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青豆角產自哪個村(鍚夋灄鍥涘鉤 鍖哄煙鍏敤鍝佺墝鐭╅樀鎸佺畫鎵╁)
九月青豆角產自哪個村文章列表:
- 1、鍚夋灄鍥涘鉤 鍖哄煙鍏敤鍝佺墝鐭╅樀鎸佺畫鎵╁
- 2、城事|四平兩地入選吉林省10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看看這兩個農產品你吃過嗎?
- 3、南方人的青菜,北方人根本不懂
- 4、走縣域 看發展小豆角種出致富新希望
- 5、相城可采蓮,還可采玉米、土豆、黃瓜、豇豆……
鍚夋灄鍥涘鉤 鍖哄煙鍏敤鍝佺墝鐭╅樀鎸佺畫鎵╁
榪戝勾鏉ワ紝鍚夋灄鐪佸洓騫沖競鍏呭垎鍙戞尌鍐滀笟璧勬簮浼樺娍錛岀Н鏋佸紩瀵煎啘浜у搧浼佷笟銆佸悎浣滅ぞ寮€灞曞搧鐗屽垱寤猴紝鍩硅偛鍜屾墦閫犱簡涓€鎵逛互鍦版柟鐗硅壊浜у搧涓轟富瀵肩殑鐭ュ悕鍐滀駭鍝佸搧鐗岋紝淇冭繘浜嗗啘涓氬鏁堛€佸啘姘戝鏀躲€俓u003c/p>
鍥涘鉤甯俓u003c/span>縐瀬鎶㈡姄鍝佺墝寮哄啘鍙戝睍鎴樼暐錛屽姫鍔涙墦閫犲垱寤衡€滃鉤鍦扮敓棣欌€濆啘浜у搧鍖哄煙鍏敤鍝佺墝錛岀Н鏋佹帹鍔ㄥ洓騫沖競鍐滀笟璧頒笂浠ュ搧鐗屽寲涓虹壍寮曘€佷互浜т笟鍖栦負緇勭粐銆佷互鍩哄湴涓轟緷鎵樼殑鐜頒唬鍐滀笟楂樿川閲忓彂灞曢亾璺€俓u003c/p>
鍥涘鉤甯傚湪鍘誨勾鎺堟潈28瀹朵紒涓氫嬌鐢ㄢ€滃鉤鍦扮敓棣欌€濆啘浜у搧鍖哄煙鍏敤鍝佺墝鐨勫熀紜€涓婏紝浠婂勾4鏈堝張鎺堟潈22瀹朵紒涓氾紝鐩墠宸叉湁鍚夋灄鏇欏厜鍐滅墽鏈夐檺鍏徃銆佸洓騫沖競閾佽タ鍖轟簩涓啘姘戜笓涓氬悎浣滅ぞ銆佸弻杈藉競鍙屽北闀囩豢涔嬬紭钄彍縐嶆涓撲笟鍚堜綔紺劇瓑20浣欏鎺堟潈浼佷笟寮€濮嬩嬌鐢ㄢ€滃鉤鍦扮敓棣欌€濆搧鐗屾爣璇嗭紝鍏朵粬鎺堟潈浼佷笟鐨勫搧鐗屾柊鍖呰涔熸鍦ㄩ檰緇紑濮嬭璁°€佸嵃鍒朵腑銆俓u003c/p>
姝ゅ錛屼匠涔愬疂椋熷搧鑲′喚鏈夐檺鍏徃銆佸悏鏋楃渷鐟炴辰綾充笟鏈夐檺璐d換鍏徃銆佷紛閫氭弧鏃忚嚜娌誨幙姘告槬綾充笟鏈夐檺鍏徃絳?瀹跺洓騫沖競鍚嶄紭鍐滀駭鍝佷紒涓氬叆閫夈€婂悏鏋楃渷緇胯壊浼樿川鍐滀駭鍝佸搧鐗屽悕褰曘€嬶紝姊ㄦ爲鐧界尓銆佹ⅷ鏍戠帀綾熾€佹ⅷ鏍戝ぇ綾熾€佹ⅷ鏍戜節鏈堥潚璞嗚絳夊幙綰у尯鍩熷叕鐢ㄥ搧鐗屾縐瀬鍚戝啘涓氬啘鏉戦儴鐢蟲姤鍐滀駭鍝佸湴鐞嗘爣蹇梊u003c/span>錛屽洓騫沖競鍐滀駭鍝佸尯鍩熷叕鐢ㄥ搧鐗岀煩闃佃妯″緱鍒版寔緇墿瀹廣€俓u003c/p>
鐜嬫槬鑳淺u003c/strong>
城事|四平兩地入選吉林省10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看看這兩個農產品你吃過嗎?
7月29日,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了《關于第二批“吉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擬認定名單公示》。吉林省10個“吉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上榜,包括四平市鐵西區鐵西黑豬和四平市梨樹縣梨樹九月青豆角。公示期為7月29日至8月2日。
四平日報新媒體中心
責編:張學志 編輯:張賀然沈佳 美編:馮吉
猜你喜歡
頭條|這個位置封閉施工 @四平車主請繞行
@四平|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游試點
資訊|好消息!2019年吉林省“三支一扶”計劃補報82人,四平地區有崗位!
掃黑除惡 吉林亮劍|全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關注|《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解讀七:將進一步推動提升我省的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
◆吉林日報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刪除。
南方人的青菜,北方人根本不懂
▲ 在南方人看來,牛肉面里必須要放兩顆青菜才能吃。攝影/鯨尾視覺,圖/圖蟲·創意
-風物君語-
清明回家
你媽喊你吃青菜了嗎?
作為一個南方人,我曾經無數次抱著僥幸心理在各地的北方餐館對老板說:
“再來個青菜吧!”
▼
我的心里預期是這樣的
攝影/seven184 圖/圖蟲·創意
在和那雙略帶迷茫的小眼神對視之后,蘭州兄弟端出了一盤清炒百合,新疆小伙問我吃不吃馕炒包菜,北京哥們更是推薦了四季豆、西藍花、大白菜……東北大哥還給我科普了一頓:“你那也不叫青菜啊,那叫綠葉菜!”
▼
端上來的菜卻是這樣的
▲ 圖1:西芹百合,攝影/吳學文;圖2:干鍋包菜,攝影/唯亞;圖3:老大一顆西藍花,攝影/草房子攝影工作室;圖4:東北的酸菜,攝影/dongli。圖2、3、4來自圖蟲·創意
哪怕是在廣大的南方地區,“青菜”的定義也截然不同——
包郵區居民眼里最典型的是上海青,兩廣人偏愛菜心和芥藍,云南人熱衷于吃苦菜,武漢人民公認洪山菜薹天下第一,成都人當場賣萌列出“豌豆顛顛兒、紅苕顛顛兒、蘿卜纓纓兒、藤藤菜”……
▲ 顯然四川人犯規了,吃青菜還賣萌。攝影/Fiona_Xue 圖/圖蟲·創意
在北方人眼里,“青菜”約等于所有蔬菜,甭管是生菜、菠菜、西藍花,還是茄子、蘿卜、四季豆;但對于南方人來說,青菜的桂冠只屬于那一群青梗綠葉、通身翠碧的“菜中驕子”。
不同的南方地區,都有他們自己的“青菜自信”。
上海青,江浙滬餐桌上的春天
包郵區人,向來都是青菜的“原教旨主義者”。
莫說那白菜、豆角、西藍花不能算青菜,即便是菠菜、生菜、油麥菜也要稍作遲疑。在江浙滬,標標準準的青菜模板當屬上海青,除此以外,小白菜、小青菜、娃娃菜、雞毛菜……也都在青菜的范疇之內。
▲ 青綠色的葉,奶白色的梗又肥又大,才是標致的上海青。圖/視覺中國
江南的夏天溽熱沉悶,只有壓軸的一盤綠油油的青菜,才能宣告宴席的圓滿結束。最清爽簡單的做法,是除了水、鹽、菜之外什么都不加的青菜湯,一碗就能散去一整天的熱辣,安撫每一個“江南胃”。
更普遍的則是清炒。炒青菜要好吃,無甚秘訣,只要油多火旺。旺火寬油,迅速翻炒出鍋,青菜們還沒回過神,生脆鮮綠依然保持著,身子卻已在盤中。
▲ 青菜要炒出鑊氣,又保持油綠色澤。攝影/云海路漫漫 圖/圖蟲·創意
掌勺的廚子心情好,還會加些腐皮或香菇。浙江富陽特產腐皮,在浙江、上海、江蘇一帶頗有名氣。豆腐皮細嫩幼滑、薄如蟬翼,與青菜生脆的口感剛好搭配成趣;香菇也是同理,潤滑且氣味香濃,剛好補足青菜的恬淡。
▲ 腐皮炒杭白菜。圖/視覺中國
在以濃油赤醬著稱的杭嘉湖和寧紹地區,青菜也逃不開變黑邊丑的命運——“醬拷青菜”,就是個極具吳地特色的做法。
“拷”,是吳語方言,可以代替燒、煮、煸的意思。把青菜入油鍋旺火煸炒后,加入豆瓣醬和開水,轉中小火煮幾分鐘,直到青菜塌軟變色,才起鍋盛出。這樣“拷”過的青菜,菜梗軟爛、顏色黃黑,要說賣相是絕對沒有的,所以一般在餐廳和城里人的餐桌上也極少見,只有跑到當地的農村人家或者土菜館才偶能吃到。
▲ 香菇炒油菜,可一點以看不出素。攝影/用戶_5d5937b2 圖片/圖蟲·創意
雖然賣相不佳,但豆瓣醬的鮮和甜被逼進菜里,居然能把平平無奇的青菜吃出肉香。舍棄青菜本身的清甜脆嫩,偏要用醬煮成黑黑丑丑的一鍋,能算是江南群眾的蔬菜凡爾賽吧。
菜心,最能代表廣東人的心
閩粵人吃青菜,比起江南人少了幾分清淡,卻更香更鮮更富創意。
在閩南,人們極為鐘愛豬油和豬油渣,當地方言把油渣稱為“朥粕”。用豬油、朥粕來炒青菜,是對“葷油做素菜”這個野生廚房訓誡的遵循。朥粕的香脆、豬油的油潤與青菜的清甜混合,哪怕只就著一碗青菜,都能下兩碗飯。
▲ 豬油渣炒菜心,最能詮釋“葷油炒素菜”的理念。攝影/楊大文 圖/圖蟲·創意
而在廣東,生菜、娃娃菜、雞毛菜、芥蘭等各種老廣們認知的“青菜”里,菜心是當之無愧的王者。
廣東菜心,是從青菜里抽出的苔,與武漢菜薹異曲同工。只是廣東菜心廣泛產于廣東、廣西等氣候溫熱的南方地區,生長周期短、一年內能收割9——10茬,所以廣東人四季都可享用到這道美食。
▲ 廣東的菜心。攝影/魔影游俠 圖/圖蟲·創意
廣府人吃青菜,充分體現了大道至簡。白灼,是粵菜烹飪的常見手法,在滾水里加點油、鹽,把菜焯到剛剛斷生,起鍋后澆上生抽、糖等調制的味料,一道簡簡單單的白灼菜就做好了。蠔油生菜、耗油菜心等也是相似做法,菜在水中汆熟后淋上以蠔油為主的味汁。這樣的做法顯然最好地保留了菜的脆嫩和清甜。
上湯,也是典型的粵菜做法。上湯與高湯、濃湯不同,顏色清澈而味道不失鮮美,拿來配蔬菜剛好是可以提鮮,又不增加負擔的做法。菠菜、娃娃菜、莧菜等都可上湯,菜心也不例外。配上皮蛋、咸鴨蛋、西式火腿等等配菜,讓原本清甜生脆的菜心有了更多滋味。
▲ 最典型的就是上湯娃娃菜。攝影/lihua0122 圖/圖蟲·創意
廣府人還尤其愛吃通菜。通菜就是空心菜,顏色碧綠、莖稈中空,食之有滑嘰嘰的黏液感。雖然清炒最清清爽爽,適用于所有青菜,但一直清炒未免也太寂寞了,廣東人腦洞大開,拿腐乳來炒空心菜。
▲ 蒜蓉空心菜。攝影/跨界大叔 圖/圖蟲·創意
咸香鮮美的腐乳汁會掛在空心菜的菜葉和菜梗里,剛好給本來平淡無奇的青菜增添一些風味。
武漢人:洪山菜薹,天下第一!
初春,武漢朋友到訪,手拎著一大禮盒,打開一看,不就是江南人常吃的青菜菜心么?也值得這樣千里迢迢地送來?朋友得意兮兮地說道:
“這不是一般青菜,這可是洪山菜薹啊!”
洪山菜薹(tái),是武漢青菜屆的大姐大,洪山菜薹與白菜是近親,只是經過多年的人工栽培馴化,造就了今日的洪山菜薹顏色紫紅、質地脆嫩滑爽的形態。
▲ 洪山菜薹。攝影/kenpqyp.dfic 圖/圖蟲·創意
每年1月份,打過霜的菜薹又甜又糯,最高品質的菜薹能賣到上百元一斤。武漢人最視若珍寶的菜薹主要出產在洪山寶通寺周邊的一小塊范圍內,這還真不是玄學,有人試過把菜薹移到其他地方去種,怎么都種不出這個味兒了。
菜薹最好也要用豬油、配上臘肉大火烹炒,加一點點干紅椒,綠的綠、紅的紅,一口菜薹脆而多汁,難怪當年蘇東坡都愿意為了這口菜薹,三次光臨寶通寺了!
▲ 臘肉炒菜薹。攝影/kenpqyp.dfic 圖/圖蟲·創意
豌豆顛兒,四川人的心尖尖兒
四川的青菜,除了南方普遍吃的上海青、芥菜等常見時蔬外,還有一類更“高級”、更“嫩氣”的極品青菜:打著卷兒的蘿卜纓纓兒、紅苕顛顛兒、南瓜藤藤兒、豌豆顛顛兒……每說一種都像是在賣萌。
▲ 清炒紅苕尖。攝影/小月秋 圖/圖蟲·創意
事實上,甭管是“顛顛兒”還是“藤藤兒”,都是紅薯、南瓜等根莖類蔬菜的葉子。每年到了應季之時,這些根莖類蔬菜的葉子也開始變得脆嫩鮮美,四川人就掐著最嫩的那些部位拿來清炒、涼拌,風味奇佳。
其中最珍惜,堪稱長在四川人心尖尖上的青菜,非豌豆顛兒莫屬。
▲ 四川的豌豆顛兒。攝影/Fiona_Xue 圖/圖蟲·創意
豌豆顛兒的珍貴不僅因為它只在臘月上市,還因為它是豌豆莖葉中最最柔嫩的那一部分,“顛兒”就十足形象地描述出豌豆最尖尖的那一點顫顫巍巍的精心。
本就擅長廚藝的四川人自然不會浪費豌豆顛兒的寶貴,無論拿來清炒、下面條、做湯都是一絕。蒜泥炒豌豆顛兒、臘肉炒豌豆顛兒、清湯火鍋下豌豆顛兒、擔擔面配豌豆顛兒……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 小面撒幾根豌豆顛兒,絕了!攝影/唐唐風 圖/圖蟲·創意
尤其過年的飯桌上,更不能少了豌豆顛兒。火鍋桌上的酥肉和豌豆顛兒,一起在過年的壓軸湯里碰面。酥肉味厚而多油、豌豆顛兒清新又爽脆,若是沒有這一碗“豌豆顛兒酥肉湯”,那四川人大抵會覺得這年夜飯的飯桌缺了一個角兒。所以,說豌豆顛兒是四川人冬季里最最柔軟清新的念想毫不為過。
▲ 當然,在四川,下火鍋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攝影/熊可
其實又何止是四川人呢?青菜,都是長在南方人“心尖”上的食材,是掛在嘴邊寫在眉間的深情,更是身處北國時聊以自慰的鄉思。
- END -
文 | 甜怡
編輯 | 九月
走縣域 看發展小豆角種出致富新希望
央廣網上高9月14日消息 (記者鄧玉玲)時下,正值豆角陸續上市的時節。走進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翰堂鎮廣坪村豆角種植基地,一根根翠綠飽滿的豆角掛滿藤蔓,農戶們正忙著采摘、分揀、裝運,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農戶正在采收剛成熟的豆角(央廣網發 鄒利強 攝)
豆角生長周期短、產量高,市場價格穩,屬于“短穩快”的農作物,深受廣大農戶的認可。眼下,望著掛滿藤蔓的豆角,農戶們心里樂開了花,一邊采摘一邊說道:“豆角一般在開花后十天左右,就可以摘了,采摘過晚,會變老影響口感不好賣,而且不能在氣溫太高的時候摘,采摘下來要及時保水,及時銷售。”
農戶采收剛成熟的豆角(央廣網發 鄒利強 攝)
農戶采收剛成熟的豆角(央廣網發 鄒利強 攝)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翰堂鎮大力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依托優質土地資源,發展豆角、甜柿、羅漢果等特色農業,帶動村民在家門口增收致富。
宜春市上高縣翰堂鎮廣坪村豆角種植基地(央廣網發 鄒利強 攝)
相城可采蓮,還可采玉米、土豆、黃瓜、豇豆……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賞荷采蓮是江南最常見的夏日圖景
說到采蓮
陽澄湖鎮就有一個好去處:
“太空蓮”種植基地
小編就帶大家去實地探訪下
走進位于沈周村的“太空蓮”基地
這里百畝荷塘早已一片綠意
層層疊疊的荷葉中
粉紅色的花骨朵亭亭玉立
有工人正在荷塘里采摘蓮花
啥是“太空蓮”?
太空蓮屬優良白蓮品種,是白蓮種子空間誘變育種研究成果,具有生育期長、抗性強、花多、蓬大、結實率高、顆粒大、品質優等特點,較常規品種增產1倍以上。
2016年:
陽澄湖鎮沈周村引進籽蓮“太空蓮”種植,示范面積25畝,每畝可產鮮蓮蓬4000-5000枚,產生經濟效益約9萬元,帶動就業5人。
2017年:
基地的“太空蓮”種植面積擴大到100畝,在新擴種的75畝荷塘壩上種植2200棵無花果樹,進行了荷塘“太空蓮” 小龍蝦套養模式,為蓮田增收1000元/畝,生態效益也非常顯著。同時,基地開發了一系列蓮的深加工產品,如蓮花茶、蓮葉茶、蓮子酵素和即食蓮子等,以及蓮的文化創意產品,如蓮子手串、禪意蓮蓬系列等。
2018年:
基地首次嘗試太空蓮鮮切蓮花銷售,銷量喜人,同時進行品牌創建,注冊了“沈周”農產品商標,設計了商標logo。
今年,基地繼續將現摘的蓮花供給鮮切花銷售平臺,同時也通過電商平臺直接出售,從6月到10月均有供應,這些蓮花在不失水的情況下能維持一周左右。
除了蓮花蓮蓬之外
小編發現:
今年基地還多了不少其他農作物采摘項目
負責人沈曉蘭介紹,去年,基地開始在“太空蓮”以外的空地上種植其他農作物,目前已有玉米、豇豆、黃瓜等十余種,除供應批發市場外,還開發了相應的采摘旅游項目。她說:
“
以往只是夏天才有活兒,現在一年四季都能采摘,不會有空窗期。
”
最近都有哪些東西能采摘呢?
一起來看看
玉米:
6月中旬-7月底
基地一共先后種植了3批玉米,每批的采摘周期是10-15天,其中最早的一批已經成熟,接下來一個多月均有玉米可供采摘。
黃花菜:
6月-7月
豇豆:
6月-7月
土豆:
6月-7月
黃瓜:
6月
除此之外
以下農作物不久之后也將成熟
屆時可供采摘
蓮蓬:
6月底-9月初
茄子:
7月
無花果:
7月-11月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 上午8:30-下午4:30
基地地址:陽澄湖鎮新陽路往北到底
聯系電話:沈女士 13951113567(采摘請提前預約)
采摘開放以來,基地已經先后接待多批游客,有慕名而來的散客,也有預約游玩的團體,基地也在和周邊酒店接洽,合作開發旅游項目。與此同時,基地本身的建設也在不斷完善當中。
近年來,陽澄湖鎮依托沈周故里、“太空蓮”、清水大閘蟹等文化旅游資源,深挖歷史文化,提升鄉村景觀,打造“沈周文化節”等旅游品牌,不斷激活農文旅融合發展活力。
資料:火種映陽澄
編輯:今日相城工作室 潘喆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