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又四十度了是什么意思(關于睡眠,你該知道的那些事)
今年夏天又四十度了是什么意思文章列表:
- 1、關于睡眠,你該知道的那些事
- 2、七年回升9.71米,北京市地下水增高背后
- 3、每日科普|氣象預報,報的到底是哪里的溫度?
- 4、這幾年環境與氣候變化很大
- 5、無夏之年未現!湯加火山噴發:千萬噸水蒸氣在平流層,地球或變暖
關于睡眠,你該知道的那些事
午睡該不該有,睡得越久越好嗎——
關于睡眠,你該知道的那些事
光明日報記者 秦偉利
近日的一項研究發現表明,與從不午睡者相比,經常午睡者高血壓患病風險高出12%,卒中風險高出24%。這讓人大跌眼鏡,“午休”不是好習慣嗎?上班族、兒童、老人,中午打個盹,頓時精神抖擻,如果哪天沒睡就像缺了點什么。“春困秋乏夏打盹”,睡眠對于每個人來說都太重要了,但到底什么才是健康的睡眠呢?其實,不只是午睡問題,怎么睡的問題,困擾著很多人。
睡眠不足白天補不了
“到底要不要午睡”上了熱搜,網友們紛紛根據自己的經驗暢所欲言,有的說“不睡午覺下午打不起精神”,有的說“睡了午覺反而一下午昏昏欲睡”。對此,清華長庚醫院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尹國平明確表示,午睡很有可能影響晚上的睡眠。“我們的睡眠主要靠兩個方面維持,一是生物節律,即人體到了時間點就要去睡覺;二是睡眠的驅動力,如果在中午睡了一覺的話,那么你的睡眠驅動力就卸下了一部分,晚上的睡眠驅動力就會相應減少,尤其是老年人可能晚上更不容易睡著了,因此我們一般不推薦午睡。當然如果是白天特別長的夏天,睡眠驅動力非常多,這樣可以適當午睡。”
“如果一定要午睡,午睡時間不能過長,建議不超過40分鐘。因為過長午睡會使人體進入深睡眠期,如果此時強行從深睡眠期醒來,會感覺非常乏力、渾身不適等,反而讓午睡失去了意義。”尹國平說。
“從中醫角度看,午時為心經主時,適當午睡可以養心。中午陽氣最為旺盛,在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候適當睡眠可以補養自身的陽氣,從而達到強壯機體的目的。不過長期失眠、睡眠不佳、午睡后加重夜間失眠者不宜午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李海霞表示,“午睡的姿勢同樣重要,我們應盡量做到躺著午休。趴著睡覺容易導致眼球受壓,手臂麻木,引起頸椎病、壓迫椎動脈等,坐著睡覺則容易出現腦缺血、缺氧癥狀等。”
網上有人提到,如果晚上睡得不好,能不能通過午睡、回籠覺等將睡眠補回來?對此,南京市第一醫院心理門診副主任醫師牟曉冬指出,睡眠質量不能只看睡眠時間,夜間睡眠和日間睡眠對身體代謝及恢復的影響有所不同,夜間睡眠是無法靠白天睡覺彌補的。尹國平也提到,包括回籠覺在內的白天的補充睡眠會直接干擾人體生物節律,人體包括五臟六腑在內都是應該活動的時候活動,不該活動的時候不活動,打破這一節律,勢必對人體產生不利影響。同時要注意過猶不及,過度睡眠同樣是不利于健康的。
如今,無論是有著學業壓力的青少年,有著工作壓力的中年人,還是有著健康壓力的老年人,“睡個好覺”成了大家共同的呼聲,那么“睡個好覺”是否有規律可循?
“想要獲得高質量睡眠,要建立一個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尹國平介紹,“一是要睡眠有規律,固定時間點睡眠和起床,給身體和大腦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這樣到時間了身體自然進入需要睡眠的狀態。我們早上起來時也可以多曬曬太陽,給身體一個興奮的信號,這樣晚上更容易獲得好睡眠。包括適當運動也是如此,都是讓你清醒和睡眠時的精神狀態差異加大,從而保證良好睡眠,當然臨睡前一般不主張劇烈運動;二是營造良好的睡前環境,光線上要保證黑暗,睡前不要接受太強烈的光刺激;保證環境的安靜、涼爽,睡前可以去泡澡、泡腳,但不建議沖澡,這樣容易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三是避免睡前刺激身體和大腦,包括睡前使用電子產品、參加社交活動、吃東西、喝酒喝咖啡等,都是讓身體處于興奮狀態,非常不利于睡眠。”
長期睡眠不足的危害是全身性的
不只是要不要午睡的糾結,晚上睡不著的難題也困擾著很多人。
“工作日每天上床睡覺的時候已經很晚了,本想早點睡覺,但是拿起手機就放不下,等回過神來,已經快夜里1點了,所以總是睡不夠。休息日更是睡得晚,生怕白白浪費寶貴的‘休息’時間。”今年25歲的孫銘這樣描述自己日常的作息,這也是很多年輕人的睡眠現狀。《2022中國國民健康睡眠白皮書》顯示,44%的19~25歲年輕人熬夜至0時以后,是當之無愧的“熬夜冠軍”,由此所導致的長期困倦也成了年輕人的工作、生活常態。
對此,南京市第一醫院心理門診副主任醫師牟曉冬提醒,長期睡眠不足的危害是全身性的。“從身體健康方面看,長期睡眠不足包括睡眠節律的變化(例如晚間不睡白天補覺),會導致各種軀體問題,包括皮膚老化加速,血壓、血糖、血脂升高,腹型肥胖發生等,并促進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出現。從心理健康方面看,睡眠質量下降,會引起情緒穩定度降低,表現為煩躁易怒等;還會導致認知功能降低,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思維速度變慢、思維條理性降低,學習和工作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尹國平介紹:“研究證明,睡眠過程是大腦中垃圾被清理的過程。人體在睡眠時,腦脊液不斷沖刷大腦,將大腦中的雜質和代謝產物沖刷掉,從而延緩大腦的衰老。睡眠不足將導致這一過程受到影響,人體出現神經退行性病變的概率增加。”
不同年齡段的睡眠不足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李海霞介紹:“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處于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快速發展的時期。在正常睡眠中,人體會釋放生長激素促進發育,大腦神經系統也不斷進行記憶整合、構建大腦意識并促進大腦發育。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腦部發育,并嚴重影響心理健康,導致煩躁不安、抑郁孤獨等心理問題。”
“對成年人來說,面對社會、家庭等方面的各種壓力,有時不得不加班熬夜。短期的睡眠不規律對身體、心理、智力等影響較小,但長時間的不良睡眠習慣會引發多種不適,如失眠影響新陳代謝,出現內分泌失調。有些人還會產生心慌心悸、高血壓,甚至導致嚴重的心血管事件。這些年上班族因長期熬夜、過度勞累猝死的事件頻頻發生。”
“從中醫角度看,子時一陽生,到了晚上11點不睡覺,就不能很好地養我們的陽氣。人的健康是靠陽氣來維持的,因而睡得晚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李海霞補充道。
掃清睡眠障礙 避免長期困倦
避免長期困倦,獲得高質量睡眠很重要。
尹國平指出,睡眠時長是因人而異的,有些人天生短睡,4、5個小時也沒有問題,有些人就要睡10個小時,但只要沒有特異性變化,都認為是正常的,這并不是高質量睡眠的主要判斷標準。高質量睡眠也沒有絕對的定義,通常而言,“一是從外觀上看你的睡眠過程沒有出現打呼嚕、肢體亂動等非正常情況;二是你睡醒后,感覺神清氣爽,沒有任何不適感,能夠保證第二天的工作、生活精力充沛,這就可以認為是相對高質量的睡眠。
“一個社會功能良好、精力充沛、情緒穩定、思維敏捷的人是不用擔心高質量睡眠的,有這種想法就意味著存在一些影響睡眠質量的身心問題,常見的比如壓力所致焦慮抑郁情緒影響睡眠,軀體問題例如體重超重所致睡眠呼吸暫停,或者家族遺傳的易失眠體質等等。找到這些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是獲得高質量睡眠的基礎。”牟曉冬說。
想要獲得高質量睡眠,先要掃清各種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主要分6大類,一是睡眠呼吸障礙,包括打呼嚕等睡眠過程中的呼吸問題;二是失眠,包括入睡困難等各類失眠癥狀;三是睡眠行為障礙,包括夢游、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期行為障礙等,其中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期行為障礙通常是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綜合征的一種前驅癥狀;四是睡眠覺醒障礙,患有此睡眠障礙的人存在生物節律的改變,在無外界干擾的情況下睡覺和起床的時間與正常人不同;五是過度嗜睡,包括發作性睡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抑制地突然進入睡眠;六是正常變異或獨立癥狀,即目前尚不能確認為一種疾病,比如偶爾打打呼嚕或說說夢話,沒有發現特別明確的病理性損害,都可以歸結到這一分類中。”尹國平說。
“從中醫角度看,失眠等睡眠障礙在《黃帝內經》中被稱為‘目不合’‘臥不安’。不寐在中醫的主要病機為陰陽不交,神機失用,臟腑有邪氣侵擾,衛氣在陽而不在陰使其不能入睡。”李海霞介紹,“《靈樞》中說‘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夜晚陽氣漸衰,陰氣偏盛,陽氣入里潛藏于陰,則能正常入眠;而當陰氣衰不得已潛藏陽氣,或陽氣偏盛不能入于陰,則保持清醒而難以入睡。由此可見,當人體陰陽失衡的時候,就會出現睡眠障礙。”
出現睡眠障礙,及時就醫很有必要。
牟曉冬提到,心理科臨床常見一些患者因頭暈、頭痛、反應慢、記憶力差、心律失常前來就醫,最后發現是嚴重的慢性失眠問題。尹國平也舉例說,有位患者每次睡醒后都會感覺頭疼,逐漸對睡覺有了心理障礙,而長期困倦也讓她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非常差,這種狀況持續了10多年,直至基本不能工作。后來我們發現她存在睡眠呼吸暫停的疾病,經過無創呼吸治療和適當的情緒調整,她的睡眠恢復正常了,頭也不疼了,身體和精神狀況也很快恢復。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七年回升9.71米,北京市地下水增高背后
2022年9月,密云水庫開始向潮白河生態補水。通訊員 王奇 攝
11月16日,最后一倉水泥澆筑完畢,北京市團城湖至第九水廠輸水工程二期輸水隧洞主體結構全部完工。據北京水務局消息,這標志著北京市南水北調地下供水閉環成功,其將在北京市內形成沿北五環、東五環、南五環及西四環的全長約107公里的全封閉地下輸水環路。
在南水北調地下供水閉環成功背后,是北京市地下水位持續多年的回升。在人們記憶中,北京曾有一段地下水極度匱乏的時期。因人口、工業發展及連年干旱,北京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經歷了地下水水位緩慢下降期、急劇下降期,平原地區地下水平均埋深最低時跌到25.75米。
2014年年底,南水北調工程啟動,“南水”引入北京;2015年,北京市地下水正式進入“止跌回升期”。隨后幾年,在“南水”以及近年降水增多下,北京市水務部門啟動地下水超采治理,并對永定河、潮白河進行生態補水。
數據統計,2022年11月末,北京市地下水平均埋深為16.04米,接近2001年的埋深水平;與2015年同期對比,平均回升9.71米,地下水儲量增加49.7億立方米。
北京的地下水正在回升。
消失的水
1994年夏天,在北京市順義區北小營鎮西府村,白國營最后一次下到村前的箭桿河里摸魚。
那條河曾水質清澈,水產豐富,白國營在里面摸出過馬口魚、鯽魚、黃骨魚等等。現是北京市水文總站地下水科科長的他清楚地記得,上世紀七十年代,河流有二十余米寬;約莫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河水逐漸變細、變淺,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河流徹底干涸。
1986年,郭希良剛進入潮白河管理站工作時,這條北京市第二大河流、“順義的母親河”還是水草豐茂。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潮白河水流量逐年減少,一直到1999年,牛欄山橡膠壩以北的潮白河河道完全干涸。
而后的場景被郭希良稱為“火星之域”:除了夏天長出少許青草外,潮白河的河道裸露著,一刮大風就黃沙漫天;許多發燒友來此地玩越野摩托,在黃褐色的河床上留下了多條輪胎印;有人在河床放羊、放牛;甚至有劇組在附近取景,拍攝沙漠的戲份。
“難得下大雨,河道積一些水,但很快就蒸發掉,或是滲到地下去——地下太干了,地表根本存不住水。”郭希良說,這是地下水匱乏的直接表現。
2022年11月,牛欄山橡膠壩以北的潮白河段水流潺潺。生態補水前,這里曾是一片“火星之域”。新京報記者 馮雨昕 攝
在農村地區,這種匱乏與人們的生活有著更強的關聯。
多位北京順義區的居民表示,上世紀七十年代,順義地區的農村依靠著兩米深的井吃水;到八十年代,這種淺井沒有水了,需將一根鐵管砸進地下深約15米處,才能用壓水機壓出水來;再往后,壓水機也力所不逮了,村里施行集中供水,往地下打一百米左右才能穩定供水。莊稼的長勢也越來越差,發黃、打蔫兒,植物根系從地下汲取的水分不夠,村民們不得不增加人工灌溉,挑水、建渠,農業成本上升。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北京門頭溝區斜河澗村民王鵬發現,緊隨著不遠處的永定河斷流于1996年,村里的幾眼泉水相繼干涸了。斜河澗村位于妙峰山腳下,曾經地下暗流極多,在村里有四五處涌出點。斜河澗村的祖輩做飯、飲用、盥洗等,全靠村里的泉水。這種世代相傳的生活習慣終結在21世紀到來前,斜河澗村也不得不打下百米深機井為村民們供水。
根據北京市水文總站提供的數據,1980年,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平均埋深約在7米左右;1990年,該埋深數據下降至10米出頭;到1999年,該埋深數據下降至15米左右。隨后的16年間,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經歷了急劇下降期,年均下降0.82米,并于2015年達到25.75米。據門頭溝水務局數據,永定河沿岸地下水埋深于2014年達到最低點46.83米。
地下水的匱乏背后,是整個北京市的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的循環是環環相扣的。”水文總站的有關專家介紹,“大氣降水到地面以后,一部分雨水形成了地表水,也就是江河湖海,一部分雨水滲入地下變為地下水。而后,地表水或蒸發或入海,地下水則沿著地下路徑入海;江河湖海的水面蒸發,水又跑到天上去了,遇冷空氣再降下來,回到地面或地下——這循環之中的一環或者多環出了問題,就是區域性的水資源出了問題。”
嚴重的水危機
北京曾是水資源豐富的水鄉之地。有關資料顯示,自元代起,北京內外城由水網連接,潮白河、通惠河等都可航船;北京城內及近郊有南淀、北淀、方淀、三角淀等大小九十九淀,今天的海淀區在元朝初年甚至還是一片沼澤地。永定河和潮白河兩大河流更催生了兩大地下水溢出帶,涌出泉水無數,使北京一度到了“掘地成泉”的程度。
“從氣候上講,北京屬于半濕潤地區,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高度集中,它自身的水資源是供不應求的。”清華大學水利系龍笛教授分析。據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何永等人發表的論文,194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420.1萬,城市總用水量10.67百萬立方米;198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904.3萬,城市總用水量763.42百萬立方米——為供應千萬人口吃飯、喝水、洗漱、生產,31年間,北京市城市總用水量增長率達7054.83%。
人口與工業增長的同時,雨水少了。根據北京市水文總站數據,1999年至2007年,北京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后最為嚴重的干旱期,年均降水量比常年少了近兩成;1999年,北京市的年均降水量僅為321.7毫米,同年,上海年均降水量為1420毫米,廣州年均降水量為1577.2毫米。
為此,北京的用水一度到了極其緊張的地步。統計顯示,至2014年當年,北京人均水資源量僅有94立方米左右,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20,遠低于國際公認的500立方米極度缺水警戒線。
為了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用水需求,保證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北京市不得不于1999年左右開始大規模超采地下水。
“什么是超采?簡單說,降雨少,補水少,但我們開采的卻多了,地下水的排大于補,就是超采。”北京市水科院專家楊勇說,1999年后,北京市各區縣啟用大量居民自備井,且各自來水廠以地下水為水源,懷柔、平谷、昌平、房山更是啟用四個地下應急水源地,不間斷汲取地下水;至南水北調開始以前,為滿足每年30余億立方米的生活生產用水總量,北京市年均開采地下水近23.6億立方米。也是在此期間,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下降近11.5米;最高峰時,地下水超采面積有6900平方公里,嚴重超采區有3422平方公里。
2021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調團城湖管理處,野鴨在明渠里游泳。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攝
地下水超采區有天然的致命危害——隨著地下水水位不斷下降,土壤如被擠出水分的海綿一般收縮,導致地表塌陷下降。“這種非均勻沉降,會導致公路、橋梁的形變、位移甚至斷裂,在沿海區域,還會出現海水倒灌的現象,對周遭生態系統造成嚴重破壞。”龍笛介紹。
2016年,時任首都師范大學副教授陳蜜等學者發表論文指出,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北京部分地區地面沉降日益加劇,其中最大的沉降點位于北京東部地區,2003年至2011年,該地的沉降速率超過了10厘米每年。有統計顯示,2000年至2014年,北京市的自來水管道破裂事故有30%以上是由地基沉降引起。
在龍笛的研究與觀察中,地下水超采并非北京一家之癥。
“華北的邯鄲、邢臺、石家莊、天津等城市,國際上墨西哥城、墨爾本、雅加達、金奈、圣保羅、美國加州中央山谷等,都有嚴重的地下水下降危機。”他說,“考慮到天然條件和人口密集程度,這是一種嚴重的城市病,需要系統治理才能夠解決。”
開源節流與“以水治水”
所幸的是,北京的地下水之難,從降水增多后開始放緩。
據北京市水文總站數據,2008年至2021年的14年中,北京市有8年的年降水量達到或是超過多年平均降水量,甚至于2021年達到了924毫米,是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的1.5倍還多,更是北京1999年降水量的接近三倍。在一張地下水埋深與年降水量的對比圖中,兩者呈明顯的正向關系。
龍笛在2020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相對于1999?2007持續干旱時段,自2008年以來的降水增加對地下水儲量恢復的貢獻為30%。
據龍笛估算,截至11月初,北京市2022年降水量約為450毫米,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一半,“可以說是一個少雨、偏干旱的年份。”而目前北京平原區地下水埋深約為16.3米,較去年同期回升了0.85米——在少雨年份,這樣不降反升的數據是很可觀的。“這說明,除了難以捉摸的氣候之外,水利工程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
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長江水從橫跨湖北、河南兩省的丹江口水庫奔走1267公里,通過明渠、渡槽、暗涵、管涵、隧洞、倒虹吸等方式為北京市輸水年均10億立方米。而后,自2015年起,北京市地下水資源進入“止跌回升期”。
資料顯示,南水進京后,結合南干渠工程、大寧調蓄水庫、團城湖調節池及各水廠輸水工程,直接供水覆蓋面積達3247平方公里。
2021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調團城湖管理處,工作人員在團城湖調節池工程巡邏。新京報記者鄭新洽 攝
“南水一下替代了地下水,成了北京市的主力水源了,北京居民的生活用水有70%是用南水。”北京市水資源調度管理事務中心副主任王俊文說,輸水至今,南水已為北京增加水資源超80億立方米,比兩個密云水庫的水量還多。
開源之后,節流也被提上日程。2015年起,北京市水科院開展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對地下水控、管、節、調、換、補。”北京市水科院專家楊勇介紹,比較典型的措施是,在南水北調帶來富余水資源的基礎上,將北京13家自來水廠的水源從地下轉為地表;同時,大規模地展開自備井置換工作,截至目前,全北京已有1200多個單位的自備井的用水需求被市政自來水替換。
同時,農業灌溉效率提升和用水量下降。“采用更先進的灌溉技術,比如說噴灌、滴灌等;鼓勵調整作物的種植結構等降低了農業用水量。”龍笛介紹,北京市農業用水從2003年的14億立方米下降到2018年的不到5億立方米。據悉,2015年,北京市地下水開采量約為18億立方米,低于此前的年均25億立方米;到2020年,這個數據已經下降至13.5億立方米。
開源、節流的同時,“以水治水”的生態補水方案被提上了臺面。
生態補水,即通過向河道輸水,改善河流生態環境,回補沿河地下水。仰仗于密云水庫、官廳水庫的功能,就好比家中有一口水缸,用之不竭時將水存下,待到缺水的時候,再引水出來用。而經過生態補水以后的河流水量多了,河水就會向下滲,能夠起到補充地下水的作用,這些措施能促進密云、懷柔等水源地、永定河流域等嚴重超采區的水源涵養和修復。
“每年年底,北京市水資源調度管理事務中心會對明年全市水資源做配置計劃,何時補水,補多少水。比方說,與水文總站合作,預測明年官廳水庫降雨多少,水位多少,可以放多少水。”王俊文說。
2019年,永定河首次進行試驗性生態補水,黃河萬家寨、冊田和友誼等水庫向官廳水庫調水2.7億立方米,而后,官廳水庫以最大40立方米每秒流量向下游集中補水2.3億立方米。2020年春季,官廳水庫以最大100立方米每秒流量向下游補水1.66億立方米,最終在水庫以下形成248公里連續水路,北京境內的永定河在斷流25年后終于再次全線貫通。
潮白河的生態補水則啟動于2021年4月30日。郭希良見證了這一開端:當天早上八點整,密云水庫潮河輸水洞以每秒10.2立方米流量放水出庫;十點整,白河輸水洞以每秒10立方米的流量放水出庫。三十天后的5月29日,在累計補水2.2億立方米后,補水水頭到達潮白河白廟橡膠壩下,與下游有水河道匯合,這意味著,時隔22年后,潮白河北京段首次全線水流貫通。
潮白河補水期間,郭希良追隨著水流的路徑,只見到水頭像小蛇一樣向前蜿蜒,行動極慢——如同久旱逢甘霖,他發現潮白河的河床“好渴,好渴”,大部分的水流來不及往下游去,就滲入了黃褐色的河床中。
地下水回來了
門頭溝斜河澗村民王鵬記得,2020年夏季的一場大雨后,村民們忽然奔走相告,“村里一溜三個泉水又出來了。”此前,這些泉眼已干涸二十余年。
2022年11月,游客在門頭溝斜河澗村觀泉。2020年夏季的一場大雨后,這個干涸了二十余年的泉眼重又冒出水來。新京報記者馮雨昕 攝
據門頭溝水務局數據,自2019年永定河實施生態補水后,門頭溝區存在30余眼斷流后復涌或流量明顯增大的泉眼。而據北京市水務局數據,從2021年至今,北京地區共有81處泉眼復涌。
在北京東部的順義區,牛欄山橡膠壩以北的潮白河段水流潺潺;位于潮白河右堤的潮白河供水所的職工們通過觀測驚喜地發現,潮白河沿岸的地下水埋深恢復到最淺處地下5米;這個數據一度深達地下45米。
種種跡象證明,北京的地下水確實又在逐步接近人類了。
白國營說,截至2022年11月末,北京市地下水平均埋深為16.04米,接近2001年的埋深水平;與2015年同期對比,平均回升9.71米,地下水儲量增加49.7億立方米。
“如果2019?2030年的地下水開采量減少到每年15億立方米,且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8?2018年平均水平(偏濕,每年580毫米),北京地下水儲量有可能在2030年恢復至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水平,即地下水埋深約10米。”龍笛在一篇論文中推測。
這當然是一個可喜的推測,但水文專家們也有別的考慮:隨著地下水的逐漸回升,各地區地下水位可恢復閾值應當被確立。
“埋深太淺了也不好,極端一點說,可能會泡著房子的地基,或是地下車庫、地下垃圾掩埋場,造成地下水污染。”一位不具名的專家表示,若地下水埋深回升到兩米左右,則有可能將土壤中的鹽分攜帶提升至地表附近,“太陽一曬,水分蒸發了,只留下鹽分,農民的土地就鹽堿化了。”
為此,水文總站正與北京市多部門合作建立全市地下水監測信息共享機制,每日監控記錄地下水埋深,并每月一次與其他單位共享、分析數據。另外,結合地形、地貌等因素,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位可恢復閾值也被確立下來。
“綜合地基防水問題,地下水埋深應該控制在10至15米;從地下水水質來看,埋深應該控制在10米左右;從防控鹽堿化的角度考慮,北京市平原區的地下水埋深應該控制在大約三米左右。結合目前的北京市地下水水位來看,水位回升的空間還是很大的。”白國營說。
直到今天,位于北小營鎮、陪伴他成長的那條河流仍然沒有復流。不過,不遠處的潮白河岸邊,原有的數個平均深度40米的砂石坑,逐漸被滲出的水灌滿了,形成了600多畝的水面,儼然是幾片小湖。連帶著潮白河兩岸綠意盎然,鯽魚、鱖魚、馬口魚,還有白鷺、白骨頂雞等也都回來了。
現在,郭希良再去潮白河邊散步,恍惚覺得“像在江南”。這片他曾形容為“火星之域”的地方,重新生出了綠洲。
新京報記者 馮雨昕
編輯 胡杰 校對 劉軍
每日科普|氣象預報,報的到底是哪里的溫度?
2022 年 10 月 15 日
來源:科普中國
氣溫就是空氣的溫度。從物理學的角度說,氣溫是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是空氣分子平均動能大小的一種量度。一般生活中所說的氣溫,是指氣象觀測所用的百葉箱中離地面1.5米高處的溫度。這個溫度基本上反映了觀測地點(當地)的氣溫。
來源:視覺中國
一、到底何為氣溫?
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到,花粉在水面永無休止地作無規則的運動,這就是人所共知的布朗運動。人們還發現,往含有固體微粒的溶液加熱,溫度越高,布朗運動就越激烈。空氣也是這樣,當空氣獲得熱量時,它的分子平均動能就增加,氣溫也就升高;反之,當空氣失去熱量時,它的分子平均動能就減小,氣溫也就隨之降低。
人們通常用大氣溫度來表示大氣的冷熱程度,稱為大氣溫度或氣溫。這是為了區別于土壤溫度(土溫)和水體溫度(水溫)來說的。如果不是為了這種區別,我們說溫度,就是指氣溫,也不會造成人們誤解。
因為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地面,地面的性質和狀況又有很大差別,海洋和陸地,高山和平原,沙漠和森林,潮濕地區和干燥地區,等等,不同的地面情況對大氣溫度的影響也不相同。
二、氣溫、地溫和水溫,傻傻分不清楚
海洋和陸地的差別最有代表意義。例如,在某一緯度上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能量相同,可是結果并不一樣。陸地上劇烈升溫,海洋上升溫卻十分和緩,為什么呢?仔細分析,至少有以下原因:
第一,陸地的反射率大于海洋水面,導致陸地實際吸收的太陽輻射比海洋少10%~20%,由于這個原因,陸地升溫應比海洋大,而冷卻則比海洋快。
第二,陸地對各種波長的太陽輻射都不透明,吸收的太陽輻射都用在加熱很薄的陸地表面上。水面雖然對紅色光和紅外線不透明,但對可見光其余部分和到達水面的紫外線都是透明的,這一部分輻射能量可以達到海洋的深層。
第三,巖石和土壤都是不良導體,傳導到土壤下層的熱量很少。水卻相反,有很高的傳導本領,得到的太陽輻射能很快地向下層傳導。
第四,巖石和土壤不能上下左右流動,海洋上卻有波浪、洋流和對流進行熱量的水平輸送和垂直交換。
第五,巖石和土壤的比熱,小于水體的比熱。巖石的比熱約為0.8368焦/克·度;水比熱是4.184焦/克·度。如果將4.184焦熱量給1克水,溫度可升高1℃;如果將4.184焦熱量給1克巖石,溫度可升高5℃。
第二到第五個原因,使陸地得到的太陽輻射只集中于表層,導致地面迅速而劇烈地升溫,從而加強了地面和大氣的感熱交換。而水面則將太陽輻射的一部分向下層傳播,使水溫不斷升高,傳給大氣的感熱自然減少。
第六,海面有充足的水源供應,蒸發強烈,消耗了水面很多熱量,使水溫升不高,減少了空氣的感熱交換,但是熱量多以潛熱形式被帶到大氣中。感熱是可以感覺到的熱量,能立即使氣溫升高;潛熱暫不能升溫,只有當水汽凝結時,才能釋放潛熱,加熱大氣。
由此可見,即使在同樣太陽輻射條件下,地溫和水溫之間仍有很大差別。它們的大氣熱量交換方式(是感熱還是潛熱)和數量都不相同,從而產生天氣和氣候的差異。
地球上天氣和氣候的差異,并不僅僅發生在海洋和陸地之間,即使都在陸地上,沙漠和森林,荒地和農田,干燥地區和潮濕地區,山脈的向風坡和背風坡,陽坡和陰坡,等等,天氣和氣候也不相同。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都與地面干燥或潮濕情況有關。
相對干燥的地面更接近一般陸地表面情況,相對潮濕的地面更接近水面的情況,只是差別沒有陸地和海洋對比那樣突出罷了。
三、冬暖夏涼與冬冷夏熱的秘密
我們已經知道海洋和陸地溫度有很大差別。海洋對溫度有很大的調節功能,當太陽輻射強的時候,海洋能吸收大部分輻射熱,并通過海水內部的熱量交換,將大量熱量儲存起來。當太陽輻射減弱的時候,海洋又能將儲存的熱量釋放出來。
所以,海洋與陸地相比,有冬暖夏涼的特點,陸地則是冬冷夏熱,地球表面海陸分布很不均勻,北半球陸地面積比南半球約大一倍,海洋面積則比南半球小,所以,北半球夏季比南半球熱,冬季比南半球冷。北半球夏季平均溫度22.4℃,南半球只有17.1℃,北半球冬季平均溫度8.1℃,南半球卻有9.7℃。
在高緯度大陸的影響冬季比夏季顯著,冬季大陸降溫劇烈,而夏季升溫卻不很大。例如,在北緯40°附近,沿海的天津1月為-4.0℃,向內陸到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降到-8.1℃(訂正到海平面),共降低了4.1℃,而在7月天津是26.4℃,到呼和浩特升到27.9℃,只升高1.5℃。
在低緯度,大陸的影響夏季比冬季顯著,夏季大陸升溫劇烈,而冬季降溫卻不大。例如,在北緯30°附近,7月浙江杭州氣溫28.4℃,湖北武漢28.8℃,共升高了0.4℃,而1月都是4.1℃。海陸影響在各個緯度之間有不同效果,說明海洋對氣溫的調節作用,在不同緯度不同季節都不相同。
出品:科普中國
作者:氣象萬千科普團隊
監制:中國科普博覽
責任編輯:胡惠雯
轉發:孫燕
審核:郝林
這幾年環境與氣候變化很大
今年進入冬天就會變得有點咳嗽了,這個以前都是沒有的,好多年都沒有這樣了。曾經自己會咳嗽還是一個少年,現在成長壯大起來了,今年卻會。確實很不一般。
以前有點感冒也就是喉嚨發炎一下,現在變成了咳嗽;雖然平時都有鍛煉身體還是要多喝開水。畢竟生活中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今年的夏天非常熱,炎熱;這個相信很多人會馬上想起來。2022年的夏天不會一般的熱,很多地方都在四十度左右;嚴重影響了健康,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這個就是不同尋常的,這幾年夏天都是這樣,所以天氣與環境已經在悄無聲息之間發生劇烈變化了。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有了酷暑就會有嚴寒,嚴寒酷暑自己都會在一年之中;今年的冬天確實也比平時冷啊。
筆者今年可以說把最厚的衣服褲子之類的都已經穿起來了,就是為能夠暖和一點。
雖然現在疫情放開了,但是人們更加自覺的戴口罩,配合做核酸了。現在冷空氣南下一直影響我們的生活,今年也是最后一個月了;下個月就是春節過年了,收入受到影響,口袋空空錢難掙年難過。
大環境就是美國美元繼續通貨膨脹,輸出全世界收割每個人的錢包;俄烏戰爭等等影響世界經濟,影響糧食石油天然氣,直接影響歐洲經濟,從而影響全世界。
雖然沒有烏克蘭人那么戰爭之苦,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疫情反復影響但是今年沒錢收入微薄,年也不好過。
真心希望2023年大家都可以把之前沒有賺到的錢賺回來,2023年打個翻身仗歡歡喜喜賺大錢。
#2022生機大會##100個心動好作品#?
無夏之年未現!湯加火山噴發:千萬噸水蒸氣在平流層,地球或變暖
湯加火山噴發是“2022年重大火山噴發”事件,這一次噴發雖然已經過了8個多月了,但是科學家們對它的研究,分析等依然沒有停止。
然而,《科學》雜志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又讓不少人大跌眼鏡!那就是湯加火山猛烈噴發后,會讓我們地球變暖。
咦!這就是一個“大問號”了,年初湯加火山大規模噴發后,不少人都說湯加火山可能出現“無夏之年”,導致地球出現降溫。
結果“無夏之年”沒有出現,反而讓我們體驗到了“罕見夏季”,北半球今年遭遇了極端性的高溫現象,40度以上的高溫普遍存在,甚至超過50度高溫都來了。
所以,這會又來說一下湯加火山引發“地球升溫”,這是不是“打臉”了?這又是什么情況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情況。
湯加火山可能引發“無夏之年”的說法
沒錯,在湯加火山大規模噴發之后,的確讓很多人認為要出現“無夏之年”,主要是噴發的力度太強了。
并且按照NOAA發布的研究數據也可以看到,那就是在火山噴發之后,它的噴發范圍擴展到了260公里,同時,火山灰,氣柱等也是噴向了高空20公里以上。而在這樣的噴發狀態之下,的確也會將部分的火山物質輸送到大氣層之中。
而當這些物質進入之后,會通過對太陽的輻射抵擋,從而引發地球出現降溫的現象,改變整個地球的氣候。
并且在歷史上,也有肯定性的數據證明,火山噴發的確能夠帶來地球降溫。
那就是1991年的皮納圖博火山,該火山出現大規模噴發之后,向平流層中噴射了2000萬噸二氧化硫,進入平流層的二氧化硫減少了地球上的10%的陽光,結果導致了地球進入了兩年的火山冬天。
讓地球出現了明顯的降溫。然而湯加火山有這個實力嗎?
其實并沒有,湯加火山釋放的二氧化硫大約只有44萬噸,相比2000萬噸來說,完全是“不值得一提”的。所以,從這個數據上來看,湯加火山可能引發“無夏之年”這完全是不行的。
當然,你要說湯加火山完全對氣候沒有影響,那必然也不是,只是大小強度不一樣罷了。相對于全球變暖來說,這樣微不足道的變化完全不值得一提。
這不,《科學》雜志對湯加火山噴發的升溫研究又來了,這又是什么情況?讓很多人看到這個消息肯定是一樣茫然。這又是如何說的,我們就來看看。
不是讓地球降溫,怎么又是讓地球變暖了?
按照這一份研究來看,主要是通過對湯加火山的水蒸氣來進行說明的。因為湯加火山噴發是屬于海底火山,所以在噴發過程之中,它會將大量的水或者水蒸氣一起攜帶“噴發”出來。
按照NOAA科學團隊,通過利用無線電探空儀的儀器收集的數據——來分析了湯加火山噴發羽流中的水量,讓我們再次發現了湯加火山的“后遺癥”。
根據研究人員分析發現,在湯加火山出現強烈的噴發之中,將大約4500萬噸的水蒸氣以及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氣體輸送到了地球上空,并且這些千萬噸的水分子就漂浮在平流層的上空。
然而,在太陽進行對地球照射的時候,這些水蒸氣就會吸收太陽的輻射,然后再將這些熱量重新散發出來,從而引發地球升溫——變暖。
也就是說,平流層的水蒸氣出現了吸熱放熱的過程,從而引發地球表面的升溫。但是,科學團隊也明確說明了,那就是不清楚升溫程度有多大,這才是最關鍵的。
由于水蒸氣比其他火山氣溶膠更輕,受重力影響較小,因此這種變暖效應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消散。
同時,這項研究,科學團隊還確定了,這些大量的水蒸氣確實可以改變控制平流層臭氧的化學循環,從而在氣候方面也可能帶來一定的影響。
所以,這就是說明地球變暖的問題。這似乎說得也有一定道理一樣?但是話說回來,我們只需要肯定一點,那就是地球的氣候的確是變了。
而湯加火山的整體變化,對地球的變化來說,也是不值得一提的。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氣候的變化要解決,還是要從地球變暖的角度上來講解,這才是最為關鍵的。
地球變暖最大的因素還是在人類的身上。
在人類不斷進行對溫室氣體的排放之下,地球變暖越來越強烈。所以,如果不改變這一步,就很難徹底解除變暖的問題,逆轉變暖的趨勢。
擴展閱讀:地球結局會是什么樣?
對于地球來說,地球的結局可能也并不是很好。但是就算是地球出現新一輪的生物大滅絕,似乎對地球也并沒有什么影響,地球的生命無非也只是地球的“過客”。而地球的結局從理論上來講,還是與太陽存在一定的關系。
從理論上來講,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光譜為G2V),黃矮星的壽命大約為100億年,而在大約50至60億年之后,太陽內部的氫元素幾乎會全部消耗盡,就會發生巨大改變。
當太陽成為紅巨星時,其半徑大約會是現在的200倍,表面可能將膨脹至地球現在的軌道——1AU(1.5×1011m),從而引發地球軌道的轉變,而這個時候,由于太陽巨變加上恒星風的作用,它大約會流失30%的質量,所以,地球的軌道會向外移動。
當然這個情況還好,或許地球受到威脅,從根本上可能還是存在的。
但是,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地球可能會因為潮汐的相互作用而被太陽吞噬掉。
就算是地球能逃脫被太陽焚毀——吞噬的命運,但是,太陽的巨變也會讓地球上的水出現沸騰,大部分的氣體都會逃逸入太空。那么這個地球也將可能不適合生命的居住了。
所以,無論地球未來是變冷,還是變暖,對生命來說可能都還有一定的抵抗辦法。
但是相對于太陽與地球帶來的轉變,可能生命都是難以承受的。所以,地球的結局可能還是很凄慘的。
不過,從全球變暖的角度來講,我們只有解決氣候的問題,人類可能才會生存得更加久遠,地球的生命也才會走得更遠。因為極端性的氣候生命的致命性威脅也出現了,如果不改變,那么影響會隨著地球變暖的持續發展,邊等更加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