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天的人最多(東亞歐美多國高燒不退,全球變暖是高溫熱浪頻發根本原因)
世界上哪天的人最多文章列表:
- 1、東亞歐美多國高燒不退,全球變暖是高溫熱浪頻發根本原因
- 2、什么是金秋滿月?它多久出現一次?本文為你解答
- 3、今日夏至,夏九九你會數嗎?
- 4、晚上熬夜中午補覺就行?醫生提醒
- 5、全球人口將在今年11月達到80億 印度明年成為世界人口最多
東亞歐美多國高燒不退,全球變暖是高溫熱浪頻發根本原因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本周,極端高溫熱浪席卷了東亞、歐洲、美國的許多地區,數十個城市遭遇極端高溫天氣的考驗。
根據中國國家氣候中心監測,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約0.4℃,為1979年以來最高,其中俄羅斯北部、歐洲西部等地偏高2℃以上。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等地的日最高氣溫超過40℃,法國、西班牙、美國和日本等國多個城市刷新高溫紀錄。日本東京連續五天氣溫超過35℃;美國中部和東部高溫警報影響人口約1.25億,超過美國人口的三分之一;與歷史同期相比,本次高溫熱浪事件在歐洲、東亞、北美多地同一時段最高氣溫打破歷史極值,影響范圍廣,但影響程度不及2003年高溫事件。
東亞屢破高溫紀錄
當地時間2022年7月2日,日本東京,炎炎烈日下,民眾在澀谷車站附近行走。本文圖片均為視覺中國 圖
在東亞地區,日本自6月下旬以來,遭遇持續高溫天氣。據共同社報道,日本氣象廳11日發布監測速報稱,從2021年秋季開始的拉尼娜現象到今年6月仍在持續,并很有可能持續到秋末。受這一現象影響,預計將給日本全國范圍帶來持續的高溫天氣。
中國中央氣象臺預報稱未來幾日11省份局地最高可達40℃以上。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副研究員孫劭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6月13日以來,我國出現今年首次區域性高溫天氣過程,范圍廣、持續時間長、極端性強、影響大。截至7月12日,高溫事件已持續30天,覆蓋國土面積達502.1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超過9億人。
全國共有71個國家氣象站的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6月24-25日,河北靈壽(44.2℃)、藁城(44.1℃)和正定(44.0℃)日最高氣溫一度超過44℃。
受高溫天氣影響,6月13日以來,河北、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7個省級電網以及西北電網用電負荷均創歷史新高。因溫高雨少,部分地區旱情持續或發展,對玉米、棉花、一季稻等作物生長發育有一定的不利影響。7月以來,浙江、江蘇、四川等地多人確診熱射病,已有死亡病例。
北美高溫引發山火
在美國,西南和中部地區自6月以來一直在經歷極端高溫,得克薩斯州、科羅拉多州、俄克拉荷馬州和阿肯色州多地在過去這個周末打破了日最高氣溫紀錄。
當地時間2022年7月1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當地氣溫持續攀升,民眾在泳池內休閑解暑。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為了應對持續的高溫熱浪,得州政府已敦促民眾節約能源,以確保電網能夠應對需求的增長。
高溫還在美國多地誘發山火,其中加州山火導致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部分區域暫時封閉。大火對公園內500多棵世界最古老紅杉樹造成威脅,其中一棵名為“灰熊巨人”的樹木擁有3000年歷史,消防員正努力撲救。
歐洲多地“高燒不退”
《聯合早報》報道,在歐洲,西班牙和葡萄牙正面臨一個月內來襲的第二波熱浪,氣溫飆至超過40攝氏度,預計未來幾天,法國和英國也將出現高溫。
當地時間2022年7月12日,西班牙塞維利亞,市民在泳池里乘涼。
高溫引發法國西南部的野火已經燒毀了約1500公頃土地,促使數千名游客撤離。法國總理博爾內已敦促所有政府部長做好準備,以應對預計將持續長達10天的熱浪。
當地時間2022年7月7日至8日,法國加爾省,消防隊員在法國南部貝塞日附近努力撲滅一場野火。
西班牙氣象局則警告,當地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達到45攝氏度,預計高溫將至少持續到15日。受熱浪影響,西班牙所有地區的林火風險上升到“極高”和“很高”的狀態。
截至12日晚上,葡萄牙仍有200多處山林大火在燃燒,近3000名消防人員、900多輛消防車奮戰在滅火一線。葡萄牙上周末宣布,自11日開始全國處于“應急狀態”。
英國12日也發布第二高級別的極端高溫警告,預計未來幾天東南部地區的的氣溫將達35度。英國氣象局預測,這波高溫將持續到下星期一。
全球變暖是根本原因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氣候系統不穩定加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稱之為“全人類的紅色警報”。
全球變暖是北半球高溫熱浪事件頻發的氣候大背景,大氣環流異常則是6月以來全球多地高溫熱浪頻發的直接原因。
具體到我國,今年7月以來出現的大范圍高溫天氣,與臺風“暹芭”的推波助瀾也有關系。“暹芭”于7月上旬北上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伸,伊朗高壓東伸,并與中緯度的大陸高壓相結合,在我國上空形成穩定的暖高壓帶,進而造成大范圍的高溫天氣。此外,由于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攜帶的水汽使得我國中東部地區濕度較大,使得體感溫度更高。
責任編輯:劉棟 圖片編輯:朱偉輝
校對:丁曉
什么是金秋滿月?它多久出現一次?本文為你解答
2020年10月1日的收獲月(圖片來源:凱文·吉爾/福里克)
由于夏季氣溫持續如此,尤其是在東部地區,很難相信今晚(9月20日)是收獲月之夜,收獲月總是最接近秋分時間。
請查看本周當地報紙天氣版的年鑒部分,看看月亮每晚什么時候升起(或者上網查)。請注意,接下來一個晚上的上升將比前一天晚21到26分鐘。一般來說,這只是正常每晚50分鐘變化的一半。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黃道——太陽、月亮和行星穿過夜空時的路徑——在日落前后幾乎位于東方地平線上。由于月亮每天的運行遵循黃道軌跡,每年的這個時候,它的上升路徑位于一個幾乎與地平線平行的平緩斜坡上,這些天的大部分變化使每晚的上升時間幾乎相同。
無論如何,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收獲月對農民來說是重要的,在夜空中充當倍受歡迎的燈籠。連續幾個晚上徘徊在暮色蒼茫的夜空中,給了他相當于收獲季節多一兩天的時間。焦慮的農民備受著季節的壓力,那還是在機械收割機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他們也很歡迎這種可以延長幾天收割日子的明亮月光,這樣可以在迫近的冬季來臨使得農場關閉之前完成收割。
盡管大多數現代農民充分利用了21世紀的技術,可能還有一些地方,一些農民會在月光下外出收割玉米。
滿月日期的范圍
今年的收獲月實際上發生在夏季。月亮將在美國東部時間周一晚上7:55正式轉圓,也就是周三(9月22日)秋分正式開始的1.8天前。為了將滿月恰當地標記為收獲月,我們需要在秋分前后兩周內觀察滿月。由于9月春分在9月22日至9月23日之間波動,這意味著我們可以看到收獲月亮最早在9月8日或最晚到10月7日。
因此,有29天的間隔,我們可以指定一個特定的夏末或初秋滿月為收獲月。哪一天或哪幾個日子最有可能有滿月?哪些日期最不可能有?為了回答這些和其他與日歷有關的問題,我們參考了天文計算器大師讓·米烏斯的《太陽、月亮和行星的天文表》。他的書中列出了公元1年至3000年所有春秋分點和至日的日期,以及1970年至2050年的月相。
所以,我們檢查了80年里最接近9月秋分的所有滿月,以下是我們的發現:這幾年,我們檢查,大部分的日期在9月8日至10月7日,時間表看到滿月至少三次,但有四個日期的滿月發生多達四次(最常見的數量可能在80年抽樣)。這些日期是9月8日,9月10日,9月15日和10月5日。相反,在我們80年的取樣中,只有一個日期,收獲月甚至沒有出現過一次:9月9日。
有趣的是,在時間軸的兩端,9月8日——可能出現豐收月的最早日期——最多出現過四次,分別在1972年、1995年、2014年和2033年。順便說一下,每個例子之間是如何相隔19年的,所謂的邁通圈是以希臘數學家、天文學家、幾何學家和工程師的名字命名的,公元前5世紀居住在雅典的米頓。
然而,10月7日——最晚可能出現滿月的日期——只出現過一次,那是在1987年。
十月的收獲月平均每五年出現一次,盡管會有變化。2017年和2020年(間隔3年)都有10月的月亮,2028年之后,下一次要到2036年(8年后)才會出現。我們的下一個十月滿月將是2025年10月6日。
秋分時節的滿月
當然,一個“真正的”收獲月應該是與秋分日期重合的月。我們只發現了三個這樣的例子:1991年、2029年和2048年。2029年,滿月將在秋天正式開始前69分鐘到來。在這三種情況中,只有1991年秋分首先到來,大約10小時后滿月出現。
2016年9月15日,加拿大多倫多北部,在這張由斯圖爾特·麥克奈爾拍攝的照片中,夕陽中升起的豐收之月照亮了農田。(圖片來源:斯圖爾特·麥克奈爾)
對天氣的影響嗎?
雖然歷法和年歷都宣稱,滿月是最接近秋分的時候,這就是天文學家的邏輯;那些在鄉村度過一生的人更有可能稱之為荒謬;對這些人來說,“農村”的收獲月不能,也不應該出現在秋分之前。按照這個標準,2021年“夏季”的收獲月太早了,盡管它離秋天的正式開始不到兩天,但它可能會與收獲月的標志一起出現。
氣象學家很少討論“豐收月”的意義,不管是早還是晚。在埃里克·斯隆的年鑒和天氣預報中,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月亮和天氣
可能會改變在一起;
但是月亮的變化,
不會改變天氣。
如果我們根本沒有月亮,
這可能看起來很奇怪,
我們仍然喜歡天氣
這可能會改變。
然而,如果月球控制著地球浩瀚海洋中的潮汐,它是否也可能是我們大氣行為的一個后果?在1868年撰寫的《氣象學論》中,埃利亞斯·盧米斯(Elias Loomis)提到“大氣中有一股微弱的月潮,類似于海洋中的潮。”今天,科學家們認為,如果存在這樣的潮汐,它是如此輕微,不會對我們的天氣產生影響。
不管怎樣,我們已經經歷了一個暴風雨般的夏天,西部地區極端炎熱,野火肆虐,東部地區頻繁降雨,偶爾有熱帶氣旋過境。傳統上平靜的滿月今年將特別受歡迎;它甚至可能迎來一個漫長而溫和的秋天。但不要對此下注。我們能肯定的是,很快我們就會享受到一系列充滿月光的初夜——如果你的天空晴朗的話。
BY: Joe Rao
FY: 龍城D哥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后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今日夏至,夏九九你會數嗎?
夏 至
2022年夏至時間
6月21日
17:13:40
農歷五月廿三
星期二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夏至之后,我國大部分地區將進入盛夏,這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夏至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養生節氣!
夏至三問
夏至是一年里最熱一天嗎?
夏至日當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夏至以后,太陽直射點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漸漸縮短。
夏至這天雖然日照時間最長,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夏至后的一段時間內氣溫仍繼續升高,大約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將達到一年里的最高值,有些地區甚至會出現超過 40 ℃的高溫。
夏至三候是什么?
一候鹿角解: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獸,屬陽,角向前;麋,形大,屬陰,角向后。夏至一陰生,感陰氣而鹿角退;冬至一陽生,麋感陽氣而麋角退。
二候蜩始鳴:后五日“蜩始鳴”。蜩即夏蟬,俗稱“知了”。蜩螗沸羹,叫聲沸稠為粘羹,多美的形容!
三候半夏生:再五日“半夏生”。這意味著夏天過半了,后半夏白晝驕陽似火,濃蔭難求;夜晚蟲鳴如織,花香四溢。
“夏九九”,你會數嗎?
“夏九九”以夏至為起點,
每九天為一個九。
南宋人陸泳在《吳下田家志》中
就記載了“夏至九九歌”,
歌謠道: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柜拿棉衣。
夏至習俗
夏至吃面
在老北京民間,有“冬至餃子夏至面”之說,夏至這天,北京人多半選擇吃面,有打鹵面、炸醬面、牛肉面、雞蛋面等,吃起來別有風味。吃面時,人們喜歡將面煮熟后用冷水過一下,然后用芝麻醬(或炸醬)、花椒油、老陳醋、黃瓜絲等拌一下,再把蒜瓣搗成蒜泥,往上一潑,味道鮮美,還能降溫消暑。
江南也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南方的面條品種多,如陽春面、干湯面、肉絲面、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面等。夏至人們還大秀涼菜、生菜,因為這個時候氣候炎熱,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開胃。江南還有“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的諺語,早晨吃麥粥,中午吃餛飩,吃過餛飩,為孩童稱體重,希望孩童更健康。
祭神祀祖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所慶祝的節日中大部分與農業有關。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
現代雖然沒有這么隆重的祭神典禮,不過夏至前后,我國多地還是會舉辦隆重的“過夏麥”,這便是古代“夏祭”活動的另一種延續。
消夏避伏
在古代,夏至時,婦女們相互贈送折扇、脂粉等物品,借折扇生風、以脂粉散體熱所生的濁氣,防生痱子。《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
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在當代,雖然我們已經不需要儲存冰塊來消夏,但是自夏至前就全天運行的空調不過是這個傳統在現代的另一種體現而已。
夏至養生
食“苦”養心
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大補”。三伏天氣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飲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飲料,不但能清除人內心的煩惱、提神醒腦,而且可以增進食欲、健脾利胃。
從這天開始,最好睡午覺。夏至陰生,在中醫理論中,午覺是以陽養陰。只要能合上眼睛一會兒,就能達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注意防曬
德國和荷蘭兩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多吃西紅柿可防曬。別忘了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既可以消暑,又能補鉀和維生素。
此時節,應避免在強烈的陽光下暴曬。外出時,應采取防曬措施,亦可隨身帶著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預防中暑。
千萬別貪涼
夏天不適合大補,所以羊肉等不宜多吃。最好多吃蔬菜,少吃油膩,并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熱降暑的食物,如綠豆粥、扁豆粥、荷葉粥、薄荷粥等“解暑藥粥”。
晚上睡覺盡量別整夜開空調冷氣。此外,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生冷之物,否則可能導致腹瀉。
夏至養生宜清補
在炎熱的夏季,人們的飲食應該以清補、祛暑化濕、健脾為大原則。應該選擇一些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物,例如香菇、蘑菇、平菇、銀耳、蝦、瘦肉、薏米、鴨肉、鯽魚等。
飲食宜清淡,要多食雜糧,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
晚上熬夜中午補覺就行?醫生提醒
很多熬夜一族
第二天中午都需要補個午覺
下午精力瞬間充沛!
晚上熬夜白天補覺真的有用嗎?
晚上熬夜中午補覺就行?
有研究發現,熬夜、打鼾、午睡超過30分鐘,都和脂肪肝風險增加顯著相關。同時滿足“熬夜 午睡”,且午睡時間超過30分鐘2種行為的人風險最高,患脂肪肝的風險增加138%。所以,該睡覺就趕緊睡,別抱有僥幸心理!
有些人晚上報復性熬夜,然后白天瘋狂補覺,以為只要睡得夠多,疾病就追不上自己,這種想法也是錯誤的。
首先,熬夜會打亂正常的“生物鐘”,從許多方面危害人體健康,導致免疫力下降,臉色黯淡,眼睛干澀,記憶力下降等。
其次,補覺的睡眠質量完全不能和正常睡眠相比,這是因為白天補覺時人體無法迅速適應新的生物鐘,從而影響睡眠。所以,第二天補覺是不能恢復精神的。
最后,白天補覺之后,會使晚上入睡更加困難,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完全打亂你的“生物鐘”。
睡眠時間過短,或致基因突變!
醫生提醒:睡眠本身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它參與到腦神經的活動、內分泌的活動、代謝、心腦血管、交感神經以及影響到基因的變化。
睡眠時間過短或導致基因突變,甚至發生老年性癡呆。睡眠時間過短還會影響心腦血管,造成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出現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增加等。
健康生活
從“好好睡覺”開始
↓↓↓
37度里丨長江健康融媒出品 部分素材參考:cctv生活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制圖:馬晶晶 文案:高陽
來源: 長江日報
全球人口將在今年11月達到80億 印度明年成為世界人口最多
聯合國預測全球人口將在今年11月達到80億,到2080年代達到104億,將迎來頂峰。印度明年將超越中國世界人口最多。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斯帕特里薩諾:“但是,80億人這個里程碑也會帶來重要的責任。這凸顯了與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可持續性相關的挑戰。”
聯合國助理秘書長斯帕特里薩諾
聯合國11日公布的報告顯示,世界人口預計今年11月15日將達到80億人,2030年達到85億人,2050年達到97億人,2080年代達到104億人,將迎來高峰。
另外印度明年將超過中國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
今后,人口將以剛果、埃及、埃塞俄比亞、印度等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