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星際爭霸中文版補丁(環境大改!入坑星際2的好時機)

導讀星際爭霸中文版補丁文章列表:1、環境大改!入坑星際2的好時機2、從商業化街機到虛擬現實,改變游戲界的50件事情下3、星際爭霸中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官方翻譯背后的故事4、星際爭

星際爭霸中文版補丁文章列表:

星際爭霸中文版補丁(環境大改!入坑星際2的好時機)

環境大改!入坑星際2的好時機

一直以來,《星際爭霸2》就有世界大賽結束后更新平衡補丁的傳統。這不,2022IEM剛剛結束,《星際爭霸2》5.09補丁就來了!這個補丁可不簡單,它已經讓玩家期盼了1年多了!因為微軟的收購,《星際爭霸2》老樹逢春,再起波瀾,現在絕對是入坑《星際爭霸2》的絕佳時機!

這一次的補丁,針對神族的“電池”“隱刀”“虛空”,蟲族的“女王”“坑道蟲”,人族的“寡婦雷”進行了修改。從游戲平衡來說,這次的5.09補丁無疑對神族的大削弱。“電池”“隱刀”“虛空”的削弱,無疑是鼓勵玩家和選手主動進攻,不要做“糞坑流”宗師;蟲族方面,對“女王”加血的限制,無疑斬斷了蟲族使用“爬女王”戰術的可能性,BUFF“坑道蟲”,這明顯是鼓勵玩家和選手使用多線蟲洞戰術;人族方面這次改動不大,盡管延長了“寡婦雷”的啟動時間,但無傷大雅,畢竟現在的主流人族很少有人用地雷開。通過對三族改動的分析,設計師團隊似乎更希望玩家和選手偏向運營和拉扯,而不是極限的“一波流”戰勝對方。

那么問題來了,這次的補丁三族都有削弱,哪一個種族更適合新人上手呢?在這里建議各位新人選擇人族。就三族而言,蟲族非常考驗基本功。雖然蟲族有“4M30S蟑螂”“12D”“九陽神功”等戰術,但這些戰術需要擴張、注卵、菌毯、拉扯、包夾為基本功,每一項對玩家而言都是極大的考驗;神族盡管單體作戰能力強,但花費卻是最貴的,并且還需要考慮如何搭配輔助兵種,畢竟護盾既是神族的“長處”又是他們的“短處”;人類這個種族盡管各方面看起來比較平庸,但手感卻是最順滑的。SCV的修理保證了你的戰線穩定,機槍達到一定數量后能戰勝一切敵人,“兵營→重工廠→飛機場”建筑順序既保證了科技,又保證了部隊質量。另外,人族戰術并不怎么吃兵種搭配。像人族經典的“坦克 機槍 運輸機”戰術,上可以吃“黃金艦隊”,下可以吃“狗毒爆”,只要你勤加練習,它可以助力你實現從0分到6000分的跨越!

當然了,《星際爭霸2》三族當中沒有最強的種族,只有最強的玩家,相信這次的平衡性補丁,能給天梯環境帶來嶄新的變化。如今的星際2比賽再開、游戲更新,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不得不說,現在正是入坑的好時機!

從商業化街機到虛擬現實,改變游戲界的50件事情下

書接上回,在上篇中介紹了對游戲軌跡產生重大影響的25件事情,事不宜遲,來看看接下來的25件事情是不是你心目中的大事件呢?

26.俄羅斯方塊

我們不會輕易使用上癮這個詞,但阿萊克西·帕杰諾夫的經典砌墻益智游戲確實令人上癮——以至于多年來它一直是各種研究的主題。游戲影響你的大腦和思想的"俄羅斯方塊效應"就是以它命名的,這款賣了數百萬Game Boy的游戲甚至被提倡作為PTSD的治療方法。除此之外,它還已經流行了幾十年,并激發了無數的益智類模仿者。

27.古墓麗影

早在1996年,很少有游戲能與Core Design的超前動作冒險相提并論。它的特色是很多游戲元素的精彩混合,有一些平臺跳躍和探索,頻繁的戰斗插曲和一些益智的解謎。但讓它如此引人注目的是洞窟和地下墓穴探險,古墓麗影為你的冒險提供了背景——這些巨大、復雜的3D空間,規模非常獨特,你可以完全自由地在里面移動探險。在一次不次同尋常的冒險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寶藏。盡管這款游戲本身很有影響力,但蘿拉·克勞芙特這個角色才是《古墓麗影》的關鍵。因為她是世界上最出名的女性游戲人物之一。這位貴族冒險家很快成為了某種程度上的虛擬名人——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游戲很少有女性作為單人主角的時代,更不用說大力推廣她的游戲了,而《古墓麗影》的成功無疑讓開發者們重新審視傳統的角色設計。

28.VR戰士

自從電子游戲出現以來,開發者就一直想表現3D畫面。然而,隨著硬件允許動作游戲高速運行,以及紋理映射增加了圖形的視覺細節,3D游戲在九十年代初真正起飛。當你把1989年的Hard Drivin和1992年的Virtua Racing進行比較,然后和1994年的Daytona USA進行比較,很明顯發現3D游戲的發展速度是令人難以置信的。3D時代的到來預示著開發者和玩家的新機遇。

VR戰士系列是3D對戰格斗游戲的始祖,一直受到全球玩家的好評,特別是街機格斗游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VR戰士使許多玩家恍然悟得原來家用機也可以制作臨場感如此之強的3D格斗游戲。除了在對戰格斗游戲中開辟了3D領域之外,VR戰士還獨創了壓制技,起身技這兩種特別的打斗方式,使對戰游戲的招式更加豐富多彩。

29.PlayStation

盡管是游戲機市場的新來者,索尼擁有強大的硬件和關鍵的第三方支持,可以橫掃世嘉和任天堂的舊秩序。PlayStation代表了游戲中一切酷的東西,無論是尖端的3D功能,還是WipEout等游戲中的授權配樂,或者是Sony的精明營銷。

索尼售出了超過1億臺PlayStations游戲機——是Saturn和N64游戲機總和的兩倍多。PlayStation上發布的最受歡迎的游戲最終重新定義了玩家對家用游戲機游戲的期望。像《最終幻想7》、《合金裝備》和《生化危機》這樣的大片推進了一種更具電影風格的講故事方式,利用CD-ROM格式制作戲劇性的FMV、全語音表演或兩者兼有。如果你想讓你的游戲賣出幾百萬,或者游戲豐富的內容和豐富的單人游戲體驗Playstation平臺是當時的不二之選。

30.巫術

1981年,《巫術》出現在蘋果Ⅱ型電腦上。Sir-Tech的《巫術》特殊意義在于它是第一個有著完整系統的大型電腦角色扮演游戲。玩這個游戲需要你有一定的想象力,所以請隨手準備紙筆來記錄你的冒險歷程。它開啟了一個通過電腦來實現你冒險愿望的時代,和《魔法門》系列、《創世紀》系列并列為PC平臺上的三大RPG,對于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01年推出的《巫術8》很可能是這個古老系列游戲的最后絕筆了。

31.手柄

盡管在過去已經嘗試過,但隨著3D游戲成為主流,手柄控制成為了一種必需。任天堂在將拇指棒作為標準配置方面具有前瞻性,世嘉也認識到了模擬觸發器的價值,但索尼的雙重震動設計成為了大多數現代pad遵循的整體模板。

32.人工智能

雖然電腦控制的敵人從電腦空間開始就存在了,但是能對玩家活動做出反應的敵人才是黃金標準。從《吃豆人》中玩家注意到個別幽靈的行為,到《光環》中敵人獨特的戰術行為,人工智能程序的改進一直在改善著玩家的游戲體驗。

33.超級馬里奧64

說到能夠完美展現新主機的功能和性能的游戲,很少有游戲能與《超級馬里奧64》相媲美。3D視覺效果令人驚嘆,令人難忘的圖形觸摸就像那些蕩漾的畫作,N64的手柄感覺純粹是為了玩這個游戲而設計的。任天堂認識到,試圖復制2D游戲的線性流程是徒勞的,并提供了精心制作的3D世界,有多個隱藏要素,以確保你徹底探索它們。超級馬里奧64是最受贊賞的游戲之一。這通常是因為控制馬里奧的簡單樂趣——一切都感覺很自然,從他游泳的方式到他在陡峭的山上奔跑時的吃力感,你只要在城堡地圖外面跳來跳去就可以獲得足夠的樂趣。在整個行業都在適應3D游戲設計的時候,任天堂似乎在第一次嘗試中就確定了平臺類型,幾乎每個團隊都從這個游戲中學到了一些東西。

34.互聯網

互聯網幾乎從各個方面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電子游戲也不例外。這要從我們玩它們的方式說起——現在我們可以在線上商店就下載游戲而不是跑到線下實體店購買它們,而且由于互聯網就可以上傳補丁的便利性,bug很少像過去那樣是毀滅性的問題。由于可下載的DLC,游戲機領域的擴展更加方便了,互聯網甚至讓你可以和朋友一起玩游戲,而不必邀請他們來你家。

圍繞游戲的文化也發生了變化。你不必再為即將到來的游戲等待游戲雜志的新截圖,你上網就可以得到完整的游戲預告片。如果你正在糾結你最近想買什么游戲,百度可以保證你不必出去買策略指南。如果你真的卡關了,你可能會選擇在B站上看別人玩游戲。

玩家也更容易表達自己的觀點。強烈的反響可能會導致開發者改變他們的開發路線——看看《質量效應3》的結局就知道了。事實上,玩家可以接觸到開發者和記者是一件好事,可以肯定的是,互聯網改變了游戲。

35.索尼(Sony)

除了其內部工作室制作《賽車》、《戰神》和《神秘海域》等系列游戲,索尼還是最成功的家用游戲機制造商。當索尼在某件事情上表明立場,推動它認為行業下一步應該創新的地方時,游戲機開發商不能忽視它。

36.3DFX

3DFX是90年代個人電腦的變革性補充,3DFX處于這場革命的前沿。該公司已經解散,其巫毒顯卡和Glide API早已被淘汰了,但它為Nvidia和AMD等公司今天走過的路鋪平了道路。

37.光盤(CD-ROM)

由于這種大容量的存儲介質,游戲開發者可以在90年代盡情發揮他們的野心。高質量的原聲音樂、完整的配音和豐富的視頻內容可能是第一次被包含在游戲中——就算一張光盤被塞滿了,因為光盤足夠便宜,再加另一張也沒問題。

38.E3游戲展

游戲行業在1995年創建了自己的主要活動展覽,E3經常是游戲界的焦點。一場好的或壞的表演真的可以塑造公眾的看法-每次宮本茂帶著大師劍出現,都會引得全場歡呼時刻。

39.PS2

索尼的第二臺游戲機仍然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游戲機之一。PS2將DVD電影播放作為標準是其不同于競爭對手的一個主要賣點,它的成功證明了人們對游戲機的非游戲功能有著強烈的需求。提供出色的游戲體驗已經不夠了——游戲機制造商現在必須生產一種能夠滿足你所有屏幕時間需求的設備。今天的游戲機仍然擁有所有這些應用程序以及4K藍光光盤支持,是PS2讓我們走上了這條道路。

40.GTA3

你有沒有想過在游戲里被警察追捕?這就是《俠盜獵車手》系列提供的體驗——你可以沉迷于你的幻想,從持械搶劫到襲擊隨機的路人。該系列的第三款游戲將這種自由與令人印象深刻的開放3D世界相結合,并將之前流行的系列游戲變成了征服世界的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開始在開放世界的游戲中看到更多的主題變化,如《刺客信條》、《紅色死亡救贖》,當然,還有《塞爾達傳說:野性的呼吸》。線性游戲永遠不會消失,但3D開放世界是游戲設計師的新世界。

41.星際爭霸

1998年4月1日,《星際爭霸》在美國發售,什么是“完美的平衡性”?讓《星際爭霸》來告訴你吧。別的游戲推出補丁一般是為了修復游戲的bug,當然《星際爭霸》的補丁也有這個效果,但是更重要的功能是調整游戲的平衡性,之前沒有任何游戲能夠像《星際爭霸》這樣隨著版本的更新帶來戰術和戰略的極大變化,這些調整的目的只有一個:保證三個種族的實力平衡。《星際爭霸》的對于游戲歷史另外一個貢獻就是讓電子競技成為一項眾人參與的活動和一個流行的字眼。

42.XBOX live

雖然它不是第一個在線游戲機游戲服務,但Xbox Live為隨后的一切設立了標準。微軟的服務給玩家一個用戶名和朋友列表,加上語音聊天和穩定的服務器——作為訂閱費的交換。Xbox Live Arcade也普及了可下載的主機游戲。

43.STEAM

最初的線上補丁系統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偉大的服務,統一了數字游戲零售、在線游戲功能等。其便利性和頻繁的折扣已經將PC游戲市場從實體游戲轉移開來,并因其巨大的市場份額而使Valve變得更加強大。

44.電子競技

競技游戲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在21世紀得到了迅猛發展。在像《英雄聯盟》和《堡壘之夜》這樣的游戲中成為職業選手是一個可行的職業選擇,這要歸功于擁有巨額獎金池和數百萬觀眾觀看的全球直播錦標賽,這可以讓頂級職業選手成為明星。

45.我的世界

給孩子一套樂高玩具,他們可以拼出各種各樣的東西——小孩天生就有這樣的創造力。給他們《我的世界》,他們可以為自己建造無限的世界。開放式的設計讓玩家有充分的創作自由,這使它成為用戶生成內容時代的完美游戲。除了允許玩家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它還有許多有趣的系統,讓玩家可以建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機器。

《我的世界》是一款已經遠遠超出簡單方塊的游戲,擁有大量自己的知識,并包含像《我的世界》:故事模式和搭配書籍這樣的衍生產品。它的文化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專門的非官方雜志《我的世界》已經發行了80多期,它仍然是一款流行的游戲。但真正讓它與眾不同的是,它象征著獨立游戲在現代可以獲得的成功——雖然它現在歸微軟所有,但這款已經售出2.38億份的游戲最初只是一個人的作品。

46.魔獸世界

人們在玩游戲的時候,總會有想和朋友一起玩的時候,然后魔獸世界出現了。憑借出色的節奏和高質量的視覺效果,暴雪利用備受推崇的《戰略》系列的奇幻故事作為MMORPG的背景,創造了一個迅速超越所有前作的巨大成功。

《魔獸世界》將單個游戲按月付費的概念帶入了主流,其用戶基數峰值為1200萬。這款游戲創造了自己的文化,催生了像李羅伊·詹金斯這樣的迷團,以及像腐敗血鼠疫這樣令人難忘的事件。

47.蘋果(Iphone)

盡管蘋果沒有將自己定位為一家游戲公司,但事實證明,蘋果的機器在游戲歷史的幾個點上發揮了關鍵作用。第一次是在蘋果II系列時代,該公司的家用電腦系列于1977年推出,在美國產生了巨大影響。一代有抱負的程序員在某種類型的Apple II上邁出了第一步,這些電腦見證了約翰·羅梅洛、喬丹·麥克納和馬克·圖爾梅爾等人第一次發布游戲。

隨著iPhone的推出,蘋果重新在游戲領域占據突出地位,iPhone徹底改變了智能手機。雖然它不是主要為游戲設計的,但所有者們很容易接受它們,蘋果最終開始使用更多專注于游戲的硬件,甚至推出了蘋果街機服務。手機游戲市場如此巨大,以至于《部落沖突》等本土成功游戲正在與《精靈寶可夢Go》等游戲入侵者競爭。如今,隨著智能手機似乎進入每個人的口袋,手機游戲將無處可去,休閑游戲玩家可能再也不會購買專用游戲機了。

48.Switch

從最初的game & watch到雙屏NDS,從率先開啟全民體感游戲的wii時代再到如今可便攜可主機的Switch,任天堂一直在嘗試新東西,而這一次他們則取得了更大的認可。《時代周刊》就評選出了2010年代的十大最佳電子產品,它們每一個都對時代、領域具有重大意義和影響力,并且帶來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入選的名單中就有任天堂Switch的名字。游戲機主體方面只有任天堂一家被選中,可以說在這方面任天堂完勝索尼和微軟。索尼和微軟一直在嘗試著將游戲如何變得更高清化,如何讓其更偏向于電子娛樂方面,而不是純粹的游戲機。相反在游戲機概念上任天堂卻做得非常好,它們確實擅長做這件事,無論是游戲機硬件還是游戲作品本身。

49.塞爾達荒野之息

任天堂的塞爾達荒野之息將開放世界游戲帶到了新的高度,任天堂再次成為游戲界的標桿,在這款游戲之前,有無數的游戲被冠以“開放世界”,但是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開放世界?難道遠景的貼圖,進不去的建筑,還有靜態的天空等等,這就是所謂的開放世界?直到我遇到這款塞爾達,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開放世界,正所謂所見即所及,沒有你去不了的地方,只有你想不到的風景。那遠處的高山,一定有你想要的寶藏,那潺潺的溪流,一定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那荒蕪的沙漠,一定能找到不一樣的世外桃源……這是一個真正開放的世界,在其中有無數的未知可以探索,有無數的驚喜等待你發現,世界雖然大,但卻毫不空洞,充滿生機,關鍵就在于無處不在的互動和小細節,這塊大陸上的一切都是那樣神奇有趣魔幻,但一切又是那樣合情合理,井然有序。

所有的細節都不是孤立存在或刻意而為之,而是相互聯系彼此依存的,正是這些細節,造就了神奇的海拉爾大陸,造就了這款標桿式的藝術品。比如雷雨天帶金屬武器可能被劈;比如用辣椒制作的料理吃了之后可以御寒;比如用火石和木頭放在一起,用金屬武器碰撞就可以生火;比如火焰產生的熱氣可以讓你利用滑翔傘升空;比如悄然攻擊背對背的敵人,會引起敵人的內訌;再比如NPC的對白會因為天氣和周圍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所有的這一切,共同構成了這個魅力無窮的奇幻世界。

50.VR游戲

虛擬現實不僅僅是一種技術,更構建出了未來游戲的全新圖景。它賦予游戲玩家更身臨其境的帶入感,使得游戲從平面真正走向立體。一旦這種技術發展成熟,游戲行業將徹底改變,原本處于二維空間的電子游戲就會徹底被拋棄,單純依靠鍵盤或手柄操作的游戲模式則會永久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能夠調動五感的全方位游戲體驗,到那時,三維游戲也將成為主流,為玩家帶來仿佛置身異次元空間的真實體驗。

看在小編碼字那么辛苦的份上,各位觀眾們麻煩點個關注!你們的關注留言是我更新的動力!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關注本賬號!

星際爭霸中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官方翻譯背后的故事

Hi~ o(* ̄▽ ̄*)ブ ,大麥的《星際爭霸十萬個為什么》又和大家見面啦!今天這一期的內容呢要來說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東西。大家都知道,早年間能夠玩到正版《星際爭霸》的玩家其實并不多,相信絕大多數玩的都是路邊5元一盤的盜版光盤。因為是盜版光盤的緣故,大家對于游戲中那些奇奇怪怪的中文翻譯可能就習以為常了,畢竟這也不是官方出版物。然而事實上,很有可能各位所看到的那些蹩腳的翻譯就是出自官方之手,而今天大麥就要來給大家盤點星際爭霸中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官方翻譯以及背后的故事。

星際爭霸與奧美電子

這里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早年間關于星際爭霸在中國發行的情況。《星際爭霸》在中國發行是由奧美電子有限公司發行的,當初奧美成功從維旺迪手上獲得了《魔獸爭霸2》的中國發行權后在中國獲得了不錯的銷售成績,之后的《星際爭霸》維旺迪也順理成章地交給了奧美電子。因此奧美電子毋庸置疑就成了《星際爭霸》游戲在中國的官方代表。

當時的《星際爭霸》同其他的游戲一樣,都是以盒裝進行銷售,最初版里包含了一張光盤,一本星際爭霸游戲手冊,一張兵種進化圖,一份軟盤。由于奧美在引進了《星際爭霸》之后不久暴雪就又推出了母巢之戰的資料片,所以初版《星際爭霸》盒裝中文版的存世量極其稀少,現如今如果擁有一套完整的盒裝光盤那將是非常珍貴的收藏!

而母巢之戰推出后,《星際爭霸》一躍成為世界上最炙手可熱的游戲,因此《星際爭霸:母巢之戰》中文盒裝版在中國市面上數量較為龐大。而大麥我自己也珍藏這一份《星際爭霸:母巢之戰》并且至今還保留著當時盒裝中的那本游戲手冊。現如今再翻開看其中的兵種介紹,既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地方也有令人難忘的回憶。

但是作為中國代理商的奧美電子在1996年才剛剛,實際上只是一家主營業務為軟件銷售的公司并沒有任何的游戲開發經驗,甚至連游戲翻譯的經驗都沒有,因此對《星際爭霸》進行漢化翻譯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被頂到杠頭了奧美也只能硬著頭皮上,所以就出現了許多莫名其妙的翻譯,接下來就來給大家盤點奧美所翻譯的《星際爭霸》中那些令人哭笑不得的官方翻譯。

翻譯之:人族篇

浪人特倫斯人類

翻開星際爭霸游戲手冊,撲面而來的就是一股浪漫主義情懷,或許是受到了臺灣方面對于傳統日式RPG游戲翻譯的影響,奧美電子對于人族的翻譯是“浪人特倫斯人類”,特倫斯很明顯是音譯于“Terran”這一點我個人覺得沒什么問題,無論是翻譯成“泰倫”還是“特倫斯”大家其實都是可以接受的,只不過特倫斯讓我想到了某品牌牛奶。然而奧美在翻譯上卻在上面額外加了一個“浪人”的定語,這一點就很有意思了,至少我們能肯定的是這不是機翻,奧美電子的員工的確在翻譯游戲的時候也加入了自己對于星際爭霸的理解。

浪人在日語中的意思是到處流浪居無定所的窮困武士,而我們結合星際爭霸的背景故事,人族本就是從地球中被流放出來的一小撮人類,他們在太空中漂泊了數年之后才到達了科普盧星區進行定居,似乎使用浪人來稱呼他們也算是結合了游戲的背景故事,只不過作為一款純美式游戲,采用日式翻譯還是顯得有些奇怪。

錦衣作戰隊

而接下來關于兵種的翻譯上奧美電子還有許多有趣的內容。槍兵Marine被翻譯成了海軍陸戰隊就不多說了很明顯的機翻。而噴火兵的翻譯卻非常有趣,奧美電子將其翻譯為了“錦衣作戰隊”,相信大家首先聯想到的就是明朝的錦衣衛吧,這頓時又將我們從日本明治時代給拉到了中國明朝。

這里給大家做一個小科普在明朝一至四品的官職所穿著的朝服是以緋紅色為主色調,而錦衣衛的最高領導人指揮使,能達到正三品的官職,因此錦衣衛也的確有部分人所穿著的衣服會是紅色的。而在星際爭霸游戲中噴火兵所穿著的CMC-660動能戰甲也是紅色,因此奧美就把“Firebat”火蝠給翻譯成了錦衣作戰隊卻也顯得合情合理,只不過給人感覺加戲太多。當然了錦衣也有華麗服裝的意思,或許他們覺得火蝠穿的紅色動力戰甲比較華麗吧。

巨人車

玩過星際1玩家應該都知道有個歌利亞機器人這個兵種,而大家也習慣將其稱之為大腳。在《圣經》中記載歌利亞是傳說中一個著名的巨人,奧美沒有選擇音譯而是采用了巨人來替代歌利亞,這點倒是可以理解,畢竟對于中國玩家來講,《圣經》所記載的神話故事可能不太熟悉,因此并沒有選擇直接音譯。

而大家的疑惑點或許都是集中于,明明這就是一個兩足步行機器人,為什么奧美要將其翻譯成“車”?其實這背后涉及到了另外一款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經典游戲《合金裝備》的翻譯故事。當初FC版本的《合金裝備》在臺灣被翻譯為了《燃燒戰車》,主要原因在于臺灣人將封面中的這個兩足機器人認為是某種作戰車輛,因此也就取了《燃燒戰車》這個名字。

而后來,《燃燒戰車》的翻譯流入中國,奧美也學這這種翻譯,將星際爭霸中的這個兩足機器人翻譯為“巨人車”,所以很大程度上,早期中國的游戲翻譯其實是受到了臺灣游戲翻譯深刻的影響。

魔鬼

在經歷了前面幾個充滿浪漫色彩的翻譯之后,奧美突然間又畫風一轉,來了一個哥特式的翻譯。在星際爭霸中有一個大家所熟知的兵種“幽靈”,其英文為“Ghost”本來翻譯成幽靈其實就可以了,但奧美還是決定將其翻譯成了“魔鬼”,或許在奧美翻譯員的眼中,幽靈和魔鬼是同一個感念吧。

翻譯之:神族篇

神秘使者波羅托斯族

老規矩,在手冊中神族的歷史介紹奧美翻譯上來同樣是開幕雷擊。神秘使者波羅托斯族,奧美的臆想加音譯的翻譯手法展現得淋漓盡致,我一度懷疑這是魔幻游戲而不是科幻游戲。然而在歷史介紹的第一句話卻又印證了在奧美的眼中《星際爭霸》的確就是一款魔幻題材游戲。

“神秘使者波羅托斯族,是銀河系中最古老和具有魔力的一個種族。”

“一個波羅托斯族人通過學習能夠吸收精神形態方面的能量,然后使用這種魔力創造一個屋子變化效果,包括使用太空時間”

沒錯上面兩句話,就是星際爭霸游戲手冊中的部分節選,看來在奧美的眼中神族人的靈能果然就是魔法啊。客觀來講我認為暴雪當初在設計《星際爭霸》的背景故事時候,應該或多或少也是參考了部分魔幻作品當中的設定。只是到了后來星際2為了統一整個游戲的風格,就將神族的設定稍微修改得不那么像神棍了。

突擊隊員

初看到這個翻譯,我相信讀者們很難將神族的圣堂武士也就是狂熱者聯想起來吧。將“zealot”翻譯成了突擊隊員,這的確是顯得過于生硬了,雖然說在游戲里圣堂武士承擔的功能也是進行突擊作戰,但是取一個突擊隊員的名字和之前的神秘使者似乎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就好像中世紀的騎士中混入了一個美國海豹突擊隊員一樣。

而在后來的星際2當中,網易對于zealot的翻譯并沒有選擇狂熱者這個選項,而是選擇了遵循游戲背景故事而采用的圣堂武士。

Archon

相信玩家一定對星際爭霸中神族的白球印象深刻把,畢竟這個單位血又厚,攻擊力又高。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曾經是不是很少聽說過白球的正確叫法到底是什么?

這是整個星際爭霸中奧美電子少數幾個沒有進行翻譯的單位,因為這個詞本就不是英文而是希臘語,現如今玩家們在網絡上輸入Archon這個詞雖然能夠出現“執政官”的意思,但實際上大家仔細觀察后就會發現,這個詞義的來源幾乎都來自于游戲當中。

也因此,早期星際爭霸的玩家幾乎很少有人知道游戲中執政官的正確中文叫法,所以大家就以他的外形統一取名叫做了白球。后來隨著中國游戲行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高素質的人才參與進來,才會出現了現如今不少信達雅的翻譯內容。

運輸艦

把神族的航母翻譯成了運輸艦,這絕對是奧美所犯的一個較為明顯的錯誤,雖然游戲中神族航母的英文叫做Carrier并且在英文釋義里,carrier既有運輸艦同時也有航空母艦的意思,但是如果仔細玩過游戲的話就不會選擇運輸艦來作為中文翻譯。

因為神族的航母在游戲中的功能就如同航空母艦一樣,能夠艦載大量的小飛機來進行作戰,也可能奧美覺得這就叫運輸艦吧。當然了在你和朋友進行2v2隊長時,隊友請求支援,你這邊大喊一聲“我一隊的運輸艦馬上就到”,說不定會氣得他退出游戲。

翻譯之:蟲族篇

夢幻者澤格爾族

關于這個翻譯,我已經不知道如何評價才好了,實在是無法理解為什么當初的奧美電子會將蟲族和夢幻者這個詞聯系起來。蟲族那可怕的外形和殘忍的性格,更適合去使用一些貶義詞,所以關于這一個翻譯奧美是做得比較失敗的。

Zergling

蟲族的經典地面單位跳蟲,在星際1中也沒有被進行翻譯,因為zergling是暴雪自己創造的一個詞匯,zerg是異蟲的意思,而ling卻是鱈魚的意思,奧美方面也能知道,總不能將其翻譯成“鱈魚蟲”吧,因此同Archon一樣,既然無法進行合理的翻譯話就干脆選擇不進行翻譯。

而在游戲中,由于跳蟲在低像素的畫面下移動起來像一只奔跑的狗,因此玩家們后來也就約定俗成地將其取了個外號叫做小狗。

多頭怪

刺蛇被奧美翻譯成了多頭怪,這個問題同先前人族的歌利亞機器人一樣,刺蛇的英文譯名是“hydralisk”,而“hydra”本身就有神話傳說當中九頭蛇的意思,因此將其翻譯成多頭怪也屬于直譯。

但是有個問題,實際上在游戲中刺蛇只有一個頭,暴雪之所以將其取名為hydralisk,是因為除了刺蛇本身外形和九頭蛇有點像以外,還有就是他本身超快的自我復原速度,就如同九頭蛇一樣,砍了一個頭還能夠繼續再生,而這背后,奧美就沒有體會到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奇怪的翻譯

總結起來,為什么早期奧美對于《星際爭霸》的這些翻譯會令玩家們感到好笑,其實很大的原因在于當時國內游戲行業還非常的原始,對游戲進行漢化翻譯是在考驗翻譯團隊對于游戲理解程度。在過去,國內有經驗的游戲從業者非常稀少,再加上奧美和暴雪方面在游戲上的溝通幾乎為零,其實暴雪方面也不知道奧美的翻譯水平如何。相信以暴雪對于游戲近乎強迫癥的追求下,如果有員工能看得懂中文的話肯定是無法忍受奧美制作的這些低質量翻譯的。

因此整個星際爭霸游戲的官方翻譯給玩家們感覺就是:風格迥異,雖然后來民間也為游戲制作了一些中文補丁,但實際上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現如今隨著中國游戲產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專業人才加入到了這個行業當中。因此到了星際2,網易為暴雪游戲進行的本土化翻譯和過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像前文所述的執政官,就是出自網易的漢化團隊之手。

回顧整個星際爭霸游戲在中國的發展史,一步步從初期的稚嫩走向了成熟,如今拿起我手上的這本星際爭霸游戲手冊以及前幾年新出的戰地手冊進行對比,不禁令人感慨中國的游戲產業的日益成熟化。也希望未來,我們的游戲翻譯工作者們能夠創造出越來越多優質的游戲翻譯內容吧!

星際爭霸II平衡性更新 - 2019年11月15日

  大家好!隨著今年的暴雪嘉年華落下帷幕,嘉年華后的補丁更新也即將到來,我們希望最終確認對初始改動方案會做出哪些調整。因為此前提出的改動方向收到了許多積極的反饋,所以我們只會對此稍作改動,同時靜候其他能反映出這些改動的比賽,例如下周的HomeStoryCup XX。以下是我們最終希望實現的改動:

潛伏者

受蔽目毒云影響的潛伏者的攻擊現在僅限于近戰范圍。

  此前,在蔽目毒云范圍中的潛伏者無法以近戰范圍外的敵人為目標,但是在攻擊近戰范圍中的敵人時,脊刺依然可以延伸到最遠的距離。在此次改動后,如果潛伏者的近戰范圍內有敵人,它將只能射出一根脊刺。由此,我們認為未來雷獸會在ZvZ的后期對局中更具競爭力。

坑道蟲

從進化腔中移除了“擠壓蠕動”升級。

  我們收到了許多關于“擠壓蠕動”升級的反饋,這一升級會降低坑道蟲的裝載和卸下單位的時間,但玩家認為這一改動不會產生什么影響。我們希望避免添加看似無用、無助于鼓勵積極打法的新升級,所以我們希望在即將到來的補丁中取消這一升級。

其他改動/錯誤修復

現在“反護甲飛彈”的濺射傷害會正確作用于受影響的目標。

修復了“綁架”和“干擾矩陣”在特定情況下能打斷戰略巡航艦的“戰術跳躍”的問題。

更新了“戰術跳躍”的視覺光效。

  由于此次更新帶來的改動不多,我們希望借此機會說明我們有興趣在未來進行改動的重點。

縮短解放者的射程后,人類與干擾者的關系。

坑道蟲的強度,尤其是搭配蟲群宿主時的強度。

潛伏者在ZvP和ZvZ中的強度與使用率。

對新加入的“微生物環繞云”技能進行數值改動。

狂熱者在通常戰斗和被人類生物單位風箏時的強度和職責

新技能“共鳴之刃”的使用強度。

各個種族對局的后期打法。

  在本文正式發布時,平衡測試Mod也會隨之更新,以反映出此次的改動。我們計劃于11月27日周三下賽季開始時在天梯推出這些平衡性改動。最后,以下是即將到來的補丁所帶來的全部改動:

人類

惡火/惡蝠

“地獄火預燃器”的研究花費從150/150下調至100/100。

雷神

“沖擊彈頭”的傷害從40(對巨型單位 15)下調至25(對巨型單位 10)。

“沖擊彈頭”的武器冷卻時間從1.7下調至0.9。

醫療運輸機

將“快速二次點火系統”升級從星港的科技實驗室移至聚變芯體。

除了使醫療運輸機的“后燃推進系統”的冷卻時間降低5秒外,此升級還會將醫療運輸機的基礎移動速度從3.5提高至4.13。但是,此升級不會影響醫療運輸機受到“后燃推進系統”影響時的移動速度。

解放者

“強化彈道”升級從星港的科技實驗室移至聚變芯體。

“強化彈道”升級現在會使解放者在“防衛模式”下的射程提高3,從先前的4下調。

鐵鴉

“干擾矩陣”的能量消耗從50能量上調至75能量。

“干擾矩陣”的持續時間從8秒上調至11秒。

鐵鴉的移動速度從3.85上調至4.13。

修正了“反護甲飛彈”的濺射傷害無法正確作用于受影響單位的錯誤。

戰列巡航艦

“戰術跳躍”現在在傳送前會使戰列巡航艦昏迷并進入1秒的易傷階段。在該狀態下,戰列巡航艦可以受到傷害,但“戰術跳躍”不會被取消。

如果目標進入運輸機或進入隱身/潛地狀態,“大和炮”不再會自動取消。“大和炮”會未命中,同時技能進入冷卻。

礦騾

持續時間從64秒下調至63秒。

礦騾現在總是會嘗試在晶體礦最靠近基地的一面出現。

異蟲

菌毯

激活的菌毯腫瘤無法再被取消。

王蟲

“充氣甲殼”的研究花費從75/75上調至100/100。

感染者

移除了“被感染的人類”技能。

新技能:微生物環繞云制造一團云霧,遮蔽下方的地面單位,使空中單位對它們造成的傷害減少50%。持續11秒。能量消耗:100施放距離:9影響范圍:3

感染深淵加入新升級:進化“微生物環繞云”需求:主巢。研究花費:150/150研究時間:79秒

“神經寄生”的射程從9下調至8。

“神經寄生”不再能以英雄單位為目標。

潛伏者

潛伏者巢穴的建造時間從86秒下調至57秒。

潛伏者的射程從9下調至8。

潛伏者巢穴加入新升級:震地脊刺將潛行者的射程從8提高至10。需求:主巢。研究花費:150/150研究時間:57秒

“適應之爪”的研究時間從54秒上調至57秒。

受蔽目毒云影響的潛伏者的攻擊現在僅限于近戰范圍。

巢蟲領主

巢蟲的釋放距離從12下調至9。

蟲道網絡

坑道蟲的花費從50/50上調至75/75。

“召喚坑道蟲”技能的冷卻時間從0上調至14。

蟲道網絡和坑道蟲的初始卸載延遲從0.18上調至0.36。

蟲道網絡和坑道蟲的裝載時間從0.09上調至0.18。

蟲道網絡和坑道蟲的卸載時間從0.18上調至0.36。

星靈

先知,機械哨兵,虛空輝光艦

修復使用光束攻擊可能造成比預期更高傷害的問題。

狂熱者

“沖鋒”升級不再使狂熱者在撞擊敵人時獲得 8傷害。現在該升級使狂熱者的移動速度從3.15提高至4.72,從4.13上調。

使徒

“共鳴之刃”重做。使徒的攻擊速度不再提高45%,而是在完成“靈能傳送”后,使攻擊速度提高60%,持續6秒。

偵測器

偵測器的移動速度從3.01下調至2.63。

“重力加速器”升級現在會使移動速度提升1.31,從1.51下調。

虛空輝光艦

艦隊航標加入新升級:熔流旋葉使虛空輝光艦的移動速度從3.5提高至4.65。使虛空輝光艦的加速度從2.8提高至3.76。升級后,“校準棱鏡”技能還是會使虛空輝光艦的移動速度降低至2.625。研究花費:100/100研究時間:57秒

風暴戰艦

動能過載(對空)射程從15下調至14。

生命值從150上調至200。

護盾至從125下調至100。

母艦

“時間扭曲”現在除了影響地面單位和建筑,還會影響空中單位。

“時間扭曲”的延遲從3.57秒下調至1.79秒。

獲得英雄單位標簽。“神經寄生”不再能以英雄單位為目標。

PC玩家福利!星際爭霸原版免費 兼容Win7

暴雪剛剛更新了初代《星際爭霸》游戲,同時宣布免費推出,所有玩家都可以玩。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免費版是1998年原版游戲,而非剛剛宣布的高清重制版。

免費版《星際爭霸》最近更新加入了一個新的OpenGL后端,改善了游戲在Windows 7,8.1,10等現代系統上的兼容性,提升了反作弊能力,此外還完善了安裝和補丁表現。

注意:目前免費版《星際爭霸》是PTR版(公測版),服務器是在美國加州,因此國內玩家游玩的話會有很高的延遲。另外某些玩家在選擇多人模式時可能會遇到暫停(和防火墻有關)。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