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孝文帝屬于哪個民族(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的另一面,階層差異超過民族差異)

導讀孝文帝屬于哪個民族文章列表:1、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的另一面,階層差異超過民族差異2、魏孝文帝為什么要將自己的鮮卑族全盤漢化3、楊堅李世民是鮮卑族還是漢族人?4、禁胡服、

孝文帝屬于哪個民族文章列表:

孝文帝屬于哪個民族(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的另一面,階層差異超過民族差異)

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的另一面,階層差異超過民族差異

胡人可以漢化,漢人同樣也可以胡化。尤其是在邊境地區生活的老百姓,日常性的交往很多,界限并沒有那么分明。胡人得勢的時候,漢人就胡化,漢人得勢,胡人就漢化,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比如說北魏末期的六鎮大起義中,就既包括大量的胡人,也有大量的漢人,但當時的胡漢區別就已經比較模糊了。這是因為,當時的鎮兵已經封建化,私人化,階層的重要性已經壓倒了種族和民族的區別。

北魏孝文帝改革,總體上是漢化的改革,但是改革之后有兩個后果同時發生。這就是上層在漢化的同時,也在向當時的漢人士族學習,而普通的鮮卑族老百姓也和漢人下層老百姓一樣,底層化了。所以,六鎮大起義的時候,種族和民族就不那么突出了,而是階層更重要。

為什么會發生在六鎮呢?是因為北魏在遷都洛陽之后,六鎮已經完全邊境化了。比如后來控制了北魏末期政治的基本上都是武川鎮出來的一個集團,武川鎮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北邊,在當地鎮守的原本是鮮卑軍隊,但是因為已經底層化了,和遷徙而來的漢人就雜居在一起。

并且,因為當時的武川鎮是一個軍鎮,既不是游牧,也不是農耕,所以形成了一個很特殊的小城鎮的生活環境,胡漢雜居,居住比較密集,日常性的交往比較多,經過通婚等方式,逐步融合起來了,關系比較密切。而這個武川鎮集團經過爾朱榮時期的孵化,就成了北魏末期的政治集團,一直延續到北齊和北周。

比如高歡,本人就是比較鮮卑化的一個漢人,對漢人的民族身份認同并不強,后來他賴以控制北魏朝廷和建立北齊的,也是胡漢雜用,大體上是胡人主武事,漢人主文事,北齊的勛貴集團基本上是以胡人武將為主體的。而且,北齊因為皇室胡化嚴重,所以政治也比較混亂。

相比之下,宇文泰控制的西魏和后來建立的北周,因為處在關中地區,當時經過大規模的戰亂破壞,已經殘破不堪,相對東魏和北齊,經濟上其實是比較落后的。在雙方對峙的初期,宇文泰也是很困難的,幾乎是被高歡壓著打。

為了增加自己的兵力,宇文泰采取的一個措施就是把關中各地自從魏晉以來形成的漢人豪族部曲勢力納入到自己的統治體系中來,給予這些豪族部曲武裝以國家的承認和一定的官職名義,讓他們從保境自守逐步變成國家可以依靠的武裝力量,也就是用國家來吸收這些漢人武裝。但同時宇文泰的核心統治集團卻是鮮卑人。

這就是說,作為漢人的高歡建立的政權反而更依賴胡人的武裝力量,并未把關東地區的漢人豪強武裝納入國家武裝力量體系,而作為鮮卑人的宇文泰卻恰恰做到了這一點,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府兵制,為之后隋唐重建大一統王朝做了制度上的準備。

魏孝文帝為什么要將自己的鮮卑族全盤漢化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最為黑暗和動亂的年代,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便是“五胡亂華”時期。在這個時期內,漢人的地位極為低下,一直都處于被殘酷壓迫和奴役的地位,甚至就連生命都沒有任何的保障。

當時的漢族人處于滅亡的邊緣,絕對不是危言聳聽的。

后來,鮮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征服了其他各族,統一了北方,結束了一百多年的混戰局面。在北魏統一北方之后,經過數十年的和平發展,北魏在人口、生產和經濟上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可謂是如日中天。

然而,在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將都城從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到了漢族人比較集中且漢文化基礎較好的洛陽,并實行了一系列強制性的措施和政策,促使鮮卑人漢化。

那么魏孝文帝為何要進行漢化改革呢?如今大多數的觀點,都認為他是喜歡先進的漢文化,以及為了緩和民族矛盾。對此,個人并不認同。如果這樣說的話,那清朝的康熙、乾隆以及好幾個皇帝也都很喜歡漢文化,那他們怎么就沒要求滿人漢化呢?另外,北魏統治期間,民族矛盾也并不是很突出,百姓的生活水平相對還是比較不錯的。

那根本原因究竟是啥呢?根據他們當時所面臨的情況,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來,在北魏時期,佛教傳入,北魏統治者和百姓大多都受到了佛教的影響,中國佛教的三大石窟有兩個就是北魏時期建造的,因此可見當時人們對佛教的崇尚程度。

由于佛教的原因,鮮卑人原來那種野蠻的殺戮方式也有所收斂,所以在北魏建立的過程中,漢族所遭受的殺戮情況比原來大大減輕,民族關系相對也比原來和諧得多。

二來,在魏孝文帝時期,鮮卑人的人口增長速度很快,在這種情況下,若還按照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顯然已經不太可能了,即便是退回漠北草原,草原也不能夠承受如此多以游牧方式生活的人口,所以必須要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將游牧變為農耕。

可若想改變這么多人口的民族的一個生活方式,則必須要改變國家的管理方式,這樣才能夠讓國家機構正常運轉。漢族是最成功的農耕民族,并且漢族的文化也能夠有效地支持這個農耕國家的運轉,鮮卑人不可能再重新創造一種新的文化來應對當時所面臨的問題,所以就全盤接受了漢族文化。

對此,可能有朋友又說了,那元朝和清朝為何沒像他們一樣漢化呢?

其實很簡單,因為二者有個本質的區別,那就是人口情況。清朝滿人最多時期也不過四百萬左右,可漢人有四億之多,是滿人的一百多倍,一百個人供養一個統治者,負擔完全不是問題。可北魏時期,漢人還不到鮮卑人的兩倍,幾乎是一個半供養一個統治者,這樣是難以行得通的。

所以,魏孝文帝首先要把鮮卑人漢化,和原來的漢人合成為同一個民族,然后再將其中國家的統治者,由合并后的統一民族大家來承當供養的責任。

經過他的改革,鮮卑人從歷史舞臺消失了,但這個民族并沒有消失,他們與原來的漢人一起生活在漢族人當中,成了漢族人的一部分,與其他漢族人一樣,平等的發展壯大在這大千世界里。

文章來源:媛媛亂談

楊堅李世民是鮮卑族還是漢族人?

西魏北周時期,楊堅家為普六茹氏、李世民家為大野氏,因此楊堅家又叫普六茹堅、李世民又叫大野世民,這樣的鮮卑名字,那他們是鮮卑族嗎?或者是漢族呢?

文章原創,圖片皆借用


西晉滅亡后北方被五胡占領并互相混戰,而漢人達官貴人則“衣冠南渡”逃往南方,實際上就開始了南北朝!五胡從東漢初入關到西晉幾百年來,已經逐漸融入中華民族了,文化與習慣與漢人基本相同,服飾等還有差別,雖然鮮卑族入關最遲,差別很大,但經過北魏孝文帝推動漢化,鮮卑、氐等族(除鮮卑宇文部)五胡大部分人都漢化了!北魏分為西魏東魏時,有恢復鮮卑的趨勢,因此李家被賜為大野氏,楊家被賜為普六茹氏,西魏鮮卑化的趨勢并沒有孝文帝漢化的力度大,加上隋文帝恢復漢化,因此隋唐時期很多民族都漢化了!
因為五胡中很多家族人漢化了,很難考證隋皇室楊家,唐皇室李家是漢族還是鮮卑族!不過有些證據是反映出他們是漢族還是鮮卑族的!


隋皇室楊家是漢族,這點很少人懷疑,極少人認為楊家是鮮卑漢化的,再加上楊堅的父親楊忠曾經投靠過南朝北府軍,當時很多漢人都去投靠北府軍,希望恢復當時漢族在北方的統治,而且隋皇室楊家是漢族,一些學者也是考證過的,這個定論沒有爭議性,大多專家學者都認同這定論,有爭議的是唐皇族李家!
李家說他們是隴右人,是李耳(道家老子)、西漢名將李廣的后代,然而一些專家考證或者認為,李家是隴左人山西,不是隴右人陜甘,這是李家是漢族還是鮮卑的疑點一!西魏時李家太祖李虎追隨賀拔岳及宇文泰,官至八柱國,相當于現在的正國級,賀拔岳帶的兵大多都是鮮卑六鎮的人,大多都是鮮卑人,鮮卑六鎮都是在內蒙河北,北魏建都于平城是今大同一帶,李虎被封為唐國公,封地在太原一帶,當時的山西幾乎都是鮮卑人,李虎的身份確實值得懷疑,很多專家學者認為他們是山西的不是陜甘的,因此李家有可能是鮮卑漢化的!


李家有可能是鮮卑漢化的,除了出生地或聚集地的疑點外,我個人認為李虎能官至正國級的八柱國,除了是跟隨賀拔岳建功立業外,也是因為李家是鮮卑人,才能擁有更大的權力,如果是漢族,權力太大,會造成兩族沖突甚至互相殘殺,就像羯族石家與漢族閔冉一樣!
可以這么理解,對唐朝皇室李家是漢族還是鮮卑族的爭議,并不是因為李世民娶了長孫氏(長孫賢皇后),李世民的爺爺娶了孤獨氏,也不是因為他們姓大野氏,而是由于李家的原籍(是隴左還是隴右)、出身(跟隨賀拔岳)、以及后來官至八柱國(正國級)產生疑問與爭,與政治聯姻與關系,因為各大家族聯姻很正常,都是為了維護家族地位!


除此之外,比如唐高宗李治娶后媽武則天,李隆基娶兒媳楊玉環等,這種事情漢人的觀念是不允許的!當然隋煬帝楊廣好像也娶了后媽,這些都是受鮮卑文化影響的,所以到李唐是很開放的,這種現象也很多,但很多漢人也反對這樣,漢族的思想觀念不允許這樣!就如后來宋朝形成了思想禁錮!
一些人精日的革命黨在日本引入并大吹“崖山之后再無中華,明亡之后再無中國”“滿清不是中國”等觀點,以分化中國,劃長城分漢滿,真是可恥至極!日本也說隋唐皇室都是鮮卑人,革命黨與精日分子怎么不跟著吹!


當然爭論楊隋、李唐是漢族還是鮮卑族,沒多大意義,無論是鮮卑族還是漢族,只要承認與堅持中華文明就是正統!中華民族本身就是由多個民族組成,也有很多民族漢化成中華主體漢族,漢族本身也是多個民族融合而成的,這證明了中華文明的包容性與先進性,以及中華民族的團結與大度、兼納性!中華民族是以中華文明為核心,而不是以血統為核心!
現在一些人受當年反清的影響與西方的教唆,民族觀狹隘了,這是一種危險,值得警惕,我們必須堅持中華文明,維護民族團結,實現民族自信,要包容大度,也要自強融合,以實現中華民族大統一大團結與共同富裕!

禁胡服、斷北語、立漢姓,孝文帝時期北魏的漢化改革成果卓著

前言

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為中國歷史上幾次著名的王朝改革,不僅僅體現在其對于北魏政權今后的發展道路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更為值得歷史銘記的是,孝文帝通過此次改革真正將北魏政權改造成了一個較為徹底的,具有漢族統治風格和思想的政權。孝文帝改革按照改革時機的不同,以及改革內容的側重點不同,主要分為前后兩個階段逐步完成的,兩個階段相互聯結,由表及里。

馮太后對于孝文帝改革前期的指導,主要是因為孝文帝當時在復雜的政治局勢中略顯稚嫩,尚不能擔當一時之大任,因此馮太后坐鎮統治集團改革派的核心,負責起來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具體改革事務。另一方面,北魏政權作為鮮卑拓跋氏建立起來的政權,在政治制度的風格上一直都有少帝即位,太后稱朝的傳統,所以馮太后成為改革初期的主要領導者也是合乎情理的。

遷都洛陽

在馮太后領導下,北魏逐漸完成了對于政治和經濟兩大方面的制度改革,原來弊端重重的"宗主督護制"和"九品混通制"被全面廢除,取而代之的則是更加注重加強中央集權的"三長制"、"戶調制"。如此一來,馮太后主政時期的改革為孝文帝之后的親政,逐漸消除了原來政令不舉、尾大不掉的局勢,使得北魏中央集權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強,這也為孝文帝施展自己的抱負鋪平了道路。

《魏書》載:"今革舊從新,爲里黨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煩即簡之要。百姓咸以爲不若循常,豪富并兼者尤弗願也。計省昔十有餘倍。於是海內安之。"

公元490年,已經逐步功成身退的馮太后與世長辭,孝文帝在祖母的長年指導和教育下,已經有了親政的實力。孝文帝親政之后,為了繼續對于北魏以及落后的胡族文化進行改革,逐漸又掀起了新一輪的漢化改革。此次改革和之前拓跋珪、拓跋燾時期的漢化改革最大的不同,就是更為深入、徹底,在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上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強。

遷都路線

孝文帝的強制性遷都:由平城到洛陽

自從公元397年,北魏在道武帝拓跋珪的率領下滅亡了后燕,定都平成之后,一直到公元490年將近百年的時間,都城都沒有變換過。道武帝起初選擇平城作為北魏都城,并不是因為平城有多么富庶,相反在史料中甚至能發現該城還是很窮困的,不然道武帝當初也不會強行移山東數十萬人口前來發展農業。

《魏書》載:"右軍將軍尹國先督租于冀州,聞帝將還,謀反,斬之。辛酉,車駕發自中山,徙山東六州民吏及徒何、高麗雜夷三十六萬,百工伎巧十萬餘口,以充京師。"

不過平城在經過近百年的經營和發展之后,雖然在政治方面的作用不斷加強,畢竟其是作為北魏都城而存在的。但是經濟方面貌似并沒有什么明顯的起色,因為平城地處農耕與游牧地區的交界之處,雖然兩種經濟發展模式同時存在,但是并沒有出現一種欣欣向榮的經濟發展現象。而且,北魏建立之后就經常面對北方柔然勢力的軍事入侵,平城作為北魏北方邊界地區的城市,首當其沖。

宣布遷都

另外,既然當初選定平城為北魏都城是道武帝處于對于廣大鮮卑貴族勢力的維護目的,那么這也就意味著平城之中保守勢力也是最為強大的。孝文帝認為之前太武帝的漢化改革就是在強大的保守反對勢力的阻撓下功虧一簣的,自己的漢化改革自然不能重蹈覆轍。結合對于平城現狀和歷史的綜合分析,孝文帝在與漢族官員商量之后,最終決定將都城遷往至有深厚漢族文化底蘊的洛陽。

遷都一事自然不能明目張膽進行,孝文帝非常聰明,他打著南伐戰爭的口號,力求率領鮮卑人民統一南北,帶著20萬大軍向南出征。公元493年,在出征的路上下起了瓢潑大雨,地形環境極端惡劣,非常不適合行軍作戰,隨軍大臣和將帥紛紛建議孝文帝停止行軍。最終孝文帝利用這個機會,選擇了洛陽休整,并且隨即選拔遷都洛陽。

洛陽城

行魏晉官制、禁胡服、斷北語、立漢姓

遷都洛陽之所以說對孝文帝之后的漢化改革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一方面是因為洛陽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中央王朝的重點統治區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封建統治核心地區。尤其是東漢王朝以來將都城選在洛陽,將該地的政治地位和歷史文化底蘊全部激發出來,這就使洛陽地區成為漢人文明的主要聚集地之一。孝文帝將都城遷往此處的目的,就是要更近更親密地杰出漢人文明的熏陶。

另一方面,地處中原地區核心腹地的洛陽在地理位置上要遠比北邊的平城優越的多,平城地區原屬于鮮卑族民族聚集地,尤其被鮮卑貴族所控制,其保守勢力并不是很容易就鎮壓的。孝文帝選擇洛陽無非就是想要重建自己的領導班子,原理平城極為保守、反對漢化改革的勢力。

《魏書》載:"鄧至王像舒彭遣子舊詣闕朝貢,并奉表,求以位授舊,詔許之。詔六軍發軫。戎服執鞭,,羣臣稽顙於馬前,請停南伐,帝乃止。仍定遷都之計。"

大同漢化壁畫

遷都洛陽的方式雖然并不能夠從本質上消除眾多大臣的反對情緒,并且帶有明顯的強迫色彩,但是這總比在平城繼續推行改革遭到反對勢力反抗要好得多。孝文帝遷都之后,便馬不停蹄地開始了漢化改革,首先從改革官制開始。馮太后主持的改革已經對于吏治進行整頓,此次官制改革完全將原來混亂的漢制和鮮卑制統一,全部采用魏晉官制,并且任命漢人王肅為改革首腦。

對于服裝的改革,孝文帝也下定了決心向著漢服發展。孝文帝下令自遷都洛陽之后,所有鮮卑族人民,特別是政府官員禁止在公共場合穿戴舊服裝,統一穿戴漢服。語言方面,孝文帝也是進行了徹底的改革,尤其是對于朝堂官員用語更是嚴令使用漢語。30歲以上的由于年齡原因,允許繼續使用北語,但是也要努力學習漢語。30歲以下的,朝堂之上必須使用漢語。

對于鮮卑姓氏的改革也是非常明顯,不過主要針對當時的鮮卑貴族姓氏。鮮卑姓氏一般采用的都是復姓,孝文帝認為這對于胡漢官員合作和民族融合十分不利,因此下令將鮮卑姓氏改為漢姓。如拓跋氏改為元姓,獨孤氏改為劉氏等等,這就使得鮮卑人和漢人之間起碼在姓氏方面就取得了認同感。孝文帝還規定,凡是跟隨他遷都洛陽的官員、民眾及其后世子孫在身亡之后只得葬在洛陽,不得私自埋葬平城。

著漢服

孝文帝對于鮮卑族姓的劃分

前文所講述的實行魏晉官制、穿戴漢人服裝、講漢語、實施漢姓等措施,就是孝文帝漢化政策中力圖追求胡漢官員合作、胡漢民族融合的重要舉措。除此之外,受到漢人政權,特別是東晉以來世家大族風氣的影響,孝文帝也開始注重對于鮮卑族姓的劃分,具體標準和漢族大姓的劃分略顯不同,但是出發點以及實際的作用基本一致。

鮮卑大姓的劃分主要依照各姓氏家族、部落的軍功大小進行,這和東漢以來豪強地主依靠政治地位、經濟特權、文化基礎不斷發展演變為世家大族的過程和標準有很大的不同。當然孝文帝這種劃分鮮卑貴族姓氏的標準,也是和鮮卑民族的性格和風氣息息相關的。

獨孤氏(劉姓)

鮮卑大姓的劃分自然要以拓跋氏家族為首,當然也就是后來的元氏,此外自拓跋珪時期就已經嶄露頭角的八大族姓也統統被列為北魏政權第一等族姓。這些族姓和但是威望甚高,并且已經有數百年發展歷史的清河崔氏、范陽盧氏、博陵崔氏、太原王氏等等為同等級別,這也是為了加強胡漢民族高等族姓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魏書》載:"高祖曰:卿何不論當世膏腴爲監、令者?顯宗曰:陛下以物不可類,不應以貴承貴,以賤襲賤。」高祖曰:「若有高明卓爾、才具雋出者,朕亦不拘此例。"

此外,除了對于第一等鮮卑族姓的劃分之外,孝文帝依據當時漢族官員的建議,還相繼設立了關中著姓和門閥著姓,兩者在政治、經濟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權,特別是在為官晉升方面。此外門閥著姓還被劃分成了甲乙丙丁四個等級,以此來具體區分各自的族等。

王肅

評價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從其整個過程來看是分為兩個時期的,馮太后主政時期,北魏的改革主要針對當時所存在的政治和經濟弊端入手的,在民族文化習俗上的改革幾乎沒有涉及。不過馮太后主政時期的改革,針對于當時混亂的官場風氣以及趾高氣昂的鮮卑貴族形成了壓制,大大加強了皇權。

孝文帝的漢化改革是在遷都洛陽、原理鮮卑保守勢力之后逐步展開的。這一方面說明孝文帝在漢化改革方面的決心非常強大,乃至遷都也要完成。另一方面也說明孝文帝在馮太后的指導下對于北魏的政局已經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重蹈太武帝時期的覆轍幾乎不會再次出現。

孝文帝針對鮮卑民眾生活習俗以及政治制度的改革,幾乎是將漢族的文化作為模板的。自從孝文帝漢化改革強制推行之后,說漢語、穿漢服等等成為了鮮卑民眾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群體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北魏政權的封建化和漢化程度不斷提高。

不過孝文帝漢化改革中仿照漢族士家大族的模式所創立的鮮卑族姓,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這體現了孝文帝對于鮮卑貴族勢力利益的維護,因為畢竟那些軍功赫赫的鮮卑貴族才是北魏政權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魏書》等

魏孝文帝改革,用計騙爺爺叔叔國之干臣,遷都洛陽定都中原

來說說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第一,改均田與租調,均田制與租調制。均田就是給人民分地,授田的農民要給國家交租和交調,租就是糧食,調就是布帛。該制度的作用在于逼著你去從事農業。因為原來的北魏是鮮卑人,屬于游牧民族,現在分你土地,收你糧食和布帛,不收牛奶不收羊毛,等于是強迫你從馬上下來,拎起鋤頭去種地。

第二,三長制,促進了農業和漢化政策。意思就是在地方設立鄉、鄰、里,改變了原來的宗主督護制,它的作用是加強中央集權。

第三,整頓吏治,給官員俸祿。之前北魏的官員沒俸祿,一是容易貪污,國家不給,我自己拿!再有一個是他們愛打仗,沒有俸祿我就出去打仗,一打仗我好搶。出于這兩個主要原因,整頓吏治,給官員俸祿。官員不用拿國家的,也不用搶別人的,老老實實拿俸祿享受生活就完了。

第四,遷都洛陽。北魏的都城最早在盛樂,今天的內蒙古和林格爾,然后遷到了平城,平城就是幽云十六州當中的云州,今天的山西大同,位置也較偏遠,最后才遷到洛陽。但是這次遷都反對的聲音很大,大多是他叔叔爺爺輩的守舊派老臣反對。他就想了個辦法,說我要出兵伐宋(宋齊梁陳的那個劉宋,不是漢宋),要率30萬大軍征伐,各位爺爺叔叔們國之干臣,要跟我同去!于是30萬大軍就出發了。今天艷陽高照,大家歇歇,曬曬被子,扎營休息,明天雨雪交加,行軍,要鍛煉將士們耐寒、抗旱的能力。反正皇上年輕,20多歲,伺候得不錯,爺爺叔叔們快散架了,走到洛陽這幫人受不了了,跟皇上說咱別往前走了,再走就死了。

皇上一聽,各位王爺年事已高,若從軍征討,到長江邊上還有一半的路程,萬一你們到那兒死了,我對得起誰。可是要回去呢,你不是也得死嗎?往南走還有一點緩和,干脆咱別走了,跟這兒定都完了。爺爺叔叔一看上了孫子的當了,那怎么辦,要命不要命?咱不走了,就在這兒定都吧。

魏孝文帝頒發了圣旨:“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原來我們在內蒙古,后來到了平城。“雖富有四海,然文軌未一。”沒有做到書同文,車同軌,也就是國家沒有統一。“此間用武之地”,平城這個地方啊只適合干打仗,窮了吧嘰的什么都不產(今天知道有煤,那會兒也不知道,知道了挖出來也不能吃),“移風易俗信為實難”。這個地方如果要移風易俗的話,我堅信太難了。“崤函帝都,河洛王里。”而崤山函谷關,長安那個地方是歷代的帝都,河洛王里,河,黃河,洛,洛陽,都是古代帝王經常待的地方。長安是周秦漢唐11朝古都,洛陽是9朝古都。“因茲大舉,光宅中原。”所以我才興師動眾,咱們定都到中原。要效法古代漢族的帝王,在中原穩坐江山。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