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這個詞是怎么來的(胡同為啥叫胡同?原來因為它!)
胡同這個詞是怎么來的文章列表:
胡同為啥叫胡同?原來因為它!
來了您吶(點上方) 里面請~
北京人把街巷稱為“胡同”,不過這“胡同”二字的意思您知道嗎?
“胡同”源自蒙古語,意思是“井”。說到蒙語,那自然是追溯到元大都的時代了。元代不光給了北京“胡同”的名字,也奠定了北京胡同的格局,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
所以咱今兒的話題是胡同?非也。
剛才咱說了:“胡同”的意思是“水井”,所以……大概如今的人會奇怪了:北京胡同跟水井有關系?
有,還特別密切!
胡同里那些井……
相對來說,北京附近的河湖之水用于飲用的很少,北京的運河、湖等多數是漕運遺留的。北京人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飲用相對豐富的地下水,也就是井水。元大都建城時,以水井為中心形成棋盤式的城市布局。有句老話說:北京有多少條胡同就有多少口水井,可見水井數量。而一些胡同院里在解放初期還留存過早年的水井。
早年間,胡同里的井水不止是用來飲用,還打水來澆花、換魚水、冰西瓜。伏天里,買個西瓜,用東西兜好放進井里,幾個小時后提上來,西瓜被井水冰透,吃著那叫一個爽!所以老北京話里還有個詞兒叫“井拔涼”,就是這么來的!
上世紀20年代北京的四眼井
雖然在清宣統二年(1910年),北京第一家自來水公司(總公司設在前門內西城根,城內外設有十處分局)建成供水,不過因為鋪設的水管不長,加上大多數底層市民無力購買自來水,所以到解放前,大多數北京人仍然靠井水生活。
順便說,那時還有幾個名詞:水伕、“井窩子”。
早年很多胡同里使用的水每天要靠送水的水伕,水伕用一個木制的、裝有重幾百斤的木桶小車運水。木桶上方的方形口,用來往里放水;木桶前面下方有倆用木塞子塞住的孔,用來往外放水。后來有人把塞子改進成了水閥門,只要撥動木桶上的控制桿兒,就能用閥門控制放水。
送水的工人通常來自山東
那送的水是從哪來的呢?就是各個“井窩子”,相當于賣水的水鋪。北京城外有不少早年的官井,基本都是甜水井。清末以后不少甜水井成了個人承租,井主再招水伕包攬部分胡同里人家的用水、送水,賣錢謀利,水伕的住處就俗稱“井窩子”……所以說到底,只不過是各家的小井換成了大井。
地名里那些井……
王府井的“井口”
既然井的作用不言而喻,那么大概您也就明白:北京的地名里那些“井”的來歷了。說到帶“井”的北京地名,您能想到哪個?
反正小編第一個想到王府井!您記得現在金街的北邊,不是還有那口井蓋么?#雖說已經不是“原裝”了吧……#除了聲名在外的商業街,還有些相對普通的如:前井、后井、甘井、雙井、大井、小井、二眼井、三眼井、四眼井……
以“井”命名的胡同
還有為數不少的甜水井。因為北京的水多苦咸,所以四九城內早年幾個甜水井特別珍貴,如大、小甜水井,安定門、德勝門附近的甜水井等。據說當時京城的甜水井都在《京師坊巷志稿》中特別記述,比如今天的草場胡同曾經“有井,甘洌可用,不減十王府街之井也”;還有“十王府街”(今王府井大街)西的大、小甜水井胡同;還有今廣安門內的四眼井胡同,有“斜街老屋孰為鄰,井洌泉甘意倍親”的句子……
另外《京師坊巷志稿》里還記載:許多坊巷胡同題目下都標有“井一”、“井二”的字樣。如“東華門外南長街俗稱南池子,井二”、“石虎胡同,井一”、“八大人胡同,井一”及“林駙馬胡同,井一”等近千個,還都是“官井”(公共用井)。
注:
1、北京地名里的“井”要加兒化音,比如“王府井兒”。
2、所謂的二眼井、三眼井,是說蓋井口的石蓋上留有幾個孔,能同時滿足多個人取水用。
那么問題來了……
如今那些井都哪去了呢?
#還用問?都沒了唄……#
如今城市用水方便了,但這些老“井”卻是和北京的城市、生活聯系在一起的。井早已經融入胡同一詞里,變成咱北京文化的一個基因。您說是不是?
原來這些日常常用的詞語都是蒙古語和滿語
文 | 河西
中國歷史上,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元朝和清朝雖然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他們留下的影響極為深遠。
中國北方的很多地名,都是蒙古語。比如新疆的烏魯木齊就是蒙古語,更準確地說,是古準噶爾蒙古語,意為“優美的牧場”。我們知道,清朝乾隆時期,曾經收復新疆的準噶爾汗國,這個準噶爾是蒙古人建立的,烏魯木齊原為厄魯特蒙古的游牧地。而準噶爾蒙古人,就給打到沙俄那邊去了。
海子,蒙古語湖泊,請注意,子讀輕聲。北京的海,都是海子,前海、后海、什剎海,都是蒙古語海子,不是指的大海。
詩人海子,原名査海生,海子,是從蒙古語的海子來的。
戈壁,蒙古語;胡同,蒙古語,本義是井;好歹的歹,蒙古語;車站的站,蒙古語,這是曾經的元帝國給中國留下的最重要遺產。
清朝的國號“大清”,有學者認為其實是蒙古語,讀為“代青”,不讀“大青”,意思是“上國”(“至高無上之國”)。
老佛爺發話,旁邊李蓮英等一干奴才趕忙跪倒稱“喳”,這個“喳”,蒙古語。
褡褳,蒙古語;蘑菇,蒙古語。
元朝統治中國不過98年,清朝立國296年,滿族人大量居于北京,很多滿語,在北京話和東北話中流傳下來。
“胳肢"來自滿語詞gejìhe?embi,意為“搔腋下”。
我們常吃的“薩其馬”原為清代滿族小吃,源于清代關外三陵祭祀的祭品之一;滿族入關后,在北京開始流行,成為京式四季糕點之一,是當時重要的小吃,其名為滿語的音譯。滿語中,有砍、切之意,為名詞詞綴,即類似“切糕”之意。在清代滿語字典《五體清文鑒》、《三合切音清文鑒》、《御制增訂清文鑒》中單詞對應漢語均為“糖纏”。
東北話中有大量的滿語。埋汰、咋呼、旮沓、膈應、磨蹭、邋遢、嘚瑟、馬虎、小妞、克扣、呵斥,都是滿語。“嗯哪”,滿語,“是”的意思。嬤嬤:來源于滿語meme,意為“乳”、“奶”,轉意為“乳母”。
白來了的白,來自滿語,挺好的挺,也來自滿語。你能想象嗎?沒有了這兩個來自滿語的字,我們的日常用語會多么捉襟見肘?
躲貓貓,滿語,貓是滿語樹叢的意思,并不是一只貓的貓。
哈士蟆,滿語,中國林蛙,也就是說不是蛤蟆,讀ha四聲shi輕聲ma二聲,而蛤蟆的蛤是蛤蜊的蛤,不是哈,蟆讀輕聲。
清太宗皇太極,滿語黃臺吉的音譯,是貴族的意思。
相應地,東北地名中,有很多其實都是滿語的音譯。
東北的阿城以阿什河而得名。阿什河是女真語“按出虎”(按出滸、阿朮虎、阿朮火)。漢譯“金”之意。滿語稱阿什河為“阿拉楚喀烏拉”,依河建城稱“阿拉楚喀城”,簡稱“阿城”,又因是“金”國故地而得名。
四平是滿語,直譯是錐子的意思。
鶴崗,滿語馬鹿圈的意思,海拉爾,滿語野韭菜。
鴨綠江,沒有鴨也沒有綠,滿語,鴨綠是邊界的意思。吉林,滿語,水岸。高曉松的松指的是松遼油田,松遼油田的松是松花江,而松花江是滿語“松阿里烏拉”轉音而來,松花江,滿語天河。牡丹江,滿語彎曲的河,和牡丹無關。烏蘇里江,滿語下游的江的意思。
哈爾濱,正確發音是哈拉冰,哈讀第三聲,滿語曬網場的意思。
長春的地名來自滿語“茶啊沖”,是音譯,這句話是滿族人在祭天的時候說的祈福語言,就相當于現代人祈福時說“上天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等等,并不是四季如春的意思。
北京也有。北京大柵欄,滿語“珊瑚”的意思。塘沽,滿語“百”的意思,離北京100里的地方就叫塘沽。
· 良醫 | 孩子打新冠疫苗時,其他疫苗還能打嗎?· 雙匯上演“宮斗”戲:“廢太子”指控老爸偷稅漏稅、與女秘書姘居……股價暴跌· 行納粹禮、參拜靖國神社......“無知”張哲瀚必須“涼涼”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正式授權一律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北京城里的蒙古語地名
眾所周知,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改建而成的。元大都是蒙古人建筑的,因而有些地名用蒙古語來明明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了。那么,那些名字是蒙古語呢?因為年代久遠,有些地名被人叫“白”了,改變了原來的發音。比如明朝天安門附近的拱辰門,后來被叫成了“公申門”,就是其中一例。
北京的“胡同”一詞,是從蒙古語中的“井——忽洞格”演變而來的。這一點,前人已有考證,筆者將這個考證向前推進了一步:有些胡同的名字,其實就是蒙古語。
“胡同”的本義是井,后來也產生了兩個引申義:
一個引申義是“巷”。河是城市之母,井是街巷之母。先有井,而后有巷。一個有力的佐證是“磚塔兒胡同”,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元雜劇《張羽煮海》中。磚塔胡同,應是磚塔旁邊的小巷。筆者考證過,北京西城的扒兒胡同,意思是“虎巷”,因為扒兒胡同的所在地,元大都時代有座老虎廟。這里的扒兒胡同,應該不是“老虎井”,而是“老虎巷”的意思。筆者還考證過“老虎洞”的來由。安定門外的老虎洞,原來附近有個“上龍院”;“龍”在蒙古語中發音為“婁”,叫白了,變成了“老”。這里的“龍胡同”也應是“龍巷”的意思。
“胡同”的另一個引申義是“市”。漢語里有“市井”一詞,意思就是“因井而成市”:“古者相聚汲水,有物便賣,因成市”——井,是市場之母。后世經濟發展,物品輻輳、商賈云集,聚在一起交易時,人畜要飲水,器物需洗滌。以井為市,最為方便。于是,“井”——胡同,便有了“市場”的含義。
最為典型的就是“”和“沙拉胡同”。紗絡或沙剌,蒙古語是珊瑚的意思。“紗絡胡同”在元大都時代是珠寶市。
《析津志輯佚》中有記載:“沙剌市,一巷金銀珍珠寶貝”。取燈胡同,鴨兒胡同,可能就是元大都時代棉花、取燈、鵝鴨的專賣市場。據《析津志輯佚》:“鵝鴨市在鐘樓西。”取燈,就是“火柴”的意思,直到現在,蒙古人仍然稱火柴為“取燈”。茶食胡同,可能是賣紙張的地方。紙張,蒙古語叫“嚓斯”。
鼓樓大街東側有個帽兒胡同。帽兒,是由蒙古語“冒豪爾”簡化來的,意思是“死的”。 “冒豪爾胡洞格”,意思是死井、干涸的井。不過也有另外可能:是死胡同、“此巷不通行”的意思。梅竹斜街,很有詩情畫意。其實,“梅竹”也是蒙古語,就是“傾斜”之意。
在北京眾多的胡同中,帶“井”字的胡同第一多:大井、小井、石井、雙井、三眼井……,其次是“扁擔胡同”。人們以為挑水必然用扁擔,所以用來命名胡同了,其實,扁擔是蒙古語“白勒擔”演變過來的,意思是“軍用的”。原來叫扁擔胡同的地方,很可能是元大都時代駐軍的地方,因而有一眼軍隊專用的水井。
扒兒胡同bar hudag ???? ?????? 老虎洞luu hudag ??? ?????? 紗絡胡同、沙拉胡同shuren hudag ????? ?????? 茶食胡同chaasan hudag ??????? ?????? 帽兒胡同muhar hudag ????? ?????? 梅竹斜街mujuu jeel ?????? ?????? 扁擔胡同baildaan hudag ????????? ?????? 錫拉胡同shar hudag ??? ? ?????? 菊兒胡同juurei hudag ?????? ?????? 秦老胡同chuluun hudag ??????? ?????? 鼓梢胡同gushuun hudag ??????? ?????? 屎殼郎胡同shiher hudag ????? ?????? 墨合胡同muuhai hudag ??????? ?????? 背陰胡同bayan hudag ????? ?????? 螞螂胡同、馬良胡同maliin hudag ??? ?? ?????? 碾兒胡同或輦兒胡同narin hudag ????? ??????
后海西涯有個地名來:義留胡同。過去曾經寫作“一溜胡同”。有人解釋為“又細有窄的胡同”。原本,“一溜”是河的名字,叫做“一溜河沿”。 “一溜”也是蒙古語,“一溜” 河跟新疆的“伊犁”河是同一個詞。“伊犁”、“一溜”的蒙古語意思是“清”或“明亮”。翻譯過來,“一溜河沿”的意思是“清水河沿”。
北京城中的蒙古語地名肯定不止這些。拋磚引玉,請感興趣同時又通曉蒙古語的朋友一起來考證吧。
尋訪北京——胡同深處的北京城
北京,是中國經濟文化的中心,中國的首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記錄,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新中國建立以來北京都在時刻散發著自己的魅力吸引全國人民來此游玩,定居。各族人民在這里奮斗,在這里追求自己的理想,也在這里共同建設著美麗的祖國首都。初來乍到,我對這座城市充滿了未知的疑惑,它所散發的迷人氣息讓我不覺深陷其中。時光荏苒,作為這個國家的后人,這座城市的居民,我有理由去探索這座蘊含著深厚底蘊的城市。
最早的北京城見諸與三千多面前的文字記載。最開始是黃帝部落聯盟時期,一位叫做某的人被分封在此地,建立國家,取名燕,從此這個名字就始終伴隨著這座城市,燕趙大地孕育了這座城市最早的祖先。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在此建立都城,取名“薊”。從此開始了他的千年古都歷史。從秦始皇統一中國直到清朝覆滅,多少朝代在這里發展復興,再被歷史的波濤所覆蓋。
北京基本結構形成于宋朝時的金國大都城,之后元明清三代在此建都,六百年的古都生涯在這里積淀,延續。北京名稱始叫于明朝朱棣遷都以后,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國民黨統治時期改稱北平。新中國成立以后又改回北京。然而名稱的變化并不能改變這座城市最本質的核心,它依然再散發著屬于自己的魅力,用自己的神奇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人們來此朝拜,吸取它給自己帶來的古老氣息。
新中國成立后,因北京古老的面貌難以適應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就展開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運動,大批的老舊建筑被拆除,一棟棟充滿的現代氣息的鋼鐵大樓隨之樹立,讓古老的北京城擺脫了舊日的面貌,走向了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的發展之路。進入新世紀,北京城已經發展成為了高樓林立,充滿現代化氣息的大都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的人群涌入這座城市,讓城市變的早已是擁擠不堪,每天人群的喧鬧和車流的擁擠都在考驗著這座古老的城市。今日的我獨自行走在這座大都市的街頭,看著人山人海的天安門廣場,車流不息的長安街,看著故宮的雕梁畫棟,遙想這座城市的主人如何統治著這個國家,最后又如何消失在了歷史的波濤之中。站在城市的中心,呼喚內心的寧靜,心思想著如何遠離這擁堵與喧嘩,如何去放飛自己的心情。
經過多次尋覓和人們的口口相傳,走遍街頭我還真發現了這么一處清凈的去處,那里有傳統的北京風貌,地道的北京美食,原滋原味的京腔韻味,老北京人的足跡依然在這里延續,老北京的時光依然在這里流淌。那里也有這座城市最安靜的時光。
這就是北京的胡同。
北京"胡同”一詞最早出現于元代。目前學術界對“胡同”一詞含義和來源的解釋主要有三種:一是“水井”說:因為在蒙古語中,水井一詞的發音與胡同非常接近,在歷史上,北京吃水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成為居民聚居區的代稱進而成為街道的代稱,由此產生了胡同一詞。二是在蒙古語將城鎮稱為“浩特”,蒙古人建元朝后,按照自己的習慣,將中原城鎮街巷也稱為“浩特”,后來“浩特”演化為“火弄”或“弄通”,進而演化成今日的“胡同”和“弄堂”。三算是一種政治宣傳和心里的祝愿因為蒙古身為胡人血統,占據中原,內心深處依然潛藏著一種想法就是“胡人大同”是元朝時政治口號“胡人大統”的簡化版。延續至今成為胡同一詞。 然而不管它的名稱來源何處,它都代表著古老中國人對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在寧靜致遠中尋求鄰里和睦,追求最安定普通的生活。
在歷史和現實中,北京胡同、四合院都是最底層平民老百姓的居所,他們在這里繁衍生息,在這里奮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遠萬里進入城市追求遠大理想的人也在這里停下腳步,他們共同吟詩作畫,在內心追求平靜的同時又在盼望著出人頭地,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理想。與皇家富麗堂皇的紫禁城,頤和園等相比,胡同、四合院可以說是北京平民文化的代表。這里也潛藏著北京最為傳統的氣息,依然在散發著屬于過去的時光。
v 北京胡同歷經了數百年的風雨蒼桑,它是老北京人生活的象征,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體現,胡同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是老北京人生活歷史的象征。今天占據著市中心的主要面積,居住著市區內的三分之一的人口,胡同內的居民們仍保留著許多舊有的生活方式。今天,北京已在傳統民居保存完好,民風民情古樸豐富的什剎海地區開辟了胡同游覽專線,旅游者可以坐著舊式三輪車游覽胡同,并且到普通百姓家作客。 北京的胡同不僅是城市的脈絡,交通的衢道,而且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場所,京城歷史文化發展演化的重要舞臺。它記載了歷史的變遷,時代的風貌,并蘊含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從古代的文人學子薈萃之地到如今的傳統文化觀光游覽區域,它都在不同的時間吸引著人群來到它的身邊,感受他的氣息。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至今也沒有一個定論,有一句俗語說“有名的胡同八百條,沒名的多如毛”據文獻記載,在明代就多達幾千條,其中內城有900多條,外城300多條。清代發展到1800多條,民國時有1900多條。新中國成立初統計有2550多條。后來合并了一些舊名,新命名了一些;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和城市建設的發展,又拆遷改造了一些,發展至今,北京市有街巷名稱的約4000多個。如今北京最著名的胡同有十個:八大胡同、菊兒胡同、西交民巷、琉璃廠、東交民巷、金魚胡同、國子監街、帽兒胡同、煙袋斜街、南鑼鼓巷。其中煙袋斜街位于什剎海文化保護區,在北京最著名的十大胡同排名中是國家建設的八大特色街區之一,起源于明朝初年當時這條街叫打魚廳東街后來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改名為鼓樓斜街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里住著一些旗人都比較喜歡抽煙所以推動當時煙業的發展開啟了煙袋商鋪所以漸漸的就成了煙袋斜街。其它胡同也都是各具特色,時刻在展現著自己的魅力。
在這里又不得不說一下北京胡同的取名規則,北京的“扁擔胡同”有11條,“井兒胡同”有10條。還有就是一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命名,因為人們要吃飯生活,所以北京也就有了柴棒胡同、米市胡同、油坊胡同、鹽店胡同、醬坊胡同、醋章胡同和荼兒胡同;又因為人在生活中經常要接觸金、銀、銅、鐵、錫這五種金屬,于是就又有了金絲胡同、銀絲胡同、銅鐵廠胡同、鐵門胡同和錫拉胡同。這一個個胡同名稱反映的過去在這一條胡同居民的生存方式,是當時底層居民生活的最好歷史見證。
北京胡同的走向多為正東正西,寬度一般不過九米。胡同里的建筑幾乎都是四合院。四合院是一種由東西南北四座房屋以四四方方的對稱形式圍在一起的建筑物。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一個緊挨一個排列起來,它們之間的通道就是胡同。
胡同這種北京特有的古老的城市小巷已成為北京文化的載體。老北京的生活氣息就在這胡同的角落里,在這四合院的一磚一瓦里,在居民之間的鄰里之情里。只有身處其中才有最深體會。
北京的胡同寬窄不一,寬的敞亮,窄的幽深。最窄的胡同是前門外大柵欄地區的錢市胡同,最窄處僅有40厘米,僅能容一個身材“苗條”的人通過。北京有胡同大多直來直去,但也有彎曲迂徊的,北京新橋附近有個九道灣胡同,共有二十多個彎,若到這兒來訪親會友,沒有主人的帶領是極其難以找到家門的。
現代社會,隨著人們精神文化的提升和對古老文化的追求。走進現代化的北京城,人們感興趣的往往不是那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四通八達的寬馬路,而是那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溫馨美麗的四合院。因此 ,有人稱古都文化為“胡同文化”和“四合院文化”,此話實不為過。 胡同和四合院承載了北京幾百年的文化歷程,多少代人在這里繁衍生息,在這里平安奮斗,上至皇家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數的人用自己的奮斗從古至今的建設著這座城市。
目前,北京古老破舊的大雜院正被現代化的樓房所取代,舊胡同也將 失去它賴以存在的基礎。不過,為保持北京的古都風貌,許多著名的胡同 已被當作文物保留下來了,它為我們新興的首都保存了一絲古老的色彩。
現在,北京胡同文化發展又開發出了一項旅游新項目――串胡同。 來自四面八方的外國朋友乘坐北京古老的交通工具人力三輪車,經舒暢剎 海西沿,過銀錠橋到鼓樓,登樓俯看北京舊城區和四通八達的胡同,然后 前往后海地區,參觀京城古老的南北官房胡同、大小金獅胡同、前后井胡 同,走進普通的四合院,和北京人聊一聊,了解普通北京人的生活,最后沿柳蔭街到有“紅樓大觀園”之稱的恭王府,體驗舊時王公貴族的居住環 境和御花園。
北京的胡同作為北京古老文化的載體,具有一種永恒的魅力。我深入其中感受著周邊小販的叫喊聲,聞著從胡同深處飄出來的古老北京的味道,手里拿著最地道的北京風味,感受著北京最傳統最平靜的氣息。看著被走的發白的地板,墻頭的每一顆枯草和每一顆古老的大樹,它們都記錄著這里曾經發生的一切。
我背著行囊,暫時遠離這座城市的紛擾。這也算是北京最后一塊可以獨享生活的地方。在這里你可以靜靜的感受生活,享受每一寸難得的光陰,沒有工作和學習的打擾,可以干自己最想干的事情,和三五好友相約,在午后的傍晚坐于小院,看著門外過往的人流,舒展身心,過著最為愜意的生活。
古老的北京為每一條胡同都注入了最為深厚的文化基因,胡同同樣也在映照著北京最為古老的過去贊歌。面對這些最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理由去保護好他,每一磚,每一瓦,還有這里生活著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是北京的見證人,傳承著北京最為古老深厚的文化內涵。
胡同深處的北京城潛藏著這座城市最為古老而又厚重的氣息,當你深入其中,你也將感受到這座城市最古老的魅力。
昌平城區的那些胡同 你經過了幾條記住了幾條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角是胡同,南南想大家對它并不陌生,一提到胡同,大家一準兒會想到赫赫有名的老北京胡同,老北京胡同之所以赫赫有名,一個是胡同所在的位置,一個是胡同的建筑規格,一個是胡同里所住的人和所發生的事兒,這三個方面北京胡同均有優秀表現,因而名聲鵲起,赫赫有名。
特別感謝【張博文(冰藍萬寶路)盆友】。
其實,南南要說,如果單說這胡同,其實很多地方都存在,只不過就是沒有老北京胡同那么有名兒罷了,譬如咱們昌平,也有很多的胡同,對于居住在昌平胡同中的老街坊和昌平歷史文化的發展脈絡來說,其實仔細捉摸一下也挺有嚼頭的。
提到胡同,南南還是想先科普一下,到底什么是胡同呢?胡同,也叫里弄、巷,是指城鎮或鄉村里主要街道之間的、比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區的內部,它是溝通當地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咱北京地區就管這類街道叫做胡同,那這胡同的名詞又是怎么來的呢?一般來說,有以下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在蒙古語、突厥語、滿語中,水井一詞的發音與胡同非常接近,在歷史上,北京吃水主要依靠水井,因此水井成為居民聚居區的代稱進而成為街道的代稱,由此產生了胡同一詞。
第二種說法,蒙古語將城鎮稱為浩特,蒙古人建元朝后,按照自己的習慣,將中原城鎮街巷也稱為浩特,后來浩特演化為火弄或弄通,進而演化成今日的胡同和弄堂。
第三種說法,胡同一詞是元朝時政治口號胡人大統的簡化版。
針對于胡同的來歷目前也沒有特別明確的統一說法,更多的人會把胡同理解為水井的意思。
一提到咱昌平的胡同,就必須說到昌平最著名的一縣三鎮——昌南沙,也就是昌平、沙河和南口,這里的昌平指的是過去的昌平縣城,今天的昌平城區,沙河和南口就是指這兩個鎮的中心區,昌南沙三鎮是過去昌平的三個中心地帶,人口、經濟、交通、政治等因素都在這三鎮匯集,咱們所說的昌平胡同也在這三鎮形成、發展并延續下來。
咱們昌平的胡同,集中于昌南沙三鎮,目前他們的現狀,南南只能用岌岌可危來形容。
這其中沙河的胡同現狀最慘,前幾年沙河的拆遷工作,已經把沙河鎮的胡同基本夷為平地,如今只能通過一些文字和影像資料來追憶和還原沙河鎮的胡同群了。
昌平城區的胡同大致被主要街道劃分為六片,目前來說有三片胡同相對保存完整,但其中有些胡同的住家為了將房子出租出去,將自己的平房升級為三到五層的小樓,胡同群變樓房群,等于消失……剩下三片胡同與居民樓和一些公共設施交叉分布,很多胡同都已經變成了一個單薄的地名而已。
目前來看最幸運的也就是南口鎮的胡同了,基本上保存了自南口胡同形成以來的名稱和布局,但因為南口胡同最早也就是形成于一百多年前京張鐵路在南口河灘建火車站之后,再加上南口地區居民的經濟實力肯定比不過昌平城區和沙河鞏華城一帶,所以從建筑的精美程度和歷史文化的悠久程度來說,又略遜一籌。再加上近幾年南口中心區一直有拆遷重建的小道消息和報紙報導出來的宏觀政策,一旦拆遷,南口胡同肯定是首當其中,屆時,這片胡同肯定就被一鍋端了……
這么看來,用岌岌可危來形容昌平的胡同南南覺得不足為過,新房代替舊房,樓房代替平房這是現代城鎮發展的大趨勢,從居住體驗的角度來說,樓房確實有著自己的優勢,胡同從多到少,從有到無,無論是在北京城,還是在南口鎮,這些都是大勢所趨,誰也無法阻擋。
南南覺得,胡同一方面是當地居民的居住生活區,在這里留有自己生活的印跡,一方面胡同的名稱和其中的一些建筑,是這個地區歷史發展和文化傳承的縮影,所以,應該把昌平的胡同好好地梳理和記錄一下。可能現在來做這件事兒或許有些為時已晚,但現在不做,再過五年、十年來做這些事情,恐怕真的就只能到檔案館、圖書館里查閱相關資料了,因為那個時候恐怕昌平胡同已經絕跡……
南南針對于胡同專題策劃大致分為四個步驟,第一記錄胡同名稱和由來,第二走訪胡同繪制胡同地圖,第三用影像記錄胡同,第四收集胡同里的故事,這四步由淺入深,工作量也是越來越大,這其中還請大家多多支持O(∩_∩)O~
說到昌平城區的胡同,我們就必須說說昌平城區的前世今生,如今的昌平城區,其實是在明代昌平縣城永安城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可惜的是永安城的城墻和鼓樓均已拆除不見了蹤影,只留下了諸如東關、西關、永安路、鼓樓東西南北街、北城根胡同等等名稱,昌平舊城永安城的城墻遺址就在今天昌平東西南北環路以內,四條環路就建在昔日的永安城護城河上,稍向內收就是永安城城墻的范圍。
我們所說的昌平城區的胡同,也就是指在昌平東西南北環路之間范圍內的胡同,其中這一大片區域被鼓樓東西南北街和政府街南北切分為了六個區域。
今天我們首先把昌平城區的胡同給大家曬一曬,曾經居住或者現在仍居住在昌平城區胡同的小伙伴們速度來圍觀,看看你家的胡同是否榜上有名,同時歡迎大家通過評論和留言的形式和我們嘮叨嘮叨屬于你自己的胡同生活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