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或生vs最終幻想(最終幻想7:重制版死或生MOD 蒂法Coser穗乃果)
死或生vs最終幻想文章列表:
- 1、最終幻想7:重制版死或生MOD 蒂法Coser穗乃果
- 2、隕落的天才動畫師與他的最強打斗動畫
- 3、曝料:仁王開發商制作FF系列類魂游戲!PS5限時獨占
- 4、獨家文章游戲分級制:日美之別
- 5、比穿越大劇還會玩兒 為何人們酷愛大亂斗游戲?
最終幻想7:重制版死或生MOD 蒂法Coser穗乃果
自從《最終幻想7:重制版》登陸PC之后,主角團的換裝MOD數不勝數。近日N網MOD制作者Ninjagrime12分享了一款《最終幻想7:重制版》“死或生”MOD,游戲界頂級Coser、3D區扛把子蒂法搖身一變,化妝為《死或生》超人氣角色——“穗乃果(HONOKA)”學生服,一起來看看。
MOD半身照與全身照:
《最終幻想7:重制版》死或生MOD 蒂法Coser穗乃果
MOD游戲內效果:
隕落的天才動畫師與他的最強打斗動畫
作者:Pharisees
在剛剛過去的Anime Expo 2017上,《RWBY》宣布將要制作Vol.4的日語配音版,聲優陣容堪稱豪華:
這部由美國人制作的日式3D動畫以世界觀宏大,戰斗爽快著稱,在歐美人氣極高,而國內的各位觀眾想必也或多或少聽說過這部作品的消息:至少,看過這張宣傳圖,或者那部暴力與浪漫交織,“小紅帽大戰大灰狼”的預告片吧。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這部已經制作了四章的動畫系列以及其制作者坎坷的命運呢?今天,就讓筆者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這部作品戲里戲外的種種故事吧。
1. 天才動畫師的誕生
說起《RWBY》,就不得不提到它的生父——天才的美國動畫師蒙提歐姆(“Monty” Oum) 。
蒙提歐姆是一名混血美國動畫師(自稱是柬埔寨、越南、日本、中國混血),他從高中就輟學獨立制作動畫,而其最初大顯身手的作品是2007年初發布的同人戰斗動畫《Haloid》:
名字來源于Halo《光環系列》和Metroid Prime《銀河戰士系列》
通過逆向工程,蒙提獲得了兩款游戲里的角色模型,并借此創作出這部亂斗動畫,獲得了眾多好評。
而隨后,在同年10月發布的《死亡幻想》(Dead fantasy)系列的首部動畫則讓他名聲大噪。《死或生(Dead or Alive)》系列與《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系列的女角色同場競技,性感的角色、(在當時看來)考究的場景和光影效果帶來了(對于一部同人動畫而言)相當震撼的視聽效果;但更加引人關注的還是動畫中出彩的動作設計:酣暢淋漓的戰斗動作,精心穿插的細節、neta,再加上流暢而考究的分鏡,蒙提用簡陋的3D模型帶來了一場別致的動作盛宴。
而他也憑借這些在網絡上大獲成功的作品,成功進入了Midway、萬代南夢宮等游戲公司擔任動作設計師一職,同時也負責了歐美知名的“B級動畫”《爆炸頭武士》的動作設計。2010年,他正式宣布加入公雞牙齒工作室(Rooster Teeth),成為一名專職動畫師。在成功完成了動作喜劇動畫《Red Vs Blue》第7-10季的制作后,蒙提終于得到了將其構思許久的《RWBY》系列搬上屏幕的機會。
2. 超強打戲,動作盛宴——Vol.1/2
用令人驚艷的四集預告片吊足了胃口之后,《RWBY》的正片于2013年7月18日正式與觀眾們見面了。
故事發生在一塊與地球環境相似的,名為樹不(dun)子(Remnant)的架空世界中,這個世界里有四塊主要大陸與四個王國:溪谷(Vale)、寒風(Mistral)、擎天(Altas)與真空(Vacuo)。
自古以來,兩種智慧生物:人類與獸人(Faunus)就飽受以負面情緒為食、名為“戮獸(Grimm)”的怪獸騷擾。而人類則通過兩種途徑來抵抗這種侵襲:其一,是以一種神奇的魔法礦物:塵晶(Dust)為動力源,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科技體系,利用槍械、機器人等與戮獸作戰。其二,就是依靠“獵人”。在這個世界里,每個有靈魂的生物體內都存在著“元氣”,而獵人可以操作元氣將其具現化,來作為對抗戮獸的武器,而每個人的元氣能力都是獨一無二的。
可以參考《全職獵人》中的念能力
在這個星球的四個國家里,都有各自頂尖的精英獵人學院和眾多預備訓練學校。在溪谷王國的信標學院(Beacon Academy)的入學式上,因為不同理由希望成為獵人的四位主角:Ruby、Weiss、Blake、Yang正式相遇了。
在學院里,訓練、生活都是以四人小組的形式展開,除了主角隊伍“RWBY”(念作ruby,意為紅寶石,與主角Ruby同名)外,“JNPR”(念作Juniper,意為杜松)隊的四名成員也是重要角色。
從左到后是Jaune、Nora、Pyrrha、Ren,其中Ren的聲優是導演蒙提本人
第一章共10集,每集12分鐘左右,主要講述了兩隊成員的學院生活日常,當然,也少不了與伙伴們一起對抗反派Roman和“白牙”組織的橋段。整體看來,本季劇情以交代世界觀與描寫角色性格、身世為主,值得一提的是,各位英語聲優的出色表現為人物塑造增色不少,ruby的幼稚純真,Weiss的高冷傲嬌,Blake的內斂深沉與Yang的大大咧咧都表現得惟妙惟肖,比起日語吹替版絲毫不差,甚至更加傳神。
但歸根結底,本作最大的看點還是在動作戲上。預告片里四位主角的精彩戰斗讓人大呼過癮,一方面是因為其出色的動作設計與場景調度,這一特點在正片里更好地表現了出來:比起預告里的單打獨斗,正片的戰斗突出了小隊合作的重要性。面對無法獨自戰勝的高等戮獸,靈動的Blake進行牽制,力量見長的Yang負責正面對抗,擅長魔法的Weiss施加控制,提供buff,最后由Ruby揮舞鐮刀一擊致命,個人的戰斗特色通過團隊合作的形式完成了升華,注重動作表現力的同時還兼顧到了合理性(利用槍械反作用力進行跳躍等細節),多人參與的復雜場景鏡頭調度絲毫不亂,BGM的配合恰到好處,視覺效果比起一些動作大片來毫不遜色。
另一方面,獨具特色的武器設計也是戰斗的一大亮點。
在RWBY的世界里,角色們的武器大多是近戰武器與槍械的結合體,隨意變形、可近可遠,槍炮對轟的絢麗場面與近戰格斗的驚險刺激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了許多讓人大跌眼鏡的奇妙動作設計,比如Blake的朋友Sun Wukong(原型孫悟空)與反派Roman的這段戰斗,長棍到雙節棍再到霰彈槍的多次變形,構思之絕妙讓人瞠目結舌。
當然,Vol.1由于缺少預算,還是存在著一些遺憾:略顯粗糙的3D建模、日常活動中僵硬的動作與表情,“遁入黑暗”的路人……一股同人作品的氣息揮之不去,但這并沒有影響本作的火爆。
而靠Vol.1的精彩表現吸引到了了投資之后,Vol.2中蒙提的發揮更加自如了,第一集上來就用一場華麗的食堂大戰向觀眾們展示了自己永不枯竭的想象力:在各自獨特的戰斗風格加持下,食物也能變成大殺器,對場景的充分使用,夸張喧鬧的喜劇戰斗風格恍惚間讓人看見了成龍電影的影子。
資金的充裕讓路人們終于能夠重見天日,模型渲染、建模精度都有了可觀的提升,動畫時長增加到了12集,每集15分鐘左右,打斗場面也有了顯著增加。而在經歷了第一季略顯無聊的人物介紹之后,主線劇情也開始有條不紊地展開了,反派Cinder一行人偽裝潛入了學院之中,利用戮獸襲擊學院的計劃差點得逞,校長面臨彈劾……陰謀的大幕緩緩拉開,正當觀眾們熱切期盼著Vol.3的到來時,比起角色們,災難卻率先在現實中降臨了……
3. 導演逝世,風格大變:Vol3/4
2015年1月初,在Vol.2結束放送后不久,年僅33歲的蒙提歐姆就因為突發藥物過敏撒手人寰,一代天才動畫師的隕落令眾多粉絲痛心不已,而完全由其個人創作的Dead Fantasy系列也就此宣告再無下文,而RWBY系列,由于版權屬于公雞牙齒工作室,將會在更換導演之后繼續下去。
2015年10月,《RWBY》Vol.3正式開始播放,盡管官方聲稱蒙提生前已經完成了劇本大綱和Vol.3的一部分動作場景,但失去了作為動畫師的蒙提的Vol.3一開始就暴露出了肉眼可見的下滑:戰斗場景少的可憐的幀數,平庸的打斗設計……種種缺點的爆發引發了眾多不滿。
而官方經過數集的磨合之后,也終于明白的自己的不足,開始了系列風格的大轉變:既然動作場面已經不可能回歸蒙提歐姆時代的高度,那就著重講故事好了。Vol.3的劇情比起前兩章可以說是狂飆突進,從四王國的獵人學院聯合錦標賽——Vytal節錦標賽開始,四季女神、Ruby的銀瞳力量等隱藏世界觀設定接連爆出,上一章還在悠閑打鬧的學生們,這次就要肩負起拯救世界的重任。
四季女神的傳說
而另一方面,反派們也大大加快了陰謀實施的速度,在比賽中利用幻覺接連陷害了Yang和Pyrrha等人,引發了大量的恐慌,“白牙”也順勢將大量戮獸引入學院之內。一場浩劫瞬間淹沒了整個學院,甚至主角們也不能幸免——前兩章主要人物之間連血都沒看見,這章卻接連出現Perry被解體、Yang斷手、Pyrrha被殺等超展開,令人措手不及。劇情與世界觀的迅速擴展幾乎讓人無暇批判動作場面的水準下降。
場內好戲不斷,而作品之外也是一出“大戲”。蒙提時代的主力動畫師之一,Shane在Vol.3結束后宣布離職,并發布了長文,批判公雞牙齒工作室在蒙提身故后的一系列行為,如刪改其遺留下的大綱,刪除了一系列計劃中的重點動作場景,排擠原蒙提團隊中的核心成員,甚至包括其遺孀,參與了最初角色設計的Sheena。總而言之,公雞牙齒工作室試圖將RWBY這部作品完全納入自己的掌控,而這也正是Vol.3出現質量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一時間引發大量討論,各方勢力對公雞牙齒口誅筆伐,RWBY聲優對這篇文章的轉發似乎更加印證了其真實性。
長文部分翻譯
歸根結底,無論這篇討伐文章的真假與否,作品質量的下滑就是原罪,工作室本身也很清楚這一點。在Vol.4中,新制作組依舊堅持了重劇情、輕打斗的方向,戰斗場面雖然還有,磨合過后的動作團隊也找到了自己的節奏,但整體上來說已經變成了依靠快速剪輯、鏡頭變幻和各種爆炸效果來制造噱頭的尋常之作。但另一方面,通過多線敘述,將故事重點放在災難之后,各個主要角色內心的變化與成長的過程,Vol.4中眾人的角色深度都得到了深入挖掘,再加上真正幕后Boss的登場,舞臺進一步擴大,對于注重劇情的觀眾而言也可以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吧。
目前反派頭目Salem
斯人已逝,但生活還要繼續。RWBY作為蒙提歐姆的謝幕之作,可以說在Vol.2就已經結束了;但Ruby,Weiss,Blake,Yang……這些我們深愛的角色,他們的生活仍在繼續。在作品之外,RWBY的生命力也并沒有就此終結,chibi版動畫(相當于Q版外傳)第二季正在播出,Vol.4日配版制作已經提上日程,今年十月Vol.5也將和觀眾們見面,此外,本作曾在Steam上推出過同名動作游戲,隨后還將會推出格斗題材游戲。在懷念蒙提歐姆為我們帶來的精彩與感動的同時,也讓我們一起祝愿RWBY能夠越走越遠吧!
如果喜歡本文,歡迎收藏和關注【白鵝紀】頭條號!
曝料:仁王開發商制作FF系列類魂游戲!PS5限時獨占
Wccftech報道,有知情人士曝料《最終幻想》將推出一部全新類魂系列作品,這部作品將由光榮特庫摩的Ninja工作室(作品:《仁王》、《死或生》系列)制作!
該信息由法國信息爆料者Souls Hunt在自己的播客節目中透露,他聲稱這部尚未公布的作品將于今年E3正式公布,其游戲機制靈感來源于魂系列游戲,并將其與《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進行對比。
Souls Hunt表示這部作品除了在E3公布外,還將在今年夏季推出試玩版,以收集玩家反饋。對于平臺而言,Souls Hunt則認為它極有可能成為PS5平臺限時獨占游戲,并將于之后登陸其他平臺。
目前,SE和Ninja工作室等尚未對這些爆料進行置評,一切請期待今年的E3發布會。
獨家文章游戲分級制:日美之別
日本的游戲改成美版后也經常被和諧
這引起了玩家的普遍不滿
游戲本地化并不像玩家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除了翻譯上要信達雅,內容上還要考慮當地的文化背景,要考慮玩家對于其中的某些典故是否能理解,某些內容是否會造成反感,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是某些內容是否存在法律風險。
2015年任天堂最令人滿意的游戲之一,就
是總游戲時長超過100 小時的史詩級RPG《異
度之刃X》。人們對于該作的高素質并無異議,
但在美版推出后,西方玩家們發現他們的版本
與日版相比多了一些“不該有的東西”——由
于美國在性內容方面的審核更嚴格,因此日版
中一些露肉的小福利都被和諧掉了,比基尼變
成了緊身衣。在日版中,玩家可以調節女性主
角的胸部大小,而這一功能在美版中被取消了。
美國玩家們對此紛紛表示不爽。
美國的游戲中也不乏大尺度的裸露畫面,
為何《異度之刃X》的福利會被和諧?理由就
是其定級為T,即適合青少年。如果在M 級游
戲中,這種程度的裸露顯然是不會被和諧的,
而在這款T 級游戲中,一個年齡僅13 歲的少女
主角穿著如此暴露,可能就踩入了兒童色情的
禁區——這是一條絕對不能觸碰的紅線。
在日版游戲進行美版的本地化修改時,被爭論最多的就是女性角色裸露程度的修改,對于這些爭論,原開發者們普遍保持沉默。作為日本最大游戲出口商的任天堂,在這方面幾乎從未表態。爭論主要在玩家之間。其實很多玩家對于這些細節調整并不在意,但也有不少人認為應該保持原作的完整性。還有一些玩家支持修改,畢竟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有不同的忌諱。
日系游戲中經常出現低齡少女穿著暴露的現象,這在西方很容易引起反感。即使是成年人的裸露,就算是在M 級的允許范圍內,也會被一些女權主義者抗議,認為這是一種用女性肉體取悅男性的性歧視行為。
有時候評級制度只是導致美版女性多穿幾件衣服,有時候某些游戲將因此無緣推出美版。
最近一起被爭論最多的案例就是《死或生 極限沙灘排球3》。
《死或生 極限沙灘排球》一代于2003 年發售,當時美版定級M 后順利推出。后來續作于2006 年登陸X360。然而最新作卻決定不出美
版,當網友在Koei Tecmo 官方Facebook 頁面中詢問原因時,官方如此回答:“你知道在游戲產業中關于如何對待女性會產生多少問題嗎?
我們不想在這里討論這些事。
當然我們是考慮了一兩年之后才做出這個決定的。”
這一句回應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有不滿的,有惋惜的,有抗議的,還有一家做色情游戲的公司提出要用100 萬美元購買其美版發行
權。
這家公司表示Koei Tecmo 無需擔憂任何法律問題,不用為此投入任何成本,本地化及發行工作由他們全權負責。
美國人并不是回避性主題,只是在各種年齡等級限定下的細節有所不同。一個最明顯的區別就是要回避兒童性暴露。在2014 年的《勇
氣默示錄》中,任天堂將一些女孩的年齡從13歲調整為15 歲,衣著也進行了調整,降低了暴露程度。
類似的改動早在FC 時代就已有之。當時的修改內容甚至更為嚴格,比如《Mother》美版中將“酒吧”改成了“咖啡廳”。
游戲本地化并不像玩家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除了翻譯上要信達雅,內容上還要考慮當地的文化背景,要考慮玩家對于其中的某些典故是否能理解,某些內容是否會造成反感,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是某些內容是否存在法律風險。僅就翻譯層面而言,某些日語在英語中就找不到對應的說法,有時可能需要修改臺詞,這時就要征詢原劇本作者的同意。比如在《最終幻想X》結局中,尤娜那句意味深長的“謝謝”,就難以用英語的“thank you”來概括,本地化團隊決定將其改為“I Love You”,為此專門與編劇野島一成溝通并取得了同意。
這里就涉及到東西方人在思維模式上的區別,東方人偏內斂,西方人偏直接,在特定語境下,同樣一句話東西方人的理解可能存在較大偏差。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忠實保留原作內容,可能會對西方玩家造成冒犯。但也有西方玩家認為,如果一位考慮西方玩家的感受,對原作內容進行過多變動,將會改變原作的風味,體驗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更加重要。
XSEED是一家專門將日本小眾向游戲引進到歐美的小發行商,對于熱愛原汁味日本游戲的歐美玩家來說非常值得尊敬。XSEED 也曾將一些高度爭議性的游戲引進歐美,比如3DS的《閃亂神樂》。為了避免麻煩,XSEED 將游
戲角色檔案中普遍15 歲左右的巨乳少女們改為18 歲。而即便如此,對于原作主義者來說也是不可饒恕的。XSEED 的本地化專家Tom
Lipschultz 也極力反對此決定,他公開表示:“《閃亂神樂》本質上說的是少女們成長的故事,將年齡從15 歲改到18 歲,整個故事完全變味了,很多角色的行為與動機都不同了,我認為這樣激烈的改變將對故事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
我不想再與這樣一家為了所謂文化差異就任意修改原作內容的公司為伍。”
日本家用機游戲市場的正在收縮,如今的家用機游戲玩家宅化的趨勢更為明顯。為了適應玩家的需求,大部分游戲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所謂“殺必死(service)”的內容——既然日本ACG 業界已經將“情色擦邊球”與“服務”畫上了等號,那么本著服務用戶的原則,這些內容簡直成了必需品。也有一些歐美玩家是因為這些內容而對日式游戲產生了興趣,所以當這些內容被和諧掉,他們更加怒不可遏。
任天堂在本地化的內容控制方面十分嚴格,被他們和諧掉的很多內容本身其實并不存在法律問題,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任天堂要保持在歐美家長心目中的健康形象,這樣才能放心的讓他們的孩子購買任天堂的游戲。美國任天堂負責本地化工作的是傳說中的“樹屋”小組,該小組的產品營銷經理Alison Rapp 不幸成為了玩家泄憤的對象。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Alison Rapp 參加了《異度之刃X》的本地化工作,更不用說起對于內容變更的影響。但由于她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她經常在媒體上露面,所以在很多玩家看來她就是任天堂“樹屋”小組的代表人物,當任天堂的本地化工作出了問題,她就成了眾矢之的。《異度之刃X》的內容變更引發討論后,很多網友發帖說要“燒死這個女巫”,更有人在網上發起聯名請愿,要求任天堂將其解雇。Rapp 并未因此被解雇,但她目前已經被轉到其他部門。
美國游戲評級機構ESRB 對于日本游戲的某些內容要求較為嚴格。今年初,Atlus 的迷宮RPG《迷宮旅人2》被ESRB 定為AO 級,也就是成人游戲,比M 級還要高一級。這意味著在美國基本不用賣了,大部分零售店都不進AO級游戲。而在日本,該作的評級僅為“12 歲以上”,也就是相當于美國的T 級。ESRB 要求Atlus 至少對游戲中的四處內容進行刪改,才能將其改定為M 級。對此Atlus 表示服從,并及時發布了致玩家的公開信說明了情況,而這也得到了玩家的諒解。也許廠商們所欠缺的,只是一個合理的溝通機制。
比穿越大劇還會玩兒 為何人們酷愛大亂斗游戲?
近日,卡普空宣布旗下新作《漫威英雄VS卡普空:無限》將在九月十八號登陸各大平臺。這款老牌大亂斗游戲已經有了20年的歷史,那么這樣的游戲到底有什么獨特魅力呢?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作者 內向的文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今年的四月新番《Re:CREATORS》以其獨特的世界觀設定吸引了廣大動漫愛好者的關注。該作講述的是不同世界觀設定下的動畫、漫畫、輕小說人物,穿越到現實世界并展開冒險的故事。像這樣以大亂斗為題材的作品在游戲界也不鮮見,從早年間的《任天堂明星大亂斗》到今年三月末的《無雙全明星》,不同作品間的角色聯動總能引發玩家的追捧。那么筆者今天就來簡單談談那些大亂斗的游戲。
喜聞樂見的大亂斗游戲,玩家們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色
歷史向大亂斗
早在電子游戲在我國風靡之前,相聲大師侯寶林先生就曾經創作了《關公戰秦瓊》這樣的作品,講的是在軍閥的威逼之下一個草臺班子被迫唱上一出漢代將軍大戰唐代猛將大戲的故事。這個段子雖然諷刺的是那些不合時宜只會瞎指揮的人,但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歷史向的大亂斗其實一直都深受玩家的歡迎。
在中國的《刺客信條》粉絲群中,曾經有一個男人的名字不能提及,他就是《刺客信條3》的男主角康納。其實這也沒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不過是在《刺客3》發售之時有許多人在貼吧上將其與《刺客2》的主角Ezio作比較,或者是認為他殺死了自己親爹是個人渣。因此,引發了不少爭論(撕逼),故當時的吧主禁止在帖子中提及康納的名字,之后也逐漸變成了一個梗。
真相其實沒那么有趣
不僅僅是游戲,許多歷史類的貼吧或社群都明文禁止網友將不同歷史時期或地理位置相距過遠的國家、人物作比較,以免引發爭議。然而這種情況卻一直屢禁不止,可見這種關公戰秦瓊的想法確實十分有趣。為實現不同時間線上的各色勢力相互角逐這一設想,今年年初的育碧大作《榮耀戰魂》中官方就大開了一次腦洞。歐洲騎士、北歐海盜再加上日本武士同在一個舞臺上互相廝殺,最后決出真正的“榮耀戰魂”。但這種假想其實在幾年前的作品就已經出現過了,不過是以一種架空世界的形式來表現。
《三國志9》中也有著東方大軍進攻大秦(羅馬)這樣的結局
2008年的《騎馬與砍殺》將故事背景放在了虛構的卡拉迪亞大陸,庫吉特、羅多克、諾德、薩蘭德、維基亞以及斯瓦迪亞六個國家在這片大陸上爭奪霸權,但這些虛擬國家都有著其現實原型。譬如精于騎射的庫吉特酋長國其原型就是歷史上的蒙古、鞍韃人建立的游牧政權;來自北方的諾德王國其靈感就來自于赫赫有名的維京海盜;以蘇丹為領袖名的薩蘭德蘇丹國其影射的大概就是以土耳其、阿拉伯為首的那些伊斯蘭教政權,在游戲中薩蘭德還有著阿拉伯軍事集團馬穆魯克命名的兵種。從時間線與地理位置上來說,這些原型國家根本不可能爆發戰爭,但《騎馬與砍殺》卻給了他們一個虛擬的舞臺。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騎馬與砍殺》也能稱得上是一款大亂斗游戲。
庫吉特汗國:“可以,這很游牧。”
歷史相關的大亂斗倒還好比較,畢竟大家都是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存在的。即使不能像“圣杯戰爭”那樣把英靈們召喚出來打成一團,但至少也能引向對不同時代的經濟水平、冶煉技術等方面的討論比較,但要是把完全虛擬的游戲作品進行大亂斗,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跨世界觀的大亂斗
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游戲藝術也是一樣。在現實世界里我們必須遵守既定的物理法則與社會秩序才能生存下去,而游戲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造夢的場所。電子游戲發展至今,在世界觀的完善方面已經做得十分優秀了,既有《輻射4》《黑暗之魂3》這樣的微觀敘事大作也有《巫師3》《上古卷軸5》這樣通過書籍故事補完世界觀的作品。我們甚至可以說,那些游戲世界觀架構師所創造的世界在某種程度上是“真實存在”的,如果讓這些真實世界中的英雄好漢們互相激斗,豈不妙哉?
今年的《無雙全明星》就秉承著光榮“一切皆可無雙”的信條,除了趙云、呂布、真田幸村這些無雙老面孔之外,還加入了隼龍、霞、三浦按針等光榮旗下其他作品里的人物,并讓這些來自不同世界觀下的戰士在這款游戲中相互激戰(割草)。相信在無雙這一IP的帶動下,我們有望在近幾年看到“仁王無雙”、“忍龍無雙”甚至“死或生無雙”這樣的作品。
乳搖割草豈不是美滋滋
其實早在《無雙全明星》之前,光榮就在《無雙大蛇》中作了一把中國三國武將與日本戰國大名相互激戰并最后對抗大魔王的嘗試,并取得了成功。該系列在2012年發售的《無雙大蛇2》中還加入了女媧、孫悟空、唐三藏等亂入角色。該作的動作系統雖然就前作而言幾乎沒有改動,但還是獲得了IGN 8.5分的評價,全系列一共售出超過三百萬套。我想,應該就是《無雙大蛇》系列的大賣給了光榮做大亂斗游戲的信心吧。
織田信長與曹操這對孿生兄弟(建模相似)也在游戲中完成了歷史性的會面
但虛構作品間的亂斗其實是一件極其考驗創作者個人實力的事情。每部作品都有著自己的粉絲群,作者對任意一方的偏向都容易引發新一輪的罵戰,稍不注意就容易被人罵作夾帶私貨。這一點,即使是名家大手都無法避免,譬如我國的古典名著《西游記》就有著比較明顯的佛道之爭,這里就不在贅述了。因此在無數游戲類別中,唯有格斗類是最適合采用大亂斗題材的了,因為格斗類游戲其重點還是放在對戰上,因此每個可操作角色都需要做的實力相近,以保證平衡性。要說弗利薩和雅木茶一樣強,看過《龍珠》的人可能會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但要是在格斗游戲中這樣的設定就比較合理了,因為格斗游戲考驗的是玩家的操作水平而不是對人物的了解程度。2012年的《街頭霸王X鐵拳》就將《街霸》與《鐵拳》這兩個日本人氣格斗游戲系列中的人物放在了同一個平臺相互搏擊,玩家需要用操作來為自己喜愛的人物贏得勝利。
大亂斗游戲的另一大優勢就是可以放大IP效應,產生1 1>2的效果,同時將多款游戲的粉絲群都集合在一起。就暴雪《風暴英雄》而言,早期有很多玩家都是沖著吉姆雷諾、迪亞波羅、阿爾薩斯這些人物進入游戲的。在《魔獸世界》中的瓦王慘死之后,更是有一大批魔獸玩家飛奔向時空樞紐只為繼續與這位陪伴了他們十幾年的英雄并肩戰斗。
瓦王永不逝
但是,一般公司想要制作這樣的大亂斗游戲還是有著一定的難度。首先,既然是依靠IP,那么該公司就必須擁有一定的IP儲備,并且這些IP的知名度還不能太低,否則很難引起玩家的興趣。像任天堂的《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系列中出現的那些角色如:馬里奧、林克、皮卡丘、瑪爾斯這些家伙本身在游戲界就有了不小的知名度,當他們出現在同一款游戲中時,擁有多大的吸引力自然不言而喻。當然,缺乏重磅IP的廠商也不是完全無路可走,跨界合作對于他們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
比如《最終幻想13》里的雷霆姐代言了LV包
跨界合作大亂斗
談起游戲的跨界合作,從最早的電影改編游戲,到近幾年的ACG生態圈,游戲業界已經與許多廠商有著長期且良好的合作。雅達利大奔潰的陰影已經從人們的心中散去,許多電影公司都愿意自己影片中的人物能夠出現在各種游戲之中。在NetherRealm研發的《真人快打》系列中就有一大批DLC人物源自經典恐怖電影,比如說《猛鬼街》系列中的鬼王弗萊迪、《十三號星期五》中的殺人狂杰森,以及電影史上最為著名的外星獵手——鐵血戰士。玩家可以操縱這些從大屏幕里走出來的怪物以最血腥殘忍的方式虐殺自己的對手。
不止是電影屆,動漫界以其與電子游戲天然的親和性長期與業界有著良好的合作。除了之前所說的《漫威英雄VS卡普空》與《電擊文庫:巔峰格斗》之外,SQUARE ENIX也曾在2002年與迪士尼合作推出了一款大亂斗類型的游戲——《王國之心》。逗逼活潑的唐老鴨與高冷強大的薩菲羅斯這樣的迷之組合真的能吸引到玩家嗎?在發售之前許多業界評論家都持保留態度,但該系列首作累計640萬的銷量再次證明了大亂斗的魅力。這樣的組合不僅同時吸引了兩部作品的粉絲,其合家歡的游戲風格更是圈了一大波新粉。方才提到過的NetherRealm也曾與DC漫畫合作推出過《不義聯盟:人間之神》這樣的作品。
《王國之心》可能是筆者玩過畫風最混亂的游戲了……
結語
大亂斗游戲發展至今,已從最初的單純依靠粉絲群體提升銷量,進化為擁有一套自己獨有的游戲系統。從《任天堂明星大亂斗》的無血條格斗到《風暴英雄》的無裝備MOBA皆是如此,在中國也有著許多像《死神VS火影》這樣的民間制大亂斗游戲。而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如電影、小說也都有過《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弗萊迪大戰杰森》這樣的嘗試。在今年下半年,一款重量級的大亂斗游戲《漫威英雄VS卡普空:無限》將要登陸包括PC在內的各大平臺,不知道屏幕前的觀眾老爺們準備好用升龍拳去胖揍鋼鐵俠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