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口什么出成語(一些光念出來就特別美好的詞語,送你)
什么口什么出成語文章列表:
一些光念出來就特別美好的詞語,送你
《夜讀》做了《楚辭》《詩經》兩期內容之后,有位讀者的留言讓人印象深刻,她說:中文的美,不僅在可看、可品,也在可聽、可讀,有一些詞語,真的光念出來都覺得特別美好,一吟一誦,畫面即出。
準備好了嗎?一大波畫面感十足的“絕美之詞”正在靠近……
01
漱石枕流
枕著流水,以石漱口,指隱居生活。
這個詞乍看有些費解,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是這樣記載的:
孫子荊年輕的時候想做個隱士,他本來要對王武子說“枕石漱流”,卻因為口誤說成“漱石枕流”。王武子說:“流水可以枕靠,石頭可以漱口嗎?”孫子荊說:“枕流,是為了洗凈耳朵;漱石,是為了磨礪牙齒啊。”
02
暮云春樹
傍晚的云霞和春天的樹,常用以表示思念,暮云春樹表達的便是對遠方友人的思念。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這是杜甫《春日憶李白》里的句子,大意是說:現在我在長安,渭河旁邊的樹已經綠了,你正在江東,看著落日的云霞,我們唯有互相思念。什么時候才能一起喝酒,共同品論文章呢?
03
落月屋梁
明月落下,清輝灑滿屋梁,仿佛照見了你的容顏,同樣是用來表達對朋友的懷念。
又是一首杜甫懷念李白的詩:“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夢李白二首·其一》)杜甫和李白因詩相交,感情深厚。
04
雪泥鴻爪
大雁在雪泥上踏過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蘇軾在《和子由澠池懷舊》寫道:“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人生來去無定的惆悵和對往事的眷戀,都在這四句里了。
05
墜兔收光
落月將光收回去了,指月亮落下。
明·李昌祺《剪燈余話》:“逡巡間,墜兔收光,遠雞戒曉。”一個“收”字,真是極妙。
06
花晨月夕
有鮮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比喻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這番清雅光景,是清代的汪汝謙在《畫舫約》中記錄的。
07
暗香疏影
清幽的香氣,稀疏的枝影,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態,也指代梅花。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的這句詩,意境真的絕了。
08
晨鐘暮鼓
早上敲鐘,晚上打鼓,比喻可以使人警覺的話。
無論是李咸用的“朝鐘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長掛情”,還是陸游的“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鐘暮鼓無休時”,都給人一種歲月悠悠之感。
09
酒釅春濃
酒味醇美,春意盎然,形容美好圓滿的時刻。
“酒釅春濃瓊草齊,真公飲散醉如泥。”唐代詩人曹唐的這句詩,把文人的風雅之韻寫得甚是到位。
10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陽,夏天的云層,比喻人態度溫和可親,使人愿意接近。
宋·陳恬《程伯淳贊》:“本以正身,惟德溫溫,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11
冰壺秋月
心如冰清,和秋天的明月一樣潔凈,比喻品格高尚。
蘇軾《贈潘谷》中“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一句,就是說哪怕布衫漆黑,也不影響品格的高潔。
12
紅爐點雪
紅爐上著一點雪,立即融化,比喻一經點撥,立即悟解。
袁枚在《隨園詩話》中,用“詩得一字之師,如紅爐點雪,樂不可言”一句,將這妙趣寫了出來。
13
餐云臥石
餓了就以云為食,困了就臥石而眠,指代超脫塵世的隱逸生活。
明代詩人袁宏道《隆中偶述》中就有一句:“始知伊呂蕭曹輩,不及餐云臥石人。”
14
林下清風
這個一看就讓人覺得清風拂面的詞,指的是女子態度嫻雅、舉止大方。
明末清初彈詞作品《天雨花》中有一段很美好的描述:“我思女子之中,若通些文藝,必竟脫俗,就是不美,自有一種文雅可觀……言談舉止,都帶些林下清風。”
15
望岫息心
看著遙遠的山巒巍峨,塵念也隨之平息,多指遁世隱居,亦喻知難而止息。
心浮氣躁的時候,看看遠山吧,也許能讓人平和不少。
16
鶯飛草長
黃鸝滿天飛,草木齊生長,形容的是明媚的春景,充滿了生機和希望。
南朝梁文學家丘遲《與陳伯之書》中“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這一句,將春天寫得生動而蔥蘢。
17
傾蓋如故
車上的傘蓋靠在一起,指偶然結識的新朋友卻像友誼深厚的舊交一樣。
“白頭如新”(有的人哪怕相處到老還是陌生的)常和“傾蓋如故”放在一起說,一對比,后者顯得愈發美好和幸運。
18
秉燭夜游
手持蠟燭,在夜間游玩,比喻及時享受快樂,也指珍惜時光。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古詩十九首》中的這一句,總覺得有一種說不上來的灑脫和浪漫。
19
珠零錦粲
如珠玉之鏗鏘,錦繡之燦爛,比喻文辭華麗。
《魏書》中有“口吐瓊音,手揮霄翰(指毛筆),彈毫珠零,落紙錦粲”之句,用詞非常華麗。
20
落紙云煙
筆墨落到紙上如同云煙一樣變幻多姿,形容書法或詩文高超玄妙、變化多姿。
晉代潘岳的《楊荊州誄(lěi )》有“草隸兼善,尺牘必珍。足不綴行,手不釋文。翰動若飛,紙落如云”之句,讀完只能說,又學到了一點夸人技巧!
21
浮翠流丹
青綠、朱紅的顏色在流動和浮現,形容色彩鮮明艷麗。
看到這個詞的第一反應是:用來形容故宮好像很合適啊!
22
霧鎖煙迷
如字面表達的那樣,指的是被云霧所遮蔽,但這個“鎖”和“迷”實在是用得太好了。
23
淵清玉絜
如深潭一樣清澈,像玉一樣高潔,比喻人品高尚。
《三國志》有語:“淵清玉絜(同“潔”),有禮有法,吾敬華子魚。”
24
光風霽月
雨過天晴,萬物明凈,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時局太平清明。
黃庭堅的“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真是實實在在的夸人金句,換個名字就可以直接挪用了。
25
河清海晏
黃河水清澄澈,大海風平浪靜,比喻天下太平。
實在太喜歡這個詞了,多列舉幾個:
唐·鄭錫《日中有王子賦》:“河清海晏,時和歲豐。”
唐·顧況《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無不樂,河清海晏窮寥廓。”
明·吳承恩《西游記》:“禮貌莊嚴風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
文/央視新聞《夜讀》整編
圖/視覺中國
這些念起來就覺得美好的詞,
大多美在用詞精巧,風月無邊,
若拋開這一層去說人生最好的詞,
也許還可以加上這三個:
失而復得、虛驚一場、久別重逢。
有多好呢?
好像只是輕輕念一念它們,
心里都會涌上一種幸福。
那么,
一并送你,也真心祝你。
你還知道哪些特別美好的詞?
制片人丨馬文佳 主編丨王若璐
編輯丨楊瑜婷
?央視新聞
刀光劍影:盤點劉賀墓中的漢代兵器
題記:兵器最能體現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尚武精神。按照《說文解字》的說法,這個“武”字有兩層含義,一層是止戈為武,另一層就是定功戢兵。“戢兵”就是收藏兵器。
在海昏侯劉賀的大墓中,位于回廊形藏槨西部有一處武庫,面積與糧庫差不多,從這里出土了一批刀、矛、戈、戟、劍、弩、盾等兵器;在主槨室中出土了專門放置兵器的儀仗架;在出土的漆木器中,有不少漆劍鞘、漆劍盒、漆弓柲(bì,音必);在出土的玉器中,有大量玉劍格、劍璏、劍珌(bì,音必)、劍首;在出土的車馬器中,有承弓器等安放兵器的部件。由此可知,劉賀生前離不開兵器,死后用兵器陪葬。盤點劉賀墓中的這些兵器,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漢中期的政治、軍事、經濟、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狀況,對于研究那個時代的尚武精神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劉賀墓中為什么會有相當數量的兵器?
說到兵器,自然離不開戰爭。只有在戰爭的環境下國家和軍隊才大量制造和使用兵器;同時也只有在戰爭年代激發出的尚武精神,才促使官府、貴族以及民間重視收藏兵器。劉賀生活的時代,雖然遠離了漢高祖劉邦時期的楚漢戰爭,也遠離了漢武帝劉徹時期與匈奴的連年戰爭,但是天下并不太平。從漢昭帝劉弗陵到漢宣帝劉病已,大大小小的對內對外戰爭不斷,其中最著名的戰爭有:
1.大敗匈奴騎兵——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劉賀11歲時,匈奴騎兵進攻代郡,擒殺了代郡都尉。第二年匈奴單于又出動2萬騎兵分四路進攻漢邊境。漢昭帝決定迎戰,漢軍奮起將匈奴兵擊敗,斬殺匈奴9000余人,俘虜匈奴甌脫王,漢軍無亡。
2.漢征烏桓之戰——烏桓位于上谷、漁陽、右北平、遼東等郡之塞外,隨著烏桓部落力量的增強,開始襲擾漢東北邊境。元鳳三年(公元前78年),劉賀14歲時,漢昭帝拜范明友為度遼將軍,統帥2萬多騎兵出塞,向烏桓進擊,斬殺烏軍6000余人,并殺掉了三個王,勝利而歸。
3.襲擊匈奴戰略縱深——本始二年到本始三年(公元前72年到公元前71年),劉賀大約20歲時,剛剛繼位的漢宣帝決定出兵襲擊匈奴,以援救與漢朝和親的西域烏孫國。漢軍出動騎兵16萬,與烏孫國騎兵5萬,聯合起來,分五路深入匈奴境內1200~1600余里,使匈奴遭到重大打擊(圖1)。
圖1
4.安撫南、北匈奴之戰以及漢匈郅(zhì,音至)支戰役——地節三年(公元前67年),劉賀25歲時,在漢軍的不斷打擊下,匈奴徹底分裂,5個單于互相拼殺,火并為呼韓邪單于和郅支單于,后來形成南匈奴和北匈奴,他們分別與漢朝和親。不過,在漢宣帝病逝后,郅支單于立即反叛,殺害漢使數以百計。漢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西域都護副校尉陳湯率漢軍騎兵4萬人,聯合西域15國之軍,兵分兩路進擊郅支城,發動了漢匈郅支戰役。破城后斬殺郅支單于、閼(yān,音煙)氏、太子、名王以下1500多人,生俘140多人,其余1000多人皆向漢軍投降,取得全殲郅支單于所部的勝利(圖2)。這是一次標志性勝利,至此,漢匈百年大戰宣告結束。
圖2
5.平定羌族部落叛亂——神爵元年至神爵二年(公元前61~60年),劉賀32歲左右時,今甘肅、青海等地區的羌部落首領聚會,結成聯盟。他們聯合匈奴,妄圖脫離漢朝,武裝叛亂。漢宣帝派遣年逾70歲的老將趙充國,采取分化瓦解、孤立頑敵、打擊首惡、恩威并加的策略,歷時兩年,徹底平定了羌族部落的叛亂。
這些都說明,劉賀一生都在經歷著各種戰爭,整個社會充滿著尚武精神。那時,人們崇尚的大英雄是衛青、霍去病、李廣、周亞夫等名將;一般士兵解甲歸田后享受免除六年或十二年徭役的權利;就連辭賦大師司馬相如少時也是“好讀書,學擊劍”,還曾侍從漢武帝格殺猛獸;大文學家東方朔也是“十三學書,十五學擊劍,十九學孫吳兵法”;就連大史學家司馬遷也能領兵打仗,“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笮,昆明”。
什么是尚武精神呢?東漢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引用楚莊王對“武”字的解釋:“夫武,定功戢兵。故止戈為武。”這里的“戢”是指“載戢干戈”,即收藏兵器。而“武”的本意,就是指平定戰亂、止息戰爭、收藏兵器、維持和平。
漢朝初期國家建立的戰時體制雖然已經逐步松弛下來,但是長期戰爭中遺存的大量兵器并沒有集中銷毀,它們或集中存放在中央和各郡、國的武庫中,或廣泛散落在民間,具有尚武精神的老百姓持有刀、劍、弓、弩、棍、槍等,在西漢時期是合法的,更不用說各路諸侯擁有的兵器。近年來考古發掘的漢代高等級墓葬,如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河北滿城漢墓、長沙馬王堆漢墓、廣州南越王漢墓等,都有數量不等的兵器出土,就是明顯的證明。因此,劉賀大墓中藏有相當數量的兵器,不足為奇。
二、海昏侯墓葬中有哪些主要兵器?
秦漢時期的冷兵器可以分為遠射兵器、格斗兵器和衛體兵器。遠射兵器包括弓、弩、箭,后來還有投石機等;格斗兵器也叫長兵器,包括矛、戈、戟、鉞、殳、鈹等;衛體兵器包括短兵器,即刀、劍、匕首等,也包括防身的甲、盾等。按照這樣的劃分,可將海昏侯墓出土的兵器梳理如下:
第一類是遠射兵器——弓、弩、箭。
先說弓。弓是拋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種彈射武器。它由富有彈性的弓臂和柔韌的弓弦構成,當把拉弦張弓過程中積聚的力量在瞬間釋放時,便可將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彈丸射向遠處的目標。
圖3
海昏侯墓中雖然未見到完整的弓,但卻出土了柲(bì,音必)(圖3)。這個柲字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古代兵器的杖桿;一種是指是盛放、保護弓的器具,類似不規則的木頭盒子。海昏侯墓出土的這件弓柲彩繪髹漆,精美異常,相應地,放置在其中的弓也應該是非常珍貴的。不過,弓是由竹木制作的,弦是絲麻或皮條制作的,它們埋在地下兩千多年必然腐朽,難覓蹤跡。另外,在海昏侯墓甬道兩側的車馬庫中,出土了一組承弓器(圖4)。這種承弓器造型獨特,是固定在車廂前面的一個部件,專門用于放置弓弩一類的兵器。秦始皇陵銅馬車陪葬坑出土的一號車上,馭手左下側就有一對承弓器,上面放著弓弩(圖5),既便于隨時拿起射箭,又不易在顛簸時滑落。
圖4
圖5
由于弓是一種利用彈力射出弦上的箭,遠距離殺傷敵人的武器,因此弓本身的彈力大小至關重要。原始社會人類為狩獵獲取食物,將樹枝、竹棒彎起來再與繩索等繃緊而制成“弦木為弧”的單體弓,彈力很小,彈射距離有限。商代已使用由兩層材料黏合而成的合體弓。到春秋戰國的時候,制弓的技術已經規范化,選用上好的干(竹、木)、角、筋、膠、絲、漆六種材料,制成復合弓,彈力大大增加,有的弓長達1.3米。漢代時,從有利于實戰出發,制造出許多適用于步戰、水戰、騎戰的弓,著名的有虎賁弓、雕弓、角端弓、路弓、強弓等。那時人們以斤為單位劃分弓的彈力,“上力挽一百二十斤,……中力減十之二三,下力及其半。”此外,射為六藝之一,人們視射技為一門高超的藝術,特別是貴族待客,普遍流行射禮,使用的弓不僅彈射力強,而且裝飾著銅箍、玉角等,十分精致美觀。
再說弩。弩是中國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它是在弓的基礎上改進而來,成為一種帶有控制裝置、可待機發射的遠射兵器。弩的構造是由弩弓、弩臂、弩機三部分組成(圖6)。弩弓、弩臂一般是用竹木制成,而弩機則由銅或鐵制成。弩的核心部件是弩機,其結構包括望山(瞄準器)、懸刀(扳機)、鉤心和兩個將各部件組合成為整體的鍵。由于弩將張弦裝箭和縱弦發射分解為兩個單獨動作,不需要在張弦的時候進行瞄準,因此命中率比弓大大提高。
圖6
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漆弩,長約60厘米,寬約12厘米,重約1.1公斤。通體髹黑漆,弓臂缺失,僅剩前端承弓臂的含口。后端鏤空,是安裝銅廓弩機的位置。銅廓上下可見望山、懸刀、鉤心藏于其內。木臂外兩側可見兩枚青銅鍵,前一枚用于固定鉤心,后一枚用于固定懸刀和望山。弩臂上有箭槽,中部的兩側略微向內凹陷,前部近含口處有一個穿透的橫長方形耳孔,用于縛弓,耳孔的后方左右對稱各有一塊長條形小凸起,后部近弩機兩側下有半月形的拿手眼,其中一側拿手眼內有四個紅漆圓點(圖7)。可以說,這是一件非常精致的弩。
圖7
史料記載,漢代軍隊在與匈奴的作戰中,注重強弓勁弩,在雙手張弦的擘張弩以及手、足共同張弦的蹶張弩的基礎上,發明了用兩腿和腰部張弦的腰引弩,漢代畫像石上就有使用腰引弩的形象(圖8)。這種弩在望山上加刻分度,使射程不斷增加,威力更加強大。弩以石作為彈力的單位,分為一、三、四、五、六、七、八、十石等。據漢簡記載,三石弩的射程能達到189米,四石弩的射程能達到252米。而威力最大的是十石大黃弩,《史記·李將軍列傳》里描述為“角弩,色黃而體大”。居延漢簡有“大黃力十石弩”的記錄(圖9)。漢代一石約30公斤,大黃弩拉力的最低標準當為300公斤,這么大的力道,不可能一個人拉開的,應當由多人來操作。據后世的考證估算,它的射程能達到400米左右。據說能夠以矛為箭,還可以連放數箭。為此,漢軍中組成了以弩手為主的步兵兵團,同時設置了“強弩將軍”一職統帶。正是依靠這支強大的弓弩部隊,漢帝國在與匈奴的作戰中不僅逐漸掌握了主動權,而且經過三次遠征,最終讓匈奴不敢在漠南停留。
圖8
圖9
最后說說箭。有弓弩必有箭,使用弓弩的最終目的是將箭射向敵人。海昏侯墓中出土的箭很不完整,只剩一些殘破銹蝕的箭頭,而箭桿、箭羽均已腐朽殆盡(圖10)。箭,又名矢,是借助于弓、弩,靠機械力發射的具有鋒刃的遠射兵器。因其彈射方法不同,分為弓箭、弩箭和摔箭。弓箭較長,約為70厘米左右;弩箭較短,約在50~60厘米上下。箭頭,又名箭鏃,多為銅或鐵制,頭銳而底豐,式樣主要有三菱形、三角形、圓錐形等。箭一般成束地放在箭囊中,箭囊挎在腰間或掛在戰車上,也可以擺放在兵器架上。
圖10
值得一提的是,漢代在使用傳統的銅箭鏃(箭頭)的同時,也廣泛使用鐵箭鏃。西漢時期鑄造的鐵箭鏃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鏃體呈圓柱形,前端呈四棱形,然后收聚成尖鋒,鏃頭長僅1.4厘米,后接圓鐵鋌,系用鑄鐵固體脫碳鋼或中碳鋼制成;二是鏃體鋒端呈三角形,后附長鋌;三是鏃端伸出三翼成尖鋒;四是鏃端三翼前伸,形成三叉狀鏃鋒(圖11)。這充分說明,漢代注重把高科技首先應用于武器裝備,應用于戰爭。
圖11
第二類是格斗兵器——矛、戈、戟。
先說矛。矛是我國最古老的兵器之一,從原始社會的石矛一直到商周時期的青銅矛、秦漢時期的鐵矛,經歷了漫長的戰爭風雨,歷久不衰。矛是一種直刺、扎挑和投擲的長柄格斗兵器,又稱“鏦”、“鍦”、“鋌”。由于構造簡單,制作容易,矛頭鋒利,殺傷力大,所以在冷兵器時代,一直是軍隊裝備的主要兵器之一。西漢時騎兵是軍隊與匈奴作戰的主要兵種,出現了專供騎兵使用的長矛,叫矟(shuò,音漱),全長可達一丈八尺,約合現代的4米多。海昏侯墓出土的一件矛頭,通長19厘米,刃長9.7厘米,重110克。此矛呈窄長柳葉形,脊略微凸起,素面。矛經過后來的改進,發展成為“百兵之王”的槍和“橫掃千軍”的槊。
西漢時期軍隊裝備的矛,不僅矛頭使用鐵制,分為短葉矛和長葉矛兩種形制,而且矛的柄(也叫柲,俗稱杖桿)也有很大改進。海昏侯墓武庫中出土的一件杖桿(圖12),長93厘米,寬4厘米,重1085克,木胎,髹黑漆,剖面近圓形,通體浮雕龍形裝飾,部分區域刻繪有虎形圖案。據《漢書·武五子傳》記載,昌邑王劉賀當初在赴京典喪途中,“賀到濟陽,求長鳴雞,道買積竹杖”。很多人不解,為什么就要當上皇帝的劉賀,還在路上購買積竹杖這類不相干的東西?原來,積竹杖也叫積竹柲,是制作矛、戈、戟等格斗兵器杖桿的材料。它是以一圓形或棱形的長棗木桿為桿芯,以部分甚細的長竹篾片(16片或更多)緊包在桿芯周圍,再用絲繩和藤條將其緊緊捆扎牢固,外表加髹色漆。這種積竹杖剛柔相濟,輕便應手,既堅固又不易折斷,屬于杖桿制作的先進工藝,用在矛、戈、戟類武器上最為適合。古代“國之大事,在祀在戎”,原來,劉賀在路途上思考的竟然是國家大事!
圖12
再說戈。海昏侯墓中的青銅戈,長34.2厘米,重377克,出土時已經斷為三截,但依然可以見到戈刃兩面非常鋒利(圖13)。
圖13
戈是我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木柄曲頭兵器,其出現的歷史僅次于矛。戈最適于勾、啄、掃和劈擊,曾被列為車戰中的五大兵器之首,所以常作為兵器的統稱。《考工記》中對戈頭各部分的尺寸有明確的規定。戈的形狀最初大體呈扁平的曲尺形,后來發展成略近似“丁”字形,其內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鋒可以用來啄擊對方。漢代戈的柄也用積竹杖制作,長短視用途而異。步兵單手所持的戈柄較短,一般1米左右。戰車兵使用的戈柄很長,最長的超過3米。秦漢以后,隨著兵器和戰術的發展,戈在戰爭中被逐漸淘汰,但一直保留在儀仗中使用。在古代,戈和干合稱“干戈”,是各種兵器的統稱,許多成語都是由此而生,如大動干戈、反戈一擊、金戈鐵馬、止戈為武、化干戈為玉帛、枕戈待旦等等。而漢字中許多與戰爭殺戮有關的字,如戰、戎、戲、戛、戧、戟、戢、戠、戮、戡、武等,也與戈有關。這些由戈組成的文字已融入到中華民族的文化之中。
最后說說戟。戟是我國古代“五兵”之一,由勾擊的戈和直刺的矛構成,當然也有個別多戈而無矛的戟。戟兼有戈與矛的兩種優勢,在車戰和步戰中的格斗力量最強。據《漢書·霍光金日磾傳》記載,劉賀被廢時,在未央宮承明殿里“侍御數百人皆持兵,期門武士陛戟,陳列殿下”。說明當時戰斗力最強的皇家禁衛軍,裝備的主要兵器是戟。
由于戟是由戈與矛結合而成的兵器,因此有戈、矛分鑄聯裝的戟,也有戈、矛一次性渾鑄的戟。特別是分鑄聯裝的戟,如果與杖桿分離,就變成了戈與矛。這種現象在考古中屢見不鮮,如不仔細分辨,很容易誤把戟當作戈與矛。戟可分為騎兵使用的馬戟、戰車兵使用的車戟和步兵使用的手戟、短戟和雙戟(雙手各持一戟)。手戟最短,車戟最長,馬戟短于車戟而長于短戟。
第三類是衛體兵器——刀、劍、盾。
先說刀。刀是古代用于劈砍的單面側刃格斗兵器,被譽為“百兵之膽”,是人們必備的武器之一。海昏侯墓的主棺中,出土了一把環首刀,刀形直體長身、短柄。柄與刀身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刀柄首端部制成扁圓形,因而得名。西漢時期的環首刀一般都是鋼刀,只有王公貴族才使用。
刀與劍的區別在于刃,雙面刃為劍,單面刃為刀。古時士卒短兵相接,以用刀者為多。舞起刀來,刀風呼呼,寒光逼人,只聞刀風,不見人影,勇猛威武,雄健有力。這種“猛虎般”的風格,是由刀的構造和技法決定的。單刀由刀尖、刀身、刀刃、刀背、護手(刀盤)、刀把等組成。刀尖、刀刃為最鋒利部位,主攻;刀身、刀背為寬厚堅固部位,主防。用刀的技法包括劈、砍、刺、格、扎、撩等動作,幅度較大,必須練就各種身法、步法、眼法、臂法。古時將士把熟練地使用刀,視為一項基本功,最能顯現其功力。
再說劍。古代的劍,被譽為“百刃之君”。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銅劍和鋼鐵劍,多達49件,其中絕大部分是貴族使用的玉具劍,劉賀主棺中出土的兩把玉具劍,劍柄上還纏繞著金絲(圖14)。其中的一把劍長68.5厘米,重1129克,脊呈直線,斜從而寬,前鍔收狹,十分銳利,劍格作倒“凹”字形,圓莖上有兩道箍,圓形劍首,素面,精美異常。
圖14
劍,屬于雙刃短兵器,尖端為鋒,既可橫斬,又能直刺,還可以投擊,應用十分廣泛。金屬劍最早出現在殷商以前。春秋戰國時,佩劍之風開始盛行,一直延續到秦漢。佩劍除了作為格殺的兵器、練武的器械外,還被作為僧、道的法器,風雅的佩飾,權力的象征,以及禮儀等級的標志。
海昏侯墓還出土了一批與劍相配套的劍鞘與劍盒,由于腐蝕、殘損嚴重,數量不明,經辨別達到二十余件。形制包括:①龍形劍盒。整體呈龍形,刻繪有龍首、龍身、龍足等部分(圖15)。
圖15
殘為7段,表髹黑漆,用紅漆繪龍鱗。長46厘米,寬8厘米,重3035克。②彈簧劍盒。木胎,殘為四段,通體髹黑漆,長65.5厘米,寬6.5厘米,重1960克。最為奇特的是劍盒內嵌有一金屬制彈簧,顯然是為了把劍固定在盒內,而使用時又能很方便地取出(圖16)。③竹皮劍鞘。竹胎,通體髹黑漆,剖面呈圓形,可見數個竹節。長78厘米,寬3厘米,重590克。④木質漆皮劍鞘。木胎,通體髹黑漆,剖面呈棱形,兩側中間各有一條脊,長51厘米,寬5.5厘米,重165克(圖17)。漢代木質劍鞘一般不是用兩片木塊黏合做成,而是用選擇的上等木料,整木掏挖而成,因此歷經2000余年而不散開,顯示了極高的手工藝水平。
圖16
圖17
最后說說盾。在兵器中也叫牌或擋箭牌,是唯一的防御性武器。古代的盾一般用皮革、木材、藤條、金屬制成,形式多樣。先秦時期稱小盾為“干”,稱中盾為“瞂”(fá,音伐),稱大盾為“櫓”,盾是其通稱。在海昏侯墓中出土了40件漆盾,上面的漆書銘文,記錄了制作用料、成本價值和制作時間與數量等(圖18)。從簡短的文字中可知,它們的名稱叫“丹畫盾”。丹,是指用紅漆作為盾牌的主色調;畫,是指在盾牌上面用黑漆和白漆勾勒出紋飾,即用漆作畫。正反畫面不同,內容主要是虎、豹、龍等動物。這些“丹畫盾”都是由藤或木或皮革做成的,經過兩千多年的浸泡,藤、木、革腐爛殆盡,只剩下薄薄的漆膜。經過專業考古工作者細心修復,使人們可以窺見二千多年前“丹畫盾”的真容。
圖18
仔細觀察殘存的漆盾碎片(圖19),可以初步判斷出海昏侯墓中的這批漆盾的形狀,屬于秦漢時期流行的凸字盾,即整個盾牌上小下大,好似一個“凸”字。而盾牌正面中央有一條向上凸起的脊,脊的左右兩側對稱,如坡狀伸向邊緣,形成兩道雙弧曲線。背面中軸線上,有一握手。這種凸字盾的優點是,可以將正面射來的箭沿雙弧曲線自然地分向兩邊,也可以將正面剌來的劍沿雙弧曲線順勢擋向旁邊,從而實現有效地防護。
圖19
三、劉賀墓室中兵器的擺放意味著什么?
在海昏侯劉賀墓的主槨室中,出土了木制的儀仗架,雖然已經腐朽散落,但仍可準確地判斷是陳列兵器用的漆木架。這種以木架陳列兵器的形式最早出自于軍隊,士兵們在宿營休息時,把作戰用的各種武器包括旗幟、鳴金、建鼓等,有規則地擺放在特制的木架子上,便于存取。后來,又在指揮作戰的軍帳門口兩邊,專門設置這種兵器架,以充分展示軍隊武器精良、訓練有素、法度嚴整、威武有序、整齊劃一。因此這種專門陳放兵器的儀仗架很快從軍營傳到皇宮王室、諸侯之家、郡府縣衙,起到威嚴、肅穆,迎賓、送客的作用。
那么,劉賀時代的儀仗架又是怎樣放置兵器的呢?漢代畫像石中有一幅作戰圖(圖20),圖的左邊是兩軍交戰,右邊是指揮官正在聽取戰報,發出戰斗的命令,而右下角就有一個儀仗架。架子上有兩件兵器:一件是戈,一件是鉞,是指揮官專用的兵器。由此可知,儀仗架是橫放的,而兵器則是豎著插在儀仗架上的。
圖20
還有一幅漢畫像石,表現的是準備打仗的情景,包括修理盾牌、飼養馬匹、制作弩床、準備壯行酒等,中間放置著一件儀仗架,上面的兵器從上到下依次是三頭叉、戟、矛、環首刀、弓、箭、凸字盾等(圖21)。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儀仗架是豎起來的,而兵器則是一層一層地橫放的。
圖21
至于海昏侯劉賀墓中的儀仗架是橫放的還是豎放的,現在難以考證。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上面放置的并不是實用兵器,而是用于儀仗的兵器,絕大部分都是“樣子貨”。這就意味著,當過帝、王的一方諸侯劉賀,死后還要通過享有的儀仗抖一抖往日的威風,擺一擺自己的“架子”。
四、劉賀墓中的兵器折射出諸侯地位的哪些變化?
盤點海昏侯墓中的兵器,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漢時期諸侯國在封建專制王朝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斷變化的。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實行廢分封、置郡縣,從根本制度上實現了封建專制的政體。而漢高祖劉邦奪取政權后,實行的是分封制與郡縣制并存的制度。西漢初年,功臣為王者七人,即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韓王信、趙王張敖、燕王臧荼、長沙王吳芮,史稱“異姓諸王”。他們據有關東廣大區域,朝廷指揮不靈,成為國家統一的隱患。劉邦和呂后采取各種方式,數年間把他們各個消滅。據說,楚王韓信被廢后叫冤說:“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
但劉邦一面消滅異姓王,一面又分封同姓王,還規定“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幾年內陸續封兒子劉肥為齊王、劉長為淮南王、劉建為燕王、劉如意為趙王、劉恢為梁王、劉恒為代王、劉友為淮陽王,又封弟劉交為楚王、侄劉濞為吳王。其目的就是讓這些同姓王作為朝廷的屏藩,鞏固對地方的統治,一旦發生內亂或外患,依靠他們掌握的軍事力量來保衛劉氏江山。因此,這些諸侯王國不僅有自己獨立的地盤,還有自己獨立的軍隊以及獨立的官吏系統,并不完全統屬于帝國。這種情況自從漢文帝初年同姓王聯合朝廷大臣誅滅了諸呂,立有殊功而達到巔峰,以后諸侯王國的政治勢力和軍事勢力更為膨脹。
到漢景帝時,為了削弱諸侯王國的割據勢力,劉啟采納了晁錯的建議,陸續剝奪了吳王、趙王、膠西王的部分封地。惱羞成怒吳王劉濞打著“清君側”幌子,起兵20萬,聯合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濟北王、楚王、趙王等,出兵15萬,共同謀反,史稱“七國叛亂”。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為統率、大將軍竇嬰等為將領,帶兵30萬大軍迎戰。在昌邑戰役中一舉擊敗吳楚30萬大軍,迅速平定了七國叛亂(圖22)。
圖22
為了深刻吸取七國叛亂的慘痛教訓,從漢景帝到漢武帝,都采取了許多嚴厲的措施防止諸侯王國擁兵自重,更不允許他們搞武裝割據。其中包括將王國官吏的任免和行政諸權,統由朝廷收回;各王國不得擁有軍隊;設立刺史官,考察國王,有罪狀便奏聞,不法的國王將受到懲罰;允許國王分城邑給自己的子弟,使大王國分裂成許多小王國和侯國,等等。至于對侯國的管理更加嚴格,比如征發國人徭役和賦稅有嚴格的法律規定,既不得“過律”,也不得“擅興”,否則要受到免爵或削封的處分;又如列侯居國,不得擅自逾越國境,更不得與諸侯王私通,否則輕則免爵,重則處死;再如發現私鑄白金、擅發卒為衛、買田宅不法等行為,等同謀反,或免或削甚至處死。列侯的所作所為,不僅受到郡守尉的監督,即使庶民、奴婢,也有權告發。這樣,諸侯王國和侯國的勢力大大削弱,他們在漢代軍事上、政治上的地位隨之變得無足輕重了。(王金中)
2019年8月1日
本文摘自王金中著《管窺漢代文明之光——為海昏侯墓出土文物說說話》
本文參考資料:《史記》《漢書》《中國通史(白壽彝)》《中國戰爭史(武國卿)》《中國軍事學術史(糜振玉)》《中國古代物質文化(孫機)》《漢代畫像與漢代社會(宋艷萍)》《考古2016·7》《文物2018·11》;《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展板說明、近期報刊有關新聞報道。
圖片來源:《五色炫曜》《驚世大發現》展覽、首都博物館網站。
熱依扎事件背后:有多少人喜歡雪花論就有多少人厭惡
撰文 | 榕小崧
明星藝人對網絡言語暴力的抵制、反抗,最投入的可能要數演員熱依扎。11月起,她不斷轉發網友謾罵她的微博,反擊諸如“抑郁癥營銷”“買熱搜賣人設”“熱依扎瘋了”之類的言論:“憑什么抑郁癥要退網治病?你們這些鍵盤俠、口噴子、臟心眼的,才應該被網絡監督制裁!”
在媒體稱自己患抑郁癥的熱依扎,被網友攻擊營銷抑郁癥人設,加之此前穿衣風格引發的爭議,不斷遭受網友言語暴力。11月3日,熱依扎在微博上放出自制圖片并配文:人言可畏,晚安。
熱依扎自制圖片“雪花警告”,圖片來自熱依扎微博。
在熱依扎微博發出的指責網絡言語暴力的圖片中,有四個字分外醒目:“雪花警告”。這四個字脫胎于近一年來流行于中文互聯網中的“雪花論”——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雪花警告”造詞,反映了人們對于“雪花論”的復雜態度。從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到韓國偶像崔雪莉自殺事件,再到熱依扎爭議事件,有多少人喜歡引用“雪花論”,就有多少人厭惡它。熱依扎在微博上回應網友如果哪一天她真“瘋”了,也是被“雪花”們逼瘋的。
現在,我們不妨以“雪花論”為線索,將互聯網對話文本視為考察對象,觀察一番這把批判“群氓”的言論武器,如何在中文互聯網世界成為人人皆知的熟語,也許能幫助我們思考現在的熱依扎事件。
“雪花論”溯源,作者不是伏爾泰
如果在網絡中搜索“雪花論”代表名句,很多詞條會顯示它的作者是伏爾泰,然而這是中外網絡中都存在的誤傳。在英文互聯網世界中,來源錯誤的偽語錄同樣盛行——伏爾泰的存在,就好比中文世界的魯迅。
“雪花論”真正的來源,是波蘭猶太詩人斯坦尼斯洛(Stanislaw Jerzy Lec)。他的作品早年多為抒情詩,晚年則以格言和警句聞名。在斯坦尼斯洛的《凌亂的思考》(More Unkempt Thoughts)中,我們可以看到“雪花論”最初的原型——
雪崩了,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有責任。
?aden p?atek ?niegu nie czuje si? odpowiedzialny za lawin?.(波蘭語)
No Snowflake in an avalanche ever feels responsible.
斯坦尼斯洛生前最后一張照片。
斯坦尼斯洛所屬家族的猶太祖先,從西班牙,經由荷蘭和德國抵達波蘭。19世紀,斯坦尼斯洛的家族在奧匈帝國的皇帝那里獲得封爵。但1909年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斯坦尼斯洛,面對的是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隱秘的恐怖現實的世界。
1927年,他在波蘭大學學習波蘭文學,兩年后在一家文學雜志上發表了處女作。此后他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放棄貴族頭銜。1933年,斯坦尼斯洛從學校畢業,并出版了第一部諷刺詩集,他決心要成為一名作家,同年1月30日,阿道夫·希特勒被任命為德國總理,并于半年后,以90%的支持率,當選為德國元首。
1939年,當波蘭被納粹入侵占領,斯坦尼斯洛逃到了家鄉利沃夫,當時的利沃夫處于蘇聯的控制之下。斯坦尼斯洛分屬左翼文學陣營。1941年,德國侵占利沃夫,身為猶太人的斯坦尼斯洛被關進了集中營。他幾次試圖逃跑,并在第二次逃跑未果后,受到了死刑判決。但在1943年,他成功逃脫了。
據斯坦尼斯洛在自傳中的描寫,當時他被押到叢林中,被逼為自己挖掘墳墓,趁警衛放松戒備,他用鐵鍬殺死了警衛成功逃脫。這則經歷也成為他一首著名詩歌的主題——《自掘墳墓的人》:給自己挖墳墓的人/看起來堅決果斷/對掘墓人的工作,但并不書生意氣:因為他/掘的墓/不為自己。
戰后,斯坦尼斯洛和家人曾移居以色列,這在波蘭看來是一種背叛。然而斯坦尼斯洛認為自己在以色列從未感受到賓至如歸,并于1952年回到了蘇聯控制下的波蘭。1955年,斯坦尼斯洛的出版禁令解除,開始大量發表作品。他的格言作品《凌亂的思考》,從1957年開始,不斷增補再版。
斯坦尼斯洛本人并沒有對“雪崩了,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有責任”一句進行意義闡釋。不過結合他的人生經歷,人們認為他筆下的“雪花”,是在猶太種族清洗過程中認為自己只是在完成工作的德國納粹,批判的矛頭,指向的是漢娜·阿倫特所說的“平庸之惡”(或“惡之平庸”),一種不加思考的罪惡——借助體制存在為自己辯護,淪為不道德體制的踐行者。
阿道夫·艾希曼,納粹高級官員,猶太人屠殺方案的主要負責人。戰后流亡阿根廷,被以色列情報部門摩薩德逮捕,于耶路撒冷受審。審判中他為自己辯護,自己不過是巨大國家齒輪中的一環,他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國家法律允許的。
“雪花論”傳播,從“有責任”到“無辜”
如今流行的金句將“有責任”改成了“無辜”,一詞之差,讓這句指控“平庸之惡”的金句,多了一重“因果報應”的意味:每個參與者終將會因為無意識的同謀而得到報應,后世不會用“無辜”一詞為其免罪。
討論語義,離不開具體語境。如果以百度搜索和微博搜索為工具,設置時間節點,搜索“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我們大致可以描摹出這句話在中文互聯網中發生詞語乃至語義變化的過程。
“雪崩了,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有責任”一句,在2012年以前零散地出現于“外國名言”“最有營養的句子”之類的整合內容之中。當時有的翻譯成“有負罪感”,并歸到伏爾泰的名下。
在新浪微博中搜到的早期用法。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2013年到2014年,除了名言整合文章外,它漸漸在少數博客平臺的批評文章和微博討論中出現,批判群體內部的責任推諉,或者呼吁大家關注某個與群體利益切身相關的話題。
2015年搜到的相關引用,在數量上有了明顯的提升,批判的實際語境也開始和公共事件相聯系。但當時批評的對象,有的指向的是公權力。在2014年12月31日的上海外灘踩踏事件當中,有人引用這句話批評管理失職者為保“烏紗帽”而逃避責任。《鄭州晚報》于2015年1月8日發表的報道文章《上海外灘踩踏悲劇應由誰來擔責》寫道:“每一片雪花都應愧對雪崩。何況城市的管理部門呢?”
當時,“雪花論”批判的對象也包括普通人——絕望的哭聲響起,不明就里的市民仍在倒數計時。微博上,賬號@作家崔成浩 的引用,得到了較多的轉發。
微博上的“雪花”用法。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除此外,在2015年的相關討論中,也有人將“雪花”與網絡暴力聯系起來。
微博上的“雪花”用法。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同樣在2015年,“雪花論”開始改變表述。最開始的表述方式為:“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認為自己有責任,當災難來臨,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很無辜。”后來漸漸成為今天流行的表述:“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隨后,在食品安全相關的批評中,有評論者認為不顧消費者權益、暫時沒出事抱有僥幸心理的不法利益鏈條上的既得利益者,是“雪花”。2016年喬任梁因抑郁癥逝世的相關討論中,也出現了“雪花論”的身影。
以上引用,批評的對象大多是“加害者”或者“漠視者”。但在2018年10月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中,“雪花論”徹底改頭換面,將矛頭指向了事故中的受害人。鋪天蓋地的“雪花論”令人感到心寒,我們去年發表過評論指出其背后的不合理性——受害人真正的活動在我們的認知范圍之外,指責他們為“不無辜的雪花”,是一種站在道德制高點之上的簡化批判。
今年兩起與網絡暴力相關的事件,讓“雪花論”再度以流行金句的面目來到我們大多數人的面前。
此時“雪花論”的屬性與公交車墜江事故不同,“雪花”在話語上指向的是模糊的“加害者”。但是公眾開始對“雪花論”產生了較為明顯的反感:雪莉的死因還不確定,為什么都要怪到網絡暴力頭上?熱依扎為什么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只怪網友是“雪花”?
反思“雪花論”:慣性化的金句表達,具有欺騙性
像“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之類的慣性金句表達,其實在不少情景中也具有一定的欺騙性。它看似至理格言,卻無視了真正的事實,同時也模糊了應該有的事實層面的討論。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中,“雪花論”批判模糊了司乘關系與行車安全的討論,將公共討論化為一場宣泄式的“咒罵”,而在雪莉和熱依扎事件中,“雪花論”的欺騙性則更為復雜。
重慶公交車墜江事件發生后,被熱議的《車四十四》(2001)劇照。
反對者提出雪莉死因未定,不能一味怪罪網絡暴力,指出了“雪花論”的第一重欺騙性——除了網絡暴力之外,逼死雪莉的外在力量究竟還有誰,仍有太多疑點。除此以外,“雪花論”還有兩重欺騙性。
首先,停留于道德層面的金句審判,為了確保語言的力量,往往通過羅列事實,最終以一句金句結尾,淺嘗輒止。這看似對網絡暴力進行了強有力的批判,卻沒有討論出任何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策略:網絡暴力從何而來?為什么我們那么容易恨一個人?如何在制度層面防止網絡暴力的傷害?
另一重欺騙性在于,當人們開始反感“雪花論”時,也開始反感對網絡暴力的討論,在某些人的言論里,網絡暴力相較于娛樂體制等原因,成為了不足為道的事情。求真的渴望迫使人們想要找到那個最終需要負責的“元兇”,忽視了網絡暴力無論如何都具有討論的必要性。
類比來看,熱依扎事件中,“雪花論”“雪花警告”式的批判言論,同樣具有相似的欺騙性。熱依扎在微博中批評“雪花”們不成氣候,不會形成雪崩,就像春天的“柳絮”,一燒便沒。反對者認為熱依扎將自己視為“雪花”,是一種對自己的不合理指控,他們擁有討論明星的自由。
熱依扎:“別自詡是雪花,所以也引不起雪崩。”圖片來自微博截圖。
這種宣泄式的批判,模糊了導致二者分歧的關鍵問題:言論自由有無邊界?謾罵可不可以成為一種自由?手握傳播權力的人有沒有“掛素人”的權利?
回顧“雪花論”在中文互聯網興起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它和微博所關涉的公共討論興起有一定的關聯,而且均指向了權責劃分的模糊地帶。當法律無法做出明確的責任劃分,大眾會基于自己內心的是非觀念,對事件當事人的行為做出評判。
此時,大眾需要一把批判的語言武器,于是“雪花論”作為流行的互聯網金句,就被當作一把利刃,使用于不同語境當中。它夠簡單,也夠戳人心。但它說到底,只是一種比喻修辭,與真實情況不能完全等同。現實中的是非討論,仍應該訴諸更為嚴謹的邏輯論證。
回到熱依扎事件,我們先暫且擱置“雪花論”。以往明星藝人指責網絡暴力的時候,都是含糊籠統地表達,而熱依扎則轉發單人的言論,針對個體展開了回擊。如此行事,可能因為受抑郁癥影響,熱依扎的情緒也許已經瀕臨崩潰。身處這個體系之中廣攬注意力的人們,似乎已經從行動上放棄了從“黑粉”那里爭回名譽的沖動,沉默以對。
@來去之間:沒必要,弄得自己心情也不好,善用屏蔽功能可以了就……
@熱依扎:說我“抑郁癥去死”,我覺得有必要;說我“黑佟麗婭”,我覺得有必要;說我“買熱搜”,我覺得有必要;說我網暴、說酸話的、辱罵我的、誹謗我的,我覺得有必要!
但是,我們否定“雪花論”的簡化批判,不代表不去思考匿名場合下、大眾權力可能會推向的可怕未來。
當言論自由等同于謾罵自由;當公眾人物選擇反抗,等同于粉絲為其以暴易暴……這樣亂畫等號,最后,我們還會擁有真正的自由嗎?有人不愿意為公眾人物提供更多的便宜,可能是不愿意看到他們賺取利益的方式變得更“容易”。
可是,忍受辱罵,必須視作成名的代價嗎?它存在,就意味著合理嗎?假設辱罵成為不受道德約束的自由,那時的輿論場將變成全景監獄,每一句話都要提防被人過度誤解,一旦惹人不開心,再微不足道的素人,都有可能成為另一撥人攻擊的靶子。而暴力,只會煽動更多的暴力。可以想見,那并不是我們期待的未來。
題圖素材來自電影《雪花》劇照。
撰文丨榕小崧
編輯丨西西,安也
校對丨翟永軍
蒙學三字經在歷史上的譯介與傳播
蒙學《三字經》在歷史上的譯介與傳播
演講人:董曉波演講地點:南京師范大學演講時間:二〇二二年六月
董曉波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江蘇國際法治動態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國法律英語教學與測試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比較法學研究會副會長等。主要從事中西文明交流史、法律語言學、法律翻譯、語言戰略與規劃、跨文化交際等方面的研究。
蒙學,即蒙養教育,指的是兒童初級階段的教育,是中國古代傳統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在世界最早的幾個文明古國中,中國是唯一存續古代文明的國度,學界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古代蒙學塑造了整個民族優良的文化素質和道德修養,世世代代得以傳承中華文明火種。
中國古代蒙學最驚人之處在于其經過時間沉淀的系列蒙學教材,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等等。這些蒙學典籍是在千百年間的蒙學教育歷程中,歷經朝代更迭和歷代文人增刪,逐漸形成并完善的。綜合各種教育內容,是古代蒙學教材一貫的編撰思路,因此,小小的蒙學教材蘊含了十分豐富的教育信息,具備多種教育功能,如培養兒童優秀的道德品質、廣博的文化知識、扎實的詩文功底。這類書籍不僅是古代社會教育兒童讀書識字、囊括人文科學和世間百態的工具書,更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社會的百科袖珍讀本。
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賈寨鎮賈寨新村農家書屋閱覽室,一名小朋友在挑選《三字經》讀本。趙玉國攝/光明圖片
在古代的對外文化交流史中,中華文明曾長期處于領先地位,對周邊地區進行著積極、主動的傳播和影響。在古代,對于很多國家及民族而言,中國始終是一個文化互動的輻輳之地。而在這一文化的對外交流和傳播過程中,古代蒙學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作為中國傳統蒙學讀物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三字經》不僅具有中國蒙學讀物的典型特點,也是中華文化的集中體現。自南宋以來,歷經七百多年傳承。《三字經》共一千多字,三字格朗朗上口,內容包含從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到一些民間傳說,廣泛生動又言簡意賅。作為蒙學經典,《三字經》被譯為了多種文字,流傳海外,是中國文化在古代“走出去”的代表之一。研究《三字經》蘊藏的古代蒙學教育思想,以及它的譯介傳播歷程,可以為當代講好中國故事提供行之有效的借鑒經驗。這就是我們本期講座的緣起。
《三字經》的作者、內容及教育思想
對于《三字經》,近代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曾說,“若所以詔小子者,則今之教科書,固弗如《三字經》遠甚。”意思是說,他當時接觸到的教科書,在教育孩童這一方面,都是遠不如《三字經》。
目前,學界對于《三字經》的作者還存有爭議。一說認為,《三字經》是由宋元之際寧波學者王應麟所著,相傳《三字經》是其晚年為教育本族子弟讀書所編的教材。歷史上的王應麟是“宋元之際浙東學派三大家”之一,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教育家、政治家。《四庫全書總目》曾記載:“(王)應麟博洽多聞,在宋代罕其倫比。”二說認為,《三字經》的作者是宋末的廣東南海(今順德)學者區適子。目前,這一說法最早見于明代黃佐的《廣州人物志》:“區適,字正叔……今訓蒙《三字經》,適所撰也。”近代學者譚叔裕也曾說過,“公謂曾見古本,節錄史事截至五代止,乃宋末粵中逸老某所作”。除了以上兩種最為常見的說法之外,還有學者認為,《三字經》的作者是明代黎貞或是明前期的無名氏等。而《詞源》《漢語大詞典》等書在支持王應麟著說的同時,也保留了一些不同意見。如今通行的《三字經》版本,經過了民國時期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的刪改,增添了元、明、清、民國時期的史實。
《三字經》(修訂版)文化讀本資料圖片
不論原作者是誰,《三字經》詞句淺顯易懂,以教育兒童識字為主要脈絡,延伸至各類綜合性知識,包括文學、歷史、哲學、人倫等,涵蓋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五個要素。經過時間的洗禮,更加熠熠生輝。作為中國古代用于兒童識字和認字的帶有工具書性質的啟蒙讀本,其語言通俗淺顯,形式上采用“三字一句”的格式,適于誦讀,富有韻律感和音樂美。值得一提的是,《三字經》中介紹了許多勵志故事,極富教育意義,雖然其中一些故事早已流傳甚廣,但被置于“三字一韻”的語境中便有了新的意義。
《三字經》全書可以分為六個部分,按順序排列,體現了作者在古代兒童學習教育方面的良苦用心。全書以儒家思想為根本,運用大量的篇幅教育孩童學習古代儒家所推崇的為人處世之道,包括長幼尊卑、社會秩序、忠孝大義等。
第一部分在文中具體為從“人之初”到“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長為“經世致用”之材。
第二部分文本從“為人子”至“次見聞”,闡發禮儀在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地位,對父母孝順、尊敬師長,這一部分以黃香和孔融的故事最為典型,也最為人們所熟知。
第三部分文本從“知某數”到“人所同”。講授古代基本的文化常識和生活中的名物常識,涉及古代生活的各個方面,以簡明的語言,以認識數字為形式,貫穿了古人許多應知應會的生活常識。有關于數字的文化名詞,和“綱常”“時令”“方位”“作物”“家畜”“情感”“音樂”“宗族”“道義”有關。
第四部分文中內容從“凡訓蒙”到“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典籍和讀書的次第。這部分在介紹文化典籍時,內容主要以中國古代的經典著作如《易經》、“春秋三傳”等歷史著作、《論語》《孟子》等儒家經典為主。
第五部分在文本中從“經子通”到“若親目”,這可視為中國通史的極簡綱要。勾勒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朝代變革與更迭,將中國古代歷史全貌以歌謠的形式展現出來。
第六部分文本從“口而誦”至“宜勉力”。勸誡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自幼打下堅實的“治世”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上致君,下澤民”,其中諸如孫敬懸梁、蘇秦刺股、車胤囊螢、孫康映雪等經典故事勸人向學,向初學者強調學習努力的重要性,以使學習者明白勤奮好學的道理,并以此激勵后人。
《三字經》以儒家思想為先導,主要功能是古人用來為培養人才和引導風尚打下基礎。《三字經》自問世以來,以其豐富的思想內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很快就得到了歷代古人的廣泛認同,被譽為“袖里通鑒綱目”“千古一奇書”,堪稱中國古代教育的基石。作為一本具有啟蒙心性和開化心智作用的經典著作,《三字經》重視孝悌倫理、誠信之道以及家庭教育等,以今天的視角來看,其中雖然不可避免地有封建時代的歷史局限,但是其蘊含的教育意義,仍舊可以說是集中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
第一,識字功能。教育是從識字開始的,識字是讀書和學問的基礎。據學者研究,《三字經》全文共有384句,1152字,除去重復的字,共用了541個不同的字。這些字其實已經覆蓋了古人對于漢字基礎知識詞量需求的80%,對于幼童或其他漢語初學者是有重要參考價值的。該著作以三字韻文的形式,從人性、教育與學習的重要性說起,講述了教育對人成長的作用、父母師長的教育責任和做人的行為規范,并教給人們生活常識。
第二,社會歷史觀培養功能。我國的歷史教育傳統悠久,通過歷史教育積累豐富的社會知識和自然知識以實現教育功能,這種“歷史知識”型的教育形式,早已為人們所熟知。據學者研究,《三字經》約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概述了自三皇五帝以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演變,介紹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文獻和歷史人物知識。它既講教育理論基礎、為人道理,同時也是一本進行歷史教育的書。《三字經》認為“經子通”方可“讀諸史”,提出了歷史教育的前提是熟讀儒家經典,大致把握諸子百家的重要學說。以此為基礎,才能把握比較可靠的標準,通過分辨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善與惡及功與過,幫助人們在讀史的過程中明確方向。此外,《三字經》還提供了學習歷史的方法:“史雖繁,讀有次。史記一,漢書二。后漢三,國志四。兼證經,參通鑒。”學習歷史,不是漫無章法,而是有主次之分,抓住主要脈絡,明確學習的方向。《三字經》提倡首先要閱讀四部史書經典,《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這四本書是歷史學習的必備工具。如果學有余力,需要繼續深入挖掘,就閱讀《資治通鑒》。通過以上有的放矢地學習,才能抓住重點,切實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這種學習模式,也與前文提到的教育方法相呼應。應該有目標地學習,有計劃地學習,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效果的。不僅如此,歷史也是一個民族的根基,任何人都不能忘記自己的歷史。
第三,德育功能。《三字經》的編寫體現了儒家的“文以載道”原則,積極宣揚儒家思想,在當時迎合封建統治者的要求。儒家關于教育的基本思想在《三字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比如:《三字經》開篇就講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便與孔孟的“人性本善”思想一致。古代儒家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要求所培養的人才德才兼備,因此德育教育就極受古人重視。“禮”“仁”“義”“孝”等等準則構成了儒家道德教育的內容。而《三字經》明確講“首孝悌,次見聞”,認為人生第一大事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才是增長見識。此外,《三字經》還教育孩童,應存有良善之心,“講仁愛”,如“仁之義,在愛人”。這也是傳承了儒家的仁愛思想,認為“親仁”是交往的準則,倡導人與人之間友好和睦的社會關系。簡言之,作為一部深受儒家學說影響的蒙學教材,《三字經》體現了儒家在啟蒙教育階段的理念,從“化成天下”,到“觀乎人文”,強調的是人自身的品德在未來發展階段所具有的強大作用。
《三字經》的譯介與傳播
《三字經》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入“兒童道德叢書”。
從歷史上來看,《三字經》流傳至中國以外國家,最早始于明朝。具體來說,《三字經》在海外的傳播始于公元16世紀,最早的外文《三字經》是由著名的意大利傳教士羅明堅用拉丁文翻譯的。1579年,羅明堅來到中國澳門開始學習中文,他首先接觸的就是《三字經》,他深感《三字經》的文化價值及其對西方文化界的啟發作用,從1581年開始著手翻譯,并將譯文寄回意大利。雖然此書當時沒有發表,但他的這份開創之功卻保留在歷史的記憶之中。
《三字經》傳入日本的時間也比較早,大致在日本江戶時代(1603—1868),前往日本的中國商船帶去了各種版本的《三字經》,據石川松太郎《講堂文庫架藏往來物分類目錄并解題》載,永祿五年(1692)發刊的《廣益書籍目錄》,已經列有《三字經》和福建陳翰迅的《三字經注解》。日本學者鶴島俊一郎所見到的江戶時代在日本刻板印行的《三字經》就有8種之多。到了江戶末期至明治初年,《三字經》在日本盛行并產生重大影響,日本《三字經》仿制本大量涌現,據日本教育學家片野英一考證,日本《三字經》仿制本約有20種。從中日兩國交流史角度來說,出現這種現象絕非偶然,這也是日本歷史上長期致力于漢語文及漢學學習的必然結果。
《三字經》是隨著中俄兩國的文化交流活動傳入俄羅斯的。公元18世紀初,俄國政府曾多次委派留學生和布道團來華。第一部《三字經》俄譯手稿就是布道團第二班學生羅索欣翻譯的,時間大致是在1740年。俄譯《三字經》第一個版本出版于1779年,由彼得堡帝俄科學院公開出版,譯者是第三班隨班學生阿列克謝·列昂季耶夫。俄譯《三字經》第二個版本出版于1829年,由彼得堡根茨印書館刊行,譯者是第九班領班、被譽為俄羅斯“漢學之父”的比丘林。自19世紀30年代起,《三字經》在俄羅斯整個社會層面廣泛傳播,喀山大學和彼得堡大學東方系漢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均將《三字經》列為初級讀物。1832年恰克圖俄商創辦的華文館,以及1839年俄國駐北京布道團第十二班入華前在喀山集訓,也都采用《三字經》作為培訓教材。
馬禮遜像資料圖片
從歷史上看,《三字經》對歐美的傳播主要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出現于清末,當時大批傳教士進入中國,在此過程中翻譯了大量中國傳統典籍,其中就包括《三字經》。當時,《三字經》的譯者主要有馬禮遜、裨治文、歐德理和翟理思。第二個高峰期則是改革開放后,中西方交流空前繁榮,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作為中國傳統蒙學典籍,《三字經》在此期間,逐漸被更多人熟知。
19世紀初,《三字經》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相繼流傳至英國、美國和法國。西方派到中國大陸的第一位基督新教傳教士馬禮遜于1812年出版了《中國春秋》英文版,內容包括《三字經》和《大學》。在馬禮遜的倡議下,由美國傳教士裨治文創刊的《中國叢報》于1835年刊載了《三字經》,使其走向了美國。法國籍猶太漢學家、法蘭西學院院士儒蓮于1864年編輯、在法國巴黎印刷了拉丁文版的《三字經》。他還喜歡用中國傳統的方法,將《三字經》《千字文》這樣歌訣式的啟蒙讀物,作為文言基礎教材,讓學生學習漢語。
另外,英國外交官、劍橋大學漢學教授翟理思于1873年出版的第一部漢英譯作《兩首中國詩》中收錄了《三字經》和《千字文》。1900年,翟理思的《三字經》重譯本推出,他在序言中說,對于“希望掌握中國書面語,希望養成漢語思維習慣的外人而言,《三字經》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外國學生如果模仿中國孩子的做法,也整本書背熟,就能掌握好中文”。翟理思《三字經》譯本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翻譯,而是著眼于如何學習漢語,從這種意義上來說,他的《三字經》譯本更像是一本漢語學習教材。
改革開放后,《三字經》的主要流行譯本有王寶童和李黎合著的《英譯三字經·千字文》(TheThreePrimer&TheKiloword)、馬之騆的《三字經》(TheThree-CharacterPrimer)、趙彥春的《英韻三字經》(TheThreeWordPrimer)以及郁輝和艾梅霞合著的《〈三字經〉故事》(TalesfromtheThreeCharacterClassics)。
《三字經》的英譯過程持續了大約兩百年,其發展過程呈現以下幾個特征:首先是譯者身份發生變化,最初的譯者大多為西方來華傳教士,后轉變為國內譯者主動對外譯介;其次是翻譯質量的提升和數量的增多。通過對比可以看出,晚清時期外國傳教士的譯本的確為中國文化對外傳播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囿于對中國文化了解的局限,以及原作理解的難度,譯本不是很通順,對原作的理解也不夠到位,從而產生了望文生義、泥古不化等問題。
這里我們舉幾個例子。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英國傳教士馬禮遜(RobertMorrison,1782-1834)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就目前掌握的材料來看,馬禮遜是將《三字經》譯成英文的第一人,其《三字經》英文譯文是根據較早版本翻譯的,譯文使用的是意譯之法,并未進行字對字、句對句的直譯,也未附中文原文。馬禮遜以原文兩句為一個組成單位,每兩句的對應英文譯文都放在同一段落。比如,《三字經》開篇幾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其英文譯文如下:Inthebeginningofman,hisnatureisgood.Theoperationofnatureisimmediate;ofcustom,remote.可以看出,馬禮遜譯文雖然力求工整,但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單看英譯本,讀者會發現其語意較為模糊,同時理解上也有一定問題。比如“immediate”和“remote”這兩個形容詞的使用就需要斟酌,因為原文中的“性相近,習相遠”是指人性的變異,而不是譯者理解的“遠”“近”這樣的方位概念。再者,“習”是導致人性變異的根本原因,用表示風俗習慣的“custom”來翻譯有失準確。
而且,當年馬禮遜在翻譯《三字經》時,并未完全理解原文意思,因此翻譯中也出現了不少錯誤。比如他對“小學終,至四書”的翻譯就與原文的意思有較大偏差,他把“終”翻譯成了“Hiao-king(aworkonfilialpiety)”《孝經》。又如他翻譯“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時,則翻譯成了“Ifinyouthyoulearn,inmanhoodyouwillbefitforaction.Youwillhaveaccesstoyoursuperiors,andbeabletobestowblessingsonyourinferiors”,其中“superiors”(上級)和“inferiors”(下級)的翻譯也與原文大相徑庭。
裨治文是歷史上第一位來華的美國傳教士。裨治文的《三字經》英文譯文與馬禮遜截然不同。馬禮遜以原文兩句為一個組成單位,其對應英文都放在同一段落;而裨治文則以漢語原文的一句為組成單位,每句的英文譯文自成一行,共178行,不分段落,逢五逢十則用阿拉伯數字標明行數。我們這里同樣以《三字經》開篇幾句為例,裨治文譯文為:Menattheirbirth,arebynatureradicallygood;Inthisallapproximate,butinpracticewidelydiverge.在這里,裨治文似乎如實地譯出了“性本善”中的“本”字,但也存在一些爭議。因為有學者認為,“本”的意思是“本來”,但譯者卻將其理解為“根本”。也就是說,原文的意思是可能意指“人性本來是善良的”,但譯文意思卻是“人性從根本上說是善良的”,從譯文來說不夠準確。
英國外交官、漢學家翟理思則將《三字經》開篇幾句譯文為:Menattheirbirtharenaturallygood.Theirnaturesaremuchthesame,theirhabitsbecomewidelydifferent.翟理思通篇以釋義解讀,也就是采用直譯加解釋的方法來進行翻譯,雖然較為準確傳達了原文含義,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他的譯文與《三字經》的行文特點存在差異,因此無法反映原文的詩學特征。另外,在“性相近,習相遠”的翻譯中,譯者將“習”譯為“habit”,但是這里的“習”字并不僅僅指代習慣,還強調后天培養對人性影響的重要性之意。所以,僅用“habit”一詞表示是不夠準確的。
改革開放后,中國學者相繼對《三字經》進行翻譯,將其思想文化對外傳播,從成果來看,較成功地調和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對外傳播的路上走得更遠,也更加成功。比如趙彥春教授的《三字經》英譯本,對于開篇這幾句,他的譯法是:Manonearth,Goodatbirth.Thesamenature,Variesonnurture.可以看出,趙彥春的譯本保留了原文的韻律,三字成句,朗朗上口。他將“性相近,習相遠”翻譯為“Thesamenature,Variesonnurture”,強調人的本性在最開始時是一樣的,但后天的培養方式不同,導致人的性情也會發生改變,較為忠實地傳達了“性近習遠”的教育思想。
從音韻翻譯而言,《三字經》三字一句,四句一節;韻律和諧,朗朗上口。因此,在從漢語到英文的轉換中,保持譯文與原文同樣的音韻感具有較高的難度。王寶童教授翻譯的《三字經》中添加了原文中并沒有的韻腳,增添了譯文的韻律感。我們同樣以開篇“人之初,性本善(shan)。(a韻)性相近,習相遠(yuan)。(b韻)茍不教,性乃遷(qian)。(a韻)教之道,貴以專(zhuan)。(b韻)”幾句為例。王寶童翻譯版本為:
Atfirstmankind(a)
Iskindatheart.(b)
Withnaturealike
Buthabitsapart.(b)
Theuntaughtchild(a)
Willgoastray.(c)
It’sbesttokeephim
Alongtherightway.(c)
Istoattachtheutmostimportance.
原文共包括24個字,句中有著明顯的“abab”韻律,王寶童的翻譯版本含三十多個單詞,基本做到了隔行押韻,有一定的音美與形美。再從詞匯的選擇來看,《三字經》是一本識字入門讀物,其文字較為簡單,筆畫較少,便于誦讀,王寶童考慮到《三字經》譯本面向的讀者具有類似的需求,因此進行翻譯時選擇的詞匯比較簡單,多為單音節與雙音節詞匯,便于誦讀、書寫和記憶。
小結
中華古代典籍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全世界的精神財富。《三字經》作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蘊含著豐富的儒家教育思想,《三字經》的作用在于引導孩童,教導做人的道理,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明確其歷史局限的前提下,其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均有獨到之處。
我以為,通過不斷開展對《三字經》等中國傳統文化典籍的譯介傳播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講述中國故事、傳播優秀中華文化,進一步展示中華文化的特色,促進中外文化的交流。
《光明日報》( 2022年08月13日10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張常豐村第一書記扶貧日記
在歷史的眼睛里,脫貧攻堅也許就像一道逆光,照射進中國的土地和鄉村。讓中國7億多貧困人口脫貧,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世界的莊嚴承諾和偉大貢獻。2018年5月,我受組織委派到國家級貧困村河北海興縣張常豐村任第一書記。我堅持每晚寫日記,記錄所見所聞,所干所思。在以下截取的8篇日記中,有推進產業發展的煩惱,也有取得成績的喜悅,有疫情期間組織馳援武漢的實錄。既是我脫貧攻堅工作的點滴記憶,又是踐行使命的體會,更是我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基層工作回憶。見證著我與群眾的深厚感情,目睹著扶貧工作給貧困村帶來的可喜變化。
2018年6月15日 星期五 晴
一個饅頭能不能打開致富路?
一個月前,我剛從局里到村里扶貧的時候,還抱有一絲浪漫和天真,因為張常豐村的東邊就是大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應該不是扶貧路上的奢望吧。到村里扶貧一個月了,但我卻很失落和困惑,心情怎么也高興不起來。我們村是北方最普通的一個村子,沒有任何特色,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男人們受大累出去打零工,成群的婦女們除了做飯,就是接送孩子。面朝大海那成方連片的鹽堿地,只長野草不長莊稼,而且不能澆水、靠天吃飯,村民的小麥畝產最高300多斤,年景不好時,甚至顆粒無收。有什么辦法能帶領大家脫貧致富呢?我陷入了苦惱之中。
就在前天,村民劉樹海叫我到他家吃飯。一進門,嫂子正把熱氣騰騰的饅頭端上桌,我一嘗這饅頭挺特別,很勁道有嚼勁兒,而且還特別香。就問嫂子:“這是咱這邊的特產嗎?我在北京買的饅頭都又白又亮,和這不一樣。我是第一次見到這樣好吃的饅頭。”嫂子開心地說:“這是用咱自家種的鹽堿旱地小麥磨成的面粉做的,里面啥也沒摻,吃著放心。”這一番話,忽然打開了我的扶貧思路,讓我激動得不行。
回來后,我就開始思考扶貧工作的突破口了。我想了想,村里的出路是否可以從“面”上做文章?結合樹海嫂子給我介紹的麥子,又查閱了一些資料,并專程跑到南皮縣,咨詢了中科院南皮小麥研究所的專家,知道我們當地的小麥叫大紅王,學名“冀麥32”,是一種適合鹽堿地生長的老品種。這時,我心里的扶貧思路基本已定。
今天晚上,我召集了村“兩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召開了以“如何發展鹽堿旱地小麥及面食深加工產業”為主題的討論會。大家七嘴八舌,劉淑芳說:“我們的地不能澆水,一澆就犯鹽堿,那可什么也長不了”。齊志亭擔心地說:“我們的小麥大紅王,雖然特別勁道但是產量特別低。”劉鵬翔反問:“誰家不種麥子啊,現在全國哪兒沒有面,咱們賣給誰啊?”我主要從小麥的特性方面和大家討論,我問:“真的不打農藥嗎?”都說:“冬小麥,冬天也沒啥蟲子,再說了三百多斤,也懶得打。”王明說:“我們村過年、娶媳婦都蒸面花。正好我侄女結婚,我給你去拿幾個看看。”他不一會兒就把面花拿來了,我第一次見到這樣好看的面食,有動物、植物和各種吉祥的符號,寓意著對風調雨順、幸福吉祥生活的向往。我又看到了精致的面花模具。大家的討論,觸發了我的靈感:這不就是天然的小麥嗎?不僅可以用它來做面粉,還可以用來發展面花等特色面食產品,這可能就是我要找的那條擺脫貧困的路徑。
面對大家的各種說法,我也明確地表達了意見,我說:“賣香油的不知香油香,我這個北京來的,反而覺得我們的面特別有前途。咱們村都會做面花,我覺得大城市的人肯定喜歡。這樣吧,我們請北京的專家來評估一下,看看咱們的面粉和面食,營養成分怎么樣,到底適不適合走出去。”
下一步,我將盡快邀請專家到村評估。雖然致富路不好找,找準更不易,但我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張常豐找到一條又好又準的致富出路。
2019年2月16日 星期六 晴
聽老農具“講”那過去的事情
今天,我們繼續整理老農具。看著一件件老農具,講述著張常豐曾經的發展史,我也感慨萬千。
兩個月前,我們村“兩委”班子積極爭取鎮黨委支持,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努力,終于把村里廢棄的小學改建成了寬敞明亮的“張常豐文體中心”。我還請了北京的書法家義務揮毫,把這個響亮的名稱,藝術的呈現在了房子正中心整潔的墻面上,和整個建筑渾然一體,特別的美。
住在文體中心西邊的劉玉嶺嫂子對這個改建,顯然是非常滿意的,她堆著笑容,拉著我的手說:“現在看著整理好的廣場心里就豁亮,以前每到夏天,這里的雜草就有一人多高,我得打滅草劑才行。也是個垃圾場,蚊蠅橫飛,就別提了,張書記,謝謝你們啊,可為俺們辦了一件大實事啊!”
我當時就想,這個擁有6間房屋,400余平米廣場的文體中心,可能就是村文化事業和扶貧產業發展的良好載體,是張常豐村的“眾創空間”。今天,村史館的建成落地,標志著我們已經開始著手建設村文化事業,也踐行了我們不等不靠,想好了就干的扶貧作風。籌建村史館就是要村民和他們的子孫們,從可觸可感過去的生產生活實物中,去還原祖輩們真實的生活場景,了解他們曾經的艱辛,更加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今天幸福生活的樸素道理。
剛動員的時候,并不那么順利。有的村干部說:“那個地方荒了好久,連個窗戶都沒有,房頂都漏天了,怎么用。”有的說:“我們做好農產品展示廳就好了,建村史館要費不少的錢呢!”又有人說:“老農具都扔了哪有幾件啊。”我說:“村史館記載我們村發展的歷史,只有記得住過去,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過了一會兒才有人說:“我覺得是這個理兒,這個事值得做的,就是老農具不好找了,不行就得拿錢去買。”我說:“我們村“兩委”干部帶頭捐,每人先捐一件老農具。”大家不再說泄氣的話了,事情就這樣定下來了。
半個多月過去了,村史館的場地也整理出來了,老農具卻一件也沒有見到,我非常著急,這樣下去村史館還能不能建起來?
直到五天前的一天下午,村支部副書記騎著電動三輪,把親戚家的老古董織布機送了過來。我看到真的是欣喜萬分,村史館終于迎來了它的第一位家庭成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再加上村里大喇叭持續不斷的廣播,在村“兩委”干部、黨員的帶動下,村民們把像紡車、馬燈、風箱、耠子、耙甚至還有陪嫁的高級柳條箱子等等,幾乎全都拿來了。四十多件老農具,近乎還原了上百年來、方圓幾百里的生產生活場景。雖然這些老物件“彌足珍貴”,但村民們都沒有要錢。他們說:“建村史館是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不能什么都要錢,讓后人們笑話咱。”
今天中午,我們迎來了鎮館之寶“小獨輪車”。這輛小獨輪車曾參加過著名的淮海戰役,立下過“赫赫戰功”,是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見證,后來它又響應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偉大號召,加入到了水利大會戰之中。“把這輛小獨輪車作為鎮館之寶吧!”村會計提議。村民們圍了上來,紛紛贊同。79歲的老鄉賢齊占亭在人群中說,我可以為老物件登記造冊,還可以當義務講解員。我們擔心他年齡大了,怕他累著。可老人家卻握著我的手說:“孩子,建村史館是俺多年的夙愿,是你幫俺在有生之年實現了,就是累點兒也高興啊!”
看著小獨輪車,我想到了當時在老百姓中流傳的一段話:“最后的一碗米,留來做軍糧;最后的一尺布,用它做軍裝;最后的老棉襖,鋪在了那擔架上;最后的親骨肉,送他上戰場。”這就樸素地回答了,我們黨從哪里來的問題。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就是要心里裝著老百姓的恩情,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帶領大家擺脫貧困,一個都不少地齊步邁進小康社會。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小雨
帶著面花、辣椒醬上央視
早在幾天前,我和張常豐村的村民代表以及國家信訪局的特邀代表都在等待今天。因為,今天是我們帶著村里的農產品走進央視,走入《開門大吉》錄制現場的日子。
大家的心情很興奮的,村里來了六個人,有四個人是第一次到首都。我的心情也是高興,但更多是忐忑的,在央視這么大的舞臺上,是出彩還是出丑可能都是一瞬間的事。但是,村里的產品剛由傳統的自用面食轉為可銷售的商品,我們缺設備,更缺宣傳。為了爭取到我們面食文化村的必備設備蒸籠,接下來,我就要盡全力地表現了。
當主持人尼格買提喊出請選手登場時,我就像一個走上戰場的戰士一樣斗志昂揚,大步走上舞臺。別人都是等喊名字才出來,我出來早了呀,被小尼主持人拿這個給大家表演了半天我走路的速度。他這一調節氣氛,我反倒不緊張了,耳邊竟出奇的安靜沒有其他雜音了。我覺得自己是落落大方且自豪地介紹了自己:“我叫張巍婷,是海興縣張常豐村的第一書記。”這時候主持人問我們親友團的情況,我又自豪地介紹了我們的村和國家信訪局代表團,看著他們我當時充滿了能量。主持人問我的夢想是啥,我說想帶幾個蒸籠回去,還被打趣夢想太少,我心想你哪知道,能出來給產品打個廣告就很好了。
第一道題我按規矩走到門前,按了大按鈕就聽響起的節奏是什么歌,當節奏響起來時,我都沒聽完就已經知道了答案,我邊往回走,邊告訴大家答案就是田震的《執著》。結果,因為在村里養成的大步流星的走路習慣又被主持人調侃了一回。沒事你調侃你的咱的答案一定對,這個有底。當一個美女走出來開始唱起《執著》的時候,我心里有一股暖流升起啊!第一步成功了!我拿到了一個廣告時間,我們村是國家級貧困村,是國家信訪局定點幫扶村張常豐村,有村民1508人438戶,建檔立卡貧困125戶 ,我們村在渤海邊,土地鹽堿化比較嚴重,所以莊稼收成非常低,每畝小麥產量300多斤,靠天吃飯,不能澆水。主持人問為什么不能澆水呀?我告訴他越澆鹽堿化程度越高,下一季就不能種了,主持人也了解了村民貧困的原因,我明顯感覺到他的內心被觸動了。我們接著聊了村里的議事廳改造和村情,讓大家暢所欲言,集思廣益。這時時間到了,但產品的宣傳還沒做呢。我得再爭取!
第二道題,我很順利地猜出了《風中有朵雨做的云》,又拿到了一個介紹時間,同時積累了二千元夢想基金。這時候主持人說:“脫貧致富、精準扶貧是一個攻堅戰,也是一個需要智慧的過程,那你們呢?你們是怎么做的?”我心想,不愧是央視主持人,政策內容信手拈來呀!我介紹了我們變短板為特點的情況,說明了我們的“大紅王”,我們的小麥大紅王屬硬質麥,它的鉀元素和植物蛋白含量都比一般小麥要高,我們用石磨加工。緊接著主持人給了我們展示產品的機會,張常豐村的“三面紅旗”“四缸醬”被端上了央視的舞臺。我先介紹了我們的面花,主持人小尼特別大方的拿起來說熱著呢!放嘴里就吃。我想你吃得對,你可能沒吃過這么好吃的好看的面花。果然,小尼贊不絕口,然后又蘸著辣椒醬吃,我看著他回味的表情,半天也不說話。心想呀,主持人詞窮了,無以言表這美好的味道吧。我每次吃也是這樣,就是你最想要的那個味道,你卻不知道怎么形容它,哈哈,心里美!
第三題,我很快聽出了《人在路途》,夢想基金積累到了三千元。主持人小尼問我銷售情況,我向他和全國觀眾朋友們介紹了我們電商平臺,還承諾給《開門大吉》的觀眾打八折,也介紹了我們宣傳口號:武有張三豐,面有張常豐。鹽堿旱地的貧困,只產天然野生的張常豐。
就這樣在接下來的闖關環節,我順利拿到了一萬五千元夢想基金。更激動人心的是,主持人小尼和我合了一張影,還要為我們村的扶貧農產品作公益代言。在現場,很多觀眾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現場下單。今天,我突然感悟到,只要為村民幸福去努力奮斗,那是一種無以言表的幸福。
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晴
村里的饅頭和面花,有了第一張身份證
電商平臺開通后,村民有了商品意識但還有待加強,訂單增多了,現在存在發貨不及時、錯發漏發貨的現象,幾個客戶打來電話也反映這個問題。現在亟需梳理書記商城發貨情況,對所有線上線下的運營制度進行規范、科學管理。
上午,在村電商中心,我正在和馬玉娟認真地梳理書記商城時,齊福田推門進來了,手里拿著一個嶄新的還未來得及折疊的證件。“書記,小作坊證,尾號是個8,發呀,太不容易了。我和老婆說,領回證來頭一個要告訴張書記,沒有書記的幫助,連想也不敢想。這下可好了,我的面花、面條、饅頭都有了身份證了,走到哪里都不怕啦!”馬玉娟笑著問:福田大哥,我當什么事兒呢,辦個證至于這么激動嗎?沒等玉娟說完,齊福田就接過玉娟的話,對著我說:“證是從縣里領回來了,可是俺們兩口子總覺得對不起張書記,為了給俺辦這個證受了那么多委屈。張書記,今天來也是想請你去家里吃頓面條,苜蓿的,順便去園子里弄點兒茄子豆角,也嘗嘗我的手藝。”
看到這個還飄著墨香的食品小作坊加工許可證,我還有一點兒百感交集,內心的激動不比齊福田差。當聽到他們兩口子感激和理解我的一些話語時,我的眼睛里竟然也泛起了幸福的淚花,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有辦理了小作坊證,才能走出海興縣城,到電商平臺上售賣。因為《河北省食品小作坊管理辦法》出臺以來,海興縣還沒有為面食類小作坊辦過證。為此,我還向縣領導寫了申請報告,請有關職能部門幫助我們辦證。但是好多村民并不理解,他們覺得辦了證,雖然是免費,但會有更多的人管理他們。這次村里決定,幫助4家食品小作坊辦理加工證。雖然最難辦的是齊福田一家,但第一個出證的也是他家。為了給他家辦證,我和村干部整整跑了十幾趟。第一次去齊福田的蒸饅頭作坊,屋里看上去比較凌亂。當時,我讓他們徹底打掃一次,但第二天當我再去的時候,沒有一點兒變化,齊福田老婆耷拉著臉又說:“張書記,打掃衛生是沒時間,正經事還忙不過來呢。”說完憤憤地轉身團她的饅頭了。
再后來,包括鹽務局駐村工作隊和村干部去做齊福田兩口子的工作,去了幾波就又回來了幾波,顆粒無收。之所以選擇齊福田,是因為他最符合條件,在縣城經營一家門臉店,有一定基礎。
后來,齊福田和他老婆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轉變。聽村干部講,促使齊福田夫婦態度發生轉變的居然是我的一個電話和一個微信,聽說當時看到微信后,齊福田的臉通紅通紅的,他當時就表態:我如果再刁難張書記,我就不配在張常豐住了,會叫大家戳脊梁骨的。那天我在去培訓的火車上打的電話,我說:“大哥,你不辦證永遠只能掙個加工費,你和嫂子每天凌晨點就要起床。累受得最大,錢卻掙得最少,而且隨著市場的規范,像你這種無證經營的,遲早會被取締,可能連個加工費也會掙不上的,辦證宜早不宜遲啊!”后來,聽村干部講,齊福田和鄰居們說:張書記在火車上,還惦記著我的小作坊證呢,辦不辦的另說,這個人不賴!
后來,我協調縣廣告公司的設計師,去村里給幾戶辦理小作坊證的幾戶人家畫房屋結構圖。當時我也因為身體不適在醫院檢查身體,心情焦躁,身體極度疲憊,知道設計師在村里畫圖,我給村干部發微信說:別忘了齊福田!還是聽村干部說,他拿著手機,看我微信里寫的那句話:還有齊福田。當時村干部對他說:“張書記在醫院檢查身體,還沒有忘了你。你就趕緊配合工作,把證辦了,辦成第一個,不蒸饅頭爭口氣!”齊福田看完微信,聽完村干部的話,半天沒說話。村干部說,他第一次看到齊福田掉淚了。
今天,齊福田第一個辦下了證。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啊!我說,齊大哥,這是全縣第一個食品加工小作坊證啊,祝賀你,拿著證咱們合個影吧。從今以后,咱的面條、面花、饅頭都是有身份的農副產品了,都能上云端在網絡中銷售,走出海興,走向全國了。咱村的扶貧產業,你帶了個好頭啊!
2019年10月4日 星期五 晴
老鄉看《我和我的祖國》
時值新中國七十華誕,全國正在熱映國慶獻禮影片《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村“兩委”商議,能否組織一次觀影活動,慶祝這一偉大的時刻。村干部們說,這個主意好,讓黨員和群眾受次教育,增強愛國主義情懷,提升脫貧攻堅的信心和力量。
我們看趟電影不容易。由于縣里的電影院還在建設中,昨天晚上,村干部就坐車到鹽山縣鳳凰影院,訂了4日晚上7點的票。
路上,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國慶節在北京受邀請參加國慶觀禮的情形。我告訴鄉親們,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我們一定會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早日帶領大家奔上小康路。我帶領大家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國》,大家對觀看電影滿懷期待。
電影開始了。村民們的情緒也隨著影片情節時而激昂,時而關注,不少人的眼角眨著淚光、甚至淚流滿面。電影結束后,大家自覺起立唱起“我和我的祖國”,觀影成為一堂生動的黨課,也是難得的文化大餐和精神洗禮。絕大多數村民是第一次走進影院,村民們爭先恐后地嘮起了電影:
劉淑芳(女,45歲,村醫、村干部):最后出租車司機師傅將奧運門票送給了鳥巢建設者、汶川遇難者的孩子,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大愛無私!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王金華(女,47歲,貧困戶,自強不息的白血病患者):香港回歸片段使我感動流淚,體現了中國人民的誠信與尊嚴。作為一個普通的、身染重病的公民,無力回報我的祖國而深表遺憾,所以我帶我的女兒和兒子來觀看影片,也希望孩子們珍惜時光,更好地報效祖國。
王相承(男,64歲,貧困戶):看了這場電影,使我感到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以前是那么貧窮落后,黑白電視都看不到。現在,我們的日子越過越有味。不光吃不愁、穿不愁,還有了文體中心。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
馬玉娟(女,35歲,村電商中心主任):中國從1949年開國大典上旗桿上面用的鋼球都要從老百姓手里征集材料來合成,到后面的第一枚核武器試驗成功,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祖國辦不到的事。我以后教育子女,不要只滿足于衣食無憂,還要有更大的理想和抱負。
聽完大家的感想,我說,如果每個人都去追小夢,大夢就實現了。我們要當好構筑中國夢的每一顆螺絲釘,努力做好手頭的每一份工作。要激勵更多的老鄉們感受祖國的發展和強大,做新時代的新農民,與祖國一起拼搏奮斗,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做出貢獻!
2019年5月25日 星期六 晴
那個一言不發的小姑娘,終于開口說話了
今天上午,我和鹽務局駐村工作隊的信德旺大哥一起到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相會家走訪。王相會家的情況比較特殊,除了小孫女芳芳外,其余的家庭成員智商都有點兒問題。兒子放羊幾只羊都數不過來,兒媳婦只知道蹲在墻根曬太陽。
我很可憐這個13歲的女孩子,跟同齡人相比,她的身世讓人唏噓。通過我后續走訪發現,王相會的院子里養了3條狗,每聽到有人路過就會狂吠不止,這也許是王相會保護家庭唯一的方式吧,但這樣的保護,使這個家庭更加隔絕了。所以,每次走訪,我發現小芳都特別沉默,她的眼神里總是充滿了自卑和膽怯。我向班主任了解到,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的六年級,她居然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無論你怎么和她交流,她都一言不發。
今天,是我見她的第十五次。第一次見她時,發現她的脖子臟得像裹著一個“小黑脖套”,我就給她買了洗澡票,教她做一個干干凈凈的小姑娘;第二次見她,給她送了一些橡皮泥,捏了好多造型,那一次她笑了,感到了她的開心;第三次,我給她買了一條圍巾,圍上去時,發現她真是個漂亮的女孩兒;第四次,我和鎮、村干部去學校,見到了她的班主任和同學,大家都說要幫助小芳;第五次,那天是大年三十,我在小芳家包餃子,她搟的餃子皮兒可好了。年初的一天,當我從她家離開的時候,她在我身后說了一聲“謝謝”,雖然她只是說出了一個詞語,當時,我的眼淚還是禁不住流了下來。現在小芳還是沒有整句地說過話,但是我能夠感受到她和我很親近,總是喜歡依偎在我的身旁。
我今天想把小芳接出去,到縣城吃個自助餐,讓她多接觸一下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中午時分,我和駐村工作隊的信大哥、村婦聯主席、村支部委員等幾個人陪著王相會、小芳來到了縣城一家自助餐館。小芳是第一次進餐館,滿眼的好奇和欣喜,我們教她怎樣取餐,不能浪費。吃飯時,她坐在我旁邊,看她盤子里的菜沒了,我鼓勵她自己去取餐。盡管她還是顯得拘束,但還是自己取了菜,還接了一杯飲料。這些都是她人生中的第一次啊,看得出她是很開心的。
吃完飯后把她送回家里,我把北京一位大姐托我帶給小芳的200元錢交給王相會,買些學習生活用品。其間,我萌生了一個想法,能不能借這個機會教小芳讀讀課文,錄一段小視頻發給大姐,讓她見到我們小芳進步了!我先和小芳商量,她點點頭表示同意,但還是沒有說話。我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她:“謝謝阿姨,我會努力的,請您放心。”我們不厭其煩,光“謝謝”兩個字就帶著她說了幾十遍,但讓人高興的是小芳以極其微小的聲音,還是把這句話完整地在視頻中呈現了。
看著小芳的進步,我很是激動,摟著她說:“我們的芳芳是可以整句地說話了,而且說得這么好,阿姨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這時,我發現小芳一直在給我捏胳膊,仿佛是在給我按摩似地,有模有樣。我知道在場縣委的一位同志曾經做過老師,就建議她把課本找出來,讓叔叔教讀課文。這位同志也是一個字一個字地教她讀,當小芳最后把一小段文章完整地讀出來的時候,大家都激動地鼓起掌來,王相會也高興地咧著嘴一直在笑。這時,小芳忽然自己哭了起來,這出乎我們的意料,瞬間,我們明白了這又是在情理之中。這個孩子壓抑得太久了,這是她人生第一次完整的說話,完整的出聲讀課文,怎么能不激動呢。
激動的不僅僅是小芳,還有我們這些大人們,我們一起承諾,將一如既往地幫助她,鼓勵她說話、讀課文,教她如何保護自己,為她規劃以后的學習生活路徑,有了我們的關心和幫助,也許她的人生可能從此就不一樣了。扶貧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
回來的路上,我和村干部們說:“今天,小芳開口讀課文,我覺得比接到咱們的農產品訂單還要高興,感到特別幸福,我做的這項工作也特別有意義。在以后的日子里,咱們要一起努力,把精準扶貧的各項工作扎扎實實地做好。”
2020年3月12日 星期四 多云
王金明的貸款辦下來了
現在還在疫情期間,縣城街上的人非常少。今天我帶村民王金明來到縣勞動就業局,幫他辦理了人生中的第一筆創業貸款10萬元。辦完出來的時候,王金明是興奮的,從背后看他走路的步伐就是飛起來的。
他們夫婦是村里的普通農戶,經濟拮據,在村口剛開始經營熟食生意。一次家訪時,我發現他之前在工藝美術廠做制版工作,但由于家庭貧困無緣藝術夢想。我就鼓勵他們做有藝術氣息的面食面花。于是他嘗試著用天然果蔬汁為色彩,用大紅王小麥為原料,制作了“憤怒的小鳥、小豬佩奇”等各色果蔬面花。鄉親們就親切的叫他們夫妻“面花鴛鴦”。王金明激動地說,把個人愛好和致富結合起來很幸福。
上午10點時,我和王金明夫婦在就業局見到了分管貸款的趙局長、王局長,了解了辦理貸款的各種手續。年前,面花的銷售量很大,以致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夫婦倆兩個月就賣出了一萬多元。我和王金明商討,他的生產場地很小,與生活區沒有分開,遇到大的客戶不能供應,建議他重新擴大規模。因為沒有相對規范的生產場所,就不會有太大的銷路,他說沒有太多的銷路我就不改善生產條件,這是一對矛盾。我最近了解到,對于非貧困戶創業的,縣勞動就業局可以辦理政府貼息貸款,最高10萬元。但是,與王金明談的時候,他擔心因擴大了規模投資設備而賠了錢,猶豫不決,我多次鼓勵,說賠不就賠個面錢,他卻說:到那時,機器都貶值了。
上周,我給在臨村扶貧的崔書記打電話,他主動給王金明通了電話,談了自己以前勇敢創業的經歷,說“我覺得你有必要沖一沖,試一試”。我又打電話給我的老師時教授,她認為:卡通面花可以當成禮品經營,比如,在兒童醫院是不是可以銷售一些。當時,王金明就有了信心,特別是聽到大家對他卡通面花的認可時,激動得眼圈都發紅了。昨天,我和崔書記一起又看了放在鄰居家的移動鐵皮房,可以改造為一個車間,與生活區徹底分開。
現在他終于決定辦理貸款了,我很開心,但心情也很復雜。對我,就意味著責任,我要幫他們開拓更多的銷路。今天他也找了一個擔保人,解決了資金問題,面花鴛鴦就可以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場了!
我感到,村民需要鼓勵,更需要引導。在現有的優惠政策下,存在不敢干的情況,好的政策優勢也發揮不出來。作為村里的領頭人,就應該幫助他們解決后顧之憂。晚上準備休息時,收到了他愛人的一個微信留言:“張書記,謝謝您給我們創造了這么好的平臺,為我們創造了精彩人生,我們永遠愛您。”
2020年2月17日 星期一 多云
張常豐村愛心農產品馳援武漢
一夜沒睡踏實,清晨5點半我就匆匆起來了,和村干部一起將準備好的面食產品,小心地裝車、扎牢。來不及吃口熱飯,滿頭的熱汗已驅走了寒意。我與村民齊立順、馬宇娟一起,經過三個多小時的車程,把為武漢捐贈的面條五百斤、果蔬面花300個送到西站,那里,有北京天澤藝術基金會等著我們,贈品裝上火車發往武漢,最終分配單位是武漢兒童醫院。
前幾天,大家做好防護措施,開始加班加點在作坊制做,不但要把我們的心意傳達到武漢,還要力求做出我們的最高水平。每一個環節細心又細心,和面、發面、制樣、配色......每一個參與的村民內心都是激動的。雖然,我們也處在封村抗疫的情況下,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還是有村民代表和我商量:“我們依靠黨的政策做起了產業,在疫情這么嚴重、武漢這么艱難的情況下,我們也要為武漢做點什么,要不內心不安呀!”齊昌亭嫂子一邊和面一邊說:“在全國抗疫的戰爭中,我們也是參戰的一員。黨和國家給我們好政策、派干部駐村帶我們致富,咱脫貧不能忘黨恩。”我們面花所有顏色都是用蔬菜汁調制而成,包裝箱外貼著支持我們村的書法家唐曼清寫的“海上生明月,紅米寄江城”,把我們的深情帶給武漢抗疫第一線。意思是說這份禮物是從海邊上的海興來的,明月是團圓和平安的象征,我們把團圓和平安,還有大紅王小麥面粉做的食品,一塊兒都寄到江城武漢,我們希望武漢人民能早日戰勝疫情,平安幸福。
上午10點10分,我們準時到達北京西站,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將農產品裝上車,目送列車徐徐離開站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疫情,武漢最重。此時,我代表著全體村民在心中向那些挺身而出的英雄們致敬:“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不離開的愛,只要大家全力以赴,一定能贏得這場戰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張巍婷 國家信訪局督察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