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下飯的營銷脫口秀(為了讓你放下手機早點入睡,喜臨門跨界搞了一波脫口秀)
史上最下飯的營銷脫口秀文章列表:
- 1、為了讓你放下手機早點入睡,喜臨門跨界搞了一波脫口秀
- 2、職場營銷脫口秀|費話不廢話—第13期:距離成功你還差點什么?
- 3、借助脫口秀式營銷,茄皇能成為統一新的大單品嗎
- 4、李雪琴與脫口秀大會:流水的網紅,笑傲的資本 | 艾問人物
- 5、殺出一條血路的品牌
為了讓你放下手機早點入睡,喜臨門跨界搞了一波脫口秀
“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著”已成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這樣的普遍焦慮之下,公眾對于睡眠尤其是健康睡眠的需求,正日漸成為全新的經濟形態。如何傳遞正確的睡眠知識,引導公眾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正演變為睡眠經濟的全新課題。
全新的“睡眠經濟賽道”,如何講好“睡眠故事”,也考驗著一個品牌的成長性和敏感度。然而,縱觀這一領域,公眾不難發現,不少品牌已悄然下注,并已取得先發優勢。床墊品牌喜臨門正是其中的代表。已連續多年發布中國睡眠指數的喜臨門,以一場別開生面的睡眠綜藝秀再次破圈。
敢玩!睡眠科普發布會變身睡眠大綜藝
叮囑你放下手機早點入睡的,不僅僅有關心你的媽媽,還有喜臨門。3月19日,在世界睡眠日來臨之際,國內床墊行業領軍企業喜臨門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喜臨門)聯合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 “2021喜臨門中國睡眠指數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對于睡眠這一嚴肅科普主題的發布傳播,屢屢破圈的喜臨門再度給公眾了一個意外。整場發布會充滿喜劇元素,喜劇演員播報、脫口秀表演驚艷全場,甚至就連科普環節也別有一番趣味。整場發布會給予受眾的感覺,如同是在觀看一檔睡眠綜藝節目。當嚴肅的科普主題,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加以表達,全新的觀看體驗更能喚起公眾的共鳴。
喜劇演員馬旭東、劉子墨以“新聞播報”形式趣味講解國人睡眠新發現
事實上,喜臨門的此次發布會在表達方式上進行了顛覆式的創新。但其所表達的主題和傳遞出的內容,卻是極為走心。流量擔當楊笠的妙語連珠,在抖機靈之外,確實表達了現代人應如何擁有睡眠的路徑。
脫口秀演員楊笠在發布會現場“首個躺著脫口秀”表演,趣味解讀“夫妻分房睡那些事兒”
而睡眠體驗官的交互解讀、睡眠科專家的專業建議分析,更是為公眾呈現了如何獲得優質睡眠的指南。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孫偉直播解讀“深睡”
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高雪梅直播現場解讀報告
就效果而言,充滿娛樂精神的睡眠主題發布會,并沒有因娛樂元素過多而造成喧賓奪主的突兀感。反之,娛樂與科普的巧妙結合,加之頗具共情氛圍的品牌傳播,讓嚴肅的內容更具傳播力。從這個維度而言,喜臨門的此次破圈,再次展示了其品牌的張力和年輕化的調性。敢玩、會玩加持之下的創新營銷,彰顯了喜臨門的品牌實力。
持續破圈營銷,喜臨門的跨界強在哪里?
互聯網與行業的深度融合,讓營銷的模式從原有的渠道思維向著更為復雜、更具傳播實效的方向發展。而品牌的創新破圈,正是基于這一需求而必須要有的素質。
在泛家居行業,破圈營銷方面喜臨門品牌穩居c位。盤點喜臨門的破圈之旅,公眾會發現這是一個深諳互聯網精神的優質品牌。2020年,喜臨門床墊獨家冠名播出的體驗式鄉村漫游綜藝《寶藏般的鄉村》。精準扶貧、美麗中國的流量屬性,讓其獲得了大批用戶的熱贊。而據了解,除《寶藏般的鄉村》外,喜臨門還在進行另外幾檔娛樂節目合作,連接起更多的年輕群體。
值得注意的是,喜臨門的破圈創新并非之于營銷。在產品端,其不斷推出的新品也有著爆款和網紅的標簽。在深刻洞察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其以創新精神賦能產品。
睡眠體驗官李孝伊演示喜臨門深睡高科技王牌產品“深睡床墊”的智能配置
網感加持,喜臨門為品牌煥新提供新范式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態。對于品牌而言,其也要經歷這一自然法則。對于很多品牌而言,如何為自己增添新的內涵,成為其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事實上,在當下的傳播語境下,讓品牌更有生命力,離不開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2020年,B站財報以rap說唱的形式與公眾見面,瞬間圈粉無數;而流量巨頭百度推出的洗腦神曲《你說啥》也同樣是現象級傳播事件。如何成功破圈搶占c位,也是衡量品牌咖位的重要指針。
在泛家居行業,喜臨門的脫穎而出,也讓這個行業也擁有了互聯網化的營銷玩法。其不僅是對于自我壁壘的突破,更是開整個行業之先河。在破圈營銷方面已經搶先了半個身位的喜臨門,未來將會怎樣,也讓公眾對此充滿了期待。
職場營銷脫口秀|費話不廢話—第13期:距離成功你還差點什么?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于逆境中走大道。
確實,投機倒把的人非常容易成功,而人們又會以他的成功來評判,說,看,這樣做是成功的。但是不要忘記,任何真正巨大的成功,以及任何深夜醒來,不被自己嚇到的成功,都是走大道,走正道。
而人呢,普遍比較短視,不知道三十年后或歷時之后來判決這一幕。
那么我們今天遇到困難,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是否不要去看困難本身,而是要去想這件事是否是走正道,走大道而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就像西游記。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很多人死在明天晚上。
————費話社群費莫先生授權. 某年7月28日
#1# 堅持很重要,但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除此之外,時運對于成功的幫助也很大。然而,最重要的是,這條路是正道!
#2# 關于成功,世人都被馬云馬化騰王健林這些案例給迷惑了雙眼,認為這些人的成功是輕而易舉的事,殊不知,所有的成功都是九死一生,更多失敗的人是不會被關注到并呈現在你的眼前。所以,請保持清醒理智。
#3# 投機倒把的事少做,多學點概率學知識,小概率事件少碰。
#4# 又提西游記,因為西游記取經的過程太像一次創業了!有目標,有組織,有行動,有團隊,有預謀,有勇氣,有決心,你還差什么?
#5# 如下圖:
借助脫口秀式營銷,茄皇能成為統一新的大單品嗎
贊助《脫口秀大會5》時,品牌方們可能也沒想到會在節目收官后因為演員口播上了熱搜。11月17日,隨著綜藝《脫口秀大會5》落下帷幕,節目中演員小佳口播贊助品牌的話題也登上熱搜。10家贊助商中有4家食品領域快消品牌,除了金典、益達、海天,還有一個讓觀眾相對陌生的品牌“茄皇”。
茄皇是統一旗下的新方便面品牌,也是統一向年輕化布局的重要一步。有聲音認為,從近年發展來看,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面難以繼續撐起統一高速發展,統一需要新的大單品支撐業績。而隨著高端化、年輕化成為方便面未來的發展方向,定位于年輕化的茄皇被統一寄予厚望。
核心大單品受挫
伴隨著方便面行業向年輕化、高端化、健康化發展,曾經的核心大單品老壇酸菜牛肉面逐漸難以撐起統一業績的持續增長,統一寄希望于年輕化新品牌,渴望打造下一個高增長單品。
茄皇品牌于2019年推出,一桶價格為5元左右。統一官網顯示,茄皇主打番茄風味方便面產品,原料主要為新疆優質番茄,設計上以茄皇IP為創意,主要面向年輕人。茄皇的推出也被視為統一向年輕化布局的重要一步。
為了能夠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統一在茄皇的品牌營銷上也集中于年輕群體關注的領域。除了熱門綜藝《脫口秀大會》,茄皇還贊助過《怎么辦脫口秀專場》、多位流量明星加盟的綜藝《一往無前的藍》,并請演員龐博、肉食動物拍攝脫口秀式廣告片,還贊助過一些城市的線下街舞活動等。
統一2022 年上半年財報中也重點提到了對茄皇的品牌宣傳,借助轟動(HD)直播,提升品牌認知; 研發上線“茄皇的家”小程序,通過在線種西紅柿的游戲方式活化IP形象、吸引年輕群體。
一系列營銷投入確實在一定程度推動了茄皇的銷售。2022年半年報顯示,茄皇上半年收益較去年同期呈倍數增長。統一中控最新披露的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統一凈利潤約5.32億元,同比下滑17.2%,食品營收方面增長單位數,其中主要提到茄皇品牌成績顯著,取得結構性增長,方便面品類在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3倍。
統一對茄皇重點投入,或許是基于曾經的業績支柱難以持續增長。由于方便面行業發展和食安輿論事件發生,曾經以老壇酸菜牛肉面為核心大單品的統一業績受挫。2022年上半年,統一實現營收139.4億元,同比增長7.17%;實現歸母凈利潤6.14億元,同比下滑27.49%。方便面業務占比超95%的食品板塊營收53.69億元,虧損1.58億元;食品板塊的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6.6%下降至22.2%。統一急需一個新的大單品來支撐業績穩定增長。
此外,隨著消費升級,年輕化、健康化、高端化成為方便面品類未來的主要方向,《2021年中國方便面市場趨勢報告》指出,Z世代人群、精致白領等年輕群體對高端方便面的消費更高,他們傾向自然、健康、還原的口味。主打口味還原的方便面去年在天貓平臺成交額同比上升32.01%,成交用戶增長32.01%,平均單價提高8.02%。在此情況下,主打天然口味、主攻年輕化的茄皇或許就是統一寄予希望的下一個大單品。
快消行業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認為,統一對茄皇進行了全渠道的立體化營銷宣傳,對于吸引年輕消費者有積極作用。在方便面市場中,年輕化產品是當前較有活力的產品,統一向此方向布局,有利于形成更完整的品牌矩陣,促進業績。
尋找新增長點
雖然被統一視為業績新驅動力,但在業內看來,按照100億為超級大單品、10億為常規大單品來看,茄皇要達到作為大單品支撐起統一增長的實力還有待發展。
2019年7月,統一旗下另一方便面品牌湯達人年銷達到20億元,被統一頒發“夢幻大單品”獎。以湯達人做對比來看,湯達人旗艦店內最熱銷的袋裝方便面銷量超60萬,統一旗艦店內茄皇袋裝方便面銷量最高20萬;湯達人擁有至少七種口味,并發展了極味館高端線,茄皇目前產品結構十分單一,僅有番茄雞蛋面、番茄牛肉面、番茄肉醬拌面三款產品。以此評估,在銷量和品類布局上,茄皇的品牌實力似乎還不足以達到比肩大單品水平。
同時,茄皇產品均以番茄口味為主,統一曾經表示,選擇番茄口味是因為易讓消費者接受,且容易帶來營養健康的認知。但番茄風味在方便面品類中早已普遍,康師傅、海福盛、良品鋪子均有推出番茄雞蛋牛肉面,產品同質化明顯。有不少買家在茄皇商品評論區指出“和普通方便面一樣,還貴”“沒什么回購的必要”……
在專家看來,想把茄皇品牌打造成新的大單品支柱,還缺少多元化產品布局,需要持續構建品牌力競爭壁壘。
“番茄口味與曾經的酸菜不同,酸菜具有地域特色,而番茄在全國方面都并不新鮮。目前來看,如果統一理想中要將茄皇打造為第二個大單品,無論從產業端還是結合消費端來看,茄皇對業績的拉動效果幫助并不太大。”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
針對上述問題及茄皇品牌后續規劃,北京商報記者通過發郵件聯系采訪了統一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張函
李雪琴與脫口秀大會:流水的網紅,笑傲的資本 | 艾問人物
歡迎來到本期艾問人物!
“借此機會我想對那些不喜歡我的人說一句,我也不喜歡你。”
2020年9月23日,綜藝《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總決賽在騰訊視頻播出,不負眾望的是抱著吉他彈唱“世界以痛吻你,你扇它巴掌呀”的王勉拿下冠軍,令不少觀眾意難平的是作為流量擔當的楊笠和李雪琴分別獲得第四、第五名。
池子出走、卡姆吸毒被捕、線下巡演因疫情被迫取消……在《脫口秀大會第三季》開播以前,笑果文化幾乎是在風雨交加中搖曳殘喘,李誕本人也在節目中“人間不值得”式嘲諷:“顯然,我低估了2020,也低估了這家公司。”
不過,截至2020年9月28日,#脫口秀大會#相關話題閱讀量高達54.9億、討論量高達661.9萬,騰訊視頻綜藝臺官方顯示節目播放量累計高達15.6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抖音官方賬號獲贊1872.9萬次。無疑,這季節目救了公司。
這季節目同樣也救了李雪琴。2018年李雪琴憑借與吳亦凡的互動視頻成功躍身成為一線網紅,可是,“鐵打的抖音,流水的網紅”。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快餐時代,這個曾經大名鼎鼎的網紅,今年“6·18”李雪琴一個廣告都沒接到。
直到7月22日《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節目播出以后,#李雪琴王建國好甜#、#李雪琴才華、#李雪琴老板#等相關的話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截至9月28日,話題#李雪琴才華#瀏覽量高達4.3億,#李雪琴超話#閱讀量高達1724.2萬,互動量近10萬。根據艾問的數據調查顯示,在閱讀量前10的選手相關微博話題中,以李雪琴為代表的女性脫口秀演員占比高達八成。
“北大網紅”,“追星錦鯉”,李雪琴又火了。
“東北一把破琴”
如果你覺得東北只有《鄉村愛情》和精神小伙社會搖,那你確實不太了解他們。
東北文藝的輝煌自本山大叔時代就已開始。從佳木斯到鶴崗,從遼源到遼陽,每經過一公里就生活著一個講著土味哲學的藝術家。他們守著最寒冷的北境,吃著酸菜燉粉條,喝著最烈的老白干,搞著最嚴肅的創作。
1995年,李雪琴出生在遼寧省鐵嶺市。4年后,她的老鄉趙本山在央視春晚表演《昨天、今天、明天》,其中有句臺詞傳播廣泛,“出去旅旅游,走走比較大的城市,去趟鐵嶺”。“大城市鐵嶺”成為一個梗。通往鐵嶺的高速公路邊,曾懸掛大幅廣告牌:“大城市歡迎你。”
從東北二人轉到央視春晚小品,再到《馬大帥》《鄉村愛情故事》《劉老根》等系列電視劇近二十余年的不斷輸出,趙本山基本給東北的幽默文化定性,所以本山大叔退休以后,就有了一種東北文化沒落的錯覺。
于是,去年開始,伴隨唱著一嘴蒜味Rap的老舅董寶石爆火,和今年表情呆滯語出驚人的李雪琴出圈,人們開始高呼:東北文藝復興了。
在阿里文娛的報告里,最下飯的明星中,東北人名列前茅。而根據《2019抖音數據報告》來看,創作者視頻平均播放排行榜上,北京位居榜首,黑龍江、吉林、遼寧均上榜前5名。
脫口秀大賽前5強里,有4個來自東北。
眾所周知,李雪琴畢業于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后前往紐約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學位。在美國的那段時間,李雪琴并沒有一個名校留學生應有的蓬勃與自信,用她的話說,紐約天氣不好,常陰沉個臉,有時候抬頭望天,只能在兩棟高樓間隙瞥到一瞬。
當時,學校在曼哈頓,李雪琴住在皇后區,坐地鐵要一個多小時。短短1年時間,李雪琴感覺自己的抑郁癥越來越糟糕,她終日不想出門,不想見人,不想說話,睡不著覺。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來自她的專業課老師,是一位白人老太太,她一直感覺這個老師不友好,直到有一天上完這門課,李雪琴決定退學回國。
開始好轉是因為“李雪琴”這三個字的出現。“李雪琴”這個名字來源于她曾用過的專欄筆名“一把破琴”,第一次亮相是在一個短視頻里。2018年,她剛剛從紐約回北京,加入了一家短視頻創業公司。同事拍條視頻需要一位東北大媽,李雪琴就扮上了。
“東北,不是康普頓,出生在這里的人對hood、homie、ghetto、gangster這些概念真的不熟。一個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中國人高喊戰死街頭、匪幫或者亞特蘭大的藥物迷幻,著實心虛。就像一個烏干達老鐵非說自己是最real的相聲演員,diss郭德綱,respect馬三立,弄得跟真事兒一樣,滑稽。”(轉自X博士:《你的老舅和東北蒜味蒸汽波》)
結合李雪琴的自身經歷,從鐵嶺到北京再到紐約,她的視頻創作是以一個“鄉下人”看“城里人”的姿態嘲諷時代:“東北口音讀大牌,“A4紙打印奢侈品包包。”有著鐵憨憨傻大姐的氣質,夠“土”但不低俗,夠激烈但不憤怒。
真實的生活不用瞎編。
2018年9月,李雪琴素面朝天站在清華大學門口隔空開喊:“吳亦凡你好,我是李雪琴。今天我來到了清華大學,你看這個校門,多白。”
隨后,她又發了兩條視頻喊話吳亦凡。一個在圓明園,還是上次的句式,用東北話親切問候:“你吃飯沒呢;”另一個在三里屯,她說事不過三,同樣的句式仿佛告別似的:“吳亦凡,祝你身體健康。”
這樣一本正經胡說八道的“三連問”視頻充滿荒誕喜劇意味,隨即網友把李雪琴送上了熱搜,但她似乎很有自知之明:“我知道這種不叫影響力,只是曇花一現式的一個熱點事件。”
沒想到的是,幾個月后,吳亦凡竟然做出了回應,這令熱度不再慢慢涼透的李雪琴抖音號起死回生。他在視頻中回復說:“李雪琴你好,我是吳亦凡,別管我在哪,你看這個燈,多亮。”
“后現代主義詩人”
在網紅的道路上,吳亦凡是李雪琴的敲門磚,在短視頻蓬勃發展的流量風口,他的短短幾句話給了李雪琴一張入場券。
上《脫口秀大會》前,李雪琴在抖音上有434.7萬粉絲,所有視頻點贊總量高達5000萬。
作為辛勤耕耘的初代網紅代表人物,李雪琴的微博始于2014年,至今更新了近2000條。在今年《脫口秀大會》這場喜劇盛宴中,李雪琴被兩次評為爆梗王,她說她不是一個內容創作者,而是一個生活分享者。畢竟梗從來都不會自己蹦到腦子中來,而是源于生活的細枝末節,是一種厚積薄發。
李雪琴自我介紹時說:“我是一個詩人。”
李雪琴自己是這樣解釋的:“詩人的本質是呈現生活的。生活中有一些本真的、純粹的事物,它們受到偶然性、模糊性和時間流動性的支配,我們詩人的任務呢就是呈現這個本質和它的不確定性。”
與詩人高度重合的是,李雪琴的段子整齊而別致。《奇葩說》選手楊奇涵曾這樣評價:“拔高一點,雪琴屬于后現代結構主義。她的魅力就是先建立一個結構,然后加一句,你看這校門,多白(打破這個結構)。”在看似隨意的拍攝背后,其實暗藏語言邏輯。
談起北大也是如此,她說:“考前做了一套題,然后第二天考試的時候發現和前一天的題目一樣。旁人說你相信這是運氣嗎?我說我相信的不是運氣,是氣運。”談起單親家庭和“少女家長”的悲傷經歷時也是,她說:“我媽是我從小帶大的。”
可是互聯網鋪天蓋地的質疑聲襲來:離開吳亦凡,李雪琴還能靠啥呢?
24歲的李雪琴,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創業者,她以自己本名李雪陽注冊成立了“十斤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所有工作基本都只圍繞她一人展開。一開始她想做訪談節目,平民版《圓桌派》,但找了三四個平臺都被拒絕,理由是李雪琴“只是一個網紅”。他們問她,“你有啥優勢,節目競爭力在哪兒”,李雪琴答不上來。
2020年上半年,沒有話題,沒有熱度,沒有廣告,掉粉嚴重,李雪琴的數據十分難看。與此同時,與李雪琴同時期火起來的博主,趁著只能宅在家的疫情時期,有些粉絲已經上千萬。
“與其在家閑著,不如去(《脫口秀大會》)搏一搏。”
其實,這屆脫口秀大會不缺黑馬,比如,緊抓女性話題的楊笠,以及唱著說的王勉,還有,樹IP炒CP的李雪琴。
其貌不揚,但有辨識度,洗腦的口音,一臉喪。李雪琴從一開始就樹立了鮮明的人設標簽,“北大廢物”是她的標志性身份,“生無可戀”是她的標志性姿態。
作為東北文藝復興運動代表之一,李雪琴的創作里沒有人間值不值得,有的是二人轉、驢拉磨,吃耳屎變啞巴,和大城市鐵嶺。“大家好,我是李雪琴”,這句東北腔開場白讓人印象深刻的同時,不斷強化了李雪琴的IP形象。
貼完標簽,李雪琴還主動與王建國炒起了CP,還收獲了一波“CP粉”,提高了自己的影響力,讓王建國的粉絲也對她產生了好感,甚至給這對CP起了一個口號:“建國配雪琴,危險又迷人。”
就像脫口秀大會里的那個段子:說起愛喝酒、超自信,你能想起誰?可是說起杜甫,你又能想起什么呢?
如果李雪琴是詩人,那她一定是李白那一款的。個性鮮明,營銷到位,話題性十足。無疑,李誕,王建國,還有整個《脫口秀大會》都為李雪琴的翻紅創造了十分良好的基礎。
截至2020年9月28日,李雪琴的微博賬號已有292萬粉絲;抖音賬號已有657.2萬粉絲,獲贊數超5645.2萬次。
《艾問人物》認為,狂歡落幕之后,可以說,李雪琴是后現代主義詩人,不僅在創作結構上是,在創作背景下也是。詩人這個詞總讓人聯想起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但是,網紅與這兩個主義似乎是風馬牛不相及的。這年頭寫詩不能填飽肚子,但網紅可以拉投資。脫口秀再好笑,背后名利雙收的還是資本。不信你看,李雪琴王勉再火,羅永浩的“真還傳”爆梗再有趣,笑到最后的,還是李誕,和葉烽。
END
作者:黑皮猴
編輯:楊潔琳
圖片:萬姍紅
艾問人物,致力于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殺出一條血路的品牌
對,這個企業就是我們熟悉的三聯生活周刊。半個月前寫了一點,今天認真思考后更覺得意義非凡,尤其作為商業案例而言更值得大書特書。
?
三聯生活周刊是1995年復刊的雜志,宣稱是一本雜志所代表的生活。頭幾年是半月刊,后來改為周刊。復刊十年后并沒有取得多輝煌的成績,發行量也就五萬本,加廣告還有雜志收入不會超過三千萬,紙媒瘋狂崛起的那段也沒享受多少紅利,隨著互聯網帶來的信息爆炸,給了傳統媒體,尤其是紙媒帶來了致命打擊,行業幾乎團滅,可這本雜志卻硬生生的生存了下來,而且實現了非常華麗的轉身。
雜志發行量超過十萬,年銷售額突破7000萬,雜志公眾號每天發三次,每次發三篇,閱讀量超過十萬+的文章每天都有三篇,質量超級高,帶來了巨量的廣告收入。
同時獨立三聯美食公眾號,目前在美食行業也頗有影響力。
?
轉型更成功的是做了一款中讀APP,聯合全球多行業專家,針對讀者生產更深層次,更有一定專業性,尤其是歷史,哲學,心理學,美學,考古,旅游,音樂等關乎個人素養提升的知識產品,加上最早布局的熊貓愛茶,文創市集等項目,尚不知道中讀具體的收入,根據主編李鴻谷透露:中讀收入已經占到三聯總體收入的15%。
三聯為什么能在一個幾乎團滅的行業里殺出重圍,還能實現順滑轉身,完成從傳統媒體到互聯網媒體的轉換呢?你會反發現,他們做對了四件事。
一、折騰
2000年遠在武漢的李鴻谷受命把三聯做成新聞類媒體,按照老李的自述:三聯那時候的周二工作會,記者們全部都帶著行李來,開完會拿完主題立即奔赴全國各地,周一之前交稿,如此周而復始,玩命干了好幾年,雜志訂閱量根本沒有什么大起色,還是五萬份,大家都懵了,怎么我們這么干,還是沒有和其他雜志一樣發展起來呢?
直到2005年,三聯做了一個《抗戰六十周年深度報道》,發行量居然翻了一番,這一下讓三聯撬開了放大的一道縫,同時展開了對這個現象的深度分析:企業擁有的基因,這個基因適合做什么,同行擁有什么基因,他們適合做什么,自己為自己找到了發行量放大的原因,以及自己的企業基因對于讀者來說意味著什么。最后總結:深度可以戰勝速度!知識可以生產。
三聯的背后是出版社,所以三聯的基因他就不是新聞基因,新聞講究快,有通訊社的基因更適合做新聞。三聯必須做重大新聞的深度報道,追求事實真相,才能在以快速播報為目的的競爭中走出獨有的優勢。
這個重大發現不是三聯的同事們有多聰明,而是他們不斷的折騰發現的機會。
?
第二、不同的媒體不同的采編隊伍
這個觀點來自于生產企業,不同的生產線當然生產方式也不同。
三聯生活周刊擁有超強的記者采編隊伍,號稱聚集了國內最會寫的一批人,費用巨高,但三聯針對不同的媒體還是組建了針對性的生產隊伍,而不像企業里經常做的宣傳推廣,一個班子,同樣的內容,做好之后放到所有的媒體里,根本不考慮媒體本身的特點,所以效果不能保證。
對三聯來說,微博就像是通訊社,有什么信息隨時發,講究的是個快;
微信公眾號,像日報,每天都要寫,但是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微信公眾號是公域流量和私域流量的結合,內容以激發和帶動個人情緒為側重,所以創意生產模式不同;
紙媒一周一期,必須按照受訓記者的規范生產內容,力爭做到影響力。
而APP中讀則是三聯的獨立產品,是三聯的數字刊,知識產品,文創產品,茶葉等所有產品的閱讀,聽書,銷售交易的自有平臺。
一個善于學習和總結的企業就善于從一點破局到全面,三聯重新認識了不同的媒體特點以后,把麥克盧漢媒介及信息理解的透透的,公眾號,APP,微博,紙媒,分別代表了不同的信息,一個是過去,一個是現在,還有的是未來;有些是私人,有些是公眾。
?
第三、知道什么人能干我們的事
三聯實現轉身之后,以生產知識,深度報道為經營模式以后,接著就要考慮什么人能干我們的事。李鴻谷用他招聘新人的方式給出了答案,那就是你是不是擁有好奇心!
三聯在重視學歷的同時更重視好奇心,不管什么名校出來必須接受更長時間的實習期,然后用來發現你的好奇心,來決定是否錄用。任何一個有份量的深度報道,需要的是記者們擁有足夠的好奇心,捕捉不到真相就是失敗。
這個用人的觀點給三聯帶來的不僅是營收的增長,而且還是價值的增長,三聯的多數讀者和粉絲在看待一件新聞事件的時候,都已三聯的報道作為最終報道來看待!
這是個了不起的顧客價值,就像財經股市報道:美國人信奉華爾街日報;中國人民安居樂業,我們信奉新聞聯播;新聞事件的真相大白,我們信奉三聯。
在幾乎被團滅的紙媒里殺出一條血路的三聯,就是靠這三步實現了轉身,如此絲滑沒有任何澀滯:做什么,怎么做,誰能做,這個清晰的運營框架,放在任何一家企業,都妥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