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如何產生?比特幣的發展史一覽
比特幣是一種網絡虛擬貨幣,跟騰訊公司的Q幣類似但又完全不同于Q幣,目前已經可以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它的特點是分散化、匿名、只能在數字世界使用,不屬于任何國家和金融機構,并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兌換它。
比特幣如何產生?
2008年比特幣由一個化名為中本聰的人在一篇論文《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首次提出。這篇只有8頁的論文代表了密碼學和分布式系統的巔峰之作。
比特幣通過“挖礦”來生成。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絡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
首先解決數學難題的“礦工”將得到一定數量的比特幣作為獎勵。比特幣網絡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絡約每10分鐘得到一個合格答案。
2009年1月中本聰成為挖到比特幣的第一人,他創建了創世區塊,并“挖出”最初的50枚比特幣。
比特幣的故事
2008年11月1日,中本聰提出比特幣概念;
2009年1月,中本聰成為挖到比特幣的第一人,并創建創世區塊,中本聰在創世區塊里留下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話: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于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
2010年5月22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程序員拉斯勒·豪涅茨,用1萬比特幣購買了價值25美元的兩塊披薩,成為第一筆比特幣交易;
2010年12月12日當比特幣漸成氣候時,中本聰卻悄然離去,從互聯網上銷聲匿跡。
2015年區塊鏈概念在中國開始傳播;
2017年比特幣價格破2萬元/枚;
據說中本聰被提名諾貝爾獎,但沒有人能找到他,然而他提出的區塊鏈以及比特幣影響了互聯網的價值傳遞:
不僅中本聰的貢獻將會徹底改變我們對金錢的思考方式,很可能會顛覆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并且將會破壞如西聯這樣高成本匯款的服務,徹底消除如Visa,MasterCard和Paypal他們收取2-4%的中間人交易稅,消除費事且昂貴的公證和中介服務,事實上它將徹底改變法律合約的方式。
關于比特幣、區塊鏈更多的知識值得我們去了解,無論是這個行業的發展,還是其對互聯網價值傳遞的影響,都值得我們去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