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前沿資訊

樓蘭輪回之軌跡(浮云遮月,樹影婆娑。推薦三本玄幻奇幻小說)

導讀樓蘭輪回之軌跡文章列表:1、浮云遮月,樹影婆娑。推薦三本玄幻奇幻小說2、土葬從肉體變為骷髏需要多久呢。3、新疆必駕的獨庫公路正式開通!沿途到底有多美?看看這里就知道了4、

樓蘭輪回之軌跡文章列表:

樓蘭輪回之軌跡(浮云遮月,樹影婆娑。推薦三本玄幻奇幻小說)

浮云遮月,樹影婆娑。推薦三本玄幻奇幻小說

今天為大家推薦三本玄幻奇幻小說,希望大家喜歡!有好的建議請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本《迷蹤幻影》迷

作者:赫連皓月

簡介

一樁案子牽扯出一系列離奇古怪的事件,到底該繼續探索下去還是就此止步?

內容

浮云遮月,樹影婆娑。一聲輕微而刺耳的鐵門聲。一個黑影打開考古研究所的鐵門,悄悄進入考古所。這是一個坐落在考古所院子里的棚屋,張開好象感到有什么動靜,走出門到大門口,

用手電照了照大門,發現大門緊鎖著,搖搖頭。黑影穿過彎彎曲曲的走廊,來到一個雙重鎖的庫房前,掏出鑰匙打開了門,又小心翼翼地關好,走進門去。

這是一個堆放著各種文物標本的地方,黑影走過一具骷髏邊時停了下來,骷髏的眼睛上的兩個大黑洞直直地望著他。黑影移開骷髏,一排堆物架忽然移開,露出一扇門,黑影迅速按動門邊的密碼,門緩緩打開,黑影進入密室。

黑影打開燈,密室里冷峻慘白。黑衣人按動按紐,一具蓋著白布的鐵床移出,黑衣人上前掀開蓋布,出現了一具穿著西域特色古裝的女尸。床頭標牌寫著:樓蘭美女干尸,距今約1600年,出土時間:2003年。黑衣人戴上橡膠手套,打開女尸頭旁的工作燈,女尸臉上飾紋復雜的金色面具華采奪目。黑衣人凝神注視,這時我們才看清黑衣人的面目,一個年輕的男子,戴著眼睛,他叫江河。

第二本《刺冰王座》

作者:斷青絲

簡介

一千年前,在一片名為“藍硫爾斯”的大陸上,各領地之間都是兵刃相見,長期的戰爭使人們生活的生活十分貧困。 沒有人在意過程,在乎的只是戰爭的結果,到底哪一方是勝利的。 據史書記載,這場戰爭持續了二十年,以冰雪帝國的勝利而告終。

內容

一千年前,在一片名為“藍硫爾斯”的大陸上,各領地之間都是兵刃相見,長期的戰爭使人們生活的生活十分貧困。

沒有人在意過程,在乎的只是戰爭的結果,到底哪一方是勝利的。

據史書記載,這場戰爭持續了二十年,以冰雪帝國的勝利而告終。

而在五年后。

冰雪帝國發動內戰,兩大種族“冰族”“雪族”之間為了王位而開始紛爭。

最終的結果為雪族勝利,冰族滅亡而結束,“雪族”的赫拉西亞自封“冰雪之神”。

在這片奇幻的大陸不僅僅只有戰爭,有神秘的種族,強橫的雪獸,華麗的兵器,古老的禁地。

這片大陸一直流傳著個傳說:

現于冰雪中的紅月。

時代即將被開啟。

毀滅?拯救?

只是一念之間。

大雪紛飛著。

輪回倒轉著。

時光漏斗正在流逝。

第三本《冷血》

作者:夏雨

簡介

“為什么,為什么我們就不能擁有自己的愛情,我只希望得到自己的一份真愛,難道這都不行嘛。”

內容

“為什么,為什么我們就不能擁有自己的愛情,我只希望得到自己的一份真愛,難道這都不行嘛。”一名十分帥氣的年輕男子對著一個中年男子叫到。

“孤痕,你冷靜點,你知道我們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愛情,因為我們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在這個世上,所以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愛情。”那中年男子嘆息著說到。

“為什么,僅僅因為我們是僵尸,是不應該存在這個世界上的,雖然我是僵尸,可是我從來沒有害過一個人啊,我沒有吸過一個人的血,我吸的都是醫院的那些血袋啊。我只想得到一份真正的愛情,說實話,其實我已經得到了,我非常的喜歡她,她也非常的愛我,為什么我們不能在一起。”男子對著他怒吼到,顯然他非常的生氣。

“或許這就是命吧。”那中年男子再次的嘆息著說到。

“命,什么命,命就是阻止我們本就是相愛的兩個人卻不能在一起嘛。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我就要逆天改命。”孤痕對著那中年男子說到。

“孤痕,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嘛。”男子大驚失色的說到,“說什么逆天改命,你知道嘛,你這是對天上的神的褻瀆,雖然我們有著比人類優越的條件,可是神也不是我們也能夠惹的起的。或許只有他才能夠跟神抗衡吧,可是那次大戰后他卻消失了,要不是那樣,我們僵尸也不會淪落到這樣的地步。”那中年男子嘆息著說到。

今天就推薦到這里了,請大家多多點贊,提出好的意見和建議,歡迎評論區告訴我,謝謝大家!

土葬從肉體變為骷髏需要多久呢。

土葬的人從肉體變成白骨的時間大約是多久?

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我們不得不來;而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我們不得不走。所以,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必須經過的階段,無論富貴,無論貧窮,無論階級高低,概莫能外。人死之后,最終肉體會消失,只留下一堆白骨在人間。

那么這里就有問題了,人從肉體下葬到最后變成一堆白骨究竟需要多少時間呢?這里說的是土葬,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現在實行的都是火葬,只有一些偏遠山區會實行土葬。

在許多破案類的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公安人員從地下挖出一具白骨,然后從白骨的年代倒推尸體的形成時間。人一旦死亡,身體各器官停止運轉,首先是兩個瞳孔會散大,全身的血液流動慢慢停止,身體慢慢變得僵硬,并且出現尸斑。

僵硬之后,尸體會開始發軟,約三天左右的時間,先是從內臟開始腐爛,然后尸體整體開始腐爛。所以這就是為什么從古至今,如果你想完整地保存一具尸體的話,一定要把內臟掏空的原因所在。約在死亡一周左右,肌肉開始分解消化,白骨露了出來。

所以,土葬條件下,一具尸體從肉身變成白骨基本上也就在一個月左右。當然,尸體化為白骨的時間長短跟土葬的時間、地點、方式及環境都有很大關系。正常條件是一個月,但是在條件惡劣的野外,加上動物的侵襲,風吹雨打,可能用不了一個月,十幾天尸體就變成了骨頭。

而如果像馬王堆的辛追夫人一樣,深埋于地下,再用絲纏包裹起來,居然可以做到千年不腐,創造了一個奇跡。這就什么原因呢?因為土壤的酸堿度對完整地保存尸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加上濕度適中,空氣隔絕。

利用這個原理,埃及有了木乃伊,中國發現了樓蘭女尸和馬王堆的辛追夫人,而那些被扔在珠穆朗瑪峰上的尸體,由于長期處于低溫下,幾十年也沒有腐爛,反而成為了珠峰攀登者的地標。

正因為從尸體變化成白骨的時間事實上有長有短,所以法醫在判斷一具尸體或者一具白骨的死亡時間時,一定會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而考慮,而不會武斷的以尸體化為白骨的時間來確定。一招不慎,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冤枉了好人。

人死如燈滅,死亡是一個誰也逃不掉的輪回,人類社會正是在這種生死之間走過了千年時光的。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時,每過一天,都是在向死亡靠近一步。所以當我們即將要離開這個世界時,也不需要有太多的遺憾。

誰都會有這一天,無論他愿意還是不愿意。生前縱有萬貫家財,死后不過白骨一堆,想想也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我們黨在有生之年,多做好事,做善事,盡量去幫助別人,讓自己不留遺憾。這樣當我們化作一堆白骨時,冥冥之中,我們才不會后悔來過這世界一趟。

新疆必駕的獨庫公路正式開通!沿途到底有多美?看看這里就知道了

沒有回憶的人生未免蒼白,沒有歷史的城市漂如浮萍。

新疆最美的獨庫公路起點、也是終點的庫車,是龜茲故地,西域樂都,在古代的西部中國,可謂是聲名顯赫。

新疆境內有六處世界文化遺產,庫車就占了兩處。蘇巴什佛寺遺址和克孜爾尕哈烽燧!

【蘇巴什佛寺遺址】

它是魏晉時代的佛寺遺址,分東寺、西寺,隔河相望,中心是高聳的佛塔,周邊有廟宇、洞窟、殿堂、僧房等建筑,整個遺址規模宏大,保存完整。是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佛教遺址。

蘇巴什佛寺在歷史上曾經輝煌千年。據記載,隋唐時,寺內僧侶曾多達萬人,香火甚盛。

許多佛界名僧光臨此寺。

唐玄奘天竺取經路經此地,在這里駐留兩月有余。

中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的另外一個,龜茲高僧鳩摩羅什,也曾在此開壇講經,惠及萬眾。至今,佛塔的殘垣斷壁,還依然高聳在廣袤的戈壁灘上,每陣風吹過,都能依稀聽到誦經念佛的聲音。

據說,遺址上曾出土過一個舍利盒,精美絕倫,無價之寶,卻不幸流落到了日本。

【克孜爾尕哈烽燧】

烽燧,也即是烽火臺。夜間舉火稱“烽”,白天放煙稱“燧”。所以稱烽燧。克孜爾尕哈烽燧是古絲綢之路北道上時代最早、保存最完好的烽燧!

烽火狼煙,大漠戈壁,它見證了西部兩千多年的歷史風云!山河依舊,歲月輪回,它卻至今還高聳在那里,如守疆的戰士,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還不止這些!庫車境內的石窟、古城堡、烽火臺等文物達195處之多。

【庫車王府】

12代世襲“庫車王”190年的歷史生活,被完好的保存在庫車王府里。第十二代庫車王達吾提·買合蘇提,是中國最后一位王爺。

2014年去世那年,他已經88歲高齡,還擔任著庫車市政協副主席。

庫車王早已經作古,只有王妃還堅守在這里。倒影搖曳的歲月不饒人,曾經清麗可人的王妃也已經身材發福,漸入老邁,但仍能從中看出她青春時的靚麗。

據說王妃是窮人家的女兒,是庫車王的第三任妻子。兩人相差三十多歲的年齡。

斯人已遠,她生活里的光輝卻永遠都是有他在的那些日月。那才是她的人間煙火。她沒有自己的子女,雖半生孤獨,卻慶幸與他相遇在這個世界。

有的游人好奇,問這問那,通過導游翻譯,她都微笑回復,有人合影,她也微笑配合。沒人的時候,她坐在那里喝茶,做手工。

【老城老宅】

?

走在庫車老城,時不時就會和悠遠的歷史撞個滿懷,許多古民居還留在那里,娓娓述說著過去。

1887年修建的穆罕默德·尼牙孜霍加民居,不僅具有伊斯蘭風格,還吸納了諸多中原元素,是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融合的產物。

還有一處,是純粹的維族建筑。精致的老宅里古色古香、半掩門扉,后花園里依然是花草如茵、碩果累累。建造者原來是個農民,后來經商,積累了巨大的財富,建造了此宅,后來當選為當地的宗教長官。

【獨庫公路】

2021年6月16日,封閉了七個半月的獨庫公路于下午1點部分路段開通。

?在庫車,這是一件最讓自駕車友期待的事。每年開春后,許多自駕車從四面八方匯聚這里,就是等著這激動人心的時刻!

庫車是獨庫公路的終點,也是起點。

獨庫公路北起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縱貫天山南北,南端連接庫車市,全長561公里。

由于其過半以上地段橫亙在崇山峻嶺,穿越在深川峽谷,連接了眾多少數民族聚居區,因此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為“縱貫天山脊梁的景觀大道”。

獨庫公路受天山降雪、結冰等自然因素影響,一年僅開放五個月,每年10月底到次年6月會實行長達7個月的冬季交通管制。

這條譽滿全國,火遍新疆的網紅公路,猶如一條臥龍橫亙在天山上,連接南北彊。

為了修筑獨庫公路,數萬名官兵在天山上奮戰了十年,168名戰士壯烈犧牲,每3公里就有一位烈士長眠在這里。這是一條用鮮血澆筑的壯美公路,是英雄之路!

踏上獨庫公路,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連綿起伏色彩斑斕的雅丹地貌。

?有的,如仰望蒼穹的巨石,也有的,像布達拉宮似的神圣。有春天的百花爭艷,有夏日的出水芙蓉。

回眸一笑,皆是詩情畫意,百轉千回,依然神采奕奕。

【獨庫第一村】

阿格鄉康村,被譽為獨庫第一村。這是一個被上帝厚待的村子。茫茫戈壁,無際大漠里,卻有這樣一處地方,雨滿山溪,風漫山鄉,良田萬頃,溪水肆意,

你所想所要的,它都有。

天山上的雪水,在這里無遮無攔的揮灑,九眼泉的水,也不絕如縷。

夏天的涼爽,吸引了許多庫車人也會在周末過來享受這片愜意。秋天的碩果累累,連疆外人也為之嘖嘖稱奇。它的肥田沃土里,適合各種農作物和果木樹。玉米小麥油菜,蘋果核桃黃杏,應有盡有。花香,禾香溢滿四季。

村里的桑葚,多得讓整個春天的空氣都是甜膩的。

從前年開始,村里發展民宿?,種植黑木耳。荒地,被利用起來,農家住不完的房子,開啟了經營模式。

這是一片峽谷里的綠洲。

【天山神秘大峽谷】

天山神秘大峽谷,是天山的精華。

進入景區,一溝的紅石巖,像一排滾燙的青春,在熾熱的綻放,激情四射,洶涌澎湃。

天山南坡是干旱的砂石山體,千萬年來,大漠的粼粼烈風,肆虐的洪水,經年累月的風侵雨蝕,把它摧殘的鮮血淋漓,滿目瘡痍。在陽光的照射下,這些巖壁如同燃燒的火焰。

它們立于天地之間,與天地對峙,和星月共鳴。

直插云天的峭壁,和僅容納一人的一線天,在谷內都是我自清風朗月,任雨打風吹,屹立不倒。

它們有的半遮半掩,有的若隱若現。有的似閨中粉黛,濃淡相宜;有的若情竇初開,異彩紛呈。還有的,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谷內是一個曲徑通幽,別有洞天的世界。

都說心靈有多美,世界就有多美!而在庫車的每一天,你都會被美景熏醉眉眼,沁醉心扉。

未來漫長,而你依然!

?庫車,我還會再來!

(撰稿:喬小喬 攝影:胡子探長)

拜拜了,鼠年 你好,牛年——讀李零十二生肖中國年說鼠話牛

此刻,我們仍然處在庚子鼠年。北京大學教授李零在這年出版了新書《十二生肖中國年》。他說,庚子年他主要是閉門讀書,所讀的書主要是兩類,一類是考古之書,另一類就是跟動物有關的書,作為調劑。“調劑”之余,就有了這本《十二生肖中國年》,十二生肖雖然人人皆知,但其中所蘊含的信息遠比我們想象的豐富得多。

(圖為《十二生肖中國年》李零 著 生活·讀書·新知 三聯書店)

十二生肖可以追溯到戰國晚期

十二生肖是什么時候出現的?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其實正是難點所在,不易考證清楚。

“生肖”一詞出現得比較晚,大概從宋代以后才流行起來;但十二生肖的系統在近年出土的戰國簡、秦簡中都曾涉及。

李零認為,十二生肖可以追溯到戰國晚期,與中國的天干、地支,特別是十二地支有重要的關系。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時,再分為十二個月;一天四分為朝、晝、昏、夕,再分為十二時辰。與此相關的還有一年的二十四節氣,現在的一天二十四小時,這些4的倍數屬于幾何劃分,與計時有關。天干、地支相配,有六十甲子表,就是六十進制,也是如此。

李零進一步聯系,中國的十二生肖就像懸在天空中的大鐘,指針是北斗,斗轉星移,一年又一年,十二年一個輪回。一點是鼠,兩點是牛……十二點是豬,這就是中國年。從戰國、秦漢時就有時令書和日書,時令書講四時十二月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日書講每一天的宜忌。古人認為,人活一輩子,什么都跟出生有關,十二生肖也是用來推算人的命運。這與當今社會對出生星座的重視比較相似。

而十二生肖中的各種動物,家畜、野生各占一半。李零認為,龍的原型是長達10米以上的大鱷魚,所以也可以歸入野生。

根據考古材料,這十二種動物其實來源于一個“大名單”。比如,“子”現在對應的是鼠,“大名單”上其實還有蝙蝠和燕子;對應“丑”的是牛,“備選”的其實還有蟹和鱉;此外魚、狼、鷹、鹿都在這個大名單上。

十二生肖是中國最具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現象,起源于漢地,但是傳播范圍很廣,不僅見于印度、樓蘭、疏勒、于闐、龜茲、焉耆、粟特等西域古國,也見于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朝鮮、日本,以及突厥、回鶻、蒙古、藏、彝等族,也見于北亞、東北亞、南亞、東南亞,甚至西傳中亞和伊朗。有意思的是,印度佛經把老虎換成了獅子。可以說,歐亞大陸東半部都是十二生肖傳播的范圍。

西方有黃道十二宮(星座),與中國十二生肖的功能有一些相似,但是它們屬于不同的天文體系,前者源于兩河流域。

十二生肖鼠為大,代表機智和生命力

鼠通常不被待見,個頭小、膽子小,還經常偷糧食、跟人搗蛋;但是十二生肖之中,鼠居首位,這反映了古人對鼠的某種認識。

首先就是繁衍茂盛、生命力強。這是古人很看重的特質。故宮藏有明代宣德皇帝繪的《三鼠圖卷》,其中《苦瓜鼠圖》是他喜得長子朱祁鎮(即后來的明英宗)之年所畫,畫中一只田鼠仰望著上空的苦瓜,瓜中多籽,鼠又代表“子”,這種象征、隱喻是非常明顯的。

此外,鼠很機智。美國動畫片《貓和老鼠》里的鼠機靈調皮,把貓逗弄得團團轉,只偶爾吃點小虧;現實中老鼠則敢于和食物鏈頂端的人類生活在一起,“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人類憤恨之余,好像也拿鼠沒有辦法。

李零還從鼠善于打洞聯想到“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他說,三年困難時期,人們“鼠口奪糧”,從老鼠洞里挖出不少糧食。

從考古的角度說老鼠,也很有意思。河北的滿城漢墓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夫婦的墓,在劉勝墓里發現了兩個陶甕,每個陶甕里發現130只巖松鼠,加起來就是260只。在劉勝夫人竇綰墓里的陶罐,沒有巖松鼠,但是出了褐家鼠和社鼠,數目也是幾十只,而且一對陶罐中鼠的數量都差不多。當時請來動物學家鑒定,他們認為劉勝夫婦喜歡吃這些小動物,所以死了以后作為隨葬就把這些鼠跟他們埋在一起了。但是考古學家總覺得比較奇怪,文獻里沒有王侯吃鼠的記載,在其他地方也沒發現過這種現象。

(圖為《三鼠圖卷》中的《食荔圖》。)

古人說的鼠是包括松鼠和田鼠的;如果聯想到一千多年后宣德皇帝的《三鼠圖卷》,其中有一幅《菖蒲鼠荔圖》,那只吃荔枝的老鼠脖子上有條長長的鏈子,那么王室貴族對“鼠”的看法顯然非常微妙。

“牛”寄托了中國農民最樸素的信仰

牛,也指二十八宿的牛宿,牛郎星就在牛宿。北方七宿曰斗、牛、女、虛、危、室、壁,這七宿配冬天,多與居家過日子有關。人們在過了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庚子年之后,希望到明年能夠氣沖斗牛。

牛、馬是大牲口,人類從史前社會邁入文明社會,牛、馬起了很大作用,牛對農業、馬對畜牧業的貢獻尤其大。

牛的身材高大,埋頭吃草,從不主動攻擊其他動物,但牛遇到強敵,凜然不可侵犯,有時又很兇猛,誰見了都怵。

河南的平糧臺遺址是201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平糧臺遺址里發現一頭黃牛埋在那兒。此外山臺寺遺址出土了九頭牛。這兩個遺址都是龍山時代的,距今四千多年。

(圖為漢鎏金銅立牛。)

(圖為西漢時期的青銅器“八牛貯貝器”。)

問題是,距今快九千年的時候,家養的豬出現了;在八千年前遺址中,直到七千年前、六千年前,豬的數量越來越多;但是從九千年前到六千年前的遺址,都沒有發現牛,到了五千多年前,牛突然就出現了。家養的牛最早在西亞,一萬年以前就在西亞起源了。所以考古學家認為,牛不是我們土生土長的家養動物,很可能是通過文化交流傳過來的。

(圖為商代晚期青銅器“鳳紋犧觥”。)

鼠和牛的關系不算好,《左傳》里三次提到“鼷鼠食郊牛”,用于祭祀占卜的牛被帶病毒的老鼠咬傷,不得不更換牛,被視為不祥之兆。

古人設定十二生肖時,有沒有把犀牛歸入牛類,暫時不可考。但是在文玩世界,兩者都是經常出現的。西亞流行仿牛角制作的酒杯,稱作“來通”;至于犀角杯那就更多。李零寫道:據說存世的犀角杯有5000多只,實際上他在香港一個私人藏家手里就見過那么多。有意思的是,中國出土的多件“牛尊”,其蓋上都把蓋柄設置為虎。虎食牛,應該是古人常見的一種現象,把這種自然現象固化到工藝品上,反映了古人復雜的心理。

歐亞大陸兩端都有牛,牛在歐洲主要是作肉牛、奶牛,而不是耕牛,這是以畜牧業為背景,歐洲人愛吃牛。中國自古重農,牛是用來耕地和拉車,主要是役畜。歷代都禁止私自宰殺耕牛。據睡虎地秦簡《廄苑律》,秦代對牛馬非常重視。當時,大牲口多為公產,即官方所有,牛馬要定期考核,死了要及時上報,肉、筋、角要交公。別說隨便殺牛,就是瘦了、病了、死了都有人管。

李零引用季羨林的回憶,小時候的山東,牛只有老得不行才能殺了吃,這樣的牛肉,只有用尿液煮才嚼得動。但是殺死為全家勞作了一輩子的老牛,被認為是不講良心的行為。

說到這里,記者想起了前國防部長遲浩田將軍寫的《懷念母親》。

遲浩田出生在膠東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母親一共生了11個孩子,其中4個夭折,遲浩田排行第三。他的母親是位身材弱小的纏足婦女,沒讀過一天書。遲浩田長到7歲時,母親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說:“不念書就沒有出路,一輩子讓人家看不起。我看小三挺機靈的,是塊當先生的料,讓他去念書吧。”遲浩田就這樣開始學文化。1941年的一天,日本鬼子“大掃蕩”到村里,遲浩田和母親第一次看到了真實的殺人場面,看到鬼子的野獸暴行。和家人商量后,母親下了決心:“小三,你要和二哥一樣去當八路,不打走鬼子,日子沒法過!”

南征北戰、戎馬倥傯,遲浩田這一走就是12年,再進家門,已經是志愿軍回國觀禮代表團的成員。他回家的那一天,他父親興奮地說了一句:“我們家從來沒殺過老牛,我兒子會平安歸來的!”

這就是牛,寄托了中國農民最樸素的信仰、最真切的向往。

(長江日報記者李煦)

【編輯:張靖】

浮云不礙青山路

心香一瓣

周利理

會仙山,又名北山,位于廣西宜州市城北區。在山頂上,有一塊巨石,酷似展翅欲飛的鳥兒,明刻“騎云”兩字。傳說仙人曾騎云駕鶴到此相會,于是,這座小山便有了一個浪漫的名字。

這是一座黛綠色的玲瓏秀氣的小山,它的美麗在于瘦瘦的石,疏疏的林;在于淡淡的煙,幽幽的洞;在于曲折綿延的細徑,沉靜幽深的苔痕。它接納了一個燦爛的名字:黃庭堅。黃庭堅于宋崇寧三年(1104)被貶謫宜州,受地方官羈管,后在小南門破敗的戎樓上去世,紀念黃庭堅的山谷祠便坐落在會仙山南麓。因為這份幸運,會仙山的美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春花秋月,人們對它的詠嘆也不再止步于膚淺的春恨秋悲,而是深入到生命的底部,追問生命的意義。

會仙山在中國歷史的竹帛玉簡上留下的刻痕不夠深,歷史更青睞那些高聳入云的大山。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這對于社會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尚書·略說》中說:“山……出風云以通乎天地之間,陰陽和會,雨露之澤,萬物以成,百姓以饗。”由于大山孕育萬物,恩澤百姓,所以就形成了先民山岳崇拜的觀念,先秦時代的《山海經》就反映了這個觀念。

中國是一個農耕大國,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增加與耕地面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顯,所以經常會發生搶奪土地資源的戰爭。于是,“安邦”“定國”的豪情壯志便成為人們的精神指向,人們把橫掃八荒、統一六合的內心追求,外化成為氣勢磅礴、體量巨大的形象,高大雄偉的山脈自然成為這種思想的最好載體。

歷史跨過唐朝,進入雅致的宋代,江山漸見局促,人們不得不另辟蹊徑,在有限的天地中馳騖遠心,遂開始了“以小見大”的思想轉換。隨著宋室南渡,風雅秀麗的江南風光吸附了人們的倔強與沖動,讓人們放下了一直難以釋懷的慷慨、憤懣和焦慮。在暮春朦朧的煙云中,在新月纖柔的夜色下,人們不自覺地降低了嗓門,終于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漸漸地,他們把外向的反抗引向了內在的自省。

許多好男兒被“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激勵得心潮澎湃、熱血沸騰,他們急著“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卻無暇去深入思考“國家”與“天下”的分野,沒有弄明白自己矢志報效的應該是一姓一氏的王朝,一時一地的國家,還是天下人共同生存的家園。當他們在軍事斗爭或者政治角逐中失利時,才開始關注那些雖微小卻與生命息息相關的事物與現象,才知道驀然回首,才發現生命如此細膩,如此溫軟,如此美好。原來,人生的許多尋找,不在千山萬水,而在咫尺之間。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