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中國最早的小麥栽培證據(世界通史:最初的農人)

導讀中國最早的小麥栽培證據文章列表:1、世界通史:最初的農人2、瞭望|打好抗小麥之癌持久戰——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3、從西亞到中國,從山羊草到栽培小麥,史前一萬年發生了怎

中國最早的小麥栽培證據文章列表:

中國最早的小麥栽培證據(世界通史:最初的農人)

世界通史:最初的農人

一個新時代

八千年前,西歐人民還在舊石器時代,他們就是第1章后段所描寫的那些愛好圖畫的獵人。在更東方,一個新時代來臨了。新的發現和新的發明帶來了新的技藝。人類能夠生活得更舒適,文明露出了曙光。這個新時期通常被稱為“新石器時代”,一個更好的名稱是“農業時代”,因為農業的開端是這個時期最主要的特征。

在近東,農業時代開始于七千年以前或者更早一些。它實際上一直沒有真正結束。在這一章中,我們僅僅描述這個新時代的開端和早期進步的一些情況。

近東

我們將時時提到近東,因為這個地區是最初的幾個偉大文明的發祥地。它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歐、亞、非三大洲的會合點。近東是指環繞東地中海大片半圓形的區域,包括埃及、敘利亞、美索不達米亞、小亞細亞、愛琴海諸島、克里特島和希臘半島等地。在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有肥沃的沖積層和河邊洼地,那些黑色而膏腴的土壤,曾給最早的各農業國家出產過豐盛的莊稼。在小亞細亞、塞浦路斯以及近東的其他各處,都有豐富的銅礦礦脈,等待著最早的冶金工作者。河流給人們提供了運輸的方便,讓他們能夠駕駛獨木舟和小船,而東地中海則在貿易上和探險上為水手和商人們提供了一條極好的大道。

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當近東農業時代的黎明來臨時,西歐仍然徘徊在漁獵時代(舊石器時代)。在美洲,現代印第安部落的祖先們,大概也處在相似的生活階段。在北非,同樣也有舊石器時代的獵人生活著。但對這個時期的中非、南非,以及東亞、南亞,我們知道得很少。

栽種植物

從極早的時候起,無疑地,人們食用他們找到的野生漿果和果實,可能還有一些根菜和種子。也許有的種子偶然掉在宿營地上或洞口近處,被泥土掩蓋起來。當它們長出的時候,有人就想到在附近栽植種子,以得到方便的供應。毫無疑問,在獲得最好的收成之前,人們經過了許多次的試驗和失敗。不過最后在埃及和西亞,再后來在歐洲,人們都在栽種大麥、小麥、玉米、豌豆和小扁豆等。以后他們又種植大豆和蘋果,繼而又出現了其他谷類、水果和蔬菜。真正的農業開始了。人們把谷物曬干,貯藏起來,并把它做成無酵的面包。面包變成“生活的必需品”,而農業變成一個更燦爛的文明的基礎。

馴養動物

當植物逐漸地在固定的地方栽種和生長起來的時候,獵人也漸漸變成了牧人。在舊石器時代,多少萬年來,人們得到食物,都有賴于他們是否成功地成為獵人和漁夫。當野獸稀少或溪流干涸的時候,他們就得挨餓,有時甚至餓死。直到他們學會了栽種莊稼和馴養動物之后,他們才能有正常的、確定的食物供應。

第一種被馴養的野獸也許是狗。或許最初那些野狗徘徊于營地周圍,揀吃人們餐后剩下的肉和骨。逐漸地這些徘徊者膽子更大起來,跟人更緊,野性也漸漸被馴化了。在一段時間之后,狗變成了人的伴侶,成為他的行獵助手和忠誠朋友。

也許就是由于這種馴狗的經驗,啟發了人們馴養其他的野獸。也許因為當時獵物少了,有人想出要捉些野獸并把它們喂養起來以提供肉食。無論如何,人們開始喂養牛、山羊和綿羊等動物。因此,他們的肉食供應就更有把握了。同時,母牛和山羊都提供乳品。一些最早的牧人依賴乳品和奶酪作為食品,比依賴肉食要多。

根據我們獲得的證據,最初馴養牛羊的地方大概是西亞或中亞,但養牛像種谷一樣,很快地傳播到了各地。

瞭望|打好抗小麥之癌持久戰——專訪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康振生

“病蟲害是永恒的問題,處理這些問題不可能一勞永逸,而且病蟲害的種類和危害水平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作為應對,我們唯有加強抗病品種選育,加強作物病蟲測報預警,加強綠色低毒農藥篩選,加強公益性防控措施的應用推廣。”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扈永順 姚友明

科學有效防控農作物病蟲害,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近日發布了2022重大問題難題,如何科學有效防控小麥莖基腐病位列10個產業技術問題之一。

小麥赤霉病、條銹病、莖基腐病等被稱為“小麥之癌”,我國幾代科學家以及眾多農業工作者為守護糧食安全與之進行了不懈的斗爭。長期從事小麥重大病害發生規律與防控技術研究工作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康振生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近日,結合如何科學有效防控小麥莖基腐病,當前條銹病防控形勢為何依然嚴峻,怎樣對幾種主要的小麥病害進行有效防控等問題,《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了康振生院士。

與小麥病害打了一輩子交道的康振生認為“蟲不成災,病不流行”的關鍵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控”?!安∠x害是永恒的問題,處理這些問題不可能一勞永逸,而且病蟲害的種類和危害水平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作為應對,我們唯有加強抗病品種選育,加強作物病蟲測報預警,加強綠色低毒農藥篩選,加強公益性防控措施的應用推廣?!笨嫡裆f。

與小麥病菌爭奪糧食

《瞭望》:你是怎樣接觸并進入到植物病理學這一專業的?該專業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有何重要意義?

康振生:我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學生。在來楊凌的西北農學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前身之一)上學之前,我在陜西省石泉縣下鄉。在生產隊里,我辦過壓面機房,也養過豬。當年填報志愿時報的是西北農學院的農業機械化專業,后來被植物保護專業錄取了。我當時還不太明白這個專業究竟是干什么的,一個大隊會計告訴我是研究作物病蟲害的。

入學后,我們對知識的渴求非常強烈。大二時,教授植物病理學的李君彥老師課后開座談會,從一片發病的海棠葉子講起,說田間農作物也可能受到這個病原菌的侵染,引起病害造成損失。從那時起我就對植物病理學比較感興趣了,還跟李老師做了棉花病害防治的畢業實習。

確保糧食安全在我國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幾十年來,我們在追求農產品的高品質、高產量過程中,改變了農田環境,作物對病蟲害的抗病性降低。在現代農業生態環境下,我們的農業遺傳體系變得脆弱,病蟲害易造成流行和危害。植物保護、病蟲防控對我們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21年我國通過病蟲害防控,挽回糧食2500億斤,占到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8.3%;2021年,我國通過病蟲害防控,避免730億斤、占總產量26.3%的小麥減產。

《瞭望》:你帶領團隊創建的小麥赤霉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在我國主產麥區應用推廣,取得了哪些效益?

康振生:小麥赤霉病是一種世界性的穗部病害,可由多種真菌侵染引致。在我國,該病害主要流行于長江中下游冬麥區、華南冬麥區、黃淮流域冬麥區和東北三江平原春麥區,是小麥的主要病害和重點防治對象。小麥赤霉病不僅能造成小麥的嚴重減產,而且受侵染小麥籽粒含多種真菌毒素,可引起人畜中毒和嚴重疾病。因此,國內外都投入了大量財力及人力,用于該病防治策略和寄主抗病機制方面的研究。

1997年,我在德國做了幾年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明確了赤霉病菌的侵染時間、部位和途徑,糾正了國際上對侵染過程一些錯誤與不全面的認知。過去,大家認為盛花期是赤霉菌侵染小麥的主要時機,同時也是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最佳時機,后來,我們將這個時機糾正為初花期。

我們團隊篩選出了一批三唑類的殺菌劑,解決了國內防治赤霉病時藥劑使用單一問題。同時構建起赤霉病綜合防治技術體系,建立了“分區治理、主動出擊、見花打藥”的病害防控關鍵技術,這使得防治效果由原來的30%左右提高到如今的77%,年均挽回小麥損失56億斤。

《瞭望》:小麥條銹病常造成小麥減產10%~30%。你們是如何與小麥條銹菌變異這一世界難題持久作戰的?

康振生:小麥條銹病是通過空氣傳播的低溫真菌病害。幾十年來,我國一代代科學家不懈研究、辛勤工作,奠定了小麥條銹病的科研基礎。我的老師李振岐院士、陜西省農科院劉漢文研究員等老一輩科學家,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騎著毛驢,于夏秋季節在西北各地調查研究、模擬實驗。他們發現,每年我國東部小麥條銹病的發病菌源都是從西部吹過去的,而甘肅、青海、寧夏、陜西、四川等省區交界的區域,正是條銹菌藏身越夏的“越夏易變區”。條銹菌喜涼不耐熱,通過大氣循環遠距離傳播。西北地區海拔高、氣溫低,條銹菌可以順利越過夏天,一路向東傳播。當時還發現,原本作為抗病品種引進的洛夫林小麥,在“越夏易變區”被廣泛種植幾年后,對條銹病的抗病性幾近消失。老一輩科學家們認為,條銹菌致病性變異是小麥品種抗病性喪失的主要原因。

1982年到1983年,我們研究團隊幾乎踏遍甘肅南部所有鄉鎮,采集了近7000份小麥標本。經過調查及實驗分析,找到并首次在國內公布了使洛夫林小麥感染條銹病的新菌系。過去傳統學說認為條銹菌是無性繁殖,但我們團隊經過近十年的研究發現,病原菌之所以會發生變異,是因為自然界存在有性繁殖,小麥條銹菌正是在廣泛分布于西北山區的野生小檗上“生兒育女”,從而使“下一代”發生變異,產生致病性強的新菌系,導致原有抗病小麥品種喪失抗病性。這個問題的解答,對抗病品種選育、抗病害預測預報、抗病品種的合理布局,以及如何據此形成生物屏障意義重大。

我們將阻止條銹菌有性生殖的防控技術概括為“遮、鏟、噴”,即遮蓋麥垛、鏟除小檗和噴施殺菌劑,降低病原菌的變異速率。我們倡導建立了一套綜合防控方法,包括預防為主、綜合防治,重點控制越夏區、持續控制冬繁區等原則,還包括小麥種植結構調整、抗病品種合理利用、有性生殖控制、田間農藝措施、適時適用農藥等具體方法。現在,我國小麥條銹病防控已走在了國際前列,每年通過小麥條銹病綜合治理技術體系,我們能避免40億至50億斤的糧食產量損失。

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雷甸鎮雷甸村的一處麥田,黨員農機服務隊成員操作植保無人機對小麥進行病蟲害防治作業(2022年4月2日攝) 王正攝

樹立“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理念

《瞭望》:為何目前條銹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落實小麥條銹病防控,你有哪些建議?

康振生:我們的敵人——病原菌,它很聰明,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為什么條銹病又起來了?這幾年出現了一個新的菌系,即條中34號,這是致病性很強的一個優勢小種。實際上,病菌變異一直是我們面臨的問題,病菌一旦變異,那么我們生產上原來用的抗病品種也就喪失了抗病性。

2017、2020年,由于新菌系成為優勢小種,加上冬季溫暖,病原菌基數大,造成了條銹病高發、大流行態勢。但這個過程中農業科技人員測報準確,政府部門積極發動群眾并提供資金進行防控,最終把病害控制在危害水平下,也就是“有病無災”。我們今后還要做好對它有性生殖的阻止。新小種靠有性生殖產生,我們研發出了相應的防控措施,需要進一步推廣、應用,通過控制有性生殖降低病菌變異速率,延長小麥抗條銹型品種的使用年限,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式。

條銹菌夏天在西北地區的山區潛伏,因此控制西部的越夏菌源量,對保障小麥生產至關重要。一方面要調動群眾采取防控措施,還要進一步呼吁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這個問題并加大投入,把來年的基礎性工作做到前面;另一方面,小麥條銹病是一種氣傳性病害,病菌的運動軌跡要求我們開展跨區域的全周期性防控。在了解病原菌致病特性基礎上,加強抗病品種選育,將抗病性作為品種選育的重要指標。同時,還要注意抗病品種的合理布局,在不同區域布局不同基因的抗病品種,形成一個大區的生物屏障,阻止小麥條銹病流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政府、農民、植物保護專家等方面,不能“頭疼止疼,腳疼醫腳”,而是要根據其發生規律,設計一條綠色防控綜合控制體系。

《瞭望》:如何改進植保存在的重治輕防問題?

康振生:重治輕防會變成依賴以化學農藥為主的防控措施。新形勢下,必須樹立“預防為主,綜合防控”的理念,深入踐行農業綠色發展理念。

做好植保工作,涉及科技投入政策傾斜,涉及基層農技人員隊伍支持和條件改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有病有蟲不怕,只要蟲不成災,病不流行即可。

從研發角度講,需要了解新形勢下病蟲害發生規律,做好預測預報。明確農藥使用時間、用量。統籌考慮從播種到收獲過程的多種病蟲害對應措施,包括品種抗病性、生態調控、栽培制度,創造一個有利于作物健康,不利于病蟲害發生的生態體系,從本質上壓低病蟲害基數。還應加大病蟲害的預測和防控,通過植保、育種、有機農業等多領域專家充分合作,提高作物整體抗病水平。

研究小麥莖基腐病需多學科共同攻關

《瞭望》:為什么近年來小麥莖基腐病會在我國小麥主產區暴發成災?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防控?

康振生:莖基腐病是一種世界性的小麥土傳病害,最早于1950年發現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目前在美洲、歐洲、亞洲等數十個國家均有發現。在我國,小麥莖基腐病屬于新發病害,2012年在河南焦作沁陽首次報道。目前,該病在黃淮海小麥主產區河南、山東、河北、安徽、江蘇、山西、陜西等省擴展蔓延,發病面積逐年擴大,已經蔓延至西北、華北及長江流域麥區。尤其在豫北、豫中東、魯西南、魯西北、冀中南、陜關中、晉南等地區部分麥田造成巨大損失。據調查,一般病田損失可達20%左右,嚴重地塊損失達到60%以上。該病害除造成產量下降外,病原菌還可以侵染穗部造成穗腐?。ǔ嗝共。a生嘔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真菌毒素。

該病害發生危害,與品種抗性水平、耕作制度、土壤環境、田間病原菌數量以及氣候條件密切相關。目前生產上推廣種植的小麥品種抗性水平較低,大多數對莖基腐病表現感病或高度感病。我國黃淮麥區主要為小麥-玉米一年兩熟耕作制度,秸稈還田使病菌容易積累,加上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生態環境惡化、機械跨區作業造成病害傳播,都使病害易于發生和流行。氣候變化導致冬暖和小麥灌漿期干旱少雨,也加重了小麥莖基腐病發生及危害程度。

最近,來自全國的病理學家就面對這些情況應該開展哪些工作,進行了多次集中討論。我建議:一是盡快摸清家底,掌握各地病害發生分布、危害程度及病原種類;二是加強相關技術研發及應用提升病害監測預警水平;三是開展系統基礎研究明晰病害成災機理及病原物與寄主互作分子機制;四是高度重視抗病資源挖掘利用提高品種抗病性能;五是強化綠色高效防控技術和產品研發增強病害防控能力;六是盡快設立科技重大專項開展多學科聯合攻關。

建議設立小麥莖基腐病監測預警及綠色防控技術科技重大專項,組織全國相關研究單位優勢力量,加強植物病理、小麥育種、小麥栽培、土壤生態、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生物及化學農藥等學科聯合攻關,盡快構建我國小麥莖基腐病快速監測預警體系、有機集成病害高效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為保障小麥安全生產和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來源: 新華社

從西亞到中國,從山羊草到栽培小麥,史前一萬年發生了怎樣的演化?

上古時期,北方谷物一年一熟,農作物的春種、夏長、秋收、冬藏為一“年”。因此代表谷物成熟的“年”字,遂衍生出時間單位的含義。但有一種谷物的出現,打破了這種收獲的規律,它于秋季的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種,翌年初夏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這就是小麥。作為僅次于水稻的世界第二大主糧,小麥在中國有長達5000年的悠久種植歷史,因此對于小麥原產地的認定,國內長期存在“西亞說”和“本土說”兩種聲音,那么,小麥的“籍貫”在哪兒呢?

作為僅次于水稻的世界第二大主糧,小麥在中國有長達5000年的悠久種植歷史。

白堊紀時期的古老演化

在植物分類學上,小麥與水稻、小米、玉米、莜麥、高粱等谷物一樣,都屬于一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其原始狀態為草質。由于其種子產量高、易收集、耐貯藏,單位重量所含的營養價值也很高,所以在人類進化中被人工選擇,成為世界四大主糧之一。作為當前世界糧食作物的主流,禾本科植物最早出現在一億年前的晚白堊紀時期。

植物分類學上,小麥與水稻、小米、玉米、莜麥、高粱等谷物一樣,都是一年生的禾本科植物,原始狀態為草質。

當時地球正值中生代的最后一個紀元—白堊紀,大部分的陸地仍由淺海覆蓋,青藏高原還在波濤洶涌的特提斯洋之下,這里氣候溫暖,是海生動、植物發展茂盛的地域。洋流把水氣帶到了更深的內陸,所以占據統治地位的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的繁盛也讓恐龍迎來了鼎盛期。此時包括禾本科植物在內的被子植物悄然興起。

下列圖片中的指示物

白堊紀早期是一個溫和的“冰室”世界。冬季會出現霜雪。寒溫帶森林生長在極地。

晚白堊紀的氣候比今天溫暖,兩極沒有冰帽存在。恐龍隨著季節變化在暖溫帶和寒溫帶間遷徙。

到了白堊紀晚期,強烈的地殼運動加上大陸漂移,導致氣候顯著旱化,原本占據優勢的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逐漸沒落,而被子植物由于已經進化出相對完善的花、葉子和果皮等,能夠更好地保護種子進行繁衍,適應環境的能力更強,于是包括禾本科植物在內的被子植物取代裸子植物成為陸生植物中新的王者,這一過程被稱為“白堊紀陸地革命”。

白堊紀晚期,強烈的地殼運動加上大陸漂移,導致氣候顯著旱化,原本占據優勢的裸子植物和蕨類植物逐漸沒落。

中國熱河生物群的復原,各種各樣的鳥飛翔在密林中

暴龍正在圍攻蜥腳類。地面上鋪滿了花朵和被子植物中的草本類。

之后白堊紀末期小行星撞地球帶來讓統治地球1.6億年之久的恐龍時代徹底終結,約75%—80%的物種滅絕,被子植物卻最終憑借超強的適應能力挺過了災難,特別是禾本科植物,完成了從熱帶到寒帶乃至極地,從酸性土到堿性土乃至鹽堿地,從高山之巔到平原乃至沼澤地,從荒漠到森林乃至灘涂的全覆蓋。

整個禾本科中又分為蘆竹亞科、竹亞科、假淡竹葉亞科、畫眉草亞科、黍亞科、稻亞科、早熟禾亞科。

水稻屬于稻亞科,主要熱帶、亞熱帶演化,而小麥則屬于早熟禾亞科。

小麥的演化過程

整個禾本科中又分為蘆竹亞科、竹亞科、假淡竹葉亞科、畫眉草亞科、黍亞科、稻亞科、早熟禾亞科,其中水稻屬于稻亞科,主要熱帶、亞熱帶演化,而小麥則屬于早熟禾亞科,離開熱帶向溫帶、寒帶和高寒地帶開拓后,發展成為禾本科中最大的亞科,不過相比早熟禾亞科之下的針茅屬和早熟禾屬來說,小麥屬實在不起眼,這是因為早在250萬年前小麥剛與近緣的山羊草屬分開時,還只是孤零零的一個種。

大約100萬年前,小麥屬小麥種才分化成兩個彼此存在生殖隔離的種:一粒小麥和烏拉爾圖小麥。

50萬年前,烏拉爾圖小麥與山羊草屬的擬山羊草突破生殖隔離發生雜交,形成了野生的二粒小麥和提莫非維小麥。

直到大約100萬年前,小麥屬小麥種才分化成兩個彼此存在生殖隔離的種:一粒小麥和烏拉爾圖小麥。不過在50萬年前,烏拉爾圖小麥與山羊草屬的擬山羊草突破了生殖隔離,發生天然雜交,形成了野生的二粒小麥和提莫非維小麥。如此到1.4萬年前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時,小麥屬僅有4個野生種,其中分布最廣的一粒小麥主要分布在西亞,包括安納托利亞高原、黎凡特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當時一粒小麥主要分布在西亞,包括安納托利亞高原、黎凡特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除了依靠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滋潤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外,均屬于地中海的東海岸,屬于地中海氣候。

這些地方除了依靠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滋潤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外,均屬于地中海的東海岸,在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氣候,是世界13種氣候類型中唯一一種雨熱不同期的氣候類型。野生一粒小麥為了熬過干熱的夏季,便演化成了一年生植物,種子在冬季到來前萌發,以幼苗的形式越冬,再到春季氣溫回升時迅速拔高、開花結實,趕在酷夏到來之前,全株死亡,只留下成熟的種子在土壤中休眠蟄伏,等待下一個冬天的到來。

在西風帶與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交替控制下,形成了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的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氣候是世界13種氣候類型中唯一一種雨熱不同期的氣候類型。圖為各種氣候的氣溫與降水分布圖。

這與我國冬小麥的生長過程如出一轍,而且也正是因為每一代小麥的生長周期只有不到一年的時間,所以其獲取的營養絕大部分都留給了下一代,也就是種子身。于是那些個頭又大又飽滿的種子,更有利于萌發,開始下一代的生命周期。這種特性正巧被在此狩獵采集的史前人類所認知,這些能夠填飽肚子的谷物就開始被人類采集食用,而這個地方就是包含了黎凡特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新月沃地”。

全球的地中海氣候分布區,地中海的東海岸也就是西亞黎凡特地區正是地中海氣候。

1.28萬年前,整個地球因為“新仙女木事件”(假說是因為彗星撞地球),在短短十年內,平均氣溫下降了7—8℃

在1.45萬年前,新月沃地的降水量明顯增加,舒適的氣候讓人類大量繁衍,進入到定居定居生活,或許是為了收割這里的野生谷物,也或許是要把谷物碾磨成粉,于是石刀、石杵臼等磨制石器開始大量出現,人類也由此進入新石器時代。但到了1.28萬年前,整個地球因為“新仙女木事件”(假說是因為彗星撞地球),在短短十年內,平均氣溫下降了7—8℃,并且這次突然降溫持續了約1100年,直到11500年前,氣溫又突然回升。

新仙女木事件的突然降溫持續了約1100年,直到11500年前,氣溫又突然回升。圖引地球知識局。

史前一萬年前,世界三大農業起源中心幾乎同時走上農業生產的道路,像同時打響了起跑指令一般。

這次氣候劇變,直接導致長毛猛犸象、劍齒虎等生物突然滅絕,與此同時,新月沃地也變得干冷,野生動植物資源大為減少,大量人口也被餓死,于是在西亞的現代智人在絕望中被迫開始種植植物,給自己生產糧食,于是人類最早的農業就此起源。而特別適應西亞氣候的一粒小麥自然成了被馴化的首選。實際上,不僅是西亞先民在10000萬年前走上了農業生產的道路,在遙遠的東亞,幾乎在同時間,華夏先民也開始馴化水稻(參見《史前一萬年,農業文明為何在世界各地同時出現?巧合還是必然?》)。

第一種被馴化的是一粒小麥,之后的是二粒小麥,后來二粒小麥偶然與野生粗山羊草發生天然雜交,形成普通小麥

第一種被馴化的野生小麥是一粒小麥,之后的是二粒小麥,緊接著到8000年前,在外高加索到伊朗北部的里海沿岸,栽培二粒小麥偶然與當地特有的一種野生粗山羊草發生了天然雜交,最終形成了普通小麥,小麥屬由此就有了第5個種。由于普通小麥更耐旱耐寒,所以很快就取代一粒小麥和二粒小麥,成為栽培最廣的小麥。后來,野生提莫非維小麥也被馴化,今日仍在格魯吉亞西部有少量栽培。1960年蘇聯植物學家更是在此意外發現了一種由提莫非維小麥和野生一粒小麥天然雜交形成的茹氏小麥,自此小麥屬現有的6個種全部出現。

在日常使用上小麥的品類區分圖。

植物考古和分子生物學對小麥發源地的認定

這些發現,正是通過分子生物學和植物考古學研究的結果,所謂植物考古學屬于考古學中科技考古的分支,是通過考古發掘發現和分析古代植物遺存,來研究古代人類與植物的相互關系,以此復原古代人類生活方式和解釋人類的文化發展與過程。但植物屬于有機質,長時間掩埋會被分解腐蝕掉,所以尋找古代植物遺存,只有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才行,這種情況就是“炭化”。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對安徽禹墟遺址的文化層土壤標準浮選過程中,發現了6粒距今4100年的小麥炭化顆粒。

所謂炭化,就是植物在古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被火燒后,沒有被燃燒成灰燼,但已經炭化的物質,便是植物炭化遺存。炭化植物遺存屬于無機質,化學性質穩定,即便埋藏在土壤里上萬年也不會被分解,再加上炭化植物的密度比較小,所以考古中會將遺址堆積土壤放入水中,以分離炭化植物遺存和土壤顆粒,這便是“浮選法”。廣泛應用在當前的考古發掘中,也因此在中國境內發現了幾十處有小麥和水稻炭化遺存出土的史前遺址。

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托斯特鄉闊依塔斯村的通天洞遺址,出土了5200年前的小麥炭化顆粒。

中國境內早些年出土小麥遺存的史前遺址年代分布圖。

在這些遺址中,小麥炭化顆粒出土時間最早的是在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托斯特鄉闊依塔斯村的通天洞遺址,經過碳14測定后時間確定為5200年前,而在黃河中下游出土的小麥遺存最早的是在山東海岱地區,如聊城校場鋪、膠州趙家莊、日照兩城鎮和日照六甲莊遺址,時間在4200-4500年前,而中原地區二里頭遺址的小麥遺存出土則在3900?3600年前,西北地區的小麥遺存出土則集中在4000-3200年前,如甘肅東灰山遺址上限為3800年前,甘肅金塔火石梁遺址和缸缸瓦遺址則在4000-3700年前。

中國各地區部分史前遺址出土小麥遺存的時間表

但這些遺址出土的炭化小麥顆粒時間遠晚于西亞和中亞地區的出土。當然更有趣的是,通過對考古出土農作物遺存的鑒定和統計發現,秦漢以前考古遺址出土的農作物數量雖然不少,但僅有六個種類,即水稻、谷子、糜子、大豆、小麥和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谷,這其中作為糧食作物的水稻、谷子(小米)、糜子(黃米)、大豆均是原產于中國,僅有小麥是外來傳入。

春天是小麥迅速生長的時期,需要大量降水,但溫帶季風氣候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之間,春天反而格外干旱

其實小麥這種適應于地中海氣候的西亞谷物,并不是很適應中國北方的溫帶季風氣候,畢竟春天本是小麥迅速生長的時期,需要大量降水,但溫帶季風氣候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之間,春天反而格外干旱,所以便有了民諺“春雨貴如油”之說。也因此秦代前,小麥僅在便于灌溉的河岸地帶,種植面積有限,當時人們食用的是更耐旱的谷子和糜子。直到漢朝后,大修水利灌溉以及復合石磨的普及,小麥才開始大面積被種植,傳統的粒食才被面食(麥粒磨成面粉食用)取代。

漢朝后,大修水利灌溉以及復合石磨的普及,小麥才開始大面積被種植,傳統的粒食才被面食取代

當然對于學術研究,堅持揚棄才能得到比較公允的結論,但仍是存在一些矯枉過正的人,他們不承認西亞和古埃及考古的可靠性,不承認中國古代文獻記載也存有失真的情況,不承認西亞西亞早期農業活動對普通小麥雜交起源的促進作用,不承認普通小麥在西亞的單次起源等等,但若是說小麥起源西亞不僅是植物考古學上的結論,還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結論,恐怕也會一并否認分子生物學這門同樣從西方傳來的學科以及用其開展作物起源研究的合理性吧。

越來越多的考古發掘表明,不單是小麥,還有大麥、黑麥、高粱、牛、馬、貓、毛驢、山羊、綿羊等均是西傳之物

在張騫鑿空西域,開辟絲綢之路之前,在我們很多人認為的史前蠻荒時代,東西方就一直存在文化交流。

但真理越辯越明,越來越多的考古發掘表明,不僅僅是小麥,還有大麥、黑麥、高粱、牛、馬、貓、毛驢、山羊、綿羊等動植物均是西傳之物,只是這個西方并非單指歐洲,而是中國以西的地方,范圍是中亞、西亞、非洲及歐洲??梢哉f在張騫鑿空西域,開辟絲綢之路之前,在我們很多人認為的史前蠻荒時代,東西方就一直存在文化交流。

中華文明之所以偉大,之所以源遠流長,正是兼容并蓄,海納百川。

當然承認一些資源或文化是西傳,也完全無損中華文明的偉大,相反中華文明之所以偉大,之所以源遠流長,正是兼容并蓄,海納百川。

參考文獻:

《禾本科植物的起源、進化及分布》—韓建國 李楓;

《黎凡特的納吐夫文化-農業起源的開端》—Bar-Yosef O著, 高雅云譯;

《中國早期小麥的考古發現與研究》—靳桂云;

《中國六倍體普通小麥獨立起源說》—陳恩志;

《中國古代農業的形成過程--浮選出土植物遺存證據》—趙志軍;

上期回顧:從救荒糧到釀酒原料,原產于非洲埃塞高原的高粱在中國經歷了什么?

備注:本文僅為一家之言,歡迎指正轉發。另文中配圖部分引自網絡,如有版權私聯請刪。

小麥、牛和羊的傳入是怎么刺激中華文明的成長的

《張宏杰簡讀中國史》書封

在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曾經受到過外來文明因素的重要影響。比如青銅技術,再比如小麥、黃牛和羊這些物種。這些都是從中亞一帶傳進來的。

有人說,牛、羊都是六畜之一,難道不是中國本土的物種嗎?

還真不是。中國內地的所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都沒發現過公元前2500年之前的馴養黃牛和綿羊的遺骸。

事實上,考古學家公認,人類文明最早期的一些馴化物種,幾乎都是在中亞和中東出現的,比如距今10000年前,人類在中亞西部馴化了小麥;也差不多同時,也就是10000年前,人類在中東馴化了綿羊和山羊;距今8000年前,人類在中東一帶馴化了黃牛。

小麥

“根據考古資料,中國沒有小麥、大麥和燕麥栽培過程的證據”,“綿羊和山羊引入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和小麥、大麥的東傳是平行發生的”,這些馴化物種,小麥、牛和羊,傳入中國的途徑和青銅相同,它們先是傳入新疆,然后傳入了中原。在公元前2500年之后,馴養的牛和羊的骸骨開始出現在中國內地的遺址中,而且數量越來越多。所以考古發現,在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公元前2500年以前用來祭祀的供品一直是豬,從來沒有出現過牛和羊。而到了商周時代,就普遍地改用牛和羊了?!爸性貐^,除了傳統的豬殉葬外,綿羊首先在河南偃師商城成為殉葬儀式中的組成部分。這種做法在商代晚期的都城安陽殷墟變得更加司空見慣?!盵5]商代甲骨文中多次提到“太牢”和“少牢”,太牢就是指祭祀時用牛、羊和豬,少牢就是只用羊和豬。

因此,六畜之中,只有一半,也就是豬、狗、雞,是中國的土產。其他三種,馬、牛、羊,都是從中亞傳進來的。

那么,牛、羊、小麥的傳入,和中國早期王朝的出現有什么關系呢?

它們提高了生產力。

中國本來沒有食草的馴養動物,豬、狗、雞都不吃草。所以牛和羊傳進來后,既不會跟中國本土的豬、狗等傳統家畜爭奪食物,又為中國人提供了大量的新的肉食來源。

小麥是一種高產農作物,中原地區原來都是種小米的,但夏代之前突然開始普遍種植小麥。

因此,這些外來物種的貢獻首先是提供了大量食物,支持人口增長。

“外來馴化的動植物,如小麥、大麥、綿羊、山羊和黃牛,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在二里頭和商時期逐漸成為常見之物,成為新的食物來源,使城市中心的人口迅速增長,也促進了早期國家疆域的擴張?!?/p>

黃牛

其次,小麥和青銅的引進,提升了中國人的組織能力。

“由于小麥是需要灌溉的農作物,因此它的大面積種植需要公共管理系統對水源進行分配與調節。”這就需要出現新的社會管理組織,正是這種需要促進了中原文明的發展。而青銅器的出現,更促進了文明不斷成熟。因為與石器和木器相比,青銅器的制造要復雜許多倍,需要通過大規模的精密的社會組織行為才能實現。

“考古資料顯示,如果沒有吸收來自中國之外的很多新技術,中國文明不可能達到這么高的復雜程度。最顯著的發明如青銅技術、馬車、小麥、大麥、馬、山羊、綿羊,都是從中亞傳入中國的?!c外部世界的交流刺激了中國社會政治與技術的發展。外來技術被中原居民改造,并被納入本土的社會政治與精神觀念系統?!?/p>

所以夏文明的出現并非偶然,是外因和內因交互作用的結果?!巴鈦泶碳こ3R鹳|變。日本近萬年的繩紋時代文化發展緩慢,受外來文化影響彌生時代文化發展異常迅速。中國的新石器時代6000多年發展緩慢,進入青銅時代明顯加速。”

“在國家形成期,從二里頭到商,(外來)技術運用之密集度與強度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張宏杰簡讀中國史”系列)

本文內容選自《張宏杰簡讀中國史》一書。

好品山東 | 一顆小麥在山東能幻化成什么?

小麥作為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在全球大部分國家的飲食結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無論中國及東亞國家的面食、西方的面包、阿拉伯的烙餅,都離不開小麥。在糧食安全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甚至可以說,誰控制了小麥,誰就控制了世界。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小麥生產國和消費國。2021年,中國小麥產量為1.37億噸,居全世界第一,約占全球產量的17.6%。

【小麥與山東結緣】

這種原產于西亞新月沃地的禾本科植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傳入中國。目前,中國北方出土小麥遺存最早的地點在山東膠州,通過碳十四測年,那顆小麥的年代為距今4450年前。

在甲骨文中,“來”字就取形于小麥。

《詩經·周頌》中有“貽我來牟,帝命率育”句,宋代朱熹注為“來,小麥;牟,大麥也”,清代徐灝《說文解字注箋》:“來本為麥名?!惫粽J為,以“萊”作地名的,即為“來”,大多與“麥”有關。

山東地區有著眾多帶“萊”字的古族名、國名和地名。在遠古,山東中東部的部族被稱作萊夷,王獻唐先生考證:萊人之名源于萊人善于培育小麥。西周初年,山東龍口附近還出現了萊子國。此外,像萊州、萊西、蓬萊、萊蕪、石萊、徂徠山、膠萊河等地名皆可印證山東種麥的悠久歷史。

不僅如此,“齊”字也與麥子有關。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釋義:“齊,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奔坠俏闹械凝R字,就是由三棵麥穗來表達的。換言之,齊地之所以得名,原因也在于小麥。

【產量排頭兵】

如今,山東作為大國糧倉,可謂是“端牢中國飯碗”的中堅力量。2021年,山東小麥產量約達2636.66萬噸,占到全國總量的兩成。

其中,菏澤市總產最高,超過400萬噸,為全省貢獻超過15%的小麥;德州市單產登頂,達到466.82公斤/畝,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中國小麥單產為5863公斤/公頃,折合約390.87公斤/畝,德州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麥種基因優良】

山東不僅是產量巨無霸,對小麥的加工更稱得上是全產業鏈聯合體“航母”。以濱州中裕食品為例,他們把一粒小麥“變”出了谷朊粉、特級酒精、赤蘚糖醇、膳食纖維、蛋白肽等十大系列600多種產品,實現了三個“全國第一”。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截至目前,山東省內共有6個國家級制種大縣、15個國家級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

中裕同樣注重優質麥種的選育,是全國獲得獨立小麥育種權的農業龍頭企業之一。成立了中裕農業科學研究院育種研發中心,建立起6.5萬畝優質小麥育種基地和260萬畝標準化訂單種植基地。目前已自主研發出“裕田麥119”“裕田麥126”等12個優質強筋小麥品種。

濱州市濱城區90%以上的耕地,都種植中裕的小麥良種。優質小麥訂單種植總面積已經達到260萬畝,帶動35萬農戶年增收5.1億元,讓共同富裕落到實處。

【加工強科技】

強筋小麥、抗旱小麥、富硒黑麥……在擁有高品質原料的基礎上,麥子們進入加工環節。

初加工時,僅提取20%最精華部分,生產各類高檔功能專用粉,以及面食制品。次粉和中路粉進入深加工,生產谷朊粉、特級食用酒精、膳食纖維等系列產品;再向下游延伸烘焙食品、速凍食品、節日食品、功能食品。

科技創新是產業之基。近年來,中裕與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等院所加強合作,全力攻堅小麥精深加工與功能食品研發。

其中,與江南大學合作的“小麥麩皮高值化綜合利用及其產業化途徑研究”項目,成功入選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從小麥麩皮中成功提取出高品質小麥膳食纖維,科學配制出中谷維系列產品,提高產值30%以上。

在濱州中裕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園里,谷朊粉、特級酒精、赤蘚糖醇、膳食纖維車間已經投產;以小麥加工副產物生產蛋白肽實現重大突破,大幅提升小麥利用價值。

憑借科技研發優勢,中裕承擔各類科技項目38項,取得發明專利等17項;累計取得科技成果36項,其中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3項,市級科技進步獎11項?;趯|量的堅守,中裕先后獲得綠色食品認證11個,有機食品認證3個;先后有20多款產品入選中國好糧油名錄。

此外,中裕與家樂福、大潤發、易初蓮花等大型商超合作,建立銷售網點2.2萬家,社區終端店30萬家,覆蓋全國。在線上,產品登陸電商平臺。在餐飲零售服務中,打造了“中裕食品快餐”、“法蘭卡1876”、“面食家”、“麥便利”等品牌,直營店300多家。

現代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等多種產業的深度融合,讓中裕在2021年實現銷售收入85億元,讓山東農民增收,讓優質食品端上全國千家萬戶的餐桌。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