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云端課堂視頻(美育云端課堂培育師生文明風尚)
美育云端課堂視頻文章列表:
美育云端課堂培育師生文明風尚
圖為該校教師在收看“美育云端課堂”
本報訊 日前,按照省文明辦關于組織收看“美育云端課堂”活動的通知要求,鄭州市南陽路第二小學借助美育云端,掀起了美育學習的熱潮。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當旋律響起,我們似乎看到了雄起壯麗的黃河水滾滾流淌,仿佛看到了堅強不屈的革命前輩正背負著民族的希望不斷向前。當合奏抗疫作品《我們》播出,作為華夏兒女,自豪之情在心中激蕩。”該校荊雷書記說。
據了解,自鄭州市中小學開學以來,該校在努力持續做好常態疫情防控的同時。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結合課程表,選擇合適的展播平臺,篩選合適的課程,及時組織師生收聽收看“美育云端課堂”。并開展融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的班會,深度挖掘此次活動的內涵,陶冶學生對祖國的理解和熱愛。
該校弓書玉說:“今后我們努力做好常態疫情防控的同時,將以‘美育云端課堂’為契機,將其作為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著重培育師生文明新風尚。”
圖為該校教師在收看“美育云端課堂”。 (魏玲 徐雯 文/圖)
永清三小美育云端課堂
我校積極響應號召,組織學生進行觀看“美育云端課堂”,共組織了六個班約350人進行線上學習觀賞,學生們認真觀看,體驗美妙旋律,感受愛國情懷。在觀看表演的過程中,不少同學表示觀看了這些音樂演奏,都很沉醉于慷慨激昂、氣勢磅礴的音樂之中,能夠感受到祖國壯麗的大好河山,激發了大家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在“讓音樂屬于每一個孩子”板塊中,學生對音樂又有了新的認識。音樂可以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音樂還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學生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賞、感知音樂的必要前提,知識面越廣,越能辨別真偽和美丑,越有利于音樂的實施和創新。通過觀賞,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使身心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得以放松。
美育是審美與教育結合的產物,它的本質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時代制約于不同社會的倫理道德觀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質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內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終價值還是指向"至高的善”。通過美育可以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的發展。它可以提高學生思想,發展學生道德情操;它可以豐富學生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它可以增進人們的身心健康,提高體育運動的質量;它可以鼓舞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并進行創造性的勞動。
校園是學生生活、學習的場所,對于學生的思想情感、審美意識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優美的校園環境是學生接受美的陶冶的重要途徑之一,能夠給人留下美好的印象,陶冶人的情操,對學生審美意識、審美能力形成和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育者應該合理有效地利用學校環境的美化作用,激發學生美的感受,產生美的愉悅,從而培養其創造美、珍惜美的觀念。
課堂教學是學校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教育,能以美的感染作用,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感、形象思維能力以及對形體、節奏、音色、旋律等的感受和初步的表現技能,從而建立起美的觀念。另外,其他學科中也包含了豐富的美育因素,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實施美育,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的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來源:永清教育發布
觀看美育云端課堂感受別樣教育
(楊傳旨 楊廣莉)為提高惠濟區胖莊小學全體師生審美素養,提高全體師生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能力,從5月23日開始,在校長毛佳的號召帶領下,惠濟區胖莊小學全體師生用各種方式收看了由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的“美育云端課堂”活動。
胖莊小學六年級5月25日利用班會結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開展主題班會
胖莊小學學生觀看“美育課堂”視頻
胖莊小學學生觀看“美育云端課堂”
胖莊小學學生星期天在家觀看“美育云端課堂”
胖莊小學二年級利用班集中觀看美育課堂
胖莊小學老師正在觀看美育課堂
胖莊小學音樂教師正在觀看美育課堂
在學校的統一部署安排下,副校長胡曉組織全體教師認真學習并觀看;少先隊輔導員田二娜組織各班班主任通過開展班隊會、或者集體觀看直播的形式,讓學生一起觀看學習,并在觀看之后積極展開討論,引導孩子學習紅色經典精神、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
通過此次活動,用紅色文化藝術加強了胖莊小學全體師生的美育教育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文明風尚,不斷滿足孩子們精神文化需求,幫助他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武勝縣清平小學校觀看美育云端課堂活動簡訊
四川科教新聞網訊(通訊員:李星)在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78周年之際,六一兒童節之前,為提高少年兒童審美素養,實現以美育人、以藝育才,滿足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武勝縣清平小學校開展了“美育云端課堂”活動,學習觀看了云端課堂的錄播視頻。
本次活動共持續六天,由班主任老師深入班級,引領學生走入藝術殿堂,將美育教育由課堂延伸到云端。本次活動涵蓋了演唱演出、名家講堂、音樂黨課等系列的藝術形式,為學生開展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美育課程。
通過觀看演唱演出、名家講堂、音樂黨課等系列藝術形式,用藝術陶冶情操、撫慰心靈,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在新冠肺炎前感受我國的日益強大、中華民族的團結一致,推動校園文明建設,幫助他們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此次活動,由于學校條件不足,孩子們主要是在家觀看學習,視頻中的知識對于他們來說雖然很陌生,但是視頻中的愛國主義情懷仍然感染著他們,給孩子們激勵和鼓舞。此次活動“以美育人,以藝育人”,在豐富學生精神世界的同時,傳遞著愛國主義情懷、中華民族團結友愛的精神,同時也增強戰疫信心,鼓勵著學生們做新時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向善向美!鄭州慈善志愿者美育云端課堂走進鄉村
小小的手工里能蘊藏什么?美育的本質便是在微小的力量中引領孩子認識美、愛好美、創造美。
5月29日上午,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項目執行團隊中原區善水社工的慈善志愿者聯合青堂美學的老師攜手來到滎陽喬樓民族小學,為那里的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美育手工課。
在美育課堂上,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項目負責人苗畬老師帶孩子們重溫了七步洗手法,并給孩子們帶來了特殊的六一兒童節禮物——便攜式手工皂。孩子們擁有了自己的專屬香皂,隨身攜帶,讓孩子們養成勤洗手、正確洗手的好習慣。
隨后,慈善志愿者們和孩子們開始了手工圓扇的創作,大紅色的牡丹、粉色的睡蓮、淡黃的臘梅、黑白相間的小燕子,在孩子們的手里變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孩子們也紛紛在圓扇上寫上自己的名字,標上時間,并收下這份由自己親自做的兒童節禮物。
據悉,近段時間,鄭州慈善總會“愛心手工”項目還將會通過愛心手工制作的形式在康復醫院、兒童福利院、社區開展一系列慈善美育增色七彩六一的活動來豐富孩子們的生活提升孩子們的審美素養。
善媒體,記錄微光成炬,一份份小小的愛便能凝聚成大大的善。讓我們從小善做起,共同匯合成大大的愛!(慈善公益報社 張泳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