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門醫院掛號(廣安門醫院2020年4月專家出診信息4月7日起)
廣安門醫院掛號文章列表:
- 1、廣安門醫院2020年4月專家出診信息4月7日起
- 2、廣安門醫院疫情期間入院須知
- 3、鐔婇湶涓諱換鍑鴻瘖鏃墮棿鍙婇綰︽寕鍙鋒柟寮?,"video_count":0},"image_detail":[],"is_wenda":0,"item_id":6836171107700048396,"media_user_id":92981788365,"origin_image_list":[],"thumb_image":[],"title_image":{"title_image_night_url":"https://p3-sign.toutiaoimg.com/113e00006abfd9a0ea794~noop.image?_iz=31825&from=article.detail&x-expires=1705497085&x-signature=Z20Bc%2Bu7%2FKGy7fxlcIIUBxZDEJY%3D
- 4、防控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要就診提示
- 5、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
廣安門醫院2020年4月專家出診信息4月7日起
廣安門醫院專家出診一覽表
2020年4月(4月7日起)
我院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暫停現場掛號,所有就診患者須通過我院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和114掛號平臺提前預約,并按預約提示時間候診、就診;
專家出診安排以各預約平臺顯示號源為準,請及時關注專家出停診信息;
按照北京市現行疫情防控要求,來京人員均需居家或集中隔離14天。請京外患者在疫情期間優先當地就醫,建議通過廣安門醫院APP和微信公眾號小程序進行互聯網診療或咨詢;
4月4日上午9:15即可開始預約4月7日號源。
備注:
黃色填充代表與上月不同。
醫事服務費:普通專家門診(副主任60元/次,主任80元/次、知名專家100元/次);
專家停診在所難免,敬請關注停診信息。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以當日掛號室號表為準。
廣安門醫院疫情期間入院須知
就診須知
近期,北京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為貫徹落實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要求,進一步做好廣安門醫院疫情防控工作,持續加強院感防控管理,有序開展診療服務,切實保障患者及陪護人員安全,現就廣安門醫院疫情防控期間患者門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患者住院要求,公告如下:
門診管理
1.有一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縣(市、區、旗)及14天內有該縣旅居史人員,嚴格限制進(返)京。請涉疫相關地區人員暫緩來院,可通過醫院APP/微信小程序在線復診續方。
有一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地級市(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的縣、市、區)其他縣的人員,非必要不進(返)京;確需進京的,抵京后應進行14天健康監測,須持“北京健康寶”綠碼和48小時內在京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就診,就診前須填寫承諾書。
提示:中高風險地區名單由國家相關部門發布,信息持續更新。
2.其他口岸入境進京人員,須在入境口岸所在地隔離觀察滿21天,隔離觀察期滿后須持“北京健康寶”綠碼和48小時內在京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就診,就診前須填寫承諾書。
3.發熱門診24小時應診,體溫超過37.3℃患者請到發熱門診就診。對發熱或者有流行病學史的就診人員嚴格“1 3”檢查。
4.我院實行非急診全面預約掛號,患者可以通過“廣安門醫院”微信公眾號(小程序)、手機APP、北京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網站、電話010-114提前預約,微信小程序、手機APP、院內自助機還可以當日預約未約滿號源。
5.我院實行分時段錯峰就診,因門診空間有限,為減少候診時間及人員過度聚集,建議已預約患者在短信提示候診時段前半小時內到院取號就診,請勿過早進入院區。
6.來院人員請在進院區前掃碼填寫“進院流調簽到”碼(已實現北京健康寶、流行病學調查表兩碼合一)并截屏出示,配合工作人員做好三級預檢分診工作。
7.為減少人流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必要時醫院實施人流管控,每位患者陪同人員不超過一名,所有患者及陪同人員須從醫院西門進入院區,在院全程請正確佩戴口罩,及時做好手衛生,保持一米以上間距。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須知
1.預約方式
(1)通過廣安門醫院手機APP或微信公眾號預約操作流程:
點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愿檢盡檢人員入口”;
仔細閱讀《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愿檢盡檢”人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須知》;
同意后進入肝炎門診;
點擊“專題號”選擇擬檢測的日期;
預約“新冠核酸檢測”。
(2)通過114(北京市統一掛號平臺)預約:選擇肝炎門診——“新冠核酸檢測”專題號。
(3)預約掛號,最長可提前7日,最少提前1日,“新冠核酸檢測專題號”不收取醫事服務費。
2.核酸檢測門診的工作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1:00,周一至周五13:00~16:00。
3.核酸檢測門診地點:院區內4號樓南側,須從西門進入院區。
4.繳費
憑北京社保卡、京醫通卡直接在核酸檢測專用自助機上辦理自助繳費;無卡人員可憑身份證現場自助辦理京醫通卡。
5.溫馨提示
(1)當日號源,當日有效。周一至周五的下午號源須在當日15:30前完成繳費,周六、日的上午號源須在當日10:30前完成繳費,過時則預約號源作廢。
(2)預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不收取醫事服務費,但該預約號不能開具其他檢驗、檢查、治療及藥物。
(3)“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項目收費58元,納入本市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
(4)核酸檢測結果一般24小時出具。可通過廣安門醫院APP查詢,或憑繳費憑條右上角的ID號在8號樓一層檢驗報告打印機上自助打印。
病區須知
1.住院患者做到“一測、二問、‘1 3’檢測”
入院前患者及陪護(病情需要開具)必須配合醫生做到:(1)測腋下體溫;(2)問清流行病學史;問有無如下癥狀:發熱、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瀉、味覺嗅覺異常、鼻塞、流涕、結膜炎、肌痛;(3)肺部新冠核酸檢測、血常規 CRP、胸部CT、新冠核酸抗體(接種新冠疫苗者除外)等。
2.入院時備齊相關入院手續
患者須備齊患者本人身份證、住院證、《排查單》、《告知書》等到住院處辦理入院手續。
3.非必要不陪護
若病情需要確需陪護,陪護人員相對固定,無特殊原因不得更換;若患者病情危重需增加陪護人員時,須由病房主任及護士長雙簽字同意。陪護人員每天檢測2次體溫,若有異常須立即停止陪護,并按醫院相關流程處置。
4.住院部病區實施24小時封閉管理
住院治療期間,病房實行分區管理,原則上患者及陪護不可以離開病房,請提前準備換洗衣物,病區內通過醫院食堂提供食譜預約訂餐。因檢查等原因需暫時離開病房時,必須按規定由專人陪同并配合做好病區出入時間登記。疫情期間謝絕探視,鼓勵視頻探視!
5.住院患者及陪護加強個人防護
為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及陪護不得私串病室、聚集交談,如病室內無衛生間,應錯時打水、洗漱、如廁,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口罩,注意做好手衛生,保持社交距離。病室每日自然通風2次,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通風時注意患者的保暖,防止外感風寒。
6.住院患者及陪護須服從醫院管理
住院治療期間,患者及陪護及時匯報病情變化,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癥狀時,必須服從醫院的統一管理,按相關規定轉至相應病區或病室觀察。
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希望廣大患者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認真遵守醫院疫情防控期間相關管理規定。給您帶來不便敬請諒解,感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鐔婇湶涓諱換鍑鴻瘖鏃墮棿鍙婇綰︽寕鍙鋒柟寮?,"video_count":0},"image_detail":[],"is_wenda":0,"item_id":6836171107700048396,"media_user_id":92981788365,"origin_image_list":[],"thumb_image":[],"title_image":{"title_image_night_url":"https://p3-sign.toutiaoimg.com/113e00006abfd9a0ea794~noop.image?_iz=31825&from=article.detail&x-expires=1705497085&x-signature=Z20Bc%2Bu7%2FKGy7fxlcIIUBxZDEJY%3D
鐤儏闃叉帶鏈熼棿錛屾垜鍦ㄥ崟浣嶄腑鍥戒腑鍖葷瀛﹂櫌騫垮畨闂ㄥ尰闄㈠嚭璇婏紱
鏃?闂達細鍛ㄤ笁銆佸懆浜旓紙鐗歸渶錛変笂鍗堥檺鍙?0浜篭u003c/p>
鍦?鐐癸細瑗夸簩鐜箍瀹夐棬妗ヤ笢鍖楄
鎸傚彿鏂瑰紡錛氬寳浜競114棰勭害鎸傚彿緇熶竴騫沖彴http://www.bjguahao.gov.cn鎴栧箍瀹夐棬鍖婚櫌瀹樻柟APP鍙婂箍瀹夐棬鍖婚櫌鍏紬鍙峰彲棰勭害錛沑u003c/p>
鍙︼細鐤儏鏈熼棿錛岀幇鍦轟笉鑳藉姞鍙鳳紝鎮h€呴渶鎻愬墠棰勭害錛屾柟鍙氨璇婃不鐤椼€俓u003c/p>
防控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重要就診提示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的防控工作,并根據北京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要求及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我院采取系列防控措施,在保證醫患雙方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基礎上,盡最大努力保障基本醫療服務,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動態調整,敬請您理解支持。現將相關事項告知如下:
1. 自2月3日起我院實行上午半日門診,除部分科室停診以外,其他科室安排普通號門診,專家出診以醫院手機APP及微信小程序預約為準,建議提前預約并關注停診短信或消息推送;
2. 特需門診、國際醫療部、預防保健門診、肝炎門診、針灸科、推拿科、眼科、耳鼻喉科、普通內科、疼痛門診、口腔科、護理門診、內鏡中心、骨密度檢查室暫停診療服務,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3. 為避免醫院內的交叉感染,請無緊急、重癥就診需求的患者暫緩來院就診;
4. 我院實行通道管理。為加強預檢分診工作,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會關閉部分通道,統一進出路線,請各位患者及家屬理解配合;
5. 進入醫院的患者及家屬請配合醫院進行預檢分診,測量體溫正常方可進入。如果近14天去過湖北等省份,或接觸過湖北(特別是武漢)等省份人員、確診或疑似患者,或有聚集性發病的,請第一時間告知我院預檢分診處的工作人員,登記后前往發熱門診進行篩查;
6. 來院所有患者及家屬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在院期間均需佩戴口罩,如預檢分診、掛號繳費、候診、檢查檢驗、治療等;
7. 醫院為人員密集場所,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請盡量減少陪同就診人員,減少探視住院患者次數;
8.住院部病房嚴格按24小時門禁管理;病區管理嚴格按疫情期間探視制度執行,探視時間:工作日周一至周五下午15:30—17:30,節假日下午15:00—18:00,非探視時間不允許家屬進入。進入病區必須佩戴口罩。
按照國家要求及上級規定,結合疫情發展情況,我院隨時調整診療安排,請關注廣安門醫院公示信息。
感謝您的理解、支持與配合!祝您和家人身體健康!
讓我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保衛戰!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
之前我們陸陸續續的給各位朋友介紹了一下北京幾家中醫醫院的重點科室,有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藍色文字鏈接去看原文,希望能夠給一些朋友帶來一些便利。這一次我們介紹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
//往期精選//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內分泌科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重點專科及專家介紹——腫瘤科
科室介紹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成立于1969年,是廣安門醫院唯一的心血管疾病專業科室,是國家衛生部心血管內科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 “十二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心血管三級實驗室建設單位,是醫學碩士、博士、博士后的培養單位。
心血管科以西醫辨病、中醫辯證、病癥結合模式診治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心肌炎、各種心肌病、風濕性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腦梗死、腦血栓形成、腦出血、腦動脈硬化等病癥,承擔急性心肌梗死和各種心臟病重癥監護及中西醫搶救工作。科室獲得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的心臟介入資質證書,積極開展冠狀動脈造影及支架植入術、房顫等快速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床邊臨時起搏器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術等,對術后癥狀不緩解者采用中西藥結合治療經驗豐富,療效顯著。科室既突出特色,更注重療效,不斷研制出治療專病的成藥、散劑,如穩心顆粒、心衰顆粒、降壓茶、介入術后顆粒1號、2號等,深受廣大患者歡迎。其中穩心顆粒其中穩心顆粒已轉讓上市,被廣泛使用。
心血管科科研力量雄厚,成果累累。先后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國家十一五支撐、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科委重點科研計劃等25項課題;獲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等20項國家及省部級獎。學科每年培養研究生30余人,接收實習醫師300余人,進修醫師100余人,并開展社區醫師培訓、攜手工程等項目。
心血管科護理單元為優質護理試點單位,有護士28名,其中獲得ICU資格認證證書護士5名,先后榮獲國家團中央、工委、衛生部、中醫科學院“青年文明號”光榮稱號。心血管科多次獲衛生部、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先進集體和十佳科室殊榮。全科醫護人員以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滿腔的熱忱和赤誠的愛心竭誠為患者提供滿意的服務。
心血管科專家介紹
劉如秀
職稱: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指導老師
簡介:國醫大師、全國第一批名老中醫劉志明教授首批學術繼承人,北京市第四、第五批“雙百工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劉教授乃國醫大師劉志明長女,出身中醫世家,幼承庭訓,繼承家學,深受其父“大醫精誠,服務百姓”思想的影響,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南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后留在素有“北協和,南湘雅”之美譽的湘雅醫院內科、心內科工作14年余,經過系統的住院醫師、總住院醫師嚴格的規范化培訓,奠定了深厚的西醫功底。1991年,響應國家人事部、衛生部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搶救全國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的政策,應招至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師從國醫大師劉志明教授,畢業并留廣安門醫院工作至今,致力于劉老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繼承、創新研究。在40年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中,將中、西醫融匯貫通,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并多次受邀赴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典等國進行學術演講、交流和醫療會診,具有一定的國際影響。作為高級醫學專家,始終心系百姓,以救蒼生之疾苦為己任,多次深入貧困地區進行義診,深受廣大患者愛戴。先后獲得“世界傳統醫學突出貢獻醫生獎”、“中國好醫生”等榮譽稱號。
出診時間:周一二三四上午;周三下午特需門診
房玉濤
職稱:醫學博士 、博士后
簡介:醫學博士 、博士后。1997年畢業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獲中醫學專業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獲中西醫結合內科心血管專業臨床型博士(碩博連讀)學位,2003年后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心內科工作。2007年在阜外醫院進修心臟電生理專業。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慢性心衰、高血壓、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并對頭痛、眩暈、失眠、口腔潰瘍、三叉神經痛、痤瘡等疾病中醫治療有滿意療效。目前主持和參與的課題有4項(其中國家自然基金2項、博士后基金1項、中研院廣安門醫院所級項目1項)。先后發表論文20余篇(第一作者), 參與編寫論著2部。
出診時間: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六上午
宋慶橋
職稱:醫學博士,主任醫師
簡介:醫學博士,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心內科副主任。
兼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專業常委,北京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藥評審專家,國家自然基金委項目評審專家,北京市科委項目評審專家,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心血管分會理事,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致力于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冠心病及高血壓中西醫診斷、評價、治療、康復及其機制研究。
目前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1項、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2項。先后培養畢業北京中醫藥大學七年制碩士研究生7人畢業。在核心期刊發表相關論文10余篇。
出診時間:周二下午
李軍
職稱:醫學博士、博士后,主任醫師
簡介:醫學博士、博士后,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主任、導管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
專業特長:
一直從事心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與研究,擅長冠心病的治療: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絞痛的中西醫治療;②冠心病介入治療(球囊擴張術、支架置入術);③不能支架或搭橋的冠心病應用中藥治療 ;④冠心病支架術后、或搭橋術后仍有胸痛等不適癥狀用中藥治療;2.擴張性心肌病、心衰的中藥治療;3.頻發室早、房顫、室上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中醫治療;4.高血壓病:包括血壓不穩、降壓后頭痛頭暈、心腦腎血管受損等應用中藥治療。
社會兼職:
兼任國家重點專科心悸(室性早搏)協作組組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心病分會常委、副秘書長,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預防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聯合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介入心臟病學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委員、介入專家委員會常委、心臟康復專家委員會常委,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常委,北京健康科普專家,等。
學習工作經歷:
1994年7月畢業于山東中醫藥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并工作于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先后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1998年9月-2001 年7月在山東中醫藥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獲醫學碩士學位。2004年9月-2007年7月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攻讀博士研究生,獲醫學博士學位,師從著名中醫、中西醫結合專家王階教授,主攻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疾病防治與研究。2007年7月-2010年6月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做心內科學博士后,師從著名心臟病學專家馬長生教授,從事冠脈介入治療與研究。做博士后期間獲衛生部首批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資質證書。2013年做首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名中醫師傳承博士后,師從國醫大師薛伯壽教授。2010年6月供職于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科,現為心血管科主任醫師,心血管科行政主任、介入中心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兼職教授。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特需門診、周二下午專家門診
邢雁偉
職稱:主任醫師
簡介:北京市科技新星,國家自然基金評審專家,北京市自然基金評審專家,多家雜志評審專家,現廣安門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2005年9月進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西醫結合博士后工作站。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北京市科技新星B類計劃1項,并獲多次省部級獎。國內外第一或通訊共發表文章30余篇 , SCI收錄文章4篇,其中2篇以第1,作者發表在Journal of Ethnoph armacology(IF 3.74),EI ISTP收錄6篇。2011年獲廣安門醫院科技標兵,2011年獲中國中醫科學院崗位能手。
出診時間:周四上午
周育平
職稱: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簡介: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在廣安門醫院從事臨床工作22年。1998年至2001年就讀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師從李春生教授,獲碩士學位,2005年至2008年就讀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師從王階、胡元會教授,獲博士學位。2014年至2016年博士后工作期間師從路志正教授,從事中醫傳承研究。尤其擅長急慢性心衰中西醫結合搶救及治療,對終末期心衰、難治性心衰、反復住院的心衰進行了系統研究,獲得多項課題資助。通過精準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耐心的生活方式指導,使心衰晚期患者癥狀緩解,指標改善,減少再住院,得到患者廣泛認可。臨床工作作風嚴謹,耐心細致,采用中醫中藥治療冠心病、高血壓、房顫等亦有很好療效。通過互聯網、微信等信息技術平臺,加強醫患交流,努力提高療效。
出診時間:周三、周五上午
崔向寧
職稱: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簡介: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學習工作經歷:1996年山東中醫藥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留校在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工作6年。2005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后在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全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中心工作6年。2011年12月工作調動至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科。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301醫院神經內科及神經信息中心、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內科進修學習西醫。師從全國名老中醫邵念方、史載祥和馮興華學習中醫臨床。
專業特長:1.重視心理因素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善于運用雙心(心臟和心理)診療模式,采取中醫辯證論治方法,整體論治“雙心”疾病,達到“身心并治”目的;2.善于運用調理氣機法,辨治各種內科雜病,包括眩暈、頭痛、失眠、抑郁、焦慮、慢性胃炎、更年期綜合癥等;3.善于運用益氣升陷、心肺同治法,辨治冠心病、慢性心衰、肺源性心臟病等各種心肺疾病。
社會兼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血瘀證與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虛證與老年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腦心同治專業委員會冠心病專家組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
科研與獎勵: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國內外醫學雜志發表論文30篇。共培養碩士生15名,協助培養博士生1名。
出診時間: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王師菡
職稱: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簡介:醫學博士,北京市中醫藥學會心血管分會常務委員,一直從事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先后參加國家基礎重點項目973項目、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發基金等課題研究,發表論文20余篇。
擅長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冠心病、心房顫動、高血壓病、心力衰竭、高脂血癥。尤其對中醫藥治療冠心病PCI術后再發心絞痛、心房顫動方面積累了較豐富臨床經驗。
出診時間: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徐承秋
職稱: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簡介: 1955年畢業于湖南醫學院醫療系。現任內三科主任醫師、研究員;廣安門醫院碩士研究生導師廣安門醫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疾病防治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委員會副主任;全國胸痹心痛協作組顧問。
主張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她認為治療心臟病:第一,益心氣養心陰是根本大法。心主血脈,以血為養,以氣為用,因此臨床治療心臟病,宜以顧護心氣,調養心陰為根本大法,扶正以祛邪。第二,治療心臟病不宜過用苦寒之品。“心為陽中之太陽”,主藏君火,得溫則君火以明,血脈流通而不凝澀。若過用苦寒之品,苦則瀉下,寒則傷陽,致使心陽被傷,寒凝血脈,而疾病生矣。第三,對心臟病所表現的瘀血證,不可過用活血化瘀藥。
發表論文及刊物:主編或與他人合編了《葉心清醫案選》、《中醫痛證大成》等著作五部。已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要有:《病毒性心肌炎治療簡介》、《養陰清心湯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20例》、《抗心梗合劑對急性心肌梗塞血清酶血小板聚集活性及血液流變學影響》等。她曾先后培養三名碩士研究生
出診時間:周二、周四、周六上午(周六只看預約號)
姚魁武
職稱:主任醫師,博士
簡介:2004年畢業于中國中醫研究院,獲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臨床博士學位。2004年7月到2007年9月在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外賓病房工作,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2007年9月到2009年4月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醫教處任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2009年4月始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教育處任副處長、副主任醫師。2007年12月開始進入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博士后工作站學習。
社會兼職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中國中西醫結合微循環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青年科技創新專家委員會委員、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理事、第二屆北京中醫藥學會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編委。博士畢業以后主要從事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老年病的臨床和科研工作。2007年進入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老中醫學術思想傳承博士后工作站以后,師從全國著名中醫臨床家薛伯壽教授,對薛老臨床用藥經驗有了初步的理解和掌握,并運用于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癥等心血管系統疾病及外感病等的治療中,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近年先后參加或主持國家及省部級課題13項,發表文章30余篇、參編書籍5部。科研成果 “血瘀證量化診斷生物學基礎及病證相關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三。“血瘀證量化診斷生物學基礎及病證相關研究”獲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冠心病心絞痛病證結合證候診斷與臨床特征研究”獲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三。“冠心病心絞痛病證結合證候診斷與臨床特征研究”,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三。2008年獲得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健行中醫藥傳承創新獎”。2009 年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2009年度優秀會員。
出診時間:周三上午
方業明
職稱:主任醫師
簡介:功能科主任。1983年畢業于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醫學院)。從事心血管臨床20年,擅長冠心病危險因素防治知識和技能,對高血壓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老年性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高脂血證等的中西醫診斷及治療,積累了豐富經驗。曾于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進修學習,后又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專業臨床研究生學習,中西醫理論及臨床技能日臻成熟。
自2001年專門從事臨床心電圖以及心功能檢查,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2型糖尿病中醫綜合治療方案研究并主持中藥治療痰濕型高血壓合并睡眠呼吸暫停療效觀察的課題研究,發表《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合并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變化的研究》、《急性腦卒中患者動態心電圖監測與心率變異性分析研究》《糖尿病合并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4小時血壓晝夜節律變化》等文章20余篇。
特長:高血壓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老年性心臟病、風濕性心瓣膜病、高脂血證等。
出診時間:周三下午
馮玲
職稱: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簡介:醫學博士 ,主任醫師。1986-1994年在山東中醫藥大學少年班學習中醫專業,1995年-1998年在中國中醫科學院攻讀碩士學位, 1998年在人民醫院進修臨床電生理專業,2005年至今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998年后一直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內科工作。臨床診療2萬多例心腦血管病人,在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心衰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并在院內第一個開展食道心臟調搏技術。 2002年主編出版了近100萬字的專著《實用中西醫結合心律失常學》,在國家級刊物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交流論文10余篇,參與國家級和市局級及院級科研課題共10項,2005年獲得“支援老少邊窮地區醫療工作先進獎”及個人優秀,并被評為2004-2005年度本院及中國中醫科學院青年崗位能手,同時被推薦參加“衛生部青年崗位能手”的評選。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張大榮
職稱:主任醫師
簡介:1952年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后,曾先后在中國醫科大學北安醫院及旅大市兒童醫院任職,1955年調至中醫研究院。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內三科主任醫師。中國中醫研究院衛生技術系列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委會委員;廣安門醫院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評委會委員;廣安門醫院專家委員會委員;曾任民辦興華大學理事會理事;1978年曾被推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80年至1985年曾任廣安門醫院副院長,黨委副書記。
工作簡歷及評價:她臨床經驗豐富,理論造詣頗深,她從事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病研究工作30余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她強調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宏觀辨證與微觀檢測相統一。認為只有掌握辨證的規律特點,才能求之于本,論治才會有的放矢。而辨病的目的在于掌握疾病的發病原因,病理機制,了解其發展轉歸趨勢,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辨證的準確性和治療的預見性。
發表論文及刊物:40年來共主編或參加編寫著作有《葉心清醫案選》、《胸痹心痛證治與研究》、《中醫診療常規》等,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都是她幾十年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的結晶與體現,如“以益氣活血合劑為主治療急性心肌梗塞─附430例療效對比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心力衰竭88例臨床總結”,“益氣活血方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血瘀癥30例”,“平肝益腎法治療Ⅱ期高血壓病的臨床研究”等論文。
出診時間:特需門診周四下午、周五上午
柳文儀
職稱:主任醫師
簡介:1952年起先后在北京市醫士專科學校,河北醫科大學醫療系學習,1959年畢業被分配到中國中醫研究院工作,她致力于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從事中西醫結合的事業。工作初期她曾師承多位老中醫,學習和繼承他們臨床寶貴經驗,如:王文鼎老先生的補腎法,蒲輔周老先生的辨證理論,盧英華老先生不用藥的點穴按摩治療內、兒科疾病以及朱顏老先生的中西醫結合觀點,繼承了各位名家對待科學嚴謹求索,一絲不茍的作風。 在內科工作期間,從事臨床工作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對心腦血管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獨到之處。
出診時間:周日上午
周玉萍
職稱: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簡介: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1964年畢業于山西醫科大學醫療系,從事臨床工作四十余年,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腦血管疾病,主攻心律失常,如房顫、各種早搏問題,傳導阻滯、心率快慢,冠心病、心肌炎、心絞痛、風心病、高血壓、高血壓心臟病、水腫、心悸、中風、眩暈癥、抑郁癥、焦慮癥、失眠多夢,對內分泌失調及內科疑難雜癥等均有一定的見解及治療方法。 主持“穩心沖劑治療氣虛血瘀型快速型心律失常”與“穩心沖劑治療急性心梗并心律失常與西藥對照200例”兩項課題,1991年被列為中醫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1995年通過專家鑒定。“穩心沖劑”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新藥證書(編號:(95)衛藥證字Z━40號);此外,還參與補心氣、滋心陰口服液課題研制。撰寫學術論文20余篇,主編《心病論治學》,協編《胸痹心痛證治與研究》,《痛證大成》,主編《實用中西醫結合心律失常學》,在國內外雜志上發表論文30余篇,并多次出國講學。
出診時間:周一、周日上午、周四全天
胡元會
職稱: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簡介:1980、9—1985、7在陜西中醫學院中醫系讀大學本科,獲醫學學士學位;1990、9—1993、7在陜西中醫學院讀中西醫結合臨床心血管專業碩士研究生,獲醫學碩士學位;1995、9—1998、7在山東中醫藥大學讀中醫內科心血管專業博士研究生,獲醫學博士學位;1998、9—2000、10在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博士后流動站工作,任副研究員。任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內科學會心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工作簡歷及評價 1985,7~1990,9在陜西中醫學院內經教研室工作,任助教、住院醫師;1993,7~1995,9在陜西中醫學院內科教研室工作,任主治醫師、講師:2000,10~2001,5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分子生物學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員。2001,5至今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心血管內科工作,任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善于用中醫中藥理論完成心血管系統疾病的診治,能熟練應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完成心血管系統危、重、急證的搶救工作,并取得良好療效。熟練掌握冠心病監護病房管理及相關監護操作技術。擅長冠心病危險因素防治知識和技能,對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病、肺源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病、高脂血證等的中醫藥診治,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參加多項部、局級科研課題,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的“益氣溫陽、活血化瘀法治療氣虛血瘀型充血性心力衰竭作用與機理研究”課題,獲2000年度中國人民解放軍科技進步二等獎。擅長于用中醫中藥理論防治病毒性心肌炎,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心怡康口服液治療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研究開發工作,該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證書。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高改地
職稱:主任醫師
簡介:1970年北京醫學院醫療系畢業,曾全脫產系統學習中醫3年.從事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內科專業。善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血管疾病,尤其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更有研究。工作簡歷及評價 對高血壓病、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脂血證、肺源性和風濕性心臟病的中西醫診斷和治療均積累了豐富經驗。并進行過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科學研究,取得了豐碩成果。獲得過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中國中醫研究院科研成果獎。對于心力衰竭的研究更為廣泛和深入,得到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資助,研制的純中藥制劑——心衰顆粒已廣泛應用于臨床,療效很好,受到廣大心衰患者的歡迎。 以在心血管內科設立心力衰竭專題門診,并成立了心衰患者俱樂部。以收集和登記了大量心衰病人,并定期為其進行心衰防治和生活起居等各方面學術講座和指導多次,受到心衰患者廣泛好評。發表論文及刊物:共發表論文34篇;主持或參與編寫論著7部。任全國心衰協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委員。博士研究生導師,《美國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中華醫學理論與實踐雜志》顧問委員會顧問。
出診時間: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上午
付亞龍
職稱: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碩士研究生導師。
簡介:主任醫師, 醫學博士, 碩士研究生導師。《誤診誤治》雜志編委、中國醫師協會養生康復專業委員會理事。擅長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慢性心衰、心肌病、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在干燥綜合癥、急、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膽囊炎、膽石癥、早期肝硬化、便秘、慢性腎炎、早期慢性腎功能衰竭、慢性胃炎、胃潰瘍、返流性食道炎、月經不調、附件炎等內科雜病的治療上有較好療效,在診療實踐中,注重西醫的診斷與中醫特色治療的密切結合,重視中醫體質學說,善于辨別器質性疾病與心理疾病,在心理學方面有一定的涉足。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以上內容整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官網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百名中醫
由云診健康科技創立的一個匯聚北京三甲中醫院名醫,提供健康咨詢服務的公眾號,利用中醫養生和調理理論體系讓您的生活更健康!
傳播中醫文化 提供中醫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