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好逑的好逑是什么意思(金庸筆下的珍饈美味,它們都有何典故?)
君子好逑的好逑是什么意思文章列表:
- 1、金庸筆下的珍饈美味,它們都有何典故?
- 2、詩經關雎真味探究賞析,文不較真理不洞明,詩不品實事難清正
- 3、民歌之比興句淺析01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 4、生活中不能丟掉最原始的特征動物性
- 5、黃蓉打動洪七公肯教郭靖功夫,真的是那三道菜很美味嗎?
金庸筆下的珍饈美味,它們都有何典故?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風起長林
翻開《射雕英雄傳》,書中的女子可謂千姿百態,各有特色:穆念慈心地善良,癡心一片;梅超風心腸狠毒,可對師尊忠心耿耿;瑛姑鐘情周伯通,在孤獨中苦苦守候;韓小瑩一代女俠,剛強中帶著無限溫柔;哪怕是在記憶中出現的東邪之妻馮蘅,為了默寫《九陰真經》,累壞身體,在愛女降生后便撒手人寰。不過這萬千女子中,最為光彩照人者還是女主角黃蓉。冰雪聰明,容貌秀麗如她,卻偏偏對笨笨呆呆的郭靖情有獨鐘。
在書中,黃蓉除了精通打狗棒等絕妙武功,擅長奇門遁甲五行八卦,還以區區小女子將丐幫管理得井井有條,令天下須眉汗顏。此外,黃蓉在廚藝上也是罕見的高手,巧遇洪七公后,為了讓這位老俠客教郭靖降龍十八掌,可謂拿出了看家本領,一道道珍饈美味將洪老爺子哄得是七顛八倒。我們不妨舉出黃女俠做的幾道名菜,看看在真實的歷史中,身處南宋的七公到底能不能吃到。
一、叫花雞
叫花雞是江蘇常熟地區的傳統名菜,是把加工好的雞用泥土與荷葉包好,隨后架火燒泥巴,泥巴燒熱了雞也就熟了。
書中描寫洪七公見了叫花雞“大喜,夾手奪過,風卷殘云般吃得干干凈凈,一面吃,一面不住贊美:妙極,妙極,連我叫花祖宗,也整不出這般了不起的叫花雞。”
傳說明太祖打江山的時候,又回吃了敗仗,跑了三天三夜。敵人在后面窮追不舍,自己也沒法子吃一口熱飯。人困馬乏、饑腸轆轆之際,看到前面地上有一堆火,火中間架著一灘泥巴,旁邊還蹲著一個叫花子。
太祖朱元璋覺得奇怪,就湊近詢問,結果叫花子一見朱元璋,納頭便拜:“我這烤雞正是獻給大王您的”。朱元璋拿起來一吃,真是肉質鮮嫩,余香滿口。登基之后,朱元璋還專門給這叫花雞起了個名字叫做“富貴雞”。
叫花雞的起源當然是傳說,但這種泥巴烤雞的技術卻古已有之。
遠在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宮廷中有“八珍”之說,其中“八珍”中的“炮豚”便與叫花雞的做法相似。根據《周禮》《禮記》的記載,取一只乳豬,去了內臟,填滿棗子再用草蒹包裹,草蒹上抹一層濕黏土,上火燒烤。黏土干了以后,剝開泥巴和草蒹,取出乳豬,涂上稻米糊糊,下鍋油炸,之后再用火燉三天三夜而成,食用時用梅醬等調和。
可見,上古先秦時代,今天的許多食材還遠遠沒有傳入中國,但在我們的老祖宗發達的古文明下,對飲食的制作已經相當精細獨到,完全不是樊噲鴻門宴吃生豬肉那么簡單。
到了一千多年后的大宋,烘烤的技術必然更為成熟,七公想吃到叫花雞并非難事。
二、好逑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黃蓉為七公做的另一道名菜便是這好逑湯了。
這道湯由蓮葉、筍尖、櫻桃組成,取蓮葉之清,筍尖之鮮,櫻桃之甜,而且櫻桃核被剜了出來,另外鑲嵌了斑鳩肉。紅、白、綠三色輝映,鮮艷奪目,湯中泛出荷葉的香氣,可說是清淡中透出美味,色澤味道都屬上品。
人類喝湯歷史之悠久,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公元前8000年到7000年之間,近東地區的古人類就已經開始“煮湯”。當時陶器還沒有產生,人們只是簡單在地上挖一個坑,鋪上獸皮,放入水和要煮的食物,再在大坑的附近燃起柴火,把幾塊石頭燒燙了投入坑中,待到水開、食物煮爛,人們就可以取湯而喝了。
喝湯最初雖非中國首創,但華夏對制湯的研究卻獨具特色。
據歷史學家考證,世界上最古老的一本食譜創作于公元前2700年的中國,這本食譜上已經記載有十幾道湯菜,其中被稱為“銀海掛金月”的,正是沿用至今的“鴿蛋湯”。所謂“菜好燒,湯難吊”,正是說湯的制作技藝精湛,決不能一蹴而就。
有一種“雙足雙紹湯”被皇宮御廚稱為“金湯”,不僅是說此湯用料精貴,價格高昂,也暗含著此湯制作的成敗甚至關系到廚師們的身家性命。至于黃蓉所制的“好逑湯”,看似用料繁復,但在吊湯史已經有近兩千年的南宋大廚們眼里,也定能手到擒來。
三、二十四橋明月夜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道化用詩句的“雅菜”,其實是先把一只火腿剖開,挖了二十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二十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之不食。這道蒸豆腐看似有些浪費,實際上卻道出了我國豆腐飲食文化的精妙獨到之處。
豆腐的起源毋庸贅言,本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煉丹之時偶然得之。劉安和八公用豆漿培育丹苗,用后就傾倒在山上,一部分豆漿貯存在坑洼處,因為泥層中含有石膏或鹽堿,豆漿便凝結成柔軟固體。人們取來煮食, 味道鮮美,因而名之為豆腐。
從西漢到南宋一千多年,而中國古代烹飪技術又以煮、蒸為主,大宋子民想吃個蒸豆腐自然不難。但真正出了名有豆腐情節的,卻還是我們前文提到的明太祖。太祖當年落魄之時,曾有人給了他一碗珍珠翡翠白玉湯續命,其中的白玉指的就是餿了的豆腐。
朱元璋做了皇帝,依舊勤儉治國,每天早飯只吃一盤青菜一碟豆腐,并告誡子孫將這個傳統延續下去。洪武爺的子孫的確聽話,不僅遵循了傳統,還對豆腐進行了花樣翻新。
明朝萬歷年間,河南按察使王象晉去拜訪周王,除了看到各種奇花異草、飛禽走獸之外,還驚訝地發現王爺飼養的老虎不吃肉,而是每天吃幾斤豆腐。
大明的翰林們俸祿微薄,為了讓肚子里有點油水,每每要央求光祿寺給他們一些吃剩下的御膳。有回一個年輕的翰林去得晚,輪到他只得了一盤豆腐。但這豆腐到了翰林嘴里一嚼,竟然是鳥的腦髓,可見傳統的表還在,里子卻早就換完了。不知朱元璋在天有靈,對此作何感想。
四、炸蜈蚣
這道菜乍一聽多少有些讓人汗毛倒豎,說來也并非黃蓉制作(估計黃蓉也不會愿意拿毒蟲下菜),而是洪七公在《神雕俠侶》中親手烹制。書中寫到:“取雄雞一只,殺死埋于世間第一陰華山處一日一夜。可得百來條七八寸長的大蜈蚣,紅黑相間,花紋斑斕。一鍋雪煮滾熱,蜈蚣燙死了。臨死之時,毒液毒尿盡數吐凈。小刀斬去蜈蚣頭尾,輕捏脫殼兒,肉雪白透明如大蝦,洗滌干凈,起油鍋炸香,拌上調料即可。”
姑且不談在華山埋一只雄雞是不是能得到百來條大蜈蚣,也不論蜈蚣油炸到底是不是像大蝦這么美味,我們單看看古人們是怎么炸東西吃的。
前文說過,華夏民族早期的烹飪以蒸煮為主,用于做菜的油都是脂(牛羊油)膏(豬油)這樣從動物身上獲取的葷油。早期沒有榨油技術,直到漢朝張騫從西域帶回了胡麻,中國人才開始使用麻油,但也多限于點燈照明。到了一百多年后的三國時期,出現了用麻油煎食物的記載。
植物油在中國真正被廣泛使用始于唐朝的芝麻油,但真正用油炸食品是在北宋中期之后。
宋朝莊季裕《雞肋編》中有一節專記油,詳述宋代各種植物油的提取,河東有大麻油,陜西有杏仁、紅藍花子、蔓菁子油,山東食蒼耳子油。另外,旁昆子油、烏桕子油,婺州、頻州沿海食魚油。
我們今天常用的豆油在宋朝似乎還并不流行,而花生油更要等到清朝后才有煉制的記錄。
上面列舉的幾道菜只是對金庸筆下美食的管中窺豹。單說靖蓉初見時兩人吃飯,就有花炊鵪子、炒鴨掌、雞舌羹、鹿肚釀江瑤、鴛鴦煎牛筋、菊花兔絲、爆獐腿、姜醋金銀蹄子等諸多名菜,倘若細細說來都能寫成一個個故事。
根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汴梁城中“當街水飯、爊肉、干脯。王樓前獾兒野狐肉、脯雞。梅家鹿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 “凡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鱉蟹、鶉兔脯臘,無非天下之奇”……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不僅宋代,中國歷史的每一個時期的飲食都有其獨特而豐富的內涵。中華民族的美食不僅僅是滿足人們口腹之欲的充饑之物,也是折射古老東方文化的一面鏡子。民以食為天,沒有領略過舌尖上的華夏,又怎能讀懂中國?
參考資料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
高成鳶《中國烹飪中油類運用的由來與意義考論》
周粟《周代飲食文化研究》
唐朝“穿越人”,留下六個科學成果,造福中國數百年
那個臥冰求鯉的大孝子,面對篡權的司馬氏是如何應對的
詩經關雎真味探究賞析,文不較真理不洞明,詩不品實事難清正
詩經《關雎》原文:
關關①雎鳩②,在河之洲。窈窕③淑女,君子好逑③。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④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⑤。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⑥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析注:
①關:水面,關關,一出一入,鳴叫聲。雎:雎是大鳩,鳩是小鳩。朱熹:“雎鳩,水鳥,一名王雎,狀類鳧。今江淮間有之”。狀類鳧,似水鴨雁鴨,善浮游。鴨子愛吃荇菜。
②窈窕:精驗豐富德智雙全的樣子,窈窕淑女即精驗豐富德智雙全的賢淑女子。
③好逑:逑,斂聚、學習、積累。好于斂取聚集淑女的德智才能。
④寤寐:君子思悟、采摘的樣子,小水鴨浮游、泅渡的樣子。
⑤輾轉反側:身子在船里左右翻來覆去的樣子
⑥芼:拔取。
淑女:指智慧深不可測德能賢良淑德之女子,以長女大女經驗豐富的女人為主淑女。
君子:在此詩中,講一個少年君子善學好逑于采荇菜德藝雙馨之志士。有大志之士為君子,非指兒女情長之失志少年。
詩經《關雎》譯文:
“關關”鳴叫的雎鳩在河岸上不斷出入水中浮游的情景,像是君子熱忠于學習積累深慧淑女“采荇菜”的才能一般。參差錯落的荇菜在漁船間左右穿流而過,君子從中受到啟發探而求索求而不得,醒時睡時都在思忖怎么才能像淑女那樣釆摘到這些荇菜,于是在漁船里思來想去決定側起身來穿行于參差錯落的荇菜之間,他左右采摘荇菜的時候,賢德淑女就在旁邊與之并行,彈琴奏瑟以友相伴。在參差錯落的荇菜間左右撥取荇菜的時候,賢德淑女就在旁邊邊與之并行,用擊子敲擊鐘鼓以樂相助。
小析:
君子喻采荇菜之人,荇菜是浮于水面的植物,君子學淑女浮游之能,故以采摘荇菜做比喻。
君子學淑女之才能,喻小雎鳩學習大雎鳩浮游之能。
這首《關雎》不是對年輕男女間相互愛慕的描寫,是借水鴨母子浮水情景喻君子求學于賢淑女“采荇菜”之事。采荇菜即“浮于水面上的菜”。這首詩歌是君子慕學淑女助習之詩。那么君子與淑女他們是亦師亦友同志同學同事的關系,筆者認為此詩不是男女相互愛慕互相追求的詩歌。
歡迎廣大網友以及傳統文化愛好者轉發、點贊或在評論區評論,留下你們的寶貴意見或建議!
本文章內容由傳統文化國學天下儒釋道原創,圖片引用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望請悉知!
民歌之比興句淺析01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比興是民歌中常見的一種藝術手法。從今天開始,我摘錄一些民歌中的比興句,淺析一番,與同好探討。
首先要搞清楚,比興的概念。
搜索資料知:比興最早來自《詩經》,有“六義”之說,即是指“風、雅、頌”三種詩歌形式與“賦、比、興”三種表現手法。
“風”,即國風,是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最有成就的部分。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數為公卿貴族所做,一般看作"正聲"。大雅為歌功頌德之作,小雅多諷刺之聲。
“頌”,即祭祀和頌圣的樂曲,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賦”,直接鋪陳敘述。是最基本的表現手法。
“比”,即比喻。
“興”,用其他東西引出要說的內容。
通俗地講,“比”就是比喻,是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鮮明突出。“興”就是起興,即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比”與“興”常常連用。
在李健著的《比興思維研究》中,作者認為比興思維是“一種受某一(類)事物的啟發或借助于某一(類)事物,綜合運用聯想、想象、象征、隱喻等手法,表現另一(類)事物的美的形象、展示其美的內涵的藝術思維方式”。
01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注釋】
關關:象聲詞,雌雄二鳥相互應和的叫聲。
雎鳩(jū jiū):一種水鳥,一般認為就是魚鷹,傳說它們雌雄形影不離。
洲:水中的陸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賢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體態美好的樣子。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淺析】
比:
雎鳩和人類戀人間的共同點有:①親昵的舉動;②動聽的情話;③相愛的情感。
興:
君子看到雎鳩,成雙成對,親親熱熱,相互應和,聯想到正在追求的淑女,渴望有一天能像它們一樣。
--------------------
本文作者:郝子文,臨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臨縣文化和藝術創作中心主任。2019年開始自學作詞。2020年,歌詞作品《想哥哥》《看妹妹》《雞叫三聲》(合稱“棗鄉戀歌三部曲”)發表于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的《詞刊》,其后被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吸收為會員。
生活中不能丟掉最原始的特征動物性
有閑趣的人,才能發現生活明朗,萬物可愛。
《菜根譚》曾有言:“遇忙處會偷閑,處鬧中能取靜,便是安身立命的功夫”
古人對“偷閑”這一事頗有研究: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人生八雅,哪一個沒有情致氣韻?
如今的我們雖不能完全復刻,亦可效仿一二,偶得閑時,隨性翻閱“沒用”的逸趣古籍,隨著古人步伐,感受那時的風雅,倒也自得其樂。
夏至已過,這兩天的天氣好像生活倒退了一樣,陰冷潮濕,收起來的冬裝又翻騰了出來,穿上帶絨的褲子,帶絨的外套,早上跑步的時候不再感覺到那么冷。樹枝頭的小鳥還是那么歡快的叫著,早上醒來,也許是鍛煉嗓子,能夠唱出最美妙的歌聲,或者是求偶時有個好嗓音,追到喜歡的姑娘。動物的本能是吼,有王霸之氣的吼能嚇退競爭的對手,能嚇退侵略的敵人,也能得到喜歡姑娘的青睞。人,已經得已完全的凈化,但是本性沒有變,唱歌好聽的男人,女人迷倒昏倒,渣的無處安身的男人,都有女人主動投懷。嘴皮子溜,能說會到,就算你沒有房子車子票子,也能征服萬千少女,跟著你南北飄蕩。
溫文爾雅,彬彬有禮,這是書卷上的道德禁錮。在社會上和帶著面具的狼打交道,你用君子的禮儀對待他們,他們會覺得你好欺負,是老實人,過來過去的反復蹂躪你,摩擦你。詩經有云:“窈窕之女,君子好逑”,怎么沒有一句,謙謙君子,女子好逑呢?在男權社會,更應該把男人的地位,和男人的魅力提高啊。究其本質,還是動物的本性在作祟,人是從動物演變而來的,動物性不能丟,比如你侵犯了我的領地我就和你拼命,只不過是方式不在那么野蠻粗暴,動不動的來個現場決斗,這是要不得的。法制社會要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欺負了家人就要勇于去維護,守護不了腳下的土地,懷抱中的孩子還有后面女人,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男人,更別談是一個合格的丈夫了。
在社會上混,把動物性發揮的淋漓盡致的人,都能得到好處,都能夠成功。而一直彬彬有禮,謙恭禮讓的人,基本上在單位都是老好人,都是老實人,干著最多的活,聽著最多的抱怨挨著最多的批評。不會偷奸耍滑,不會左右逢源。人要有縱橫捭闔的才能,能吃透四面八方,不能只窩在自我搭建的蝸牛殼里面過著心理的生活,而要走出去,主動的去接受挑戰,主動的去進步,進步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自己去爭取的,等著天上掉烏紗帽,但是正好那天你打傘。
寫到老實這個詞,又想起我喝酒,很多人說我喝酒老實,實實在在,一直以為是褒義詞,昨天看了一句話,說有的人就是老實別人說喝半斤你絕對不會少喝一兩,就會喝八兩。沒有一點偷奸耍滑的本事,只能自我傷害,這是一句很大的貶義詞,有的女人都給我老婆說我老實。這是很諷刺的一句話,把自我的短處能隱藏起來的都是高手,因為喝酒是我的短處。。。早安,新的一天在鳥鳴聲中開始了,一天都是美好的。
黃蓉打動洪七公肯教郭靖功夫,真的是那三道菜很美味嗎?
圖片來源網絡
讀過《紅樓夢》的朋友都知道,有一章節是寫劉姥姥走進大觀園,被富麗堂皇、像似皇宮的賈府震撼到懵逼,一邊走一邊嘖嘖稱奇。
當然,作為簪纓世族的賈家,奢華排面是可想而知的。這個讀來到沒什么,畢竟咱比劉姥姥見過些世面。
而接下來,作為讀者的我,卻被一道菜震撼到了。就是王熙鳳招待劉姥姥用膳,一道道精美絕倫的菜品端上桌,擺盤精致到讓劉姥姥舉足無措,不知如何使筷,就近處夾了一道涼菜,卻不知這道涼菜大有名堂。這道開胃的餐前涼菜叫茄鲞,怎么做的呢?
節引如下:
鳳姐笑道:“這也不難。你把四五月里的新茄包兒摘下來,把皮和穰子去盡,只要凈肉,切成頭發細的絲兒,曬干了,拿一只肥母雞靠出老湯來,把這茄子絲上蒸籠蒸的雞湯入了味,再拿出來曬干。如此九蒸九曬,必定曬脆了,盛在磁罐子里封嚴了。要吃時,拿出一碟子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了。”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道:“我的佛祖,到得十幾只雞兒來配他,怪道好吃。”
從劉姥姥的眼中,賈府富貴奢華,窺斑見豹。
如今《紅樓夢》中的菜品去北京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就可以吃到。多貴呢?很貴很貴,問為什么這么貴?你吃的是文化。
開頭引用《紅樓夢》這一段內容,主要是為了烘托下面我要說的奇特菜品。它們分別是“玉笛誰家聽落梅”、“好逑湯”、“二十四橋明月夜”。你們會說這哪里是菜名,是遠方的詩意啊!
這就是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黃蓉做給老饕洪七公的三道菜。甭說你我覺得這菜名奇特,就連老饕洪七公第一次聽也夸:“這丫頭不知是哪個稀奇古怪的老子生出來的。”
黃蓉就是用這三道菜征服了老饕洪七公。如果饞蟲是蠱,黃蓉就是種蠱人,老饕洪七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絕學“降龍十八掌”教了郭靖十五掌。
黃蓉會做菜,一點不奇怪。南宋時期,臨安一帶(即今日杭州)出現了重女輕男的風氣,女子以擅庖廚為榮,不學女紅也要精通廚藝。如今看來,不得不感慨一句,多么好的學習氛圍,多么進步的競崗風氣。
“中下之戶,不重生男,每生女則愛護如捧壁擎珠,甫長成,則隨其資質教以庖廚藝業。”
像以女性命名的宋嫂魚羹,直至今天仍然可以在杭州菜館的菜單上找到。1127年,北宋靖康之恥后,宋皇室南渡,以臨安為首都,建立了南宋政權。這場中國歷史上的漢民族大規模遷移,促使了南北飲食文化的融合。由此可見,杭州菜源于南宋,其女性功勞頗大。
而黃蓉做的菜,大概率就是杭州菜,她除了會做那幾道菜,還可能會做蟹釀橙、清湯越雞、鲞扣雞,老法蝦仁等。但拿杭州菜應付北方漢子洪七公,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花些心思。
其實,這三道菜實際是三道題面。且看第一道菜,玉笛誰家聽落梅;光聽名字就充滿詩意。這樣的急智,也就是黃蓉這個鬼丫頭能想到。
黃蓉廚藝是好,但是面對品嘗過皇帝私宴的洪七公來講,未必有十足把握。所以美味只是一方面,而讓洪七公品出美食背后的深意才是贏了。
黃蓉做好后,端上來,讓洪七公猜。洪七公不愧是老饕,夾了一筷子就吃出來,一條是羊羔坐臀,一條是小豬耳朵,一條是小牛腰子,一條是獐腿肉和兔肉混合。
五種肉味都嘗出來了,不簡單。烤牛肉本身就很香了,加上五種肉一起烤,那更香了。
借洪七公的嘴來感受一下:“只覺滿嘴鮮美,絕非尋常牛肉,每咀嚼一下,便有一次不同滋味,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諸味紛呈,變幻多端。”
豬羊混咬是一般滋味,獐牛同嚼又是一般滋味。如果不算次序變化,可有25種滋味產生,跟易學里梅花術數一樣。又因為肉條形狀像笛子,“誰家”聽落梅,意思就是誰能吃出這番滋味,誰呢?洪七公唄,這等高超的馬屁拍的是極致了。
所以黃蓉給它起名叫“玉笛誰家聽落梅”。
理解了第一道菜,第二道菜,好逑湯就更容易理解。
看下原文描述:碧綠的清湯中浮著數十顆殷紅的櫻桃,又飄著七八片粉紅色的花瓣,底下襯著嫩筍丁子,紅白綠三色輝映,鮮艷奪目,湯中泛出荷葉的清香。
這道菜“色、香、味”俱全,看著都養眼。荷葉之清、筍尖之鮮、櫻桃之甜,那是不必說了,櫻桃里還嵌了斑鳩肉,太驚喜了。
人家黃蓉還給這道菜作了解釋,如花容顏,櫻桃小嘴,便是美人。竹解心虛,蓮為君子。斑鳩取自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以叫作“好逑湯”。
請看“竹解心虛”這個詞,有沒有想起來白居易的那首詩呢?
原文: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何必悠悠人世上,勞心費目覓親知?
啥意思呢?就是說樂水的人性格淡泊,我要以水為友;竹子懂得虛心謙遜,可以做我的老師。穿梭在人生海海,這樣費心費時是為了尋找知音朋友嗎?
看到沒,這就是黃蓉的高明之處,開始和洪七公互動了。絕不絕?
第三道菜,就更絕了。
二十四橋明月夜,這道菜就是火腿蒸豆腐。但背后深意,卻極為深意。
小說里是這樣寫的:
那豆腐卻是非同小可,先把一只火腿剖開,挖了廿四個圓孔,將豆腐削成廿四個小球分別放入孔內, 扎住火腿再蒸,等到蒸熟,火腿的鮮味已全到了豆腐之中,火腿卻棄去不食。洪七公一嘗,自然大為傾倒。這一味蒸豆腐也有個唐詩的名目,叫作“二十四橋明月夜”。
誰的詩呢?是被譽為小李杜的杜牧的《寄揚州韓綽判官》。
原文如下: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這首詩完全點題,再明顯不過,玉人在何處啊?不就是在眼前嗎?不就是你洪七公嘛!
可見黃蓉為了讓洪七公教郭靖武功,真是極盡聰明才智之能事。三道菜均展現了黃蓉的廚藝精湛,手法高超,聰明才智和對郭靖的真心。
在文章最后,引用洪老前輩的一句話做ending,也是我極為感同身受的一句話:“我闖蕩江湖多年,這樣的女娘們,我怎么就沒遇到過?”
-end-
圖片來源網絡
聲明:“佳炑讀金庸古龍”原創文章,如要轉發務必注明作者,不然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