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咆哮近衛軍聲望(遼粵開門黑,CBA群雄補強還是雙雄爭霸嗎?)
地獄咆哮近衛軍聲望文章列表:
- 1、遼粵開門黑,CBA群雄補強還是雙雄爭霸嗎?
- 2、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2世紀羅馬軍團武備演變
- 3、被綁架的皇帝:淺談古羅馬皇帝與軍隊之間顛倒的主從關系
- 4、友好互助四十年?漂亮國為何終把伊朗培養成了如今的結果?
- 5、英超七大名帥的管理哲學,你最服誰?
遼粵開門黑,CBA群雄補強還是雙雄爭霸嗎?
遼寧23分慘敗北京,廣東不敵無孫銘徽的廣廈,為國家隊貢獻最多球員的兩隊,在CBA第二階段遭遇開門黑,遼粵爭霸真要結束了嗎?
索尼-威姆斯連續命中,易建聯攻守兩端全面發力,廣廈的領先優勢數次被蠶食。在孫銘徽早早被罰下,胡金秋剛從國家隊歸來已經累得快直不起腰,末節0分的情況下,趙巖昊挺身而出,用一個又一個艱難的進攻頂住了廣東兇猛的反撲。
廣廈力克廣東,同時將遼寧重新送回了積分榜首,如此,在賽季進入第14輪時,積分榜前三戰績均為12勝2負。遼寧沒有絕對的戰績優勢,而廣東甚至排不進前三,聯賽前八的勝率均超過7成。
過去幾年,聯賽都在期待群雄并起,但19-20賽季新疆意外倒下,遼寧后半段崛起,聯賽最終都進入了遼粵爭霸的格局。聯賽許多年未出現像今日這樣的局面,遼粵受到的沖擊比前兩季要大得多。
何來群雄,是謂嘯聚山林,招兵買馬。
廣廈三少已是唱了多年的老調,可三少均可稱得上球星也就是最近兩季的事情。自從2018年后,廣廈引援一日不如一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各種困難局面最終把全華班練成了保底的武器,三少崛起的同時,許鐘豪和馮欣老將來投,朱俊龍、許可、趙嘉仁活力十足。
賈羅德-瓊斯的首秀正趕上對廣東的大戰,貢獻17分9籃板3助攻2搶斷2蓋帽,除了近幾年修煉出的三分僅僅6中1,幾乎可打滿分。破全場緊逼后助攻胡金秋扣籃,防擋拆卡住易建聯隨后大帽趙睿,這可不像剛剛到隊的外援。
過去9年,在歐洲四處漂泊的經歷,似乎讓他能夠快速融入一支球隊,盡管他效力的聯賽并不強,但至少他也以主力身份拿了3個聯賽冠軍。廣廈并不需要大包大攬的外援,兢兢業業的賈羅德或許真是良緣。
同在榜首的深圳有聯賽最長的8連勝,他們會和廣廈在明天有一場大戰。在阿斯齊亞-布克和沈梓捷帶領的上季第8名班底基礎上,深圳本賽季召入多位全運會奪冠的年輕小將,最近又簽回了賈里德-薩林杰。
曾經在CBA大殺四方的薩林杰,如今是深圳的B計劃。
首秀只打了14分鐘,6中2,4分3籃板1助攻1蓋帽,薩林杰并沒有大爆發。作為布克后的第二外援,深圳有充足的時間讓他去找回比賽感覺,即便無他,深圳也有4人場均15 ,而一旦他能在接下來一系列強強對話中完成磨合,深圳的未來不可限量。
上賽季的青年近衛軍,浙江本賽季依舊強勁,雖然10勝3負,只排在第6位,但他們的陣容實力有增無減。余嘉豪升入一隊,場均13.7分10.2籃板1.2助攻1.1搶斷1.3蓋帽,已經是最佳新人的頭號競爭者。
與此同時,他們簽回了尼古拉斯-拉科塞維奇,23歲的年輕大外援,和這支年輕的球隊一起成長。這種養成式的外援使用方式,其實也透露出浙江與崛起前完全不同的心態,他們曾是最喜歡簽大牌外援的球隊,而且專注為各隊嘗試外援,威姆斯便出自該隊手筆。
浙江新近又簽約小外援埃里克-格林,一內一外雙外援到位后,對球隊實力會有進一步的提升。對了,浙江可不想只做一年沖進四強的暴發戶,他們還簽了外教米哈伊爾-米哈伊諾夫,曾幫助俄羅斯拿過兩屆世錦賽亞軍,退役后在多支球隊和俄羅斯國青做過內線教練,如此來頭就是要為浙江打造內線重器。
擊敗遼寧的北京同樣是大手筆引援,他們在第二階段已經官宣了3名外援,林書豪、喬納森-吉布森、小巴里-布朗,并且預計還要簽第4名外援。最近兩年,北京幾乎在保留幾名核心主力的情況下,把輪換陣容更新了一茬。
林書豪歸來后,北京過去兩年積攢的陣容實力也要開始爆發了,他們如今雖然戰績只有9勝5負,可絕對不容小覷。雅尼斯在北京還從未有過如此兵強馬壯的時候,他在每個位置似乎都能夠排得出幾位備選,有防守兜底,補強后的北京是任何球隊都不希望碰的對手。
真正能概括本季風云變幻,還看上海大鯊魚。
上賽季倒數球隊一瞬間躍居前列,上海用最不可思議的補強換來了戰績翻天覆地的變化,福建的王哲林、山西的任駿威和賈馬爾-富蘭克林、四川的袁堂文,再加上新人李添榮,前一季的郭昊文等人,上海隊中已經沒幾位老同志了。對了,還有教練李春江。
諾阿-馮萊首秀27分鐘,23分15籃板5搶斷2蓋帽1助攻,連續不停地轟炸籃筐,搶斷后上演大風車,行進間單臂暴扣。NBA選秀前十順位的內線天賦,且年齡還在當打之年的大外援,在CBA實屬罕見,可就讓上海挖到了。
一個休賽期,上海補充了5個其他球隊主力級別的球員,又練出了2個天賦爆棚的年輕人,這還不算完,吉默-弗雷戴特早就已經對外宣布過他本季回歸上海。和北京首鋼一樣,上海久事根本不差錢,他們的體育版圖遠比我們想得還要大。
這還沒有算郭士強指導的廣州和楊學增指導的山西,加上他們,目前積分榜前9名的球隊就齊了。除了廣州窗口期沒有補強,未來可能會掉出前8,其他8支球隊竟然在窗口期又完成了一輪新的補強,未來一段時間里,競爭將進入白熱化。
回到遼粵身上,同是輸球境況卻完全不同。
遼寧主動輪休了郭艾倫、韓德君、張鎮麟和李曉旭,一方面是隔離歸來狀態不佳,另一方面是迎來了新援埃里克-莫蘭德,同時等到劉志軒、吳昌澤的復出,再加上數位年輕人等待機會,球隊又有戰績優勢,輪休也就是合理選擇了。
有意思的是,這種大面積輪休,過去幾乎是三連冠廣東的專利,而楊鳴指導很長時間里都被球迷抨擊不會為球員調整時間。新賽季的遼寧不是衛冕冠軍,仍是挑戰者,可其眼光早已不局限于一場勝負得失,格局已有冠軍氣象。
相反,一向調度得體敢于輪休的杜指導,在外援回歸,易建聯、胡明軒以及一眾小將可出戰的情況下,還是讓國手趙睿、徐杰和周鵬都打了30分鐘以上。這其實也有理由,其一廣東本賽季狀況很不好,杜指導從第一階段起就不敢大意,其二為了應付艱難賽程,不得不盡快讓主力們與威姆斯完成磨合。
杜指導的如意算盤打對了一半,威姆斯畢竟是三冠老臣,和廣東無縫銜接,可是,國手們難掩疲憊,狀態萎靡,趙睿還險些受傷。從第一階段就持續的糟糕表現,讓廣東的衛冕聲望迅速下跌,他們正在經歷近20年最差的進攻表現。
遼粵境遇不同,但又遇到了相似的核心問題。
輪休大半主力的遼寧輸球并不意外,新援莫蘭德首秀4分8籃板4助攻2蓋帽,他在防守端的亮眼表現和進攻端的潛能,讓人們相信這次引援會很成功??闪硪晃煌庠畡P爾-弗格的4投1中僅得7分,這表現又讓他們想起了上一季。
弗格是有能力場均30 的球員,季后賽里,他也的確保持著高強度防守,精準的罰球,以及出色的團隊適應能力,可是,球迷更期待他成為像萊斯特-哈德森那樣能夠在危機時刻站出來拯救球隊的超級外援。
郭艾倫在更強大的對手面前是否能夠得到內外線某一核心更多的幫助,這早就是在與廣東爭雄時留下的關鍵問題了??芍辽僭诰┻|戰后,在莫蘭德到來后,弗格在遼寧的未來定位又要接受考驗了。
無獨有偶,三連冠期間,一向以關鍵得分能力著稱的廣東,本賽季最大的問題也在于此。對陣廣廈,他們數次追近比分,卻又在拉鋸戰中失去了對比賽的控制,最后被趙巖昊一通操作帶走。這不是個例,本季早幾場比賽就出現過。
三連冠后的疲態,更甚于廣東隊身體上的疲勞。他們的戰法被研究了三年,他們的終結方式被對手研究了幾千遍,當阿聯回來,他們在打關鍵進攻又出現猶豫時,一切微小漏洞都會被對手抓住。
威姆斯回歸能否解決這個問題,眼下來看只能解一時之急。
在下半場,威姆斯一度連續得分,所向披靡,阿聯也有多個回合攻防兩端持續爆發,然而,廣東如今不能將這些表現穩定下來,他們的狀態起伏實在太大。杜指導其實早已預見危局,他在第二階段首場用徐昕首發,其實就是在考慮用陣容調配打破疲態,創造新的能量。
可目前來看,杜指導和廣東還需要繼續在阿聯與球隊的適配,輪換陣容的安排,防守變化等方面做出更多嘗試。三連冠球隊都會顯出疲態,廣東像極了一部電影續集,超級英雄們厭倦了打打殺殺,在平庸生活中蹉跎歲月,喚醒他們的辦法,要么是有一個超級英雄振臂高呼,要么便是遇到不可逃避的危機。
遼粵爭霸的第三年,群雄紛紛補強,一時間CBA天下四方割據,八方混戰。爭霸格局目前受到沖擊,但并未被打破,大比分輸球的遼寧大可以未雨綢繆,可不必杞人憂天,他們還是本季最強力球隊。
要在系列賽戰勝廣東何其難也,哪怕是如今問題重重的廣東,在季后賽,衛冕冠軍的氣勢仍足以讓所有球隊膽戰心驚。可在常規賽,廣東已不免要遇到麻煩,各隊瘋狂補強,白刃戰已經開始,遼粵爭霸的格局在本季常規賽恐怕難以復現。
遼粵開門黑,挑戰者蜂擁而至,總有人說CBA不夠激烈,這戰局當如你所愿。
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2世紀羅馬軍團武備演變
希臘化時代
—6.BC—4.BC
古羅馬軍隊的起源大約是在6BC。當時瑟維爾斯 圖利爾斯(Servius Tullius)把阿特如斯肯(Etruscans) ,羅馬人(Romans)還有拉丁人(Latins)的聯邦進行統一規劃。其中軍隊種類不再根據部落來編制。而是根據財產多寡來進行編制,有參軍資格的公民被分為五等,第 5 等級之下是貧窮者和無產者(capite censi) , “即按人頭登記的人,他們沒有財產,因此也沒有資格服兵役?!彼麄冎饕晕淦髦圃煺?、鐵匠、號兵等身份為羅馬戰事提供軍事服務。
而這五等公民具體為:
一等公民(財產在1萬德拉里以上):提供 80 個百人隊。需要自備武器裝備
裝備:他們被裝備成希臘式樣的長矛圓盾重裝步兵 (hoplites)他們的防護裝備為銅質頭盔,肌肉胸鎧和護腿。9尺長矛以及直徑1米重5到6KG的大圓盾,希臘式的Kopis短劍是作為在長矛折斷后的替代兵器。當然希臘和拉丁的其他種類頭盔也有使用。(“肌肉”式的胸鎧大概是羅馬軍隊中壽命最長的護具了)形象如下:
希臘圓盾(Argive shield)的內側,這種希臘圓盾由于面料的不同(皮革或者黃銅)通常重量在5kg到6kg之間,直徑1米,在形成密集方陣時,盾牌內側的邊緣可以用來被擱置在肩膀上。這樣可以減少一些前臂上的負擔
希臘Kopis 短劍是前6世紀至3世紀地中海地區一種比較流行的短兵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它來自西班牙,但在意大利發現過更早的。
二等公民(財產在7500德拉里以上):提供20個百人隊
和第一等裝備的差不多,唯一不同是他們沒有胸鎧,使用拉丁長盾而不是希臘圓盾。
三等公民(財產在5000德拉里以上):提供20個百人隊
其裝備除了沒有護腿之外和二等士兵一樣。
(拉丁長盾的形象頭盔形制和標槍造型與數量應該是出自于此)
四等公民(財產在2500德拉里以上):提供20個百人隊
沒有護具,但裝備拉丁長盾和長矛
這是最直觀的前四等士兵,從左至右是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五等公民(財產在1100德拉里以上):提供30個百人隊
被裝備成輕裝的投石兵
軍團并不只是步兵,還包括騎兵,這些騎兵是來自富有家族的18個騎兵方隊:
具體編制和形象等內容目前還欠缺準確資料,而裝備根據波利烏斯的描述:
關于武器和盾牌,則有如下描述:
整體形象可以看出,屬于希臘風格,持圓盾和尾部沒有刺細長且柔軟的長槍作戰,不著甲,不過沒提到是否有頭盔
大致形象可以從以下浮雕的拓印中看出,有科林斯式頭盔,圓盾:
在各等級所提供的士兵中,46 歲以上的年長士兵被分配去防衛可能針對羅馬城的進攻,其余年輕士兵則組成野戰軍,奔赴戰場。
軍團人數:
根據文獻記載,在羅慕路斯時代,每個軍團包括 3000 名步兵和 300 名騎兵。這
個時期之后,隨著軍團組織結構的不斷變化,軍團的兵力也不斷的發生變化,而
軍團兵力重要的固定變動基本上都集中在步兵。騎兵人數變化不大,在馬略改革
之前,基本一直保持在 300 名。不過在特殊時期偶爾也會超過 300 名。他們的
作用只是“布置在兩翼斟酌情形” , “多半留作預備隊之用。 ”
羅馬共和國早期,大致從王政傾覆到第 2 次布匿戰爭這一段時間,軍團兵力常規下固定在 4000 或 4200 名步兵。根據狄奧尼索斯記載,在羅馬人對???、伏爾西人和薩賓人的伏爾西戰爭(Volscian war)時,獨裁官曼利阿斯·發利略(Manius Valerius)征召了 10 個軍團,每個軍團 4000 人。在李維對早期羅馬軍團的記載中,人數也不盡相同,或是 4000 人或是 4200 人。當然共和早期軍團的士兵數量也并非一成不變,根據狄奧尼索斯的記載,
在對維愛人的戰爭中,羅馬軍隊共有 4 個軍團,總計 20000 步兵和 1200 騎兵。即一個軍團 5000 步兵,300 騎兵。波里比阿記載,在對高盧的戰爭中,一個羅馬軍團包括 5200 名步兵。
三線列時代
—4.BC-2.BC
三線列時代起源于卡米盧斯改革(BC.386)改革的動因是這樣的:直到前4世紀,羅馬人還在延用從伊特魯里亞人那里繼承過來的軍隊構成以及戰斗隊形。雖然效果很值得懷疑,但是至少在羅馬人與其周圍鄰居的交戰中,這些方式還是被證明是有用的。前390年,伊特魯里亞遭高盧人入侵,因而向羅馬人求援,后者派去的小型分遣隊導致了高盧人對羅馬的全面進攻。在阿里亞戰役中,羅馬慘敗給入侵的高盧人,軍隊全軍覆沒,除羅馬七丘中的卡匹托爾山外,羅馬幾乎全部淪陷。
戰后,羅馬人在馬爾庫斯?弗里烏斯?卡米盧斯的帶領下進行了全面的改革,中隊制也是從此時開始
根據李維的記載,在拉丁戰爭期間羅馬軍團拋棄了之前希臘式的方陣戰術和裝備,其中步兵被分為五個等級,三個梯隊:
第一線的青年槍兵(Hastati):裝備有近2米長的長矛(拉丁語:Hasta,該兵種由此得名),全部由青年人組成,共15個中隊(Manipulus),每隊60名士兵,2名百夫長,1名充當挑夫一類工作的雜工(其他兵種的小隊人員組成與之相同)。其中三分之二的士兵是重裝士兵,他們裝備著羅馬軍團標志性的橢圓形大盾(scutum),剩余的三分之一的士兵只裝備一支長槍(hasta)和一支標槍(gaesa);
第二線的壯年主力兵(Principes):由壯年士兵組成,裝備較好。同樣組成15個中隊,位于青年兵之后。全部為重裝兵
第一列和第二列總共 30 個中隊,被稱為前列兵(antepilani)antepilani 這個詞的意思即是指在羅馬戰斗陣型中位于第一列和第二列的人。
第三列則是殿后兵,同樣是分為 15 個中隊,但是每個中隊都是前兩列中隊的 3 倍,即每個中隊有 180 名士兵、6 名百夫長以及 3 名雜工。這種 3 倍兵力的中隊內也由 3 列士兵組成。他們從前到后依次是:
Triarii,后備兵,意為第三線,經驗豐富的老兵,裝備最好。
Rorarii,較為貧困者組成的預備輕裝部隊。
Accensi,意為助手或冗員,與前兩者相比不太可靠[13]。由部隊中最貧困者組成,僅配備有拋石帶(Sling),只用于極端情況或者用以填補前面的陣亡者留下的空缺。
而在波里比阿的記載則略有不同,這可能是李維根據不同的資料所得出的不同結論
根據波利比阿的描述:此時的軍隊主體分為三條戰線,即青年兵Hastati、壯年兵Principes、后備兵Triarii 并且在青年兵之前還排有一條由標槍兵velites組成的線列
而劃分屬于哪個線列則是根據年齡和裝備進行區分,其中標槍兵velites是最年輕切財產等級最低者,而后備兵Triarii則是最資深且裝備最好的公民
軍團人數:
根據波里比阿的記載,除了后備兵線列人數為600人,其余線列人數為1200人,總數為4200名步兵,并且配備300名騎兵,而特別危急的時刻步兵可以達到5000人,而軍團人數的增加,只增加前三列也就是標槍兵、青年兵、壯年兵,后備兵的數量維持在600人不變
再根據前面提到了李維、狄奧尼索斯的記載表明,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之前,羅馬軍團的標準人數是4000到4200名步兵,300名騎兵,危機時刻則達到5000到5200名步兵
而在第 2 次布匿戰爭后,羅馬軍團的步兵人數又有所變化,根據前文波里比阿記載,一個軍團只有在特別危急的時刻才增至 5000 名步兵。但是在李維的記載中,這期間的軍團步兵的人數卻一直保持在 5000 人以上。西庇阿在非洲的兩個軍團甚至包括 6200 名步兵。
財產要求:隨著羅馬連綿不斷的對外擴展戰爭,小農經濟紛紛破產,符合入伍資格的財產要求不斷降低,在波里比阿時代,參軍入伍的財產標準已經降至 400 德拉克馬(drachmae),即等于 400 羅馬德納里(denarii)或 4000 阿司。如遇危機時刻,甚至將標準降至 1500 阿司。
兵役:根據波里比阿的記載:在 46 歲前,一個騎兵的服役年限為 10 年,步兵則為 16 年 , 在特別危急的緊要關頭,步兵甚至被要求服役 20 年。 但是這只是一個人被要求服役的最長年限,普通的情況之下,根據共和早期慣例,公元前 2世紀之前一個羅馬公民只需服役 6 年,期滿之后他即可退伍。某些人可能一次服役1年,然后必須在下一次征兵時再次服役,直到他們服完 6 年兵役。一個士兵在服役期滿之后,他有作為志愿兵(evocatus)被征集的義務。evocatus 這個詞即指,羅馬軍隊里那些已服役期滿,獲得退伍令,但可以在執政官或將領的邀請下志愿被募集的士兵。 一些富有或聲望卓著的將領在新的戰役之前可能征募大量的 6 年服役期滿的志愿兵
軍餉:
共和早期,為了不耽誤農耕,羅馬人的戰爭往往安排在夏季。根據編年史家的記載,羅馬在建城之后三個世紀內都沒有在冬季進行過戰爭。然而隨著戰事的頻繁發生和羅馬的對外擴張與征服,戰事常常持續到冬季甚至影響到來年的春種。為了防止長期在外的士兵惦念農活和滋生厭戰情緒,羅馬開始向長期在外作戰的士兵發放軍餉。 這使得士兵因長期在外作戰造成的土地荒蕪的經濟損失得到了彌補。從而穩定軍心,利于國家發動長期的對外戰爭。在維愛戰爭期間,羅馬政府向長期在外的士兵發放了薪餉。高盧戰爭中,羅馬開始固定為長期在外作戰的士兵發放軍餉。到波里比阿時,隨著戰爭的頻繁,士兵長年滯留疆場,軍餉的發放漸漸固定化和正式化。每個步兵的軍餉為每天 2歐布爾(2 obols) , 百夫長是步兵的2倍,而騎兵是 1 德納里。換算下來,軍團步兵每年的薪資是120德拉里,百夫長為240,騎兵則為360
戰利品:
除軍餉之外,連綿不斷的對外征服的結果使羅馬獲得了大量的土地和戰利品。對于土地,羅馬將這些新土地的一部分用來獎賞軍隊。此時的土地分配原則還比較公平,即使貴族和戰功卓著的將領也與所有參戰士兵一樣,領取同樣數額的份地;對于戰利品,羅馬士兵掠奪敵人的黃金和白銀是羅馬國家鼓勵的一種行為。但每個士兵所得到的戰利品中的十分之一需要拿出來敬神。
此后這一軍制一直延續到BC107馬略改革
軍備:
裝備、形象:
波利烏斯的描述的他所在時代的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全副武裝的標準防護為:
盔甲:除了標槍兵外,所有軍團的士兵至少裝備胸前的一塊方形護心板(方形的護心鏡并沒有被發掘出來過。但圓形的護心鏡曾在Numantia(今西班牙Soria北)被挖掘出來過),財產在一萬德拉克馬的士兵會穿凱爾特人的鎖子甲。脛甲則可能跟此前并無差異,因此不單獨列舉了
頭盔:佩戴銅鐵制的蒙式頭盔(波利比阿提到過那個時代的軍團頭盔有黑色或者是紫色羽毛的盔冠)
武器、護具:拉丁長盾scutum(弧形的可以遮擋保護全身的盾牌,弧形結構極大的提高了盾牌側面的防護面積,并且具有一定的彈開箭矢的能力)
西班牙短劍gladius hispanicus(詳情見羅馬武備錄介紹)
兩支標槍、后備兵還裝備有一只長型刺槍(hastae)
形象如下:
左圖中為裝備蒙式頭盔和鎖子甲的富有士兵,(頭盔是復原后前3世紀末2世紀初的蒙式B形頭盔。頭盔頂部有一個外加的插冠基座。蒙式頭盔在共和國時期很盛行,它和鎖子甲一樣都是來自于凱爾特人,由圖中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羅馬鎖子甲的樣式:無袖、長度到臀部大腿,肩部有加強片
(此圖的鎖子甲樣式來源于在阿爾卑斯山附近發現的高盧士兵雕像,具體見輔助軍內容)
右圖則為裝備護心甲片和蒙式頭盔的士兵
而波利比阿提到青年兵已經是全副武裝,壯年兵并未提到裝備是什么樣的應該與青年兵一樣,而后備兵裝備和壯年兵一樣,除此之外還多一把長槍hastae(由于財產在一萬德拉克馬的人裝備鎖子甲,因此后備兵、騎兵這樣顯然更富有的士兵應該是普遍裝備鎖子甲的)
介紹完重步兵(青年兵、壯年兵、后備兵)那么接下來介紹輕步兵velites:
標槍兵來自于那些最年輕且財產等級最低的公民,他們的裝備根據波利比阿的描述,他們佩戴刀劍(西班牙短劍gladius hispanicus)、標槍、一般的頭盔以及直徑三尺制作堅固的小圓盾,而且還提到有時上面披有一片狼皮或者類似之物,用來保護以及辨識這名士兵;也使得軍官可以認出這個人以觀察他在面對危險時是否勇敢
根據雕刻和描述的形象,復原后他應當是這樣的:
圖中的小圓盾(parmae是長圓形木質盾牌,盾牌外包裹了皮革,盾牌中心的紡錘形的盾鈕是根據在希臘dephi的Aemilius Paullus紀念碑上的雕塑而復制的)
以上紡錘中心的盾牌的浮雕以及各類標槍頭、矛頭的出土實物
最后是騎兵:
根據波利比阿的描述他們早期并不穿胸甲:
根據以上的描述,我們得知波利比阿時期的騎兵用希臘式長槍和盾牌,那么他們的頭盔和胸甲是什么樣的呢?雖然波利比阿并未提及,但是所幸有浮雕提供一點線索:
從以下雕刻可以看出,至少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鎖子甲成為羅馬騎兵的主流胸甲(并且擁有肩部加厚甲片),這也側面印證了波里比阿說的有錢士兵會裝備鎖子甲的描述(因為騎兵都是富有的階級)佩戴希臘式頭盔,武器為希臘式長矛,短劍或匕首(見自后兩幅圖)持一面希臘式圓盾(見下圖)
左右圖為同一個雕刻,可見其裝備為長矛、鎖子甲和attic chalcidian盔
同時,羅馬騎兵的還穿戴希臘beotian式頭盔,如下圖:
左圖為穿戴鎖子甲、短劍和希臘的beotian式頭盔的雕刻,右圖為頭盔文物
大隊軍團時代
—1.BC-AD.2
公元前107年,馬略開始進行軍事改革,史稱馬略改革,馬略改革的內容主要有:
1. 軍團征召不再有財產條件限制,無產者可以應征入伍,相應的,自備裝備的要求被取消,國家配給標準裝備。
2. 軍團編制改變,百人隊由60人調整為80人,大隊(由6個百人隊組成)制在公元前104年到102年逐漸在戰術上替代中隊,軍團不再設立騎兵和輕步兵部隊,這些兵種由輔助軍提供。
3. 軍餉改變:普通士兵每年工資為 120德拉里,百夫長為 240德拉里,騎兵為 360德拉里。但到50BC左右,愷撒在發動內戰前,將手下士兵的工資翻了將近一翻,達到每年225德拉里
4. 服役期仍舊沿用共和時代,但是由于戰爭的烈度、持續時間和頻率增大,士兵經常超期服役
編制:
軍團由10個大隊組成,每個大隊下轄6個百人隊,從凱撒的記載來看,中隊的編制并未消失,但是并不再作為獨立的戰術單位布置調動
同時,由于編制的改變和兵種的裁撤,軍團的人數也發生了改變,根據《羅馬共和至帝制初期軍團研究》論文對古典文獻的總結,共和晚期的軍團人數應當在5000-6000人左右(雖然大隊的人數是固定的,但是軍團總規模卻未必是固定的,這可能是有時候一個軍團包含不止10個大隊,也可能是軍團里包含了一些其他軍事人員)
比如:根據普魯塔克的記載, 本來要開往東方參加米特里達梯戰爭但卻被蘇拉用于進攻羅馬城的 6 個整編軍團,有不少于 35000 人。由此可知,一個軍團人數約為 5800 人。而根據阿庇安的記載,在馬略死后蘇拉進攻羅馬城時,當時的執政官蓋約·諾巴那斯和琉喜阿斯·西庇阿,以及前任執政官卡波征集了200個大隊,每個大隊500人,也就是每個軍團5000人,在米特里達梯戰爭中,當選執政官和指揮這次戰爭的將軍琉喜阿斯·盧庫拉斯率領著 5 個軍團,共有步兵三萬人,騎兵約一千六百人??芍粋€軍團有步兵 6000 人,騎兵約有 300 多人。西塞羅在去西里西亞出任行省總督時,帶有 2 個軍團共有 12000 步兵和 260 騎兵,即每個軍團 6000 名步兵。在內戰中,安東尼擁有總計 28 個軍團共 170000 人,即每個軍團約 6100 人(包括輔助軍隊在內)。
在這個背景下,羅馬軍團的武備演變情況如下:
公元前1世紀馬略改革后到共和末期,羅馬軍團士兵的裝備情況大致如下:
頭盔:蒙式頭盔
護甲:有護肩加強片、長至大腿部的無袖鎖子甲
武器:美因茨式和法爾烏姆式短劍;經過馬略改良,兩個梢釘有一個為木頭,標槍桿為熟鐵的標槍;拉丁長盾
大致如上圖的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蘇拉拉開羅馬內戰序幕之前,我們發現盾牌上基本沒有任何圖案
而在羅馬頻頻陷入內戰之后年代的浮雕上,盾牌上逐漸有了各類紋飾,如圖2
奧古斯都定立軍制:
奧古斯都建立帝制后,將許多共和末期的情況確立下來,成為軍事制度:
1.為輔助軍和軍團設立長期編制:在共和末期,輔助軍和軍團隨戰爭需要而征召,在戰爭結束時,根據法律軍團應當被解散,雖然常常出現軍團并未被解散的情況,但是至少規定是這樣,而到了奧古斯都時期,軍團和輔助軍成為了真正的常備軍
2.確立兵役年限:奧古斯都明確規定,士兵需在軍營內服役16 年。奧古斯都的這項規定僅僅是使和時期已生效的法令正式貫徹實施:法定的成年人被征募入伍的上限是 16 年。然而只有軍隊中的特權部分——近衛軍的服役是 16 年,普通的軍團士兵則需要服役 20 年。在滿 16 年后之后,奧古斯都要求期滿士兵繼續一個額外的 4 年服役期,此間他們作為后備軍,不需要再做軍團士兵的日常任務,另行組成老兵戰斗隊。輔助軍甚至要服役達25年
3.進一步確立退休后獲得土地或退休金的制度,在共和末期,士兵退役獲得土地是需要靠將領在元老院進行爭取的,龐培就曾因為這個問題而與元老院發生過矛盾,而在奧古斯都時期,退休后給予退休金和土地成為一項制度:士兵在退役后,可以得到一筆退役津貼,大約是每人 12000 塞斯特,這是一筆巨大的款項。為了支付這樣大量的退役金, 奧古斯都在公元 6 年以他和提比略的名義為軍隊捐贈了 1.7 億塞斯特,由此建立軍人金庫基金,并規定從當年起,財產繼承稅和拍賣交易稅也歸入軍人金庫。軍人金庫專用于支付 20 年以上軍齡的老兵薪餉和退役老兵的退役津貼。但是即使這樣,退役金依然常常無法完全兌現,而往往依照共和時期的習慣以土地抵償。奧古斯都在自傳中稱: “在我第四次任執政官期間以及后來在馬庫斯·克拉蘇斯和占卜者格奈烏斯·蘭圖盧斯任執政官期間,我把一些自治市的土地劃分給了我的士兵,為此,我向各自治市償還了銀錢,我為意大利人的地產所付出的銀錢總數約為六億塞斯特;為行省的土地付出二億六千萬塞斯特。”
4. 確立明確的薪資待遇:據塔西陀的《編年史》記載,AD14年奧古斯都剛死,駐扎在匈牙利的三個軍團就發生兵變。兵變首領在煽動演說中提到,軍團士兵每天收入不到3分之2個德拉里,近衛軍不用面對危險,舒舒服服地呆在羅馬,每天卻能拿2個德拉里。也就是說,軍團士兵每三天的收入為2德拉里,近衛軍每天的收入為2德拉里,軍團士兵的年收入為243德拉里,近衛軍的年收入則為730德拉里,到1世紀末,圖密善將士兵工資漲到300德拉里;過了100多年,塞維魯將工資漲到450德拉里;此后僅過了二十年,塞維魯的兒子卡拉卡拉又加薪50%,達到675德拉里
5.軍團編制改變:百人隊由100人降到80人,大隊當中,第一大隊的數量是其他大隊的兩倍,因此總人數也發生了改變,帝國時代的軍團人數約為6000人以上,其中步兵5280人
剩下的則是炮手、騎兵隊,指揮人員、醫護人員等后勤人員組成
最直觀的如下表:
而這里提到引入的注釋:
出自約瑟夫的《猶太戰記》
軍備:
公元1世紀到2世紀:
頭盔:公元1世紀早期,coolus頭盔出現并逐漸取代蒙式頭盔,而到了公元1世紀中葉,意大利和高盧型頭盔出現并逐漸取代coolus頭盔
護甲:此時出現了環片甲,最晚到圖拉真時期已經大規模裝備軍團士兵(見圖拉真功德柱),但是百夫長、掌旗官、軍號手還有部分軍團士兵仍然穿著鎖子甲、鱗片甲(軍團士兵見Tropaeum Traiani浮雕)
鎖子甲:在圖4的浮雕中可以看出,帝國早期的鎖甲的形制并未改變,但到了圖拉真時期,從Tropaeum Traiani上可以看出,鎖子甲的肩部加強片消失了,變為短袖鎖甲,長至大腿,而在奧勒留時期,鎖子甲在軍團士兵身上看不到了。
鱗片甲:樣式同鎖子甲基本相同,短袖,長至大腿部;
武器:除了上述的兩類短劍外,還出現了龐貝式短劍;出現了帶鉛球的標槍;奧勒留時期,pilum標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般的長矛(馬庫斯圓柱上已經看不見pilum了,軍團士兵和禁衛軍所持的是普通的長矛)
盾牌:拉丁長盾逐漸淘汰(圖2,在1世紀的浮雕上,仍然可以看到共和末年出現的拉丁長盾,盾牌的變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取而代之的是更為短的長方形盾牌,這類盾牌分為兩類,一類為兩邊長為弧形的長方形盾牌,一類盾牌為長方形盾牌 。而在奧勒留時期,方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共和時期的曲面橢圓大盾,但是長度比共和時代要短,大致和方盾大小相同,且金屬中心是帝國時期的圓形而非共和國時期的紡錘形
其他:腰部多了皮革制成的條狀垂直裝飾物,第二次達西亞戰役期間,新增了甲片層疊結構的護臂
大致如上圖順序演變
PS:第1、2幅圖屬于同一時期;第3、4幅圖屬于圖拉真第一次達西亞戰爭時期;第4幅圖是圖拉真功德柱上的畫面;第5、6、7屬于圖拉真第二次達西亞戰爭時期,第5、6幅圖是Tropaeum Traiani上的畫面;第8、9幅圖是馬庫斯圓柱上面的浮雕,紀念馬庫斯奧勒留擊敗北方蠻族入侵
其他:根據上文至少三個浮雕以及波里比阿的描述所示,軍團士兵的配劍是懸掛在右側的
武備演變內容至此結束
被綁架的皇帝:淺談古羅馬皇帝與軍隊之間顛倒的主從關系
“羅馬帝國走向偉大,并不是通過哲學和科學的途徑而是通過政治智慧和戰爭,而戰爭是首當其沖的?!睆睦碚撋现v,軍隊是維系政權、維系統治者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是政權的支柱。
在羅馬帝國卻與一般規律大相徑庭,皇帝與軍隊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種悖論:皇帝與軍隊之間從屬關系顛倒。作為帝國統治首腦的皇帝,本應對軍隊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但在實踐中并非每一個皇帝、元首都能夠根據自己的意愿控制軍隊,很多時候皇帝與軍隊之間的關系被顛倒過來,軍隊成為皇帝命運的決定者。
與軍隊密切相關的頻繁帝位更替
從奧古斯都到君士坦丁(公元前27年-公元337年)并不漫長的364年帝國歷史上,先后有59人通過各種手段、方式(嫡傳、收養、武裝政變、謀殺、宮廷政變、非法、“合法”等)獲得了皇帝稱號,平均6年多一點兒發生一次帝位更替。在位時間最長者為奧古斯都,歷時41年;最短者昆提路斯在位僅僅17天。如果把奧古斯都當政的41年扣除,則不足6年即發生一次帝位更替。59位皇帝中,真正屬于血脈相傳的帝位繼承者,只有12人,僅占此間皇帝總人數的20%。
從奧古斯都到君士坦丁帝位更替
由此可見,從奧古斯都到君士坦丁的羅馬帝國,并沒有形成血脈相傳的“家天下”式的帝制,真正意義上的血脈嫡傳王朝亦屬鮮見。絕大多數皇帝的產生是人為的過程,大致可歸結為以下幾種類型:
與前朝皇帝有血緣或收養關系。我們可視其為正常的帝位嬗遞,但為數有限;
元老院和臣民的善意。實際上只是一個“標簽”,并未得到真正貫徹,或無法貫徹到底。即使是元老院和臣民的選擇,也取決于軍隊好惡;
獲得近衛軍及其有權勢的近衛軍長官支持,其中包括了近衛軍長官本人奪得帝位;
行省總督在行省軍隊支持下登上王位;
斥巨資“贖買”帝位,實際上收買的是軍隊;
軍隊相互殘殺,皇帝成為犧牲品,外籍、甚至蠻族將領問鼎帝位。
在上述六種類型中,后四種與軍隊關系是垂直的,而第一、第二種類型表面上看與軍隊關系不大,但大多數時候仍然是軍隊的好惡決定皇帝的取舍,可謂“殊途同歸”。當然,軍隊直接“制造”的皇帝也許不占多數,但間接“制造”的皇帝卻不在少數。伴隨軍隊“制造”皇帝的頻率不斷增加,使前兩種類型變得可有可無。兩次大規模內戰、幾次殺戮皇帝的“高潮”“軍營皇帝”的出現等等,都證實了軍隊在帝位傳承中的決定作用,也證實了皇帝與軍隊之間悖論關系的存在。
軍隊與皇帝之間的悖逆關系例證
羅馬帝國歷史上, 涉及軍隊與皇帝之間悖論關系的事例、個案非常多, 每一次軍隊參與的帝位傳承, 都是軍隊和皇帝之間悖論關系的真實寫照。篇幅所限, 無法一一展開敘述。但幾個重要的年份、歷史時段, 足以說明問題。
古代希臘、羅馬政治制度
1、“四帝之年”——皇帝與軍隊悖論關系非常典型的例證
68-69年是羅馬史上罕見的內戰、動蕩交替折磨帝國的年代,也是著名的“四帝之年”,意指在一年時間里,羅馬帝國更換了四位皇帝。需要注意的是,四位依靠軍隊稱王的皇帝都不屬于愷撒、奧古斯都的血緣親屬,全部軍人出身,均在羅馬城以外的軍團供職。
關于這段歷史,塔西佗這樣評論道:“我正要寫的這段歷史,是充滿了災難的歷史,在這里面有恐怖的戰爭,激烈的內訌,這些內訌即使沒有大動干戈也是恐怖的。有四個皇帝被殺;發生了三次內訌,更多的對外戰爭,常常是國內與國外的戰爭同時進行?!?/p>
羅馬帝國的四帝之年,你唱罷來我登場
68-69年內戰及其影響不在于殺戮了幾個皇帝,而在于軍隊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皇帝,產生皇帝的“標準”發生嚴重扭曲:既可以不在羅馬城,也可以非皇統血緣,甚至可以不是羅馬人。剛剛存續一個世紀的帝制,在這場內戰中被人為地改變了帝位傳承的方式,軍隊以自己的價值取舍,公開決定皇帝人選。軍隊將領逐步成為皇帝的主要候選人,手握重兵的悍將武夫走到了政治舞臺的前臺。
“68年尼錄死后的王位爭奪中,軍隊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駐扎在帝國各地的軍隊成為他們自己選定的皇帝候選人的后盾。”
2、“三世紀危機”——皇帝與軍隊悖論關系最深刻的例證
三世紀危機是羅馬帝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危機時間之長,波及社會層面之廣、危害之深為羅馬帝國空前絕后,期間的所謂“軍營皇帝時代”既是“盛產”皇帝,也是皇帝遭殺戮人數最多的歷史時期。
三世紀歷史學家狄奧·卡西烏斯在其《羅馬史》中,形容奧來里烏斯死后的羅馬帝國“由一個金碧輝煌的帝國變成了落滿塵埃的鐵銹帝國”
《埃及艷后》,片中描繪她第一次進入羅馬的場景
此時的軍隊把保衛邊疆的使命棄置一邊,“積極”參與以爭奪皇權為目標的種種爭斗,乃至參加以皇位爭奪為主要內容的內戰。在這些爭斗中,軍隊的角色不僅極不光彩的,而且毫無原則可言,不斷以自己的好惡廢立、取舍皇帝。“務實”的羅馬軍人選擇皇帝的標準是“單一”的,即誰能夠給予官兵更多的戰利品、軍餉、金錢,誰就是他們眼中的“好皇帝”,或者是“好皇帝”的候選人。
如果我們接受西方學者的觀點,將“軍營皇帝時代”限定在3世紀危機最嚴重的235-285年,皇帝人數至少達到了22人。這段時間僅占從奧古斯都到君士坦丁364年的1/7略強,皇帝人數卻超過了總數59人的?,兩者之間遠遠非“比例失調”所能解釋的。
古典史家?!ち_狄安(Herodian)評論說:“(士兵們)絲毫不顧及臉面,毫無拘束地渴求金錢,同時將軍們把對皇帝的尊重和情感拋棄一邊。既然無人對殺戮皇帝的冷血士兵表示反對,或采取反對的行動,或阻止拍賣、出賣帝國政權的無恥行為,那么在接下來的幾年里,國家便進入了不光彩的無序狀態?!?/p>
3、“五賢帝時代”——皇帝與軍隊悖論關系的反向例證
無論是“四帝之年”,還是“軍營皇帝時代”,帝國是否安寧、帝位傳承能否平穩進行,軍隊的穩定程度及其表現一直是決定性因素;或者說,皇帝能否控制軍隊成為關鍵環節。與“軍營皇帝時代”史實的反面例證不同,“五賢帝時代”帝國繁榮昌盛,羅馬帝國呈現出數百年歷史上罕見的和平與穩定,疆域也達到最大化,統治者也因此獲得生前身后名,則從正面說明了這種關系的存在。
五位“賢帝”分別為:尼爾瓦(MarcusCocceiusNerva,96—98年在位)、圖拉真(MarcusUlpiusNerva Traianus,98—117年在位)、哈德良(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117—138年在位)、安東尼·皮烏斯(Antoninus Pius,138—161年在位)、馬爾庫斯·奧萊利烏斯(MarcusAurelius,161—180年在位)。
“五賢帝”治下的羅馬帝國,內部政局平穩,邊境(總體上)保持安寧,諸位“賢帝”牢牢控制軍隊,軍隊聽命于皇帝,帝國軍隊大多數時間能夠履行自己的職能:或對外擴張,或鎮壓反抗、起義,或固守邊關,遠離內部紛爭的政治漩渦,等等,使羅馬帝國獲得了空前絕后的、長達百余年的和平時期。皇帝與軍隊之間的關系不僅不存在悖論,反而通過兩者之間罕見的正常關系,反向說明了其他歷史時期悖論原因所在。
“五賢帝”時代的具裝鐵甲騎兵,被認為是“最適合大規模戰斗的騎兵?!?,是公民步兵軍團最重要的兩翼護衛者
軍隊與帝國之間的悖論關系
探討皇帝與軍隊之間的悖論關系,不能回避軍隊與帝國之間的關系;或者說,帝國與軍隊之間的悖論關系是皇帝與軍隊悖論關系另一種表現形式。
恩格斯指出:“軍隊是國家為了進攻或防御而維持的有組織的武裝集團。”某種意義上講,羅馬能夠從臺伯河畔的一個小城邦,發展成為龐大的帝國,保衛漫長的邊境線免遭外族侵犯,與軍隊職能的充分發揮有密切關系。
羅馬帝國時代的歐亞大陸
而當軍隊拒絕履行這兩項職能時,則不僅穩定繁榮無從談起,釀成內亂、內戰在所難免。68-69年內戰、192-193年內戰、“3世紀危機”、“軍營皇帝時代”等不同歷史時期的史實,從反面印證了軍隊背離自己職能給帝國帶來的種種禍患。
1、造成羅馬帝國政局混亂,內戰、陰謀、暴政接連不斷
屋大維兵定埃及,回師羅馬并未解散軍隊,反而貪婪地攫取政權,鞏固軍權。如打著“恢復共和”的旗號改組元老院,并確立自己為首席元老,使元老院變成完全聽命于自己的附屬機構;以弱小省份“平靜無戰事”為由將其還給元老院,而“把強大的省份留給自己;”“逐步建立了這一支強大的近衛軍,隨時用來保衛他的人身安全、威嚇那些元老,并用以防止或盡快摧毀剛露頭的反叛活動。”
但從公元前 1 世紀, 到君士坦丁大帝遣散近衛軍的幾百年時間里 ,近衛軍日漸感到“君主的生死、元老院的權威、公眾的財富、帝國的安危,實際上全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保湙M情緒日益滋長。在皇帝們的嬌寵、縱容下,近衛軍更是恣意妄為、肆無忌憚,逐步演變成為作惡多端的“ 特種軍隊” 他們殘暴地殺害了康茂德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公然地拍賣帝國皇位,使帝國政局陷入一團混亂之中,且僅幾個月內就有兩位皇帝被殺。
“一旦赤裸裸的暴力統治公開顯現出來,任何有野心的將領都想依靠手中的軍隊,尋求攫取政權,一試身手。”軍隊為行省軍事將領覬覦皇位開了綠燈?!耙窗矒彳婈?,要么滅亡”成為皇帝的座右銘。
從235至285年,短短的50年間,皇位更替與軍團之間廝殺相伴隨,軍隊嘩變和內戰此起彼伏,26位皇帝被軍隊擁上王位,平均不到兩年便發生一次“非自然”的皇位更替,而在這26名皇帝中,僅有一人沒有成為軍隊的刀下冤魂,屬于“自然死亡”。
奧古斯都當政后為穩定時局、樹立權威設立禁衛軍,公元4世紀初,君士坦丁大帝解散了這支已服役了300年的軍隊
2、使帝國賦稅沉重 , 生產停滯 , 經濟逐漸衰弱
“金錢是內戰的動力” , 只有金錢可以收買軍隊 , 有了軍隊才可以在內戰中取勝進而登上皇位。于是野心家們為實現自己執政的目的 , 在“讓士兵致富 ,其他皆可不顧”信條的指導下 , 不惜以貨幣貶值 , 征收沒收性賦稅以耗盡其地區資源換取軍隊的支持?!盀榱斯B軍隊 , 帝國轉而成為一架專為創造設計稅收的龐大的行政機器”。并且這些暴君們完全不顧人民群眾的怨聲載道。如“人民群眾普遍反對內戰之后制定的 ,對拍賣的商品所征收的百一稅。但是提貝里烏斯卻提出 , 軍用庫是需要這筆款項的”。繁重的稅收嚴重挫傷了地主、小佃農和手工業者的生產積極性 , 造成生產的停滯前。
由于羅馬士兵在公元 405 年以前沒有薪給,其報酬來自戰利品的獲得。這就注定戰爭的其掠奪性。這種掠奪造成大片土地和城市的荒毀,軍隊的互相殘殺、戰俘的不斷減少等導致大批勞動力的喪失,正常的生產秩序被打亂造成 , 大批農莊生產萎縮、城市蕭條。
當維提里烏斯軍隊到達意大利時 , “意大利目前所遭受的苦難卻比戰爭災禍更加嚴酷 , 更加可怕。分布在各自治市和移民地的維提里烏斯派軍隊劫掠、盜竊、殘暴、淫亂 , 無所不用之極。??他們熟悉當地情況 , 就把那最殷實的農莊和最有錢的財主劃出來作為掠奪的對象 , 如果對方稍有抵抗便殺掉了事。
3、使軍隊腐敗變質,國防松弛,最終國門洞開
從根本上說, 軍隊的墮落是整個羅馬帝國墮落必然結果。 在世風不古的羅馬帝國 , 讓軍隊不受到“ 污染” 實在是不可想象的。軍團士兵腐化、奢侈,居功自傲,對羅馬人民粗暴野蠻、濫殺辱罵成為常事,墮落成國家的一群寄生蟲,難以抵御外敵入侵。
古羅馬士兵裝備
“士兵都戴上金戒指以滿足他們的虛榮心,讓他們帶著妻子安閑地住在軍營中,盡量讓他們過著舒適生活。”
“最后,羅馬人喪失了他們的軍事紀律。他們甚至放棄了他們自己的武器??士兵們認為這種武器太重了。他們得到皇帝格拉蒂安的允許不穿鎧甲,后來,索性連頭盔都不戴了?!?/p>
自共和國末年以來公民人數銳減,在公民中征召軍隊面臨著重重困難。于是自圖拉真皇帝以后羅馬開始征募輔助軍隊。
“羅馬人和蠻族締結了條約,因為蠻族不像羅馬士兵那樣奢侈,沒有羅馬人那樣的氣質,也沒有羅馬人那樣的要求。”
羅馬軍團
由此,邊疆少數民族侵入了帝國的肌體,他們漸漸依靠自己的實力而成為軍隊的主力,甚至許多升到軍官的職位。為了抵御蠻族,羅馬還采用“以蠻制蠻”策略,雇傭日耳曼人來抵抗日耳曼人,致使日耳曼人大批進入帝國。
在3世紀,羅馬軍隊中已經介入了日耳曼人、摩爾人以及來自多瑙河、伊利里亞和達爾馬西亞地區的蠻族人?!暗?世紀下半葉,大部分身居高位的軍人都是日耳曼血統。”由于這些部族是羅馬帝國征服的對象,長期受羅馬人歧視,從思想意識上敵視羅馬,并且長期覬覦羅馬的財富。
古日耳曼人——羅馬帝國門口的野蠻人
奧古斯都時,他們懾于羅馬的強大;而此時,羅馬內部空虛、行將就寢,則為他們提供了機會。“羅馬軍隊的蠻族化,加之蠻族本身同帝國統治當局之間根深蒂固的矛盾,使得國家外防松懈,時常國門洞開,十分便于境外蠻族入侵?!弊罱K,公元476年,蠻族攻陷了羅馬,西羅馬帝國滅亡。
軍隊與皇帝之間的主從關系探究
在皇權無法與軍權抗衡的年代,皇帝性命有朝不保夕之虞,軍隊成為羅馬帝國政治舞臺上左右局面的“主角”。出現了“主仆”錯位悖逆關系:軍隊既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皇帝,也有“權力”和“資格”將皇帝的命運玩弄于掌股之間。羅馬帝國緣何會產生這種悖論關系? 以下幾方面原因需要闡釋:
1、帝國統治者和軍隊的特殊關系并非依靠制度保障的,而主要依靠元首、皇帝個人的能力。
元首皇帝的能力——尤其是對軍隊掌控的能力,便直接決定了皇帝的命運。帝國時代,軍隊和皇帝之間表面上似乎不存在控制與反控制的事實,不存在軍權與王權的對立和矛盾,但實際上帝位傳承過程中卻始終表現為這種控制與反控制的關系,是軍權與王權矛盾的總爆發。舉凡帝位能夠平穩、正常傳遞,泰半歸于皇帝對軍隊控制得法。
羅馬帝國元首制朱里亞·克勞狄王朝時期
“為了防止反叛,皇帝們也知道要成功地控制軍隊,并在士兵中贏得聲望”。
“每一個皇帝個人都與軍隊關系密切——作為軍餉發放者、同僚、出資人——以證明他自己就是一個勇敢和值得尊敬的士兵伙伴,從而贏得士兵的忠誠。所以,到1世紀末時,皇帝親自指揮所有重要戰役,使自己的角色更接近軍事領導者不足為奇”。
問題在于,并非每一個皇帝都能夠做到這一點,才釀成軍隊動輒殺戮皇帝的局面?!拔遒t帝”治下的帝國穩定強大,與“五賢帝”強化軍紀,治軍有方密切相關。“軍紀嚴明和統治技巧高超,則王位覬覦者近乎沒有”。反之,失去控制的軍隊就會把握皇帝的命運,對皇帝生殺予奪。帝國歷史上,王朝更替,帝位傳承總是一個動態和變化的過程。與此相比,軍隊卻是百年一系,不斷導演、參與帝位傳承,左右著皇帝的命運。
2、軍隊的墮落、腐敗、蛻變。
羅馬帝國軍隊前身是共和國時代以公民兵為主體的軍隊。進入帝國時代,公民數量遠遠不及軍隊發展需要, 帝國征召非公民入伍逐步增多。軍隊成分量變過程, 進一步加劇了軍隊的質變。進入帝國時代后, 即使是羅馬公民也沒有了共和國時代的愛國主義激情。
“公元 3 世紀, 羅馬軍隊主要由各行省的農民組成……羅馬皇帝也招募蠻族參加軍隊, 以補充兵源”。
“羅馬的年輕人逃避征兵導致軍隊衰落。他們不再有愛國主義激情, 視服兵役為應逃避的奴役?!?/p>
【搶劫薩賓婦女】
軍隊之所以屢屢干預帝位傳承,動輒擁廢皇帝,是質變的集中反映,揭示了由曾經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公民兵性質的軍隊,墮落成為一伙與兵痞無異的不逞之徒的事實。
“軍隊在共和國末期一直是一個活躍的因素,軍隊的動向直接對政局發生影響,但是在奧古斯都統治時期,奧古斯都卻做到使軍隊成為他手中的工具(至少他在世時如此)而不是提出獨立的政治要求,這一點不能不說是他的一項杰作?!?/p>
這里所說的“獨立的政治要求”,我們認為包括了日后軍隊對元首、皇帝的“挑剔”與選擇。這種“獨立的政治要求”本身就是軍隊與元首、皇帝關系悖論化的寫照:理論上軍隊應無條件服從皇帝,是皇帝的御用工具,卻又可以向皇帝提出“獨立的政治要求”
荷加斯兄弟之誓
這種墮落既有軍隊自身內在因素,更不應忽視整個社會腐敗墮落對軍隊造成的“染缸”效應。從制度層面分析,募兵制、雇傭兵制使軍隊和士兵為金錢所驅使;而從社會層面分析,則不能忽視社會對軍隊產生了巨大負面效應。
“對于皇帝來說,為了使自己的帝位合法化,求助于軍隊是一可行之路。大多數成功的皇帝都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給予軍隊獎賞,或在登基時提高軍隊的軍餉”。
這種變相的以金錢換士兵忠誠的做法一再被許多皇帝采用,而結果不僅沒有“換”來士兵的忠誠,反而使自己的命運落到了日益失控、為所欲為的軍隊手中,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3、皇帝控制軍隊和 “權力真空”。
舉凡專制君主都是軍隊的最高統帥, 并利用軍隊實現自己的專制目的。但在羅馬帝國, 卻另有一種客觀事實?;实勖x上是帝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在形式上握有最高軍事指揮權,士兵入伍后要對皇帝宣誓。而實際上,皇帝的軍事指揮權取決于對軍隊的控制程度,“因人而異”是必然的,無法一概而論。
元老院是古羅馬的政權機關。最早出現于王政時代,作為國家咨詢機關,由氏族的豪門貴族長老組成,即長老會議
隨之而來自然產生的一個非?,F實的問題:作為帝國最高軍事統帥的皇帝沒有軍隊,也未直接掌控軍權,由此產生的 “權力真空” 則由那些手握重兵的軍事將領們“充填”。所謂的元老院則被擱置于一種虛設、或程序的地位。 一旦皇帝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或控制不力,軍隊便成為“無冕之王”。軍隊根據自己的利益決定取舍皇帝。
從奧古斯都到君士坦丁,大多數歷史時期存在著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皇帝是由元老院宣布皇帝才是合法的,而元老院卻沒有權力選擇和擁立皇帝。當強悍的軍隊把自己選擇的皇帝推到元老們面前時,元老院的唯一選擇是 “服從”。由于羅馬帝國“真正的權力依賴對軍隊的控制”,所以,其連鎖反應是:“權力真空”難以克服, 皇帝命運也無法自己把握。
公元前 44 年,凱撒大帝獨自一人步入羅馬市中心的元老院……
結語
縱觀羅馬數百年帝政史,軍隊流弊深重,皇帝每每被軍隊玩弄于股掌之間,帝位傳承的歷史動輒演繹成不同派系軍隊之間紛爭、內戰的歷史;成為軍隊日益跋扈 , 屢屢弒君殺主、發動血腥宮廷政變的歷史。帝國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劇烈動蕩的代價 ”。
皇帝與軍隊、軍隊與帝位傳承, 類似在其他文明古國屬于規律性的歷史現象, 在羅馬帝國卻充滿了隨機性、隨意性以及無規則性。軍隊與帝國之間產生了罕見的悖論關系:帝國穩定須臾離不開軍隊 , 而在羅馬帝國 , 許多時候軍隊卻是內亂的罪魁禍首 ; 軍隊可以為帝國帶來和平 , 但也經常在羅馬城內擺開戰場 , 肆意殺戮。以致于歷史學家評論說:“沒有哪個皇帝能在自己軍隊那里得到寥寥數年的安寧。”
友好互助四十年?漂亮國為何終把伊朗培養成了如今的結果?
二戰后,為了維護自己在地球上獨一無二的霸權體系,漂亮國在全世界搜羅和培養小弟,在恩威并重,胡蘿卜加大棒之下,一波又一波優秀的美國馬仔問世了,比如第一批次的日頭有點下落的英國、袋鼠國、巴列維王朝等,第二批次的“跪姿”國(與某東方大國一衣帶水的、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國家)、泡菜國等。直到今天,二十一世紀都過了20年,疫情都三年了的時候,這些馬仔對漂亮國依然言聽計從,泡菜國的總統甚至對著美軍旗敬禮,不得不承認漂亮國確實馭下有方,但唯獨伊朗,被美國“愛”了四十年之后,一朝翻臉,直接和漂亮國開干。
伊朗現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Iran),簡稱伊朗,位于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斯坦接壤, 西北與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里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
公元前2000年,中亞的印歐人種雅利安人的一支南遷至伊朗高原,與當地的土著居民融合、同化。公元前7世紀中葉,米底擊敗周邊部落,建立了伊朗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米底王國。
公元前6世紀初,米底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并攻滅新亞述帝國,領土面積最大時包括今伊朗全境及土耳其西部。公元前553年居魯士大帝起兵反叛米底,并于公元前550年推翻米底王國,建立第一個波斯帝國,史稱阿契美尼德王朝。在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帝國國力達到鼎盛,其疆土東起蔥嶺、西至巴爾干半島、北逾高加索山脈、南抵埃塞俄比亞,國土面積約達700萬平方公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帝國。希波戰爭后,公元前492年阿契美尼德王朝由盛轉衰。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東侵,征服波斯全境,并開始了歷時一個多世紀的“希臘化”的殖民統治。
公元前247年,伊朗地區進入安息帝國統治時期,直至公元224年。極盛時期,安息帝國的統治區域隔著幼發拉底河與赫赫有名的古羅馬帝國為鄰,首都泰西封位于美索不達米亞的塞琉西亞附近。都是強國,誰都不服誰,都看對方不順眼,打架變成了兩個帝國之間的標配。
公元224年,趁著外戰爭,安息帝國的一個地方官員發起內部戰爭,于兩年后殺死末代安息國王,公元226年建立薩珊王朝。
安息帝國安息后,新建立的薩珊王朝依然有著搬不走的鄰居——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羅馬帝國,戰爭依然是不可能避免的了。年輕氣盛,孔武有力的薩珊王朝人曾在260年俘虜過羅馬皇帝瓦勒良。戰爭從來都是由統治者發起,最終卻又由百姓買單,薩珊王朝人民的稅額越來越重,民怨四起,造成暴亂不斷。公元629年和642年,兩任薩珊王朝的皇帝遇刺。不幸的是薩珊王朝屋漏偏逢連陰雨,內亂疊加著遇上了正在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國軍隊的侵襲,帝國滅亡只能是唯一的可能性了。
公元651年薩珊王朝被阿拉伯帝國滅亡,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斯逃到唐朝,請求唐高宗派兵抗擊阿拉伯人的入侵,唐朝派兵護送其返回今阿富汗錫斯坦一帶,并幫助其建立波斯都督府,公元663年仍沒逃過阿拉伯的一劫,薩珊王朝徹底被滅。阿拉伯人開始了在此地的統治,直至公元874年。
公元874年,古波斯人薩曼家族的成員伊斯瑪儀·本·艾哈邁德(892—907在位)以布哈拉為首都,創立了薩曼王朝,薩曼家族原本信奉拜火教,阿拉伯統治時期皈依了伊斯蘭教。薩曼王朝的幾代君主勵精圖治,薩曼王朝疆域最大時包括中亞、波斯大部分、阿富汗斯坦等地,影響力巨大,中亞突厥人游牧部落紛紛進入波斯國內定居生活,中亞突厥人伊斯蘭化的進程由此開啟。
公元962年,薩曼王朝的一名突厥近衛軍將領叛變,建立了伽色尼王朝,公元999年,伽色尼王朝聯合中亞另一個突厥帝國——喀喇汗王朝滅了薩曼王朝。
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征,1231年,伽色尼王朝滅亡,其疆域進入蒙古人統治時期,直至公元1476年,鐵木爾王朝滅亡。公元1467—公元1502年,伊朗地區進入了由土庫曼人建立的、短暫的兩羊王朝時期——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游牧民族就是這么的隨性和貼切,王朝取名盡顯了民族主業特色,干練不干練的不知道,但確實一點都不啰嗦,這樣的王朝名字,直白到了短褲段位。但,這么沒文化的表現,歷史能給他們的時間也很短暫。
公元1502年,一個在波斯西北極為活躍,首領有著古波斯貴族頭銜,名為薩菲的什葉派社團,趁白羊王朝動亂揭竿而起,建立薩非帝國。這是伊朗歷史上第一個以什葉派伊斯蘭教為國教的朝代,對什葉派在波斯的發揮壯大起了重要作用。17世紀末,薩非帝國日漸衰落。1722年,阿富汗人吉爾扎伊部落在馬赫穆德的領導下,攻占薩非帝國首都伊斯法汗,并自立為波斯皇帝。
人狂必有禍,1736年,正宗的波斯突厥首領納迪爾率軍把他逐出波斯,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747年,納迪爾皇帝死后,其兒孫為爭奪王位而爆發了持續半個世紀的內戰。公元1796年,阿夫沙爾王朝被愷加王朝所滅。
公元1779年,突厥人建立了愷加王朝,定都德黑蘭,這也是德黑蘭首次被定位為波黑伊朗的首都。愷加王朝初期,世紀進入大航海時代,西方列強紛紛進入伊朗。英國同伊朗三次戰爭,最后伊朗割地賠款。法國、奧地利、美國等也都相繼強迫伊朗訂立了不平等條約。19世紀下半葉,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礦、筑路、設立銀行、訓練軍隊等特權。1907年,英、俄兩國相互勾結劃分了在伊朗的勢力范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為緩沖區。隨著歐洲列強的侵入,伊朗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社會經濟衰落,封建統治專橫殘暴,多次發生人民起義。
盤踞殖民伊朗多年的英國一直試圖更深入地控制這個國家,迫使國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英伊協定》。這引發了伊朗民眾的反英浪潮,日不落帝國擔心軟趴趴的伊朗國王難以控制局面,開始尋找和培養潛在人選,遂扶植實權派禮薩取而代之。
禮薩·汗·巴列維,一個出身貧寒的強硬派,十四歲從軍,從士兵一步步爬到中校軍銜。在俄國十月革命后,他趁機趕走了俄籍軍官,掌控了哥薩克師,成為軍中實權派。
1921年2月18日,率三千哥薩克進軍首都德黑蘭,逮捕大批官員,國王聞訊出逃。禮薩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奪取了政權,伊朗從此進入了巴列維王朝時代。
禮薩崇拜土耳其總統凱末爾,決心仿效土耳其,通過精英治理的方式,實現富國強兵。伊朗北部,他消滅了蘇聯人支持的軍隊,在南部平定了庫爾德人的反抗,改革強硬、鎮壓血腥,但不乏進步意義。
展現了開國者(王朝開創者)的快速富國強兵的雄心與魄力。他一邊努力學習西方強國,派遣自己的兒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以及百余人到歐洲留學。另一邊又對英國人保持著強硬態度,他廢止了議會尚未通過的英伊協定,將英國人從伊朗政府及軍隊中趕走,解散了英國在伊朗的武裝力量,遣散了憲兵部隊中的瑞典軍官。強力收回英國人在伊朗石油領域的控制權,并拒絕向英國、蘇聯引進技術,選擇與德國、法國、意大利合作。
1939年,二戰爆發,之后德軍入侵蘇聯,切斷了蘇軍的補給線,蘇聯迫切需要開辟新的補給線,而作為同盟軍的英國則對伊朗的石油念念不忘,兩國一拍即合,計劃著兵分兩路,南北夾擊著要肢解了伊朗。
作為國王的禮薩作出了戰略性誤判。他認為,伊朗只要不倒向軸心國,就不會卷入這場戰爭,于是宣布伊朗做中立國。他還認為,英國只謀求南部石油資源,蘇聯不可能入侵伊朗北部。老禮薩對鵝毛侵略擴張的本性認識存在著嚴重的不足。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英蘇隨便找了一個伊朗為德國提供便利,放任德國工程師在伊朗從事間諜活動的理由便發動了對伊朗的戰爭。
英蘇雖然在歐洲戰場上非常被動,但對伊朗的這場戰爭僅持續了4天,兩國便勝利會師在了德黑蘭,接著逮捕了國王禮薩,并將他流放。
1943年11月,美英蘇在伊朗首都召開了著名的德黑蘭會議。同盟國的目的并不是占領伊朗,德黑蘭會議對伊朗承諾,戰爭結束六個月內便撤軍。
為了加強對伊朗人民的控制,獲取伊朗的石油資源以及地緣上的戰略利益,流放了老國王后,美英把他的兒子——巴列維扶上了王位。作為一個習慣了養尊處優的“君二代”,理想主義治國,妄自尊大,巴列維缺乏其父親作為開國君主的政治手腕和智慧。
1949年,蘇聯扶植的左翼政黨刺殺巴列維未遂,伊朗政府取締了左翼政黨。兩年后,巴列維又遭遇了來自民族主義勢力的挑戰。蘇聯培養出的摩薩臺在議會投票中獲勝,被任命為伊朗總理。摩薩臺上臺架空了國王,并推動石油國有化。這讓英國極為不滿,于是英美聯合策動了一場政變,將摩薩臺推翻,巴列維重掌大權。
此次政變后,巴列維與美國達成了交易。巴列維掌控的扎赫迪政府與英美重新簽署石油協議,美國石油資本成了最大的贏家。美國為巴列維提供4500萬美元的緊急貸款,幫助伊朗政府解決財政危機。
1960年,伊朗財政再次惡化,經濟危機爆發,不少企業倒閉,失業率超過20%。這一年,伊朗爆發了100多次罷工和反政府示威。
1960年底,年輕的肯尼迪當選了美國總統,他調整了對伊朗的政策。肯尼迪上任不久,美國國務院給新總統遞交了一份關于伊朗政策的報告。報告指出,需要提供足夠的援助以防止伊朗經濟崩潰及財政破產,但是國王(巴列維)必須采取一系列政策,比如滿足中產階級的政治要求。同時,這份報告提醒肯尼迪密切關注伊朗局勢,并物色替代人選。
從1954年到1962年,美國一共向伊朗提供6.81億美元的經濟援助和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但是,巴列維依然難以控制局面。1960年巴列維承諾自由選舉,但選舉卻又猖狂作弊,理所當然地遭到更多人的反對。
面對糟糕的局勢,巴列維再次向美國政府求助??夏岬贤饫^續提供巨額貸款,但條件是伊朗石油和阿米尼擔任伊朗首相。阿米尼上臺后強行解散議會,以“毫無阻礙地進行至關重要的改革”。但是,阿米尼僅執政14個月就被迫辭職。有學者猜測,1962年春夏之交,巴列維訪美與肯尼迪達成默契:美國拋棄阿米尼,巴列維親自主持社會改革。
1963年1月,巴列維頒布了六大改革計劃,開啟了伊朗歷史上聲名顯著的“白色革命”,包括土地改革,森林國有化,出售國企,工人參與公司分紅,讓婦女享有選舉權,農村“掃盲”。
當時議會被解散,巴列維為了獲得民眾支持,采取全民公投的方式決定是否改革。結果,贊成票達99.9%,絕大部分農民和市民都支持巴列維的改革。
巴列維的改革成果是顯著的。伊朗的工業化、城市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從1963年到1976年,伊朗GDP增速大部分年份都超過11%。到1976年,將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將近一半的人口擺脫了“文盲”。社會風尚煥然一新,女性打扮像歐美國家一樣時尚,可自由戀愛,言論開放,且擁有選舉權。
然而,在這樣的經濟持續繁榮、社會不斷開放的十余年后,巴列維王朝突然倒臺。
1975年代開始,伊朗爆發了大規模的反政府、反國王運動。1978年,各城市游行示威不斷升級,游行群眾高呼“打倒國王”,“西方傀儡”,“建立伊斯蘭教國家”。不少游行隊伍都抬舉著一個老者的畫像,他就是霍梅尼。
霍梅尼是伊朗伊斯蘭教什葉派的領袖,他是巴列維白色革命的主要反對者。他曾經公開辱罵巴列維為“卑鄙可恥的人”、“美國的走狗”。霍梅尼大肆抨擊巴列維的政策破壞了伊斯蘭的傳統,讓伊朗淪為一個毒品、酒肉、妓女泛濫的國家。
伊朗政府多次逮捕霍梅尼,并將其流放到海外長達14年?;裘纺岽蠖鄶禃r間都在伊拉克圣城納杰夫,他堅持斗爭在伊朗及伊拉克什葉派中贏得了威望。
到1978年9月8日,在德黑蘭的一場示威中,軍隊鳴槍示警無效,終于朝繼續前行的人群開火,造成89人死亡。已經流亡國外的霍梅尼開始大肆對外宣傳政府屠殺了4000名平民。
在這樣的時刻,處于自身地緣政治利益的需要,美國極力維持伊朗國內政局的穩定,沒有放棄對巴列維政權的支持??ㄌ卣侵苯优汕蔡厥沟揭晾受娭?,強調不允許伊朗爆發國內。軍隊因此不敢輕舉妄動,采取了要命的中立態度。
1978年11月6日,巴列維在伊朗電視臺發表講話,對統治期間犯下的錯誤作出道歉,并保證開放黨禁、打擊腐敗、創建民主聯合政府,試圖彌合傷痕,維持已經岌岌可危的統治。
看似真誠的懺悔,卻被利用?;裘纺岢脵C鼓噪群眾,宣稱美國政府不再支持巴列維這個“軟蛋”,同時曝光了巴列維患癌的消息。至此,平民百姓徹底相信美國人已經放棄了對所謂國王的支持,更促使巴列維所剩不多的最忠誠的支持者倒戈。
1979年1月,眼看大勢已去,又身患絕癥的巴列維以“休長假”為由被迫逃離伊朗,而美國也徹底放棄了這位國王。伊朗的國家權力出現真空,幾十萬裝配著精良美式武器的軍隊陷入迷茫。
只是,美國人萬萬沒想到,他們精心培養,扶植了四十多年的伊朗,從此刻起,就再也沒有回到自己的懷抱,甚至回到自己的身旁。伊朗伊斯蘭革命送走了一位君主,但卻迎來了一尊“神”。
巴列維流亡后,憲政自由派領導人巴赫蒂亞爾組建了臨時政府。他對外宣稱,以民主的方式選舉國家領導人,并實施憲政。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霍梅尼不會介入政治,對政權不感興趣。
事實上,多數伊拉克什葉派及傳統伊朗什葉派幾乎不干預世俗政府事務?;裘纺岫啻瓮ㄟ^西方媒體表示:“什葉派宗教領袖不是要去統治別人”。
就在1978年11月,霍梅尼接連接受美聯社、聯合新聞社、英國衛報采訪時,都明確表示:“個人愿望、年齡及我的健康,都不允許我執政”,“我不想擁有權力或政府的掌控權,我對權力不感興趣”。一些西方媒體甚至將霍梅尼吹捧為為伊朗爭取自由又淡泊名利的“華盛頓式英雄”。
就這樣,這位老謀深算、年近80的老頭騙過了所有人。1979年2月1日,霍梅尼結束了14年的流亡返回伊朗,法航機長親自攙扶霍梅尼下機,當時數萬信眾前來迎接?;裘纺岚l表講話,向伊朗人承諾,伊朗將迎來一個民選政府,教士不干政,人人享有免費電話、電力、暖氣及巴士,“沒有人會在這個國家無家可歸”。
但是,一回到伊朗,霍梅尼立即向其盟友開刀,首先公開反對巴赫蒂亞爾率先組建的臨時政府,并稱:“由我任命政府,我會任命一個受民眾擁戴的政府”?;貒鴥H10天后,霍梅尼就任命巴札爾甘為臨時政府總理,并要求民眾:“你們必須要效忠他”。他甚至發出警告:“這是真主的政府”,誰違抗這個政府就是違抗真主。
霍梅尼先穩住軍隊,使軍隊保持中立,然后大力發展信徒為私家軍。當霍梅尼起勢時,伊斯蘭革命衛隊倒向霍梅尼,并血腥鎮壓憲政自由派及反對者,巴赫蒂亞爾逃亡法國(1991年在巴黎被伊朗特工暗殺)。不信教、不信神的左翼政黨很快被清除殆盡。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
同年3月,霍梅尼公開宣稱:“不要跟我提民主,那是西方那一套”,并說出了至今仍振聾發聵的名言:“不要西方,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
霍梅尼發起了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將伊朗全面伊斯蘭化。廢除巴列維王朝頒布的《女性家庭保護法》,采用伊拉斯法令,強制要求婦女必須遮掩頭發,嚴禁抽煙喝酒、男女游泳;要求中小學及大學停課,對教材、老師隊伍進行整頓,所有課程都由“伊斯蘭大學委員會”編寫,查處一切西方書籍及電影;將女孩的法定結婚年齡降到9歲,已婚婦女則不允許在普通學校上課。
3月31日,伊斯蘭共和國以公投的方式成立。從巴列維流亡到伊斯蘭國成立,不過短短2個半月,西方人、伊朗人、全世界都還沒反應過來,伊朗已經徹底進入了政教合一的霍梅尼時代。
霍梅尼將美國和以色列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他號召革命衛隊及教徒打砸一切帶有西方文化色彩的可口可樂、麥當勞、酒吧、咖啡館、賭場及娛樂場所。
10月,流亡的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癌癥,這事激怒了伊朗信徒。11月4日,霍梅尼煽動數萬信徒沖入美國大使館,將66名工作人員扣為人質。這就是震驚世界的伊朗人質事件。
事件發生后,美國朝野嘩然,卡特總統立即制裁伊朗,終止了從伊朗進口石油,凍結了80億美元的伊朗人在美資產。伊朗提出釋放人質的條件,包括遣返流亡美國的巴列維,就1953年策動政變向伊朗道歉。
當兩國外交陷入僵局時,卡特總統命令美國特種部隊發起人質營救行動。1980年4月24日22時,美國尼米茲號核動力航母逼近伊朗海域,8架直升機搭載180名突擊隊員,直奔德黑蘭營救人質。
然而,在飛行途中,3架直升機因沙漠爆發沙塵暴而掉隊,卡特總統當即取消了營救任務。更糟糕的是,在撤離過程中,直升機與運輸機相撞。第二天,美國政府向外界公開營救計劃失敗。
人質營救失敗直接導致卡特連任大選失利,里根總統剛上臺,便與伊朗達成了協議。1981年1月20日,美使館人員被挾持了444天后終于獲釋。
伊朗人質事件對美國來說是奇恥大辱,從此美伊兩國成了冤家仇敵。不過,霍梅尼在這起事件中獲取不菲的政治資本,國內威望爆棚。然而,霍梅尼的野心遠不僅此,他試圖超越國家概念統一穆斯林,向全世界輸出伊斯蘭革命。他聲稱:“在世界各地建立伊斯蘭國家是革命的偉大目標”。
霍梅尼選擇伊拉克作為革命輸出的第一個目標。伊拉克是什葉派的發源地,占人口的55%,但是多數信徒不參與政治,當時的伊拉克由遜尼派薩達姆·侯賽因掌控政權?;裘纺嵩谝晾肆鞣攀嗄?,擁有不少信徒,更有機會發動伊斯蘭革命。而薩達姆則企圖趁霍梅尼立足未穩之際打擊伊朗。
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兩國都未曾想到,這場戰爭一打就是八年。蘇聯、美國、英國、法國及中國都紛紛向兩國出售武器。這場戰爭被認為是“用最先進的武器打了一場最原始的戰爭”。因為兩國士兵素質偏低,基本上不會使用美蘇提供的先進武器,有時只能陷入慘烈的肉搏戰。
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是,美國里根總統在出售武器給伊拉克的同時,還暗中向伊朗輸送。1986年11月4日,在伊朗人質事件七周年集會上,伊朗議長拉夫桑尼宣布,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法蘭曾秘訪德黑蘭,雙方達成了交易,美國向伊朗提供軍火,美國要求伊朗幫助釋放在黎巴嫩被劫持的美國人質。
令美國人無法接受的是,里根總統主動向伊朗示好,給伊朗官員贈送了一本里根親筆簽名的圣經,一塊象征打開美伊關系的鑰匙型蛋糕。
這就是著名的“伊朗門”。這一事件給里根的執政生涯幾乎帶來毀滅性打擊。里根辯解稱,改善與伊朗關系主要預防伊朗在兩伊戰爭中倒向蘇聯陣營。不過,里根在戴維營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承認:“在執行對伊朗的政策中有缺陷,犯了錯誤?!?/p>
此后,美國國會出具了一份長達690頁的調查報告,調查費用達近800萬美元。報告指出聯邦高官欺騙公眾、藐視法律程序。這一案件隨后轉移到美國司法機關審理,最終,主要負責人、國家安全事務總統顧問約翰·波因德克斯特被華盛頓聯邦地方法院判處6個月的監禁。
“伊朗門”對美國政界影響巨大,從此對伊朗的強硬態度,成為美國兩黨的“政治正確”,沒有任何一位總統敢觸碰這一雷區。美國和伊朗漸行不是漸遠,而是永遠。
兩伊戰爭最終在聯合國的調停下于1988年8月結束。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爭,伊拉克死亡18萬人,伊朗死亡35萬人,兩國經濟被戰爭拖垮,社會陷入災難性重建。但是,兩國領袖都各自宣布贏得了戰爭。
兩國都輸了戰爭,薩達姆和霍梅尼卻贏得了統治聲望。在兩伊戰爭中,霍梅尼大力推行法基赫體制,在司法、議會、行政及經濟領域全面實施伊斯蘭化。伊朗表面上有總統、議會、法院,但神職最高領袖才是伊朗的掌控者,以法基赫監護的身份控制司法、行政、軍隊大權。
霍梅尼殺害了幾位大阿亞圖拉,控制了宗教委員會和革命衛隊,提拔哈梅內伊為阿亞圖拉,將其扶上總統席位。
霍梅尼在兩伊戰爭期間,將大部分私人資產收歸國有。目前,伊朗經濟的85%由官方及半官方掌控,伊朗伊斯蘭基金會和革命衛隊控制著大量經濟利益。
這種結構性矛盾導致伊朗經濟增長緩慢。伊朗人抱怨生活水平下降,霍梅尼則聲稱:“經濟是笨蛋的東西”,“宗教高于物質”。
霍梅尼去世后,哈梅內伊成為了伊朗新的最高領袖,并成為大阿亞圖拉。哈梅內伊基本上延續了霍梅尼的“宗教遺產”,國內社會結構固化,經濟并無太大起色。近些年,在美國的封鎖下,伊朗通脹率高企,經濟陷入困境,不少城市爆發了游行示威。
2019年10月伊拉克掀起的反伊朗行動,為了緩和兩伊矛盾,將矛頭一致對準美國,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頻繁活動,與伊拉克的人民動員力量武裝、黎巴嫩真主黨以及也門胡塞武裝策劃針對美國的恐襲活動。
特朗普認定,美國商人在伊拉克被炸死,美駐伊拉克大使館被燒,幕后主使均指向伊朗將軍——蘇萊曼尼,隨即發起刺殺行動。與蘇萊曼尼一起被炸死的,還包括伊拉克“人民動員力量”創始人之一、副司令官穆罕迪斯。
這次攻擊美國大使館事件,再次刺激了美國人的神經,讓人聯想到當年的伊朗人質事件。很多人稱,刺殺蘇萊曼尼,報了美國當年人質劫持之仇。
當年卡特總統謀求連任,忌憚于人權外交,坐視巴列維倒臺,霍梅尼趁機奪權。而特朗普為了連任,屈服于漂亮國內的洶涌民意,在中東冒險,但卻仍和他的前任——卡特總統一樣,還是失去了政權。
但卻成功地、再次增加了伊朗人對美國的厭煩和痛恨,老死不相往來已經不能充分地把他們對漂亮國情感的描寫。
有人感嘆,被美國封鎖了數十年,苦日煎熬的伊朗人今日留下的淚,其實是他們當年拋棄巴列維王朝時腦子進的水。
多有疏漏,非常感謝君的閱讀
我是君犁,特別需要君的關注
英超七大名帥的管理哲學,你最服誰?
關于足球的管理哲學,真的可以說是一門大學門。之前范師傅在執教曼聯時,就一直在反復強調自己的Philosophy.......其實在現代足球俱樂部中,如何將商業化企業的管理理念和競技隊伍的管理特性融合在一起,再通過戰績體現出來,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文:一只D?ner
世界足壇里取得過巨大成功的教練,其實都有著獨一無二的管理哲學。還記得圈哥(ID:Eco_Sports)剛到英國讀書時,狠下心買的第一本書就是這本名為《The Manager》的大作。里邊記錄了16名頂級足球教練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哲學,這些生動、有趣的管理案例,在映射出教練的獨特管理方法時,也體現了一些成功的、經典的管理學理論。
新賽季的英超,可謂是名帥云集。穆里尼奧、瓜迪奧拉、孔蒂、溫格、克洛普等主教練之間的斗法,也充滿了看點。而除了球場上的比分和勝負外,了解這些教練背后的管理哲學,也能讓我們通過另一個完全不同的角度來欣賞與解讀足球。
阿爾塞納·溫格
【相關閱讀】:何謂全能?且看溫格教授:武能率軍征歐冠,文能提筆建球館
再過兩個月,教授執教阿森納就要滿20個年頭。在爵爺退休后,他已經成為了現役教練中執教一個球隊最長時間的主帥。但即便對一家俱樂部盡忠職守20載,仍會有人對他提出質疑:過去的10年中槍手沒有獲得過足夠有價值的頭銜榮譽,沒有強有力的資金投入來保持陣容的強大。但也有人在說,20年后,只剩他在對抗金元足球。
不過從98-99賽季開始,教授已經連續19個賽季將他的槍手們送進了歐冠賽場。單憑這一點,他也足夠被評為成功足球教練的典范。
對于一個企業領導來講,重要的是別人對你的身份和聲望有清楚深刻的認識,不管這種認識是正面還是負面。
作為一個經濟學教授,溫格始終將球隊建設與平衡的財政狀況保持一致(這么看起來,教授好像更適合德甲)。他明白這世上沒有常勝將軍,如果戰績是衡量球隊表現的唯一標準,他早就兵敗沙場了。所以他也按照自己的執教理念在行事,培養天才球員,并讓他們激情發揮自己的專長。
沒有溫格,亨利可能還在尤文等待著何時才能進球;沒有溫格,小法不一定能成長為世界級中場;當然,有沒有溫格,博格坎普都是“不會飛翔的荷蘭人”(恐飛癥........)。
作為優秀的管理者,溫格幫他的弟子們在團隊里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位置。當然作為回報,他也得到了球員們的誓死效忠。又是一年爭四季,雖然首戰出師不利,但沒有關系。教授,拉好拉鏈再出發.......
安東尼奧·孔蒂
【相關閱讀】:切爾西與adidas終止10年長約,四大品牌誰將入主藍橋?
雖然孔蒂是一位來自冰淇淋之國的主帥,但他的球員基本不要指望在他任期內在俱樂部食堂找到冰淇淋了。這位完美主義強迫癥患者更愿意相信嚴格的飲食控制可以左右球隊的成敗。他甚至將紅景天和枸杞作為幫助球員保持高水平運動狀態的必備輔食(聽起來比中國人還會養生)。不僅如此,他還禁止他的隊員們在去客場比賽的飛機上喝碳酸飲料。
這聽上去并不難執行,但是在這個球員身價動輒就過千萬鎊的俱樂部中,能讓每個大牌都嚴格服從此紀律,這不是每個教練都有的魄力。
孔蒂將他的激情和對細節的注重有機地結合到了一起。雖然在講解戰術時他的風格稍顯侵略性,不過在一定程度上也刺激了球員們的興奮點。通過他夸張的交流方式,隊員們可以知道他的戰術重點。通過激起球員們對勝利的渴望,孔蒂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至少最近的戰績說明了問題。他治下的藍軍,總能比對手多進一個球......
克勞迪奧·拉涅利
【相關閱讀】:萊斯特城奇跡,說的依舊是尊重體育規律的故事
萊斯特奇跡成為了去年足壇最大的佳話。隨著萊斯特城登頂英超,“補鍋匠”拉涅利也再一次走上神壇。相較于出手闊綽的對手們,拉涅利的手下幾乎沒有一名大牌球員,但這卻讓他更好地踐行了自己的管理哲學——信任。補鍋匠盡可能地創造著輕松的更衣室氛圍,反正大家身價差不多,窮開心咯。
當然,拉涅利的執教風格也可以總結成兩個詞——專注、仔細,甚至多數時間他都會親歷親為。當他融入到球員中時,這些年輕人就會更加努力去接近自己的極限。畢竟,一個60多歲的老人都那么努力,小伙子你好意思偷懶嗎:)這種和手下同甘共苦的拿破侖精神不僅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還讓隊員們對勝利產生更強烈的渴望和共鳴。在團隊建設上,這位意大利人用奇跡為管理者們上了一課。
▼親自請隊員們.......吃Pizza
當萊斯特城獲得半程冠軍的時候,拉涅利替隊員扛下了來自外界的全部壓力,并且告訴他的小伙子們,一場一場慢慢來。在一個復雜的項目前,領導者需要做的是繪制藍圖并制定清晰的路線,而團隊所需要做到只是摒除雜念,循著路線向前走。
當意識到大家已經提前完成保級任務的時候,補鍋匠為球員卸下了所有包袱:“去享受你們的表演時間吧,竭盡全力就好?!?/p>
尤爾根·克洛普
【相關閱讀】:利物浦聯手Skype,KOP們想要渣叔的表情包嗎?
早在德甲多蒙時期,克洛普的執教風格就已經是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不管他的外放不羈還是他的激情怒吼,無不透著一股霸氣激勵大師的風格。但除了“更衣室發動機”的屬性,他在隊中營造出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團隊文化也是值得人們學習的。
渣叔想為紅軍們營造出一份家的歸屬感。而實際上早在多特蒙德時期,他就已經憑借這種成功的組織哲學讓球隊拿到了兩個聯賽和杯賽冠軍。但無奈之后俱樂部管理層決策失誤,球隊人心渙散,大將們陸續出走,成績一落千丈,最終招致其引咎辭職,那一年的鍋,渣叔不該背。
在團隊面前,渣叔教會了我們如何塑造一個鮮明的領導者形象,一個可以激勵團隊成員的激進狂熱分子的形象。因為他的全力全傾帶動了整個團隊全力以赴。
【相關閱讀】:多特KOP威斯特法倫齊唱YNWA ,足球世界滿滿的都是愛
而作為一個“變革型領袖”,克洛普顛覆了人們對德國人死板固執的刻板印象。除了激情的指揮,他還能不斷地從根本上對組織進行變革,以符合個人的預期。一聲“這是我的球隊”便放棄了斯科特爾、辛克萊爾等11名新兵舊將,同時也將維納爾杜姆等7人招致麾下。
正如他所說:“我們組建一支球隊就是為了勝利,而不是為了等待?!笔讏霰荣惖膭倮麨榧t軍新賽季的長征開了個好頭,拭目以待這個在球場上燃到爆的德國瘋子會以怎樣的姿態應對瓜穆的挑戰。
佩普·瓜迪奧拉
【相關閱讀】:隨習大大造訪曼城背后,華人文化要如何布局體育產業?
在西甲和德甲取得成功的西班牙人,本賽季正式登陸英超賽場。就算在大牌云集的英超豪門中,曼城球員的身價也可謂首屈一指。即便曾經帶領的也是西甲和德甲的領頭羊,但在球星濟濟的伊蒂哈德球場里,佩普想要立刻樹立威信也絕非易事。
與前面提到的人文關懷型教練不同,瓜帥有著更為聰明的頭腦和清晰的思路。他對自己每一位球員的特性都深為了解,清楚地知道這名球員的長處和短板以及在球隊體系中的存在價值。即便像格策這樣曾和他一同加入拜仁的天才球員,因為自身特點不能融入到球隊戰術體系中,最后也遭他堅決棄用。
▼瓜帥將要把10年曼城老臣喬·哈特“趕走”
在與球員進行了透明直接的交流之后,他便已經對這名球員在球隊的定位了然于胸,并且,他希望他的球員都能服從于他出于團隊需要而進行的決策(讓你走你就不要留了)。
瓜帥是個善于察言觀色的管理者,當他已經收集到足夠的外部信息后,便會做出自己的決定,即便這決定有時會犯眾怒。譬如為了塑造球隊新核,賣掉夢二國王小羅。
不過現在的瓜迪奧拉已經從以往的成功中積累到了足夠的自信和來自外界的信任。
何塞·穆里尼奧
【相關閱讀】:穆里尼奧簽約曼聯的肥皂劇,折射體育商標肖像權的破局之道
穆里尼奧來了,他能成為帶領紅魔復興的那只魔力鳥嗎?縱觀歷史,鳥叔在一個俱樂部連續執教的時間都不會超過三年,國米如此,皇馬如此,切爾西亦如此(二進宮另論)。因此人們也有足夠的理由來質疑,他到底能對一支球隊持久的發展做出什么貢獻。
但首先,他對天才球員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身價8900萬英鎊的博格巴慕名而來,成為了他最大牌的粉絲。但隨著他的加盟,穆帥也不得不面對更大的挑戰,如何讓這些頂級身價的球員發揮出與其身價相匹配的水平。這也似乎是每個管理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如何在雇傭員工為自己做事和提供舞臺讓員工自由發揮間相平衡。
【相關閱讀】:博格巴創紀錄的轉會,揭示了這四條現代足球商業法則
對于俱樂部老板來說,花大價錢將巨星球員買來,他們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就要交給中層管理者——教練員們,他們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我有了這些明星球員就可以補強球隊所向披靡。教練要考慮怎么才能讓這個球星融入都我的團隊中。而現在穆里尼奧需要做的就是讓身價高昂的球星找到更大的成就感。
人之所以能被激勵,是因為他感受到了自己強烈的欲望和公司愿景、團隊目標相一致。如果工作處處只是以掙錢為目的,那么人生也會是不完整的。你需要做出一些更有趣的事情。
毛里西奧·波切蒂諾
波切蒂諾和他的青年近衛軍為上賽季的英超賽場帶來了一股青春風暴。他想方設法將一些有天賦的球員從青訓梯度提拔至一隊,不管是在南安普頓還是在熱刺,都收到了不錯的成效。這位少帥用實際行動和成果向人們闡釋了培養年輕團隊成員和保持組織活力對組織發展的重要性。
一些巨星球員在成功之后迅速挪窩,然后就沒有然后了。而自己培養的年輕球員,則很好地規避了這個問題。至少管理者能看到他一步步的踏實努力,而不是只看到他的高光時刻??紤]到成功的天時地利人和很多時候是不可復制的,波切蒂諾的例子也給了管理者們一個很好的啟示,與其到處挖腳,不如自己培養。
在現代足球中,主教練不再只是一名懂戰術、會訓練的業務專家。既然稱之為Manager而不是Coach,從心理輔導到財務管理,從人際關系到商業邏輯,這都是主教練需要掌握的技能。
在如此復雜的環境下用自己的理念來獲得成功,足壇大佬們的管理哲學,你最服誰?
責編:點哥
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微博:體育產業生態圈,聚合體育產業優質內容與人群的平臺,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