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三國之黃巾之亂(紅樓夢里體現故事背景的三個例證)
夢幻三國之黃巾之亂文章列表:
- 1、紅樓夢里體現故事背景的三個例證
- 2、赤壁情懷
- 3、元宇宙,幻境的煙火
- 4、國學常識100問,你能挑戰多少?快為孩子收藏起來!附答案和詳細解釋
- 5、蔡文姬著名的文學家,精于天文數理,博學能文,兼長辯才與音律
紅樓夢里體現故事背景的三個例證
一.賈府就是包衣曹府或江寧織造府嗎?
《紅樓夢》里的賈府分為寧國府和榮國府,作為國公府邸,是榮寧二公在世時建造起來的。
主流紅學專家認為,賈府即是曹府,或江寧織造府。
真的是這樣嗎?
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調情遭苦打,冷郎君懼禍走他鄉”中,寫柳湘蓮把呆霸王薛蟠騙出“北門”后,在一個叫“葦子坑”的地方,將其痛打了一頓。然后賈蓉找來,在“關廂”雇了一頂轎子把薛呆子抬了回去。那么這個“北門”會是什么門呢?
在全國所有能如京都或金陵一般的城市中,只北京的德勝門外,才有“葦子坑”和“關廂”這兩個相鄰不遠的地方,由此可證明“北門”即是北京的德勝門,此處的京都也北京莫屬。
第六十四回,賈璉偷娶尤二姐的故事中這樣寫道:
“不過幾日,早將諸事辦妥。已于寧榮街后二里遠近小花枝巷內買定一所房子,共二十余間。”
據曹學泰斗周汝昌考證,小花枝巷即是在德勝門內,緊挨德勝門大街西邊的花枝胡同。
小花枝巷在寧榮街后二里遠近,也就是說寧榮街在小花枝巷南邊二里遠近。那么,在花枝胡同南邊的街是什么街呢?
事實是,從花枝胡同東邊,順著德勝門大街往南,除去兩邊幾個胡同外,二里多遠處,只有一條街是為地安門大街,也就是現今故宮北墻外的平安大街。而書中稱這條街為寧榮街,那么,所謂的寧榮府,除了紫禁城(故宮),真的就沒有第二個地方可以替代了。
由此可見,寧榮二府其實是“假府”真紫禁城。
可是,作為漢軍正白旗包衣奴才的曹家,在北京只有十七間半房子,就敢自稱“國公府”嗎?并且出于什么目的,什么邏輯,或者誰借給他的膽子,竟敢把包衣之家稱作“國公府”,還以寧榮二府的“國公府”暗隱紫禁城呢?
即便是江寧織造,不但地處南京,而且也僅僅是五品衙門,與在北京的皇宮又怎能相提并論呢?
也許專家們會說,書中寫的賈府常常是很模糊的,一忽兒似乎是在京都,一忽兒似乎是在金陵,而且賈雨村還曾對冷子興說,曾經在金陵(石頭城)地界從寧榮二府的老宅路過呢,這里的寧榮府就應該是指曹家掌管的江寧織造府。
那么老宅是江寧織造衙門,新宅卻是北京的紫禁城,邏輯上能說得通嗎?老宅只有暗指南京的紫禁城,才不會顯得那么矛盾荒唐。
同時,既然將南京的紫禁城稱為“老宅”,那就與明朝脫不了干系了,因為,只有明朝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在建國之初把都城設在了南京,后來明成祖朱棣把都城搬到了北京,這樣,北京就成了順天府,南京則變成了應天府。
二.書中用十五回的篇幅隱寫的那個日子
從第十六回寫賈元春從宮中女史“晉封為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便為起建大觀園,迎接元春歸省開始醞釀造勢。
只因王熙鳳說的“當年太祖皇帝仿舜巡”,和趙嬤嬤講的“獨他家接駕四次”,曹學專家便認為這是指康熙南巡中,與曹家掌管的江寧織造參與了四次接駕。
專家們全然不顧皇帝的廟號是絕對不能胡亂來的,把努爾哈赤你清太祖,送給清圣祖玄燁,作包衣寅孫,哪里有這個權力地位?另外,康熙六次南巡,五次去到南京,江寧織造也參與了五次接駕,與書中講的“接駕四次”也是不相符的。
那么,這個“太祖皇帝仿舜巡”,和“獨他家接駕四次”,到底在暗隱什么呢?
這就需要去看第十六回,至第三十回這十五個章回里,在暗隱一個什么日子。
因第十六回元春“晉封鳳藻宮尚書,加封賢德妃”,被恩準省親,第十七回賈府建成了歸省別墅大觀園,十八回元宵節之夜元春歸省。
第二十二回經元春恩準,第二十三回寶玉和眾姐妹于二月二十二日入住大觀園。隨之,就出現了《紅樓夢》的重頭戲:寶黛“共讀西廂”和“黛玉葬花”。
書中寫這一天“正當三月中浣”,自這天算起,從第二十四回,至二十五回,一天接一天地連續寫了九天,在《紅樓夢》中這種現象是絕無僅有的。
也就是在第九天,賈寶玉中了馬道婆施的五鬼魘魔法而昏死,胸前佩戴的通靈寶玉也遭污失去了靈性。
《紅樓夢》開卷即這樣寫道:“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后,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撰此《石頭記》一書也。”可見此書就是“通靈寶玉”的自傳,而“通靈寶玉”受污失去靈性,與“通靈寶玉”合體的賈寶玉被加害昏死,在書中位置是多么地重要。
那么,這天是哪一天呢?
三天后,跛腳道人和癩頭和尚來為寶玉治病,又過了三十三天寶玉病情大愈,次日就是四月二十六日芒種節,此時,離寶玉中魘魔法已經過去了三十七天,反推一下,四月二十六日的三十七天前恰好是三月十九日。
歷史上,1644年三月十九日,正是李自成帶領農民軍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之日。
因而在這十五個章回里:
以那個“三月中浣”,從黛玉葬花開始,一天接一天地連寫了九天,來重點烘托暗隱這一天;
以離四月二十六日芒種節三十七天,來為讀者能夠確認這一天提供出一個線索;
以用魘魔法暗害賈寶玉之人為馬道婆,來暗隱李自成這一天攻進北京,而“馬”字正是來自闖王之“闖”;
以黛玉的生日在二月十二花朝節,來暗隱這一天,因為花朝節離明亡也是三十七天;
以四月二十六日芒種節,這個朱姓得姓始祖炎帝朱襄氏的生日里,黛玉埋香冢、寫《葬花吟》來祭奠這一天;
以二十二回里元春出的爆竹燈謎,來隱喻這一天明朝煙消云散;
以寶玉和眾姊妹二月二十二日搬進大觀園,與元宵節元春歸省相隔也是三十七天的刻意設計,來暗隱明朝滅亡的這一天之后不久,朱由崧又回到太祖最初建都之地的南京稱帝,建立了南明政權;
以“太祖皇帝仿舜巡”連系元春的歸省,是在隱指福王朱由崧就是因為“這一天”,才稱帝于南京,這個太祖最初的建都之地;
以“獨他家接駕四次“,來暗隱“這一天”后的五月十五日,在江南建立的南明,共經歷了“三帝一監國”四個政權;
以二十九回的五月初二,黛玉剪斷玉穗,寶玉摔玉,暗隱隨著明朝在這一天滅亡,1644年五月初二多爾袞帶領清軍進入北京;
以第三十回,通過對五月初三薛蟠過生日的記述,來暗隱滿清取代明朝,在北京建立了滿清政權;
以第十九回,寶玉給黛玉講“耗子竊香玉”的故事,對滿清竊取明朝江山進行隱喻和諷刺……
總之,在第十六回至第三十回這十五個章回里,所寫的一切內容,都與三月十九日有著緊密的連系。
三.1646年衡王被殺的“新聞”
第七十八回,“老學士閑征姽婳詞”中,賈政向大家講述了一個姽婳將軍林四娘的故事。
說的是恒王出鎮青州期間,“便有‘黃巾’‘赤眉’一干流賊余黨,復又烏合,搶掠山左一帶。恒王意為犬羊之惡,不足大舉,因輕騎前剿。不意賊眾頗有詭譎智術,兩戰不勝,恒王為眾賊所戮。”隨之,恒王的姬妾被稱為“姽婳將軍”的林四娘,帶領一干宮女去為恒王報仇,最后皆戰死于亂軍之中。
關于林四娘的故事,在康熙年間統傳很廣,曾出現在眾多明朝遺民文人的文集之中。而其首創者是福建晉江人陳寶鑰。
陳寶鑰是南明隆武二年丙(1646年)舉人,永歷九年(1655年)鄭成功設六部官,陳寶鑰被委任為協理禮官。次年因與鄭成功有矛盾,懼得罪,自泉州降清。清遷陳寶鑰以監司用,順康之際在青州海防道任。康熙元年(1662年)吳三桂弒永歷帝于云南,明統絕祀,鄭成功、李定國以憂憤卒。陳寶鑰降清并非心甘情愿,因此,在他赴貴州為官時,參加了吳三桂起兵反清。吳周失敗后,陳寶鑰再次降清,不久,辭官回歸晉江。他曾有《陳綠崖詩集》傳世,但因為他的詩文中有不少緬懷前朝,表彰遺民之作,從而被清廷禁毀。
就在陳寶鑰任青州海防道期間,聽到了永歷帝和鄭成功先后離世的消息,于是在1663年,永歷帝、鄭成功去世一周年之際,創作了林四娘的故事,以表達對前朝的緬懷之情。隨后,林云銘、王士禎、陳維崧、李澄中、蒲松齡、安致遠、王士碌、邱宗玉、盧見曾等明朝遺民們,爭相對林四娘的故事進行了各種各樣、大同小異的改編,暗中表達他們的故國之思。
《紅樓夢》里在引用這個故事時,同樣也進行了改動,其中明顯的是把“衡王”寫成了“恒王”。
衡王作為明朝被分封到青州的藩王,共經歷了七世,前六世衡王皆為自然死亡,唯獨第七世末代衡王朱由棷于1644年投降了滿清。但滿清并沒有放過他,于順治三年(1646年)借口朱由棷家人造反,先是軟禁,隨后將其殺害。
可見,書中寫的“黃巾”“赤眉”只是一種模糊障眼之法,“意為犬羊之惡”表達的才是真意,因為“犬羊”在歷史習慣中,是對入侵之敵的蔑稱。而衡王朱由棷為順治帝所殺,當然是在罵順治滿清為“犬羊”了。
書中又寫道:
“大家聽見這新聞,所以都要做一首《姽婳詞》,以志其(林四娘)忠義。”
這里既然說,1646年順治殺害衡王的事件為“新聞”,那不就足以證明了《紅樓夢》中被“真事隱去”的故事背景是在明末清初嗎?
小結
從上邊三個例證可以看出,《紅樓夢》表面寫的是“家”,隱藏在背后的是“國”,即“以家喻國”。
從多章回、大篇幅地暗隱“三月十九日”,從暗寫發生在1646年的故事的故事為新聞,以及罵順治和滿清為“犬羊眾賊”,可以看出“真事隱去”的故事背景,是在明末清初的王朝更迭之際。也證明了書中充滿著排斥滿清、憑吊朱明的思想情緒。
只因為在開卷的楔子中有“曹雪芹”,在第十六回有“獨他家接駕四次”這十個字,曹學專家就認為,全書七十多萬文字中,其它皆是真事隱去、假語村言,唯獨“曹雪芹”和“獨他家接駕四次”這十個字,是“假事隱去、真語存焉”?
不應該被忽略的是,《紅樓夢》出現在有史以來,最嚴酷的文字獄時期,作者敢在書中留下自己的真實信息,勇氣到底是從何而來呢?
難道說,子虛烏有的寅孫“曹雪芹”在寫《紅樓夢》,和披閱十則,增刪五次的過程中,當寫到“曹雪芹”和“獨他家接駕四次”之時,耳邊就會出現一個聲嘶力竭的聲音在高聲喊他:
曹雪芹、曹雪芹,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幾百年后的那群偉大的曹學專家的靈魂,已經附在了你的身上,沖破“真隱假存”的桎梏,把自己真名“曹雪芹”,和“獨他家接駕四次”這十個字,都實話實說地寫在那七十三萬字的“假語存焉”之中吧。
赤壁情懷
#頭條創作挑戰賽#
蘇軾的一詞兩賦總是被人們無數次的提起。蘇軾不愧為一代文豪巨匠,赤壁懷古被后世景仰為千古絕唱,更有人夸之為此篇之后再無懷古!
意公子評價蘇軾的一詞兩賦,是蘇軾本人人生境界不斷的三重升華。
第一層意思便是赤壁懷古中:“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不過是一場夢。從大宋百年進士第一名到文壇領袖,從空降鳳翔通判再到八州知州知府,從禮部尚書、兵部尚書到御史臺監獄,從文壇領袖到赤腳耕種的農夫,夢中大約都不會這么跌宕起伏!
第二層境界就是前赤壁賦:“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就算是一場夢又怎樣?我還是要暢懷感受,體驗人生,這明月這清風絕不可辜負!
第三層境界后赤壁賦:“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嗚呼!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看見夢,看見你在夢中,最后都是一場空。看見虛妄時,才見實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蘇軾一生詩詞在儒釋道三者間來去自由。他應該明白所有事物現象,都是空幻的,生滅是無常的。
?而我理解的一詞兩賦則是人生的一種無常狀態。人生無常是為正常!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根據陳壽《三國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間三國故事傳說經過藝術加工創作而成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可以肯定的是蘇軾肯定沒有看過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他倒是有可能看過陳壽的《三國志》。蘇軾認知的周瑜絕不是氣量狹小的好妒之人。
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想當年的周瑜雄姿英發,玉樹臨風,才華橫溢,倜儻風流。文能籌略奇至,武能策馬揚鞭,佐王之才東吳不二之人。更有東吳絕代佳人小喬相伴左右,花前月下之時亦能精通音律之高雅。赤壁大戰曹操80萬水軍不敵周瑜水師,一時間功高蓋世,風光無兩。然而,也不過兩年后,36歲風華絕代的周瑜英姿早逝!于東吳而言,于小喬而言,于周瑜兒女而言何嘗不是無常!
前赤壁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曹操一世梟雄,挾天子以令諸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從曹操詩句中不難看出,曹操之心意在天下。曹操滅黃巾破袁術擒呂布一統長江以北,親率80萬大軍南下,赤壁之戰若能得勝,曹操將一統天下,畢生之志得酬。偏偏命運讓曹操遇到的,是同樣人中龍鳳的周瑜。
或許吧,“春風得意馬蹄急”的曹操略有輕敵之態,彼時53歲的他,沒有把34歲的周瑜,尚未過三十的諸葛亮放在眼里。一群毛頭小伙子也想和我一爭高低?那“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還不是敗給了劉邦。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命運的無常總是在你最不經意處給你當頭棒喝。曹操軍營中不少將士得了瘟疫,曹操命人把傳染瘟疫的船只燒毀。偏偏正在此時周瑜命黃蓋前來詐降,黃蓋帶過來的船只裝的都是柴草膏油。在如此這般熊熊烈火中曹操大軍早已潰不成軍。此后曹操在世之日再未能有屯兵江北之時!
回到后赤壁賦,“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嘎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大約蘇軾本人就是那一孤鶴,短短一世來了,又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留下了,后人為之盛行追捧的“雪泥鴻爪”。
元宇宙,幻境的煙火
1992年的一天,科幻作家尼爾·斯蒂芬森正在為昂貴的計算機圖形設備而苦惱,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用電腦技術構建一個虛擬的數字世界仍然困難重重,他轉而以文學的手段實現這一想法。
他在小說《雪崩》中,構建了一個虛擬實境(Metaverse),這是一個和社會緊密聯系的三維數字空間,與現實世界平行,現實世界中的人在這個數字空間都有一個虛擬分身,并通過控制這個虛擬分身相互競爭。
尼爾·斯蒂芬森筆下的“雪崩”則是一種電腦病毒,這種病毒不僅能在網絡上傳播,還能在現實生活中擴散,造成系統崩潰和頭腦失靈。這個病毒借助教會的基礎設施和信仰體系傳播。
這就是“元宇宙”的由來。
元宇宙并不神秘,它本質上是一場數字技術驅動的信息革命。
借助于數字技術,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合而為一,產生了一個亦真亦幻的網絡空間。
扎克伯格之所以在全球疫情惡化、西方世界前路愁云慘淡的情況下爆炒“元宇宙”概念,并非商業創新的產物,而是商機使然。這種帶有強烈的致幻性、社交性與沉迷性的虛擬世界正是鴕鳥們逃避現實世界的絕佳沙丘。
互聯網公司打造的“元宇宙”里,人的成就與快樂,是在虛擬空間取得的。
宗教與互聯網公司不約而同地誘導人群拋棄現實世界與現實的社會身份。
劉慈欣評價元宇宙:“元宇宙將引導人類走向死路……人類的未來,要么是走向星際文明,要么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虛擬世界中……如果人類在走向太空文明之前就實現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這將是一場災難。”
《列子》: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清而散,屬地濁而聚。精神離形,各歸其真,故謂之鬼。鬼,歸也,歸其真宅。黃帝曰:“精神入其門,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人是精神與肉體共同塑造的萬物之靈,現實世界是人的舞臺,離開了現實世界,離開了肉體,還是完整意義上的人么?
一個文明社會塑造的人,必然是精神與肉體的統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生活與現實的統一。
上世紀90年代,錢學森先生了解了虛擬現實技術(VR)之后,便想到將之應用于人機結合和人腦開發的層面上,并把這項技術命名為“靈境”。
錢老認為:靈境技術是繼計算機技術革命之后的又一項技術革命,它將引發一系列震撼世界的變革,一定是人類歷史中的大事……“Virtual Realit”是指用科學技術手段向接受的人輸送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以至嗅覺的信息,使接受者感到如親臨其境。這里要特別指出:這臨境感不是真的身臨其境,而是感受而已;所以是虛的,這是矛盾。
今天科學技術不僅僅是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還是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的整個知識體系。
錢老特別強調“人”的作用,“人機結合以人為主”,這也正是中國系統科學與國外系統科學的差別。
他還更為深遠地看到靈境技術帶來的科學革命與文化革命。
無視人的作用,無視生命的意義,技術的發展必會誤入歧途。這是已經發生和正在惡化的事實。
在華夏文明之外,統治集團對人的奴役經歷了三個階段:
以中世紀羅馬教廷為代表的黑暗宗教統治階段;
科學神教階段,也就是機械唯物主義階段,“惟科學論”階段。在這一階段,西方列強竊取了數千年積累的華夏文明成果,借助蘋果和萬有引力建立了“科學元宇宙”,在全世界范圍內把華夏文明的影響清零,并開啟了全球殖民霸權時代。
借助望遠鏡、顯微鏡等技術與工具,以管窺天,以蠡測海,自以為盡得天地奧秘,可曾想過,管中之天,可是真正的“天”?僵化的、死寂的、零碎的技術切片,還能殘存多少生命信息?
技術幻境階段,就是當下“元宇宙”正在打開的,國際資本借助技術手段建立的,榨取現實財富的,靈肉分離、醉生夢死的虛幻世界。
耗費了無數的金錢與青春,在虛擬世界里娶妻生子,攻城掠地,生產財貨,能否在現實中生活中留下些許存在過的痕跡?
勤勞務實的華夏民族尚有韶華易逝,人生如夢之嘆。為了在流逝的時光中實現生命的意義,華夏民族用繁衍子嗣、報效國家、造福桑梓的方式,用立功、立言、立行的方式,在族群擴張與文明傳續中實現了生生不息。
正如錢學森先生所看到的,“虛擬現實技術”將引發一系列震撼世界的變革,這些變革包括教育革命、智能革命、社會協作革命、文化革命等等……
鉆木取火、構筑房屋、養蠶織布、服牛馭馬、架橋鋪路、建造車船、興修水利。無論在什么時代,在真正的文明這里,技術的出現,是改善生存條件,讓人類社會得到更好的發展。無論技術怎么進步,都應當服務于現實世界與現實世界中的人。
技術造福人民,是國家統籌下的分工協作,是技術在民生領域的廣泛應用。專利制度未產生在商業高度發達的中國,是為了讓技術更好的服務社會。
在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社會化協作生產的大國,如果人人都構建商業壁壘,個個私心作祟,社會化協作生產還怎么進行?
始皇帝建立的大一統國家,不僅僅表現在書同文、車同軌,也表現在包括商業秩序在內的社會公共秩序。
在華夏文明之外的世界,那里的社會并不是通過技術與社會協作產生的增量迭代發展,而是以一部分人奴役另一部分人的形式爭奪存量,即便在竊取了華夏技術文明之后,它們的發展模式仍無改變。仍舊以搶劫、盜竊、殖民、傾銷商品的方式掠奪財富與資源。
對于華夏文明之外的世界而言,最好的商業模式是宗教,最好的生意是販售夢境。
在宗教與資本秩序主導的世界,無論是軍火還是醫藥,文化還是藝術,都被設計成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都被包裝成時尚宗教。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邊用虛妄來消解現實生活的意義,一邊用虛幻的天堂建構來世的新世界。如此相悖的兩端竟然被其粉飾的天花亂墜,收獲信徒無數,宗教的魔力真是無與倫比。在宗教的蠱惑下,那么多愚眾放棄現實世界的一切,只為換取來世的解脫。
《道德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無論是財富、榮譽、權力、地位還是愛情,現實社會中得不到的一切,在“元宇宙”都可以實現。與不為人知的私人夢境不同,在這個虛擬世界里,有無數現實生活中的人一起營造夢境。
盧生的黃粱一夢告誡世人,不勞而獲的榮華富貴,不過是大夢一場,真正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努力實現。
無論是信仰來生的虔誠教徒,還是沉迷于虛擬世界的游戲玩家,他們寧肯把希望與快樂寄托在這些虛無飄渺的空冥世界,寧愿聚在一起做白日夢,也不愿意通過現實的努力改變此生落魄的命運。
在壟斷數字技術霸權的商業資本這里,快樂虛幻世界的入口,無論是虛擬貨幣,還是虛擬身份,都需要用現實世界的財富來變現。
在資本秩序主導的世界里,技術是更好的鴉片、更鋒利的鐮刀、更具效率的蜂巢。
尼爾·斯蒂芬森所描繪的“雪崩”病毒,在現實生活中正是商業社會所塑造的燈紅酒綠、醉生夢死的物欲誘惑,名車豪宅,奢華生活,混亂的兩性關系,甚至是大麻與毒品。這種現實的物欲投射到虛擬的網絡世界,成就了“元宇宙”的商業圖景。
欲望的影子,仍是欲望。
扎克伯格的野心不止于此。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Facebook曾用近70萬名用戶做過一場情緒試驗。Facebook的研究人員聲稱:“人的情緒會通過情緒感染而傳遞給其他人,從而導致其他人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之下也產生與傳遞人相似的情緒。我們提供的實驗證據表明,情緒感染可以在人們相互之間沒有直接交流或沒有進行語言溝通的情況下而發生(會受到好友表達的情緒影響)。”
還記得尼爾·斯蒂芬森的“雪崩”病毒嗎?這種病毒不僅能在網絡上傳播,還能在現實生活中擴散,造成系統崩潰和頭腦失靈。這個病毒借助教會的基礎設施和信仰體系進行傳播。
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東漢末年,張角借用“五斗米教”發展教眾,發動黃巾起義,極大地動搖了東漢政權的統治基礎。如今,扎克伯格可以不用像張角那么辛苦,也不用耗費巨資策劃“星球大戰”、搞軍備競賽,在“元宇宙”里敲敲鍵盤就可以完成。
借助信息技術的幻象,邪惡的猶太企業家與其背后的資本國際在互聯網世界復活了中世紀的黑暗宗教,扎克伯格也成為主宰這個信息宇宙的首席撒旦。
從石頭、弓箭到核武器、病毒武器、基因武器再到激光武器、幻象武器,戰爭的形態一直被技術發展而改變著。而現實世界的人、現實世界的家園和文化精神,始終都是一個文明存在與發展的基礎。
華夏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也是一個充滿憂患意識的民族。在數千年的歷史進程中,為了抵御蠻夷的入侵與污染,無數的圣王先賢,英雄志士都在努力地構建國防長城、血統長城與文化長城。
資本秩序下侈靡頹廢的生活方式之所以能俘獲人的靈魂,在于它針對的是人的私欲。被物欲主導的人,再也不是有著獨立人格,致力同于大道,共建文明秩序的人。
西方世界強調“自我”,強調“自由”,實則是用人欲、物欲粉碎“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公共秩序的基礎,制造一個永遠受資本奴役的、一盤散沙的布朗式奴隸制社會。
真正的文明并不反對“自我”、“自由”,它是每個人自我解放的必然結果。只是,什么樣的我,才是真正的自我,什么樣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被物欲奴役的“我”,并不是真正的自我,妨礙公共秩序的“自由”,也不是真正的自由。
自我的永恒,在肉體上,是繁衍子嗣,生生不息;在精神上,是通過立功、立行、立言,創造社會價值;真正的自由,是同于大道。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無我,是放下自己的私心、私欲,舍棄小我,成就大我,共建大同社會。
實現這一步,僅僅靠技術革命是不夠的,更需要思想的革命,文化的革命,以行踐知,把認知落實到行動。
這世上從不缺少辛苦勞作的蟻群,缺少的是教員這樣的問天者與實踐者。
殘民而肥,陷民于水火者,在其欺世盜名、奴役眾生的元宇宙謊言被戳破之后,真正的覺醒者與正道者,需要在舊世界的廢墟上重建真正的文明秩序。
國學常識100問,你能挑戰多少?快為孩子收藏起來!附答案和詳細解釋
國學文化精讀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底蘊十足。國學是中華人文知識之大成,應予以弘揚和傳承。孩子從小學習國學常識,可以提升文化素養。
今天和大家分享小編整理的國學常識100題及答案,家長可以收藏起來,給孩子看看,拓展知識面。
1."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中嬋娟指的是什么?(A)
A、月亮
B、姻緣
解釋:嬋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態曼妙優雅;2.美女、美人;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的嬋娟指的是第三種用法: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共嬋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謝莊的《月賦》:“隔千里兮共明月。”
2.王先生的QQ簽名檔最近改成了"慶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來的喜事是:(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個男孩
D、考試通過
解釋:弄璋,中國民間對生男的古稱。始見周代詩歌中。古人把璋給男孩玩,希望他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男孩。
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里的"屠蘇"指的是:(C)
A、蘇州
B、房屋
C、酒
D、莊稼
解釋:屠蘇,酒名。古代中國風俗于農歷正月初一飲屠蘇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對長者的尊敬,一般來說,男子行拱手禮時應該:(A)
A、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解釋:因為古人認為殺人時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殺氣太重。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國的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紅色一般表示忠勇俠義,白色一般表示陰險奸詐,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A、忠耿正直
B、剛愎自用
解釋:
紅色的臉譜表示忠勇俠義,如關羽、姜維、常遇春;
黑色的臉譜表示剛烈、正直、勇猛甚至魯莽,如包拯、張飛、李逵等;
黃色的臉譜表示兇狠殘暴,如宇文成都、典韋;
藍色或綠色的臉譜表示一些粗豪暴躁的人物,如竇爾敦、馬武等;
白色的臉譜一般表示奸臣、壞人,如曹操、趙高等。
6.《三十六計》是體現我國古代卓越軍事思想的一部兵書,下列不屬于《三十六計》的是:(B)
A、渾水摸魚
B、反戈一擊
C、笑里藏刀
D、反客為主
解釋:
第一套勝戰計:瞞天過海、圍魏救趙、借刀殺人、以逸待勞、趁火打劫 、聲東擊西;
第二套敵戰計:無中生有、暗渡陳倉、隔岸觀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順手牽羊;
第三套攻戰計:打草驚蛇、借尸還魂、調虎離山、欲擒故縱、拋磚引玉、擒賊擒王;
第四套混戰計:釜底抽薪、混水摸魚、金蟬脫殼、關門捉賊、遠交近攻、假道伐虢;
第五套并戰計:偷梁換柱、指桑罵槐、假癡不癲、上屋抽梯、樹上開花、反客為主;
第六套敗戰計:美人計、空城計、反間計、苦肉計、連環計、走為上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戶
B、臥具
C、井上的圍欄
解釋:答案C是傳統解釋,但目前存在爭論,有以下幾種說法。
①指井欄。從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墻,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說明井和床有關系,其關系的發生則是由于兩者在形狀上的相似和功能上的類同。
②“窗”的通假字。
③取本義,即坐臥的器具。
④馬未都等認為,床應解釋為胡床,古時一種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馬扎功能類似小板凳。
8.1932年,清華大學招生試題中有一道對對子題,上聯"孫行者",下面下聯中最合適的是:(A)
A、祖沖之
B、周作人
C、郁達夫
D、唐三藏
解釋: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平仄為平平仄對仄平仄,很公整,上下聯又是人名對人名。孫即子孫,祖即爺爺,孫對祖天經地義;行和沖是動詞,所以可以成對;者和之同為虛詞,也可成對。
9."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描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B)
A、中秋節
B、元宵節
C、端午節
D、七夕節
解釋:語出歐陽修詞:《生查子?元夕》,元夕即元宵節。
國學文化精讀
10.我國古代有很多計量單位,比如詩句"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中的"仞",一仞約相當于:(B)
A、一個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長度
解釋:古代長度單位。《說文》:仞,伸臂一尋八尺也。
11.下列哪一句詩描寫的場景最適合采用水墨畫來表現?(C)
A、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D、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解釋:水墨畫追求意境,一般不用太艷的顏色來表現,所以落霞(A)和荷花(D)都沒辦法表現得很好,水墨畫體現不出月光灑在地上的樣子,所以更不可能是句B。
12.下列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D)
A、隔岸觀火
B、暗度陳倉
C、背水一戰
D、破釜沉舟
解釋:項羽破釜沉舟一戰成名。另,隔岸觀火是三十六計之一,暗度陳倉、背水一戰的都是韓信,暗度陳倉也成三十六計之一。
13.《百家姓》中沒有下面哪個姓?(C)
A、烏
B、巫
C、肖
D、蕭
解釋:“肖”“蕭”本為不同的姓。“蕭”是大姓,“肖”則是小姓,歷史上曾寥若晨星地冒出過“肖”姓,但非常罕見。1970年代推行二簡字之后,“蕭”整個字的所有義項都被合并到“肖”。
14."生旦凈末丑"是京劇的行當,其中"凈"是:(A)
A、男角
B、女角
解釋: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旦行是扮演各種不同年齡,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凈行俗稱花臉,又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丑行又叫小花臉、三花臉。
國學文化精讀
15.我們常說的"十八般武藝"最初指的是什么?(A)
A、使用十八種兵器的技能
B、十八種武術動作
解釋: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十八般武器”,常見于中國古代的戲曲、小說中,指使用各種武術器械的功夫和技能。現代人對“十八般武藝”的理解是泛指多種武器,或多種技能。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絕詩被雜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來計算,你應得多少稿費?(B)
A、50元
B、100元
C、200元
解釋:五絕詩,全詩四句,每句5字,一般前兩句寫景或是描繪一個場景,后兩句著重抒發內心情感。短小精悍,具有起承轉合,讀起來感到剛勁有力。
17.下面哪個字常用作表示順序的第五位?(A)
A、戊
B、戍
C、戌
解釋:戊讀wù,天干甲乙丙丁戊;加橫xū,地支亥字前位戌;加點shù,軍隊防守去衛戍。
18.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點是注重邏輯辯證,以下哪個典故能體現名家的這一特點?(A)
A、白馬非馬
B、指鹿為馬
指鹿為馬的是趙高。白馬非馬則是一個著名的邏輯問題,出自《公孫龍子·白馬論》,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戰國時一城有令馬匹不得出城。有一天,趙國平原君的食客公孫龍帶著一匹白馬正要出城。守門的士兵對他說:「馬匹一概不得出城。」
公孫龍心生一計,企圖歪曲白馬是馬的事實,希望說服士兵,說:「白馬并不是馬。因為白馬有兩個特徵,一是白色的,二是具有馬的外形,但馬只有一個特徵,就是具有馬的外形。具有兩個特徵的白馬怎會是只具有一個特徵的馬呢?所以白馬根本就不是馬。」
愚魯的士兵因無法應對,唯有放行。
白馬非馬是公孫龍惚弄士兵的話,應該這樣說,白馬不等于馬,白馬是馬。馬包含白馬。不要鬧出「白馬不是馬」「蘋果不是水果」及「你爸爸不是男人」的笑話。
19.古人的婚禮在什么時間舉行?(C)
A、早上
B、中午
C、傍晚
解釋:古時候的婚禮是晨迎昏行,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黃昏舉行婚禮儀式。“婚”字,拆開為“女”“昏”,其中“昏”即黃昏時刻。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故而得名。
國學文化精讀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蘊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話最相似?(B)
A、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解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出自《太子少傅箴》中,它形容環境對人的影響。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出自《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比喻生活在好的環境里,得到健康成長。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出自《荀子·勸學》,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后人勝過前人。
公生明,偏生暗,語出《荀子·不茍第三》,謂公正便能明察事理。
2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
A、《孟子》
B、《莊子》
解釋: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2、我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請問"歐體"是指誰的字體?(B)
A、歐陽修
B、歐陽詢
解釋:
歐陽詢(557年-641年),字信本,唐朝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
23、文學史上被稱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誰?(B)
A、李賀
B、李商隱
解釋:李商隱和杜牧都是晚唐詩人。李賀則是盛唐詩人,有“詩鬼”之稱,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戶曉,大禹治理的是哪個流域的洪水?(B)
A、長江流域
B、黃河流域
不用解釋了吧,古代中國人主要生活在黃河流域;而且黃河自古容易缺口,是歷朝歷代治理的重點。
國學文化精讀
25、古代宮殿大門前成對的石獅一般都是:(A)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解釋:“左”與“右”兩個字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左從(手),從工,工為男。右從(手),從口,口為女,從事輔助性工作,處于從屬的地位。
26、"結發"在古時是指結婚時:(C)
A、丈夫把頭發束起來
B、妻子把頭發束起來
C、把夫妻頭發束在一起
解釋:結發,漢族婚姻習俗。一種象征夫妻結合的儀式。當夫妻成婚時,各取頭上一根頭發,合而作一結。
27、"鄂爾多斯"在蒙古語中是什么意思?(C)
A、大草原
B、盛產羊毛的地方
C 、眾多宮殿
D、美麗的地方
解釋:“鄂爾多”在蒙語中是“宮帳”的意思;“斯”是表示復數的詞,即“很多” 。傳說700多年前,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大軍西征時,路過水草肥美的一片高原,勒馬沉思良久,用詩一般的語言說出為自已死后選擇墓地的這一段話。成吉思汗死后,這位叱咤風云的偉人就被安葬在這里。從此,這片高原有了名字,叫“鄂爾多斯”。因為成吉思汗的靈柩最初安放在8座白色的宮帳里。
28、《西游記》中唐僧的原型是:(A)
A、玄奘
B、鑒真
玄奘是自行去印度的,鑒真則是東渡,把佛法傳到日本。
國學文化精讀
29、唐代詩人賈島"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詩句是:(A)
A、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
B、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解釋:
一、出處
《題詩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
歸臥故山秋。
二、相關故事
這首五絕,是賈島吟成“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二句后加的注詩。意思是,這兩句詩苦思了三年才得以吟出,吟成不禁雙淚長流。知音者應知我吟詩之苦,佳句之難得。懂得我的詩的人如不賞識,我將隱跡故山,以度殘年,再不作詩了。
三、所題原詩
《送無可上人》
圭峰霽色新,
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離寺,
蛩鳴暫別親。
獨行潭底影,
數息樹邊身。
終有煙霞約,
天臺作近鄰。
30、我國傳統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幾個字?(A)
A、十個
B、十二個
解釋: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31、被譽為"萬國之園"的是:(B)
A、頤和園
B、圓明園
解釋:圓明園又稱圓明三園,是清朝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園中面積340多公頃,建筑面積達20萬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到這里避暑、聽政,處理軍政事務,因此也稱“夏宮”。
32、"水"字屬于下列哪種漢字構成方式?(A)
A、象形字
B、表意字
解釋:是整體象形,水流動的波紋形狀。
33、現在我們常用"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藝作品,請問這兩個成語最初指的是什么?(C)
A、文章
B、畫作
C、樂曲
解釋:陽春白雪最早指戰國時代楚國的一種較高級的歌曲;下里巴人最早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一種歌曲。現在,陽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
國學文化精讀
34、京劇《貴妃醉酒》是根據哪部古代戲曲改編而成的?(B)
A、《桃花扇》
B、《長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記》
解釋:
《長生殿》是清初劇作家洪昇(1645-1704年)所作的劇本,取材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家白樸的劇作《梧桐雨》,講的是唐玄宗和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
《桃花扇》是中國清代著名的傳奇劇本,作者是孔尚任,是他經歷十余年三易其稿而完成的,是一部表現亡國之痛的歷史劇。作者將明末侯方域與秦淮艷姬李香君的悲歡離合同南明弘光朝的興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劇的結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團圓的傳統模式,男女之情與興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華。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改編于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記》,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與《紫釵記》、《邯鄲記》和《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也叫“臨川四夢”。受到了儒、釋、道三家學說的不同影響,其故事背景就描寫的是腐朽的儒家封建體系,故事中出現的花神卻是道家的產物,而女主角杜麗娘身死又還魂乃是佛家的三生說。總之,湯顯祖在這部《牡丹亭》中傾注了自己畢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詮釋了他的“至情說”。
《南柯記》是明代著名戲曲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寫淳于棼酒醉后夢入槐安國(即螞蟻國)被招為駙馬,后任南柯太守,政績卓著。公主死后,召還宮中,加封左相。他權傾一時,淫亂無度,終于被逐。醒來卻是一夢,被契玄禪師度他出家。此劇在描寫中更多地揭露了朝廷的驕奢淫佚、文人的奉承獻媚等。劇中通過夢幻寫人生,是諷世劇。
35、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請問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A)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興
C、貞觀之治
D、開無盛世
解釋: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漢文帝、漢景帝統治時期出現的治世。漢初,因多年戰亂導致社會經濟凋敝,漢廷推崇黃老治術,采取“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政策。
可以說,漢初實施的都是道家的主張。直至漢武帝,放棄道家無為而治的精神,以“外尊儒學,內行法家”之實積極干預。自此,道家精神再沒進入統治階層的核心。
36、下面哪句話出自《孟子》?(D)
A、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C、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D 、獨樂樂,與人樂樂,熟樂?
解釋: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出自《尚書·五子之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出自《荀子·王制篇》;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國學文化精讀
37、下列哪個不是北京的別稱?(C)
A、大都
B、中都
C、上都
D、南京
解釋:
上都,位于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境內,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后,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于《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南京,遼太宗會同元年(938年),將原來的幽州升為幽都府,建號南京,又稱燕京,作為遼的陪都。當時遼的首都在上京。
中都,1153年,金正式遷都燕京,定燕京新都為“中都大興府”。
大都,元代以金的離宮今北海公園為中心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稱大都,俗稱元大都。
北平,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滅掉元朝后,為了記載平定北方的功績,將元大都改稱北平。
北京,明永樂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樂皇帝取得皇位后,將他做燕王時的封地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城,并準備遷都城于此,這是正式命名為北京的開始,至今已有600余年的歷史。
38、"諱疾忌醫"典故中的君王是:(B)
A、齊桓公
B、蔡桓公
解釋: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國學文化精讀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的"我"指的是誰?(B)
A、杜甫
B、李白
解釋:《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于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游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
40、我們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
A、人口數量
B 、政治地位
解釋:《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個,后增補到568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124個。《百家姓》中的姓氏,并不是按照這些姓的人口數量排列的。“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吳越地區,故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氏、吳越國王錢淑正妃孫氏以及吳越國的鄰國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41、"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八大家"這幅對聯中提到的"三父子"是:(B)
A、曹操、曹丕、曹植
B、蘇洵、蘇軾、蘇轍
C、班彪、班固、班超
解釋:宋朝人善寫詞,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都是寫詞高手。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B)
A、陰陽五行
B、天人合一
C、道法自然
A和C都是道家提倡的,儒家則以人為本。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于“‘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圣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
43、拍電影時常用的"殺青"來表示拍攝完成,"殺青"原指什么?(A)
A、制作竹簡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種方法
解釋:“殺青”一詞與古代制竹簡過程中的關鍵步驟是非常有關聯的。先秦時代,書大都用竹簡(稱“簡”)、木簡(稱“牘”)制成。先在簡和牘上刻字,接著在它們一邊打孔,然后用絲繩或牛皮帶編聯起來,形成了形狀像“冊”字的書,又因為竹竿的表面有一層竹青,含有油水成分,不易刻字,而且竹容易被蟲蛀,所以古人就想出了火烤的辦法,把竹簡放到火上炙烤。經過火烤處理的竹簡刻字方便且防蟲蛀所以火烤是竹簡制作的重要工序。當時人們把這個工序叫做“殺青”,也叫“汗青”“汗簡”。“殺青”一詞就是這樣來的。
后來有了筆,于是,簡牘上的字可以不用刀刻而用筆寫了。那時候,人們寫文章常常用毛筆把初稿寫在竹青上因為竹青光滑,要修改只須揩去就行了,初稿改定后,就削去竹青,把定稿寫在竹白上。這一道手續也叫“殺青”。
44、下面哪個成語和曹操有關?(B)
A、畫餅充饑
B、望梅止渴
解釋:望梅止渴:曹操帶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陽)時,部隊行軍長途跋涉,路上又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們都很口渴。曹操為了不耽誤行軍,指著前面一個小山包說:“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結了許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來解渴。”士兵們聽后,嘴里都流出口水。終于到達了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畫餅充饑”和“望梅止渴”,不但含義相仿,而且在字面上也對仗工整。更有一點巧合:“望梅止渴”的故事出自曹操,“畫餅充饑”這句話卻出于曹操的孫子曹睿。
曹睿是三國時代魏國的第二代君王。他有個最親信的大臣,名叫盧毓(yu)。有一次曹睿想找一個適當的人當“中書郎”,便請盧毓推薦,并且告訴他,千萬別推薦徒有虛名的人:“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選拔人才不要單憑他有名聲,名聲好比畫在地上的餅,沒法吃的!)”
國學文化精讀
45、成語"白駒過隙"比喻:(B)
A、速度飛快
B、時光飛逝
解釋:主謂式成語,本義指白色的駿馬在縫隙前飛快地越過,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光陰易逝。出自《莊子·知北游》。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愛",他所反對的"愛有差等"這一觀點是哪家學派的?(A)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名家
解釋:在中國傳統社會,儒家的差等之愛同傳統“貴賤有等、親疏有別”的生活結構密切相關,一方面,“愛有等差”的基本前提是以血親之愛為基礎的,對父母兄弟之愛就不同于對路人對旁人之愛,此乃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另一方面,“愛有等差”又是孔子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社會倫理道德層面之愛,使社會在這一系列等差之愛下得以維系。
47、下列選項中與"亡羊補牢"意思最接近的是:(C)
A、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B、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D、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解釋:亡羊補牢:羊逃跑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意思雷同。
48、王羲之對一種動物十分偏愛,并從它的體態姿勢上領悟到書法執筆運筆的道理,這是什么動物?(B)
A、鶴
B、鵝
C、雞
D、魚
解釋:王羲之從鵝的步態姿勢上獲取運筆的靈感。
49、"美"字最初的含義是:(B)
A、羊大即為美
B、戴著頭飾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長的花朵
D、遠方茂盛的森林
解釋:不少人以為美字由“羊”與“大”兩個字構成,認為美是來源于古人認為羊大為美。其實不然,甲骨文中“美”其實是站立的人,頭戴羽毛頭飾的形狀,后來簡寫時誤作“羊”、“大”兩個字。
國學文化精讀
50、孔子為自己的教學定為"孔門四教",具體指的是:(B)
A、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B、文、行、忠、信
解釋: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指教育一個人要從詩書禮樂、社會實踐、忠誠守信、思想情操等方面去實行。
51、以下兩位誰曾經中過狀元?(B)
A、范仲淹
B、文天祥
解釋:1015年,范仲淹以“朱說”之名,登蔡齊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為進士。
1256年,二十歲文天祥的即考取進士,在集英殿答對論策。當時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漸漸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其文章有一萬多字,沒有寫草稿,一氣寫完。宋理宗皇帝親自選拔他為第一名。
52、俗語說"化干戈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個指的是防御武器?(A)
A、干
B、戈
解釋:干,象形字,象叉子一類的獵具、武器,本是用于進攻的,后來用于防御。戈,古代的一種曲頭兵器,橫刃,用青銅或鐵制成,裝有長柄。
53、《霸王別姬》是京劇中的名段,"虞姬"這一角色在京劇中屬于:(B)
A、花旦
B、青衣
解釋:虞姬是青衣。花旦和青衣的區別:花旦:多扮演熱情活潑、明快潑辣的年青女性。青衣:扮演的一般都是端莊、嚴肅、正派的人物。
54、《尚書》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
A、上古
B、崇尚
C、官名
解釋:“尚”即“上”。《尚書》就是上古的書,它是中國上古歷史文獻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跡著作的匯編。
5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語出《三國志》,這是誰說的?(C)
A、諸葛亮
B、曹操
C、劉備
D、周瑜
解釋:這句話是劉備在臨終時囑咐兒子劉禪所說的,意思是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國學文化精讀
56、如果在華佗去世后,曹操還想尋找一位名醫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D)
A、扁鵲
B、孫思邈
C、李時珍
D、張仲景
解釋:扁鵲,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孫思邈,唐代著名醫藥學家;李時珍,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只有醫圣張仲景和曹操同一時代,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
57、在我國風俗中,常常避諱73和84這兩個歲數,因為這是兩位歷史人物去世的年齡,他們是:(A)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莊子
C、漢高祖和漢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解釋:“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虛歲73歲;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虛歲84歲。我國古代,對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被尊為“圣人”和“亞圣”。連圣人和亞圣都無法過去的年齡坎,對普通人來說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于是這種說法便世世代代流傳下來了。
58、"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說的是哪"三不知"?(B)
A、天文、地理、文學
B、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貫、生辰八字
解釋: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現指怎么問都說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涂,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B)
A、《醉翁亭記》
B、《岳陽樓記》
解釋:語出范仲淹《岳陽樓記》,意思就是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即無論外界或自我有何種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文中比較為人所知的句子還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60、"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是誰的名言?(B)
A、老子
B、荀子
解釋:出處 《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61、篆刻分為陰文印和陽文印,北京奧運會徽"中國印"是:(A)
A、陰文印
B、陽文印
國學文化精讀
解釋:印章文字或圖像有凹下與凸起兩種形體,凹下的通稱陰文,突起通稱陽文。陰文印即是印章文字或圖像凹下的印章。印章鈐蓋出來的效果印底呈紅色,文字呈白色。陰文印色澤白色居多,給人空曠、寬敞、愉快的感覺。
62、向別人介紹自己的弟弟妹妹應該用下面哪種稱謂?(B)
A、家弟家妹
B、舍弟舍妹
解釋:長輩用家,如家父,家兄;小輩用舍。
63、"揭竿為旗,斬木為兵"形容的是哪一場起義?(B)
A、赤眉起義 B、陳勝吳廣起義
C、綠林起義 D、黃巾起義
解釋:講的是秦末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的事情。砍削樹木當兵器,舉起竹竿作軍旗。西漢賈誼的《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64、下面哪位詩人是"初唐四杰"之一?(B)
A、王維
B、王勃
解釋:初唐四杰,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四杰齊名,原并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評其詩。
65、古代戰爭中指揮軍隊撤退時要敲擊:(B)
A、鼓
B、鉦
解釋:《荀子·議兵》:“聞鼓聲而進,聞金聲而退。”擊鼓和鳴金是古代軍事指揮的號令。擊鼓就是敲戰鼓;“鳴金”就是“鳴鉦”,并非“鳴鑼”。《說文解字》“鉦,似鈴,柄中上下通”。鉦是古代的一種樂器,用銅制成,顏色似金。
國學文化精讀
66、"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說的是哪位歷史上的哪位才女?(C)
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解釋:“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去萬個英雄漢;詩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這是著名詩人臧克家為李清照紀念堂題寫的對聯。
67、古人用"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來勸諭人們要尊敬父母,這句話出自:(A)
A、《弟子規》
B、《三字經》
C、《千字文》
不用解釋,直接去看就好了。
68、下列哪項不是端午節的習俗?(C)
A、掛香包
B、插艾蒿
C、登高采菊
D、喝雄黃酒
解釋:C是重陽節習俗。
69、"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是寶玉對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靨"是指:(A)
A、酒窩
B、眼睛
C、嘴角
D、腮幫
解釋:yè,酒窩兒,嘴兩旁的小圓窩兒:笑靨,酒靨。
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歲?(B)
A、十五歲
B、二十歲
解釋: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為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八十耄耋……
71"入木三分"這個成語原本是用來形容什么的?(B)
A、文章
B、書法
解釋: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72、河姆渡遺址位于:(B)
A、黃河流域
B、長江流域
解釋:河姆渡遺址是中國晚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于距浙江寧波市區約20公里的余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萬平方米,1973年開始發掘,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73、《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里面包括多少首詩?(B)
A、三百首
B、三百零五首
解釋:《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詩”,有目無辭,不計在內),所以又稱《詩三百》。
74、《孫子兵法》的作者是:(A)
A、孫武
B、孫臏
解釋:孫臏的叫《孫臏兵法》,又名《齊孫子》,系與《孫子兵法》區別之故。
75、算盤是中國傳統計算工具,利用算盤能進行開平方的運算嗎?(A)
A、能
B、不能
解釋:不止是開平方,似乎還能開立方。
76、下面哪個成語與秦始皇有關?(C)
A、指鹿為馬
B、奇貨可居
C、圖窮匕見
解釋:圖窮匕見說的是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奇貨可居說的是呂不韋“投資”秦始皇父親的故事;指鹿為馬則是趙高“欺負”秦始皇兒子秦亥的故事。
77、唱念做打是中國戲曲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戲曲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B)
A、面部表情
B、舞蹈動作
C、器械表演
解釋:唱念做打通常被稱為“四功”。唱指唱功,念指具有音樂性的念白,二者相輔相成,構成戲曲兩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舞蹈化的形體動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藝,二者相互結合,構成戲曲兩大要素之一的“舞”。
國學文化精讀
7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時"是誰的名句?(B)
A、王勃
B、張九齡
解釋:張九齡《望月懷遠》
79、李清照詞中的"綠肥紅瘦"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色?(B)
A、初春
B、暮春
B、仲夏
解釋:《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綠葉茂盛,花漸凋謝,所以可以看出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對春天將逝的惋惜之情。
80、成語"機不可失"出自張九齡之筆,它的下句是:(A)
A、時不再來
B、失不再來
解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是對賬句。指時機難得,必需抓緊,不可錯過。
81、"熄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古代書信通過郵驛傳遞。唐代管理這類工作的中央管理機構是:(A)
A、尚書省
B、中書省
C、門下省
解釋: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有不可行的可以駁回;尚書省負責執行國家的重要政令,尚書省下設機構包括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唐代郵驛的中央管理機構是尚書省的兵部。
82、陜西省一塊著名的"無字碑",它與哪位皇帝有關?(B)
A、秦始皇
B、武則天
解釋:無字碑上為何無字,民間出現了四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
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
第三種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后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
第四種:武則天知道歷史多數是儒家編寫,如果立功德碑,則可能被毀掉;若不立碑,那一代女皇的名聲將徹底成黑,故立個無字碑,讓儒生無處下口。
歷史學家則推測:武則天生前已經撰寫好了碑文,并交給了李顯,武則天叱咤風云幾十年,但“神龍政變”后,武則天被迫讓位給李顯,將國號“周”恢復為“唐”,李顯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卻長期在惶恐中度日,重登皇位后雖然不能發泄憎恨,但也講不出對母親歌功頌德的好話,只好不說不刻,為武則天留下了一塊無字碑。
8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與哪位詩人有關?(A)
A、白居易
B、李白
解釋:西湖白堤,位于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長約一公里。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云:“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即指此堤。后人為紀念這位詩人,稱為白堤。
84、孟子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這里"規矩"的意思是:(A)
A、法律法度 B、美德善行
C、圓規曲尺 D、道德準則
解釋:規:畫圓的工具,今指圓規。矩:畫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兩字組合在一起表示校正圓形﹑方形的兩種工具,多用來比喻標準法度。孟子這句耳熟能詳的名言就是告誡人們立身處世乃至治國安邦,必須遵守一定的準則和法度。
85、"一琴一鶴"所形容的是:(A)
A、為政清簡
B、平安長春
C、淡泊名利
解釋:原指宋朝趙抃去四川做官,隨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只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為政清簡。
國學文化精讀
86、"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是誰的詩句?(A)
A、李商隱
B、駱賓王
解釋:意思是:雖然夕陽無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黃昏時刻。出自李商隱《登樂游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87、《紅樓夢》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長篇小說之一,它的別名是:(B)
A、《金陵記》
B、《石頭記》
解釋:《紅樓夢》名稱,據考證系和珅為《石頭記》能夠出版所修改。作者曹雪芹是位石頭謎,他畫過石頭畫,寫過石頭詩,所寫的書叫《石頭記》,主人公賈寶玉也是一塊補天頑石。
88、成語"一衣帶水"中的"水"原指:(B)
A、黃河
B、長江
C、淮河
解釋:指長江。語出《南史·陳后主紀》:“隋文帝謂仆射高潁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南北朝的時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陳國以長江為界。隋文帝楊堅取代北周建立了隋朝后,決心要滅掉陳國,說了這句話:“我是全國老百姓的父母,難道能因為有一條像衣帶那樣窄的長江隔著,就看著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們嗎?”后來人們就用“一衣帶水”來比喻只隔了一條狹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兩地。
89、"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詩是誰寫的?(A)
A、元好問
B、柳永
C、晏殊
解釋:“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兩句詞出自金、元之際著名文學家元好問的《摸魚兒·雁丘詞》一詞中。在金庸武俠名著《神雕俠侶》中,為情所困的李莫愁常常會引用此句而被廣為流傳。
90、孟子說:"君子有三樂",下列哪項不在其"三樂"之列?(C)
A、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
C、鄉人無不稱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解釋:《孟子·盡心章句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者不與存焉。”
91、中國歷史上被譽為"藥王"的是:(C)
A、扁鵲
B、華佗
C、孫思邈
D、李時珍
解釋:扁鵲、華佗為神醫;李時珍則被稱為醫圣、藥圣。
92、張衡發明的地動儀上有幾條龍?(A)
A、八條
B、二十二條
解釋:八條龍,龍頭向八個方向伸著。
93、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個的修建年代更早?(A)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
解釋:都江堰位于岷江上游,距成都市50余公里,始建于公元前256年(那時秦始皇才3歲),由當時的秦國蜀郡守李冰率眾所修。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
國學文化精讀
94、在古代人們尊稱對方的妻子:(B)
A、令愛
B、令正
C、令堂
解釋:令愛指女兒,令堂指父母。
95、從事貿易活動的人叫做"商人",這跟歷史上的商代有關嗎?(A)
A、有關
B、無關
解釋:商人的出現確實和商代以物易物興盛有關,而這種行為也使得商部落迅速發展起來。周朝建立后,商朝的后裔,商族人由統治者變成了周朝的奴隸,生活每況愈下。商族人為了過上好日子,紛紛重操舊業——做生意。久而久之,人們便有了這樣的看法:商族人就是做買賣的人。后來,人們簡稱商族人為“商人”,這一稱呼一直沿用至今。
96、水滸一百單八將中有幾位女性?(B)
A、兩位
B、三位
解釋: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孫二娘和母大蟲顧大嫂。
97、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提到了"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羽扇綸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歷史人物?(B)
A、諸葛亮
B、周瑜
C、曹操
解釋:形容態度從容。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遙想公瑾當年, 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公瑾即周瑜。后來成書的《三國演義》為了刻畫蜀漢正統形象,及美化諸葛亮,把周瑜的羽扇綸巾“給了”諸葛亮。
98、按照戲曲界的行話,以下哪個表示最后一出?(B)
A、壓軸戲
B、大軸戲
解釋:古時書是由竹簡構成,因而過去的劇本也就是一長卷,卷的底部有一卷軸,就像裝裱國畫的畫軸。因長卷的最后一戲靠近木軸,所以稱為大軸,大軸前面的戲,也就是倒數第二的稱為壓軸,中間的戲稱為中軸,前面的戲稱為早軸,第一出戲叫一軸。所以從純學術角度看,現在常常把最后一個節目叫“壓軸戲”實際上是不對的。
99、成語"請君入甕","請"的是誰?(B)
A、來俊臣
B、周興
解釋:請君入甕,武則天時期的酷吏來俊臣整治同樣是酷吏的周興,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太平廣記·朝野僉載·周興》:一天,來俊臣請周興到家里作客,他們一邊議論一些案子,一邊相對飲酒。來俊臣對周興說:“有些囚犯再三審問都不肯承認罪行,有什么辦法使他們招供呢?”周興說:“這很容易!只要拿一個大壇子,用炭火在周圍燒,然后讓囚犯進入甕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認?”來俊臣就吩咐侍從找來一個大壇子,按照周興的辦法用炭在周圍燒著,然后站起來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女皇命令我審問你)請老兄自己鉆進這個大壇子里去吧!”周興非常驚慌,當即磕頭承認罪行。
國學文化精讀
10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詞來源于什么?(B)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解釋:源自演奏撥法,所謂“正撥”和“反撥”。往下彈稱“批”,往上挑稱“把”,即“彈”和“挑”的擬聲詞。
END!
點擊關注小編的頭條號“國學文化精讀”,每天一篇新鮮的國學文化準時送到大家的眼前!
蔡文姬著名的文學家,精于天文數理,博學能文,兼長辯才與音律
蔡文姬(生卒年不詳)名琰,原字昭姬,晉時因避司馬昭之諱,改字文姬,東漢陳留圉(今河南開封市杞縣)人,東漢大文學家蔡邕的女兒,是漢末三國著名的文學家,精于天文數理,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憤詩》等 。
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還精于天文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摯友和老師。生在這樣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長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蔡文姬從小以班昭為偶像,因此從小也留心典籍、博覽經史。并有志與父親一起續修漢書,青史留名。可惜東漢末年,社會動蕩,蔡文姬被擄到了南匈奴,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卻生兒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統一北方,想到恩師蔡邕對自己的教誨,用重金贖回了蔡文姬。文姬歸漢后,嫁給了董祀,并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憤詩》。《悲憤詩》是中國詩歌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蔡文姬的一生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而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也確實非常有才。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于是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無一遺誤,可見蔡文姬才情之高。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在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3
人物生平
編輯
成長
蔡文姬 蔡文姬是東漢末年陳留(今河南開封杞縣)人,她的父親是當時的名人蔡邕。蔡邕是大文學家,也是大書法家,梁武帝稱他:“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當代史學家范文瀾講:“兩漢寫字藝術,到蔡邕寫石經達到最高境界。”他的字整飭而不刻板,靜穆而有生氣。除《嘉平石經》外,據傳《曹娥碑》也是他寫的,章法自然,筆力勁健,結字跌宕有致,無求妍美之意,而具古樸天真之趣。蔡文姬生在這樣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長辯才與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說蔡文姬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可惜時局的變化,打斷了這種幸福。
東漢政府的腐敗,終于釀成了黃巾起義,使豪強地主為代表的地方勢力擴大。大將軍何進被宦官十常侍殺后,袁紹曹操等何進部將在洛陽盡誅十常侍,董卓進京后,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刻意籠絡名滿京華的蔡邕,將他一日連升三級,三日周歷三臺,拜中郎將,后來甚至還封他是高陽侯。董卓在朝中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勢力的聯合反對,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董卓被呂布所殺。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蔡邕請求黥首刖足,以完成《漢史》,士大夫也多矜惜而救他,馬日碑更說:“伯喈曠世逸才,誅之乃失人望乎?”但終免不了一死,徒然的給人留下許多議論的話題,說他“文同三閭,孝齊參騫。”在文學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參和閡子騖,當然講壞話的也不少。
遠嫁
蔡文姬第一次出嫁,遠嫁河東衛家,她的丈夫衛仲道是大學出色的士子,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衛仲道便因咯血而死。兩人無子女,蔡文姬遭到衛家嫌棄,認為她"克死丈夫",當時正年少氣盛、心高氣傲的蔡文姬,哪里能受得了這種白眼,她不顧父親的反對,憤而回家。
董卓死后,他的部將李傕等人又攻占長安,軍閥混戰的局面終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機掠擄中原一帶,在“中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縱獵圍城邑,所向悉破亡。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長驅入朔漠,回路險且阻。”的狀況下,蔡文姬與許多被擄來的婦女,一齊被帶到南匈奴。
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當初細君與解憂嫁給烏孫國王,王昭君嫁給呼韓邪,總算是風風光光的占盡了身份,但由于是遠適異域,產生出無限的凄涼,何況蔡文姬還是被擄掠呢!飽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渺茫不可知的未來,這年她二十三歲,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中,她嫁給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賢王,飽嘗了異族異鄉異俗生活的痛苦。當然她也為左賢王生下兩個兒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還學會了吹奏“胡笳”,學會了一些異族的語言。
塑像
在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經基本掃平北方群雄,把漢獻帝由長安迎到許昌,后來又遷到洛陽。曹操當上丞相,挾天子以令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口氣的時候,就能想到過去的種種,尤其是在志得意滿的時候,在這回憶中,想到少年時代的老師蔡邕對他的教導,當他得知蔡邕的女兒被撈到了南匈奴時,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攜帶黃金千兩,白壁一雙,要把她贖回來。
蔡文姬多年被擄掠是痛苦的,現在一旦要結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漿生活,離開對自己恩愛有加的左賢王,和天真無邪的兩個兒子,分不清是悲是喜,只覺得柔腸寸斷,淚如雨下,在漢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車而去,在車輪轔轔的轉動中,十二年的生活,點點滴滴注入心頭,從而留下了動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蘆葉而吹笳,發出哀怨的聲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為當地經久不衰的曲調。中原人士也以胡琴和箏來彈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據傳中原的這種風尚還是從她最后一個丈夫董祀開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唐朝人李頎發出這樣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衛護下回到故鄉陳留郡,但斷壁殘垣,已無棲身之所,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給田校尉董祀,這年她三十五歲,公元208年,爆發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董祀求情
【原文】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
祀為屯田都尉,犯法當死,文姬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方使驛坐者滿堂,操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及文姬進,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詞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時且寒,賜以頭巾履襪。操因問曰:“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曰:“妾聞男女之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于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后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
坎坷的命運似乎緊跟著這個可憐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當死,她顧不得嫌隙,蓬首跣足地來到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賓客,公卿大夫,各路驛使坐滿一堂,曹操聽說蔡文姬求見,對在座的說:“蔡伯偕之女在外,諸君諒皆風聞她的才名,今為諸君見之!”
蔡文姬走上堂來,跪下來,語意哀酸的講清來由,在座賓客都交相詫嘆不已,曹操說道:“事情確實值得同情,但文狀已去,為之奈何?”蔡文姬懇道:“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一命乎?”說罷又是叩頭。曹操念及昔日與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慘的身世,倘若處死董祀,文姬勢難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馬加鞭,追回文狀,并寬宥其罪。
蔡文姬自朔漠歸來以后嫁給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諧。就蔡文姬而言,飽經離亂憂傷,
已經是殘花敗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兩個兒子,時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華,生得一表人才,通書史,諳音律,是一位自視甚高的人物,對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不足之感,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文姬歸漢圖(局部)
為其難地接納了她,董祀犯罪當死,何嘗不是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產生的叛逆行為所得到的結果呢?蔡文姬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勁,要為丈夫開脫,終于以父親的關系,激起曹操的憐憫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從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開始對蔡文姬重新評估,夫妻雙雙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風景秀麗,林木繁茂的山麓。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獵經過這里,還曾經前去探視。
相傳,當蔡文姬為董祀求情時,曹操看到蔡文姬在嚴冬季節,蓬首跣足,心中大為不忍,命人取過頭巾鞋襪為她換上,讓她在董祀未歸來之前,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學也是振古爍今的,這樣的人就特別的愛書,尤其是難得一見的書,在一次閑談中,曹操表示出很羨慕蔡文姬家中原來的藏書。當蔡文姬告訴他原來家中所藏的四千卷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當聽到蔡文姬還能背出四百篇時,又大喜過望,立即說:“既然如此,可命十名書吏到尊府抄錄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妾聞男女有別,禮不授親,乞給草筆,真草唯命。”這樣蔡文姬憑記憶默寫出四百篇文章,文無遺誤,滿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見蔡文姬的才情。文姬一生三嫁,命運坎坷,丁廙在《蔡伯喈女賦》描述了她的婚姻:
伊大宗之令女,稟神惠之自然;
在華年之二八,披鄧林之矅鮮。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語言;
參過庭之明訓,才朗悟而通云。
當三春之嘉月,時將歸于所天;
曳丹羅之輕裳,戴金翠之華鈿。
羨榮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豈偕老之可期,庶盡歡于余年。
博學多才
蔡文姬 文姬博學多才,音樂天賦自小過人,她6歲時聽父親在大廳中彈琴,隔著墻壁就聽出了父親把第一根弦彈斷的聲音。其父驚訝之余,又故意將第四根弦弄斷,居然又被她指出。長大后她更是琴藝超人。她在胡地日夜思念故土,回漢后參考胡人聲調,結合自己的悲慘經歷,創作了哀怨惆悵,令人斷腸的琴曲《胡笳十八拍》;嫁董祀后,感傷亂離,作《悲憤詩》,是中國詩史上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
文姬歸漢
曹操自從赤壁失敗以來,經過幾年整頓,重振軍威,自封為魏公。公元216年,又晉爵為魏王(都城在鄴城)。在北方他的威望很高,連南匈奴的呼廚泉單于也特地到鄴城來拜賀。曹操把呼廚泉單于留在鄴城,像貴賓一樣招待他,讓匈奴的右賢王回去替單于監理國家。南匈奴跟漢朝的關系和好了。曹操就想起了他一位已經死去的朋友蔡邕(音yong)有一個女兒還留在南匈奴,想把她接回來。
蔡邕是東漢末年的一個名士,早年因為得罪了宦官,被放逐到朔方(在今內蒙古杭錦旗北)去。董卓掌權的時候,蔡邕已回到洛陽。那時候,董卓正想籠絡人心。他聽到蔡邕名氣大,就把他請來,封他做官,對他十分敬重,三天里連升三級。蔡邕覺得在董卓手下,比在漢靈帝手下的時候強多了。到了董卓被殺,蔡邕想起董卓待他不錯,嘆了一口氣。這樣一來惹惱了司徒王允,認為他是董卓一黨的人,把他抓了起來。盡管朝廷里有許多大臣都替他說情,王允還是不同意,結果文姬歸漢圖立軸。
蔡邕的女兒名叫蔡琰(音yan),字文姬,跟她父親一樣,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她父親死后,關中地區又發生李傕、郭汜的混戰,長安一帶百姓到處逃難。蔡文姬也跟著難民到處流亡。那時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擄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們搶走。匈奴兵見她年輕美貌,就把她獻給了匈奴的左賢王。[2]
打這以后,她就成了左賢王的夫人,左賢王很愛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雖然過慣了匈奴的生活,還是十分想念故國。
這一回,曹操想起了蔡文姬,就派使者帶著禮物到南匈奴,把她接回來。
左賢王當然舍不得把蔡文姬放走,但是不敢違抗曹操的意志,只好讓蔡文姬回去。蔡文姬能回到日夜想念的故國,當然十分愿意;但是要她離開在匈奴生下的子女,又覺得悲傷。在這種矛盾的心情下,她寫下了著名詩歌《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到了鄴城,曹操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又把她再嫁給一個屯田都尉(官名)董祀。哪兒知道時隔不久,董祀犯了法,被曹操的手下人抓了去,判了死罪,眼看快要執行了。蔡文姬急得不得了,連忙跑到魏王府里去求情。正好曹操在舉行宴會。朝廷里的一些公卿大臣、名流學士,都聚集在魏王府里。侍從把蔡文姬求見的情況報告曹操。曹操知道在座的大臣名士中不少人都跟蔡邕相識,就對大家說:“蔡邕的女兒在外流落了多年,這次回來了。今天讓她來跟大家見見面,怎么樣?”大伙兒當然都表示愿意相見。曹操就命令侍從把蔡文姬帶進來。蔡文姬披散頭發,赤著雙腳,一進來就跪在曹操面前,替她丈夫請罪。她的嗓音清脆,話又說得十分傷心。座上有好些人原來是蔡邕的朋友,看到蔡文姬的傷心勁兒,不禁想起蔡邕,感動得連鼻子也酸了。
曹操聽完了她的申訴,說:“你說的情形的確值得同情,但是判罪的文書已經發出去了,有什么辦法呢?”蔡文姬苦苦央告說:“大王馬房里的馬成千上萬,手下的武士多得像樹林,只要您派出一個武士,一匹快馬,把文書追回,董祀就有救了。”曹操就親自批了赦免令,派了一名騎兵追上去,宣布免了董祀的死罪。那時候,正是數九寒天。曹操見她穿得單薄,就送給她一頂頭巾和一雙鞋襪,叫她穿戴起來。曹操問她:“聽說夫人家有不少書籍文稿,現在還保存著嗎?”蔡
文姬感慨地說:“我父親生前給我四千多卷書,但是經過大亂,散失得一卷都沒留下來。不過我還能背出四百多篇。”曹操聽她還能背出那么多,就說:“我想派十個人到夫人家,讓他們把你背出來的文章記下,你看怎樣?”蔡文姬說:“用不著。只要大王賞我一些紙筆,我回家就把它寫下來。”
后來,蔡文姬果然把她記住的幾百篇文章都默寫下來,送給曹操。曹操看了,十分滿意。曹操把蔡文姬接回來,在為保存古代文化方面做了一件好事。歷史上把“文姬歸漢”傳為美談。
所謂“蔡文姬受辱虜庭,誕育胡子,文辭有余,節烈不足,又另當別論。”者純屬一派胡言耳!彼時兩漢魏晉時期人心向古,婚姻不需朱熹匹夫三從四德之約束,更不能以節烈之名羈絆古人名節。所謂節烈之辭蓋自宋明理學之興始熾,束國人于一死巷,日趨裹足難有進展耳!此舉于國于家,安有用乎?朱熹老兒僅于一家之言累國人千年名分,罪何其大矣;然至今尚有津津于其言而不自知者,行何其悲矣。
有感于節烈之論,發此觸動,不知所云。
4
生平考證
編輯
在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寫的《中國文學史》(196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79年重印)把蔡文姬的生年確定為公元177年。而在近代,最早明確提出這一概念的是大文豪郭沫若先生。 在其戲劇《蔡文姬》中就曾有這樣的說法: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由曹操遣使贖回,初歸漢時估計年三十一歲。
但根據《后漢書·列女傳》中記載: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察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東衛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
而這就產生了很多的矛盾,在學術界,這個問題也是一直爭論不休。因為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在公元189年之前的12年一直都在逃難,直到189年董卓征召,才能公開身份,回朝中任職,并在192年被王允所殺(這個后漢書蔡邕傳有載)。如果蔡文姬是公元177年生,也就是說蔡邕死這一年她才15歲,漢朝時期古風仍在,女子15歲才成年。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個文人世家,有可能13,4歲就嫁人,絲毫不注重這些禮儀嗎?十三,四歲嫁人只有在明清時期才很常見。
而且她在興平中(196年為建安元年,194年則是興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5年被胡騎所擄,那就是說嫁給衛仲道肯定在這之前。而在那個年代,父母死后是要守孝三年的!蔡文姬是一個知書識禮的才女,
所以說,蔡文姬177年出生的話,其實有很多矛盾。而這個說法的出現,應該是源于《后漢書·蔡邕傳》中蔡邕曾在公元177年上書:臣年四十有六,孤特一身,得托名忠臣,死有余榮。怎會不顧及這些?(“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出處:《論語·陽貨》)。如此一來,她又怎么嫁給衛仲道呢?
也是就此而推斷蔡文姬出生應在這之后。但很多學者也不予認同,因為古時候上奏,不會把家中女眷算到其中,蔡邕沒有兒子,所以說自己孤身一人!
所以事實上,在沒有更明確的證據出現以前,根本無法判斷蔡文姬的生年,根據各種史料推論,只能得出她的生年應該是174年~177年之間。
結論:蔡文姬生年174年最為合理,可卻也最沒有歷史證據。177年則有很多模凌兩可的歷史證據,但卻很不合理!
5
個人作品
編輯
蔡文姬傳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還有《悲憤詩》,被稱為我國詩史上文人創作的第一首自傳體的五言長篇敘事詩。“真情窮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詩歌中別構一體。
胡笳十八拍:
【第一拍】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干戈日尋兮道
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對殊俗兮非我宜,遭惡辱兮當告誰。笳一會兮琴一拍,心潰死兮無人知。
【第二拍】
戎羯逼我兮為室家,將我行兮向天涯。云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人多暴猛兮如蟲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兩拍張懸兮弦欲絕,志摧心折兮自悲嗟。
【第三拍】
越漢國兮入胡城,亡家失身兮不如無生。氈裘為裳兮骨肉震驚,羯膻為味兮枉遏我情。鞞鼓喧兮從夜達明,風浩浩兮暗塞昏營。傷今感昔兮三拍成,銜悲畜恨兮何時平!
【第四拍】
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虜。俗殊心異兮身難處,嗜欲不同兮誰可與語。尋思涉歷兮多難阻,四拍成兮益凄楚。【第五拍】
雁南征兮欲寄邊心,雁北歸兮為得漢音。雁飛高兮邈難尋,空腸斷兮思愔愔。攢眉向月兮撫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彌深。
【第六拍】
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饑對肉酪兮不能餐。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追思往日兮行李難,六拍悲來兮欲罷彈。
【第七拍】
日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向誰是。原野蕭條兮烽戎萬里,俗賤老弱兮少壯為美。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地兮聚如蜂蟻。草盡水竭兮羊馬皆徙,七拍流恨兮惡居於此。
【第八拍】
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茲八拍兮擬排憂,何知曲成兮轉悲愁。
【第九拍】
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云煙,九拍懷情兮誰為傳。
【第十拍】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夜夜吹邊月。故鄉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第十一拍】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
,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兮徹心髓。
【第十二拍】
東風應律兮暖氣多,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踏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逢漢使兮稱近詔,遣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二子兮會無因。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誰具陳。
【第十三拍】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魂消影絕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
【第十四拍】急調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身歸國兮兒莫知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有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手兮一喜一悲,覺得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第十五拍】
十五拍兮節調促,氣填胸兮誰識曲。處穹廬兮偶殊俗,愿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心有憶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子母分離兮意難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參,生死不相知兮何處尋。
【第十六拍】十六拍兮思茫茫,我與兒兮各一方。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對萱草兮徒想憂忘,彈鳴琴兮情何傷。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泣血仰頭兮訴蒼蒼,生我兮獨罹此殃。
【第十七拍】
十七拍兮心鼻酸,關山阻修兮行路難。去時懷土兮枯枯葉干,沙場白骨兮刀痕箭瘢。風霜凜凜兮春夏寒,人馬饑虺兮骨肉單。豈知重得兮入長安,歡息欲絕兮淚闌干。
【第十八拍】
胡笳本自出胡中,綠琴翻出音律同。十八拍兮曲雖終,響有馀兮思未窮。是知絲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哀樂各隨人心兮有變則通,胡與漢兮異域殊風。天與地隔兮子西母東,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離兮受之應不容。
悲憤詩(一)
漢季失權柄,董卓亂天常。志欲圖篡弒,先害諸賢良。
逼迫遷舊邦,擁主以自強。海內興義師,欲共討不祥。
卓眾來東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來兵皆胡羌。
獵野圍城邑,所向悉破亡。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拒。
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長驅西入關,迥路險且阻。
還顧邈冥冥,肝脾為爛腐。所略有萬計,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語。失意幾微間,輒言弊降虜。
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豈敢惜性命,不堪其詈罵。
或便加棰杖,毒痛參并下。旦則號泣行,夜則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無一可。彼蒼者何辜,乃遭此厄禍。
邊荒與華異,人俗少義理。處所多霜雪,胡風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肅肅入我耳。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有客從外來,聞之常歡喜。迎問其消息,輒復非鄉里。
邂逅徼時愿,骨肉來迎己。己得自解免,當復棄兒子。
天屬綴人心,念別無會期。存亡永乖隔,不忍與之辭。
兒前抱我頸,問母欲何之。人言母當去,豈復有還時。
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顧思。
見此崩五內,恍惚生狂癡。號泣手撫摩,當發復回疑。
兼有同時輩,相送告離別。慕我獨得歸,哀叫聲摧裂。
馬為立踟躕,車為不轉轍。觀者皆噓唏,行路亦嗚咽。
去去割情戀,遄征日遐邁。悠悠三千里,何時復交會。
念我出腹子,胸臆為摧敗。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
城廓為山林,庭宇生荊艾。白骨不知誰,縱橫莫覆蓋。
出門無人聲,豺狼號且吠。煢煢對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遠眺望,魂神忽飛逝。奄若壽命盡,旁人相寬大。
為復強視息,雖生何聊賴。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勵。
流離成鄙賤,常恐復捐廢。人生幾何時,懷憂終年歲。
悲憤詩(二)
嗟薄祜兮遭世患。宗族殄兮門戶單。
身執略兮入西關。歷險阻兮之羗蠻。
山谷眇兮路漫漫。眷東顧兮但悲嘆。
冥當寢兮不能安。饑當食兮不能餐。
常流涕兮眥不干。薄志節兮念死難。
雖茍活兮無形顏。惟彼方兮遠陽精。
陰氣凝兮雪夏零。沙漠壅兮塵冥冥。
有草木兮春不榮。人似獸兮食臭腥。
言兜離兮狀窈停。歲聿暮兮時邁征。
夜悠長兮禁門扃。不能寢兮起屏營。
登胡殿兮臨廣庭。玄云合兮翳月星。
北風厲兮肅泠泠。胡笳動兮邊馬鳴。
音相和兮悲且清。心吐思兮胸憤盈。
孤雁歸兮聲嚶嚶。樂人興兮彈琴箏。
欲舒氣兮恐彼驚。含哀咽兮涕沾頸。
家既迎兮當歸寧。臨長路兮捐所生。
兒呼母兮啼失聲。我掩耳兮不忍聽。
追持我兮走煢煢。頓復起兮毀顏形。
還顧之兮破人情。心怛絕兮死復生。
6
作品評價
編輯
《胡笳十八拍》是古樂府琴曲歌辭。
胡笳是漢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種管樂器,其音悲涼,后代形制為木管三孔。為什么“胡笳
”又是“琴曲”呢?唐代詩人劉商在《胡笳曲序》中說:“胡人思慕文姬,乃卷蘆葉為吹笳,奏哀怨之音,后董生以琴寫
胡笳聲為十八拍。”此詩最后一拍也說:“胡笳本自出胡中,緣琴翻出音律同。”可知原為笳曲,后經董生之手翻成了琴曲。
蔡文姬與《胡笳十八拍》
“十八拍”,樂曲即十八樂章,在歌辭也就是十八段辭。第一拍中所謂“笳一會兮琴一拍”,當是指胡笳吹到一個段落響起合奏聲時,正好是琴曲的一個樂章。此詩的形式,兼有騷體(句中用“兮”字)與柏梁體(用七字句且每句押韻)的特征,但并不純粹,或可稱之為準騷體與準柏梁體。全篇的結構可大別為開頭、中腹、結尾三部分。第一拍為開頭,總說時代動亂與個人所受的屈辱;中腹起自被擄西去的第二拍,止于放還東歸的第十七拍,歷時十二年,分為思鄉與念兒前后兩個時期;最后一拍為結尾,呼應篇首,結出怨情。
抒情主人公的經歷是獨特的,誠如詩中一再寫到的“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唯我薄命兮沒戎虜”(均見四拍)。然而通過其特殊遭遇所表現出來的鄉關之思與親子之情,又是富于時代的工同性并體現了民族精神的優良傳統的。在“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第一拍)的大動亂的時代里,鄉情與親情是背井離鄉、拋妻別子的廣大百姓與士卒共有的感情。
從歷史的繼承性來說,作為一個弱女子,處身異國,在被納為妃子、生有二子、備受榮寵(第十一拍“胡人寵我兮有二子”)的情況下,矢志歸國,這與西漢時蘇武被匈奴流放到北海牧羊長達十九年而不改民族氣節的行為,表現雖異,心跡實同。王粲《登樓賦》說:“鐘儀幽而楚奏兮,莊顯而越吟。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正是對這種處境不同而執著如一的“懷土”之情的較為全面的概括。
詩中的蔡琰,不僅眷戀著生養她的那片熱土,富于民族的感情,而且從她離開胡地時對兩個胡兒的難舍難分,痛失骨肉后的積想成夢、哀怨無窮看來,她又是一個具有豐富慈母愛的傳統美德的女性。但這一藝術形象之感人,卻不只在于其具有美好的品德與豐富的感情,更在于其遭遇的不幸,即人物命運的悲劇性。她在被擄掠以后,身居胡地,心系故土,一直受到身心矛盾的折磨;而當她的歸國宿愿一旦成為現實時,失去新生骨肉的痛苦便接踵而來。“回歸故土”與“母子團聚”,都是美好的,人人應該享有的,在她卻不能兩全。人總是同情弱小、哀憐不幸的,更何況是一個弱小的女子,又是迭遭不幸且又具有美好品德與豐富感情的弱女子呢,這就不由得不
令人一掬同情之淚了
此詩在抒情主人公藝術形象創造上的最大特色,是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這一
特色,首先體現在抒情與敘事關系的處理上。
詩人全然摒棄純客觀的敘述,敘事時總是飽含著感情。詩中敘事性較強的段落,如寫被擄西去的第二拍,在胡地生育二子的第十一拍,別兒歸國的第十三拍,重入長安的第十七拍,無不是以深情嘆出之。同樣是寫被擄西去,在五言《悲憤詩》中寫到“斬截無孑遺,尸骸相撐柜。馬邊懸男頭,馬后載婦女”,以敘事詳盡、細節逼真見長;而在《胡笳十八拍》的第二拍中,則說:“云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里兮揚塵沙。人多暴猛
兮如虺蛇,控弦被甲兮為驕奢”,處處表露出詩人愛僧鮮明的感情-“云山”句連著故土之思,“疾風”句關乎道路之苦,“人多”句“虺蛇”的比喻、“控弦”句“驕奢”的評價,莫不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詩中側重的段落并不多,更多的情況是在抒情時順便帶出,也就是說,是為了抒情才有所敘述。例如,為了抒寫“傷今感昔”與“銜悲畜恨”之情才寫到胡地的習俗(第三拍),為了說明自己度日如年、難以適應胡地的日常生活才寫到胡人的衣食起居(第六七兩拍),等等。
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的物色,更主要的則是體現在感情抒發的突發性上。詩的感情,往往是突然而來,忽然而去,跳蕩變化,匪夷所思。有時意到筆到,不避重復,如責問上天,前后出現四次之多,分別見于第一、八、九、十六各拍;有時又天馬行空,來去無跡-如第四拍(“無日無夜”)正從個人經歷的角度慷慨不平地抒寫怨憤,第五拍(“雁南征兮”)忽然轉出對雁抒懷的清冷意境;寫戰爭氛圍的第十拍與寫衣食起居的第六七兩拍都理為了抒寫鄉情,本該相連,卻于其間插入責問上天的第八九兩拍。“正所謂‘思無定位’,甫臨滄海,復造瑤池。”(謝榛《四溟詩話》卷四)這種感情表達的非理性化本身,乃是主觀感情色彩強烈的一個重要標志。
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的特色,在抒情方式與語言運用上也留下了鮮明的標記。
詩人常常是“我”字當頭,言無回避;還喜歡夸張其辭,極言以盡意。詩作一開篇即連用兩“我”字以起勢,緊接著以“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二句指天斥地,直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的變奏,這是何等樣的膽識魄力!第八拍的“為天有眼兮何不見我獨漂流?為神有靈兮何事處我天南海北頭?我不負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負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這一迭連聲的責問更是把“天”、“神”作為被告送到了審判席前。
篇中夸張的說法與夸張的詞語在在皆是,如“無日無夜兮不思我鄉土,稟氣含生兮莫過我最苦。天災國亂兮人無主,唯我薄命兮沒戎擄”(第四拍),“天無涯兮地無邊,我心愁兮亦復然”(第九拍),“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暫移”(第十四拍),“苦我怨氣兮浩于長空,六合雖廣兮受之應不容”(第十八拍),等
等。以上種種的總匯,形成了全詩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的總體特色,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得以凸現出來。
抒情主人公藝術形象的成功創造,還得力于深入細膩的心理描寫。
女主人公在“志意乖兮節義虧”的情況下,為什么不以一死以全節氣呢?第十一拍披露了隱衷(見前引的“我非貪生而惡死”第四句),說明她是出于深厚的鄉土之思才偷生茍活下來的。由于這一剖白,人物活動的思想感情基礎被揭示了出來,這就不僅消除了對這一人物形象可能引起的誤解,而且使她變得可親可敬起來。第十三拍抒別兒之痛,第十四拍訴思兒之苦,盡管具體寫法并不一樣-第十三拍借助想象與通過行動來表現,第十四拍則寄情于夢幻,但在展示特定情況下的人物的心理變化這一點上,卻無不生動傳神,維妙維肖。詩中最引人注意的心理描寫,則要推對歸國與別兒一喜一悲的感情糾葛的描寫。詩人深深體會到“去住兩情兮難再陳”,因而不憚其煩,三復斯言,如“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稚子兮會無因”(第十二拍),“愿得歸來兮天從欲,再還漢國兮歡心足。心有懷兮愁轉深,日月無私兮曾不照臨,子母分離兮意難任”(第十五拍),“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第十六拍)。通過不斷地重復,對于矛盾心理的表現,起到了強調與深化的作用,從而更加突出了人物進退維谷、痛苦難禁的情狀。
7
人物評價
編輯
明人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說:“東京風格頹下,蔡文姬才氣英英。讀《胡笳吟》(按,即指《胡笳十八拍》),可令驚蓬坐振,沙礫自飛,直是激烈人懷抱。”盛稱蔡文姬的資質與修為,一個博學多才的好女子,命運是如此凄慘,婚姻生活如此不幸,令世人感到悲涼與嘆息!
文姬亦擅長書法,其文筆宋刻《淳化閣帖》有收錄。蔡文姬一生,特別是歸漢后,繼承父親的遺志,撰寫了《續后漢書》,這不能不說是她對祖國古代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
8
方志記載
編輯
蔡琰(生卒不祥),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漢代著名學者蔡邕的女兒,適衛中道,漢末董卓之亂時,被俘擄到南匈奴。在匈奴十二年,生二子。曹操遣使以金壁贖之歸。作《胡茄十八拍》,述盡人間生離之悲苦。后再嫁董祀。祀犯法當死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廄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準請。賜于頭巾履襪。操問:“聞夫人家先多墳籍,猶能憶識之否?”文姬曰:“昔亡父賜書四千許卷,流離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誦憶,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當使十吏就夫人寫之。”文姬曰:“妾聞男女有別,禮不親授。乞給紙筆,真草唯命。”于是繕書送之,文無遺誤。(今未能看到琰憶寫邕所遺書),有悲憤詩二章傳世。
劉照《幼童傳》載:邕夜鼓琴,弦絕。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斷一弦問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謬。
9
蔡文姬墓
編輯
蔡文姬墓位于陜西省西安城東南藍田縣三里鎮鄉蔡王莊村西北約100米處,是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蔡文姬,名琰,東漢末年女詩人。博學有才,辨通音律,曾因戰亂沒于匈奴達12年。曹操思賢慕才,用金璧贖回。卒后葬此。1991年建立蔡文姬紀念館,館內陳列著蔡文姬所著《悲憤詩》和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及《后漢書》中的《董祀傳》等。
蔡琰(約173-?):即蔡文姬,漢末著名琴家,史書說她“博學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父親蔡邕是曹操的摯友。
10
紀念展館
編輯
蔡文姬紀念館集展示、收藏、研究三大功能于一身。以實物、標本、模型、情景為主體,結合聲、光、影、視、電、圖、文等各種展示手段,揭示蔡文姬人物知識,為觀眾帶來全新的、趣味盎然的參觀體驗。但就建筑而言,也是古都一道新的亮麗風景。
蔡文姬紀念館收藏了有關蔡文姬文物130多件,其中擁有國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50件,并有相當一部分文物出土于東漢這個中國歷史上有重要影響的朝代,形成了文物等級高、代表性強、影響面廣的藏品特點。紀念館使用了反映當今高科電子技術及影像、聲像技術的展示手法,首次展出各類精品
文物80余件。是國際紀念館日,陜西省蔡文姬紀念館舉行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人們到紀念館去感受歷史、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蔡文姬這位才女獨特的魅力。蔡文姬紀念館針對未成年人將舉辦多場別開生面的主題實踐活動,邀請青少年來館參觀,進行專題講解,開展知識講座。同時,投資2億多元建成的蔡文姬紀念館也正式開館迎客。 古代書畫藝術陳列以“三真六草,鏤月裁云”為題,在近百件蔡文姬收藏作品中,選擇了10余件書畫作品,作為專題陳列,展廳面積759㎡。玉器專題陳列以“天地之靈”為題,將各時代玉器按用途分類組合,展示古代玉器精品。展廳面積353㎡,展示文物約120余件組。印章專題陳列以“顆粟大千”為題,將歷代印章按用途分類陳列,如官印、私印等進行展示。展廳面積353㎡,展示文物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