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大戰mx(多樣配件,玩轉PS2)
機器人大戰mx文章列表:
- 1、多樣配件,玩轉PS2
- 2、將機器學習推向邊緣端,i.MX 8M Plus深度解析
- 3、角色變換,轉子發動機重出江湖,馬自達MX-30 R-EV曝光
- 4、三星S20 Ultra評測:120Hz+1億像素的超旗艦配置
- 5、沉淀之后的旗艦 榮耀MagicBook V14評測
多樣配件,玩轉PS2
大家好,歡迎來到嗦粉研究室。PS2機型經歷了12個春秋,上期PS考古磚家重走了它的進階之路,今天我們再一起看看PS2的多樣配設,玩轉PS2。
PS2手柄 Dual-Shock2
論配件,當之無愧居于金字塔頂端的是Dual-Shock2 Controller,雙震動馬達-手柄控制器,當然從它的出場型號也看的出來它的地位,SCPH-10010。相信你一定用它在《旺達與巨像》中尋找過boss位置的波動,也用它操縱過眾多無雙英雄運用覺醒奧義挑戰黃金小強呂布。作為PS2的標準配件,玩家的一切游戲操作都離不開它。但它的型號并不像PS2每代更新都有變化,而只是進行顏色的多樣化,以體現索尼騷氣的色彩調教。
旺達與巨像
2000年3月4日,和PS2 SCPH-10000機型配置發售的是SCPH-10010。除了L3,R3,start和select按鍵之外,其他所有按鍵都是采用模擬輸入(Analog),具有感應256階不同力度的功能,換句話說就是玩家按鍵的力度反饋以及時間,手柄都能夠感應到。2000年首發時官方售價3500日元,到了2002年6月27日調價為2800日元。初代手柄顏色為經典黑,并自此到2005年11月23日,經歷了多次顏色變化。
PS2手柄顏色變化
ps2手柄顏色變化
當然,作為PS2重點使用的標配外設,Dual-Shocl2手柄的報廢頻率和送修頻率也是最高的,這也使它成為了組裝界的常客。組裝PS2手柄大多采用和原裝手柄一樣的黑色塑膠外殼,但玩家若是細心觀察會發現沒有細小的金色顆粒狀斑點,就像不仔細觀察PS5 Dual-Sense手柄的話,也不會發現握把部分的小彩蛋。此外原裝PS2手柄背面部分的生產地也多標注為“MADE IN CHINA”或“MADE IN KOREA”。手柄的質量好壞會直接影響游戲的游玩體驗,因此還是要支持正版的。
PS2無線手柄 無線適配器
除了單人游玩外,PS2上還有多款經典多人游戲,例如射擊游戲合金彈頭,通常我們游玩時只有1P和2P,但你有沒有想過四個好朋友一起上場來玩呢?其實在2000年3月4日PS2 10000型首發時,也推出了PS one時代多手柄插頭SCPH-1070的進階款,SCPH-10090 Multitap,最大可以支持4人同時游戲,一起開黑,雙倍快樂。
PS2 multitap多手柄適配器
提到槍戰射擊游戲,怎么能少的槍型的控制器呢?Namco南夢宮推出了GUNCON2槍型手柄,可以游玩《化解危機2》《吸血詭夜》《槍下游魂》系列的游戲,同時這款槍型手柄相比一代還增加了G-pad十字鍵,可以應對游戲中的一些特殊操作。
南夢宮guncon2
GUNCON2
在2003年3月13日,Square在PS2上發布了最終幻想X-2,HORI就趁勢推出了一款槍型的專用控制器,外形與游戲的主角尤娜(Yuna)的武器Tiny Bee一模一樣。游玩時,玩家必須雙手持槍才能完全操控游戲。但這款集成了PS2手柄按鍵的槍和Guncon2光槍最大的不同是,它有震動功能,而且當玩家快速連續扣動板機時,玩家就可以像尤娜一樣使用出快速開槍的特技。雖然槍型設計的手柄很精巧,但價格同樣不菲,官方售價12980日元,如今二手平臺標價也在1200元人民幣左右。
最終幻想X-2
尤娜專武:Tiny Bee
先前我們在回顧PS2機型進階之路的時候,GT賽車的出現頻率很高,因為畢竟是SCE的“親兒子”。所以在2001年4月28日,GT賽車3發售時,Logicool(即后來的羅技)也同時推出了一款名為GT force的USB接口方向盤,售價為9800日元。這款方向盤帶有force feedback功能,能夠將駕車時由方向盤傳來的反作用力和震動感模擬出來。仿真的外形加上手持部分裝有防滑海綿,同時方向盤的直徑也比較符合東方人的骨骼架構,因此手感是很棒的。此外,這款方向盤外設也有腳踏裝置,左剎車,右油門,距離適中,但由于材料是硬膠,底部是空心的,所以整體重量很輕。若是用力踩上去,想要在《頭文字D》的游戲中像藤原拓海和高橋涼介一樣使出漂移技法,則有很大的機率打滑,俗稱“一腳飛天”。
GT force
GT-force
為了改善第一代的問題,以及對應即將推出的GT賽車4,羅技又與SCE旗下的Polyphony Digital工作室共同推出了GT Force pro。這款新型的方向盤可以實現900度的旋轉,即能夠旋轉兩圈半。當時市面上大多游戲方向盤最多只能達到300度的轉動程度,上一代GT force也只能達到200多度。不僅如此,GT force pro還加入了排檔桿,能夠體驗手動換擋。因此與真實賽車轉動程度一致、加入手動換擋的GT force pro能夠將《GT4》的游戲樂趣真實體現出來。
GT force pro
有了機車,高達怎么能夠缺席呢?畢竟機車和mobile-suits都是男孩子的夢想。“是真男人就開扎古”,成為一個像夏亞一樣的王牌機師別提有多大的吸引力了。PS2上的大作《第二次超級機器人大戰α》推出的同時,HORI也發售了一款造型獨特、可以單手控制的機戰手柄控制器,售價4980日元。它的重量和PS2手柄相當,而且有單獨的reset鍵,可以在非加載畫面中隨時切回到標題畫面,讓玩家使用S/L大法。另外,機戰手柄還具有左右搖桿互換功能,能夠實現多重操作。后來為了配合人氣高漲的《超級機器人大戰MX》,HORI又發售了“超級機器人大戰控制器特別版”,售價為5229日元,和初代一樣能夠對應PS2,PS1平臺上全系列的“機戰作品”,同時也能夠支持其他類型的游戲。屬于機戰愛好玩家的必備收藏品。
《第二次超級機器人大戰α》控制器
《超級機器人大戰MX》控制器
體會過風馳電掣的速度與激情,捕捉過命懸一線的刀光劍影,還有一類游戲是真男人的心頭好。在回顧PS2機型的時候,有老玩家提到了《鐵拳》《VR戰士》這些經典格斗游戲,很多玩家都希望能像街機一樣有格斗搖桿和控制鍵,畢竟拍擊和敲打的快感是手柄難以傳遞的。
鐵拳3格斗搖桿
因此HORI推出了收藏價值和實用價值兼具的鐵拳系列專用搖桿,當時在PS One上發售的《鐵拳3》搖桿只有4鍵,到了PS2時代,以《TEKKEN TAG TOURNAMENT》(簡稱“鐵拳TT”)為主題的搖桿有5鍵,而以《鐵拳4》為主題的搖桿則升級到了6鍵,極大地提升了格斗游戲的操控樂趣。當然6鍵的格斗搖桿也能拿來玩《King of Fighters拳皇》系列和《Street Fighter街霸》系列。
鐵拳4格斗搖桿
此外,HORI也推出了以《靈魂能力2》和《罪惡裝備XX》為主題的搖桿,材質和做工一樣,只是在按鍵設置和外觀涂層上有些許差別。另外還有專門針對《VR戰士》玩家的專用搖桿,按鍵的位置設置與街機一模一樣,同時內部的部分電子元器件采用了真空焊接的方式,硬件故障的機率大幅降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格斗搖桿一玩就起飛了。
VR戰士格斗搖桿
當時在PS2上還有一類游戲,能讓玩家化身飛行員沖上云霄,體驗單機突破敵軍,摧毀堡壘的爽感,這就是NAMCO南夢宮出品的《皇牌空戰》系列。PS2上推出的有《皇牌空戰4》《皇牌空戰5》和《皇牌空戰zero》。今年的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也出現了《皇牌空戰》的配樂。
戰斗機
為了能讓玩家體驗飛行的樂趣,早在PS One時代,1996年4月26日,索尼自家就推出過售價6900日元的SCPH-1110 Analog Joystick,這款控制器采用的是雙搖桿模式,可以在模擬模式和數字模式中切換,不僅兼容皇牌空戰1、2、3代,還能支持“兼容模擬控制器”的游戲。
SCPH-1110 Analog Joystick
在2004年,HORI為《皇牌空戰5》推出了專用的飛行搖桿AC5 Flight stick2,這款搖桿造型更接近飛機的操縱桿和推進器外形,表面也覆蓋了橡膠材質,手感一級棒。同時許多關鍵操作按鍵都集成到了油門桿上,讓玩家在操控時更為方便,不會手忙腳亂。另外最大的亮點是支持震動,能夠讓玩家感受到飛機遭遇強氣流或機身中彈的感覺,讓緊張刺激的空戰更加真實。
AC5 Flight stick2
不同于街機,PS2的許多游戲都是需要較長時間通關的,因此游戲記錄的存儲至關重要,所有玩家都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怪升級到了最終boss前,卻被一招秒殺還沒有存儲進度,那種感覺就像是一朝回到解放前。所以PS2 10000型首發時也是標配了一張8MB 的黑色Memory Card(記憶卡),它的型號是SCPH-10020,緊隨Dual-Shock2手柄。除了最初的黑色,和手柄一樣,后來也陸續推出了不同的配色,同時也有一些和游戲捆綁售賣的記憶卡。
SCPH-10020 Memory Card
SCPH-10020 Memory Card首發售價和后期降價和DualShock2手柄一樣,都是從3500日元調整到了2800日元。但SONY原廠生產的8MB MAGICGATE價格要比KEMCO和HORI游戲外設廠商生產的記憶卡貴一些,不過性能上幾乎是一樣的,所以在當年,只要記憶卡能正常穩定地存儲資料,選擇第三方的記憶卡還可以節省一些開支。
Memory Card
有了手柄游玩游戲,有了記憶卡存儲游玩記錄,當然還少不了連接電視的連接線啦,不同于現如今的HDMI和Type-C高清線。由于當年的技術有限,初代機型標配的是三色AV線(SCPH-10030),單買售價為1000日元,但這種AV線傳輸能力有限,只能顯示基礎色彩和圖形,因此同年發售的還有3000日元的S端子線(SCPH-10060),2500日元的SCPH-10100色差分量線(YPbPr)。S端子線能夠將圖像的亮度和顏色的深淺分別用兩種方式進行傳輸,所以傳輸的圖像素質比較好。但色差分量線使用色差輸出的方式,能夠免去將Y/Pb/Pr信號變成RGB信號,再由RGB信號轉換成Y/Pb/Pr信號的兩次編碼過程,進一步減少了圖像傳輸時損失的畫質,因此相對其他傳輸方式,色差分量線的傳輸質量是最好的。
三色AV線(SCPH-10030)
SCPH-10100色差分量線(YPbPr)
S端子線(SCPH-10060)
此外索尼后來還發售過一種D端子線,D-sub 15 針轉換線SCPH-10320和D -sub AV 線SCPH-10330,10320款線纜與LinuxKit 捆綁在一起,只能給Linuxkit 使用,但2002年7月25日發售的10330款采用純度高達99.8%的無酸素銅為線材,接口處采用的是24K鍍金,因此數據傳輸的質量和耐用性都很高,但當時國內的電視基本上都不支持這種型號的輸入接口,所以D端子線很少見。
D -sub AV 線(SCPH-10330)
說完手柄控制器、記憶卡以及視頻輸出線后,我們還不能忘記PS2的誕生,除了游玩游戲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推廣DVD。因此,為了宣傳推廣PS2的這一重要功能,2000年3月4日首發的PS2 10000型附贈了一張“UTILITY DISC V1.0” 的工具碟,15000型升級到了Version1.1,18000和30000型則是附送了SCPH-10150 DVD遙控器,不過由于這幾種型號的PS2沒有內置紅外線,所以還需要搭配SCPH-10160 IR紅外線接收器使用。當然,DVD遙控器的發展并沒有止步不前。2003年5月15日,SCE推出的PS2 50000型搭配了一款新型的DVD遙控器SCPH-10420,新增了開關倉鍵(open/close)和復位鍵(reset)。但從50000型開始PS2內置了紅外線接收器,能夠直接使用Dual-Shock2手柄來操控DVD的播放,因此新款遙控器的使用率和銷量并不是太高。
SCPH-10150 DVD遙控器 SCPH-10160 iR接收器
DVD遙控器SCPH-10420
兩款DVD遙控器對比
由于大多數玩家購買PS2的初衷并不是看DVD或聽CD,因此DVD/CD的播放功能遠不及它的游戲娛樂功能耀眼。但當玩家們將大量時間用來游玩光盤游戲,就會造成PS2的光頭磨損嚴重,繼而造成讀碟速度變慢甚至是無法讀碟的情況。因此很多玩家就將目光瞄準了PS2厚機的后門,一個神奇的插槽。最早的PS2 10000型系列是有PC card卡槽的,可以插入格式兼容的網卡、傳真卡以及存儲卡。后來30000型和50000型系列將PC card卡槽改成了Expansion Bay卡槽,能夠使用PS2的硬盤配件SCPH-10400 Expansion Bay 40GB,售價12800日元。
PlayStation?BB 裝置(EXPANSION BAY 型 40GB)
當然除了Expansion Bay的硬盤插槽外,PS2還支持外置硬盤以及內置硬盤的改裝。外置硬盤可以通過PS2的USB接口進行供電使用,而PS2專用內置硬盤的電源供應則需要PS2主機提供。當時40GB存儲、7200轉速的內置硬盤需要PS2變壓器的額定功率超過150W,但大多數玩家所使用的PS2變壓器額定功率只有70到80W,滿足不了內置硬盤的運作需求。此外,PS2內置硬盤還附帶了一張PlayStation BB Navigator Version 0.20的光碟,不僅可以提供硬盤的安裝程序,還包含了最新的DVD播放驅動 Version 2.10。當時硬盤價格都比較貴,速度也談不上快,但能夠將喜歡的游戲鏡像拷貝到硬盤中,提升讀盤速度,減少對光頭的損耗還是比較值得的。
PS2 專用硬盤驅動器(EXPANSION BAY 型 40GB)SCPH-20401
此外除了提升讀盤、加載速度、存儲游戲以及記憶卡資料外,PS2 的內置硬盤還加入了Ethernet,可以利用LAN線來連接網絡。游戲也能經過snapshot快照后存儲到HDD中,并通過網絡直接上傳到電腦中,例如《A行列車2001》游戲可以在HDD中最多存儲1000張圖片并通過網絡分享,這也就是早期的游戲截圖分享功能。
《最終幻想11》
《信長的野王online》
此外,PS2上也有一些網絡游戲,例如《最終幻想11》《信長的野王online》,連接網絡后,內置硬盤不僅加快運行速度,還能夠下載許多游戲資料。當時SCE也意識到網絡世界在未來的發展,所以還為PS2加入了網絡通訊功能,包括收發電子郵件的離線通訊和在線聊天室的即時通訊,以及添加好友列表、編輯個人主頁的功能。看起來和現在的PS4/PS5沒有什么區別,對吧。順帶提一下,張智霖和薛凱琪主演的港劇《蝕日風暴》中的康sir還通過PS4的聊天功能來傳遞“高桌會”的情報呢,現在看來PS2當年選擇加入網絡通訊的路子確實是挺有遠見的。
《蝕日風暴》第24集截圖
而為了滿足一些玩家的上網需求,SCE還推出了PS2專用的SCPH-10230 USB鼠標和SCPH-10240鍵盤,2001年9月20日發售時,鼠標和鍵盤售價均為4000日元,2003年11月13日的新版本售價為3500日元,雖然沒有現今的機械鍵盤炫酷好用,但在當時電腦還不太普及的年代也是不錯的選擇了。
SCPH-10240鍵盤
SCPH-10230 USB鼠標
最后由于PS2的配件和外設繁多,PS考古磚家也無法將它們一一展示和介紹,還請大家見諒。歡迎老玩家在評論區曬一曬當年的五彩斑斕的手柄、存儲著快樂記憶的記憶卡以及獨特的外設配件,一起分享您的歡樂時光。
下期“PS考古磚家”將開始和大家回顧PS2上的一些經典游戲,從游戲玩法、系統、劇情、背景故事等方面解讀我們曾經美好的回憶。對于回顧的游戲,歡迎大家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這里是嗦粉研究室,我們下期再見。
將機器學習推向邊緣端,i.MX 8M Plus深度解析
人工智能 (AI) 的研究工作已取得驚人進展,計算機的用途不斷拓寬。機器在執行某些任務時比人類更快、更準確。ILSVRC圖像分類競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競賽使用基于機器學習 (ML) 的人工智能類型。早在2012年,AlexNet就曾贏得這一競賽,成為首個使用深度神經網絡和GPU進行訓練的網絡。到2015年,ResNet-152在圖像分類領域擊敗人類。
▲ 圖1:機器與人類在圖像分類領域的表現
計算機表現優于人類的其他例子還包括游戲。下面列舉了機器擊敗人類冠軍的一些示例,以及人類表現仍然優于機器的非游戲案例:
▲圖2:1997-2019年機器與人類在游戲領域的表現
顯然,機器學習能夠提供一些令人驚嘆的新功能,這些功能對于智能家居、智能零售、智能工廠和智慧城市等應用領域而言必不可少,也被廣泛運用于當今眾多行業。比如,云服務提供商提供的機器學習云服務(如Amazon AWS SageMaker、Microsoft Azure ML和Google Cloud ML Engine)顯著增長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向邊緣推進
此前,由于有大量計算和存儲資源可供使用,機器學習的部署在于運行大型集中式計算機中心的云端。現在,在多種原因的驅使下,正在迅速地轉向邊緣,例如:
云處理、存儲和帶寬的成本高昂,阻礙將數據發送到云端以做出由人工智能推動的決策
更好的用戶體驗需要在邊緣快速做出由人工智能推動的決策
隱私與安全問題限制了在云端存儲的數據
更高的可靠性
基于所有這些因素,對許多應用而言,邊緣端顯然是進行機器學習處理的理想位置。因此,恩智浦宣布推出i.MX 8M Plus,這是第一款配備專用高性能機器學習加速器的i.MX 應用處理器。i.MX 8M Plus使用14nm FinFET工藝技術,因而具有低功耗和高性能,并具備多項新特性,包括支持兩個低成本高清圖像傳感器或一個4K分辨率圖像傳感器的雙攝像頭ISP,能夠處理人臉、物體對象和手勢識別等機器學習任務。它還集成了獨立的800MHz Cortex-M7(以便處理實時任務并獲得低功耗支持)、H.265和H.264的視頻編解碼、800MHz HiFi4 DSP和用于語音識別的8通道PDM麥克風輸入。工業物聯網特性包括支持時間敏感型網絡 (TSN) 的千兆以太網、兩個CAN-FD接口和ECC。
▲i.MX 8M Plus 應用處理器框圖
數據科學家正在為在邊緣端部署的資源受限型設備優化特定算法,從而幫助加速遷移到邊緣端。MobileNet是Google開發的圖像分類算法,側重于高精度,同時顯著減少所需的計算資源數量。下圖顯示處理任務大幅減少。從VGG-16模型轉而使用MobileNet v2模型可使邊緣端所需的計算量減少50倍。這樣一來,邊緣端的資源受限型硬件解決方案便能夠執行復雜的機器學習處理。
▲圖3:針對邊緣優化的神經網絡算法
同樣,在邊緣手機中運行MobileNet v1明顯比在云端運行更快。造成這一差距的原因是在邊緣運行消除了云端網絡延遲。
往返網絡延遲很容易增加200毫秒到1.4 秒以上,響應延遲顯著增加。讓用戶獲得實時體驗,目標是在100毫秒內做出響應。
▲圖4:邊緣提供更快的用戶體驗
下面是借助i.MX 8M Plus支持在邊緣運行機器學習的部分應用。
如下所示,每個用例需要特定的性能指標,這決定了運行所需的硬件級別。這是i.MX 8M Plus采用專用機器學習加速器的關鍵原因。
▲圖5:機器學習用例
就上述原因而言,在邊緣端運行機器學習應用合情合理。但要成功部署,必須滿足一些其他要求:
機器學習開發者生態系統——易于實現
硬件安全——保證隱私和安全
創新的全新混合SoC架構——提供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
可擴展且安全的邊緣部署——便于部署
全面的機器學習開發生態系統:eIQ?
突破性機器學習應用需要一個以任務驅動的生態系統。因此,恩智浦開發了創新型邊緣智能 (eIQ) 工具環境,為客戶提供在包括全新i.MX 8M Plus在內的一系列恩智浦SoC上部署機器學習技術所需的工具。eIQ支持多種機器學習處理元素,包括Arm Cortex-A 和Cortex-M處理器、GPU(圖形處理器)、DSP和機器學習加速器。eIQ機器學習軟件環境包含開源機器學習的推理引擎和庫。恩智浦已部署并優化這些技術,例如TensorFlow Lite、OpenCV、CMSIS-NN和Arm NN,對于熱門i.MX RT應用處理器,這些技術可通過恩智浦的MCUXpresso 和Yocto (Linux)開發環境進行訪問,從而為應用開發提供無縫支持。eIQ軟件附帶物體對象檢測和語音識別示例應用,為在邊緣部署機器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起點。
▲圖6:eIQ 機器學習開發環境
邊緣安全:EdgeLock?
邊緣安全至關重要。所需功能包括安全啟動信任錨、片上加密、安全配置、雙向設備認證、安全設備管理、空中 (OTA) 安全升級更新和生命周期管理。為支持邊緣安全,恩智浦創建了可擴展的EdgeLock產品組合,其中包含安全元件、安全身份驗證器、應用處理器和MCU的嵌入式安全功能。i.MX 8M Plus采用先進的EdgeLock嵌入式安全技術,包括資源域控制器、Trust Zone、HAB、加密啟動、采用RSA和橢圓曲線算法的公共密鑰加密。EdgeLock賦予邊緣節點完整性、真實性和隱私性,從邊緣到網關再到云,提供充分的安全性保障。
經濟實惠的邊緣人工智能
eIQ工具包為基于CPU、GPU和DSP的恩智浦現有SoC系列帶來機器學習功能。但是,即便是最快的CPU,也難以高效地執行高度復雜的神經網絡。因此,全新i.MX 8M Plus是一個混合人工智能SoC,將先進的嵌入式SoC與最新的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硬件NPU技術相結合。于是,用戶能夠同時享受到這兩大技術的好處,既能利用現有SoC應用,還能增加機器學習加速器的巨大并行計算能力。
未來
在人工智能領域,變革速度不斷加快。下面來自AI Index 2018和Monster.com的圖表顯示了深度學習領域就業機會的增長情況:
▲圖7:按所需人工智能技能劃分的就業機會增長 (2015-2017)
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中提及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次數:
▲圖8:公司財報電話會議提及次數——IT 公司 (2007-2017)
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給計算機行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這一變化將有助于改善我們的生活。在全新i.MX 8M Plus的引領下,通過將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移到邊緣,我們將更快地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角色變換,轉子發動機重出江湖,馬自達MX-30 R-EV曝光
“賺到錢就去研發轉子發動機”,這是我們以往調侃馬自達的玩笑話,的確自從轉子發動機消失于江湖之后,人們都在期待它什么時候回歸,馬自達此前也有意無意的透露:很快就會見到全新的轉子發動機。
馬自達轉子發動機
而今天它來了,馬自達宣布搭載轉子發動機的全新MX-30 R-EV將在2023年1月正式亮相,這原本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車迷朋友好像高興不起來,原因其實是轉子發動機這次回歸,并非以驅動角色出現,而是變身一臺增程器。
馬自達MX-30
馬自達MX-30其實并不陌生,這是馬自達首款電動車,其早在2019年東京車展就已經亮相,而全新MX-30 R-EV就是其增程版,增程版并沒有設計上的變化,依然是一臺個性十足的車型,個性在于它是極為少見采用對開門的小型SUV。
當初國內有不少朋友都呼吁它引入國產,可惜馬自達這次不會再上當,估計聽信太多“國產就買”的謊言了。
馬自達MX-30
這次馬自達并沒有公布其具體動力形式,但無非就是電機 電池 增程器的組合,轉子發動機天生體積小的特點,也更利于空間上的布局,對減重方面也有一定貢獻,所以作為增程器再合適不過。
馬自達MX-30
不過個人還是有些疑問,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是出了名的“費油機器”,原因是其高轉速的設定,況且磨損情況也要比普通發動機更夸張,作為增程器,難道馬自達不怕油耗增加?隱形維修成本提升嗎?我想應該是馬自達對這一代轉子發動機已經有了全面優化,才有勇氣作為增程器使用。
馬自達MX-30
雖然轉子發動機以這種方式出現帶來一些小失望,但我覺得這也是馬自達當下新能源發展的出路,看看之前MX-30,僅僅帶來200多公里的續航水平,完全跟不上時代,這次轉子發動機作為增程器,變換思路帶來更長的續航,相信能獲得市場的認可,至少不會像現在這般差勁。
三星S20 Ultra評測:120Hz+1億像素的超旗艦配置
[PConline 專業評測] 根據著名的「星巴克分類法」,今年的三星Galaxy S20系列被分為「中杯」、「大杯」和「超大杯」。相比常規升級的Galaxy S20和S20 ,作為三星史上首次采用「Ultra」來命名的S20 Ultra(就是不和蘋果用一樣的命名)無疑勾起了更多人的興趣。
Galaxy S20 Ultra無疑是三星近幾年來擠的最大一管「牙膏」,誠然參數非常夢幻,但我們只看實測結果。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我們拿到這臺Galaxy S20 Ultra的時間不算很久,因此評測來得比以往更晚一些,體驗時間也很有限。但就這么一段時間,我們還是體會到了什么才是國際機皇(戰術后仰.gif)。
【免責聲明:我們拿到的是S20 Ultra的工程機,系統版本是G9880ZCU1ATB8,且不能升級,這次評測的表現不代表零售版機器的表現。】
圓潤的「巨無霸」
初看Galaxy S20 Ultra,就覺得這是圓潤版的Galaxy Note10 ,因為它同樣采用了中置挖孔的設計,甚至還比Note10 大了0.1英寸。不過,S20 Ultra的機身寬度反而比Note10 窄了1.2mm,因此在握持感上更占優勢(雖然兩者想要單手操作都比較難)。
三星Galaxy S20 Ultra配備了一塊6.9英寸 3200*1440的Dynamic AMOLED 2X屏幕。這塊屏幕也刷新了著名屏幕測試機構DisplayMate多達12項屏幕專項評測的新紀錄,包括色準精度JNCD小于0.5、色域覆蓋110% DCI-P3/139% sRGB、最極限的亮度(1342尼特)等等,獲得A 的評級。可以說,這塊屏幕獲得A 的評級是因為最高只有A 評級。
很多人關心的挖孔大小方面,S20 Ultra這個「孔」大概在3.5mm左右,雖然沒有自家顯示部門外賣給友商的2.98mm那么極致,但是考慮到這是一顆4000萬像素的鏡頭,也就情有可原了。
雖然動作慢了點,但三星終究還是上了高刷新率屏幕的車,今年的Galaxy S20系列全系支持120Hz高刷新率。
高刷新率有哪些好處相信不用再科普了,這會是2020年旗艦手機的標配了。在120Hz刷新率下,無論是刷微博還是其他日常的操作,都能感受到絲般順滑。
不過很遺憾,出于對續航的考慮,目前三星在軟件層面限制了QHD 分辨率和120Hz刷新率不能同時開啟,但不排除日后通過系統更新開啟的可能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三星引以為傲的曲面屏設計竟然不見了?其實曲面并沒有被取消,只不過變成了微曲面,與其說是曲面,不如說是「2.8D」弧度設計。作為曲面屏的開創者,三星這種「返璞歸真」的做法早在去年的Galaxy S10系列和Note10系列上就已經有了苗頭。
盡管大家對這種做法喜聞樂見,但也沒有想到在這人人都追求大曲率屏幕的年代,三星會是第一個站出來唱反調的。
削減曲率做成微曲面的做法之所以受到廣泛好評,是因為這既保住了高顏值和真(文明用語)爽的手感,又最大程度地減輕了曲面屏在日常使用帶來的誤觸和影響閱讀文字的體驗,以及邊緣由于光線反射而產生綠光的問題。
除了更小的曲面,S20 Ultra還帶來了更小的「下巴」,相比上一代S10 有了肉眼可見的提升。
相比正面,Galaxy S20 Ultra的背面可就「勁爆」多了:一塊碩大的「六筒」麻將牌,占據了幾乎一半的機身寬度。整體上,S20 Ultra機身背面的弧度相比去年的Galaxy S10系列和Note10系列大了很多,在手感上又有了提升。
回到這個碩大的攝像頭模組。拋棄了Galaxy S10系列上很有辨識度的「防爆盾」設計讓不少人為此扼腕嘆息,但想到S20 Ultra相機的堆料,便覺得釋懷了一些。
三星對S20 Ultra的相機也充滿了自信,因此罕見地在鏡頭模組上印了一行標識,「SPACE ZOOM 100X」。同時,這個「麻將牌」也迫使一向放在中間的三星logo下移到了機身底部。
此外,電源鍵和音量鍵回歸到了機身右側,Bixby鍵也取消了單獨按鍵,功能被合并進了電源鍵,用戶可以自行設置。
最后就是機身底部了。Galaxy S系列首次取消3.5mm耳機接口,從左到右分別是降噪麥克風、Type-C數據接口和揚聲器。
一個億的像素
拍照,是三星Galaxy S20 Ultra最受世人關注的方面。在換著花樣打磨了1/2.55英寸傳感器這管「牙膏」長達4年之后,三星在S20 Ultra身上放了個大招。前面提到的那個碩大的「麻將牌」不是徒有其表的,先給大家上一下S20 Ultra后置攝像頭的參數。
光看參數,大概就能了解到Galaxy S20 Ultra的恐怖了:索尼IMX586(耳熟能詳了)和三星S5K2L3(Galaxy S9系列的主攝)都曾是風光一時的主攝傳感器,如今在S20 Ultra上只是長焦和超廣角鏡頭。
1億像素傳感器大家也很熟悉了,不過,這顆三星自家產的S5KHM1是跟著Galaxy S20 Ultra一起首次亮相的,而且與以往一樣,同樣是三星獨占。相比之前外賣的S5KHMX,S5KHM1擁有以下幾個獨占的特性:
獨創的Nonacell像素9合1技術,可輸出12MP、單像素面積2.4μm的超大像素照片,相比Tetracell像素4合1技術進光率提升一倍以上;
支持8K視頻錄制、實時HDR拍攝、Smart-ISO感光技術、Super-PD相位對焦,以及基于陀螺儀的EIS電子防抖(OIS光學防抖另外支持);
支持1.08億像素HDR直出,可以直接輸出12MP分辨率的3倍變焦圖像。
可以看到,三星依然對1200萬像素不離不棄,即使用上了1億像素,還是要想盡辦法壓榨到1200萬像素,說明他們仍然認為1200萬像素是像素數量和成像質量最佳的平衡點。
通過1.08億像素主攝和4800萬像素潛望式長焦鏡頭的配合,S20 Ultra可實現10X混合光學變焦以及高達100X的數字變焦。這也就是鏡頭模組上標注的那個「SPACE ZOOM 100X」的由來。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樣張說了算。接下來請出主角三星Galaxy S20 Ultra,還有另外兩位神秘嘉賓。
▲日間成像
日間成像方面,Galaxy S20 Ultra總體上還是維持了三星艷而不濃的調色風格,但相比去年的Galaxy S10 和Note10 還是稍微「黯淡」了一點。
第一組:普通場景
iPhone 11 Pro Max
華為Mate30 Pro 5G
三星Galaxy S20 Ultra
在這組綠葉的樣張中,蘋果、華為和三星向我們展示了三種不同的調色風格:iPhone 11 Pro Max 依然是熟悉的「性冷淡」,連旁邊在陽光照射下的水泥地都發白了;華為Mate30 Pro 5G在RYYB傳感器和AI的加持下,白平衡是三者中最暖的;三星Galaxy S20 Ultra的風格恰好處于蘋果和華為之間,這跟我們去年的評測結果基本一致。
第二組:普通場景
iPhone 11 Pro Max
華為Mate30 Pro 5G
三星Galaxy S20 Ultra
在這組樣張中,三者的表現跟之前的樣張保持一致,三星Galaxy S20 Ultra的綠植和藍天顯然更讓人覺得舒服,iPhone 11 Pro Max偏向真實,而華為Mate30 Pro 5G則偏紅,這也是RYYB傳感器的痛點了。
第三組:大光比場景
iPhone 11 Pro Max(自動模式)
華為Mate30 Pro 5G(自動模式)
三星Galaxy S20 Ultra(自動模式)
iPhone 11 Pro Max的曝光控制比較出色,云朵的細節是三者中保留得最好的,但暗部細節比較欠缺;
華為Mate30 Pro 5G也保留了較多云朵的細節,暗部細節處理比iPhone要好,但太陽處的曝光沒有控制好;
三星Galaxy S20 Ultra對于云朵的處理沒有前兩位那么細致,但對太陽的曝光控制,以及暗部細節的保留是三者中最好的。
這組大光比的場景,三者的表現就各有千秋了。
▲夜景對決
接下來就是萬眾期待的夜景大戰了。不知道換上了新的大底傳感器的三星Galaxy S20 Ultra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第一組:高光場景
iPhone 11 Pro Max(自動模式)
華為Mate30 Pro 5G(自動模式)
三星Galaxy S20 Ultra(自動模式)
iPhone 11 Pro Max的夜景成像相比以往有了很大提升,主要體現在畫面整體亮度很高,觀感不錯,但高光壓制仍有待提高,遠處天空的噪點相對比較明顯;
華為Mate30 Pro 5G有著三者中最好的高光壓制表現,畫面中心的「vanke Mall」、「絕味鴨脖」和旁邊廣告牌,以及畫面左上角的「客語」的曝光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遠處天空的噪點控制也比iPhone更好;
三星Galaxy S20Ultra有著三者中最純凈的畫面,但高光壓制稍遜一籌,而且遠處吊塔的可見度明顯弱于iPhone和華為。
在曝光控制這方面,三星Galaxy S20 Ultra還有待優化。
第二組:弱光對比
iPhone 11 Pro Max(觸發2s夜景模式)
華為Mate30 Pro 5G(自動模式)
三星Galaxy S20 Ultra(自動模式)
由于iPhone 11 Pro Max自動觸發了2s自動夜景模式,因此獲得了三者中最高的畫面亮度;三星Galaxy S20 Ultra和華為Mate30 Pro 5G的表現比較接近。
華為Mate30 Pro 5G(手持6s超級夜景)三星Galaxy S20 Ultra(手持4s超級夜景)
給華為和三星開啟超級夜景模式之后,開始神仙打架了。兩者的畫面亮度相當,觀感都十分好,但三星Galaxy S20 Ultra無疑有著更好的暗部細節,畫面中心的遠處樹葉還有很高的可見度,左邊更遠處的幾棵樹同樣如此。
第三組:超廣角夜景
iPhone 11 Pro Max
華為Mate30 Pro 5G(夜景模式)
三星Galaxy S20 Ultra(夜景模式)
經過多個系統版本的更新,iPhone 11 Pro Max的超廣角夜景相比去年我們測試的時候有了很大提升;
華為Mate30 Pro 5G的超廣角夜景模式依舊給力,不僅高光壓制出色,邊緣處的兩棟建筑也能依稀辨認,可惜的就是角度比較小;
三星Galaxy S20 Ultra在手動選定夜景模式之后,拍攝時長與自動模式下差不多,不太像是觸發了夜景模式,不知道是系統判斷不需要開啟還是bug。盡管如此,它的超廣角夜景表現仍然不錯,只是遠處的建筑可見度相對較低。
測試總結:經過實測,三星Galaxy S20 Ultra的相機表現符合此前我們對它的期待,況且這次測試的還只是工程固件,我們有理由對它的零售版固件抱有更大的信心。
當然,由于是第一次采用S5KHM1這顆傳感器,因此S20 Ultra目前的算法調校還是有所欠缺,比如高光控制等;而且還存在著一些明顯的bug,比如對焦拉風箱、經常失焦等問題,希望這些問題能在還沒上市的這段時間里抓緊修復。
PS: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就沒有自拍評測了,下次有機會一定補上。
▲拍照體驗&特色功能
以前,三星總是被詬病只會堆硬件,一點也不重視用戶體驗。在Galaxy S20 Ultra上,三星做出了改變,不僅懟上了最好的相機硬件,在軟件體驗上也進行了優化。
1億像素成片時長
因為有前車之鑒,很多人都擔心三星Galaxy S20 Ultra上如果要直出1.08億像素照片會不會出現嚴重卡頓,答案是否定的。經過我們的實測,即使是切換到1.08億像素之后,出片的速度也很快,耗費時長大約在1-2s內。這些都要歸功于三星的調優,當然還有好基友高通驍龍865強大的ISP。
0.5X-100X切換過程
以往安卓手機的變焦體驗一直不如iPhone順滑,那支持100X數字變焦的S20 Ultra呢?又經過我們的實測,即使是0.5X-100X的變焦,整個過程也相當流暢,并且還加入了過渡動畫。
此外,我們在進行高倍變焦時經常容易對著對著就不知道要拍的地方去哪了。三星Galaxy S20 Ultra變焦到達20X及以上時,屏幕邊緣便會出現一個小小的取景框,實時告訴你鏡頭現在正瞄準著的坐標。這個小功能讓原本體驗很糟糕的高倍變焦一下子變得真香。
夜景模式拍攝也加入了新的倒計時動畫,由以往的卡頓式讀秒,變成了現在慢慢從「鐮刀月」變到「滿月」,生動形象。
就連快門按鈕的手勢操作都做了改變。在Galaxy S20 Ultra上,長按快門按鈕由以往的連拍改為直接開啟視頻錄制,而連拍則被改為向下滑動快門按鈕并按住開啟。
特色功能一:100X變焦
5X光學變焦、10X混合光學變焦、30X數字變焦大家都見得多了,所以這里就直接上Galaxy S20 Ultra的100X變焦對比樣張了。
1X
100X
如果不畫個圈標出來,你們能找到這個「天盈路站」在哪嗎?不過答應我,收起你們大膽的想法。
以后就該流行這么一句話了:「人在做,S20 Ultra在看」。
特色功能二:AI一鍵多拍
三星Galaxy S20系列加入了一個名為「AI一鍵多拍」的功能。「AI一鍵多拍」是指用戶可以一次拍攝出最長10秒的視頻,以及不同鏡頭、不同濾鏡等多種模式效果的照片,也就是說用戶可以隨意選擇其中喜歡的效果,無需重新拍攝。
拍攝過程就像上面這張動圖演示的這樣,跟平時拍攝視頻的操作基本一致。
在拍攝完成后,系統會自動生成廣角、超廣角照片、自動加好濾鏡的照片以及小視頻,供用戶挑選。這個功能最適合不懂怎么給女朋友拍照的小伙汁了,可以說是求生欲神器。
▲題外話
可能有人會好奇怎么不上一下1億像素的原片和傳說中的8K視頻?原因其實挺簡單,我們網站暫時還不支持上傳這么高級的東西(因為太大了)。日后有機會一定上。
目前能告訴大家的是,三星Galaxy S20 Ultra的8K視頻拍攝是真8K,而不是什么AI 8K,它是直接調用1.08億像素主攝來進行拍攝。此外,我們還可以在8K視頻中截取到3300萬像素的高清靜態照片。以后要是擔心有什么精彩瞬間來不及抓拍,那直接錄一段8K視頻,回去再慢慢截圖,也比很多手機拍攝的樣張還要清晰了。
四個字:安卓最強
毫無意外,三星Galaxy S20 Ultra搭載了高通驍龍865處理器,當前安卓陣營的最強處理器。
據高通介紹,驍龍865的CPU和Adreno 650 GPU在性能上與能效上均有25%的提升。除了驍龍865,三星Galaxy S20 Ultra還配備了12/16GB的全新LPDDR5內存和UFS 3.0閃存,性能有多強不言而喻。
安兔兔總分566235分,Geekbench 5.1單核926分,多核3255分,均為驍龍865的正常水平,相信零售版會有更好的表現。
我們也跑了一下閃存測試,Galaxy S20 Ultra的連續讀取1659.78MB/s、連續寫入752.25MB/s、隨機讀取229.91MB/s、隨機寫入227.55MB/s,是2020年旗艦手機的頂級水準。
游戲實測方面,三星Galaxy S20 Ultra的表現依然穩定,驍龍865 12/16GB LPDDR5 UFS 3.0的閃存目前來說可以輕松通殺所有手游。尤其是支持超高幀的游戲,配合120Hz超感官全視屏,可以跑滿120幀,享受更加流暢無卡頓的體驗。
注:1.以上測試均在1080P 120Hz下進行;
2.和平精英暫不支持S20 Ultra開啟120幀,即使通過「技術手段」也無法開啟;
3.狂野飆車9無法記錄「每10min內卡頓次數」這項數據,故缺失。
不是Two UI,是One UI 2
三星Galaxy S20 Ultra搭載基于Android 10的One UI 2.1系統。相比One UI 1.0,One UI 2.1的UI設計并沒有任何變化,功能上同樣變化不大。
One UI 2.1最大的變化是在細節上。One UI 2.1加入了全局圓角過渡動畫,改進了以往三星系統最大的槽點。
One UI 2.1的圓角動畫與Galaxy S20 Ultra機身的R角高度匹配,加上120Hz的加持,可以說是為S20系列量身定做的動畫(錄屏只有30fps無法體現)。
另外在One UI 2.1上隨處可見的元素就是圓柱形滑條了。無論是調節亮度還是音量,都可以看到一條靈動的圓柱形滑條。除此之外,亮度調節滑條和音量調節面板都會顯示在屏幕中央,面積相比上一代有所縮小,盡可能地減少遮擋內容。
Galaxy S10 (One UI 2.0) Galaxy S20 Ultra(One UI 2.1)
這就是One UI的設計理念:內容優先。在One UI 2.1上,這個理念進一步發揚光大,比如原來「占地面積」很大的通知彈窗如今變得很小一個,為的就是盡可能地少遮擋當前正在顯示的內容。這樣的UI細節調整在搭載了One UI 2.1的S20 Ultra上隨處可見。
One UI 2也終于加入了側滑返回手勢,并且可以調節靈敏度,相比友商要更方便完善一點。
結語
作為三星移動新十年的開山之作,Galaxy S20系列承載了他們希望繼續引領未來手機行業發展的美好愿景。從Galaxy S20系列,尤其是S20 Ultra恐怖的產品力來看,「S20」這名字還算沒白改。
盡管這次評測還沒有進行非常深入的體驗,但這臺還不是「完全體」的Galaxy S20 Ultra已然穩坐2020年上半年安卓機皇的位置。要說遺憾的話,那就是2K 分辨率和120Hz不能同時開啟了,不知道三星會不會給大家填上這個最大的遺憾。
不過,三星Galaxy S20 Ultra目前安卓機皇的位置接下來還將面對諸多勁敵的挑戰,我們對此拭目以待,日后也會給大家帶來幾大旗艦橫評(畫餅,別太在意),敬請期待。
沉淀之后的旗艦 榮耀MagicBook V14評測
2018年,榮耀初次涉獵筆記本,出道即達到巔峰,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印象深刻的產品。而就在上個月,榮耀正式發布了首款高端筆記本產品,我們也在第一時間拿到了榮耀全新的旗艦機型MagicBook V 14,作為沖擊高端市場開局之年的首個旗艦,也是全場景生態戰略的核心產品,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沉淀之后的榮耀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作品吧!
榮耀MagicBook V 14
我拿到的榮耀MagicBook V 14為基礎版本,其核心硬件的配置情況為:
CPU:英特爾酷睿i5-11320H處理器
GPU:Intel Iris Xe Graphics核芯顯卡
內存:16GB LPDDR4x 4266MHz
硬盤:512GB PCIe SSD
屏幕:14.2寸 2.5K 90Hz 10.7億色深 十點觸控屏
攝像頭:1444P高清雙攝 90度廣角
音頻配置:4揚聲器 4麥克風
電源:便攜式C口 65W充電器
Intel Evo認證
01全面的“全面屏”
無論是輕薄本還是游戲本,近年來,筆記本電腦的屏幕成為了各廠商競相角力的焦點,屏幕素質是肉眼可見的增長,作為面向生產力的旗艦產品,榮耀MagicBook V 14自然是極致的堆料。
榮耀MagicBook V14 B面
打開B面我們便可以看到這個塊極致的屏幕了,真正的四邊窄邊框,屏占比高達90.5%,這是經過Intel Evo認證的14英寸機型中屏占比最高的一臺機器,沒有之一,所有機型都望塵莫及。分辨率為2520*1680,213 PPI,屏幕比例為3:2,能夠縱向顯示出更多的內容,更適合辦公場景下的應用。
色彩方面,支持10.7億色深,實測覆蓋100%sRGB、76%P3色域,最大亮度436尼特,色彩精確度平均值為0.62,色彩還原度極佳,可以勝任各類創意類型的生產力工作。
色域
亮度
色準
在高分辨率 高色域的基礎上,這塊屏幕還最高支持90Hz刷新率,這是在輕薄本上較為罕見的配置點,不要以為只有游戲玩家才需要高刷新率屏幕,只要是頁面的滑動,高刷新率就能夠提供更流暢的顯示效果。
除了上面這些指標外,榮耀MagicBook V 14的這塊屏幕還支持十點觸控,配合Windows 11系統對觸摸交互的優化,帶來比Windows 10更好的操作體驗。此外還擁有三重護眼認證:中國國家眼科中心護眼認證 德國萊茵硬件級低藍光護眼認證 德國萊茵無頻閃護眼認證,輔以DC調光,在護眼方面也是拉滿了。
不論是是從屏幕參數還是實際體驗,這都絕對是一塊超頂級的屏幕,素質一流,就像官方所描述的那樣:一塊滿足想象的好屏幕。
02最佳音視頻會議系統
從前,筆記本上的攝像頭和麥克風一直是最拉跨的一個配置點,雖然這是一個眾所周知的事情,但是一直以來筆記本上攝像頭的使用頻次很低,所以大家并不太在意,甚至出現過很多攝像頭布局奇怪或壓根兒就沒有攝像頭的機型。而由于疫情的影響,大家逐漸適應并接受了線上會議、線上課堂這種辦公和學習方式,而筆記本電腦作為最佳的辦公和學習工具就承擔了這部分任務。
與此同時,以做手機的思路去做其他產品是一直以來都是榮耀貫徹的思路也是榮耀的核心優勢所在,這次榮耀MagicBook V 14上搭載了業界首創的500萬高清廣角雙攝,便是結合了自身優勢以及適配后疫情時代的最佳詮釋。
500萬高清廣角雙攝
在音頻方面,榮耀MagicBook V 14搭載了四麥克風 四揚聲器的規格,其中四個麥克風全為高信噪比麥克風,在視頻通話時不用特意離電腦非常近,5米的范圍內也能聽得清楚,通過線性陣列排布,支持定向拾音,從而帶來了更清晰的通話聲音。
鍵盤兩側的揚聲器開口
四揚聲器的位置分別位于C面鍵盤兩側及D面的兩側,其中鍵盤兩側為高音部分,D面兩側為低音部分,這樣做的好處是高音可以直接進入人耳,而低音經過桌面反射后進入人耳,從而達到更加立體的音效。
線上會議這部分的體驗如何并不是自己能夠感受到的,而是與會的其他人,我們肯定都經歷過在參加線上會議時有一個人的麥克風極其不清晰,攝像頭模糊而卡頓,先不說對他的印象如何,就會議效率而言是起到負作用的。
榮耀MagicBook V 14則大大的緩解了這個問題,500萬雙攝 4麥克風 4揚聲器,這樣的配置為辦公人士帶來了更加清晰的線上會議效果,不對其他參會人員造成困擾。
03極簡精致外觀
我這次拿到的測試機型是深空灰的配色,除此之外還有冰河銀、曙光藍可以選擇,整機機身采用航空級鋁合金材質,表面經過了陽極氧化與精細噴砂工藝,A/C/D面無手感上的差異,整機觸感極為細膩。
榮耀MagicBook V 14
機身邊緣處的棱角處理的相當利索,A面僅在正中間的位置有一個HONOR的鏡面LOGO,精致極簡的風格,適合全場景下的應用。
榮耀MagicBook V 14 A面
整機重量為1.48KG,最薄處14.5mm,作為一臺純鋁合金材質打造的14英寸筆電,這個重量的把控算是比較好的了。
榮耀MagicBook V 14 側面
C面邊緣正中心的位置擁有一個小凹槽,方便屏幕的開合。鍵盤鍵程為1.5mm,由于整塊鍵盤橫向利用率相當充分,所以鍵帽的面積也較大,打字手感舒適,尤其是方向鍵左右鍵為常規大小,在編輯文檔時能夠快速的回檔修正錯誤,這點確實好評。
榮耀MagicBook V 14 C面
鍵盤帶有白色背光,擁有兩檔背光亮度,使用Fn 空格鍵便可以進行調節,電源鍵位于右上角,并且集成了指紋識別,電源鍵的高度比常規按鍵都要矮一些,并且觸發力度也不一樣,盡量避免了誤觸。
電源按鍵
由于采用了3:2的屏幕比例,機身比常規16:9的機型寬了一些,這也就使得觸摸板的面積更大了,在細膩順滑的手感下,這次手機NFC感應的區域也被安置在了觸摸板的下方,比傳統的NFC標簽感應區域增大了346%,并且感應的距離也提升了150%,使用多屏協同功能時更方便了。
觸摸板下集成了NFC識別區域
最后再來看看接口情況,機身左側的第一個接口為USB-C,平常作為供電接口使用,第二、三個接口為雷電4和3.5mm耳機插孔;機身右側為一個USB-A 3.2 Gen 1以及一個HDMI接口,基本能夠滿足日常所需了,比其他的“旗艦”機型的接口不知道豐富了多少。
機身左側接口
機身右側接口
04性能,高能!
我拿到的MagicBook V 14是它的基礎版本,搭載了一塊英特爾十一代酷睿i5-11320H標壓處理器,10nm SuperFin工藝,四核心八線程,基礎頻率3.2GHz,最大睿頻4.5GHz,TDP 35W。
CPU基本信息
MagicBook V 14共擁有兩種性能模式,平衡模式以及高能模式,在系統內置的電腦管家中可以手動調節,使用Fn P也可以快捷切換。我們接下來的所有性能相關測試均在高能模式下進行。
這顆處理器在CINEBENCH基準測試中:
CINEBENCH R15:單核成績215cb,多核成績1025cb;
CINEBENCH R20:單核成績558cb,多核成績2551cb;
CINEBENCH R23:單核成績1452pts,多核成績6400pts。
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3
在Geekbench 5中,單核得分1491分,多核得分:6049分。
Geekbench 5
在3DMARK的CPU Profile測試中,單線程906分,8線程3886分。
CPU Profile
辦公場景往往更倚重單核能力,這顆i5-11320H的單核性能就尤為出色,并且作為一顆四核心八線程的處理器,它的多核性能已經算是佼佼者了,代表這臺MagicBook V 14有著不錯的性能調校,能夠充分的發揮出這塊處理器的全部性能。
說到性能調校,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它的烤機表現,機身內部采用了雙風扇 雙熱管的散熱規格,其中兩個風扇為無感靜音風扇,兩根熱管為翼型排布,并還設計有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出風口位于轉軸處。
我們先在高能模式下進行測試,在AIDA 64系統穩定性測試的Stress FPU模式中,30分鐘后,CPU功耗38W左右,溫度98度,全核心頻率3.8GHz。
高能模式CPU單烤
同樣的測試在平衡模式下,CPU功耗35W,溫度88度,全核心頻率3.4GHz。
平衡模式CPU單烤
不論是哪種性能模式,核心頻率保持的相當穩定,并且C面的表面溫度控制的很好,沒有很熱的感覺。高能模式超過了CPU默認的TDP,頻率也相應的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平衡模式也跑滿了TDP,在這么薄的機身內也能夠擁有滿血的性能釋放。
與此同時,相對于其他同配置的產品,無感風扇哪怕在滿負載下確實做到了相對的靜音,這也是適配這臺機器的主要使用場景,畢竟在辦公室、會議室中,筆記本電腦要是有較為明顯的噪音是一件很不體面的事情,這樣的設計便可以避免這種尷尬的發生。
GPU方面是i5-11320H上集成的Iris Xe核芯顯卡,96Eu,1350MHz頻率,在3DMark的Fire Strike中GPU得分5400分,Time Spy中GPU得分1760分,理論性能已經接近目前輕薄本中的旗艦獨立顯卡MX450,在創意工作中起到加速的效果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辦公和學習之余也可以進行一定的游戲娛樂。
GPU基本信息
Fire Strike
Time Spy
硬盤方面為512GB PCIe SSD,來自西數,型號為SN730,最大讀取速度3418MB/S,最大讀取速度2716.3MB/S,屬于目前旗艦級別的PCIe 3.0固態。
SN730
CDM硬盤測試
05生產力和續航測試
利用這塊超高素質的屏幕,我們肯定也會進行一定的創意工作,所以在基準測試完之后,我們來進行一下專業軟件的測試,來看看它在創意類工作中的表現。
先來通過PCMARK 10來查看一下這臺MagicBook V 14的綜合性能。在包含了應用程序啟動、視頻會議、網頁瀏覽的常用基本功能項目中得到9706分;在包含了表格、文檔編寫的生產力項目中得到6536分;在包含了照片編輯,視頻編輯、渲染的數位內容創作項目中得到5690分;總分5105分。有了Xe核顯的加成后,尤其是在數位內容創作部分得到了較高的分數。
PCMARK 10
對于辦公人群,不管您是什么工作,肯定都會經常用到壓縮/加壓縮的功能,這個功能對于CPU來說是“有多少就吃多少”,是我們日常辦公中最容易就能將CPU滿載的一個功能之一,在壓縮/解壓縮軟件WinRAR的基準測試中可以達到9873MB/S的速度,在7-Zip的基準測試中獲得29078 MIPS的總評,成績良好。
WinRAR基準測試
7-Zip基準測試
X264 FHD BenchMark和X265 FHD BenchMark是兩款針對CPU性能表現的視頻編解碼基準測試,這顆i5-11320H在X264 FHD BenchMark中得到31.5 fps,在X265 FHD BenchMark中得到37.47 fps,這兩項測試的成績屬于四核心八線程的正常水平。
X264 FHD BenchMark
X265 FHD BenchMark
接下來我們在Media Encoder中進行實際的視頻轉碼測試,將一段4K分辨率、幀率30幀、大小為13.4GB、總時長為58分19秒的視頻導入至ME中,將其轉碼為H.265 1080P格式,當僅使用Mercury Playback Engine軟件即僅CPU介入工作時,用時為52分19秒;當使用OpenCL加速時,即Xe核顯也介入工作,用時42分39秒,可以看到,有了Xe核顯之后能夠縮短大概20%的時間,達到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
圖片說明
上:僅CPU工作 下:CPU Xe
最后來看一下續航,雖然采用了功耗更高的H35處理器以及高分辨率屏幕,但出色的功耗控制和60Wh的電池使得它在節能模式、全程鏈接Wifi的情況下也可以在PCMARK 10的現代辦公模式得到9小時34分鐘的續航成績,進行大半天的不插電的辦公室沒問題的。
PCMARK 10現代辦公模式續航測試
06體驗智慧互聯
作為榮耀系產品,智慧互聯自然也是它的主要特點之一,這次的多屏協同功能更是進行了加強,打破了不同設備、不同系統之間的壁壘,我們就來體驗一下吧。
6.1 手機多屏協同
我們這次與MagicBook V 14一同來體驗多屏協同的是榮耀旗艦Magic 3。
將NFC感應區域集成到觸摸板之后,手機一碰連的效率確實更高了,體驗比之前的NFC標簽感應好了很多。
開啟多屏協同后便可以使用MagciBook V 14的鼠標鍵盤對手機進行操作,可以直接回復微信等跨平臺的操作,并且共享粘貼版,可以直接使用Ctrl C、Ctrl V進行跨平臺之間的復制和粘貼。
跨平臺復制粘貼
手機在電腦端最多支持三窗口多開,可同時打開并顯示3個手機應用,同時顯示更多的內容,提高屏幕利用率,高效辦公與學習。
三屏
使文件傳輸變得更加便捷是我認為多屏協同功能中易用性和便捷性最佳的功能點,也是我認為近年來PC行業最大的創新,一拖一拽,照片、視頻、文檔等等各種文件便可以輕松在手機和電腦之間傳輸。
文件互傳
與此同時,手機上的文件可以直接在PC上打開,就例如文檔,直接調用PC上的Word啟動,編輯之后直接保存在手機里,不需要文件傳輸即可完成文件的修改,讓我們快速回到主要工作流之中,使得辦公更加高效。
直接用PC打開手機中的文件
6.2 平板多屏協同
平板電腦在這兩年的時間里發展是很迅速的,整體的使用體驗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追劇、游戲這種傳統功能的基礎上,搭配上手寫筆、鍵盤蓋,已經可以滿足輕度辦公的需求了,平板電腦的銷量自然也是節節攀升,榮耀的平板多屏協同將平板電腦拓展出了更多的使用場景。
平板多屏協同總共有有兩個模式,鏡像模式和擴展模式。
·鏡像模式
將PC屏幕完全投屏到平板之上,現實的是相同的畫面,這樣一來平板就可以充當繪畫板使用,與同學交流作業時可以你看平板我看電腦,直接在上面標注,清晰明了。
·擴展模式
將平板電腦充當PC的另外一塊屏幕且不需任何的線纜鏈接,在固定工位的辦公場景下,平板電腦往往是比較雞肋的,而又了平板模式的多屏協同之后即可利用上平板電腦,一機多用。
不僅是手機和平板電腦,還可以連接到榮耀智慧屏,同樣為上面介紹到的兩種模式,在會議時,可以直接將電腦連接智慧屏分享項目方案,可以放棄繁瑣又占地方的投影儀了。
07總結
榮耀這次帶來的全新旗艦MagicBook V 14絕對是一款誠意十足的產品,頂級規格的屏幕帶來了超棒的視覺體驗,超高的屏占比幾乎讓人感覺不到邊框的存在;在精致纖薄的機身下,處理器的調校相當之到位,可以充分發揮出這顆CPU的性能。
此外,在最重要的多屏協同方面也加入了更多的功能,延申出了更多設備的應用,為這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功能又潤色了幾分。
在沉淀之后,往往迎來的是爆發,榮耀,回來了!
(7786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