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808pureview(夏普、波導、 諾基亞!誰是你記憶中的機皇?)
諾基亞808pureview文章列表:
- 1、夏普、波導、 諾基亞!誰是你記憶中的機皇?
- 2、世界上拍照最好的手機,都是單攝像頭成像的
- 3、東方日出先照之地
- 4、iPhone 11成爆款,但沒有想到,它其實終結了一個時代
- 5、鴻蒙系統,突破重圍還是泯滅于于萬千網民的吹捧之中?
夏普、波導、 諾基亞!誰是你記憶中的機皇?
前日,騰訊出品的首款Tencent OS手機發布,售價999元;這個價格直指國內千元機。小米、魅族、樂視、榮耀等通通躺槍。騰訊加入手機陣營,但是國內一些手機品牌卻漸行漸遠。那些曾經風光無限的手機,誰曾是你的最愛。
波導 V8
波導V8是波導旗下2010年上市的一款翻蓋手機,曾經這款手機可是吸粉無數。棕色和黃色的外殼設計,現在看來有那么點奇怪,當年的V8粉卻正好是被V8獨特的格調所吸引。當時,V8的屏幕表現可是同價位手機最出色的,一塊26萬色的TFT電容觸控屏,分辨率達到了240*240。
當年的V8和現在的紅米、魅藍一樣,主打性價比。V8同樣還是一款音樂型手機,音樂表現不用多說。
夏普SH9020C
夏普SH9020C曾是夏普手機中機皇一樣的存在,價格那也是真心不低。停產前的最后一次報價都是3000 。
夏普SH9020C采用3.3英寸的屏幕設計,可以旋轉90度是不是非常厲害。整體外觀看起來也是非常驚艷,粉色和白色兩個色系選擇深得女同胞的喜愛。520萬像素的攝像頭,拍出來的成片效果不錯。當時的SH9020C已經具備了條形碼掃描和名片掃描的功能。機身的運動控制還能切換歌曲,為啥編一下想到了搖一搖功能。夏普SH9020C當時最大的問題在于電池續航能力不足,最出彩的部分就是1677萬色854×480 像素的屏幕。
諾基亞808 PureView
諾基亞808 PureView是諾基亞手機中拍照新能最強悍的一款手機,曾經在DxOMark多次蟬聯拍照最好手機的冠軍(DxOMark是一家專業相機測試網站)。
諾基亞808 PureView配備了4100萬像素傳感器,搭配28mm的廣角鏡頭和閃光燈。手機保留諾基亞一直比較經典的實體快門設計,使得手機和具有和相機一樣的觸感。
諾基亞808 PureView當時的電池續航能力也表現的十分出色,1400mAh在現在來看不算什么,當時可算是高配了。當時的流暢度也一直備受好評,當時貌似一直在說塞班系統比安卓系統牛掰。如今已經是安卓系統的天下,塞班系統的手機已經難以再現。
夏新A8
夏新曾經在國產手機市場也是一片火熱,李宇春還給其做過一段時間的形象代言人。
來張照片感受下,當時李宇春給夏新代言的廣告。圖中代言的手機是夏新E70。看完上面的廣告畫,不造有沒有人想起那些年的殺馬特造型。
夏新A8雖然沒有像E70那樣找明星代言,當年的下午茶和晚宴篇兩個廣告可是吸睛無數。兔妹妹當年就是被那個下午茶的廣告圈粉了。
A8當年還曾獲得了“國產GSM制式手機最佳用戶滿意品牌獎”。一度被稱為“會跳舞的手機”。
愛立信R250 PRO
愛立信R250 PRO是全球第一款三防手機,防水、防塵、防震。
據說當年愛立信R250 PRO的宣傳圖非常震撼人心,用手拿著愛立信R250 PRO放在水龍頭下直接沖。為啥據說,因為兔妹妹還小,沒有看見過那副宣傳圖。愛立信R250 PRO的兩個顏色選擇也真的是夠洋氣,亮桔色、墨綠色。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款屬于自己的機皇,在兔妹妹心里還是諾基亞最牛。沒辦法,諾基亞的手機那會兒是真心好用啊。
喇叭兔:聽雨
三防功能您認為必要么? 單選 0人 0% 必要 0人 0% 不必要
世界上拍照最好的手機,都是單攝像頭成像的
自蘋果iPhone 7 Plus發布以來,“雙攝像頭”手機開始大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個雖不是蘋果首創,但卻借著蘋果品牌強大的“現實扭曲力場”發揚光大的特性,開始受到廠商追捧、消費者認可。
“兩個總比一個強”,這個在商家的宣傳和消費者的眼中看似順理成章的規律,然而在專業的測試機構中,貌似并不是非常的“買賬”。
(本文文字量較大,看完可能需要8-10分鐘,但文中干貨足以讓你去和小伙伴炫耀一番,請耐心看完~)
如今大多數都是通過光線入射到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上來完成的,而讓CMOS感應到外界的光線,需要一定的光通量,想要提高光通量,要么加大光的強度(外界光、光圈影響)、要么增加感光面積(CMOS規格)、要么延長曝光時間(防抖系統)。
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光學影像防抖)
顧名思義,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光學防抖,在DxOMark天梯榜超過85分的11款手機當中,有8款手機都搭載了OIS技術,足以見得這項技術在拍照中的重要性。
在日常拍攝時,手部輕微抖動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事,由于手部抖動,會造成手機光路易位,讓照片發生抖動發虛。
但在光線充足時,由于傳感器無需長時間曝光,極其輕微的抖動可以通過算法忽略。
而到了夜晚或是光線不足的情況下,想要保證拍出的照片不是漆黑一片,就要延長手機的快門時間,但是快門時間越長,手部抖動對光路影響就越大,呈現出的照片就越容易發虛。
所以在攝影行業內,有個“安全快門”的概念,即最大快門時間小于=1/等效焦距(秒)。例如iPhone 7 Plus,等效焦距為31mm,其安全快門就是1/31s。但為了保證夜間成像質量,無光學防抖的iPhone快門被定在了1/17s,大于安全快門,于是在夜拍時只能依靠電子防抖補償,很容易發生抖動。
而有了光學防抖,通過鏡頭的浮動透鏡來糾正“光軸偏移”,其原理是通過鏡頭內的陀螺儀偵測到微小的移動,然后將信號傳至微處理器,處理器立即計算需要補償的位移量,然后通過補償鏡片組,根據鏡頭的抖動方向及位移量加以補償;從而有效的克服因相機的振動產生的影像模糊。
借助于這項技術,可以有效抵消“手抖”帶來的影響。因此,廠商可以延長“安全快門”的時間,例如蘋果、三星都將快門拉長至1/4s,保證了夜晚拍照的明亮與成片率。
當然光學防抖的加入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一方面是畫面邊緣的解析力下降較大,另一方面浮動鏡組占用的空間更大,所以很多搭載OIS的手機攝像頭“凸起”都十分感人。
Electrical Image Stabilization(EIS,電子影像防抖)
細心的你也許會發現,排名第一的谷歌Pixel手機并沒有搭載OIS光學防抖技術,那么這些手機靠什么來防抖呢?
靠EIS圖像優選,這是一個在OPPO R9s炒起來的新名詞,后被小米Note2發揚光大,雖然英文名聽起來高大上,其實翻譯過來就是電子防抖。
依靠軟件算法實現防抖的電子防抖歷來就有,最早被應用于電子相機的錄像模式之中:通過對畫面周圍四邊進行一定程度的裁切作為“緩沖帶”,對圖像的抖動進行相應的反向補償。
而到了相機成像方面,借助手機多幀合成成像算法的成熟運用,如今可以利用圖像序列中幀與幀之間的相關性,通過軟件算法對抖動的像素進行替換補償。而像Pixel這樣的旗艦機,則可以借助陀螺儀的的運動,對手機抖動引起的圖像序列抖動進行估計與補償算法。
說到底,Pixel使用的無非只是更高級的軟件算法,在硬件上,相比具有光學防抖的技術的手機并不具備優勢。那是什么讓Pixel脫穎而出?
IMX 378(大尺寸大像素CMOS)
在攝影界,盛傳著“底大一級壓死人”的鐵律,其中的“底”,指的就是感光元件的面積。更大的感光元件面積,可以在單位時間擁有更大的光通量。這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已經消失的諾基亞PureView 808 (下圖右)和 Lumia 1020(下圖左),兩者的感光元件面積分別達到了1/1.2英寸和1/1.5英寸,當然超大的感光元件也讓這兩款手機的鏡頭顯得極為臃腫,一度被粉絲戲稱為“奧利奧”。
不過你可知道全世界感光元件最大的手機是哪一部嗎?是松下公司在2014年9月Photokina大展上推出的Lumix DMC-CM1,CMOS尺寸達到了1英寸!
但這外形的手機拿在手里,恐怕沒有幾個人不把它當成相機……
所以在這個“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九十分看臉”的世界里,如此挑戰消費者審美的攝像頭注定難以成為主流。
而另一方面,雖然諾基亞PureView 808 和 Lumia 1020擁有超大的CMOS,但由于4100萬像素的加持,其實手機的單位像素面積并不大,僅有1.4微米和1.12微米。
舉個例子,手機CMOS就像一口大鍋,鍋越大,能裝進的光也就越多,然而CMOS上的像素就像是圍在鍋邊等著吃飯的人,像素越少越少,單位像素面積也就越大,每個像素分得的光也就越多,于是每個像素都可以“吃到飽”。
擁有了更大進光量,對于手機成像意義何在呢?最直觀的感受,莫過于照片更亮了。
但除了“一亮遮百丑”以外,由于單位像素增大而享受到了更多的進光量,像素點轉化為電信號的強度也就越高,變相降低了相機本身模組由于通電而產生的電磁“噪音”串擾的比重,擁有更高的信噪比,極大降低了在暗光拍攝時,由于線路“噪音”而產生的偽色噪點的出現,提高了畫面的純凈度。
再來看位列榜首的谷歌Pixel,采用的 IMX378 就是這樣一顆傳感器,系索尼Exmor R系列背照式傳感器的最新型號,有效像素達到了1220萬,對角線尺寸為1/2.3英寸(7.81毫米),相比iPhone 7(1/3英寸)大了59%,同時單個像素尺寸為1.55微米,進光量相比iPhone 7(1.22微米)大了61%。可以說是相對iPhone 7 CMOS 規格的全面秒殺。
Dual Pixel(全像素雙核心對焦)
拍攝照片時,有時會因為事情來得太快,手機來不及對焦而拍出一張模糊的照片,讓你錯過了稍縱即逝的永恒。
對焦速度雖然不能直接影響成像效果,但這項功能的好壞在于不僅影響到了手機是否能拍出一張清晰的照片,也影響到了拍照時等待手機對焦的心情。
而現在的手機對焦通常有以下幾種:
反差對焦
就是通過反復推拉鏡片尋找對焦區域對比度最大的點作為對焦準確的點,也是最原始的對焦方法。在拍攝被攝物體時,系統并不知道對比度什么時候最大,所以需要來回去移動鏡片來尋找。因此我們會發現,使用反差對焦對焦時,取景器會有一個來回變焦“拉風箱”的過程,這種對焦方式不僅慢,在錄像這種需要連續對焦的場合,頻繁的“推焦”會極大影響畫面觀感。
IRAF激光對焦(又稱紅外對焦,港臺譯:鐳射對焦)
顧名思義,就是通過攝像頭旁發射器發射一道紅外光(屬于不可見光),當光線碰到物體時發生反射會回到手機接收器,通過發射和返回的時間差,計算手機與物體間的距離。
嚴格意義上講,由于發射的是紅外線,所以叫做紅外對焦更準確(至于為什么叫激光,也許是宣傳起來比較高大上吧)。
由于激光對焦屬于主動對焦,所以最大優勢在于可以在極為昏暗的條件下完成對焦動作,但國際上對于紅外發射器功率的限制,目前手機所搭載的激光對焦最大距離往往不超過2米。
相位(檢測自動)對焦(PDAF,Phase Detection Auto Focus)
也是目前手機上較為主流的一種對焦技術,相位對焦即通過在負責感光的傳感器上,將一些負責成像的像素遮蔽1/2面積作為相位對焦點。通過檢測每個對焦點前后方向存在多少差值來實現高速合焦。
打個比方,每兩個相鄰的對焦點,可以比作人的眼睛,通過雙眼對同一物體的觀察,可以判斷是否同一個點進來的光線,也就知道是否合焦。
然而這種對焦方式對光線要求很高,而另一方面,負責成像的像素被替換成了相位對焦點(一般不超過全像素的5%),失去了部分成像的功能,而這些像素點只能通過手機通過參考它周圍的圖像“猜”出這個點應該顯示什么。也就是說,相位對焦快的前提,是用損失一定畫質的代價實現的。
全像素雙核心對焦——Dual Pixel
那么有沒有既不損失畫質,也能兼顧高速對焦的技術呢?那就讓相位對焦點也可以成像就好了,也就是接下來要介紹的雙核對焦。
其實雙核對焦技術在幾年前在就已經在佳能的單反相機上應用,如今這項技術已經下沉到手機產業中。
在三星S7/S7 edge搭載的IMX260 這顆傳感器中,首次將相位對焦點做到了雙核,原理和相位對焦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每個相位對焦點由兩個完整的像素(光電二極管)組成,通過兩個像素獨立感光,并分析兩個像素間的相差,就可以測算出被拍攝物體的距離,讓每一對完整的像素都可以進行對焦,變相提高了相位對焦點的數量和感光面積,也就是相位對焦的升級版“雙核對焦”。
借助這項先進技術,讓S7 edge在DxOMark自動對焦速度的單項比拼中,以94分的最高分摘得桂冠。
技不外傳的相機算法
剛才提到了“三分天注定”,接下來我們要聊一聊“七分靠打拼”的故事了。
每當我們拿到新買的手機,想拿它拍張照片發微博朋友圈炫耀一下的時候,往往看完拍出來的照片,選擇默默刪掉,心里默念“呸,這怎么和樣張上的不一樣!”
拋開前期取景技巧(和后期PS造假)的因素不提,單單是手機廠商楊照的拍攝,就需要運用三腳架、穩定器、補光燈等一系列設備,加上ISO、白平衡、曝光時間的一系列調節,才會得到一張“樣片”水準的照片。
而你呢?無非只是希望看到旅途中流連忘返的景色或是街邊稍縱即逝的艷遇,從兜里掏出手機,按下快門,隨手拍出一張好的照片而已。
沒錯,就是“舉起手機,對準拍攝對象,按下快門”這么簡單,也許整個過程不超過一秒鐘。
那么在這零點幾秒的時間里,手機自己都處理了哪些事情呢?
以iPhone7為例:在你按下快門后的0.025秒的時間里要經過:面部識別→自動曝光→自動對焦→自動白平衡→廣色域抓取→本地色調映射→畫面降噪→多幀圖片合成 在內的8項步驟,這些步驟都是在你“優雅”地按下快門后,手機通過自己的運算所得出的結果。
而這套手機的算法,正是每家廠商的不傳之秘,廠商調教得越好,手機能夠自動勝任的工作越多,也就離我們“隨手拍出好照片”的目標越近。
而說到調校一直是iPhone的“優勢項目”,雖然論風格各家自成一派,例如三星手機的濃艷、OPPO手機的紅潤、小米手機的高色彩飽和度,但iPhone的白平衡的色彩調校則少了前面幾家的“討喜”元素,力求還原人眼所見的感覺。
正所謂:調的準的叫還原,調不準的的叫風格,風格每個人各有所愛,但真實就是真實。
穩定的“傻瓜式”相機表現,讓iPhone用戶遠離了手動調節參數的繁瑣,雖然在硬件水平已被安卓手機大幅趕超的情況下,用一顆小小的1/3英寸CMOS,依舊可以占據高端手機榜單的一席之地。
當然,研究算法的投入也是極大的,需要一個龐大的團隊,從光穿透第一層手機鏡片開始,到如何映射到傳感器,再由處理器轉化為圖像,都需要在獨立的實驗條件下進行反復測試。根據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接受《60分》節目采訪時透露,專門為iPhone開發攝像頭的團隊目前員工數量就已經超過了800名。
800名員工研究攝像頭是什么概念,據說老羅的錘子手機全公司上下一共也就這么多人,所以錘子T1發布時,由于人員有限,算法調校基本要靠買“現成”的,所以才有了老羅日本拜訪五十嵐千秋,后因T1拍照實在太爛,五十嵐不認賬,最后就有了”老羅被日本人坑了“的笑話。
硬件性能是體驗的保證
對于手機拍攝來說,光有好的鏡組和感光元件只是第一步,廠商優良的調校算是第二步,隨著這幾年手機像素的提高以及算法的升級,用戶拍出好照片越來越容易,但是手機自己要實時處理的運算量就要大得多。
當然這對于手機的性能也是一個極大的消耗,仍以iPhone 7為例,從按下快門到成片僅僅25毫秒的時間里,手機要進行多達1000億次的運算!
當你的手機沒有足夠強勁的性能,無法在短時間里進行如此龐大的運算,要么會在拍照時比別人慢半拍,要么為了保證拍照流暢降低了手機后期處理的標準,讓成像效果大打折扣。
除了我們常說的CPU和GPU,芯片廠商還會為自家的旗艦級芯片定制獨立的ISP和DSP。
Image Signal Processing(ISP,圖像信號處理)
是在手機中用來對前端圖像傳感器輸出信號處理的強大處理引擎。負責CMOS信號的實時導出,以及照相錄像時的曝光、白平衡、防抖運算等。上文提到iPhone 7 能夠在25毫秒的時間里進行1000億次運算,基本上都是這顆ISP的功勞。
除了蘋果用上了獨家的ISP,安卓陣營的旗艦芯片也有獨家定制的ISP,例如高通的驍龍820采用了14位圖像信號處理器Spectra ISP,最高支持2800萬像素/30fps,吞吐量最高1.2GPix/sec(每秒12億像素)。
換句話說,我們用著比當年阿姆斯特朗登月時還要強大的設備,僅僅是為了拍出一張好照片。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數字信號處理器)
是一種特別適合于進行數字信號處理運算的微處理器。與全知全能的CPU相比,DSP更像是某一領域的專家,在執行單項任務時更加快速高效。例如驍龍820上集成的Hexagon 680 DSP,相比前代除了2倍上的性能提升,整合了低功率島(LPI)后,能效比也提高了10倍,靠它來執行HDR視頻、HDR圖像合并、低光圖像增強、降噪等圖像處理工作,可以在提高效率的同時降低能耗。
根據知名的木桶效應,上面我所說到的這些問題任何一項成為了短板,都會拉低手機拍攝的整體體驗。
但無論是OIS、EIS,還是ISP、DSP,要是不是被商家包裝成唬人的英文,懂點行情的都知道這些從相機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演進之中。那么為什么要說這些功能很關鍵呢?
因為許多雙攝的手機這些關鍵的功能很多都!沒!有!
由于攝像頭的數量增加,同時要平衡手機的美感,手機內部空間將變得更加緊湊,也就限制了兩顆CMOS的大小,畢竟沒有人喜歡手機后面兩大顆“火癤子”。
o.aolcdn.jpg
以雙攝像頭排名最高的華為P9為例,所采用的IMX 286感光元件體積僅為1/2.9英寸,單位像素面積僅有1.25微米。
同時為了進一步節約鏡組空間,雙攝像頭的手機往往不支持光學防抖功能。不過就算是擁有光學防抖,兩顆攝像頭鏡組還要在抵消抖動時也要嚴格保持軸矩的同步,這項技術雖然已經在實驗室里取得了成功,但以目前的工藝水平還不能量產。
所以有些廠商雖然給雙攝像頭增加了光學防抖功能(Mate 9),但光學防抖與雙攝像頭的開啟相互沖突,在拍照時,只能選擇其中一項開啟。
沒有大底優勢,光學防抖也缺席,雙攝像頭的手機在“外功”上已經輸了一半。
而在雙攝解決方案上,目前市售的彩色 黑白雙攝方案都是采用國內一家叫做舜宇光學的方案,高端低端都是這一家。
與競爭對手蘋果和高通采用定制ISP不同,像華為P9這樣的雙攝手機,麒麟955芯片內嵌的ISP居然不支持雙攝,只能再外掛一顆altek(華晶科技,臺灣數碼相機和手機產品的生產商)的ISP,少了幾分“私人定制”的優化,讓雙攝的P9在“內功”上也矮人一截。若不是趕上個“好師傅”徠卡親自調教軟件算法,雙攝軍團恐怕要輸的更慘些。
東方日出先照之地
照片出自諾基亞808 PureView
萬平口景區位于美麗的山東海濱城市——日照。“旅游來日照,必到萬平口”,已成為各地游客的共識。萬平口景區是日照市黃金海岸線上新興的旅游勝地,有“萬只船舶平安入口之意”,位于新市區內,海曲東路最東端,景區海岸線長5000米,占地面積760萬平方米,年平均氣溫12.6攝氏度,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萬平口大門
船舵標志性建筑
購票大廳建筑
萬平樓石塑
萬平口景區內的瀉湖,是天然的避風港,歷代都是商船停泊之地,有“萬艘船只平安抵達口岸”之意,因此取名萬平口,同時也寓意萬事平安,一生平安。
瀉湖大橋
生態公園是景區的中心區域,景區突出生態和海洋的主題,融入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理念,集廣場、綠地、餐飲、購物、停車、娛樂、洗浴為一體,是日照“海濱生態市、東方太陽城”的重要標志,也是日照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市民休閑、娛樂的城市客廳。
iPhone 11成爆款,但沒有想到,它其實終結了一個時代
這幾日,三款新 iPhone 開始預售。
潮訊里也有提到,開售第一天,某東上面 iPhone 11 系列的銷量,比起去年增長了 480% 。
而機哥看見,銷量前三里,有兩款都是入門版的 iPhone 11。
果然一降價,啥都真香了。
iPhone 11 能賣得這么好,在機哥看來,最重要的原因是,核心硬件配置沒有閹割,都跟旗艦 iPhone 11 Pro Max 一樣。
同樣都是 A13 處理器,同樣都是全面屏,同樣都有 Face ID……
而價格只有一半。
So,再過一兩個月,如果第三方平臺的 iPhone 11,能像去年那樣跌價,機哥覺得它很大概率,會取代 iPhone XR,成為今年的“真香機”。
并且,不知道機友們有沒有發現,今年蘋果發布會上,講到的升級點,大部分都是圍繞著,那顆新增的超廣角鏡頭。
咱們先來瞧兩個樣張,首先是普通模式下拍的:
這個是超廣角拍的:
重點不是超廣角的加入,而是機哥發現,蘋果做的多攝,不僅白平衡、色溫、曝光等,都調得很一致,甚至超廣角的邊角畸變,也控制得很合理。
外媒 CNBC 今天放出評論:蘋果正在變成一家相機公司。
機哥覺得嘛,這個說法有點過激了,但今年新 iPhone 的拍照實力,確實很強。
還好,iPhone 11 沒有把超廣角閹割掉,如果像是去年 XR 那樣,只有個單攝,它肯定沒賣得那么好。
說到這里,機哥才想起,隨著 iPhone 11 變成雙攝,貌似今年旗艦機,再也找不到一款單攝旗艦。
比如說,蘋果的老對頭:谷歌,同樣堅持單攝好多年。
但前不久,谷歌也悄悄放出,新機 Pixel 4 的背面。
那大大的浴霸攝像頭,清晰可見。
再來個渲染圖,給你們瞧清楚: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不得不說,谷歌 Pixel 4,還真有點像 iPhone 11 Pro。
但拋開這個,現在可以實錘,谷歌 Pixel 4 也要放棄單攝。
而國產機,早早就拋棄單攝,紛紛開始進行攝像頭的軍備競賽,從雙攝到三攝,甚至今年隱隱還要上探到四攝。
機哥放眼望去,旗艦機市場,再也找不到單攝手機。
可以說,單攝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
(來源:PhoneArena)
So,機哥接下來,想簡單回顧一下,單攝時代。
先給大家瞅一眼,第一臺單攝手機,或者說第一臺帶有攝像頭的手機。
畢竟是老機子,外貌協會就不要有太大期待啦。
看到手機正面,左下角那“by Sharp”嗎?它是夏普在 2000 年,推出的 J-SH04。
原來夏普是那么多廠商里,第一個在手機上做攝像頭的。
如今我們的手機,動不動就吹“4800 萬像素”,但當年夏普 J-SH04,僅僅只有 11 萬像素。
這像素,宛如打了幾層馬賽克,現在拿出去掃二維碼,估計都夠嗆。
所以機哥覺得,手機攝像頭,才誕生不過 19 年,但發展速度,遠比咱們想象的快。
說到這,可能會有年紀較小的機友覺得,手機上“4800 萬像素”這種高像素相機,只是這兩年出現。
可是早在 2012 年,就有人打響,高像素的第一槍。
這一槍,正是諾基亞 808 PureView。
它不僅是諾記最后一臺,塞班系統的手機,最關鍵的是,它背后那 4100 萬像素,卡爾蔡司攝像頭。
沒錯,諾記在 7 年前,就開始玩聯名……可以說,在當年,它算是最強單攝了。
而 808 PureView 4100 萬的超高像素,直到今年 1 月份,記錄才被打破。
只是機哥看到,諾基亞來到多攝時代之后,也賊激進。
比如說,做出全球第一款 5 攝,不愧是諾基亞能做出的事……
機哥上面提到,現在的手機廠商,仿佛進入軍備競賽。而 2019 年,除了比超大像素,另一個比拼的,就是變焦拍攝。
像 OPPO 和華為,因為有個潛望式攝像頭,所以能做到可怕的 10 倍變焦。
只不過,現在大部分手機的光學變焦,都是通過幾個不同焦段的攝像頭,來實現的。
所以主流手機,還是 2 倍或者 3 倍光學變焦。
如果今天機哥要告訴你們,在 15 年前,就有廠商做到,用單攝實現光學變焦呢?
emmm,還是夏普,不過這次是 2004 年發布的 V602SH。
雖說它的鏡頭只有 202 萬像素,但它的賣點就是,能做到 2 倍光學變焦。毫不意外,它是第一臺,有光學變焦的手機。
畢竟當年的手機,不像現在這樣,對厚度有苛刻的要求。
所以有充足的空間,讓夏普 V602SH 大展拳腳,塞下媲美數碼相機的攝像頭。這也是,它一臺單攝手機,能實現光學變焦的原因。
機哥不由得小聲感慨一句,當年夏普做手機這么激進,現在……
(圖片來源于網絡)
看完這么多,單攝的第一次,機哥心中還是五味雜陳的。
單攝時代,從 2000 年走到 2019 年,曾經誕生過很多經典,也成為兩三代人的共同回憶。
如無意外,iPhone XR 就是單攝旗艦機的絕唱了。
等過幾年 XR 也退出市場,那個時候,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懷念單攝呢?
鴻蒙系統,突破重圍還是泯滅于于萬千網民的吹捧之中?
百萬年收入精英俱樂部作品第11篇
我是吳博士,職業生涯中歷任華為,IBM等公司高管,金融管理MBA,區域經濟學博士,是華為,IBM的Top Sales,目前任職美股上市公司CEO,現在業余時間主理百萬年收入精英俱樂部,運營百萬年收入精英俱樂部社群。社群的愿景是在未來的五年時間里幫助10000名精英實現百萬職場年收入,幫助1000名精英實現100萬副業/斜杠年收入,幫助100名精英實現100萬被動年收入,從而實現財務自由。社群的使命是協助精英們建立良好的個人商業模式,讓天下沒有難過的日子,輕松實現人生價值,脫離低水平勤奮,最大化人生價值,讓自己懂得很多道理,也能過好這一生。
鴻蒙系統,突破重圍還是泯滅于于萬千網民的吹捧之中?
01 時間軸
2019.4.11 華為在發布P30手機時候,順便發布了方舟編譯器(OpenArkCompiler)
2019.8.9 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華為消費者業務(Consumer BG)正式向全球發布基于微內核的的面向全場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統鴻蒙OS,預計最快于2019年秋季問世。
2019.8.31 方舟編譯器正式開源,官網已上線,源代碼包,相關文檔,演示等資料一應俱全。
2020.2.25 在Mate Xs發布會上,華為發布了HMS Core,公布了10億美元的耀星計劃,號召全球開發者來HMS中開發核心APP。
2020.2.27 奇瑞新能源官方微博發布了幾條關于S61de新車預熱微博,其中一條微博提到S61將配備全球領先的鴻蒙車機系統,此條微博很快被刪,但媒體已經捕捉到相關信息。
2020.3.1 Google內部消息,谷歌的下一代移動操作系統Fuchsia OS已經進入Dog Food階段,相關的一些服務已經進入實測階段,Fuchsia OS是一個跨平臺系統,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智能手表,以及物聯網等。
看過這個時間軸之后,再看看用搜索引擎搜出來跟鴻蒙相關的一些信息,都是一片歡呼,鴻蒙系統要取代Andriod,鴻蒙系統優于IOS,谷歌的下一代操作系統Fuchsia OS慌了等等一片吹捧的各種字眼充斥于網絡上。看起來極不理性,沒有深入思考,如果是華為的內部的一些消息,包括相關的一些發布會的吹捧,我是完全可以理解,但大眾媒體就出現了一些讓人不可理解的一些吹捧,看起來都是一幫對操作系統沒什么了解的一幫媒體在蹭流量而已,鴻蒙系統能不能成功,在它通往成功的路上有哪些攔路虎,今天這篇文章就給出吳博士自己的一些理解和看法。
02 操作系統知識
要看鴻蒙能不能成功,先要了解一下操作系統(OS, Operation System),操作系統是管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資源的計算機程序,是計算機系統的內核和基石,操作系統需要管理與配置內存,決定系統資源供需的優先次序,控制輸入域輸出設備,操作與管理網絡,文件系統,提供用戶與系統的交互和操作界面。
操作系統的體系結構有簡單體系結構,單體內核結構,層次式結構、微內核結構,外核結構等。
PC和Server的操作系統Unix, Linux,Windows,MacOSX,Chrome OS。手機上的操作系統有Sybian OS(S60以及S90等,手機不同款有Nokia E90,也有索愛的部分手機),Palm OS(之前個人手賬最火的手持設備,后面轉賣給HP以及最后轉賣給LG,作為電視操作系統了),IOS(蘋果的iPhone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早期的Win CE,Windows Mobile等,微軟已經在手機操作系統上已經轉向Andriod了,在移動手機上微軟靠專利授權活得非常滋潤。)以及大名鼎鼎的Andriod。
03 華為操作系統的搖擺
華為在操作系統上搖擺不是在今天才開始,更不是在美國限制華為使用其操作系統上開始的,華為早在2006年就有生產裝載有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手機,那個時候Sybian OS是智能手機領域的大牛,Nokia也還是如日中天,摩托羅拉,甚至西門子也都有生產一些可以刷機的一些類智能手機,2008年任正非還決定賣掉華為手機(當時估值50億)作為過冬的棉襖,只是當時的FA貝恩資本沒給華為找到合適的買家而作罷。在2012年前后,華為還出過Windows Phone的手機,在業界是少有的幾家進入Windows Phone手機陣營的大廠。同時在內部任正非也多次發文討論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統。
04 移動操作系統的興衰史
梳理一下手機操作系統的整個歷史進程,可以發現,幾乎可以算得上7年一小變,14年一大變的節奏,蘋果的手機操作新系統源于2001年推出Apple iPod,蘋果在MP3的時代的一個作品,到2006年12月份發布IPhone1,把IOS給裝載進去,從而開創了智能手機從電阻屏過渡到電容屏的階段。同時Google收購了Andy Rubin的Andriod,在2008年聯合HTC 推出G1手機(當時是有下巴,還有QWERTY鍵盤),這個階段我把它成為第一個大變革的階段,之后的智能手機的操作系統只是不斷在一些小的范圍內做變革,比如屏幕的變革,比如電池,比如扁平化,通知系統,攝像頭,陀螺儀,指紋識別……。實際上從蘋果2007年發布第一代iPhone以來,操作系統就在蘋果定義的這個框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有的只是小的迭代,而從之前諸多的Sybian OS,Palm OS,BlackBerry OS,Windows CE, Windows Mobile 到IOS1是一個大的飛躍,改變了人機交互的模式,今天因為美國的限制,因為GMS對于華為手機的不可用而讓華為拿出的備胎Harmony OS能不能跨越0-1,1-N的成長而不被泯滅于競爭之中呢?
05 消失的操作系統
來看看自初代智能手機操作系統IOS誕生以來有多少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已經泯滅在數字浪潮之中:
Symbian OS,其前身是Pison EPOC操作系統,典型代表是Ericsson R380s手機,最后一部手機是于2012年發布的Nokia PureView 808。實際上Symbian與時俱進,也開始在人機交互系統上做了很大的進步,比Windows Mobile那種讓自己懷疑自己手指不夠尖細的感覺沒有了,觸控的感覺也是非常不錯,跟塞班系統一起退出市場有OVI Store,這個APP Store也是一樣與時俱進的產物,但被無情淘汰了。跟他們一起被埋葬的還有Symbian的接班人Belle OS。
三星TiZen,三星的TiZen操作系統是三星與2015年推出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三星在此之前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的霸主至今,仰仗其大量的手機出貨量,三星的TiZen同樣銷聲匿跡,要知道三星的手機出貨量比今天華為手機出貨量要更大,三星是全球手機產業鏈最全的公司(芯片,屏幕,內存,電路,)。
Windows Phone,微軟在2019年發布了新的移動設備Surface Duo已經轉向Android,另外一款移動產品,Surface Neo轉向Windows 10X操作系統,證明微軟內部已經放棄Windows Phone系統。
其他消失的有BlackBerry OS,Palm OS,以及國內阿里的手機系統阿里云手機,還有Nokia的老臣子搞的Jelly OS。
06 HMS和鴻蒙面臨的挑戰
看了這一系列消失的手機操作系統,我們不禁為鴻蒙系統有些擔心,下面分析一下鴻蒙面對的一些挑戰。
分析之前先來比較一下HMS和GMS,這兩個分別是華為移動服務和谷歌移動服務的縮寫。GMS提供的服務有谷歌搜索,谷歌瀏覽器,谷歌郵箱,YouTube,谷歌地圖等服務和應用,相應的華為的HMS跟谷歌的一些服務會有些不同。目前而言從最早的發布看HMS Core提供了14個能力,51項服務,885個API,比如華為地圖服務就有6大類API,覆蓋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
以下是HMS和Harmony OS的挑戰
HMS目前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于海外,海外的移動服務嚴重依賴于GMS,會導致其海外的手機銷售下降。比如Google Map,Google Pay等。
生態系統的構建,優質APP的開發,目前在APP Store上有幾百萬的優質APP,Google Play上更是超過500萬的App,HMS有什么樣的機會可以跟兩位大佬競爭,以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的條件,多少人的手機都是預裝系統一直用到其扔掉的那一天。希望HMS能夠撐到可以有300萬優質App的那一天,要知道,Windows Phone有170萬也死掉了。
跟隨的小伙伴的多寡以及多樣性,首先國內有多少智能手機廠商會跟隨,如果Harmony OS意在做IOT操作系統,我估計國內能跟著上車的小伙伴沒有幾個,小米不會跟隨,小米本身就像在AIOT上一展宏圖,必須要在OS層面上有自己的東西,OPPO,VIVO也在自己發力。基本上指望國內的小伙伴是不太可能,指望其他友商更不可能,蘋果不太會,韓國的友商更加有自己的想法。
07 別指望愛國熱情可以拯救
機會有嗎?我看很渺茫,目前網上一片樂觀的看法,仿佛華為鴻蒙OS馬上就能成功了,也許過三年再看,我們目前唯一有利的起步點在于時機,目前的時機對于智能設備操作系統是到了大變革的前夜,問題是一定是華為摘得這個果子嗎?上一個摘到果子的是谷歌,下一個呢?之前三星,諾基亞,微軟這些巨頭嘗試都沒有成功,希望我大華為可以成功。
我是吳博士,百萬年收入精英俱樂部的主理人,旨在幫助10000名精英實現百萬年收入,1000名精英實現百萬副業 /斜杠年收入,100名精英實現百萬被動年收入。加入本人付費社群,助你實現階層躍遷,過上精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