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紅軍版最炫民族風(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一張寄往世界的貴州文旅名片)

導讀紅軍版最炫民族風文章列表:1、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一張寄往世界的貴州文旅名片2、2006-25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 郵票與小型張 賞析3、八路軍、新四軍有軍銜

紅軍版最炫民族風文章列表:

紅軍版最炫民族風(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一張寄往世界的貴州文旅名片)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一張寄往世界的貴州文旅名片

絢麗多彩的民族服飾、特色濃郁的民族風情、熱情洋溢的民族歌舞、壯麗秀美的自然風光……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第五版今年7月28日在貴陽大劇院復演,每場千余名觀眾的上座率,展示了這張貴州文化旅游名片經久不衰的迷人魅力。

《多彩貴州風》的復演深受社會各界人士關注,除了國內20多家主流媒體的報道,復演相關消息也通過10余種語言在環球時報、國際在線、中國網、中國日報網等國際媒體平臺和國外媒體平臺上進行了宣傳報道。

《多彩貴州風》演員與觀眾互動

作為外地游客來貴州“必看的一場演出”,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由多彩貴州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獨家運營, 經過16年的打磨,已演出近5000場,并在全球40個國家及地區、國內50多個城市進行巡演,榮登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名錄和全國十大劇目票房“十強”行列,獲得國家級、省級、市級以及行業內各種榮譽近百個。

-01-

從“一臺演出”到“一個品牌”

多彩貴州散發出醉美風采

《多彩貴州風》“岜沙漢子”劇照

從打造“一臺演出”到形成“一個品牌”,《多彩貴州風》深耕中國文旅演藝產業16年,見證了多彩貴州如何以獨特的文化魅力讓世界沉醉。

多彩貴州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劍青介紹,2005年,貴州舉辦首屆黃果樹瀑布節,來自全省9個地州市的民族民間文化精英同臺獻藝,以精彩紛呈的民族文化歌舞,打造了《多彩貴州風》的雛形。

為進一步挖掘及保護多彩貴州豐富的民族民間文化資源、提升貴州對外宣傳形象和增強本土文化自信、打造獨具貴州特色的文旅品牌,2006年,按文化體制改革的相關要求,多彩貴州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多彩貴州公司”)應運而生,市場化獨家運營《多彩貴州風》。

《多彩貴州風》“侗族大歌”劇照

作為地方政府推動市場化運作的一臺大型民族歌舞,首版《多彩貴州風》由來自貴州17個民族的600名演員,精心演繹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少數民族的族群記憶和浪漫風情,并運用現代舞臺高科技展示手段,將侗族大歌等貴州少數民族歌舞、器樂、絕技表演和民族服飾進行展示,使貴州民族民間文化、生態文化、歷史文化在全新的舞臺上得以深度融合展現,迸發出前所未有的醉美風采。

《多彩貴州風》甫一亮相,便因其鮮明的貴州原生態元素和強烈的時代感而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2006年9月,《多彩貴州風》首次承擔起貴州對外文化交流重任,開啟了貴州演出史上的破冰之旅和文化遠征。

《多彩貴州風》國外巡演劇照

多年來,《多彩貴州風》先后赴美國、法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韓國、匈牙利、瑞士、波蘭、捷克、墨西哥等30多個國家開展巡演和文化交流,并在北京、上海、香港、澳門、廣州等40多個城市進行展演。

《多彩貴州風》還完成了世博會貴州文化周表演、奧運會開幕式前演出、沿貴廣滬昆高鐵主要城市巡演等演出任務。

16年來,《多彩貴州風》一邊承擔著對外展示貴州多彩文化形象的演出重任,一邊也隨著時代需求、市場發展,先后更新了五個演出版本,從原生態版、經典版、民俗版到旅游版、升級版,每個演出版本的蝶變,都在保留經典劇目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既保留了“一夜多彩貴州風 演繹貴州六百年”的文化特色,也契合了文旅市場發展的需求。

《多彩貴州風》劇照

其中,于2009年打造的第三版《多彩貴州風》為開拓國際演藝市場,完成了劇院演出與旅游市場的深度融合。從2010年起打造的第四版《多彩貴州風》,引入主持人與觀眾互動環節,使整臺節目從過去專注于藝術性向藝術性與市場需求并重轉型。

2014年底,貴州至周邊省市的高鐵陸續開通,大量游客入黔旅游,《多彩貴州風》游客接待量累計突破800萬人次大關。2016年至2018年,《多彩貴州風》每天演出場次最高達5場,且場場爆滿,2017年全年演出營收近億元。

-02-

從“一臺演出”到“一個產業”

見證文旅產業融合發展

“旅游演藝的興起與繁榮,與我國近年來旅游市場的發展壯大息息相關,旅游演藝已成為游客在旅游過程中必打卡的項目之一。多年來,《多彩貴州風》被中宣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項目’,被列為國家多部委頒布的《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名錄》。多彩貴州公司先后獲評‘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單位’‘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等榮譽。”多彩貴州公司董事長毛劍青說。

《多彩貴州風》“水姑娘”劇照

立足于《多彩貴州風》定點演出、文化巡演、文藝創新, 16年來,多彩貴州公司在豐富的實戰中,培養了優秀的文藝創作和運營管理團隊,形成“藝術生產 管理運營”的復合發展模式,以獨特優勢贏得強大的品牌競爭力,形成“商業演出 品牌策劃 營銷推廣 設計制作 藝術培訓”的多元化發展格局,領軍貴州文化旅游演藝市場。

多年來,前后五次改版的《多彩貴州風》,共吸引省內外1000多家旅行社、近2萬名導游前來合作,與多彩貴州公司開展文旅合作的國內外文化演藝合作商和經紀機構已近1000家。不斷增長的業務和資本,為公司在省內外拓展文旅產業打開了突破口。

2005年到2016年,多彩貴州公司完成了從《多彩貴州風》演藝項目到文化旅游產業圈的業務布局。2016年9月,公司成功掛牌新三板。目前,該公司正運用“文化 旅游 資本”的產業投資模式布局貴州文化旅游市場,沖刺創業板,力爭實現IPO主板上市。

《錦秀丹寨》劇照

除了運營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貴州風》,多年來,多彩貴州公司還先后推出了《天香》《大明屯堡》《云上涼都》《蝴蝶媽媽》《錦繡丹寨》等精品文旅演藝項目,以演藝項目推動景區旅游產業發展。2020年,為致敬貴州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成果,該公司推出貴州脫貧攻堅主題劇目《高高威寧》,引起熱烈反響,榮獲貴州文藝精品獎。

這些文旅演藝項目,在助推各地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大力發展文旅產業起到了積極的示范作用。

-03-

探尋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密鑰”

拓展《多彩貴州風》品牌效應

近年來,多彩貴州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對《多彩貴州風》演出內容進行調整,使服務對象兼具省外游客、本地散客以及定制旅游服務等,并通過藝術質量提升,讓觀眾獲得更好的文化體驗。

今年7月復演期間,《多彩貴州風》推出市民每人68元的購票優惠活動,拉動了本地市場。據統計,購票觀看《多彩貴州風》的觀眾中,本地市民占比近50%。

以創新求突破,多彩貴州公司將后疫情時代的演藝服務重心轉移到省內市場,策劃推出了“多彩貴州風”IP系列文化活動,積極探尋進一步打開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的“密鑰”。

《海底總動員》2劇照

今年6月,大型多媒體童話音樂劇《海底總動員2》在貴陽大劇院完成兩場首演,這是《多彩貴州風》原班舞蹈演員首涉話劇演出,劇場內座無虛席,觀眾好評如潮。

6月24日起,同屬“多彩貴州風”IP系列的《時光唱片·脫口秀復古音樂會》,作為專屬于50后、60后、70后群體的音樂盛會,在貴陽大劇院連續上演三晚,場場爆滿。之后,由該公司打造的相聲大會也將在貴陽大劇院登場。

此外,多彩貴州公司還在后疫情時代打造了符合本土“一老一小”群體定位的演藝產品。

多彩貴州風少兒藝術節劇照

2021年7月,旨在推動少兒藝術市場繁榮發展的首屆“多彩貴州風少兒藝術節”暨少兒優秀作品舞蹈展演在貴陽大劇院舉行,全省1300余名少兒舞蹈愛好者參演。展演的80余個舞蹈作品,涵蓋了民族舞、古典舞、流行舞等種類,打造了少兒版“多彩貴州風”藝術盛宴。該藝術節全年線下參演人數已突破3萬人。

2021年9月,首屆“多彩貴州風”中老年藝術節隆重開啟,來自全省各地的中老年文藝愛好者和表演群體,首次登上貴陽大劇院的專業舞臺,進行時裝走秀、舞蹈、合唱、健身操、武術等藝術表演,釋放屬于中老年的榮光與精彩。

-04-

更深層次發掘民族文化內涵

助推貴州旅游高質量發展

國家一級導演、金獅獎獲得者樊小鎖,是第五版《多彩貴州風》旅游晚會版的導演。她說,新版《多彩貴州風》旨在通過進一步的藝術提升再造,更深層次發掘貴州民族文化內涵,打開民族經典之妙——以LED大屏“氣勢磅礴飛流直下”的“黃果樹大瀑布”為背景,侗族大歌、舞蹈《水姑娘》、非遺表演《上刀山》等一系列經典保留節目,將觀眾迅速帶入熟悉的民族風情;風格各異的民族盛裝,隨著各類節目的上演,再次逐一亮相;貴州少數民族 “長桌宴、打粑粑、婚慶醉酒”等民俗被搬上舞臺,讓外來游客在互動中有更好的體驗感。

《多彩貴州風》“突破烏江”劇照

新版《多彩貴州風》更增添了展示貴州紅色文化底蘊的新劇目——《突破烏江》:在水流湍急的烏江,紅軍強渡天險的戰斗故事首次登上3D舞臺。

新編劇目《爽爽的貴陽等你來》,將甲秀樓、青巖古鎮、青云夜市等多個場景巧妙搬上舞臺,充分展示了貴陽旅游“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購、爽游”的“六爽”魅力。

多彩貴州公司還出臺激活貴陽文旅市場演出的新方案,計劃于2023年持續致力《多彩貴州風》對外品牌輸出作用,不斷鞏固品牌影響力。

《時光唱片復古音樂會》劇照

為在后疫情時代進一步繁榮貴陽演藝市場,打造本地15分鐘文化經濟生活圈,該公司除了將原定于9月和10月在全省巡演的《海底總動員2》,在貴陽演出的《物理化學秀》《時光唱片復古音樂會》調整至11月至12月演出,還將從今年11月起陸續推出《熊出沒》《迷你特工隊》《冰雪女王》《永遠永遠愛你》等兒童劇,并開展“筑光杯”舞蹈、戲曲、朗誦比賽。2023年2月起,多彩貴州公司還將推出演出音樂會《直到世界盡頭》《國風國潮音樂會》,以及《超級飛俠》《故宮里的怪獸》《宇宙護衛隊》等兒童舞臺劇。

第二屆《多彩貴州風》中老年藝術節及少兒藝術節計劃于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1月中旬舉行。

《多彩貴州風》劇照

毛劍青說,圍繞《多彩貴州風》這一核心文旅品牌,公司未來還將進一步精準定位、深度開發本土市場,策劃和打造口碑好、傳播廣、大眾喜愛的演藝精品和文化品牌,培育本地演出市場和文化消費新習慣,促進經濟內循環發展。她相信,未來每一步的探索和創新,對進一步拓展《多彩貴州風》文旅品牌價值和助推貴州旅游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文章轉載:貴陽日報)

2006-25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 郵票與小型張 賞析

郵票名稱: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J)

發行日期: 2006年10月22日

(4-1)J 80分 送別 1051.55萬枚

(4-2)J 80分 遵義會議 1048.35萬枚

(4-3)J 80分 飛奪瀘定橋 1047.07萬枚

(4-4)J 80分 過草地 1047.07萬枚

(1-1)J 6元 大師會(小型張) 899.98萬枚

郵票規格: 50mm×38mm

整張規格: 240mm×180mm

整張枚數: 16(4×4)

齒孔度數: P13

設計者: 郝旭東

小型張規格: 120mm×90mm

小型張郵票規格: 80mm×50mm

小型張齒孔度數: P13

小型張版別: 影寫版

小型張原作者: 李寶林、周順愷

小型張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

版別: 影寫版

背膠: 有背膠

全套枚數(枚): 4

原作者:

(4-1)靳尚誼

(4-2)彭彬

(4-3)劉國樞

(4-4)張文源

資料提供: 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責任編輯: 陳宜思

防偽方式: 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熒光噴碼

印刷廠: 北京郵票廠

本冊

志編號: BPC-1

本冊名稱: 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本冊

發行日期: 2006-10-22

版別: 影寫版

齒孔度數: P13

本冊規格: 290mm×210mm

售價(元): 90

發行量(萬冊): 35.00萬冊

冊數: 1

郵票原畫作者: 靳尚誼、彭彬、劉國樞、張文源、李寶林、周順愷

雕塑創作者: 四川美院集體創作

攝影者: 任國恩、趙順義

郵票設計者: 郝旭東

本冊設計者: 閻炳武、郝旭東

編輯: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發行: 國家郵政局

印刷廠: 國家郵政局郵票印制局

總經銷: 中國集郵總公司

七十年前,在黨和紅軍面臨生死存亡考驗的緊急關頭,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先后進行了史無前例的長征,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偉大勝利。

紅軍長征的勝利,充分展現來中國共產黨人領導革命勝利的卓越能力,充分體現了紅軍將士為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勇于犧牲、敢于勝利的大無畏氣概,充分證明了人民革命戰爭的正義力量是不可戰勝的。紅軍長征的勝利,實現了中國共產黨北上抗日的戰略方針,宣傳了黨的主張,播撒了革命火種,鍛造了革命力量,形成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現了中國革命從挫折走向勝利的重大轉折,譜寫了我們黨、軍隊和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壯麗篇章。

紅軍長征更造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是把國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定勝利的精神;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 精神;今天,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進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闊步進行偉大的新長征。

本套郵票選取了長征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和重要場景,藝術地再現了長征這一英雄史詩,展現了紅軍廣大指戰員堅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以及艱苦奮斗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畫框裝飾畫作,將面值、銘記和圖名等元素布置在畫框之外,最大限度地展現了畫作的魅力。

資料提供: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責任編輯:陳宜思
印 制 廠:北京郵票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各地郵局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2006年10月22日,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和弘揚長征精神,國家郵政局發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全套4枚,小型張1枚。

(4-1)為“送別”。畫面取材于靳尚誼的油畫《送別》。創作于1959年,137×242厘米。畫家用冷色調把紅軍撤離蘇區的瑟瑟秋風與老區人民依依不舍的感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畫家早期現實主義代表作。現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又稱紅一方面軍)8.6萬人撤離根據地,向西突圍轉移,開始長征。當地群眾依依送別紅軍。

(4-2)為“遵義會議”。畫面取材于彭彬的油畫《遵義會議》。創作于1977年,388×223厘米。油畫表現的是遵義會議剛剛結束,毛澤東等領導人從會議室里走出來的情景。畫面上,毛澤東雙眼凝視前方,一手叉腰,一手拿著香煙向前邁去,緊隨其身后的有張聞天、周恩來、朱德、王稼祥、陳云、劉少奇、鄧發、劉伯承、李富春、聶榮臻、彭德懷、楊尚昆、鄧小平、博古和共產國際駐中共軍事顧問李德。此外,還有歡呼的紅軍指戰員和迎候的人民群眾。現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城召開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會議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經驗教訓,批判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冒險主義在軍事上的錯誤,確立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使中國共產黨重新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正確道路,從而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黨,并為勝利完成長征,開創中國革命新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礎。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的成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4-3)為“飛奪瀘定橋”。畫面取材于劉國樞的油畫《飛奪瀘定橋》。創作于1957年,作品以仰視的創作技法,表現長征途中的一場艱險戰斗,戰士們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戰斗精神,永遠定格在了奔騰咆哮的大渡河上,鑲嵌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之中。作者在處理環境和戰爭氣氛上下了很大功夫,污濁的河水突出“急”字,陡峭的山體突出“險”字,火焰硝煙突出“難”字,橫穿畫面的鐵索橋簡明突出,橋上英勇向前的勇士奪人眼目。他們一手緊拉鐵索,一手揮槍射擊的英姿,使整個畫面形成了沖鋒的陣勢,大有力掃千鈞之力。現被軍事博物館收藏。
1935年5月29日,中央紅軍紅一軍團第四團22名共產黨員和積極分子組成的突擊隊,在連長廖大珠的率領下,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攀踏著懸空的鐵索鏈,奮勇向瀘定橋對岸沖去。當勇士們接近橋頭時,喪心病狂的敵人突然點起沖天大火,企圖阻擋紅軍前進的步伐。但英勇無畏的紅軍戰士義無反顧,跳進火海,打退了守敵,勝利地奪占了大橋,攻克了瀘定城,打開了中央紅軍北上的道路,為中國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勛。

(4-4)為“過草地”。畫面取材于張文源的油畫《過草地》。創作于1976年,300×184厘米。畫面描繪了紅軍戰士在環境惡劣的草地上艱難前進的場面。他們相互攙扶、相互鼓勵,表現出集體的溫暖。作品繼承了我國軍事畫的優良傳統,主題鮮明、主次有序、內容充實、細節豐富等特點,通過人物的動態表情,來表現人物情節,再現了事件的歷史原貌和人物的精神狀況。是一幅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完美結合的力作。現被軍事博物館收藏。
長征途中紅一、二、四方面軍都曾穿越過草地,其中紅四方面軍部分部隊因受張國燾分裂主義錯誤影響而三過草地。草地上形成的大片沼澤,加上饑餓、寒冷、疾病等原因,使許多紅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是紅軍指戰員以革命的樂觀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最終走出了茫茫草地。

大師會(小型張) 899.98萬枚

小型張主圖為“大會師”。畫面取材于李寶林、周順愷的國畫《大會師》。創作于1976年,360×210厘米。畫面以揮舞旗幟的兩隊紅軍奔跑著、相擁在一起的場景為主線展開,人物的表情豐富多彩,有久別重逢后的喜悅,有意外相見的驚奇,有喜極而泣的激動,有興高采烈的呼喊……他們歡快的表情和動作,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記憶。畫家用國畫技法來表現這樣宏大的場面和高深的繪畫技藝,讓人感受到一種屹立千年的中國人物山水畫的精到細致。畫面場景恢弘,構圖飽滿,準確傳神的人物造型迎面而來,迎風招展的軍旗、歡呼雀躍的人群,構成一個歡騰的海洋,畫家用深沉、流暢的筆調一寸一寸地刻畫出來,綿綿密密地深入到畫面的每一個角落,在一張紙上,表現了一種新時代最偉大最豐富的內容。既有“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昂揚和豪邁,又有“三軍過后盡開顏”的浪漫和歡欣。主圖下面配以毛澤東手書的《七律·長征》詩一首,右側為直排“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1936-2006)”字樣。整個畫面相輔相成,渾然一體,完美表現了主題。

1936年10月9日和22日,紅四、紅二方面軍先后在甘肅省會寧縣城和靜寧縣將臺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中國工農紅軍持續兩年、轉戰14個省的長征全部勝利結束。長征突破了數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完成了偉大的戰略轉移,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從此揭開新的篇章。
本套郵票選取了長征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事件和重要場景,藝術地再現了長征這一英雄史詩,展現了紅軍廣大指戰員堅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以及艱苦奮斗精神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以畫框裝飾畫作,將面值、銘記和圖名等元素布置在畫框之外,最大限度地展現了畫作的魅力。

大師會(小型張) 899.98萬枚

小本發行量(萬冊): 35.00萬冊

注:另同時發行《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本冊1本。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宣傳長征偉績,頌揚長征精神,在2006年10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發行之際,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編研處編輯,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紀念郵票本冊》,印量共35萬冊,由中國集郵總公司面向全國公開發行,發行價70元。本冊長29CM,寬21CM,用31個頁面中所含的大量豐富的資料、繪畫、圖片、詩詞再現了七十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尤其是把史實資料與郵票、小型張合為一體,印制成冊,實乃一大創舉。。。

2007-27屆 全國最佳郵票評選張 長征 發行量 13萬枚

長征評選張 發行量 13萬枚

喜歡閱讀集郵文章的 郵友們 請關注 點贊 轉發 我會更加努力 續寫文章 感謝!感謝!

歡迎郵友 瀏覽主頁 內容豐富!

小說部分 有連載章節 不斷更新!!

八路軍、新四軍有軍銜嗎?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中國軍號

編者按

85年前,為抵抗日本侵略者,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奔赴抗戰前線。為紀念八路軍和新四軍成立85周年,中國軍網微信將陸續推出系列文章,帶你了解八路軍、新四軍許多鮮為人知的細節。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新四軍有沒有軍銜?要說有也有,說沒有也沒有。為什么這么說呢?先說有:當時八路軍、新四軍部分干部在檔案中確實有過軍銜記載,有些干部還佩戴過軍銜領章。再說沒有:由于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八路軍、新四軍并沒有正式實行軍銜制度,絕大多數官兵都沒有軍銜。

八路軍改編后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

八路軍、新四軍改編后各級干部曾有過軍銜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國軍民奮起抵抗,拉開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大敵當前,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和新四軍,納入國民革命軍序列,部隊編制、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和服裝等,基本都與國民黨軍隊相同。并且,按照國民革命軍的軍銜等級,給各級干部都授了軍銜。當時國民黨軍隊的軍銜等級設置,為六等十六級: 

將官:上將、中將、少將; 

校官: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準尉;

軍士: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一等兵、新兵。

開國中將陳先瑞曾回憶,1937年12月毛主席在抗大對他說過:“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名義上歸蔣介石統一指揮,實際上還是黨中央領導和指揮,這一條是不能變的。現在有那么一些人,國民黨授予什么中校、上校,就神氣起來了,有點忘乎所以飄飄然了。這些人,如不及早給他敲敲警鐘,就會犯錯誤……”

從1938年3月八路軍一二〇師給中央軍委參謀長滕代遠的關于營以上干部履歷的報告中可以看出,當時八路軍的高、中級干部均有軍銜:師長、副師長為中將;師參謀長、旅長、副旅長一般為少將;師參謀處長、旅參謀長、旅政治部主任、團長、支隊長一般為上校。如一二〇師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均為中將;一二〇師參謀長周士第,三五八旅旅長盧冬生、副旅長張宗遜,三五九旅旅長陳伯鈞、副旅長王震,三八五旅旅長王宏坤、副旅長王維舟等均為少將;一二〇師參謀處處長彭紹輝、三五九旅參謀長郭鵬、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謝扶民、七一五團團長王尚榮、七一六團團長賀炳炎、七七〇團團長張才千、一二〇師雁北游擊支隊支隊長宋時輪等均為上校。1938年12月13日,八路軍一一五師在給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關于少校以上干部戰績的報告中也提到,六八五團團長楊得志、六八六團團長楊勇等均為上校。

八路軍一二〇師師長賀龍(右一)、副師長肖克

1955年海軍少將盧仁燦曾回憶,自己在擔任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時有過上校軍銜:“當時,三八五旅共有3人分別被授予少將的軍銜,他們分別是旅長陳錫聯(1938年6月在王宏坤之后繼任旅長——筆者注)、旅政治委員謝富治以及擔任副旅長職務的民主人士趙輝樓。那時不設大校,我和旅參謀長曾紹山、政治部副主任趙月舫被授予上校軍銜,為旅里僅次于3位少將的最高職銜。”

開國中將廖漢生將軍曾回憶:“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國民政府仿照其他部隊的標準,也給八路軍的團以上軍官封了一些軍銜。我擔任第一二〇師第三五八旅第七一六團副團長,上校軍銜,沒有佩戴軍銜標志,只是在準備對外聯絡用的名片上印著‘上校副團長’幾個字。八路軍內部并不準備實行這一套。”

看來,當時八路軍一些干部為了工作需要,確實印了帶有軍銜的名片。

1938年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武漢召開了全國師以上參謀長、政治部主任聯席會議,八路軍總部派出了八人參加這次會議,彭雪楓(八路軍總部參謀處長、代表八路軍總部,少將銜)、周昆(八路軍一一五師參謀長,少將銜)、邊章五(代表八路軍一二〇師,少將銜)、張經武(代表八路軍一二九師,少將銜)參加參謀長會議;羅瑞卿(以八路軍總部政治部組織部長名義,上校銜)、張愛萍(以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名義,上校銜)、歐陽毅(以八路軍一二〇師政治部副主任名義,上校銜)、譚政(以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副主任身份,上校銜)參加政治部主任會議。

當時八路軍、新四軍干部的軍銜,主要見于履歷表、報告中,本人一般也知道,但也有不少人對自己的軍銜并沒有印象。開國少將王兆相在回憶錄中提到:“記得我被任命為警六團團長時,沒有關于軍銜的命令,也沒有附帶說明。但近年來我在寫回憶錄時,發現了一份一二〇師參謀長周士第的電報,這份電報是發給中央軍委參謀長滕代遠和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的,發報時間是1938年2月6日,內容為介紹警六團營以上干部配備情況。其第一條是:‘上校團長王兆相,三十歲。’不過在印象中,我沒有接到過授予我上校軍銜的通知,也沒見過八路軍的各級干部佩戴軍銜。”

有關八路軍、新四軍干部的軍銜,只是在抗戰初中期有過記載。據1941年3月12日新三五八旅旅長彭紹輝《關于整軍工作的報告提綱》中,“第四,將校以上官佐簡歷表” 可見,此時八路軍干部簡歷中還有軍銜等級,以后就逐漸不再提軍銜而只提干部的職務了。

當然,因工作需要,八路軍、新四軍一些干部在抗戰中后期也都使用軍銜。據一個“日本八路”——反戰士兵水田靖夫回憶:他在1940年梁山戰役中被八路軍俘虜,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第三旅旅長楊勇送他一個筆記本,署名:“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楊勇”。

抗戰時期的“陸軍少將”楊勇

少數八路軍、新四軍干部佩戴過軍銜

國際友人愛潑斯坦在《抗日戰爭中的新四軍》一文中寫道:“改編為新四軍后,游擊隊員們必須識別不同的軍銜,服從他們不認得的人的命令。他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嚴格的軍事紀律的約束,這是他們以前不習慣的。”說明改編后的八路軍、新四軍佩戴過軍銜標志。不過,八路軍、新四軍在這一時期佩戴過軍銜的只是少數指揮員,如北伐名將葉挺等。抗日戰爭爆發后,葉挺臨危受命,于1937年10月出任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軍長,并被授予中將軍銜。

身穿中將軍服的葉挺將軍

另外,一些高級將領因工作需要也曾佩戴過軍銜領章。如徐海東將軍抗戰初期曾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1939年下半年,中央研究決定,要徐海東到華中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工作。那時,劉少奇也要到華中赴任。怎樣才能保證少奇同志安全到華中呢?中央決定,徐海東以中共中央檢查新四軍工作組組長的名義,劉少奇化名胡服,以“秘書”身份,“跟隨”徐海東到華中。在路上,遇到一些麻煩,多虧徐海東的少將軍服,才化險為夷。

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徐海東

曾任中國人民志愿軍三兵團參謀長的張蘊鈺將軍在2002年回憶陳賡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當時自己任十一旅三十三團副團長,1940年在太行某軍政學校首次見到聞名全軍的陳賡將軍,陳賡當時掛中將軍銜,其他旅長一般都是少將。張蘊鈺覺得奇怪,后了解情況后,認為陳賡曾救過蔣介石的命,又是黃埔一期,掛中將軍銜并不奇怪。

另外,根據一些回憶史料,這一時期我軍的一些初中級指揮員也佩戴過軍銜標志。開國少將王直在新四軍成立之初任新四軍第二支隊三團四連指導員,“在任指導員期間,最讓我頭疼的工作就是佩戴國民黨軍帽徽和軍銜。我當時被授予上尉軍銜,不是我嫌這個軍銜低,而是在感情上難以接受。”

原新四軍第四支隊軍需處長鄭重回憶:“1937年七七事變后,國共合作,共同抗日。鄂豫皖蘇區紅軍在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坪集中,改編為陸軍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第四支隊。上級派我擔任支隊軍需處長,并發給綴有少校軍銜的胸章佩戴。”

新四軍準尉特務長胸章

由于當時是第二次國共合作,中共中央派出部分干部參加了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的工作,他們也曾有過軍銜。如周恩來就曾有過中將軍銜。周恩來那時是中共中央長江局副書記、共產黨與國民黨談判的首席代表。抗戰爆發后的1937年9月,蔣介石為表示與各黨派的團結和籠絡人心,特邀周恩來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還授給他中將軍銜。南京陷落之前,南京國民政府及軍事委員會等黨政軍機關已遷至武漢,周恩來住進中共中央長江局駐地。當時,長江局大樓內住有兩名中將,即周恩來和葉劍英(十八集團軍參謀長),還有四個高級參謀,即李濤、聶鶴亭、張經武、邊章五。時任長江局書記的王明曾口占一聯:“一門兩中將,三樓四參謀。”另外,受國民政府之邀,郭沫若于1937年9月出任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軍銜少將。葉淺予在回憶錄中寫道:“1938年我在武漢參加郭沫若的軍委政治部第三廳,我的軍銜是中校,郭沫若和田漢都是少將。”不過,他們當時是在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任職,所以他們的軍銜不屬于八路軍、新四軍的軍銜。

佩戴中將領章的周恩來

第十八集團軍中將參謀長葉劍英

抗戰初期,為了方便與國民黨軍打交道,在國統區的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也有過軍銜。如《毛澤東選集》中提到的在1939年6月12日“平江慘案”中被國民黨軍殺害的新四軍平江通訊處主任涂正坤、副官羅梓銘,軍銜分別為上校和少校。

伍修權將軍回憶八路軍蘭州辦事處迎接從蘇聯回來的同志:“我們馬上把他們安置下來,然后給他們發八路軍的軍衣和符號,還給每人起一個假名字。根據各人的年齡和身份,每人安上個適當的軍銜和官職,最小的給個少尉,也有中尉、上尉,最高是少校,因為我自己當時掛的是個上校軍銜。”

張震上將在回憶錄中提到:“(1937年)8月30日,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在太原成成中學正式掛牌辦公。彭雪楓以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駐晉辦事處主任的身份進行公開活動。我以八路軍總部少校參謀的身份,負責聯絡、接待工作,并兼任辦事處總務科科長。……八路軍少將高級參謀邊章五也在這里。……國民黨軍的軍銜、標志,是要自己到街上去買的,回來報銷。我那時不知道軍銜如何佩戴,便問商店老板。他很吃驚,說:‘當官的自己還不知道?’我也就不好再細問。”

彭雪楓任八路軍總部少將參謀處長、駐晉辦事處主任時穿過的少將服裝

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上等兵胸章

此外,抗戰初期和抗戰勝利后,八路軍、新四軍曾兩次醞釀實行軍銜制度,由于受當時戰爭環境和物質條件的限制,這一愿望未能實現。

(中國軍網微信·中國軍號出品)

58年前的國慶節,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驚艷亮相,總導演竟是周總理

1970年4月24日,伴隨著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經典紅色樂曲《東方紅》響徹寰宇,揭開了中華民族進軍太空的序幕。那一刻,每個中國人都感到揚眉吐氣,《東方紅》更是成為了一個時代的美好記憶。

歌曲《東方紅》是一首陜北民歌,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誕生于我黨領導下的陜甘寧邊區。然而,二十多年后,它從眾多的紅色歌曲中脫穎而出,卻是因為與之同名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

1964年的國慶,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人民大會堂首演后反響空前,那種激情和輝煌,仿佛直到今天,都沒有散場。《東方紅》不僅創造了中國大型音樂舞蹈史詩上的神話,也成為中華民族揮之不去的一段美好的歷史記憶。

那么,這部由3500多名專業和業余文藝工作者參演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在剛剛經歷了三年自然災害的艱苦條件下,又是如何完成的呢?

1964年7 月 20 日,當時全國主管文藝工作的幾位負責人都接到了周總理的邀請,請他們到中南海西花廳去坐一坐。

中南海西花廳

干什么呢?原來啊,為了慶祝新中國建設的偉大成就,周總理是想和大伙兒探討一下,創作一部大型的歌舞作品,以歌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進行革命斗爭的光輝歷程,以此獻禮國慶15周年。

周恩來總理對這部舞蹈史詩非常重視,他親自點將,成立了以時任文化部長周揚為組長的大型歌舞領導小組。時任國家文化部藝術局局長的周巍峙,為領導小組成員并兼任大型歌舞組負責人。

周揚

周巍峙

不僅如此,還從北京、上海等地精心挑選了一批文藝精英。比如著名的詩人阮章兢、賀敬之、喬羽等,著名的作曲家安波、馬可、呂驥、時樂蒙、彥克等,還有不少戲劇學院和中央歌劇院的精英。

賀敬之

喬羽

經過一番商議后,這部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最終定名為《東方紅》。作為《東方紅》的總策劃、總導演,周恩來總理更為《東方紅》傾注了大量心血。大到指導思想,小到具體詞曲,他都親自參與。

伴隨著千人大合唱的《東方紅》,舞臺上的帷幕徐徐展開。整齊的動作,繁復的圖案,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欣賞,這種大氣又富于變化的集體舞表演都令人耳目一新。試演的時候,這個開場得到了周總理的高度認可,大家也都信心倍增。

《東方紅》開場舞

可是,正當大家伙都全身心地投入,充滿激情地開始接下來的創作時,導演組卻在第一場表演創作中就遇到難題了。《東方紅》開場后的第一場表演叫“東方曙光”,是反映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大歌舞。然而,幾經周折,導演組卻沒能選出一首合適的曲目。終于有一天,周巍峙從中國音樂研究所找來了《北方吹來十月的風》這首歌。

當時,周總理看了這首歌的歌詞后非常高興,認為它很好地表現了中國革命的啟蒙思想,他還親自設計了這首曲目的舞美布景。

《北方吹來十月的風》劇照

天幕左側是光芒四射的馬克思、列寧像,在畫像前同時升起兩面旗幟,一面是黨旗,一面是繪有毛澤東青年時代頭像的紅旗,在兩面旗幟的引導下,行進著中國革命隊伍。

《東方紅》的歌舞主要按照中國革命歷史大事件的時間順序來編排,可是,熟悉中國革命史的觀眾會發現,《東方紅》中并沒有表現“八一”南昌起義的場面。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油畫《南昌起義》:中為周總理

其實,劇本中最初也有表現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內容,但周恩來考慮到自己是南昌起義的指揮者之一,寫南昌起義,就必然要出現他的藝術形象。所以,周總理提出建議,關于南昌起義只保留“打響了第一槍”這一句。

《東方紅》劇照

接下來,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在創作過程中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經典歌曲《十送紅軍》又為何沒能入選?明天繼續為您解密!

健走隊的人和事246學詩詞·慶七一·叁

清平樂·六盤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注 釋】

〔六盤山〕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固原縣西南,是六盤山山脈的主峰,險窄的山路要盤旋多重才能到達峰頂。毛澤東在1935年9月中旬率領中央紅軍進入甘肅省南部,10月上旬,突破敵人的封鎖線,打垮了敵人的騎兵部隊,勝利地越過六盤山。

〔望斷南飛雁〕化用唐王維《寄荊州張丞相》詩∶“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望斷,猶目盡,放眼遠望,望到看不見。古人有雁足傳書之說,本句蘊含作者思念和關懷南方革命根據地紅軍和人民的深情。

〔長城〕指六盤山附近遺存的古長城。這里借指長征的目的地。〔紅旗漫卷〕紅旗,首次發表時原作“旄頭”,1963年版《毛主席詩詞》改為“紅旗”。漫卷,隨風翻卷。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化用南宋劉克莊《賀新郎》詞∶“問長纓何時入手,縛將戎主?”長纓,見《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注。蒼龍,古代傳說的一種兇神惡煞。《后漢書·張純傳》注∶“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兇方,因稱太歲為兇神惡煞。

作者自注∶“蒼龍∶蔣介石,不是日本人。因為當前全副精神要對付的是蔣不是日。”

【考 辨】

這首詞最早非正式地發表在1941年12月5日上海出版的文學刊物《奔流新集之二·橫眉》上,因系傳抄發表,略有訛誤,如將“二萬”誤作“兩萬”,將“六盤山上高峰”誤作“六盤山上峰火”。后來曾以《長征謠》為題刊登在1942年8月1日的《淮海報》附刊上,又見于1947年8月1日《戰友報》、1948年7月1日出版的《知識》雜志,1949年8月2日在《解放日報》上發表時改題為《長征詞》,編者注明“轉載東北哈爾濱日報”。

此詞在《詩刊》發表時,下闋第二句作“旄頭漫卷西風”。旄頭,古時旗桿頭上用牦牛尾做的裝飾,后泛指有此裝飾的旗幟。1961年,董必武受寧夏同志委托,請作者書寫此詞時,作者改為“紅旗漫卷西風”。9月8日,作者派人將此詞手跡送到董必武處并附信說“必武同志遵囑寫了六盤山一詞,如以為可用,請轉付寧夏同志。如不可用,可以再寫。”

此詞作者留存的手跡,現在所見有十二件,詞中“紅旗漫卷西風”句,有八件作“旄頭漫卷西風”“何時縛住蒼龍”句,有七件作“何時縛取蒼龍”,有一件作“他年縛住蒼龍”。

1995年8月4日,《人民日報》刊載的記者報道《“塞上江南”在延伸》一文說∶“毛澤東的著名詩詞《清平樂·六盤山》,就是在山上(指六盤山)一個叫和尚鋪的地方揮毫寫下的。”說《六盤山》詞作于六盤山上,寫作時間無疑就是1935年10月了,因為作者是10月7日越過六盤山主峰的。

此說很可能是當地人的附會。此外,對這首詞作于何時也有另外的說法。一說是毛澤東長征時的警衛員陳昌奉的回憶,他說∶“1935年12月的一天,毛主席沒有開會,也沒有看書,靜地坐在桌前,反復吟誦,揮筆寫出了《清平樂·六盤山》。”(1986年12月28日《解放軍報》所載李敏杰文)另一說是∶“楊靜仁曾當面問過毛主席,《清平樂·六盤山》這首詞是否長征途中所寫。

毛主席說,長征千難萬險,哪里有時間寫!這是在延安感懷長征的情景時寫的。”(1993年《讀書》第八期所載郁之的文章)這兩種說法值得研究,如果不加分析地予以肯定,就等于否定了作者編輯《毛主席詩詞》時對這首詞判定的寫作時間。《六盤山》詞同《長征》詩、《昆侖》詞一樣,都是在1935年10月長征取得勝利時所作,當然也不排除在長征路上曾打腹稿,甚至已產生初稿;據傳《長征》詩和《六盤山》詞當時在部隊朗誦過,但是直到長征勝利結束時才寫出定稿,并且后來又修改過。

說《六盤山》詞在六盤山上“揮毫寫下”,缺乏可信的證據。陳昌奉回憶此詞在1935年12月“揮筆寫出”,可能把修改當成初寫了。

楊靜仁當面問過作者,不過是否聽得準確,記得準確,會不會把“保安”聽成了“延安”?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率紅軍抵達保安縣吳起鎮,標志著長征取得勝利。此詞可能完稿于保安縣吳起鎮,因為10月30日作者才離開此地。這樣,此詞可以說成作于保安,即作于保安縣而非作于保安城。作者在1936年7月12日才到保安城,難道過六盤山后隔了九個月才作這首詞?

再說,作者到延安是在1937年1月13日,那時離過六盤山已長達十五個月,難道還會有詩興寫這首詞?

如果此詞真的作于保安城或延安城,作者怎么可能把寫作時間確定為1935年10月呢?說《六盤山》詞同《長征》詩、《昆侖》詞都是在1935年10月長征取得勝利時所作,有一個可靠的旁證∶彭德懷的秘書王亞志在《關于毛主席給彭德懷同志的詩》一文中談到,1954年8月彭德懷回憶了毛主席寫給他那首詩的情況,同時還說∶“那時(指1935年10月中央紅軍到達保安縣吳起鎮時————引注)毛主席除抓緊時間讀書外,經常揮筆寫詩、寫詞或寫別的什么,一有空就總是寫呀!寫呀!寫個不停。”(1979年2月8日《人民日報》)

* 賞 析 *

再長征的號角 朱家馳

——《清平樂·六盤山》賞析

1935年9月,紅軍長征進入甘肅南部,先占領通渭縣城,繼而又突破了西(安)蘭(州)公路封鎖線。北上抗日的目的地勝利在望。而蔣介石親自出任所謂“西北剿匪總司令”,調兵遣將,妄圖阻止紅軍繼續北上。10月7日,在六盤山下的青石嘴,紅軍與敵騎兵七師之一部遭遇,大獲全勝。當天下午,紅軍便登上了長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盤山。《清平樂·六盤山》即作于此后。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開篇從登上六盤山所見的景物寫起。這兩句大意是說∶在這天高氣清、淡云飄空的秋天,詩人登上六盤山的峰頂,深情而久久地凝望著南飛的大雁,直到其消失在遠天的盡頭。

猶如一幅高原秋景圖,把讀者帶進了一個遼闊而明麗的藝術境界。這里借景抒情,既是深秋景物的寫實,也抒發了詩人長征以來戰勝千山萬水,勝利在望時喜悅舒暢的心情。

在廣闊而深遠的背景上,我們不僅仰望到作者立于高山之巔目送飛鴻的高大身影,更感受到他那博大的胸襟和氣魄。“望斷”是久久凝望,直到望不見還在望的意思。如此一個細微動作,卻包蘊著詩人無限情思∶雁系候鳥,秋來南飛;而紅軍為了民族的生存卻跋山涉水,萬里北上。大雁南飛的去路,不正是紅軍北上的來路嗎?長征萬里,關山阻隔,大雁可憑借雙翅飛翔而過;紅軍則是歷盡了艱難險阻,靠著一雙鐵腳板走過來的。

詩人仰望大雁南飛,也自然會想到留在南方根據地堅持游擊戰爭的革命戰友和人民。紅軍一路播下的革命種子,如今是否已經開花結果身在北國的詩人,無時無刻不心系南方,“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正因為開篇“天高”兩句濃郁的詩情中包蘊著豐富的畫意,所以才能誘發一位當代畫家以“望斷南飛雁”為題揮筆作畫。這固然不應排斥畫家于藝術再創造過程中辛勤的勞動,可也從一個側面說明詩句本身藝術形象的生動性極其鮮明的畫面感。

沒有詩句提供的堅實繪畫基礎,是很難引起畫家的創作欲望的。并非任何詩句都能命題作畫,道理即在于此。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長城,指長征的目的地。這兩句大意是說∶屈指一算,長征艱難的行程已走過兩萬余里了。不到達目的地就不是英雄好漢。如果說前兩句所抒之情綿邈而深沉,這里詩人筆鋒一振,則一變而為豪邁堅定了。自打長征以來,一路上紅軍以一當十斬關奪隘的英雄壯舉已證明“紅軍是英雄好漢”。(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然此刻長征的目的地已相去不遠,如果就此半途而廢,還算得什么英雄好漢呢?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抵御外侮的鋼鐵屏障,它雄偉、堅定、壯觀。詩人以此同陜北革命根據地及抗日最前線聯系起來,對紅軍的謳歌贊美之情溢于言表。“不到長城非好漢”,這氣壯山河的詩句,是對紅軍英雄氣概、革命豪情的贊歌,是紅軍長征必勝的決心和信心不可動搖的錚錚誓言,是鼓舞紅軍將士去奪取長征最后勝利的進軍號角,也是對張國燾逃跑主義的有力批判。

隨著歷史的發展,詩句本身的意義就不再局限于長征這一特定歷史事件,在更廣泛的意義上變成鼓舞人們戰勝困難去奪取勝利的精神武器了。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每當人們遇到困難和挫折,便會記起“不到長城非好漢”這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詩句。

毛澤東詩詞中這類富有哲理和警策意味的句子還有不少,諸如∶“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等,雖終古長見而光景常新,總能不斷給人們以新的啟示。

“屈指行程二萬。”“屈指”,扳著指頭計算的意思。“二萬”系舉其成數,并非確指。這一句是詩人登上六盤山之后,對長征漫長而艱難的歷程的概括與深情的回顧。“萬水千山只等閑”的紅軍,二萬里艱難的行程都勝利地走過來了,余下的這點兒路程更不在話下。回顧中充滿了無限豪情和必勝的堅定信念。

值得玩味的是,詩人在“行程二萬”前面巧妙地冠以“屈指”二字,一個細微的動作,體現了詩人作為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從容不迫舉重若輕的廣闊胸襟和豪邁的氣度。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如果說上闋是由遠景興起對長征以來的深情回顧,下闋則就近景引出對長征前景的展望了。六盤山,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固原縣西南,是六盤山山脈的主峰,海拔三千多米,險窄的山路要盤旋多重才能到達峰頂,故名六盤山。“六盤山上高峰”,過閥點題,既收斂了上闋對長征的回顧,又開啟了下文對未來前程的展望。

“紅旗漫卷西風”,這首詞于1957年最早在《詩刊》1月號上發表的時候,“紅旗”原作“旄頭”,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毛主席詩詞》改作“紅旗”。一詞之改,色彩、形象更加鮮明,革命的象征意蘊也尤為顯豁了。“漫卷”,舒卷自如的意思。鮮艷的革命紅旗在高高的六盤山上迎風招展,自然使人聯想到,這面火紅的戰旗,從井岡山一直打到六盤山,不但沒有倒,反而更加鮮艷奪目,光彩照人。

它是革命勝利的象征,也是詩人及廣大紅軍將士興奮喜悅心情的藝術再現。“紅旗”出現在詩人的筆下,總是同勝利聯系在一起的∶“紅旗躍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 “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今天在六盤山上迎風招展的紅旗,明天也必將在全中國勝利飄揚。詩人站在六盤山上,勝利的喜悅和滿懷的豪情難以自抑,高瞻遠矚,遂逼出下文結尾兩句。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長纓”,長繩子。《漢書·終軍傳》云∶武帝時終軍出使南越,“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長纓”在這里借指革命武裝力量。“蒼龍”,兇神惡煞。語出《后漢書·張純傳》注∶“蒼龍,太歲也。”古代方士以太歲所在為兇方,因稱太歲為兇神惡煞,這里借指國民黨當局首領蔣介石。

兩句大意是說∶如今中國人民已掌握了強大的革命武裝力量,打敗蔣介石已指日可待。結尾兩句,詩人用了兩個典故,生動形象地揭示了長征必將勝利的光明前景。

“何時縛住蒼龍”一句,并非詩人對克敵制勝缺乏信心而發出的無可奈何的慨嘆,而是故作設問,是詩人和紅軍將士恨不得立刻就把敵人徹底消滅的急切心情的自然流露。既已“長纓在手”,“蒼龍”被縛則定然無疑。“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結尾兩句,既揭示了全詞的主旨,也是全詞的高潮,曲筆為用,婉而有致,意味深長地表達了革命人民要戰勝一切敵人的雄心和壯志。這首詞在當時曾鼓舞長征路上的紅軍將士奮勇前行,在今天新的形勢下,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

隊友們,昨天劉醫生說: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健康健走確信念,跟黨長征意志堅。

隊友們,學詩詞·慶七一,雨中健走健康行,讓我們身臨其境地體會一下這大雨健走,體會一下大氣磅礴的健走氣魄和感覺,滂沱大雨為了誰?為了咱們健走隊,傾盆大雨為了誰,為了咱們健走隊!

隊友們,狂風暴雨滌蕩的是我們的心靈,激發的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動能。凈化的是我們無與倫比的健走精神!

隊友們,不到長城非好漢,健康健走,貴在堅持。

隊友們,我們是最棒的,加油!

是為記。

建東于2022年7月4日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