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忠實玩家的底力!四海兄弟開發了15年MOD泰坦尼克新演示)
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文章列表:
- 1、忠實玩家的底力!四海兄弟開發了15年MOD泰坦尼克新演示
- 2、四海兄弟:最終版老面孔大改動!擬真駕駛讓你欲罷不能
- 3、什么是西安?
- 4、金宇澄、小河、老狼等齊聚黎里古鎮,聊吳歌說民謠
- 5、憋屈的恒山,身為五岳卻籍籍無名,真是因為與衡山重名的緣故嗎?
忠實玩家的底力!四海兄弟開發了15年MOD泰坦尼克新演示
還記得經典游戲《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么?本作于2002年發售,深受好評,7月15日今天,一款MOD泰坦尼克號帶來了最新演示,令人驚奇的是,這個MOD早在2006年起開始開發,時至今日已經長達15年之久。
·《四海兄弟:失落的天堂》是由捷克工作室Illusion Softworks開發的一部動作射擊游戲,故事背景發生在20世紀30年代一座美國的大城市里——這里的統治者是敵對的黑幫集團,城市中的警察已經被他們收買,只要有足夠的野心和毫不顧忌地做事手段,甚至一個最底層的小惡棍也可以躋身于黑幫的高層之列,而玩家將混跡其中,開啟不二的人生冒險。
·而這款關于經典沉船泰坦尼克的MOD在游戲發售后的2006年起開始開發,直到今天發布最新演示,整個泰坦尼克號的恢宏場景被還原出來,而作者作為游戲與泰坦尼克的忠實玩家在這15年間經歷了多少曲折可見一斑,不過還是堅持到現在,令所有玩家驚嘆點贊。
·《四海兄弟》MOD泰坦尼克預計將有4個章節,作者表示第一個章節將很快上線,敬請期待。
·《四海兄弟》MOD泰坦尼克新演示:
四海兄弟:最終版老面孔大改動!擬真駕駛讓你欲罷不能
眾多玩家都期待的一款動作冒險類的題材游戲游戲——《四海兄弟:最終版》將于9月25日發售,登陸PS4、Xbox One以及Steam平臺。
開發商Hanger自2017年以來一直在進行《最終版》的開發。對《失落的天堂》劇情的重新審視將完善《四海兄弟》系列的劇情內容,該系列同時對《四海兄弟2》及《四海兄弟3》進行了重制?!蹲罱K版》是三部曲中,核心的作品,這個游戲不但劇本精心打磨,在動畫技術,游戲引擎方面,都采用了很高的標準。
8月26日晚,小宇為大家全網首播。在官方發售前提前玩到了《最終版》的一個Demo。小宇的試玩版本包含了整個游戲最開頭的五個任務、以及游戲中期的一個任務,大約2、3個小時。從小宇的直播視頻中我們能夠發現,本作的重制并不是簡單的重制。下面來介紹下《最終版》到底先進在哪。
畫面
游戲畫質的飛躍式提升是最直觀的。建模、光影、貼圖、特效均達到了當下這個時代的高水準——可以說是美輪美奐。比如清晰度足以細致到毛孔的人物建模,讓角色能夠呈現出更加豐富、細膩表情;更加逼真的光影和粒子效果,也讓場景環境更容易直接表現出特定的氛圍。
劇本
劇本方面得到很大改良,其中包含豐富的新對話、擴展的背景故事、更多過場動畫、全新的游戲順序和功能、并且重新規劃了路線,使節奏更緊湊、觀賞性更強。在原版游戲里難度明顯不合常理的某些關卡,如今則更加平易近人??芍^是在原版《四海兄弟》的基礎上進行了徹頭徹尾的重制。它依然是你印象中的《四海兄弟》,但卻能給你帶來更多驚喜。
動作
游戲的戰斗和動作部分也有了更多的可玩性。具體表現為手感相對厚重的近戰、策略性更強的掩體射擊、以及物理規則更符合直覺的飆車。
《最終版》的開放世界也被完全重做。雖然你仍然能夠在其中看到大量熟悉的區域、地標,但是其整體布局實際上已經跟原版大不相同。得益于硬件機能和引擎技術的跨時代提升,如今你能在街道上看到數倍于以往的行人和車流,真正意義上展現出了"失落天堂"的繁華。
完全重制的《四海兄弟:最終版》毫無疑問將是你重溫經典的最佳方式。更多精彩新游,來小宇直播間,帶你先睹為快。
什么是西安?
鮮衣怒馬1000年
文 | 星球研究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西安
或是秦皇的兵馬俑
或是漢唐的長安城
又或是明清的古城墻
這個位于中國腹地的城市
王朝更迭無數、古跡遺留遍地
它們共同賦予西安一個深刻的標簽
古老
(西安位置及建都的王朝,制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
然而今天的西安
標簽似乎截然相反
鮮活
2018年
它發動“搶人”大戰
3個月落戶人數高達21萬
直逼2017年全年總量
(2018年西安發布史上最寬松的落戶政策:全國在校大學生僅憑學生證和身份證可在線落戶,導致2018年遷入人數爆增,下圖為《每日經濟新聞》對此的報道)
▼
它關注溫情的小事
要求所有機動車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
(2017年起西安嚴格實施“車讓人”,違規的司機將面臨罰款扣分,這點在全國城市中屈指可數)
▼
另一方面
一批又一批的網友趕往西安
喝著豪氣干云的摔碗酒
吃著書卷氣十足的毛筆酥
傳統西安美食的創新能力也令人刮目相看
▼
西安是古老還是鮮活?
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在我們看來
西安并非只是一座高高在上的古老帝都
而是中國最鮮活的城市之一
它歷經無數次城毀人失
卻總有一種力量
讓它煥然一新
讓它鮮衣怒馬
Ⅰ
初生
首先
我們需要刷新對西安基本地理格局的認知
它不是純粹的平原
而是
一半山地,一半平原
(西安地形圖,制圖@風沉郁/星球研究所)
▼
山在平原前
巍峨聳立
(西安鄠邑區太平口的秦嶺圭峰,道路為秦嶺環山路,攝影師@李文廣)
▼
平原在山腳下
緩緩鋪陳
(秦嶺終南山下的長安區,非主峰,攝影師@劉帆)
▼
千百萬年前
今天秦嶺北部的地層發生斷裂
斷層北部持續下陷
斷陷形成關中盆地
南部則不斷隆升
崛起成為秦嶺山脈
(秦嶺北部斷裂簡化示意圖,制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太白山、翠華山、終南山、驪山、華山
從西向東連綿展布
(航拍秦嶺群峰,攝影師@劉忠文)
▼
高山、云海
波瀾壯闊,蔚為大觀
(拍攝于太白山附近,攝影師@孫佳偉)
▼
山地中發育出大量水系
(秦嶺耿峪,攝影師@8:35分)
▼
水系切穿山體
形成峽谷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黑河金盆水庫,西安的主要水源,攝影師@射虎)
▼
秦嶺面向關中盆地的一側
諸多峽谷依次并排而立
如同群龍吐水
是為
秦嶺七十二峪
(秦嶺七十二峪分布圖,制圖@風沉郁/星球研究所)
▼
流水沖出大小峪口
流向關中盆地
盆地內湖沼遍布、河流縱橫
(浐灞濕地,攝影師@魏煒)
▼
灃河、澇河、潏河、滈河、浐河、灞河等
再加上北部的涇河
共同注入渭河
統稱為長安八水
(渭河與涇河交匯的涇渭分明處,渭河濁而涇河清,攝影師@陳團結)
▼
這些河流、湖沼帶來大量的泥沙
經過漫長的沉積
關中盆地的沉積物厚達千米
號稱“八百里秦川”的
關中平原
誕生了
(關中平原地形圖,制圖@風沉郁/星球研究所)
▼
西安人的舞臺
將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展開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西安城南秦嶺腳下的廣闊平原,拍攝于長安區引鎮,攝影師@李杰)
▼
Ⅱ
鮮衣怒馬
約6000年前
早期的一批“西安人”
居住在浐河、涇河等河流的岸邊
他們有著近似現代南方人的相貌
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
可以達到170CM
他們所使用的器具
簡單而樸素
(出土于西安楊官寨遺址的鏤空人面盆,眼睛、嘴巴鏤空,中間有突出的鼻子,形似倒扣的桶裝方便面,現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更早期的人類還有100萬年前的直立人藍田猿人,但一般并不認為他們是現代人類的祖先)
▼
他們是漁民、獵手、野果采集者
對魚有著神秘的崇拜
他們生產力低下
備受疾病、野獸、部落敵人的威脅
兒童夭折的悲劇頻繁發生
成年人的壽命也只有30-40歲
對生命的祈禱凝固為一個人面魚紋符號
刻畫在陶盆之中
(出土于西安半坡遺址的人面魚紋彩陶盆,人面由人魚合體而成,頭頂裝束奇特,一種可能是埋葬夭折兒童的葬具,象征著巫師請魚神附體招魂祈福;圖片源自@國家博物館)
▼
3000多年前
擅長農耕以農民為主的周人
從甘肅、陜西黃土高原出發
加入“西安市民”的行列
周人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
和精細化的農田管理
他們為作物除草、施肥
甚至利用雨水洗去土壤中多余的鹽堿
西安肥沃的沖積平原
很快被周人開發為良田
田間地頭種滿了粟(sù)、黍(shǔ)等農作物
(西安白鹿原上的鮑旗寨村農田,攝影師@李文廣)
▼
發達的農業讓周人積累起強大的實力
他們在西安西南的灃河兩岸
接連建起豐京、鎬(hào)京兩座都城
這便是西安建都之始
(豐京鎬京位置示意,制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
但是都城的生活依然質樸
周人熱衷于鑄造渾厚凝重的青銅器
然后將數十到數百不等的文字
規規整整地鑄刻其上
這些文字事無巨細地記載著
他們的冊命、職官、戰爭、祭祀以及法律
(西安市長安區花園村出土的西周早期蠶紋方鼎,現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
▼
真正的改變來自
秦人的工匠和士兵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破鎬京,西周滅亡
西安的第一代都城就此煙消云散
(驪山烽火臺航拍,遠景為渭河,史籍上記載了周幽王在此烽火戲諸侯導致亡國的故事,攝影師@魏煒)
▼
緊接著
秦人從甘肅遷移到關中平原
填補了周人留下的空白
他們實行軍功爵制
無論貴庶貧賤
都可以憑借軍功獲得土地、官爵
有效的激勵制度
讓秦人建立起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農人放下鋤頭變成了士兵
父子兄弟同鄉一起沖鋒陷陣
正如更早期的先秦詩歌中所唱
(出自《詩經·秦風·無衣》)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同仇敵愾的秦人
最終以咸陽為都
橫掃六合、統一華夏
(秦咸陽城及阿房宮位置示意,淡黃色為西周都城,制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
秦人在西安及周邊地區
集聚起全國最優秀的工匠
“甲丁”“小”“安”“文”“冉”“杏”
以及許許多多沒有留下名字的匠人
將在另一個世界里
完美再現秦人的武裝力量
兵馬俑
(秦始皇兵馬俑,攝影師@射虎)
▼
工匠們對兵馬俑逐一刻畫
拒絕千篇一律
每一個作品都被賦予獨特的性格
栩栩如生
(請將手機橫屏再觀看,秦始皇兵馬俑面部形態,圖片源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就連頭發、肌肉的紋路
也都被精心處理
(秦始皇兵馬俑高級軍吏俑,圖片源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重達1噸的銅車馬
由6000多個一次鑄造成型的零件組成
一號銅車馬配備駑機、劍、盾牌等攻防武器
負責為二號車武裝開道
二號銅車馬搭載豪華“車廂”
乘坐者可在其中自由坐臥
(第1張為秦始皇銅車馬一號車,第2張為二號車,圖片源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與我們今天所見不同的是
秦人喜歡鮮艷的顏色
當時的人、馬、車用色都十分搶眼
以人為例
兵馬俑將士們平均身高175CM
穿著紫色的長襖
外披深紅色的鎧甲
局部則由藍色、粉色、黑色、白色點綴
他們是帝國最耀眼的戰士
(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將軍俑彩色復原圖,制圖@National Geographic,由國家地理中文網授權星球研究所使用)
▼
華麗的衣著、壯美的駿馬
7000多個鮮衣怒馬的將士
組成了鮮衣怒馬的方陣
共同拱衛著鮮衣怒馬的帝國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的軍陣再現,制圖@National Geographic,由國家地理中文網授權星球研究所使用)
▼
工匠、士兵
成了城市的關鍵角色
一個更富想象力的作品也在等待他們完成
即建造一個神一樣的都城
秦人以渭河為銀河
將宮殿橫跨渭河兩岸
咸陽宮對應北極星及周圍眾星
又名“紫宮”,是后世“紫禁城”的來源
阿房宮對應營室星(飛馬星座)
同樣是天子的居所
兩宮之間則由橫跨渭河的橋梁連接
對應閣道星
這種布局被稱為“法天象地”
堪稱世界上最富想象力的都城規劃
(法天象地示意圖,秦時的渭河比現在更偏南,制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然而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對人力、物力的過度使用
引發了秦末的戰火
咸陽宮被付之一炬
阿房宮則一直未能完工
(俯瞰秦阿房宮前殿遺址,攝影師@茍秉宸)
▼
鮮衣怒馬的秦代西安
也在時光中失去了色彩
它是否能再次煥發生機?
建造神一樣的都城
真的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嗎?
(秦兵馬俑,攝影師@茍秉宸)
▼
Ⅲ
神一樣的長安
西漢初年
豐邑人(今江蘇徐州豐縣)劉邦
正在思索新王朝的都城選址
他的同鄉功臣們都希望選擇離家鄉更近之處
一個名為婁敬的戍卒
卻大膽提議再次定都飽經戰火的關中
(出自《史記》)
▼
“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具也”
關中地區三面環山
一面為黃河天險
只需要守住少數關隘
便可以形成堅固的防線
劉邦被說服了
(關中地區周圍部分關隘,制圖@風沉郁/星球研究所)
▼
他以渭河南岸長安鄉之名
命名新的都城
長安
長安城正式出現在歷史舞臺
(漢長安城位置示意,淡黃色淡紫色分別為西周、秦的都城,制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
隨后的數個王朝不斷經營
到了隋唐時期
又在漢長安城的東南側
營建出規模更大的隋唐長安城
面積相當于漢長安城的2.4倍
明清北京城的1.4倍
(唐長安城位置示意,淡紅色為漢長安城,制圖@劉昊冰/星球研究所)
▼
在此期間
城市中的五種角色將共同發力
逐步把長安城推向神壇
①
帝王們
帝王們建造起宏偉的宮殿群
唐代的大明宮
占地面積達320萬平方米
是北京故宮的4.5倍
(唐代大明宮遺址與現代城市對比,圖片源自@Google Earth)
▼
由黃土夯筑而成的正南門
丹鳳門
內開5個門道
正對一條寬約176米的大街
是帝王舉行登基、改元等大型典禮的場所
為中央帝國威儀的象征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雪后丹鳳門,為新建建筑,內部是以原丹鳳門遺址為主的博物館,攝影師@茍秉宸)
▼
在城外
高大的墳丘、寬闊的陵園
以及圍墻、門道、門闕、后妃墓、陪葬墓
構成了皇家陵寢
(漢宣帝杜陵的皇后墓航拍,攝影師@王佳)
▼
渭河以北
西起乾縣,東至蒲城
18座唐代帝陵更是依次鋪開
與南部的長安城構成了一個巨大的扇形
(唐十八陵分布圖,制圖@射虎)
▼
②
城市的規劃者、管理者
他們負責在長安城里建立
秩序
居民們被嚴格限制在格子狀的“里”“坊”中
唐人在詩中言道
(出自白居易《登觀音臺望城》)
▼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里坊內的任何人
都不得越界私建房屋
不得增加門洞
夜間更是嚴格禁止出入
犯夜者即便身為官員也會被當場杖殺
(唐代長安城的格子狀里坊,制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嚴格的秩序之外
管理者們還有必要為市民提供休閑的環境
城市內廣植樹木
官員們為樹種的選擇發生爭執
最終槐樹、榆樹、柳樹、楊樹、梧桐、松樹
全都得以在城市內開枝散葉
遍布道旁
(漢宣帝杜陵內小路,攝影師@王佳)
▼
蔭蔽庭院
(古觀音禪寺的千年銀杏,攝影師@韓飛)
▼
對水景的營造更是大受歡迎
他們利用城市東南角的低洼之處
開鑿加深、挖地成池
池水曲折,如同江河
人們稱之為曲江
(曲江池,攝影師@宋虹霏)
▼
唐代以曲江池為中心
形成了一個范圍廣大的水景休閑區
最著名的當屬芙蓉園
它不同于封閉的皇家園林
而是向市民開放的公共園林
實為中國古代史上少有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新建的大唐芙蓉園,攝影師@宋虹霏)
▼
市民們在此匯聚盛游
帝王們也時常在此賜宴群臣
以示與民同樂
(大唐芙蓉園紫云樓夜景,攝影師@王佳)
▼
③
僧侶們
密集建設中的長安城
恰逢佛教最富創造力的時期
鳩摩羅什從西域東進長安傳播佛教
法顯、玄奘從長安西行取經求法
僧侶們在長安開宗立派
建設了多達200余座佛寺
數量之多令人驚嘆
其中大興善寺為密宗祖庭
占地廣闊,建筑雄偉
是長安城里首屈一指的大寺
(大興善寺,攝影師@王東)
▼
大慈恩寺為法相宗祖庭
玄奘擔任首任住持時參照印度樣式
在寺中親自設計了一座藏經塔
大雁塔
至今存世已超過1300年
(大雁塔,攝影師@李文博)
▼
另一座著名佛寺薦福寺
在之后也建了一座塔
因塔身比大雁塔稍小
而得名小雁塔
(小雁塔,攝影師@李文博)
▼
④
胡人們
最引人矚目的則是
長安城全新的生活方式
強盛的帝國保障了絲綢之路的通暢
胡人們在長安開設珠寶店、貨棧、酒肆
大受長安居民的歡迎
李白在詩篇中就有多次記錄
(出自李白《少年行》)
▼
“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
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胡食也變得大為流行
從尋常百姓的餐桌到宮廷宴飲
都離不開胡食的身影
這些胡食大多由小麥磨成的面粉制作
而當時中國北方的飲食以粟、黍為主
如今為滿足長安人的面粉需求
關中平原幾乎都改種了小麥
(神禾塬,遠處為終南山,攝影師@李毅恒)
▼
小麥產量的增加
又促進了面食的進一步本土化
以面食為中心
長安人逐漸創造出異常豐富的美食
(油潑面,攝影師@張峰)
▼
除此之外
原本席地而坐的長安人
在胡人的影響下
開始了以桌椅為基礎的起居生活
而如果要評價一個時代是否進步
最簡單的方式是
看它們的女性是如何生活的
這在唐代的女性身上表現得非常明顯
她們可以嫻靜如花
(陜西歷史博物館的唐三彩女性,攝影師@李文博)
▼
也可以隨時身著胡服
女扮男裝、躍馬驅馳
這樣鮮衣怒馬的姑娘
正是長安最好的寫照
(唐三彩騰空馬:騎馬的唐代少女,女扮男裝,兩耳旁各梳有一個發髻,面部豐腴,笑容滿面,雙拳緊握于腰間自信地控制韁繩,馬的體型彪悍,作騰空躍起式,是唐三彩中的精品,1966年西安制藥廠唐墓出土現藏于西安博物院,攝影師@胡澍)
▼
⑤
詩人們
長安的宮殿如此恢宏
長安的秩序如此井然
長安的景色如此怡人
長安的宗教如此發達
長安的生活如此時尚
云集長安的詩人們
開始不斷歌詠長安
他們在長安則欣喜
(孟郊《登科后》)
▼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離長安則失落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長安超過了長安
成為人們心目中的理想國
成了一座神一樣的城市
就像后世作家王小波所說
▼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對我來說,這個世界在長安城里”
不過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王朝的顛覆者已經在摩拳擦掌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為唐末起義軍黃巢在長安科舉不第后所作的名句;下圖大唐芙蓉園,攝影師@陳蘊生)
▼
公元881年
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
長安城被嚴重損毀
一個神一樣的長安
終將遠去
(唐陵,攝影師@常志強)
▼
Ⅳ
繼承與創新
從秦至唐
西安經歷了鮮衣怒馬的1000余年
唐代之后
政治中心遷移
西安由都城變為了府城
城市的規模大為縮減
(隋唐之后歷代城市范圍比較,制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軍事地位卻更加凸顯
宋元明清無不將西安作為西北軍事重鎮
明清時期修建的城墻便是最好的反映
它周長13.74千米
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城防設施
(俯瞰西安古城墻全貌,攝影師@茍秉宸)
▼
墻體最底層
用石灰、土和糯米混合夯打而成
其上用黃土分層夯筑
外壁再包砌多層城磚
極為堅固
(請將手機橫屏觀看,永寧門及附近城墻,攝影師@李文博)
▼
城門的防御更加完善
門外均筑甕城
每座門由外向內分別是
閘樓、箭樓和正樓
三重三樓、一重套一重
(西安城墻永寧門,攝影師@王旭東)
▼
城市的中心地帶
則建起高大的鐘樓
這也是目前中國形制最大、保存最完善的鐘樓
(鐘樓,攝影師@李毅恒)
▼
圍繞著鐘樓的四條大街
分別通向城市的四個方向
古代守城者只要登上鐘樓
城內的局勢便可一目了然
(鐘樓,攝影師@王佳)
▼
而當時光到了今天
城墻、鐘樓的軍事作用已經不再重要
西安又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它是國家中心城市
是西北地區的核心樞紐
西安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從1984年-2016年西安城市的擴張,制圖@張靖/星球研究所)
▼
它1/4的街區都是歷史風貌區
(東大街,攝影師@臧雨鑫)
▼
它保存著傳統的秦腔
(秦腔絕技吐火,攝影師@陳團結)
▼
它是多所著名高校的所在
(西安交大,攝影師@鄭斐元)
▼
它是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
(第1張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的國產新型支線客機ARJ-21,3名剛參加完畢業典禮的碩士研究生躺在旁“伴飛”,攝影師@茍秉宸;第2張比亞迪汽車制造廠,攝影師@秦漢)
▼
它是中國公路、鐵路、航空的樞紐
(丈八路太白路立交,攝影師@韓飛)
▼
它充滿科技創新
(從大唐芙蓉園遠眺高新區CBD,攝影師@肖暉)
▼
充滿活力
(西安城墻東門,縱身一躍的年輕人,攝影師@茍秉宸)
▼
這就是西安
(2018年月全食序列,攝影師@李文博)
▼
鮮衣怒馬再千年
(西安永寧門燈光秀,攝影師@劉夙培)
▼
注:
本文有所刪減
閱讀原文請搜索微信公眾號【星球研究所】
【參考文獻】
1. 西安市地方志辦公室《西安通史》
2.朱士光/吳宏岐《古都西安:西安的歷史變遷與發展》
.賀從容《古都西安》
4.妹尾達彥《長安的都市規劃》
5.薛愛華《撒馬爾罕的金桃》
.石田干之助《長安之春》
金宇澄、小河、老狼等齊聚黎里古鎮,聊吳歌說民謠
澎湃新聞記者 范佳來
“這個水鄉小鎮,平時從沒有過這么多人?!?月28日,作家金宇澄回到自己的故鄉:蘇州黎里古鎮,看到如織般流動的行人。
這位長期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作家,回到古鎮,是為了參加當地舉辦的首屆“吳歌節”。第一天晚上,來自萬曉利、小娟與山谷的居民、祁紫檀等音樂人的演出,讓他連連稱贊“深受感動”:“音樂的魅力不分國界、不分五湖四海,它給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增添了從未有過的活力。”
首屆“吳歌節”,嘉賓現場對談(從左至右分別為主持人李蕾、樂評人邱大立、歌手小河、歷史影像學家爾冬強)
十月的黎里古鎮,梨花綻放,沿湖演繹的燈光秀、五湖四海的音樂人帶來的悠揚歌曲,讓這座小鎮迎來難得一見的人流高峰。
首屆“吳歌節”為期3天,將帶來總共14場音樂演出,3場線上線下跨界論壇以及1座全新打造的視聽空間。此次“吳歌節”作為“梨花節”的“節中節”,由于疫情推遲至十月舉辦。
9月29日,金宇澄、谷村新司、老狼、翟永明、方文山、小河、爾冬強、張軍、王曉峰、邱大立、等知名文化和音樂人或通過連線、或來到現場,帶來一場有關民謠與吳歌文化的深度對談。
首屆“吳歌節”論壇出席嘉賓
“方言是打通音樂時空的隧道”
歷史影像學家爾冬強曾經用三十年記錄江南文獻與圖像檔案,書寫古鎮的生活方式、行業興衰和社會變遷。在歷史的視野里,江南給人的印象,總是與財富和豐田沃土聯系在一起,因為這里是真正的魚米之鄉,不僅有良田萬頃,更是四海輻輳之地,為整個中國的經濟和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爾冬強(左)和張軍(右)現場表演
在他看來,整個江浙滬地區的吳越文化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前的馬家浜文化,它在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西進東擴的過程中對沿途的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文學沒有誕生之前,人們祭祀大多是用歌唱的形式進行,因為歌曲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記住,所以代代流傳下來?!皡歉琛笔抢枥锕逃械母璩问?,它的歷史至少與馬家浜文化一樣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幾萬年前,只要人類在這里生活,這種歌唱形式就能長久存在于此地。
民謠歌手小河現場彈唱
談到音樂的起源,民謠歌手小河分享了自己的“尋謠計劃”:他從2018年開始嘗試尋找“失落的民間童謠”,聚集了一個小團隊,靠跑斷腿這種“最笨”的方式去四處奔波尋找童謠。他們已經走過了北京、長沙、杭州、上海等4個城市,采訪了200多位老人,采集民間歌謠資料300余份,從中提取活化出30多首美妙動人可以傳遞給今天以及未來孩子的本土童謠?!坝袝r候,音樂人太容易陷在自己的理想中,需要及時地抽離象牙塔,去關注腳下的土地,關注身邊的生活,關注生活中真實的人。”小河說。而在這樣的搜尋中,他發現方言在藝術傳播中極為重要。“只要一出口,方言就像是連接時空的一個隧道,一旦有人哼唱起來,亦或是將音樂從錄音機里潺潺流淌,仿佛這樣的隧道就被打通了?!?/p>
好的音樂是情緒的穩定劑
音樂人老狼回憶起自己入行前的經歷:他對民謠的喜愛起源于聆聽臺灣校園音樂,曾經在上海的大舞臺上觀看葉家秀的演出,身邊都是拖家帶口的中年人,當他想起臺灣校園民歌,就不禁回憶起中年人緊縮的眉頭、汗津津的T恤衫和哭鬧的孩子們。這些經歷生活磨礪的人們,將葉家秀的歌曲視為寄托,聽到《風吹》,《思念你》等質樸而溫暖的旋律時,眼中閃爍的光芒,身體不自覺地投入,讓他印象深刻。
主持人李蕾與老狼(右)現場對談
他對音樂的第二次反省是在2002年,他和朋友去四姑娘山旅行,前方有兩個牧羊女結伴而行,夕陽落在牧羊女的發梢上,女子突然開始放聲唱起《青藏高原》。此前,老狼對這首歌的印象停留在大型電視節目里,第一次現場聽到這首歌的他,感到自己脖子后面的汗毛都豎起了?!斑@是人類特別真摯的情感,散發著原始的能量。當年我開始唱校園民謠也是在青春期,也是有想要吸引女孩注意的心思,這首歌又讓我感受到音樂的動物性的能量,它是人類從原始時代就擁有的本能。”
遠在中國臺北的方文山,也通過遠程連線與現場的觀眾見面,他分享,羅大佑的《之乎者也》是給他沖擊最大的一首歌。“這首歌當時為我打開一扇新世界的大門,讓我明白,原來音樂還能這樣來表現。”
“對于好的音樂,每一個人的判斷標準都不一樣?!毙『诱f,在他看來,好的音樂是能觸動自己的音樂。在方文山眼中,對好音樂的標準要分為兩個層面,首先是情感層面:只要在大街小巷流傳,成為某個時代的共同回憶,從情感而言就是好音樂;另一面是專業角度,哪怕音樂的傳唱度再高,只要編曲重復度太高,或是有別人的創作影子,沒有自我的實驗和創新,就不能稱為好的音樂。
《三聯生活周刊》主筆王曉峰(右)、方文山(左)加入到了現場嘉賓中
“從專業角度,音樂是有好與壞之分的?!狈轿纳秸f?!氨热缫恍┚W紅的歌曲,旋律比較洗腦,朗朗上口,但是如果把旋律抽走,歌詞是不能閱讀的,編曲形式亦沒有新意,從專業角度而言,并不算過關。”
方文山感慨現在生活節奏太快,自己應接不暇,唯獨在音樂中可以釋放片刻的自我:“生活中沒有音樂怎么行?它是情緒的穩定劑。”在老狼看來,音樂是一處私密的個人角落,也是一場情感宣泄。他現在偏愛爵士樂,這種音樂形式背后的自由與不羈深深吸引了他。“可以無拘無束地安放自己的情緒,沒有壓力?!?/p>
穿越回唐朝,演繹一首昆曲
“昆曲用上海話說,就是‘睡睡吃吃’,我喜歡昆曲,是因為它能給我帶來快樂與放松?!薄袄デ踝印睆堒姳硎?,昆曲的唱詞較多地使用了古漢語,比如“良辰美景奈何天”這樣的唱詞,體現了古漢語獨特的文學韻味。
張軍(右)現場演唱昆曲段落
京劇、越劇等劇種都是用胡琴伴奏,音樂是板腔體,而昆曲用笛子伴奏,音樂是曲牌體,昆曲共有4466個曲牌,常用的有兩三百個?!鞍迩惑w比較像流行音樂,注重音樂的旋律;曲牌體則更像古典音樂,講究音樂的結構及嚴謹性?!崩デ杏蟹浅3坏牟糠郑綈矍椤⒊饺松⒊綍r間,這些都與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像《牡丹亭》的精彩就在于杜麗娘的向死而生,如果沒有這一筆,也許就變成了俗套的愛情故事。
“我最想穿越回唐朝,回到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時代。唐明皇是梨園始祖,他本人是優秀的打擊樂器家,楊貴妃是舞蹈家和作曲家,當時他們在宮殿里,就是一個擊鼓、一個歌舞的神仙眷侶?!痹趶堒娍磥?,國人對傳統文化有著潛移默化的熱愛,只要母語是漢語,中國古典詩詞等傳統文化就深埋于心底,只等待著被喚醒。
“另一方面,時代也給我們造就了可能性。當中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定會去找‘根’?!彼裕デ瞬粌H要做好傳承,更要做好傳播,扮演好這樣一個“喚醒者”的角色。
現場連線的詩人翟永明朗誦了自己的詩作《菊花燈籠漂過來》:“菊花一點點漂過來/在黑夜/在周圍的靜/在河岸沉沉的童聲里/菊花淡/淡出鳥影”她提到,民謠和戲曲的節奏感,對她的詩歌創作亦有啟發。有關中國傳統戲曲的創作,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她最近的詩作里。
詩人翟永明(右)通過現場連線的方式對話
通過“尋謠計劃”走遍大江南北的小河,最想回到的是童年時代?!拔野l現世界各個地方都有特別棒的原生態音樂,能夠在孩子心中種下廣闊的一片天地,但是我小時候從來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形式,所以特別遺憾。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回到我的童年,把這些音樂傳播給我的小伙伴,讓他們從小就把對音樂的美好理念、對世界的憧憬裝在心底,帶著對音樂的愛長大成人。”
老狼想回到原始時代去,去感受人類為本能發出的聲音。他記得,自己在兒童時代曾經聽到一首哈薩克族的搖籃歌曲,這首歌最后不再能找到蹤跡,但是當時年逾七旬的祖母哼唱著這首民歌,在搖椅上抱著孩子搖晃的畫面,烙印在他心底?!靶『酉牖氐絻和瘯r代,我就想回到原始時代,那個人類要為求偶發出聲音的年代,去發現音樂最終極的秘密,看它是如何和人類文明一起繁衍至今?!?/p>
“吳歌節”的背后故事
“吳歌節”總導演、活動策劃人李琳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黎里古鎮人杰地靈,歷史悠久,繼承了吳越文化的基因。未來,黎里作為長三角一體化先行啟動區,將圍繞構筑江南水鄉古鎮生態文化旅游圈,全力打響“江南水鄉游黎里”品牌,高質量建設“國際生態文旅示范小鎮”。“一座古鎮應當擁有自己的文化品牌,探索一條屬于自己的藝術路徑。吳歌,源于吳地,黎里源于田間地頭的蘆墟山歌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但吳歌也有屬于士大夫的文化源流,兩者形成了完整的吳歌文化?!崩盍照f,為此,她邀請了沉下心做音樂的民謠音樂人、蘆墟山歌的傳承者,以黎里原本的亭臺樓閣、小橋流水為舞臺,真正將音樂融于古鎮風貌,注重時尚與傳統的結合,關注音樂帶給心靈的溫暖與關懷,嘗試古鎮慢生活的可能性。
來到黎里古鎮的嘉賓合影
“希望明年的吳歌節,能夠擁有更開闊的場地,舉辦更多文化藝術活動,更深度地挖掘傳統文化魅力,用現代的表現形式展示這些寶貴的歷史文脈,不再拘泥于廟堂之高,而是流傳于千家萬戶,飛入尋常百姓家。”李琳說。
此次“吳歌節”將持續到10月10日,除了遍布在古鎮里的音樂舞臺和論壇現場,還能在江南特有的民居里見到歷史和現代藝術的匯集。在黎里古鎮的李莊大院里,將展出“最耀眼的星”谷村新司視聽展,保留古宅原有格局和白墻黛瓦的素雅,置入聲音及影像空間藝術,以《星》為線索,沉浸式回顧日本歌手谷村新司40多年的創作歷程。
走出李莊大院,亦可漫步至坐落于黎里古鎮展示中心的爾冬強口述歷史工作坊,親證一段過往——那里將展出關于發端于黎里古鎮的南社等文化人后代的采訪以及吳地文化歷史文獻展覽,也許還能撞見金宇澄的“繁花書房”在祖屋門前掛牌。
黎里的歷史文脈豐富,行走在古鎮中,能在原工部尚書周元理私邸、現柳亞子紀念館探尋南社歷史;也能在中國錫器博物館、六悅博物館感受傳統工藝的匠心……李琳希望,此次“吳歌節”能讓人們感受江南之美,枕水而居,讓歌聲回蕩在夢田。
責任編輯:梁佳
校對:張亮亮
憋屈的恒山,身為五岳卻籍籍無名,真是因為與衡山重名的緣故嗎?
所謂“岳”,就是山丘,這個字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特指大山、名山??唇Y構,也是由山和丘兩個字組成,只是丘在上,山在下。意即:山上有丘,丘下有山。
山是有等級的,從低到高依次分為:峰、巒、丘、嶺、鎮和岳。山之尊為岳,岳是山的最高等級。
顯然,岳是高級版的山,級別與檔次明顯都比山高。
古南岳天柱山
中國地大物博,山川眾多,大山大川,大江大河,數不勝數。單說大山,中國至少有幾千座之多,但能稱得上“岳”的,僅僅只有五個。那就是我們耳熟能詳、婦孺皆知的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以及中岳嵩山。
那西部名山、大山眾多,如喜馬拉雅、巍巍昆侖、岡底斯、天山、喀喇昆侖、橫斷山脈、千里祁連、六盤賀蘭、阿兒金阿爾泰、玉珠玉虛、慕士塔格、汗騰格里、公格爾托木爾、博格達、貢嘎山、岷山、夾金山、崆峒山、太白山、終南山、哀牢山等等……這么多大山、高山,都沒資格稱為“岳”,只有泰山、華山、衡山、恒山以及嵩山才能叫岳,這又是為何呢?
華山南峰
這是因為,三山五岳是古人設定的。而古代交通不便,車馬勞頓,人煙稀疏,西部偏遠地帶,幾乎沒有人涉足。換句話說,古代人根本就不知道西部的這些大山,而中原王朝只局限于黃河、長江流域,這些地方是國家中心,人口稠密。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新疆的大沙漠和天山等地,都是人跡罕至的偏僻之地。古代詩人、文人墨客,基本上不知道西部的大山。比如珠峰,也是在康熙年間才曉得喜馬拉雅山脈有這座高峰。而杜甫的名句“窗含西嶺千秋雪”中的西嶺,就是指成都平原以西的大雪山,也泛指貢嘎山。但他也只能是遙望,無法抵達。
避暑勝地——江西廬山
因此,古人所講的、寫的名山,都是指東部的風景優美的山川,比如廬山、黃山、雁蕩山、普陀山、花果山、嶗山、天柱山、九華山、五臺山、峨眉山、武夷山等,其中根本就沒有雪山。
那么,五岳中誰是最早被確定、被認可的呢?
五岳獨尊是泰山
這就是東岳泰山!五岳獨尊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哈!泰山在五岳中雖然不是最高的(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低于華山),但無疑是地位最穩固的!也是五座山中最早被確定為“岳”的。
有史記載,最早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古人就知道了泰山,認為此山直通帝座,是座神山。每逢王朝換代、新皇繼位,祭天、朝拜大典等祭祀活動,都選擇在泰山舉行。秦始皇生前曾數次蒞臨泰山,舉辦各種祭祀活動,祈求上天保佑,國泰民安,皇位穩固。
黃山風景
因此,泰山自古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自先秦到清朝,有13代帝王先后登臨泰山祭祀封禪,此外還有24代帝王沒有親臨,但委派了官員前往泰山進行祭天活動,次數多達72次。泰山頂留下了20多處古建筑群,2200余處碑碣石刻。
泰山
早在1982年,第一批國家風景名勝區中,就有泰山。1987年底,泰山被列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007年3月,泰山被評為國際5A級旅游景區。
因此,五岳之中,泰山成名最早,名氣最大,“五岳獨尊”,當仁不讓。當然這也與它的絕佳地理位置有關。
泰山觀日出
泰山身處齊魯大地,孔子故鄉,東臨大海,西臨黃河,南有汶水、泗水,東有沭河,東西長200多公里,南北寬約50公里,其主脈、支脈、余脈深入周邊數十個縣,盤臥面積達400多平方公里,巍峨壯觀。
泰山背靠華北平原,傲然聳立,古時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才改稱泰山。
泰山
除了泰山外,西岳華山是第二個被確定為岳的。華山距離長安(今西安)很近,僅100多公里,而長安又是十三朝古都,聞名遐邇,在古代它可是多個朝代的首都、政治和文化中心,因此,愛屋及烏,華山也是很早就成名,古稱“太華山”。
華山南接秦嶺,北瞰渭黃,以險峻著稱,有“天下奇險第一山”之稱。華山之所以叫華山,正是隱含著“華夏之根”之意。華山是全真教圣地,有72個懸空洞,24座道觀,相傳陳摶、郝大通、王重陽、賀元希等道教高人,都曾在華山修煉居住過。金庸的華山論劍,之所以選擇在華山,正是因為華山的險峻。
華山北峰
自古華山一條道!華山之險,五岳中無與倫比,其主峰南峰海拔2154米,為華山最高峰,也是五岳最高峰。登頂南峰,頓覺天近咫尺,手可摘星。舉目四望,群山連綿,蒼莽起伏,黃河滔滔,渭水如絲如帶,蜿蜒曲折,渭河平原如棉如帛,美景盡收眼底。
攀登華山的游人如織
由于古時候長安大部分時間段都是京城,所有華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被視做中岳。直到洛陽成為中都,開封成為汴京,京城東移,發現了嵩山,至此華山才被定為西岳,而中岳的名號,自然給了嵩山。
華山
華山緊跟泰山,也是國家首批風景名勝區,2004年被評為中華十大名山之一,2011年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中岳嵩山古代叫“外方”,夏商時叫崇高、崇山,西周時叫岳山。嵩山位置不錯,地處中原腹地,西臨古都洛陽,東臨鄭州,屬于伏牛山系。嵩山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組成,總面積450平方公里,共有72峰。最高峰是位于少室山的連天峰,海拔1512米;主峰峻極峰位于太室山,海拔1491米。
中岳嵩山
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穎水,東通汴、鄭,西接洛陽,是中原王朝的重要屏障,也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源地?!对娊洝防镎f嵩山:嵩高惟岳,峻極于天。
嵩山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也是名勝風景區,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被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2010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嵩山
當然,我們平常人知曉嵩山,還是因為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天下武功出少林,而嵩山少林寺是最正宗的少林寺。
說完了泰山、華山和嵩山,再來聊一聊憋屈的南岳和委屈的北岳。
嵩山風景
五岳中,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名氣最低。隋朝之前,衡山連南岳都不是,在西漢至隋初的幾百年間,南岳一直是安徽的天柱山,衡山啥也不是!直到隋文帝楊堅南巡后,才封衡山為南岳,天柱山變成了古南岳。
南岳衡山
衡山自然景觀并不出眾,被揉進了太多的商業因素,道觀、寺廟太多,一派濃厚的商業氣息,缺少純粹的自然景觀。
衡山主峰祝融峰海拔1300米,是五岳中最矮的!幾乎比華山低了一倍。不過,衡山依舊是進入了國家風景名勝區名單中,也入選了首批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目錄,2007年被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當年8月,衡山再度被列為國家自然保護區。
南岳衡山
衡山還好,而北岳恒山就慘多了,在歷史上,恒山到底是哪座山是有爭議的,直到大清康熙年間,才把山西渾源縣境內的恒山定為北岳。之前,北岳是河北省阜平縣大茂山,皇帝祭祀都是到大茂山。
南岳衡山
衡山是一系列山脈的總稱,不是某個山頭,更不是某座山峰,所以至今北岳的具體坐標,還存在爭議。更尷尬的是,迄今為止,恒山是五岳中唯一的4A級景區,人家都是5A,偏偏它是4A。而且,恒山確實是沒啥看點,懸空寺恐怕就是唯一值得看的了。
北岳懸空寺
五岳中,恒山被確定得最晚,歷來爭議不斷,風景又不太出眾,缺少人文景觀,所以名聲不響,甚至籍籍無名。要命的是,恒山與南岳衡山名稱的讀音相同,大家往往分不清恒山、衡山。恒山之名的由來,至今仍不清楚。按說,南有衡山了,北岳就不能再叫恒山,以免撞衫,弄得人糊里糊涂,分不清楚。
恒山
在古代,恒山所處地區是蠻夷之地,長期為北方少數民族所控,沒有中原文化的熏陶,人文氣息不足,名氣自然不響。此外,恒山所處的位置也不好,四周名山眾多,有太行山、五臺山、呂梁山等。恒山處在北方苦寒之地,冬季的風景大打折扣。
恒山
再者,恒山山脈綿延200多公里,從渾源到朔州,山峰林立,雖然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米,五岳中僅次于華山南峰,不算低,但恒山山脈中,海拔超過2400米的山峰有數十座,超過2000米的山峰更是多得數不過來,這樣一襯托,天峰嶺就不顯得高了。而且,由于海拔的緣故,恒山山腳下就海拔一千多米,山峰相對來說只有一千多米高,而且北方的山體較大,這樣一來就顯得坡度緩,山體不夠險峻,缺乏擎天的氣勢。
恒山
加之歷史上有兩個北岳,人們往往分不清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北岳!游客來恒山,都是來看懸空寺的,這就造成眾人只知懸空寺,不知有恒山。好在金庸的《笑傲江湖》里,有個恒山派,才讓大家知道北方有座恒山。
恒山
恒山與泰山、嵩山相比,缺少高山峻嶺該有的氣勢;與華山相比,缺少高聳于入云的險峻;與衡山相比,缺少文人墨客的人文底蘊;與嵩山相比,也缺少中原文化的熏陶。所以,恒山名氣低落,是地理位置以及歷史原因所造就的必然。
恒山
古人形容東西南北中五岳,用了5個字:坐、立、飛、行、臥。意即: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恒山如行,嵩山如臥。這是非常形象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