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前沿資訊

偉大時代中世紀(歐洲中世紀的皇位爭奪戰——鹿死誰手?)

導讀偉大時代中世紀文章列表:1、歐洲中世紀的皇位爭奪戰——鹿死誰手?2、這些中世紀騎士是他們那個時代的超級英雄BYALBERTO RECHE3、元朝中國歷史上科技和文化并行最爆發的時代4

偉大時代中世紀文章列表:

偉大時代中世紀(歐洲中世紀的皇位爭奪戰——鹿死誰手?)

歐洲中世紀的皇位爭奪戰——鹿死誰手?

引言

年邁的馬蒂亞斯終于在1612年以一種駭人的方式當上了皇帝。但不管怎么說,至少他比兄長魯道夫活得要久,并從他手中奪取了渴望已久的皇位,他現在要面對的是自己曾經吹噓宣揚的野心已然成為笑柄。

與魯道夫統治的最后幾年相比,皇室的氛圍變得更為糟糕。馬蒂亞斯日漸衰老,沒有子嗣,而那個比他更年邁的顧問,樞機主教克萊索(CardinalKlesl),身邊總是圍著一群年輕人聊天、祈禱及籌謀事情,時不時看一眼馬蒂亞斯是否還活著。馬蒂亞斯瘋狂地想要留下后代,于是娶了比他年輕很多的蒂羅爾哈布斯堡家族的安娜(Anna)為妻,但不幸的是她先于丈夫去世,沒有留下孩子,這使得馬蒂亞斯在位的最后幾周可能成了哈布斯堡家族統治的低谷時期。統治施蒂里亞的斐迪南的宮廷,年輕而富有朝氣,是代際變化的一個明顯例證。從馬克西米利安、魯道夫到馬蒂亞斯統治時期,融憤世嫉俗、順從、熱情、試驗精神和神秘主義為一體的思想一直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主流思想,到斐迪南時期卻遭到摒棄。如今,正如斐迪南所鄙夷的,正是哈布斯堡家族故態復萌的軟弱和混亂把整個歐洲拖入了異教的泥沼。

▲為年輕的帝王戴上皇冠

01.殘暴的統治

作為南奧地利的統治者,斐迪南實施了一項駭人聽聞的舉措,他將一部分滿是新教徒的區域劃分出來。他的部下在這里焚毀教堂,焚燒書籍,把新教徒的尸體從墓地里挖出,拋到道路邊,掛在柵欄上。在他的大本營格拉茨,斐迪南強行推進殘酷的正統天主教思想,這可以從一幅極其令人毛骨悚然的畫像中反映出來。這幅畫像掛在艾格貝格宮(SchlossEggenberg)斐迪南最陰冷可怕的副手家里。這位目光暗淡、性格冷漠的年輕統治者以手握長劍和十字架的樣子示人,將異教踩在腳下碾碎,被智慧女神密涅瓦和時光老人(FatherTime)的擁護者簇擁著(而非按通常的做法,圍繞著某種基督教意象),沐浴在榮光下。由此可見,斐迪南甚至在這之前就已經初露端倪,表明自己將會繼承哈布斯堡家族的土地,并且可能會成為皇帝。他目前統治的相對較小的奧地利領土——施蒂里亞、卡爾尼奧拉和克恩滕——已經被有效地“凈化”。對于在奧地利和波希米亞很多地區占絕大多數的新教徒來說,斐迪南,這個受過耶穌會教育、熱情不屈的天主教徒,是一個致命的危險。

要合理解釋斐迪南匪夷所思的行為,可以追溯到他去往洛雷托(Loreto)教堂的朝圣之行。該神殿修建于此,是為了紀念圣母馬利亞休憩的小屋曾在這里停留過。小屋旋轉至空中,幾經彈躍之后在意大利著陸,使這里在穆斯林入侵圣地時成功地逃離了被摧毀的命運。按照經驗法則來看,如果你沒有發現這個有關神圣房屋的故事完全是荒謬的,那么你可能無法通過一些基本的天主教或非天主教的測試。斐迪南對這個故事深信不疑。他和他那些極其虔誠的同伴們,他存活下來的兄弟姐妹和同樣乏味的巴伐利亞親戚們似乎互相慫恿,都喜歡過度張揚個人的靈性。

▲戰爭的爆發

在很多方面,即使在戰爭爆發前,歐洲似乎已經處于一個艱難悲慘的時期。那亦是一個理智和文化激奮燃燒殆盡的時代,上個世紀曾散發出耀眼光芒的新教思想已經僵化成腐朽的“正統”觀念。新教教義將會成為未來思潮的猜想已被證實是錯誤的,歐洲的大部分人還是信奉天主教。新教徒之所以成功,一部分原因在于天主教會自身的混亂。新教徒們認為他們的宗教是橫掃一切障礙不言而喻的真理,認為天主教已然是可以被一腳踢開的木乃伊外殼。鑒于雙方在解讀救贖的本質、人對上帝的義務、權威和服從等方面都很極端,這種冒險的代價是很大的。而事實上,到17世紀早期,新教徒已經孤注一擲,當時很多位高權重、英明果斷的統治者只因沒有信服新教徒的主張就遭到鄙視,他們因此倍感氣憤。

02人們的防反抗

在這個百廢待興的世界,斐迪南作為新生代,充滿活力、超級自信。在首先確保了波希米亞的王位后,他和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分支達成一項秘密協議:他們將推舉斐迪南在馬蒂亞斯死后繼承皇位,以換取法德邊界上幾片重要的哈布斯堡家族西部領土。這將促成“西班牙之路”的復興,將來數不盡的西班牙軍隊可以借助這條路線安全地從西班牙統領的意大利北部直達尼德蘭的反叛省。斐迪南的所有安排都有著宗教和政治目的。秘密協議確保了斐迪南的皇位——他從前在反新教過程中有過很不愉快的經歷,還任由西班牙軍隊以類似的方法處置內部的異教叛亂。只有將新教這個“毒瘤”拔除后,歐洲的各要道才能再次自由流通。因此新政權唯一要做的事,就是等待馬蒂亞斯死去。

在魯道夫的統治下,新教徒已經忍受了多年,所以他們有理由開始警覺——整個大陸上形成聯盟的哈布斯堡家族是有一定威脅的。對于波希米亞的新教徒來說,在目睹了斐迪南對南奧地利的毀壞之后,在他們身上將要發生什么已經顯而易見了。斐迪南一當上波希米亞國王,就強調了一些特別的天主教權利,新教徒不敢想象他一旦當上皇帝,會不會全力摧毀新教信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1618年的夏天發生了那場“布拉格拋出窗外事件”。斐迪南派出的天主教議員被狂怒的新教貴族從布拉格城堡的窗口扔了出去。他們之所以能活下來,是因為墜落時承蒙天使伸出援手(至少天主教徒們是這樣描述的),或是因為他們正巧落在糞堆上(新教徒們比較傾向于這一解釋)。在荷蘭人的慫恿下,波希米亞人隨后廢黜斐迪南并擁立普法爾茨選帝侯,年輕的腓特烈為新的統治者。波希米亞宣布獨立,不再受哈布斯堡家族掌控。

▲成王敗寇

令人沮喪的是,這次反抗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魯道夫和馬蒂亞斯的統治日益衰敗,因此波希米亞人感到他們的處境比之前要好得多,雖然事實并非如此。他們的非天主教傳統根深蒂固,對他們來說,圣杯派信仰幾乎等同于國教,該教派早于新教路德宗出現,以捷克語為服事語言。盡管大多數波希米亞人都不信奉天主教,但他們還是以各種原因四分五裂了。新教群體之間很少互相幫助,而作為加爾文教徒的新國王也對他們百般厭惡,疏遠了曾一度堅定擁護他的支持者。尤其當國王的扈從們開始毀壞一些敬神雕像和神祠時,大多數波希米亞人更是被激怒了。對于波希米亞人來說,顯然,要想擺脫(統治一個世紀之久的)哈布斯堡家族和(已經被他們完全擾亂的)帝制,不付出巨大的努力是很難實現的。何況在爭取足夠的盟友支持上,他們做得還遠遠不夠。斐迪南和耶穌會朋友私下會晤后,又聽取了更廣泛的民眾意見,然后不出所料地選擇了戰爭。1619年3月,馬蒂亞斯去世。斐迪南于9月在法蘭克福加冕為帝,而他的對手腓特烈于11月在布拉格篡位成為波希米亞國王。

波希米亞的叛亂分子陷入了十分窘迫的境地——即使是像薩克森這樣主要信奉新教的邦國都對他們無法無天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轉而支持皇帝。當代有一部十分傷感的動畫,描述了一頭紋章上的波希米亞雙尾獅子被困在荊棘叢中的情景。新任國王腓特烈走了過來,衣著華麗,頭戴時髦的帽子,他將獅子救了出來,拔掉了它身上的刺,并照顧它直到恢復健康。該動畫頗為諷刺地道出了新教徒們滿懷希望的幻想是不現實的。比起普法爾茨的紈绔子弟提供的保護,這頭波希米亞獅需要的更多。即使是腓特烈的岳父——古怪的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即蘇格蘭的詹姆士六世,也對他一時沖動跑到布拉格的行為感到惴惴不安,并不贊成。荷蘭受與西班牙休戰協定的限制,不能提供大量的軍事援助。第二年,在那場痛苦且戰力懸殊的白山戰役(BattleoftheWhiteMountain)中,波希米亞軍隊被摧毀,與斐迪南之前以殘酷手段統治的施蒂里亞如出一轍,波希米亞消失了。

▲腓特烈帶領軍隊

03.最后的下場

大多數上層社會說捷克語的人要么被迫改變信仰,要么被驅逐流放。最駭人的場景是布拉格老城區廣場成了叛亂頭領的處決場,死亡訓詞或是反抗的叫聲都被集結的鼓手們震耳欲聾的擊鼓聲淹沒了。斐迪南許多講德語的朋友都獲封大量財產,捷克語很快變成了在鄉村才講的語言,成了被剝削者的語言。整個王國趨于統一——一個成功將意識形態差異抹去的夢想得以實現,這一事實讓后來的統治者都非常震驚。講德語的天主教外來政客堂而皇之地占據了所有的城堡,雖然不能完全消滅捷克人,但他們差一點兒就做到了。當然,有很多更古老的日耳曼社群分散在波希米亞,但是在白山戰役之后,德語才變成官方語言,似乎同在奧地利和巴伐利亞一樣晚。一個偉大的中世紀王國消失了,最終僅僅淪為一個省——雖然有自己的軍隊和稅收,但與布拉格相比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鄉村地區。魯道夫二世在那里用獵豹狩獵并同巫師們交談,已經是很久以前的記憶了。天主教元素鋪天蓋地地涌入,尤其是在洛雷托的神圣小屋(在布爾諾也有一個),直到今天仍不可思議地統領著城堡貴族們居住的區域。

布拉格圣維特大教堂內的一些陳設足以喚起人們對這一時代的回憶。盡管這里遭受過圍攻、入侵和狂熱的新捷克浪潮的洗禮,仍然可以看到兩塊巨大的木質嵌板立在神壇兩側,記載著新政權對腓特烈短暫統治期的看法。其中一塊很有趣但有些老套,展現了在腓特烈統治下加爾文教徒對教堂內圣像的毀壞。但是,這與同一位雕刻家創作的驚人的布拉格全景圖相比就不算什么了:許多教堂塔樓不屑地怒視著下方查理大橋上小到幾乎看不見的人和馬車:腓特烈和他的下屬們帶著華美的服飾和戰利品逃走了,再也不會回來。布拉格變成一個更加純潔、健康的城市,再也沒有像跳蚤一樣搞破壞的人想要挑戰宗教權威。這樣帶來的影響是可怕的,一段20世紀才會有的高高在上的、壓抑的獨裁統治時期開始了,這是勝利者的藝術。

▲現在的布拉格圣維特大教堂

從三十年戰爭的起源可以看出為什么戰爭造成的破壞如此之大。一旦波希米亞人被處置,從西班牙到特蘭西瓦尼亞的一大群歐洲統治者便會魚貫而入,懷揣各種動機,總能找個理由來打仗。如果有虛無縹緲的“天賜良機”和值得維護的政治原則就更不必說了。這些所謂的神圣動機,要么是狡猾的,要么是愚蠢的。在野心和恐懼的洪流中,斐迪南二世是否是一個希特勒那樣的人,這一問題永遠找不到答案。在一些后來的德國民族主義者看來,斐迪南只是勇敢地嘗試將德意志領土合并,即使被俾格米人(Pygmies)打倒,遭法國背棄。對于天主教徒來說是他制止了腐敗,重塑了奧地利和波希米亞,將其變成純潔之城。即使被打倒……如此等等。但對于新教徒來說他是危險惡毒的狂熱信徒,心胸狹隘,毫無理性。現代歐洲無論是在德意志的軍事統治下,還是在統一的天主教勢力的掌控下,都表現得缺乏激情,使得當代人更趨向于贊同新教徒的觀點。

斐迪南發動戰爭的目的不為人知,他不得不向一群對手挑戰。有時候他處置這些對手就如同一個狙擊手射擊游樂場的塑料鴨子一樣容易。舍棄了阿爾薩斯(給了西班牙)和兩塊盧薩蒂亞地區(作為答謝賞給薩克森,因其共同參與了入侵波希米亞)后,斐迪南保證了哈布斯堡家族對剩余地域的統治權。并且自查理五世統治以來,斐迪南史無前例地重振了皇威。在魯道夫二世統治時期,除了組織軍隊參加土耳其戰爭,國家幾乎完全陷入混亂狀態。但是斐迪南的目標更宏大,他放眼歐洲,利用哈布斯堡家族的資源,消滅任何想要反抗其專制統治和天主教政策的人。他最初的敵人全都被擊敗了:一個丹麥新教徒試圖阻止他,最終落得悲慘下場。皇家主要的軍事領袖阿爾布雷希特·馮·瓦倫斯坦元帥(GeneralissimoAlbrechtvonWallenstein)組建了一支自羅馬帝國以來史無前例的規模龐大的軍隊。在耶穌會朋友們的疾呼吶喊下,建筑師和裝飾者們開始如火如荼地投入到對天主教建筑的修筑和重建中。斐迪南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他過于野心勃勃,這一點是致命的。1629年,他草率地頒布《歸還教產敕令》(EdictofRestitution),要求新教徒將手中大量的財產和領土轉交給天主教徒。1555年開始確立的宗教所有制這一不切實際的計劃,幾乎將所有人都疏遠了,只取悅了那些狂熱之徒或最懶散的人。自1555年以來,許多新教統治者從天主教徒手中奪取了領土,不來梅(Bremen)和馬格德堡等主要城市危在旦夕。

結語

斐迪南的盟友和中立派都對他的狂妄自大感到膽寒——而且清楚地意識到這只是斐迪南計劃的一部分而已:他堅定的信仰意味著1555年只是一個基點,斐迪南遲早要收回整個帝國的所有領土。為了回應急需幫助的新教徒,就在第二年,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Adolphus)率領他的瑞典軍隊來到德意志北部,從而改變了歐洲的歷史。

參考文獻:《神羅馬帝國史》

這些中世紀騎士是他們那個時代的超級英雄BYALBERTO RECHE

史詩故事、贊美詩和奇幻傳說圍繞著中世紀著名的騎士展開。他們在戰斗和比賽勝利中的勇氣激發了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和虛構的記述。

騎士是中世紀最具標志性的人物之一。他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歐羅馬帝國的覆滅。公元476年,羅馬末代皇帝羅穆盧斯·奧古斯都被一個日耳曼軍閥推翻。羅馬被摧毀后留下的真空部分被羅馬天主教會,以及教會與當地統治者之間的關系所填補。

教會支持上院,一方面是把國王和上院作為神所揀選的統治者,另一方面又憑借他們對失去神的認可的恐懼而控制他們。教皇和法蘭克國王之間的聯盟持續了500年。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做法在整個歐洲被復制,導致并支持了封建主義的興起,這是一種依靠騎士來支持王國和教會的制度,也是社會招募騎士的一種方式。

封建制度建立在統治者、貴族、農奴、農民和自由人之間復雜的權利和義務網絡的基礎上。在幾乎沒有商業的情況下,土地和它的產品是唯一的財富和權力的形式。每個封建領主支配著他的土地和人民。隨著時間的推移,封建制度建立在羅馬帝國之前強加的統一性的基礎上。

對于一個已經存在的騎士文化來說,騎士成為了尊貴的超級明星。他們是長期軍事技能和精神及社會方面訓練的產物。將騎士們凝聚成一個社會群體的是一套詳細的價值觀、行為和成就準則,包括禮貌、文雅、誠實、慷慨和勇敢。成為一名騎士當然意味著發展戰斗技能和武器的使用,但他們也需要狩獵、學習閱讀和玩游戲,如國際象棋。

圓桌騎士是英國亞瑟王傳奇中的英雄。在神話中的卡梅洛特王國(亞瑟王在早期戰爭后艱難贏得),騎士們致力于確保和平,他們代表了最純粹的騎士精神。這些貴族發誓遵循榮譽準則,為上帝、國王和國家服務。根據各種各樣的起源故事,圓桌是魔術師梅林為亞瑟的父親烏瑟·彭德拉根創造的,模仿了耶穌最后的晚餐上的桌子。

騎士理想可以分為三部分:貴族出身、基督教價值觀和軍事實力。關于騎士的文學,如傳奇的亞瑟王和他的宮廷,變得流行,并對歐洲小說的起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騎士文化在講故事方面的重要性一直持續到今天,它廣泛應用于奇幻小說、粉絲圈、游戲、動畫、電視節目和電影中。

要真正了解這一時期騎士身份的本質,一個方法就是去認識一些騎士,無論是像獅心王理查這樣的歷史人物,還是文學人物。事實上,歷史記載和文學創作之間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文學模式影響著真騎士的行為,而真騎士則為文學著述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天鵝騎士”

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騎士是布永的戈弗雷(約1060-1100年)。14世紀之后,他被列入了所謂的“九賢”之列:貫穿整個時代(有些是歷史的,有些是傳奇的)的九人被認為體現了騎士精神的理想。

(圣殿騎士團為上帝而戰,變得富有,然后失去了一切。)

戈弗雷是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二世和洛林伯爵艾達的兒子,他和他的兄弟們一起領導了1096年的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戈弗雷在指揮十字軍東征的形形色色的貴族中聲名鵲起,以至于當十字軍在1099年成功地從伊斯蘭統治下奪回耶路撒冷時,他們把新耶路撒冷王國的王位交給了戈弗雷。戈弗雷做了一個騎士式的手勢,拒絕了,并虔誠地主張,在基督曾戴過荊棘王冠的城市里,任何人都不應該戴金冠。相反,他同意被稱為“圣墓守護者”。

騎士精神的傳播導致了著名的歷史人物在中世紀傳統中被塑造成偉大的騎士。在西歐,這種流行的想法被納入了1312年雅克·德·隆圭翁的《孔雀的誓言》中的“九賢”正典。這些尊者體現了騎士的價值觀和美德。異教徒,猶太人和基督徒,他們代表了騎士史上三個不同的章節。第一個三人組是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希臘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和羅馬將軍尤利烏斯·凱撒。第二篇來自舊約:約書亞、大衛王和猶大·馬加比。最后的三人組是亞瑟王、查理曼大帝和新近加入的布永的戈弗雷。

戈弗雷是一位杰出的騎士,因此成為傳奇。關于他的圣地之旅和建立貴族血統的故事被美化。這些故事中最著名的是天鵝騎士的傳說;最初,這是一個匿名騎士的故事,他出現在一艘由天鵝拉著的小船上,拯救了一位遇險的少女。到12世紀末,流行的說法認為主角是布永王朝的人,大家聲稱神秘的天鵝騎士不是別人,正是戈弗雷的祖父。這是一個將事實和虛構交織在一起的故事,圍繞著基督教界最知名的騎士之一。這種文學喚起、對現實的美化和對騎士價值的贊美的混合,在中世紀的歐洲,特別是在英法世界發展了很長一段時間。

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19世紀的歌劇《羅亨格林》的靈感來自于天鵝騎士的神話,這一神話最早出現在12世紀晚期的文本《多洛帕托斯》中,一個匿名的騎士出現在一艘天鵝拉的船上,救了一位少女。幾年后,同樣的人物出現在一首歌頌英雄事跡的歌曲“Le chevalier au cygne”(天鵝騎士)中。這次他成了布永的戈弗雷的祖父。這首香頌詩是所謂十字軍循環的一部分,設定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期間和之后。在13世紀,德國作家沃爾弗拉姆·馮·埃森巴赫和康拉德·馮·維爾茨進一步發展了天鵝騎士的故事,他們的作品為瓦格納的歌劇奠定了基礎。

"比武大師"

威廉·馬歇爾(約1146- 1219)是法國和英國著名的騎士。他曾擔任四位英國國王的皇家顧問:亨利二世、理查一世(通常被稱為獅心王)、約翰和亨利三世。即使是法國宮廷的成員也不情愿地承認他是世界上最好的騎士。威廉明智地引導四位國王度過了無數的危機和危險,使他的名字成為他那個時代騎士美德的代名詞。

馬歇爾的生活細節被保存在一本由他的兒子委托的文學著作中,這本書用古法語詩句寫成,名為L 'histoire de Guillaume le Maréchal。這本書記錄從離開父親的家去訓練成為一名騎士(作為第二個兒子,這條路是預料之中的)到他生命的最后幾個小時,馬歇爾如流星般輝煌的職業生涯。雖然馬歇爾不是一個普通的騎士,但這個記錄確實提供了很多關于當時騎士一般生活的洞見。有一段描述馬歇爾在權勢顯赫的諾曼貴族紀堯姆·德·坦卡維爾的家里接受訓練,他是他母親的叔叔;1166年他被授予騎士稱號;以及他的第一次軍事行動。

很快,年輕的馬歇爾找到了一項活動,塑造了他的生活,并成為一種真正的激情:比賽。這些比賽遠比今天慶祝的民間選美更殘酷:更像戰斗而不是游戲。年輕的騎士們參加了比賽,有的單獨參加,有的組隊參加,希望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格斗能力,或許還能為自己贏得名聲和財富。

在11世紀后期,比賽正處于全盛時期,馬歇爾在比武中表現出色。據說在十多年的時間里,他在參加一個又一個比賽的過程中拿下并俘虜了500多名戰斗人員。被打敗的騎士必須支付贖金。連同從奪取馬具和馬鞍中獲得的戰利品,馬歇爾可以享受一種高度重視的騎士行為:慷慨。慷慨地分配他贏得的獎金,使他形成了寶貴的忠誠。

除了在比武場上表現出色外,馬歇爾還是英國亨利二世之子、王位繼承人亨利王子的軍師和知己。年輕的王子在戴上王冠之前就去世了,威廉履行了他曾許下的承諾,去圣地旅行,在那里他和圣殿騎士一起戰斗了兩年。當他回來時,國王向他伸出了彭布羅克伯爵夫人伊莎貝爾·德·克萊爾的手,她是王國最富有的女繼承人之一。聯盟將馬歇爾提升為貴族的最高級別。他作為游俠騎士的日子結束了。

“文學騎士”

一些騎士因為英雄事跡的詩歌而不朽,而另一些騎士則是自己創作詩歌。豐富的文學傳統和插圖圍繞著騎士的生活方式發展。最著名的例子可能是列支敦士登的烏爾里希·馮·列支敦士登,一個來自施蒂里亞(今天在奧地利)的騎士,他不僅因為他的軍事功績而聞名,也因為他的角色,游吟詩人。

1223年,奧地利公爵利奧波德六世封他為爵士,利奧波德六世是他那個時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和贊助人之一。利奧波德在他的宮廷中提倡騎士精神,并很快從施蒂里亞貴族中選擇了烏爾里希。烏爾里希被授予了總管和元帥的重要職位,但正是因為他的作品,他才被人們記住。

烏爾里希的兩幅作品幸存了下來。在《弗勞恩巴克》或《女士之書》中,他哀嘆,追求女士,他認為是騎士精神的基石,正在衰落。另一本《侍女》,是一本詩集(顯然是自傳體的),烏爾里希在其中反映了宮廷愛情和騎士追求的傳統。

通過兩次為紀念他的夫人而進行的冒險經歷,勾勒出了這些沉思。首先,騎士喬裝成女神維納斯,從威尼斯到維也納參加比武比賽。在旅途中,他遇到并擊敗了數百名騎士。在第二次冒險中,他偽裝成亞瑟王,出發的目的是測試自己與每一個穿過他的道路的騎士,為他的夫人帶來榮譽。

烏爾里希·馮·列支敦士登的微型畫像是《馬尼西抄本》中137幅這樣的插圖之一。該抄本匯集了約140名游吟詩人的中古德語的民謠和詩歌,并于14世紀早期編撰。照片中的烏爾里希穿著一套鎖子甲,騎著一匹大馬飛奔。他右手拿著一柄鈍了的長矛,左手拿著一面盾牌。《馬尼西抄本》中的詩歌和插圖為我們了解當時的騎士生活提供了一些最好的資料。

“最后的騎士”?

在14世紀后期,騎馬英雄的騎士理想與士兵步行作戰的軍事現實越來越不一致。由于這種軍事戰略的變化,馬背上的騎兵失去了200年來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到了15世紀,它已經變成了一種宮廷表演。隨著騎士們從戰場轉移到比武大會,戰斗的禮儀形式變得越來越復雜。在這一過渡時期,出現了一些令人難忘的人物,包括讓·勒·邁因格雷二世(1366-1421),也被稱為布西卡。

讓從他父親那里繼承了綽號“魚籃”,這與狡猾和貪婪有關,或者更委婉地說,與謹慎和力量有關。像他的父親一樣,他也繼承了法國元帥的職位,一個權力很大的職位。

孩提時,他是一名宮廷侍從,12歲時就參加了第一次軍事遠征。為了增強力量,他留下了自己艱苦的訓練時間表。布西卡跑了很遠的距離,完美地從地上跳到馬鞍上,還學會了只用手臂爬梯子。16歲時,他被封為爵士,并參加了弗蘭德斯的羅斯福戰役,法國在這場戰役中取得了重大勝利。二十年來,他都是歐洲戰場上的英雄。

戰斗仍在繼續。1384年,布西卡與條頓騎士團并肩作戰,在波羅的海討伐立陶宛人。然后他去了西班牙,在那里他為卡斯提爾的約翰一世抗擊英國入侵者岡特的約翰。在巴爾干半島,他支持拜占庭皇帝對抗土耳其人。在現在的黎巴嫩,他襲擊并洗劫了包括的黎波里、西頓和貝魯特在內的城市。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軍事成功,布西卡的事業開始騰飛,1391年,他被任命為法國元帥,就像他的父親在他之前一樣。他還曾短暫地擔任過熱那亞總督。

在14世紀末和15世紀初,布西卡參與建立騎士秩序。他與其他12名騎士一起創立了綠盾白夫人,保護那些在戰斗中、十字軍東征中或已經死亡的騎士的女性親屬。這一命令引起了法庭作家克里斯蒂娜·德·皮桑的贊揚,她對婦女權利直言不諱。

騎士的危險生活往往伴隨著痛苦,布西卡確實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失敗。首先,他是1396年在尼科波利斯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擊敗的基督教騎士之一。他的第二次也是決定性的失敗發生在1415年的阿金庫爾戰役。英國人抓住了布西卡,把他帶到英國,他于1421年死在了英國。

英國長弓和訓練有素的弓箭手合力在阿金庫爾取得了勝利,他們采用了騎兵偷襲的戰術和未被授予騎士資格的大批步兵的防御戰術。長弓和新戰術導致了遠距離殺傷敵人。黑火藥火器——長管火繩槍、滑膛槍和手槍——在15世紀晚期出現,進一步改變了戰斗。騎士們與敵人面對面作戰已經很長時間了,他們認為這樣做是一種榮譽的標志,但這些變化使他們的盔甲和戰斗方法似乎過時了。

系統性的變化也加速了騎士的衰落。君主變得越來越強大,能夠發展出更現代的制度來收稅、建立法庭和資助常備軍。教會和國家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因為他們都在西歐爭奪權力和影響力。

封建主義創造的騎士世界,其明確的貴族價值觀,根深蒂固的社會和宗教秩序,以及彬彬有禮的行為準則,都被這些發展從根本上動搖了。新的世界秩序以強大的君主政體及其管理者為中心,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們的支持體系、生計、信仰,以及創造了他們的社會。騎士時代結束了,但這些中世紀男子的生活和傳說將持續幾個世紀。

元朝中國歷史上科技和文化并行最爆發的時代

如果有人問,中國歷史上科技和文化并行最爆發的時代是何時,毫無疑問就是蒙元時代;思想的爆發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而后百家爭鳴,其傳承和影響到今天為止,歷史上沒有其他朝代或者時期可以與之匹敵;科技的發展無疑就是宋元之際,如果論及文化,不破不立,蒙元的貢獻也不在少數。這是一個頗為奇特的現象。

1:農學上,王禎,山東東平人。曾任安徽旌德縣縣令、江西永豐縣縣令。他在為官期間,生活儉樸,捐俸給地方上興辦學校、修建橋梁、道路、施舍醫藥,確實給兩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時人頗有好評,稱贊他"惠民有為"。編寫了編著的《農書》有37卷,是中國古代一部對農業生產進行全面系統論述的著作。《農書》全書約有十三余萬字與300多幅圖畫,全文分為《農桑通訣》、《百谷譜》、《農器圖譜》三大部分。《農桑通訣》包括對農、林、牧、副、漁及水利等各個方面的綜合性論述,提出“順天之時、因地之宜、存乎其人”的農耕思想。《百谷譜》對各種農作物的品種、特性、栽培、種植、收獲、貯藏和利用等知識加以介紹,將農作物分為谷、蔬、果、雜等六大類,為中國農作物分類學奠基;而對于植物性狀的描述,也是此前書籍不曾有過的。《農器圖譜》則是《農書》的重點部分,該部分就田制、倉廩、舟車、灌溉、蠶桑、織纖、麻芒等分為20門類,詳細介紹了257種農業機械,而且配繪圖譜306幅并加以文字說明,其價值超過以往所有農業機械書籍。在活字印刷術方面,王禎設計出木活字及轉輪排字架,并于1298年用木活字排印《旌德縣志》;其《造活字印書法》(附于《農書》書末)是最早的系統的介紹活字排版印刷術的文獻。

2:數學代表人物朱世杰,被譽為中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中國數學史上四大家之一,元代數學家、教育家,畢生從事數學教育。主要著作是《算學啟蒙》與《四元玉鑒》。《算學啟蒙》是一部通俗數學名著,曾流傳海外,影響了朝鮮、日本數學的發展。《四元玉鑒》則是中國宋元數學高峰的又一個標志,其中最杰出的數學創作有“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垛積法”(高階等差數列求和)與“招差術”(高次內插法)。舉個例子就知道當時其研究成果了,《算學啟蒙》全書共3卷,分為20門,收入了259個數學問題。全書之首,朱世杰給出了18條常用的數學歌訣和各種常用的數學常數,其中包括:乘法九九歌訣、除法九歸歌訣(與后來的珠算歸除口訣完全相同)、斤兩化零歌訣,以及籌算記數法則、大小數進位法、度量衡換算、圓周率、正負數加、減、乘法法則、開方法則等。正文則包括了乘除法運算及其捷算法、增乘開方法、天元術、線性方程組解法、高階等差級數求和等,全書由淺入深,幾乎包括了當時數學學科各方面的內容,形成了一個較完整的體系,可以說是一部很好的數學教科書。而四元方程,已經是比西方先進了四百年的課題。可以說,后世的珠算也是其簡化而來,是數學和商業完美的結合。

元王朝天文官王恂與郭守敬等進行了諸多天文觀測和地理測量之后完成編制《授時歷》。《授時歷》以365.2425天為一年,與地球繞太陽一周的實際時間只有26秒的差距。制訂《授時歷》時,列出了三次內插公式(招差法),還使用“垛壘、招差、勾股、弧矢之法”進行縝密計算,其中將穆斯林發明的弧三角法應用于割圓術獲得“弧矢割圓術”(即球面直角三角形解法)。這是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天文歷,比歐洲早了300多年。

3:醫學的發展,金元四大家在此期間做了很大的貢獻,儒醫懸壺濟世,醫藥學在傳統上出現了兼取并收,互通有無的局面,一方面吸收了外來的醫藥文化,一方面將中國傳統的復雜的醫學形而上學轉換為可行的方劑之學。包括現存的主要方劑:《宣明論方》,金朝金元四大家 之一,劉完素著,善用寒涼藥。《儒門事親》,金朝金元四大家 之一,張從正著,主張攻下法。《脾胃論》,金元,金元四大家 之一,李東垣著,擅長補脾胃。《丹溪心法》,元代 金元四大家之一,朱震亨著,力倡滋陰。

4:文化上,中國文化的短板-戲劇在元朝得以補足,元雜劇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是中國戲劇的前驅,都在元朝沒有啥正牌官職,一腔才情,付與市井,這才有了中國文學史上元曲的輝煌;(至今我還記得當初軍訓時,老友改編的元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夕陽西下,軍訓人在想媽)書畫上,以趙孟頫為鼻祖,而后的元四大家(吳鎮,王蒙,黃公望,倪瓚)是中國繪畫藝術的有序傳承,四人均是江浙一帶人,都擅長水墨山水并兼工竹石,為典型的文人畫風格,他們生活在元末社會動亂之際。雖然每個人社會地位及境況不盡相同,但他們不得意的遭遇是相似的,在藝術上都受到趙孟頫的影響,通過他們的探索和努力,使中國山水畫的筆墨技巧達到了一個高峰。

綜合看來,蒙元時代的中國的科學技術,文化的發展,分析和啟示:

蒙古人打通了東西方的交通,讓東西方的文明得以交流,不可否認,這一時期,中國從阿拉伯世界吸取了諸多的文化成果,并把自身的很多成果也交流出去了;今天看來,社會最聰明一類人,在資本主義社會不去考公務員是有道理和歷史傳承的,否則會耽誤人類的進步的;

歐洲如何走出了中世紀

On 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beginn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3rd century CE, the Roman Empire faced increasing Germanic tribe infiltration and internal political chaos. Romans set up generals as emperors, who were quickly deposed by rival claimants. This pattern continued until Diocletian (r. 284-305) rose to power in 285. He and Constantine (324-337) administratively reorganized the empire, engineering an absolute monarchy. Constantine the Great patronized Christianity, particularly in his new city Constantinople, founded on the ancient site of Byzantium. Christianity became the Roman state religion under Theodosius (r. 379-95). Germanic tribal invasions also proceeded, as did battles with the Sassanids in the East. From 375, Gothic invasions, spurred by Hun marauding, began en masse. Entanglement with imperial armies resulted in increased migration into Roman heartlands as far as Iberia. The Empire underwent a certain Germanization. After the death of Theodosius, the Eastern Empire followed its own course, evolving into Hellenized Byzantium by the seventh century. Repeated sackings of Latin Rome (410, 455), contraction of food supplies, and deposition of the last Western emperor by the Odovacar (476), ended any hope of recoveringPax-Romana in the Mediterranean basin. Gaul was controlled by a shifting patchwork of tribes.

從公元3世紀中葉開始,羅馬帝國面臨著日耳曼部落對其日益加劇的滲透,同時經歷著混亂的內部政治格局。羅馬人把將軍們當作皇帝,但將軍們很快被敵對方推翻。這形式一直持續到285年戴克里先(284-305)上臺。他和君士坦丁(324-337)在政治上重組了帝國,推行君主專制。君士坦丁一世支持基督教,尤其是在依托拜占庭歷史遺跡上建立的新城市—君士坦丁堡—內大力支持基督教的發展。在狄奧多西一世(379-95)統治期間,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在此期間,日耳曼部落對羅馬的入侵仍在繼續,與東部的薩珊人的戰斗也未停止。從375年開始,在匈奴掠奪影響下,哥特人也大規模入侵。與帝國軍隊的紛爭,導致越來越多人遷移到羅馬中心區域遠至伊比利亞。帝國經歷了某種德國化。狄奧多西一世死后,東羅馬帝國按照自己的軌跡,在七世紀演變為希臘化的拜占庭帝國。西羅馬則經歷了拉丁羅馬(410,455)對其的反復洗劫、國內食品供應日益緊張以及奧多亞克廢黜了其最后一個皇帝,從此在地中海盆地恢復“羅馬和平(Roman Peace)” 再無希望。高盧地區則被不斷更替的部落所控制。

Heroic attempts of the Eastern Emperor Justinian (r. 527-565) to retake once-Roman Italy, North Africa, and parts of Gaul, were only temporarily successful, as western apathy, the tax burden the campaigns imposed, and Lombard invasions into Italy prevented any lasting gains beyond southern Italy. By 600 CE, Byzantium consisted of a sliver of North Africa, Nilotic Egypt, a few Mediterranean Islands, the southern Balkans and Thrace, as well as Anatolia and the Levant littoral. The Avar Khanate was well-established beyond the Danube, Franks occupied Germany and France, just as the Visigoths controlled all of Spain but the southern sliver, and the Angles and Saxons had moved into southern Denmark and western Britain.

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奪回曾經羅馬意大利、北非和高盧部分地區的英雄行為只取得了暫時性的成功,又因西部的漠不關心、戰役帶來的承重稅收負擔以及倫巴第對意大利的入侵,這些均使得他失去了越過意大利南部并占領其他領土的最后機會。至公元600年,拜占庭帝國的領土涵蓋了北非的一小片、埃及尼羅河區域、幾個地中海群島、巴爾干南部、色雷斯(巴爾干半島的一地區)、安納托利亞和萊萬特沿岸地區。與此同時,阿瓦爾汗國在多瑙河彼岸建立,弗蘭克斯占領了德國和法國,西哥特人控制了除南部區域外整個西班牙,安格爾人和撒克遜人遷入了丹麥南部和英國西部。

The next two centuries (600-800) were instrumental for the creation of medieval civilization. Politically, Byzantium faced the explosion of the Avars as far as Thrace. Additionally, renewed Sassanid Persian offensives deprived Byzantium of the state of Eastern Anatolia as well as the Levant, the birthplace of Christianity. Heraclius (r. 610-641) ultimately defeated the Sassanids and restored the status quo, yet the exhaustion caused by the wars, the precariousness of reestablished Byzantine control in the Near East, as well as continuing theological controversies allowed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arrival of Islam in the 630s to eject the Byzantines from all of the Middle East, excluding Anatolia. Wedged between Avar domination in the Balkan and Adriatic regions and Arab occupation of long-time Roman lands, 'Fortress Byzantium' began to take form as the Orthodox Christian standard bearer in opposition to Islam, with only nominal, formal concern for the West.

接下來的兩個世紀(600-800)對中世紀文明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政治上,拜占庭帝國面臨著阿瓦爾人遠及色雷斯人的擴張。此外,新的薩珊波斯王朝瘋狂進攻,掠奪了拜占庭帝國東安納托利亞區域以及基督教的發源地萊萬特。盡管赫拉丘斯(610-641)最終擊敗了薩珊人,恢復了現狀,然而戰爭使得整個帝國疲憊不堪、近東重新建立的拜占庭統治也岌岌可危、神學爭論持續不斷,這些問題致使7世紀30年代,在伊斯蘭的政治和軍事攻占拜占庭帝國之時,拜占庭人被驅逐出除安納托利亞地區外的整個中東。在巴爾干和亞得里亞海地區的阿瓦爾統治區域和阿拉伯人長期占領的羅馬領土之間,”拜占庭要塞”開始形成,成為反對伊斯蘭教的東正教前沿區域,但并未受到西方實質性的威脅。

In the West, while Lombards and other various tribes held Italy in uneasy alliances, the three-way split of France between the Burgundians, Visigoths and Franks had been decided in favor of the latter, in the form of the Merovingian dynasty of Clovis and his sons (482-560s). Continual partitioning under descendants, dynastic infighting, and the sheer limits of seventh-century coercive force, contributed to disintegration of central control, whereby provincial counts took localized power for themselves, and Palace deputies usurped much of the power of the consistently young-dying Merovingian kings. One mayor, Pepin II, subdued his counterparts in other Merovingian lands and united the realms. His son Charles Martel, in addition to defeating the Muslims at Tours (732), extended family control further to the East. His son Pepin III dethroned the last Merovingian with church support, then was invited into Italy to curtail Lombard harassment of the Papacy. Given the title 'Protector of the Romans' by Pope Stephen II (752), the emerging dynasty cultivated ties with the Church, utilizing its spiritual authority, empowering its parish priests, and facilitating the institution of tenth-century papal states. Pepin's son Carlos Magnus (Charlemagne, r. 768-814) inaugurated the Carolingian dynasty. Based on a territorial core of modern France, his forces conquered and Catholicized the Saxons of Northern Germany, as well as the Bavarians, and increased Frankish/Catholic influence in Bohemia, Poland, and the Slavic/Czech Adriatic regions. Repeatedly on the Pope's request, his forces went south, finally subduing the Lombards and establishing political control there. Though coronated Holy Roman Emperor by the Pope in 800, Charlemagne's descendants fell to infighting, even after three kingdoms were established in the Carolingian domains in 843.

在歐洲西部,雖然倫巴第人和其他各個部落將意大利置于不穩定的聯盟中,但在勃根第人、西哥特人和弗蘭克人形成的三方分裂下的法國已經決定支持后者,最明顯的體現是克洛維斯的梅羅溫王朝和他的兒子們(482-560s)。后代的持續分裂、王朝的內斗及七世紀強權的絕對限制,導致了中央集權的瓦解;借此機會,伯爵們為自己奪取了地方權利,宮殿副手們篡奪了垂死的年輕梅羅溫國王的大部分權力。一位市長,佩皮恩二世,征服了其他在梅羅溫吉亞的對手,統一了這些領土。他的兒子查爾斯·馬特爾,除了在圖爾(732)擊敗穆斯林,還把王朝的控制權進一步擴展到了東方。他的兒子佩皮恩三世在教會的支持下推翻了最后一個梅羅溫人,然后受邀到意大利,來幫助減輕倫巴第人對教皇的控制。鑒于教皇斯蒂芬二世(752年)的頭銜是“羅馬人的保護者”,這個新興的王朝利用教會的精神權威,賦予教區祭司權力,并促進了十世紀教皇國家的建立,從而與教會建立聯系。佩皮恩的兒子卡洛斯·馬格努斯(查理曼,768-814)建立了卡羅林吉亞王朝。以現代法國核心區域為中心,他的部隊征服并天主教化了北德的撒克遜人以及巴伐利亞人,增加了波蘭波希米亞和斯拉夫及捷克亞得里亞海地區的法蘭克的天主教影響力。在教皇的多次要求下,他的部隊南下,最終征服了倫巴第人,在那里進行政治控制。雖然在800年被教皇加冕為神圣羅馬皇帝,并在843年在卡羅林吉亞領地建立了三個王國之后,查理曼的后裔卻陷入內斗。

戴克里先,原名為狄奧克萊斯(Diocles),羅馬帝國皇帝,于284年11月20日至305年5月1日在位。其結束了羅馬帝國的第三世紀危機(235年-284年),建立了四帝共治制,使其成為羅馬帝國后期的主要政體。其改革使羅馬帝國對各境內地區的統治得以存續,最起碼在東部地區持續了數個世紀。

君士坦丁一世,是羅馬帝國皇帝,史稱君士坦丁大帝。公元275年左右,2月27日生于上麥西亞行省的內索斯(今南斯拉夫的尼什),306年其父(西羅馬帝國皇帝)死后,被軍隊擁立為皇帝。323年與東部皇帝決裂,并于324年統一帝國,成為羅馬帝國的唯一統治者,337年5月22日卒于尼科美底亞,在位期間從306年至337年。在313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在臨終前受洗為基督教徒。

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滅亡,但東羅馬帝國卻綿延千年。東羅馬帝國在中國古籍被稱為拂菻。等東羅馬帝國滅亡后,因為歐洲還有一個神圣羅馬帝國,為區別兩個羅馬帝國。德國學者就改稱東羅馬帝國為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就是君士坦丁堡的希臘古稱。

狄奧多西一世(約346年-395年1月17日)又譯為狄奧西亞一世或杜多思一世,亦作狄奧多西大帝,是羅馬帝國皇帝(379年~395年1月17日),392年統治整個羅馬帝國。他是羅馬帝國狄奧多西王朝第一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統治統一的羅馬帝國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本名弗拉維烏斯·狄奧多西,出生于現今西班牙塞哥維亞的基督教信徒家庭并隨父狄奧多西從軍。

奧多亞克,又譯作奧多亞塞(Odoacer或Odovacar)(435年-493年)是意大利的第一個日耳曼蠻族國王(476年~493年在位)。早年參加羅馬軍隊。475年他率眾反叛篡奪者歐瑞斯特斯。476年被軍隊擁為王。476年,羅馬雇傭兵領袖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西羅馬最后一個皇帝羅慕路斯 ,這一年傳統上被認為是西羅馬帝國滅亡的標志。

中世紀

在很多人的觀念中,歐洲中世紀一直是混亂,野蠻甚至戰爭和流血的代表性時代,造成這種結果主要由兩方面原因:

①和世界上大部分混亂時代類似,中世紀的歐洲充滿著戰爭,各種勢力趁機輪番登場,中世紀的歐洲國家不僅要時刻提防異教徒穆斯林卷土重來被教做人,還要防御海盜,鄰國對自己的土地也一直都垂涎三尺,因此混亂成了常態。

②另一個原因是這種狀態持續了近千年的時間,混亂的時代在每片大陸都存在過,但是從文明墮入混亂并在這種狀態下持續如此長的時間并不多見,中國從有記錄的朝代開始,就沒出現過如此長的混亂時期。

總的來說,它本來就很亂,持續的時間還長,所以無法讓人對它產生好的印象。

為什么要探究歐洲從中世紀走出的原因

但是歐洲最終從中世紀的混亂中走了出來,并以文藝復興為起點開始引領人類文明。可能有人覺得從落后走向文明是歷史必然趨勢,沒什么可研究的。中國的封建歷史長達兩千年,但是中國的生產力基本沒什么提高,思想甚至還出現了倒退,如果沒有清末外敵打開了國門,中國很可能會進入新的封建循環。這讓歐洲如何讓從混亂走向現文明成為了很有意思的問題。

答案

能擔當起這么大的任務,其本身的力量必然不可小覷,在中世紀的歐洲擁有這種能量的也只有教會。需要說明的是,并不是說教會很偉大,是文明的引領者,知道人類前進的方向,事實上并不是這樣。教皇和教會與國王,普通百姓并沒有區別,有很多虔誠謙卑的僧侶,但大部分情況下他們世俗,重視享樂。教皇自視為上帝在地球的代理人,是全人類的牧羊人,更是經常狂妄自大。壟斷《圣經》的解釋權,以便為自己做的事情開脫;殘害科學家和異教徒;以宗教的名義發動戰爭。教會和教皇從主觀上是不希望社會發展民眾開化的,因為這對他們愚弄民眾不利。那教會又是如何讓歐洲走出了中世紀呢,這需要從教會的起源說起。

羅馬帝國的遺產

基督教興盛于西羅馬帝國的后期,西羅馬帝國于公元475年滅亡,而基督教得到西羅馬帝國的重視是從公元4世紀下半葉才開始,混亂的時代民眾更渴望得到方向。基督教作為排他的宗教,為當時處在混亂時期的民眾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因此能夠發展壯大。

教皇與皇帝的爭斗

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后,教皇很自然的認為自己不僅僅是上帝在地球的代理人,主管人的精神,還自認為作為羅馬帝國的繼承者也有權利主管民眾的世俗生活,這也是教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歐洲各個國家的國王爭奪統治權的出發點。這種對權利的爭奪在每個歐洲國家都在不停的上演,形式也多種多樣,最有名的是公元11世紀中期,新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和德國皇帝亨利四世之間的斗爭。

簡要說一下這段故事:教皇頒布新的法令賦予自己可以廢黜皇帝以及否決任何一位大公的權利,亨利四世不愿屈從并廢黜了教皇,教皇的回應是將亨利四世逐出了教會。在中世紀被驅逐出教會是非常嚴重的后果,亨利四世向教皇請罪,寒冷的冬天在教皇的帳外站了三天才得到教皇的寬恕。但是亨利四世回去之后組織軍隊逼教皇退位并將其流放,格列高利死在了流放地,但是教皇和皇帝之間的斗爭并沒有因此結束。

這種斗爭和制衡在中世紀的歐洲是普遍存在的,即便中世紀之后都沒有停止。比如在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里,法國國王需要錢的時候必須想盡辦法從紅衣主教黎塞留手里才能摳出一點。這種斗爭也是教會在整個中世紀對歐洲文明起到推動作用的形式。

爭斗產生的結果

教皇與國王之間的斗爭不斷,帶來了戰爭和混亂的同時也為普通民眾提供了難得的在兩強夾縫中生存的狹小自由空間,借助這種靈活空間,歐洲的中產階級開始伴隨著城市的興起而產生并逐漸發展壯大。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中產階級依靠自己掌握的財力一點點從貴族和教會的手中奪取權利,這些權利往往一開始只是開了一些不起眼的特例,比如允許他們在貴族的領地的湖里釣魚,但特例逐漸變得越來越頻繁,利用自己的財產,他們爭取到的權利也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也正是因為這一進程極為緩慢,難以察覺,在國王和教皇意識到中產階級成為一股不可忽略的力量的時候為時已晚,他們爭取到的權利和擁有的資產已足以保證自己的安全,對權利的守護意識也已經根深蒂固再難撼動,并且已經懂得團結起來,這一過程已經不可逆。

“日行萬步”的人,最終都怎樣了?

“宜家效應”如何悄悄影響你的消費方式

拿破侖統治下的歐洲(1799-1815)

輝煌的歷史 · 文藝復興(1330年 - 1550年)

日本便利店有多便利?

三位奧運冠軍告訴你為什么,挫折是最好的教育

超1億人下載,霸榜121個國家!換臉應用FaceApp火爆全球

幸福就是, 唯美食與愛不能被辜負

【品讀大師】查爾斯·狄更斯

挑戰無塑料生活,不到一個月差點崩

■ 雅思提分月計劃課程(在線小班)

■ 雅思寫作批改服務(48小時內回復)

作者:雅思小倫哥來源:博珂英華(微信公眾號)

博珂英華:專注財經以及英語的知識分享、教材編寫和提升課程

?

歷史上的大帝國第10篇:延續一千年,成為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拜占庭帝國極盛時疆域

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Empire,395-1453年),即東羅馬帝國,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東羅馬帝國起初其疆域包括巴爾干半島、小亞細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及外高加索的一部分。到了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時,又將北非以西、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東南并入版圖。鼎盛時期國土面積356萬平方公里(555年),人口3400萬(395年),7世紀國力達到頂峰。

拜占庭帝國共歷經12個朝代,93位皇帝。1204年,帝國的首都新羅馬(君士坦丁堡)曾被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直到1261年收復。1453年5月29日,奧斯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率軍攻入君士坦丁堡(今為伊斯坦布爾),東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拜占庭名稱】

9-11世紀的拜占庭帝國

拜占庭帝國的正式名稱是?ωμαν?α(Rōmanía,羅馬),或者Βασιλε?α τ?ν ?ωμα?ων(Basileía Rōmaíōn,羅馬帝國)。這是拉丁語Imperium Romanorum(羅馬帝國)的希臘語翻譯,也是拜占庭帝國的自稱。為了與同樣自稱為羅馬帝國的神圣羅馬帝國區分開,在1453年帝國滅亡前,西歐人將其稱為“東羅馬帝國”(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

在從330年到1453年這11個世紀的時間里,“拜占庭帝國”從來沒有成為過這個國家的正式或非正式名稱,其臣民也從來不曾將自己稱為“拜占庭人”,或將首都新羅馬稱為“拜占庭”。一直到17世紀,“東羅馬帝國”都是西方歷史學家對這個帝國的正式稱呼。1557年,德意志歷史學家赫羅尼姆斯·沃爾夫在其整理編纂的《歷代拜占庭歷史學家手稿》中,為了區分羅馬時代以前的古典希臘文獻與中世紀東羅馬帝國的希臘文獻,引入了“拜占庭帝國”這個叫法。這個稱呼來源于其首都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的前身——古希臘的殖民地拜占庭城。

17世紀之后,經過孟德斯鳩等人的使用,這個稱呼逐漸被西歐歷史學家廣泛應用,來區分(實際上相當不同的)古代羅馬帝國東半部與中世紀的、希臘化的東羅馬帝國。

中國中古史籍中稱為“拂菻”。古代亦稱大秦或海西國。《元史》卷一三四愛薛傳有“弗林”、“拂林”,戴良的《九靈山房集》卷九有“拂林”,據考證,此“拂林”當是Farang一詞的音譯,乃阿拉伯、波斯人對歐洲的稱謂,亦即《明史》之佛郎機,非北魏、隋唐時期的拂菻。

【羅馬帝國的分裂】

羅馬帝國的分裂

3世紀后期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引入了四頭制的制度來更有效地管理龐大的羅馬帝國。他將整個帝國分為兩部分,在意大利和希臘各設立一個皇帝(稱奧古斯都),輔佐他們的各設一個副皇帝(稱凱撒)。這個分裂一直維持到4世紀。

君士坦丁大帝于324年重新將自己立為整個帝國的唯一皇帝。君士坦丁決定建立一個新的首都,他選擇了拜占庭(今伊斯坦布爾)。330年這個首都建成了,君士坦丁稱之為新羅馬(Nova Roma),但一般人稱之為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意為君士坦丁之城)。君士坦丁也是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雖然在君士坦丁的統治時期這個帝國還不是拜占庭帝國,但基督教是拜占庭帝國的一個特性,是它與相信多神教的羅馬帝國的分界線。

另一個分界線是378年的哈德良堡戰役(又譯阿德里安堡戰役)。這場敗仗,以及皇帝瓦倫斯之死可以被看成是古代帝國和中世紀帝國分家的時間。瓦倫斯的繼承人狄奧多西烏斯一世將整個帝國再次分開。395年他將這兩部分分別交給他的兩個兒子阿爾卡狄烏斯和霍諾里烏斯。阿爾卡狄烏斯成為東部的統治者,霍諾里烏斯成為西部的統治者,他的首都是米蘭。從這個時候開始東部的這個帝國一般被稱為東羅馬帝國。

【最后一位偉大的羅馬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和妻子西奧多拉

查士丁尼一世早年輔佐叔父查士丁一世登基并執政,后作為其養子繼位。在內政方面,他通過任命特里波尼安等人編纂法典(528-534)和發布新敕令(534-565),形成了歐洲第一部系統完備的法典《國法大全》;鎮壓尼卡起義(532),改革行政,加強中央集權; 發展對外商貿,引進絲織業;干預宗教事務,迫害阿里烏斯派等異端;興建圣索菲亞大教堂。對外,在東部與薩珊波斯作戰,在西部以名將貝利撒留等大舉擴張,先后征服北非汪達爾王國(533-534)、意大利東哥特王國(535-554),國力達到了鼎盛態勢。晚年潛心神學,死后不久帝國在西方的領土便相繼喪失。

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策被學者瓦西列夫(Alexander Vasiliev)概括為“一個帝國、一個教會和一部法典”, 其統治期一般被看作是東羅馬帝國由古典時期希臘化的的重要過渡期,其本人也被稱為“最后一位偉大的羅馬皇帝”。

【拜占庭的黃金時代】

馬其頓王朝時的拜占廷帝國疆域變遷

馬其頓王朝的開國皇帝巴西爾一世堪稱第二個查士丁尼,在他和其他馬其頓王朝皇帝的統治下,拜占庭帝國在9、10和11世紀初達到了它的頂峰。在這段被稱為“黃金時期”的幾個世紀里,拜占庭帝國抵抗了羅馬教廷撤銷佛迪奧斯為教主的要求,獲得亞得里亞海的制海權,占領了意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亞的大部分。

1014年巴西爾二世(保加利亞屠夫)打敗了保加利亞人,并于1018年徹底滅亡了第一保加利亞王國。同時拜占庭帝國還獲得了一個新的同盟者(有時也是敵人)——以基輔為首都建立王國的羅斯人接受了東正教信仰,并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雇傭軍。

但如其前身的羅馬帝國,拜占庭很快又陷入困境。主要原因是當時許多占有土地的貴族打亂了軍區的制度。假如拜占庭帝國只需要對付它的舊敵神圣羅馬帝國和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話它可能還可以支持下去,但新的敵人根本不怕它的名譽:諾曼人征服了意大利,而突厥人進入了小亞細亞——拜占庭帝國的主要兵源地。

1071年在曼齊克特之戰中,皇帝羅曼努斯四世被塞爾柱突厥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擊敗,拜占庭失去了亞美尼亞及安納托利亞的部分地區,并在接下來的20年中,逐漸失去了整個小亞細亞半島。

【基督教的分裂】

基督教的分裂

1054年,東正教與天主教徹底決裂。事情起因于教皇利奧九世執意任命一名西西里出生的主教執掌東方教會。此舉招致整個東部教會不滿。普世牧首米哈伊爾·塞魯拉利烏斯大怒,下令關閉國內所有西方教堂,驅逐其神職人員。

教皇此時又派遣紅衣主教亨伯特作為特使與東部教會進行會晤,然而此次談判最終宣告破裂,亨伯特于1054年7月在圣索菲亞大教堂下達了由教皇簽署的開除教籍令。不久,普世牧首召集宗教會議,宣布開除羅馬代表們的教籍。長期對立的東西方教會徹底分裂,再未彌合,對此后的歷史造成了深遠影響。

【拜占庭帝國的末日】

拜占庭帝國的最后幾個世紀以篡權者阿萊克修斯一世開始,他引入西歐封建分封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軍隊,對突厥進行了有力的抵抗,并收復了一些東部領土。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這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起源。十字軍收復了尼西亞,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雖然阿萊克修斯的孫子曼紐爾一世是十字軍的朋友,但雙方都不能忘記他們互相革除了對方的教籍,拜占庭對源源不斷經過其領土的羅馬天主教十字軍的意圖很持懷疑。

11世紀和12世紀來自神圣羅馬帝國的德意志人和來自西西里島和意大利的諾曼人不斷攻擊帝國,并對帝國的省份進行掠奪。亞歷克修斯給予貿易專權的意大利城市國家尤其成為反西情緒的對象。他們成為“法蘭克人”和“拉丁人”的代表。威尼斯人尤其受反感——盡管威尼斯的船只是帝國艦隊的骨干。與此同時,突厥依然是一個威脅,1176年他們擊敗了曼紐爾。

十字架東征

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中,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企圖征服拜占庭帝國,但給帝國帶來最大摧殘的卻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這次東征的目的是占領埃及,但威尼斯人獲得了領導權。在他們的慫恿下十字軍1204年攻克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他們建立了一個短期的封建王國(拉丁帝國)。

被徹底削弱的拜占庭帝國四分五裂:尼西亞帝國、伊庇魯斯和特拉比松同立。前者由帕里奧洛加斯王朝統治。

1261年他們收復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戰敗了伊庇魯斯,恢復了帝國。但他們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在歐洲,而把他們在亞洲的敵人忘了。這時他們幸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穆斯林內部分裂。當奧斯曼帝國建立后除一些港口城市外拜占庭帝國幾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奧斯曼帝國占領了。拜占庭向西方求救,西方提出的條件是兩個教會必須統一。拜占庭雖然頒布法律統一教會,但拜占庭的居民并不接受羅馬天主教。一些西方的雇傭軍來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數人對此無動于衷,但是教皇還是承諾會給予必要援助,但是教皇的援助顯得那么遙遠和寒酸。

13至15世紀奧斯曼的擴張

一開始奧斯曼帝國認為攻擊君士坦丁堡代價太大,不值得,君士坦丁堡的城墻非常堅固,除十字軍外上千年中沒有人能夠攻克它。但隨著版圖的擴張,君士坦丁堡漸漸處在了奧斯曼帝國版圖的中心位置,同時火炮的出現,這古老飽經戰亂的雄偉城墻的驚人防御力被大大削弱。

滅亡前夕的拜占庭帝國版圖

145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戰死。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占領了。至此,所有拜占庭領地均徹底喪失。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