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望cad2009免費(中望23載自主創新鑄工軟之路)
中望cad2009免費文章列表:
- 1、中望23載自主創新鑄工軟之路
- 2、虛標現象屢禁不止 30款凈化器檢測結果公布
- 3、高顏值國產深度v20 Beta正式發布,全新桌面+穩定內核
- 4、IT運維:CAD卸載不徹底,無法重裝?
- 5、全程干貨!時尚產業洗牌,打出王炸分幾步?
中望23載自主創新鑄工軟之路
可信賴的All-in-One CAx (CAD/CAE/CAM)
解決方案提供商
1998 至今
23載堅定前行
▼
1998年
正式成立,開啟工業軟件自主創新之路
在工業軟件領域二十多年的深耕和堅持由此開始
▼
2002年
從專業應用到通用平臺的蛻變
從開發商轉型為CAD平臺軟件提供商
推出中望CAD
打磨平臺能力,加強生態合作
進入新領域,我們勇敢、堅定
▼
2004年
邁出國門,啟動全球化戰略
成為中國自主工業設計軟件進軍國際市場的先鋒
與全球260 伙伴合作,共建全球營銷服務網絡
▼
2007年
武漢分公司和研發中心成立
我們有了新的家,新的血液,新的力量
數百研發干將在這里
潛心CAx核心技術攻關與研發創新
▼
2008年
成立國產CAD聯盟,生態建設初成型
聯盟成員從最初的9家開發商
到如今國內超過60家,全球發布產品超過260個
包括天正、探索者、理正、鴻業、飛時達等
共筑國產CAD應用生態圈
▼
2009年
首屆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召開
持續強化生態建設
與來自30多個國家近100位合作伙伴
零距離交流,加深友誼
共探如何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
至今,我們的足跡遍布亞/歐/美
▼
2010年
進入全新三維CAD/CAM領域
成功收購美國VX公司的技術及核心研發團隊
成立美國佛羅里達研發中心
推出擁有自主三維幾何建模內核的
CAD/CAM一體化軟件中望3D
迎接新挑戰,我們勇往直前,義無反顧
▼
2012年
第二代中望CAD面世,帶來全新體驗
帶著智能語音、鼠標手勢等創新功能及強大的API
第二代中望CAD來了
同時推出中望CAD
建筑版/機械版/沖壓模具/結構/水暖電等專業模塊
進一步滿足多行業不同場景應用需求
▼
2013年
進入教育領域
助力國家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
推出2D、3D版CAD教育軟件
逐步形成包含建筑/機械/3D/識圖
等模塊的系列教育產品
成為國內CAD創客教育領先者
▼
2015年
中望3D實現突破,堅持終有回報
推出中望3D 2015版本
混合建模能力顯著提高
關鍵設計能力進一步增強
獲得越來越多客戶的信任
業務連續多年高速增長
推出國內首款三維創意設計軟件3D One
助力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并推出針對中小學、職高校的創客教育整體解決方案
▼
2016年
第三代中望CAD重構完成
煥然一新,穩定高效
從底層內核到圖形數據庫機制
再到應用功能命令層的全面升級
經歷三代重構和打磨
產品能力全面提升,璞玉終成寶石
▼
2017年
取得了一點成績
暢銷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全球正版用戶突破90萬
支持超過200種二次開發專業應用插件…
不忘初心,持續進化
▼
2018年
形成強大的研發組織布局
助力CAx技術提升和革新
中望CAE研發中心成立,形成
【2D/3D/CAE研發中心 研發中臺 中望研究院】
研發組織布局
CAx核心技術的現在與未來
有我們的一份力量
▼
2019年
兩大新品進一步覆蓋全流程、多系統
中望電磁仿真2019正式發布
獨創EIT算法,仿真精度高,速度快
國內首款支持Linux系統的CAD軟件
中望CAD Linux也完成首秀
完美兼容國內主流處理器和操作系統
共建多贏國產CAD應用生態
成立CAD/CAE專業技術委員會
共促中國工業軟件產業生態建設
在中國工業技術軟件化產業聯盟支持下
聯合國內產學研用力量,攻關共性關鍵技術
促進中國自主CAD/CAE產業發展及生態建設
▼
2020年
推出多學科仿真解決方案
邁出All-in-One CAx戰略性一步
繼電磁仿真后,推出
中望結構仿真、CAE集成平臺ZWMeshWorks
形成中望仿真解決方案,滿足多學科仿真需求
同時,攜建筑工程識圖、機械產品三維模型設計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參與教育部1 X證書第三、四批試點工作
助力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
2021年
科創板上市
開啟全新篇章,進入發展快車道
3月11日,正式于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成為國內A股首家研發設計類工業軟件上市企業
在更大的平臺上,為工業軟件崛起貢獻力量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為國家解決工業軟件卡脖子問題
打造高品質的CAD、CAM、CAE軟件
提供可信賴的All-in-One CAx解決方案和服務
中望,繼續前行!
虛標現象屢禁不止 30款凈化器檢測結果公布
近日,由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進行的30款熱銷空氣凈化器檢測結果公布,本次檢測針對消費者投票選出的30款凈化器產品,從顆粒物CADR、顆粒物CCM、噪音和凈化能效4個方面進行了專業客觀的檢測。其中部分產品仍存在虛標嚴重、產品描述與事實不符等問題,檢測結果如下:
2016年3月,空氣凈化器新國標正式實施,市場亂象有所收斂,但仍有部分凈化器廠商存在僥幸心理,其產品仍存在性能虛標的問題,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我們在選購凈化器時也要擦亮雙眼,盡量選擇大品牌、口碑較好的產品,避免上當受騙。
關于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
廣東省室內環境衛生行業協會成立于2009年,是業經廣東省民政廳正式批準并監督管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我會接受省衛生、建設、環保、質量技術監督等行政部門的業務指導,總部設在廣州市。 協會成立至今已有7年時間,在各級政府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目前已吸收363家會員單位,200多萬從業人員。其中常務副會長9家,副會長23家,常務理事24家,理事31家,會員276家。會員單位主要是由從事室內環境衛生相關業務的企事業單位組成,可細分為六個子行業:
(1)室內環境污染治理;
(2)空氣凈化器產品;
(3)室內環境空氣質量檢測;
(4)空調通風系統清潔服務;
(5)工業、商用循環水處理;
(6)綠色環保建材、“零甲醛”裝飾及相關產品的研制、銷售、安裝、維護、清洗、評價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鐘南山先生擔任協會榮譽會長,協會下設秘書處以及中央空調清洗消毒、室內環境檢測、家用空氣凈化器、水凈化四個專業委員會。還分別在東莞、惠州、珠海、江門、佛山五個地級市設立辦事處開展業務活動。協會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依照《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為政府、為社會、為會員單位提供相關服務,維護行業、會員單位的合法權益和經濟利益,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溝通會員與政府和社會之間的聯系,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高顏值國產深度v20 Beta正式發布,全新桌面+穩定內核
Deepin Linux,中文名是深度Linux,恐怕是國產系統里知名度最高的一款了,這款系統據說還與前些年制作盜版Windows的深度有一些關系!
Deepin 憑借著超高的顏值和不錯的易用性已經一舉發展成為國內用戶量最高的Linux品牌,從2009年開發至今,Deepin已經陪伴用戶走過了10余個年頭。
今年由于疫情原因,Deepin V20版被一再推遲發布,如今,Deepin V20 Beta版終于出爐了!
雖然目前只是Beta版,官方還未發布正式版,但是小編依然從官網第一時間進行了下載測試。
總的來說,變化還是非常大的,深度設計了新的桌面環境,桌面圖標進行了統一,全部采用圓角窗口設計,而且過渡動畫也更加平滑。
整體上深度系統從macOS風格過渡到了Windows風格,開始菜單也從原先的全屏排列式改為傳統的Windows7層疊式,其次,系統設置也從原先的右側彈出式改為傳統窗口式。
這一轉變其實早已在小編的意料之中,因為去年發布的深度商用版UOS就已經變相告知用戶深度V20版的更新方向!
在老版的深度系統中安裝有WPS、QQ、搜狗輸入法等第三方軟件,在V20版中這些第三方軟件不再預裝,小編猜想應該是官方考慮到版權原因才不預裝的,不過這些軟件在應用商店中都能安裝上!
Linux原生軟件相對以前有了長足的發展,在以前從未發布過Linux版的360瀏覽器、360殺毒、訊飛輸入法、中望CAD、億圖思維導圖,福昕閱讀器等一系列國產軟件目前已全面支持Linux平臺,這不僅標志著深度影響力的增加,也標志這國產軟件逐漸在向國產系統靠齊!
深度官方不僅在深度商店上架了這些原生版Linux軟件,還制作了一部分wine版、安卓TV版和網頁版軟件,以豐富用戶的安裝選擇,軟件生態豐富是深度和其它Linux系統最大的區別,也是最能吸引個人用戶的手段!
本次更新還有一大重要更新就是系統內核也升級到Kernel 5.3,根據官方的說法是可以支持更多硬件設備,大大提升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兼容性。
Beta版本尚有很多已知問題和尚未完善的各項功能,小編不建議用于生產環境和日常的主力系統,不過嘗鮮一下也未嘗不可!
IT運維:CAD卸載不徹底,無法重裝?
實驗背景
有的時候自己的CAD出故障了,就會卸載重裝一下,然而在正常卸載完,重裝CAD時出現CAD 2009已安裝,明明已經卸載了呀,如下所示,這是因為卸載不徹底
處理方法
① 打開注冊表編輯器
點擊 開始-運行(win R),輸入“regedit”點確定
② 在左側查找:
HKEY_CLASSES_ROOTInstallerProducts7D2F387510084080002000060BECB6AB
然后刪除(如果有兩項,看看右側Productname是AutoCAD就都刪除)
③ 重復查找: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Autodesk刪除左側文件夾
④ 重復查找:
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autoCAD刪除左側文件夾(若無此項可忽略)
⑤ 重復查找: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autodesk 刪除左側文件夾
⑥ 重復查找: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autoCAD 刪除左側文件夾(若無此項可以忽略)
⑦ 至此AutoCAD2009卸載干凈,可以重新安裝AutoCAD了。
特殊說明
如果電腦中除了安裝AutoCAD,還安裝了DWG或DWF閱讀器,第③⑤兩步可相應保留Autodesk中的這兩項
本教程還可應用于其它版本AutoCAD,請自測
全程干貨!時尚產業洗牌,打出王炸分幾步?
每經記者:唐元 每經編輯:楊歡
8月11日,由成都市文產辦指導,成都市文化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主辦,成都天府文創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2022年度文創金融在線大講堂”舉行,合鯨資本董事總經理陳川進行了《從VC視角看時尚產業升級》的主題分享。
陳川,合鯨資本董事總經理,穿基金負責人,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曾任職上海報業集團,從事傳媒產業投資及新媒體項目孵化,后加入合鯨資本負責VC投資業務,重點關注大消費賽道,專注于技術驅動的產業升級投資機會,主導投資了輕鏈、心咚科技、集餐廚、點滴能源等優秀項目,覆蓋了時尚產業、供應鏈、文化消費等領域。合鯨資本創立于2009年,2015年正式涉足風險投資業務,是一家由產業老兵創立、快速成長和進化的精品VC。
“VC投資即‘風險投資’,不同于PE以及其他二級市場基金,其擁有自己獨特的屬性,并十分追求利潤增長,而且是要高速地增長,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覆蓋整個基金的回報。”陳川說道。接著,他以時尚產業中的服裝產業為重點,介紹了他眼中的時尚產業升級模式。
“新的技術可以革新新的生產關系,從而重構或壓縮產業鏈條,重塑商業模式,讓企業獲得新的生命力;此外,新的人群也能催生一些新需求,而新需求對應著新的供給模式,在這其中,給新玩家便能提供一些新的機會。”
陳川認為,純To C的產品很難真正滿足消費升級,需要探索到消費產品或服務背后的產業鏈的升級,才能把更具性價比的商品傳遞給消費者。
如何看?服裝產業擁有“隱形天花板”
復雜的供需匹配以及高懸的庫存風險,讓服裝產業擁有了“隱形天花板”, 據統計,在A股和港股市場,市值超過一億美金的上市服裝產業相關公司僅有150家左右,而其中超過四分之三的企業市值不到十億美金,與食品飲料行業的相關數據形成了天然的對比。
“現在的年輕人對服裝的要求更高了,不喜歡撞衫,追求差異化、個性化,而這對服裝企業SKU的多樣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陳川說到,以食品、飲料等行業為例,其擁有數個品類即可滿足消費者需求,而服裝行業則需要成百上千個品類才能滿足消費者需求,“好比一副撲克牌,以前只有4個花色,現在如果擁有的花色變為40個,那么‘這副牌’變得更難打了。”
其次,服裝產業擁有不可預測性。從服裝設計的企劃、備料、生產、訂貨再到分發,服裝的產業鏈條相當長:短則幾個季度,長則超過一年。陳川用電影拍攝的流程類比服裝產業鏈條,他介紹到,“服裝類產品類似電影產品,需求具有抽象性以及延遲性,只有被消費時才知道是否‘賣座’。”而反饋鏈條太長導致的直接結果便是對消費者喜好的命中率的不可控。
第三,天然的劣勢狀態。從投資的成本出發,服裝產業不同于其他行業,其需要創業者提前付出巨大的成本,但獲得的收益具有不確定性。目前現有的推式供應鏈好比“盲注”,創業者需要為幾個月后未知結果的“賭局”提前下注,而其自身面對市場變化也缺少應對的對沖手段。
最后,服裝產業還存在不斷貶值的籌碼。潮流時刻在變化,對于服裝產業來說,積壓的庫存成為了不可避免的問題存在。潮流的變化使得商品從一面市開始便進入生命倒計時周期,而服裝企業也通常只能通過打折等促銷手段以解決此類問題。
如何破?抓住時代紅利并創新模式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新的科技可以帶來新的生產力工具,從而使得創業者或從業者能夠獲得新的“武器”,如何優化生產要素的配置以設計出好的商業運營模式,是一直以來人們所關注的話題,而這其中,“尋找行業中的變量”尤為重要。
“回顧歷史,有一些大公司突破了行業天花板,做到了千億美金級體量,這需要時代紅利和模式創新。”陳川以四家服裝(電商)行業巨頭為例,從“人口”和“模式”變量出發,做了詳細梳理。
以NIKE為例,其抓住了上世紀70年代美國嬰兒潮的這一波人口紅利,此外也趕上了“全民慢跑熱”的浪潮。此后,電影《阿甘正傳》里,阿甘穿著跑鞋帶領大家一起跑步,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那個時代精神的一種體現。
而除了人口紅利以外,基于技術上的模式創新也“助推”了NIKE一把。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搭建擁有了初步雛形,NIKE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建立起外包體系,從而使得遠程管理生產變為可能。
憑借快速反應且低成本的供應鏈體系,NIKE因此可以獲得相較于其他企業更多的毛利空間去支撐其自身的廣告投放。“1991年,NIKE的市值為50億美金,而目前的市值為2400億美金左右,30年左右的時間市值有了50倍的增長。”陳川補充道。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資料圖)
目光轉到快時尚品牌ZARA,在上世紀80-90年代,歐美經濟繁榮,失業率較低,消費者擁有了更強的購買力,人們對于時尚的追求超過以往,而對于包括ZARA在內的快時尚品牌來說,也需要不斷推出新品以契合消費者需求。
做快時尚品牌的企業不在少數,為什么ZARA能夠有巨大突破?在陳川看來,ZARA在技術方面的突破在于其率先把豐田的JIT(JUST IN TIME,即“準時生產”)系統引入到服裝領域。
在當時,服裝領域還屬于一個相當傳統的行業,而汽車領域里,豐田卻擁有當時十分先進的管理技術,強調的是按時、按量地生產客戶需要的產品。通過引入此系統,ZARA打造了全產業鏈的快反體系,在當年,快時尚品牌的產品上新均是按季度計。而ZARA新品的規劃則達到了“以周為計”,該系統能夠更好輔助服裝領域面對市場,做出快速反應。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此外,陳川還就優衣庫和SHEIN進行了具體案例分析,他認為,優衣庫的出現契合了千禧年后日本所進入的“第四消費時代”,人們普遍更加追求簡約、去品牌化、高性價比的產品。
而在技術創新上,優衣庫則開始進入到服裝生產鏈的上游鏈條,將面料研發和款式開發相結合,以重塑產品品類。陳川舉例說道,“例如搖粒絨系列,人們一聽便能夠想到它是某一種品類,而它其實已經代表了一種創新,構建出了一種非常獨特的差異化品類。”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
而就SHEIN的發展,陳川介紹到,Z世代群體逐漸成為主流網購人群,而在歐美國家的電商環境下,海外用戶的網購需求并未得到很好的滿足,同時亞馬遜一家獨大的體系也長期存在,SHEIN恰好抓住了其中的機會,為歐美用戶構建了一個具有“服裝購買體驗”的獨特新平臺:擁有琳瑯滿目的品類、優秀的UGC內容貢獻,而這與歐美現有的服裝電商相比,是一個更高級的形態。
技術創新上,SHEIN的發展可謂“師從于ZARA,勝于ZARA”,每天高達5000款的上新速度遠遠超過ZARA,而這背后是其強大的供應鏈和技術能力的支撐。
從SHEIN的招聘公告中,我們也能有所啟發,其有大量的職位面向互聯網工程師、運籌學專家等,此外,其與谷歌在技術方面也有較深的合作,以探索“怎樣去預測潮流趨勢,判斷消費者需求偏好轉變”等課題;另一方面,SHEIN還聯合了數百家中小型供應鏈企業,通過數字化連接形成了一個具有高彈性的供給,以更好地去消化前端多樣的需求變化。
圖片來源:SHEIN官網
如何走?這些機會被看好
陳川認為,新一代的以服裝企業為代表的時尚企業,不應把目光局限于內地市場,而應投向于全球市場。如今國內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而在這其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是有機會走到全球舞臺的,由此而來,可以打開數倍于中國本土市場的一個新的機會窗口。
“而海外的需求,不同于中國內地市場消費者的需求,誰能滿足他們這種需求,其實就意味著有了該企業較之于其他企業有了巨大的差異化的優勢。”陳川補充道。
首先是被釋放的設計創意。服裝品類設計擁有很強的內容屬性,而這其中,創意變得十分重要。
隨著平臺變得更加多元化,大量獨立設計師、小品牌、KOL甚至個人能快速把創意變成訂單,例如心咚科技基于物理仿真引擎開發了服裝產業鏈協同平臺Heartdub One,可連接設計師、面料商與服裝品牌,通過操作簡易、直觀的設計工具, 以及平臺積累的大量的包括面料、款式、花型在內的數字資產,設計師可以快速、高效地釋放想法,同時,通過系統無縫轉換CAD圖紙,方便直接對接生產。
圖片來源:“心咚科技”官網
其次,從經營品牌到連接消費者。“在時尚產業領域里,大量的公司通常構想出自己的用戶是什么樣的,然后找到相應的設計師來生產出他們所構想的這個用戶所需求的東西,但是這點往往不準,這種傳達是非常單向的。”陳川說到,如今,這種模式應該有所變化,我們應該更好地將消費者連接在一起,圍繞他們的需求去做更深度的運營,而這也將有利于助推品牌不斷地去延伸自己的經營品類邊界。
以美國舊金山運動休閑品牌Allbirds為例,其以運動鞋切入市場,正在逐步成為運動休閑服飾的生活方式品牌。Allbirds主打舒適環保理念,吸引了一大批高端客戶,圍繞這批用戶的消費特性,將品牌內涵從非常細分的跑鞋品類延展到整個運動休閑服飾。
最后為數字化的跨區域套利。陳川認為,中國互聯網企業所擁有的數字化能力和供應鏈能力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將來,越來越多的公司將會像SHEIN一樣“走出去”。
他舉例說到,B2C出口母嬰玩具類電商PatPat,是目前全球增速最快、品類最多的童裝DTC,已進入100多個國家。它的兩位創始人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研究生,他們充分利用大數據和AI實時捕捉流行趨勢,并借助中國供應鏈優勢,實現了價格低(10美金以下)、上新速度快(日上新200 )、款式風格多樣的特點,并在近期完成了數億美金融資。
每日經濟新聞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