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神三國殺除夕版(為了過正確的復活節,羅馬教皇竟然克服了一千年的拖延癥)
太陽神三國殺除夕版文章列表:
- 1、為了過正確的復活節,羅馬教皇竟然克服了一千年的拖延癥
- 2、保加利亞人|屬于歐羅巴人種巴爾干類型,使用保加利亞語
- 3、今天到處張燈結彩,過元宵節啦!
- 4、考前必看,高考常見古代文化知識260點
- 5、潮汕媳婦,這個地球上最接近神仙的人!
為了過正確的復活節,羅馬教皇竟然克服了一千年的拖延癥
?復活節兔子彩蛋,復活節兔、復活節彩蛋是民間風俗中復活節的相關物品;兔子和雞蛋都是春天來臨、動物開始繁育的代表和象征。來源:Pixabay
撰文 | 孫正凡
責編 | 葉水送
●●●
4月16日又是每年一度的復活節。它對于我們來說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現在用的公歷,其實就是羅馬教廷為了解決計算復活節日期而弄出來的,這是當時非常迫切的天文學問題。復活節的演變歷史,可總結為:從天文中來,到天文里去。也可以說,“從崇拜中來,到科學里去”。這部分的歷史也可看作基督教與希臘天文學的恩怨史。
我們的日歷為什么是現在的這個樣子,為什么周五逢13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五,為什么星期日曾經是唯一的休息日,這一切都跟復活節有直接的關系!
復活節對我們今天的影響
?1929年4月1日,在白宮草坪上進行的滾彩蛋比賽;白宮這一習俗可追溯至1878年Rutherford B. Hayes任總統期間。來源:National Photo Company Collection, Library of Congress
在復活節這天,美國的川普總統和夫人將在白宮草坪上第一次滾(雞)蛋。每年的復活節日期都不一樣。(對于西歐習慣來說)2015年是4月5日,正好跟清明節重合;2016年是3月27日;今年是4月16日;2018年是4月1日,撞到了愚人節;2019年是4月21日,都快到五一了。不過它也不是隨意變化,總是在3月22日和4月25日之間。
為什么會這樣,我們得了解一下復活節究竟是怎么回事兒。復活節是基督教的重要節日。我們都熟悉基督教的圣誕節,12月25日,其實這是從羅馬習俗中借來的太陽神的生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復活節要比圣誕節更重要,因為它是為了慶祝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第三天復活。
耶穌“復活”這個神奇的事件是基督教得以成立的基礎,所以基督教的許多節慶都是根據復活節日期來確定的,比如復活節之前的70天的七旬齋、之前50天的五旬齋、之前持續40天的大齋期(或叫四旬齋)、之前3天的受難節(耶穌被釘上十字架,也就是最后的晚餐發生的第二天)、之后40天的升天節(耶穌復活之后升天)、之后50天的圣靈降臨節。這些節日持續之間之漫長,都是為了紀念耶穌復活。
實際上,根據民俗學考古研究,復活節本來是指古代民族的“春節”,用來慶祝春回大地,其中一個證據是,復活節Easter這個詞含義為東方East,因為太陽從東方升起,它也是古巴比倫愛情、生育和戰爭女神之的名字。猶太人可能是從巴比倫文化中繼承了這個節日,進而成為逾越節和復活節。這個節日的規定,春分(從此日長夜短)和滿月(最明亮的夜晚),就充滿了古代日月崇拜的味道。
因為《圣經·新約》記載,耶穌是在星期日復活,所以基督教徒在這一天聚會紀念這件事兒,逐漸形成了現在的“禮拜天”的習慣。在有雙休日之前,我們唯一的休息日也就是星期日。而在《圣經·舊約》即猶太教的習慣里,休息日指安息日也就是星期六(Saturday),星期日(Sunday)反而是一星期的第一天。
在復活節前三天,也就是星期五,耶穌被釘在了十字架上死了,而在此之前“最后的晚餐”上,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一共是13個人吃飯,因此13成了基督教文化里不吉祥的數字,如果周五是當月13日的話,就成了“黑色星期五”。
可是如此重要、影響如此之大的一個節日,在基督教歷史上曾經長期處于“算不準”的尷尬狀態。這跟復活節日期的規定有關。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雕像作品《悲痛的圣母》,文藝復興時的藝術凸顯了人性。來源:arc
復活節日期竟是個大麻煩
?關于耶穌復活的畫像。來源:Surgun100
基督教脫胎于猶太教,而且接受了猶太教圣經,也就是《舊約》。復活節則是繼承自猶太教的逾越節。逾越節是猶太人為了紀念上帝打擊埃及人(越過了猶太人的家門)從而帶領猶太人出埃及的故事,是猶太教最重要的節日。復活節這個基督教的節日最初是沿用猶太人的逾越節(基督教脫胎于猶太教,耶穌及其大多數門徒都是猶太人)。逾越節是猶太歷法新年(在春分前后)的正月十四日,因為猶太歷的一個月是從看見新月開始的,所以十四日實際上相當于我們中國夏歷的15日,即滿月之日(月望)。
基督教成長于羅馬帝國境內,一開始因為不信奉羅馬諸神而備受打擊迫害。一直到公元4世紀,趨于衰落的羅馬帝國承認了基督教地位,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臨終前還受洗入教。就是這位皇帝,在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上規定,復活節是每年春分之后,第一次月圓之后的第一個星期日;如果月圓那天就是星期日的話,就推遲到下個星期日。如此規定是要跟猶太教的逾越節脫離關系,因為猶太教并不承認耶穌是上帝之子,是救世主。但是這個規定帶來一個非常大的麻煩,復活節的日期難以計算。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也稱君士坦丁大帝,他是第一位皈依基督宗教的羅馬皇帝,在
復活節的幾個關鍵詞:春分、月圓(即滿月、月望)、星期日。春分是太陽運行的規律,即太陽經過黃道(太陽軌道)與天赤道(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交點,這一天全球晝夜平分。現在的春分是3月21日左右。月圓則是屬于月亮的運行規律,月相變化。星期日還好說,只要逐日數下去就是了。可是綜合這幾個因素計算,顯然超出了當時羅馬帝國的能力范圍。
我們現在知道,太陽、月亮的運行速度都是不均勻的,因為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月亮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都是橢圓。近日點(近地點)運行速度快,遠日點(遠地點)運行速度慢,反映在觀測上就是看到太陽、月亮每天在天球上走過的距離不一樣。這種不均勻性給各國各民族的古人帶來非常大麻煩,因而歷法的準確性也成了考量古代民族文化水平的重要參考。
月相變化平均周期是29.53天,所以采用陰歷計算日子,一個月是29天或者30天(我們過農歷新年的時候遇到過大年三十,也遇到過大年二十九,但從來不會慶祝大年二十八或三十一)。但是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速度變化周期)是27.3天,這就意味著我們看到每個月(月相決定)長度是不一樣的,也就初一十五的日期難以簡單地推算出來。更何況月球的運動相當復雜,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而且還有一個更糟糕的因素,地球上不同經度上看到的月亮出沒時間是不一樣的!隨著地球自轉,越靠西邊的地方看到月亮升起的時間越晚;這樣一來,在同一天,可能東邊某地看到不是滿月(然后就到第二天了),西邊某地看到的也許就是滿月了(當天還沒有過去),因此兩地對哪一天為滿月可能都無法取得一致意見——何況羅馬帝國的疆域還那么大。
?君士坦丁大帝時期的羅馬帝國疆域
羅馬帝國此時應用的是“儒略歷”,即凱撒大帝(他的名字叫儒略·凱撒)采納希臘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建議,在公元前45年開始實行的歷法,這是一部太陽歷。它規定一年的平均長度為365.25天,平年365天,每四年增加一個閏年(即2月底加一天)。不過實際上的平均年長(天文學家稱為回歸年)是365.2422天,這樣一來儒略歷每年就長了0.0078天(11.2分鐘)。一年長11分鐘不算什么,但累積400年就是3天的時間。到了公元4世紀的后期,當羅馬人慶祝新年的時候,天文上實際日子是在三天之前。這個誤差實際上一直沒有得到修改一直在累積。先是羅馬帝國,然后是羅馬教廷,一直在使用這個誤差累計越來越大的儒略歷。
所以,這位臨死前才皈依基督教的君士坦丁一世皇帝大概沒有想到,羅馬帝國本來用的陽歷麻煩還沒有解決,他又引入了陰歷的因素,讓復活節日期變成了各地教會發生爭執,甚至鬧分裂的一個原因。
拖延癥犯了……一千年
君士坦丁一世也被認為是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的建立者,他一手在亞歐大陸交界處建立新都城(當時稱新羅馬、君士坦丁堡,即今天的伊斯坦布爾)。不過羅馬帝國自三世紀起就內爭不斷和外敵入侵,國力衰落,雖然后來有過像君士坦丁一世這樣偉大的皇帝,但到了公元395年,羅馬帝國還是無可挽回地分裂為東西兩半。公元476年,北方來的日耳曼蠻族滅亡以“永恒之城”羅馬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一直持續到1453年才亡于奧斯曼土耳其。
羅馬帝國的分裂也標志著基督教的分裂,東部自稱為正教(即東正教),西部自稱為公教會(羅馬天主教)。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羅馬天主教雖然成功地跟北方蠻族聯手建立了統治,歐洲進入中世紀,但是羅馬帝國的榮光已一去不復返。其中的標志之一大概就是……復活節日期問題拖延了一千年都沒解決。
實際上,基督教會在二世紀開始,就出現兩個紀念耶穌復活的日期:東方教會遵循耶穌門徒的傳統在猶太人的逾越節,即是猶太歷正月十四日。以羅馬教會為代表的西方教會,就在逾越節后的星期日紀念耶穌的復活。無論哪種做法,都要看猶太歷法行事,以至于有記載說,早期的教會要遣人去問猶太長老逾越節日期,才能確定基督教的復活節日期。
在325年第一次尼西亞會議,基督教決定不按猶太歷法,而按照春分和滿月,自行計算出復活節日期。但基督教世界馬上面臨了歷法制定上的困難,由于儒略歷本身已跟天文現象不甚相符,月相計算又困難重重,所以各地教會為了制定計算復活節日期的方法,進行了多種嘗試,甚至規定出一個“天主教的月亮”從而不依賴天文觀察來制定“合理的”復活節日期。由于復活節是如此重要而計算又如此復雜,以至于在拉丁文里專門有個詞computus指“復活節日期的計算”,這個詞后來成為英語里的計算computation,也是計算機computer的詞源。
古希臘天文學拯救了復活節
?克拉維烏斯關于復活節計算的著作Clavious Computus ecclisiasticus 1
克拉維烏斯(Christopher Clavius),現行公歷的完成者。他也是利瑪竇的數學老師。來源:Wiki
中世紀又被稱為黑暗時代(dark ages),因為希臘的光榮和羅馬的偉大均已消失,只有在修道院里才保存了殘存的古代文獻,因此教會和修道院成了文化教育中心,實行相當刻板的教會教育。一直到12世紀,阿拉伯文化翻譯保存的希臘典籍又通過兩條途徑重新傳回歐洲,一條傳播途徑是西西里島,這里匯聚了拉丁、希臘、阿拉伯、猶太各族的學者,另一條途徑是基督教世界重新奪回的西班牙,在托萊多城的翻譯中心,歐洲學者們和阿拉伯學者協力工作。
在這場“百年翻譯運動”中,歐洲學者找回了希臘哲學家、科學家們的著作,包括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歐幾里得、托勒密。12世紀后期,在一些城市出現了名為“大學”的組織。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著作的重新出現(實際上是第一次為拉丁歐洲學者所知),對基督教也影響深遠,呈現了希臘哲學和基督教神學結合在一起的經院哲學。
對希臘文化的學習,在400年后16、17世紀收獲了豐碩的成果,產生像哥白尼、第谷、伽利略、開普勒這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是我們一直在反復講述的科學革命的主角。科學革命首先發生在天文學領域,而對于古希臘天文學的繼承與發展如此“給力”,幕后則是天主教對于統一復活節日期的追求。
中世紀時代已很明顯的一個事實是,世界末日不會那么早到來,至少幾位教皇宣稱的世界末日都過去了,世界還安然無恙。而復活節日期不統一在各地教會之間造成了無數的紛爭。試想如果連最神圣的耶穌復活日期都不能給出權威答案,那么教皇還拿什么號令天下信徒呢?看來已拖延近千年的歷法改革必須要提上日程了。
因此,在中世紀,尤其是文藝復興前后,歷代教皇對于復活節問題召開了多次會議,花了大力氣鼓勵天文學研究,進行歷法改革,哥白尼也曾經接到過這樣的研討會邀請。教會進行天文學研究有個很有利的條件,天主教的教堂建設得非常高大,很容易在樓頂開孔,將陽光投射到地板上來觀察太陽的運行,也就是把教堂變成了一座日晷。
持續數百年的努力,終于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得到了回報。最終完成復活節日期統一工作的要歸功于兩個人,意大利的醫生兼天文學家路易吉·利利奧(Luigi Lilio,也叫Aloysius Lilius ,1510 – 1576年)、德國數學家兼耶穌會修道士克里斯托夫·克拉維烏斯(Christopher Clavius,1538年-1612年)。
我們對利利奧的情況知之甚少,他來自意大利南部的卡拉布里亞(Calabria),曾在那不勒斯學習醫學和天文學,他的弟弟安東尼奧也是醫生兼天文學家。利利奧被稱為是新歷法的“第一作者”,他關于歷法改革的建議文章由他弟弟提交給了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1575年送達歷法改革委員會。利利奧非常杰出的貢獻是,提出了一個月相周期“歲首月齡”(Epacts),可非常方便地計算新月出現的時間。
由于利利奧在1576年就去世,最終完成歷法改革的是克拉維烏斯。他出生于巴伐利亞的班貝拉,在數學、天文學領域成就非凡。對于我們來說,第一位成功在中國明朝傳播基督教的耶穌會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就是他的學生(利瑪竇稱之為“丁先生”,因為拉丁文Clavius的意思是“釘子”),利瑪竇和徐光啟翻譯的《幾何原本》所依據的就是他評注的十五卷本。伽利略最初用于教學的天文學教材也是他寫的,伽利略用望遠鏡觀察星空之后,也首先把望遠鏡和觀測成果與年邁的克拉維烏斯進行探討。(克拉維烏斯是一位反哥白尼主義者,但如果假以天年,不知道他會不會轉變為哥白尼日心說的擁護者呢?)
克拉維烏斯通過日晷觀測,向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證明,1582年當年的春分已經從3月21日變成了3月10日。為了把春分日調回3月21日,也就是消除儒略歷在過去一千多年里累積多出來的10天,他把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之后刪除10天(星期序列仍舊持續),即10月4日之后是10月15日星期五。克拉維烏斯還提出新歷法的置閏規則。在儒略歷中,每4年設置一個閏年,這樣每400年就多了3天。他提出了消除這3天的方法,每逢世紀年,年份需要被400整除才是閏年,在2月份加入29日,否則就不需要。這樣一來,實際上接下來的1600仍是閏年,第一個被消除閏年是1700年。
這部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頒布的新歷法,被稱為格里高利歷,也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公歷。
一個復活節,半部歷法史
?英國復活節計算歷書。來源:astrologyandart.files.wordpress.com
格里高利歷重新使歷法日期和天文現象保持了同步,使復活節這個極具象征意義的重要節日回到了公元325年關于“春分”、“滿月”和“星期日”的規定上,從而解決computus計算問題。當然,隨著天文學進展,后來又提出更便捷的計算方法,現在西歐國家使用的是德國數學家高斯的方法。
隨著歐洲興起,基督教傳遍了全世界,格里高利歷也就變成“公歷”,公認接受的歷法。不過有意思的時,在格里高利歷頒布是,天主教已經發生分裂,德國神學博士馬丁·路德在1517年發起的宗教改革,使北歐許多地區變成新教(基督新教,在中文里被不恰當地叫做“基督教”),拒絕接受教皇的權威;再加上東正教國家本來就有自己的領袖而不尊奉羅馬教皇的命令。因此,在1582年只有西班牙、葡萄牙、波蘭和意大利等天主教國家接受格里高利歷;新教國家要在一百多年之后才陸續接受,比如英國直到1752年才進行歷法改革;東正教國家更要晚幾百年,我們說的俄國“十月革命”實際上發生在1917年11月7日,這一年底俄羅斯才接受了公歷,而希臘一直到1923年才接受公歷。
有意思的是,東正教國家對于復活節日期,仍然堅持根據儒略歷來制定。因此與復活節相關的宗教節慶,一般要比西歐國家晚。看來在宗教人士看來,“政治正確”還是要比天文科學的地位更高一些。
?復活節日期表格參考。來源:wiki
從天文歷法的角度來看,其實復活節日期計算面臨的問題,是要把握太陽、月亮的運行規律,這也是任何一部歷法要想做到準確無誤必須解決的問題。雖然基督教與希臘文化相伴而生,在復活節問題凸顯時,古希臘天文學家們早已準備好了計算方法(以托勒密《天文學大成》為代表),過于由于當時宗教與科學的隔閡而錯失了機會。一直拖延到了一千多年之后,拉丁歐洲重新發現了古希臘科學,進行學習和發展,才真正解決復活節日期計算的問題。
宗教與科學的再度聯姻,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比如,天文學在歐洲的再度發展,產生了哥白尼的日心說(哥白尼最初也想解決歷法問題),催生了科學革命,最終導致科學與宗教分道揚鑣,甚至一度勢成水火。
再比如,克拉維烏斯在歐洲完成了歷法改革,弄清楚了太陽、月亮的運行規律應該如何計算,他的學生利瑪竇在同一時期到中國明朝傳教,發現明朝正面臨同樣的歷法改革問題,朝廷上下正為日食預報屢次失誤而煩惱不已。于是利瑪竇敏銳地把握住了機會,提出通過幫助明朝改革歷法,從而獲得朝廷認可獲得了廣泛傳播基督教的機會。由徐光啟主持、邀請多位歐洲天文學家參與制定的《崇禎歷書》,實際上全面翻譯引進了當時的西方天文學,“熔彼方之材質、入大統之型模”(指明朝《大統歷》)。根據《崇禎歷書》制定的清朝《時憲歷》雖然形式上還是中國農歷,但內核已經變成了包括開普勒三定律在內的西方天文學了。
看來,復活節這個基督教節日,實際上早已通過各種形式,悄悄地影響了我們。
作者簡介
孫正凡
孫正凡(@松鼠老孫),天體物理學博士、科學松鼠會創始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曾任第六版《十萬個為什么》編輯。對中西方文化比較、科學發展及其對人類文明史的影響,有獨到的見解。已翻譯科普書十余本,舉辦科學講座近百場。現居上海,從事科學傳播、科學親子教育。
制版編輯:鄧志英丨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系授權
授權: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
保加利亞人|屬于歐羅巴人種巴爾干類型,使用保加利亞語
資料整理:天下達觀
保加利亞人屬于歐羅巴人種巴爾干類型。使用保加利亞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有以斯拉夫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信教者多為東正教徒,少數人信仰伊斯蘭教和天主教。
7世紀初組成國家,稱“大保加利亞汗國”。
不久瓦解,其中一支保加利亞人在保加利亞國王阿斯巴魯赫率領下,侵入多瑙河三角洲北面,隨后越過多瑙河,進入保加利亞東北部。
當時,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居民大多是多瑙河南岸居住的東歐人。
在同拜占廷人作斗爭的過程中,東歐人和保加利亞人逐漸聯合,于681年建立斯拉夫保加利亞王國。
他們還同化了原來居住在這一地區的拜占庭人。這為保加利亞民族奠定了基礎。
斯拉夫保加利亞王國是一個半保加利亞人和半東歐人的國家。后來,從事農業的東歐人,特別是東歐貴族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
9世紀斯拉夫文字的產生和東正教的傳播,使得斯拉夫人在人種、語言、文化、宗教、風俗習慣等方面都居優勢。因此,當代的保加利亞除了沿用古保加利亞人的名稱,而其他方面卻保留了斯拉夫人的特征。
7~9世紀,保加利亞王國成為巴爾干半島上地域遼闊的強國。
自11世紀初開始,在一個多世紀內保加利亞人被拜占廷人征服,部分居民被同化。1187年復建第二保加利亞王國。
1396年,保加利亞曾被土耳其侵略。在這一過程中,部分保加利亞人被強迫土耳其化,據不完全統計,到1878年被土耳其化了的保加利亞人即已達50萬人。
18~19世紀,保加利亞民族的人們開始關心教育和文化,對保加利亞的歷史產生興趣,開始了民族復興運動和爭取教會獨立的斗爭。
1870年成立了獨立于君士坦丁堡總主教區的保加利亞教會。東正教教會在保持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876年保加利亞人發動了武裝起義。1878年北部保加利亞成為公國。1885年保加利亞南北兩部統一。
在1912~1913年的巴爾干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加利亞作為戰敗國曾喪失了部分領土和居民。
當代保加利亞的疆界是根據1947年巴黎和約確定的。
經過現代人的考證,保加利亞人是東歐地區的斯拉夫人與保加爾人融合而成。
最早提到保加利亞人這個名詞的是約丹尼斯的《哥特史》,但更早的時候托勒密、馬爾西林努斯曾提到過“Rha”,亦即保加利亞人的土地。
現代人根據考古證據發現保加利亞人與東歐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他們屬于西斯拉夫語族中歐洲人種的歐諾古爾居民,他們是特里格斯人和烏提各爾人的近親。
在公元2世紀前后,他們由于所處中亞地區的寒冷,所以一部分保加利亞人遷移到了里海域黑海之間的廣闊土地之間。
在這里他們安定下來,并開始進入了軍事貴族制的時期,這些人分成了幾個軍事貴族集團進行聯盟統治,與此同時開始出現了崇拜太陽神和戰神的宗教組織。
可不久以后,由于羅馬與波斯的戰爭,亞美尼亞人滲透了過來,這批人在公元351年以后就漸漸與亞美尼亞人融和了。
在4世紀左右,匈人進入中亞及多瑙河流域,保加利亞人被最先征服,后來這些保加利亞人就跟隨著匈人的腳步一起西進。
在西進的過程中,有一部分保加利亞人掙脫了匈人的統治,遷徙到了多瑙河下游烏克蘭頓涅茨克附近以及庫班河谷,這里原本是斯拉夫人的居住地。
這里有斯拉夫三部落,即溫登、安登、截成三部落,在這里保加利亞人做為奴隸和斯拉夫人一直和平生活到6世紀中期。
而另一部份在阿提拉的帝國崩潰后,由幼子埃爾納克帶領而建立新的匈人國家,后面的歷史因為極度缺乏史料就不進行研究了。
6世紀中期斯拉夫諸部落的保加利亞人被匈牙利的阿瓦爾人控制,隨著阿瓦爾人進入了當代保加利亞,至此,保加利亞人移民結束。
保加利亞人一般在穿戴上不十分講究,他們的原則是簡樸實惠。其經常穿著的服裝是襯衫,短袖衫等,西服多在正規場合穿用。
各地區的民族服裝有一定差別。女子服飾有四種。保加利亞人在服飾上強調內外有別。在家主張隨便一些,在外則要求莊重一些。在辦公室或在街上行走時,一般要求穿外衣。
保加利亞人很注意自身的修養。在公共場合和社交場合強調姿態端正和端莊,即便在家中,也不能太隨便,尤其是有長輩和客人在場時更是強調。
保加利亞人一些風俗比較奇趣。
例如,他們過新年,即在除夕的午夜12點正,都要把燈熄滅3分鐘,然后再開燈,重放光明。此外,在元旦用餐時,誰打噴嚏,據說就會給全家人帶來幸福。
注意,在保加利亞,搖頭表示:是。點頭表示:不是。你若是一時不能改變這一習慣,干脆“梗著脖子”,可別亂搖頭、點頭,搞錯了會鬧成笑話。
每年3月1日,在保加利亞的城鄉,人們胸前都別著一朵用紅、白兩色絲絨或毛線編織或纏繞成的形象繡花球或似葫蘆的小花,這就是象征健康的“三月花”。
這一天天剛亮,人們就在大門上,果樹上掛上“三月花”,為的是多結果實。年輕的媳婦和面做面包,系上一朵“三月花”,然后把它分給全家老老少少,希望他們一年四季健康愉快。
每年3月初,保加利亞人民都會迎來一個古樸、獨特、充滿詩情畫意的民族節日——“三月奶奶節”,親朋好友們相互贈送“三月花”,寄托健康和幸福的美好祝愿。
“三月花”一般是用紅白兩色絲線扎成的小娃娃,但有的是用絲線編成的線手鐲,有的上邊還套上一個小陶瓷環,說是可以避邪;有的還加入了幾根其他顏色的絲線,用不同的顏色寄寓不同的心愿。
保加利亞有300多年的玫瑰油生產歷史。
為保留玫瑰油生產的傳統,保加利亞從60年代末起將6月份的第一個星期天定為“玫瑰節”。每逢玫瑰收獲季節,位于巴爾干山南麓的卡贊勒克地區便會慶祝“玫瑰節“。
卡贊勒克市是保加利亞種植產油玫瑰花最多的一個地區,每年市政府都舉辦“玫瑰節”,透過文化活動表現保加利亞人民勤勞、智慧和好客的品格,促進經貿交流。
保加利亞是重要的玫瑰油出口國,其產量占全世界產量的40%。
玫瑰油是制造高級香水的主要原料,1公斤玫瑰油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是5000至6000美元,因此,玫瑰油有“液體黃金”之稱。
資料整理來源于:網絡
今天到處張燈結彩,過元宵節啦!
還記得兒時元宵節是什么樣嗎?
鬧元宵、看花燈,猜燈謎……
整夜在外面瘋跑,
總有看不完的熱鬧。
這大年三十剛一過完,
一轉眼又到了元宵節~
對大多數人來說
吃完那一碗象征團圓的元宵,
才算是給春節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但是對于像條碼君一樣的上班族來說,
這個句號早已草草畫完……
作為農歷新年里第一個重要節日,
你想好如何紅紅火火鬧元宵了嗎?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它是一年中的第一個十五月圓之夜,
也是春節后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元宵夜當晚大街小巷都會張燈結彩,人們除了吃湯圓賞月外,還會通過賞燈、猜燈謎、放煙花等形式來歡度元宵節。
今年元宵節,昆明大觀樓、翠湖、世博園等地,在當晚都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陽宗鎮舉辦的上元勝會以及晉寧舉辦的寶峰調子會預計都會有上萬人參加。
但是,大家在賞燈游園之際,
也不能忽略自身的安全。
昆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民警 王詔:
“在此昆明警方提醒大家,在參加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時候,請大家自覺接受人身防爆安全檢查,嚴禁攜帶各類易燃易爆、以及國家法律明令禁止的各類危險物品進入現場。”
~~~~~~~~~~~
兒童財物照看嚴,購物旅游逛廟會,防止擁擠莫扎堆,遠離賭博樹新風,文明和睦萬事興,警民攜手新時代,平安中國新氣象!
~~~~~~~~~~~
走,跟著條碼君
去瞧一瞧云南各地如何“鬧元宵”
昆明大觀公園:萬條燈謎鬧大觀
今年元宵節,大觀公園為各位入園市民游客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節慶活動和夜間賞燈活動。
1.大觀新春燈會
時間:持續至4月15日
玩場:入園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到包括40多組大型傳統彩燈,還有其他各種主題,各種類型的100多組,特別和往年燈會有很大的區別在于今年中國著名燈光大師-蔡新元教授攜中國最頂級光影團隊耗資千萬打造的融光影互動和科技體驗為一體的光影秀“裸眼3D、全息投影的大型光影秀”將首現春城。
2.元宵猜燈謎
時間:今天
玩場:入園游客可以前往公園入口處參與猜燈謎活動,萬條燈謎等你來猜,猜中還有好禮贈送哦,各位游客要特別注意兌獎時間:燈謎兌獎時間為:2018.3.2 14:00-20:00。
3.祈愿河燈
時間:今天
玩場:入園游客可以通過掃碼關注大觀公園微信公眾號前往燈謎兌獎處領取祈愿河燈一盞,新年放河燈,好運順水來。
華僑城世博新春燈會
時間:持續至3月25日
玩場:老北京中幡、民俗社火、彝族太陽神鼓、藏族吉祥舞、傣族孔雀舞、佤族噴火、電音三太子、雜技、古彩戲法、五星送福、小丑、行為藝術等近20個精彩演藝節目,除了好玩的,還有近50個美食屋匯聚著各地特色名小吃,色香味俱全。
安寧:太平系列活動歡樂鬧元宵
時間:今天
玩場:吃湯圓、游園、品小吃美食、猜燈謎、歌舞表演、焰火燃放、舞龍拜年……徒步太平第二季第四站定于元宵節當天(3月2日)舉行,萬人徒步10公里將為元宵佳節增添別樣熱鬧。
麗江:元宵花燈展
時間:2月26日—3月2日
玩場:在玉河廣場、木府門前舉辦“和美大研元宵花燈展”。3月2日元宵節當天,玉河廣場將舉行“品一碗元宵、獻一份愛心”主題活動,麗江古城將進行花燈夜游活動。
德宏:國際目瑙縱歌節
時間:3月1日—3月3日
玩場:景頗族傳統祭祀、萬人目瑙縱歌、八大名菜大賽、織錦大賽、刀舞大賽、禮籃大賽,還有民族團結篝火聯歡暨山歌會等等特色活動將呈現美麗德宏的別樣風情。
大理:鳳儀春醮會
時間:2月28日—3月2日
玩場:踩高蹺、耍雜技、看小調歌舞、買彩扎、吃素八碗……龍獅隊、腰鼓隊、彩船、蚌殼、花燈舞蹈隊等將帶來精彩的表演,節目不斷、精彩不停。
楚雄:永仁賽裝節
時間:3月1日—3日4日
玩場:活動期間,將開展七彩云南2018民族賽裝文化節啟動儀式暨中國·永仁直苴彝族賽裝節、七彩云南2018民族服裝服飾精品展演和永仁縣2018年賽裝節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會暨簽約儀式3個主體活動,同時還有“苴卻歡歌”萬人打跳廣場文化活動、歡樂老街共慶元宵節系列活動等。
元宵節不僅要賞燈,
賞月咱也不能少!
全國賞燈賞月指數預測地圖來啦!
看看你所在的地方,
天公是否作美呢?
中央氣象臺預計,元宵節當天夜間,我國北方大部少有雨雪打擾,非常適合外出賞燈。云南大部分地區沒有雨雪的打擾,都是適宜賞燈的好天氣哦!
預計元宵節當晚20-22時,北方大部天空云量較少,北京、天津、云南等大部地區的天空云量都將小于或等于4成,最可能出現晴空萬里、明月高懸的美景,適合賞月。
所以云南的小伙伴們運氣不錯哦!
記得和家人一起,
坐在月下欣賞美美噠月亮~
正月十五鬧元宵,
聽說賞月和湯圓更配哦!
但軟糯香甜的湯圓,
并不是人人都適合吃。
這五類人尤要注意了噢!
五類人吃湯圓要小心
1.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湯圓。對于使用甜味劑代糖制作的湯圓或者是咸湯圓也應淺嘗即止。因為多數湯圓屬于高能量、高飽和脂肪的食物,而且糯米富含淀粉,屬于血糖指數和血糖負荷較高的食物,快速消化吸收對餐后血糖有較大的負面影響。
2.對花生、蝦米等過敏的過敏體質人群,要注意避免吃含有會導致自己過敏食材的湯圓。
3.胃食道反流與糖尿病胃輕癱患者,都應避免在睡前2小時進食湯圓,以免加重反流癥狀。
4. 吃了酒糟湯圓不要駕車。
5.安全起見,兒童應在監護人的陪同下進食,老人則可切成一小塊一小塊進食。對于吞咽功能發育沒有完善的幼兒或者是吞咽功能減退的老年人最好別吃。
最后,條碼君想提醒大家,大多數湯圓都是高能量、高飽和脂肪與高糖的“三高食品”。因此,吃湯圓一定要適量。
吃湯圓更重要的是,
還講究一個“慢”字。
因為湯圓的形狀是圓的,
而且糯糯黏黏,
容易噎著并嗆入氣管,
所以吃湯圓時別說話、別逗笑,
一小口一小口慢悠悠地吃~
最后條碼君也在這里祝大家,
元宵節快樂~~~~
考前必看,高考常見古代文化知識260點
點“山東教育”免費關注
(一)人物稱謂
1.直稱姓名。有三種情況:①自稱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②用于介紹或作傳。如“遂與魯肅俱詣孫權”。③稱所厭惡、所輕視的人。如“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
2.稱字。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字和名有意義上的聯系。字是為了便于他人稱謂,對平輩或尊輩稱字出于禮貌和尊敬。如稱屈平為屈原,稱司馬遷為司馬子長,稱杜甫為杜子美等。
3.稱號。號又叫別號、表號。名、字與號的根本區別是:前者由父親或尊長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號,一般只用于自稱,以顯示某種志趣或抒發某種情感;對人稱號也是一種敬稱。如稱陶潛號五柳先生,白居易號香山居士。
4.稱謚號。古代王侯將相、高級官吏、著名文士等去世后被追加的稱號叫謚號。如稱陶淵明為靖節征士,歐陽修為歐陽文忠公,王安石為王文公。而稱奸臣秦檜為繆丑則是一種“惡謚”。
5.稱齋名。用齋號或室號來稱呼。如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齋名為誠齋,人們稱其為楊誠齋,蒲松齡的書齋為聊齋,人們稱其為聊齋先生。
6.稱籍貫。唐代詩人孟浩然是襄陽人,故而人稱孟襄陽;張九齡是曲江人,故而人稱張曲江;柳宗元是河東人,故而人稱柳河東;北宋王安石是江西臨川人,故而人稱王臨川。
7.稱郡望。韓愈雖系河內河陽人,但因昌黎韓氏為唐代望族,故韓愈常以“昌黎韓愈”自稱,世人遂稱其為韓昌黎。蘇軾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時自己戲稱“趙郡蘇軾”、“蘇趙郡”,就因為蘇氏是趙郡的望族。
8.稱官名。如“孫討虜聰明仁惠”,“孫討虜”即孫權,因他曾被授討虜將軍的官職,故稱。柳永曾任屯田員外郎,被稱為柳屯田。
9.稱爵名。《訓儉示康》“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寇準的爵號是萊國公,萊公是省稱。
10.稱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來稱呼。如《赤壁之戰》:“豫州今欲何至?”因劉備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稱之。賈誼曾貶為長沙王太傅,世稱賈長沙。賈島曾任長江縣主簿,世稱賈長江,他的詩集就叫《長江集》。
12.謙稱。①表示謙遜的態度,用于自稱,如“愚”謙稱自己不聰明。“鄙”謙稱自己學識淺薄。“敝”謙稱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謙稱自己身份低微。“竊”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義在內。“臣”謙稱自己不如對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謙稱自己是對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為對方效勞之意。②古代帝王的自謙詞有“孤”,有小國之君之意,“寡”有少德之人之意,“不谷”有不善之意。
(二)古代職官
1.爵。即爵位、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后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淮南王等;魏曹植曾被封為陳王;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王。宋代王安石被封為荊國公,司馬光被封為溫國公。
2.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3.太師。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后多為大官加銜,表示恩寵而無實職,如宋代趙普、文彥博等曾被加太師銜。其二,古代又稱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為“東宮三師”,都是太子的老師,太師是太子太師的簡稱,后來也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顏太師以兵解”,顏真卿曾被加太子太師銜,故稱。
4.太傅。參見“太師”條。古代“三公”之一。又指“東宮三師”之一,如賈誼曾先后任皇子長沙王、梁懷王的老師,故封為太傅。
5.少保。指兩種官職,其一,古代稱少師、少傅、少保為“三孤”,后逐漸成為虛銜,如《梅花嶺記》“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蟬脫”。文天祥曾任少保官職,故稱。其二,古代稱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為“東宮三少”,后也逐漸成為虛銜。
6.尚書。最初是掌管文書奏章的官員。隋代始設六部,唐代確定六部為吏、戶、禮、兵、刑、工,各部以尚書、侍郎為正副長官。如《張衡傳》:“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大書法家顏真卿曾任吏部尚書,詩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書,史可法曾任兵部尚書。
7.學士。魏晉時是掌管典禮、編撰諸事的官職。唐以后指翰林學士,成為皇帝的秘書、顧問,參與機要,因而有“內相”之稱。明清時承旨、侍讀、侍講、編修、庶吉士等雖亦為翰林學士,但與唐宋時翰林學士的地位和職掌都不同。如《(指南錄)后序》“以資政殿學士行”,這是文天祥辭掉丞相后授予的官職;《譚嗣同》“君以學士徐公致靖薦”,徐致靖當時任翰林院侍讀學士,這是專給帝王講學的官職。
8.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貴者謂“上卿”。如《廉頗藺相如列傳》:“廉頗為趙將……拜為上卿。”
9.大將軍。先秦、西漢時是將軍的最高稱號。如漢高祖以韓信為大將軍,漢武帝以衛青為大將軍。魏晉以后漸成虛銜而無實職。明清兩代于戰爭時才設大將軍官職,戰后即廢除。《張衡傳》“大將軍鄧騭奇其才”,鄧騭當時為漢安帝的大將軍。
10.參知政事。又簡稱“參政”。是唐宋時期最高政務長官之一,與同平章事、樞密使、樞密副使合稱“宰執”。宋代范仲淹、歐陽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職。《譚嗣同》:“參預新政者,猶唐宋之參知政事,實宰相之職。”
11.軍機大臣。軍機處是清代輔佐皇帝的政務機構。任職者無定員,一般由親王、大學士、尚書、侍郎或京堂兼任,稱為軍機大臣。軍機大臣少則三、四人,多則六、七人,被稱為“樞臣”。清末漢人只有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短時間地任過軍機大臣。
12.軍機章京。參見“軍機大臣”條。是軍機處的辦事人員,軍機大臣的屬官,被稱為“小軍機”。《譚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同參預新政。”
13.御史。本為史官,如《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職位僅次于丞相,主管彈劾、糾察官員過失諸事。韓愈曾任監察御史,明代海瑞曾任南京右僉都御史。
14.樞密使。樞密院的長官。唐時由宦官擔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擔任,樞密院是管理軍國要政的最高國務機構之一,樞密使的權力與宰相相當,清代軍機大臣往往被尊稱為“樞密”。宋歐陽修曾任樞密副使。
15.左徒。戰國時楚國的官名,與后世左右拾遺相當。主要職責是規諫皇帝、舉薦人才。《屈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16.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職名稱,是輔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漢代稱大司馬。宋代定為最高一級武官。《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我因惡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場官司。”高太尉即高俅。
17.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廉頗藺相如列傳》:“拜相如為上大夫。”當時藺相如比上卿廉頗官位要低。
18.大夫。各個朝代所指的內容不盡相同,有時可指中央機關的要職,如御史大夫、諫議大夫等。《屈原列傳》:“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認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閭大夫歟?”屈原擔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務的長官。
19.士大夫。舊時指官吏或較有聲望、地位的知識分子。《師說》:“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五人墓碑記》:“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道。”
20.太史。西周、春秋時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書、策命諸侯卿大夫、記載史事,兼管典籍、歷法、祭祀等事。秦漢以后設太史令,其職掌范圍漸小,其地位漸低。司馬遷做過太史令。《張衡傳》:“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
21.長史。秦時為丞相屬官,如李斯曾任長史,相當于丞相的秘書長。兩漢以后成為將軍屬官,是幕僚之長。《出師表》:“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赤壁之戰》:“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為孫權長史。”
22.侍郎。初為宮廷近侍。東漢以后成為尚書的屬官。唐代始以侍郎為三省(中書、門下、尚書)各部長官(尚書)的副職(詳見“三省六部”條)。韓愈曾先后任過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師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
23.侍中。原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皇帝左右,地位漸高,等級超過侍郎。魏晉以后,往往成為事實上的宰相。《出師表》提到的郭攸之、費祎即是侍中。
24.郎中。戰國時為宮廷侍衛。自唐至清成為尚書、侍郎以下的高級官員,分掌各司事務。如《荊軻刺秦王》:“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此指宮廷侍衛。《張衡傳》:“公車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車騎門戶的官名。
25.參軍。“參謀軍務”的簡稱,最初是丞相的軍事參謀,如《出師表》所說的參軍蔣琬。晉以后地位漸低,成為諸王、將軍的幕僚,如陶淵明曾任鎮軍參軍。隋唐以后,參軍逐漸成為地方官員,如杜甫曾任右衛率府胄曹參軍、華州司功曹參軍,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戶曹參軍。
26.令尹。戰國時楚國執掌軍政大權的長官,相當于丞相,如《屈原列傳》:“令尹子蘭聞之大怒。”明清時指縣長,如《促織》:“天將以酬長厚者,遂使撫臣、令尹并受促織恩蔭。”
27.尹。參見“令尹”條。戰國時楚國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鴻門宴》“楚左尹項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為古代官的通稱,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縣尹等。
28.都尉。職位次于將軍的武官。《陳涉世家》:“陳涉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鴻門宴》:“沛公已出,項王使都尉陳平召沛公。”
29.冏卿。太仆寺卿的別稱,掌管皇帝車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記》“賢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吳公”“因之”是吳默的字。
30.司馬。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如《鴻門宴》:“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隋唐時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屬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31.節度使。唐代總攬數州軍政事務的總管,原只設在邊境諸州;后內地也遍設,造成割據局面,因此世稱“藩鎮”。《紅樓夢》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書二封與賈政并京營節度使王子騰。”
32.經略使。也簡稱“經略”。唐宋時期為邊防軍事長官,與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陜西經略副使。明清兩代有重要軍事任務時特設經略,官位高于總督。如《梅花嶺記》“經略洪承疇與之有舊”。
33.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后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34.太守。參見“刺史”條。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范曄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
35.都督。參見“經略使”條。軍事長官或領兵將帥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長官亦稱“都督”,相當于節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嶺記》:“任太守民育及諸將劉都督肇基等皆死。”劉肇基是駐地方衛所的軍事長官。
36.巡撫。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為省級地方長官,地位略次于總督,別稱“撫院”、“撫臺”、“撫軍”。如《五人墓碑記》:“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37.撫軍。參見“巡撫”條。《促織》:“乃賞成,獻諸撫軍。”撫軍大悅,以金籠進上。”又稱作“撫臣”,如“詔賜撫臣名馬衣緞”。
38.校尉。兩漢時期次于將軍的官職。如《赤壁之戰》:“以魯肅為贊軍校尉。”魯肅當時擔任協助主帥周瑜規劃軍事的副將。唐以后地位漸低。
39.教頭。宋代軍中教練武藝的軍官,《水滸傳》中的林沖就是京城八十萬禁軍的槍棒教頭。
40.提轄。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訓練軍隊、督捕盜賊等事務。如《水滸傳》中的魯提轄魯智深。
41.從事。中央或地方長官自己任用的僚屬,又稱“從事員”。《赤壁之戰》:“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
42.知府。即“太守”,又稱“知州”。《登泰山記》:“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
43.縣令。一縣的行政長官,又稱“知縣”。《孔雀東南飛》:“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
44.里正。古代的鄉官,即一里之長。如《促織》:“令以責之里正。”
45.里胥。管理鄉里事務的公差。《促織》:“里胥狡黠,假此科斂丁口。”
46.三省六部。三省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隋唐時,三省同為最高政務機構,一般中書省管決策,門下省管審議,尚書省管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中書省長官稱中書令,下有中書侍郎、中書舍人等官職;門下省長官稱侍中,下有門下侍郎、給事中等官職;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職。尚書省下轄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與考核等)、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長官稱尚書,副職稱侍郎,下有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六部制從隋唐開始實行,一直延續到清末。
47.官職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制出現以后,官員的升遷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職的任免升降常用以下詞語:
(1)拜。用一定的禮儀授予某種官職或名位。如《〈指南錄>后序》中的“于是辭相印不拜”,就是沒有接受丞相的印信,不去就職。
(2)除。拜官授職,如“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職的意思。
(3)擢。提升官職,如《戰國策·燕策》:“先王過舉,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4)遷。調動官職,包括升級、降級、平級轉調三種情況。為易于區分,人們常在“遷”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個字,升級叫遷升、遷授、遷敘,降級叫遷削、遷謫、左遷,平級轉調叫轉遷、遷官、遷調,離職后調復原職叫遷復。
(5)謫。降職貶官或調往邊遠地區。《岳陽樓記》“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謫”就是貶官。
(6)黜。“黜”與“罷、免、奪”都是免去官職。如《國語》:“公將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7)去。解除職務,其中有辭職、調離和免職三種情況。辭職和調離屬于一般情況和調整官職,而免職則是削職為民。
(8)乞骸骨。年老了請求辭職退休,如《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
(三)天文歷法
1.星宿。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范進中舉》:“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古人認為人間有功名的人是天上星宿降生的,這是迷信說法。
2.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王勃《滕王閣序》:“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是說物產華美有天然的珍寶,龍泉劍光直射牛宿、斗宿的星區。
3.四象。參見“二十八宿”條。古人把東、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為四種動物形象,叫作四象。東方七宿如同飛舞在春末夏初夜空的巨龍,故而稱為東官蒼龍;北方七宿似蛇、龜出現在夏末秋初的夜空,故而稱為北官玄武;西方七宿猶猛虎躍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稱為西官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飛翔的朱雀,出現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稱為南官朱雀。所以,以“蒼龍、白虎、朱雀、玄武”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
4.分野。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兇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即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作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閣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是說江西南昌地處翼宿、軫宿分野之內。李白《蜀道難》:“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參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陜西、甘肅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捫參歷井是說入蜀之路在益、雍兩州極高的山上,人們要仰著頭摸著天上的星宿才能過去。
5.春秋十三國。鄭、宋、燕、越、吳、齊、衛、魯、魏、趙、秦、周、楚。
6.五刑:五種刑罰,各個朝代的五刑有所不同。
(1)秦以前為:墨(刺字并涂墨)、劓(yì割鼻)、 剕(fèi,也寫作“刖”yuè,砍腳)、宮(毀壞生殖器)、大辟(pì死刑,殺)。
(2)秦漢時期為:黥(qínɡ 刺字并涂墨)、劓、斬趾(左右腳趾)、梟首(xiāo砍頭示眾)、菹(zū剁成肉醬)。
(3)隋唐封建制:①笞刑,小荊條抽打臀部,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十下到五十下。②杖刑,粗荊條抽打背、臀、腿,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六十到一百下。③徒刑,強制犯人勞役,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④流刑,流放到邊遠地區,不準回鄉,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⑤死刑,分絞和斬二等。宋后加凌遲,明清加梟首。
(4)封建五刑之外還有磔(zhé俗稱凌遲)、髡(kūn即剃發)、髕(bìn也作臏,割膝骨)、炮格(也作炮烙)、 刵(èr割耳朵)
7.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顆星組成,又稱旄頭(旗頭的意思)。唐代李賀詩“秋靜見旄頭”,旄頭指昴宿。
8.參商。參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參宿,商指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別稱。參宿在西,心宿在東,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沒,彼出此沒,因此常用來喻人分離不得相見。如杜甫詩“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9.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兩顆星組成,因其在室宿的東邊,很像室宿的墻壁,又稱東壁。唐代張說詩“東壁圖書府,西園翰墨林”,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圖書庫。
10.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東官蒼龍七宿中的心宿。《詩經·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相當于公歷的八月,流火是說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漸西降,表明暑氣已退。
11.北斗。又稱“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顆亮星。七顆星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排列如斗杓,故稱“北斗”。根據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極星,故又稱“指極星”。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小石潭記》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線一樣彎彎曲曲。
12.北極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標志。古代天文學家對北極星非常尊崇,認為它固定不動,眾星都繞著它轉。其實,由于歲差的原因,北極星也在變更。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為北極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樞為北極星,一萬二千年以后,織女星將會成為北極星。
13.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
14.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預兆。如《唐雎不辱使命》:“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
15.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后座。舊時迷信,以為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魯迅《自嘲》詩:“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16.月亮的別稱。月亮是古詩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寫的對象。它的別稱可分為:
(1)因初月如鉤,故稱銀鉤、玉鉤。
(2)因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
(3)因滿月如輪如盤如鏡,故稱金輪、玉輪、銀盤、玉盤、金鏡、玉鏡。
(4)因傳說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稱銀兔、玉兔、金蟾、銀蟾、蟾宮。
(5)因傳說月中有桂樹,故稱桂月、桂輪、桂宮、桂魄。
(6)因傳說月中有廣寒、清虛兩座宮殿,故稱廣寒、清虛。
(7)因傳說為月亮駕車之神名望舒,故稱月亮為望舒。
(8)因傳說嫦娥住在月中,故稱月亮為嫦娥。
(9)因人們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稱月亮為嬋娟。
17.東曦。古代神話說太陽神的名字叫曦和,駕著六條無角的龍拉的車子在天空馳騁。東曦指初升的太陽。《促織》:“東曦既駕,僵臥長愁。”“東曦既駕”指東方的太陽已經出來了。
18.天狼星。為全天空最明亮的恒星。蘇軾《江城子》詞:“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其中用典皆出自星宿,雕弓指弧矢星,天狼即天狼星。
19.老人星。為全天空第二顆最明亮的星,也是南極星座最亮的星。民間把它稱作壽星。北方的人若能見到它,便是吉祥太平的事。杜甫詩云:“今宵南極外,甘作老人星。”
20.牽牛織女。“牽牛”即牽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銀河東。“織女”即織女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相對。《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21.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云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恒星組成。曹操《觀滄海》:“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22.文曲星。星宿名之一。舊時迷信說法,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如吳敬梓《范進中舉》:“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
23.天罡。古星名,指北斗七星的柄。道教認為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小說《水滸》受這種迷信說法的影響,將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義頭領附會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24.云氣。古代迷信說法,龍起生云,虎嘯生風,即所謂“云龍風虎”。又說真龍天子所產生的地方,天空有異樣云氣,占卜測望的人能夠看出。如《鴻門宴》:“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25.農歷。我國長期采用的一種傳統歷法,它以朔、望的周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回歸年,因這種歷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歷,又叫中歷、夏歷,俗稱陰歷。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歷為據。如《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七月相當于公歷的七月、八月。
26.二十四節氣。古人根據太陽一年內的位置變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把一年365.25的天數分成24段,分列在12個月中,以反映四季、氣溫、物候等情況,這就是二十四節氣。每月分為兩段,月首叫“節氣”,月中叫“中氣”。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7.初陽。約在農歷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時間。此時陽氣初動,故稱“初陽”。《孔雀東南飛》:“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28.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歷以正月、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歐陽修《醉翁亭記》:“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29.社日。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春分前后。《永遇樂》:“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社鼓,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聲。
30.初七。農歷七月初七,民間有七夕乞巧的風俗。傳說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孔雀東南飛》:“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31.下九。農歷每月十九日,是婦女歡聚的日子。
32.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年法”。如《馮婉貞》:“咸豐庚申,英法聯軍自海入侵。”咸豐,皇帝年號;庚申,干支紀年。
33.紀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
(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如《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
(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后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號紀年。如《岳陽樓記》“慶歷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禪山記》“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3)干支紀年法。如《五人墓碑記》:“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與妻書》“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辛未”應為辛亥。近世還常用干支紀年來表示重大歷史事件,如“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賠款”“辛丑條約”“辛亥革命”等。
(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后。如《揚州慢》“淳熙丙申”,“淳熙”為南宋孝宗趙昚年號,“丙申”是干支紀年。
34.紀月法。我國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
(1)序數紀月法。如《采草藥》:“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則四月花。”《〈指南錄〉后序》“德祜二年二月”,“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
(2)地支紀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草堂即事》詩:“荒村建子月,獨樹老夫家”“建子月”按周朝紀月法指農歷十一月。
(3)時節紀月法。如《古詩十九首》:“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孟冬”代農歷十月。
35.紀日法。我國古代紀日法主要有四種:
(1)序數紀日法。如《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墻。“三五”指農歷十五日。《〈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慘,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
(2)干支紀日法。如《殽之戰》:“夏四月辛巳,敗秦軍于殽。”“四月辛巳”指農歷四月十三日;《石鐘山記》“元豐七年六月丁丑”,即農歷六月九日。
(3)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4)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記》:“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
36.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
(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它們的名稱是: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每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子時即夜間11點至次日1點,依次類推。
37.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五夜。如《孔雀東南飛》:“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四)古代地理
1.中國。古代文獻中,“中國“是一個多義性的詞組。從春秋戰國至宋元明清,多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司馬光《赤壁之戰》:“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
2.中華。上古時期華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黃河流域一帶,故稱“中華”,后常用來泛指中原地區。如《三國志》:“其地東接中華,西通西域。”
3.九州。傳說中的我國上古時期劃分的九個行政區域,州名分別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后成為中國的別稱。陸游詩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4.赤縣。古人把中國稱作“赤縣神州”。毛澤東詞《浣溪沙》有“長夜難明赤縣天”詩句。
5.中原。又稱中土、中州。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或整個黃河流域。如《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陸游《示兒》詩:“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6.海內。古代傳說我國疆土四面環海,故稱國境之內為海內。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司馬光《赤壁之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
7.四海。參見“海內”條。指天下、全國。如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阿房宮賦》:“六王畢,四海一。”
8.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如《過秦論》:“履至尊而制六合”。
9.八荒。四面八方遙遠的地方,猶稱“天下”。《過秦論》:“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10.江河。古代許多文章中專指長江、黃河。如《鴻門宴》:“將軍戰河南,臣戰河北。”《過秦論》:“然后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11.西河。又稱河西,黃河以西的地區。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會于西河外澠池。”《過秦論》:“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12.江東。因長江在安徽境內向東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為標準確定東西和左右。所指區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帶,也可指安徽蕪湖以下的長江下游南岸地區,即今蘇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區稱作江東。如《赤壁之戰》:“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
13.江左。即江東。古人以東為左,以西為右。《群英會蔣干中計》:“即傳令悉召江左英杰與子翼相見。”
14.江表。長江以南地區。《赤壁之戰》:“江表英豪,咸歸附之。”
15.江南。長江以南的總稱,所指區域因時而異。白居易詞云:“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16.淮左。淮水東面。如姜夔《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淮左名都”表示揚州在淮水東面。
17.山東。顧名思義,在山的東面。但需注意的是,因“山東”之“山”,可指崤山、華山、太行山、泰山等數種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盡相同。古文中的“山東”多以崤山為標準的“山東”。如《鴻門宴》:“沛公居山東時,貪于財貨。”
18.關東。古代指函谷關或潼關以東地區。曹操《蒿里行》:“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指潼關以東地區。
19.關西。指函谷關或潼關以西地區。《赤壁之戰》:“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
20.關中。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21.西域。古代稱我國新疆及其以西地區。《雁蕩山》:“按西域書,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
22.嶺嶠。五嶺的別稱,指越城、都龐、萌渚、騎田、大庾等五嶺。《采草藥》:“嶺嶠微草,凌冬不雕。”這里特指兩廣一帶。
23.朔漠。指北方的沙漠,也可單稱“朔”,泛指北方。《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朔氣指北方的風。
24.百越。又作百粵、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閩粵各地,統稱為百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區。《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
25.五岳。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夢游天姥吟留別》:“勢拔五岳掩赤城。”
26.京畿。國都及其附近的地區。《左忠毅公逸事》:“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
27.三輔。西漢時本指治理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后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張衡傳》:“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
28.三秦。指潼關以西的關中地區。項羽滅秦后曾將此地封給秦軍三位降將,故得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29.郡。古代的行政區域。秦統一天下設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稱,明清稱府。《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30.州。參見“郡”條。《隆中對》:“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
31.道。漢代在少數民族聚居區設道,這是一種行政特區,與縣相當。唐代的道,先為監察區,后演變為行政區,是州以上一級行政單位。明清在省內設道,其中守道是小行政區,而巡道只有監察區性質。《譚嗣同》“旋升寧夏道”,這里的“道”,指道的長官。
32.路。宋元時期行政區域,相當于現在的省。《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33.山水陰陽。古代以山南、水北為陽,以山北、水南為陰。《愚公移山》:“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漢陰”指漢水南面。
34.古稱別稱。如南京又稱建康、金陵、江寧、白下。《病梅館記》:“江寧之龍蟠……皆產梅。”《梅花嶺記》:“吳中孫公兆奎以起兵不克,執至白下。”又如揚州稱廣陵、維揚,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煙花三月下揚州。”姜夔《揚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過維揚。”再如杭州稱臨安、武林,蘇州稱姑蘇,福州稱三山,成都稱錦官城。《柳敬亭傳》:“余讀《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楓橋夜泊》:“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指南錄>后序》:“自海道至永嘉來三山,為一卷。”
(五)科舉制度
1.察舉。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察舉有考察、推舉的意思,又叫薦舉。由侯國、州郡的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察舉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賢良方正、茂才等。《張衡傳》:“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陳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漢代避劉秀諱,稱秀才為茂才。
2.征辟。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張衡傳》:“連辟公府,不就。”“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征拜郎中。”
3.孝廉。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順父母、辦事廉正的意思。實際上察舉多為世族大家壟斷,互相吹捧,弄虛作假,當時有童謠諷刺:“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
4.科舉。封建王朝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科舉。從隋代至明清,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到明朝,科舉考試形成了完備的制度,共分四級:院試(即童生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基本是儒家經義,以“四書”文句為題,規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解釋必須以朱熹《四書集注》為準。
5.童生試。也叫“童試”。明代由提學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學政主持的地方科舉考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合格后取得生員(秀才)資格,方能進入府、州、縣學學習,所以又叫入學考試。應試者不分年齡大小都稱童生。《促織》:“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操童子業”即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6.鄉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闈,考場)。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者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7.會試。明清兩代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因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考試由禮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總裁,各省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8.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9.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應試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宮錦還家。”古時考中進士要披宮袍,這里“披宮錦”即指中進士。《祭妹文》:“大概說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登科”是及第的別稱,也就是考中進士。
10.進士。參見“殿試”條。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讀書畢竟中進士是個了局。”貢士參加殿試錄為三甲都叫進士。據統計,在我國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史上,考中進士的總數至少是98749人。古代許多著名作家都是進士出身,如唐代的賀知章、王勃、宋之問、王昌齡、王維、岑參、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等。考中進士,一甲即授官職,其余二甲參加翰林院考試,學習三年再授官職。
11.狀元。參見“殿試”條。科舉制度殿試第一名,又稱殿元、鼎元,為科名中最高榮譽。歷史上獲狀元稱號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參加殿試被錄取的大約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詩人賀知章、王維,宋代文天祥都是經殿試而被賜狀元稱號的。
12.會元。參見“會試”條。舉人參加會試,第一名稱會元,其余考中的稱貢士。
13.解元。參見“鄉試”條。生員(秀才)參加鄉試,第一名稱解元,其余考中的稱舉人。
14.連中三元。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凡在鄉、會、殿三試中連續獲得第一名,被稱為“連中三元”。據統計,歷史上連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
15.鼎甲。指殿試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16.貢士。參見“會試”條。參加會試而被錄取的稱貢士。
17.舉人。參見“鄉試”條。參加鄉試而被錄取的稱舉人。舉人可授知縣官職。
18.生員。即秀才,參見“童生試”條。通過院試(童試)的可稱為生員或秀才。如王安石《傷仲永》“傳一鄉秀才觀之”。
19.八股文。明清科舉考試制度所規定的一種文體,也叫時文、制義、制藝、時藝、四書文、八比文。這種文體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規定由破題、承題、起講、入股、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的句數、句型也都有嚴格的限定。“破題”規定兩句,說破題目意義;“承題”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題”加以說明;“起講”概括全文,是議論的開始;“入股”引入文章主體;從“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為重心。在正式議論的這四個段落中,每段都有兩股相互排比對偶的文字,共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題目,出自《四書》、《五經》,八股文的內容,不許超出《四書》《五經》范圍,要模擬圣賢的口氣,傳達圣賢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發揮。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縛思想、摧殘人才的作用。
20.金榜。古代科舉制度殿試后錄取進士,揭曉名次的布告,因用黃紙書寫,故而稱黃甲、金榜。多由皇帝點定,俗稱皇榜。考中進士就稱金榜題名。
21.同年。科舉時代同榜錄取的人互稱同年。《訓儉示康》:“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22.校。夏代學校的名稱,舉行祭祀禮儀和教習射御、傳授書數的場所。
23.庠。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24.序。周代學校的名稱。《孟子·滕文公》:“設為庠序學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或泛指學校或教育事業。
25.國學。先秦學校分為兩大類:國學和鄉學。國學為天子或諸侯所設,包括太學和小學兩種。太學、小學教學內容都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為主,小學尤以書、數為主。
26.鄉學。與國學相對而言,泛指地方所設的學校。
27.稷下學宮。戰國時期齊國的高等學府,因設于都城臨淄稷下而得名。當時的儒、法、墨、道、陰陽等各學派都匯集于此,他們興學論戰、評論時政和傳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師都曾來此講學,是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重要園地。
28.太學。中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行政機構和最高學府。魏晉至明清或設太學,或設國子學(監),或兩者同時設立,名稱不一,制度也有變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貴族子弟的最高學府。
29.國子監。參見“太學”條。漢魏設太學,西晉改稱國子學,隋又稱國子監,從此國子監與太學互稱,都是最高學府兼有教育行政機構的職能。如明代設“國子監”,而《送東陽馬生序》中則稱之為“太學”。
30.書院。唐宋至明清出現的一種獨立的教育機構,是私人或官府所設的聚徒講授、研究學問的場所,宋代著名的四大書院是: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湖南善化的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的石鼓書院和河南商丘的應天府書院。明代無錫有“東林書院”,曾培養了楊漣、左光斗這樣一批不畏閹黨權勢、正直剛硬廉潔的進步人士,他們被稱為“東林黨”。
31.學官。古代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的統稱。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和教習、教諭等。
32.祭酒。古代主管國子監或太學的教育行政長官。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于現在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明代的崔銑都曾任過國子監祭酒。
33.博士。古為官名。秦漢時是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后成為學術上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從事教授生徒的官職。
34.司業。學官名。為國子監或太學副長官,相當于現在的副校長,協助祭酒主管教務訓導之職。
35.學政。學官名。“提督學政”的簡稱,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試,并督察各地學官的官員。學政一般由翰林院或進士出身的京官擔任。《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學使即學政的別稱。
36.教授。原指傳授知識、講課授業,后成為學官名。漢唐以后各級學校均設教授,主管學校課試具體事務。
37.助教。學官名。是國子監或太學的學官,協助國子祭酒和國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稱國子助教。
38.監生。國子監的學生。或由學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許,后來成為虛名,捐錢就能取得監生資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
39.諸生。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送東陽馬生序》“今諸生學于太學”,則是指在國子監學習的各類監生。
(六)風俗禮儀
1.春節。我國傳統習俗中最隆重的節日。此節乃一歲之首。古人又稱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古代“春節”與 “春季”為同義詞。春節習俗一方面是慶賀過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多與農事有關。迎龍舞龍為取悅龍神保佑,風調雨順;舞獅源于鎮懾糟蹋莊稼、殘害人畜之怪獸的傳說。隨著社會的發展,接神、敬天等活動已逐漸淘汰,燃鞭炮、貼春聯、掛年畫、耍龍燈、舞獅子、拜年賀喜等習俗至今仍廣為流行。
2.元宵。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正月半、上元節、燈節。元宵習俗有賞花燈、包餃子、鬧年鼓、迎廁神、猜燈謎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即圓子,用糯米粉做成實心的或帶餡的圓子,可帶湯吃,也可炒吃、蒸吃。
3.寒食。我國民間傳統節日。節日里嚴禁煙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傳,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規定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飯,追念子推,表示對自己過失的譴責。因寒食與清明時間相近,后人便將寒食的風俗視為清明習俗之一。
4.清明。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按農歷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陽歷算則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時天氣轉暖,風和日麗,“萬物至此皆潔齊而清明”,清明節由此得名。其習俗有掃墓、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戴花等。
5.端午。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儀式,因“五”與“午”同音,農歷五月初五遂成端午節。一般認為,該節與紀念屈原有關。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盡,于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方式來悼念他。端午習俗有喝雄黃酒、掛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驅“五毒”等。
6.乞巧。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少女節或七夕。相傳,天河東岸的織女嫁給河西的牛郎后,云錦織作稍慢,天帝大怒,將織女逐回,只許兩人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夜晚在鵲鳥搭成的橋上相會。或說:天上的織女嫁給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將織女抓回天庭,只許兩人一年一度鵲橋相會。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趁織女與牛郎團圓之際,擺設香案,穿針引線,向她乞求織布繡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靜聽牛郎織女的談話,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8.中秋。我國民間傳統節日。又稱團圓節。農歷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稱中秋。秋高氣爽,明月當空,故有賞月與祭月之俗。圓月帶來的團圓的聯想,使中秋節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將嫦娥奔月與中秋賞月聯系起來后,更富浪漫色彩。中秋節的主要習俗有賞月、祭月、觀潮、吃月餅等。
9.重陽。我國民間傳統節日。《易經》將“九”定為陽數,兩九相重,故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重陽時節,秋高氣爽,風清月潔,故有登高望遠、賞菊賦詩、喝菊花酒、插茱萸等習俗。唐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詩句。
10.臘日。我國民間傳統節日。這是古代歲末祭祀祖先、祭拜眾神、慶祝豐收的節日。臘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一個月(臘月)舉行,南北朝時臘日已固定在農歷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習俗。佛教的臘八粥后也滲入臘日習俗。
11.除夕。我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歷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掃一清的屋里,擺上豐盛的菜肴,全家團聚吃“年飯”。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謎下棋,嬉戲游樂,謂之“守歲”。零點時,眾人爭相奔出,在庭前攏火燃燒(古稱“庭燎”,取其興旺之意),并在這“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三元”之時搶先放出三個“沖天炮”,以求首先發達,大吉大利。此時,爆竹聲、歡叫聲響成一片,一派“爆竹聲中除舊歲”的景象。
12.伯仲叔季。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古代貴族男子的字前常加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男性,構成男子字的全稱,如伯禽父、仲尼父、叔興父等。
13.十二生肖。又稱屬相。古代術數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
14.生辰八字。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項兩個字,四項共八個字。古人迷信,傳說根據這八個字,可推算出一個人的命運。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舊俗訂婚時,男女雙方互換庚帖,上有生辰八字。雙方各自卜問對方的生辰八字命相陰陽,以確定能否成婚,吉兇如何。
15.孝悌。孝,指對父母要孝順、服從;悌,指對兄長要敬重、順從。孔子非常重視孝悌,把孝悌作為實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無改于父道”“父母在,不遠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張。孟子也把孝悌視為基本的道德規范。秦漢時的《孝經》則進一步提出:“孝為百行之首。”
16.犧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純為“犧”,體全為“牲”。《左傳·曹劌論戰》中有這樣的話:“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7.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豬,后來也稱雞、魚、豬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犧牲的總稱。
18.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時,牛、羊、豕三牲全備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犧牲,行祭前需先飼養于牢,故這類犧牲稱為牢;又根據犧牲搭配的種類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沒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對象不同,所用犧牲的規格也有所區別: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諸侯祭祀用少牢。
19.家祭。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游《示兒》:“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20.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孤面向東以北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為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為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后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
21.朝聘。古代賓禮之一。為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為“朝”。
22.朝覲。古代賓禮之一。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此為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覲。
23.揖讓。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專用于沒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為時揖,專用于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致于前;三為天揖,專用于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于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24.長揖。這是古時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25.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論語·微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路拱而立。”
26.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于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如丘遲《與陳伯之書》:“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丘遲頓首。”
27.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頭也緩緩至于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后。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后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
28.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29.跪。兩膝著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
30.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于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后,食坐盡前。”“盡后”是盡量讓身體坐后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盡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31.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后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鴻門宴》中有這樣幾句:“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
32.席次。古代宴會席次,尊卑很有講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門,尊者坐上座。如果客多,可設兩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與散座的區別:上桌與單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則不分席次。
33.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冠禮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主持,并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緇布冠、皮弁、爵弁,分別表示有治人、為國出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后,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并給起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成員。古代男子二十歲行成年加冠之禮,因未及壯年,故稱弱冠,后沿襲稱男子成年。
34.婚冠禮。古代嘉禮之一。《周禮》:“以婚冠之禮親成男女。”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后即可成婚,并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歲行笄禮(笄: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發綰起來,戴上簪子)后也可結婚。所以把婚禮、冠禮合稱為婚冠禮。
35.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別。
36.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于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吊喪禮,以防“失正”“散思”。古人齋戒時忌葷,但并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37.虛左。古代座次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足見信陵君對侯生之尊敬。
38.再拜。先后拜兩次,表示禮節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39.膜拜。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后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今人多用“頂禮膜拜”形容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40.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后來引申為傾倒、崇拜,如毛澤東《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41.六禮。中國古代婚姻的六種手續和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42.秦晉之好。春秋時,秦、晉兩是兩個相鄰的強國,有時相互聯合、相互利用,甚至彼此通婚。
43.舉案齊眉。古代妻子為丈夫捧膳食時要舉案于眉,表示相敬。
44.以文會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禮俗。文人相交輕財物而重情誼、才學,故多以詩文相贈答,揚才露己,以表心態。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詩詞相酬答。在宴飲等聚會時,更是不可有酒無詩,流行盡觴賦詩之俗。
45.諱稱。古人對“死”有許多諱稱,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稱:薨、崩、百歲、千秋、晏駕、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稱:見背、孤露、棄養等。
(3)佛道徒之死稱:涅槃、圓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現也用于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稱:亡故、長眠、長逝、過世、謝世、壽終、殞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終等。
(七)生活器用
1.五谷。古代有多種不同說法,最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指稻、黍、稷、麥、菽;另一種指麻、黍、稷、麥、菽。兩者的區別是:前者有稻無麻,后者有麻無稻。古代經濟文化中心在黃河流域,稻的主要產地在南方,而北方種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無稻。
2.五牲。五種動物,具體所指說法不一:一種指牛、羊、豬、犬、雞;一種指麋、鹿、磨、狼、兔;還有一種指磨、鹿、熊、狼、野豬。第一種說法流傳較廣。
3.五味。指酸、咸、甜(甘)、苦、辣(辛)五種味道。烹調上講究“五味調和”。
4.六畜。指六種家畜:馬、牛、羊、豬、狗、雞。
7.八珍。指古代八種珍貴的食品。其具體所指隨時代和地域而不同。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九云:“所謂八珍,則醍醐、麝沆、野駝蹄、鹿唇、駝乳麋、天鵝炙、紫玉漿、玄玉漿也。”后世以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蟬為八珍。
8.古代食器。古代食器種類很多,主要的有:簋,形似大碗,人們從甗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簠,是一種長方形的盛裝食物的器具,用途與簋相同,故有“簠簋對舉”的說法。豆,像高腳盤,本用來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漸漸用來盛肉醬與肉羹了。皿,盛飯食的用具,兩邊有耳。盂,盛飲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圓形之足。盆盂,均為盛物之器。案,又稱食案,是進食用的托盤,形體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進食時常“舉案齊眉”,以示敬意。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著吃。匕,是長柄湯匙;俎,是長方形砧板,兩端有足支地。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舉,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鴻門宴》中有這么一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說的就是這種境遇。箸,夾食的用具,與“住”諧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諱故取反義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個“竹”字頭為“筷”,沿用至今。以上食器的質料均可選用竹、木、陶、青銅等。一般百姓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貴族的食器則以青銅居多。古代統治者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銀或象牙制成。
9.古代炊具。我國古代炊具有鼎、鑊、甑、甗、鬲等。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開始用青銅制作。鼎腹一般呈圓形,下有三足,故有“三足鼎立”之說;鼎的上沿有兩耳,可穿進棍棒抬舉。可在鼎腹下面燒烤。鼎的大小因用途不同而差別較大。古代常將整個動物放在鼎中烹煮,可見其容積較大。夏禹時的九鼎,經殷代傳至周朝,象征國家最高權力,只有得到九鼎才能成為天子,可見它是傳國之寶。鑊是無足的鼎,與現在的大鍋相仿,主要用來烹煮魚肉之類的食物;后來它又發展成對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將人投入鑊中活活煮死。甑,是蒸飯的用具,與今之蒸籠、籠屜相似,最早用陶制成,后用青銅制作,其形直口立耳,底部有許多孔眼,置于鬲或釜上,甑里裝上要蒸的食物,水煮開后,蒸氣透過孔眼將食物蒸熟。鬲與鼎相近,但足空,且與腹相通,這是為了更大范圍地接受傳熱,使食物盡快爛熟。鬲與甑合成一套使用稱為“甗”。鬲只用作炊具,故體積比鼎小。炊具可分為陶制、青銅制兩大類。一般百姓多用陶制,青銅炊具為貴族所用。
11.古代酒器。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稱,作為專名是一種盛酒器,敞口,高頸,圈足。尊上常飾有動物形象。壺,是一種長頸、大腹、圓足的盛酒器,不僅裝酒,還能裝水,故后代用“簞食壺漿”指犒勞軍旅。彝、卣、纍、缶,都是形狀不一的盛酒器。爵,古代飲酒器的總稱,作為專名是用來溫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溫酒。角,口呈兩尖角形的飲酒器。觥,是一種盛酒、飲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橫放的牛角,長方圈足,有蓋,多作獸形,觥常被用作罰酒,歐陽修《醉翁亭記》中有這樣的描述:“射者中,奕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杯,橢圓形,是用來盛羹湯、酒、水的器物。杯的質料有玉、銅、銀、瓷器,小杯為盞、盅。卮,也是一種盛酒器,《鴻門宴》中有“卮酒安足辭”之句。
12.羹。即肉汁。有兩種:一種是純肉汁,供食飲;另一種是肉羹,制成五味調和的濃肉湯,后泛指煮或蒸成的汁狀、糊狀、凍狀的食品。在古代,肉是“肉食者”才能吃到的,貧苦百姓只能用白水煮菜為羹,這就是所謂的菜羹。
13.膾炙。膾,切細的魚、肉;炙,烤肉。古代鮮肉一般用火炙,就像今天的烤羊肉串;干肉則用火烤。“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可見古代膾食需要很高的刀工技法。膾炙,是人們所共同喜好的,后來把詩文為人所稱頌叫做“膾炙人口”。
14.古代家具。我國古代家具主要有席、床、屏風、鏡臺、桌、椅、柜等。席子,是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具,最早由樹葉編織而成,后來大都由蘆葦、竹篾編成。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見席子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現的坐具,《孔雀東南飛》:“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榻,是睡具,《木蘭詩》:“移我琉璃榻。”這些配合用的家具有幾、案、屏風等。唐宋以來,高型家具廣泛普及,有床、桌、椅、凳、高幾、長案、柜、衣架、巾架、屏風、盆架、鏡臺等,種類繁多,品種齊全。各個朝代的家具,都講究工藝手法,力求圖案豐富、雕刻精美,表現出濃厚的中國傳統氣派,成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獨特風格與樣式,對世界不少國家產生過深遠影響。
(八)音樂文娛
1.五聲。也稱“五音”,即我國古代五聲音階中的宮、商、角、徵、羽五個音級。五聲與古代的所謂陰陽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樸素的理論形式一樣,是我國早期整體化的美學觀,被西方人看作是整個東方音樂的基本形態。《戰國策·荊軻刺秦王》:“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文中的“變徵”是角、徵二音之間接近徵音的聲音,聲調悲涼。
2.宮調。音樂術語。古代稱宮、商、角、變徵、徵、羽、變宮為七聲,其中以任何一聲為音階的起點,均可構成一種調式。凡以宮聲為音階的起點的調式稱“宮”,即宮調式,而以其他各聲為主者則稱“調”,如商調、角調等,統稱為“宮調”。
3.十二律。古代樂律學名詞,是古代的定音方法。即用三分損益法將一個八度分為十二個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種律制。各律從低到高依次為:黃鐘、大呂、太簇、夾種、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十二律又分為陰陽兩類,凡屬奇數的六種律稱陽律,屬偶數的六種律稱陰律。另外,奇數各律稱“律”,偶數各律稱“呂”,故十二律又簡稱“律呂”。
4.俗樂。古代各種民間音樂的泛稱。宮廷中宴會時所用的俗樂,稱為“燕樂”。“雅樂”是統治階級制定的典禮樂舞,尋根究底,幾乎都來自民間的音樂,只不過改變了它的內容和情調而已。有著名琴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曲《陽春古曲》《平沙落雁》《霓裳曲》,絲竹曲《春江花月夜》《老八板》,廣東音樂《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以及大量的寺院音樂、各地各種樂曲,其中不少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珍寶。
5.雅樂。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賀、宴享等大典時所用的樂舞。周代雅樂是指“六舞”(云門、咸池、大磬、大夏、大鑊、大武,前四種屬文舞,后兩種屬武舞)。以后歷代統治者都把這奉為樂舞的最高典范,認為它的音樂“中正和平”,歌詞“典雅純正”,故稱之為“雅樂”。各個朝代均循禮作樂,歌功頌德,此類樂舞統稱為“雅樂”。
6.春江花月夜。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陳后主(陳叔寶)所創,原詞已佚。隋煬帝、溫庭筠等都曾作有此曲。唐代張若虛所作的《春江花月夜》最為出名。
7.霓裳羽衣舞。即《霓裳羽衣曲》,簡稱《霓裳》。唐代宮廷樂舞。其由來傳說不一:有的說,唐玄宗登三鄉驛,望見女兒山,歸而作之;有的說,此曲是《婆羅門曲》之別名;有的說,唐玄宗憑幻想寫成前半曲,又將西涼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改編成后半曲合而制之。
8.十面埋伏。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間流傳。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戰爭在垓下最后決戰之情景,運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現技巧,表現古代戰爭中千軍萬馬沖鋒陷陣之勢,十分生動。此曲是傳統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9.五射。古代的五種射技。這五種射技為:白矢、參連、剡注、襄尺、井儀。白矢,箭穿靶子而箭頭發白,表明發矢準確而有力;參連,前放一矢,后三矢連續而去,矢矢相屬,若連珠之相銜;剡注,謂矢行之疾;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并立,讓君一尺而退;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10.文房四寶。舊時對筆、墨、紙、硯四種文具的總稱。文房,即書房。北宋蘇易簡著有《文房四譜》一書,敘述了四種文具的品類及故事等。這些文具,制作歷史悠久,名手輩出,且品類豐富,風格獨特。著名的有:安徽涇縣的宣紙、安徽歙縣的歙墨、廣東端州的端硯、浙江吳興的湖筆。
11.書法。中國傳統藝術之一,是以漢字為表現對象、以毛筆為表現工具的一種線條造型藝術。漢字經歷了篆、隸、楷等發展階段,技法日精,在文字書寫的點畫篇章之間,表達出作者的性格、情感、意趣、素養、氣質等精神因素,遂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用筆、結構、章法為書法之大要。從商周甲骨文、兩周金文、秦篆、漢隸,以及魏晉到唐宋楷、行、草,書體繁復,流派眾多,涌現了王羲之、顏真卿、懷素等偉大的書法家,留下了《蘭亭序》《自敘帖》等珍貴書法遺產。
12.六書。古人分析漢字的造字方法而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今人一般認為后兩種與造字無關。象形即描摹事物形狀的造字法,如“日、月、山、羊、馬”等,象形字全是獨體字。指事是以象征性的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如“上、下、本、末、中、甘、刃”等,指事字也全是獨體字。會意是由兩個或多個字合起來表達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如“明、旦、采、休”等。
(九)特定稱謂
古代名稱 | 含義 | 古代名稱 | 含義 |
1.桑梓 | 家鄉 | 12.巾幗 | 婦女 |
2.桃李 | 學生 | 13.絲竹 | 音樂 |
3.社稷、軒轅 | 國家 | 14.須眉 | 男子 |
4.南冠 | 囚犯 | 15.嬋娟、嫦娥 | 月亮 |
5.同窗 | 同學 | 16.手足 | 兄弟 |
6.烽煙 | 戰爭 | 17.汗青 | 史冊 |
7.伉儷 | 夫妻 | 18.白丁、布衣 | 百姓 |
8.傴僂、黃發 | 老人 | 19.桑麻 | 農事 |
9.提攜、垂髫 | 小孩 | 20.三尺 | 法律 |
10.膝下 | 父母 | 21.函、簡、箋、鴻雁、札 | 書信 |
11.華蓋 | 運氣 | 22.廟堂 | 朝廷 |
| ID:gzywxxzs
『聲明:本公眾號所刊發內容,均自網絡搜集并整理發布,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如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聯系刪除』
潮汕媳婦,這個地球上最接近神仙的人!
“拜老爺”是潮汕地區一種傳統的民間風俗,是一種對神的祭祀活動。其歷史悠久,祭祀對象龐雜,影響非常廣泛。潮汕的媳婦從入家門后,除了相夫教子,頭等大事就要繼承婆婆的衣缽將這門“傳統”給傳承下去。說起這潮汕人“拜老爺”,學問實在太大了,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老爺”要拜,范圍之廣,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每月除了初一十五(也有的地方是初二十六)要拜家里的地主爺之外,一年里還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來佛祖)、觀音娘娘、土地公公、財神、月娘(月神)、門神、祖宗……特別是正月里,拜老爺更是頭等大事,事關家宅一年興衰,從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幾乎每隔兩三天就要拜一次,場景堪稱盛大。下面來看看一個潮汕媳婦一年要面對的各路神明和先祖:
除夕中午拜阿婆
晚上拜公嫲
正月初一拜公嫲
正月初二拜公嫲,
正月初四神落天初三晚要提前拜神明,
初四拜外面的神明,求佛祖簽,問歲君壯福,請符頭,
正月初五拜五谷母拜財神,
初七煮七色菜,
初九天公生貼符頭,嚇神明,
十五元宵拜公嫲拜神明拜天公拜阿婆,
十六十七十八營老爺。
---------------------------------
二月初一拜神明,
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生”。
二月十九日,娘生,拜觀音。
---------------------------------
三月初一拜神明,
三月初三佛祖生,
三月初六清明拜公嫲上墳,
三月初九 橋頭嫲生,
三月十五拜神明,
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三月二九伯爺公生。
--------------------------------
四月初一拜神明,
四月初八佛祖生,
四月十五拜神明,
四月十八 注生娘生。
--------------------------------
五月初一拜神明,
五月初五五月節拜公嫲,
五月十三關爺生,
五月十五拜神明,
五月尾拜阿婆過六月。
--------------------------------
六月初一拜神明,
六月初六嫲生,
六月十五五谷母生,
六月廿四招財爺生,
六月三十拜神明。
---------------------------------
七月初一開姑門拜祖師公拜眾公嫲,
七月初七阿婆生,
七月十五拜公嫲拜家里神明施姑,
七月二十四灶公生,
七月二十九關姑門拜祖師公拜眾公嫲。
---------------------------------
八月初一拜神明,
八月十四提前拜家里神明,
八月十五拜月娘拜公嫲。
---------------------------------
九月初一拜神明,
九月初九重陽節,
九月十五拜神明,
---------------------------------
十月初一拜神明,
十月十五拜神明,
十月尾謝神,
---------------------------------
十一月初一拜神明,
十一月十五拜神明,
冬至拜公嫲拜阿婆,
---------------------------------
十二月初一拜神明,
十二月十五拜神明,
十二月二十三神上天。
看完是不是已經嚇尿了?三天一小拜十日一大拜的節奏啊!這還不包括各個鄉里自己本身特有的節慶日,不得不感嘆,身為一個潮汕媳婦真心不容易啊~
相比于拜佛等宗教活動,“拜老爺”更具地方性和靈活性。“拜老爺”的活動時間是以農歷為標準。農歷每月的初一,十五兩天為固定的祭祀時間。這兩天一般在家里舉行,形式較簡單。主要是祭祀地主爺和天公,擺上香爐,燭臺,和供品,燒香祈禱后再燒冥紙。除外還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神的誕生日,形式隆重且莊嚴。例如天公誕日,土地公誕日,尤其是正月,“拜老爺”不僅活動多而且規模大。家里要祭祀,還要到“老爺宮”去祭祀。供品也要講究,有三牲:豬,雞,魚;有特定做的潮汕粿食,如發粿,乒乓粿,桃粿等,有各種新鮮生果,還有必備的鹵鵝。每個村有各自規模盛大的“營老爺”活動,寺廟要供奉超大型的香,請歌仔戲表演,有儀仗隊游行,放鞭炮煙花等。
“拜老爺”除了燒香燒冥紙外,也有“問杯”形式。拿兩片由竹頭或木頭制成的杯,祈禱后摔到地上。如果兩片都成反面,便是“笑杯”;如果兩面都成正面,則是“穩杯”,都不吉;如果一正一反,則為“圣杯”,是吉兆,預示著祈告內容可以實現。這種形式也用于跟神的對話,圣杯則表示神靈同意你的請求,反之,則不同意你的請求。
祭拜神明,是中國人乃至全人類都存在的現象,潮汕人也一樣,如《東里志》(陳天資,明萬歷二年)所云:“粵俗尚貴,祠廟興矣”。在潮汕地區存在著成千上萬的大小神廟,神廟里供奉的神明,有自然神明(天地父母、太陽神、月神、風雨雷電諸神、山川河流動植物諸神……)佛門諸神、道教諸神、帝王圣賢英烈清官等等,每逢初一、十五,可見提籃擔筐的婦女們,奔走于各個廟宇之間,虔誠膜拜。神明在潮汕統稱為“老爺”,為何潮人會如此的癡迷神明崇拜,而且是多個神明一起供奉呢。應該來說有一定的地理與歷史原因,潮汕地處沿海地區,也屬南蠻之地,自古以來天災較多,且文化發展較遲,原始宗教思想基礎導致了信神,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一種思維概念,當人們在遇見自身無力支配的命運時,便容易萌發信神心態,人們所以信神、祀神,無論是偶像或自然形象,都是由于認為這樣做是對自己有用處和好處的,企望“有求必應”才去拜祭,究其原因主要有:畏懼心理、保險心理、娛樂消遣心理、偶像崇拜的心理等等。拜神這種東西其實是很難定位的,說它是封建迷信可以,說它是一種信仰也可以。信仰是一種好東西,人不能沒有信仰,人總要有一些精神寄托與精神力量支持,但信仰得太過的時候便成了迷信。現今的潮汕人同世界上其它民族一樣,雖認為世界沒有神,但拜一拜神也無妨,起碼得到心靈上的安撫,所謂“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潮汕的這種信仰崇拜基本上承續了漢人對社會的各種傳統信仰。而由于種種的拜祭活動使得潮汕的神多了起來,神廟也隨著多了起來,并漸漸成為民俗文化中一個典型的、有特色的組成部分。
潮汕人很重視年節,祭拜祖先,明代中期已成為一種固定的社會習俗,一直流傳至今。“老爺”本來是舊時對上司或主人的尊稱,以之稱神表明了普通百姓對神明的敬畏。王應奎《柳南隨筆》卷五日:“前明時縉紳惟九卿稱老爺,詞林稱老爺,外任司道以上稱老爺,余止稱爺,鄉稱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稱大人,五品以下稱老爺。舊時,豪紳亦稱為老爺,仆稱主亦為老爺。在潮人民間,既崇拜原來的道教、佛教及民間神明,還有閩越和南越本地的鬼神崇拜,以及土生土長的神靈,因此在潮汕地區神靈名目繁多,神廟祠堂也舉目皆是。潮信對神廟不論規制大小,統稱“老爺宮”,神明概稱“老爺”。在潮汕民間村社小廟中,多供奉潮人自己創造的神。潮人深知"神是人造的"玄機,需要什么就創造什么,十分得心應手。其形象多取材于三個方面:古今英雄偉烈人物、各族各姓祖先和各種神話傳說。在意識上,他們認為這些屬于"自己"的神最為可靠,關鍵時刻能予人以庇佑,對之禮拜最勤。平時所謂"拜老爺",多指拜這些地方神。"老爺"是所有各類神的統稱。其中包括:
一、 古今英雄偉烈人物。尤其是為本地人做過好事的人,死后多奉為神。
二、 祖先崇拜系統。除了各姓崇拜自己的先祖外,供奉潮人共同祖先的"三山王廟"遍布潮汕大地。
三、 地方風物傳說。如“萊蕪神女”、“風雨圣者”等
雨仙廟是祭祀雨神的寺廟。相傳宋代有一位神童孫道者,為民降雨除災,被尊為雨神。揭東、潮安、潮陽、饒平等縣均有雨仙廟。尤其是揭陽市揭東縣玉洛鎮的“風雨圣者廟”,因為與南宋愛國詩人謝翱有關而更加著名。謝翱(1249—1295年),字皋羽,號唏發子,謚樂耕公。他不僅是南宋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也是一位抗元的民族英雄。同時,他也是揭陽市乃至粵東地區20余萬謝姓居民的始祖。謝翱原是福建省長溪人,他的先祖謝邦彥是宋代著名詞人,父親謝鑰著有《春秋衍義》、《左氏辨證》流傳于世。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謝翱隨父親移居臨安的時候只有17歲,已能詩善文,頗具聲譽。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的六月,元世祖下詔攻宋。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文天祥于南劍州(州治在福建省南平市),號召四方起兵護宋。謝翱激于愛國義憤,傾其家資,奔赴國難,率領鄉勇投奔文天祥,并被任命為“諮事參軍”,當時謝翱27歲。景炎二年(1277年),謝翱隨文天祥護送宋帝昺,乘船南下,進漳州,再到梅縣,攻占潮陽。那時,隨軍而來的謝翱的妻子已懷身孕,不久便在潮陽后江船中產下一子,取名懷壺,字醉仙。后來在揭陽、海豐等地的戰斗中,文天祥落入敵手,謝翱機智脫走,并潛回潮陽,找到妻兒,隱居白土村,并暗中組織鄉勇待機組織抗元。王小姐介紹說:
“謝翱為了使潮汕一帶鄉民不忘宋國,激發抗元情緒,就選擇了農歷二月十六日——宋太祖的誕辰日,舉行“長春節”活動。為了使元兵不起疑心,便隨口稱是紀念‘風雨圣者’。現在,揭東縣玉滘鎮大滘村“風雨圣者廟”,就是當年謝翱倡導的熱愛故土、熱愛家鄉的民族精神、民族氣節的寄托和體現。”
祭祖大凡是在每年農歷的春分或秋分舉行,故常有“春秋二祭”之說,也有在三月三或九月九舉行,還有在冬節舉行的。
祭拜的前一晚,要在天井處擺設香案,祭告天地,并進行宰牲,即宰殺一頭豬和一只羊。
翌日凌晨寅時,開始鳴鑼告眾,此時,參祭者聞響絡繹而至,祖祠里紅燭高燒,燈火輝煌,鼓樂齊鳴。接著通令執事者各施其事,后引啟龕出主,擺設神位,畢步入神位前,由引燃香送宗子,宗子鞠躬上香,參祭者按輩序年齡依次排列整齊。祭祖開始,首先是薦饌,行初獻禮,宗子祭酒,參祭者三叩首。接著是一齊跪下聽祭文,祭文由禮生誦讀。誦罷眾再拜,最后是薦飯奉茶,獻蓍獻財,撤饌化財。祭祖結束之后,把祭品中的豬、羊肉,按參祭人數每人均得一份,叫頒胙肉。祭祖期間,有些還請來戲班,連演數天,自明代至今,年年如此,故演繹成為潮汕一大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