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四面皆山打一字(將軍橋上的身影)

導讀四面皆山打一字文章列表:1、將軍橋上的身影2、探尋中原古村落耕讀傳家張泗溝3、錢鐘書:縱逸自如的治學氣派為文風范4、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醉翁亭記知識點整理5、元宵佳節

四面皆山打一字文章列表:

四面皆山打一字(將軍橋上的身影)

將軍橋上的身影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將軍橋下銀色的折多河翻起白色的浪湖。

岳鐘琪雕像。

康定是一座多橋的城市,每座橋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烙刻著時光的印記,將軍橋更是如此。

這座橋長10米,面寬6米,處于東大街、沿河東路、沿河西路、公主路交匯點,是阿里布果轉山步游道的起點。

將軍橋之名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紀念被清乾隆皇帝稱為“三朝武臣巨擘”的岳鐘琪將軍。康熙年間,意氣風發的岳鐘琪剛三十出頭,便率先遣部隊從打箭爐(今康定)出發,經理塘、巴塘、察雅、昌都等地直抵拉薩,抵御外敵入侵西藏;雍正年間,盛年的岳鐘琪隨年羹堯萬里西征,平定果洛地區和青海全境的叛亂,之后被授寧遠大將軍;乾隆年間,岳鐘琪先是參與平定大小金川戰事,64歲時臨危受命二出打箭爐,參與平定西川和西藏戰事,推行攤丁入畝和改土歸流。后來,康定縣政府在將軍橋頭東為岳將軍塑造了一座兩米高的雕像。將軍身穿盔甲,手握長劍,身穿戰袍,目光如炬,威風凜凜地騎在高大的戰馬上,風月做伴,星辰相隨,日夜見證著這座邊陲重鎮的滄桑巨變。

二說將軍橋之名是因川軍旅長陳遐齡而來。1918年,陳遐齡任川邊鎮守使,并封授為“福威將軍”銜。1922年,陳遐齡駐守打箭爐,在修繕東關城門時,把“紫氣門”改成“康定門”,并親自手書匾額掛于城門之上,意為“康樂安定”。盡管早在1908年打箭爐已設立了康定府,但人們仍然習慣稱康定為打箭爐或爐城,這樣看來,陳遐齡算是康定的實際命名者。駐守康定后,陳遐齡在折多河上修建了一座木橋,后人稱之為“將軍橋”。

現在的將軍橋是1995年夏天洪災后,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

在將軍橋頭西,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安覺寺,寺廟是一座由石墻堆砌成的藏式木質結構四合院建筑。據考證,它始建于清順治十年,是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進京朝覲、返藏途經康定時修建的。

安覺寺本名安雀寺,“安雀”為藏語,“安”意為“五”,“雀”意為“供奉”,即五僧供奉的寺廟。相傳是后藏著名經師益西將澤的弟子羅勒格勒等5位經師設計修建的。1937年更名安覺寺。

與西橋頭“物外真何事,幽廊步不窮”的安覺寺相比,東橋頭的溜溜城步行街則是每個游客到康定的打卡之地了。

溜溜城與將軍橋僅有幾步路,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高高的漢代風格的青石大門,對聯曰“一條街四面有山皆如畫,幾座樓一年無日不聞歌”,門匾的“溜溜城”字樣蒼勁有力,青石門旁有一個大大的轉經筒。溜溜城主要由一片低矮的房子構成,大出檐,青瓦房,石板路,古樸靜美,典雅深邃,如一幅淡雅從容的水墨畫。咖啡廳、服裝店、藏餐店、彝家風味館、KTV和酒吧應有盡有。

溜溜城的夜色,充盈著時尚的味道。流動的人群,五色的燈光,熱鬧的廣告……坐在小酒館門口,手捧香濃的咖啡,聽著舒緩的音樂,仰望星空,遙看明月,愜意恣情,詩意浪漫。

溜溜城的四周是高樓大廈,有酒店賓館,也有住家戶,它們與喧囂、時尚沒有絲毫的違和感,相反呈現出和諧之美,快慢之樂,這里體現了古樸與時尚的高度融合,歷史與潮流隨著跑馬山上空溜溜的云不停翻滾。

行走將軍橋,漫步溜溜城,思緒紛飛,20多年前在將軍橋賣鍋盔的李嬢的模樣無數次浮現在我眼前。

鍋盔是康定的名小吃之一,有上百年的歷史,品種繁多,有混糖鍋盔、紅糖鍋盔、油旋子鍋盔、蔥油鍋盔、白面鍋盔、蛋奶鍋盔、雜糧鍋盔、牛肉鍋盔、豬肉鍋盔、方方酥等。

那時,將軍橋東橋頭是一片低矮的木瓦房,經過歲月的洗禮,加之洪水的沖刷,臨街的鋪面破舊不堪。不過,那里飄香的涼粉、醇香的酥油茶、濃香的牛雜湯令人垂涎三尺,美食也讓將軍橋一帶成為康定最吸引人、最具特色、也讓人最回味的地方。

李嬢是康定本地人,50多歲,個頭不高,微胖,滿臉笑容,記憶中她總是戴著一頂鮮紅色毛線編織的帽子。李嬢的鍋盔攤就在瓦房門前,距離將軍橋只有幾步,攤子由一個背篼和一個篩子組成。李嬢只做蛋奶鍋盔,她打鍋盔的手藝在康定數一數二。康定鍋盔都不是現場做,李嬢也不例外,每天凌晨,她便早早起床,開始忙碌起來。她的鍋盔由上等面粉、鮮牛奶、酥油和雞蛋組成,營養價值高,又大又便宜,嚼在嘴里,香酥脆甜,滋潤耐餓,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小時候,家里窮,能吃上米飯和面食是一件很奢侈的事,紅薯土豆高粱是主食。當然,母親偶爾也會給我們做搟面、面疙瘩吃,兄弟姐妹們圍在灶臺旁,筷子把碗敲得脆響,最后再爭著把鍋里的面湯搶得一干二凈。

所以,對于面食,我除了有一種先天性的親近感,也有一種無奈感。那時,我剛報名參加了北京一個新聞函授班,近千元的學費是我從機關司務長那兒提前預支的半年生活費和津貼。李嬢的鍋盔又大又便宜又耐餓,為了節省開支,她的鍋盔便成了我不二的選擇。我幾乎每天都要經過將軍橋,或去報社送稿,或去中橋郵電局取報紙,李嬢一看到我,就會從背篼里取出早已裝好的鍋盔遞給我。

在李嬢的再三追問下,我道出了喜歡鍋盔的緣由,她的眼眶紅了。

第二天,在將軍橋,李嬢照常拿出裝好的鍋盔給我,我明顯感覺到,今天的鍋盔又大又厚,李嬢說,“娃,從今天開始,我不收你錢了,而且你看這是什么?”她邊說,邊從衣兜里摸出兩個煮熟的雞蛋塞給我。

手里握著還有溫度的雞蛋,我的眼眶濕潤了,無論我說什么,李嬢就是不肯收錢。第二天,趁她埋頭賣鍋盔時,我把軍帽壓得低低的,縮著脖子,擠在人群中,走過了她的攤位。

第三天,我剛一出現在將軍橋,十多個攤位賣鍋盔的大嬸們突然喊道“那個當兵的——”,大嬸們的聲音蓋過了折多河的流水聲。人們停住了腳步,齊刷刷看著我。“哈哈,看你往哪兒跑!”李嬢抓住我,硬把準備好的鍋盔和兩個雞蛋塞給我。原來,李嬢發動了鄰攤位所有的大嬸成為她的“哨兵”,防止我從她面前再次“蒙混過關”。

寒來暑往,風里雨里,將軍橋頭重復著鍋盔的故事,李嬢阿姨的愛就像三月的春風一直環繞著我,暗香盈路,伴我前行。

流年似水芳塵去,一窗丹楓香如故。轉瞬間,20多年過去了,記憶的膠片在腦海里反復回放。再見李嬢,老人家已兩鬢銀絲,她的頭上還戴著當年那頂鮮紅色的毛線帽。

時間沖刷,歲月洗禮,將軍橋煥發從未有過的青春。華燈初上,光影斑駁,我攙扶著李嬢,緩緩行走在將軍橋上……

探尋中原古村落耕讀傳家張泗溝

來源:河南日報網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冬云

初冬,晴日。一場大風刮散了薄霧,空氣清冽,天藍到透明。地處太行山脈高地一條深溝里的張泗溝村,像一幅畫鋪在我們面前。

輝縣市拍石頭鄉張泗溝村,海拔700多米,四面皆山,蔚然深秀。村莊被群山環抱在臂彎里。周邊地勢,被村民稱作“龍虎把門,金雞嶺繞”。2014年,它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老村有文字記載的歷史600余年,全村面積大約5平方公里。河溝里是道道石堰,山坡上是塊塊梯田,沿著背風向陽的山坡到溝底,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石墻黑瓦的老房舍,其間石徑、溝渠、水井、石磨等參差分布,巧妙地利用了每一寸空間。房宅間有樹,楊樹金葉招搖,柿樹葉子落盡,高擎著樹梢處一串串通紅通紅的小燈籠。走進石墻院落,地上鋪開了山楂果的紅地毯,墻上掛著大串大串金燦燦的玉米。

村子里極干凈,有人定時打掃。路燈、健身小廣場、小景觀,給村子增添了現代生活的氣息。

走進村史館,更讓人感到小山村的不同凡響。這里文風濃郁,尊崇耕讀傳家。清代時曾出過多位秀才。當代誕生了一位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數學家張錦文。墻壁上,一張密密麻麻的名單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張泗溝村村黨支部書記張成勝說:“500多人口的小村落,1949年后走出20多個大學生,他們憑借的都是對文化的渴求。”

晨霧下的張泗溝 溫振修 攝

◎世外桃源

我國古村落的選址,多遵循背山、面水的模式,旨在構筑理想的人居環境,體現的是先人的聰明和智慧。

張泗溝的村落景觀是“一河一帶兩村三山”。一河是古河道名叫龍虎古道,基本干涸;一帶是呈帶狀分布的古村落;兩村是前后張泗溝村;三山是龍山、虎山與皇上腦山。古河道河東山體如巨龍盤踞,河西山勢如猛虎橫臥,龍虎拖著長長的尾巴,圍住張泗溝,寓意“龍虎把門,藏風聚氣”。龍山、虎山之間是皇上腦山。整個張泗溝村在山溝中呈帶狀分布,整體像一艘船。

雪中古村 劉超敏 攝

這種村落布局,以及與周邊梯田、果園、山體交融的自然生態景觀系統,很有“世外桃源”的感覺。

張泗溝村總人口約為518人,178戶。人均耕地僅有1.19畝左右。村子建自何時?明初。

元末明初,由于天災及戰亂,致使中原一帶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朱元璋決定移民屯田,組織了多次大規模的移民。來到張泗溝的移民,就是來自山西省壺關縣。張姓始祖從壺關縣河澄村首先遷至河南林縣臨淇羅圈村,之后才遷至輝縣市張泗溝。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張泗溝村,也算是新鄉市最古老的傳統村落之一。

1936年,張泗溝《張氏族譜》記載:“明初由山西潞安府壺關縣河澄村遷至河南彰德府林縣臨淇羅圈村,傳世有年,未有譜序,后世只聞有張三老之稱,自真祖以下始有考焉,但我張泗溝之遷不知始于何時,又歷五世,難稽……”

文字記載不足之處,自有村民傳說補足。村中老人傳言,張姓人從羅圈村遷到張泗溝的第一人,因在家排行第四,人稱張四,村子地處山谷,臨近古河道,“四”字加上三點水為“泗”,村名張泗溝就是這么來的。

◎民居文化

張泗溝保存較為完整的古建筑有200余套,門樓十余處。古建筑依山而建,高效利用地形落差。石頭建筑堅固、冬暖夏涼、防潮性能好,屋頂多為硬山坡屋頂,有良好的隔熱及排水作用。

古建筑的石墻黑瓦,質樸簡潔,造價低廉,耐風經雨,顯示著原始與堅韌,也折射出中原農耕文化的意蘊。

古建筑多為四合院,設正堂、兩邊廂房,前門設門樓,部分門樓有精美的石雕、木雕,門樓一側有結合地勢而建的“倒座式”建筑。主要建筑建造工藝為石梁式結構,部分房屋已有百余年歷史,依舊有人居住。

石頭建筑采用周邊山上的石頭為基礎材料,墻體用毛石塊或加工精細的石片,將石磚內外對齊干壘而成,用黃泥巴或自燒的白灰勾縫。屋面為坡屋頂結構,在梁上面鋪荊條吊頂,建筑主體色彩為灰色,木構件為紅、黑等傳統民居顏色。除此之外,大量的日用品也是石制,如石槽、石磨、石碾、石桌、石凳、石炕等等,俯拾皆是。

老窗 路學斌 攝

老屋 尚峰 攝

村中老民居,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即清代、民國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民居。這些老民居,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反映出每個時期需要承擔的不同作用。如清代的老民居,除承擔居住功能外,還兼具有防衛功能,因此建有高大的石制墻體。

張秀才院位于古村落中心位置,它建于清末,是張琳、張瑜兄弟秀才的宅第,為兩進四合院,六座建筑上都附有上層閣樓。它的屋檐門楣,閣樓窗欞,與村中別的民居相比,透著講究與精巧。作為書香門第,它的楹聯雕刻,又滲透出濃郁的書卷氣。

它的門額石雕刻著“多文為富”四個字,字體雍容大方,出自《禮記·儒行》“不祈多積,多文以為富”。它的閣樓窗戶牌匾刻有“孝”“悌”“恕”“讓”等字樣,散發著傳統文化的馨香,讓人想起張泗溝濃厚的文化氣息,自古至今洇透了這方水土。

小門里門樓至今已有100余年歷史,兩邊圍墻塌毀,只有它倔強地矗立在那兒,見證著歷史的變遷。門樓面寬2.2米,進深1.8米,高度3.2米。依稀可見當年盛況。門樓一側墻面上,還有兩個拴馬樁。

跟著張成勝來到了村子的“第一樓”。所謂“第一樓”,還是一處半毀半存的老民居。“第一樓”門前,有幾塊石條,村民經常坐在這兒端著飯碗拉呱,遇到說書唱戲的,這里就成了文娛場所。

它的大門又矮又小,個頭稍高些的人要低頭才能進。門旁老磚上,有很多小凹洞。這是怎么回事呢?張成勝說:“這是村子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據說也是張琳哥兒倆建的,相傳用手摸門旁的老磚能沾上秀才氣,因此那些磚上被摸出許多小洞洞。至于大門這么小,是為保家宅安全,所以建得很低調。”

果然,繞過院落里一口清代古井,到了它的二門口,二門比大門軒昂氣派得多。

村子里有一處老關帝廟,歷代多有興廢,現存廟院為近年重修。廟中老石碑,碑文落款是明代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碑文內容,記載的是河南衛輝府輝縣北張泗溝村民修建關帝廟,祈求風調雨順之事。關帝廟香爐,為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遺留的香爐,現保存完好,上刻張琳所書“如在”二字。“如在”出自《論語》“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意為祭祀神靈、祖先時如同受祭者就在面前。后稱祭祀誠敬為“如在”。

◎村落傳說

600余年老村落,有很多神奇的傳說。

村南側的龍山、虎山,老百姓相傳,上古時期由于東海龍王的小女兒與小白虎仙相愛,違反了天規,龍女被貶到凡間。她和小白虎仙相中了張泗溝,便向玉帝請愿,玉帝恩準兩人來到此地,把守張泗溝的大門,助張泗溝年年風調雨順,老百姓安居樂業。小龍女和小白虎仙下界后,化為龍山、虎山為張泗溝看守門戶。

清晚期,張琳在龍虎山崖上搭架子,用石灰加鹽書寫了“龍”“虎”兩個大字,每個字約有60平方米大小,至今猶存。

村西邊最重要的山名叫金雞嶺。傳說古代淘金人發現張泗溝村金雞嶺下有金礦,他日夜不停地挖了數天后,大山忽然開裂,一對金鴿子在飛舞,還有一個金姑娘套著一匹金馬磨金豆子。金姑娘很漂亮,淘金人顧不上牽金馬、收金豆、捉金鴿,忙著去追金姑娘。他順著碾道追了幾圈,未能抓住金姑娘,結果村里的公雞一叫,大山合攏,金鴿子飛走了。淘金人看見金鴿子向東飛,就追到東山頭,金鴿子將東山頭弄出了一個大坑,沒有水,后人稱旱池。此處成村子后取名旱池嶺。金鴿子飛到土池村,又就地滾了個大坑,也沒有水,后人稱為土池。

“當地有民諺說‘挑斷金雞嶺,毀掉朝歌城’,是說金雞嶺是一處靈脈。相傳朝歌城在現在的淇縣,淇縣離我們這兒直線距離30余公里。”張成勝說。

清代秀才張琳、張瑜,在古村的影響是深遠的。不僅多處古民居被稱作秀才院、秀才樓,村中還留下多處張琳的墨寶,更留下這哥兒倆的不少傳說。

兄弟兩人都是秀才,但一遇大事,特別是寫狀紙,大家還是找張琳寫,很少找張瑜,因為張琳寫狀子,沒有打不贏的官司。村民都傳說,張琳是真秀才,張瑜是假秀才。

古村村民對張琳的敬愛是不容置疑的。“張琳打響馬”的故事,充分反映了這一點。

相傳過去張泗溝盛產核桃、柿餅,到秋后,年輕人挑著核桃、柿餅等山貨到輝縣縣城賣。一天中午,他們路過附近的村落休息時,村里的賴皮三五成群搶走了不少山貨。賣貨人拿著扁擔驅趕無賴,無賴們打人,張泗溝村民嚇得回村找張琳。張琳騎著匹黑騾子,直奔縣城。他說:“我從這個村路過快一輩子了,不知道這兒還有打劫的響馬,我倒要看看響馬有多厲害!”

張琳趕到了輝縣縣衙門口,對衙役們說:“讓崔林崗(當時的縣令)出來!”衙役們都傻眼了,猜測議論這個老頭莫非是縣太爺家的長輩,急忙回稟縣太爺。縣太爺走出縣衙,見到張琳,連忙作揖行大禮,原來張琳是他的啟蒙恩師,師徒感情很深。

縣太爺下令讓這個村的無賴賠禮道歉,退還搶走的山貨,還讓他們請了三天流水席。從此,張泗溝村人到縣城30多公里路,無論賣山貨還是走親戚,沒人敢欺負。

張泗溝一直流行“六月送羊”的民俗,這是怎么來的呢?

相傳從前村子里有個叫黑牛的小伙子,五大三粗,干活不惜力,就是不太孝順老娘。他是單根獨苗,從小沒父親,老娘過于嬌慣,養成了他的這個壞習性。

舅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心生一計,給外甥送了一對小羊。小羊長大后生了一只小羊羔,黑牛發現,羊羔吃奶時跪在母羊跟前,母羊也慈愛地照拂小羊。黑牛很慚愧,心想羊羔尚知跪乳,我卻整天頂撞老娘。他馬上跪在娘跟前認錯,表示今后自己一定要孝順老母親。

村人得知此事后,傳為美談,紛紛效仿。之后,方圓百里的百姓,每到農歷六月,麥收后第一件事,舅舅、姨們都要給外甥、外甥女送羊,而且送的是真羊。后來改送一對白面蒸的面羊,提醒小輩要孝敬老人,不忘養育之恩。這個鄉風民俗就這樣世代流傳了下去。“面羊”本身,也是古老的面塑藝術的體現。

“六月送羊”體現了古村人對孝道的崇尚,對提升親情關系、增強社會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具有一定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勞作 李清民 攝

◎水的故事

耕讀傳家、文化濃郁的小村落,出過不少文化人。張士俊生于1896年,逝于1973年,童年家貧,勤奮好學,畢業于輝縣私塾訓練所。一生教書育人,誨人不倦,先后在拍石頭、方山后、淇縣西張村等地教書,直至晚年退休返鄉。

張錦文,中國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數學會數理邏輯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協會理事,著名數學家。他考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畢業后分配至中科院工作。在數理邏輯、人工智能邏輯及應用等方面卓有建樹。

小村落也曾有血雨腥風的歲月。1949年之前,國民黨腐敗無能,地方雜牌部隊征糧征稅,張泗溝村民苦不堪言。為了生存,張泗溝人手持砍刀、鳥槍和紅纓槍,在1941年至1942年,掀起了持續一年的抗糧斗爭,最終因寡不敵眾失敗。

老村自古缺水,從鄰近村落的名字,就足以感受這一帶的干旱,比如松樹溝、旱池嶺、橫嶺、土池等。

張泗溝村有順口溜“張泗溝,張泗溝,十年干旱九不收,人們吃水如吃油,一年到頭為水愁”。村民將水存到旱井里,供全年飲用。遇到干旱年,翻山越嶺數公里排長隊,才能挑到一擔水。“不怕狼,不怕鬼,就怕缺少一擔水。”從村子里留下的清代嘉慶年間石碑來看,最起碼從那時起至今,人們就沒吃上活水了。

2011年10月,張成勝積極申報“農村安全飲水項目”,2012年3月3日,一眼489米的深井成功出水,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村民圓了“百年盼水夢”。白雪皚皚中,村民在深井旁插上了彩旗,燃放起鞭炮,爭相接著甘甜的活水,老人流下滾滾熱淚。

2012年春節,輝縣市第一個“集中供養點”落戶這個小村子,村里的五保、特困、孤寡老人20人,在春節前后,可以在供養點免費吃住近兩個月。他們住在有暖氣的新房子里,有電視看,一日三餐送到手中。

2014年,張泗溝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后,村子鋪設了污水管網,鋪上了石板路。之后成立了秦頌生態農業旅游專業合作社,流轉了200余畝土地,種植了1萬余棵果樹,在保護的基礎上,做一些鄉村游的工作。

本版圖片均由輝縣市拍石頭鄉提供

《河南日報》2019年11月29日11版

錢鐘書:縱逸自如的治學氣派為文風范

【追光文學巨匠】

作者:季進(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今年是錢鐘書先生誕辰110周年,可能由于疫情的影響,暫時沒有看到什么紀念活動,也少見專門的紀念文章。這樣的平靜如常,想來倒是符合錢鐘書本人愿望的。錢鐘書一向反對借他之名組織的各種活動,甚至不贊成研究其創作與學術。當年他在給我的一封信中,就很謙遜地表示,“拙著不足研讀”,希望“別求老師巨子之書而鉆仰之,勿浪拋精力于拙著,使鄙人造孽也”。

然而,學術乃天下公器。無論他本人意愿如何,錢鐘書憑借其精妙絕倫的文學創作和戛戛獨造的學術巨著,已然成為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一座巍巍豐碑。他將20世紀中國學術文化推上了嶄新的層面,又開啟了21世紀中國學術文化發展的多種可能性。任何關于中國現代文化史、學術史或文學史的研究,要想繞過錢鐘書已經完全不可能了。特別是在當下紛繁復雜的全球化語境中,錢鐘書所彰顯出來的世界主義的視野和立場、胸襟與氣度,對于我們思考中國文學與中國學術的發展,顯然有著巨大的啟示意義。

錢鐘書

1對人的“生存境地”有著徹悟性洞察

對于普通讀者而言,作為作家的錢鐘書顯然要比作為學者的錢鐘書更為生動、更為熟悉。小說《圍城》的長年熱銷和當年同名電視劇的熱播,使得錢鐘書幾乎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擁有極高的知名度。但要說大家對他的作品有多么深入的理解,那倒也未必。

如果暫且不說錢鐘書延續到晚年的舊體詩創作,那么他的文學創作其實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已全部完成。他的創作既有散文,也有小說,還有舊詩,“以舊詩與先哲共語”“以小說與時賢并論”,顯示出青年錢鐘書恃才技癢的個性和旺盛的創造力。尤其是他的小說和散文,犀利精妙、汪洋恣肆,在妙語巧言的縫隙中游刃有余,既有對社會世態、文人世界的無情奚落,又蘊含著作者深沉的人生思索,充分展現了錢鐘書文學家的才情,也深深打動了無數的讀者。

錢鐘書手跡資料圖片。

在我看來,錢鐘書高超的反諷藝術和豐沛的知識素養背后,有一條鮮明的卻往往被普通讀者輕輕放過的線索,那就是對人的“生存境地”和“基本根性”的徹悟與周覽。無論是《寫在人生邊上》對人生的點評,還是《人·獸·鬼》對人性弱點與人物心理的探索和描摹,抑或是《圍城》對一種人生境遇的揭示,莫不如此。特別是在《圍城》中,錢鐘書把對人“基本根性”的揭示,發揮得淋漓盡致。從婚姻到人生,都是“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里的人想逃出來”,用《談藝錄》中的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當境厭境,離境羨境”,這不正是一種人類生存的普遍性困境嗎?錢鐘書后來在《管錐編》中時時闡發人生的“無出路之境界”或“人之生世若遭拋擲”,也都可以拿來與《圍城》深沉哀怨的人生境遇相對讀。錢鐘書對世界、人生的洞察,與西方存在主義的理念相契合,顯示了他作為一個世界主義者的視野,也賦予作品特有的現代性特征。或許由于這樣的原因,并沒有什么主動的推介,《圍城》卻在西方世界獲得了很大反響,甚至躋身“企鵝經典叢書”,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杰出代表。

2四面交響,八面來風,尋求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

雖然普通讀者不大可能去讀錢鐘書的《談藝錄》《管錐編》等學術著作,但我還是不得不說,錢鐘書學術上的貢獻其實遠遠高于文學上的成就。《圍城》等作品固然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優秀之作,而《談藝錄》《管錐編》更是中國現代學術史上的經典之作。錢鐘書和章太炎、王國維、胡適、熊十力、陳寅恪等人一起,代表了20世紀中國學術的最高成就。特別是錢鐘書晚年的巨著《管錐編》,通過評騭《周易正義》《毛詩正義》《左傳正義》《史記會注考證》《老子王弼注》《列子張湛注》《焦氏易林》《楚辭洪興祖補注》《太平廣記》和《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十部古籍,立足于中國文化,匯通與融合了不同語言、不同學科的文化話語。既有中國的經史子集、稗官野史、小說戲曲,也有西方的文學藝術、歷史哲學,還旁涉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等不同學科,四面交響,八面來風,就是為了尋求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尋求中西共同的文心。這十部典籍熔經史子集于一爐,幾乎囊括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這樣氣魄宏大之作,被錢鐘書命名為《管錐編》。《莊子·秋水》中說:“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錢鐘書借用“管錐”二字,顯示出他對人類文化話語豐富性的謙卑與尊重,而世界主義的立場與視野,又顯示出他作為一代學術大師的風范與氣度。甚至可以說,《管錐編》代表了當代中國參與世界文化對話的聲音。如果說隨筆、書評、《談藝錄》等代表了早年錢鐘書的思考,那么我們不妨說《管錐編》則代表了他的“晚期風格”,是一部“晚熟”之作,從年輕時候就開始的關于中西文化對話的思考,至此走向了成熟和圓潤。

錢鐘書楊絳夫婦在書房。資料圖片

在20世紀中國學術史上,努力溝通中西、融匯中西的學者并不在少數。在中國本土學術傳統的基礎上,引入西學視野與范式,本身就是20世紀中國學術的特點之一。但是,從來也沒有人像錢鐘書這樣,以宏闊的世界性視野和強烈的現代性立場,將全部的人類文化都作為自己的考察對象,努力融會貫通,抉發人類文化話語背后固有的千絲萬縷的聯系,彰顯出一個世界主義者的闊大胸襟。

錢鐘書曾經在不同場合反復申說他有著“打通”的學術追求。根據我的理解,這種“打通”,既是中西文學與文化的打通,也是各種學科的打通,還是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的打通。正是因為“打通”,使得錢鐘書可以自由穿越學科,融匯中西,解構人類文化話語賴以存在的理論藩籬,顯現出深藏于中西文化背后人類普遍的審美心理和文化規律,從而開創了一個極具世界性與當代性的話語空間。學者傅璇琮曾經有過一個評價,認為《管錐編》是“壁立千仞的著作”,對錢鐘書的研讀與研究,能夠形成“一種嚴肅的、境界高尚的治學胸懷,融合中西文化、廣博與精深相結合的治學手段,不拘一格、縱逸自如的治學氣派”。對此,我深以為然。

3秉持“和而不同”的對話原則,實現“真誠的思想融合”

重讀錢鐘書,可以發現他在很多方面都給我們以重要的啟示。比如知識結構之于作家創作的問題,比如讀書之于思想關懷的問題,比如形式批評之于審美鑒賞的問題,比如文學虛構之于歷史真實的問題等,都值得重加討論。

我最有興趣的是,錢鐘書作為一個世界主義者的胸襟與魅力。也許,他所達到的高度、深度與廣度,是我們難以望其項背的,但是,他的世界主義的立場與視野,為我們思考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文化命運問題或中國文學走出去問題,提供了直接而有益的啟示。

在全球化時代,不同文化之間的互證、互識、互補變得越來越重要。樂黛云先生在《文學:面對建構人類新的精神世界》中說:“通過多種不同文化體系之間文學的互識、互證、互補和多次往返對話,人類共同關切的問題就能得到我們這一時代的比較圓滿的解答,同時為這些問題開放更廣闊的討論的視野和前景,人們的思想感情也就由此得到了溝通和理解。”文學如此,文化亦是如此。

錢鐘書的著作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同文化的平等對話與交流,很好地體現了“和而不同”的對話原則。在他著作中不同文化話語的對話與互證,既不是為了取消差異而追求一律,也不是以一種話語兼并另一種話語,而是努力建立各種話語之間的平等關系,不斷證明多元文化、多元話語共存的合理性與必然性。錢鐘書始終堅持廣采“二西之書,以供三隅之反”,讓中西文化、人文各科,甚至稗史小說、野語街談,都在動態的溝通與對話、互釋與互證中,既保持自己獨特的價值,又盡量擴大商討與寬容的空間,尋求有益于共存的基本共識,從而最終實現所謂的“真誠的思想融合”。這種思想融合的境界,應該是古今中外町畦盡泯,脫然兩忘,彼此皆化為水中之鹽,而非眼中之金屑。

在全球化時代,如何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與中國文學走出去,參與到世界文化與世界文學的對話之中,這是中國當代思想文化建設所面臨的新課題。民族身份與文化認同的基本質素往往與他者混合,在這樣的前提與語境中,重新確證中國文化身份,而確證的基礎即是“和而不同”的對話原則,確證的方式就是錢鐘書所實踐的那樣,把中國文化置于世界文化對話的語境之中,并發出“自己”的聲音、發現“自我”的價值。當然,這已經是一個在世界文化語境參照中的新自己、新自我。

正如他在《中國固有的文學批評的一個特點》中所說:“好像小孩子要看鏡子的光明,卻在光明里發現了自己。”錢鐘書以全部的著作對中西文化話語與文學觀念作出了現代詮釋,展現了中西文化與文學對話、匯通與融合的可能性。這就啟示我們,面對當今世界的挑戰與危機,如何通過對話,尋求最大的公約數,求同存異,互為主觀,才是我們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閱讀錢鐘書,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一回經眼一回妍,數見何曾慮不鮮”(王次回《舊事》)。時值溽暑盛夏,窗外炎日镕金,沉湎于錢鐘書著作,體驗不同話語的對話、碰撞和交鋒,興味盎然,清涼自來。值此錢鐘書誕辰110周年之際,紀念錢鐘書的最好方式就是摒棄種種紛擾,潛心讀一讀他的著作。只要靜下心來,真正進入錢鐘書的世界,自然可以感受到特別的文學魅力和人文力量,也會對全球化時代中國文化的意義,產生或深或淺的認識,在內心重新燃起希望。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26日14版)

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上冊醉翁亭記知識點整理

一、基礎知識:

1、作家作品: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北宋文學家、史學家。謚號“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詩文改革的領袖,在散文、詩詞及文學批評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2、生字讀音:

環滁(chú) 瑯琊(láng yá) 輒(zhé) 林霏(fēi)開 巖穴暝(míng)傴僂(yǔ lǚ) 山肴(yáo) 野蔌(sù) 射者中(zhòng) 觥(gōng)籌交錯 頹(tuí)然 陰翳(yì)

3、重點詞語解釋:

(1).環滁皆山也;環而攻之 環:環繞。環:包圍。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樣子。秀:秀麗。 (3).瀉出于兩峰之間者 瀉:飛瀉。

(4).翼然臨于泉上者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臨:靠近。(5).名之者誰 名:命名。 (6).飲少輒醉 輒:就。(7).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9).云歸而巖穴暝 歸:聚集。(10).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歸:回家。從:跟從。

(11).吾誰與歸 歸:歸依。 (12).太守謂誰 謂:是。

(13).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芳:香花。發:開放。秀:草木茂盛。繁陰:形成濃陰。

(14).至于負者歌于途 負者:背著東西的人。 (15).休于樹 于:在。

(16).山肴野蔌 肴:野味。蔌:菜蔬。 (17).宴酣之樂 酣:盡興的喝酒。

(18).非絲非竹 絲:弦樂器。竹:管樂器。 (19).弈者勝 弈:下棋。

(20).觥籌交錯 觥:酒杯。籌:酒籌。 (21)頹然乎其間者 頹然:醉醺醺的樣子。乎:于。

(22).樹林陰翳 翳:遮蓋。 (23).鳴聲上下 上下:指樹林的上面和下面

4、重點句子翻譯:

(1)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有一個亭子四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間。欣賞山水的樂趣,領會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譯:老老少少,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是滁州人們在出游啊。

(4)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歡樂,醒來能夠用文章記述這樂事的人,是太守。

5、古今異義: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義:情趣。 今義:意思或愿望。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去:古義:離開 今義:到、往   

頹然乎其間者 頹然:古義:醉醺醺的樣子 今義:頹廢的樣子   

野芳發而幽香 芳:古義:花朵 今義:芳香

山間之四時也 時:古義:季節 今義:時間

6、一詞多義:

①而:表順接的連詞,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

表并列的連詞,泉香而酒冽;表遞進的連詞,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

表轉折的連詞,可是,卻,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

表時間的連詞,不久,已而夕陽在山。

②絕:停止,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與世隔絕,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到極點,以為絕妙;

極,非常,佛印絕類彌勒。

③也:與“者”連用,表示判斷語氣,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用于句尾,表示肯定語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④之:助詞,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代詞,名之者誰?

⑤釀泉:名詞,泉的名稱,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動賓短語,釀造泉水,釀泉為酒。

⑥樂:快樂,動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樂趣,名詞,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⑦秀:秀麗,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開花,文中指繁榮滋長,佳木秀而繁陰。

⑧意: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

打算,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⑨臨:靠近,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到,臨溪而魚。

⑩名:名詞,名字,卷卷有爺名;動詞,給……命名,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⑾窮:①樂亦無窮也:盡。②欲窮其林:走完。

⑿歸:①云歸而巖穴暝:歸集,聚攏。②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回家。

7、詞類活用:

①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詞作狀語。

②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 像鳥兒的翅膀,名詞作狀語。

③名之者誰 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④自號曰醉翁也 取名,名詞用作動詞。

⑤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前樂)以……為樂,動詞。(后樂)樂趣,名詞。

8.特殊句式以及重點句子翻譯

倒裝句:

①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正常語序應為“于途歌”“于樹休”。譯:至于背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樹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喚,走在后面的人答應,彎著駝背的老人,領著的孩子,來來往往絡繹不絕,這就是滁州的人們在游山啊。)

②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裝句,屬狀語后置句。譯:醒來后能用文章記述這種樂事的人,就是太守。)

③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時能夠同享那樂事,清醒后能夠用文章記述那樂事的人,是太守。

判斷句:

①環滁皆山也。(“也”表示判斷語氣。譯: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者,…也”,判斷句式的標志。譯: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間的清晨和傍晚。)

③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瑯琊也。 (遠遠望去樹木茂盛,幽深秀麗,是瑯琊也。)

省略句: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和“酒”前面都省略樂介詞“于”,應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譯:領會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飲酒上。)

二、思想內容理解

1、內容主旨:

全文以“樂”字貫穿,通過醉翁亭秀麗風光的描寫和對游人之樂的敘述,表達了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和與民同樂的情懷。

2、重點內容把握:

(1).全文的主旨是:與民同樂。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3).表現本文主旨的句子是:醉能同其樂。

(4).太守之樂其樂中的太守的“樂”是指什么?“寄情山水之樂,與民同樂之樂。”

(5).對聯:①歐陽修與百姓同樂,范仲淹以天下為憂。②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里歐陽修與民同樂

3、歸納段意

第一段:寫醉翁亭自然環境和命名緣由。 第二段:寫山間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賓客、太守游瑯山的情形。 第四段:寫日暮醉歸,點明全篇主旨。

4、請寫出貫穿全文主線的句子。 答: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5、“太守醉”中的“醉”有哪兩層意思?答:一層是“喝酒醉了”,另一層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了,表達了作者與民同樂、醉心山水的政治理想。

6、文中“醉”和“樂”有什么關系?

答:醉樂統一。因樂而醉,醉又增樂;醉是表象,樂是實質。

7、作者寫醉翁亭是怎樣落筆,一步步自然入題的?寫景順序是什么?

答:從山落筆,由山寫到泉,由泉寫到亭,自然入題。寫景順序是由遠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8、從全文看,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了他什么樣的思想?他的這種“覽物之情”與范仲淹筆下“遷客騷人”們的種種“覽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區別?

答:歐陽修的“覽物之情”體現了他與民同樂的思想。他的立足點是“民”,把百姓的樂當作自己的樂,把百姓的安居樂業作為自己的理想。范仲淹筆下的“遷客騷人”們立足于個人的得失和榮辱,因而他們的種種“覽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異。這就是他們的根本區別。

9、《岳陽樓記》《醉翁亭記》在語言上有何異同?

答:《岳》文在語言上駢散句結合,抑揚頓挫,參差溢美;四字短語成雙成對,瑯瑯上口,婉轉有力。造詞精警,文情壯美。《醉》文雖也使用駢散結合的句式,但多用長句,且又有創新。僅用對偶句式就別具一格,有單句成對的,有雙句成對的;還有三句成對的。特別是二十多個“也”字的運用使得文章層次分明,聲律節奏起伏,音韻和諧悅耳。

10、寫出從本文中演化而來的成語,說說它們現在的意思。

峰回路轉:指山峰迂回,道路曲折。今常用來比喻事情經歷曲折后,出現新的轉機。

醉翁之意不在醉: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也指別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就露了出來。比喻真相大白。

觥籌交錯: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形容相聚宴飲時歡樂熱鬧的場面。

11、文章除了山水之樂外,還寫了“太守之樂”,請你從內容和它所體現的積極意義上談談對“太守之樂”的理解。

答:(1)從內容上理解,太守為人們富足快樂而感到高興,體現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

(2)從積極意義上理解,太守雖然位卑失意,卻具有關注社會、關注民生的積極人生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在當今社會,人們安居樂業,生活寧靜祥和,彼此和諧相處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共同理想。

12、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表現強烈的憂患意識,而歐陽修在《醉翁亭記》中抒發了“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憂”與歐陽修的“樂”在本質上有什么聯系?請談談你的看法。

答:“憂”和“樂”在本質上是一致的。范仲淹無論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間,都掛念國家、百姓;歐陽修雖然遭到貶謫,仍積極施政,與百姓同樂。他們都心憂天下,始終關心百姓疾苦,關注百姓悲喜。

13、你認為太守的生活態度是什么?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答:太守的生活態度是積極樂觀的。作者在仕途失意的情況下,沒有抱怨,而是積極從政,心系百姓,與民同樂,具有寬闊的胸襟。在實際生活中,我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要以他為榜樣,學習他這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14、歐陽修自號為“六一居士”。所謂“六一” ,即藏書一萬卷、集錄金石遺文一千卷、一壺酒、一張弓、一局棋、一醉翁。結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簡要談談作者的思想性格特點。

答: 熱愛讀書 悠然自得 豁達大度 寵辱不驚

15、“言在筆先,意在筆后”,作者放情林木,縱意山水,讓我們通過這美麗的風景體會到了太守獨特的游樂情懷。你認為作者在此文中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答:①表達作者對美好山川的熱愛之情

②表達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

③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復雜感情。

16、從文中看,太守因何而醉 ?

答:因不勝酒力而醉;因秀麗的山水而陶醉;因與民同樂而醉;因治理好滁州讓百姓生活快樂,政績斐然而自我陶醉。(不勝酒力;與民同樂;陶醉山水;自得之意。)

17、文中不僅寫了太守與眾賓客的游樂,還寫了滁人的游樂。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答:①表現了滁州百姓生活安樂、太平、富足;

②側面表現了歐陽修治理有方,政績斐然;

③為下文寫太守樂作鋪墊;

④突出了太守“與民同樂”的思想。

18、《小石潭記》、《岳陽樓記》、《桃花源記》與《醉翁亭記》一樣,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懷之作。請根據提示,在空白處填上與文章主旨或者景物特點相關的詞語。

《岳陽樓記》回蕩著憂樂天下的恢宏之音。

《醉翁亭記》洋溢著與民同樂的和諧之音。

《小石潭記》彌漫著悄愴幽邃的凄寒之風。

《桃花源記》飄逸著寧靜祥和的理想之風。

19、《醉翁亭記》和《岳陽樓記》的表達方式,主題思想有什么異同

答:《醉》文表述主題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與民同樂”的濟民之情隱含在描寫敘述之中;而《岳》文表達主題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公在比較了“遷客騷人”的仕途進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寬闊胸懷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從這一點來說,范仲淹的境界要高出歐陽修,也是醉翁難以企及的。

《岳陽樓記》提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理想,《醉翁亭記》抒發了與民同樂的思想。這兩種思想境界都是積極向上的,很可貴的。《岳陽樓記》作者主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此規勸滕子京,并勉勵自己,表現了崇高的精神境界。《醉翁亭記》多少含有寄情山水,排遣謫居的苦悶情懷。

20、開頭的描寫“環滁皆山也……”有什么作用?

答:(1)引出本文描寫的對象;(2)點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

(3)層層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勝的效果。

元宵佳節 好一個火樹銀花不夜天

作者:潘惠英

正月十五是新年第一個美好的月圓之夜,故稱元宵,又稱元夕、燈節、小正月、上元節。和另一個滿月佳節中秋不同,元宵不重天上月,而重人間燈。正如清人梁元穎《元夕前門觀燈》詩曰“今宵閑殺團團月,多少游人只看燈”,元宵的第一關鍵詞是“燈”,觀燈、猜燈謎,人們縱情狂歡,盡一夕之樂。

《明憲宗元宵行樂圖卷》之看花燈局部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元宵佳節最具辨識度的習俗便是觀燈。早在南朝梁代宗懔撰寫的《荊楚歲時記》中,就提起過觀燈成為一種制度。唐代開始,正月十五夜張燈,至宋臻于極盛。不少古籍記載宋代燈市計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達數丈的“鰲山燈棚”,上面布置各種燈彩,燃燈數萬盞。如《東京夢華錄》說每逢燈節,“游人集御街兩廊下,奇術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余里。”金人元好問《京都元夕》詩云:“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長衫我亦何為者,也在游人笑語中。”元代馬致遠有寫元宵的小令〔仙呂·青哥兒〕《十二月》:“春城春宵無價,照星橋火樹銀花。妙舞清歌最是他,翡翠坡前那人家,鰲山下。”據說當時大都麗正門外有棵大樹被忽必烈封為“獨樹將軍”,每年元宵掛滿各色花燈,遠看像一條沖天的火龍。

清代金廷標《元宵燈戲圖》

明代,元宵放燈延長為十天,著名畫家唐伯虎《元宵》詩曰:“有燈無月不誤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似銀。”清代元宵花樣更多,除花燈外,還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龍、火獅等。經學家阮元有《羊城燈市》詩云:“海螯云鳳巧玲瓏,歸德門明列彩屏。”書畫家姚元之則如是《詠元宵節》:“花間蜂蝶趁喜狂,寶馬香車夜正長。十二樓前燈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和南宋大詞人辛棄疾那闋著名的《青玉案·元夕》異曲同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可謂燈山燈海、人山人海,到處熙熙攘攘,熱烈歡快。

元宵燈彩歷史悠久,品種繁多。沈從文在《燈節的燈》中寫道:“宋人筆記同時還記下許多燈彩名目,‘琉璃燈’可說是新品種,不僅在富貴人家出現,商店中也起始用它來招引主顧,光如滿月。‘萬眼羅’則用紅白紗羅拼湊而成……明清以來反映到畫幅上如《金瓶梅》《宣和遺事》和《水滸傳》插圖中種種燈景,和其他工藝品——特別是保留到明清錦繡圖案中,百十種極其精美好看旁綴珠玉流蘇的多面球燈,基本上大都還是宋代傳下來的式樣……明代的‘金魚注水燈’,和用千百蛋殼做成的巧作燈,用冰琢成的冰燈,式樣作法雖已難詳悉,至于明代有代表性實用新品種,‘明角燈’和‘料絲燈’,實物在故宮還有遺存的。”

南宋李嵩《觀燈圖》

《紅樓夢》如是描摹元春省親時的富麗堂皇:“只見院內各色花燈爛灼,皆系紗綾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燈,寫著‘體仁沐德’四字……園中香煙繚繞,花彩繽紛,處處燈光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景象,富貴風流。”第五十三回寫賈府過年時“廊檐內外及兩邊游廊罩棚,將各色羊角、玻璃、戳紗、料絲或繡、或畫、或堆、或摳、或絹、或紙諸燈掛滿”,煞是熱鬧喜慶。“兩邊大梁上,掛著一對聯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燈。每一席前豎一柄漆干倒垂荷葉,葉上有燭信插著彩燭。這荷葉乃是鏨琺瑯的,活信可以扭轉,如今皆將荷葉扭轉向外,將燈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戲分外真切”,如此高檔精妙兼具實用性和裝飾性的燈具,自非尋常人家所能擁有。而宮廷燈彩更奢華,清宮畫《雍正十二月令圖》的第一幅《正月觀燈》上有一盞天燈,是一根金色雕龍紋的木柱豎立在石座中,靠近頂端處橫插一梁,塑為龍形,龍口銜一盞花燈,花燈有細線與安放在地面上起到固定作用的四個小銅人相連。還有一盞四面裝飾花紋的花燈高掛在燈棚上,燈下有童子正在嬉戲,廊檐下還有各式宮燈,渲染出滿紙喜樂。而明代散文家唐順之興致勃勃地寫下《元夕詠冰燈》:“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元宵的燈,還是孩子們的玩具。汪曾祺曾說:“孩子有自己的燈。兔子燈、繡球燈、馬燈……兔子燈其實不大像兔子,臉是圓的,眼睛是彎彎的,像人的眼睛,還有兩道彎彎的眉毛!”(《故鄉的元宵節》)周國平兒時元宵節的驚喜,則是父親親手制作的一只精致的走馬燈,“在紙屏的各面繪上不同的水彩畫,掛在屋子里。電燈一亮,紙屏旋轉起來,令我驚喜不已。”(《我的心靈自傳》)

【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元宵,是大眾的嘉年華,青年男女往往還借這大好機緣演出一幕幕動人的愛情故事來。老舍曾言:“在舊社會里,女人們輕易不出門,她們可以在燈節里得到些自由”(《北京的春節》),和男人一起踏月、看燈、看焰火,把街上擠得水泄不通。明末少女李翠微有一套散曲〔正宮·山漁燈犯〕《元宵艷曲》傳世,其第一支曲子這樣寫道:“燈如晝,人如蟻,總為賞元宵,妝點出錦天繡地,抵多少鬧嚷嚷笙歌喧沸,試問取今夕是何夕。這相逢忒煞奇,輕輕說與他,笑聲要低。雖則是燈影堪遮掩,也要慮露容光惹是非。愛殺你,果傾城婉麗,害相思,經今日久,甫得效于飛。”這自然是一對有情人幽期蜜約的實錄,女主人公勇敢而可愛。據清初王端淑所輯《明代婦人散曲集》記載,李翠微是陜西米脂人,乃闖王李自成之女。還有,清人董舜民的《元夜踏燈》生動形象地描畫了一位閨閣女子在元宵夜和意中人幽期密約的甜蜜羞怯和不忍離別的淡淡感傷:“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元雜劇中有不少元宵愛情劇,其中《才子佳人誤元宵》《陳翠娥貞節賞元宵》已佚,《王月英元夜留鞋記》尚存,宋元戲文亦有《王月英月夜留鞋》。《王月英元夜留鞋記》簡稱《留鞋記》,無名氏作,題目正名是:“郭秀才沉醉誤佳期,王月英元夜留鞋記。”故事講的是郭華赴汴京應試,偶遇胭脂店店主之女王月英,頓生愛慕之情,借買胭脂之名,常到店中與月英相會。而月英也鐘情于郭華,叫丫環梅香傳信郭華,約他元宵之夜在相國寺幽會。郭華酒后赴約,在等月英過程中睡了過去,月英來時推不醒他,只得把一只繡鞋、一塊手絹留在郭的懷里,以表情愫。郭華醒來,追悔莫及,竟吞手絹自殺了。包公審理此案,以繡鞋為證傳訊王月英。月英將羅帕從郭華口中拽出,郭華蘇醒。包公斷二人為夫妻。該劇第二折開頭的〔正宮·端正好〕描畫元宵之景:“車馬踐塵埃,羅綺籠煙靄,燈球兒月下高抬。”第二支〔滾繡球〕描繪元宵節俗:“燈輪呵紅滿街,沸春風管弦一派,趁游人擁出蓬萊,莫不是六鰲海上扶山下,莫不是雙鳳云中駕輦來,直恁的人馬相挨。”閩南歌仔戲《陳三五娘》講述五娘在觀燈時為泉州才子陳三所救,一見鐘情結良緣。還有,《樂昌分鏡》以著名的“破鏡重圓”故事為題材,劇本雖佚,本事尚在,宋元南北劇都有。講的是南朝陳后主陳叔寶之妹樂昌公主才貌雙全,嫁徐德言,夫妻恩愛。鑒于政局紛亂,徐德言將一面鏡子一分為二,夫妻二人各執一半,相約如大難不死,公主就派人拿這半面鏡子在元宵節叫賣。陳亡后,徐德言果然在元宵燈海中見一蒼頭拿著半面鏡子高價叫賣,夫妻倆“破鏡重圓”,留下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粵劇《帝女花》演的也是這個故事。還有,明代小說家瞿佑的《牡丹燈記》將喬生與符麗卿的凄美愛情故事演繹成寧波月湖版的“許仙與白娘子”,清代史學家、文學家全祖望竹枝詞云:“初元夾岸麗人行,莫是袁家女飯僧。若到更深休戀戀,湖心怕過牡丹燈”,詠的也是這個故事。

燈,代表光明和希望,在閩臺方言里,還與“丁”諧音代表添丁,故舊時元宵盼望生育的婦女會刻意在燈下游走。民間還有元宵走百病、摸門釘的習俗,婦女們結伴而行,以強身健體、驅病除災,而摸門釘則有生子之意。《雍正十二月令圖·正月觀燈》里有一座人頭濟濟的單拱橋,畫的就是元宵“走百病”。明人張宿詩曰:“白綾衫照月光殊,走過橋來百病無。再過前門釘觸手,一行直得一年娛”——驅病、添丁,是世世代代老百姓最樸素也最美好的愿望。

【紫府高禎來盛會,畫堂歌樂列華筵】

常言道過大年鬧元宵,一個“鬧”字,道出了元宵特有的喧喧騰騰喜氣洋洋。肖復興說,“元宵看燈,老北京人一般叫做‘逛燈市’,或者叫做‘鬧花燈’,也有叫做‘踏燈節’的,民國竹枝詞里就有‘銀燭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燈人。’無論是一個‘逛’字,還是一個‘鬧’字,或‘踏’字,都體現了那時燈節的張揚勁頭兒。”(《元宵節的燈》)

明代《南都繁會景物圖》局部,描繪了南京元宵燈會的盛景

除了現實情境中的看燈,元宵“看燈”也是戲曲舞臺上最常見的橋段之一。其中黃梅戲《夫妻觀燈》和越劇《追魚》是大眾最耳熟能詳的,前者演王小六夫妻從一到十,雙雙報燈名,舉手投足,滿滿是對日子和美的企盼和祝愿;后者唱書生張珍和鯉魚精歡歡喜喜同賞元宵燈彩:“這廂是獅子滾繡球遍地錦,那廂是二龍戲珠滿天星,雙雙蝴蝶迎風飛舞,對對鴛鴦比翼交騰……”還有茂腔《趙美蓉觀燈》和滬劇《徐阿增出燈》都有大段關于元宵觀燈的描繪,仿如專門鋪敘介紹各種燈彩的“燈賦”或曰燈彩說明文,前者唱歷朝歷代的人物故事在一盞盞花燈上顯現,還有各種動物燈、節氣燈、莊稼燈、菜園燈等等,娓娓道來,后者更是細數令人目不暇接的燈名,如十二月花名燈、生肖燈,又如“有頭有腳烏龜甲魚燈、無頭無腳蚌蛯蛤蜊燈、有腳無頭螃蟹蟛蜞燈、有頭無腳泥鰍鰻鱺燈”,唱詞則既報了燈名又出了燈謎,非常有趣,也非常生活化。

京劇名家史依弘曾在元宵戲曲晚會上利用現代科技影像在歷史的細節中改編復原《上元夫人》

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曾專門為元宵節編演應節古裝新戲《上元夫人》,1920年元宵首演于新明戲院,故事講的是王母娘娘和上元夫人帶著伎樂侍從自天而降,漢武帝設筵款待,上元夫人當筵歌舞。這出戲雖情節簡單,但場面熱鬧,尤其是梅蘭芳扮演的上元夫人,技巧精純,歌舞新穎,服飾鮮艷,觀眾十分喜歡,僅三日票房收入就高達一萬五千元大洋。可惜它已失傳,僅遺留下劇本、舞譜和寥寥幾張劇照。2021年,京劇名家史依弘在元宵戲曲晚會上利用現代科技影像在歷史的細節中改編復原《上元夫人》,展現了“抱月”“風轉”“俛視”等場景,她唱著“星月影動玉瑯玕,禎祥吉慶賀新年。紫府高禎來盛會,畫堂歌樂列華筵”,與動態化再現的梅蘭芳先生上元夫人舞譜影像疊映交融,歌舞蹁躚,令人耳目一新。

觀燈,也往往伴隨著猜燈謎,好玩又益智,老少咸宜,貧富不拘。燈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先秦時期,制作燈謎需要智慧和巧思,大量運用比喻、借代、想象及擬人等手法,極具知識性和趣味性。清人錢琦在其《臺灣竹枝詞》里描繪了燈謎活動熱鬧非凡的場景:“煙花火樹拂墻過,映帶春節燈謎多。”清代李汝珍的長篇小說《鏡花緣》多次寫到猜謎和制謎活動,如第八十一、八十二兩回生動詳實地摹畫了清代中葉百姓的猜謎活動。而《紅樓夢》中共有燈謎二十七則,如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太監拿來元春所制燈謎給眾人猜。“寶釵等聽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絕句,并無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稱贊,只說難猜,故意尋思,其實一猜就猜著了”,寥寥數語便把寶釵識時務、懂世故、明事理的性格特征表現了出來。而“賈母見元春這般有興,自己越發喜樂,便命速作一架小巧精致圍屏燈來,設于當屋,命他姊妹各自暗暗的作了,寫出來粘于屏上,然后預備下香茶細果以及各色玩物,為猜著之賀。”準備工作做得如此細致充分,全家團圓猜燈謎的歡快喜慶自不必說。

佳節必有美食,元宵節照例要吃元宵。老杭州素來有“上燈圓兒落燈糕”的說法,意思是正月十三上燈時吃湯圓,等到正月十八落燈時吃年糕。南宋政治家史浩《粉蝶兒·詠圓子》詞曰:“玉屑輕盈,鮫綃霎時鋪遍。看仙娥、騁些神變。咄嗟間,如撒下,真珠一串。火方燃,湯初滾,盡浮鍋面……”,把做圓子的女人比作仙娥,把圓子比作真珠,寫得惟妙惟肖。而在浙江臺州的許多地方,人們正月十四鬧完元宵之后,回家吃的不是元宵,而是糟羹。

在老北京人的節日記憶里,元宵節“燒火判兒”是一項觀賞性極佳的節慶活動。“判兒”就是泥塑的判官,里頭放置一個爐膛,裝煤點火后,因灼燒而通體變紅,且有火焰從七竅噴出,十分好看。四川有句俗話叫“正月十五大月亮,蒜苗扯得光樁樁”,說的是“偷青”,就是到別人家園子里“偷”蔥、蒜、蘿卜等,被偷的人家也不會生氣,因為在當地方言里生菜與“生財”諧音,蘿卜被稱為“菜頭”,和“彩頭”諧音,而蒜則和“算”同音,都是好“好彩頭”。而太原一帶每逢元宵都要“鬧火紅”——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八音會、蓮花落、二鬼摔跤、跑場秧歌,無不呈現濃郁的生活氣息與地方特色。

(作者為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來源: 文匯報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