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鋼鐵俠3存檔(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童年的快樂回來了)
安卓鋼鐵俠3存檔文章列表:
- 1、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童年的快樂回來了
- 2、復聯3預告虐力驚人,千萬網友化悲痛為腦洞
- 3、游戲宅桌面:ROG棱鏡S耳機、魔導士NX鍵盤、戰刃3、PS5和希捷酷玩
- 4、英偉達想讓玩家和電影特效師重新愛上自己
- 5、看漫威電影不過癮 那就親自來體驗亞洲最大漫威主題樂園
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童年的快樂回來了
“忍者神龜”系列動畫和游戲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原作漫畫最早由美國幻影工作室出品,自上世紀80年代誕生后,很快風靡世界。
從90年代初開始,國內有多個電視臺或音像發行機構陸續引進了“忍者神龜”的動畫劇集,中國觀眾們也逐漸認識了這個系列。CCTV-6曾經播出過中文配音的03版動畫,很多90后都能記得那幾句 “Cowabunga”或者“艾普莉爾特別報道”,它們讓人想起當年守在電視機前,每天等著那兩集動畫播出的日子。不過對于80后來說,87版《忍者神龜》動畫更令人熟悉,這個版本只在一些地方電視臺播出過,影響范圍沒那么大,但絕對經典。
87版《忍者神龜》動畫的形象和配音根植于許多玩家的回憶中
在游戲方面,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科樂美制作、發行的3部FC版“忍者神龜”可謂風靡一時,在當時國內游戲廳里出鏡率也很高,尤其是《忍者神龜3:曼哈頓計劃》。那個年代可玩的游戲不多,科樂美也尚且是“良心作”的代名詞,從小時候的觀感上看,《忍者神龜3》甚至不太像是個FC游戲,跟那些“64合1”卡帶中其他的游戲相比,它的美術和動作設計顯得復雜而精巧。
即使過去如此長的時間,很多玩家可能仍然記得FC版《忍者神龜3》最初幾關里出現的要素,大腳幫(我當時叫他們面具人)中各種顏色的敵人、披薩、飛翔的井蓋、海上關卡……相比于大反派施萊德,我其實對見過多次的小Boss“牛頭豬面”印象更深(以及那個假忍者龜)。
FC版的《忍者神龜3》在當年被不少人譽為神作
之后,“忍者神龜”系列又推出了很多游戲。廠商從科樂美到育碧,形式從橫版卷軸到3D跑酷,雖然不是每一部都那么成功,讓玩家看到開場動畫就能哼出主題曲,但“忍者神龜”從未遠離大眾的視野。
坦白說,我已經很久沒看《忍者神龜》了,也很長時間沒玩過它相關的游戲,《忍者神龜》似乎離現在的我們有點遠了。當人們提到“超級英雄”的時候,更多想到的是超人、蜘蛛俠、鋼鐵俠,而非4個快樂的、吃著披薩打游戲的烏龜,但這一大IP的游戲新作其實從未停止開發,幾乎每年都會有,其中最新的新作就是定于今天(6月16日)發售的橫向卷軸清版動作游戲《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Teenage Mutant Ninja Turtles: Shredder's Revenge)。游戲里,除了忍者神龜們,曾經隱匿于背景故事里的老鼠師傅斯普林特、女記者愛普莉爾,以及神龜的好朋友凱西·瓊斯都成為可操作角色。
盡管隨著年代和作品變遷,背景設定和故事有不少改寫,4位忍者龜主角給人的印象始終鮮明。大哥李奧納多(有些人更習慣叫他達芬奇)性格沉穩,二哥拉斐爾脾氣火爆,兩個年紀小的弟弟多納泰羅和米開朗基羅則性格更歡樂一點,這從他們新作的嘲諷動作里也能看出來——米開朗基羅的嘲諷是快樂跳舞,多納泰羅則是偷偷玩Game Boy游戲機。
這似乎把那些久遠的記憶都了帶回來——那些喝著汽水粉兌出的廉價橘子汁的夏天,看著屏幕里的披薩流口水的童年。
神龜和朋友們都回來啦
復古風格的歡樂新作
《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由Tribute Games開發,是“忍者神龜”大家族的最新成員。它從一開始就是奔著復古去的,玩法和風格都帶有強烈的FC時代甚至街機時代前作的影子。在發行商發布的幕后視頻中,開發者們毫不掩飾自己對早期“忍者神龜”相關作品的熱愛。畢竟,和許多玩家一樣,他們也有背著或纏著父母跑去街機廳的日子,并且對那個年代的審美情有獨鐘。
《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的美術風格和劇情藍本大多依托于87版動畫。開場動畫故意加上噪點,模仿早期作品的賽璐璐質感,但是更為流暢,色彩也比老版本更鮮艷。游戲內的畫面回歸復古像素風,不過相當細膩清晰,在畫質上當得起新作之名。負責國內發行的Gamera Games甚至請來了87版《忍者神龜》女記者愛普莉爾的配音者劉海霞老師,重啟了一次“第六頻道特別報道”。
游戲的畫質復古但不失精致
比起近年動漫系列中一些比較寫實、風格沉郁的作品,“忍者神龜”更偏向搞怪和歡樂路線。游戲中也是如此。沿途遇上的敵人們大多是老面孔,大腳幫的眾忍者們出場方式都和原來一樣,不是飛踢、劈砍,就是舉著井蓋和鐵球往玩家臉上扔,你還有可能掉到沿途失去蓋子的井里——這些都能喚起久遠的快樂回憶。
本作的戰斗系統不怎么復雜,很好上手,存在少量搓招,最常用的還是普攻、跳躍攻擊、閃避,與此同時,用嘲諷積累忍者能量,然后消耗忍者能量放大招。靠近敵人可以自動擒拿,擒拿之后可以把他們朝屏幕外扔出去或者摔打一陣子——和舊作一樣既實用又能調節氣氛。
一些早期游戲中的細節也會回歸,比如被車碾過會被壓扁,被炸到或電到都有相應的夸張特效……這些在現在看來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對當年的FC玩家來說可是耳目一新,也是回憶的一部分。
丟,都可以丟
經典的4個神龜也是原來的風味。每個人的特有武器都沒改動,角色之間有攻速、攻擊距離和攻擊力上的區別。相對來說,揮舞雙刀的李奧納多數值最為平衡,他也是新人上手的默認角色;拉斐爾爆發力強,但手比較短;多納泰羅和米開朗琪羅攻擊距離都比較長,不過二者的攻擊范圍和速度不太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首次加入了愛普莉爾和斯普林特這兩個可操作角色。愛普莉爾非常敏捷,攻擊速度是所有角色中最快的,很容易打出很高的連擊數字,就是攻擊力偏低。斯普林特作為大家的“老師父”,攻速比較慢,不過攻擊力高,尤其是大招清場特別好用。不管怎么說,用記者麥克風掄人,或者老忍者親自上陣毆打敵人都非常快樂,帶來了很不同的體驗。
更友好,但也可以硬核
本作在故事的交代上比較簡略,依舊是追著朗格和施萊德這樣的大反派把紐約城跑個遍。不過地圖種類還是比較豐富的,能去不少地標建筑,比如中央公園和自然歷史博物館打卡,也保留了經典的甲板、下水道和噴射滑板關卡,風味非常熟悉。
雖然整個游玩過程中不會有大段的劇情,但有些小細節很能凸顯這些角色的特征,除了上面說過的嘲諷動作之外,神龜們還有各自不同的必殺技、勝利動作和跑步姿勢,能讓你在紛亂的聯機畫面中找到屬于自己的龜。
吃我麥克風啦!
和一些通關比較麻煩的早期游戲不同,《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非常照顧大眾玩家的體驗。除了簡單、一般、困難3種難度選項之外,游戲還分為兩個模式。街機模式偏向老版本的體驗,玩家有3條命,中途沒有成長要素,也無法存檔或換人,想通關的話必須一口氣打完。開發者們在幕后視頻中說,他們希望能用這種方式提升游戲的操作上限,讓熱衷于鉆研的玩家們有更多東西可以挖掘。
故事模式更符合現代大眾玩家的習慣,整體而言更友好。主線一共有16個章節,在進入每一章之前,玩家都能通過退出到地圖的方式選擇不同的角色游玩。除了必須通關后解鎖的凱西·瓊斯之外,沒有什么限制。不同角色的戰斗手感還是挺不一樣的,都很值得嘗試。而且,在故事模式中經常使用某個角色會讓他們升級,獲得額外的生命值和忍者能量槽。每個章節里還有一些可選任務,比如無傷通關、使用陷阱擊敗敵人等等,還會有一些支線收集品,比如錄像帶或者秘密日記。如果不能一次完成,可以在角色升級之后多刷幾次。
關卡場地中也有很多可以互動的東西。如果敵人太多難以應付,可以利用地形和陷阱增加清場效率,總之,碰到看起來能破壞的東西上去打幾下總是沒錯的。重要道具披薩也分成不同種類,除了基本的回血之外,在小關卡處可能獲得無限忍者能量讓玩家瘋狂“開大”,也有可能獲得強力攻擊,讓玩家角色可以不間斷旋轉攻擊,很有樂趣。
場地中的很多陷阱都可以加以利用,當然要小心別自己踩上去
綜合來看,雖然《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通關一次的流程不長,不怎么卡關的話,打完16章只需要兩三個小時,但故事模式中的多角色和收集要素,以及街機模式下的復古硬核設計,讓游戲依舊有不錯的重復可玩性。
多人同樂合家歡
除了單人體驗之外,聯機是《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的重要玩法之一。游戲最多支持6人同樂,意味著一周目可選的6位角色能夠齊齊上陣。多人模式下,小兵的數量和Boss的血量都會上升,群毆場面蔚為壯觀。
在觸樂編輯部里,最多有3位老師一同嘗試了聯機模式,效果已經相當了得。屏幕上擠得滿滿當當,視覺和實際游玩效果都十分歡樂。
多人模式確實能顯著降低游戲難度。通常來說,每位角色在每個章節中有3條命可用,單人狀態下血量歸零就會耗損一條,沒得商量。但多人模式下隊友可以互助,及時趕到倒下的隊友身邊可以幫助對方回復一定血量,省下一條命來。但救助過程會被敵人攻擊打斷,所以還是需要把握時機,有一定技巧。
披薩!我們需要披薩!!
多人模式下,嘲諷機會也明顯增多。只要在隊友牽制敵人的空隙中抓緊嘲諷,填滿忍者能量槽,幾個玩家就能不斷輪流放大招。考慮到游戲中后期有不少Boss都喜歡竄來竄去,還附帶各種環境陷阱,輸出機會比較少,這樣“輪流開大”能大大提高戰斗效率。當然,哪怕己方人多勢眾也不能掉以輕心。被Boss的AoE攻擊“三殺”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用多人模式通關后,章末結算頁面上還會出現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獎項。常規的有最佳輸出,用以表彰在游玩中打敗敵人最多的玩家;比較好笑的則有承受傷害最多、騰空時間最多等等。表彰種類似乎是隨機出現的,還挺有意思。
看看誰最終承受了最多
某種意義上說,聯機的確是“忍者神龜”系列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原因之一也許是,最初的街機血統使得這類游戲本來就人多更快樂,玩的不僅是內容本身,還有那種扎堆的氛圍,何況不少人一開始就是由長輩或同齡人帶著一起玩的。如今,這些玩家已經長大成人,甚至自己也有了孩子。此前,國內外平臺上陸續推出了游戲的宣傳PV,評論區里詢問是不是能和孩子一起玩的人為數不少。而不管從整體風格、操作性,還是樂趣上來說,《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完全可以勝任合家歡游戲的角色。
結語
總的來說,向80年代風格致敬的《忍者龜:施萊德的復仇》是送給系列粉絲的禮物,也是夢回童年的好機會。在視覺、故事和角色塑造上,它努力向舊時代的風格靠攏,用橫版卷軸和像素風格復刻了玩家心目中經典的“忍者神龜”游戲世界的細節。與此同時,比起FC時代的經典作品,它顯而易見地更加友好,也更加時髦,門檻相對較低,不僅適用于想要借此入坑的新玩家,也很適合與家人朋友一起休閑同樂,非常推薦有興趣的玩家們嘗試。
(游戲體驗碼由發行商Gamera Games提供。)
復聯3預告虐力驚人,千萬網友化悲痛為腦洞
真·萬眾期待的復聯大結局上部《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首款預告發布后即刻刷爆各大網絡平臺,油管24小時內播放量高達2.3億次!超過了《小丑回魂》的1.97億次,成為24時播放量最高的電影預告片。國內粉絲的沸騰度也不亞于油管,預告片微博轉發量14萬,也就流量小生能有這個熱度了。
這個預告虐力驚人,由此激起的網友眾生相甚至快比預告本身還好看了。不信你瞧,看預告片前,大家是這樣的:
終于等來預告了OMG!
看預告片時變成這樣:
諸位,我怕是要死了
外國友人觀看預告片的樣子也是充滿顏藝,同一個世界同一種反應:
外國人在看《復聯3》預告時
歐美同人區更是徹底淪陷,這邊廂,美隊和冬兵組終于吃上了70年后重新并肩作戰的糖:
那邊廂,剛被《雷神3》的甜度蒙蔽而瘋狂買入錘基兄弟股的朋友,發現手中的龍頭股秒變后媽股:
年僅15歲的小蜘蛛被滅霸按在地上摩擦更是快把親媽粉們的心捅穿了:
滅霸:真男人,敢于在兩部電影里,打十幾部電影的超級英雄,以及直面他們背后數以億計的狂熱粉絲。而狂熱粉絲們又不能鉆進屏幕去踢爆滅霸狗頭,于是他們決定用腦洞把滅霸玩死。
很快,他們發現滅霸長得很像一個人——喬斯·韋登。韋登是《復聯》前兩部的導演,讓滅霸作為《復聯3》的大boss最初也是他的主意,《復聯2》后毅然卸任導演,原來是為了在《復聯3》中親自出演反派滅霸!能團滅復仇者的也只有他了:
網友P的韋登滅霸
滅霸看著像韋登,歸根到底是因為他帽子丟了,熱心的網友給他找了各種帽子:
網友給滅霸找的帽子
而從滅霸嵌寶石的騷氣姿勢和給媽媽的家書來看,網友推斷滅霸是個愛美的小公舉:
誰還不是小公主咋地
玩壞了滅霸,再來想方設法保護心愛的復仇者們:
初看預告片,普遍觀眾認為是阿斯加德人已被團滅,洛基走過子民的尸體,向滅霸獻出魔方。但是很快有細心觀眾提出異議,走過尸體的人不是洛基,那雙腿上的衣著鞋子更像是此前在漫展上曝光過的反派人物——烏木喉。
上圖為預告片截圖,下圖為漫展模型
而烏木喉擅長幻術和心靈操控,粉絲們開始腦洞,團滅一幕其實是烏木喉施的幻術,為了引誘洛基交出魔方,其實阿斯加德人民并無大礙。(想得很美了)
另外,首款預告片中出現的英雄還不齊全,于是狂熱粉絲們掏出了顯微鏡,尋找到了蟻人:
網友找到的蟻人
并開始腦洞,蟻人可以像《美隊3》里鉆進鋼鐵俠“良心”里一樣,鉆到滅霸手套里,把鉆石一顆顆摳下來。(想得也是十分美了)
其實這張圖是網友P的,圖上的蟻人來自《美隊3》的角色概念圖。官方放出的1280p預告片,是無論如何無法承受這樣的像素放大的。
《美隊3》蟻人概念圖
但是這些自我安慰的腦洞,都比不過另一條細思極恐的細節,那就是有粉絲發現,雷神索爾的脖子上,有一條很粗的縫合線!
預告片截圖
此前我們在漫展流出的預告片中,看到滅霸像把玩皮球一樣攢起了索爾的頭,難道說滅霸不只是搓一下皮球,而是把皮球整個拔了下來??
滅霸抓著錘哥的頭
嚇得我虎軀一震,如果這樣的話,那這片子必然是R級。但從商業角度,迪士尼允許它拍成R級是不可能的,由此逆推,我們應該不會看到錘哥被拔頭這么慘烈血腥的畫面。(吃根辣條壓壓驚)
預告片發布后,還流出了兩張《復聯4》的最新片場照,神奇的是,畫面中錘哥、洛基和托尼的裝扮,都全部穿越回了《復聯1》的結尾,也就是洛基被拷上,托尼遣送兩位出地球的場景。
《復聯4》最新片場照
這實在太詭異了,于是一個喜憂參半的腦洞誕生了:《復聯3》超英團滅,然后奇異博士把時間撥回到《復聯1》的時間點,重新開始,逆轉未來。
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奇異博士這兩個圈,長得就跟存檔點一模一樣呢:
吶,打游戲最重要是存檔
為了留下革命的星星之火,博士,《復聯3》就辛苦你了。
最后,還有粉絲將希望寄托到了斯坦?李老爺子身上,希望老爺子這次客串滅霸的爸爸,說一句:得了得了都散了吧,今年我95歲大壽,來我家吃壽桃啊。
今天在東京漫展上活蹦亂跳的老爺子
網友們開這么多腦洞,無非是心疼自家英雄,難以面對英雄犧牲的走向,不過漫威的預告片不一定都是真的,到底是溜粉還是真虐,只有按捺住想暴走的心情,再等五個月了!
游戲宅桌面:ROG棱鏡S耳機、魔導士NX鍵盤、戰刃3、PS5和希捷酷玩
為何我又折騰桌面
實際上我的桌面在這幾年已經歷過幾次不小的變化,從原來1米的雜亂桌面,再變成辦公娛樂空間,又再進化到升降桌升級1.0,最后再來到這次2.0的升級計劃。而產生這次2.0的原因,只在于這臺心念念的PlayStation 5,又稱之為plash speed 五代路由器。
不知各位下山了沒有,我是在線上搶了7次無果后才轉到線下的。只能說運氣還不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到某東的電器城市旗艦店,居然真的給我預定到了一臺PS5。
當時提貨的心情就不多說了,當真的扛回家后,突然發現桌上沒有她的位置,這怎么行!是時候又要升級桌面了。與其說升級不如說是一次整理和收納的過程。將有線的變成無線,將雜亂變得整潔。
所謂的無線桌面
以目前的情況,是很難辦到真的無線。PC主機需要電源線,顯示器需要走兩條線,路由器、NAS、PS5、Switch、鍵盤鼠標、耳機音響……;所謂的無線桌面,怎么可能真的無線?如何將眼底下的線給“消滅”掉,才是無線的核心,然后我就圍繞的這個思路來“藏”線和重新規劃桌面。
區域規劃
如何在1米2的桌面空間放置我需要的東西?首先顯示器肯定是不能動的,最多往左邊再移一下。再將機箱放到地上,以便騰出更大的空間。然后確定兩臺游戲主機以左青龍右白虎的陣型,放置在顯示器兩旁。當大區域規劃完畢后,接下來就是如何集成化了。
減線與斷舍離
桌面布置中最惱人并不是秋風,只有線材。當設備一多,就開始亂起來。鍵盤、鼠標、音響可以直接換無線的,但顯示器、游戲主機可沒有無線的可選,只能依靠理線,走線,物品擺放來隱藏它們。
在我一頓購入、升級、整理操作后,目前最終的成品就如圖這樣,我稱之為桌面升級2.0。
接下來我就分享此次桌面的整理思路,希望能給各位小伙伴帶來幫助,最終能打造出屬于自己的理想桌面。
首先是理線思路
要想真的無線化是比較難的,只能盡量的把線給藏起來。但提到理線,這也是最讓人頭痛的一個問題。如果要快速的將插線板,電源線等隱藏起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桌底安裝理線槽,如西格納理線槽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電線固定扣
不過安裝西格納理線槽是需要在桌底打孔的,但我并不想破壞樂歌E5的桌面結構,于是我就只能轉變方法,使用一些小東西將它們以走線的方式藏起來。
這里我先用到電線固定扣,主要是將在桌底與桌腳上將線的大體走勢給定下來。安裝方式也簡單,直接粘在桌腳上即可。建議買大號的,也就是22-25mm,這樣除了可以同時收納多根線材以外,也用于固定包線管。
而且電線固定扣有4個大小檔位,可應用到雙線或三線上,不一定非要用上包線管。
魔術貼和納米雙面膠帶
然后在一些散開的地方,我們再用魔術貼理線帶把線材給綁扎上,這樣線材就拉直了。魔術貼是可以自由剪裁的,所以長短自己定,用途也比較廣。
與電線固定扣配合使用后,可以讓線材不懸空,不落地。
遇到一些小物件或開關類,我們就用納米強力雙面膠帶來固定。如Yeelight燈帶的開關,LED氛圍燈我就是用膠帶貼在桌底或邊緣的。
同樣的,納米強力雙面膠也是自由剪裁,長短自定。相較普通雙面膠,它要的優勢是撕下也會不易留殘膠,清理起來方便。
aigo 智能插線板和固定器
或許有人注意到,在燈帶開關旁有個排插。實際上這個排插我是倒貼在桌底的。因為我的PC機箱現在放在桌底,將排插倒裝后,可以把一些設備放在機箱上充電。如無線鍵盤,無線鼠標,充電寶等。
此外,aigo 智能插線板也支持米家APP,可以通過遠程控制電源的開關,也支持加入設備聯動。例如我現在的設定就是雙擊無線開關后,插線板會隨著顯示器屏幕燈一同斷電。
固定aigo 智能插線板時,我用到了插排固定器,是可纏繞線的款式。盡管會厚一點,但線材可以收得更短,理線也更簡單了。
價格比普通的那種貴幾元,但很值得為之多付幾元。如我就用它將插排的線給收短了許多,這樣也就不會讓線纜到處亂竄了。平時是16元包郵,共3個裝。
而在細小電纜上,我用插頭固定器進行再一步的收納,其實這里用束線扎或魔術貼也行,只不過將線纜繞線后看著更美觀,而且也可以用來固定走線用。常規是9.9包郵,共4個裝。
插座收納盒
主排插我依舊放在桌面的角落里,但是用了一個插座收納盒將它隱藏起來。這個挑選沒有太深的技巧,但一定要買大號的,這樣不光能放進10插位的排插,還能容納下較大的適配器。然后再從頂部的軟膠開孔引出數據線,平時給手機充電就靠它了。
我個人不建議選購那種頂蓋帶支架或卡槽式的,這只會給后期清灰增添麻煩。直接選有三面開口,便于左右走線就行。
如果你考慮更省心的布置設計,那么公牛的這款收納盒插座也值得考慮。它里面自帶7個電源插孔位,也留有適配器擺放處,相當于盒子和插排的組合套餐。
顯示器增高架
顯示器是有考慮加裝顯示器支架,但升降桌因為有框架的存在,所以并不支持安裝,但就這樣直接把顯示器平放在桌上又感覺有些“空洞”。于是乎就入了一個實木顯示器增高架,這樣不光可以放上喜歡的手辦或者擺件,下面還能擱置一把鍵盤,起到一定的防塵作用。
而為了配合桌面的配色,我選了一個北美黑胡桃木配色,尺寸為55CM長、20CM寬,2CM厚度。包裝發過來是分開的,用戶得自己把4個支架腳給裝上,然后整體高度達到8CM。
顯示器增高架這東西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存在,建議不要考慮便宜的紅胡桃木。我翻了幾家的買家秀,也就深色的黑胡桃木會好一些,其余的就看自己想要的尺寸和細節了,比如是要大圓角還是直邊角。假如要買鋁合金腳的,那么記得問一下店家是否有配硅膠套,這樣可以避免腳柱磨花桌面。
aigo 魔方插座
考慮到可能會遇到臨時要接電的情況,我就擺了一個方形的aigo 魔方插座在旁邊。由于aigo 魔方插座是方形設計,放在桌面時并不會太過突兀。而表面的微動開關,除了用于控制電源通斷電以外,還起到過載保護用途。當電流超過限值10A時,過載保護開關會自動斷開電源,避免了許多安全隱患。
aigo 魔方插座除了具有3個國標插孔以外,還是2A1C配置,為一些HiFi播放器和小電流設備充電是再合適不過了。實測USB-C輸出能達到20W,支持快充協議,用來給手機充電都行。
恰巧aigo 魔方插座能塞到顯示器增高架下,不用時推進去避免積灰,倒是一個不錯的收納方式。
桌面設備升級推薦
Yeelight屏幕掛燈Pro
為了進一步減少桌面的線材,我將明基ScreenBar Plus升級到性價比較高的Yeelight屏幕掛燈Pro。就實際體驗來說,兩者的區別并不大。
我看中的主要是Yeelight屏幕掛燈Pro的無線控制器設計。有了這個2.4Ghz無線控制器以后,我可以將無線控制器放在桌面的任意位置,不會和明基ScreenBar Plus一樣存在線材上的束縛,同時也讓桌面變得更干凈。
掛燈的所有操控均依靠旋轉和按壓2.4Ghz無線控制器來完成。如輕按是打開正面掛燈,長按開啟背后氛圍燈,左右旋轉調節亮度,在按壓的同時旋轉為調節色溫,邏輯性并無問題,上手很快。
并且Yeelight屏幕掛燈Pro還支持米家APP。當接入后,我們就可以更加直觀的對掛燈進行調節。如一鍵切換當前模式,調節亮度、色溫,開啟氛圍燈,又或者呼喚小愛同學進行語音控制等等。
如果有其它支持米家APP的設備,還可一同加入智能聯動或燈組,直接一鍵開關所有燈具,甚至推門智能自動開燈都可完成。總之,當掛燈可支持米家APP后,整體可玩性變得很高。
在光路這塊,Yeelight屏幕掛燈Pro的透光板處采用霧面磨砂設計,實測能夠看到光線的切割效果呈拋物線。坐在桌前并不會出現直射眼睛情況,而面前的鍵盤,鼠標等物件均很清晰。在深夜游戲或辦公時,會讓我的聚焦點始終是在屏幕與桌前。
Yeelight屏幕掛燈Pro還有一個隱藏設計,那就是燈具的管蓋是能打開的。并且因為包裹的膠并不多,只需稍用力就能取下。然后我們抽掉霧面透光板,其光路會產生質的飛躍哦。
值得一提的是,Yeelight屏幕掛燈Pro在背面是設有40顆燈珠的,可通過Overwolf和Razer Chroma燈光協議輕松實現游戲氛圍燈效,整體可玩性相當高。能同時兼顧游戲與辦公需求,這點是明基ScreenBar Plus所無法比擬的。
無線鍵盤.ROG魔導士NX
鍵盤方面,我從104鍵換成了68鍵的ROG魔導士NX。由于是68鍵的布局,所以ROG魔導士NX的整體尺寸確實很小,能夠為我本就不富裕的1米2桌面騰出許多空間。
為了緊湊的布局,自然會去掉右側的數字鍵區域。在剛上手ROG魔導士NX時需要一個過渡的過程,但當掌握了FN組合操作后,如FN Ins切換F1和數字行,QWERT兼顧媒體鍵功能等,其實際效率只比104鍵位稍低一點而已。
ROG魔導士NX鍵盤采用NX機械軸,也是ROG自研的軸體。目前有三個軸體可供選擇,分別為NX山楂紅、冰川藍和摩卡棕機械軸。而我入的為冰川藍機械軸,觸發鍵程2.3mm,觸底鍵程4mm,觸發壓力65gf,回彈鍵程2.2mm。
手感上介乎于黑軸與青軸之間,解發鍵程更長,壓力需要大,敲擊起來段落感更強,“嘀嗒”聲很響,機械感最強,輸入文字時很有節奏感。
鍵帽部分使用雙色注塑工藝,主體為PBT材質。相較ABS鍵帽,PBT的特點就是不易打油,長期使用后對手感影響不大。而且出自ROG之手,水口處的做工處理都相當工整。
在ROG魔導士NX的左側還設有一塊Smart Bar觸控條,滑動或點觸此區域后可實現調節音量,打開指定網頁,顯示器亮度控制,預設輸入文字,宏功能等各種玩法,屬于ROG魔導士系列的特色之一。由于Smart Bar觸控條也自帶背景光,所以在調節時會伴隨有相應的燈效表現,過程變得很直觀。
除了Fn鍵以外,ROG魔導士NX的所有按鍵均支持編程。我們可以通過設定,將任意按鍵綁定宏,在游戲過程中實現一鍵觸發的效果。例如我將右Alt設為了預設文字輸入“救救我救救我!”。
值得一提的是,ROG魔導士NX還附贈了一個防塵罩,罩上后就再也不必擔心鍵位間的落灰問題了。而且光影透過防塵罩時還會附加一種朦朧效果,顏值略有提升。如果將防塵罩倒過來放,又可作為底部托盤,起到防滑和收納的目的。
此外,由于ROG魔導士NX采用無邊框鍵帽懸浮式設計,所以日常打理也不必拔下鍵帽,只需要一把毛刷就能輕松處理鍵位間的污垢。
作為一款雙模無線鍵盤,ROG魔導士NX內置了4000mAh大電池,最大可維持400小時的長效續航。配合Armoury Crate奧創軟件后,可以在十多種燈效模式間自由切換,并可對其顏色范圍、亮度和閃爍頻率等進行自定義調節,徹底打造成屬于自己特有的閃耀鍵盤。
無線鼠標.ROG戰刃3
ROG戰刃3無線版是一款有線 2.4G無線 藍牙的三模鼠標,擁有19000 DPI光學傳感器(可調至26000 DPI)、最大速度400 IPS、50g最大加速、1000Hz(1ms)回報速率并且采用熱插拔微動,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
鼠標的外觀尺寸為123mm*68mm*44mm,屬于中大型范疇,但上手時卻相當輕巧,符合其89g的重量。由于采用非對稱設計,所以更適合右手型玩家。
在傳統的三鍵設計下,我們可以看到左右鍵并不是平面,而是略向內凹陷的弧形。當手指放上去時會自己找到合適的按壓點,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點擊時的觸感。
正常持握時ROG戰刃3無線版剛好能完全托住我的手掌,尾部沒有懸空,長時間使用下來也不易手酸,腕部不累,持握感非常棒。此外,在鼠標的兩側還帶有防滑紋理的側裙設計,保障在進行激烈對抗游戲時的持握穩定度,甩狙也不會連同鼠標一起甩飛出去。
左側的兩個鍵位,位于大拇指能完全掌控的位置,稍用力就能獲得不錯的點擊反饋。而且這兩個快捷鍵可在Armoury Crate奧創軟件中進行配置,能設定為宏或者快鍵功能。例如我就會將其設為FN鍵,對于游戲或辦公都很實用。
ROG戰刃3無線版的一大特色是有三個發光塊,除了尾部LOGO和滾輪以外,左側裙邊也是一個發光位,只不過此處是以激光鏤刻ROG光效的形式呈現,如同黑客帝國的代碼般,相當有科技感。
鼠標的功能鍵布局比較集中,模式切換、配對按鈕(PAIR)、設置切換鍵均放到了底部。值得一提的是,ROG戰刃3無線版最多可同時連接3個藍牙設備,切換方式是通過按下配對按鈕(PAIR),對于有多設備的用戶來說是非常實用的功能。
腳墊部分也是ROG戰刃3無線版的一個亮點。特佛龍材質的白色腳墊,能更好的減少接觸面的摩擦力,提升順滑度,關鍵是廠商還多附送了一組替換件,無形中增加了鼠標的使用壽命。
與其他的ROG鼠標一樣,ROG戰刃3無線版也支持微動更換。拆開的過程十分簡單,不用撕腳墊,只需將底部的膠塞卸下,并擰下兩顆螺絲即可將底部和上蓋分離。
ROG戰刃3無線版出廠時預安裝的ROG自研機械微動,增強鍍金接點,減少30%壓力偏差,微動手感穩定一致,具備7000萬次點擊壽命。
如果覺得點擊手感不合用,那么也可換上附贈的歐姆龍微動。因為是免焊熱插拔設計,幾秒鐘就可完成微動更換過程。不同的微動手感上也各有不同,不要只光看品牌,主要還是看實際手感喜好。
ROG戰刃3無線版配置PAW3370引擎,默認是19000 DPI。但當我們將ROG戰刃3無線版接入到Armoury Crate奧創軟件后,可在“性能”選項中將DPI加至26000 DPI,輕松超過原值。
在“燈光”選項下,ROG戰刃3無線版支持7種RGB燈效,雖然相較ROG魔導士NX鍵盤要少一些。但我們將AURA SYNC神光同步開啟后,炫彩燈效又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為了獲得更優秀的手感,在“校準”項中還針對不同的鼠標墊表面設置了預設。毫無疑問,搭配ROG的鼠標墊才是最佳答案。
既然是RGB燈效的無線鼠標,那么續航也是個重要問題。ROG戰刃3無線版在關閉燈效時,能提供85小時的續航時長。開啟光效后,也能保證最多42小時續航,即便是每天使用4小時,也能維持10天。
況且ROG戰刃3無線版還采用了快充技術,充電15分鐘即可回血12小時。實際使用時完全不必糾結續航問題,因為在充電狀態下也能作為有線鼠標正常使用。
ROG棱鏡S游戲耳機
考慮到桌面RGB燈效的統一問題,耳機我暫時沒有選擇無線款,而是用著敗家之眼的ROG棱鏡S耳機。
ROG棱鏡S是一款配備了ESS 9281 4路DAC解碼芯片,50mm釹磁鐵單元,支持虛擬7.1聲道,AI降噪麥克風,AURA SYNC神光同步的游戲耳機。而包裝盒上的PS5標注和HiRes小金標,說明了這款耳機可在兼顧PC、主機游戲的同時,對HiFi音質也有追求。
耳機整體為全黑配色,其單元外殼延續了D形設計,辨識度非常高。當開啟燈效模式后,殼體的邊緣與LOGO均會亮起,并有7種燈效的顏色與閃爍速度可供調節。而接入AURA SYNC后,可與其他設備進行神光同步,達成RGB統一燈效,形成一個極具風格的電競氛圍。
值得一提的是,ROG棱鏡S在原來RGB燈效開關處多了一個音浪模式調節。開啟后,會根據麥克風的人聲展現音波效果,比呼吸燈還要更有個性。不過在此模式下,其余的7種燈效會成為不可選擇狀態,這點需要特別注意。
佩戴舒適度上,ROG棱鏡S的頭梁和耳罩部分都是采用蛋白皮 海綿填充。不過按壓后,耳罩部分要相較頭梁處來得更柔軟。
戴上后,頭梁會很好地貼合頭頂,并緩解耳機所帶來的重量。然后耳罩將我們的耳朵完全包裹住,在保證物理隔音效果的同時,也提升游戲時的臨場氛圍感。
此外,除了自帶的蛋白皮耳罩以外,ROG棱鏡S還為玩家準備了一對混合材質織物耳罩。冬天保暖,夏天透氣,是個相當貼心的產品細節。
盡管是個主打游戲的耳機,但是它卻支持MQA格式音源。在ESS 9281 4路DAC解碼芯片的加持下,ROG棱鏡S在Hifi音樂上也能勝任哦,只不過目前這方面的音源不多。
將三個設備在AURA SYNC中勾選神光同步后,無論是鍵盤、鼠標還是耳機,所有設備顏色都形成了同步過渡,做到了燈效控制的一體化,形成一個極具個性的桌面氛圍。
如果不喜歡這種桌面氛圍,也可以在AURA SYNC選項中一鍵關閉,以更省電的方式使用,都是統一接入AURA SYNC神光同步后的優勢。
在體驗了幾個小時的各類游戲后,我最直接的感受是音效的氛圍感十足,人物的對白清晰。配合ROG戰刃3時,游戲體驗提升明顯,當人物揮砍時只需鼠標輕點,轉向時也是輕移即可,靈活性較強,連招后的打擊感也不錯。
值得一提的是,ROG棱鏡S的佩戴感相當輕,在硬件更優秀的情況下,重量反而比普通的棱鏡更低,這個“減法”對游戲玩家來說相當實用,畢竟一場游戲時長可不低哦。
存儲設備
為了配合桌面的RGB燈效,我在支架上擺了一款自帶RGB的希捷極光俠移動硬盤。實際我原來是給PS4用的,但現在換了PS5后用途就變成了存放游戲安裝包,電影,動漫等。
通過Toolkit軟件,我可以對希捷極光俠移動硬盤的RGB燈效進行調節。如亮度、顏色、變化頻率、圖案模式等。
現在我只要接上極光俠移動硬盤,燈帶就會點亮并以彩虹光效流動。
考慮到穩定性,極光俠移動硬盤在接口方面并沒有采用單USB 3.0設計,而是技術更成熟穩定的USB3.0 USB2.0接口。畢竟容量最高達到了5T,普通接口可能會供電不穩,從而導致硬盤無法運轉或驟停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希捷酷玩極光俠移動硬盤支持3年內的免費原廠數據救援1次,如果真的哪天因我操作不當,至少還有拯救內部資料的機會。這也是我一直習慣以機械盤來存放數據的原因,畢竟是好幾年存下來的動漫劇集,都是時間與心血。
希捷酷玩游戲移動固態硬盤
出于對速度的追求,我還入了一個希捷酷玩游戲移動固態硬盤(昵稱金屬極光俠固盤)。相較上面HDD的極光俠,其外觀從塑料的升級為了金屬材質。
盤體的整個表面無一顆螺絲,有的只是底部的防滑膠體以及溝槽切口設計,完全是鋁制外殼一體成型,想自行拆開應該很困難。而在溝槽切口內,還內嵌著隱藏式RGB燈條。
金屬極光俠固盤的尺寸約10*52*104mm,一只手就能夠輕松掌控,便攜性不言而喻。因表面有磨砂處理,所以手感相當細膩,有種類膚質感,讓我忍不住會來回撫摸。
接口方面,采用現在主流的USB Type-C接口,規格為USB 3.2 Gen2×2,屬于現行的旗艦配置。
通過CrystalDiskInfo的讀取,可以看到金屬極光俠固盤默認標注為Seagate FireCuda,容量500.1GB,屬于酷玩系列產品。接口為UASP(NVM Express),標準NVM Express 1.3,支持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技術功能。
根據官方標注,金屬極光俠固盤的速度可高達2000MB/s,這可比我現用的所有固態移動硬盤都要快得多,那么實際速度真能達到嗎?
我們首先調用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讀取成績1892 MB/s,寫入為1713 MB/s,基本符合官方的實驗室成績。相較常見的移動固態硬盤來說,金屬極光俠固盤的表現已相當優秀了。并且在測試過程中,盤體的溫度始終不會太高,金屬殼體的散熱效果確實優秀。
換到AS SSD Benchmark后,讀取為1690 MB/s,寫入1190 MB/s。考慮到AS SSD Benchmark一貫給的分值都不高,所以成績下降并不意外,畢竟不能與CrystalDiskMark的原盤讀寫成績相比。
值得注意的是,要想達到2000MB/s的速度,必須連接至USB 3.2 Gen 2x2端口,不然達到1000MB/s就到頂了。所以一定要檢查自己的主機是否帶有此端口,就算是雷電3,4都不行哦。或者用一張擴展卡,將PCIe接口轉接為USB 3.2 Gen2×2即可。
金屬極光俠固盤也支持鏡像同步Sync Plus功能,簡單設置后即可達成雙向同步備份。例如我將本地Game文件夾設為目標,那么當向其添加新文件時,金屬極光俠固盤中會自動同步鏡像一份。
而當我在Game文件夾中刪除任意一個文件后,那么金屬極光俠固盤也會自動清理掉。簡單說,常規的備份是單向,而Sync Plus功能是會同步增減,是一個相當實用的數據備份功能。
那么如果不小心誤刪了呢?那也不必擔心。因為Sync Plus中設有【存檔刪除的文件】功能,當使用刪除操作后,文件只是被暫時移動到【Archive】文件夾中,有些類似于PC端的回收站,后續要找回可再將其拖出來。此外,希捷金屬極光俠固盤還附贈了3年內免費一次原廠數據救援服務,自身也達到5年質保。
我們在Toolkit軟件中還對固盤的RGB燈效進行調節。不過因為不是燈帶,所以并沒有彩虹光效,只能是色彩的閃爍或者變換,稍許有點遺憾。
以金屬極光俠固盤的傳輸速度來說,不僅僅是數據存儲空間那么簡單,在其中運行3A游戲大作都毫無壓力。游戲加載速度也遠超普通機械硬盤,已可作為一個移動式的游戲空間來看待。而且在游戲過程中也并無明顯燙手感,品控優秀。
其它小東西
杰士The Three II音響
因為桌面較小,左右又各放置了一臺游戲主機,因此并沒留給音箱太多的空間。又考慮到接線的問題,我就桌邊加了一個立柜,將客廳的杰士The Three II音響給搬了過來。
杰士The Three II音響在外觀顏值、產品細節和配置上均有可圈可點的地方。箱體的頂部與底面均使用胡桃木面板,用料厚實堅固,給人一種穩重感。光滑的漆面,也使The Thre符合現今家用音箱的定位,很適合擺放在臥室或者書房中。
音響的內部配置是由兩個2.25英寸高音單元 一個5.25英寸低音單元,以及兩側各一個5.25英寸雙膜共振低單反射器組成。有源加無源的配置,帶來聲音溫暖,韻味十足的表現。放在客廳,臥室或書房中,都充滿了魅力。
而有線與無線的多種接入方式,也讓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適用范圍很廣。不過杰士The Three II音響也有令人遺憾的地方,如不支持App,不能接入至NAS中。但如果你要找高品質的小空間音響,那么杰士The Three II音響很值得推薦,低音締造者并不只是說說而已。
擔心播放器或手機帶不起杰士The Three II,我還特意加了一個乂度的XD05 Basic前端。它內部采用ESS的ES9018K2M DAC,支持PCM最高32位/384kHz與DSD256采樣率,最大推力為500mW。
乂度XD05 Basic可接入包含PC、手機、播放器和游戲機等各種設備,配合無線藍牙模塊后,更可將播放器當作轉盤使用,自身也支持LDAC協議,音質我并不擔心。此外,乂度XD05 Basic還能通過硬件采樣率調節(SRC),將低碼音頻的采樣率進行提升處理,直接調用網絡音源時,這個功能會變得相當實用。
aigo 鋼鐵俠固態U盤
盡管現在都用移動硬盤居多,但在一些地方還是很需要U盤的,例如將港行賬號轉移到PS5上時,就得用到U盤。
當初入手這個U盤,主要看中的就是與漫威鋼鐵俠的聯名。現今國內廠家對版權的意識已相當高,很少會有山寨的情況,而這個aigo 鋼鐵俠U盤也是獲得了正版授權的,插上后“方舟反應爐”圖案可是會亮的哦。
外觀是U盤,但實際上是固盤體質,實測讀取速度可輕松達到400MB/s以上。而256GB的容量也讓其能存入上百部的電影,如需要與朋友分享東西時,我會帶上它。反正很好看,就暫時作為一個擺件放在玩偶旁了。
桌面鎖夾式耳機掛架
當桌面沒有耳機支架位時,可以考慮這種鎖夾式掛架。它的支架處為整體鋁合金材質,耐用肯定無話說的。裝卸方便,穩定度也高,大概可適配到6.5CM厚的桌面或桌腳上。
寫到末尾
還是得感謝PlayStation 5,如果沒有她,我至少會拖到年底才整理桌面。當整理改造完成后,整個人的心情都好了許多。
關于搶PS5這個事,如果沒有特定軟件的話,可以與我一樣到線下碰碰運氣。大商場不加價,只是會讓你帶上手柄和耳機套裝,實際算一算也就貴個150到200,畢竟手柄耳機是按原價銷售。
整理線纜方面,我強烈推薦魔術貼和電線固定扣,兩者配合即可將桌下的線纜全部歸類,當然,以上內容只是我個人對于桌面整理的理解,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不錯的靈感。如果您也有桌面布置上的心得,歡迎在評論區留下足跡。
By 尼古拉斯lalala :打開一瓶快樂肥宅水,點亮PS5主機,拿起手柄,夜生活開啟。
英偉達想讓玩家和電影特效師重新愛上自己
英偉達是干什么的?
這是一個“一千哈姆雷特”式的問題。
在 PC 玩家看來,英偉達是造核彈游戲顯卡的,是為了玩《孤島危機》開高配而不得不重新裝機時,拿走最多錢的那家公司;在視覺藝術家(設計、視頻、特效等)看來,英偉達的專業級工作站圖形處理技術,是自己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而對于機器學習研究者,這家公司滿足了他們多年以來對于算力的饑渴。英偉達開發的 CUDA 技術以及 Tesla 系列 GPGPU,讓他們獲得了強大的并行計算能力。
由于算力的增長,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研究騰飛。反過來,英偉達也對深度學習更為關注,在最近幾年不斷加注 AI 計算加速,開發了 DGX 深度學習超級計算機、Turing 架構等新產品和技術,也在 Tesla GPU 上不斷推陳出新。
(以至于,游戲玩家以為自己被英偉達遺忘了。不信你去英偉達官網看,在該公司旗下所有的“平臺”當中,游戲排在最后:)
"The more you buy, the more you save!" 這是人送外號“黃教主”的英偉達 CEO 黃仁勛多年以來推銷 GPU 的經典臺詞。然而,如果說 GeForce GTX 就像 iPhone 一年比一年貴,那么英偉達面向 AI 加速推出的 Tesla GPU 和 DGX 一上來的價格就足以讓大部分深度學習研究者望而卻步——很難賣得出去。
可能是終于意識到了這一點,黃教主終于調整了公司的重心。
2019年3月18日,英偉達在加州圣何塞召開 GPU 技術大會 (GTC)。黃仁勛一年一度的演講,罕見地安排在了當地時間下午。從演講順序來看,視覺工業和游戲被重新放在了英偉達策略的核心位置。
Omniverse:更快特效,更多特效大片!
首先,結合去年 GTC 上發布的革命性光線追蹤技術 RTX,以及 SIGGRAPH 大會上發布的圖靈架構,英偉達開發了一個開放、可互動的3D 設計協作平臺 Omniverse。
要理解 Ominverse 能做什么,首先我們要理解為什么要開發它。
在院線大片的級別上,3D設計和特效的渲染工作極其復雜,耗費大量的人力、計算資源以及時間。你可能聽說過這樣的傳聞:在視覺效果公司維塔影視 (Weta Workshop) 渲染《阿麗塔戰斗天使》的那段時間里,因為三萬臺電腦高負荷運轉甚至改變了工作室所在地惠靈頓的氣溫。
成熟電影工業的常規做法,是把特效渲染任務分割打包給不同的工作室去做。正因為此,如果你最近看了《阿麗塔》、《驚奇隊長》這樣重特效的大片,可能會注意到片尾演職人員表里面提到了數十家特效公司/工作室,比如數字王國、工業光魔、維塔影視等等。全球一共有多少特效工作室?黃教主給的數字是200多家。
而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在這些特效工作室之間(以及制作方和工作室之間)的流程化協作平臺,一定程度上是個空白。
以《美隊3》的德國機場一戰舉例,比方說工作室 A 負責渲染美隊和鋼鐵俠,工作室 B 負責蜘蛛俠和蟻人,工作室 C 負責渲染場景,還有一個工作室 D 專門做類粒子特效(并非真實情況,只是舉例)。這可能意味著 A 做完了自己的部分才能交給 B,按照順序傳遞下去,可能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浪費在了流程上。
詹姆斯·卡梅隆的《阿凡達》和《阿麗塔》兩部片子為電影工業介紹了一個新的思路,就是電影不一定要用真人來主演。這意味著未來特效大片只會越來越多,而現在的工作模式將無法支持電影工業的需求。(為了在這方面做些貢獻,皮克斯在2016年開源了“通用場景描述” USD,一個特效行業的場景描述格式。)
而 Omniverse 則是英偉達為了進一步加強特效工業協作,而專門推出的平臺。
黃仁勛在發布會上表示,文檔共享領域有 Google Docs,特效協作方面卻沒有一個標準、好用的工具。因此,他將 Omniverse 形容為 "the Google Docs for 3D design"。
Omniverse 主要面向的就是前面提到的這些特效工作室,而且正是在皮克斯開源的 USD 基礎上開發的。除了 USD 之外,Omniverse 還支持 HYDRA, MDL, PhysX 等業界標準。
事實上,皮克斯軟件副總裁古伊多·卡羅尼 (Guido Quaroni) 給了 Omniverse 很高的評價,他指出“Omniverse 進一步提高了標準,在 USD 的基礎上,在主流特效設計軟件之間,創造出了一種可擴展的實時協作流程。”
在大屏幕上,黃仁勛演示了三個設計師如何用 Autodesk Maya(3D 設計)、虛幻引擎(場景設計)和 Substance(模型上色)三個軟件,在同一個環境當中協同設計。
通過 Omniverse,首先多個設計師終于可以在同一個場景下協作了;其次,設計師 A 還可以在他自己的軟件里,實時看到遠在世界其他角落的設計師 B、C 用不同軟件對同一場景做出的調整。
不僅設計師可以在自己的軟件里看到自己的同事/同行用別的軟件在做什么,制片方也可以打開獨立的 Omniverse 視窗,隨時監督特效工作室目前進度如何。
Omniverse 得以實現,其實也依賴英偉達在最近幾年 GPU 高性能計算方面做出的進展。這個平臺的背后主要利用了英偉達去年 GTC 上宣布的實時光線追蹤 RTX 技術,和 SIGGRAPH 計算機圖形大會上宣布的圖靈計算架構 (Turing Architecture)。
目前,這個平臺已經得到 Adobe、Autodesk、Epic Games、皮克斯等軟件技術提供者,以及更多特效工作室的大力支持。黃仁勛透露,皮克斯已經將 Omniverse 平臺投入到生產環境里了,預計2019年底就可以看到重度使用 Omniverse 制作出的院線作品。
更好的特效制作協作工具,意味著更高的制作效率。更高的制作效率,意味著更多的特效大片!
英偉達已經開放了 Omniverse 平臺的測試申請,感興趣的特效工作者、3D 甚至是 2D 設計師都可以申請[1]。
過去幾年間,英偉達的專業級/工作站圖像處理器更主要面向的是 AI、機器學習和數據科學研究者,視覺創意工作者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需求被忽視,重要性在降低。情況從英偉達去年發布 RTX 開始有了變化,而今年的 Omniverse 則有望讓他們對英偉達重拾信心。
GeForce Now: 讓世界每個角落的玩家都擁有超級游戲 PC
玩家的鍵盤、鼠標或者手柄在本地,而游戲運行在云端的虛擬機里,顯示器在本地,游戲畫面通過流媒體傳回本地——這就是云端游戲。如果你是硅星人的忠實讀者,可能會知道作者本人超級看好這項技術,也是英偉達的云端游戲技術 GeForce Now(以下簡稱 GFN)非常忠實的早期測試用戶。
最早,英偉達做過一個電視游戲盒子叫做 Nvidia Shield,上面就集成了 GFN。2017年底,英偉達又把 GFN 放到了 PC(Windows & Mac)上,這才完全解鎖了這項技術的潛力。
去年 GTC 2018上,我向黃仁勛請教過關于 GFN 的問題。他在當時透露,這項技術因為要有優秀的游戲圖形性能,還要保證網絡傳輸延遲極低,所以 GFN 跟傳統的網絡視頻完全不一樣,不能做緩沖預加載,整個技術棧非常復雜,要求非常高。在當時他告訴我,GFN 是一個非常有前瞻性的技術,但是它未來怎么商用化,英偉達還沒想明白。
一年過去了,看來黃仁勛想明白了。他在 GTC 2019 上宣布了關于 GFN 接下來的幾項重要工作。
黃仁勛透露 GFN 平臺上已經有30萬玩家,另有超過100萬玩家已經申請加入。但是因為英偉達在全球所有的數據中心里只有15個支持 GFN,分布在北美和西歐,所以能夠接納的玩家數量,以及來自的國家和地區都非常有限。
為了突破這個限制,英偉達成立了 GeForce Now Alliance(以下簡稱 GFN 聯盟),參與成員除了英偉達,主要是全球各地的電信運營商。對于有巨大游戲需求的市場,英偉達設計了一種全新的 RTX 刀片服務器,協助這些國家或地區的運營商把服務器安裝到它們的機房里,然后利用運營商的固網寬帶提供 GFN 服務給玩家。
第一波參與到 GFN 聯盟的有兩家運營商,分別是日本的 Softbank 和韓國的 LG U 。很遺憾,雖然中國游戲市場比日韓都大得多,但第一波里沒有中國運營商,或許因為在中國運營云服務的合規成本太高吧。
除了固網寬帶,英偉達也在跟 HTC 進行合作,讓后者的 5G Hub 熱點支持 GFN,在未來提供給玩家隨時、隨地、用任何電腦都可開戰的移動游戲體驗。
在 GFN 聯盟合作中,前面提到的服務器非常重要。它的名字是 RTX 刀片服務器,顧名思義采用刀片式,尺寸為 8U,每個服務器機箱包括40塊 GPU,基于圖靈架構。英偉達按照32箱一組銷售給合作伙伴,一組包括1,280枚 GPU。黃仁勛透露最快一周時間就可以裝好(沒有說裝幾組……)
除了宣布聯盟,英偉達還正式推出了 GFN SDK,這樣理論上任何游戲登上云端游戲平臺(不會再出現之前一些游戲支持,一些游戲不支持的情況)。一個游戲集成了 GFN SDK 后,玩家在 GFN 上玩這個游戲不再每次都要下載,也不再需要更新、每次重新登錄,理論上加載速度也會變快,存檔也能云端同步。
去年硅星人對 GFN 的評測文章,標題叫做《超極本也能吃雞?》這也是很多玩家(包括作者本人)的現狀:想要玩大廠的 AAA 作品,但是無奈大學剛畢業、生活不充裕,或者剛剛買了最新的 iPhone,或者家人不允許,實在無法剁手動輒幾萬塊錢的游戲 PC。
“而 GFN 的存在,對幾乎所有玩家都是一個好消息,即便是那些家里已經有高端 PC 的人。因為出差、旅游這類的出門遠行時,不用在“跟游戲說再見”和“背一臺很沉的游戲本”之間抉擇了。白天帶著 MacBook 參加商務洽談,晚上也不錯過和隊友的每一次行動。”我們之前如此寫道。
而這次在 GTC 大會上,英偉達終于開啟了 GFN 商用化的進程,讓我們看到了英偉達對游戲玩家重新給予了更多的重視。這種重視,不是繼續調高 GTX 核彈的價格,而是從游戲顯卡出貨量持續走低的現狀,以及超過100萬玩家注冊 GFN 的數據,試圖解決玩家群體面臨的問題。
根據官方數字,GeForce 顯卡的用戶至今已經超過兩億。“兩億玩家的選擇不會錯的,”黃仁勛在 GTC 大會上如是說,重新對英偉達忽視的玩家群體表了忠心。
看漫威電影不過癮 那就親自來體驗亞洲最大漫威主題樂園
今天想給大家做一個漫威主題樂園的攻略,方便大家了解游玩,目前全球一共有4個漫威主題樂園,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亞洲最大 The Marvel Experience 漫威基地 (Marvel 公關姐姐稱這里為TMX,所以下稱 TMX)。之所以介紹這一家是因為它位于泰國首都曼谷,是距離我們中國最近的一家,而泰國也是我們國人經常去旅游的東南亞國家。喵子雖然是每部Marvel 電影都會看的漫威粉絲,只是看完完基本上不會背得出每個情節,不算是超級 Marvel 迷,但還是非常想來這里玩。
交通
老實說知道位置在 Bangna 之后讓喵子有些頭疼,因為實在超級遠 Bangna... 要如何去那么遠呢? 其實很容易,BTS 坐到 Udom Suk (E12) 站,五號出口下來后就在 7-11門口等接駁巴士就好。可以直達 TMX,車上顯示牌會寫上目的地是「Marvel」,車身則印有 TMX內部照片,班次大概每15分鐘一班。
車程約20分鐘就會到達 TMX,專車會停在 TMX門口的 Marvel 車站,回程時一樣在這邊等接駁巴士去 Udom Suk BTS站。
Marvel 專車會停在TMX正門旁邊 (圖右側)
購買門票
進入 TMX 體驗館,整個裝修充滿電影感,感覺就像已經踏入神盾局 (S. H. I. E. L. D.)一樣,連售票處也很有氣勢! 現場購票在售票處左面,預購取票則到右邊取票。
可選場次分別有英語,泰語,跟中文(國語),票價方面,官方購票的話是 成人 1,500 泰銖 (約 330RMB ) / 身高 100~120 公分 兒童 1,350 泰銖 (約 290RMB) / 身高 100公分以下 小童不淮進入
體驗開始
在柜臺選定場次后需要填一些個人資料,象征著你已經申請加入成為神盾局特工 (Agent of S.H.I.E.L.D.),穿著神盾局制服的工作人員會先帶你去拍照存檔,接著柜臺會發給你一張有你的照片,往后每個關卡都要用到的臨時通行證,然后體驗就要開始了!
進入神盾局訓練基地前,工作人員會講解一下場內守則,注意里面可以拍照,但嚴禁拍攝視頻。另外記得先上一下廁所,因為往后的大概兩小時大家要在里面完成體驗任務。
英雄集結
故事背景是目前世界陷入混沌狀態,九頭蛇組織 (Hydra) 重新掘起攻擊曼谷,復仇者 (Advengers) 們遂結集在神盾局曼谷總部,與局長 尼克大叔 (Nick Fury) 招募新的神盾局特工共同對抗惡勢力,保衛地球的責任就落在你身上了~
接著要去看介紹 復仇者聯盟跟九頭蛇組織的影片,神盾局的通道非常有電影臨場感!
鋼鐵俠工場
看完影片就要到鋼鐵俠( Iron Man)Tony Stark 的工場。場內展示了六個不同形態, 1:1 實物的鋼鐵俠盔甲,Tony Stark 將會為大家講解六種形態的特性。
射擊訓練
聽過鋼鐵俠的講解后,就是第一項活動任務 - 射擊訓練,見習神盾局特工需要戴上3D眼鏡,拿起鐳射槍進行兩輪射擊訓練,分數會顯示在電子顯示屏上,可以跟同伴比賽一下哦。
3D天幕電影
射擊訓練結束,來到據稱是亞洲最大的圓形天幕館,戴上3D眼鏡在360度全景天幕下看著復仇者們打怪。
全景天幕下看打怪絕對是無死角,一樣是臨場感十足,就怕你的眼睛跟不上,建議坐在地上 (或是直接躺著...) 看,會看得比較全面,也不容易頭暈。
4D飛船電影
一輪打斗之后,登上設計成神盾局飛船駕駛艙 (4D電影院),再次戴上3D眼鏡,跟著復仇者們去打 Boss!隨著劇情推進,飛船椅子會跟著擺動,強風噴水等特效都有用到,總之玩完后身上都濕了......
最后一項互動任務是技能訓練,訓練場內有多部體感式屏幕,見習神盾局特工可以選擇完成 鋼鐵俠(Iron Man)的戰斗訓練,綠巨人(Hulk)的搏擊訓練,以及黑豹(Black Panther)的跳躍訓練,完成一個訓練以后可以排隊玩下一個,個人感覺是黑豹的最好玩... 有像體感版的神廟逃亡(Temple Run)......
與復仇者會面
體驗來到尾聲,工作人員會隨機安排每個見習神盾局特工到一個房間,每個房間有一位復仇者(Avenger)在里面可以合照,不進去房間也不會知道里面的是哪一位。
哈哈~喵子選到的是蟻人(Antman)!! 說實在的在漫威宇宙里喵子最喜歡的就是死侍(Deadpool)跟他,主要是因為死侍和蟻人的電影感覺最幽默風趣。跟復仇者合照后也可以請工作人員幫忙用手機拍照,照完就意味整個體驗已經完成,正式成為神盾局特工了! 在出口處可以獲發你的正式神盾局通行證,也可以購買跟復仇者的合照。
漫威紀念品商店(Marvel Experience Super Store)
完成神盾局訓練基地的訓練后,神盾局還有好逛的嗎? 當然可以去占地兩層的 Marvel 商店盡情購買紀念品,產品琳瑯滿目,最特別的應該是放在鋼鐵俠旁邊的 Marvel 泰拳褲,泰國獨有的喔~
復仇者咖啡館(Avengers Cafe)
逛累了可以去咖啡館喝一杯咖啡,食物以三文治,熱狗等輕食為主。
神盾局廁所長這樣...
另外,每逢周末神盾局還會劃出一個區域,里面有好些活動可以憑票參加。
例如扭氣球,臉部彩繪,指甲彩繪等都可以憑票免費參與~
后記
- 首先要注意的是TMX是漫畫風格,而非電影風格,只是場內設備依然厲害,制作認真。
- TMX (The Marvel Experience) 故事開局是讓你扮演成為神盾局特工,而不是成為復仇者。
- 場內空調頗凍,跟朋友去的話可以帶件薄外套。
地址: Megabangna, Bangna-Trad Rd. Km. 8, Bangplee Bangkok, Thailand 10540
營業時間: 9:00 AM ~ 00:00 AM (最后入場時間10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