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地址(從中國合伙人看中國式股權分配)
中國合伙人地址文章列表:
- 1、從中國合伙人看中國式股權分配
- 2、看過電影中國合伙人嗎?這家公司上演了現實版的劇情
- 3、創業典范鐵三角中國合伙人
- 4、中國合伙人2:一場無聊的狂歡?!
- 5、合伙人制:在中國已經超過1000萬家中小企業主的福音
從中國合伙人看中國式股權分配
《中國合伙人》的電影熱映,有人叫好,說它展現了一群年輕人的激情創業史,堪比一碗創業勵志的心靈雞湯;有人不以為然,認為其沒有展現出公司三位合伙人最深層的思考,卻僅僅用“上市”來代表完美的夢想最終達到人生頂端。當然也有人對此不置可否,因為一部電影實在不足以表達公司創始人關系中更復雜的一面,出此言的正是新東方的精神領袖俞敏洪。
同時,關于中國式合伙的討論也逐漸升溫,比如原型,比如新東方,比如股權分配。盡管導演陳可辛稱《中國合伙人》跟新東方沒有關系,拍的是一個時代。
中國式合伙:不要和最好的朋友合伙開公司
江湖義氣、兄弟情誼往往是中國式人際關系里天然存在的一種元素,然而也正是這種元素,為多數中國式的商業合伙關系埋下決裂伏筆。
從新東方三大佬,到萬通六兄弟,到聯想柳傳志與倪光南,真功夫內斗、國美之爭、曾志偉陳可辛分家等,江湖義氣、不合理的股權設置、利益分配不平衡、合伙人角色轉變、理念沖突、功高蓋主早已成為從“合伙”最終走向“散伙”的魔咒。創業大佬之間的分分合合早已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再回首這些大佬們創業路,路途中布滿著荊棘,但那些恩恩怨怨或許早已消泯。
當然,使得當年這些創業難兄難弟拆伙的原因,大部分圍繞“經營理念不和、利益分配沖突”等話題展開,這也可說是中國比較典型的“創業分離并發癥”。當面臨企業上游與下游的奪權爭利等問題時,兄弟情義往往凌駕了合伙關系。
至于如何選擇合伙人?地產界的思想家、萬通房產董事長馮侖有一番高論:選擇合作伙伴如同選擇終身伴侶。其中最重要的標準是價值觀一定要一致,這和女性用終身大事思維找對象是一樣的。這樣你們可以同甘共苦,一直走下去,可以化解很多危機。
合伙人價值觀一致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當你們分開的時候,也不影響繼續做朋友。找合作伙伴時,要有超出錢的想法,最后掙錢是最理想的,而不是一開始就完全是一個湊合的事兒。如果是你有錢、我有關系,咱倆先對付著弄了,這事兒最后都會掰。
所以找合作伙伴在價值觀方面需要更多的審視,更多的討論,不完全是你有錢、我有關系、他有產品,最后湊合一塊干。這樣短時間可能還好,但是接下來會很麻煩。
商業關系終究是商業關系,必須回到商業經營的層次就事論事。王石第一次跟馮侖見面時,就預言六兄弟早晚要碰到利益沖突,馮侖當時不以為然,直到第一次拆伙前夕,六兄弟之間對于企業經營理念、決策、資源分配的意見沖突不斷,兄弟情義反而成為最難以跨越的一道障礙,“我住在保利大廈1401 房間,潘石屹住樓下,我們很痛苦地討論著,等待著,就像一家人哪個孩子都不敢先說分家,誰先說誰就大逆不道。”
電影只有短短兩小時,必須把復雜的商業現實處理成一個簡單爭議。在《中國合伙人》里,這個爭議變成了究竟要不要到美國股票上市。土鱉青年為了保留自己從一磚一瓦開始創校的成果,認為自己賺的錢沒有理由變成股利,白送給對創校沒有幫助的大眾股東,因此對臭跩海歸極力主張的赴美上市有很大抵觸情緒,甚至增發30%股票給員工,以稀釋其他股東在公司內的話語權,加強自己阻止上市的優勢地位。
中國式股權究竟應該如何分配呢?
網上流傳一篇文章,叫初創企業如何分配股份期權,里面說到硅谷一般原則如下:
1、外聘CEO :5%到8%;
2、副總0.8%到1.3%;
3、一線管理人員0.25%;
4、普通員工 0.1%;
5、外聘董事會董事0.25%;
6、期權總共占公司15%到20%股份。
很明顯,硅谷的分配原則并不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首先,外聘CEO在中國仍不是主流,據統計,2012年,71%的新任CEO為內部提拔。與上一年度相比,內部提拔CEO的比例明顯下降。事實上,2009-2011年間,內部提拔CEO的比例平均為80%。初創企業中,不管是CTO還是CMO,如果只給0.8%到1.3%的股權,估計沒人會跟你合伙。而目前市場的行情是,CTO如果沒10%左右,根本找不到合適的人才,甚至給10%,也未必有適合的人才愿意參與。
那么中國式股權究竟應該如何分配呢?其實原則很簡單,創業者必須明確,誰是公司除創始人之外最重要的人?誰最重要誰就拿最多股份。
如果該公司是產品驅動型團隊,工程師產品經理就應該拿最多股份;如果是業務型,銷售合伙人拿最多;如果是商業模式型,需要前期燒錢的,那會融資的就應該拿最多股份。
產品型團隊最典型的就是網絡游戲。做游戲的,幾乎不用動任何其他心思,完全看產品,產品好,用戶愛玩,渠道會主動來找你聯運。開發游戲,人多了無用,資金多了也無用。把錢砸在辦公室,場面上都無用。反而不如在一個三室兩廳七八個兄弟一起干能成事。彈彈堂的CEO曹凱,在游戲已經過月收入千萬后,還每天工作到12點,看游戲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銷售型團隊往往是要靠客戶訂單才能維持下去。即使是想轉型為產品型團隊,往往前期也是要靠外包才能活下去。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帶來銷售誰就最有價值。厲害的銷售死人都能說成活人,用戶沒有需求也能說出需求,所以銷售型團隊銷售分最多的利益無可厚非。
商業模式型團隊,往往前期要燒錢,且燒錢不止幾百萬,是幾千萬,甚至上億,動輒貨幣單位不是人民幣而是美金的。那團隊中,誰能融錢,誰就應該拿大的利益。舉個例子,一個朋友幫兄弟的互聯網公司在去年資本市場已經很差的情況下從溫州老板手里面募了800萬人民幣,估值咂舌的達到了1個億人民幣,產品甚至都沒上線。兄弟給了他給了15個點股份,不用全職。朋友全職工作仍然是投融資,維護好和溫州投資人的關系。
雖然創業公司股權分配原則這個問題沒有一刀切的解決方案,但是盡可能讓它簡單化,透明化,直接了當,最好未雨綢繆,規劃好如何分配利益。并且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根據企業所需人才不同,需要隨時調配利益。(來源:私募)
看過電影中國合伙人嗎?這家公司上演了現實版的劇情
來源丨喜馬拉雅FM馬紅漫的精品課《馬紅漫的投資日歷》
編輯丨茂言
馬云退休了?
前段時間有一個話題刷屏了,那就是馬云宣布要退休了。到明年9月10號,將會正式辭掉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的身份,由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接任。
明年的9月10號之后,馬云將繼續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的成員,一直到2020年阿里巴巴年度的股東大會。有人說馬云當老師當習慣了,還要繼續當老師,有人說他將會全身心的做慈善等等。拋開這件事情本身,有個制度要給大家做一下全面分享,這個制度叫做合伙人制度。
阿里的合伙人制度
馬云為什么能夠這么瀟灑的說退休就退休呢?主要原因是他和阿里巴巴創始團隊親手建立的合伙人制度。什么叫合伙人制度?就是指公司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合伙人擁有公司,并且分享公司的利潤。合伙人享有企業經營所得,并對經營虧損共同承擔責任。
合伙人制度主要分為業務合伙、事業合伙、股份合伙。當然,一般現實狀況中,結合混合型的合伙制比較多。
以阿里巴巴為例,09年阿里巴巴成立十年的時候,他就建立了合伙人制度。在馬云看來,合伙人制度不只是簡單的人事管理制度,也不是人員的激勵制度,而是維系阿里巴巴生態健康的一整套的決策,是一個人才和治理的統籌安排。
阿里對合伙人有要求,不是說你有錢,或者你做出一定的貢獻就可以。要在阿里工作五年以上,具有優秀的領導能力,而且高度認同公司的文化,對公司發展有過積極性貢獻,而且愿意為公司的文化和使命傳承竭盡全力。
簡單來說,那就是有能力、有貢獻,還得愛阿里。阿里目前共有36位合伙人,其中有兩位只是80后,所以整個阿里的代際傳承體系已經建立起來了。
合伙人制度如何運行
跟國內大部分民營企業習慣大老板說了算情況不同。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并不是擺設,是真正的有合伙人在操作。舉個例子,有人問馬云,說你們買ofo花多少錢呢?馬云琢磨琢磨說,我們可能買了吧,這錢可能不多,這事我還真不太清楚。這是張勇操辦的,他應該更清楚一點。
而且這還不是個案,在公眾看起來影響非常大的阿里去收購,其實并不需要經過馬云,馬云只是36個合伙人之一。這一點在中國企業當中應該是非常難得的。
而且事實上,阿里在進入合伙人時代之后,已經完成了多次交接。比如說2013年陸兆禧接任阿里巴巴集團CEO,15年張勇接任了CEO,16年井賢棟接任了螞蟻金服的CEO ,一年半之后開始當董事長,所以不僅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阿里云等板塊都已經完成過至少一次的管理層交接了。
誰來做中國企業的接班人?
中國的眾多企業,特別民營企業,第一代創始人正在逐漸的老去,接班的問題亟待解決。多數民營企業家選擇讓自己的子女接班,但是二代自己愿意接嗎?在這個背景下,阿里合伙人的制度可以考慮一下。
中國老一代的企業家或許應該考慮放開家族傳承的基本觀點。想想看,如果有一群人死心塌地的,而且又有能力去把自己的企業辦好,雖然不是您的親生骨肉,但是不是也應該成為未來傳承的一個選擇方向,這其實是一個企業家長遠發展的一個眼光。
如何建立人才梯隊?
阿里能做到今天,并不僅僅是他采到的當年互聯網的風口而已,當年跟他同期到互聯網風口的企業多的去了。反而是因為他從最高層到中層,乃至于最基層員工都有一套非常完備的人才體系。
合伙人制度也并不是最高層的36個合伙人自己玩,是從上到下建立的整個人才傳承的系統。根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阿里這種交接不僅出現在CEO層面,只要到總監層級,公司就會要求他為自己的崗位尋找和培養接班人。如果這點都做不好,即使日常業績很好,年終的績效也會大打折扣。
馬云能夠順利交接,是因為他的合伙人制度已經運行很久了,在很多年前就提前做好了內部架構的調整。
如果企業沒有建立好這些傳承的基礎,直接就來搞合伙人制度,說實話不一定是和阿里的案例,也并不是告訴其他人,大家都直接照搬它,更應該要做的是學習,放開那些固有的傳統包袱,用更高的戰略目標去定位企業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從而始終保持企業的活力。
關于主播:
馬紅漫,經濟學博士,國內知名的一線財經評論員。目前主要從事財經新聞的評論分析工作。針對財經新聞評論專業性極強的特點,以讓大眾輕松掌握財經資訊。
《馬紅漫的投資日歷》通過每天5分鐘,沒有五天的精品課程,解讀國內外經濟大事、細說商界企業熱點、點評新興行業板塊,解鎖投資知識點,幫你把握投資時機,掃除各種投資陷阱。
關于喜馬拉雅: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點擊了解更多,立即搶購最低1分購的喜馬拉雅VIP月卡!
創業典范鐵三角中國合伙人
影片簡介(Film synopsis)
《中國合伙人》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我們制作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商業勵志片,由香港導演陳可辛執導,黃曉明、鄧超、佟大為主演。該片于2013年5月17日在中國上映。
講述了“土鱉”黃曉明、“海龜”鄧超和“憤青”佟大為從1980年代到21世紀,時代大變革下,三兄弟為了改變自身命運,創辦英語培訓學校,最終實現“中國式夢想”的故事。
初次看見電影簡介就想到是不是在說新東方的成功故事,電影上影后看見了俞敏洪的博客證實了我的想法,電影劇本出自同是新東方合伙人的徐小平之手,也能更真實的反映出現實,不過俞總否認自己不是那樣的,不過劇中的他還是“二‘的可愛的。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無緣無故的恨,其實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看了電影,明白了不管一個人有多睿智、多么的才華橫溢,但只有加上近乎可怕的勤奮,你才能成功。
越成功的背后越要經歷更多的困苦,為了成功你準備好了嗎?
電影一直在提及夢想,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夢想可以付出很多,現實中那些懷揣出國成才夢的孩子嗎有幾人成就了自己的夢想?
但你的付出就成就了新東方和俞敏洪等人的夢想,而如此成功的卻從沒出過國,多么的諷刺和發人深省!現今社會人們都在為追求名利的夢想而奮斗,劇中臺詞不去追求夢想的人就是害怕失敗,我就沒有夢想,安于平靜就不可以嗎?都在鼓吹成功,好像這才是勵志,人人都成功了你每天去哪買早餐、誰去清理垃圾?
懷舊青春電影的火爆,或許只是因為那都是每個人曾經經歷過的事情,當電影將其放大,而讓我們心靈共鳴和顫動的緣由吧。劇中三位男主角一個鋒芒畢露、一個韜光養晦、大智如愚、還有一個中庸圓滑,三人的組合暗合中國傳統的平衡之道,不知道這是不是所謂中國合伙人的含義,也許正因如此才有了努力后的成功,看了電影想到了曾經的港劇《創世紀》同樣的兄弟情深、創造輝煌,而當面對巨大利益的時候,又有幾人能處之泰然,合理面對?
劇末主人公們提及只有做了上市老總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個人認為這不算勵志,卻是在宣揚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難道只有300平米的別墅、用錢買來的實驗室命名換來的才是所謂的尊重嗎?!
平凡快樂的人們一樣會得到尊重!最后向陳可辛導演致敬,從當年的《甜蜜蜜》喜歡上他的風格,他還是更擅長拍攝人與人之間情感的電影,更細膩、真實,這次的回歸讓人稱贊。
預知更多引人入勝之電影評論和最新電影推薦,請關注微信號:zhongjiangyingping。原創文章,未經作者同意,嚴禁轉載!(小編:想念你的北冰洋)。
中國合伙人2:一場無聊的狂歡?!
在之前的每周新片推薦的時候提過這部電影,歸入到可看范疇。昨日閑來無事便一人去影院觀看,觀后感如下:
影片講述了從九十年代末到當下的近二十年期間,互聯網行業在中國從發軔、發展到行業泡沫再到高速爆發行業成熟的過程。影片選取了三位有代表的行業人物,程序員楚振輝、秦磊和投資人徐順之。影片圍繞楚振輝、秦磊,并以徐順之的視角展現了一個程序員向創業者的蛻變,講述他們三人在互聯網大潮中創業、守業以及行業升級的故事,表現了中國互聯網人的中國精神和民族情懷。他們將成為新時代的中國合伙人,而中國互聯網行業的創業熱血正在繼續生生不息。
先說說好的部分:
一部很勵志的電影。成功創業的背后是要經歷無數挫折打擊后依然能夠堅持自己的夢想。每個角色的性格飽滿,人物情緒刻畫的淋漓精致。結局略微有些倉促,估計是為下部電影做鋪墊。很喜歡王嘉飾演的Shawn,從步入社會青澀的青年成長成一個成功的投資人,將人物細節演繹的十分準確,演技顏值均在線。不愧是網友選出的最佳新人獎的獲得者。期待王嘉的下部電影。
再說說不好的部分:
整部電影就是一場無聊的狂歡!別扯上雷軍了,雷軍如果是這樣的小米絕對不會出現!在他們眼中創業的艱辛只是得不到別人的諒解和尊重?在他們看來兄弟間的情誼真的需要所謂的平等才能體現?電影的錯不能只是演員來背,更多體現在導演和編輯及制片人身上!韓劇《live》《未生》所有的編劇都是從他們身邊取材,從他們生活中真實觀察生活艱難,職場艱辛,創業道路上艱苦,可惜《合伙人2》沒有看到一絲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請問編劇有沒有了解過現代企業組織架構,有沒有了解大股東制,有沒有了解互聯網20年的發展歷程?難道你們以為看看幾篇人物報道,感慨一下創業道路不易就能隨便寫出一份電影劇本嗎?
雖然我個人是蠻喜歡趙立新老師的,但本片中趙老師演的互聯網大佬太油太像混子,就是沒有未來大佬的樣子。最后那段講述,很像史玉柱當年賣腦白金重新起家后的慷慨陳詞(成功了怎么洗都行)。
本片中有大量酒吧舞廳、卡拉OK、桑拿之類場景。難道在編劇的想象中,互聯網大佬未出頭前,就是燈紅酒綠玩嗎?問問雷軍、求伯君甚至史玉柱們,問問比爾·蓋茨、扎克伯格、楊致遠們,是不是這樣?大概導演沉迷這類場景還有一個原因是想以此播放各種懷舊歌曲試圖喚起觀眾的情懷,但硬是用一首一首的歌曲來注水拉長時間真的有意思嗎? 還以互聯網來賣正版電影光盤。編劇是90后、00后,沒淘過碟、租過碟吧? 城管追走鬼男主他們那段,要直接上來就打砸搶才是當時國情(編劇自然也沒看過那些年治安隊和城管粗暴執法的畫面)。天橋一節,要是我來編,追來的就不是城管,而是追著來要買碟的。要知道城管雖然兇,但還真沒這么積極追走鬼九條街,通常沒收、打砸是他們的招數,追是基本不怎么猛追的。愛情線寫著寫著就不見了,女角就是來做綠葉打醬油的。
哎,寫得有點亂,因為槽點真的蠻多的,個人觀點本片是蠻令我失望的。
合伙人制:在中國已經超過1000萬家中小企業主的福音
我們都看到了現在中國的合伙人制企業正“生機盎然”在中國的大江南北發展,這些能讓我們耳熟能詳的企業(阿里、萬科、小米等)采用的合伙人制,現在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規范的合伙人體系,許多中小企業老板也在開始到處尋找合伙人制的相關培訓和資料(備注:請參加小麥人才坊創始人劉陽老師的合伙人4.0課程,能幫助您解決合伙人難題),同時這也讓我們看到,合伙人制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夠拿來就可以使用的,比如說國企和中國的家族式的企業就很難實行嘍。
一、合伙人制與合伙制公司二者等同嗎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感覺中,會認為合伙制公司就是合伙人制,其實這合伙制公司是強調的組織形式,它是建立在法律概念上的,這可能導致了大家容易混淆的根本原因吧。
合伙人制在眾多文字資料上分為無限和有限合伙人制,前者被大家公認為是普通合伙人制(GP);而有限合伙人制(LP)是真正的投資者,但不負責具體經營。相反普通合伙人(GP)有權管理、決定合伙事務,負責帶領團隊,這也是我們常說的“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特點。
GP和LP這兩種形式是在我們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滿足初創企業而衍生出來的新組織模式,二者可以進行互補。
二、中國式合伙人制
在中國的合伙人模式中,在當初我們看到最多的就是培訓機構、律所和會計事務所,這種形式只需要3名或多名成員共同發起,即可成立相應的合伙制公司,從這3中類別和前面講的企業來看,作為一種新的企業組織架構來看,這種模式特別適合IQ密集型的業態,這種模式往往就是對資金的要求不怎么高,而是對合伙人在價值觀方面要求非常高,同時對市場為主導的經營方向,坦承地講,即使遇到各種糾紛的時候,合伙人仍然能夠一起共擔風險。
合伙人制經過1年多的宣傳和眾多大中小企業成功案例(超重量級的企業:阿里、小米、萬科、碧桂園等),開始被廣泛應用,讓眾多的中國中小企業主和初創企業被看好的一種快速成長模式,讓這些企業主有種相見恨晚的心理,相信未來5年甚至以后永遠將會是眾多企業實行的模式之一。小編在網上搜索了一下記錄,到目前為止已經符合合伙人制定義的企業已經超過千萬家規模,只是我們大多數人知道的只是阿里、萬科、小米等等知名企業而已,其實還有許多不知名的或即將出名的合伙人制企業,比如說小麥人才坊正在打造的漢宮養生坊連鎖機構。
三、合伙,需要注意股權分散的風險
從實際的合伙人制的操作中來看,許多適合采用合伙制的公司,在實操的過程中也不見得就能夠順利推行合伙人制,合伙人制的關鍵就在合伙人之間那種心照不宣卻又能夠死死地遵守那種契約之道,在本文結束之前,小編再增加這一點內容,以示提醒想做合伙制的企業注意這一條。
合伙人制,除了現在在中國有千萬家之外,相信在未來5年、10年之后,將會超過億家像阿里、萬科這樣的合伙人企業存在,我們將拭目以待。
作者:合伙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