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4寶物攻略(攝影收藏⑥|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晚清到民國時期的收藏體系)
大航海時代4寶物攻略文章列表:
- 1、攝影收藏⑥|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晚清到民國時期的收藏體系
- 2、真假元宇宙:一邊生猛,一邊清醒,一邊戰栗
- 3、出土于陜西省禁止出境的國家寶藏四
- 4、浦江觀察|是櫥窗也是畫框,設計之美在城市街頭巷尾
- 5、4款私藏已久的寶藏軟件,每一款都是心頭之愛
攝影收藏⑥|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晚清到民國時期的收藏體系
【編者按】
在中國,攝影收藏還是一件新鮮事。盡管圖片已經是人們日常交流的方式了,但收藏攝影似乎仍是一件遙遠的事。與此同時,近年來中國的影像收藏市場逐漸活躍,越來越多的人與機構開始意識到了影像的價值:出色的攝影是時代的見證,也具有藝術價值,連接了個人與集體記憶。
一些民營機構走在了前面,還有那些個人收藏者。他們或系統性地圍繞一條主線,或全然出自自己的審美,率先投入攝影收藏。而即使是那些最平凡的家庭相冊,當我們偶爾拿起它時,褪色的畫面仍然會不經意敲動著我們的心。他們都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被保留下的影像終究會成為社會、成為家族以及個人的一份寶藏。他們為什么要收藏攝影?怎么收藏的攝影?這些攝影的價值在哪?澎湃新聞在這里采訪了這些中國攝影收藏的“先行者”們,聽他們聊聊關于收藏的那些事。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由攝影藝術家、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湖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老百姓大藥房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子龍先生個人出資創建,為目前國內最大的非盈利影像藝術館。影像藝術館位于長沙市洋湖濕地公園之中,于2017年9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在影像收藏方面,藝術館側重晚清、民國時期影像,在梳理館藏的過程中不斷地進步完善,澎湃新聞以此主題與長沙謝子龍影像藝術館館長盧妮進行了一場對談。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展館。
澎湃新聞:請介紹一下個人身份與建立影像藝術館的初衷。
盧妮: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是由著名企業家、攝影家謝子龍先個人出資建立,目前是國內最大的非盈利影像藝術館。作為攝影藝術家、中國攝影家協會理事、湖南省文聯副主席和湖南省攝影家協會主席等身份的集合,謝子龍先生建立影像藝術館的初衷是希望能夠保護和傳承中國歷史影像,梳理和研究中國攝影史,構建中國影像藝術與世界影像藝術接軌的交流平臺,推動中國影像文化事業繁榮發展。目前我作為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執行館長負責日常事務。
澎湃新聞:請問藝術館收藏的側重是什么?有選擇的標準嗎?建立前后本地收藏情況有哪些改變?
盧妮:影像藝術館的核心館藏是從晚清到當代為歷史線索的中國影像,以晚清、民國時期影像收藏為主,已基本完成這時期收藏體系的建立。近兩年來通過《典藏中國》展覽項目也在梳理和補充中國現當代的影像收藏,對老一輩攝影師進行搶救式整理歸納。
典藏中國《解海龍.希望之鏡-社會及時攝影展》展覽現場(2021)。
典藏中國《解海龍.希望之鏡-社會及時攝影展》展覽現場(2021)。
1991年4月,安徽省金寨縣三合鄉中心小學,蘇明娟(大眼睛 8歲)每天往返24里山路刻苦求學。解海龍作品。
1991年5月,山東省平邑縣。毛可鳳同學功課很好,可一到繳書雜費全家便犯了愁。解海龍作品。
1991年12月,河北省灤平縣金山嶺長城。希望工程救助的第一批孩子們在長城腳下憧憬未來。解海龍作品。
1992年3月,山西省靜樂縣赤泥洼鄉羊丈村,扛著桌凳去上學。解海龍作品。
1992年3月,山西省靜樂縣神峪溝鄉南巖頭村,全校師生。解海龍作品。
在建館時,我們就有意識地收藏了湖南本土影像,希望通過湖南攝影師看湖南、中國攝影師看湖南及世界攝影師看湖南這三個角度進行有針對性的收藏。比如1950年湖南凱旋門攝影公司拍攝的湖南省人民政府成立合影。同時,針對湖南近現代名人較多的特點,我們收集了一些重要的政治名人和藝術名人肖像,包括鄭景康拍攝的齊白石肖像等。也有來湖南進行拍攝的國外重要攝影師的作品,如阿瑟·羅斯坦(美國農業安全局攝影項目攝影師)拍攝的1946年衡陽饑荒等,未來也會堅持在這三個方向進行收藏。
選擇的標準上,我們基本以藝術家和作品的在記錄歷史方面的重要性程度,和在藝術、學術方面的影響力作為判斷標準。主要目標是構建、完善影像藝術史脈絡,保護和傳承歷史影像。
《初見:費利斯.比托,世界最早的東亞影像記錄》展覽現場(2019)。
費利斯·比托《恭親王奕訢》。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費利斯·比托《北京城墻的東北角樓》。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費利斯·比托:《英法聯軍聚集在香港九龍的港口》(五聯拼接全景圖)。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澎湃新聞:介紹一下目前的收藏概況。
盧妮:目前我們收藏了不同類型材質的影像,涵蓋錫版、蛋白照片、立體照片、卡片式照片、明膠銀鹽、藝術微噴等攝影史上的經典工藝。偏重于晚清、民國歷史影像,清末民初無疑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劇烈變革時期,我們收藏了費利斯·比托、約翰·湯姆遜、賴阿芳、托馬斯·查爾德、威廉·桑德斯等晚清著名攝影師的蛋白影像原作,形成早期中國影像歷史的收藏體系。截至目前,我們藝術館的藏品總數已有萬余件。
約翰·湯姆遜《軍機大臣沈桂芬(左)、戶部尚書董恂(中)、吏部尚書毛昶熙(右)》。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威廉·桑德斯《戴眼鏡的中國文人》。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約瑟夫·洛克《納西族祭祀儀式現場》。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亨利·坎米奇《上海湖心亭茶樓》。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華芳照相館《普陀圣境》。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米爾頓·米勒《身著官服的中國夫婦》。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山本贊七郎《北京天壇》。謝子龍影像藝術館藏。
澎湃新聞:藝術館現在及以后的定位、目標是什么?
盧妮:作為一個公共藝術、文化服務機構,藝術館聚焦于影像藝術,通過積極推進學術、展覽、收藏和公共教育四大藝術館的職能,致力于成為傳播中國影像藝術的重要窗口。
澎湃新聞:日常是如何運作學術、展覽、收藏和公教等不同方向的?
盧妮:在學術方向,藝術館以館藏影像作品為基礎,通過舉辦展覽等不同形式,對影像藝術發展史進行全面系統梳理和研究,并探索視覺藝術多種可能。
XPM影像學術論壇現場(2021)。
《Open》記憶分享會現場(2020)。
在收藏部分,采取“鼓勵捐贈、榮譽收藏、有償收購”三位一體藏品征集模式,尤其針對早期影像史料、影像藝術作品、影像器物進行系統收藏。
在展覽部分,我們采用“邀請展、自策展、扶持展”相結合的展覽供給模式,邀請國內外高品質的影像藝術作品來館展覽,支持策展人從學術研究方向來策劃展覽。目前有5個展覽方向:館藏展、典藏中國、當代藝術與攝影(綜合)展,湖湘世像展、未來影像(青年藝術家計劃)等。
典藏中國《人民世紀:朱憲民攝影展》展覽現場(2019)。
民以食為天(河南 ),1980。朱憲民作品。
黃河中原擺渡的農民,1980。朱憲民作品。
山村小學(云南),2011。朱憲民作品。
公共教育上則通過持續的公共藝術和文化項目,涵蓋當代藝術、設計、建筑、時尚、音樂、表演等不同當代文化形式。我們還發起了“治愈共同體”組織,希望集合社會力量發掘不同領域之間的內在聯系,讓更廣泛的觀眾群體理解藝術。
《丁成藥店》對談分享會現場(2020)。
青年藝術計劃《We Dance Together,We Fight Together》展覽現場(2020)。
澎湃新聞:是否參考過其他的藝術館的經驗,有什么新的改善嗎?
盧妮:我們影像藝術館位于中國二線城市——長沙,一個娛樂業發達、藝術還在“萌芽”的地方,怎么吸引觀眾來藝術館看展覽、怎么連接社會資源做好藝術的公共教育?是我們一直在探索的方向。在空間運營方面,團隊通過場地租賃、衍生品、會員費等收入來源支撐藝術館在展覽和學術上的運營和發展;在組織模式方面,團隊一直在推進藝術館運營的社會化、專業化,讓更多的社會資源能夠導入到藝術館這個公共平臺上來,并形成專業化的分工和組織結構。每個藝術館都有自身獨特的基因,通過他們的探索和運營模式,我們也要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方法和路徑。
澎湃新聞:您認為本館的優勢/劣勢在哪里?
盧妮:藝術館的事業可以說是百年大計,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讓其不斷發展。作為一個剛剛運營5年的藝術館,我們有比較好的基礎,影像藝術館的建筑和條件來看,我們具有代表性的館藏,以及地理位置——位于中國二線城市,從而在短期內得到了較大的關注和觀眾的認可。
同時,因為地理位置的限制,我們似乎和“藝術圈”、學術機構還是有一些地理上和“心理上”的距離。如何提高自身學術能力是我們要努力的方向,我們想要通過展覽和研究,和中國、乃至全球進行交流對話。
在本館五周年之際,我們成立了謝子龍影像藝術館學術委員會,由國內外5位專家、學者組成,他們在藝術館運營、攝影理論研究、美術史研究、當代藝術策展和研究領域均經驗豐富、成果斐然。我們希望通過學術委員會各方面的實踐,來切實推動當代攝影的發展、推動影像藝術學術研究,實現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的專業化和國際化發展。
《植田正治回顧展》展覽現場(2019)。
少女四態 13.7cm×33.2cm
明膠銀鹽
1939 年
?植田正治事務所
拿著書的我 18.7cm×25.2cm
明膠銀鹽
1949 年
?植田正治事務所
爸爸、媽媽和孩子們 21cm×28.2cm
澎湃新聞:可以談談目前國內的影像收藏情況,橫向對比一下長沙、上海、北京和成都等地影像收藏嗎?
盧妮:歷史影像以收藏為主,通過回流、購買,再慢慢挖掘其內容;當代影像收藏則以展覽為主,邊展邊收,再繼續完善收藏體系脈絡。
不同城市的不同收藏家有著不同的關注點和方向,有當代的,有歷史的,比如杭州的高帆攝影藝術館是以抗戰時期為線索的重要影像收藏。影像收藏無疑在歷史傳承和藝術推動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也希望更多的人能關注到影像收藏。
澎湃新聞:未來對于影像及收藏上的發展計劃。
盧妮:謝子龍影像藝術館的立館宗旨之一是收藏中國影像歷史,藝術館的在地屬性決定了我們的收藏方向會一直以中國影像為主,比如針對中國經典紀實攝影師,通過《典藏中國》這個項目,目前收藏了朱憲民、解海龍和周梅生的作品,未來也還會繼續聚焦那些中國攝影史上繞不開的攝影師。同時,我們也在對中國當代攝影進行梳理和研究,2021年的館藏展覽《觀看之道:影像歷史與當代實踐》就是我們對當代影像研究的課題之一。希望以展覽帶動收藏的方式,最終去構建一個關于中國攝影史的收藏體系。
而對于未來影像、新媒介藝術、新視覺藝術,我們則通過青年藝術計劃項目,持續支持青年藝術家的創作和交流,去探索、擴寬影像的邊界。另外,我們從2021年開始也在持續關注數字收藏(Digital Archive)。
《我一點也不想你—童昆鳥》展覽現場(2019)。
《分層與合成:中國當代攝影的兩個動作及其實踐》展覽現場(2021)。
《市井修辭》展覽現場(2021)。
澎湃新聞:剛您提到數字收藏,是否考慮展覽等其他方向與新技術結合?
盧妮:數字藝術品收藏是另一個領域。
在影像藝術的展陳方面,我們一直以交互、體驗、互動為標準,強化新技術在展覽方面的應用,也正是這個實踐收獲了大量觀眾的認可,大家自發在互聯網社交平臺上自發分享、傳播在我們藝術館的參觀體驗,由此形成了我們“網紅藝術館”的標簽。
館藏的數字開發方面,我們已將所有館藏作品進行了高清掃描和數字化存檔,在梳理和研究每張作品的同時,開發了館藏數據庫,已上傳并完善了每張館藏的文獻,還開發了歷史影像館藏的前端展示和交流平臺,計劃在未來對外開放,供歷史影像研究者和愛好者使用和交流。
《越軌:夏永康攝影展》展覽現場(2019)。
藝術館外部。
澎湃新聞:可否介紹一下攝影作品的儲存條件?
盧妮:館藏保管作品采用先進的遠程智能密集架,并配備標準的底圖柜,室內利用恒溫恒濕房系統來保持溫濕度的恒定。
真假元宇宙:一邊生猛,一邊清醒,一邊戰栗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本文來源于公眾號甲子光年(ID:jazzyear),作者 | 九月,編輯 | 甲小姐,鈦媒體經授權發布。
過去一年,科技圈什么關鍵詞最熱?
“元宇宙”或是其一。
和其他關鍵詞不同,這個概念正在形成一個復雜的場域:
有人急切推動浪潮,因為“如果動作不快,我們會迅速被全球落下 ,甚至倒退若干年”;
有人抗拒風口,卻被裹挾其中;
有人并不在乎元宇宙的定義,卻大幅買入NFT;
有人始終困惑,始終詢問,卻依舊沒有答案;
有人認為這是一道東西價值體系的分水嶺;
有人聲稱給出了“中國特色解決方案”;
……
懂或不懂,不妨礙人們對它展開想象。一位創業者告訴「甲子光年」,他居住在四線城市、缺乏科技知識儲備的父母,在一通問候電話中聽到“元宇宙”一詞后,竟然花3個小時興致勃勃地追問元宇宙將帶來什么改變;另一位創業者向「甲子光年」提到, “我奶奶就在家里說元宇宙,而上一次她主動提起科技圈熱詞,還是2016年的新能源汽車。”
在想象力的世界中,未來由無數個平行宇宙組成;而對生存在當下的每個個體而言,人們似乎只有權利押注其中一個。
在想象力的世界中,元宇宙和本宇宙(我們存活的物理世界)極為相似:混沌一片,共識遠未形成;而活在真實世界的建設者,卻永遠需要兩個答案:
1.如何定義(是什么)
2.如何執行(該何時)
近期,「甲子光年」采訪了幾十位海內外投資人、科技創業者、鏈圈從業者、幣圈從業者、加密藝術家,他們中,相當比例的從業者不承認自己和“元宇宙”概念有關聯。
真假宇宙中,似乎都存在造詞營銷、內卷焦慮、一夜暴富、自我救贖等若干光譜色彩,而活在當下的人們卻始終困于同一件事:
外在的匱乏是資源短缺,內在的匱乏是欲望不滅。
01 周期:第N次狂熱?
值得思考的問題:
這一次,和之前的無數次“狂熱”,是否本質不同?
如果本質不同,本質有何不同?
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科幻大師頭腦中靈光乍現的想法,常常能“神預測”現實。
1992年,互聯網的大門剛剛向商業世界打開,電腦還是普通家庭難以消費得起的奢侈品。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正為計算機藝術項目的昂貴設備而煩惱。在現實的逼迫下,他幻想如果計算機能像電視機那樣足夠便宜,并能構造一個三維世界讓人隨意操控就好了。這便有了小說《雪崩》:它描繪了一個超現實主義的數字空間“Metaverse”(中文主流譯為“元宇宙”),人類在這里擁有虛擬替身,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但當時的尼爾·斯蒂芬森想不到,近30年后,Metaverse開始映入現實,成為一個全球炙手可熱的風口,從硅谷一直吹到中國。
“有一個非常大的契機,特別值得一講。”2020年底,早期投資人程新正處于創業最低谷。行業缺少風口,創投圈內卷成風,一度出現各大VC擁擠在新消費賽道的魔幻場景。“一線基金壓二線基金,大家都在搶頭部項目,不僅搶還互相誹謗。”程新告訴「甲子光年」,這家10多人的小機構投不到好項目,甚至活下去都是問題——當時,北京大學還曾做過調研,全國6成民營企業現金流撐不過3個月。
這個情況,在硅谷也同樣存在。科技一線的人們,開始主動發掘虛擬世界的機會。
2021年春節期間,在線語音平臺clubhouse風靡,對硅谷風向感知敏銳的創業者們跟程新聊到了元宇宙和NFT,這讓他大為興奮。他們每天泡在社交平臺上,一聊就是一通宵,第二天下午睡醒接著聊,持續了近一個月,從各個維度討論元宇宙的可能性。
程新討論的元宇宙,底層是Web3.0,它被支持者認為是“下一代互聯網”——相較于Web1.0和2.0,用戶可以在Web3.0拿回對自己數據的控制權。在他們眼中,站在今天看元宇宙的價值,就如同站在1999年思考互聯網將帶來的價值。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未來世界,小公司更有希望改變游戲規則,逆轉命運。
彼時,元宇宙概念在國內幾乎空白。程新和他的伙伴認定元宇宙就是下一個未來,并且是一個“不內卷的藍海”。
當國內科技圈因Roblox開始大聊元宇宙時,程新和朋友們已經不再討論概念,而是先把目光投向元宇宙世界里的虛擬數字資產NFT,并開始布局。
即便如此,此時國內對元宇宙的討論仍停留在小圈子里。
它的再一次出圈歸功于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2021年6月,小扎高調宣稱,將在5年內把Facebook打造成一家元宇宙公司。4個月后,他直接將Facebook改名為Meta。
“Facebook改名給大家打了強心劑,大家覺得這應該是靠譜的概念,不然美國的大型平臺公司不會這么積極去參與這件事。”火鳳資本創始合伙人陳悅天對「甲子光年」提到國內一些公司的心態變化。與此同時,微軟、亞馬遜、英偉達等大眾熟知的科技巨頭紛紛入局。
于是,元宇宙的熱浪從科技圈席卷到整個商業世界,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元宇宙”到底有多火?可以從兩組數據窺看它的熱度:
首先是“元宇宙”商標熱——2021年,中國有1500多家公司申請了“元宇宙”商標,數量超過1萬件,其中多數和元宇宙無關,只是蹭概念。比如有一家商貿公司有八成商標都和元宇宙相關,包括普拉達元宇宙、路易威登元宇宙、雷克薩斯元宇宙、肯德基元宇宙、餓了么元宇宙、十萬個冷笑話元宇宙、海底撈元宇宙等;
其次是NFT的炒作熱——NFT,即非同質化代幣,與比特幣等同質化代幣不同,每個NFT理論上都是獨一無二、不可分割的,目前支持者認為是元宇宙中虛擬資產的“所有權證書”。NonFungible發布的《NFT市場2021年度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NFT市場的交易量為176.9億美元,是前一年的214倍;NFT的銷售量高達2741萬枚,是2020年19倍;而單枚NFT的均價達到了807美元,同比增長15倍。此外,大量消費者也涌入市場,去年全球有119萬賣家賬號,而買家賬號則高達230萬個,是前一年的30倍。
02 主語:是誰遞來“可樂”?
值得思考的問題:
誰在期待元宇宙成功?
TA希望元宇宙如何成功?
成功的標準是什么?
而你的標準是什么?
一個30年前就被創造出的概念,為什么在今天變得炙手可熱?
在采訪中,「甲子光年」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許多科技圈受訪者都強調,“元宇宙”這個中文翻譯并不準確,他們更愿意使用“Metaverse”。但另一面,Metaverse在國內能快速出圈,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元宇宙”這個看上去足夠普世又“sexy”的翻譯。
對大眾而言, “元宇宙”三個字本身就蘊含了足夠多的想象,即便是對科技一無所知的人,也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相比之下,《雪崩》小說原翻譯“超元域”,從字面看晦澀難懂,將更多人拒之門外。
科技行業往往押注未來,但讓大眾理解并不容易,這就需要“造詞大師”們用一個簡潔凝練的詞進行定義。回望歷次風口,人工智能、5G、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無不是先定義未來,后技術跟進。這點從馬云身上可以得到最好的證明。而整個行業還會收獲一個更為現實的回報——“造詞好融資”。
其次,元宇宙帶來的財富效應讓外界不容忽視。
2021年初,由5000多幅圖片組成的拼貼作品NFT《每一天:前5000天》,借著元宇宙的東風,被拍賣出6934.6萬美元的價格;而“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上市股價暴漲后,一整年市值飆升10倍。
在國內,百度指數顯示,元宇宙受關注的第一個高峰是在9月8日前后。這天,4只“元宇宙”概念股漲停。其中一家上市公司中青寶宣稱要推出元宇宙游戲后,3個月內股價漲了3倍,總市值最高增長了近90億元,因漲幅太異常,這家公司一度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截圖
此時“元宇宙”三個字就像魔法棒,可以點石成金。
一些過去曾被投資人拋棄、跌入寒冬的行業,迎來了新機會甚至再度成為風口,比如VR/AR、虛擬技術等。據統計,2021年,VR/AR迎來又一波投資熱潮,全年共發生340起投資事件,投資金額高達556億元,同比增長128%。
去年,國內老牌AR公司亮風臺聯合創始人&COO唐榮興參加一場行業峰會,聽聞同行感慨,“好像2016年(的機會)又出現了,這次我們一定要珍惜。”三四年前,投資人對AR持懷疑態度,如今這些人又主動找上門,主動表示“AR是元宇宙的入口”。唐榮興向「甲子光年」描述對元宇宙的理解時,多次用到了“興奮”一詞——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的資金、更多的從業者入場,一起推動AR產業發展。
相關技術的成熟,也讓元宇宙從一個想象變成了似乎可摸可見的未來。
元宇宙產業鏈大致包括:大數據、AI、通信技術、云計算、區塊鏈等底層技術;VR/AR等虛擬感官交互技術;云渲染、云引擎等引擎技術;游戲、社交APP等應用軟件。
如果說2018年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頭號玩家》上映時, 人們對元宇宙的想法還只是嘴上說說,3年后,事情變得不一樣了:
2018年,被認為是“通往元宇宙的交互工具之一”的VR/AR還在谷底,2021年,VR頭顯Oculus Quest 2已售出1000 萬臺——業內普遍認為這個數字是VR生態迎來爆發的關鍵節點。此外,5G、大數據、AI等逐步落地,通信、云計算、傳感器等成本正在降低,在疫情催化下,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占GDP的比重已高達43.7%。這些都讓元宇宙概念更容易被普及和推廣。
因此,多位科技圈的采訪對象都表達了一個相似的觀點:元宇宙的火,是科技發展的一個客觀規律。“元宇宙和科技的發展,可以理解為上層跟隨層和下層驅動層的關系——技術到了一個階段,總會產生一股力量驅動上層的共識發生變化,它們有一個因果關系。”創業者彭西說。
相似的場景曾多次上演:比如,當算力、算法和數據等要素發展得足夠成熟,AI被帶到大眾面前;當分布式網絡、加密技術、電子支付系統發展到新階段,區塊鏈成了科技圈的共識。
不僅如此,國外科技巨頭也不甘心錯過風口,或者說,它們的參與制造了這個風口:
英偉達推出了打造元宇宙的生產力工具——專為虛擬協作和實時逼真模擬打造的開放式平臺NVIDIA Omniverse。用創始人黃仁勛的話來講,“科幻小說中的元宇宙已經近了。”工程師們可以使用Omniverse,模擬倉庫、工廠、物理和生物系統、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甚至是虛擬形象的數字孿生;
今年1月,微軟以687億美元收購動視暴雪,創下游戲行業歷史上最大一筆金額的收購。公司CEO Satya Nadella解釋,背后的一大原因是“游戲在 Metaverse 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期,亞馬遜也推出了一款元宇宙游戲AWS Cloud Quest,面向成人玩家,旨在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幫助學習AWS(亞馬遜云計算服務)的知識和積累實踐經驗。
國內互聯網大廠也在密集布局:
當元宇宙概念大火之后,外界這才發現騰訊早已入股有“元宇宙第一股”之稱的Roblox、以及元宇宙游戲公司Epic Games;2021年,騰訊投資了VR/AR企業威魔紀元和元象思維;今年1月,媒體報道,騰訊擬收購黑鯊手機,目的是研發VR設備;在游戲領域,騰訊內部也上線了“登月”項目,計劃在5-8年內打造元宇宙級別的項目;
去年4月,字節跳動先是斥資1億元投資“中國版Roblox”代碼乾坤,8月底,又擊敗騰訊,以90億元超高溢價收購VR創業公司Pico;
去年年底,百度上線國內第一款元宇宙產品《希壤》,盡管畫質受人詬病,但可以算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同時期,阿里巴巴成了全資子公司“元境生生有限公司”,經營業務范圍涉及軟件開發、計算機系統服務、演出經紀等。阿里相關負責人出面表示,該公司未來將以“元宇宙”為主要發展方向;
網易CEO丁磊也公開表示,網易已有瑤臺沉浸式活動系統、虛擬人、星球區塊鏈等元宇宙概念產品落地,并投資多家虛擬人領域創新公司,推動元宇宙全鏈路探索。
大公司積極參與元宇宙,或許源于對互聯網的轉型焦慮。流量紅利時代落幕,全球掀起互聯網反壟斷浪潮,互聯網大廠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什么是下一代移動互聯網”是困擾科技圈的一個重要問題。
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出過一個論斷:人類的面前有兩條路,一條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條向內,通往虛擬現實。一些科技巨頭的確也將目光瞄向了后者。
“‘天下苦什么久矣’的句式在科技圈已出現很久,一直缺乏一個強有力、能夠刺激味蕾的東西。”數字人賽道的黑鏡科技CEO陳軍宏告訴「甲子光年」,元宇宙概念出現得恰逢其時,像是在大眾饑渴時遞上可口可樂,迅速風靡。
機構預測中的元宇宙的確蘊藏寶藏。
福布斯報道,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曾預測,到2024年,元宇宙市場規模將達到8萬億美元,并可能成為下一代社交媒體、流媒體和游戲平臺,“不同類型的虛擬世界將有可能徹底改變人們的互動方式”。花旗銀行近期預測,2030年,元宇宙經濟的總市場可能增長到8萬億美元至13萬億美元,用戶規模達50億人。
對大公司而言,圍繞這個萬億級別賽道,是非爭議不重要,擺在桌面的選擇可能只有一個——如果錯過,將關乎生死存亡。“外界看到的激進打法,其實是(大公司)保守的打法。”一位投資人對「甲子光年」說。
當然,元宇宙這個概念所衍生的想象,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人類的底層需求:重新塑造自我,主宰自我,定義自我,甚至追求某種意義上的永生,乃至逼近造物主的深層次愿望。
因而某種程度上,元宇宙被吹上風口是必然。在支持者眼中,元宇宙帶來的一種想象力是,人類不再受限于本宇宙中外貌、財富、健康的局限,可以凌駕于時間和空間之上——一天不只是24小時,你可以拉動進度條,可以擁有10個身份同時做十件事,甚至可以構建一個向往的世界。
一個不恰當但容易理解的比喻是,當下的生活像是看電視,觀眾只能被動接受信息,收看被制定好的節目單,但元宇宙的世界就像是觀眾打開了視頻網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定制、快進或剪輯任何節目,成為新世界的主宰者。
03 判別式:是元宇宙不行,還是Meta不行?
值得思考的問題:
“行不行”的標準是什么?
判別式在誰手中?
但發展一年后,元宇宙在今年伊始迎來一場倒春寒:
2月初,Meta公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財報,次日股價大跌4%,市值降至5650億美元,跌出了世界前十。與此同時,2月16日,“元宇宙第一股”Roblox也在四季度財報發出后股價下跌26.41%。
財報不及預期,是兩家元宇宙概念股下跌的主要原因。
不過業內對元宇宙的熱情并未就此消失。甚至有人高呼:“(真正的)元宇宙和小扎喊的元宇宙,并非同一個概念。”
國內VR創業公司NOLO的創始人張道寧解釋,從財報看來,Meta在一個很小的賽道投了100億美元,獲得了20億美元的營收,這對VR產業來說是好事。但資本市場不太買賬,因為VR不像一些互聯網產品,燒錢就能燒出來的。
Oculus Quest 2銷量超千萬背后,一大原因是Meta的價格補貼。在硬件升級的情況下,299美元的售價比上一代產品便宜了100美元,有人以芯片成本估算,“Facebook每出售一臺設備,就得補貼大約100美元”。
盡管如此,Meta還是不得不做元宇宙,這可能是一次反敗為勝的機會——在TikTok等競爭對手的圍獵下,Meta已經失去了約50萬的日活用戶。
不過,由于Metaverse過高的投入在短期內看不到收益,一些人開始為小扎鼓吹的“元宇宙”打上了問號。一家英國金融服務機構Hargreaves Lansdown的股票分析師Laura Hoy甚至直言,“Meta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可能熱衷于哄騙世界進入另一個現實,但令人失望的第四季度業績很快令其元宇宙泡沫破滅。”
不過張道寧并不悲觀,“不是元宇宙不行,因為同時期其他元宇宙概念股比如英偉達依然很厲害,只是大家不相信Meta這個模式而已,它有自己的技術、產品路徑和商業模式,但長遠來看,那可能不是最優解,未來會有一個更有顛覆性的產品出現。”
此時國內資本圈,一場“元宇宙”的高燒也正在褪去。
陳悅天注意到,過去兩個多月,大部分公司都會博眼球、博概念,把自己往Metaverse上貼,也有一些基金轉型聲稱自己是“Metaverse基金”。“現在,至少市場上沒有許多自稱是‘Metaverse基金’的人了。”陳悅天告訴「甲子光年」,當多地政府都開始布局元宇宙時,屬于VC們的早期投資窗口期已經過去。之后,他只會關注過去兩年投資的元宇宙相關公司,同時順著產業鏈進行布局,如果有誰能跑到中后期,他會在合理的估值范圍內加注。
但無法否認的是,虛擬與現實融合已變成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一位80后的元宇宙投資人向「甲子光年」強調了一個數字:2021年,元宇宙第一股Roblox的用戶每天在平臺上停留的時間已超過2.6小時,是TikTok(平均每用戶一天刷52分鐘)的近三倍。某種意義上,Roblox不再只是一款游戲平臺,而是一款虛擬社交生活平臺,年輕人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在這里創作、社交,甚至實現自我價值。
在該投資人看來,00后很可能正在成為元宇宙的原住民。“20年前,當80后、90后玩QQ時,大人們以為他們是在玩游戲,不務正業,但20年后的今天,QQ和微信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和社交方式;今天00后在玩元宇宙,80后們則扮演起大人的角色,但20年后看,元宇宙是否也會成為00后們未來的生活和社交方式?”
如此暢想之下,巨頭們對元宇宙的布局就顯得頗有野心。3月21日,高通宣布設立1億美元的驍龍元宇宙基金,用于投資打造獨特沉浸式XR體驗以及相關核心AR和AI技術的開發者和企業,不久前,其還跟字節跳動在硬件設備、軟件平臺和開發者工具開發方面進行合作,旨在發展全球XR生態。此外,Meta、微軟小冰、NVIDIA成立亞洲元宇宙全生態聯合體,并獲得日本經濟產業省的支持。國內,運營商中國移動已經開啟元宇宙的相關布局,包括基礎設施、算力網絡以及中臺能力。
巨頭布局之下,元宇宙的世界似乎正加速呈現。
04 文明的朝向:同一個本宇宙,不同的元宇宙?
值得思考的問題:
假如最終會有N個元宇宙,N是幾?
N是趨向于正無窮,還是收斂到1,還是收斂到2,還是會處于動態平衡的狀態?
在元宇宙引發巨大關注后,一個新的矛盾是,通往元宇宙的路正在產生分歧。
和人工智能、VR/AR等科技圈以往的風口不同,“元宇宙不指向任何一個具體技術、場景、群體,只是對未來一種意向性的幻想。”虛擬技術創業者彭西道出了元宇宙難以被定義的根源。
它建立在多項技術底座之上:數字孿生、AI、通信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VR/AR等可穿戴技術等。
因此,元宇宙變成了一種“形容詞”——比如本文之前提到的元宇宙商標熱,VR/AR企業、AI企業、數字孿生企業,乃至連麥當勞、餓了么等企業也都來分一杯元宇宙的羹。一位在美國的鏈圈人士告訴「甲子光年」,元宇宙當下只是一個“marketing”的詞,是市場發展到一定時期,由某些公司和人創造出來的詞匯,炒作的成分更大——這像極了互聯網興起之初流行的“Cyberspace”(賽博空間)。“從消費者或者市場營銷角度看,Metaverse有一定的想象空間,同時又比較容易讓消費者以及開發從業者觸手可及。”
基于這樣的認識,一些人選擇跟這個熱詞保持距離。
國內VR創業公司NOLO的創始人張道寧對「甲子光年」說,除了市場營銷部門偶爾設計一個元宇宙主題的海報,他們在公司從來不主動談元宇宙,這只是一個概念,“沒意義”。
“我想象中的Metaverse是一種社會和世界的狀態,如果試圖對它提出界定,你就要做類似社會學理論上的框架性描述,或者從歷史中提煉規律,兩者在我看來都不現實。”陳軍宏對「甲子光年」說。站在當下,他更希望去理解元宇宙光譜的全貌。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批元宇宙的擁躉。國內元宇宙的商業實踐者,大致可以分為三派:
第一,游戲派。
從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到可以開演唱會的Epic Games游戲《堡壘之夜》,大眾最早是從游戲中開始了解元宇宙。 一些人最先在科幻電影中找到元宇宙的參照物:元宇宙或許是《頭號玩家》里的游戲平臺綠洲,《失控玩家》中的自由城,人類通過VR/AR或者腦機接口,進入虛擬數字世界。以游戲公司Roblox、Epic Games等為代表,它們是元宇宙的堅定支持者。
第二,“價值互聯網”派。
價值互聯網,是幣圈和鏈圈對采用區塊鏈技術的互聯網的一種叫法,反之是古典互聯網。
在區塊鏈信徒眼中,元宇宙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世界,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在元宇宙的經濟系統中擔任重要角色。
一位關注元宇宙的投資人直接將價值互聯網派稱為“做Crypto的”,這群人有一個共識——未來如果人類要在元宇宙中長期生活,就需要擁有私有產權,這是展開經濟活動的前提,因此數字資產必須確權。而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NFT,是解決數字產品確權的一種有效方式。這也正是NFT被炒作的主要原因。
“元宇宙是新的社會生產關系,其中區塊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早期投資人程新認為,虛擬世界不足以點出元宇宙最關鍵的特征,去中心化的生產關系才是。他告訴「甲子光年」,Roblox底層不是區塊鏈,因此只是“披著Metaverse外衣的傳統游戲、傳統社區”;國內真正參透元宇宙的人,“不超過100個,99%的中國企業對元宇宙的認識都是錯的”。
第三,“古典互聯網”派。
這些玩家堅決不碰加密貨幣,有人覺得算力不夠,去做芯片;有人認為元宇宙基礎設施不夠好,討論軟件和內容為時過早,便先做頭顯;還有一撥人認為,Quest2的技術優秀,硬件就留給Meta來做,自己去投資軟件,尋找VR內容的機會……
古典互聯網派和價值互聯網派最重要的分歧在于,是否做Crypto。而這源于近年來中國對虛擬貨幣的監管政策。
“他們(不做Crypto的)認為中國法律環境不允許,而且(Crypto價格)波動性太大,全球現在也沒有明確的監管方式,所以風險太大,很多人不愿意碰。”前述早期投資人說。
早在2017年比特幣價格暴漲時,國家金融監管部門就做出對虛擬貨幣交易炒作的風險提示。2021年5月18日,金融業三大協會再次強調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3天后,國務院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去年9月,十部門聯合發文,明確將虛擬貨幣相關業務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
法律監管之下,Crypto成了古典互聯網派不可逾越的紅線。
而價值互聯網一派秉持“信則投”,但出于合規需求,投資人和創業者往往把項目放在海外。
比如,火鳳資本的陳悅天提到,他同時有人民幣基金和美元基金。人民幣基金主要做傳統股權投資,不參與加密貨幣的項目,美元基金會跟投國內外的一些項目,“接下來我還打算專門成立一個Crypto的基金,純投資Crypto和Web3.0的項目。在法律層面上做合法合規操作,保證自己不錯過這些機會。”
即便他們堅信Crypto的價值,也擺脫不了一個事實——元宇宙的風口中仍有欺騙和割“韭菜”。
創業者彭西看到不少NFT項目,這些項目以區塊鏈為基礎做線上數字資產的確權,并以激勵的名義發幣,面向國內三四線城市中渴望財富的青年男性,圈內俗稱 “殺豬盤”。“我也不說(自己)有多高尚,但是有一個大原則,國內發幣犯法,我犯不著為幾千萬的融資去干這個事情。”
最近,深圳市金融監管局披露了多起元宇宙詐騙活動,從中可以整理出一些“割韭菜”的手法:
有人把游戲制作、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項目扮作“元宇宙”,借機吸收公眾資金;
有人捆綁“元宇宙”概念,以兌換虛擬幣、購買游戲裝備等騙取錢財,存在卷款跑路等風險;
還有人惡意炒作元宇宙房地產,借此圈錢;
更“侮辱智商”的玩法是,有人號稱所發虛擬幣為未來“元宇宙通行貨幣”。
這種分化,導致中國和海外元宇宙的商業實踐者形成了兩條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
一位投資人對「甲子光年」描述,“We are on one planet, but not in one universe(我們在同一個世界,不同的元宇宙).”
最重要的不同是元宇宙的“經濟系統”。
在海外,元宇宙的概念離不開區塊鏈。一種觀點認為,元宇宙的底層網絡是Web3.0——這是一個基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在線生態系統,往大了說,它將成為下一代互聯網。
2021年12月9日,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討論Web3.0和區塊鏈技術等熱點概念。討論中,議員們普遍對Web3.0表達了寬容的接納態度,甚至部分美國科技創新者認為,Web3.0可能成為硅谷的“新風口”。
過去,中國的科技創新令世界矚目,中國在AI、云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風頭甚至可以與硅谷巨頭匹敵。甚至國內某些科技公司的產品已經超越硅谷公司,比如TikTok正在搶奪Facebook的大量用戶。加之硅谷的Facebook身陷“數據泄露“、谷歌曾陷入AI倫理等問題,這無形中給人形成一種印象——硅谷在智能時代的領先優勢正在喪失。
因此,硅谷急需要抓住元宇宙的新風口重立潮頭。甚至有投資人表示,機構“沒有不投crypto的,這是共識”。
此外,元宇宙和NFT的財富效應,也吸引著投資者競相涌入:
除了《The First 5000 Days》,去年9月,蘇富比拍賣行,101個“無聊猿”頭像組成的NFT的拍賣價加傭金高達4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超1.5億元;
Nike、奧迪、漫威、路易·威登等國際大牌不斷與NFT夢幻聯動;
小扎也在近期宣布,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Instagram成員將能夠在應用程序中鑄造自己的NFT。
中國則是另一個畫風。
由于交易和流通虛擬貨幣屬違法,商業實踐者布局的元宇宙大多不觸及經濟系統,而是更傾向于元宇宙涉及的具體技術及其帶來的產業風口。順為資本副總裁馮錚曾總結,Metaverse 的中國視角應該是,No Tokens,No Games。
國內大廠也只能在海外布局有金融屬性的NFT項目。今年3月,騰訊參投總部位于悉尼的NFT初創公司Immutable。Immutable創立于2018年,提供區塊鏈基礎設施,以改變視頻游戲行業的數字資產所有權。幾乎同期,阿里收購的香港報紙南華早報,也成立了一家NFT公司Artifact Labs。
05 根植在基因深處的意識文化?
值得思考的問題:
世界是否有元宇宙的共識?
能否“和而不同”?
是否應“和而不同”?
在國內外元宇宙敘事差異的前提下,中美科技巨頭的布局顯出了不同的氣質。
自媒體平臺VR陀螺曾整理,在元宇宙領域,Meta、Google、微軟、蘋果都在系統、硬件、軟件工具、平臺到內容全面打通;而國內騰訊、阿里、字節、百度、網易等公司各有側重,在擅長的領域收購和布局,“國內科技巨頭似乎沒有像Facebook和微軟這般,拿出全面向元宇宙進軍的決心”。
接受采訪時,一些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支持者甚至將中美企業布局的差異上升到了國際競爭層面:
“元宇宙的發展有窗口期,如果錯失機會,中國將被競爭者‘拉開一個時代’。 ”
程新表達了他的著急:“打壓Crypto我非常理解,因為這是站在國家經濟和金融安全的角度,為保證中國金融穩定提出的要求。但單純打壓、沒有解決方案,中國的元宇宙可能會變成非常畸形的發展。”
此外,一位美元基金從業者注意到,中美對元宇宙還有一個不同之處:美國支持元宇宙的人普遍更加激進和樂觀,但中國人卻更傾向于保守。
“在國外,大家談論Metaverse是一個新平臺、新空間,人們的目的是長時間生活在其中,大部分人不會討論這個事情有什么負面的社會意義。大家已經形成了共識,要數字化生存——人們終有一天會帶上(VR/AR)眼鏡,他們不懼怕這種生活,說不定還會積極擁抱。但在中文互聯網上,大家更多在討論元宇宙對社會、經濟、人口、工作形態等有什么沖擊。” 上述美元基金從業者告訴「甲子光年」。
比如,討論元宇宙時,人們常常擔憂,未來的元宇宙會讓用戶過度沉迷網絡世界,數字成癮,這對人類未來而言是個災難。此外,元宇宙會沖擊現有的法律法規、倫理道德、經濟體系、文化體系,人類對這個復雜的未來要更加謹慎。
典型的聲音是:
去年,360創始人周鴻祎公開表示,“臉書的幻想不代表未來,而是代表人類的沒落……如果大家都生活在虛幻的空間里,它不會給人類社會帶來真正的發展。”
網傳劉慈欣曾稱元宇宙為“精神毒藥”,將導致人類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這句話并未找到出處,但在內向和外向的探索中,大劉的確更青睞后者,他曾直言,“虛擬現實的技術讓人變得越來越內向,整個文明變得越來越內向。”
一方面,互聯網助力實體經濟,成了國內發展元宇宙的一個特殊背景——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對元宇宙的布局更脫離不了現實。3月23日,馬化騰再次強調對元宇宙的理解:對于現在比較熱的元宇宙概念,騰訊更多的是從數實融合的角度來看,而不是純虛擬的,比較關注全真互聯網的概念。
另一方面,根植在基因里的理性傳統文化,似乎更適合解釋國內對元宇宙的隱憂。
正如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邱志杰所言,中國人講究“中正平和”,順利的時候也居安思危,“在這樣理性的文化中,我們中國文化中的精英,主要是儒家知識分子,不會讓樂觀主義或者悲觀主義忽悠,他們會居安思危,時時在防止樂極生悲。”
這便形成了國內對元宇宙的態度:謹慎中保持對元宇宙世界的想象。
不過回到當下,盡管科幻很美好,但人們最終還是要認清現實的生活。
【應受訪者要求,程新、彭西均為化名,任何商業機構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出土于陜西省禁止出境的國家寶藏四
綠玻璃蓋罐,隋
綠玻璃小瓶,隋
十八,隋綠玻璃蓋罐和隋綠玻璃小瓶:隋文帝楊堅的長女楊麗華,也是北周皇后,將自己的女兒宇文娥英嫁給了李敏,生有外孫女李靜訓。李靜訓9歲因病去世,葬于萬善尼寺,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陜西省西安市玉祥門內西大街發現李靜訓墓,陪葬品有兩件難得一見的玻璃器,即隋綠玻璃蓋罐和隋綠玻璃小瓶,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它為什么如此珍貴?是因為隋朝本土制作的玻璃瓶含鉛量高,稱為鉛鋇玻璃,不耐高溫無法適應溫差,不如瓷器耐用。這兩件寶藏屬于從西亞傳來,稱為鈉鈣玻璃,晶瑩剔透,帶有瓷器風格。
十九,獸首瑪瑙杯
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現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唐代極為罕見的俏色玉雕。
二十,景云銅鐘
據說唐睿宗李旦夢見祥云繚繞,霞光滿天,醒來想到兄長李顯建造的道觀景龍觀還沒有鎮觀之寶,隋下令建造景云銅鐘,高2.65米,口徑1.65米,重六噸,現藏于陜西西安碑林博物館。
二十一,唐三彩駱駝載樂俑
二十二,舞馬鎏金銜杯仿皮囊式銀壺
二十三,昭陵五駿
陜西西安有十三朝古都風韻,歷史悠久,寶藏太多,地下古墓迷蹤,在西安趕項目最愁死人的是遇到古墓,一不小心就會碰上,那你就中獎了,工期不知道拖延無期,或者死刑,改道或移址,沒辦法,就是這么底蘊深厚![靈光一閃]
浦江觀察|是櫥窗也是畫框,設計之美在城市街頭巷尾
常熟路地鐵口的花店。本文圖片均由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攝
美好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
從常熟路地鐵站4號口走出,一家花店櫥窗映入眼簾,包圍在繁茂的凌霄花與繽紛的仿真花之間,行人不由得駐足欣賞。
在上海街頭,這樣的櫥窗還有許多,宛若一幅幅畫框,展示了商家的巧妙構思,也勾勒出市民的生活細節。
自201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授予“設計之都”以來,上海在“設計”這張新名片上精雕細琢。 工業、建筑、藝術……無處不在的創意與靈感,讓這座城市由內而外散發張力。
作為煙火氣的代表,街頭小店愈發“生動”。櫥窗之內,是咖啡店、五金店、花店抑或是小飯店,一枝鮮花,一張木桌,都透過櫥窗,裝點了城市街道,也讓設計之美自然流淌。
花店外的櫥窗設計
地鐵口的花店
“儂在那邊站好,我給你拍照了。”周五(9月16日)下午,精致的上海阿姨們組團來到常熟路地鐵站出口,打卡一家寶藏花店。
花店屋頂上,繁茂的凌霄花垂下枝椏,墻壁上,繽紛的仿真花攀爬而上,將磚瓦小房子包裹出了童話般的效果。
店主初七(化名)站在花店內,看著店門口拍照留念的游人們,有一絲得意。
這家花店今年3月剛完成了店內的裝修,就遭遇了疫情封閉,6月才正式營業。“感覺疫情封控讓大家都心情郁悶,我們就在想有什么辦法能夠讓大家眼前一亮,心花怒放。”最初,初七和合伙人用鮮花包圍店門口的櫥窗,不料今夏的高溫讓鮮花“死傷一片”。
花店內設
于是,初七和合伙人對櫥窗設計進行了一次改良,采取地面鮮花、墻壁仿真花的結合,讓這份美麗保存得更持久一些。
初七說,為了符合季節變化,每個季度的櫥窗設計都會有一個新的主題,目前門店還是繽紛夏季的主題,10月份就會更換為秋季主題,將使用更多的秋冬色系。
初七告訴記者,她原本就是學設計的,陰差陽錯從事了十多年的鮮花種植和批發工作,今年終于決定自己開一家鮮花店,終于有機會把自己的專業和愛好結合起來。
設計的巧思,也遍布花店內部。
花店內,擺放著許多初七的畫作,而鮮花們則按照色系,以畫作為背景進行陳列,花與畫在這里“共鳴”。
在店門口打卡留念的人群很多,“有退休的阿姨爺叔團,有網紅博主,也有一些學生,甚至還有一些聾啞人特意來的。”營業三個月有余,初七看到了花店的受歡迎程度,更感嘆如今在上海開店,設計的重要性。
在初七看來,上海門店的設計,應當與街景相結合,在考慮商業實用性之外,能夠為城市增添一分靚麗。
“上海的美好有我們一份。”這是初七的自豪。
畫框里的五金店
在法華鎮路上,一個長方形的窗口內,能看到分門別類的五金零件,窗口外圈著木質畫框。
畫框里的五金店
這其實是藝術家楊淞在2021年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一件街頭作品。“我第一次看到上海的社區窗口生意人們覺得很有意思,尤其是小姜五金,小小的窗口里面整個空間都塞滿了物品,有很強烈的視覺沖擊感,這換一種眼光就是藝術。”楊淞在窗口外的墻壁上,加了一塊標注,在這里寫到“生活關了一道門,藝術開了一個窗。”
自此,畫框里的五金店成為了法華鎮路上的一件藝術品,裝點了行人的視野。
而對于畫框里的人,生活似乎也沒什么變化。
9月16日,記者來到窗口時,只有一位店員在刷著手機,他告訴記者自己在這里打工三年了,上一年看著藝術家來改造窗口,“沒看懂,但也挺有意思的。”
拍照的人變多了,顧客卻依舊是那些老街坊。
一位爺叔帶著卷尺測量馬桶蓋。
“我要一個馬桶蓋,店里有么?”一位頭發花白的老爺叔來到窗口詢問,接過店員拿來的馬桶蓋后,他掏出褲袋里的卷尺,細心丈量著尺寸,隨后掏出了一疊紙幣,拿上商品走進了一旁的小區。
另一位大叔走近畫框,詢問著有沒有錘子和釘子,這些生活必需的小零件們在遍地開花的便利店里難以尋覓,卻在這里一應俱全。
也正是因此,畫框內的墻壁上,藝術家寫上了簡單的介紹,“這里有蟑螂箱、螺絲刀、卷尺、水管器材……”并留下了一個疑問,“你可以在五金店買到藝術嗎?”
木框里的飯團
從法華鎮路向前走不過10分鐘,就能在定西路的轉角偶遇一家飯團店。
淺灰色的外墻上鑲嵌著一個木框,隨著木框里一聲鈴響,店員就會遞出熱乎乎且飽腹的飯團。
飯團店的出餐口
店主王女士告訴記者,將飯團店“落戶”至此是一次美好的偶然。她們在尋覓店址時,經過定西路的轉角,轉角處有一棵高大的梧桐,在陽光下投下樹影,“當時我就想著,在這里開店一定很舒服。”
開店設計裝修時,王女士接到通知,不能更改門頭上的灰色圍擋,因此決定配合灰色調進行裝修設計。
“我們將這個店面內外統一油漆成整潔的淡灰色,店內的家具和裝飾則選擇原木色,讓這個店面都更簡潔。”王女士說,由于拐角處的門店面積實在是太小,因而選擇把店內所有的面積用來設計成柜臺和廚房,在店外的空間則設置了一排四個小小的外擺座,便于顧客即享美食。
飯團店的外擺座
而成為網紅打卡點的木質出餐口,最初的意圖是用作外賣送餐的,“結果出餐口設計得偏小了,帶上外包裝外賣根本塞不出去,直接就在柜臺送了。”王女士笑著說,干脆就當做了街景的一部分。
一份餡料滿滿的飯團,加上一瓶飲料,30元左右的價格,就能擁有飽腹感。9月15日,記者在午間到訪小店,外賣員絡繹不絕,也證明了小店的受歡迎程度,王女士說由于今夏的炎熱,基本上無法實現顧客堂食,所以大部分的訂單都來源于外賣,每天中午就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
實際上,外擺座也并不只限于服務小店的顧客,王女士非常歡迎春秋時節路人在此歇歇腳,曬曬太陽,感受梧桐吹過的微風,她也能和大家共享短暫的美好。
在上海的街頭,放慢腳步走走停停,一間咖啡店、一個復古信箱都能讓人駐足停留,記錄下創意的成果,街道也因此呈現出多樣化的美感。
本周,首屆世界設計之都大會在上海舉行,設計的巧思其實早已蔓延在上海的街頭巷尾,如空氣般不可或缺,從小微處,將這座城市裝點成更有溫度、更有創意的空間,也成為更符合人民期待的城市。
4款私藏已久的寶藏軟件,每一款都是心頭之愛
NDM
很多人,都會覺得最厲害的下載器,非IDM莫屬,不過,要我說,非得分出個高下的話,NDM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NDM
首先,NDM與IDM一樣,兩者都支持最高32線程的下載,也就是說,在它這里,原本需要1-2小時才能下載完成的文件,現在可能需要十幾分鐘,乃至幾分鐘,就下載好了。
其次,NDM也支持很多主流瀏覽器的插件使用,比如Chrome,edge和火狐等等。
當然啦,與IDM一樣,NDM擁有著嗅探主流網站視頻資源的基礎功能,并且沒有任何限制。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NDM完全免費,而IDM部分功能,需要你去氪金。
Maxto
Maxto,是一款奉行“效率至上”的Windows軟件 ,它可以讓你,在不掏冤枉錢買雙顯示器的情況下,也能進行多屏協作。
Maxto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大小只有2.4M,但Maxto蘊含的能量可不容小覷。
在它這里,你可以邊查資料邊敲字,當然,如果你有能力,你還可以順便刷劇,并在多個屏幕之間管理文件,省去了反復開關窗口的麻煩。
它的使用方法,也是蠻簡單,軟件安裝好之后,你只需在其內部,將水平拆分或垂直的區域設置好,即可一鍵點擊保存。
而當你打開窗口,想要拖動到需要顯示的區域,并進行最大化時,你會發現,所有分屏窗口,都會乖乖地待在指定的劃分區域里。
可以說,只要你眼睛夠用,它的分屏數量就不會受到限制。
不過,有一點需要注意,首次下載軟件,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這時候,你只需重啟電腦即可。
云表企業應用平臺
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管理軟件的鼎力協助。
云表企業應用平臺,企業數據集成管理系統
云表企業應用平臺,是一款能讓普通人在企業里找到價值所在的管理軟件神器。
實際上,它是一款國產優秀的無代碼開發工具。
在它這里,即使你沒有任何IT基礎,只要你熟悉excel拖拉拽的操作習慣,能看得懂中文,就可以以可視化畫表格的方式,將PLM、SRM、WMS、ERP等個性化管理軟件,給“畫”出來。
由于其開放了API接口,所以云表平臺不僅支持二次開發,還支持無縫對接金蝶,企業微信,電子秤,PDA,高拍儀等常用軟硬件。
而像多人協同,消息推送,批量導入,藍牙打印,統計查詢等,各種精細化的業務場景應用功能,云表平臺更是深諳其道。
值得一提的是,它還是可以免費使用的,像華為,恒逸石化,云南小松,許繼電氣等知名企事業單位或機構,都在使用它。
如果你所在的企業,數字化轉型道路困難重重,不妨用它一試,相信我,你會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
落雪音樂助手
提起Windows上,極品好用的音樂軟件,落雪音樂助手必須榜上有名。
洛雪音樂助手
相信很多人,總喜歡在辦公室,聽歌解乏,而洛雪音樂助手,界面清新,無廣告,無套路,且完全免費,瞬間便俘獲了不少俊男靚女的心!
值得一提的是,落雪音樂助手,擁有著海量的音樂資源,在它這里,聚合了很多的音樂平臺,不管是主流的歌手,如周杰倫,陳奕迅,毛不易......還是一些小眾的歌手,抑或一些比較偏門的歌曲,都可免費尊享極速搜索和“無損下載”等特權。
可以說,這是PC端上,我最喜愛的音樂播放器之一啦!
小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以上4款私藏已久的寶藏軟件,每一款都是筆者的心頭之愛,建議低調收藏,每天花上5分鐘,一個月迎接嶄新的自己。
PS:關注我,獲取更多軟件資訊。
文|Mondy
標簽:軟件 企業軟件 NDM 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