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你好的唯美圖片(江澤民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全國各地干部群眾深切悼念江澤民同志)
七月你好的唯美圖片文章列表:
江澤民同志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全國各地干部群眾深切悼念江澤民同志
連日來,全國各地干部群眾滿懷敬意和深情,以各種方式收聽收看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深切悼念江澤民同志,自發以各種樸素的方式寄托綿遠的思念。
繼承遺志、繼往開來。大家一致表示,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化悲痛為力量,在各自的崗位上更加努力工作,不懈團結奮斗,把民族復興的宏偉藍圖一步步變為美好現實。
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渤海岸畔,海風嗚咽。
“我幾分鐘后才緩過神來,心里十分難過。”得知江澤民同志逝世的消息,天津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岸橋隊黨支部書記兼隊長王玉革非常悲痛。
王玉革回憶,當年,江澤民同志來天津港考察時,自己還是碼頭上一名普通的集卡司機。30多年過去了,天津港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京津冀的海上門戶,同世界上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
“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表達我們的悼念,在本職崗位再立新功,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綠色智慧樞紐港口。”王玉革說。
神州華夏,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
在江澤民同志考察過的遼寧鞍鋼,企業多年來堅定不移走“改革 市場”發展之路,堅定不移推動老企業轉型升級,開啟智慧煉鋼新時代;
在青海格爾木煉油廠,大家牢記江澤民同志當年考察時的囑托,正加大科研力度,提高生產水平,改善青藏高原燃料結構,努力保護好三江源的碧水藍天;
……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干部職工表示,在國際國內十分復雜的形勢下,江澤民同志帶領黨的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團結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促進發展、保持穩定,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二十一世紀。
財政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的同志表示,在江澤民同志帶領下,我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新進展。
在革命圣地陜西延安,當地干部群眾紛紛轉發悲痛消息,表達對江澤民同志的深切悼念。
“江澤民同志來延安考察時的身影,依然印在延安人民心中。”延安市延安精神研究中心主任馮枚說,江澤民同志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在延安引起強烈反響,很快形成學習和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熱潮。記得那一時期,全市貫徹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著力解決不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不符合群眾意愿的突出問題,使黨的作風和黨群關系、干群關系有了明顯改善。
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的同志表示,江澤民同志集中全黨智慧創立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遵循了人類歷史發展進步的普遍規律,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要求,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利益和愿望,抓住了新形勢下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的根本。
外交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干部群眾表示,要學習江澤民同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風范,學習他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
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一致認為,江澤民同志是我國各族人民公認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領導人。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杰出領導者,中國共產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創立者,江澤民同志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尊重群眾關心群眾
三晉大地,草木銜悲。在新聞中聽到江澤民同志逝世的消息,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堡村籠罩在悲痛之中。80歲的老書記劉繼明和老伴拿著江澤民同志來村考察時的照片落下眼淚。
雖然年歲大了,但提到1990年1月江澤民同志在大同—陽高地震后到村里考察的情景,劉繼明記憶猶新。“他到村里來,問寒問暖,勉勵我們重建家園。”劉繼明說,這些年堡村重建了新村,用上了煤改電清潔取暖,發展越來越好,我們要用美好生活來告慰江澤民同志。
江澤民同志逝世的消息,將唐山大地震幸存孤兒、河北省唐山市康復醫療中心化驗室檢驗員黨育新的思緒帶回到26年前。她回憶,1996年7月,江澤民同志來唐山考察,在唐山抗震紀念館囑咐黨育新努力工作,報答黨和人民的養育之恩。黨育新說,江澤民同志的勉勵令她受益終生,她主動報名參加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決心為黨和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江澤民同志生前深深牽掛著三峽庫區的發展和移民的生活。1998年4月在重慶考察時,他深入重慶涪陵南沱鎮連豐村,與庫區移民群眾聊家常,關心大伙兒的生產生活情況。
聽到江澤民同志逝世的消息,連豐村黨支部書記葉強心情非常悲痛。“村民們一直不忘江澤民同志的關懷。‘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一定要繼承江澤民同志的遺志,讓大伙兒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日子越過越好。”葉強說。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退役軍人事務部干部職工表示,學習江澤民同志的優秀品格和高尚風范,一定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教育部、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的同志表示,江澤民同志尊重群眾、關心群眾,總是高度關注人民群眾安危冷暖。要學習江澤民同志的優秀品格,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江爺爺一路走好,永遠懷念您”“人民會永遠記住您”“青年一代會更加努力地建設國家,不辜負您的期望”……
在互聯網上,廣大網友以轉發、留言等形式,以真摯話語表達對江澤民同志的深切緬懷。全國各類新聞網站和微信公眾號換上了黑白色調,以表達哀思。
在廣大民族地區,各族群眾懷著沉痛的心情悼念江澤民同志。
群峰環抱、云霧繚繞。在江澤民同志兩次考察過的廣西百色市田陽區那坡鎮永常村,村民們自發到村口的大石碑前緬懷追思。
石碑上刻著江澤民同志勉勵的話語:“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好大石山區致富這個問題,把老一輩革命家和先烈打下的江山建設好。”村民們說,江澤民同志的勉勵,始終鞭策著村民們艱苦奮斗、脫貧致富,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楊梅鄉光明村村支書馬永歡告訴記者:“曾經村里水電路都不通,吃個水都要走幾公里的山路挑。江澤民同志來考察后一年多,電通上了。之后在黨委政府的關心下,20個組的通組路全覆蓋,產業也發展起來了。大家都很想讓他再來看看。”
聽聞江澤民同志逝世的噩耗,西藏農牧區群眾自發舉行紀念活動,表達對江澤民同志的崇敬和悼念。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拉開了對口支援西藏的帷幕。20多年間,江澤民同志和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創的對口援藏工作機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江蘇省第十批援藏總指揮陳靜說,“在中央支持、全國支援幫扶下,西藏已和全國一道消除絕對貧困,迎來更高質量的發展。人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石河子第八中學思政教師楊紅玲說:“江澤民同志高度關注和支持兵團事業發展,將跨世紀的屯墾戍邊事業推向新階段。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講好育人故事,培養更多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斯人已逝風范長存
在祖國西北的河西走廊,寒風吹不盡人們的無限哀思。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政協副主席劉紅燕得知江澤民同志逝世的消息,悲痛得很久才緩過神來。
“江澤民同志很親切,就像家里的長輩一樣了解我們生活、工作的情況,至今我都忘不了當時的情景。”1992年8月,江澤民同志到甘肅考察期間,劉紅燕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人員同他有過面對面的交流。劉紅燕說,江澤民同志大力推動西部大開發戰略,給當地群眾帶來發展希望。如今我們過上了好日子,只有繼續奮斗,把日子越過越好,才是對他最好的告慰。
噩耗傳來,山東省齊魯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陳偉把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發到了他所教授的思想道德與法治課師生群里。授課時,陳偉沉痛地說:“江澤民同志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曾吟誦了林則徐的兩句詩——‘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這充分表現了一位共產黨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一生愿為黨和人民事業貢獻一切的偉大胸懷。”
1999年5月2日,江澤民同志曾前往云南麗江古城考察。“江澤民同志聆聽了納西古樂,同商家、游客親切交談,并同少數民族群眾載歌載舞,其樂融融。”麗江市博物院原院長李錫清晰記得當時的場景。李錫說,麗江古城名揚海內外,離不開江澤民同志的關心和支持,麗江人民從心底里感謝他,敬重他,懷念他!
南太行,山巍峨。1996年6月1日,江澤民同志到河南安陽林州市紅旗渠考察。林州市副市長李蕾說,當時自己作為講解員,向江澤民同志介紹了紅旗渠的相關情況。李蕾說,聽到江澤民同志逝世的消息,內心十分沉痛,他在紅旗渠畔的殷殷囑托言猶在耳——“現在物質技術條件雖然比過去好多了,但紅旗渠精神永遠不能丟。”
在寧夏西吉縣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臺堡會師紀念碑”16個大字蒼勁有力。從1996年起,紀念碑矗立于此26載,見證了西海固的滄桑巨變。
將臺堡鎮黨委書記馬永虎表示,將臺堡人民永遠懷念江澤民同志,將繼承江澤民同志的遺志,繼續弘揚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水利部、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審計署的干部職工表示,要保持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精神狀態,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團結奮斗,以實際行動表達悼念。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事業,凝結了包括江澤民同志在內的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的心血和奮斗。廣大干部群眾表示,前進道路上,要更加自覺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新華社記者)
《光明日報》( 2022年12月03日0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江澤民同志生平照片一
這是1947年江澤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學的畢業照。新華社發
1955年至1956年,江澤民同志(右二)曾在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制造廠實習。這是江澤民等在莫斯科合影。新華社發
1956年,江澤民同志(左七)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同援建一汽的蘇聯專家等合影。新華社發
1963年3月,江澤民同志(前排右五)在上海同小型三相異步電機全國統一系列設計領導小組成員合影。新華社發
1964年6月,江澤民同志(二排右一)在法國艾克斯萊班出席國際電工委員會會議期間同與會代表合影。新華社發
1980年10月底,江澤民同志(前排右三)在愛爾蘭香農開發區考察時同開發區負責人等合影。新華社發
1984年5月,江澤民同志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全國電子新產品展覽會上,試用國際長途電話向遠方的工作人員問候。新華社發
1985年,江澤民同志在上海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新華社發
1988年10月,江澤民同志在上海慶賀老科學家從事科學工作五十年座談會上講話。新華社發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江澤民同志在會上講話。新華社發
1989年11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鄧小平同志和江澤民同志親切握手。新華社發
1990年7月25日,江澤民同志與藏族群眾共慶望果節。新華社發
來源:新華社
編輯:于淏淳
江澤民同志生平照片
這是1947年江澤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學的畢業照。新華社發
1955年至1956年,江澤民同志(右二)曾在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制造廠實習。這是江澤民等在莫斯科合影。新華社發
1956年,江澤民同志(左七)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同援建一汽的蘇聯專家等合影。新華社發
1963年3月,江澤民同志(前排右五)在上海同小型三相異步電機全國統一系列設計領導小組成員合影。新華社發
1964年6月,江澤民同志(二排右一)在法國艾克斯萊班出席國際電工委員會會議期間同與會代表合影。新華社發
1980年10月底,江澤民同志(前排右三)在愛爾蘭香農開發區考察時同開發區負責人等合影。新華社發
1984年5月,江澤民同志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全國電子新產品展覽會上,試用國際長途電話向遠方的工作人員問候。新華社發
1985年,江澤民同志在上海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新華社發
1988年10月,江澤民同志在上海慶賀老科學家從事科學工作五十年座談會上講話。新華社發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江澤民同志在會上講話。新華社發
1989年11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鄧小平同志和江澤民同志親切握手。新華社發
1990年7月25日,江澤民同志與藏族群眾共慶望果節。新華社發
1992年10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江澤民同志代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新華社發
1993年12月5日,江澤民同志在北京為一位幼兒園兒童喂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后,小朋友親吻江爺爺。新華社發
1997年7月1日上午10時,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慶典在香港會展中心新翼舉行。在慶典儀式上展示了江澤民同志親手題寫的“香港明天更好”書法卷軸。新華社發
1997年9月12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江澤民同志代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新華社發
1998年8月13日至14日,江澤民同志親赴湖北長江抗洪搶險第一線,看望、慰問、鼓勵奮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的廣大軍民,指導抗洪搶險斗爭。這是8月13日江澤民同志在洪湖市烏林鎮中沙角險段大堤上,向正在抗洪搶險的軍民發表講話。新華社發
199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盛大慶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江澤民同志檢閱由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和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民兵預備役部隊組成的地面方隊。新華社發
2000年2月20日,江澤民同志在廣東省高州市領導干部“三講”教育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在這次廣東考察中,江澤民同志提出,我們黨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華社發
2000年9月7日,由中國倡議的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首腦會議在紐約舉行。江澤民同志(中)同法國總統希拉克(右二)、俄羅斯總統普京(右一)、英國首相布萊爾(左一)、美國總統克林頓(左二)握手合影。新華社發
2001年2月27日,博鰲亞洲論壇成立大會在海南舉行。江澤民同志出席成立大會并致辭。新華社發
2001年10月21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上海舉行。這是江澤民同志與參會的經濟體領導人合影。新華社發
2002年11月15日,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出席黨的十六大代表、特邀代表和列席人員并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發
2019年10月1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習近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等在天安門城樓上。新華社發
來源:新華社
江澤民同志生平照片
這是1947年江澤民同志在上海交通大學的畢業照。新華社發
1955年至1956年,江澤民同志(右二)曾在莫斯科斯大林汽車制造廠實習。這是江澤民等在莫斯科合影。新華社發
1956年,江澤民同志(左七)在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同援建一汽的蘇聯專家等合影。新華社發
1963年3月,江澤民同志(前排右五)在上海同小型三相異步電機全國統一系列設計領導小組成員合影。新華社發
1964年6月,江澤民同志(二排右一)在法國艾克斯萊班出席國際電工委員會會議期間同與會代表合影。新華社發
1980年10月底,江澤民同志(前排右三)在愛爾蘭香農開發區考察時同開發區負責人等合影。新華社發
1984年5月,江澤民同志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全國電子新產品展覽會上,試用國際長途電話向遠方的工作人員問候。新華社發
1985年,江澤民同志在上海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上。新華社發
1988年10月,江澤民同志在上海慶賀老科學家從事科學工作五十年座談會上講話。新華社發
1989年6月23日至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江澤民同志在會上講話。新華社發
1989年11月6日至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鄧小平同志和江澤民同志親切握手。新華社發
1990年7月25日,江澤民同志與藏族群眾共慶望果節。新華社發
港澳臺各界持續深切緬懷江澤民同志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江澤民同志逝世后,港澳臺社會各界持續以多種形式表達哀悼,深切緬懷他偉大光輝的一生。
1200多位香港各界人士3日來到香港中聯辦設置的靈堂吊唁。其中,有香港8所公營大學的校長及署理校長,有香港公務員和紀律部隊代表,有高校學生和青年代表,有來自創科、工程、體育、演藝、文化、出版、會計、法律等領域的人士,還有政團代表、同鄉社團代表、中資企業代表等。
大批香港市民在周末自發前往香港中聯辦大樓外獻花致哀,許多市民在吊唁冊上寫下表達懷念的話語。香港市民王女士與親友一同前往獻花。她說,江澤民主席逝世,令人萬分悲痛。江澤民主席對祖國和香港作出很多重大貢獻,大家永遠懷念他。
在香港,一些市民自發建立吊唁網站,眾多市民在網站上獻花、留言,表達哀思。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表示,江澤民主席領導推進中國政府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的一系列準備工作。1997年7月1日實現香港回歸。其后,江澤民主席多次來港,與香港各界有廣泛接觸,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人們將永遠懷念江澤民主席對國家作出的貢獻,以及對香港的親切關懷和支持幫助。
4日,《大公報》、香港《文匯報》等香港主要媒體繼續刊發大量文字和不同年代圖片,回顧江澤民主席偉大一生中的重要時刻。
澳門中聯辦大樓設置靈堂以來,每日均有上千民眾前來吊唁。“我以沉痛的心情來追悼江澤民主席。”吊唁后,珠澳跨境工業區商會會長陳維熾表示,江澤民主席逝世是我們國家不可估量的損失。他開創全面改革開放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實現港澳的平穩過渡、順利回歸,推動“一國兩制”事業不斷發展。
“國家好,澳門好;國家發展,澳門也在進步。”澳門中山小欖同鄉會會長馮小龍說,澳門順利回歸祖國,發展進入歷史新紀元。澳門各界將持續推進“一國兩制”事業,以告慰江澤民主席。
澳門工商聯會會長何敬麟表示,澳門的發展與成就離不開江澤民主席的關懷,澳門社會將永遠銘記他為國家和人民作出的貢獻,化悲痛為力量,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進“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連日來,臺灣各界持續對江澤民同志逝世表達哀悼。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受訪時表示,江澤民主席在任期間,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堅決遏制“臺獨”。面對當前兩岸關系復雜嚴峻的形勢,我們更要全力以赴,讓兩岸愈加融合,促進國家早日統一與民族復興。
臺灣企業家郭亞陶表示,江澤民主席對兩岸交流和人民福祉的關切令人感佩。臺灣企業家章啟正表示,江澤民主席的智慧與遠見令人敬佩。他提出了現階段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有力推動了兩岸關系發展。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李文勛表示,江澤民主席在任期間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現代化建設,為臺商在大陸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讓臺胞得以分享改革開放紅利,與祖國發展同頻共振,在大陸安居樂業,我深深緬懷他。
臺灣企業家李瑞河1993年回大陸尋根、創業。他說,江澤民主席在任期間,積極推動兩岸關系發展,堅定了他扎根大陸的信心。近30年來,企業不斷成長,自己的夢想一一實現。衷心感謝江澤民主席。
編輯 賈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