務。它還包括打破學術禁忌。鑒于對歷史本真和道德公正的追求,很久以來,研究大屠殺的歷史學家們普遍各有專攻,要么研究那些受害者,要么研究那些加害者。不過,正如研究納粹主義的歷史學家們后來漸漸認識到的,當年大屠殺彌漫德國社會之際,像洛雷·沃爾布一樣的人竟然對其幾乎完全視若無睹。

卡林·伊索爾德·萊曼,12歲,《家》,1945年作

除非我們將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生命和觀點置于同一個框架內,我們無法理解戰爭強加給這些人的轉變達到了什么程度。由于第三帝國如此深刻地影響了孩子們的命運,對于那樣一段歷史,孩子們是特別合適的研究對象。孩子們將“異常”當作“正常”,這種能力揭示,納粹主義深入社會有多深,這一政權將孩子們劃分為注定會統治他人以及注定會服侍他人的兩撥人,這背后的實質是,什么人可以生存,什么人必須死亡。

孩子們的各種經歷值得后人透過種族和民族劃分去理解,這么說并不是因為其中的相同,而是因為其中的極端反差,這會幫助我們認清納粹的整體社會秩序。就這場戰爭而言,孩子們既不是沉默的見證者,也不是受傷的見證者,更不能輕言是無辜的受害者。他們也生活在戰爭中,在戰爭期間玩耍和墜入愛河,這場戰爭侵入了他們的想象空間,這場戰爭讓他們怒由心生。

原文作者 | [英]尼古拉斯·斯塔加特

摘編 | 徐悅東

編輯 | 王青

導語部分校對 | 王心

來源:新京報

中國一定能夠勝利,但我已經戰死沙場

(一)

看了任正非最近的內部講話,信息量很大,但總感覺有一種悲壯在其中。

因為就在他這番講話刷屏的同時,還有另一個刷屏的信息,蘋果隆重推出了新的iPhone13。

很炫酷的iPhone13,庫克很自信,外界反響很熱烈。

蘋果在前進,華為呢?

要知道,中國最好的華為手機,一度都已經和iPhone平起平坐,拍攝效果更是碾壓,如果是正常競爭,全面超越當是必然。

但美國的全球打壓,芯片上的封殺制裁,華為陷入“至暗時刻”。本來可以大放異彩的華為手機,只能含恨放慢腳步,子品牌榮耀更被迫賣身求生。

很悲壯的一幕,華為不久前推出了P50手機,在P40已經可以5G的時候,更新型的P50,只能降為4G。

華為怎么辦?

在這次內部講話中,我不知道,任正非是否也是一種暗示,他特意提到,在華為食堂里,貼了一張宣傳畫,一張讓人淚目的宣傳畫。

那是二戰期間,美國記者攔住一名奔赴前線的中國士兵。

美國記者:你多大了?

中國士兵:16歲。

美國記者:你覺得中國會勝利嗎?

中國士兵:中國一定會勝利的。

美國記者:當中國勝利后,你準備干什么?娶妻生子?還是繼續參軍?

中國士兵笑了笑:那時候,我已經戰死沙場。

平靜對話背后,是視死如歸的堅定。

很悲壯,但必勝!

任正非感慨說道:這不正是我們華為今天的時代精神嗎?

越是至暗時刻,越是要咬緊牙關。看任正非最新的講話,無疑也是通過這種對話的形式,安撫大家的焦慮,堅定大家的信心,這個世界,沒有什么可以壓垮華為。

所以,他說:

大家回想一下,我們被美國打壓的這兩年,人力資源政策從未變過,工資、獎金發放一切正常,職級的晉升、股票的配給等一切正常。公司不僅不混亂,反而是內部更加團結,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加入我們的隊列。拋開了束縛,更加膽大、勇敢地實現了更多的突破,有了領先的信心和勇氣。

為什么?因為我們正在一個一個地解決難題,一批一批的有扎實理論基礎的人“投筆從戎”,拿著“手術刀”,加入“殺豬”的戰斗。比如,有幾個天才少年加入了煤礦軍團,反向使用5G,使井下信息更高清、更全面;復用黃大年的密度法等去解決煤礦儲水層的識別問題,未來會產生巨大的價值。

頓了頓,他接著說:

當然,走科學家的道路還是走專家的道路,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抗日戰爭爆發時期,許多優秀大學生加入了戰地作戰,個人在這個社會中就像拼圖板一樣,你只是其中一塊,很多塊拼出來才是一個大的扇面。

意思也是很明確的:

1,華為確實面臨嚴峻考驗,但沒有亂,而且更加團結,更努力攻關。

2,最關鍵的是人才,華為仍在招聘最優秀的人才,拿起“手術刀”,加入“殺豬”的戰斗。

3,抗戰的歷史,也昭示著華為:被逼到絕境,更能爆發出超強的戰斗力,笑到最后。

一句話:華為就是華為,華為是打不垮的。

(二)

笑談生死、舉重若輕,這是任正非的風格。

向死而生、傲對磨難,則是華為的姿態。

這一點,其實從華為一個又一個出圈的宣傳畫中,我們就可見一斑。

比如,“布鞋院士”李小文的宣傳畫,普普通通的布鞋老師,卻是真正的科學掃地僧。

點睛的一句話:華為堅持什么精神?努力向李小文學習。

怎么學習?

——在大機會時代,千萬不要機會主義。開放,開放,再開放。

還有,孟晚舟曾引用的那張宣傳畫,那雙滿是傷痕的“芭蕾腳”。

你看到的是臺前風光,你看不到的是臺下辛苦。

一切毋庸多言,羅曼·羅蘭的名言:偉大的背后都是苦難。

這何嘗不是華為的精神?

這種精神,其實也深植于中國人的骨髓,這是每一個中國學生都熟悉的名言: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今天,我們談到華為,就會想起那架二戰中滿是彈孔的伊爾-2飛機,在戰斗中被打得像篩子一樣,但依然堅持飛行,最終安全飛回。

什么意思?

就是那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氣: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現在的華為,無疑正經歷最艱苦的磨難。

所以,在這次內部講話中,任正非還舉了紅場閱兵的例子:

1941年莫斯科大雪中,數十萬倉促而聚、混亂不堪的蘇聯紅軍,在紅場閱兵,雜亂的隊伍英勇地通過紅場,他們視死如歸地從閱兵場直奔戰場的偉大精神,不正映照著我們的今天。我們不也是從兩年前在混亂的驚恐中反應過來,形成今天的雄赳赳氣昂昂雜亂有力的陣列嗎?

對這次歷史性的紅場閱兵,蘇聯元帥羅科索夫斯基后來感慨:

對蘇聯軍民而言,這次閱兵是出乎意料的,也是激動人心的。雖然形式上是一次傳統的閱兵,但個中意義截然不同,它展現了蘇聯人民對法西斯的蔑視。盡管勝利還很遙遠,但人民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對法西斯分子來說,這次閱兵卻像是晴天霹靂。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咬緊牙關,很悲壯,但悲壯也是一種力量。

有朋友說,從任正非的這些話中,讓他不由感慨華為現在的苦難,或許可以歸結于這樣一句話:“中國一定能夠勝利,但我已經戰死沙場。”

但我總覺得,這種強大的危機感,最后必定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因為這種強大的求生欲,更會迸發出無可戰勝的力量。

該投的資繼續投,該殺的豬就去殺。以我們中國人的智慧,以華為的體制機制優勢,以中國超大型市場的機遇,看似不可逾越的難題,必定都會甩于身后。

這是苦難,但最終,苦難輝煌,感謝苦難。

這樣的華為,咬緊牙關,熬過去,戰地黃花分外香!

推薦:24部德國視角拍攝的二戰電影

1:希特勒的男孩 豆瓣評分8.2

《希特勒的男孩》是由丹尼斯·甘塞爾執導,馬克思·雷邁特、湯姆·希林等主演的劇情片。

影片講述了出生于工人家庭的弗萊德里希在納粹德國開辦的精英訓練學校接受了“優勝劣汰”、“排猶”等軍國主義思想,之后他在好朋友阿爾伯特之死的影響下開始徹底醒悟的故事。

2:從海底出擊 豆瓣評分9.0

《從海底出擊》是由德國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執導,尤爾根·普洛斯諾主演的戰爭劇情電影,改編自戰地記者布赫海姆的同名自傳。

該片描述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德國U型潛艇奉命出航搜索并擊沉大洋上的英國商船隊,歷經驚濤駭浪出生入死,直到最后返回基地。

3:帝國的毀滅 豆瓣評分8.7

《帝國的毀滅》是德國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執導的一部紀實性電影。

影片講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其中包括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愛娃·布勞恩自殺于地下掩體的情景。半個多世紀以來,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個歇斯底里的戰爭狂人,然而,這部影片卻打破了德國關于這個歷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個咆哮的煽動者,而被塑造成了輕聲細語的做夢人。

4:莉莉瑪蓮 豆瓣評分7.9

二戰時期的瑞士蘇黎世,德國歌女Willie和猶太作曲家Robert Mendelsson相戀了,而Robert的父親Mendelsson則是一個幫助猶太人逃離德國的地下組織領導,他反對兒子和Willie的戀情,于是設下圈套讓Willie留在德國無法回到蘇黎世,想借此來拆散二人。滯留德國的Willie只能靠唱歌維生,并受到了許多德國人甚至德國軍官的喜愛,更得到了去之聲錄制音樂的機會。她唱的一首《Lili Marleen》,更是讓她成為了全德國士兵的夢中情人。這首歌曲陪伴著前線的士兵們。

5:第九日 豆瓣評分7.4

《第九日》是由沃爾克·舒倫多夫執導,奧古斯特·戴爾、烏里·馬蒂斯、畢碧安娜·貝格等人出演的戰爭片。該片于2004年8月5日在瑞士上映。影片改編自盧森堡天主教神父日記體小說。

該片講述了1942年,被關在納粹德國達紹集中營的盧森堡天主教神父為期九天的"假期"生活。

6:五月的四天 豆瓣評分8.4

《五月的四天》是德國出品的一部戰爭題材片,由阿奇姆·凡·波瑞斯導演。Aleksei Guskov、吉里格力·多布、米勒·尼尼茲主演。該片于2011年9月29日上映 。

電影的背景是二次大戰結束前的4天日子里,該片是以一個13歲的孩子,以"天真"的角度去看待戰爭。這部極小成本的戰爭電影以最寧靜的場面控訴著戰爭對每一個人的摧殘,這里有最平常的孩子、大人和軍隊,但他們的心都完全疲倦了戰爭,于是通過電影我們看到的是二戰場上不平常的寧靜時刻。

7:我們的父輩 豆瓣評分9.6

《我們的父輩》是teamWorx Produktion für Kino und Fernsehen GmbH公司制作推出的迷你劇。該劇由Philip Kadelbach執導,Stefan Kolditz任編劇。

該劇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5個20歲左右的德國年輕人在二戰中的命運起伏。

8:伯納德行動 豆瓣評分7.9

《伯納德行動》是由Filmlade發行的部劇情片, 由斯戴芬·盧佐維茨基執導,卡爾·馬克維斯、奧古斯特·迪赫、馬丁·布拉姆巴赫、大衛·史崔梭德出演。

該片講述一群身懷特殊技藝的猶太人在集中營里被迫為納粹印刷偽鈔的故事。

9:斯大林格勒戰役 豆瓣評分8.1

德國導演約瑟夫·維爾斯麥爾從德國人的角度描述二戰中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優秀作品。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二次大戰中,德國遭到史無前例的慘敗一役,也是歐洲戰場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蘇聯紅軍用自己的肉身擋住了德國炮彈和飛機的轟炸。影片在描寫戰役的同時,企圖探討兩個受害人因戰爭改變命運的經過。

1942年,幾個很普通的德軍士兵從溫暖的海濱隨部隊調往斯大林格勒前線,很快他們就被殘酷的戰火吞沒了。隨著冬天的來臨嚴寒成了比戰斗更可怕的東西。在冰天雪地里他們想的不是如何作戰,而是如何活下去。每天都有上千德國士兵死亡。德軍的潰敗就像一場大災難,士兵們一個個死去,最后的兩個人在幻想著回鄉的溫暖中凍死在了白色的冰面上。

10:希望與反抗 豆瓣評分8.0

1943年2月,殘酷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呈現出膠著態勢。在慕尼黑,地下反戰組織白玫瑰的成員們正在加緊印發傳單,其中索菲(Julia Jentsch 飾)與漢斯姐弟兩人為響應不久前女學生們的行動,計劃將傳單散發到大學校園內,兩人冒著極大風險進入學校,在散發完畢時不幸被捕。蓋世太保摩爾負責審訊索菲,姐弟倆按照事先商定的串詞,拒絕承認自己與反戰傳單有關,并幾乎可以無罪釋放,但納粹的搜查發現了新的線索,形勢急轉直下,索菲開始將罪責攬到自己身上以掩護同伴們,經過反復的交鋒,摩爾開始對這位堅定的女青年產生了些許理解和同情,但等待索菲的,終究是一場封閉的不公平審判……

11:我的德國爸爸 豆瓣評分8.4

1944年,法國小孩安托萬、朱利安因錯報軍情,被迫踏上了去里昂尋找他們母親的逃亡之旅。途中,他們遇上了一個遭受病痛折磨的德國大兵。三人經歷了由最初的相互責難到最終的難舍難分的情感轉變,仿佛都從對方那里找回了自己想要的親情

12:地雷區 豆瓣評分8.6

電影改編自真實的歷史事件。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后,德國戰敗,大批被捕的德國士兵成為了俘虜。戰爭期間,德軍曾在丹麥西海岸埋下了超過一百五十萬枚地雷,而其中一些被俘虜的年輕德國士兵,則被迫成為了活體地雷探測器。

在丹麥軍官卡爾(羅蘭德·莫爾 Roland M?ller 飾)的帶領下,那些尚且只是孩子的俘虜們開始了排雷行動,他們用雙手,用雙腳,甚至用生命,一步一步的凈化著長長的海岸線。然而,當任務結束之后,當幸存的孩子們滿心歡喜的以為他們終于逃脫了死神的手掌可以回到故鄉之時,等待著他們的,卻是另一項同樣殘酷的任務。

13:冒牌上尉 豆瓣評分8.5

德國二戰題材影片。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名十九歲的普通國防兵威利赫羅德在二戰最后兩周內成為所謂的“埃姆斯蘭德劊子手”的故事。他憑借撿到的上尉制服而假冒軍官,將潰散的其他士兵聚集起來組成特別任務小組,一路搶掠地在行將陷落的納粹帝國大地上為所欲為,并以元首為榜樣掌握起逮捕和生殺大權。

14:橋 豆瓣評分6.9

本劇是1959年同名電影的重拍版,基本劇情與老電影版相同。

故事發生在1945年04月的納粹德國。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刻,幾個以滿或者即將16歲的德國少年被應征入伍。由于納粹成功的洗腦教育,這些少年滿懷著保衛祖國的熱情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德國軍隊。最后他們被派去守衛位于家鄉小鎮的一座橋。本應該領導這些少年的軍士長卻第一個逃走,被憲兵擊斃。少年們拒絕了聞訊趕來的女教師和父母的勸說,從被遺棄的軍營里搬來一些能用的裝備,在橋邊一點點搭建起了火力點。而這一切都是因為逃走的將軍在過橋時的所謂命令。

15:百萬大逃亡 豆瓣評分7.4

1944年的夏天,戰火紛飛。女伯爵萊娜·馮·瑪倫伯格(Lena Gr?fin von Mahlenberg)因反抗納粹德國國防軍的愚蠢指令而轉而投身到為強征勞工爭取權益的行動中。這期間,她與一位名叫弗朗索瓦(Fran?ois)的法國勞工發展出一段特殊的關系。當東部防線節節敗退,難民如潮水般出現,萊娜也跟著一行逃難隊伍在隆冬時節向西部跋涉。

16:雪絨花海盜 豆瓣評分7.4

1945年3月,美國盟軍攻克科隆,救出了大批平民和戰俘。卡爾的心情并沒有因獲釋而放松,那些沉重、恐怖的畫面不時浮上眼前,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在人們眼前展開:二戰中后期,卡爾和弟弟彼得,以及帶著孩子的寡嫂希里住在一座廢棄公寓的地下室里。卡爾和幾個朋友組成“雪絨花海盜”,專門救助當地平民,使他們遠離戰火的紛擾。有時他們會同納粹兒童團發生沖突。彼得是納粹兒童團一員,深受哥哥影響的他不喜歡戰爭,常在雙方之間舉棋不定。一日,卡爾他們發現一名受傷的戰俘漢斯,將他帶回家養傷。漸漸地,漢斯與希里間產生情愫。

17:歐洲歐洲 豆瓣評分7.9

影片根據Solly Perel的真實經歷改編,講述了和希特勒同一天生日的13歲德國猶太男孩Solly在二戰期間通過機敏過人的應變能力和絕無僅有的巧合,保全生命,并最終與集中營中的兄長團聚的令人驚嘆的故事。片中年輕的Solly是蘇聯共青團員,是德軍的戰斗英雄,是希特勒青年隊的隊員,甚至還愛上了一個純雅利安女孩,但猶太人的特殊標志——割禮,卻無時無刻提醒著他的身份。從無所謂、迷茫到怨恨,戰爭讓他承擔了太多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但最終他依然認同了自己的民族,并在成年后毫不猶豫地為自己的兒子也實行了割禮。

18:鐵十字勛章 豆瓣評分7.9

該片從德軍的角度回顧了在1943年東部戰場的一段血腥經歷,圍繞著一個厭戰老兵和一個以謀取鐵十字勛章作為人生目標的貴族軍官展開。兩人的幾番較量,代表了當時德軍中的兩種心態,同時也揭示了戰爭的終極走向……

19:歐洲特快車 豆瓣評分8.2

男主角是德裔美藉青年凱斯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回到從未涉足的祖國。他原是一個和平主義和理想主義者,希望以中立的態度來看待戰后的歐洲人民。不料叔叔安排凱斯勒在一列火車上當列車長,使他有機會深入歐洲各地,聆聽各種不同的聲音,從而揭破了和平口號與人道主義的虛妄。而他愛上的鐵路公司老板千金,更是一名納粹主義的支持者,更使他陷入了兩難之境。

20:極地重生 豆瓣評分8.4

二戰末期,德國軍人科利基文斯(米高·文度 Michael Mendl)在戰爭中淪為戰俘,被處以25年的刑期,而此時他懷孕的妻子和女兒則完全沒有他的消息,只能求神保佑他還能活著回來。經過漫長的跋涉,一行戰俘被送到了一個勞改場,那里沒有圍墻也沒有柵欄,然而極度的嚴寒和千里冰原則成了難以逾越的屏障。本片曾獲多項國際大獎,其情節源自一個真實的逃亡故事。

21:死亡終點站 豆瓣評分7.8

故事發生在1943年的柏林,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已經接近了尾聲。最后一批生活在德國的猶太人被趕上了開往集中營的火車,擁擠狹窄的車廂中沒有任何食物,這最后的六百多名猶太人,他們的結局似乎只有兩個——死在火車上,或是死在集中營里。

22:施陶芬貝格 豆瓣評分7.1

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部分德國軍官亦對希特勒(烏多·申克 Udo Schenk 飾)的殘酷暴政感到不滿,他們希望能夠除掉納粹黨,同盟軍和解。然而希特勒生性謹慎多疑,其行蹤更是飄忽不定讓人捉摸不透,之前的諸次暗殺計劃均以失敗告終。

23:柏林的女人 豆瓣評分7.4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尾聲。第三帝國的心臟柏林在盟軍的猛烈攻勢下已化作廢墟,在短暫的交火之后,成千上萬的蘇聯士兵涌入這座頹敗之城。躲在掩體下的德國百姓在步槍的威懾下乖乖走出地面,男人的犯下的罪孽轉嫁到女人的身上。無數婦女被強奸,卻沒有任何一個蘇聯軍官出面制止。本片根據根據德國女記者同名日記體作品改編。

24:八月的霧 豆瓣評分7.6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13歲的男孩埃勒斯因無人照顧進入了一家病院工作,但是他在那里卻發現了令人震驚的事情(納粹的納粹安樂死計劃),并與朋友們團結在一起,企圖破壞這個計劃,影片以孩子的視角展現了令人震撼的一段歷史,以及人性的善惡,二戰時超過五千名兒童死于納粹安樂死計劃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