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團圓家鄉年(@瓜州游子 歡迎回家團圓,邂逅久違的年味!)
抖音團圓家鄉年文章列表:
- 1、@瓜州游子 歡迎回家團圓,邂逅久違的年味!
- 2、四川女子離開家鄉流浪14年,終與家人團聚
- 3、流浪46年重返家鄉 七旬老人終與家人團聚
- 4、團圓:拆不散的紐帶,割不斷的血脈
- 5、詩歌有話說丨共賞中秋月 人間話團圓
@瓜州游子 歡迎回家團圓,邂逅久違的年味!
時節不居,歲月如流,又是一年新桃換舊符。疫情發生以來,阻斷了我們回家的腳步,不管我們與家人多少次通視頻、打電話,都抵不過大家一起圍爐而坐、歡聲笑語。“人間團聚樂,身外總云輕”,自是團圓最讓大家對春節心生向往。元旦春節臨近,根據疫情形勢變化,縣委、縣政府歡迎你們回家過年,親朋團圓、歡慶娛樂,一起感受家鄉的年味。
實行新政策,可緩緩歸矣。曾經,你們懷揣夢想、惜別故土、遠離親人,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在異地他鄉開創了一片天地,但身為游子的您一定特別思念家鄉的親人,盼望早日歸來與家人相聚。如今,“新十條”的出臺,對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優化調整。我縣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新十條措施,所有道路的交通檢疫卡口全部取消,敞開大家回家的道路,與家鄉的親人共同期待您的歸來。
游子千里夢,歸來訴衷腸。年味就是鄉愁,就是回家與家人團聚,鄉愁是我們對故鄉深深的眷念和牽掛。此時此刻,村口的人影、屋頂的炊煙、干凈的房屋無不彰顯著親人期待你早日回家過年的急切。我們盼您早日歸來,看一看家鄉的山山水水、敘一敘外面的酸甜苦辣、聊一聊明日的星辰大海,重整行裝再奮進,朝乾夕惕向未來。
已展千重錦,再進百尺桿。這些年,中央、省市縣各項優惠扶持政策頻頻出臺,全面落實。全縣上下正努力向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邁進,您家人的生活水平已有明顯提高。踏寒風辭舊歲,躍青坪赴新程。回望2022年,外部環境給予了我們乘風破浪的智慧和勇氣;展望2023年,我們將在萬變中堅守不變、于變局中開新局,以實干篤定前行,用實績回報大家的信任。
遍植梧桐樹,誠邀鳳凰棲。瓜州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建設美麗家鄉是我們共同的愿景。我縣深入實施“人才興縣”戰略,積極拓展引才渠道、創新引才方式、優化人才服務、加大育才力度、釋放留才溫度,全方位做好人才工作。家鄉的明天,需要您的關心與支持!我們殷切期盼您攜資引智、返鄉創業;殷切期盼您牽線搭橋,帶動四海賓朋來瓜發展。
快過年了,記得回家團圓。衷心祝福您與家人節日快樂、平安美滿、幸福安康!
中共瓜州縣委
瓜州縣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19日
來源丨瓜州發布
四川女子離開家鄉流浪14年,終與家人團聚
現代快報訊“姐姐,整整14年!家里人一直在找你!”近日,在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來自重慶市的吳女士緊緊摟住自己14年未見的姐姐,非常激動。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鼓樓警方幫助她們姐妹團聚,背后是一個暖心的故事。
今年6月初,鼓樓派出所民警在日常接處警時,發現了一名女性流浪人員。由于該女子身上無任何證件,民警便將她帶回了派出所。民警詢問后得知,該女子是四川省汶川縣人,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她因目睹身邊親友離世,傷心過度,當年6月便離開了家鄉,輾轉多地流浪。
在鼓樓派出所,該女子表示,她在外漂泊太久,也想與家人團聚。不過,她早已沒了家人的聯系方式。民警多方查找后,初步確定了該女子身份,并幫助她聯系上了定居在重慶的姐姐吳女士。
△流浪女子與家人在派出所見面
6月10日晚8點左右,吳女士乘坐飛機抵達南京。吳女士一進入鼓樓派出所大廳,便一眼認出了多年未見的姐姐。姐妹倆擁抱在一起,數度哽咽,吳女士緊緊握住姐姐的手,久久不愿松開。
吳女士告訴民警,這些年來,家中親人從未放棄過尋找姐姐。這次姐妹得以團聚,遠在重慶的親人們都讓她一定要好好感謝為此事奔波忙碌的民警。
“原來家里人也沒忘記我,你們一直在找我。”該女子再次落淚。在隨吳女士離開南京之際,她拉著民警的手,再三道謝。
通訊員鼓公宣簡迪張燕秋現代快報 記者顧元森
(警方供圖 編輯 蘇湘洋)
(現代快報全媒體)
流浪46年重返家鄉 七旬老人終與家人團聚
視頻:社會救助暖心接力 流浪46年老人重返四川老家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田心怡)昨天(9月26日)上午,一位離家46年的老人在荊州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與親屬相見,老人自1976年離家后家人一直四處尋找,終于在晚年時期得以返回四川南充老家。
昨天上午,流浪在外46年的曹正陽老人在荊州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與親人相見,將一起踏上返鄉的旅途。
今年9月19日,沙市區岑河鎮民政局的工作人員向荊州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反映,在1980年左右,岑河鎮西湖村來了一位流浪人員,一直以來在村里以撿破爛為生,與人交際甚少,隨著年紀增長,無法自行謀生,渴望返回家鄉。接到消息之后,荊州市社會救助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前往老人所在地,老人生活環境艱苦,精神狀況也不太好,只在言語間表達了強烈的返鄉意愿。
溝通過程中,工作人員得知老人家在四川省南充市,名叫曹正陽。由于出走時間過于久遠,也沒有第一代身份證和戶口,核查難度極大,工作人員先后聯系到南充救助站、派出所,后來在當地志愿者的多方打聽下有了頭緒,老人是南充市嘉陵區李渡鎮漢塘社區居民,今年已經72歲。
荊州市社會救助服務中心服務二科工作人員呂能霞:“據了解,曹正陽的父母因為思念兒子去世了,兄弟姐妹四人有兩個都已去世。目前,就還有一個姐姐在,也已八十歲了。”
在救助站聯系到漢塘社區工作人員后,與老人的侄子取得了聯系,由于老人出走時侄子才三歲,在與老人進行視頻后,老人侄子才最終確認了老人的身份,并表示愿意接受老人。9月25日晚上,老人侄子從廣東趕到荊州,并于26日早晨與老人相認。
昨天晚上,在侄子的陪同下,老人回到了闊別四十六年的家鄉,老人所屬社區也表示會積極對接相關養老事宜,讓老人可以在家鄉安度晚年。
團圓:拆不散的紐帶,割不斷的血脈
來源:新華網
新華時評·從春節看文化自信丨團圓:拆不散的紐帶,割不斷的血脈
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 題:團圓:拆不散的紐帶,割不斷的血脈
新華社記者王立彬
1月30日,市民在前門大街觀賞春節和冬奧主題景觀燈。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1月31日,除夕,神州大地開啟中國祝福時間,進入大團圓的中國時空。
春節,你的別名叫團圓。春節是大團圓的節日,是名副其實的九州同慶、舉國團圓。不須號令,我們約定俗成千年不改,回到父母長輩膝下的愿望、回到我們出生成長之地的愿望、回歸我們生命起點的愿望,讓我們無懼風雨阻隔,不怕千峰萬壑,向著團圓進發——家庭的團圓、家族的團圓、家鄉的團圓匯聚成家國的團圓、民族的凝聚。就在我們因工作當值、因事業擔當、因守國戍邊、因疫情防控而選擇留守,對穿越萬水千山的渴望變成對萬水千山的守望、對萬家燈火的呵護。
我們說,春節是大團圓的節日,何為團圓之“大”者?這是幾千年來春節祭祀列祖列宗、感恩天地父母的文化傳承。春節,我們乘坐飛機而回,我們乘坐高鐵而回,我們乘坐車船而回。較之地理上的回歸更深邃的,是我們乘坐時光之舟,溯歷史長河向著我們文明的母體而回,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日子,去體味中華民族賡續千年忘不掉、打不散的文化紐帶和文明血脈——這正是把中華民族凝聚到一起、綿延不絕的精神源泉。
在春節大團圓里,我們中國人的時空觀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泰山如礪、黃河如帶。這綠水青山,李白、王維吟詠過,張擇端、米海岳描摹過,無數英雄豪杰用鮮血澆灌過。這是我們列祖列宗耕耘的土地,這是先賢先烈戰斗的地方,這是父母先人留戀的鄉土,也是我們要傳遞給子子孫孫的家園。所以我們慶祝這春回大地、日暖神州的節日。
1月30日拍攝的木樨地路口夜景。新華社記者李欣攝
春節是一個鮮明標簽,承載著華夏文明千古傳承的血脈,彰顯著中華民族的思想智慧、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一聲聲祝福、一個個表情包,從線下到線上,從中國到世界,從東方到西方,把喜慶的中國元素打包發送。柏林、維也納、布達佩斯,西方國家街頭商店里的中國紅、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舉行的中國新春慶典、唐人的服飾、舌尖上的東方、大紅的“福”字……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概念,更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生態系統。春節,不只是那些舞獅子踩高蹺的人,不只是那些見面拱手作揖說“過年好”的人,而是他們承載的勤勞節儉、謙遜平和、與人為善的文化品格。
春風浩蕩,成風化人。春節里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國人謙沖有禮的氣韻風骨也吸引并感染著世界。世界政要從全球各地發來的春節祝福、不同國家友人操著生疏漢語喊出的一聲聲“過年好”……“和而不同”的東方智慧正潤物無聲地傳播著“協和萬邦”的價值理念。
有人說,有土地的地方就有中國人,有中國人的地方就過春節。此時此刻,無論身在何方,我們因這個節日而倍感溫暖和團結。
詩歌有話說丨共賞中秋月 人間話團圓
詩歌有話說,今日話中秋。
自古,中國人就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一年十二月,月月有圓缺,但中秋的圓月分外耀眼,承載著月圓人團圓、平安闔家歡的愿望。中秋,也成為了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事實上,這個節日既古老也“年輕”。“中秋”一詞,大約出現在西周時期,古人以農歷的七、八、九三個月為“秋月”或“三秋”,而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所以叫“中秋”。把中秋作為節日,源于對月亮的崇拜。古人認為太陽代表蒼天,月亮代表大地。八月是收獲的季節,要感謝大地的恩賜,這就有了“秋祀”,“秋祀”中一項重要活動就是祭月。
到了魏晉時期,登樓臨軒,酌酒賞月,逐漸成為習俗。然而,直至唐代初年,中秋才開始成為約定俗成的重要傳統節日,相比春節、清明、端午,確立時間最晚。
中秋既然是有關月亮的節日,自然少不了月亮這個絕對“主角”。
這是辛棄疾在《木蘭花慢》中,提出的一連串關于月亮的問題。中秋的明月慢慢落下,要落到哪里去呢?在另外一個人間,那里的月亮是不是才剛剛升起?是不是大風把月亮吹走了呢?月亮沒有根,是誰把它系住,掛在天上?嫦娥居住在月亮上不出嫁,是誰把她留住了?在科學觀測技術有限的年代,遙望明月,放飛想象,或許就是古人賞月的樂趣所在吧。
古人喜歡賞月不僅是為了觀賞明月之美,更是喜歡通過用賞月這種方式來寄托對遠方親友和家鄉的思念之情。
唐代詩人王建的這首《十五夜望月》膾炙人口。寥寥數筆,就把人們帶入一個月明人遠、思深情長的唯美意境。那揮之不去的“鄉愁”和孤獨感,讓古今游子實現了心境上的契合。
詩中提到的桂花,常與月亮一起,成為思鄉的“情感代言人”。八月十五,玉露生涼、丹桂飄香,與高掛天宇的明月清輝遙相呼應,天上人間,完美組合。
唐代詩人皮日休在《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中將桂花飄落比作嫦娥賜予人間的禮物。在閩臺地區至今依然保留有“待月華”的習俗。此外,由于古代科舉鄉試設在八月,稱為秋闈。參加鄉試的學子都在八月以折桂喻意中舉。因此,折桂互贈,也成為了中秋的習俗之一,寄托了人們美好的祝愿。
透過蘇軾的詩句,麥芽糖和酥油的香甜,與中秋夜的月華,一同穿越千年,映照在今人心間。一塊圓圓的月餅,不僅寄托著中國人的無限親情鄉情,也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如今的月餅樣式品類繁多,有廣式、蘇式、潮式等等,不管是哪一“流派”的月餅,中國人吃的不光是味道。一輪圓月下,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把月餅切割成塊,再分而食之,這樣才有了團圓的滿足。
蘇軾的這幾句詞之所以能成為經典,是因為它擊中了中國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月亮不會永盈不虧,人無法永聚不散,但我們能做到的,就是珍惜此時此刻的相聚與美好。
家和萬事興,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因為家國同構,早已成為中華兒女深入骨髓的信仰。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最終要體現在千千萬萬個家庭都幸福美滿上。
那么,今晚,就著月光,你會吟誦“明月幾時有”,還是“舉杯邀明月”,亦或是“月是故鄉明”?無論是哪一首,我們都希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沐月光,盡享幸福與美滿。
統籌:吳煒玲
編輯:張歡、袁亨瑞
朗誦:吳煒玲、陳兵
制作:新華FM工作室
新華社音視頻部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