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77文學論壇(張錦池逝世)
小77文學論壇文章列表:
張錦池逝世
中國紅學會最初發起人之一、全國著名古典文學專家張錦池先生,于2020年9月27日17點55分辭世,享年83歲。28日,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中國紅樓夢學會分別發布訃告。
公開資料顯示,張錦池1937年2月生于江蘇靖江,1958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196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后,支援黑龍江建設,赴哈爾濱師范學院中文系(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前身)任教,1978年晉升講師,1980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85年晉升教授。
哈爾濱師范大學文學院稱:張錦池是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龍江建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哈爾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張錦池熱愛自己所教的每一門課,所教的每一名學生,深得文學院廣大師生的尊敬和愛戴;治學嚴謹,著作等身,素為海內外古代文學同行推重。張先生熱愛哈師大,熱愛文學院,為哈師大首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的突破,做出了重大貢獻。張錦池先生的逝世,是學界,也是我校的一大損失”。
“張錦池先生的離去,是中國紅學界的重大損失”,中國紅樓夢學會稱:張錦池是著名紅學家,中國紅樓夢學會最初發起人之一,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紅樓夢》新校本專家成員之一,也是1980年哈爾濱全國《紅樓夢》學術討論會組織者之一。曾任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現任中國紅學會顧問,《文學遺產》編委、《紅樓夢學刊》編委。
2017年11月,哈爾濱師范大學曾舉行授予張錦池先生“哈爾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榮譽稱號”儀式。該校黨委書記辛寶忠在儀式上表示:“從教五十五年間,張錦池先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著述360余萬字,先后完成了《紅樓十二論》、《中國十大古典小說論稿》、《西游記考論》、《紅樓夢考論》等多部著作。雖然身體狀況不佳、視力模糊,卻在72歲、76歲、77歲、79歲相繼完成了《紅樓管窺》、《中國六大古典小說識要》、《水滸傳考論》、《三國演義考論》,共128萬字。這些著作在國內外中國古代小說研究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一些重要學術觀點,被廣泛采用,得到學術界和教育界的尊崇和贊譽”。
張錦池的學生、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81級曹立波曾撰文回憶,張錦池給他們81級學生留下的印象最深的的,“抽好煙,喝好茶,穿破衣服。” 常抽的煙是黃盒桂花,喜歡喝的茶是碧螺春。
曹立波的同學描述說:“先生伴隨著上課鈴,旁若無人地走上講臺,安放教材教案于講桌左上角,但授課中絕不打開。沖泡一杯綠茶,摸出一支香煙點上,裊裊青煙中,張語與茶香一同沁人心脾。” “記得張老師端著一個大搪瓷缸,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同學們,對不起,我上課是要抽煙的。”
曹立波稱,修張錦池的課程,最令他難忘的是一次考試。
“記得那次期末考試老師出了一道有關《桃花扇》的考題,我看到題目就有點興奮,因為自己看過王丹鳳和馮喆主演的李香君與侯方域,我把動作臺詞都記得很清楚。只是到結尾,沒有想到電影將孔尚任劇本的雙雙悟道,改成侯方域投了清,梳了清朝的辮子。電影的鏡頭是:當侯方域摘下斗篷的帽子,露出辮子時,因為信誓旦旦的侯公子突然投清而失去了清流文人的氣節,李香君激動地道白:‘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我李香君生是大明朝的人,死做大明朝的鬼。’我把這些情節寫進答卷的時候,自己還挺得意。沒想到第二學期張老師又上課的時候,卻以此為反面例子,強調一定要閱讀原著的問題。張老師說:‘《桃花扇》的考題,有個同學前面答得特別好,可是到最后,侯方域的一條辮子出來了,孔尚任的劇本里根本沒有啊!’這件事給我的觸動很大,之后不僅是自己,而且還以此來教育學生,文學研究必須首先從原著的文本出發,盡可能去接觸第一手文獻”。
新京報記者 王姝
校對 李立軍
來源:新京報
而今邁步從頭越——從壯闊70年看中國未來
(自信中國·70年啟示錄)而今邁步從頭越——從壯闊70年看中國未來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 題:而今邁步從頭越——從壯闊70年看中國未來
新華社記者姜琳、陳煒偉、張辛欣
七十載輝煌,今朝細數;五千年夢想,明日可期。
一張張恍如隔世的照片、一段段刻骨銘心的回憶,承載著一個國家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記錄了改寫億萬人民命運和影響世界的偉大奇跡。
一組組令人驚嘆的數據、一聲聲真摯動人的祝福,展現出一個民族繁榮昌盛、繼往開來的光明前景,昭示了實現偉大復興夢想的美好未來。
重整行裝再出發,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歷史看未來——站上新起點、新方位,中國闊步走在民族復興征程上
9月的北京,秋風送爽,北京展覽館內人流如織。
這座建立于1954年的北京第一座大型綜合性展覽館,再次見證歷史的滄桑巨變。“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此舉辦。
從1949年到2019年,沿著時光隧道,跟隨歷史年輪,每一位參觀者全方位回顧和感知了共和國走過的光輝歷程。
網上,億萬中國人同樣心潮澎湃。
由新華社聯合知乎發起的“你好中國·問答70年”,已獲得4.8億人次網友參與、2.6萬余個回答。人們在字里行間回首歷史、展望未來。
一名網友說,祖父給地主放羊一輩子不識字,生活范圍是村子周圍三十里;父親高中畢業回村小學教書,生活范圍是鎮子方圓百里;自己一個山區農村娃,怎么到北京做科研來了呢?
一個普通家庭的變化,折射出中國的飛速發展。
70年,GDP增長超過170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近60倍,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歲……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
回首歷史,從未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這奇跡,源于一個先進的政黨——
70年風雨砥礪,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闖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路好路,實現了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飛躍。
這奇跡,源于一條正確的道路——
70年篳路藍縷,一個真理更加清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這奇跡,源于不懈奮斗的人民——
70年春華秋實,中國人民以勤勞勇敢、堅韌不拔的品質克服各種困難挑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
“你夢想中未來的中國是怎樣的?”
很多人都不知道,86年前,《東方雜志》就向全國讀者征集過這一問題的答案。包括老舍、冰心、徐悲鴻、茅盾等在內的100多人抒發了自己關于中國的愿景。
葉圣陶寫道:“個個人有飯吃,個個人有工作做。”巴金寫道:“在眾人的幸福中求得自己的幸福,不掠奪,也不被人掠奪。”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先輩:這盛世如您所愿。
從目標看未來——直面新挑戰、新機遇,中國依然大有可為
9月,俄羅斯雅羅斯拉夫爾州已經下雪,一個工廠正在火熱建設。
這是中國企業濰柴的合資工廠,年底將完成設備調試啟動生產。公司董事長譚旭光說,與新中國幾乎同歲的濰柴遠不到松懈的時候,正在深化改革、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星辰大海的征途,必將風雨兼程。一個企業如此,一個國家同樣如此。
經歷7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號”巨輪駛入新的廣闊天地。
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這里匯聚,夢想和現實在這里轉承,但矛盾與問題同樣在這里接續。
環顧世界——
國際科技與產業變革孕育新突破,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正在顛覆舊知的版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經歷大變局。
放眼中國——
經濟長期高速增長,也同時帶來深層次矛盾不斷積聚,人口紅利減弱,制度紅利、技術紅利亟待挖掘,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既面臨著更為復雜艱巨的挑戰,也處于百年不遇的大變局。新起點上的中國,如何實現新的奮斗目標?
——從變化中抓機遇,今日中國更有活力。
1個月前,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獲批新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
這家螞蟻金服、小米手機背后的人臉識別技術公司,三位創始人都來自清華大學的“姚班”,平均年齡只有30出頭。
“我們要和世界同時起步,甚至先走一步。”“姚班”首席教授、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姚期智說。
今天,技術迭代的速度遠超過去任何一個時期。物聯網、大數據、超級計算、無人駕駛、移動支付……抓住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的機遇,我國正在很多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從挑戰中抓機遇,今日中國更有韌性。
在浙江一家出口企業負責人看來,外部環境不確定,可能會讓附加值低的產品丟失市場,但全力提升競爭力,就可以不為之所左右。
在克服困難中發展壯大,在應對挑戰中超越自我,這是很多企業實實在在的努力,也是當下中國的真實寫照。
70年發展為今天積累了豐厚基礎,盡管前行路上還會遭遇新阻力,但下決心深化改革,主動作為、化危為機,中國前進的步伐更有力,發展空間更寬廣。
——從期待中抓機遇,今日中國更顯暖色。
內蒙古庫布其6000多平方公里上演的一場“沙漠奇跡”,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帶動10.2萬名沙區農牧民脫貧致富。
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互滋養,實現了百姓期盼,也找到了新的增長點。
今天,中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內需市場,全球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大力度保障養老、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務,打贏脫貧攻堅戰……在滿足人民新期待中,中國正拓寬發展路徑,擦亮經濟底色。
從世界看未來——開啟新征程、新奮斗,中國將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2019年,中國科幻火了。
小說《三體》,在日本發售一周加印10次;電影《流浪地球》,在北美廣受好評。
作為描繪和探索人類未來命運的載體,中國科幻走紅,讓世界看到中國未來的影響力。
“國運盛,文運盛。這一點對于科幻文學是極其準確的。”作家劉慈欣感慨地說。
短短70年,中國從瀕臨被“開除球籍”變身為“最具未來感的國家”,或許本身就是一部超越想象的“科幻大片”。
輝煌和奇跡既在中國歷史上寫下奪目的一頁,更為未來開啟了新的篇章。
——堅持“中國道路”,繼續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文章。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黨中央、國務院下發意見,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
9月17日,深圳部署“五個率先”重點任務,全面開啟新征程。
“這一重大部署,是要求深圳瞄準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城市范例的目標,用生動精彩的實踐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和競爭力。”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表示。
無論風云變幻,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不松勁,就能不斷破解矛盾和問題,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挑戰。
——共筑“中國夢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放眼神州大地,近14億人向著未來奮力前行,這是當代中國最為壯闊的圖景,也是實現偉大夢想的持久力量。
清晨,快遞員趙開成已奔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深夜,貴州鄉鎮干部劉勝珍仍在扶貧工作站忙碌;賽場上,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隊長朱婷和隊友們為祖國榮譽連日鏖戰;烈日下,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云勇爭分奪秒測試5G前沿技術;稻田中,90歲高齡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躬身查看秧苗……
偉大事業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持續奮斗。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這里的人民更加渴望過上夢想生活,也將更加奮勇拼搏。
——推進“中國貢獻”,在擴大開放中與世界共享美好未來。
一顆種子的力量有多大?得益于中國的幫助,巴基斯坦實現水稻畝產量翻倍,并首次向第三方國家——菲律賓出口50噸本地雜交水稻種子。
一本書的價值有多大?2018年,《中國道路》系列叢書被列入大英圖書館館藏,與館內全球數千年的文化經典交相輝映。
用中國技術、中國智慧,讓更多人吃飽飯、更多國家發展好,這不僅是“達則兼濟天下”的樸素情懷,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中國按照既定部署和節奏,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之門。
從“一帶一路”到進口博覽會,從絲路基金到亞投行,中國愿意同世界分享新時代的發展機遇,向世界釋放更多紅利,為人類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北京,天安門。紅旗招展、裝扮一新。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將在這里隆重舉行。
這座近600年的城樓見證了中華民族的屈辱與覺醒,見證了70年中國的繁榮與發展,也必將見證未來中國的更大奇跡!
想拿雙學位當敲門磚?沒那么簡單
幾乎所有非法學專業的司考考生都拼了命地想在司考改革前的最后一次考試中“上岸”,因為他們知道,從今年起,司法考試制度調整為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制度,報考者需要有本科及以上法學專業背景或者從事法律工作滿三年。這一改革制度對大多數非法學專業報考者來說,意味著以后幾乎沒有機會參加司法考試了。
同樣想參加司考的非法學專業畢業生譚佳卻沒有這個憂慮。從編導專業畢業一年后,她結束了自己在培訓機構的第一份工作,決定徹底改行,去做個律師。可大家都納悶,她這個學編導的能參加司考嗎?
雙學位改變個人發展軌跡
對于譚佳來說,“雙學位成了轉行就業的敲門磚”。她在本科時讀了法學雙學位,正因如此,編導專業畢業的她還能再參加改革后的司法考試。起初,她對雙學位并沒有什么想法,只知道老師跟她說,“多一個學位就多條路”。
她沒想到的是,司考制度一改革,她就“沾了光”。現在,她一邊在法院實習,一邊準備著明年的司法考試,以重新規劃職業發展。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通過調查國內77所高校的大學生發現,42.47%受訪學生選修雙學位是想多學一個學科,33.56%是因為對本專業不感興趣,希望通過雙學位滿足學習需要,72.60%希望為未來深造和求職增加籌碼,還有16.44%是為了得到考司法考試、英語專四專八等資格考試的機會。
和譚佳比起來,畢業于武漢大學的陸昊在上雙學位前做了不少考慮。他取得了水質科學與技術和金融學的雙學位。對他而言,學雙學位的主要原因是興趣。“首先是想為自己補充知識,其次也考慮以第二學位為升學就業的方向。”
對于大多數工科生來說,課業是繁忙的。為了學雙學位,陸昊從大二下學期就開始了沒有周末的生活,直到畢業。在雙學位的專業上,他幾乎花了和學習本專業一樣的時間和精力,甚至認為學好雙學位金融學要比學好本專業更加重要。
“大概是因為愛吧。”陸昊坦言。在申請英國高校的研究生時,他“雙管齊下”,兩個專業都拿到了多所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但他發現,國外學校對于雙學位的認可度不高,他無法申請到最頂尖的五所學校。于是,陸昊還是選擇了繼續攻讀本專業。但談到雙學位,他還是覺得:“百利而無一害,絕對不后悔。”
現在從事經濟新聞編輯工作的海若鏡也是一位雙學位的受益者。她本科在北京體育大學新聞學專業,大三時修讀了北京大學的經濟學雙學位。出于平日對經濟知識的興趣以及對北大學府的向往,她希望學經濟學能幫她在獲取知識之外,向財經新聞的就業方向發展。
現在,海若鏡回憶起自己經歷過的幾次人生重大節點,無論是保研到北大、找到券商研究所的實習機會,還是媒體面試時獲得的認可,這段雙學位學習的經歷以及過程中接受到的系統性訓練,都成了一塊“敲門磚”,幫她打開了一道道門。
內在提升大于額外收獲
“雙學位對于我來說,不僅是一紙證書,更重要的是內在的提升。”王一雪是天津外國語大學新聞學(國際新聞方向)專業的學生,“沒有周末”已經是她的生活常態。除法定節假日外的每個周末,她都要坐近四個小時的車到一百七十多公里外的另一座城市去上雙學位課。
王一雪選修的是中國傳媒大學廣播電視編導雙學位,她通常在周五下午坐車從天津到北京,周日下午一下課便又返程。她幾乎成了學校附近那家青年旅舍的“VIP”。周末無休、奔波兩地、雙重課業……有一次,她遇上本專業考試與雙學位考試時間“撞車”,上午十點還在學校考試,下午一點就趕到北京參加雙學位考試。
“這樣的學習經歷帶來的是內在成長,因此不管是幾個小時的車程,還是因為住宿伙食的額外支出而略顯拮據的生活費,我覺得都是值得的。”王一雪特別享受在雙學位的課堂上,和來自不同高校、不同專業的同學產生的思想“碰撞”。“我能感受到那種不同學科思想相遇時的魅力。”她說。
調查顯示,51.37%大學生認為,雙學位給他們帶來了切實的知識或技能提升,也有42.47%認為雖然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有限,但雙學位有助于提升個人履歷,另有6.16%認為雙學位給個人帶來的作用不大。
為了讓自己不亞于金融學本專業的學生,陸昊還額外自學更深入的知識。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和金融學專業的同學一樣,比如雙學位只學會計初級,而金融學專業同學學的是中級,陸昊就自己看書學中級。他的雙學位成績比自己的本專業還要好。
從英國回國找工作的過程中,因為雙學位他吃到了不少“甜頭”。校招面試時,他幾次被考官問及有關金融學的問題,簡歷上的這一項也為自己加了不少分。但陸昊還是覺得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在他看來,這些“額外的收獲”也都是建立在個人素質提升的基礎上,最大的收獲還是自己學到了知識。
想說“愛雙學位”不容易
王一雪會將自己的本專業新聞學和在雙學位課上所學的內容相結合。當她在雙學位課上看到一則新聞短片,除了會思考語言、邏輯思維,還要琢磨這個片段是如何拍攝、剪輯,從而把畫面與文字綜合起來。這使得她對于知識的思考增加了一個維度。通常情況下,授課老師會用大概一到兩個周末的時間完成一門課程。相對應的考試,則會安排在課程結束的那個周末。這種及時考察的模式讓王一雪在聽課的時候更專注,更多地調動自主思考的能力。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調查顯示,42.35%受訪大學生認為雙學位符合自己的預期,學有所得,42.35%則認為課程一般,但不是完全沒用,也有4.71%受訪學生覺得課程設置太難,和原有知識儲備難以銜接,3.53%認為課程設置不實用,收獲不大,7.06%覺得自己上雙學位的課不夠用心,學習效果沒有體現出來。
與王一雪恰恰相反,讀過英語雙學位的李鑫覺得,認真聽講著實是件不容易的事,含金量也“真的不高”。她從大三起開始攻讀英語雙學位,第一學期主要學習基本的聽說讀寫,那時她覺得口語課的老師能幫她糾正語音語調,“真是太有收獲了”。
可學習的熱情沒持續多久,李鑫就覺得學不下去了。“本來學雙學位是想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可后來學的內容完全‘八桿子打不著’。”她甚至質疑自己:“為什么想不開要學雙學位?”
在全部22門課中,語言學、詞匯學、英美文學是最讓李鑫“頭疼”的課。聽不懂的概念名詞、理解不了的抽象語意……李鑫覺得,上這些課就像是“聽天書”,對提高英語水平沒起到什么作用。
選擇就意味著成倍付出
一到周末,陸昊從早到晚都要“泡”在教室,連調休的周末都不放過;遇上法定節假日也只放一天。大四最忙的時候,他一邊忙著自己申請英國的研究生,一邊“刷”雅思成績,還得兼顧兩個學位的畢業論文。
但陸昊并不覺得這樣的時間安排把自己搞得很累。“學業本來就很緊張,但既然是自己選擇的專業,就要合理分配好時間。”對他來說,這也是一種鍛煉。自從學了雙學位,他不得不舍棄自己同樣很重視的社團工作。以前他幾乎每天都要去社團,后來一星期最多只去兩次。
李鑫在雙學位課程的時間安排上卻十分苦惱。由于大四一整年沒有課,她的本專業對實習學分有要求,時間沖突時,她不得不把時間留給實習。
劉振楠是植物生產和計算機雙學位在讀的大三學生。因為本專業是被調劑錄取的,他從一入學就不喜歡。于是,他幾乎沒有猶豫就選了計算機雙學位,甚至從那時就想好了要跨專業考研。
可學了一個學期下來,劉振楠已經放棄了跨專業考研的想法。他的理工科知識儲備薄弱,學好計算機專業的難度非常大。“跨考的夢想一下就破滅了,上課都特別吃力,更別提跨考的難度了。”
降低了目標,劉振楠在學習雙學位時更注重興趣了。“想學到真正想學的東西。”因此他會選擇性地聽課。
同樣的困境海若鏡也經歷過。從文科專業“跨”到需要一定數學基礎的經濟學,對她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學習衛生經濟學時,她每一節課都打印出一百余頁的PPT便于預習、復習,一個學期下來,資料堆得老高。有些課程難度過大,不在她本專業的培養計劃之內,她只能靠自學或報培訓班來彌補知識“斷層”。
對于雙學位,“過來人”海若鏡有自己的期望:如今互聯網授課方式越來越普遍,也簡單易得,她希望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減少“跨校”上課的資金和時間的消耗。為了保證雙學位教學質量,她認為可以適當提高考核難度;至于課程本身,則不應設過多的門檻。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鑫為化名)
作為經的詩經——從毛詩傳箋談漢代詩經詮釋
作者:邊家珍(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 徐瑛子(山東大學文學院博士生)
學生常問:儒家何以興盛?我回答:“有經學教材,是儒家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所謂經學,即儒家學派在經典的詮釋中,注入了自己的學說、思想,為己所用的學問。
我以《毛詩傳箋》中的《鄭風·風雨》為例來說明之:“風雨凄凄,雞鳴喈喈,既見君子,云胡不夷?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今人多視此詩為戀人相會之詩,而《小序》云:“《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鄭箋》:“喻君子雖居亂世,不變改其節度……雞不為‘如晦’而止不鳴。”這里運用了《詩經》學常見的比附方法,講到此詩對人有一種特別的感發作用,喻君子雖生于亂世而吶喊不已。毛詩的講解,自有其積極意義在焉,并在文學史、文化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后世文人學者援引《風雨》一詩多用《毛傳》《鄭箋》之意,例如,《南史·袁粲傳》載,“愍孫峻于儀范,廢帝倮之迫使走,愍孫雅步如常,顧而言曰:‘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袁粲,初名愍孫,后改名。)南朝梁簡文帝《幽縶題壁自序》云:“有梁正士蘭陵蕭世纘,立身行道,終始如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梁書·簡文帝本紀》)呂光遺楊軌書曰:“陵霜不凋者松柏也,臨難不移者君子也。何圖松柏凋于微霜,而雞鳴已于風雨。”(《晉書·呂光傳》)
《毛詩正義》
《詩經名物圖解》中的芍藥資料圖片
《詩經》
《詩經》
與這一詮釋脈絡遙相呼應,毛詩所釋讀《風雨》中的“亂世君子”形象,在近現代民族危機深重的年代,亦成為其時知識分子的某種精神力量與文化支撐,“風雨雞鳴”寄寓著他們的民族情緒、家國之思。如李叔同“沉沉風雨雞鳴夜,可有男兒奮袂來”(《東京十大名士追薦會即席賦詩》之二),柳亞子“盲風晦雨凄凄夜,起讀先生正氣歌”(《題張蒼水集》)。著名畫家徐悲鴻的《風雨雞鳴圖》,畫中的那只雄雞,站在峭立的石頭上仰天長鳴,畫左上題:“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丁丑始春,悲鴻懷人之作,桂林。”題詩取自毛詩《風雨》篇,1937年(丁丑),日本加緊對中國的侵略,畫家借“風雨雞鳴”的詩意,來抒發自己的“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的思想感情。陳子展認為《鄭風·風雨》一詩的積極意義在于鼓勵人之為善不息,不改常度,造次不移,臨難不奪。(《詩經直解》)由此可見,毛詩學對古今文人在為人處世、精神氣象上的重要影響。
《毛詩傳箋》對某些詩篇加以比附,這也是漢代的《詩經》教學內容及動機所決定的。朱自清認為:“‘詩三百’原多即事言情之作,當時義本易明。到了他們手里,有意深求,一律用賦詩言志引詩的方法去說解,以斷章之義為全篇之義,結果自然便遠出常人想象之外了。”(《詩言志辨》)例如《邶風·簡兮》,毛、鄭就用儒家學說對此作了必要的引申:“簡兮簡兮,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碩人俁俁,公庭萬舞。有力如虎,執轡如組。左手執籥,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錫爵。山有榛,隰有苓。云誰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小序》云:“《簡兮》,刺不用賢也。衛之賢者仕于伶官,皆可以承事王者也。”《毛傳》:“武力比于虎,可以御亂;御眾有文章,言能治眾。動于近,成于遠也。”毛詩以為賢者雖然仕于伶官,但都可以承擔王事,并認為能御亂、能治眾,有動于近、成于遠之德才。《鄭箋》:“碩人有御亂御眾之德,可任為王臣。”《鄭箋》也認為,碩人既有御亂和御眾之德能,完全可舉薦為王臣。這本是一首贊美表演“萬舞”的舞師的詩,而《毛詩傳箋》把儒家的舉賢授能之學,移置到這篇詩歌中了。
與《詩經》學的比附一樣,賦法亦是經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毛詩傳箋》所記史事,其上起自周族始祖后稷事跡(《大雅·生民》),其下至于陳靈公之事(《陳風·株林》《陳風·澤陂》),總體時間跨度相當長。《毛詩傳箋》中有很多內容是可信的,有其歷史真實性,作者畢竟離《詩經》產生的時代較近,一些史實或傳說尚有流傳。《毛詩傳箋》所記部分史事,可與《左傳》《史記》等記載相互印證。如《毛詩傳箋》釋讀《鄭風》之《將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遵大路》四篇,即反映了《左傳》“鄭伯克段于鄢”之事。又如《秦風·黃鳥》,《小序》云“《黃鳥》,哀三良也。國人刺穆公以人從死,而作是詩也。”《鄭箋》云,“三良,三善臣也,謂奄息、仲行、鍼虎也。”《史記·秦本紀》載:“繆(穆)公卒,葬雍,從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輿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鍼虎,亦在從死之中。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
再如《衛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小序》:“《河廣》,宋襄公母歸于衛,思而不止,故作是詩也。”《小序》雖然語焉不詳,但提到了詩的作者為宋襄公母,思念不止而作此詩。陳奐說:“當時衛有狄人之難,宋襄公母歸在衛,見其宗國顛覆,君滅國破,憂思不已;故篇內皆敘其望宋渡河救衛,辭甚急也。未幾,而宋桓公逆諸河,立戴公以處曹,則此詩之作,自在逆河以前。《河廣》作而宋立戴公矣,《載馳》賦而齊立文公矣。《載馳》許詩,《河廣》宋詩,而系列于《鄘》《衛》之風,以二夫人于其宗國皆有存亡繼絕之思,故錄之。”(《詩毛氏傳疏》)陳奐認為《河廣》是宋桓夫人希望宋桓公渡河救衛的詩,故言辭甚為急切。《左傳》閔公二年記有許穆夫人賦《載馳》一事,曾予以彰顯其愛國精神,依《毛詩傳箋》的詮釋,此詩也可視為《載馳》的姊妹篇,宋桓夫人也無疑是愛國女詩人。若不是毛詩記錄,我們怎么也想不到這一點。朱熹《詩序辨說》云:“詩之文意事類可以思而得,其時世名氏則不可強而推。故凡《小序》,唯詩文明白直指其事,如《甘棠》《定中》《南山》《株林》之屬,若證驗的切,見于書史,如《載馳》《碩人》《清人》《黃鳥》之類,決可為無疑者。其次則詞旨大概可知必為某事,而不可知其的為某時某人者,尚多有之。若為《小序》者,姑以其意推尋探索,依約而言,則雖有所不知,亦不害其為不自欺,雖有未當,人亦當恕其所不及。”《毛詩傳箋》所言史事,不少記載有證可考,而不可確定者尚有甚多,這一事實是客觀存在的。
毛詩雖然屬于經學,但是也注重感情的抒發,具有文學性。《詩大序》說的“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國史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等,都將或美或刺的感情抒發置于詩篇的重要地位。就我們所熟悉的篇子而言,毛詩《小序》及《鄭箋》的解釋如下:“《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谷風》,刺夫婦失道也。衛人化其上,淫于新昏,而棄其舊室,夫婦離絕,國俗傷敗焉。”“《新臺》,刺衛宣公也。納伋之妻,作新臺于河上而要之,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載馳》,許穆夫人作也。閔其宗國顛覆,自傷不能救也。衛懿公為狄人所滅,國人分散,露于漕邑。許穆夫人閔衛之亡,傷許之小,力不能救,思歸唁其兄,又義不得,故賦是詩也。”《溱洧》,《鄭箋》說:“仲春之時,冰以釋,水則渙渙然。”“士與女往觀,因相與戲謔,行夫婦之事。其別,則送女以芍藥,結恩情也。”就《雅》詩而言,諸如:“《節南山》,家父刺幽王也。”“《鹿鳴》,燕群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辟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矣。”這些作品在讀者看來,無不是“情動于衷”的,也正是讀者的閱讀,賦予了作品以無窮的意義,從而讓一部作品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不止;讀者的“期待視野”不僅源于已有的文學閱讀,包括已有的文學主題與文學形式的記憶,這種期待視野還隱含著全部歷史文化的記憶。
不能不指出的是,毛詩的作者出于教學動機等需要,而將《周南·關雎》說成是什么“后妃之德也……是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焉”,顯然不顧詩篇的本義,比附得太過,讓人心生反感。而且,此詩還排在《詩經》的首位,學生最先接觸到的就是這首詩,給人的印象特別不好。一般說來,毛詩在開頭《國風》部分講比附的較多,而后面的《雅》《頌》部分則明顯較少,只是在內容上《鄭箋》仍有不少比附,如《小雅·十月之交》之“高岸為谷,深谷為陵”,《鄭箋》云:“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處上之謂也。”這也是有些堅持讀完的人能夠比較認同毛傳的原因。
《詩經》是“詩”,是原始先民的古老歌謠集;而作為“經”,《詩經》更有著建構、傳承中國乃至東亞文化圈的主流文化精神與意識形態的意義。錢穆說:“故向來經學家言《詩》,往往忽略其文學性,而以文學家眼光治《詩》者,又多忽略其政治性。遂使《詩》學分道揚鑣,各得其半,亦各失其半。”(《讀〈詩經〉》)鄭振鐸把《詩經》注疏比作“重重疊疊的瓦礫”,而《毛詩序》“是一堆最沉重、最難以掃除,而又必須最先掃除的瓦礫”。(《讀毛詩序》)不可否認,《毛序》《鄭箋》以經學論《詩》,過于強調詩篇的政治性,的確壓抑了詩歌的文學特性;但在當時的歷史文化語境下,這樣的解讀方法有其正當性和合理性。《毛序》《鄭箋》自覺擔負起了傳播儒家倫理、和諧人際關系、重建社會秩序的歷史責任,將先秦儒家所崇尚、所宣傳的禮樂教化貫穿于詩解之中,伴隨著《詩》的傳播而行使“化下”“刺上”的雙重職能。《毛詩傳箋》偏重美刺、多有附會的解詩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偏離了詩歌本身的審美屬性、表現內涵,如今看來也未免迂腐牽強;但以歷史的眼光來看,《毛詩傳箋》對《詩經》文本的這種“誤讀”“曲解”恰有其必然成因與重大意義,并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對中國文化特質、中國人的精神品格產生深遠影響。
總之,從經學立場來說,《毛詩傳箋》等著作通過對經典文本的詮釋解說,呈現出歷史意識、理性色彩、哲學涵攝力,形成了獨特的詮釋傳統。中國古代文學史是立體的,是由作家作品的歷史與詮釋史、接受史等諸多因素積淀而成的,兩千多年中,《詩經》作為“經”的意義與價值,實際上遠遠超出其純粹作為“詩”的意義與價值。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23日11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電影萬歲!不要喊卡
作者:梁坤
其實,早就該出現一部紀錄片,好好講一講許鞍華了。看完文念中的《好好拍電影》,又覺得它來得剛剛好。
文念中是誰?資深美術指導,與許鞍華的合作始于《男人四十》,之后又合作了《黃金時代》和《明月幾時有》。為許鞍華拍一部紀錄片的想法始于《明月幾時有》拍攝期間,這個想法很快得到了許鞍華的應允。歷時將近三年的拍攝,終于有了這部《好好拍電影》,卻又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片子的上映和發行都受到影響。好在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好拍電影》的成色與誠意沒有被埋沒。
文念中與許鞍華本就熟識,還有朝夕工作在一起的便利,離得夠近、足夠了解,鏡頭得以深入許鞍華的世界。文念中的視角既是朋友也是合作伙伴,再加上家人和吳念真、施南生、徐克、侯孝賢、杜篤之等眾多業內大咖朋友不同角度的口述,片中呈現了一個面面俱到,幾乎“無死角”的許鞍華。
許鞍華這個名字,對于香港電影乃至華語電影來說意味著什么?香港新浪潮電影的重要代表,作品多、涉獵廣,六獲金像獎最佳導演,三獲金馬獎最佳導演,去年還喜提了第7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她是拍了一輩子電影,早就功成名就的女導演。
但是光環之下,這個被至交老友稱為阿Ann的人沒房沒車,和老母親租住在簡樸的公寓里,電影是伴侶,文學是情人,把每一部電影當作最后一部來拍,因為不知道下次還有沒有人再給她投資。
當初許鞍華同意文念中拍這部紀錄片的時候,她就念叨過,“我只是怕沒有人看”。擔心拍自己的電影沒人看,擔心自己拍的電影沒人看,對自己的相貌缺乏自信,工作中發了脾氣又很快反省,給大家買來點心和奶茶致歉……那個煙不離手、拿獎拿到手軟的導演原來有這么多的惶惶然。《好好拍電影》描摹出一個棱角分明,但我們很難定義,她自己也無法定義的許鞍華。
為了讓許鞍華的真實透過紀錄片鏡頭準確地傳達出來,片中包含了兩條線索:一條是許鞍華的成長、生活經歷;另一條就是她的創作之路。兩者形成一種互文的關系,又用主題化的結構串聯起許鞍華創作習慣、性格脾氣、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
許鞍華1947年生于遼寧鞍山,這也是她名字的出處。兩個月大,就隨父母移居澳門,5歲到香港,在香港大學讀完文學碩士,前往英國倫敦電影學院學習電影,最后回到香港拍電影。片中許鞍華自己表達過對“故鄉”“本土”概念的困惑與思考,“哪些是本土文化呢?很難定義的。有很多本土文化,比如殖民地建筑,并非真的本土文化,都是從國外輸入的,但如果不討論這些,其實是無法定義自己的”。
當她16歲知道母親是日本人,才明白了母親不被接納和理解的苦衷,后來她把童年時爺爺的寵愛、與母親的隔閡、宏闊時代背景下個體命運的顛沛流離,都投射在《客途秋恨》的故事里。
許鞍華的創作涉獵題材廣泛,有《書劍恩仇錄》《香香公主》的武俠,《瘋劫》《幽靈人間》的驚悚,《傾城之戀》《半生緣》的言情、《玉觀音》《極道追蹤》的劇情懸疑,以及《黃金時代》《明月幾時有》的時代史詩等等,但最出彩的還是飽含她深切關注的社會現實題材,《客途秋恨》只是其中一例。
如許鞍華港大的同學詹德隆在采訪中所說,“鞍的世界觀,我覺得比較灰暗,你不覺得世界上有很多人活在快樂中,你覺得這個世界有很多問題……所以你傾向拍這類人物的故事”。
早在就職香港電視臺期間,許鞍華拍攝的《獅子山下》系列劇就聚焦當下時代問題和社會現象。進入電影行業后執導的《投奔怒海》《千言萬語》《姨媽的后現代生活》的故事都來自時代的獨特屬性和其中存在的問題。而《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夜與霧》《桃姐》這樣關注香港社會現實的作品,則在記錄般地觀察、敘事當中,蘊含著更廣闊的普適意義,它們根植于香港,卻又超越地區、國家,即便你不了解中國,不了解香港這個地方,也一樣會被他們的故事撥動心緒,對人性相似的優劣之處和人類社會共性的問題展開思考。
《好好拍電影》并不是許鞍華的電影成功學,片中不僅讓這個從業四十載、年逾七旬的導演時不時地“露怯”,還始終抓住她的短板不放。這是一個與許鞍華的成功并不相悖,又總在質疑成功標準的問題——市場。許鞍華多次在片中講到,拍電影并沒有讓她經濟上得到多少改善,她自己不需要太多錢,投資方不要賠本就好。諸如此類的話從如此勤勉、心無旁騖的許鞍華口中說出來,這番無奈頗有些沉重。
從香港到內地,許鞍華的創作從來不以占領市場為目的,為了電影,她將個人生活壓縮到很低的標準,追隨理想的光芒,卻仍不免歷經浮沉。透過紀錄片,我們似乎就在許鞍華的身邊,又感到自己正面對一個陌生化、兩極化的許鞍華:她是“導演中的導演”,又如苦行僧般求索;她對社會現實關切至深,又對理想至上虔誠無比。
片中以許鞍華的自述、紀實片段、電影片段,以及相關人物采訪精心搭建的影像時空形成縝密而不乏趣味的敘事邏輯,讓許鞍華從幕后走到臺前,親自演繹了自己的長項,既有歷史的褶皺,也有現實的溫度。
她是一代人的縮影,是香港電影乃至華語電影的一面旗幟,也是畢生忠于一事的可敬長者……幾個標簽遠不足以定義許鞍華,當她作為首位華人女導演榮獲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發表的感言中,最后四個字正是她眼中的當下和遠方:“電影萬歲”。
這部紀錄片的技高一籌還體現在片名上,不論《好好拍電影》還是Keep Rolling,都是對許鞍華最貼切的表達。
電影萬歲,不要喊“卡”。(梁坤)
來源: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