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遇812復刻先祖(一次人口遷移,花費50年,812個姓氏從洪洞大槐樹下走出,有你家嗎?)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的那么好,但也不會像你想的那么壞?!瓷!兑簧?/p>
天涯咫尺間,秋風蕭瑟了落葉,枯黃的繾綣著不了情,是根的呼喚,是土地的吶喊。落葉歸了根,浮云化了雨,我漂泊的心無處安放,哪里是我的故鄉?年前輕狂鉛華洗,雨打夢中濕蓮花,一個翻飛的夢,是我心心念念的理想。落葉總是念著根,流水總是思著海。戀,戀,戀,一場繁花落,念,念,念,無處可言諾。
撐一船的歲月,劃過時代的長河,找尋歸處,風雨漂泊,吹寒了心,冰冷了淚,唯獨少了家的溫暖。在夢里,昏黃的燈,蕭瑟的院,一棵樹巍然屹立,風雨不動。孩童嬉笑,老人長談,孤月高懸,朗朗月色照應窗內,是家的溫暖,是家的模樣,慰藉著,我冰冷漂泊的心。
家是游子們牽掛的地方,家是老人們心心念念回歸的地方,家是我們受苦受難而給溫暖的地方,這就是家!冷風繞指撫過凌亂的發,那是我夢寐以求的家。孤月在天,鴻雁飛過,是給家的信嗎?
當文明進化,時代改革,我的家,又能存在嗎?我又去何處找尋?靜看花開花落,花落是花開的盛宴,我看到,葉葉歸根,朵朵入土。那是他們生長的家,思念至此,我也該,找尋我的家,讓我這個漂泊的葉,隨風吹蕩,蕩到家長。
落葉歸根槐樹下
追溯故里,落葉歸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追求,對于故鄉,我們一直有著別樣的情懷,在民間一直流傳著歌謠,"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鴰窩。"
歌謠里的大槐樹位于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城北。據記載,人口最大的一次遷移是從洪洞大槐樹下走出億萬子民,前后一共遷移了18次,遷移時間長達50多年,一共有812個姓氏從大槐樹下走出,移居各地。
途徑18個省,500多個縣,方完成最大的人口遷移。外國他鄉的游子,每每思念故鄉,都會到洪洞大槐樹下,尋覓家鄉的親切,找尋祖先的流傳,哪怕百年已過,依舊阻擋不了,落葉尋根,歸根。
中華子民相承一脈,卻分枝各地。流經百轉,時代變遷,分散的子民落葉歸根也有期。一顆大槐樹,是祖先遷移前的留念,遷移之時,百姓都會在大槐樹下鞠躬祭拜,也為了教育后代,"家鄉何在?槐樹一枝。"
歷經滄桑百年,樹依在,山照青,卻也是物是人非,闖蕩在外的游子們,明月照下的地方,是家的思念,片片葉落下。是歸根的愿望,那棵老槐樹下,是億萬人民的歸根,是億萬人民的家鄉,尋尋覓覓,落葉終究找尋到他的根源。
遷移的原因
為何要遷移人口?為何要他們妻離子散?為何讓他們另居他鄉?想必這是很多人不解的問題。一次人口遷移,居然遷移50年,令812個姓氏的家族離開自己的家鄉,這都是疑問。
早在元末時期,農民起義,官府出兵鎮壓,卻又接連發生水,旱,蝗,疫四大災害,天災與人禍的折磨,令百姓民不聊生。而又有多年的戰爭,中原兵起。又使得百姓無家可歸,經濟衰退,天災來臨,又缺錢糧食,百姓們苦不堪言。
然而在背景下,唯獨山西風調雨順,西靠呂梁山,東是太行山,兩山屏障,戰爭影響小,百姓們在這里生活也算是平安無事,沒有紛擾。所以中原百姓為了尋得一方安寧,都遷移到山西避難。
根據元人鐘迪記載"當今天下劫火燎室,河東一方居民叢雜,俯有所商。"時代變遷,明朝成立,由于中原人口過少大量土地荒廢,而山西人口密集,所以遷民詔下,條教縣各,令百姓遷移。
《魏劉氏合譜》中記載,"大明洪武二年,遷民詔下,條款具備,律森嚴,凡同姓者不準居處一村。(魏氏、劉氏)始祖兄弟二人,不忍暫離手足之情,無奈改為兩姓——魏姓和劉姓,銅佛為記。"離家的不舍,鄰里的不忍,都描繪的淋漓盡致,為了日后的相見,為了后代的關聯,銅鏡為信。
可制度森嚴,人們無力改變,只能被迫分離,離開家鄉。明廷制立:"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曾有一種說法,為了防止遷移的百姓有逃跑的,便砸碎小腳拇指指甲,所以小腳拇指分兩瓣的,都是從洪洞縣走出去的。
家人們被迫分居,離開自己的家,去遠方,一切都是未知數,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
遷移的好處
這次人口遷移,從朱元璋洪武初年一直到朱棣永樂十五年才完成。數以億萬百姓與親人分割,與家鄉分離。生活不會像你想的那么好,但是生活也不會像你想的那么壞。
這次人口大遷移,雖然很多人被迫與家鄉分離,可也為了明朝的發展帶來了許多好處。實現了勞動力人口和耕種土地的有效配合,產生了軍民融合的新型發展模式,也使晉文化廣泛傳播。
雖然百姓的分離,怨聲載道充斥朝廷,可是為了明朝社會的穩定,經濟發展,商業繁榮等起了重要的作用。
當812個姓氏家族的百姓離開洪洞縣,遠離家鄉,現如今分散各地,異國他鄉,流失海外,中華民族同是一枝的血脈,我們的祖先,都是600年前,從洪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我們的感情,也是從未分割。
戰爭的破壞,天災的降臨,令我們重聚一起,可為了國家的發展,為了時代的前進,我們不得不被迫分離,可我知道,我們的分離,帶來的是國家繁榮,經濟發展。
外出的游子,每當想念家鄉的時候,大槐樹是你們避風的港灣,是你們尋找家鄉的根源。落葉歸根,會使我們812個姓氏的家族又重新相聚,大槐樹下,有先人的腳印,有家人的眺望,有時代的見證。
月是故鄉明,每當夜晚的月亮升起,清風微撫,繞過指間,一絲一毫的涼意吹進心里,落寞成淚,濕潤眼角,又是思念故鄉的夜晚,落葉片片掉落,微風帶走,令它們找尋不到自己的根源。
何其有幸,洪洞大槐樹是我們離家的根,是我們民族的魂,也是深夜里一絲絲的安慰,讓風不在冷,讓淚不在流,明月照應下的地方,是家的故鄉,槐樹的枝葉抖動著風的來意,希望讓風告訴離家的游子們,洪洞槐樹下,是祖先的起點,是歸根的地方!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