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江湖修改器(黑色洛城評測:逝去的造夢機器與氤氳的洛城迷夢)
造夢江湖修改器文章列表:
- 1、黑色洛城評測:逝去的造夢機器與氤氳的洛城迷夢
- 2、一部遺作撐起了香港電影最后的體面
- 3、在一間房里,曾經發生過這么多故事
- 4、劍網3定制禮包來襲 買GeForce顯卡送永久海獺背掛
- 5、顏建國回歸中海,吳亞軍更需要警惕什么?
黑色洛城評測:逝去的造夢機器與氤氳的洛城迷夢
作者:NGA-hjyx01
快速了解黑色洛城
好的游戲如同好的電影一般是一塊蘊含著時代氣息的琥珀,雖然那些故事本身留下的痕跡早已隨著時代煙消云散去,但這些留有余香的作品還是能讓我們感受到那些獨屬于那個時代的芬芳。
然而,游戲與電影作為商品的命運也是相似的: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并不是所有好的作品都獲得了成功。優秀如<泰坦隕落2>在COD與戰地的夾縫中發行也難免遭遇滑鐵盧。而2011年的<黑色洛城>需要面對的是老滾5、CODMW3、戰地3、刺客信條啟示錄、蝙蝠俠阿甘之城、黑道圣徒3等優秀作品的諸神之戰。Team Bondi并沒有與重生組同等的幸運,在付出了極其可觀的開發成本以后<黑色洛城>卻遭遇了主機與PC市場的雙重雪崩,最終導致了這個來自R星澳大利亞的制作組解散。
雖然在商業上難言成功,但<黑色洛城>絕對是一款值得留在我們記憶中的好游戲,它在玩法上(基于證據查找與表情動捕的推理探案)做出了一些堪稱偉大 但也難以模仿 的創新;它有一個多線敘事結構完整的故事,從劇本的深度和厚度而言超越了同類型的絕大多數作品;它還有這非常高的電影級的對白質量*,游戲中的角色塑造很有真實感,且其語言風格與內容都非常符合其身份,這種在對白內容與遣詞造句上字斟句酌的美感也是一種在當今的文化作品中逐漸消失的體驗。
*對于任何類型的文化作品而言,高質量的對白除了文學素養,更依賴于創作者相關的生活經驗,而沒有一個作者可以“分身”,以基于取材的創作周期也很大程度決定了最終成品的質量。以個人閱讀體驗而言,在評分相當的情況下,對白質量以創作周期由長到短基本上可以順序排列:小說>電影>電視劇>游戲劇本(游戲雖然創作周期很長,但其中絕大部分劇本所花費相對不會那么多)。
發行時間
古(90年以前) 舊(00-10) 近(10-15) 現(15-19) 新(20-)
*本作于2011年11月9日發行于steam平臺(主機平臺發行于同年6月)。
游戲類型
探案 審訊 劇情 槍戰 沙盒
*<鑒證實錄> <審死官> <警察故事>。
游戲價格
Mirror 糖豆人 盜賊之海 賽博朋克2077 對馬島之魂
*原價95,目前33。
性價比
全款購入 打折購入 平平無奇 能退就退 白送也虧
*約30-40小時的沉浸體驗。
玩家群體
毛利小五郎 福爾摩斯 柯南 大偵探波洛 神探加吉特
配置需求
土豆 神州 IBM 外星人 天河一號
*雖然曾經是3A游戲,但是接近10年過去了。
游戲性
學徒 助手 工匠 專家 大師
*表情探案的玩法難有分號,但游戲的其他系統大多已經過時了。
難度
俄羅斯方塊 刺客信條 超級瑪麗 黑暗之魂 只狼
*審訊時“質疑”和“真話”是真的難選....,但游戲通過機制的設計有超高的容錯 斷案錯判了也是判了 ,而除了探案、槍戰和飆車,其他的挑戰環節都是可以跳過的。
時長
超短(1小時) 短(1天) 中等(1周) 長(1月) 無窮無盡
*約30-40小時的劇情流程。
劇情
老滾6試玩版 小時代 神奇女俠 蝙蝠俠 冰與火之歌
*由明暗3條故事線交織的高質量劇情,塑造了大量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畫面
馬賽克 小雞吃米圖 百鳥朝鳳圖 富春山居圖 蒙娜麗莎
*以現在的眼光水準來評判并不那么公平:在貼圖細節方面它已經遠遠的落后于時代,但游戲世界在美術設計的水準是非常高的。
音樂
雞你太美 青春修煉手冊 告白氣球 以父之名 月光曲
*從流行音樂到電臺節目高度還原了上世紀40年代的洛城光景。
其他
多人游戲 單人游戲 R星平臺 社區支持 創意工坊
*眾所周知,rockstar social club是最好的防沉迷游戲機制...它不僅連接困難、隨時掉線,還有著盡管識別了極其上的R星賬號和R星游戲,還是會讓你再一次在游戲內登陸,并且每一次都要重復這個過程,還要執行機器人檢定的腦癱設定。又因為天邈漢化組的漢化是基于日文...整個游戲玩下來,我對于登陸和驗證相關的日文知識大有進步……
黑色洛城玩法與游戲設定
二戰后的美國與<黑色大麗花>
在之前的評測中,寫到了禁酒令時期的美國(荒野大鏢客2)、也寫到了大蕭條與禁酒令時期的美國(黑手黨3),而<黑色洛城>展示的是另外一個年代:二戰結束時期的故事,在這個階段,大量的士兵在對日本的戰斗后回到了國內,他們在戰斗中飽受身心的創傷,但很多人并沒有得到妥善的安置,這種劫后余生的生活不如意讓他們逐漸成為了城市中的不安定因素...而另一方面,洛城以好萊塢作為文化名片正以蓬勃之姿茁壯成長,處于慢慢取代舊金山成為美國西海岸最閃亮明珠的過程中,然而在這樣一個繁華的背景下,城市的權貴階層與大資本家沆瀣一氣,以城市底層百姓的血肉為食糧滿足著他們欲壑難填的野望、粉飾著他們紙醉金迷的幻夢,在這個過程有無數的罪惡在黑暗中滋生,無數的可憐人在隱蔽的巷落中毫無尊嚴的死去。
而<黑色洛城>的游戲界面就是以這樣一種陰暗的黑色巷道的形式在我們面前展開:從游戲界面開始,它就展現了一些異于常“游”的氣質。在這個犯罪率居高不下的時代,洛城留下了很多其后成為傳說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黑色大麗花”連環殺人案。而“黑色大麗花”連環殺人案也是<黑色洛城>游戲中的核心故事章節和最精彩的組成部分之一。
由美國著名犯罪小說作家詹姆斯·艾爾羅伊的黑色懸疑系列“洛城四部曲”:<黑色大麗花>、<無際荒原>、<洛城機密>、<白色爵士>是那個年代探案故事的經典名作,其中第3部作品<洛城機密>于1997年被改編為同名電影,由柯蒂斯-漢森執導(這也是他的最佳作品),凱文斯派西與羅素克勞兩位影帝領銜主演,這部電影在當年名利雙收,不僅票房大獲成功,更是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戛納電影節和金球獎的多項提名與獎項。
黑色大麗花連環殺人案在歷史上是著名的無頭懸案,但無論在小說還是在改變的電影&游戲中,創作者們都給了“黑色大麗花”案件一個合理的“解答”,然而可能有如“維納斯斷掉的手臂”,有的時候這種缺憾正是懸案的美妙所在,而續上一個謎底反而很難有讓人信服的答案。可能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作為四部曲開篇的<黑色大麗花>*在電影改編上就沒有<洛城機密>的好運了:懸疑大師德帕爾馬并沒有能很好的駕馭這個故事,由喬什奈哈特與斯嘉麗約翰遜領銜的<黑色大麗花>遭遇了票房與口碑的雙重滑鐵盧。這種犯罪分子把警方玩弄于股掌之間的故事在編劇上確實有其難度:即便是大衛芬奇這樣的大師級導演也沒能在<十二宮>*中讓人信服的講好這樣一個故事,而德帕爾馬與大衛芬奇的電影已經是這兩起懸案最為成功的改編作品了。
*黑色大麗花與十二宮殺手分別取材自美國歷史上真實的連環殺人案,而這兩起案件至今也依然是懸案。
在<黑色洛城>中,我們要扮演的科爾-菲爾普斯是一名在二戰中參與沖繩登錄作戰的美軍海軍陸戰隊成員,作為在烤面包山中帶著軍功章退役的上尉軍官,科爾并沒有如同普通的退伍士兵一般被排往各種工人崗位,而是得到了洛城中央警局“警官”這樣的肥差,從“戰爭英雄”到“犯罪克星”,警察局也有意把科爾培養成一個名片式的人物。但干練忠誠的科爾所面對的不僅僅只有紛繁復雜的各種罪案,罪案背后所牽涉到的巨大利益網絡早已腐蝕這個城市的根基,這是一個比他在戰場所面對的日軍更為棘手的敵人,這條警官的道路絕非是坦途。
交織的故事線
<黑色洛城>的劇本有著非常大的野心:它的故事以現實中科爾的警察生涯為明線、以現實中另一名退伍軍人考特尼與方丹醫生的故事和過去的“二戰回憶”為伏線三部分組成,而這三條劇情線并沒有明確的區分,而是明暗交織,有如游戲中的經典兇器“三股繩”一般,最終讓洛城這個故事舞臺上所有角色的命運交匯在一起,也走向了那個不可奈何的必然結局。
明線中的科爾探案故事以“老電影”的風格劃分為多個劇情單元,在這些單元中,包含了案件的發生、調查、審訊等各個環節,以科爾的視線作為引子,引出了洛城中一個個不幸家庭的悲慘往事和社會深層的險惡陰翳。
在設置中也可以選擇“黑白電影”模式,如同<對馬島之魂>對劍戟片的致敬,<黑色洛城>毫無疑問也有著對4-60年代以希區柯克(驚魂記電話謀殺案等)、比利懷爾德(雙重保險等)和喬治·庫克(煤氣燈下等)為代表的老式犯罪懸疑片黃金年代的致敬,當然出于技術力的限制,這種黑白色調的體驗遠遠不如對馬島處理的那么好,我建議大家還是使用彩色模式。
在每個章節的頭尾會夾雜著科爾的軍旅生涯回憶,在二戰的殘酷戰斗中,科爾經歷過太多讓人心智大變的事件,而盡管戰斗結束后以英雄的身份歸來,在警局平步青云的同時也擁有了看似美滿的家庭,但他的靈魂卻從來沒有安定,他被始終驅使著去不斷的做出一些“努力”,而這種橫沖直撞的做法也似乎與洛城整體油滑世故的風格格格不入。隨著軍旅生涯的深入,我們也會發現,在劇情明顯中很多拼圖般的碎片被慢慢重組成了完整的畫面。
另一條劇情暗線是游戲中的報紙收集環節,游戲中每搜集一份報紙,就可以查看在其“封面新聞”背后的故事,報紙故事以進入醫學院就讀的退伍軍人考特尼和他的老師方丹醫生的故事為線索,將這個城市背后發生的故事以另一個角度呈現出來,而這條故事線最終也與明線收束在了一起。
以“記事本”為核心的復古探案方式
在玩這個游戲時,我突然意識到:有太多的游戲都是扮演一個江洋大盜被警察追捕,而正經的扮演一個“警察”的警察模擬器還真不多見,而黑色洛城正是這樣一個“反傳統”的游戲。
如果要說出<黑色洛城>最典型的特色,那么可能莫過于以“記事本”為核心的游戲系統。游戲中“記事本”承擔起了很重要的角色,它記載著案件的主要內容、相關證人、搜集到的證據,還有需要調查的地點,設置地圖導航也是基于在記事本上獲得具體地址以后才能進行的(很多情況下可能需要打電話查號)。
其中“證據”是整個游戲探案環節的核心要素之一,作為對嫌疑人進行審問環節中的佐證,證據與嫌疑犯的表情是玩家唯一可以依托的線索,而這兩個方面的線索都是相對模糊的,需要進一步去思考其與嫌疑犯證詞之中的關鍵信息或者漏洞之間的聯系。
每當正確的完成一個審訊的問題,就會獲得5點經驗,隨著經驗的提升可能獲得服裝:各類西裝。
獲得隱藏車輛的解鎖,或者獲得“直覺點數”,直覺點數可以用來排除一個錯誤答案或者求助于社區,相當于官方“作弊”手段,不過如果依賴于這一點,那么作為消耗品的直覺點數很快會入不敷出,但游戲中最多只能儲存5點直覺點,因此還是不要太倉鼠,在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還是要果斷使用。雖然游戲中并沒有“失敗”的可能性,無論你在案件中表現的多么糟糕,最終劇情還是能推進下去,但太多的訊問失敗毫無疑問會帶來很深的挫敗感,但我個人還是建議大家千萬千萬不要去看攻略,哪怕SL*也最好堅持自己去解題,這也是整個游戲最為精華的內容部分。
*SL的正確方式是推出游戲然后在主界面繼續而不是重新開始調查(這樣會重新開始整個案件)
在黑色洛城的故事中,我們所扮演的科爾警探從巡警的無名小卒開始,經歷了交通科、兇殺科、風紀科(處理毒品相關案件)的浮浮沉沉,經歷的案件也是五花八門的。
作為好萊塢的所在地,也少不了一些與電影行業的犯罪事件,和片場、攝影棚這樣的罪案場景。
由于絕大部分案件都會涉及到命案,“檢查身體”也就成為了必然的環節,盡管分辨率不高,其中不乏暴力澀情元素 ,可以針對受害人的各個部位進行仔細的檢查,在游戲中查找物證時,可以調整物品或者人體的姿勢,然后深入的進行調查。
部分證據需要一些簡單的“處理”才能還原其本來面貌。
除了物證的調查,案件中會涉及到大量針對證人的口供或者針對犯罪嫌疑人的質詢,而物證的查找也決定了口供問題,如果找不到關鍵物證,可能就無法提出重要的問題,或者無法揭露嫌疑犯的謊言。
毫無疑問:絕大部分的對象都不會那么配合你。對于嫌疑犯或者證人的證詞,你可以做出“真話”、“懷疑”、“謊言”三種判斷,其中相對最容易的是“謊言”判斷,因為謊言往往能有直接的證據來進行推翻,而“真話”與“懷疑”則相對難辯駁的多,很多時候因為證據太多(其中可能很多證據并用不上)讓我們忽視了其中的關鍵要素、或者我們忽視了關鍵證據與證人的聯系、或者我們取證時候的疏忽,都會給證詞的判斷帶來很大程度的困難。而更多的情況下,原本對于“懷疑”和“真話”的區分就無法從證據中直接得出,我們需要根據嫌疑人的身份、犯罪歷史、所處的情境、動機,以及最重要的,他們的表情中和來進行判斷。
在這種情況下,某些奇怪的知識,比如看過美劇<lie to me>能成為重要的知識點。<黑色洛城>中一大特色:面部表情動捕為所有的嫌疑人錄制了豐富的表情變化素材,但難點在于,并非每個人說謊時的表情都是一樣的,有的人會眼神游離、有的人會皺眉思索、有的人情緒激動,很多情況下,甚至需要其他問題時嫌疑人露出的表情作為對比,才能更方便的下判斷。而重要的是,不要輕易的提出沒有把握的指控,這會導致在審訊過程中形勢的完全逆轉,甚至在部分情況下會讓證人不愿意配合而提前終止審訊,但游戲也提供了一定的緩沖機制:在提出指控之后,選擇證據的環節如果自己覺得并沒有有力的證據,那么還可以撤銷指控。
最終根據在案件章節中的證據獲取和審訊環節,以及開車的損毀率(可以跳過駕駛環節,這樣除了劇情追車,就不會有損毀)會給與結案評價,一般來說找到絕大部分的證據并且在審訊中做出全對的判斷就可以保證五星評價。
相對空洞的城市沙盒與游戲內容
雖然并非核心制作組,但bondi所重建的洛杉磯其城市規模并不比GTA系列中的巨大城市遜色,游戲中建立起了一個包含了洛城絕大部分知名地標在內的巨大而真實的城市。
城市中有著95種車輛(高度還原了當時所有的車輛類型),在游戲中有著大量的駕駛和追車環節(雖然不那么有趣就是了)。
而從所有不被貼圖質量這樣的技術水平限制的內容中(比如音樂、紙質文件等)都體現了作品的“高度還原”質感,這種大表哥級別的細節呈現大概也是最終成本飆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飆車環節,作為一個警探,槍戰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本作的槍戰大概也就是黑手黨3水準相當,系統也類似,而且沒有輔助瞄準,對于手柄操作來說,并不是太好的體驗。
除此以外還有跟蹤系統,跟蹤需要使用拐角卡視野、看報紙掩飾或者用掩體掩飾,這同樣是一個不那么成功的系統。
一瓶略帶苦澀的陳年好酒
盡管bondi制作組已經隨著<黑色洛城>的失敗而解散,但如同irrational games和<生化奇兵>系列一般,他們留下的這部作品卻是可以載入游戲史冊的...最終留下的這個洛城故事,盡管在技術力上已經逐步落后于時代,游戲的絕大部分系統都已經過時,但它在玩法上獨一無二的體驗與精心打造的劇本為那個已經逝去的年代留下了一種名為“角色扮演游戲”的體驗方式,而這種體驗是不會隨著時間褪色的。
驚艷的表情動捕與偏少的女性臉模
黑色洛城這種大規模開放世界 表情動捕大概是“文字冒險游戲”的最理想形態了: 超高中 3A級的文字冒險游戲,在現階段或許面部動捕已經不在是新奇的技術,但游戲和電影更多的是將其用于“過程演出”中,而將“表情動捕”作為游戲元素可能暫時也別無分店了。
遺憾的是雖然投入絕大,但大概還是由于經費的限制,游戲中的大量女角色都是同一個臉模,部分臉模從16歲的角色扮演到60歲,比如上面這個,作為臉盲的我在游戲中各種既視感強烈,還是有些出戲的。 所以動捕技術是化妝的死對頭?
探案部分的驚喜與遺憾
探案部分是本作最為出色的內容,但大量的案件中,缺少多嫌疑人的案件(只有2個案件是雙嫌疑人)是最大的遺憾,因為在“已知會結案”的前提下,我們針對唯一的嫌犯就會有了一些心理的預設。除此以外,游戲中的選項并不是每一個都那么無懈可擊:部分選項的“相信”與“懷疑”并沒有辦法做出完全讓人信服的推定。而另一個遺憾的點在于,由于對話環節的內容相當復雜,很多時候當選擇“相信”、“懷疑”或者“謊言”時,游戲指定的“信息點”未必就是玩家所以為的信息點,這樣帶來的“雖然證據找全了,對話也全部理解了,但還是誤判了”的挫敗感還是很強烈的。
絕大部分系統已經過時
雖然基于表情動捕的探案環節很驚艷,但游戲的駕駛、斗毆、追逐、潛行、互動等內容都談不上有趣,在如今還能讓人覺得有趣的也就是破案與演出的環節了。
高度還原的洛城與空洞的沙盒
游戲對于洛杉磯城市的營造已經在當時的技術能力下盡了很大的努力,除了極力還原的汽車、音樂、地標建筑、城市街景,甚至大部分的路人和車輛都有著完整的行為邏輯。但遺憾的是,這個高度還原的洛城只是一個空洞的沙盒,其玩法元素的有趣度比起同門的GTA相距甚遠,而整個游戲核心的探案環節與其他內容甚至有一些格格不入。
黑色洛城留下了一個電影級別的好故事:某種意義上,它有點讓我想到了<洛城機密>,也想到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雖然故事以<黑色大麗花>連環案件作為重要線索,但這是一個比<黑色大麗花>電影更好的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黑色洛城>通過極高質量的劇本與臺詞塑造了一群讓人難以忘懷的人物:除了科爾、杰克、考特尼等一群退伍軍人和黑幫、資本家、官僚等陰謀中心的人物 涉嫌劇透不展開了~ ,科爾在警察局中遇到的每一個搭檔都是如此的個性鮮活:隨遇而安的巡邏員鄧恩,樂觀幽默的交通科探員貝克沃斯基,老油條的謀殺科探員加洛威,外厲內荏刑事科探員羅伊、外冷內熱的縱火科老探員比格斯,這些個性鮮活的角色讓我們在游玩的過程中完全的“浸入”了那個戰后年代的洛城警察歲月。而在這些搭檔與科室變更的過程中,辦公室的位置、進出的通道、所使用的科室、配備的車輛和停靠的位置都做了精心的布置,<黑色洛城>在通過“營造實感”復刻“洛城警局”付出的努力是令人驚嘆的,如同GTA和荒野大鏢客一般,都有著標簽般的R星氣質。而正是這種氣質,與<黑色洛城>獨特的玩法美妙的結合,留給了我們一部難以忘懷的好游戲。
總體評價
傳聞作為線索的任務系統帶來的江湖味;
酷炫的招式系統為基礎的即時制戰斗;
新穎的工藝系統和豐富的收集要素;
近乎完美的序章體驗;
-未完成的語音和部分任務;
-失控的數據管理與難度曲線;
-缺乏文化特征帶來的城市和城市任務的重復感與瑣碎感;
-相對老套的劇情和NPC設定。
游戲評分
黑色洛城 L.A. Noire
筆者評分:8.2/10
MC評分:8.3
steam評價:85%
一部遺作撐起了香港電影最后的體面
作者:任 凡
2020年8月,陳木勝導演因病去世。一年后,他的遺作《怒火·重案》上映。在這個凡事講求創新和突破的年代里,我們卻從這部電影里讀到了難能可貴的執著與堅守。作為上一代香港電影人,陳木勝固執地秉持著香港電影黃金時期的藝術風格,不妥協、不迎合,一輩子都在用心拍香港。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和邱禮濤,兩個算不上聰明,甚至原本不太入流的導演,用他們的“笨”撐起了香港電影最后的體面。
當我們在談論香港電影時,我們到底在談論什么?
其實,香港電影一個最為核心的表達就是反抗,是小人物在對抗外部權力壓迫時的成長陣痛。香港電影從來不愿費力去挖掘人性,它更喜歡黑白分明的善惡有報,輸出的是一種邏輯極簡的、類似童話式的懲惡揚善。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香港電影的主人公就鎖定在草根階層,他們往往是一群無權無財卻無比樂觀的小人物,這些人要么對愛情忠貞不渝,要么誓死捍衛江湖道義,總之都是“一根筋”。
《怒火·重案》中甄子丹扮演的主人公阿邦就是這樣一個小人物。作為一名基層的片兒警,他從來不會察言觀色,總也升不了職,甚至機會送到嘴邊,都不領情。在法庭上明明說一句假話就能救好兄弟,他卻不肯。可他會在生死關頭救下素不相識的小孩,也會每年去含冤去世的同事墓前祭奠。這樣的人設就好像讀書時物理課上的那些理想條件,聽說過沒見過。香港電影的造夢屬性就體現在它不僅塑造出了這樣一批小人物,還在最后讓這些小人物完勝了惡勢力,最終讓觀眾在極強的代入過程中獲得充盈的滿足感。
這是香港電影曾經的魅力,也是如今的短板。過于單一的人物終究難以換來持久認同,就像雖然我們每個人心底里都住著一個阿邦,但在無比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里,又有幾個人能做到每一次都選擇站在正義的一邊呢?陳木勝導演也在這個維度上給出了自己的思考,但他選擇從反方向去解讀——如果選擇與威權媾和,結果就一定會好嗎?
于是,有了本片的另一個主人公阿敖。阿敖也是個小人物,可他明顯變通得多,升職也比阿邦快。在營救霍先生的行動中,上司說我只要結果,于是阿敖堅決執行。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領導說我只要結果,你放手去干,出了問題我負責!聽上去很有氣勢,可如果真出了問題呢?至少陳導告訴你,千萬別信。
至此,陳導通過本片清晰地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固執地反抗也許不能最終獲勝,但一味地迎合也會導致悲慘結局。阿邦自始至終選擇冒犯,雖然最終一事無成,至少全身而退,而阿敖始終選擇順從,最后卻給自己換來一條絕路。片中雖然沒有明確交代,但觀眾可以從細節推知,阿敖和組員們替上司背鍋入獄后,經歷了難以想象的折磨與煎熬,才最終讓他們下定了與迫害自己的威權同歸于盡的慘烈決心。
不難看出,陳導在片中對于阿敖們展示出了極大的同情心。他們是法律意義上的罪犯,更是普通人眼中的受害者,他們行事果決、義薄云天,卻只能選擇最悲壯的方式訴說自己的委屈。片尾處,阿敖問阿邦,如果那天去追嫌犯阿樂的人是你,我們的命運會不會交換?這樣一個關于平行宇宙的問題把影片推上了命運思辨的高度。其實,我們不妨設想,阿敖與阿邦根本就是同一個人,他們的不同命運只是個體面對壓迫時不同選擇的結果,暫時的妥協看似圓滑,卻給未來埋下了危機的種子。
近年來,“香港電影已死”的觀點甚囂塵上,陳木勝導演的驟然離世似乎更增添了這一論調的悲觀色彩。然而,在《怒火·重案》中我們似乎又隱約看到了昔日香港電影的榮光,看到了那種不妥協的力量盡管孱弱卻依然倔強。
可以說,陳木勝導演在自己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里,流暢而準確地闡釋了自己對于香港電影的解讀和情感。豪華的卡司陣容和刺激的動作場面只是香港電影的類型元素,而不順從、不妥協的精神,才是頑強生長在香港電影里的生命基因。
新時代里的香港變得更加包容、更加勇敢,香港電影也必然迎來一些表達上的改變。《怒火·重案》一定不是香港電影最后的吶喊,新一代香港電影人正在接過前輩交遞的薪火,肩負起傳承香港電影的使命,這也一定是在天國的陳木勝導演想要看到的。(任 凡)
來源: 北京青年報
在一間房里,曾經發生過這么多故事
前陣子,一部名為《補作業》的“年度恐怖大片”上了熱搜。
“沒作業時的得意洋洋”,
“忘記作業后的吃驚崩潰”,
“火速召開家庭會議”,
生動的表情,突然的戲劇轉折,短短5分半鐘,一個常見的生活片段,極具喜劇張力,令人忍俊不禁。
也許有人記得(我才不暴露年齡),這一片段出自韓國SBS電視臺1998年出品的《順風婦產科》,一部長達百集的情景喜劇。
“情景喜劇”啊,總是讓人太熟悉也太親切了。
也唯有情景喜劇,能讓人對再普通不過的生活瑣事,會心一笑。
20世紀中期,“廣播情景劇”被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搬上電視熒幕,“sitcom”(situation comedy)由此成為我們熟知的“情景喜劇”(主要指電視情景劇)。
但幾乎在世界的每個國家,sitcom都不乏膾炙人口之作。
《生活大爆炸》(美國)
《搞笑一家人》(韓國)
《布萊克書店》(英國)
說起來,“情景喜劇”的確是“舶來品”,但,相較如今最熱門的宮斗劇、仙俠劇俠等“后起之秀”,情景喜劇絕對不輸,其數次的“高光時刻”,至今溫暖世人:
《我愛我家》,1993年,英達執導,梁歡、梁左編劇,宋丹丹、文興宇、楊立新、梁天等主演
在“我愛我家”成為各小區大門的顯眼門店前,它首先是當之無愧的“情景喜劇top 1”。
為什么整部劇都這么喜歡癱著……
連片尾一閃而過的客串嘉賓,也是超豪華配置了~
說起《我愛我家》,你能想起什么?
90年代,不寬敞的客廳里,老式收音機、花布沙發、綠冰箱,時刻都笑瞇瞇的家人。
這是劇中的場景,也是當年電視機前的我們。
我們必須承認,當弱化了職業、階級等因素,有著穩定結構的“家庭”的確是最能讓人產生相近認同的空間。
畢竟,我們相信,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嘛~
《我愛我家》有這種先天的親切,但它更是好笑的,雖然劇中大多靠“誤會”和“巧合”等常見喜劇手段,但“京片兒”的逗貧和抖機靈,語言才是《我愛我家》中真正“skr”的部分。
“小飯桌”中,傅大爺和胡大爺為了宣示領導權斗智斗勇,從“雛鳳清于老鳳聲”,到“病樹前頭萬木春”,傅大爺用語言的巧妙壓制著胡大爺,其“知識分子”的人物性格也因此突出。
在這些更“本土” 的“梗”里,《我愛我家》才成為那個“獨一無二”,比某些幾乎原版copy過來的國產劇,明顯高級多了。
而《我愛我家》中,更有“人”的存在,比如,由文興宇老師飾演的“老傅頭”。
除了極具辨識度的聲音,你會發現,這個“家中的大家長”其實總攀比,沒那么“無私”,甚至在得知兒子分房搬出家時抑制不住的欣喜。
相較于當下的都市劇中對“老年人”全然失去自我的表現,這種可愛與真實,可能在《鄉村愛情》中才看得到?
當然,在貧富差距的今天,已經很難再有一個代表性的家庭讓《我愛我家》的故事有信服力。
不信,看看其“家庭構成”:
父親——退休局長兒媳——文藝工作者,曲藝說唱團兒子——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副處級女兒——出國留學大學生(典型的北京“高知家庭”好嘛~)但當年的《我愛我家》,仍讓我們看到:情景喜劇的珍貴之一,就在于在生活的一地雞毛里,依然能挖掘到閃光又溫暖的部分。
比如,葛大爺的“北京癱”。
這種慵懶與自在,不正暗合著我們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嗎?
《我愛我家》后,“英式情景喜劇”如火如荼,不斷延續。
《閑人馬大姐》,2000年,英達、林叢、婁乃鳴執導,蔡明、李建華、虞夢等主演
那年,蔡明老師還沒進化為“毒舌老太太”,而“馬大姐”這一碎嘴嘮叨又熱心的“中國式街坊”,就好像是從你身邊的眾多阿姨里揪出一個放到了熒幕里,嗯,就那么親切。
《東北一家人》,2001年,英達執導,李琦,彭玉,金珠,鞏漢林,呂小品,李穎等主演。而《東北一家人》基本延續著《我愛我家》的“家庭喜劇”模式,且更具“東北喜劇”的雛形,還有那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嗯,翠花也是上了好多年酸菜。
當年的沈叔叔還沒有褶子哈哈哈~
下面,讓我們喜提,劉星一枚
誰敢說沒和家人一起在飯間看過《家有兒女》?又有誰沒想象照《家有兒女》中的樣子布置自己的房間?
《家有兒女》,2005年,林叢執導,宋丹丹、高亞麟、張一山、楊紫等主演國產劇是偏愛“孩子”的,《我愛我家》中的媛媛,《武林外傳》中的莫小貝,而《家有兒女》中“兒女”的戲份足矣媲美《快樂星球》。
在三個性格各異的孩子中,我們的“下冰雹”無疑是“最閃亮的那一顆”,承擔著劇中主要喜劇部分。
這個偶爾天真,
大部分時間瘋癲,
又溫暖讓人哭笑不得的“男孩”,
替同樣有過青春期的我們說出了許多不敢說的話,不敢做的事,我們喜歡他的“有趣”,更羨慕他的自由。
但《家有兒女》中的“家庭“,我們已很難在現實中找到痕跡,對比《最好的我們》中”重組家庭”的問題,《快把我哥帶走》中的“隱痛”,《家有兒女》太理想也太美好。
因此,《家有兒女》留下來的,除了一個極具“叛逆”的劉星之外,也就是張一山和楊紫兩個目前依然活躍且出挑的年輕演員了吧。
在《我愛我家》片頭,演員化妝,燈光亮起,攝影機搖入搭好的場景中,故事由此誕生。這種解構性,告訴你“電視只是作品,而非真實”。
而到了《家有兒女》,全程二次元漫畫的片頭,好像也在說,理想就看看就好了。
與他們相比,下面這部顯然更具有諷刺性。
《編輯部的故事》,1991年,趙寶剛、金炎執導,王朔等編劇,葛優、侯耀華、張瞳等主演雖然嚴格意義上來說,《編輯部的故事》并不能算是“情景喜劇”,但其在辦公室中的部分占了絕大part,并且同樣是以“言語”趣味取勝。有了王朔作為編劇,其諷刺得很深刻,尖銳得很無辜。
這段,
生動詮釋了“什么叫你大爺就是你大爺。”
而同為“職業情景喜劇”,由“空政“直接出品的《炊事班的故事》勝在“視角”刁鉆。
在大多數觀眾的眼中,“軍旅”是嚴肅又略帶殘酷的題材,在戰爭片中,我們看到的是“特種兵”、狙擊手,動作與犧牲。在韓劇里,是帥氣的回眸。
但《炊事班的故事》里,都沒有。
這是一群形象備受質疑,操著各地方言,似乎邊緣的普通士兵的瑣碎日常。
居然能讓人又笑又淚。
我們無法否認它的真實,也必須承認,除了英雄主義的想象,我們同樣需要這些雞毛蒜皮,這樣,生活才足夠完整。
如果說“這一群炊事兵”足夠接地氣,那么尚敬鏡頭一轉,則是另一個更加飄渺的世界。
嘿,兄弟,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里?
《武林外傳》,2006年,尚敬執導,寧財神編劇,閆妮、沙溢、姚晨、喻恩泰、姜超、王莎莎等主演2006年開年,《武林外傳》在央八開播,卻只有1.95%的收視率。也是,非古非今的造型,
不是名家的“武俠”,
不那么知名的演員,
若非沾了“喜劇”的邊,簡直步步“踩雷”。
但最吊詭的是,這一部“不按套路出牌”,十分遙遠飄渺的劇,在十年以后,被我們拿來“隱喻”著生活,尚敬、寧財神以及一眾演員也因《武林外傳》橫空出世。
在作者的“國劇top”里,始終有一個單獨的位置,留給它,你們呢?
即使有對武俠小說的模范、解構,比如來源自“白玉湯”的“白展堂”,但從人物來看,《武林外傳》一點也不山寨,你總能想起暴脾氣的郭芙蓉,膽小又臭屁的老白,搖擺不定的秀才,看似堅強實則脆弱的掌柜的,人物性格鮮明強烈,卻又都是有缺點的“普通人”,甚至是loser。
多像我們。
《武林外傳》是怎樣一種存在呢?
它不是單純的武俠,甚至不是單純的喜劇,它不是架空,更非理想主義。
它只是在理想之外,若即若離地觸碰著現實。
“造夢當然是美好且自由”,夢中江湖當然放縱、恣意,所有結局都完滿,所有包袱都有趣,懵懂的時候看《武林外傳》,的確如此。
但夢隨時會醒,在夢的間隙中,是對當代現實的冰冷、反諷,在《武林外傳》中,“喪文化”的影子已經若隱若現,
在《武林外傳》的許多集中,都有“佟氏雞湯”作為故事的終結,好像從第一集開始,我們就和小郭一起被佟掌柜說服了。
前幾天的中秋,還有“截圖”瘋傳:
這些煞有介事的雞湯看似很有道理,但《武林》最終想說的,是關于人生的迷茫,那些隱藏在“喜劇”背后的,依然是“困境”。
情景喜劇的珍貴之二,則在于將生活的肌理掰出來,反諷也好,隱喻也罷,與其說每一個喜劇都有一個悲情內核,倒不如說生活本身就沒那么理想主義。
就像,第80集,他們揮手告別,故事未完待續。
幾年后,我仍傻傻地等著“后八十回”的出現,可是沒有。
就像,即使我們對bgm和臺詞,張口就來。但,平谷飛龍影視基地也無法回到曾經的樣子。
就像,《龍門鏢局》播出后,《武林外傳》終于從一個關于“江湖”的故事,變成了記憶之中的“江湖”。
但看得久了,它不僅是我們的“快樂噴泉”,還是“睡前電臺”。他們不僅是我們魔性表情包鬼畜的素材庫,更是身邊的朋友。老白、小郭、秀才、大嘴,我們延續著劇中的稱呼,你看,多親切。
當年的《武林外傳》曾經試圖向外拓展,但由于方言隔閡而作罷,因此,《武林外傳》是并且只能是,專屬于大陸某一代人(85-95)的獨家記憶,也是集體記憶。
這是一種幸運,在以后可能越來越難出現。
某衛視曾經做過兩期節目,一次是《我愛我家》重聚,一次是《武林外傳》重聚,但,不論重聚與否,對我們心中的情景喜劇來說,戲劇的技巧只是表象,對生活細節與本質的捕捉,才是最終的意義。情景喜劇在喜劇的外殼下,努力靠近著生活的本來面貌。
《老友記》說,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it sucks ,you‘regonnalove it。
(歡迎來到現實世界,它很糟糕,但你會愛上它)。
《武林外傳》說,這世間有太多不容易,但你的生活還是要繼續。
人類的悲歡是相通的嗎?
即使情節各異,他們遙相呼應,對你說,是的。
劍網3定制禮包來襲 買GeForce顯卡送永久海獺背掛
《劍網3》“世外蓬萊”將于12月21日盛大開幕!聯動英偉達升級畫質,造夢光影呈現動態晝夜,東海雪國盡顯廣袤江湖,布料2.0帶來更華美的服飾表現,更有輕功4.0開啟全民空戰時代!擁有GEFORCE顯卡是暢玩《劍網3》的最佳保障。在1080P電影畫質下, GEFORCE GTX 1060 能帶來流暢的60幀游戲體驗。最新發布的GEFORCE RTX 20系列顯卡即使在極致畫質下,依然能夠保證60幀以上的完美游戲體驗。
2018年12月17日,NVIDIA 聯合《劍網3》開啟名為 “潮生碧海,客自蓬萊” 的玩家回饋活動。玩家只需在2018年12月17日至2019年1月17日期間,購買指定GeForce GTX 1060或GeForce RTX 20系列顯卡,即可獲得價值630元獨家定制《劍網3》游戲禮包,包括永久蓬萊主題海獺背掛等獨家大禮,準備升級顯卡并暢玩《劍網3》玩家建議趕緊入手。
玩家只需在活動期間購買NVIDIA GeForce GTX 1060, GeForce RTX 2070/2080/2080Ti顯卡任任意一款,即可獲得《劍網3》GeForce獨家定制禮包,贈品包括:120元暢玩卡,永久蓬萊主題海獺背掛(僅此渠道可得的專屬獎勵),以及90天海獺跟寵和新手禮包。
活動頁面:https://www.nvidia.com/zh-cn/geforce/campaigns/jx3-bundle/
使用NVIDIA GeForce GTX 1060顯卡,能夠確保玩家即使在大規模戰斗中,也能獲得完美畫質加流暢性能的絕佳游戲體驗;如使用 NVIDIA RTX 平臺的新款顯卡將可重塑超凡圖形效果,把性能提升到新境界,體驗特效全開的武俠世界。
關于GeForce RTX全新游戲顯卡系列:
新一代顯卡率先提供 AI 和實時光線追蹤效果于一身,速度當然也非常驚人,光線追蹤速度最高可達上一代 Pascal 架構顯卡的 6 倍。
參與本次《劍網3》游戲捆綁買贈活動的NVIDIA合作顯卡品牌分別有華碩、翔升、七彩虹、耕升、技嘉、影馳、映眾、微星、銘瑄、索泰,涵蓋了NVIDIA顯卡市場上的最強陣容。
游戲禮包兌換頁面:https://www.nvidia.com/zh-cn/geforce/redeem/jx3-2018/
理解更多游戲相關信息,請點擊GEFORCE捆綁活動: https://www.nvidia.com/zh-cn/geforce/campaigns/jx3-bundle/
顏建國回歸中海,吳亞軍更需要警惕什么?
顏建國最終選擇了回歸中海,吳亞軍最擔心的事情,終于發生了。正處用人之際,這讓她萬般無奈。
更讓吳亞軍擔心的是,顏建國身后的一長串名單——徐愛國、葉林、張旭忠、李宏耕、毛文斌、張澤林、童建良、袁春等中海籍高管,會不會追隨他而去。
更讓她不明白的是,龍湖內部自己培養的人才,近年也在加劇流失。站在800億之巔,龍湖高級管理人才荒短板被前所未有地數倍放大。
還有一個更可怕的現象:龍湖的高管團隊一直以空降為主,老龍湖(吳亞軍創業班底)和新龍湖仕官生培育體系下成長的隊伍)人馬鮮有過董事會席位貢獻,而在全國的總經理職位上,也只有1/3上下。
這似乎是個悖論:被業內視為“黃埔軍校”的龍湖,高級管理崗始終選擇外來和尚,無法為管理崗位輸送更多的高級別人才。
隨著龍湖千億擴張大計出籠,管理半徑迅速增大,人才變得比錢更重要,這一問題變得比任何時候更加重要。
做出符合評級公司味口的報表,并不難。復雜的報表是人做的,人最復雜。
地產自媒體一勺言今天曝料:龍湖CEO邵明曉曾在內部直言,你們中海的東西,龍湖人已經學的差不多了。
這句話背后有深義。以前坊間一直傳言,龍湖三條龍,老龍湖、新龍湖、中海龍,三條龍交將吳亞軍的湖攪翻天。相信隨著董小姐的獨家爆料,會有更多的派系狗血劇情浮出水面。(哪家都一樣,不要說自己比別人更高尚。)
三條龍交匯纏繞,中海龍盤踞龍頭。這讓新、老龍湖頗為不滿。
但縱觀曾被外界看好的龍湖土著明星,包括曾經的少壯派大明星鄒墨遠、趙男男等等,卻沒有在內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培育10多年的管培生、仕官士體系,沒有貢獻一個董事會席位。
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在業內,我們經常聽到辭職后的龍湖人淚流滿面地說,我愛龍湖,我愛吳老師,但我最終還是選擇離開。
既然愛龍湖,愛吳老師,又什么離開呢?肯定有不愛的人,不能接受的事。
表現上看,是晉升空間。
曾經在500億徘徊,龍湖承受同行的猛烈挖角壓力。
龍湖應對之策是,提出“壓艙石”行動,劃分行政崗和技術崗,升不了官,可以靠技術職稱漲薪。另一方面,提出“不要把行情當能力”理論。該理論曾在業內盛傳,就是挽留人才的洗腦言論。
這就等于說,別人挖你,不是因為你優秀,而是市場好,離開龍湖這個平臺,你什么都不是。即便如此,依然擋不住龍湖人才的外流。實際上是造夢的失敗。
龍湖以“示范區造夢專家”稱霸江湖。在人才培養上,同樣夢幻。大膽的大規模使用“學生兵”賣房子,并且是“聳人聽聞”的無傭金銷售,到現在都沒有一家模仿成功過。
這都沒有錯。萬科有新動力,中海有海之子。龍湖的后備人才培育體充堪稱完美。龍湖招新人,不僅喜歡名校,而且喜歡名校的學生會干部。
清晰的晉升道路,完美的洗腦手術,成為應屆生的夢工廠。
吳亞軍堪稱龍湖首席造夢師。而且,吳亞軍也喜歡別人叫她老師。
但是,公司不是家,更不是學校。所謂的培訓,只是統一思想,化作堅決的執行力。龍湖內部的造夢師文化,讓初入職場的新人產生夢幻同時,也產生了錯覺,忘記自己身處殘酷的職場。
所以,佼佼者易折,在龍湖內部發生的概率更大,受災面更廣。
更大的錯覺還有,吳老師言傳身教,以育人為已任,最大的欣慰就是子弟兵的進步。
實際上,這也埋下一個引患,提拔子弟兵,來強化安全感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獎賞。
或句話說,提拔的是張三或李四,這是吳亞軍對她自己的認可。這種提拔,無形中產生了人身依附關系。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離職后的龍湖人,說到吳亞軍,敬愛之心依然如滔滔江水,一發不可收拾。
但在KPI面前,很多內部提拔的新人,在往更高級別的管理崗輪番沖擊中,大面積止步不前。
或是應對之策,龍湖提出走第三條道路——社招。后來的事實證明,這些在社會和職場中,經過摔打的人才,逐漸成為龍湖的中流抵住。
知識和專業,可以短期內學到,但更高的領導崗位,需要更成熟的閱歷、韌性、戰斗力和平衡力,需要心靈上的流血。
即便是萬科、中海、保利,人才也多是經過殘酷的外部和內部斗爭成長起來。
龍湖師生式的人身依附關系,在特有的企業文化中,被成倍放大后,反倒變成了人才進一步成長的阻力。
這也是龍湖內部人才難以晉升的關鍵原因,卻也是吳亞軍自我欣賞、自我麻痹、自我肯定的命門。
如果有人抓住了她的命門,抓住她最得意的刷存在感的表現方式,也就扼住龍湖下一步發展的咽喉。
龍湖頻繁曝出的人事動蕩,無不是有人在這一點上做文章。
顏建國回歸中海取代郝健民,自然是人往高處走。但吳亞軍更需要自我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