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飆車7破解版(2019年旗艦手機橫評:22機混戰就是這么樸實無華)
[PConline 專業評測] 2020年,一個小時候經常能在教材上看到的年份,一個讓無數人憧憬的年份,就要在幾天后成為現實。
而在即將過去的2019年里,智能手機市場的廝殺依舊慘烈,各種新技術、新噱頭層出不窮。5G的提前到來,整個國內手機市場已經亂成了一鍋漿糊。
懷著總結2019年智能手機發展情況的目的,接下來我將進行偉大的2020年到來之前的最后一次年度手機橫評。再不做的話就要被消滅了。
參選機型
為了這次年評,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首先,我打開了我們存放評測用機的倉庫,然后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拿走了其中22臺手機,其運動量和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本著“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的原則,我挑選了以下22款手機參加2019年度手機橫評:
這22臺手機都是各個品牌的當打旗艦或者次旗艦,最適合參加橫評了。如果說你沒有看到你心目中應該出現在這份榜單里的機型,不要把原因想得太復雜,只是單純地因為我們的庫存里沒有。
“群魔亂舞”的拍照
評測就像斗地主,一上來就王炸豈不妙哉?本次年評我就先從拍照說起。
僅供參考
在正式開始拍照評測部分之前,先來回顧2019年所推出的手機產品,聊一聊今年手機影像的發展大勢和未來展望:
1、真多攝、偽多攝的問題依然存在。如今,連不少千元機都普及了多攝,可見多攝像頭不僅僅是氣派,更是自己影像實力的體現。 不過,不少手機的多攝僅用于湊數,不僅像素低,而且實際應用場景并不多,對用戶的拍照體驗并沒有實質性的幫助。
2、超廣角系統的快速普及。在上一年的手機影像總結中,我曾大膽預測:超廣角鏡頭將2019年全面開花??纯磪⒓舆@次年評的機型,你們就知道我沒說錯了。
不過,超廣角鏡頭在2020年依然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空間。最近我們留意到,有一些廠商開始把以往通常拿來做主攝的傳感器用去做人像或者其他專門用途的鏡頭,這種做法有可能會在明年應用到超廣角鏡頭上,說不定IMX 586到了明年僅僅是一顆超廣角鏡頭。借助高素質的超廣角鏡頭,廠商可以開發出超級視頻防抖來滿足用戶越來越挑剔的視頻拍攝需求。
3、高像素、潛望攝像頭系統即將普及。6400萬像素、1.08億像素的傳感器已經在今年出現,1.92億像素傳感器傳聞也在路上。此外,高通驍龍865的ISP支持最高2億像素傳感器,不管大像素方向是對是錯,總之上游供應鏈已經做好了準備。大像素方向的錯對我不敢說,但「真香定律」一般不會錯。
截至撰稿時,目前市面上在售或即將開售的潛望式攝像頭手機產品僅有三款:OPPO Reno 10倍變焦版、和新鮮出爐的 Pro。隨著三星S11系列的入局,明年應該會有更多的潛望式攝像頭產品問世。
4、大尺寸傳感器逐步普及。在2019年上半年,擁有1/2.0英寸大小的索尼IMX 586已經稱得上尺寸驚人,然而隨著下半年1/1.7英寸、1/1.3英寸的到來,1/2.0英寸都變成了「弟中弟」。在上游廠商的不斷努力下,廠商的影像力競賽的主戰場逐漸轉移到傳感器上,甚至會出現更多獨家定制的情況。
展望完未來,我們回到現實。參加本次年度橫評的22款手機涵蓋了單攝到四攝。此次拍照評測分為 白天樣張、超廣角樣張(如果有的話)、 變焦畫質對比(系統默認的幾個檔位,如2X或3X、5X等)以及 超級夜景四個部分。
。因為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專門的、詳細的拍照對比評測,因此本部分在對比時更加貼近日常的使用,看照片體驗,對其第一眼效果、顏色等進行評價。事不宜遲,用照片說話。
▲白天樣張對比
色彩對比
在這22款機型中,絕大多數機型都采用了旗(年)艦(貨)傳感器——索尼IMX 586,也有部分機型采用了定制版傳感器(如華為系),只有極個別機型采用了三星的傳感器(如vivo NEX 3、realme X2 Pro等)。
在傳感器水平基本在頂級的情況下,畫質一般就不存在什么問題了,那么我們的白天樣張對比,就先食“色”。
白天色彩對比1
白天色彩對比2
白天色彩對比3
這組花卉拍攝于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所有的手機均打開了自己的AI拍照模式。
測試小結:
1.在自家的最強模式下,中興家族的兩位成員的成像出現了曝光不足的情況,整體的畫面偏暗。
2.其他幾組對決中,情況基本就是定位越高的手機顏色也會相對更加討喜,但都不會出現過大的顏色偏差;同時一些上市時間較短的機型仍需要固件的升級來獲得更加穩定的成像。
3.在這22組照片中非要選出一個前三的話(排名不分先后),分別是: 蘋果iPhone 11 Pro Max(最佳白平衡和肉眼還原度)、 華為Mate30 Pro 5G (畢竟撰稿時剛取得DxOMark天梯第一,有濃濃的「德味」)、 榮耀V30 Pro (顏色濃而不艷,整體的層次十分不錯)。
顏色是一家廠商的基礎調教,對于每一個用戶來說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這里就不對所有的廠商進行一一點評。如果你不喜歡直出的色彩,一個濾鏡就能解決。但如果是追求即拍即用的懶人,廠商的成片風格或許是他們購機時需要考慮的因素。
超廣角樣張對比
在2019年,基本所有的廠商都扎堆發展手機超廣角拍照,在這一年的時間中,各廠家對超廣角的顏色調教、邊緣畫質控制有沒有取得突破呢?
廣角和超廣角對比&邊緣畫質對比1
廣角和超廣角對比&邊緣畫質對比2
廣角和超廣角對比&邊緣畫質對比3
廣角和超廣角對比&邊緣畫質對比4
廣角和超廣角對比&邊緣畫質對比5
紅魔3S和黑鯊游戲手機2由于自己游戲手機定位的緣故,無緣參與超廣角對比(兩者均無超廣角鏡頭)。另外,在邊緣畫面的選取上,由于不同機型的最大角度存在差異,故我們選取了畫面右上角的最邊緣部分,以最極限的情況獲得手機的最極端畫質情況。
測試小結:
1.經過了一年的發展,主流廠商在主攝和超廣角成像統一性上均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均一性是指廣角和超廣角不會因為不同的鏡頭,出現畫面質感、曝光度出現十分明顯的差異情況),只有極個別的選手,在切換超廣角后出現了明顯的過曝、白平衡失準和HDR效果急劇下降的情況。
2.在最極限的畫質情況下, 華為Mate30 Pro 5G、榮耀V30 PRO、榮耀20 PRO 的邊緣畫質變現最佳,特別是華為Mate30 Pro 5G,依賴其超廣角傳感器極高的分辨率,即使是畫面的最邊緣也沒有出現解析力不足、畫面涂抹感強的現象。
3.在今年首次加入超廣角攝像頭的蘋果iPhone 11 Pro Max,局限于像素值,其超廣角畫面邊緣的解析力稍顯不足。但蘋果一直引以為傲的畫面曝光均一性,在這次的對比中依舊能保持,老對手三星Galaxy S10 的表現同樣如此。
▲變焦:光學、潛望與數碼的對決
在這22位選手中,既有采用2倍、3倍光學變焦的機型,也有采用潛望式結構的前衛技術選手。手機變焦到底是吃「軟」還是吃「硬」呢?
變焦畫質對比1
變焦畫質對比2
變焦畫質對比3
變焦畫質對比4
變焦畫質對比5
變焦畫質對比6
手機的變焦不僅僅考察其變焦能力,對于專門搭載長焦鏡頭的產品來說,更是考驗其傳感器素質、光學設計與軟件算法的配合程度。
測試小結:
1.在以上22組對比測試中,很多機型在變焦后會出現白平衡漂移的情況:在同樣的拍攝場景下,兩張照片甚至出現明顯的冷暖色偏向。
2.在主攝的中心畫質比拼中,經過了反復的挑選、比對,在默認像素的情況下,一加7T Pro、 5G的中心畫質無疑是最討人喜歡的,畫面純凈而解析力高。
3.在各自的第一檔默認變焦模式時,在畫面的解析力方面和vivo NEX3 5G會出現相對較好的畫面觀感。在這一組對比測試中之所以沒有選取 5G,一方面是因為其相對較低的默認像素,二是因為RYYB傳感器導致其白平衡一直處于偏暖的狀態,影響了其最后的成片質量。
此外,部分機型手機產品出現了5X、甚至10X的默認變焦檔位。在這類長距離變焦的場景下,潛望與普通的光學變焦又有著怎樣的差距呢?我們選取三位代表選手,分別是代表混合變焦、普通鏡頭的華為 5G,采用混合光學變焦、潛望式鏡頭的OPPO Reno 10倍變焦版和普通數碼變焦的OPOO Reno Ace。
華為Mate30 Pro 5G
OPPO Reno 10倍變焦版
OPPO Reno Ace
通過這三組樣張的對比,高下立判。OPPO Reno 10倍變焦版在極限10倍變焦的情況下,借助潛望式鏡頭,獲得更好的畫面解析力,而其他兩位選手在畫質上總有一種模糊的朦朧美。
▲夜景: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夜神」
在2019年,是手機手持超級夜景爆發的一年,下至千元機、上至旗艦都配備了超級夜景算法,夜晚拍不清、怕手抖的情況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那在標準拍照模式下,與超級夜景對比,提升到底有多大呢?
普通模式&超級夜景對比1
普通模式&超級夜景對比2
普通模式&超級夜景對比3
普通模式&超級夜景對比4
普通模式&超級夜景對比5
測試小結:
1.從實際的夜拍效果上來看,雖然RYYB傳感器拍照會出現白平衡偏黃的問題,但其夜拍高感自帶buff,讓華為Mate30 Pro 5G穩坐「夜神」的寶座。而超級夜景模式相比普通模式,整體畫面的觀感提升最為明顯,整體畫面通透而純凈。
2.三星Galaxy S10 在祖傳傳感器偏小的的劣勢下(1/2.55英寸),硬是靠可變光圈技術、超級夜景算法,在夜拍場景面對1/2.0、1/1.7英寸傳感器的競品都毫不怯場,不得不讓人期待明年更換大底傳感器的三星Galaxy S11 。
3.首次在蘋果上出現的超級夜景算法,面對競品可怕的手持快門速度、超簡易使用的體驗,蘋果的超級夜景算法還停留在智障夜景算法的階段,無論是拍照的體驗還是畫質的提升上與競品都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可能會有人好奇,為什么突然間少了紅魔3S和黑鯊游戲手機2這兩位選手。回答:作為專業的游戲手機,在這個環節大家就放過他們吧。
性能過剩永遠是偽命題
僅供參考
我已經忘了從哪一年開始,蘋果的A系列處理器在性能上就甩開了安卓的旗艦處理器大概2.51個身位。時間來到2019年,iPhone和安卓陣營的性能差距依舊和往日一樣,我的青春還沒有結束。
高通近兩年有向“膏通”發展的趨勢,不過主要表現在中高端處理器,旗艦定位的驍龍800系列處理器還是安卓陣營的扛把子;麒麟處理器則穩扎穩打,經過多年的積淀發展之后,用一顆麒麟980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參加本次橫評的22款機型共覆蓋了七個我們耳熟能詳的處理器。在這七款處理器中,高通驍龍845是唯一一個采用10nm制程的處理器,但嚴格意義上它已經不是當打的旗艦處理器了;而麒麟990 5G是其中唯一一款5G SoC,而且這個領先優勢將長達1年。
▲理論性能測試
想要直觀地了解一顆處理器的性能強弱,跑分是最無聊但最簡單的方法,這也是每個評測的保留節目。
通過觀察可以看到,驍龍855 Plus機型的跑分集中在46萬-49萬這個區間,表現優異的能跑到50萬分以上;驍龍855機型跑分集中在43萬-45萬這個區間;而下半年閃亮登場的麒麟990系列芯片的成績普遍為48-49萬分。
做完理論性能測試后,我們的感想有兩點:
一、在絕對性能上,iPhone還要領先安卓陣營多少年?
二、面對新的旗艦芯片,驍龍845老矣,的確該下放到中端機型去虐菜了(可惜不支持5G)。
▲游戲表現實測
縱使鍵盤敲得響,不如實戰來得爽,我們將對這22臺手機的性能進行壓榨。
測試說明
一、測試游戲:「和平精英」、「狂野飆車9」
二、測試內容:為榨干性能,「和平精英」普通機型設置為HDR高清畫質 極限(60幀),90Hz屏幕機型設置流暢畫質 90幀;「狂野飆車9」統一設置60幀 高畫質
三、測試方法:測試平均幀率和每10min內卡頓次數。但「狂野飆車9」無法記錄每10min內卡頓次數,因此僅「和平精英」統計該項數據
四、測試工具:騰訊PerfDog——全新的開源幀率測試軟件,能夠記錄游戲幀率、CPU核心使用率、內存使用率等數據。
和平精英
「和平精英」作為FPS游戲,它相當積極地對今年興起的高刷新率屏幕進行了適配,最高可支持90幀或者120幀。抱著挑戰極限性能的目標,我們的測試標準是 先追求高幀率,再談穩定率。
測試小結:有著高刷新率屏幕先天優勢的 OPPO Reno Ace 和紅魔3S分別以88.9幀和86.3幀的平均幀領跑22款機型,其處理器均為驍龍855 Plus。至于搭載其他處理器的機型,表現同樣沒有「拉胯」,均在58幀以上。在一眾最高60幀的機型中,平均幀59.8幀、每10min內卡頓次數僅為0.6次的vivo NEX 3 5G表現最好。
狂野飆車9
「狂野飆車9」作為老牌手游的最新續作,在玩家千盼萬盼后終于開放了高畫質60幀,正式成為新一代手游「硬件殺手」。
注:本次測試基于生涯模式第一章第六關
測試小結:iPhone 11 Pro Max表現最穩,平均幀達到59.3幀;安卓陣營的最佳,則是搭載麒麟990 5G的華為 Mate30 Pro 5G,其平均幀為58.9幀。其他大部分機型表現也很不錯,基本能達到接近或者超越50幀。
賽車這種時長比較短的競速類游戲,還是屬于峰值性能更強的A13處理器的天下。
性能測試總結:去年的這個時候,我還在測試哪些機型能穩定流暢運行「刺激戰場」的40幀。到了今年,「和平精英」已經全面開放60幀,甚至已經適配了90/120幀。但是,現在的高幀率吃雞還停留在「馬賽克」畫質,游戲廠商遲早會為了響應玩家的需求而往上開放高畫質和高幀率。
人的欲望是個無底洞,軟件對硬件的需求同樣會越來越高,所以「性能過?!沟恼f法永遠是偽命題。
別誤會,這并不是一顆5G SoC
展望明年移動處理器的發展前景,關鍵字當然是5G。如何平衡5G和性能、功耗之間的關系成為幾大芯片廠商每天要思考的問題。隨著聯發科帶著天璣1000系列5G SoC強勢回歸,明年移動處理器的競爭將格外精彩。
先有大電池,才有長續航
僅供參考
在我們挑選的22臺參評手機中,有20臺采用了4000mAh或以上容量的大電池,這也標志著智能手機開始集體把天賦帶到「4000俱樂部」。大電池是長續航的保證,不過凡事都會有意外,所以還是實測最有說服力。
測試說明
一、每臺手機的亮度鎖定在50%,關閉音量
二、有調節屏幕分辨率功能的機型統一關閉該功能并設置為最高分辨率,90Hz屏幕的手機統一設置為90Hz
三、每個單項測試進行之前會清空后臺
四、Geekbench版本均為4.4.0
五、B站視頻直播畫質統一設置為藍光畫質;「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均為最高畫質,但支持「和平精英」90幀的機型均設置為90幀。
測試結果小結
一、在這次5小時續航測試中, 5G以52%的剩余電量坐上了頭把交椅的位置, Max以15%的剩余電量穩坐「副班長」位置
二、在日常軟件(比如觀看視頻直播、刷微博)的使用上,各機型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差距,主要的拉分項是3小時的Geekbench電池測試和游戲環節
三、魅族16s Pro憑借3600mAh的超mini電池和Flyme 8,擊敗了眾多4000mAh或以上的友商手機,成功擠進了隊伍的中游位置
四、現階段5G手機的續航水平可以接受,外掛5G基帶的5G手機續航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尿崩
五、采用2K分辨率的機型,其續航成績均排在中下游位置
六、搭載90Hz屏幕的機型的續航水平參差不齊?,F階段來看,高刷新率屏幕是否「徒增功耗」還是要取決于電池容量和廠商對高刷新率屏幕的調教水平
七、以上測試數據基于每個機型的最新系統版本和我們設定的測試條件得出,僅供參考,不保證可以復現。
可能有人好奇我們為什么沒有做充電測試。原因很簡單,不是因為有什么貓膩,只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找齊這22臺手機的原裝充電器。如果不是用原裝充電器進行充電測試,老實來說這不見得有多公允,因此我們選擇放棄。
謝天謝地,終于在系統下功夫了
僅供參考
智能手機市場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單純是硬件配置的競爭,「軟」實力——也就是系統的體驗終于開始被各家安卓廠商所重視。
系統功能方面就不過多介紹了,因為在如今市場競爭的大環境里,你有的功能我肯定也會有;就算暫時沒有,一段時間后也肯定會有,相信大家也不想在這里看我把各家花里胡哨的AI功能拿出來吹半天。
因此這次22機橫評的系統這部分內容,著重點在系統交互上。或許是意識到了自己與iOS的差距,各家安卓廠商開始琢磨系統交互動畫,畢竟在交互動畫方面iOS確實無出其右。
One UI 2.0
有多重視呢?就連向來在系統方面得過且過的全球第一——三星也開始在這方面下功夫。在最新的One UI 2.0中,三星加上了全局圓角交互動畫,告別了以往只有生硬的淡入淡出效果。
MIUI 11 ColorOS 7
除了One UI 2.0,MIUI11、ColorOS 7、Flyme 8、EMUI10、氫OS 10、Smartisan OS 7等安卓定制系統在交互動畫上都下了不小的功夫,應用打開的動畫均為「全局圓角動畫」,與如今的全面屏更加相得益彰。甚至,有點iOS「內味兒」了。
Flyme 8 EMUI10
氫OS 10 Smartisan OS 7
事實上,一個看似簡單的「全局圓角動畫」幾乎成為了判定一個安卓定制系統是否成熟的標志。原因無他,就是單純的視覺效果好看和協調。不過,iOS的圖標圓角曲率與屏幕R角曲率保持一致這一點目前還是甚少安卓廠商能做到位。
iOS 13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安卓陣營出現的高刷新率屏幕對如此順滑的交互動畫有著更大的加成,這也讓我更加期待iPhone用上120Hz刷新率屏幕的那天。
▲系統體驗跑分
當然,系統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是流暢度。首先,我用常見的魯大師「系統體驗評測」這個功能來給這22款機型所搭載的系統打個分。
注:魯大師iOS版并無該功能,因此 iPhone 11 Pro Max缺考。
測試小結:、 5G和占據該項測試的前三名,而前五名中有三款搭載EMUI10的機型,換句話說,Nubia UI和EMUI10的流暢度表現相對更好??偟膩碚f,這些機型的系統體驗跑分相比去年總體來說有了很大提高。
▲「淘寶Bench」
為了避免不公平,接下來我們要測試「毒瘤」應用——淘寶的運行幀率,測試時間為10min。考慮到淘寶的毒性,要是連淘寶都能流暢運行,流暢運行其他APP都只是小菜一碟。
注:為了盡量減少干擾,22款手機在測試時均連接辦公室的同一個WiFi。
測試小結:「45幀」成為本次測試的分水嶺。平均幀超過45幀的共有6款機型,其中5款為90Hz屏幕手機, iPhone 11 Pro Max成為60Hz手機最后的倔強。
由此可見,高刷新率屏幕對軟件運行的流暢度(前提是軟件適配高幀率)有著明顯的提升。另外,iOS的優化和對軟件質量的掌控力依然到位。
流水的手機,鐵打的外觀
與去年不同,2019年的智能手機在外觀上追求的花樣并不多。如果說「張偉」這個名字是大眾名,那水滴屏可以稱得上是今年手機市場里的「大張偉」了,其次就輪到升降屏和挖孔屏了。因為機身正面的搞頭已經不大,因此廠商把更多心思放在了機身背面的配色、紋理以及攝像頭排列方式上,這也變成了區分不同手機品牌和型號的主要手段。
由于參與這次橫評的手機數量達到了驚人的22款,而且其中不乏「套娃」,為了方便,這部分會根據屏幕形態進行簡單的介紹,比較獨特的會額外拎出來對比說一下。
▲劉海屏:蘋果iPhone 11 Pro Max、華為Mate30 Pro 5G
不過兩者的背面就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了:iPhone 11 Pro Max的攝像頭排列像極了華為Mate30 Pro 5G...的哥哥Mate 20 Pro,也就是傳說中的「浴霸」排列,只是放在了左上角;而華為Mate30 Pro 5G則繼續開拓創新,打造出了「奧利奧」鏡頭排列,或者叫「CD環」也沒什么毛病。其他方面,iPhone 11 Pro Max背面采用AG磨砂玻璃材質,而華為Mate30 Pro 5G根據版本不同而擁有玻璃和「素皮」兩種材質。
說到iPhone 11系列的「浴霸」鏡頭,我們先不用「抄襲」這么嚴重的說辭,但借鑒多少還是有一點的。不過,華為Mate30 Pro 5G其實和另外一臺參評手機更為相像。
▲水滴屏:iQOO Neo、iQOO Pro 5G、 小米9 Pro、OPPO Reno Ace 、 一加7T、realme X2 Pro 、 三星Galaxy A90、堅果 Pro 3
水滴屏這一組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這就是前文提到的「套娃」系列。光看正面,在息屏的情況下,你能認出誰是誰嗎?
翻到背面,有幾款機型甚至連背面的鏡頭排列都非常相似,左上角豎排或者中置豎排最為常見。所以說,配色和紋理也是現在區分品牌和機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當然,也還是有別出心裁的機型存在的,就是一加7T和堅果 Pro 3。前者是下半年比較流行的「奧利奧」鏡頭,后者是明年會很流行的「麻將」鏡頭排列。
▲升降屏:OPPO Reno 10倍變焦版、vivo NEX 3、一加 7T Pro
很多人始終無法接受異形屏,于是升降屏成為了他們倒數第二根救命稻草,看看去年vivo NEX和OPPO Find X的受追捧程度就知道了。來到2019年,升降屏還多了點新花樣:OPPO Reno 10倍變焦版采用了側旋式升降結構,而vivo NEX 3采用了中置長條狀的升降攝像頭;至于一加7T Pro的升降攝像頭就比較常見了。
升降屏的最大優勢,當然就是那塊完整無缺的屏幕了,視覺效果確實無敵。值得一提的是,一加7T Pro有著目前市面上唯一一塊2K 分辨率的90Hz雙曲面屏幕(除同門哥哥一加7 Pro外)。一塊沒有開孔、且素質極高的90Hz屏,這也是一加手機今年最大的優勢所在。
區分這三臺手機的最簡單方法依然是看背后的攝像頭:OPPO Reno 10倍變焦版和一加7T Pro都采用了豎排中置的鏡頭模組,而vivo NEX 3 5G則是「奧利奧」。
盡管升降屏擁有最好的視覺觀感,但其缺點也十分明顯:難以控制機身重量。以上面這三臺手機為例,其重量都達到了200g以上,可以算做半個健身器材了。
▲非異形屏:黑鯊游戲手機2、努比亞 Z20、紅魔3S、魅族16s Pro、 魅族16T
拯救強迫癥患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這些非異形屏手機了。黑鯊游戲手機2和紅魔3S作為游戲手機,出于防誤觸和握持的考慮,自然而然地采用了對稱全面屏。至于努比亞Z20,則是繼續沿用此前在努比亞X上的雙屏設計,前后共用攝像頭,因此正面做到了一塊完整的全面屏,并號稱前后屏占比超過了100%。
非異形屏的另外一個代表當然就是魅族了。無論是魅族16s Pro還是16T,都是經典的、「魅族」式的對稱式全面屏,這也是老板黃章的堅持。只是,在這場全面屏戰爭里,不知道魅族還能堅持這樣的理念多久。
▲特別嘉賓:華為Mate30 Pro 5G、vivo NEX 3 5G
在這22臺手機里,在外觀方面,值得單獨拎出來說一說的,莫過于華為Mate30 Pro和vivo NEX 3 5G了。這兩款機型在一眾水滴屏、升降屏的「套娃」里脫穎而出,成為了彼此的「套娃」。
華為Mate30 Pro和vivo NEX 3 5G都采用了90°雙曲面屏,華為稱之為「環幕屏」,而vivo稱之為「瀑布屏」,兩者也是目前唯二的采用這種設計的旗艦手機。更為巧合的是,兩者在外觀設計和推出時間上也很接近,比如那個經典的「奧利奧」鏡頭。
不過,聰明的人很快就能發現這兩者的不同:華為Mate30 Pro 5G采用劉海屏,而vivo NEX 3 5G為升降屏;前者在機身右側沒有實體音量鍵,僅有一枚電源鍵,而后者機身右側的音量鍵和電源鍵均為壓感按鍵。盡管兩者的曲率非常大,不過有著良好的防誤觸機制,兩者都沒有出現嚴重誤觸的問題。
由于沒有實體音量鍵,華為Mate30 Pro 5G調節音量主要通過輕敲屏幕右側邊緣部分呼出音量控制條的手勢操作來實現,雖說適應之后很容易上手,但還是不利于盲操作;而NEX 3由于壓感按鍵的存在,加上X軸線性馬達,因此調節音量相對比較方便,不過有時候還是會誤操作。
雖然都是「奧利奧」,不過還是有點區別的。華為Mate30 Pro 5G在「奧利奧」外還有一個“光環”籠罩,而且里面是平行排列的四攝;vivo NEX 3 5G的「奧利奧」里則是代表著穩定的“三角”鏡頭組合。
▲挖孔屏:三星Galaxy S10 、榮耀20 PRO、榮耀V30 PRO、華為nova6 Pro
挖孔屏相對于其他屏幕形態算是最晚出現的,其最早出現于去年的三星Galaxy A8s、華為nova 4、榮耀V20上,成熟于今年的三星Galaxy S10系列和Note10系列,即將流行于2019年末以及明年的一大波國產旗艦手機。
一開始的挖孔屏主要為LCD材質,打孔方式有通孔和盲孔兩種,但都被有些廠商視為“不成熟”的技術。而在今年的三星Galaxy S10系列和Note10系列均采用了OLED挖孔屏,不存在LCD挖孔屏的弊端,被視作為成熟的技術。不過第一屏廠三星握有OLED挖孔屏的獨占期,因此鮮有國產手機采用。
隨著國產面板供應商(如京東方、維信諾)的挖孔屏技術逐漸成熟并投入量產,以及三星顯示開始對外銷售OLED挖孔屏,挖孔屏取代水滴屏的那一天準備要來了。榮耀V30 PRO和華為nova6 Pro均采用了LCD雙挖孔屏,孔徑大小相比去年第一代的LCD挖孔屏有了質的飛躍,而且理論上不存在發黃的問題。
向左,向右
在不遠的明年,挖孔屏將取代水滴屏坐上「套娃」的王座。由于5G手機的內部空間必須讓步給多天線和大電池,因此挖孔屏成為屏下攝像頭真正到來之前高屏占比5G手機的最優解,而“笨重”的升降屏或將退出歷史舞臺。
看到這張圖里的「10代,先于時代」,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結語:迷茫的一年
▲年評總結
拍照:5G第一,誰贊成,誰反對?老牌勁旅三星的Galaxy S10 和蘋果 Max緊隨其后,榮耀、OPPO和vivo一眾機型迎頭趕上。
性能:Pro Max搭載的A13處理器獨孤求敗,安卓陣營則是搭載驍龍855/Plus和麒麟990 5G的機型各領風騷大半年。
續航:華為 5G再次奪魁, 3 5G和iQOO Pro 5G作為5G手機,其續航表現令人印象深刻。此外,4000mAh電池開始成標配。
系統:各家國產定制系統的功能日趨完善,開始主攻系統交互和體驗細節,iOS 13靜待它們的挑戰。
外觀:差異化程度越來越小,審美疲勞嚴重,以至于配色反而成為了最明顯的區別。
▲行業小結
總結過去的一年,智能手機的發展可以說是多面開花,比如拍照、快充、高刷新率等技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這些在發布會上大吹特吹的技術并沒有讓更多的消費者掏腰包的時候,廠商似乎也開始有些迷茫:到底什么技術才能打開消費者的錢包?于是,我們看到不同的廠商選擇了不同的產品策略去探索答案。
有的廠商選擇多點發散,也有的廠商選擇專攻某一項技術;有的廠商繼續堅持小而美,有的廠商重新使出機海戰術。不同的廠商選擇了不同的路,也就出現了諸如「徒增功耗」、「有失公允」、「方向錯了」等啼笑皆非的例子。
不管怎么說,在經過長達一年的機海轟炸之后,我和我的同事們難免會進入「圣人模式」。于是,我開始期待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會有什么手機能讓我重新體驗到2010年初次上手iPhone 4那一瞬間的觸電般的感覺。
最靠譜爆料
最后,我冒著生命危險給大家偷來了明年大部分手機的外觀設計,為了避免法律風險,自己手動畫了一張100%還原的(我畫得好辛苦的,別盜用了嗷):
各位,我們2020年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