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百度殺毒軟件2013(百度殺毒謝幕,只是國內安全市場變化的一個縮影)

導讀1、午飯時間,看到PC版百度殺毒停止下載的報道。百度殺毒官網上,用一副“百度殺毒感謝一路有你”的圖片,向市場宣布百度殺毒正式謝幕。作為百度2013年推出的專業殺毒軟件,百度殺

1、午飯時間,看到PC版百度殺毒停止下載的報道。百度殺毒官網上,用一副“百度殺毒感謝一路有你”的圖片,向市場宣布百度殺毒正式謝幕。作為百度2013年推出的專業殺毒軟件,百度殺毒曾承諾永久免費、不騷擾用戶、不脅迫用戶、不偷窺用戶隱私。

2、當年百度推出殺毒與360有很大關系。2012年8月360推出360搜索。第三方數據顯示,一年時間里,360搜索拿下18%的市場份額,把躺著賺錢習慣的百度搜索嚇了一跳。然后,百度搜索與360進行了多次技術和公關輿論上的攻防戰。360憑借終端安裝量和搜索“以小博大”的印象,導致百度總是處于攻防和輿論的下風。

3、為了狙擊360咄咄逼人的態勢,取得安全領域的一定話語權,遏制公關輿論上的頹勢,更緩解產品和市場上的壓力,百度于是推出了殺毒產品。姿態也是效仿360推出搜索:安全新兵的姿態挑戰安全老將,而當時的“三不”原則更是劍指360。所以說百度殺毒是百度的戰略防御性產品,并沒有很強的市場和用戶需求。

4、百度殺毒推出后,有兩個備受關注的節點事件:2014年3月,XP系統退役前夕,與微軟聯合推出“XP風險護盾”(當然,360、騰訊安全也均與微軟針對XP系統的不同合作計劃);當年7月,在大老板訪問巴西時,李彥宏在當地發布本地化的殺毒、搜索等產品。那一年,時百度殺毒受關注的高點。隨后,就又陷入捆綁下載全家桶以及日本、巴西網友卸載事件。

5、另外,百度殺毒推出也是在效仿騰訊,通過安全產品主動進擊360核心大本營。3Q大戰后,騰訊除了開放平臺和資源,也注重安全產品的投入。比如,投資了金山安全,也就是現在的獵豹移動。關于獵豹與360、周鴻祎與傅盛的糾紛,網上有很多細節描述不再贅述。但需要知道:獵豹CEO傅盛是360安全衛士的第一任產品經理,獵豹團隊很多人曾360安全衛士的“老人”。金山安全是老牌殺毒軟件企業,技術上有深厚底蘊,再有團隊思路上與360很趨同。對于獵豹來說,其與360攻防是小博大。所以,獵豹當年也是360在安全行業緊盯的對手;而獵豹上市前也常以小360自詡。

6、這些年電腦安全市場變化很大。首先,經過360、騰訊等公司多年的網絡安全教育和普及,國內網絡安全態勢已經領先全球;其次,PC殺毒早已應不是焦點,而且市場格局十分清晰——360、騰訊分列第一和第二,其他還有卡巴斯基、獵豹、瑞星、諾頓等老牌殺毒軟件企業,也有火絨等新入行企業。起步晚、定位不清晰、投入不足的百度殺毒更多像個陪跑者。

7、不僅PC安全早不是焦點,移動安全也在逐步淡化,而業務安全、IoT安全逐步成為新焦點。PC殺毒的焦點年代是在電腦普及期,瑞星、江民是代表 ;網絡殺毒的焦點是在第一輪信息化后,360是代表;智能手機出現后讓移動安全成為焦點,網秦和360是代表,但獵豹、騰訊、百度、阿里迅速跟上,因為移動安全對所有參與者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大家都在一個起跑線上;云計算的普及下,讓阿里云等各個云服務提供商成為安全的焦點;與此同時,由FireEye提出并實踐的威脅情報也是個焦點,國內很多公司推出了相關產品,自己也曾參與某知名安全公司威脅情報平臺建設。

但說實話,威脅情報這個概念已經炒了4年,除遍地開花的安全資訊平臺或自媒體賬號,有幾個真正落地的、具有全網情報監測、匯總、分析、預判、溯源、定位乃至最后一體化防御的平臺呢?所謂追蹤溯源、未雨綢繆是不是只太理想化了?不過,隨著IPV6普及,也許會有新變化。

8、除了市場焦點的轉移,2017年有個大事情發生——《網絡安全法》頒布,國內網絡安全逐步發生了變化。公開的網絡攻擊有所收斂,基于賺錢盈利的攻擊(如薅羊毛、交易詐騙)開始增多,而且這也是伴隨新金融、新電商等業務崛起。業務安全逐步進入行業的視線。雖然,業務安全的概念是阿里巴巴率先提出者,但業務安全實踐和推動者卻是2017年成立的頂象技術;騰訊云等一些云計算和安全企業隨后也在跟進。

9、業務安全直接關系到服務平臺的營收。在網購交易成為互聯網標配服務、基于個人賬號的社群和媒介資源權重逐步增高、24小時在線的前提下,針對賬戶的非法操作、盜用、欺詐等風險越來越高。這類攻擊的收益明顯,攻擊門檻卻低,由于配套監管未跟上以及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未重視的原因,越多越多人成為業務風險制造者一員。這個教育過程,需要一定周期和重大風險事件。

10、除了業務安全逐步成為新焦點,5G普及后的抗DDoS服務和IoT安全會成為新關注點。互聯網給人帶來的是信息泄露、經濟損失;萬物互聯時代,IoT風險則會影響企業生產乃至生命與健康安全。

上半部分結束,有時間再寫下半部分。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