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大航海家3修改器(從MKX升級到航海家 難以想象這竟是一次中期改款!)

導讀大航海家3修改器文章列表:1、從MKX升級到航海家 難以想象這竟是一次中期改款!2、期待新的航海冒險之旅!黎明之海啟航測試圓滿落幕3、林肯航海家/新款MKC將于11月15日上市 全新

大航海家3修改器文章列表:

大航海家3修改器(從MKX升級到航海家 難以想象這竟是一次中期改款!)

從MKX升級到航海家 難以想象這竟是一次中期改款!

易車搶先試駕林肯品牌重新進入國內市場已有4年多的時間,通過一系列新車型和全新的服務理念,吸引了不少豪華品牌車主,在諸多豪華品牌當中也可謂是自成一派,有顯著的自身特色。此次我們來到加州試駕的林肯航海家,恰恰能夠代表林肯這種獨特的豪華調性。航海家已于9月份正式在北美地區上市,國內則會在隨后的廣州車展上正式上市。正式登陸之前,我們一起去看看,它相比現款MKX究竟有哪些升級之處?

外形升級為全新家族式風格 檔次感有明顯增強

如果不告訴你,就憑新老款差異來判斷的話,你一定會認為航海家和現款MKX完全不屬于同一代車型。它的造型改變可謂是徹底,家族式前臉無疑增強了航海家的辨識度,一改老款上的犀利風格,變得更加優雅、高檔。在外形配置方面,林肯航海家也相當到位,全LED大燈、ACC、全景影像、21英寸輪圈等等,都足夠吸引人。

內飾配色豪華感強 前排座椅舒適性值得稱贊

在營造車內豪華感方面,林肯航海家采用了雙色拼接內飾、真皮包裹、木紋飾板等細節處理,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全液晶儀表、全景天窗、智能助駕系統等亮點配置,都更容易吸引潛在用戶。航海家車內最吸引人的要數它的前排座椅,從真皮材質、到菱形格紋、再到22向電動調節 按摩功能等等,表現堪稱極致,乘坐舒適性方面也無可挑剔。

2.7T動力強勁 8AT變速器帶來了全新駕駛體驗

駕駛林肯航海家2.7T V6不難感受到它氣勢磅礴的一面,動力性能強勁、加速表現也足夠暢快。8AT變速器在日常駕駛時能夠提供比6AT更多的平順性,配合換擋撥片駕駛的話,它還能夠在運動性方面幫助你找到更多樂趣。而在一天的試駕下來,你很容易忘記航海家還具備運動的一面,只會更愿意沉浸在它的舒適性和高級感中。

編輯點評:林肯航海家相比現款MKX的提升是相當全面的,在設計風格、功能豐富程度、動力性能方面都有了不小進步。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航海家對于林肯品牌豪華理念的貫徹相當徹底,用料高檔、配置豐富、駕乘體驗也更偏重舒適性與檔次感。如果這些剛好能夠吸引到你的話,不妨期待一下11月15日在國內舉辦的林肯航海家上市發布會,相信它在性價比方面也會比現款MKX有更多提升。

期待新的航海冒險之旅!黎明之海啟航測試圓滿落幕

海洋探索永無止境,冒險之旅擇日重啟!《黎明之?!纷?月22日于安卓端“啟航測試”開啟以來,大量冒險者積極投身這場華麗的遠洋冒險,親眼見證了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大航海世界的到來。

隨著港口城市的暫歇營業,《黎明之?!肥状巍皢⒑綔y試”在10月25日落下帷幕,大家的航海冒險也將暫告一段落,等待新一輪集結的號角吹響,借此機會我們也來回顧下此次啟航測試的亮點。

全網超50萬玩家預約,啟航測試圓滿落幕

在“啟航測試”之前,在游戲官網、TAPTAP、好游快爆等平臺上,已有數十萬小伙伴參與了預約活動,得到了大量玩家的青睞。所以此次測試開啟之后,數以萬計的玩家踴躍進入游戲,暢游大航海世界。

測試期間,許多冒險家們為這次測試版本,提交許多有價值的問題反饋及玩法建議,并在游戲討論社區中踴躍參與互動,在研發面對面環節內向官方交流了海量游戲心得。這些寶貴的建議反饋,都將為下一次航海之旅添磚加瓦,讓游戲玩法變得更加合理與完善。

高畫質高自由,玩法豐富的開放世界

本次測試中,《黎明之海》精致的畫面表現力、即時演算的環境渲染、動態變化的氣候星象,令不少冒險者們眼前一亮,沉浸在海洋百變的風姿中。與此同時,《黎明之?!芬蕴诫U、貿易、戰斗為主的開放世界玩法,亦收獲了許多五星好評。

在游戲過程中,玩家將扮演一位充滿冒險精神的新手船長,為揭開命運之石的奧秘,踏上探索海洋的冒險之旅。在探險的過程中,通過大洋之上的隨機事件,玩家能夠提升自己的航海技能。在一睹海洋自然奇觀與人文建筑時,玩家還能解鎖各種發現物,以兌換收藏家的獎勵,打造更堅固的船只,奔赴更遠的海域。

探索未知海域之余,玩家也能像中世紀航海家們一樣,從事港口間的貿易活動,攢下一份不菲的海上財富,建立自己的商會、港口與黃金航線。海陸切換的戰斗系統,則為喜愛PVP競技的玩家,提供了爭奪海域霸權的對抗性。在《黎明之?!烦錆M魅力的世界中,你能夠自由地決定風帆前進方向,成為想成為的人,開啟專屬自己的大航海之旅。

研發團隊快馬加鞭,新的冒險蓄勢待發

雖然“啟航測試”已經落幕,但研發團隊沒有停下改進游戲的步伐,正在快馬加鞭地進行玩法調整與優化,新的航海冒險蓄勢待發。

據悉,研發團體將會大幅優化《黎明之?!啡粘H蝿张c貿易玩法的冗余度,以便適應移動端玩家的需求,在獎勵不變的提前下進行玩法減負。同時,備受玩家期待的傳奇船只打造功能,也會在后續版本內實裝上線,玩家可從內置玩法獲得傳奇材料,打造SS級大船。此外,職業平衡、探索獎勵、UI界面的調整,也將成為現階段研發的重點,優先保證開放世界的自由體驗。

總而言之,研發團隊有信心,根據玩家的反饋進行針對性的修改與調整,載著渴望探索海洋奧秘的冒險者們,駛向更美好的彼岸!

《黎明之海》后續的游戲改動與測試消息將會在不久的將來持續放出,敬請期待!

林肯航海家/新款MKC將于11月15日上市 全新設計/配置升級

易車訊林肯航海家Nautilus及新款MKC將于11月15日晚間正式上市。其中航海家為林肯MKX的中期改款車型,定位為中型SUV;緊湊級SUV新款MKC同樣為中期改款。兩款車型均將采用全新外觀設計,并對配置進行升級。

林肯航海家Nautilus

MKX經過中期改款后,有了中文名“航海家”。其前臉采用了林肯最新家族式設計,大尺寸前格柵以網格鍍鉻飾條裝飾,看起來比較時尚。下格柵則與兩側霧燈連為一體,并采用鍍鉻件裝飾。航海家尾部造型飽滿,貫穿式的LED尾燈極具家族特色。

航海家的中控臺設計寬大、厚重,上深下淺的配色、雙色方向盤以及菱格花紋座椅營造出不錯的溫馨感和豪華感。配置上,新車將搭載第三代SYNC多媒體系統,提供導航、藍牙、多媒體娛樂等功能,并支持蘋果CarPlay和安卓手機互聯。

動力方面,新車將提供2.0T和2.7T V6兩個動力選擇。其2.0T發動機最大馬力235匹,而2.7T發動機最大馬力329kW,峰值扭矩528Nm。傳動系統方面,全系均匹配8速自動變速器。

林肯新款MKC

外觀方面,新款MKC的前臉變化較為明顯,采用林肯最新家族式設計,大面積鍍鉻網格裝飾給整車提升不少檔次感,符合林肯品牌的定位。尾部則與老款車型基本相同,僅在小細節上有所調整,比如在牌照框上方加入了鍍鉻飾條。

內飾方面,新款MKC基本沿用了老款車型的設計,但將搭載福特最新的SYNC 3系統,支持CarPlay、安卓手機互聯等功能。此外,其還將配備行人檢測防碰撞預警系統、主動剎車、車道保持、停車輔助等安全性配置。

動力方面,新款MKC仍將搭載2.0T發動機,并提供高、低功率版本,最大功率分別為186kW、149kW,峰值扭矩分別為389Nm和381Nm,匹配6速自動變速箱。

林肯航海家/奔馳GLC L/寶馬X3 怎么選,看完就明白|幫選車8期

【懂車之道 導購】隨著現在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汽車品質的追求也是不斷升級,汽車不僅僅是滿足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是身份面子的象征。尤其是現在豪華汽車品牌市場競爭日益嚴重的環境下,各廠商為爭奪市場份額也是放低身價,盡可能的維持住在競爭市場的地位,道哥今天就來盤點幾款花緊湊型豪華SUV車型的價錢就能買到的中大型豪華SUV車型。

推薦車型一:林肯航海家

廠商指導價:38.88-51.88萬元

推薦指數:三顆星

林肯可能有些小伙伴們有點陌生,它是福特的高端品牌,旗下林肯航海家是以原裝進口的身份在國內銷售。

大家都知道林肯品牌在國內市場是屬于“二進宮”的身份,之前由于種種原因退出了國內市場。航海家是林肯MKX車型的改款換代產品,在外觀上經過了全新的設計,采用了林肯全新的星輝式家族設計,帶有主動開閉功能的進氣格柵,比較時尚前衛,矩陣式LED燈組,也是時下主流配置,主駕駛室外側依然配有林肯慣用的密碼鎖,逼格十足。迎親感應系統(人靠近車身感應燈亮起)具有較強的儀式感。前后排車窗采用雙層玻璃,對車內噪音方面控制起到很好的效果。

內飾方面美系車該有的豪華感,在航海家身上也是體現得淋漓盡致,大量采用真皮包裹和木紋飾板來進行裝飾。中控臺的設計簡潔直觀,采用對稱美學的物理按鍵布局,在使用起來相當的順手。配備的12.3英寸的全液晶儀表盤,顯示效果清晰。UI設計簡單而又直觀,功能也非常的豐富。

動力方面,搭載2.0T跟2.7T兩款發動機,匹配8AT手自一體變速箱整體表現不錯,尤其是對油耗的兼顧比較出色,尤其是2.7T的V6發動機車型,動力表現非常充沛,高速行駛中的后段加速也表現得底氣十足,加速過程推背感明顯,6.5s的百公里加速成績,相當不錯了。

優點:外觀大氣,空間寬敞,配置豪華,做工用料足,動力強勁。

缺點:油耗偏高,市場保值率低,國內4S店相對較少,低速行駛頓挫感明顯。

推薦車型二:奔馳GLC L

廠商指導價:39.08-56.28萬元

推薦指數:三顆半星

面對奧迪車型在國內市場加長處理得到的市場認可,奔馳終于也坐不住了。加長后的奔馳GLC車型迅速受到熱烈的追捧,對它最多的評價就是內外兼修。外觀設計上相比上一代車型要硬派一些,延續了奔馳家族一貫設計,三叉式的奔馳標,貫穿于兩條鍍鉻的飾條,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它的身份,更能彰顯出了它的貴族身份。隨著車身與軸距加上也更加符合國人對“大”的需求。

內飾上新一代的奔馳GLC L看上去更加奢華上檔次,車內采用大面積的真皮包裹,配合高端的實木修飾及鍍鉻飾條的點綴,讓整體內飾的豪華感瞬間提升不少,懸浮式的中控液晶屏,科技感十足,不得不承認這一代的奔馳GLC L做的確實很成功。

定位于豪華品牌的奔馳GLC L在內飾方面確實有著一定的競爭優勢,但是在動力系統方面同樣有些不俗的表現。奔馳GLC全系搭載一臺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馬力為245匹,最大扭矩為370?!っ?,全系匹配4MATIC四驅系統 9AT手自一體變速箱,毫不夸張的說在行車品質上幾乎達到了零頓挫,前后采用多連桿獨立懸架,舒適性上表現不錯。

優點:外觀顏值大氣,內飾上檔次,品牌影響力大,加長后空間表現不錯。

缺點:異響嚴重,各種減配,后期維護費用較高。

推薦車型三:寶馬X3

廠商指導價:38.98-56.58萬元

推薦指數:四顆星

寶馬X3是一款偏向于運動的車型,外觀方面加大了雙腎進氣格柵尺寸以及霧燈區的大尺寸進氣孔,就給人很強的視覺沖擊,車身側面硬朗修長車身線條以及尾部犀利的設計,整體來說寶馬X3的外觀設計還是值得稱贊的。

內飾設計表現中規中矩,跟老款車型內飾相差不大,相比于奔馳GLC還是差那么一點檔次感和豪華感。更多的還是講究實用性,三幅式的多功能方向盤,10.25英寸懸浮式的中控屏幕,幾乎涵蓋所有功能操作,各種物理按鍵也是方便于操作,最吸引人的還是莫過于“大雞腿”電子換擋桿。

要說奔馳GLC主打豪華舒適,林肯航海家主打豐富配置,那么寶馬X3就主打運動操控,畢竟寶馬就是以操控而聞名。寶馬X3全系配備一臺2.0T發動機 匹配8AT變速箱,分高中低三種動力版本,其中高功率版本最大馬力為252匹,最大扭矩為350?!っ?,百公里加速僅為6.8秒,加上寶馬優秀的操控,簡直無敵,油耗方面大約在10L左右。

優點:外觀時尚運動,底盤扎實,動力強勁,油耗低,保養費應低,最重要的就是“藍天白云”品牌影響力大。

缺點:內飾老舊,后排空間略小,隔音效果不是很理想,低速有頓挫感,個別網友反應發動機滲油。

小編有話說:每一輛車其實都不是那么的完美,多多少少會有點差強人意,即使是豪華品牌也是一樣的。尤其是現在的高端汽車品牌市場細分化嚴重,都想另辟捷徑主打自己的特色,要說奔馳GLC吸引人的是它的外觀顏值,那么林肯航海家則是它豐富的車內配置,然而寶馬X3征服人們的就是它的操控性,不知道眼前的你們怎么認為呢?至少道哥是這么認為的。(圖:來源網絡;文:懂車之道 羅濤 編輯)

公元1000年,被人類遭遇的全球化

“全球化”(Globalization)概念最初由經濟史學者率先使用,指稱貨物與資本的跨境流動,以及在此種流動基礎上逐步發展形成的區域性、國際性經濟體與經濟組織及其活動;之后被不同領域的學者以及社會所采用,其內涵與意義逐漸擴展,形成以經濟全球化為核心,包括政治沖突與互動、文化交流與沖突等多方面內涵的綜合概念,其核心則是世界各地經濟與文化間的聯系日益加強。

實際上,“全球化”概念比較空泛而不明確,所以引發很多爭論,卻又很難開展真正的學術討論。歷史學者關注“全球化的歷史”,其首要的問題就是全球化何時發端、又是如何發端的。

這幾乎是一個無解的問題。無論持怎樣的觀點,歷史學者們相信,全球化的核心問題包括互聯、交流以及互動三個方面,其中,不同人群間的接觸與相互聯系是全球化的前提,物品流通、人群遷移、文化交流是全球化的主要內涵,而主要表現為經濟競爭、政治沖突、文化碰撞與融合的“互動”則是全球化展開的重要方式。韓森的著作《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對全球化開端的分析,也主要是從上述三個方面展開。

《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作者: [美]韓森,譯者:劉云軍,版本:讀客 | 北京日報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互聯:一場偶然的相遇

不同人群之間的“接觸”乃是其相互聯系、交流與互動的發端,沒有“接觸”,亦即無從相互了解、認識,更無從建立起相對穩定的聯系機制與交流(包括貿易與文化交流)渠道,亦無從發生糾紛、沖突,更無所謂“互動”。那么,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群,又是如何開始“接觸”的呢?

在第二章《西進,年輕的維京人》里,韓森主要根據北歐人的英雄史詩和考古發現,努力復原并描述公元1000年前后維京人經過格陵蘭島到達文蘭,并在那里遭遇當地土著居民的過程。在第二次薩瓦爾多探險中,維京人與北美土著人群的相遇實際上是兩者的第一次接觸,而這第一次接觸,是以暴力方式進行的:薩瓦爾多及其手下人殺死了駕著烏篷船前來觀察陌生來客的八個當地人,逃走的一個帶回援軍,用箭射穿了薩瓦爾多的胸膛。在第三次由索芬·卡爾塞夫尼率領的探險中,雙方的接觸具有了更為豐富的內涵:維京人看見當地人駕著九艘烏篷船,揮舞著木桿,發出嗚嗚的聲音,不禁心驚膽戰。卡爾塞夫尼讓手下舉起白色的盾牌,表明自己并無惡意。于是,北美土著人走近他們。維京人在那里安營扎寨,住了下來。春天來臨的時候,大批的土著人來到維京人的居住地,帶著“深色毛皮”;北歐人則用紅色的毛織品與之交換?!敖佑|”似乎很快向“交易”發展,只是由于一頭公牛的猛奔狂嚎,才打斷了這一進程。 在接觸的過程中,雙方都表現出懷疑、恐懼、戒備、緊張,又都充滿著好奇,表現出強烈的接觸愿望,嘗試著做出努力,表達自己的好意或無惡意。在緊張的試探過程中,任何突發的事件,都可能導致暴力發生。

隨后的事態向沖突方向演化。先是北歐人殺死了一些前來偷盜武器的土著斯克里林人,然后是斯克里林人大規模的報復性攻擊。他們成群結隊,前仆后繼,每個人都大聲地喊叫著,揮舞著木桿,并投擲石塊,甚至推出了投石機。最全面的或最完全的“接觸”實際上是沖突。沖突使雙方或多方的全體成員成為參與者,為自己的生存而戰。如果說“試探”與初步的“交易”只是由群體中的少數人(特別是頭人)參與的話,那么,群體間的沖突則是整體性的,是由群體全體成員參加的。所以,群體間的沖突,乃是群體間全面接觸的重要方式。

挪威電視劇《挪威的維京人》劇照。

維京人為什么要向西航行到北美去?大部分學者將其歸因于北歐人的社會結構,特別是其財產分配繼承制度以及武裝集團的組織方式。但維京人善于向外探險、殖民,并不必然意味著他們一定會來到北美;來到北美,也并不必然會接觸到當地的土著人群,并與之貿易、發生沖突。雖然韓森沒有明言,但她強烈地暗示,所有這一切,很可能只是出于偶然。雷夫的第一次探險顯然并沒有明確的目的地——他的確是在“探險”,去尋找并不確定的目標。因此,北歐人航行到達北美,在根本上說,是一個偶然事件。以此為起點,隨后所發生的北歐人與北美土著人群的接觸、交易與沖突,則是一連串的偶然事件。

“偶然”是難以重復的,也是不可逆的(迄今沒有發現在1000年前后北美土著人漂移到歐洲的例證),但它確實提供了“接觸”,而這種“接觸”一旦發展為穩定的聯系,即可將本來分離的、各自獨立的兩個交通貿易網絡聯系在一起。

偶然的“接觸”顯然具有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韓森說:“人們遇到不熟悉的人時,會評估風險:這些陌生人會殺害他們嗎?他們會抓住自己嗎? 他們必須判斷自己的相對地位:如果發生打斗,誰會贏?誰擁有更好的技術?”基于這些評估,人們做出不同的反應:有的反應非常草率魯莽,有的反應則出自本能,而“一些勇敢的人克服了自己的恐懼心理,向他們從未見過的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建立了貿易關系?!?交流由此才得以發生。

交流:有意與無意的交換

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群相遇、接觸之后,怎樣開展交流?韓森講述了一位北歐女性與一位北美女性最初的相遇和交流:

古德麗德(Gudrid,卡爾塞夫尼的妻子)和她的兒子坐在維京人居住點的柵欄里面的時候,“門口落下一個人的影子,一個矮個子的女人走了進來……她臉色蒼白,眼睛大得出奇,從來沒有人見過這么大的眼睛?!?/p>

她問古德麗德:“你叫什么名字?”

古德麗德答道:“我叫古德麗德。你叫什么名字?”

女人回答:“我叫古德麗德?!?/p>

土著的北美女性向古德麗德的發問,“你叫什么名字?”是用什么語言表達的,古德麗德又是如何理解其問題的呢,我們不知道。它更可能是在特定氛圍下,混合著表情、手勢而得以表達并被理解的。而北美女人對古德麗德提問的回答,“我叫古德麗德”,則顯然出自模仿或重復。

模仿或重復,意味著對對方的認可,表達了一種承認對方與自己屬于同類或具有相近的情感。這是交流的原初方式之一。

物品交換是交流的另一種原初方式。在卡爾塞夫尼的探險中,北歐人用一種織成并染成紅色的羊毛氈向北美土著人交換“深色毛皮”,后者把換得的羊毛長條圍在頭上;后來,北歐人把紅毛氈剪得越來越短,有些還沒有“一指長”,但是當地人仍然用完整的毛皮來換取這些越來越短的紅毛氈。 維京人要毛皮應當是基于將其運回歐洲之后的潛在價值,并非其本身所急需;北美土著人換取的紅毛氈,看來更非其生活必需品,很可能是具有裝飾作用的“奢侈品”。而對于雙方而言,真正具有生存或生計價值的武器,卻并不在交換之列。由此,我們注意到,早期的交換可能主要限于與生存或生計沒有直接關聯的、具有標志或象征意義而又非常珍稀的物品,或者可以將之概稱為“珍貴物品”。

在公元1000年前后的世界貿易網絡中流動著的商品,主要是黃金、奴隸、象牙、玻璃珠子、香料、寶石、珍珠等“珍貴物品”。與生計直接相關的普通物品,是伴隨著珍貴物品進入全球化進程的。同時,珍貴物品的貿易,也引發了不同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韓森描述說,到9世紀,爪哇島的商人從中國進口鐵器和絲綢制品,向中國出口香料和染料。他們用爪哇產的大米,與鄰近島嶼交換丁香、檀香和肉豆蔻,再把它們運往中國。爪哇人從印度引進了紅花和黑胡椒,廣泛種植,成為中國主要的黑胡椒和紅花供應商。 貿易也改變了經濟運營的方式和社會組織形態:“商人們需要有人來組織收割、加工和運輸(香料等貿易物品)到海岸,并在那里裝船運走。終于,不同的人聚集起來,共同采割香木和乳香。通常,一撥人在高地森林里收獲某種產品,另一撥人用小船把它順流運到一個港口,而第三撥人把貨物裝上遠洋商船?!彼裕爸袊枨蟮脑鲩L,直接影響了收獲香料的當地居民,以及那些向港口運輸貨物的人。在此之前,(與中國貿易的)商人們并不在東南亞采辦貨物,東南亞的土著人群多靠狩獵和采集為生。如今,他們被裹進一個復雜的準工業化農業系統,不得不投入全部時間與勞動,為他們從未見過的中國買家生產商品。” 經濟領域的這些變化,顯然引發了當地社會的重組,并必然對其權力結構與政治架構帶來深刻的影響。

大英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品之一:劉易斯棋子。1150年左右用海象牙制作。之所以使用海象牙,是因為大多數高質量的非洲象牙都流入亞洲權貴手中,中國的廣州與泉州港是當時全球兩大象牙貿易集散地。

“區域貿易網絡”是韓森討論全球貿易體系及其形成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她認為,早在1000年前后,不僅歐亞大陸、印度洋與東亞,而且在阿拉伯世界與撒哈拉以南非洲之間、東南亞與南太平洋地區都已經形成了區域性的貿易網絡。所以,正如哥倫布并沒有建立美洲貿易體系一樣,當葡萄牙人沿著非洲西海岸航行的時候,也并不需要建立新的貿易體系,因為這樣的貿易體系早就存在:它有完善的港口、中間商、市場信息渠道、后勤條件(為駱駝商隊服務的城鎮和村莊)以及產品。同樣,歐洲人也并沒有“發現”從阿拉伯海,經過印度洋、孟加拉灣,到中國南海、東海和太平洋的航道,在歐洲人到來之前1000多年,“當地的水手就已經有規律地穿梭在后來由達·伽馬(da Gama)和麥哲倫(Magellan)‘發現’的航線上?!?/p>

歐洲航海家也沒有引入遠距離貿易,它在他們到達時就已經很成熟了。歐洲人想做并最終也確實做到的,就是排擠掉中間商,并逃避向統治者繳納關稅。 換言之,歐洲人只是利用了本已存在的區域性貿易網絡,并將不同的區域貿易網絡串聯起來。正是從這里出發,韓森幾乎是徹底消解了哥倫布“發現”美洲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劃時代意義。她斬釘截鐵地說:全球化在哥倫布之前五百年就開始了。

互動:皈信與拒絕

在第四章《歐洲奴隸》中,韓森根據古羅斯編年史《往年紀事》講述了弗拉基米爾(Vladimir)大公選擇東正教的故事?!锻昙o事》將弗拉基米爾皈依拜占庭基督教的決定,描述為一系列事件的結果,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軍隊在切爾森(Cherson)擊敗了拜占庭皇位繼承人巴爾達斯·??ㄋ梗˙ardas Phokas)的軍隊,以及他娶了拜占庭皇帝巴西爾二世(Basil II)的妹妹安娜(Anna)。 弗拉基米爾及其臣民皈依拜占庭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歐亞大陸宗教信仰的基本格局:東歐轉向拜占庭,而不是耶路撒冷、羅馬或麥加;歐洲在基督教的旗幟下聯結成一個“文化大區”,與西、中亞及非洲穆斯林的“伊斯蘭文化大區”分別開來;同時,歐洲被劃分為東正教和羅馬基督教兩個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弗拉基米爾決定改信拜占庭基督教。

這就是“互動”。韓森列舉了1000年前后九個為其國家和臣民選擇宗教信仰的統治者,指出:“幾乎每一個統治者都選擇與一個或幾個鄰居結盟;與其共享新信仰的人群,成為其軍事盟友和主要貿易伙伴。雖然他們繼續與其他信仰的統治者保持聯系,但他們與同宗教信徒們的關系更密切。在他們關于世界的構想中,也經常把世界劃分為宗教大區(religious blocs)。人們不再只擁有來自一個地方的單一身份,他們開始將自己生存的區域當作宗教大區的一部分,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將自己與更為廣大的人群認同為一體?!痹陧n森看來,“這是全球化的關鍵一步”。

“宗教大區”(religious blocs)是韓森敘述、分析全球化進程的又一個重要概念。選擇皈依某種宗教,既是諸種政治經濟與文化互動的結果,也是建立政治軍事聯盟、開展貿易與文化交流的前提。信仰與宗教乃是不同人群建立聯系、開展交流、相互結合(亦即開展“互動”)的重要橋梁。政治結盟、軍事征服是宗教擴張最重要的方式。毫無疑問,沖突、戰爭是一種深度的互動,它迫使雙方(或多方)盡可能動員并使用其資源與力量,在各個領域展開競爭,并在這一過程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以贏得勝利。勝利者不僅在政治上控制并壓迫失敗者,在經濟上掠奪其財富、資源與人民,并普遍地強迫后者改變自己的信仰與文化,從而實現宗教的擴張。

1000年前后,“舊世界”(歐亞非)已形成三個或四個宗教大區:歐洲基本上是基督教信仰區(又分為羅馬基督教和拜占庭東正教兩個信仰區域),西中亞以及非洲大部基本是伊斯蘭教信仰區,而東亞與南亞及東南亞則是佛教印度教信仰區。在同一信仰集團的內部,使用共同的文字,“專家們圍繞各種各樣的問題相互磋商,學者們到鄰近國家留學,書籍在這些國家間流通”。 可是,跨越宗教大區間的交流卻非常困難。伽色尼王朝的君主馬哈茂德在回復遼圣宗希望建立外交關系的信函中說:“沒有任何宗教把我們聯結在一起,使我們彼此相連。我們之間的距離和橫亙在我們中間的地區,使我們免于受到對方的欺騙,從而得保安全。我無意和你建立密切關系,除非你們皈依伊斯蘭教。” 拒絕和阻隔是一種特殊的互動方式,它明確了相互間的距離和界限,并使互動終結。

公元1154年,制圖師伊德里斯繪制的世界地圖,這幅地圖與今天上北下南的習慣相反,而是上南下北。

制造“全球化”

“與他人交往”是立足于人類本能以及生存、延續后代之基本需求的根本欲望之一,也是人類社會得以形成并發展的根源之一。人類的“交往”欲求,是人類社會之所以“發生”的根源。在這個意義上,全球化可以說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基本方向。因此,對于很多歷史學者來說,全球化是(或應當是)一種根本性的歷史進程,歷史學關于全球化歷史研究的任務,就在于揭示這一進程及其在不同地區、不同人群與社會的具體表現,探究其根源與動力,并試圖回答:當今世界的全球化,是否為人類歷史發展之后果或必然。

顯然,歷史學研究長于全球化歷史進程及其區域表現的研究,涉及根源與動因分析往往力不從心,對于討論并判斷全球化是否必然,則更顯彷徨。實際上,若立足于當今世界難以抗拒、不可抵擋的全球化浪潮,似很難否定全球化乃歷史發展后果或必然的結論;可是,如果正視當今世界普遍存在的孤立主義思潮及其表現、不斷激化的地區或文明間沖突,則不會有信心或愿望相信全球化的必然性。

韓森沒有正面討論這一問題。她對此似乎持有一種“或然”的態度。韓森非常強調紀元1000年在全球化進程中的意義,將它確定為全球化的開端;可是,作為此一開端的標志性事件,維京人到達美洲,在她的筆下,卻似乎出于偶然。而且,“全球化總是讓人憂心忡忡:人們一想到這個星球上并非只有自己,就會意識到自己將面臨新的危險。第一次體驗全球化的人必須制定策略,其策略則是從不同的角度做出的?!?換言之,對于很多人來說,進入全球化進程是被動的,甚至是被強迫的。

主動選擇、推進全球化及其進程的,就主要是掌握權力、擁有財富的人及其集團。如果全球化確實存在某種動因的話,那么,權貴與富豪對于權力、財富和享受無止境的渴望與追逐,以及他們圍繞權力、財富而展開的掠奪、斗爭,應當是全球化的根源,或最重要的動力。在這個意義上,全球化的實質乃是權力與財富的再分配,其最大的受益者只能是權貴和富豪。在全球化進程中,普通大眾雖或得稍沾余潤,但并不能改變其被掠奪的本質。

當然,這不是韓森的主旨,甚至不是她的傾向。韓森是一位現實而溫情的學者。她更愿意告訴我們:如果我們不得不面對全球化(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或被迫),那么,我們最好籌劃應對策略,并行動起來。韓森回避了全球化是否人類歷史發展之后果或必然,只是務實地承認我們不得不面對全球化。在這里,韓森暗示:全球化的真正實現與運行,要依靠富有世界眼光的學者、具有創新精神的科學家以及敢闖敢干的商人。她還引用圖勒人(Thule)的例證,說明“那些最終取得成功的人,并不總是生活在最富有、最高科技國家的人……密切關注自己的環境,并愿意等待合適的時機,也可以獲得良好回報?!?無論事實與結果如何,這一提示總是令人欣慰。

作者|魯西奇

編輯|李陽 王青

校對|薛京寧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