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能扭轉貧富差距嗎?Fed公布Q2中產階級財富占比創歷史新低
根據聯準會公開資料顯示,美國中產階級(財富規模排名50%–90%的國民)所占的全國財富比例,從1990年代約36%左右,截至2021年第一季結束,已經下降到有紀錄以來的新低28.2%。
但另一方面,最頂尖1%的富人則與之相反。自1990年以來,從擁有美國23.1%的財富,至2021年第一季結束,現在他們控制著美國所有財富的32.1%,也就是財富比例足足增長了9%。
資產自主權的限縮
外媒《Trustnodes》昨(11)日報導指出,造成貧富差距擴大的因素有很多。
一種可能的解釋原因是:非常富有的人們將他們的財富轉換為股票或其他硬資產,例如更能抵御通貨膨脹的房地產;相反的,中產階級大部分的財富來自于收入,但從1970年代以來,他們的實際工資增長率就沒有明顯成長。
從前段圖表中我們也可以發現,經濟衰退(2000年的泡沫或是2008年的次貸危機)期間,富人的財富比例陡然下降,但中產階級的收益幾乎相等。這是因為股票或其他資產往往會立即反應市場狀況,而勞工工資所需的反應時間則較長。
另一個原因,則可能是稅收制度的不公。在美國現行制度下,美國遺產稅的稅率高達40%,但富人卻有許多避稅方法,例如使用信托或捐贈等復雜策略,免稅地向繼承人轉移更多遺產。
此外,中產階級也被排除在參與一些可能有豐富報酬的投資機會。舉例來說,美國為穩定金融體系,于1933年《證券法》中禁止年收入低于10萬美元的人參與新創企業的私募投資,該族群就可能被迫錯過2004年Mark Zuckerberg創辦臉書(Facebook)的投資機會。
“2016年后,美國公布修訂的群眾募資規則:如投資人之年收入或凈資產低于10萬美元,一年內投資金額不得超過2千美元與該投資人年收入(或凈資產)之5%。”
目前美國前五大市值的龍頭科技股: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亞馬遜(Amazon)、Google母公司Alphabet和Facebook,價值高達10兆美元,約占美國GDP的一半。這些公司股價大量的飛漲,主要是在2000年代初的網絡泡沫之后所創造的。
“中產階級在2003年科技熱潮開始時,他們的財富比例反而減少了,因為他們無法像非常富有的人一樣,在早期就以資金參與未來快速發展的科技企業,并在發展后期獲得豐厚的報酬。”
加密貨幣能扭轉現況?
盡管類似的情況也在發生在2017年的首次代幣發行(ICO)浪潮中,例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在2019 年,以違反《證券法》為由,起訴科技公司Kik發起的1億美元ICO。
不過在加密貨幣領域的挖礦、投資或是DeFi市場等,由于目前法規仍未完善,市井小民從一開始就有機會可以參與其中。例如瑞波公司(Ripple)于去年12月遭SEC提告,指瑞波幣(XRP)為未注冊證券,目前全案仍在進行互不相讓的法律攻防戰。
但這也意味著更多不受管制的投資機會,例如民眾若持有加密資產,將有機會可以享受到類似早期投資Facebook公司所帶來的豐厚報酬。
因此,通過加密貨幣釋放人民對財富的自主權,也改變資本結構、讓中產階級能參與更多新創活動,或將有助于解決貧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