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懷恐懼方能無畏(寫給2021:無畏恐懼,一路向陽)
心懷恐懼方能無畏文章列表:
- 1、寫給2021:無畏恐懼,一路向陽
- 2、無畏之心:化解原生恐懼的慈愛祈禱
- 3、內心越是強大的人,往往具備五種強者思維
- 4、戰疫史志?文藝繁興啟示錄丨瘟疫背景下誕生的末日電影:恐懼蔓延,總有勇者無畏
- 5、單人獨馬 勇敢無畏
寫給2021:無畏恐懼,一路向陽
著名文藝復興詩人但丁在他的作品《神曲》里,這樣寫道:“ 恐懼,他使人們在正大的事業面前望而卻步,好比膽怯的野獸,聽見風聲就嚇得逃走一樣。”〔意大利〕
我們都有過特別恐懼的時候:恐懼高考失常,恐懼告白失敗,恐懼職場失利,可這所有的恐懼,都有一個共同背后的原因,就是——我們都切切實實地在意、重視這些事情。
否則,我們是不會提心吊膽的。
既然我們都如此重視這些事情,可又同時那么害怕失之桑榆,那么,還不如直接挑戰它。
失敗了,不留遺憾,成功了,皆大歡喜。
說實話,我有好幾次面對恐懼都選擇過回避、膽怯、逃之夭夭,甚至不敢想不敢觸碰。
導致我最后的結果,不僅遺憾,也徒留感傷。
我當學生時,成績還不錯,也考上了我們當地的重點示范高中。而示范高中里,又同時分重點班級與普通班級兩種。
第一年,我坐在重點班級的教室里,因為功課不太認真,結果,第二年就被降級到了普通班。
當時,我的整個心情猶如晴天霹靂,彷佛一開始想考大學的心思也瞬間蕩然無存,并且消沉了非常長一段時間。
而我的一位朋友小段,他就是一個徹徹底底地反例:他第一年上的就是普通班級,可是他絲毫沒有自暴自棄,相反很有目標的用功學習,第二年,果然如愿以償地考進了重點班級。
高考時,小段并沒有發揮好,離上二本只差幾分,但他也沒有放棄自己,選擇復讀并于第二年就考上了我們隔壁城市郴州最有名的二本大學。也算得上皇天不負有心人!
與之對比之下,降級之后從此一蹶不振的我,最后只上了個普普通通的大專院校。
這一切地一切,都源于我內心的恐懼,面對高考的恐懼,面對學習的恐懼,面對不會做題的恐懼,乃至面對普通班這個標簽的恐懼,讓我都沒有能夠勇敢地直面它,并采取實際行動去戰勝它們,這便是我個人學習路上最遺憾的一次失敗經驗。
很顯然,我大抵就是但丁筆下,那頭因恐懼而聞風散膽的野獸。
英國作家司各特說:從恐懼中脫露出的希望最明亮。
我有一位朋友,她特別害怕開口唱歌。原因是她每次一開口唱歌,朋友就笑話她唱歌難聽、愛跑調,久而久之,她便真的這樣以為,但凡開口總是第一句還沒唱完,就匆匆扔了話筒。
一直這樣過了很多年。
有一次,她和堂姐一家去KTV慶生,堂姐一家人都對音樂有特別的熱情,也特別樂意分享唱歌樂趣。然后,堂姐鼓勵朋友,讓她現場點歌,傳授她一些唱歌上的技巧,比如下巴和胸腔都要放輕松等。
由是這般,在堂姐一再地鼓舞下,她勇敢地點了一首自己耳熟能詳的歌曲,并開口演唱了幾句,剛開始還有點緊張,但過了一會發現沒有人嘲笑她,便慢慢放松了心情演唱,而一首歌唱完,堂姐把錄好的視頻給她看,發現自己居然唱的很不賴,也絲毫沒有跑調,只要再稍加練習,就能完美地駕馭更多流行歌曲。
所以說,恐懼常常極可能是假扮魔鬼的天使,來到你的身邊,不過是為了掩飾它真正的面目,而倘若你真的勇敢地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它會給你一個無比溫暖的天使的笑容。
許多朋友看到這里,依舊懷有一絲困惑:對于恐懼在現實里依舊拿它沒有辦法,甚至都無法分辨一件事它帶來是恐懼還是別的情緒,害怕自己的莽撞會令自己受到傷害。
如果你真的有這樣的擔憂,其實也非常正常,因為啊,藏著我們身邊的恐懼實在太多太多了 ! 有時候,我們甚至都不了解一件事情背后駕馭我們的,恰恰有可能是令我們為之毛骨悚然般巨大的恐懼。比如,來自原生家庭的被徹底支配的恐懼。
那份恐懼源遠流長,一度根植到了骨子里,甚至生根發了芽。
最近就有這么一個新聞:在杭州工作的女孩洛洛,從小生長在爸媽愛的天秤失衡下,她有一位弟弟,而爸媽幾乎將全部的愛給了弟弟。即便長大,工作后的洛洛領到薪水也不得不被爸媽勒令給弟弟買房用,對一個女兒獨自在大城市打拼的辛苦不聞不問,最終導致悲劇發生,一條年輕生命的隕落。
這個被稱作 “ 現實版樊勝美 ” 的故事,很大程度上,都源自于孩子從小被爸媽無盡壓榨、完全無話語權且任意支配的恐懼,以及孩子對安全感的渴求。
而這份 “ 恐懼 ” 必然會像陰魂一樣一直糾纏著孩子,直至長成大人也難以掙脫。因而,類似樊勝美的例子的悲劇才會屢見不鮮。
其實,在外人看來,樊勝美只要勇敢一點,果斷割斷家里那根“吸血”繩索,就能立刻得到解脫。
但問題就在于,幾十年來的支配,她們的身體里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地恐懼和固定的情感模式,若能掙脫,其實早就可以掙脫,掙脫不了,一定是多方面的心理原因造成的。
因而,要真正戰勝這份“恐懼”,她們需要的是,借助外界和心理醫生的幫助,透過一地雞毛的現實,去認清骨子里那份真正的“恐懼”,以及“ 狡猾 ” 的恐懼所藏匿的位置,方可將其徹底根除。
恐懼,它就像一位異常狡猾的小偷,偷走你的理想、成功、又或是愛情,等等一切很珍貴的東西,只有我們立刻拿起 “ 勇氣 ” 這把神勇之劍與之周旋到底,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們才能真正地說:
“ 面對再大的恐懼,也不必害怕,因為我已經具備直面它的勇氣!”
無畏之心:化解原生恐懼的慈愛祈禱
無畏之心,
應放入慈愛的搖籃里,
吸吮免于自我質疑的自由乳汁…
恐懼之心,
能轉為戰士精神,
恒久年輕的自信,
往無邊無際的太空開展,
當下,它見證人類美善的旭日東升
---西藏香巴拉詩
我現在松開所有緊繃的地方。我開啟身體,讓喜樂與安詳進入。我讓身體擺脫恐懼的鉗制。我放開源自恐懼的壓力與緊張。
我放掉基于恐懼而產生的念頭。我不再基于恐懼作出決定。
我不會聽從對我輸入恐懼的人。我不再從每一件事尋找恐懼的成分。
我放棄把事情災難化的老習慣。我愈來愈能察覺自己即刻的、反射式的恐懼反應。
我放棄充滿壓力的刺激感,選擇穩健與祥和的生命力。我不再執著于最壞的情況可能會發生的想法。
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替代方案。我從自己的恐懼中看到幽默。我從面對不真實危險的夸張反應中看到幽默。
我從每一回的恐懼中看到幽默的一面。我從每一回的恐懼中找出幽默的回應方式。
我以堅定的愛向害怕的自我微笑。我相信我有能力處理讓我害怕的人或事。我愈來愈能夠察覺如何去面對、整合與放下每件發生的事。
我具有自我療愈的力量,而且,我也會主動尋求并發掘外界的支持。我擁有很大的能力進行重建、復原與超越的工作。
我對自己的能力愈來愈有把握。我對于當下、過去和未來發生的事情愈來愈不怕。我相信自已。我發覺并相信自己具有心想事成的神奇能力。
我喜愛自已在正確的時間覺醒、改變、解決或結束一件事。沒有什么事能脅迫我或阻止我。我放下所有關于自然的恐懼。我放下所有關于天災的恐懼。我放下對于疾病、意外、衰老與死亡的恐懼。
我不再害怕知道、擁有或展現自己的感覺。我放下對失敗或成功的恐懼。我放下因罪惡感與羞愧帶來的恐懼。
我放下獨處或時間太多的恐懼。我放下被拋棄的恐懼。我放下被吞噬的恐懼。
我放下對親密的恐懼。我放下給出承諾的恐懼。我放下遭人背叛的恐懼。我放下被騙或被搶的恐懼。
我放下愛人的恐懼。我放下被愛的恐懼。
我放下失去金錢、失去臉面、失去自由、失去朋友、失去家失去尊敬、失去地位、失去工作、失敗的恐懼。
我放下必須哀悼的恐懼。我不斷放下,不斷前行,我放掉自己的偏執。我放下出于恐懼而為的慣性儀式。
我放下為人家長/子女、員工/主管、伴侶/朋友的恐懼。
我放下想要掌控的欲望。我承認操控是為了掩飾恐懼。我放下要正確無誤、搶先、完美的欲望。
我放下別人應當照顧我的想法。我放下對于生存環境的恐懼。我接受我有時候會輸。
我接受事情會變也會結束;我接受痛苦是人生成長的一部分;我接受天下事不一定公平;我接受別人可能會騙我、背叛我或對我不忠。
我有足夠的彈性接受生命的一切,也能寬容地接受生命中發過的一切。我認可當下的困境是必經之路。我相信所有的表象之下都有目的。
我放手的比命運能取走的更多。我對所有順利解決之事總是心懷感激。我感激恩典無所不在并使我的人生豐盛。
我在看似無解的恐懼背后總會找出其他的選項。我打開自已,接受生命與人和事的流動。我感謝處處等候我的愛。
我感覺被許多人深愛著,不論遠近或生死。我感覺得到至高力量的關愛與注視。我相信我身負重大天命,我依循祂而活,為達成天命而活。
我讓自已全然感受:我注定要領受的喜悅,不帶恐懼的生命之喜。我讓恐懼離去,讓歡樂進入。我讓恐懼離去,讓愛意進入。
我放掉恐懼,擴大同理心。我對他人的恐懼愈來愈能理解,愈來愈敏銳,也愈來愈能憐憫。我愈來愈能欣然接受各種人。
我放下控制;我順其自然;我承認恐懼;我讓恐懼穿越自己,感受恐懼;
我表現得仿佛自己毫不恐懼;我享受恐懼里的幽默面;我對我自己和所有人更加疼惜。
我放下與別人不同的恐懼。我拋下滿足他人期待的想法。我不再因他人的怒意而感到害怕。我不因別人不喜歡我而擔驚受怕。
我不再害怕他人的不認可、奚落或拒絕。我勇于停止試探他人的贊同。我勇于放棄裝腔作勢。我放棄所有的姿態、虛偽和裝模作樣。
我勇于做自己。我承認,害怕自我揭露的背后是害怕自由。
我坦然伸出手,展露我的喜好,展露我的熱情。
我探索自我認同最遙遠的地帶。我勇于過著最能反映我深切需求的生活方式。我不再堅持糾正別人對我的印象。
我不再怕自己的力量。我不受壓抑。我善用內在源源不斷的生命能量。我勇敢豪邁。
我勇于無條件奉獻自己,并且,我相信恩典的存在,它讓我見證到有它的不同。
我使勁地將靈魂的大門打開。我釋放在此刻依然受到恐懼囚禁的愛。我釋放在此刻依然受到恐懼囚禁的喜樂。
對于過去已發生的,我感謝你!
對于之后將到來的,我答應你!
有一次佛陀在菩提樹下靜坐,敵人放了一只野生白象朝他猛沖而來。
佛陀將右手舉至胸前,掌心向外,左手掌心向上置于腰間。他不疾不徐地以右手令白象“不要怕”,以左手令其“要愛”。
白象接收到這兩個信息后轉為平靜溫馴,彎身臣服在佛陀面前。這便是第一個手印:禪坐的一種手勢,可以達到平靜遵守、無畏無懼的境界。
向恐懼說不的唯一方式,就是對愛說我愿意。
對愛說我愿意的唯一方式,就是向恐懼說不。
---達格·哈馬舍爾德,聯合國前秘書長
內心越是強大的人,往往具備五種強者思維
狼性:內心越是強大的人,往往具備五種強者思維,注定人中龍鳳
成功的人生,應該是一個充滿狼性思維的人生。狼性思維是一種強者思維、智者思維,也是一種成功思維,不僅有助于生存,也有助于發展。一般來說,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具備以下這五種狼性思維或者說強者思維,早晚混出頭,注定是人上人。
一、勇氣是強者最大的資本
“狼性思維”不是純粹后天形成的,狼的許多思維模式在非常幼小的時候就已經顯露無遺,比如說頑強的戰斗力和超強的意志力,還有無所畏懼的勇氣,人們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可事實上,初生的牛犢一看到虎就會打哆嗦,這是動物界天性相克,而狼卻可怕地擺脫了這一天性相克,初生幼狼,即便是看到老虎,也會徑直撲上去。
一個人,如果你正處于人生的三岔路口上,或者對于自己的現狀不滿,想要選擇,想要改變,想要成為真正厲害的人,成為強者,成為人上人,那必須具備勇氣,因為在權衡利益關系的得失成敗上,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就注定是無法獲得成功的。人生這條路,要靠自己走。如果你不于平凡,想賺錢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如何選擇沒有方向目標,其實互聯網也很簡單,那么這就是你最佳的事業機會。你可以加高進微;136;4367;1068帶你在家利用互聯網住家輕松賺錢。
二、英雄的肩膀能抵千斤
有戰敗的狼,但沒有害怕戰斗、逃避戰斗的狼。狼的戰斗意志是極為強大的,它們就算死也要死在戰場上,狼的生存法則就是:有所為而無所“畏”。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無休無止的搏斗,為了理想,為了抵抗世俗的壓力,為了克服各種困難,你需要搏斗。人要想追求大成功,想成為真正的強者,那苦難、挫折、不幸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重壓下的苦悶、彷徨、掙扎、絕望也是時隱時現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從狼那種無畏的精神中得到力量的充實、意志的強化;讓我們傍著英雄的肩膀,堅定、勇敢、自信地沖破一切世俗的、傳統的羈絆,為自己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
三、挑戰強者,你就會更強
一只通體雪白的狼不甘心只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平庸者,甚至無視狼王所給予他的安撫和特殊侍遇,它堅決地向強大的狼王發動了挑戰,雖然在這場戰斗中,它始終處于下風,但它所擁有的年輕的、無限的活力和頑強的戰斗力卻強于老邁的狼王,最后的結果,在滿身傷痕中,白狼成為新一代狼王。
狼敢于挑戰強者的勇氣令人敬佩,在競爭日趨激烈、強者堪稱如林的當下,對于有志于成為強者、成為人上人的人來說,就應該向這頭白狼學習,敢于和善于向強者挑戰,這樣才能很快的讓自己變得更強,甚至最終取代強者成為更強者。
四、決不能讓畏懼捆住自己的手腳
狼真正稱得上一身是膽,不管面對是獵狗群還是獵人,它都決不會產生恐懼之心,因為它知道,一旦讓恐懼主導了心靈,那么,自己就必敗無疑。
一般說來,運氣好的人都是膽子大的。與此同時,除了個別的特殊情況,最膽小怕事的人往往也是運氣最不好的。好的運氣可能會讓人產生莫大的勇氣,反過來,只要具有勇氣,好運也往往會青睞于你,所以,決不能讓畏懼捆住自己的手腳。
五、腳尖永遠閃動“戰斗”的欲望
在狼群中,有一只身強力壯的大狼,它對狼王的寶座偷覷已久,甚至被狼王發現了,這只狼王同樣老邁,所以它不想通過戰斗來決定位置的歸屬,而是對大狼施加重重壓力,咸逼利誘無所不用其極,然而,大狼并沒有屈服于狼王的壓力,最終還是勇敢的向狼王寶座發起了挑戰。
無可否認,這個世界上是存在不公平乃至野蠻行為的,要成為強者,成為真正厲害的人,需要用柔韌作為盾牌保護自己免遭傷害,也需要用堅硬作為利矛進行難以躲避的“人生搏斗”,這一點,至關重要。“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其樂無窮”,生活就是一場無窮無盡的戰斗,很多時候,你的選擇只有兩條,要么選擇勇敢地“戰斗”,要么選擇被“殺死”,你會選擇哪一種?
版權聲明:圖文無關,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戰疫史志?文藝繁興啟示錄丨瘟疫背景下誕生的末日電影:恐懼蔓延,總有勇者無畏
封面新聞記者 陳甘露
1938年10月30日晚上8點,美國格羅弗斯米爾鎮的一位76歲的老頭威廉,正坐在家里睡眼惺忪地聽著廣播。突然,一則“突發新聞”驚呆了他——“天上一道綠光飛來,巨大的石頭砸向農田。圓盤式腦袋的不明生物閃著銀光噴火,農田瞬間變成了火海。”嚇壞了的威廉從柜子里拿出了獵槍,走向了谷場。
這個夜晚,美國有175萬人奪門而逃,有開車的、坐火車的、還有嘗試翻越國境的……
這是廣播劇《世界大戰》制造的恐慌,在美國廣播史上臭名昭著。最終,因為引起公憤,哥倫比亞公司被迫關閉了廣播站,燒毀了《世界大戰》廣播劇臺本。
70多年過去,類似這樣的荒誕劇再也沒有上演,如今的觀眾早就被各種視覺、音效滋養得百毒不侵,不論是3D、4D還是120幀的沉浸式電影,他們都分得清現實和娛樂的界限。
鬧劇雖然沒有上演,但《流感》《血疫》這樣的影視劇,通過 “妖魔化”病毒和瘟疫的誕生和傳播,依然在制造著心理恐慌。
《雙螺旋 》:
唱響病毒陰謀論
2014年,一部號稱“史上最強科幻片”的美劇,披著生化的外衣而來。《雙螺旋》剛剛上映時,在IMBD(互聯網電影資料庫)評分很高,博得驚人的口碑。在今天看來,這部美劇其實很老套:位于北極的某生物研究基地爆發神秘病毒,三人感染、兩人死亡。為了防止其他一百多名各國科學家遇險,美國疾病防疫控制中心在軍方的要求下,派出幾名疾控精英飛往北極調查。調查發現,神秘病毒是某商業組織研發的“產品”。
雙螺旋海報
《雙螺旋》這部美劇在給觀眾普及CDC、P4實驗室等病毒方面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唱響了病毒“陰謀論”——實力雄厚的財團為了賺更多的錢或者秘密服務于政府,研發高致命病毒作為武器,或者作為賺錢工具。這樣的“套路”迎合了不少觀眾的口味,也回答了科學家都沒有絕對答案的問題——病毒從哪兒而來。
此后,包括《鐵線蟲入侵》等韓國電影都順延這樣的編劇思路,“妖魔化”了病毒的來源,簡單地解釋其為利益驅動下的產品,而人們成了犧牲者。這種電影編劇想象出來的“陰謀論”,從誕生之初就受到觀眾、網友追捧,但很少有電影會詳細解讀病毒復雜而嚴謹的追溯源頭、查找“0號病人”的艱辛、分離毒株的一次次科學試驗。
其實,對于一次病毒疫情的起源,從古至今,人們都愛用 “陰謀論”加以解釋。1347年,黑死病橫掃歐洲,后人(包括不少歷史學家)都喜歡春秋一筆——是進攻歐洲的韃靼人將因鼠疫而死的尸體扔進了歐洲的城市。那第一個患上鼠疫的韃靼人又是誰?其實沒有人可以回答。
雙螺旋劇照
多年以后,不少人依然相信,美洲大陸爆發的天花,是因為西班牙船長皮薩羅將一塊天花病人用過的毛毯子,獻給了印加帝國皇帝阿塔瓦爾帕。隨后,100多名西班牙人在天花、霍亂等瘟疫的助力下,消滅了美洲大陸95%的土著人口。
如今,在類似影視劇的演繹和渲染下,“陰謀論”成為了神秘病毒“最合理的解釋”。其實,這些樣的“大開腦洞”,其實不過是科學不發達年代的歷史學家的猜想,也是現代影視劇編劇騙取流量和關注而玩弄的老梗。
《血疫》:
夸張的偽紀錄片
一張實木餐桌上鋪著高雅的餐布,透明水晶杯盛了半杯威士忌,餐盤里一道考究的水果前菜。然而詭異的是,沒有一個用餐的人,只有一只黑烏鴉……這是美國HBO電視網2019年的高分美劇《血疫》的開篇場景。這部美劇在播出之初評分不算很高,但在過去的這個春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它紅了一把。
血疫海報
《血疫》以雙線敘事的方式講述埃博拉病毒疫情的爆發:一條線是講老一代科學家發現埃博拉病毒的過程,另一條線講1989年美國華盛頓郊區發現本土第一例埃博拉病毒。這部美劇比《雙螺旋》少了許多邏輯漏洞,編劇還借鑒《血疫:埃博拉的故事》這本非虛構小說,營造了一種“偽紀錄片”的氛圍——沒有夸張的故事情節,沒有驚悚的瘟疫描述,力求平鋪直敘地講故事。不過,總體平穩的背后其實夸大了病情——開頭那段馬爾堡病人發病的特寫讓人不寒而栗。此外,整個劇情中,研究者在P4實驗室中的小心翼翼,包括滅殺病毒猴子的如臨大敵,暗示著病毒的極度可怕。
的確,埃博拉病毒被譽為“生命擦黑板”,也是上世紀發現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但《血疫》劇情中宣揚的“埃博拉病毒會在空氣中人傳人”,其實至今沒有科學證明。
血疫劇照
事實上,雖然埃博拉病毒有高致命性、高擴散性,是困擾西非地區的嚴重瘟疫,但經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2014年不斷升級的埃博拉疫苗,在當年6月已經進入臨床試驗。2015年的《柳葉刀》報告顯示,經過12期人體測試顯示,這一疫苗100%有效。
2018年春天,埃博拉病毒又一次在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爆發時,該國同意使用該疫苗。在宣布疫情爆發8天后,剛果民主共和國開始接種疫苗,超過26萬人接種了疫苗。2019年11月11日,該疫苗獲得了歐盟委員會的批準,這是疫苗首次獲得監管機構的許可。12月21日,FDA在美國批準了該疫苗。
這意味著,“生命擦黑板”已經得到有效遏制,人類再一次把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的。
《王國》:
讓“喪尸文化”流行
除了夸大瘟疫、病毒的危害,影視作品里也會經常描述病毒變異,比如游戲改編的經典IP電影《生化危機》,掀起末日電影熱的《我是傳奇》《末日病毒》和《末日孤艦》,還有2019年韓美合拍的電視劇《王國》。它們都是將病毒感染人的結果“妖魔化”,還用上了一個表達載體——感染類喪尸。
王國劇照
將病毒的“人傳人”演繹成喪尸和人之間的撕咬行為,這是喪尸類電影無腦爽的嗨點。當然,打怪升級、一路逃殺等暴力血腥的打斗戲份,也是喪尸文化越來越火的原因。
翻開歐美影視單,幾乎每年不乏各種題材的喪尸影視劇。1968年,黑白恐怖片《活死人之夜》掀起了“喪尸文化”的序幕,而2019年火了一把的《王國》將這一“文化”又一次宣揚到了頂點。這一類型片的邏輯極其簡單——零號病人被神秘病毒傳染,然后感染給其他人,整個城市蔓延在“喪尸”的恐慌之中。
王國劇照
2016年韓國古裝影片《釜山行》大熱,讓韓國成為亞洲喪尸類影片的受眾國,也就成為了“喪尸文化”的輸出國。
人類對瘟疫的態度總是從無知走向恐慌。病毒、疫情給城市帶來的次生災害最明顯的就是恐慌,囤積居奇,搶購水、油糧和藥品。而影視劇情節對于病毒和疫情的渲染,讓觀眾分不清其真正的危害。即便對病毒和疫情有了科學認知,但受影視劇潛移默化的影響,恐慌還是會無形中蔓延。居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里說,群體性的情緒最容易傳染,而群體性的行為也是缺乏理性的。當喪尸文化帶來的影響和現實的疫情有了重疊或映射,那么人們就會自動地“腦補”電影情節和畫面,恐怖就會喪尸般洶涌撲來,給處于疫情中的人類帶來更大的負作用。
啟示:
最好的藥是理性認知
2003年非典疫情、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時隔17年的兩次傳染病都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不論是2003年哄搶板藍根、陳醋,還是2020年哄搶雙黃連、口罩消毒液,這背后多少都反映一種恐慌和不理性。不少網友將疫情和電影相聯系,《傳染病》《血疫》《黑死病》和《生化危機》等影視片名也成為了網絡熱詞。可以說,這些瘟疫影視劇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部分人的思維方式,讓他們沉浸在自我驚嚇的恐慌中。
事實上,我們在重大疫情之后,更需要如何預防傳染疾病,如何認知病毒的文化作品,用一種淺顯易懂的方式還原病毒產生的根源、傳播途徑、危害和控制,讓更多的觀眾在娛樂之余也懂得流行病的基本原理。讓大家不至于在疫情來到時放棄理性,而是以更科學、客觀的態度面對未知的病毒疫情,也讓更多的謠言和恐慌止于理性。
參考資料:
1、《中外廣播電視史(第三版)》郭鎮之 復旦大學出版社
2、《烏合之眾》【法】居斯塔夫·勒龐 浙江文藝出版社
3、《The Hot Zone》HBO
4、《血疫:埃博拉的故事》【美】理查德普雷斯頓上海譯文出版社
5、《Helix》Tall Ship Productions
6、《 Kingdom》Netflix
單人獨馬 勇敢無畏
不破不立,蛻變的必經之路
我很喜歡一個詞叫【不破不立】 。
有些東西必須摧毀,必須放棄,才能迎來新生,不管是消耗你的人,還是讓你恐懼和焦慮的事,又或者是脆弱敏感的你,你必須打破他們,才能重獲新生。
審視自己、審視過往、復盤總結、推毀重塑、涅槃重生。雖然過程可能會痛苦,但也是我們蛻變的必經之路,當我們越是恐懼什么的時候,越是要勇敢的面對,因為勇敢的人,才能迎來更好的生活。
在《向往的生活》中,黃磊對妹妹說:“"快樂有一個詞跟他連在一起,叫勇敢,不勇敢的人永遠不會快樂,勇敢不是說我什么都敢干,而是面對一切的時候,我都有面對它的勇氣。”
生活喜歡勇敢的人,你需要有些勇氣,來交換難得的快樂。
在艱難跋涉的旅途中,難免會遭遇荊棘與風霜,但勇氣是我們前進的軍旗,讓我們斗志滿滿。
愿我們今后的日子里即便單人獨馬,也能勇敢無畏,收獲那份屬于我們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