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票房(哪吒票房超越大圣歸來)
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票房文章列表:
- 1、哪吒票房超越大圣歸來
- 2、對話最慘票房動畫總制片人:6天票房僅130萬,為何誠意制作叫好不好座?
- 3、2020年華語電影大有看頭
- 4、哪吒之魔童降世超流浪地球成中國內地票房亞軍,它還能超戰狼2嗎?
- 5、首日票房3.42億刷新紀錄,國慶檔冠軍寶座只坐了3天,姜子牙導演揭秘影片背后……
哪吒票房超越大圣歸來
哪吒票房超越大圣歸來 據貓眼數據,截至到30日13點,《哪吒之魔童降世》總票房突破9.57億,超過了《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9.56億總票房,@西游記之大圣歸來 發文道喜,“動畫之路,前行不易。這個夏天,很高興能陪你一同燃起這風火。丫頭,向前沖吧!”@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回應道“愿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對話最慘票房動畫總制片人:6天票房僅130萬,為何誠意制作叫好不好座?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李馨婷 石悅
農歷新年即將來到,親子熱情已涌向春節檔動畫電影。
貓眼專業版顯示,目前,定檔2月1日的《熊出沒·重返地球》與《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想看人數分別達到28.5萬與10.3萬人。
在春節檔之前的寒假檔,截至1月21日,動畫電影《魔法滿屋》《汪汪隊立大功》《萌雞小隊》票房分別在3000萬~5000萬元之間。
但熱鬧并不屬于所有動畫電影,近期上映的《向著明亮那方》就票房慘淡。截至1月21日,這部上映6天的電影,票房僅130萬元,由于觀看人數過少,豆瓣至今未開分。截至發稿,根據分賬票房,電影出品方僅能收入44萬元。
《向著明亮那方》是中國第一部由繪本改編的動畫電影,由7則繪本改編的短片組成,分別由7位獨立動畫導演執導;電影的藝術顧問,是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原廠長、知名動畫導演常光希,代表作《寶蓮燈》《雪孩子》《大鬧天宮》等。
區別于市場上的大部分動畫電影,《向著明亮那方》未使用計算機建模動畫,而是通過水墨、水彩、剪紙、定格等形式講述故事。
舍棄工業化流程的繪本改編短片,工作量遠超人們想象。1月14日,電影的其中兩位導演陳晨與劉高翔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他們分別所執導的短片《翼娃子的星期天》《哼將軍和哈將軍》,時長約11分鐘,但制作周期長達1年,制作團隊需要20~30人。
《向著明亮那方》試圖在火熱的國產動畫電影市場中走出一條新路。
天眼查顯示,近10年來,我國動畫制作相關企業數量整體呈上升趨勢,現有近28萬家動畫業務相關企業,其中超6成相關企業成立時間均在5年內。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21年中國動漫產業全景圖譜》,2015—2020年,我國均有國產動畫電影票房過億元,其中2019年票房過億元的國產動畫電影達到了6部。同時期內,除了2020年國產動畫電影制作受到一定沖擊,我國動畫電影年備案數量在130部以上。
2015年,《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票房9.56億元;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50.36億元;2020年,《姜子牙》票房16.02億元。隨著國內動畫工業體系日臻成熟,爆款電影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神話IP 強CG制作,已成為入局者爭相效仿的范式。
對比之下,純手繪、沒有神話故事、關注親子家庭生活的《向著明亮那方》,顯得格格不入。在電影總制片人、上海本來影業CEO王磊看來,影片是在耕耘目前行業內鮮有人關注的領域。“現在的IP電影主要是在挑起孩子的注意力,所以我們決定做一部能夠刻畫現實與真實情感的電影。”王磊說道。
“假如電影在票房上能夠成功,能鼓勵更多的動畫創作者。但還是先不要考慮所謂的市場,而是先從本心出發。”影片上映前,王磊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只是,從目前的票房表現看,市場仍要比王磊想象得要殘酷。
“泡泡型動畫太多”
時代周報:能講講你的從業經歷嗎?
王磊:我曾經在上海炫動卡通衛視擔任副總裁,2010年后,離開電視臺,從事《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動畫電影的運營,開創了“小手拉大手”這類由大人陪伴小孩走進電影院的動畫電影運營模式。
在參與動畫電影發行的過程中,我發現,所謂的粉絲向動畫電影,并沒有內核,價值感的底子不厚,另外,做電影發行的商業模式也并不長久。2015年,《大圣歸來》引發動畫電影的投資熱潮,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希望能從營銷轉向動畫內容的開發創作,我認為,只有創作者自動而發的作品,才真正有價值。
但公司成立后,我發現,國內能做出《大圣歸來》這類作品的、有自我表達的動畫創作者,可遇而不可求。我們的經費、營銷和制作系統,和人才的焦慮并不匹配。我是三個孩子的爸爸,專注于做兒童和家庭動畫,在我看來,市場上并沒有很好的低幼向動畫內容。前兩年我們公司也做了一些低幼向的動畫,但整體還是在追隨歐美的腳步,沒有找到很好的盈利模式。
時代周報:是什么契機選擇制作這么一部小眾的電影?
王磊:我非常喜歡繪本,但據我觀察,國外的繪本改編動畫,要么是系列動畫片、要么就是為了參賽評獎或者政府資助的動畫短片,目前國內還沒有找到合適的繪本動畫開發模式。直2019年,受到《我和我的祖國》這種單片集成型電影的啟發,我想,說不定可以把單個繪本改編成的短片,集合成一部電影。
現在的泡泡型動畫實在太多了,孩子們根本沒有機會去看到真實的、有情感的東西。整個市場都太浮躁了,包括我們原來做的IP電影,其實就是在挑起孩子的注意力。我做動畫那么多年,深深覺得孩子不能被消費,而是應該成為正確價值觀的分享者。所以,經過種種考慮,我毅然選擇做了這個項目。
每個孩子的內心本自光明,只要不焦慮,都可以健康成長,這就是我想通過《向著明亮那方》傳遞的東西。
時代周報:你提到的“泡泡型動畫”,指的是什么?
王磊:就是說,動畫片的內容跟現實是沒有關系的,都是一些對戰型動畫或者玩具型動畫,真正現實的東西幾乎是沒有的。就目前的市場來看,除了近期上映的國產動畫電影《雄獅少年》,有什么真正展現中國具體某個人、某個場景的動畫嗎?
7個10分鐘的誠意
時代周報:這部影片從有想法到落地,制作過程是怎么樣的?
王磊:有了繪本電影的想法后,我就開始收集繪本版權,并尋找能將繪本改編成動畫的創作者。找了一圈投資人,他們認為這是個沒有IP的動畫,不可能有市場,所以拒絕投資。
與此同時,在制作上,我果斷舍棄了原來所對接的動畫制作公司。我想把真實的感受與細節傳遞給觀眾,工業體系動畫的創作者滿足不了。
很幸運的是,我在2020年遇到了費那奇北京動畫周的成員,費那奇是一個與國際動畫節交流頻繁的國內動畫節展映項目,擁有許多優秀的獨立動畫導演資源。我被這些導演作品中的細節和感受力所震撼了,決定一定要和他們合作,即便是制作預算要大幅增加。當時我就想著,哪怕公司早點關門,也要保證這個片子的質量。
時代周報:早點關門?聽起來挺孤注一擲。
王磊:這只是我的選擇,倒沒有什么苦的,我覺得要做就要做一部好的作品,要做一部盡自己力量去做的一部好作品。假如只是在完成一個有套路的作品,沒什么意義。
時代周報:7個導演分別執導7部短片,統籌起來有什么困難?
王磊:我覺得我們很幸運。費那奇幫我們接洽了導演后,導演們都選擇了他們非常熱愛的繪本,而導演對項目的立意都非常高。在初期溝通中,我們確定了主題、美術風格與故事框架是需要保持的,其它部分可以自由創作。
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當我們對故事的主題有共識后,制作所遇到的挑戰,其實只有時間。組成電影的7個短片,由7個導演的團隊同時進行,最終我們用了1年完成了整個項目。
時代周報:每一條10分鐘的動畫短片,制作都需要花費1年時間?
王磊:電影中《翼娃子的星期天》與《螢火蟲女孩》兩部短片,都是手繪的。同時,與我們導演合作的定格動畫團隊,是全國最專業的定格動畫公司,但即便如此,幾秒鐘的定格動畫也要花一天的時間,這還沒有算返工時間。我們希望給孩子手繪的、有生命力的東西,這些都是要花功夫和心血的。
時代周報:也就是說,如果這部電影用CG動畫技術制作,會更快一些?
王磊:其實是我們根本沒法選擇CG。CG需要建模,在建模以后,片子的篇幅越長、模型就可以被復用得越多,總體成本也就越低。所以除非是為了評獎,CG動畫團隊一般不接短片,因為不劃算。
動畫制作公司都被市場化的邏輯深度熏陶過,他們會質問我們的市場方向,在工業化體系下,他們無法去動用團隊來做我們的短片,他們也許會喜歡這部片子,但是卻承擔不了這個成本。
讓國產動畫電影燃起來
時代周報:基于前面提到的現實,從投入產出比看,《向著明亮那方》從一開始就不被看好,那它的意義是什么?
王磊:一位童書作家在看完電影后對我們說,在過去,上海美術電影廠的老藝術家們,就是在用這種雕琢精品的方式來創作動畫,他很欣慰幾十年后,能有年輕的獨立動畫導演在往這個方向重新出發。
隨著中國在經濟與文化方面實現自信,現在的獨立動畫導演在各方面都超越了過去的動畫創作者,因為他們更自信,更不必為金錢而去創作很多東西,他們擁有更好的美術與技術支撐。
《向著明亮那方》也讓很多人發現,原本更多用來表達導演自我的獨立動畫,也能用來表達更溫暖而普世的題材。當然,這種方式還只是一種探索。
電影上映至今,我們很欣慰地看到,目前豆瓣現有的812條短評,以四星與五星居多;被影片打動的觀眾,紛紛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相關二次創作內容;而影片所反映的留守兒童問題、高度還原的地域風貌以及獨特的藝術手法,也引來相當一部分行業媒體的深入討論。
時代周報:再來聊聊行業吧。你認為,國產動畫電影目前還存在什么問題?
王磊:主要是在創作環境上。因為有幾部成功的動畫電影,資本與行業環境都很浮躁。都想讓一個項目在一定時間內立刻有轟動的票房成果。
行業內普遍覺得好的作品只要有大IP、有強大的CG制作效果,有一句很適合傳播的口號就可以成功。但在我看來,一部動畫電影動人的內核,是沒法用錢砸出來的。
時代周報:在你看來,未來國產動畫電影行業的發展前景如何?
王磊:回顧這些年國產動畫電影的變化,2015年是一個明顯的分界點。過去,中國的動畫電影整體還是好萊塢的追隨者。我們的技術不錯,但是人的創作和故事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一般用好萊塢的方式,來講述我們中國的故事。
但是從2015年的《大圣歸來》開始,到《哪咤之魔童降世》、再到《白蛇》系列以及最近的《雄獅少年》,中國動畫電影已經崛起。我認為,在未來10年,中國動畫電影將會井噴,盡管在情節上可能還會有些瑕疵,但是至少在細節以及內心想法的表達上,年輕一代的動畫人是完全能夠“燃”起來的。
未來,動畫電影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藝術樣式,不會拘泥于神話IP。雖然現在神話IP依舊是熱門題材,但是創作者們應該看到,所有能成為爆款的IP背后,都燃燒著一顆創作的靈魂。《哪吒之魔童降世》能火,核心是因為“我命由我不由天”那句創作者發自內心的吶喊打動了觀眾。未來,越來越多元化的動畫創作者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動畫導演能嶄露頭角。
2020年華語電影大有看頭
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2019年中國內地共生產電影1037部,總票房642.66億,同比增長5.4%。從目前來看,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增長進入到一個平穩階段,很難再會出現之前30%的增長速率。2020年的華語電影片單,從目前的信息來看,題材類型依然豐富多樣,有不少值得期待的重磅作品,比如烏爾善的《封神三部曲》、路陽的《刺殺小說家》等華語重工業特效大片,管虎的戰爭片《八佰》,陳可辛的體育題材電影《李娜》,周星馳的《美人魚2》,田曉鵬導演繼《大圣歸來》之后更具野心的動畫電影《深海》等。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第五代導演有望集體回歸,張藝謀的《一秒鐘》《堅如磐石》《懸崖之上》,陳凱歌的《塵埃里開花》,田壯壯的《鳥鳴嚶嚶》基本都已殺青,三位老同學或將在2020年的大銀幕上同臺競爭。新京報按照電影類型劃分,把2020年將要上映的重要華語片做了簡單的分類,由于多數片子還沒有最終確定檔期,難免百密一疏,僅作為讀者看片的一個參考。
戰爭/歷史
《八佰》
導演:管虎
主演:王千源、歐豪、姜武、張譯、杜淳等
該片原定于2019年7月5日上映,6月25日官方宣布撤檔,之后陸續傳出影片定檔的消息,但遲遲沒有上映。作為管虎導演拍攝的一部戰爭片,該片自籌備以來就備受觀眾期待。影片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為了能夠最真實地再現戰爭場面,劇組一磚一瓦建起占地200畝的建筑,不僅人工開鑿出長達200米、寬50米的蘇州河,還對兩岸建筑進行1:1的實景搭建,整部戲最大場面的群演數量有3000多人,劇組最多的時候有將近2000名化妝師,劇組燈光部門的電線加起來有50公里長,總共歷時230天的拍攝。
《蘭心大劇院》
導演:婁燁
演員:鞏俐、趙又廷等
該片原定2019年12月7日上映,上映當天官方宣布撤檔。電影改編自虹影的小說《上海之死》,故事設定在1941年的上海,圍繞一名女演員展開,她在出演新舞臺劇的同時也在為同盟國收集秘密情報,在發現了日本準備偷襲珍珠港的計劃后,她拒絕分享這一信息。2019年9月,該片曾入圍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影片以真假難辨的戲中戲為結構,話劇《禮拜六小說》在片中貫穿始終,婁燁運用粗糲卻質感十足的黑白影像,“所有色彩都會在影片的黑白影像中呈現”,算是在諜戰題材類型作品上的新嘗試。在片中,鞏俐飾演女明星,同時她也是一位專業果敢的“間諜”,內心世界很復雜。男主角趙又廷在片中飾演一名話劇導演,他表示這是自己從影以來表演空間最大的一次,有一個27分鐘半的長鏡頭。
【其他電影】
《刀尖》導演:高群書
奇幻/冒險
《封神三部曲》
導演:烏爾善
主演:黃渤、費翔、李雪健等
該片是華語電影中首次采取三部連拍模式進行制作的系列電影,該三部曲即將在青島全部殺青。第一部已經定檔2020年暑期上映,后兩部將于2021、2022年上映。從2012年烏爾善導演開始創作故事腳本,到第三部影片上映,整個系列將跨越十年時間,總投資30億,完全按照好萊塢工業制作流程來進行,烏爾善是想打造一部中國版《指環王》。
為此,劇組還請到《指環王》三部曲的制片人巴里·M·奧斯本擔任制作顧問,將拍攝《指環王》三部曲遇到的困難和解決方法分享給《封神三部曲》劇組,包括選擇年輕演員,通過三部曲拍攝讓他們獲得成長,還有電影拍攝結束之后,場景和道具等都會保留下來,做一個博物館類的展覽。另外從《封神三部曲》開發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規劃電影的后產品開發,包括主題樂園、博物館、游戲的合作以及所有的衍生品的開發,在故事開發的同時就已經埋下了這條線。
《刺殺小說家》
導演:路陽
主演:雷佳音、楊冪、董子健等
通過兩部《繡春刀》的錘煉,路陽導演的新作《刺殺小說家》顯示出其創作上更大的野心。該片改編自雙雪濤的同名小說,講述的是父親為尋找失蹤女兒,接下刺殺小說家的任務。同時,小說家筆下的少年復仇的奇幻世界,也正影響著現實世界。因為故事設定,劇組需要打造出兩個截然不同的時空,特別是小說中的“異世界”,充滿了宏大的場景和瑰麗的想象,因此在置景上,城坊、塔樓、房屋都參考了古老而優美的中式建筑群。
影片中有大量的場景和生物需要特效來完成,路陽在籌備這個項目時,對自己提出的要求就是要用一個工業化的標準完整地制作這部影片,劇組使用了16個攝影棚,超4萬平米搭景,花了40天時間,完成了50分鐘的重場戲實時預演片段。
《749局》
導演:陸川
主演:王俊凱、苗苗、鄭愷
2015年的《九層妖塔》口碑遭遇滑鐵盧,但這并沒有影響導演陸川對這個題材的興趣。《749局》又名《749:異族崛起》,由《九層妖塔2》改名而來。陸川早前曾在采訪中提及,749局在歷史上真實存在,是當年科工委下屬的一個專門研究超自然現象的保密單位,陸川軍校畢業后在749部隊工作過,這段經歷后來成了他念念不忘的情結。
為打造這部影片,陸川帶領制作團隊籌備一年零八個月,于2018年10月正式開機。陸川用幾個關鍵詞概括了影片:成長、冒險、動作、少年以及浪漫。片子里能夠體會到他第一次步入情報部隊的感受,以及自己的人生感受和成長。“這是獻給年輕觀眾和他們父輩的電影,獻給內心依然年輕的觀眾的影片。”他還透露,電影其中的一個片段是在中國最大的核工業基地拍攝的。
喜劇
《美人魚2》
導演:周星馳
主演:艾倫、林允
和2016年的《美人魚》一樣,《美人魚2》在開拍前也進行了女演員海選活動。2018年3月,《美人魚2》在深圳開機,林允繼續出演美人魚珊珊一角,而男主角富豪劉軒則由艾倫替換了之前的鄧超。2018年6月,主演林允在微博透露該片已殺青。或許是因為該片特效量特別大,制作周期太長,所以遲遲未能與觀眾見面,2019年春節檔星爺推出了另一部新作《新喜劇之王》。
曾執導《前任》系列的導演田羽生之前也曝光了一些新消息,他在這部影片中擔任聯合導演。他透露,“《美人魚2》的主題仍是講述人魚和人類之間的相處,情節涉及太空、五維空間”。
《美人魚2》劇本的立項顯示,故事涉及一個能任意穿梭太空的“蟲洞計劃”,劉軒因此復出商場,人魚珊珊誤打誤撞成了太空員。很明顯故事充滿了周星馳的天馬行空和無厘頭風格。
文藝/劇情
《一秒鐘》
導演:張藝謀
主演:張譯、劉浩存、范偉
影片講述物質精神匱乏的1970年代,張九聲相信在一盤膠片中有他已經去世的女兒的“一秒鐘”影像。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流浪兒小吉林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聚焦一代人的膠片情懷。故事中融入了張藝謀早期的一些個人經歷,亦是其一貫對社會歷史、文化展開追憶和尋根的風格。
片中張譯飾演男主角張九聲,為了角色他剃了光頭,身形消瘦,178cm的身高,體重只有110斤,新任“謀女郎”劉浩存飾演流浪兒小吉林,她和張譯搭伴而行,在西北大漠戈壁上經歷九死一生。
張藝謀導演這兩年拍片速度驚人,除了《一秒鐘》之外,懸疑犯罪題材《堅如磐石》和諜戰片《懸崖之上》也于2019年殺青,有望2020年上映。
《塵埃里開花》
導演:陳凱歌
主演:劉昊然、陳飛宇、張雪迎、文淇
該片是陳凱歌導演繼2017年執導的《妖貓傳》之后時隔三年的作品,目前影片曝光的信息很少,只有一張2019年7月的開機照,照片中導演陳凱歌,制片人陳紅,攝影師曹郁,還有演員劉昊然、陳飛宇、張雪迎、文淇等。這不是陳飛宇與父親陳凱歌的第一次合作,在2010年陳凱歌導演的《趙氏孤兒》中,陳飛宇飾演少年時期的“王”,而在2017年的《妖貓傳》中陳飛宇擔任導演助理一職。在此之前,劉昊然也與陳凱歌導演有過合作,他在《妖貓傳》中飾演少年白龍,也出演了陳凱歌擔任總導演的《我和我的祖國》。據悉,該片講述了幾個少年在成長歲月中奮發自強,與命運搏斗的故事,故事背景放在1960-1980年間,就是陳凱歌導演的青年時代。
《鳥鳴嚶嚶》
導演:田壯壯
主演:周奇、李宛妲
“第五代”導演的田壯壯從2009年的《狼災記》后,相隔10年執導筒了新作《鳥鳴嚶嚶》。這十年間,他不僅跨界當演員,出演《道士下山》《相愛相親》《后來的我們》等,還擔任監制,為新導演作品《過春天》等保駕護航,此次重回導演位置,令人期待。
《鳥鳴嚶嚶》改編自阿城的小說《樹王》,講述上世紀60年代知識青年在云南種橡膠樹,并與當地農民“肖疙瘩”發生較量的故事。之前影片曝光了一個15秒的宣傳視頻,演員陣容也曝光,曾出演電視劇《小歡喜》的周奇,正在上映的《葉問4》中吳樾的女兒飾演者李宛妲都出演了該片。而網傳曾出演《無名之輩》的章宇飾演男主角肖疙瘩,目前片方還未官宣。
《第一爐香》
導演:許鞍華
主演:馬思純、俞飛鴻、彭于晏
許鞍華導演一直對張愛玲的小說情有獨鐘,早在1984年及1997年,她便分別執導了根據張愛玲小說改編的電影《傾城之戀》和《半生緣》。2019年她三度挑戰張愛玲的小說,又執導了根據張愛玲的《第一爐香》改編的同名電影。
該片講述了上海女孩葛薇龍到香港求學,發現自己被花花公子喬琪喬吸引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馬思純飾演普通的上海女孩子葛薇龍,彭于晏飾演花花公子喬琪喬,俞飛鴻則飾演葛薇龍的姑母梁太太。為了更好地呈現張愛玲筆下的那個時代,許鞍華與編劇王安憶兩人多次實地調研,奔赴港澳地區感受風土人情。此外,該片的幕后團隊也很豪華,杜可風擔任攝影,杜篤之則為影片錄音操刀。
【其他文藝片】
《春江水暖》導演:顧曉剛 《氣球》導演:萬瑪才旦
《蕎麥瘋長》導演:徐展雄 《不浪漫》導演:程耳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導演:賈樟柯 《第十一回》導演:陳建斌
動畫
《深海》
導演:田曉鵬
2015年田曉鵬導演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票房近10億,點燃了國產動畫電影的希望,之后的《大魚海棠》《大護法》再為國產動畫助力,直到去年暑期檔的《哪吒》,一躍占據內地影史票房榜亞軍位置。
在田曉鵬看來,《深海》是他孕育多年的“孩子”,是他一生要做的作品,故事已經在腦海多年,很早之前自己的微博名字就取名叫“深海異客”。該片已經做了近四年,田曉鵬不光想做出一部自己滿意的作品,還想通過這部作品驗證中國動畫創作的方法論。
田曉鵬說,《深海》是一部科幻懸疑片。不同近年來古風盛行的動畫作品,《深海》將用東方美學演繹一個現代背景的奇幻故事,構建了一個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海底世界,講述了一位少女在神秘海底邂逅一段獨特生命旅程的故事。
【其他動畫】
《妙先生》導演:李凌霄
犯罪/懸疑
《風林火山》
導演:麥浚龍
主演:金城武、梁家輝、劉青云、古天樂
該片是導演麥浚龍繼2013年的《僵尸》之后拍的第二部作品。當初拍完《僵尸》,麥浚龍去了威尼斯電影節,因為時差睡不著,他開始創作《風林火山》,一寫就是好幾年。導演為影片樹立了一個很冷的世界,顛覆了傳統警匪片中的典型角色,故事風格上比較灰暗冷酷。影片講述了一場爆炸事件所引發的販毒者與反毒者之間的角力,以及由此所制造出的社會混亂。為了還原香港銅鑼灣1:1的實景,劇組花了3個月的時間,在惠州一家鋼鐵廠內將場景中的店鋪都依照香港真實店鋪購買版權后進行搭建。片中梁家輝飾演一位為警隊服務的心理專家,劉青云飾演警察,古天樂飾演一名殺手,三年沒拍戲的高圓圓這次變身心理醫生,跟希望洗清家族黑歷史的大財團繼承人——金城武談起戀愛。
【其他犯罪懸疑片】
《涉過憤怒的海》導演:曹保平 《風再起時》導演:翁子光
體育/勵志
《李娜》
導演:陳可辛 主演:胡歌等
2014年拍完《親愛的》之后,陳可辛主要在忙兩部戲,都是體育題材,一個是《中國女排》,一個是《李娜》。前者即將于2020年大年初一全國上映,而先殺青的《李娜》從籌備到上映的過程卻十分坎坷。
影片根據網球運動員李娜的自傳《獨自上場》改編,講述李娜從6歲少年時期、運動員時期到退役之后的故事。并通過她的成長,展現時代裹挾的人生傳奇。
該片于2015年7月中旬正式立項,最初計劃于2015年年底開拍,但陳可辛對劇本不滿意,打磨了三年之后才開機,2019年2月21日,影片全部殺青。因為電影講述的是李娜30年來的故事,飾演“李娜”的演員分為童年版、青少年版和成年版三個不同年齡段,全部由新人飾演,2002年出生的美籍華裔女子網球運動員張欣兒飾演青少年李娜。而出演《黑天鵝》的法國演員文森特·卡索飾演李娜的第四任教練、阿根廷人卡洛斯·羅德里格斯,胡歌則飾演李娜的丈夫姜山。
新京報記者 滕朝
哪吒之魔童降世超流浪地球成中國內地票房亞軍,它還能超戰狼2嗎?
8月31日下午,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實時票房邁過45.5億元,超越《流浪地球》,躍升為中國內地影史票房第二,也成為了2019年中國市場最賣座的影片。
此前,《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似乎已預見到了這一天,早在8月29日就在微博表示:“距離超越小破球還有半步之遙!小哪吒,戴上頭盔繼續沖!”并親自手繪漫畫“太空哪吒”,鼓勵《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紀錄。
回到《哪吒》上映之初,幾乎沒有人能預估到它的走勢。畢竟2015年《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的9.56億元票房一度被視為中國動畫電影的天花板。
但良好的口碑以及社交媒體上的熱度,迅速讓這部影片成為暑期檔的第一爆款。隨著該片票房突破10億元、20億元、30億元,各界期待也在不斷調高,甚至有人提出,即便《哪吒》最終取代《戰狼2》,也并非沒有可能。
《哪吒》一飛沖天,為國漫打了漂亮一仗。從制作上看不外乎三點。其一,哪吒是精心創作、精心構思,依靠不拘一格的對傳統的改造而創造出新的形象。其二,影片所塑造的哪吒打破了所謂人們習見的對于哪吒的認知。看似丑陋,其實是符合孩子的可愛,憨厚、狡黠、憨厚?聰慧。其三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哪吒身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性格,與當代年輕人無限貼近。
眼看著《哪吒》成為超乎尋常的爆款,不少電影人尤其是動畫電影人都蠢蠢欲動,期盼借助于這次的熱度分一杯羹。其實,即使是《哪吒》能超越《戰狼2》成為內地票房第一,也不意味著中國電影整體性的質量提升,畢竟《哪吒》完全是一個單兵突進的動畫電影,無法代表一整個類型的沃土。
爆款不是常態,一花獨放也不是春天,中國電影還需要更多精品化、多樣化的作品。
首日票房3.42億刷新紀錄,國慶檔冠軍寶座只坐了3天,姜子牙導演揭秘影片背后……
每經記者:溫夢華 畢媛媛
11億元,這是動畫電影《姜子牙》上映5天交出的成績單。
《姜子牙》也是2020年國慶檔最受爭議的一部影片。剛坐了3天冠軍寶座,被《我和我的家鄉》超車。
不同于《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簡稱《哪吒》)開始時的默默無聞,作為接棒彩條屋“神話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承載著觀眾和國產動畫產業的又一次期待。雖受疫情影響,與春節檔失之交臂,但在《哪吒》證明了國產動畫電影的巨大潛力后,《姜子牙》被認為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哪吒”。
《姜子牙》票房預測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珠玉在前,被比較在所難免。觀眾高期待下,《姜子牙》的壓力不言而喻。“肯定有壓力,但這種壓力不是來源于《哪吒》的好。”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后,導演程騰開始忙了,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他的這天,密密麻麻的行程塞滿了他的一整天。
科班出身的程騰,曾就職于頂級動畫公司美國夢工廠。事實上,不論是作為程騰的第一部長篇作品,還是光線傳媒神話三部曲之一,歷時4年之久的《姜子牙》都意義非凡。決定彩條屋能否繼續穩坐國產動畫電影第一把交椅的,并不是《哪吒》,而是《姜子牙》和之后一系列作品的穩定輸出。
今年6月,曾任彩條屋總裁、CEO的易巧在微博上寫到:“5年間,彩條屋嘗試了各種風格,直到《哪吒》出現,彩條屋已經做了十幾部動畫,超過幾十億票房。于我,困惑卻更大了,動畫的產業時代來臨了嗎?”
從3.42億元創下國產動畫電影單日最高票房紀錄、連續三天領銜國慶檔來看,《姜子牙》并不差于《哪吒》。但從市場認可度來看,打出“8歲兒童不建議”提示、嚴肅主題與合家歡格格不入的《姜子牙》,遭遇口碑兩極分化。盡管如此,業內人士還是肯定地表示,能在短短幾天票房過11億,預示國產動漫新時代的到來。
“票房沒有特別具體的期待數字
當然希望投資方和老板別賠錢”
觀眾對《姜子牙》的期待太高了。
在距離動畫電影《姜子牙》上映還有半個月時,貓眼和燈塔專業版上的想看人數就已累計超過了300萬人。國慶當天,影片開畫僅4小時,《姜子牙》票房便突破2億元。
“肯定是有一點壓力的。雖然盡最大心力做了,但畢竟現在觀眾的期待值還挺高的,而我是那種很希望做得很好的討好型人格,所以還是很想要滿足大家的期待。”談起當下的心情,導演程騰坦言。
無論是觀眾的高期待,還是從春節檔到國慶檔面臨的市場環境變化,《姜子牙》都注定要承受聚光燈下的壓力。但壓力之外,程騰更多的是好奇。“現在想優化也做不到了,當時已經把我們能給的都給了,所以更多是想看看觀眾的反應和反饋是怎樣的。”
作為彩條屋神話系列中的前兩部,《哪吒》憑借50億票房一鳴驚人,《姜子牙》曾作為《哪吒》的彩蛋出現,這讓《姜子牙》不可避免地面臨來自市場的比較。《姜子牙》能否再創票房佳績,成為動畫行業乃至整個電影市場不言而喻的期待。
《姜子牙》上映首日票房刷新紀錄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程騰告訴每經記者:“票房沒有特別具體的(期待),我當然希望投資方和老板別賠錢,在這個情況下,我自己對票房其實沒有特別強的預期;口碑方面,會希望越多人喜歡越好吧。不過,我開始做電影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事實證明,那個擁有強迫癥的姜子牙并不是哪吒,也不需要成為哪吒。如果《哪吒》是幽默青春里的不服輸,那么姜子牙則是中年大叔的叛逆。不同于“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振臂一呼,人到中年,要重新認識這個世界,找到自己的信仰。相比“我命由我不由天”,一句“萬物由己不由神”的叛逆都克制而內斂。
《姜子牙》是程騰的第一部長片。雖然之前《紅領巾俠》《天外有天》兩部短片奠定了程騰的行業地位,但程騰直言,“短片更像自嗨”。在他看來,因為是自己的第一部片子,所以不像成熟導演大體上可以提前預測誰會喜歡誰不喜歡。比起預期,更多的是未知。
程騰制作的短片《天外有天》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科班出身的程騰,有著藝術者的執念和較真,但同時也有著創作者之外的理性和冷靜,畢竟創作者本身和觀眾之間的這座橋梁,程騰自己并沒有走過,藝術性和商業的平衡也是需要他考慮的。
“團隊很尊重我的意見,但有時候創作者閉門造車也不太好。作為導演,有時候還需要有一點點制片人思維,我在創作時,肯定會不由自主地陷入到藝術的執念里,所以還挺需要一個人把我拽出來,告訴我觀眾是什么樣的,讓我更加冷靜地去審視、平衡。彩條屋(《姜子牙》出品方之一)對市場肯定比我了解,我個人挺接受彩條屋來幫我把關市場這部分,不過影片整體,我個人意志主導的比例還比較高。”
哪吒、孫悟空是“天選之子”
姜子牙要做自己的“神”
“在戰后的廢墟之上,姜子牙重新找到了自我……”豆瓣電影中,《姜子牙》的簡介這樣寫道。在程騰的創作者表達中,“姜子牙”的形象本身也是自己想法的影射。
“最核心的精神,就是做自己的神。”對《姜子牙》精神的傳達,程騰的概括就是如此簡單。當初為了追女朋友,程騰成為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2007級的一名學生,期間憑借動畫短片作品《紅領巾俠》“一鳴驚人”,被關注國產動畫的粉絲尊稱為“豆神”。
程騰的封神之作《紅領巾俠》 圖片來源:貓眼專業版
2015年~2016年,正值中國電影井噴時期,創作和資本都注意到了中國這塊新興土壤。而從美國南加大剛畢業的程騰,被招募至美國夢工場,成了一個項目的聯合導演。“說實話我那會兒也沒什么經驗,可能他們就想找一個年輕、有潛力的人過來做聯合導演,主導演則是年齡大一些有經驗的。”程騰透露。
回憶起在夢工場的那段經歷,程騰坦言這段高起點讓他收獲良多,但他心里始終帶有自己的想法:將中國文化和價值觀賦予至好萊塢的作品中。但這樣的想法要真正落地,難度可想而知。
恰恰在2015年底~2016年初,程騰萌生退意的時候,大學指導老師高薇華和彩條屋紛紛向他拋來橄欖枝,從初期磨合到前期探討劇本,大約花了半年多時間后,2016年底,高薇華成為《姜子牙》制片人,程騰則擔任導演。
主創欄中,李煒也是《姜子牙》導演之一,關于二人的分工,程騰向每經記者介紹:“煒哥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二維動畫師,同時也是一個藝術家,他有很好的品味、藝術直覺,更多的是把控影片大的藝術調性。”
在美國時期的程騰 圖片來源:程騰微博
不同于家喻戶曉的“哪吒”,關于“姜子牙”這個形象動畫改編的作品少之又少,程騰笑稱這是挑戰也是空間。“哪吒很有性格,也有著鮮明的與社會價值觀所對抗的東西,他的原型就很有勁;但姜子牙在原著《封神演義》中,就屬于智者,像個工具人。往好的地方說,給我的空間還挺大,但壞處是姜子牙的個性沒有質的飛躍。”
雖然是做動畫,但程騰仍努力放入了讓現代觀眾能夠共情或者映射當下社會的元素。“姜子牙和哪吒、孫悟空有個特別不一樣的地方,后兩個是‘天選之子’,但姜子牙的起點就是普通的凡人,他屬于自己一步一步修煉,最后成為一個很厲害的眾神之長,建立起自己的信仰。”
這讓程騰代入到自己從大學步入社會,以及從中國去美國的時光,經歷種種價值觀、文化的碰撞,程騰一度認知失調,從前相信、堅信的信仰面臨崩塌,迷茫過、痛苦過,最終找到自己內心的答案。
“這是我想著重賦予姜子牙的東西。你應該更加去相信自己真正相信的東西,‘神’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個身份。做自己的神是讓你找到真實的自己以及所信仰的最特別的東西。”
彩條屋10部動畫電影斬獲票房近70億
探索中國動畫觀眾邊界
在外界看來,《姜子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動畫大電影,無論是定檔春節檔亦或國慶檔,都是重磅檔期,背后出品方光線傳媒對《姜子牙》的期待也不言而喻。
每經記者了解到,《姜子牙》由光線傳媒主投以及獨家發行,中傳合道則是影片核心的承制方,負責電影前中期的品控,公司規模大約為30~40人。啟信寶顯示,中傳合道由高薇華控股,其個人持股比例為70%,剩下的30%股權為彩條屋影業投資。也就是說,中傳合道是光線傳媒旗下專門從事動漫相關業務的子公司彩條屋布局中的一環。
隨著2019年《哪吒》以超過50億元票房成為年度票房總冠軍,光線傳媒的“神話三部曲”被觀眾寄予厚望。據程騰介紹:“《姜子牙》和《哪吒》基本上是同時開始的,二者都是獨立進行的,因為我們想做這個題材,得到了彩條屋的支持。《哪吒》《鳳凰》也都是封神、山海經題材的作品。”
圖片來源:電影姜子牙官方微博
在國產動漫領域,光線傳媒主控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大魚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都是口碑和商業化領域成功的作品。其曾在公司財報中表示:“動漫業務,是其在橫向領域內優勢最明顯的業務板塊,也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業務板塊之一。”
早在2015年,光線傳媒就成立彩條屋影業,正式布局動漫產業。5年時間里,光線傳媒及彩條屋已投資了包括十月文化、彼岸天、可可豆動畫、玄機科技等20余家國內動漫產業鏈上下游公司。而《哪吒》的成功開始讓光線傳媒動漫布局進入收獲期。數據顯示,2019年彩條屋為光線傳媒貢獻了1.12億元的凈利潤。據每經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至今,彩條屋出品的動畫電影共10部,累計票房達近7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姜子牙》打出了“8歲以下兒童不建議”的溫馨提示,但事實上早在《大世界》《大護法》時,彩條屋就在不斷探索中國動畫電影的觀眾邊界,嘗試兼容更多的電影觀眾。
“從創作者角度,首先一開始我沒有把《姜子牙》就定義為成人動畫來做,我還是希望能夠兼容更多的觀眾。我做電影的初衷就是希望我的電影能兼容各個年齡層、各個地域的觀眾。”程騰告訴每經記者。
在他看來,可能中國早期的動畫稍微缺少一點對青少年的兼容,它更多包含的是低幼觀眾。“現在我希望以此為基礎,盡量多地向上兼容一些。我覺得餃子(《哪吒》導演)應該也是在做相關的想法,不過我沒跟他直接交流過。”
采訪中,談起當下的中國動畫電影市場,早在多年前就投身動畫電影又親歷《哪吒》爆火的程騰坦言,資金并不是欠缺的問題,反而是《哪吒》讓很多之前不關注動畫的人群開始看動畫。
《哪吒》的爆火,給《姜子牙》賦予了更高期待 圖片來源:官方海報
在資金到位、核心人才也足夠的情況下,程騰認為,國產動漫相比世界成熟地區的動漫,差距在于技術和整體流程成熟度。“如果能把所有核心人才全部按部就班地碼放在正確位置,就能比較系統地生產出好電影。中國有很多非常厲害的神話故事,只是目前還沒有開發好,沒能夠真正發揚出去。”
“國漫崛起”是近幾年的熱議話題,《哪吒》的爆火出圈,讓更多人看到動漫的前景,業內資深人士甚至表示:動漫新時代真正來臨了!“我不知道現在行業是不是處在所謂的黃金時期或者春天,但我覺得中國動畫整體肯定在往上變好,所有的從業者也都有了精氣神。”程騰直言。
國產動畫從業者都在默默耕耘,例如,在B站熱門的動畫《霧山五行》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寫了幾十萬字的《姜子牙過失錄》
都是自我反省
每經記者:任何一部作品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割舍,在《姜子牙》中你有哪些割舍的事情?
程騰:最簡單的比如像剪戲。一開始我們想講的故事也挺多,第一版劇本出來我記得大概150頁,按編劇的經驗來說,一般是劇本多少頁,最后電影就是多少分鐘,所以我們150頁其實就很長,尤其是我畫分鏡的時候又放飛自我,畫出來了170~180分鐘的故事,所以就不得不剪戲(指故事版刪減)。
其實每一場戲可能都有它好看的地方,或者是它的功能,這種時候對于沒有那么有趣的地方就只能割舍掉,當時感覺就像抱著殺孩子的心情,這可能是我覺得比較大的割舍。
每經記者:當你陷入創作的執念中時,除了外界的人拉你一把,你自己是怎樣來調整自己的?
程騰:可能是我自己的一項個人能力,我雖然睡得不多,但每次一覺醒來都能把自己洗腦成一個普通觀眾,所以經常是我前一天晚上熬夜熬到很晚,作為創作者做出一段東西,當時我不去評估它好不好,我得先睡一覺,第二天起來才能知道它好不好。但結果往往就是第二天醒來后,可能會把前天晚上三四個小時的工作量全都給剪掉了。
程騰接受每經記者專訪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韓陽 攝
每經記者:你平均每天工作多長時間?
程騰:說不清,前期隨緣,有的時候可以持續好長時間基本不睡覺;到了中期工作比較密集的時候,每天大概睡三四個小時。
每經記者:今年上半年主要在做哪些工作?有沒有對動畫產業有一些新的思考?
程騰:我一直都在思考。今年上半年我一直在做的事情是在反思《姜子牙》里我能做得更好的地方。因為我是處女座,我特別喜歡去檢討,我主要是把我的檢討做分類整理。在《姜子牙》最后一年我其實寫過一份《姜子牙過失錄》,大概寫了幾十萬字,大大小小的事情整理了一個文件夾,自我反省。
每經記者:現在往回看,你覺得動畫給你的人生帶來了什么?
程鵬:動畫給我帶來了很多東西。可能帶給我最大的一個好處就是讓我有一個比較好的表達出口,有機會讓很多人聽到看到,這就是創作者的幸福。
記者手記:
中國動畫需要“爆款”鼓舞信心
也需要觀眾給予試錯的機會
國慶檔開畫第四天,動畫電影《姜子牙》保持的票房冠軍被超越。但4天超10億的成績放在整個中國動畫電影中依然不俗。
主題嚴肅的《姜子牙》與“各家歡”的《哪吒》是完全不同的風格和受眾。但在過去一年與《哪吒》過度捆綁營銷帶來的“錯位期待”中,眾多非核心受眾強烈反彈,加之超高的前作標桿,豆瓣7分的《姜子牙》很難被客觀評價。
《姜子牙》并不完美。但不否認,它是中國動畫電影的又一次大膽試驗:工業流程的嘗試,視覺美學塑造的嘗試,以及做一部真正屬于中國動畫的嘗試。
從2015年彩條屋跑馬圈地的投資布局,到《大圣歸來》《哪吒》相繼取得巨大成功,中國動畫電影正在一步一步向上。
從莽荒時代走來的每一部中國動畫,它們邁出的每一小步都會讓國產動畫向著產業時代前進一大步。
《姜子牙》不是《哪吒》,也不需要成為下一個《哪吒》。而程騰作為青年導演,執導的第一部動畫長片,豆瓣評分就高達7分,已屬難能可貴。
中國動畫電影需要“爆款”鼓舞信心,但同樣也需要給予“每一位堅持并堅守的動畫人”試錯的機會。
記者:溫夢華 畢媛媛
編輯:董興生
視覺:帥靈茜
排版:董興生 牟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