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南方都市報數字版(11萬人7天投了181萬票,東莞這些民生實事案例被爆贊!)

導讀南方都市報數字版文章列表:1、11萬人7天投了181萬票,東莞這些民生實事案例被爆贊!2、這場論壇,匯聚行業大牛,關乎綠色未來3、如何霸榜熱搜?騎手為何困在系統里?南都報告關注算法的

南方都市報數字版文章列表:

南方都市報數字版(11萬人7天投了181萬票,東莞這些民生實事案例被爆贊!)

11萬人7天投了181萬票,東莞這些民生實事案例被爆贊!

12月20日12:00,主題為“惠民生 暖民心”的第四屆南都東莞市民點贊榜投票環節正式結束!65個上榜民生實事案例7天內總票數達到1810525票,投票人數為111838人,市民給各部門民生實事案例點贊投票非常積極!根據評選活動計劃,接下來本屆市民點贊榜將進入調研走訪和專家評審環節。

本屆東莞市民點贊榜7天投票持續火熱!65個上榜民生實事案例中,有40個案例票數萬,其中31個票數超過2萬票,6個案例超過10萬票。本屆“點贊榜”上榜民生實事案例也受到很多參與鎮街和舉辦單位的積極推廣。

榜單上線后,市衛生健康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管局、大朗鎮、松山湖、濱海灣新區、虎門鎮、南城街道、東城街道、石龍鎮等多個單位都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相關推文,或專門制作宣傳海報,在宣傳點贊榜民生實事案例的同時,為本單位申報的案例積極拉票。

鏈接: “市民點贊榜”集中檢閱為民辦實事效果

“東莞市民點贊榜”是南方都市報推出的重要智庫研究產品,榜單由媒體獨立發起,遴選民生實事優秀案例,接受市民打分評價、調研團現場走訪調研和專家評審。南都希望通過客觀的評選機制及強大的傳播渠道,在東莞搭建一個民生平臺,構建一個民間政務評價體系,鼓勵基層提高創新和服務意識,更好地推動為民造福的風氣。連續三年推出“東莞市民點贊榜”,已成為東莞各級政府部門每年為民辦實事效果的一次集中檢閱。

本屆“東莞市民點贊榜”11月啟動以來,面向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征集2022年“惠民生 暖民心”優秀案例,案例內容涉及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城市安全、交通、環境保護、政務服務、社區服務等等領域。截至12月9日,點贊榜一個月內收到各類民生實事案例近90個,經前期初選最終有65個案例上榜,接受為期一周的點贊投票。投票環節12月20日12:00截止。接下來,點贊榜將進入走訪調研和專家評審環節。

本屆東莞市民點贊榜具體通過以下環節評選優秀民生實事案例:

●案例征集展示:將征集到的案例通過報紙(南方都市報) 移動端(南都app) 微信公眾號(南都東莞) 社群等方式進行宣傳展示;

●線上點贊投票:將通過南方都市報莞惠(東莞)新聞部官方微信公眾號“南都東莞”發起網絡點贊,12月13日12:00-12月20日12:00,市民朋友們可參與網絡點贊投票;

●專家調研評審: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領域專家學者和市民代表組成評審團,綜合評分。其間還將組織調研團,針對部分優秀案例進行實地調研。

●綜合評選獎項:結合市民滿意度點贊和評審團、調研團綜合評分,最終評選出第四屆南方都市報“東莞市民點贊榜”各類優秀案例并頒獎。

采寫:南都記者 韓成良

這場論壇,匯聚行業大牛,關乎綠色未來

綠氫綜合利用如何降低成本,氫能燃料電池關鍵材料如何實現產業化?一系列前沿發展命題在大會論壇上一一展開呈現。

12月8日,一場聚焦氫能研究與應用的盛事——2022年氫能技術與產業論壇在佛山市禪城區舉行,眾多學界大咖、政府相關負責人連同企業代表出席活動,共商氫能產業發展大計,共謀綠色低碳未來。

參會人員合影留念

講臺+圓桌,共商氫能產業發展大計

本次活動設有院士專家論壇、圓桌會議等環節。專家論壇特邀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學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孫學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葉思宇、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程一兵、中國有研首席專家、國家有色金屬新能源材料與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有研廣東院總工程師蔣利軍和廣東泰極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CTO Dustin William Banham5名權威專家就氫能材料技術的最新動向及發展趨勢分別做出演講。圓桌會議則有20余家企業主要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參加,共議共商氫能產業發展戰略,并圍繞如何用氫能科技助推佛山氫能產業發展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程一兵院士就高溫工業氨氫零碳燃燒技術及其產業化議題作演講

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科技廳、佛山市人民政府、禪城區人民政府指導舉辦,旨在通過演講、研討的多樣形式,搭建分享行業前沿理念及實戰干貨的有益平臺,以進一步凝聚氫能科技創新與產業高質量發展共識,加快推動佛山氫能領域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協同。

政策+市場,打造國內氫能產業集聚高地

氫能作為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二次清潔能源,可以實現多領域深度清潔脫碳,是全球能源技術革命和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據了解,2022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了《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2060年氫氣需求量將接近1.3億噸。

佛山市在氫能產業發展上一直處于全國領跑的地位,近年來,佛山市氫能產業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出臺了氫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加氫站建設運營管理辦法等21項政策文件,在政策指引和市場需求驅動下,引進培育近150家企業和項目,總投資額近350億元,基本覆蓋氫能“制、儲、運、加、用”應用全鏈條以及燃料電池的基礎材料和終端應用等環節。

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副局長李浩介紹禪城區高新產業發展情況

2022年9月發布的《佛山市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把氫能產業培育成為新興產業的重要支柱,將佛山建設成為全國領先的集裝備制造、技術研發、運行維護于一體的氫能產業示范城市。未來,佛山將重點發展高效氫能制備技術、高密度儲氫技術、綜合能源供給站技術等,加快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區域性氫能產業發展高地。

多方共建,搭建科創孵化重要載體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大會舉辦單位的有研(廣東)新材料技術研究院,是央企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與廣東省科技廳、佛山市政府、禪城區政府四方協議共建的科技創新與成果孵化重要載體,同時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家由高科技型央企和地方共建的事業單位性質的新型研發機構,其由中國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全面負責經營管理。

據了解,有研廣東院正通過多方共建“新型研發機構”的合作模式,在科技創新、產業培育、技術服務、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合作,并確立了固態電池、燃料電池、氫能材料與技術、新技術拓展、有色金屬新材料、動力電池檢測等六大研發方向,已建成近2萬平方米的研發和工程化基地,以實際行動助力佛山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進產業發展。

佛山市政協黨組成員許國在大會致辭

“期待此次氫能大會助推優質企業和科研機構達成發展共識,推動更多新興產業項目研發成果實現大規模應用。”佛山市政協黨組成員許國在大會致辭中表示。

采寫/攝影:南都見習記者 孫振凌 實習生 孫緒聰 通訊員 龐國耀

如何霸榜熱搜?騎手為何困在系統里?南都報告關注算法的秘密

12月22日,由南都個人信息保護研究中心聯合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國際治理研究院、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主辦的“2022啄木鳥數據治理論壇”在北京舉行。南都人工智能倫理課題組在會上發布了《算法應用與治理觀察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發現,在算法法規出臺或立法層面,當前算法治理領域歐美起步更早,而我國對于算法治理的法規出臺呈現出從單獨條款到專門立法的特點。而目前國內算法公開渠道以官方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系統為主,企業主動公開算法則多在熱點事件發生之后。

···

截至目前,目前全球已經有160多個國家出臺了人工智能的倫理原則或指南,國際有關組織制定的人工智能標準進入“井噴期”。報告指出,國際人工智能治理工作正在加速可操作化,尤其表現在數據治理、算法治理、網絡治理、監管政策等方面。

比如,早在2019年,《電子商務法》就針對個性化推送做出規制:電子商務經營者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搜索結果的,應當同時向該消費者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尊重和平等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此后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也都對算法做出了規制。

2022年3月1日,我國第一個專門針對算法推薦的部門規章——《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推薦管理規定》(下稱《算法推薦規定》)正式實施,對信息繭房、流量造假、操縱輿論、勞工權益、“大數據殺熟”等突出的算法治理相關問題做出全面規范。目前《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也已公布,明年1月10日起施行。

而縱觀國外,歐美走在算法治理的前列,但兩者的立法思路有所差異。歐盟傾向于將算法治理納入既有的人工智能法律框架之中進行規制,建立統一的監管體系;美國則沒有在聯邦層面統一立法,而是采用多元治理主體、各州出臺區域性規則的方式實現治理,較為靈活、分散。

此外,在國際組織層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二十國集團(G20)、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等相繼發布人工智能、算法等倫理指南,推動算法實現透明可釋、公平公正、安全可控等。英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也都出臺了算法相關的法案。

在系統梳理了全球算法相關法規之后,報告發現,當前算法治理領域歐美起步較早。在數據治理框架下,歐盟選擇通過賦予數據主體新型算法權利的方式對算法決策施加影響和控制;美國則率先在公共領域通過組建專門機構和人員的方式建立算法問責制。而目前,我國算法治理的立法體系已初步建成,構建起了立法層級廣、多部門聯動、快速擴張的法律體系。可以明顯看到,立法監管聚焦的領域已經由此前的網絡安全、數據信息保護拓展到了算法治理。

作為數字時代發展的驅動引擎,算法及其算力正在改變和重塑人類社會生活。為了進一步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有效應對算法引發的潛在風險,算法治理逐漸被推向各國的前臺。

···

在立法文件紛紛出臺的背景之下,國內企業或是回應監管部門要求,或是主動公開算法。

報告梳理發現,當前國內算法公開整體可分為兩種渠道:一種是在國家統一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系統(下稱“備案系統”)上進行備案,另一種則是企業在自身平臺上主動公開。

根據《算法推薦規定》,應用算法推薦技術可分為生成合成類、個性化推送類、排序精選類、檢索過濾類、調度決策類等五類。

據統計,目前在備案系統上備案的算法共有2022年8月、10月兩批次備案的100條,涉及42家企業,備案信息包含算法名稱、算法基本原理、算法運行機制、算法應用場景、算法目的意圖、算法公示情況等,且備案算法按類別不同呈現出不同特點。不過整體而言,備案算法均呈現出內容較為晦澀簡略,鮮少出現具體數字、比例或計算公式的特點。

除了備案系統上的備案算法之外,國內企業也會在自身平臺上主動公開算法,但主動公開算法的企業數量較少,渠道較為分散,且多在熱點事件發生之后公開。

比如,2021年1月,一則題為《花760元,“水軍”能把一條虛假消息炒成5.4億閱讀量》的報道質疑微博存在“花錢買熱搜”的情況。報道稱,虛假消息“女兒患有哮喘,但被老師體罰哮喘兒童致吐血搶救”在短短幾個小時內被轉發過百萬次,獲得5.4億次閱讀,登上微博熱搜。微博回應稱,該話題從未上過熱搜,5.4億次閱讀是話題#廣州一小學體罰哮喘兒童至吐血搶救#的總閱讀量,且主要是公安機關辟謠和新聞報道等正常內容產生的閱讀量,同時,微博方也在此時首次公開了熱搜管理規則。

而其公開的熱搜管理規則與微博于今年8月在備案系統中備案的內容一致,主要信息都是熱搜詞的熱度計算公式,即(搜索熱度 討論熱度 傳播熱度)×互動率。

微博熱搜榜規則說明

另一則典型案例則來自于調度決策類算法。2020年9月8日,一篇文章《外賣騎手 困在系統里》通過描述多名騎手、配送站站長的經歷,詳細介紹了主流外賣平臺中基于其調度決策算法為騎手設計的等級獎懲體系以及相關的KPI考核機制,并進一步探討了在這一算法運行下的平臺與騎手之間的關系,一度將外賣平臺推上風口浪尖,引發了社會大眾對于外賣平臺及其調度決策算法的廣泛討論與極大爭議。

一年后,美團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詳細介紹了“預估到達時間”算法和“訂單分配”算法的基本邏輯和運行原理。餓了么則在今年發布的《2022藍騎士發展與保障報告》中披露了當前本平臺實行的“禁止最嚴算法”的規則,并介紹了將試點送達“時間點”調整為“時間段”顯示、預估風險前置調整訂單分配、騎士可自主調節背單量等具體方式。

···

整體來看,目前國內算法治理仍處在早期探索階段,初步建立了算法治理的立法體系,并圍繞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系統開展算法公開工作。

而通過梳理國內算法治理熱點事件、公開現狀等情況,報告也發現,企業多在回應輿情或監管要求時才會公開算法,存在主觀能動性較弱等問題。

對于這一問題,公眾表現出了明顯的不滿。根據報告的問卷調查結果,有約64%的受訪者都認為不管是當前已在政府備案系統中備案的算法,還是企業在自家平臺公開的算法,在解釋工作上都做得“一般”或“不太好”。

但與此同時,多家企業的態度則是希望遵循既定的規則,減少合規風險,而不是自己主動去定義算法公開內容,或主動進行頻繁的算法解釋和公開。

因此,從這一角度來說,報告建議,未來可以在現有算法相關法規的基礎上,由政府推動建立統一的算法公開標準,明確算法如何公開、公開到什么程度,以分層次的算法解釋為中心促進算法適度透明。

同時,也應綜合考慮算法的應用場景、處理數據的風險程度、算法使用的正向效益和可能的社會危害等多種維度,進一步細化算法監管的分類分級,落實多層次場景化、精細化的分級分類的算法治理工作。

出品:南都人工智能倫理課題組

采寫:南都記者楊博雯 胡耕碩

聚焦真實世界與決策,第二屆深圳衛生技術評估大會舉行

南都訊 記者李榕 12月3日,由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清華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北京大學醫學部衛生政策與技術評估中心、廣東省衛生經濟學會醫療保險專業委員會主辦,深圳市衛生健康發展研究和數據管理中心承辦的深圳市三名工程項目暨第二屆深圳衛生技術評估大會舉行。

本次會議主題為“真實世界與決策”,會議采用網絡形式進行,邀請了國內真實世界研究、醫院管理、衛生技術評估等領域專家學者進行專題報告和研討,為政府、學界、衛生健康機構等部門的相關人員搭建交流平臺,進一步提高政府、醫院決策管理部門對衛生技術評估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促進真實世界研究、藥械等的衛生技術評估在我國尤其是在深圳的應用和發展。

“基于真實世界研究下的衛生技術評估”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表示,衛生技術評估工作是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而真實世界研究作為循證健康科學的重要構成部分,已逐步融入到我國衛生健康決策的各個領域。因此,在深圳市開展“基于真實世界研究下的衛生技術評估方法與應用”的理論探討和工作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有助于衛生技術評估更充分、更高質量地運用于醫院管理實踐,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有助于發揮衛生技術評估在衛生健康決策中的支持作用,切實激活衛生技術評估的政策影響效能;有助于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促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助推健康中國建設。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林漢城表示,當前,深圳進入了“雙區”驅動、“雙區”疊加、“雙改”示范的黃金發展期。黨中央賦予深圳市新的的歷史使命,提出了“民生幸福標桿”的戰略定位,要求深圳從“民生七有”提高到“民生七優”。為此,深圳市更積極地探索新形勢下衛生技術評估的創新理念與方法,將衛生技術評估更高質量地運用于政府衛生決策和醫院管理決策實踐中,強化體系、技術、模式和管理創新,加快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均衡區域布局、優化資源配置,先行先試國際前沿技術,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塑造健康灣區,實現“病有良醫”,打造健康中國的“深圳樣板”。

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吳明表示,希望今后能夠與各單位尤其是深圳衛生健康部門開展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促進衛生技術評估在中國特別是在深圳的應用和發展,共同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廣東省衛生經濟學會會長陳星偉表示,通過對真實世界的研究,可以得出客觀的結論,為衛生政策決策提供依據,從而作出科學、正確的決策。

真實世界研究已融入衛生健康決策各個領域

真實世界研究的理論和方法近年來得到充分發展,隨著國內外政策文件的出臺,真實世界研究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醫療、醫藥、醫保等領域。衛生健康管理部門、醫院管理部門以及專家學者們積極探索基于真實世界的衛生技術評估如何更好地服務于健康中國建設,全面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當日上午,北京大學醫學部衛生政策與技術評估中心研究員陶立波、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管中心技術指導處處長白飛、中山大學藥學院醫藥經濟研究所教授宣建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孫鑫、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研究員李冠喬、中國藥科大學副教授周吉芳圍繞“醫院衛生技術評估與真實世界研究”主題,分別從關于醫藥經濟學評價的開展與應用、醫院衛生技術評估的研究與實踐、真實世界醫院診療數據支持藥品臨床綜合評價的轉化應用支持藥物與高值醫用耗材研發與評價等方面進行主題分享。

下午,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教授趙琨、北京醫藥衛生經濟研究會助理研究員劉撫瑤、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員郭武棟、清華大學健康中國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劉昭、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藥師劉新宇、深圳市衛生健康發展研究和數據管理中心研究員伍麗群圍繞“實踐與應用”主題,分別圍繞醫院衛生技術評估概述、創新醫療器械衛生技術評估方法、衛生技術評估在醫保中的應用、高值醫療耗材的價值評估、深圳藥品臨床綜合評價的實踐、深圳衛生技術評估的實踐作主題報告。

大會對推進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關鍵之年,是第二個百年目標開局之年。衛生技術評估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全民醫保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等諸多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決策支持作用,同時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深圳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雙驅”的核心,一方面具備真實世界的健康數據基礎,另一方面政府層面高度重視,發布了重磅文件鼓勵真實世界研究工作的開展,具備充分的研究和發展需求,以及廣闊的前景。在深圳市舉行以“真實世界與決策”為主題的衛生技術評估大會,通過匯集專家智慧、凝聚智力共識,助力提高衛生健康事業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動醫院衛生技術評估實施、衛生健康創新驅動發展和衛生健康科技成果轉化,推進衛生技術評估在衛生健康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探索新形勢下真實世界研究助力創新藥械準入,對于促進醫療資源的有效配置,助力健康中國建設,推進衛生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囤的抗原什么時候用?專家建議 這幾種情況下沒有必要測

怎樣用好抗原快篩?哪些人群不建議使用抗原自檢?12月6日晚,中山三院感染科主任林炳亮教授,中山三院黃埔方艙醫院醫療隊隊員、中山三院感染科醫生龐毅華對抗原自測適用人群、檢測要點等進行了科普。

抗原快篩卡片上每道杠出現的含義

問:哪些人適合用抗原快篩?

答:根據一篇納入全球152個研究,共計超10萬人次樣本的薈萃分析結果,提示新冠抗原快篩的準確率,在有癥狀感染者中敏感性達73%(也就是有27%可能假陰性);無癥狀感染者敏感性較差,為55%(45%可能假陰性);特異性上面,有癥狀和無癥狀感染者,都達到了99%(也就是假陽性率不超過1%)。

因此,對于快篩陽性的人來說,感染概率超過90%,無論有無不適,都該高度警惕,及時報備和自我隔離,做好就診的準備。

結合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形勢,綜合國外的使用經驗,建議在以下場景中運用抗原快篩作為工具:

所在區、縣有高風險區,一周內出現新冠“十大癥狀”之一;

所在區、縣有高風險區,一周內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如在其中一方未戴口罩的情況下在密封環境共處,或距離<1米),特別是正在居家觀察者;

長期居家老人、殘障人士、嬰幼兒等不方便外出檢測核酸的群體。

問:不建議使用抗原自測的是哪類人群?原因是什么?

答:對于不在高風險所在區、縣居住,不是密接,也沒有癥狀的朋友,以及已經感染正在恢復的朋友,目前都不建議盲目購買試劑卡自測。

因為,很多專家和文獻都指出,抗原檢測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容易出現假陰的情況,低風險區或常態化管理的地區做抗原檢測的話,意義不是很大,起不到篩查的效果。

有些居民會認為平時沒什么事拿來自測一下挺好的,但這也是沒有必要的。在無癥狀的條件下去做的話,其實陽性率也不是很高,起不到快速篩查病人的效果。

另外,已經確診的患者,比如方艙中的感染者,處在恢復期,想用抗原自測來觀察病情,其實也是沒必要的,因為抗原會比核酸更早地轉陰,也就是說,有時候你覺得自己已經好了、抗原轉陰了,但核酸還是陽性的、仍然有傳染性。

新冠感染后,抗原和核酸陽性的時間段有差別

年紀很小的孩子、年紀很大的老人,如果自己不懂得操作或者操作不規范,也建議不要自己做,或者在懂得規范操作的人的指導下進行,才能取得合理的效果。

問:抗原陽性一定是新冠嗎?如檢測結果陽性,該怎么辦?

答:如果抗原檢測發現陽性,那幾乎就是中招了,因為出現假陽性的概率比較低,只有1%。

問:抗原檢測時為什么會出現假陰性、假陽性?

答:新冠抗原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是一種快速抗原檢測(RAT)的方法,不依賴于實驗室,可由普通人自行操作,15分鐘內獲取結果,新冠病毒RAT在境外其他新冠流行區已獲得廣泛應用。對于無癥狀或輕癥患者,它能起到及早發現、及早自我隔離的重要作用。

然而,作為一個粗篩手段,抗原快篩也可能出現假陽性、假陰性結果,這不足為奇。目前在國外應用的分析來說,假陰性的發生率是遠遠高于假陽性的。假陽性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一不到,但假陰性就比較多,可能會多達百分之四十。

為什么會這樣?以假陽性為例,試劑的抗體本身需要一定的穩定性,包括溫度、濕度及酸堿度,如果破壞了試劑的穩定性,是有可能出現假陽的,比如,病人嘔吐、反酸之后,酸水還在喉嚨里,去做抗原測試的話,可能Ph值太低了,就可能出現假陽性的現象,這種情況雖然不容易出現,但也是有可能的。

導致假陰性的情況就更多了,比如,拭子捅的不夠深,只是稍微蹭一下,抗原的量不夠,可能會出現假陰性;

比如,打開了包裝之后,放了很久都沒用,已經變質了,在室溫下,也會出現檢測不合格,出現假陰性的情況;卡片太濕潤,也會導致條帶顯示不清晰,所以應注意在干燥環境中儲存和操作卡片,千萬不要把卡片放冰箱里。

再比如,當癥狀都過去了才來測抗原,已經過了抗原檢測的敏感期,抗原可能已經轉陰。所以我們說,一定要在發生癥狀的一周之內進行抗原篩查。

問:居民自測時,如何提升檢測的準確性,避免無效檢測?

答:第一,要把自己的手用酒精消毒好,不要污染標本;

第二,標本不能太粘稠,做檢測前要把鼻涕清理干凈;

第三,嚴格按照要求操作,兩個鼻孔都要采集,停留時間不能太短,大概每邊都15秒鐘,轉幾圈,拭子拿出來后,放在溶液里要放夠時間,滴在樣板卡上的溶液量也不能太多或太少,按照說明書來;

另外,要在恰當的溫度、濕度環境下進行檢測,不要在太冷、太熱的地方進行。

問:檢測完的拭子、檢測盒該如何處理?

答:在家庭環境中很難找到專門放醫療垃圾的地方,建議做完檢測后,把這些東西整個包裝起來,最好是兩層塑料袋包好,放在一個可以關閉的、帶蓋子的垃圾桶里。

如果測出來是陽性,要更加小心這個垃圾,用酒精進行消毒,以避免垃圾處理的過程中污染到別人。

問:當前患者到醫院就診,有何防護提醒?

答:我的建議是,去就診的時候,至少要帶一個外科的口罩,但是有N95口罩的話最好,當你是屬于有癥狀的,更需要佩戴N95口罩,這樣既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保護醫務人員。口罩一定不能是有通氣閥門的口罩,如果帶有充氣閥門,相當于讓氣往外跑了,有可能會傳染給別人,所以要注意要戴整個包裹住的N95口罩。

采寫:南都記者李文 實習生鄒小程 通訊員周晉安 甄曉洲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