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開心水族箱太陽魚(太陽魚,既能下油鍋又可上餐桌,這樣的入侵物種會泛濫成災嗎?)

導讀開心水族箱太陽魚文章列表:1、太陽魚,既能下油鍋又可上餐桌,這樣的入侵物種會泛濫成災嗎?2、魚缸培養綠藻,金魚開心到翻滾,分析魚缸長出綠色地毯的原因3、個頭小、咬鉤兇,釣著簡單

開心水族箱太陽魚文章列表:

開心水族箱太陽魚(太陽魚,既能下油鍋又可上餐桌,這樣的入侵物種會泛濫成災嗎?)

太陽魚,既能下油鍋又可上餐桌,這樣的入侵物種會泛濫成災嗎?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松養魚!

關于太陽魚的諸多故事,在網上已經流傳已久了,主要牽扯到的就是一個入侵物種,能不能泛濫成災的問題。

我們國人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實際上很簡單,只要是可以下的油鍋、上的餐桌的入侵物種,它們在我國,都不會泛濫成災的。

什么小龍蝦、鯉魚,甚至于蝗蟲等物,有的尚未入境,人們已經在考慮各種吃法了,更何況幾條小小的太陽魚乎?

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那可是,吃著自己打來的野味長大的

像養魚老道這種七零后,小時候就是扛著一桿氣槍,漫山遍野打獵的主。

什么蟋蟀、蛐蛐、蚱蜢、青蛙、螳螂、麻雀、野鴨、野雞啥的,全部都吃過,那是根本不用購買的,也不存在什么環境污染問題或者二道販子售賣等,用現在的名詞,那應該叫做野采。

野外作業,也不用添加什么作料,一把干草、幾棵枯柴,加上一個鐵絲網,兜里再揣個洋火,小孩子嘛,有的烤熟了,有的半生不熟,那就可以開吃了,簡直就是野人般的生活。

到了暑假,架起小船、搖起漿,就可以下海作業啦,不是釣魚、是網魚,捕撈一種長相極其類似于鲅魚的燕魚,它們是可以在海面上滑翔的飛魚,遇到魚群多的時候,有的魚,自己都能跳到船艙里,晚上它們會追著船上的燈光走,汽燈。

所以說,中國人對付吃,從古至今都是絕對有一套的。

不像鄰國還有某些賴皮國,連個太陽魚和錦鯉都收拾不了,還整天在那里想三想四的,妄想稱霸世界,簡直幼稚的像條魚:翻車魚,瞧他那熊樣,傻不拉幾的。

太陽魚的原產地在哪里,有何基本習性?

太陽魚是屬于鱸形目太陽魚科的魚類,它們原產于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美洲中南部也有分布。

成魚的體長,由于品種不同,一般在20到40厘米左右,這個個體,對于我國的一些小型原生魚來說,不能不是一種傷害。

但是上餐桌的個頭,正好不大不小。

太陽魚大多數都擁有比較出眾的、極為艷麗的體色,它們的身上布滿了各色的斑紋,從外貌、體型上看,有些類似于羅非魚,但它們的顏值比羅非魚還是要高一些的。

太陽魚有一大特點,就是在它們的鰓蓋后面,有一個標志性的黑色耳狀軟膜,根據具體的種類不同,軟膜的顏色也不太一樣。

太陽魚屬于溫水性魚類,它們在一度以上和三十八度之間幾乎都能存活,可以說相當的皮實,也不太懼怕水質污穢。

如果作為觀賞魚飼養的話,有些太陽魚還是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的,比如說藍鰓太陽魚,我們可以將溫度控制在20度以上,這樣它們的發色會更好,酸堿度中性、偏軟點也行,喂食紅蟲、魚蟲、飼料、小魚蝦等都是可以,它們也吃水生植物、和小型軟體動物。

引進國內,雖有多地發現,但是并未泛濫成災

1999年,綠太陽魚作為一種觀賞魚和游釣用魚,被引進到國內,經過了幾年的發展以后,它們開始入侵我國很多的湖泊和河流。

之后在四川、大別山等地,多處發現過太陽魚的蹤影,雖然它們的繁殖力和適應力都比較強悍,還有吞噬各種原生魚魚卵的習慣,甚至一度威脅到當地原生魚的繁衍與發展。

但是,由于我國的人口眾多,大部分地區都有吃魚的習慣,所以太陽魚想在國內泛濫,還是有不小難度的。

再者,我國的中大型猛魚也都不是吃素的,包括了黑魚、鱤魚、狗魚、鱖魚等等諸多品種,別讓它們碰到太陽魚,否則的話,太陽魚也只有靠數量取勝,偶有一些小雜碎,也就直接被收拾掉了,還有就是,北方極度寒冷的天氣,也并不適合太陽魚的生存,到了冬季也就玩完了。

鄰國的結局并不美妙,心情也不美麗

早在1960年,日本明仁天皇訪問美國時,帶回一些太陽魚,把它們養在宮里,是王室們專享的一種觀賞魚。

后來自然而然的就流放到河里,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現在的太陽魚已經成為了,讓日本人很是頭疼的一個入侵物種。

它們的繁殖速度相當驚人,不但喜歡吃魚卵、各種原生小魚苗也是一并吞下,很快就迅速侵占了日本的各個河流湖泊,嚴重影響到日本很多原生魚的生存和發展。

日本方面曾經也號召過民眾捕捉、電魚和開始食用太陽魚,但最終也沒有帶來什么實質性的進展,目前的情況仍不容樂觀,不是下水道就可以養錦鯉嗎?干脆飼養太陽魚得了,它們也是可以用來欣賞的嘛。

據傳,太陽魚的營養價值極高,既可飼養也能吃,就是堅決別放生

太陽魚如果作為觀賞魚來說,它們的飼養難度是比較低的,關鍵是冬季基本不用加溫,室內溫度只要是零度以上,它們也凍不死的,可以成群飼養,對于養魚新手倒是很合適。

長大后,雖然會有一定的打斗性,可能在魚缸內產生缸霸。

不過,據傳,它們的肉質絕對鮮美,體內有17種氨基酸,營養價值超高、超高、超高啊。

所以說,群養是可以用來欣賞的,缸霸是可以直接用來吃的,至于說,選擇何種吃法?這就要看我們個人的廚藝了。

這個東西不像清道夫,國人幾乎沒有愛吃的,主要是它們的顏值太低,即使在魚缸里飼養,很多人也對它們表示厭惡,太陽魚就不一樣了,那可是色香味俱全啊,吃起來還蠻有感情的。

唯獨一條,切記不要放生。

好東西要留著自己慢慢吃,不要隨意扔到野外,再讓他人分享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魚缸培養綠藻,金魚開心到翻滾,分析魚缸長出綠色地毯的原因

大家好,歡迎來到一二水族。

我家有個魚缸,養了2條金魚,之前長時間沒有整理,長出很多褐藻,我用刮藻刀清除之后,又進行了大量換水,我當初叫它崩潰式換水法,不過,觀賞魚很堅強,都挺過來了,而且魚缸底部還長出了一層綠藻。

我的魚缸是怎么長出綠藻的呢?其實,這是個意外,我并沒有刻意養殖綠藻,下面咱們分析一下魚缸環境,也許能找出綠藻生長的原因。

第一,首先魚缸要有健全的硝化系統,可以將魚食,魚糞,分解出來的有毒物質氨,轉化為無害的硝酸鹽。

第二,魚缸擺放的位置靠近窗戶,太陽的散射光可以照射進來,這種條件,對很多觀賞魚玩家是一種困擾,但是,對金魚缸還是有好處的,可以促進綠藻的生長。

第三,最近喂食量有些大,以前一周可能不喂一次,我最近每天喂食兩次。

第四,魚缸燈照明時間加長,以前幾乎沒開過燈,現在每天開燈大概14個小時。

其實,我魚缸的硝化系統一直很好,魚缸的位置也沒有改變,是靠近窗戶的,準確的說,魚缸出現了3種變化,首先是褐藻沒有了,其次喂食量加大了,最后是魚缸燈打開了,并且保持14小時左右。

你感覺魚缸里面的綠藻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個頭小、咬鉤兇,釣著簡單手感又好,淺談如何作釣太陽魚

每次說到太陽魚很多人都會下意識地聯想到羅非魚,確實,這兩種魚長得很像,如果不熟悉或不仔細看很難在第一時間分辨出來。記得我第一次釣到這種魚也以為是羅非,大概是因為我老家這邊的自然水域沒有這兩種魚吧,羅非只能在黑坑見到,太陽魚則更少,偶爾在一些收費垂釣的水庫能夠看見。

太陽魚雖然外形和羅非相似,但比羅非要漂亮一些,大多數太陽魚身上都是色彩斑斕的,特別在陽光下很是惹人喜愛,放在魚缸里作觀賞魚極好。另外,雖然我們這邊的自然水域沒有這兩種魚,但在其他地方包括一些收費的黑坑、水庫里我有釣過,我個人的理解是太陽魚更貪吃、更好釣一些。羅非的話要看體型,小羅非成群鬧窩非常厲害,殺傷力比白條大軍還強,但到了一定個體以后就不那么好釣了,至少我在黑坑釣一些四五斤的大非時就有這樣的感覺,而且口也不是特別猛。而太陽魚還是挺好釣的,餌料釣法方面都不復雜,和其他釣友聊起這種魚,他們甚至直言這就是個“傻子魚”,怎么釣都行。當然了,說什么釣都行,那是因為自己釣過所以熟悉,對于沒釣過的人還是需要掌握一些基礎的知識,像黃辣丁也被戲稱為傻子魚,但你沒有選對時間和釣位,還是容易空軍。

言歸正傳咱們來系統地說說太陽魚的釣法,文章總體為三部分:

1、太陽魚的基本習性

2、黑坑釣太陽魚如何選擇釣位

3、垂釣太陽魚我們在釣法和用餌上有哪些講究

在自然水域作釣,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慢慢地摸索總能找到最佳的釣法,但去一些收費的水域總是不能毫無準備地下竿,多少得有個方向。這里我只談自己對池釣太陽魚的一些看法,歡迎各位釣友補充、指正。

想釣好一種魚一定要先了解它,關于太陽魚的基本習性介紹

咱不是魚類研究專家,在垂釣方法上倒還可以自己摸索總結,但一些專業知識肯定是不清楚的,只能通過查閱一些資料,大家如果想完全地、更好地了解這種魚,可以去問問度娘或者翻翻書籍,我呢這里只說一些對垂釣有關的知識。首先太陽魚并不是本土魚種,是一種入侵魚,這一點在之前一篇文章里也有說過,不過相比其他入侵魚種它可能算入侵比較失敗的一種。因為一方面它刺少、肉多、還比較鮮美,另一方面貪吃、不挑食、特別好釣,所以基本上有多少釣多少,釣多少吃多少。

太陽魚原產于美國南部及墨西哥北部的淡水水域中,是一種小體型魚種,成魚體長在24~40公分,一般就一二兩大,較大體型也就三四斤,不過我沒見過大的。在外形方面就不做過多描述了,可以參考羅非魚,形狀大致一樣,只不過太陽魚色彩更絢麗多樣、最大的區別是就是鰓蓋后面有一個黑色形似耳狀的軟膜。這些在百科上都有,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查閱一下。

我們釣魚人需要關注的、比較重要的幾個方面:

1、太陽魚適應水溫的能力是比較強的,1~38℃均可存活,在我國南方地區可以順利越冬。但需要注意的是“可存活”不代表“會進食”,像鯉魚草魚這類魚種適應水溫能力也挺強,一二度一樣死不了,但水溫低它活性就差了,活性差就不會進食。太陽魚也是這個道理,一般是天氣熱會比較好釣,氣溫高、水溫高覓食的積極性就越強。

2、太陽魚是中上層魚類,食性較雜主要以浮游生物以及水生昆蟲為食,也會吃小魚小蝦和一些軟體動物。在釣法上,我們除了手桿可以作釣之外,路亞也是可以的(有些地方甚至路亞太陽魚比用手桿作釣更常見),因為它咬鉤比較兇猛、攻擊性強。手竿作釣的話,雖然它是中上層魚,釣浮釣底都可以,但我去釣的一些黑坑如果有太陽魚那基本都是偏混養,所以為了兼顧其他魚我幾乎都是以釣底為主。

黑坑釣太陽魚如何選擇釣位

黑坑作釣和水庫、江河甚至家養魚塘是不一樣的,但經常玩黑坑的釣友可以拿出釣其它養殖魚的套路去對付太陽魚,因為養殖魚有些習性會比較類似,在釣法上可以借鑒。比如說正釣的話咱們還是主選淺一點的釣位,相信釣鯉魚鯽魚也是這樣的,選擇好淺水的釣位后,魚竿只要2.7、3.6就可以了,最長也就是用到3.9,再往上沒有必要,而且釣起來又累,太陽魚一來就是一群,只有竿短而硬,才能快速地操作。

等正釣結束以后的第二場、第三場甚至第四場,通常性像其他魚會遠離近岸、跑到魚塘中間的深水區,尤其是一些老滑魚更加明顯,那些缺氧、身體狀況不太好的魚則會懸浮在水面上、靠近下風口的淺水區。但太陽魚我認為即使偷驢也不需要釣的很遠,相反在有些環境比較特殊的黑坑,太陽魚還會主動跑到岸邊,比如近岸的水邊有一些水草,像一些樓板、竹排能夠延伸到水面形成遮陰區的地方太陽魚也會去,特別在光照強、水溫高的時候。那釣遠行不行呢?當然也是可以的,像增氧泵附近的位置,不論釣什么魚、什么時候釣,我認為都應該納入咱們的選擇對象中。

垂釣太陽魚我們在釣法和用餌上有哪些講究

先說餌料吧,雖說太陽魚是雜食,但攻擊性還是蠻強的,對于這種比較兇猛、咬鉤比較狠的魚種,我個人認為開腥餌通常不會差到哪里去,像現在這種水溫還不是很高的季節,甚至可以用到濃腥,咱們可以以高蛋白的蝦粉腥或魚粉腥類餌料為主,配合一些麩類或小麥胚芽類餌料,最后再加狀態粉調節一下就行了。

釣太陽魚時,商品餌的配置要比其他魚簡單很多,不要去講究配方,像我之前去我們這的黑坑釣,就是錦龍爆釣(腥香味) 四號鯽 新四季。沒有什么搭配原則,剛好看到手邊有這些就直接加了,只是大方向偏腥而已,在開好餌料后我又在上面薄薄地撒了一層赤尾青,這個東西是鮮腥的,我認為在水溫不高、魚吃口不強的時候挺好用。

那么天熱了、水更肥了、常規該用香餌了,咱釣太陽魚該怎么開餌呢?

用香它也會吃,只要進窩就會吃,或者你可以用顆粒粉為主料、搭配一些植物蛋白類的餌料,像大鯽終結者、鯽魚套餐之類的,反正就是天熱釣鯽魚的這種思路吧,當然這只是我的淺見。

如果釣場沒有禁止活餌,那么我覺得蚯蚓還是要帶,不管哪個季節作釣我覺得活餌本身的誘惑性就比商品餌強,除非魚多、口好,你想釣得快。打窩的話,帶顆粒的窩料或者用小雞飼料都行,打點散炮也可以。

關于釣法如何選擇:

我自己都是以釣底為主,黑坑就是短身長尾的棗核漂,調高釣低,然后配合長子線,讓它可以顯示更多行程上的魚口,同時誘魚的范圍也會增大一些。在中后期的偷驢,太陽魚的數量少了,垂釣的難度就會增加,并不是說它不吃餌,難點在于魚更加分散、進窩的概率變小。這個時候,如果你所在的釣場不限制走釣,我覺得可以弄根短桿、掛上蚯蚓,在魚塘四周的邊邊角角試一試,像我前面提到的如果岸邊有水草、有延伸到水面的臺板,都可以甩兩竿。

操作手法:

餌料到底后如若沒口,輕輕向上抬動桿稍,讓餌上升一段距離再自然落下,這種“扎蛤蟆”釣法,在釣其他魚時也經常用。或者還有一種操控手法是,沿著邊慢慢地拖動釣餌,拖一下停一停或者拖一下抖一抖。如果附近有太陽魚,就會跑過來吃,我們以前黑坑釣鱸魚也是這么玩。

有些人也會按照這兩種方法作釣,但效果很一般,實際上就是有些地方沒注意。比如說你要釣岸邊的某個點,不要直接站在那里然后將釣餌往腳邊丟,可能在你走過去的時候魚已經被嚇跑了,最好是能夠斜拋。另外,咱們一定不能死守等魚來,餌料丟下去要多抖一抖,如果沒有直接換下一個地方。

老板不允許端著魚竿亂跑咋辦?那就坐在釣位上前后來回地釣,你可以在竿尖位置或者支架頂端附近位置打點顆粒、抽兩竿散炮,先正常釣窩,沒口就釣近,釣近時操作手法就是上面那個。你也可以選擇釣窩邊,即釣窩子前后左右半徑大約在50cm的范圍,有的時候釣窩邊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后關于釣太陽魚補充兩點比較重要的事:

1、線組、魚鉤不需要用得太細,我釣三四兩的太陽魚,用到2 1.2的線,六七號的伊豆、2克吃鉛的浮漂,照樣釣得不錯,只不過我們在抓口的時候需要注意,寧可多放、也不要過早起桿,當你看見浮漂出現小頂頓、陰漂等想抓又不想抓的口時,那就別抓,正常來說后面肯定還會有動作,除非它不想吃。你要是選擇放口了,那么起桿后它理論上是吃的挺深的,甚至可能深喉,此時別硬拔魚線,要借助脫鉤器。如果線細、漂靈敏,有口直接抓,很有可能指鉤住一點點,建議不要生拉硬拽,很容易導致回魚時脫鉤,有些甚至魚都沒露面就脫鉤了。

2、太陽魚和羅非魚一樣,背上有一排刺,咱們在抓魚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要抓肚子最好能夠裹上毛巾去操作,這樣能夠更安全一些。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后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翻車魚真的翻車了,長得蠢人人欺負,只能多繁殖保證不被淘汰

有一種海洋動物,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目標,大家爭論的焦點也很奇怪,不是議論它有多么英勇神武,反而一直在爭論:如此荒謬的生物應不應該生活在地球上?

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地球上最無助的翻車魚吧!

體型巨大,長相奇特

曾有人這么形容翻車魚:它像一個宇宙餐盤,一定是上帝在某一天洗碗的時候不小心掉了下來,于是才有了這樣荒謬的生物。

的確,翻車魚外形很奇特,如同短半截的子彈頭,除了巨大的圓圓的腦袋,長有對稱的背鰭和臀鰭,鰭呈鐮刀狀,和鯊魚類似,因此當翻車魚浮游在海水表面的時候,經常會被認錯。翻車魚沒有尾鰭,尾部小小的突出部分是由背鰭和臀鰭延伸后生長的假尾鰭。

長相奇特,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是一種巨型生物。

翻車魚是吉尼斯世界紀錄中最重、最多產的多骨魚,最大的重達3噸,體長可達5米,在一家水族館曾飼養過一只翻車魚,在14個月的時間里體重增加了360千克,導致偌大的水族箱都無法容納它,最后不得不用直升機空運出去,放回海洋。

綽號很多也很有趣

翻車魚的學名為翻車鲀,翻車魚是我們中國起的外號,因為它喜歡側翻漂浮在海面上,因此得名。

它還有很多好玩的名字:

頭魚:翻車鲀身體大部分是頭,沒有尾鰭,得名Schwimmenderkopf,意思就是“會游泳的頭”;

太陽魚:翻車鲀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恒溫動物,喜歡到水面曬太陽,因此得名;

月亮魚:身體圓潤,夜間自帶光點,如同倒影在海里的月亮。

有點蠢,完全靠多產而未滅絕

很多人都覺得翻車魚很蠢,這其實也不是什么誤會,而是事實。

首先外形看起來就憨憨的,再加上無法閉合的嘴巴,總給人一種很困惑的表情;

其次,雖然說是魚,但它的游泳技術很差,反應遲鈍,即使在衣食無憂的水族館,被喂養時,由于速度慢,也爭不過其他動物,需要飼養員單獨開小灶。在野外,翻車魚最喜歡吃水母,因為水母同樣笨拙;

最重要的是,容易被捕捉。翻車魚喜歡漂浮在水面,因此人們根本不需要花心思去深海捕撈,等著它上岸即可。除了人類威脅,海洋里的其他動物也會出來欺負翻車魚,海獅海豹總會追上行動緩慢的翻車魚,狠狠咬上一口,翻車魚根本沒有其他辦法,只能任由捕食者吞噬自己。

如此沒用的翻車魚,為什么至今沒有被滅絕呢?

這其實要歸功于翻車魚的多產,它是海洋中產卵數最多的魚,可達3億顆。像這樣防御機制弱的生物,為了生存,就只能通過多產來實現了。

看到這里,很多人會認為,翻車魚似乎真的沒有什么存在價值。然而事實上,每一種生物都其閃光點,只是你沒看到。

例如,翻車魚是沒有魚鰾的,深潛完全是依靠了大頭的重量;

翻車魚是海洋醫生,有研究證明,它會分泌一種物質,可以幫其他魚療傷;

不僅如此,行動遲緩的翻車魚也是多種寄生物的完美宿主。據統計,翻車魚的皮膚上的寄生物可達50多種,有時會漂浮在水面上,吸引鳥類來清理這些寄生蟲,有時也會躍出水面3米高,通過拍打海水來趕走寄生蟲。

最后

不可否認,翻車魚是有些愚蠢的,但因此來決定它是否應該存在地球上,難免有些刻薄,不管怎樣,翻車魚都在竭盡所能生存。

人類在它們的生存道路上也設置了多重障礙,它們經常被人類的漁網鉤住而死亡,也會因為塑料袋像水母,一口吞下窒息而死,它的生存真的太難了。

魚病治療不用藥,自然療法很有效!

家里的觀賞魚病了就需要治療,魚友們為治療魚病準備了不少魚藥,分缸藥浴、注射、吞服、涂抹。一番折騰下來,即便最后魚病治好了,魚兒也被折磨的只剩半條命了。

主要原因就是藥物都有副作用,殺滅病菌的同時,對魚兒本身也會造成傷害。有沒有安全的保守療法呢?當然有,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的治療魚病的方法,希望能給魚友們提供幫助。

1、停止喂食。

魚兒生病后會食欲不振,即便在飼主投喂后有搶食現象,也是一種本能表現,它吃不了多少,也消化不了多少。剩余的餌料或是漂浮在水面,或是沉到缸底,除了污染水質,沒啥毛用。

沒有食欲的魚兒吞下食物后只有少量消化吸收,多余的食物會增加腸道負擔,給羸弱的魚兒造成多余的傷害,且飼水水質的污染更令魚兒的生存雪上加霜。所以給生病的魚兒喂食,除了加重病情之外,沒有一點好作用。

鑒于此,發現魚兒狀態不好后,第一時間停止喂食,是對魚兒最好的保護和治療,清空腸胃對魚兒來說就是減輕負擔,為抵抗疾病打好了基礎。

2、綠水療養。

魚缸里有了病魚,不管是為了觀察,還是為了隔離,分缸飼養都是科學的選擇。很多魚友都有備用缸,可以隨時分缸,但缸里的飼水卻不太注重。在此建議你提前養一缸綠水,作為病魚的療養之所。

取魚缸老水注入小缸,在陽臺或窗臺上曬兩天太陽,飼水就會慢慢變綠,這是因為飼水里綠藻繁殖造成的。綠藻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以及細胞促長因子,營養全面,綠色環保,是病魚療養的最佳所在。

一缸綠水養魚,就像人類生病后喝的小米粥、綠茶、參湯,安全無副作用,療效還相當棒。但也要注意綠藻的繁殖不能太多,放入魚只后應該適當減少光照,甚至可以采取遮擋,讓魚兒處在黑暗當中。

療養期間少量換新水,晚上少量充氧,綠水缸里不用過濾,沒有水流的環境中更利于節省魚兒體力,恢復健康。如果是在冬季,加熱棒是必須的,即便是冷水魚,也要把溫度維持在25度左右。

3、老三樣。

如果沒有綠水,或者不喜歡這種治療方法,那就使用老三樣。老三樣是魚友熟知的魚病治療方法,現就一些細節問題再跟大家探討一番。關于升溫幅度,熱帶魚可以升至接近30度,冷水魚如金魚、錦鯉等不用太高,25度足以,除非是白點病。

關于換水,不建議長時間晾曬自來水,因為隨著氯元素的揮發,水中的細菌也會加快繁殖。不如直接爆氧,大約充氣幾個小時就可以注入魚缸了,要少量緩慢注入,一次不超過總量的四分之一。

關于加鹽,加鹽不能殺菌,只能調節滲透壓,緩解魚兒的壓力,讓它放松下來,所以加鹽量在0.5%左右即可。如果需要高濃度鹽浴,比如超過1%,則時間不能太長,最好在換水前進行,鹽浴后用新水稀釋鹽含量。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編輯整理,轉發引用請注明。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