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把戲弄偽和尚(偽和尚李義將:辦公司拍電影,開直播考公務員,這個住持能折騰…)
小把戲弄偽和尚文章列表:
- 1、偽和尚李義將:辦公司拍電影,開直播考公務員,這個住持能折騰…
- 2、從藥品到癮品,檳榔在中國的流行史
- 3、尼姑實名舉報和尚威逼利誘,欲發生不正當關系
- 4、魯智深為什么外號天孤星,其實是因為在梁山眾人皆醉他獨醒
- 5、神佛與惡魔 武則天的雙面統治2
偽和尚李義將:辦公司拍電影,開直播考公務員,這個住持能折騰…
南京的‘玄奘寺事件’,徹底地將‘寺廟住持’這一高薪職業曝光在大眾面前了,他們除了日常的門票收入和香客捐贈外,還有開公司辦實業,主持開光儀式,供奉牌位,直播帶貨等多種斂財手段。當然,絕大多數的出家人都是安于念佛吃齋的,像這次玄奘寺住持李義將則是另類…
李義將,現年54歲,安徽穎上人,和釋永信是老鄉,中文網名傳真法師。他的父母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民,高中畢業在家務農一年多以后,為了尋找出路,19歲的李義將在南京棲霞寺出家做了和尚,法號正宏,從此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
當和尚之初的他還是力求上進的,考上了南京大學歷史系。‘和尚考大學’,李義將也算是改革開放第一人了。在校期間,他研修歷史和中文,又在棲霞山佛學院苦修佛學,還真的學有所成,得到了師傅輝堅法師的賞識,成了重點培養對象…
就這樣,頗有‘慧根’的李義將后來就混成了玄奘寺的主持,以‘傳真法師’的名義對外活動,除了玄奘寺以外,他還是溧水無想寺、泗陽天后宮、江都萬福祥林三座寺廟的住持,這人一成名啊,頭銜就多了。為了嘩眾取寵,2005年時,傳真法師還報考過南京市的公務員,雖然最終是鬧劇但也名噪一時。再以后,有些商業頭臉的傳真法師就開始涉足商界了…
他的名下關聯過6家公司,現存續的還有4家:南京慈愿養老服務公司、南京真愛圣地國際旅游公司、南京三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安徽穎上縣大河灣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涉及慈善、旅游文化和民生等方方面面,雖然實際運營情況還不明,但自2006年以后,傳真法師就有了三部手機來專門處理公司業務,可見其繁忙程度…
都說和尚是‘跳出紅塵外,不在五行中’,但傳真法師似乎對塵世有一種偏激的‘執念’。2005年和2017年,他還出資拍攝了兩部反映愛國僧人們抗日救國的影片,即《棲霞寺1937》和《三藏塔1942》,轟動一時。你很難想象,一個對歷史年份如此記憶深刻的寺廟住持,又是南京大學的歷史高材生,他會不知道,松井石根和谷壽夫們是誰,真是莫大的諷刺啊!唯一的解釋就是錢,是的,傳真法師已經掉進錢眼里了。為了錢,沒有了底線和廉恥,甚至,沒有了民族的尊嚴…
這幾年,直播帶貨行業風生水起,傳真法師也沒閑著。他為賣汽車站過臺,多次直播呼吁粉絲們購買產品。當有電視臺來采訪時,他更是直言出場費是多少;不僅如此,他還被游客投訴過高價賣字畫騙錢,而這幾年,玄奘寺更是先后陷入過借貸糾紛打過官司,又曾虛報過三千萬維修費用等等,這一樁樁,背后都有他的影子…
傳真法師還有自已的公眾號,粉絲近四萬,他經常在上面曬日常,更多的是帶貨。甚至,為了區區幾兩碎銀,傳真法師還公然為美容廣告站臺,硬是把自已肥頭大耳圓嘟嘟的肉肉形象,說成了‘漂亮’,并要大家多辦美容卡。和尚美容,估計這是連韓國人都沒有想到的吧…
或許,傳真法師可能是想向他那位少林寺的老鄉兼同行多多學習,然而一旦參與了過多的名利心理,事情就變質了。回想他最早的初心,只是想做一名記者,見識大千世界。可惜再也回不去了,等待他的,或許會是人們的審判…
從藥品到癮品,檳榔在中國的流行史
《一嚼兩千年》,曹雨著,中信出版集團·新思文化,2022年6月版
中國食用檳榔的習俗是怎么來的?
現在中國最常接觸到的檳榔是湖南式的,這些包裝好的檳榔是我們最常接觸到的。檳榔成熟果子的顏色和《一嚼兩千年》這本書的封面顏色比較接近,嚼出來的汁液也是這個顏色。但實際上,這種類型的檳榔的流行在中國是非常晚近的。就像這本書的名字《一嚼兩千年》,中國人吃檳榔吃了有兩千年的時間。傳統上吃的是青色的檳榔,這才是最傳統的吃檳榔的方法。而這種原本的食用方法曾經廣泛流行于整個廣東、海南、福建這些比較靠近熱帶的沿海地區。
這是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最早的一幅描繪中國人吃檳榔的比較寫實的畫像,是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的William Alexander畫師畫下來的,當時這個畫像是沒有寫地點的,但是從他的行程來看,最有可能畫下來的地方是在澳門,他很有可能是在澳門看到了當時做檳榔的這么一個情境,然后把它畫了下來,這里有蔞葉,這邊有一個石灰盒子,這邊是已經包好的檳榔,這個時候看到的檳榔的樣子就跟臺灣看到的包葉檳榔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當時廣東是流行這樣吃檳榔的。
William Alexander描繪的中國人吃檳榔的畫像。
但是大家如果最近有去廣東的話就會發現,其實廣東人早就已經不這樣吃檳榔了,這個習俗對于廣東人來講都是非常陌生的了,因為它已經消失了至少一百年的時間,以至于到民國初年的時候,嚼檳榔的這個問題已經不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了,而在其他地方它還會被認為是一種社會問題,但是那個時候在廣東已經沒有嚼檳榔的習慣了,意味著一個傳統民俗徹底的褪去。
廣東食用檳榔的習俗是從哪里來的呢?世界上所有吃檳榔的人,嚼檳榔的習俗的起源都是南島語系族群。南島語系族群對于華北或者北方的人來講可能還是蠻陌生的概念,如果我們了解中國的語言構成通常我們會說漢藏語系,漢族、彝族這些都屬于漢藏語系的民族。還有一個很典型的語族就是侗臺語族,侗族、壯族、傣族都講侗臺語族的語言,是在中南半島活躍的;還有一個苗瑤語族,有時候也叫它中南語系,這個語系的族群活躍在中南半島。接下來中國北方還有阿爾泰語系,有這么幾大語系。
南島語系族群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族群,這個族群的起源地,一般來講學術界廣泛認為它是來自我國的臺灣島,臺灣開始源起以后向整個太平洋群島和東南亞的這些島嶼上面進發,這個族群是遍布在海洋上的,以航海技術作為他們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它還有一些奇怪的民俗,比如中國古籍里面記載的“雕題黑齒”,一般就是指南島語系族群的后裔。所以當我們看到中國古籍的時候會發現有個問題,它里面會寫到很多對南方民族混淆的稱呼,它可能會把甌越、越裳、駱越都認為是百越,不加以細致區別,但實際上在中國長江以南的這些原生民族之間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他們可能是屬于不同的語系。比如有些是來自侗臺語系的,有些是來自南島語系的,這些民族都是生活在華南大地上的。隨著漢族逐漸向南拓展,這些民族有一部分融入了漢族,有一部分永遠離開了華南,遷徙到中南半島上面去了,所以南島語系族群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現在在中國大陸已經看不到任何的南島語系族群了,但是曾經它是在中國沿海有定居地的。
南島語系族群是目前被發現的第一個食用檳榔的族群,最早的遺址是在巴拉望島上,這個島上有個都揚洞穴,發現了最早的人類嚼檳榔的痕跡,大概距今五千年前的嚼檳榔的人的牙齒的痕跡,必須是由檳榔和石灰混合以后產生的痕跡,所以最早的食用檳榔的痕跡發生在巴拉望島。
之后的記錄也可以在馬來半島或者在菲律賓群島或者越南南部可以發現這些嚼檳榔的痕跡。但是很遺憾在華南并沒有出土這樣的東西。如果按照嚴格的考古學的判定方法,我們不能印證說嚼檳榔的習俗就在漢人到達華南以前就真正存在過,但是文獻上能夠支持漢人到達華南以后發現檳榔那么一個說法,所以我們現在能夠得到的證據就是說我們雖然沒有明確的考古學的證據,但是我們可以間接推斷出來,華南是存在嚼檳榔的南島語族的部落的,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找到任何的實在的證明,大概就是這么一個情況。
嚼檳榔的習俗隨著南島語系族群的擴散,擴散到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地方以外還影響了它北方的兩個鄰居,一個是印度一個是中華。印度受到這個影響以后,幾乎在整個南亞次大陸上都產生了嚼檳榔的習慣,他們把這個作為一個宗教儀式當中的一部分,流傳下來,所以在印度嚼檳榔是個很普遍的事情,到現在也是,印度人嚼檳榔跟南島語系族群還是有點不一樣的,印度人嚼檳榔的方法是把檳榔切得非常碎,裹在蔞葉里面,也是會加石灰,但是他們還會加煙草、加糖,會加其他的香料,是非常混合的嚼法。在中國嚼檳榔的習慣,長期以來在嶺南是保持著跟南島語系族群一致的嚼法,就是青葉青裹的狀態。
檳榔的藥用用途
如果說到中國人對檳榔的記載,第一個記載檳榔的人是楊孚,楊孚本身就是廣州人,當然廣州這個名稱出現既早又晚,它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交州廣州這樣的說法,但是當時的廣州是泛指廣東廣西的所有地方。現在的廣州市的出現是在民國初年重新定義的,所以現在的廣州跟以前的廣州所指的范圍不一樣。楊孚井這個位置是在廣州的下渡村,這個村落現在已經位于市區里面了,長期以來它是處于城外的一個郊區的位置。在楊孚井這里,其實這個楊孚井也是有問題的,它是后來推斷的,可能是楊孚家后花園的井。但是由于這個村的位置,數千年來是沒有變更過的,所以這個推斷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楊孚是第一個記錄了檳榔的人。
可以想象一下,當東漢的楊孚詳細記錄檳榔的時候,你所得到的信息就是楊孚是一個漢人,他是一個在南越的漢人,他很有可能是一個漢王朝為了征伐南越而派下的一個軍官的后代,大概是這樣一個征服者的地位出現在南越的土地上,他就詳細記錄了檳榔的食用方法。比他更早的是司馬相如,司馬相如也記錄了檳榔,但是他的檳榔只有一句話,所以我們不認為他是實地見過或者能夠直接傳遞信息的一個東西,他在《上林賦》里說了一句話“仁頻并閭”,仁頻就是檳榔,并閭就是棕櫚樹。他這里說的“仁頻”實際上是Jambi的音譯,在馬來語里面Jambi是指檳榔,Pinang也是指檳榔,兩個說法在馬來語和印尼語里面都是這樣的。我們現在看到印尼是有一個叫作占碑省的地方,占碑就是Jambi的意思。像丹戎檳榔也是印尼的一個地方,馬來西亞還有檳榔嶼,檳榔嶼是很有名的地方,因為它跟辛亥革命有密切的關聯,發動三·二九廣州起義的時候,指揮部就在檳榔嶼。
我們看這些名字命名就可以看到南島語系族群對于檳榔是有一個想象的,就好像西方文字對于橡樹的想象,西方文學里面經常會出現“橡樹騎士”或者“橡葉騎士”這樣的說法,他認為橡樹是代表一個騎士高貴的品格的,所以在西方的文化里面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一些地名。中國傳統也有類似的一些,像河南的柘城,柘在古代就是一個挺受尊敬的一種植物,所以把這個柘經常用作地名,還有很多小地方是跟柘有關。檳榔在南島語系族群里面有同樣的意義,他認為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值得描述的植物,就像中國人說的竹子、蓮花,或者中國印象當中的梅花之類的一個比較正面的植物的形象,在南島語系族群的印象當中是有這么一個印象的。
傳到了漢民族的視野以后,楊孚是第一個記載它的人,他是這樣說的,“檳榔,若筍竹生竿,種之精硬,引莖直上,不生枝葉,其狀若柱。其顛近上未五六尺間,洪洪腫起,若瘣木焉。因坼裂,出若黍穗,無花而為實,大如桃李”,就描述檳榔的樣貌,最后很重要的一點是說“飲啖設為口實”,就說當時嶺南人嚼食的方法,加上解釋,把牡蠣灰加入檳榔當中同嚼能讓人產生欣快的感覺,俗曰:“檳榔扶留,可以忘憂”。后來本草綱目也是沿用了這句話“檳榔扶留,可以忘憂”,所以是對檳榔的一個很重要的文化想象就是從這里來的。所以從楊孚開始,他特別寫成了這本《異物志》,把嶺南的各種物產介紹到中原去,是中原人第一次知道了嶺南有如此多的物產,可能會有很重要的藥用價值或者食用的價值。
檳榔在楊孚把它介紹到華夏文明、中原文明之后,就產生了檳榔的第一個用途,因為檳榔是一個嶺南人經常嚼的東西,而當時的中原人對嶺南人的印象是多瘴氣,所以他當時認為嶺南人之所以在嶺南而不會生疾病,是因為他們嚼了檳榔,而檳榔可以祛瘴氣,具有了這么一個想象,所以從這時候開始檳榔被賦予了洗瘴丹的別名,他認為這個東西可以去除南方的瘴氣。瘴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想象,大家如果現在去想的話,現在如果一個北京人要去廣東的話,大概不會把瘴氣作為一個考量的因素,我可能到廣東會中瘴氣,應該不會想這個事情的。其實不僅是現在不會想,從明朝開始就不太會有人想這個事情了。
但是如果你放在兩漢或者魏晉時期,當時的人對于發配嶺南還是非常恐懼的,認為如果我到了嶺南的話一定活不長,一定活不下來,我一定會中瘴氣,我一定會死掉。昨天我在北京我也感受到一種,恍然有一種走在廣州街頭的感覺,北京也變得很濕了,有點嶺南的感覺。總之在那個時代,至少是在宋代以前,基本上嶺南是一個被人畏懼的地方,因為它有很多關于瘴氣的想象,認為到了嶺南一定會有瘴氣,《三國演義》那個書里面寫了特別多關于云南的瘴氣的想象,總之南方是有瘴氣的,這是當時普遍存在的一個想象。
但是后來為什么就沒有了呢?尤其南宋以后基本上對嶺南的瘴氣就沒有太多的描述了,主要是因為嶺南的生活條件變得比較好,大家愿意去了,瘴不瘴氣其實是個借口。我要是不想去它就有瘴氣,我要想去它就沒有什么瘴氣。生活條件變好了以后,以至于到了明朝的時候,嶺南已經變成了一個商賈云集,沃野千里的地方,那時候是搶著去,那些當官的一想到能夠去嶺南刮刮地皮還是很開心的,這個時候已經完全不畏懼瘴氣這個事了。在兩漢之際,瘴氣還是很明顯的一個東西,所以檳榔已進入中國人的文化視野,馬上就被賦予了一個洗瘴丹的想象。檳榔也成為了一個下一切氣的首選用藥,就是指所有的惡氣、嘔氣,覺得氣不順的情況都可以使用檳榔來調節,所以檳榔當時在四大南藥之中作為首選用藥,所以當時對檳榔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不過也不要認為檳榔是個便宜的東西,藥在古代的價格是很高的。
檳榔入藥的形態一般是這個樣子,檳榔心切片以后的圓柱的狀態,可以看到它的紋路很漂亮。所以我們有時候說一些木料或者一些東西比較好會說它有檳榔紋就從這里來的,因為它的紋路很好。
對于檳榔入藥以后的記錄最早是由張仲景開始,張仲景當時在他的藥方中就明確地寫了好幾味關于下胃氣,下嘔氣,消食的藥用到檳榔,從他開始以后,葛洪和陶弘景都有描述檳榔的使用,對檳榔經過魏晉以后的確認,它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普遍下氣的用藥,它的中醫藥的地位就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以至于到了東晉以后,它已經是一個非常常見的藥品。
檳榔與佛教
我們說到漢人南遷對于檳榔的影響,我們知道在檳榔的發展當中一個很重要的時代就是魏晉南北朝的時代,它對于檳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實際上這個時期的核心就在于統治重心的南移。在兩漢時期關于檳榔的記載,一般來講出現在《異物志》里或者出現在一些醫書或者藥書,那么在兩漢之后檳榔開始普遍出現在中文的文獻里面,最核心的要點就在于中國的統治的重心從原來的洛陽轉向了建康,當他把首都搬遷到南京以后,建康就是現在的南京,整個的文化和士人集團都向南遷移以后,它對于檳榔的認知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加強了對于檳榔的了解,因為建康離南方近了很多。原來統治的邊陲,比如說漢代,漢代那時候把交廣二州的首府是放在這個位置,廣西梧州和廣東封開之間的位置。這個位置是一個沒有什么屏蔽的地方,基本上是西江中游很多山的地方,所以那個地方是非常不適合作為都城或者作為大的城邑發展的。
廣州是一個非常適合作為大的城邑發展的地方,都是平地,它能夠統轄整個珠三角的肥沃平原。在南越國的時候,廣州的市區一直都是作為城邑而存在的,但是到漢代的時候他把這個城邑毀掉了,遷到封開去,意思就是穩定勝于發展,對于漢朝來講,嶺南不重要,所以我需要把你的城邑放在一個比較小的地方,我要限制你的發展。那么到了東晉,尤其是在東吳的時候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東吳并不統治北方的已開發的地區,所以南方對他來講很重要,他很重視開發廣州。這個時候當時的孫吳政權就把原來在封開的交廣二州的首府搬到廣州去了,把廣州重新建立了起來,這個時候他認為嶺南對他來講很重要。
到了東晉的時候,嶺南對東晉來講也很重要,因為它把北方所有的腹地都丟光了,這時候廣州對他來講非常重要,他需要加強對這里的統治,不斷派遣得力的官員,不斷把嶺南的物產開發出來,能夠為其所用。所以當華夏統治重心南移的時候,檳榔作為文獻當中記載出現的東西就變得特別重要。
大家很正常會產生這樣的想象,比如說在北京,北京文化資源也是很多的,以至于我作為一個廣州的文化人我都經常想著我要搬到北京去住,因為北京實在是聚集了太多的資源,靠近統治重心是文化人天然的屬性。建康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的首都在建康的時候,文化人都會跑到建康附近去住,這樣你對南方物產的記錄和描寫自然會多起來。對于南方的記載又進一步變得比較少,所以就造成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對檳榔描述最多的一個時代。
在這樣的一個喪亂的前提之下,感受那個時代獨特的精神狀態,南遷的漢人對于北方一片喪亂這種感覺。大家如果知道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的話,會講到洛陽的白馬寺,這是第一個中國的佛教寺廟。雖然在東漢的時候,佛教就已經傳到了中國,但是它真正興起是在南北朝的時候,在南北兩方,大家知道南北雙方都進入大混亂的背景下,佛教就成為了最大的贏家。而且雙方統治者都非常需要佛教來鞏固他不正統的政權的地位。如果相對于之前的政權來講,比如說漢代,漢代是一個正統性非常高的政權,它對于宗教的依賴是比較弱的。但是南北朝無論到了哪邊,無論是北魏還是蕭梁,他們都是屬于偽政權,因為自從宋武帝劉裕篡位之后,整個政權的合法性得到了很大質疑,這個時候佛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佛教又再一次加強了檳榔的印象。
我們現在看佛教的歷史,前一段的時候看到了南島語系族群對印度人的影響那一段,印度人嚼檳榔非常早,在佛教誕生以前印度人就有普遍嚼檳榔的習慣,但中國人沒有,中國人沒有主要是因為氣候條件所致,印度是適宜種植檳榔,南亞西大陸的南端都是適宜種植檳榔,所以他們可以種出來,但是中國是不適宜種植檳榔的,到現在為止只有海南和臺灣是可以出產檳榔的,其他地方是不宜種植的,就比如說廣東的南部甚至是很熱的地方都不適合種植檳榔,因為冬天仍然會受到寒潮的影響,檳榔樹一旦受到寒潮影響之后結的籽就非常小,結小籽之后這個東西是沒有辦法有足夠的商業價值,商業價值會大為降低。所以在印度,這個東西在佛教誕生以前就深深嵌入了印度文化當中,所以當佛教誕生以后它已經很自然地成為一種佛教的供養品,其中“五樹六花”的規定就包括了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菩提就不用說了,菩提是智慧的化身,高榕一般來講是一種觀賞性很強的植物,貝葉棕的那個貝葉就是用來寫《貝葉經》的,還有我們見過的藏傳的經文就是用貝葉寫出來的,它是用來曬干以后書寫經文用的。檳榔是作為佛教僧侶的香口物和提神物的,當時在印度的時候檳榔主要的作用就是在這兩方面。一方面是香口,你不可能用你污穢的口氣去沖撞佛祖,所以你需要檳榔來香口。另外就是你需要用檳榔來提神,佛教僧侶在打坐和冥想的時候其實是蠻容易睡著的,如果有檳榔就會好一些。糖棕就是用來生產一種褐色糖的東西,也是當時作為寺廟的一個很重要的供養品,所以這些東西是有意義的,我們現在看到的佛教所說的五樹六花的規定。
這個規定到了漢傳佛教以后好像不是很保留這個東西,因為“五樹六花”里面全部都是熱帶作物,漢地應該不太可能種得活這些東西。檳榔就不用說了,菩提和高榕還勉強可以,貝葉、檳榔和糖棕是不可能成活的。荷花還能成活,文書蘭、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涌金蓮,這應該都是種不活的,如果在華北的話應該是種不活的,南方會好一點點,但是也不能完全把五樹六花都給齊集。“五樹六花”我見到的最齊的是在泰國,泰國一般它的佛教就保持了傳統佛教要求的“五樹六花”,泰國的僧侶至今也是保持嚼檳榔的傳統,泰國佛前的供奉,這個就是檳榔。佛前供奉是必備檳榔的,在南傳佛教當中。
當這個佛教在中國的土地上大興的時候,中國人也突然發現檳榔,中國人一直把檳榔當成一種藥來用的,東漢以來一直把檳榔作為一種去瘴丹來使用的,突然發現佛教里面也用到了檳榔,這時候檳榔的地位一下就上來了,我供佛也要用到這個東西,所以檳榔在很長一段時間被作為賞賜品,賞賜給僧人或者寺廟。檳榔那個時候的價格非常高的,在古代一個遠距離運輸的商品,它的價格都會變得很貴。我們現在在北京吃個荔枝還覺得蠻平常的,但是我小時候在北京看到荔枝已經是非常稀罕的東西了,更不要說是在南朝的時候了,這是非常昂貴的食品。
我們后來能夠找到的關于漢人使用檳榔作為一種信仰象征的標志,最明確的例證就是河北宣化遼張文藻墓的壁畫墓,他的墓前是有兩盤檳榔的。明確地把檳榔供奉在墓前,所以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發現,你有這個證據就是鐵證了,有兩盤檳榔明確地擺在那里,就說明它對于佛教的強烈的信仰,因為張文藻墓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墓葬,他是使用的西天荼毗禮的一個葬法,把人燒成灰以后扎在一個木偶里面然后埋下去,那是一個西天荼毗禮的葬法,非常強烈的佛教信仰的標志。它后面這個經文全部都是佛教的經文,所以它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佛教信仰的體現,這里面所有的貢品里面沒有出現肉食。
正如之前南朝蕭嶷的遺囑里面也是這樣強調的,在蕭嶷囑咐家人在他死之后不能給他供奉屠宰的三牲。大家知道按照儒家的傳統,一個親王去世的時候至少要用到少牢的規格,所以是需要屠宰牲畜的。但是在他的要求當中是不允許出現這個的,他要求用檳榔和肉干和酒來供奉,肉干屬于三凈肉了,在部分佛教概念當中,因為當時戒斷酒肉制還沒有非常強烈的印象。在那個時代,檳榔已經被認為是一種佛教的,而且可以用來取代傳統的儒家的禮儀的,因為儒家是非常強調祭祀的,當時就已經采用了這種方法,用檳榔來代替。
張文藻墓中,最右側的兩個貢碟盛放著檳榔。
但是我認為即使在張文藻的墓里面發現了檳榔,也不能認為在遼的時代,在北方就有廣泛吃檳榔的可能性,因為我始終認為在北方檳榔是作為一種非常昂貴的東西,或者說只跟佛教信仰搭配的東西出現,它可能沒有那么廣泛地流行,可能少部分的貴族會享用,但是不可能出現大量的流行,它畢竟是個高價物。在這種特殊的場合,我們有時候會覺得墓葬里面發現的東西是個常態,但是墓葬里面發現東西其實是個變態,比如我們經常會發現大量的青銅器,我們考察一些比較重要的遺址會發現青銅器,但是古人吃飯真的是拿青銅器吃的嗎?不可能的,古人吃飯是拿陶器吃的,只是那些陶器沒有保存下來,它有一個幸存者偏差的問題。
墓葬里面也是這樣,墓葬里面陳設的東西并不是他們日常生活的陳設,是會有一些改變的,因為它是墓葬,有一個特殊的用途的,寄托著另外一些想法,它跟日常用途是不一樣的。當然墓葬已經是非常好的實物證據了,相對于其他的陳設來說。如果沒有辦法的話我們只能通過設想一千年以后的人如果要恢復一個我們現在的場景的話,而通過一個墓葬的場景來恢復我們現在的生活場景是很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情,我們現在有時候恢復生活場景就是用墓葬的方式來恢復的。如果要一個穿越了的古人來看的話會覺得是一件很陰森恐怖的事情。
檳榔如何成為情愛關系的象征?
到了南朝以后,我們剛才講的兩種用途,一個是檳榔的藥用用途,是從它物體的本身特性來出發的。另外一個是佛教的用途,直接從印度佛教傳過來的,被中華文化所借鑒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我說的四種對檳榔當中的想象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叫作“調直亭亭,千百若一”的想象,這個想象使得檳榔多次出現在貶謫詩里面。就是當一個中原的文人或者一個士大夫被貶到南方的時候,他通常都會寫到檳榔,而且會一再強調自己的心跟檳榔一樣,無限的向往,對朝廷有一個忠誠度在這里,他這一段寫的,“本不大,末不小,上不傾,下不斜,調直亭亭,千百若一”,這一系列的東西其實是體現了檳榔作為一種物,它被頌揚的一種狀態,它被漢人賦予了一個文化上的想象,它是一種正面的積極的植物,這種文化想象就開始出現了,而這種想象是漢文化疊加給檳榔的第一次想象。
當然這種想象很快就變成了另外一種想象,對伴侶的忠貞不貳。因為這種東西一般指的是對皇上,雖然我被發配到了嶺南,我見到了檳榔我就把它寫下來,以表達我對朝廷的心是沒有變的,我還是心向皇上,心向朝廷。但是到了民間以后,畢竟做官的機會不是人人有,但是情愛的關系應該是人人都有,所以到了民間以后,它這種形象就變成了一種忠貞不貳的相生相需的形象,就變成另外一個狀態,就變成了民間的定情信物。
檳榔長期以來保持一種情愛關系的象征,比如說在印度的神話里經常有關于檳榔和定情物的關系,很自然的檳榔會作為一種定情物,因為它有“調直亭亭,千百若一,上不傾,下不斜”,反正就是一個很正面的情愛的形象,大概是這么一個意思,所以它一直是有這樣的含義的。在中國的文化里面也是有這樣的含義的,比如說在廣東、越南,現在越南的婚禮也是有的,廣西的婚禮當中檳榔都是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禮物要互相交換的。檳榔在嶺南婚禮中是非常正式的交換物,它是體現正式關系的,而不是體現偷情關系的。
但是在北方的文獻記錄當中體現了一個偷情的關系,比如說紅樓夢中的賈璉跟尤二姐討檳榔,這體現的是一個非正式關系,它也是男女關系,但它是一個非正式男女關系。但嶺南是一個很正式的男女關系,它體現的是叫“奉檳榔、擔檳榔、酬檳榔、檳榔歌”,它是有一套儀式跟它相伴隨的,這是一個非常正式的場合,檳榔在嶺南沒有任何的負面的偷情的意思。但是離開嶺南之后就產生了這個意思,這是為什么呢?你想它情愛的意思沒有變,但是因為它在北方不是一個那么常見的東西,所以它被賦予了一個更加非正式關系的含義。所以就會有了這樣的一個意味在里面。
這是在民國初年的時候畫的一個“此中國賣檳榔之圖也,其人用籠內裝安南海南檳榔,沿巷售賣,每枚用剪夾碎數瓣,買去零星食之”,這是對當時民國初年賣檳榔的記載。其實到八十年代的時候,在湖南的街頭還經常可以看到一些賣檳榔的攤販,當然已經不是用這種擔擔,一般是用小推車來行進的。我們現在所熟悉的包裝檳榔的狀態是從90年代以后才開始大規模流行起來,它真正的盛行是2000年之后隨著電視媒體的推廣在全國開始流行,也是在特定的職業當中,比如說火車司機還有電競行業從業者,它有特別的職業偏好。
在臺灣的檳榔有一個別的含義,是檳榔西施,這是在臺灣產生的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臺灣一直是可以出產檳榔的,中國唯二的檳榔產地一個是海南一個是臺灣,海南檳榔和臺灣檳榔的源頭還不太一樣,臺灣本土的少數民族是有采檳榔的習慣的,但是臺灣的檳榔西施是另外一種風俗,兩個源頭有蠻大的差異,在書里面有比較詳盡的描述。在清代以后,清末的大變局當中,廣府地區曾經是非常重要的吃檳榔的領地,現在只有零星的文化的遺存,大陸地區在二十世紀以后只剩下湘潭,只有湘潭地區比較完整地保留了吃檳榔的習俗。但是對于檳榔的記載當中廣州人是寫得最多的,廣州在歷史上吃了很長時間的檳榔,而且廣州是嶺南文化的核心地帶,這個地方記載了檳榔的歷史,包括楊孚的《異物志》,萬震的《南州異物志》,沙門義凈,他是個僧人,他曾經在海外施粥傳法,在印尼、馬來西亞還有蘇門答臘這些島嶼上面進行傳法。沙門義凈是個廣州人,他從廣州出發,試圖把大乘佛教傳到尚沒有佛教的地方,干了一件非常勇敢的行為,但最后不是很有效果。但他寫了一個很重要的筆記叫作《南海寄歸內法傳》,把他整個行程給寫下來,他看到的東南亞的情況。周去非的《嶺外代答》,他是宋代時候的人,屈大均是晚明時候的人,趙古農是清朝時候的人,這些都是廣東人。容媛和楊成志也都是廣東人,寫的《檳榔研究》,這是民國時期的,關于檳榔的記載最多的人還是廣東人,這些人形成了一系列的檳榔記載,才有了我后來能夠有充分的資源來寫成這本書。當然我也是廣州人,是繼承了一個傳統,冥冥之中的召喚讓我把這本書給寫了。
經過中國文人的不斷加工以后,檳榔在中國文化的形象被進一步加固了。比如李白的《一斛檳榔》“何時黃金盤,一斛薦檳榔”使用的這個典故。還有一個淚向檳榔,“淚向檳榔盡,身隨鴻雁歸”。還有庾信的《忽見檳榔》,“綠房千子熟,紫穗百花開。莫言行萬里,曾經相識來”。由于這些文人對檳榔形象的渲染,使得檳榔在中國文化當中形成了更加強烈的文化印記的形象,使得檳榔變成了中國文化當中的一個標志物,就好像我們一般說到蓮花就會想起《愛蓮說》或者想到芙蓉,就會有一系列的文化想象,檳榔的文化想象是從這里開始的,所以它是有一個比較正面的文化想象在里面的,由于南北朝文人不斷渲染,給它創造典故。
嘉賓/曹雨
整理/李永博
校對/盧茜
尼姑實名舉報和尚威逼利誘,欲發生不正當關系
一尼姑實名舉報四川巴中佛教協會會長對其潛規則提出不正當要求,警方通報:相關情況正在調查之中。
近日,一位尼姑發視頻實名舉報四川巴中佛教協會會長照圣法師對其潛規則提出不正當要求,對方步步挖坑,三番五次威逼利誘讓其與他發生不正當關系,目前迫于壓力她已從四川離開。
7月20日,四川省平昌縣公安局官方微博@平昌公安 通報稱,7月17日,該局接到網民馬某梅(法號:釋果殊)在抖音等網絡媒體實名舉報李某(法號:釋照圣)對其騷擾、恐嚇等情況后,賡即對該舉報進行調查。相關情況正在調查之中,一切以官方發布消息為準,請廣大網民不信謠、不傳謠。
警方已經介入,那么一切結果,最終結果以警方公布為準。
和尚很多,有好有壞。有些則是假和尚,專門害人。
同樣是在四川,2019年,一男子假冒僧人利用封建迷信進行違法犯罪,在四川省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
這名男子周某某,于2006年至2007年在浙江某寺廟出家,但未受戒,也未進行認定備案,后自行離開。2018年3月至8月期間,周某某在四川某市轄區內假冒“僧人”從事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動,以“驅鬼”、“轉運”、“封痣”等為由,多次強奸婦女、幼女,強制猥褻婦女、兒童多人。
其中,一被害女子在與母親發生爭執時,將被周某某強奸一事說了出來,才致使周某某案發。警方將周某某控制后,在其手機中發現多名婦女和兒童的不雅照片,并留存了他們的姓名。
公安機關調查發現,周某某還對多名婦女和兒童多次實施強奸、猥褻,他利用基本相似的封建迷信話術,讓被害人相信他是來驅除她們的“罪孽”的,并威脅受害人:“不要告訴家里人,否則要遭天譴,會被車撞死”。
法院認為,周某某利用封建迷信,違背婦女意志,強奸婦女,奸淫幼女,5人10次,其中奸淫幼女2人6次,屬多人多次,情節惡劣,其行為構成強奸罪;強制猥褻婦女2人2次,其中強制猥褻未成年人1人,構成強制猥褻罪;猥褻兒童3人7次,屬多人多次,構成猥褻兒童罪;其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公訴機關指控罪名成立,周某某一人犯數罪,應當數罪并罰。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于依法懲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見的規定,應當對其從嚴懲治,德陽中院依法判決如下:周某某犯強奸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強制猥褻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1999年,臺北省“地檢署”曾受理一件尼姑告和尚強奸案。自稱法號妙文的女尼,控告臺北市慧日講堂如虛法師與臺中埔里中道學院真華法師,說兩人涉嫌於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五年間,陸續強奸她及其他四、 五名女尼,同時還有女尼因而自殺。
妙文表示,如虛、真華兩位法師於一九八七年到九五年間,偽稱要查明她是否觸犯佛教戒規,以及是否為“陰陽女” ,帶她到房間寬衣檢查,兩人隨後逼迫她囗交,并強奸她得逞。妙文說,如虛、真華兩人怕事情爆發,除了指稱這是她所造的業障所致,要她多看佛經才能突破業障外,最後還承諾 要送她房子,要她閉囗。
2004年,法名為“釋印空”的和尚夜里卻去尋歡作樂,在嫖娼中因“小姐”反抗,便將“小姐”從四樓打落。當年30歲的釋印空,俗名為焦某某,本為農民,2001年10月到伊川縣龍泉寺剃發為僧做保衛工作。2004年5月5日晚,釋印空到伊川縣城某酒店的一美容廳,通過該美容廳老板要了一個王姓“小姐”,將其帶至該酒店四樓一房間。王某與其發生性關系后,便與焦在同一房間睡覺。5月6日凌晨2點多鐘,釋印空欲和王某再次發生性關系,王某不從,釋印空用手掐住王某脖子,王某大聲呼叫,并將其咬傷。釋印空十分生氣,拿起房間里的衣架朝王某打去,將其從該房間窗戶打落樓下,致王某多處受傷。
來源:重案組檔案
魯智深為什么外號天孤星,其實是因為在梁山眾人皆醉他獨醒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很難想像,花和尚魯智深在座次石碣上的星號竟然是“天孤星”,好像他是個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悲觀厭世的抑郁癥患者,然而細思之下也并非全無道理,如果將“孤”字解為“獨一無二”之意,其星號則頗有道理了。
喜歡《水滸》的人都知道,宋江是有父親和兄弟的;武松有個哥哥;林沖曾經夫唱婦隨,琴瑟和諧;就連流浪漢李逵還有個瞎眼的老媽媽呢(當然還有一個不孝的哥哥),而我們的魯大師出場時卻是個無父母,無兄弟,無妻、子的“三無人員”,五臺山落發出家后,更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斷絕了塵根。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相比眾兄弟,魯智深的確是“孤”了點,而且很可能他是個自小父母雙亡的“孤
正因為魯智深深深懂得下層人民的痛苦,所以他幾乎是梁山好漢中唯一一個好路見不平行俠仗義而又從不濫殺無辜的人。
宋江雖仗義疏財,扶貧濟困,“及時雨”名滿天下,但面對青州城外那些無故被殺的冤魂他能問心無愧嗎?武松雖有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的光輝事跡,但他也曾殘忍地殺死過同為被壓迫者的丫鬟仆役和無辜道童;李逵則更是好事干的不少,壞事干的更多的殺人不眨眼的黑魔頭;魯智深最欣賞最喜歡的兄弟九紋龍史進雖然不濫殺無辜,然而也做過殘酷的事情——打破東平府后,史進把告發他的李瑞蘭(他的舊情人)一家全部殺死了。而魯智深卻能做到“不放過一個惡人,不錯殺一個好人”,在盡可能少殺的前提下懲奸除惡,為民造福,真可謂“善莫大焉”!
魯智深的身份在梁山好漢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魯智深和武松都可算佛教人士,但二者又有明顯不同。武松是個帶發修行的頭陀,而且是個冒牌的“贗品”,是那個被孫二娘搞死的倒霉頭陀的替身,而魯智深則是名山古寺出身的貨真價實的僧人和尚,盡管他不是很遵守佛家的清規戒律。也許正是因為身份的獨一無二的特殊性,所以魯智深會有某種程度的孤獨感,以至于當他在南征方臘的慘烈戰爭中遇到到同為和尚的“偽國師”鄧元覺時,竟然幽默地發出了這樣一聲浩嘆:原來南軍也有這禿廝出來!
獨一無二的還有他粗中有細的性格。
我們都知道魯智深同志是粗中有細的典型,只有《三國》中的張飛可以與之媲美。其心思之“細”在“拳打鎮關西”里有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的表現——其一,他在放走金老父女之后,“且向店里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阻止店家前去報信,以保證金老二人的安全;其二,趕到鄭家肉店時,他并不見面就是一頓胖揍,而是想辦法先損耗鄭屠的力氣,然后再激怒他,具體說就是先讓他切十斤瘦肉,十斤肥肉,而后再挑釁般的讓他把十斤寸金軟骨切成碎碎的,這時候,鄭屠就像他預料地那樣終于爆炸了,結果把自己的小命送了;其三,失手打死鄭屠后,魯智深(當時叫魯達)并不倉惶逃掉,而是聰明地裝糊涂,大聲宣布對方詐死,而后大搖大擺,若無其事地走開。這等心思,這等氣魄,非一般人所能為,令讀者不由感嘆“魯提轄真神人也!”
魯智深的粗心和他的細心一樣令人瞠目,這可是有人證的,一個是史進,一個是李忠。
魯智深在渭州時和李忠見過面,喝過酒,還找人家借過錢(當然最后嫌少沒要),可是當二人在桃花村前再次相遇時,魯智深根本沒覺著對方耳熟面善,而李忠卻聽出了已經剃度為僧,變化頗大的魯智深的聲音。認不出李忠還情有可原,因為他對這個“小氣鬼”不感冒,那么史進呢?史進是魯智深非常喜歡的一個人,二人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可是當他們再次相遇時,粗心的魯智深愣是認不出他的這個好兄弟,倒是史進先感覺到了已經出家的他聲音耳熟。看來,史進他爹也沒在李忠身上白花錢,史進起碼學到了李忠“聽”的功夫,哈哈!
魯智深的另一獨一無二之處貌似悲劇,實則喜劇。
這就是他生命結束的方式。
魯智深應該是員福將,征方臘時沒有沙場殞命,也沒有身負重傷,而且還幸運地生擒了方臘,加速了戰爭的結束,挽救了許多人的生命。
班師回朝時路經杭州,魯智深對此地二見鐘情(和方臘軍打仗時來過此地),“心中歡喜”。于是,在這“江山秀麗,景物非常”之地,在一個“月白風清,水天共碧”之夜,聽潮之后恍然大悟的魯智深伴隨著錢塘江上如雷聲似戰鼓的潮信,沐浴更衣,寫頌焚香,悠然圓寂,天性騰空,立地成佛,留下了“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的千古絕唱。
一百單八將之中,熙熙攘攘的浮世眾生之中,誰能像魯智深一樣走得如此灑脫,這般優美,宛如一首清新雋永的無韻詩,難怪大惠禪師贊頌他:忽地隨潮歸去,果然無處跟尋。咄!解使滿空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憶江南/文
神佛與惡魔 武則天的雙面統治2
洛陽龍門石窟的盧舍那大佛像。認為該佛像是武曌真容的說法是1981年考古學者宮大中在《龍門石窟藝術》提出的一個假設。但從這尊佛像確實能看出武曌對佛教的熱誠,以至于將自己打造成《大云經》中的天女轉世。
唐寫本《大云經》,武曌正是根據這本經書將自己神化為佛陀預言的凈光天女轉世的金輪圣王。
(上接B02版)
神佛
神圣的女主
讓我們繼續韋安道的故事。后土夫人在流涕離開時,請求韋氏夫婦讓他們的兒子再送自己一程。看著這對情深的夫妻,公婆答應了她的請求。
故事就在這時發生了反轉。韋安道跟隨后土夫人回到了那座宮殿般的大城里。就在大殿上,后土夫人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朝見儀式。直到此時,坐在妻子身旁小榻上的韋安道才知道妻子竟是這樣一位地位至高無上的尊神。而接下來的一幕,更讓他目瞪口呆。
隨著“大羅天女”的通報聲響徹殿宇。韋安道驚訝地看到,走進大殿的竟是讓人戰栗的天后武曌。妻子微笑著對他說:“此是子之地主,少避之。”讓他躲在殿內的一間小房間里。韋安道看到這位不可一世的統治者竟對自己的妻子“拜于庭下,禮甚謹”。當后土夫人請她上殿敘話時,天后竟然“數四辭,然后登殿,再拜而坐”。
天后在神界的低三下四,與她在人間的威儀八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考慮到后土夫人的真身正是中國道教至高尊神“四御”之中的后土皇地祇。這一情形恰是在影射武曌時代的一宗史事:665年,唐高宗決定封禪泰山,但就在這次封禪大典前,武曌提出異議,她指出作為祭祀后土皇地祗的禪禮儀式,“禮有未安”。要求在祭祀后土時,由她帶領內外命婦前往奠獻。
于是,在封禪祭典的那天,臣民們看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情景。皇帝初行獻禮完畢,緊接著宦官在兩旁拉上了一道錦繡帷幕,武曌就在帷幕之內舉行了儀式。如果《新唐書》記載可靠的話,那么武曌精心安排的這場祭獻并不成功,“群臣瞻望,多竊笑之”。
盡管武曌是在群臣的譏笑聲中完成了儀式,但這卻是她邁向至高權力的第一步。女性在男性主導的封禪大典中扮演與皇帝平起平坐的角色,這是第一次。九年后,武曌與高宗加以天后、天皇之號,合稱“二圣”。這意味著她在政治上的合法地位已經毋庸置疑。而她想要進一步登上權力寶座,卻仍需要一個來自天意的認可。而這個認可,在她稱帝前夕,終于適時現身。
“爾時眾中,有一天女,名曰凈光……佛言:天女!……以是因緣,今得天身。舍是天形,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爾時諸臣即奉此女以繼王嗣。女既承正,威服天下,閻浮提中所有國土,悉來奉承,無違拒者。”
這部名為《大云經》的佛教經典,早在武曌出生二百年前,就被北涼譯經家曇無讖翻譯為漢文,但長久以來都鮮有翻閱。直到689年,武曌稱帝前的最后一年,這部經書突然從塵埃中被解救出來。經文中提到的天女轉世為轉輪圣王的預言,被巧妙地安在武曌身上。敦煌發現的《大云經神皇授記義疏》(S.6502)中,如此解釋為何武曌就是會成為轉輪圣王的天女轉世:
“經曰‘即以女身,當王國土’……今神皇王南閻浮提一天下也……經曰‘女既承正,威服天下,閻浮提中所有國土,悉來奉承,無違拒者,此明當今大臣及百姓等,盡忠赤者,即得子孫昌熾’。”
在《義疏》中,御用作者們還特意恐嚇那些不認可這一結論的反叛者“如有背叛作逆者,縱使國家不誅,上天降罰并自滅!”
佛教經典被解釋成的吹捧與恐嚇,為武曌加上了君權神授的光芒。她下令賜給這些發掘經書并作義疏和尚們紫色袈裟,并封爵縣公。次年,武曌登基稱帝,并下令長安洛陽兩京和各州都要建立大云寺一座,藏《大云經》,并讓僧人“升高座講解”。
但《大云經》只是武曌一朝令人眼花繚亂的君權神授的認可之一。翻檢史書就會發現,武曌登基前后的那段年月,各種各樣證明武曌應當登基稱帝的“祥瑞”如雨后春筍般紛紛現世。688年,武曌的侄子武承嗣進獻了一塊從洛水中發現的石頭,石頭上刻著“圣母臨人,永昌帝業”——向來以含混模糊著稱的天意從未以如此清晰的方式吐露天機。沙州平康鄉的一名百姓在園子里看到了一只五色鳥。善于翻檢文書迎合時政的官員很快將其定名為“代樂鳥”,認定是武曌統治“天下有道”的象征。
但這些天意祥瑞大都非常可疑。其中,偽造得最差勁的是一只所謂的三足金烏。關于這種傳說中的神鳥,漢代緯書《靈憲》中被解釋為“日陽精之宗,積而成烏”,《括地圖》則說它是為天上的女主宰西王母取食的神鳥。那么這只三足烏的現身,是不是指武曌在地上的地位就像天上的西王母一樣呢?
遺憾的是,這只鳥剛被送寄來,左右大臣就指出“一足偽耳”,就連那位傀儡皇帝李旦,都小心地指出前足是假的。沒過多久,這只前足就掉了下來。但武曌還是笑著吩咐:“但令史冊書之,安用察其真偽?”
平心而論,三足烏并不是一個好的祥瑞典范,三足烏出現次數最多的朝代是北魏,各地一共進獻了36次,最后一次進獻的四年后,北魏就滅亡了。但武曌似乎相信,祥瑞并不取決于真偽,重要的是如何記載和闡釋。對地震的解釋就是這種思維的一個典型代表。從684年到武曌即位的690年,剛好是隴西一帶的地殼活躍期。地震頻發。根據中國傳統的陰陽術數的解釋,地震被認為是“女主盛,臣制命”以下謀上的災異之兆。但在武曌的解釋體系下,卻引用佛經中佛陀悟道,彌勒下世“大地俱作六種震動”的記述,認定這是轉輪圣王降世的象征。
686年新豐地震是一次破壞力極大的災禍,據史書記載,地震導致“木石亂下,直墜新豐西一村,百余家因山為墳”。這樣一場慘禍,卻被闡述為《寶雨經》中女主臨世時涌出的“慶山”。災禍反而成了祥瑞,武曌也因這種“多災興邦”的解釋,再次為自己的神圣性撈取了足夠的政治資本。隨著這些被制造出的祥瑞紛紛出現,武曌從皇太后,到圣母神皇(688年),到圣神皇帝(690年)、金輪圣神皇帝(693年)、越古金輪圣神皇帝(694年)、慈氏越古金輪圣神皇帝(695年2月)再到天冊金輪圣神皇帝(695年10月),而這一連串神圣得令人畏懼的尊號被一個個加上的時候,正是武曌酷吏暴政最黑暗的時刻。惡魔與菩薩同時加諸在她一個人的身上,讓她成為了一個半神半魔獨一無二的至高權力的存在。但這種精神分裂的政治不會長久。
殘年
衰敗的權力
專制君主的第一要義是盡可能地抓牢權力。但公元700年的武曌卻發現自己越老越力不從心。她年且八旬,疾病開始侵蝕她神圣的身體。隨著精力的耗散,她越來越怠忽政務。那些她早年野心勃勃用以維持嚴酷統治的酷吏,也在697年被趕盡殺絕。很多年以前,一位叫李淳風的術士曾向太宗皇帝預言會有一名女子取代唐朝。當太宗表示要斬草除根時,李淳風卻勸說她此乃天意,不可違抗,他查看天象,等這位女主代唐稱帝時,“又當衰老,老則仁慈”。衰暮之年的武曌確實表現出了她仁慈的一面,當兩名大臣在朝堂上嚴詞反對她的旨意時,她沒有殺死他們,只是判處流放。
那些她用以為自己灌注神性的祥瑞之物也逐漸消失了。女皇對它們失去了興趣。昔日圍繞在她身邊的那些裝神弄鬼的僧道術士們,就像韋安道奇遇里的懷素、九思和明崇儼一樣,近乎狼狽地從歷史舞臺上離開了。只把這個孤零零的老人留在深深的宮殿里。她不再像昔日那般耳聰目明,能從告密者的揭發檢舉中嗅出謀逆的味道,而諷刺的是,就當那座昔日裝滿告密信的銅匭腐蝕敗爛之際,她手下的大臣卻真的在密謀推翻她的統治。
705年的冬天對武曌來說格外難熬,她臥病在床,只有兩名男寵張昌宗和張易之為她暖榻,帶來慰藉。但這天,當她睜開眼睛時,看到的卻是殺氣騰騰的文武群臣圍在床榻之前。
“亂者誰邪!”她喊道,聲音仍然具有震懾力,沉著、鎮定,但那些政變者卻不再恐懼這個衰朽殘年的老人會重振雌風。但他們仍然溫語勸導她主動將皇位交還給李唐王朝的合法繼承人,她的兒子李顯。
兩天后,獲得母親詔書同意的李顯登基稱帝。他和他的臣民所做的,就是把時鐘撥回二十年前,李顯第一次即位的時候,除了沒有那位嚴厲的母后,一切就像未發生過的那樣。
從某種程度上講,韋安道的奇遇故事與武曌的統治達成了某種共同點:它們本應不存在。韋安道的奇遇雖然影射了武曌的統治史事,但作者刻意留下蛛絲馬跡,告訴讀者除了天后這個姓名之外,其他皆屬虛構。為此,它還特意杜撰了兩個不存在的年號:大定和天策,用以影喻武曌造神運動最熱烈的大足和天冊萬歲時期。作者讓她的親信僧人和術士在后土夫人面前狼狽認罪,也可以視為是那些迫害無辜的酷吏和偽造祥瑞的小丑罪有應得的下場。
但這一切,都只能發生在這個虛構的世界里。而在真實世界中,武曌孤寂地躺在上陽宮中。705年12月16日,她死了。無論是后土夫人,還是曾經眷顧過她的那些神靈和祥瑞,在這一刻都緘默不語,冷眼注視著這個曾經假祂們的名義進行統治的女皇咽下她的最后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