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馬赫5無線加速器(科技特稿:這一年,他們顛覆了什么——解析自然十大科學人物)

導讀馬赫5無線加速器文章列表:1、科技特稿:這一年,他們顛覆了什么——解析自然十大科學人物2、澳大利亞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驗證機進行首次飛行試驗3、加拿大勒令3家中國企業退出關

馬赫5無線加速器文章列表:

馬赫5無線加速器(科技特稿:這一年,他們顛覆了什么——解析自然十大科學人物)

科技特稿:這一年,他們顛覆了什么——解析自然十大科學人物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特稿:這一年,他們顛覆了什么——解析《自然》十大科學人物

新華社記者

從量子通信到基因編輯,從科學家到政策制定者——過去一年,全球涌現了許多影響科學的進展或事件。中國科學家潘建偉與其他9人因為在各自領域產生的重要影響,入選2017年《自然》十大科學人物。

倫敦時間18日發布的這份年度榜單上,“入選人士都是過去一年里在全球科學界最具影響力或者說具重要性的人物”。《自然》新聞特寫代理主編布倫丹·馬赫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

——熱情樂觀的潘建偉

“我的夢想就是能在中國建立像這里(奧地利)一樣的世界一流量子光學實驗室。”潘建偉當年求學期間第一次見外國導師時如此熱情地回答了有關夢想的問題。

這位天性樂觀的科學家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即便遇到困難也坦然面對。2017年,他和他的團隊實現多項量子通信技術突破。

“感謝新時代,感謝偉大的祖國,”在獲知入選十大科學人物后,潘建偉通過新華社發表感言說,“吾輩當繼續努力前行,不負眾望!”

“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從衛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鑰分發和從地面到衛星的量子隱形傳態,連通北京和維也納的量子保密視頻通話標志著世界首次洲際量子通信成功實現。

馬赫說:“全球都密切關注這些突破,因為它們無疑對開發一個可實現超安全通信的量子網絡以及其他能助益科學和社會的技術創新具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敢于冒險的劉如謙

“我記得那時一些受尊重的資深博士生給我的建議是,投身這種研究項目實在太瘋狂。”這位美國布羅德研究所的生物學家在《自然》文章中回憶博士生階段做一項前沿性研究時如此說。

這種不懼風險的個性,讓這位生物學家在基因組編輯領域獲得豐碩成果。他領銜的團隊一直在探索如何進一步優化目前很受關注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

他接受新華社記者電子郵件采訪時說:“我們團隊的成員充滿才華且非常投入。他們的見解和努力是真正重要的東西,他們才是獲得這項認可的真正人選。”

——把握時機的馬里卡·布蘭凱西

“我的工作就是讓天文學家相信這是一個很有前景的領域。”歐洲“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合作組織的天文學家馬里卡·布蘭凱西這樣形容自己在項目開展初期面臨的挑戰。

位于意大利的“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多年來堅持對引力波及相關天文現象的探索。今年,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和“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首次共同探測到引力波。

——合縱連橫的哈立德·圖坎

“這是一片沖突海洋中的光芒。”物理學家哈立德·圖坎如此描述中東同步加速器光源實驗科學與應用中心。這個位于約旦的科研設施是中東地區首個同步加速器實驗室。

盡管地區形勢并不穩定,圖坎仍執著推動伊朗、以色列、約旦、土耳其、巴勒斯坦、巴林、埃及等共同開展了這項科研合作。科學給這個地區帶來了一層合作共贏的氛圍。

——拒絕遺忘的維克托·克魯斯-阿蒂恩薩

“那種感受大地搖動的經歷總是會喚起我一些本能反應。”墨西哥地震學家維克托·克魯茲-阿蒂恩薩說。地震曾讓他與死神擦肩而過。

但也是這種經歷,讓他走上了追尋地震根源的道路。

——迎難而上的拉西納·澤爾博

“科學需要與政策結合,世界才會更美好。”這是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負責人拉西納·澤爾博給年輕研究人員的建議。

澤爾博一直致力于推動核不擴散。

——堅強美麗的埃米莉·懷特黑德

“這些人都喜歡仰望我,那是非常特別的感覺。”12歲的埃米莉·懷特黑德如此形容自己從白血病康復后的感受。

她是首個接受創新CAR-T療法的兒童,這一療法今年在美國獲批投入使用。懷特黑德與白血病的抗爭故事鼓勵著開發新療法的研究人員,也為其他病患帶來希望。

——珍視平等的安·奧利瓦里留斯

“每一天我都要到外面去,讓其他人也能夠獲得破除隔閡、被平等對待的機會。”常駐倫敦的律師安·奧利瓦里留斯說。

奧利瓦里留斯是一位積極爭取學術界性別平等的資深人士,她致力于曝光性侵者和性騷擾者以及庇護這類人的學術機構。

——勇于糾錯的珍妮弗·伯恩

“在我臨終時,回顧往事,我會為我這項工作感到非常驕傲。”癌癥遺傳學家珍妮弗·伯恩如此評價自己曝光問題學術論文的行為。

這位在澳大利亞一家醫院工作的學者,領銜開發了一種新工具,能夠更高效地發現論文的漏洞。

——頑固倔強的斯科特·普魯伊特

“任何替代規則都將通過傾聽各方意見認真、恰當并謙虛地制訂。”這是今年10月美國環境保護局局長斯科特·普魯伊特正式宣布將廢除奧巴馬政府推出的氣候政策《清潔電力計劃》時發布的聲明。

《自然》給出他入選的理由是,他故意削弱美國的污染治理政策,激怒了環保人士和諸多科學家。(綜合本社記者張家偉、徐海濤報道)(完)

澳大利亞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驗證機進行首次飛行試驗

圖:ALV-0縮比火箭全貌(圖片來源:《航空周刊》)

據《航空周刊》2016年1月26日報道,許多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項目致力于研發垂直降落的第一級或回收主發動機,但澳大利亞“南半球運載火箭”(ALV)項目正在對一種降低發射成本的不同方案進行飛行試驗。該方案采用可飛回的帶翼助推器和由超燃沖壓發動機驅動的可重復使用第二級。

ALV火箭瞄準小衛星市場。其首個驗證機由低成本火箭的縮比第一級組成,于2015年12月在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進行了首次試飛,目前正準備進行飛行包線擴展試驗。更大尺寸的助推器將由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驅動,配備旋轉傾斜翼,可飛回并進行回收。在一對背靠背(back-to-back)的助推器頂部,安裝著由火箭發動機或超燃沖壓發動機驅動的第二級和由火箭發動機驅動的上面級,用于將小衛星送入軌道。

ALV-0縮比火箭由昆士蘭大學、Heliaq高級工程公司和澳大利亞機器人公司聯合研發,旨在測試以飛機模式飛行空置火箭助推器的能力。該火箭配備全動V形尾翼,還為首批飛行試驗配備了翼展為3米的傾斜翼,垂直于火箭箭身安裝,掠角為0。

ALV的創造者Heliaq先進工程公司總裁阿德里安?舒特表示,在首次飛行試驗期間,螺旋槳推進的ALV-0沿著繞試驗場的環線成功飛行約10分鐘。當地領空限制使首次飛行最大高度為300英尺。針對機翼部署機制的后續試驗將首次涉及確定ALV-0在機翼部署后的空氣動力特性。這些試驗將在不受300英尺飛行高度限制的試驗場進行,包括失速速度、起降速度、最大飛行速度等方面試驗。

舒特表示,研究團隊將在高空試驗機翼全面打開和關閉的飛行特性,還可能在俯沖條件下進行這種試驗。作為該試驗的一部分,研究團隊將確定在機翼收起的條件下,僅用V型尾翼控制火箭的能力,以觀測控制能力有多大。如果失去控制,試驗人員可部署安裝在火箭尾部的降落傘;在正常試驗中,該降落傘將作為壓載物,模擬真實火箭上的火箭發動機。

該火箭的旋轉翼于1979-1982年在NASA的AD-1全尺寸試驗項目中進行了驗證。該旋轉翼將嵌入式安裝在火箭頂部,用于支持由火箭發動機驅動的常規發射。為了給最終著陸階段提供動力,ALV將配備一個安裝在頭部的由活塞發動機驅動的可展開螺旋槳。

該項目未來計劃包括研發由火箭發動機驅動的ALV-1驗證機,該驗證機將垂直發射,實現超聲速,使用X-38型機身襟翼執行受控的再入大氣層操作,部署機翼,啟動發動機,調轉航向并返回著陸。由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驅動的驗證機將驗證可飛回的助推器概念,在試驗中執行全任務軌跡飛行,包括返回并著陸。該火箭還將提供商業發射能力,用于將立方體衛星送入太陽同步軌道。

昆士蘭大學高超聲速推進主管邁克爾?斯瑪特表示,最終目標是研發ALV3/“斯巴達”系統,該系統可將50-150千克的有效載荷送入太陽同步軌道。“斯巴達”(全稱為“用于可重復使用技術進展的由超燃沖壓發動機驅動的加速器”)火箭長22米,配備一個尖銳的三角翼,并圍繞機身底部配備四個超燃沖壓發動機機組。“斯巴達”火箭將把第一級ALV助推器和由液體火箭發動機驅動的一次性第三級連接起來,并將使攜帶有效載荷第三級從5馬赫加速到10馬赫。(ALV系統三個子級中有兩個可回收,第二級將可以選擇由火箭發動機驅動。)

斯瑪特補充道,專用火箭可以服務小衛星(不到150千克)市場。如果小衛星市場增長,共乘大型火箭不是可行的發射方案。以共乘方式發射將小衛星發射到過高的軌道,會降低小衛星的性能,并極大增加空間碎片問題。

斯瑪特承認,隨著小衛星發射競爭企業的出現,如CubeCab、飛螢空間系統、下一代軌道、火箭實驗室和維珍銀河公司,許多公司都嘗試響應小衛星市場的機遇。

斯瑪特表示,為了資助未來發展,研究團隊正在與澳大利亞國防科技集團磋商,雙方還在HIFiRE(澳大利亞-美國高超聲速國際飛行研究試驗)項目上密切合作;同時還與位于昆士蘭的一家工程公司合作。該項目的國際合作伙伴包括德國宇航中心、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南非史德蘭博胥大學和法國Tesca公司。(馮云皓 編譯)

(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

加拿大勒令3家中國企業退出關鍵礦產投資

科技戰略

拜登政府擬在今年12月初美歐高層貿易科技會議上“建議”歐盟考慮對華技術出口管制

據聯合早報11月1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拜登政府計劃在今年12月5日舉行的美國-歐盟貿易與技術委員會(TTC)會議上“建議”歐盟考慮出臺“基于當前美西方對俄羅斯全面制裁所獲得的經驗教訓”構建的對華科技出口管制措施,并強化雙方的情報共享和執法合作,而歐盟則認為對俄策略并不適合直接針對中國,“因中俄兩國情況不同”,但對于與美方討論“在半導體芯片、人工智能等具有軍民兩用潛力的前沿科技領域出臺對華科技出口管制措施”這一議題仍持開放態度。據悉,歐盟方面目前只計劃在TTC下一次會議上,與美方就“建設數字基礎設施項目”“確立人工智能發展路線圖”等可推進美歐共贏的六個議題開展討論。歐盟表示,其仍在分析評估美國最新對華科技限制措施將如何影響歐洲。

美共和黨議員致信商務部長,要求審查拜登政府保護關鍵技術規則的有效性

據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官網11月1日消息,該委員會共和黨成員邁克爾·麥考爾(Michael McCaul)等人日前致信美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要求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就近期發布的針對先進計算芯片、超級計算機及半導體制造設備等方面的出口管制新規提供許可數據。麥考爾的這項要求旨在審查BIS在保護美國技術執行規則的有效性。他在信中表示,出口管制力度取決于BIS的執行強度。他在信中要求得到的信息和數據主要有:所有相關文件和通信,包括但不限于發送給美國和外國實體的所有“通知”函和其他信函;涉及或關于10月7日發布的出口到中國的新許可證要求,包括用于高性能計算和半導體制造設備的高端圖形處理器,以及人工智能加速器等。他還在信中要求2022年11月15日前收到上述信息,且商務部在收到此函后每30天向他報送一次相關信息的最新情況。

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聯合國家安全委員會就優化臨床試驗數據采集尋求意見

據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10月31日消息,為支持《國家生物防御戰略》,OSTP聯合國家安全委員會(NSC)發布優化臨床數據采集行動,并征求公眾意見。該行動旨在確保協調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能夠在一系列應對疾病爆發和其他突發事件中發揮關鍵作用,確保可以在臨床試驗方案中以一組一致的數據在不同試驗地點捕獲。本次計劃包括:建立美國政府層面的治理結構;研究機構、臨床試驗室和其他可以參與國內外緊急的潛在試驗地點。這項計劃的另一個目標是支持將臨床研究擴展到服務不足的地區,并增加試驗參與者和臨床試驗研究人員。開展建設美國緊急臨床試驗的能力,并加強美國的整體臨床試驗基礎設施。此外,本次國家衛生信息技術協調員辦公室(ONC)將建立可信交換框架和共同協議(TEFCA),為衛生網絡之間安全和負責任地共享基本臨床信息建立基礎。

信息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團隊在量子傳感領域取得新突破

據PHYS網11月2日消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研究團隊利用光纖中的新模型在量子傳感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該研究團隊利用一種實用的光纖源模擬了馬赫-曾德爾干涉儀的內部損耗、外部相位噪聲及低效率,并從雙模壓縮真空中產生了Holland-Burnett糾纏態。該研究方法顯著降低了內部損耗和相位噪聲的限制,并證明了基于量子的靈敏度方法的潛在增益。該研究對于基于光纖的量子增強遙感和光敏材料探測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發表在《Optics Express》期刊。

法國、新加坡和瑞士進行聯合跨區域央行數字貨幣測試

據路透社10月3日消息,法國、新加坡和瑞士進行了跨區域的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首次聯合測試。該測試使用自動做市商(AMM)進行虛擬的歐元、新加坡元和瑞士法郎CBDC進行跨境交易,預計將運行約6個月。國際清算銀行負責督查該測試項目的官員塞西莉亞·斯金斯利(Cecilia Skingsley)表示,該測試項目是跨區域CBDC交易的首次合作,未來也將會有更多類似合作。

英國Omdia預計2022年服務器DRAM容量需求將達到684.86億GB,首次超過移動設備

據TechWeb網11月2日消息,英國Omdia咨詢公司在報告中預計,2022年全球服務器對DRAM的容量需求將會達到684.86億GB,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所需的DRAM容量為662.72億GB。這是服務器DRAM市場的需求首次超過移動設備市場。Omdia預計,到2026年,服務器市場對DRAM需求的年均增長率將會達到24%,SK海力士等相關廠商將會從中獲益。

美國DISA授予流明科技公司15億美元合同,在亞太地區提供通信服務

據MeriTalk網11月1日消息,美國國防信息系統局 (DISA) 已授予流明科技公司(Lumen Technologies)一份價值15億美元的合同,要求其在亞太地區提供網絡傳輸和通信服務。流明科技公司將在10年內,于美國印太司令部責任區內提供覆蓋36個國家的高容量、端到端的網絡通信服務,包括以太網、互聯網和頻譜通信服務。這些服務旨在幫助美國在包括阿拉斯加在內的亞太地區實現國家安全目標。

臺積電公司被曝大砍供應鏈訂單

據澎湃新聞11月1日消息,據中國臺灣媒體《經濟日報》稱,臺積電公司遭到3nm制程大客戶臨時取消訂單,因而取消多達4至5成的供應鏈訂單,覆蓋再生晶圓、關鍵耗材、設備等領域。據稱,大客戶砍單導致臺積電近日將要量產的3nm制程晶圓月產能比原先規劃明顯減少,僅1萬余片,要等到2023年下半年N3E制程量產,3nm制程月產能才會明顯增加,這也影響相關供應鏈業績。不具名的臺積電供應鏈商透露,來自臺積電的訂單確實從2022年第三季度末開始轉弱,第四季度與2023年首季的預訂單數量持續下滑。受沖擊的范圍包括晶圓制造和封裝流程,封裝流程受到的影響更大。業界分析,臺積電只能盡量爭取更多分散客戶的訂單,并加速布局其它產業市場來應對。

美國FCC委員將竄訪臺灣討論網絡安全和通信相關事項

據路透社11月3日消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委員布倫丹·卡爾(Brendan Carr)將竄訪中國臺灣,參加有關網絡安全和通信的會議。卡爾是美國最新一位竄訪中國臺灣的高級官員,也是第一位竄訪該地區的聯邦通信委員會委員。卡爾將與臺灣當局科技和電信主管部門負責人會面,在新竹舉行會議。卡爾稱:“這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所在地,是美國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卡爾是一名反華政客,也是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委員中的兩名共和黨人之一,他認為美國政府無法確保TikTok美國用戶的數據安全,應該禁止具有中國背景的TikTok社交軟件。

生物

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基于陽離子脂質的高效納米疫苗遞送系統,低劑量即可誘導強烈抗癌免疫反應

據生輝公眾號11月1日消息,日本大阪都市大學通過將帶正電荷的陽離子脂質摻入脂質體制造出新的藥物遞送系統,以強烈激活細胞免疫。研究人員使用能促進抗原特異性細胞免疫的pH響應性聚合物修飾的脂質體,通過陽離子脂質的引入,脂質體上多糖衍生物的量進一步增加,從而促進脂質體與樹突狀細胞的細胞結合。樹突狀細胞對這些修飾脂質體的吸收增加了約5倍,細胞因子的產量增加了約100倍。該系統僅需以前所需抗原量的十分之一即可強烈地激活細胞免疫,從而抑制癌癥的生長。未來,研究人員將通過與實際抗原相結合,繼續開發可用于癌癥免疫治療和傳染病疫苗的抗原載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期刊。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計算方法,并用其繪制出人體組織詳細圖譜

據轉化醫學網11月1日消息,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無監督計算策略“UTAG”,使用單細胞基因表達譜和細胞位置的組合來定義組織內的結構區域,從而繪制出人體組織詳細圖譜,助力器官與細胞研究。該方法通常適用于通過高度多路復用的單細胞成像數據收集的天然組織環境中的細胞圖像,其核心是兩個矩陣的組合,這些矩陣表示圖像中存在的每個細胞的表型和位置信息,以生成一個新的特征空間,該空間對空間聚合的表型信息進行編碼。該方法有望加速器官尺度細胞相互作用的研究,并可為各種疾病提供強大的新診斷策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Nature Methods期刊。

美國Meta公司開發出可預測6億蛋白質結構的新工具,預測速度可達AlphaFold的60倍

據學術經緯公眾號11月3日消息,美國Meta公司開發的ESMFold預測超6億個蛋白質三維結構,包含大量前所未見的結構,預測速度最高可達AlphaFold的60倍。該團隊將大量已知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輸入大型語言模型進行監督學習訓練,創建出迄今最大的蛋白質語言模型,可以原子分辨率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相較基于多序列比對的AlphaFold,ESMFold僅基于氨基酸序列而不需額外信息就能進行結構預測,預測流程得到了簡化,但其預測準確率不及前者。ESMFold對來自環境土壤、海水、人體腸道與皮膚及其他微生物樣本進行了宏基因組DNA測序,兩周時間預測出超6.17億個蛋白質結構,其中至少2.25億屬可識別原子層面的高精度預測,并且76.8%與已知蛋白質結構存在顯著差異,12.6%完全不匹配,即宏基因組中儲存著大量前所未見的蛋白質結構。基于語言模型的ESMFold擴大了蛋白質結構數據庫,為解讀復雜、未知蛋白質以及探索新物種提供了更簡潔、簡單且廉價的工具。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biorxiv期刊。

日本科研團隊揭示重磅免疫療法的治癌抗衰“二合一”功能

據藥明康德11月3日消息,日本東京大學研究團隊揭示重磅抗癌療法PD-1抑制劑同時可清除衰老細胞,具有治癌和抗衰老“二合一”的雙重功能。該團隊發現PD-L1陽性(PD-L1 )細胞會逃脫T細胞的免疫監視,且易在衰老細胞中堆積。當注射抗PD-1藥物后,具有殺傷能力的CD8 T細胞被激活,衰老細胞標志物p16 、衰老細胞群中PD-L1 細胞數量減少,即免疫功能和衰老相關表型均得到改善。該研究表明PD-L1在衰老細胞/正常細胞之間的異質性表達,在衰老細胞累積以及與衰老相關的炎癥中起著重要作用,通過阻斷PD-1來消除PD-L1 的衰老細胞或是一種頗具前景的抗衰策略,同時也拓寬了免疫療法的應用范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Nature期刊。

澳大利亞科研團隊繪制大腦細胞基因“時間規劃表”,揭示遷移、生長、交流過程

據中國科技網網11月3日消息,澳大利亞科研團隊繪制出世界首張能顯示從出生前到成年后不同時期人腦細胞基因活動變化的圖譜,可準確識別精神分裂癥等神經和精神疾病或腦癌中的異常細胞狀態的改變。該團隊將神經典型個體的死后腦組織以單細胞分辨率繪制基因活動圖,以關注和跟蹤基因活動及其控制因素如何隨著人體成熟而變化。該高分辨率圖譜顯示了正常個體從妊娠中期到成年期,前額葉皮層中每種不同腦細胞的基因活性如何變化,并預測了控制這些變化的細胞因子。該研究有助于了解大腦疾病,改進疾病建模和新藥發現的腦細胞模型,并進行疾病早期識別和干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Cell期刊。

能源

法國擬簡化核反應堆建設規則

據財聯社11月3日消息,法國能源轉型部表示,法國政府正在尋求議會批準一項立法,該立法能將核反應堆整體的建設時間縮短兩年以上。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曾宣布,法國將在未來幾十年建造至少6座新的核反應堆,新的核電站將由法國電力公司(EDF)建造和運營,法國政府將為這些項目提供數百億歐元的公共融資。法國能源轉型部表示,如果新立法通過,法國國有電力巨頭法國電力公司就可以啟動相關土方工程,開始建造辦公樓等其他建筑物,加速部署核能。

美國與阿聯酋簽署新能源框架協議

據美國國務院11月1日消息,美國與阿聯酋簽署名為“美國-阿聯酋加速清潔能源伙伴關系(PACE)”的新能源框架協議。該協議以清潔能源創新、部署和供應鏈,碳和甲烷管理,核能,以及工業和交通脫碳為重點,旨在深化美國與阿聯酋的戰略關系,加強全球氣候行動并加速清潔能源轉型。美國國務院預計該協議將吸引超過1000億美元清潔能源資金,并能夠加速實現美國于2035年前在全球部署100吉瓦清潔能源的目標。

國際氫能委員會發布《全球氫能流動》報告

據中國氫能聯盟11月1日消息,國際氫能委員會聯合麥肯錫公司發布了《全球氫能流動》(Global Hydrogen Flows)報告。該報告分析了能源產業中游板塊在調整和優化全球供應和需求方面的挑戰,并指出國際氫貿易可以系統性地減少脫碳的成本。該報告預測氫氣貿易流的演變將經歷四個不同的階段,首先是到2025年的氫氣衍生產品運輸,其次是到2030年的長距離氫氣管道出現,到2040年的運輸和管道達到規模,直至2050年實現完全成熟的貿易市場,屆時將有4億噸可再生氫和低碳氫及其衍生物能在國際港口間進行遠距離運輸;在成本最理想的情況下,全球約50%的氫能貿易使用管道運輸,而通過航運運輸的合成燃料、氨約占45%。歐洲和遠東國家的氫需求將依賴進口,而北美和中國則可以自給自足。

美能源部撥款4300萬美元支持社區清潔能源轉型

據美能源部11月2日消息,美能源部(DOE)宣布為23個項目提供4300萬美元,支持社區向清潔能源轉型,并提高電網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美能源部表示,2022年美國遭受了15次氣候災難事件,每次損失超過10億美元,此次撥款將用于可再生能源促進社區能源韌性(RACER)資助計劃下的20個項目,RACER側重于提高社區應對極端天氣和其他災害中斷的抵御能力,另外3個項目將用于Energyshed資助計劃,旨在幫助社區構建評估當地能源供需情況的工具。

海洋

美國“里根”號航母在菲律賓海與日、加兩國進行聯合演習

據藍海星智庫11月3日消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日前宣布,“里根”號航母本周將在菲律賓海與加拿大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進行聯合演習。據悉,參加演習的艦艇分別為美國海軍的“里根”號航母、“新奧爾良”號兩棲船塢運輸艦、“錢斯洛斯維爾”號巡洋艦與“希金斯”號驅逐艦,加拿大海軍的“溫哥華”號與“溫尼伯”號護衛艦,以及日本海上自衛隊的“霧雨”號驅逐艦。第七艦隊表示,此次演習的主要目的是試驗在印太地區的聯合作戰概念,以在復雜海上環境中執行并加強對混合部隊的指揮和控制。

美國“福特”號航母將于本月中旬抵達歐洲參加軍演

據環球網11月3日消息,英國媒體日前報道表示,美國“福特”號航母將于11月中旬抵達歐洲,并與北約國家舉行各類軍事演習。據悉,“福特”號航母近日剛剛完成其服役5年來的首次部署,期間在大西洋海域與法國、德國和瑞典等北約國家的艦艇開展了一系列演訓。消息表示,“福特”號航母到達歐洲后將停靠在英國南部的樸次茅斯海軍基地,但確切的抵達日期尚未透露。目前,美國軍方尚未確認該消息。

俄羅斯海軍將在2024年新增6艘636.3型潛艇

據藍海星智庫11月3日消息,俄羅斯海軍司令尼古拉·葉夫梅諾夫上將近日表示,俄羅斯海軍將在2024年新增6艘636.3型常規潛艇。據悉,636.3型潛艇長74米,最大排水量超過3900噸,潛深300米,水下航速20節,最大航程約12000千米,自持力45天,額定艇員52名,系“基洛”級潛艇的升級版,多次參與敘利亞反恐行動,在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中也曾被使用。該型潛艇配備了從魚雷發射管發射的“口徑”-PL(SS-N-27)導彈,具備優秀的隱身能力,能夠打擊水面、水下和陸上目標。

俄羅斯最新戰略核潛艇進行海試

據參考消息網11月2日消息,俄羅斯海軍總司令10月30日宣布,俄羅斯正在試航一艘新的戰略核潛艇“蘇沃洛夫大元帥”號。該核潛艇是“北風之神”-A級潛艇中的第三艘。每艘“北風之神”-A級潛艇可攜帶多達16枚“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這些導彈可裝備核彈頭。報道稱,本周早些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觀摩了海陸空威懾力量的核打擊演習。此次軍事活動恰逢北約舉行名為“堅定正午”的類似演習之際。

日本探討新造“實驗艦”,以推動研建能夠發射遠程導彈的潛艇

據參考消息網11月2日消息,為推動能夠發射遠程導彈的潛艇的研建,日本政府開始探討新造“實驗艦”來驗證技術課題。“實驗艦”開發方針預計將寫入年底修訂的《防衛計劃大綱》,根據其試驗情況,日本政府將在10年內作出是否進行實用化的最終決定。海上自衛隊潛艇裝備目前以魚雷和短程反艦導彈為主。最新的“大鯨”號潛艇搭載了對地和對艦兩用導彈,但射程僅為250公里左右。“試驗艦”若進入實戰部署階段,其搭載“戰斧”巡航導彈,射程超過1250公里。

韓國海軍將進行重大改組

據國防科技要聞11月2日消息,韓國海軍將進行重大改組,具體包括:建立海上無人部隊司令部,該司令部將由無人水面艦隊、無人潛航器艦隊和無人機編隊組成;創建海軍殺傷鏈,根據“殺傷鏈”理論,如果朝鮮的核攻擊迫在眉睫,韓國將發動先發制人的打擊,可能使用KSS-III潛艇、下一代海上巡邏偵察機以及反潛直升機;使韓國海軍陸戰隊成為第四軍種,韓國海軍正在評估將韓國海軍陸戰隊打造成獨立兵種的可能性。

航空

美國國防部批準向澳大利亞出售24架C-130J-30運輸機和相關設備

據參考消息11月3日消息,美國國防部批準以63.5億美元的價格向澳大利亞出售24架C-130J-30運輸機和相關設備。美國防部稱,擬議的出售計劃將提高澳大利亞應對當前和未來威脅的能力,為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老化的貨運機隊提供替代品,保證空軍有可靠的空運能力。據悉,C-130J-30是C-130J的加長款,可以運載128名全副武裝的作戰人員,92名傘兵,97副醫用擔架,24個箱式投送系統。

美國計劃于2023年為烏克蘭提供“吸血鬼”反無人機系統

據綜保防務進行時11月3日消息,美國計劃于2023年年中向烏克蘭運送“吸血鬼”(VAMPIRE)反無人機系統。該系統的全稱為“無關車型模塊化托盤式情報監視偵查火箭設備”(Vehicle-Agnostic Modular Palletized ISR Rocket Equipment),是一種激光制導導彈發射器,可以作為更大武器包的一部分,快速安裝到民用卡車的車廂上。“吸血鬼”的制造商L3Harris公司介紹稱,該系統使用激光制導彈藥來打擊地面或空中目標,包括無人駕駛飛機系統。

德國海軍首次開展高能激光武器反無人機作戰試驗

據無人爭鋒11月3日消息,德國海軍“薩克森”號護衛艦成功完成了高能激光武器在短距離和超短距離內的反無人機作戰試驗。該激光武器演示器由“高能激光海軍演示器工作委員會”(ARGE)開發,成員包括MBDA德國公司和萊茵金屬Waffe彈藥公司。其中,MBDA德國公司負責目標探測和目標跟蹤,操作員控制臺以及將激光武器演示器連接到指揮控制系統。萊茵金屬Waffe彈藥公司負責回轉系統(slewing system)、光束引導、演示器裝運箱以及演示器在“薩克森”號甲板上的機械和電氣集成等。

英國防部高空間諜氣球成功完成第一階段飛行試驗

據國防科技要聞11月3日消息,美國內達華山脈公司在“以太”項目下,為英國防部成功試驗可用于平流層情監偵任務的“持久性高空氣球”系統。試驗中,該系統吊艙攜帶無線電和通信有效載荷,在任務目標完成后,吊艙從高空氣球釋放,所有有效載荷安全回收。“持久性高空氣球”系統配備太陽能電池陣列和電池,能為攜帶更大的有效載荷提供電力;可在高空提供全天候情監偵任務。

航天

歐空局計劃開發低軌導航衛星星座

據電科小氙11月3日消息,歐空局下屬導航局計劃對在低軌運行的新型導航衛星進行在軌演示,使其成為“伽利略”的補充系統。據悉,該星座將利用一種新型多層衛星導航系統,提供更為精確、魯棒以及能夠在全球各地可用的無縫定位、導航與授時(PNT)服務。該計劃初步打算發射至少由6顆衛星組成的初始微型星座,測試能力和關鍵技術,并演示后續運行星座使用的信號和頻段。

美國發布《2022年導彈防御評估》報告

據微視航天11月3日消息,美國政府發布《2022年導彈防御評估》(MDR)報告,為作戰部隊提供導彈防御戰略和政策指導。該報告主要闡述了多變的空中和導彈威脅環境下美國戰略部署和政策調整,并指出加強國際合作交流。美國將進行一系列導彈防御活動來對抗敵方進攻性導彈的開發、采辦、擴散和使用,以減少可能造成的損失及應對敵方巡航導彈打擊本土的威脅。

美國亞馬遜、微軟、SpiderOak公司加入美國防部混合太空網絡架構計劃

據DIU網站11月2日消息,美國亞馬遜網絡服務和Kuiper Government Solutions、微軟Azure Space及SpiderOak Mission Systems公司加入美國防部國防創新部門(DIU)混合太空網絡架構計劃。該計劃旨在將地面通信系統和商業通信衛星建立互聯鏈路,包括無線電頻譜(RF/EM)、衛星間光學鏈路(OISL)、軍事戰術數據鏈路(TDL)和傳統地面有線網絡。該計劃將利用商業通信系統作為通道傳輸由衛星數據,為軍事和政府用戶提供快速天基通信服務。

美國火箭實驗室計劃第二次嘗試空中回收火箭助推器

據SpaceNews網站11月2日消息,美國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計劃在11月4日旗下“電子”火箭發射衛星時再次嘗試空中捕獲一級助推器。此次任務代號為“貓鼠游戲”,將利用一架改進型S-92直升機通過長繩末端的鉤子空中鉤住返地“電子”火箭一級助推器的降落傘,完成空中回收作業。據悉,此次空中回收任務旨在開展火箭助推器的重復使用工作,將由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系統評估。

新材料

加拿大勒令3家中國企業退出關鍵礦產投資

據MINING.COM網11月2日消息,在進行國家安全審查后,加拿大工業部以國家安全為由勒令3家中國資源公司剝離其在加拿大關鍵礦產公司的投資,以“將中國從關鍵礦產行業中剔除”。這三家公司分別是:中礦資源旗下中礦(香港)稀有金屬資源有限公司、盛新鋰能旗下盛澤鋰業國際有限公司,以及藏格礦業旗下子公司Zangge Mining Investment (Chengdu) Co. Ltd。加拿大政府近日宣稱,必須聯合盟國共同構建彈性關鍵礦產供應鏈,保護國內關鍵礦產行業免受外國國有企業侵害的規則已經出臺,外國國有企業對加拿大關鍵礦產企業的投資將面臨嚴格審查。

中美研究人員開發出用于鈉金屬電池的準固體電解質

據Phys.org網11月2日消息,中國合肥工業大學和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通過原位聚合制備了一種用于鈉金屬電池的基于聚(1,3-二氧戊環)(PDOL)的準固體電解質,并證明了氟代碳酸亞乙酯(FEC)對形成穩定的固體電解質界面(SEI)和防止界面副反應的關鍵作用。固態電池具有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特點,但全固態電池存在固-固界面接觸差、離子電導率低等缺點,阻礙了其商業應用。研究人員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備了PDOL-FEC準固體電解質,并成功應用于鈉金屬電池,有效提高了電池的整體性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能源化學雜志》(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上。

先進制造

本田將強化與通用的合作,開發低成本高性能純電車型

據TechWeb11月3日消息,本田十分重視通用汽車的合作伙伴關系,將在低成本電動汽車領域保持更深一步合作。盡管目前本田主要依托于通用汽車的技術共享,但兩家公司的下一個合作項目可能會包含更多的本田元素。本田表示,2027年將推出一款起價低于3萬美元的電動汽車,項目代號為AEV(平價電動汽車),將包含通用和本田各自品牌的最佳產品。此外,兩家公司的合作不僅局限于汽車本身,還可能延伸到物流、材料、生產、人力資源等,該合作是兩家公司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部分。

DARPA啟動“超線性處理”項目,旨在變革雷達信號處理方式

據國防科技要聞10月27日消息,DARPA于近日發布“超線性處理”(BLiP)項目公告,旨在變革雷達線性信號處理方式,尋求新的信號處理解決方案,以有效提升雷達性能。該項目要求利用高功率計算機處理技術,探索非線性和可迭代的信號處理新技術,使雷達系統在不影響性能的前提下向著更輕、更小、成本更低的方向發展,以滿足在小型平臺上實現強大雷達性能的需求。該項目的關鍵技術挑戰是端到端雷達信號處理技術的開發、測試與優化等領域。

西班牙研究人員開發出性能更佳的火災預警傳感器,以期在火災開始前發出警告

據TechXplore11月2日消息,西班牙馬德里材料科學高級研究所(IMDEA Materials)的研究人員開發出能夠在火災發生前檢測并警告危險的消防安全系統,可以在250攝氏度的溫度下工作,響應時間不到1秒。該系統的傳感器主要通過監測被分析材料的化學結構來檢測溫度變化,隨著材料溫度升高,其導電性能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可作為火災發生前的警告。此外,該傳感器將直接融入到建筑物的物理材料中,而不是像傳統的煙霧探測器那樣作為獨立的傳感器存在于房屋的墻壁或屋頂上。未來研究人員還將進一步提高傳感器的溫度靈敏度,以及無線警告系統的覆蓋范圍和有效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建筑與建筑材料》(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期刊上。

-END-

由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整編

轉載請注明

研究所簡介

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隸屬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非營利性研究機構,主要職能是研究我國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戰略性、前瞻性問題,跟蹤和分析世界科技、經濟發展態勢,為中央和有關部委提供決策咨詢服務。“全球技術地圖”為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官方微信賬號,致力于向公眾傳遞前沿技術資訊和科技創新洞見。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小南莊20號樓A座

電話:010-82635522

微信:iite_er

新祥旭考研2023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文學考研參考書目

1.招生學院
未來技術學院
僅限本-碩-博貫通式培養學生報考;不招收專項計劃考生。
2.考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624數學與物理綜合

④891天文專業綜合
3.參考書目考試大綱
624數學與物理綜合
【數學部分】
1、華東師范大學數學系,《數學分析》(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柯斯特利金,《代數學引論》第 1 卷(第 2 版),第 2 卷(第 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B.A.卓里奇著,蔣鐸、王昆揚、周美珂、鄺榮雨譯,《數學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部分】
一、物理部分考試內容

大學《普通物理》課程的基本內容,包含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和原子物理學等。

(一)力學 1、質點運動學

(1)空間和時間

(2)矢徑

(3)參考系

(4)運動方程

(5)瞬時速度

(6)瞬時加速度

(7)切向加速度

(8)法向加速度

(9)圓周運動

(10)運動的相對性

2、質點動力學

(1)慣性參照系及力學相對性原理

(2)牛頓運動定律

(3)功 (4)功率

(5)質點的動能

中國科學院大學

(6)動能定理

(7)彈性勢能

(8)重力勢能

(9)保守力

(10)慣性力

(11)功能原理

(12)機械能守恒與轉化定律

(13)動量、沖量、動量定理

(14)動量守恒定律

3、剛體的轉動

(1)角速度矢量

(2)質心

(3)轉動慣量

(4)有心力場中的質點運動

(5)轉動動能

(6)轉動定律

(7)力矩

(8)力矩的功

(9)轉動動能定律

(10)剛體平面平行運動

(11)剛體的平衡

(12)角動量和沖量矩

(13)角動量定理

(14)角動量守恒定律

(15)對稱性和守恒律

4、流體

(1)流體靜力學

(2)流體動力學

(3)理想流體的定常流動

(4)黏性流體的流動

5、簡諧振動和波

(1)運動學描述

(2)動力學分析

(3)振動方程

(4)旋轉矢量表示法

(5)諧振動的能量

(6)諧振動的合成

(7)波的產生與傳播

(8)面簡諧波波動方程

(9)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10)波的疊加與干涉

中國科學院大學

(11)駐波

(12)多普勒效應

(13)真空中的電磁波

6、狹義相對論

(1)伽利略變換

(2)經典力學的時空觀

(3)狹義相對論的相對性原理

(4)光速不變原理

(5)洛侖茲變換

(6)同時性的相對性

(7)狹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8)狹義相對論的動力學

(9)相對論的質能守恒定律

(二)熱學 1、平衡態與狀態方程

(1)狀態參量與平衡態

(2)溫度

(3)熱力學第零定律

(4)溫標

(5)狀態方程

(6)物質的微觀結構

(7)理想氣體的微觀模型

(8)溫度的統計意義和微觀解釋

(9)理想氣體的傳熱過程

2、平衡態系統的統計規律

(1)隨機運動的統計規律

(2)布朗運動

(3)麥克斯韋速度、速率分布

(4)近獨立子系統的最概然分布

(5)等概率原理

(6)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

(7)分子的自由度

(8)能量均分定理

(9)氣體的內能與熱容

(10)量子氣體

3、近平衡態中的輸運過程

(1)有效碰撞界面與碰撞速度;

(2)平均碰撞頻率與平均自由程;

(3)氣體分子的自由程分布;

(4)粘滯現象、擴散現象、熱量傳遞的宏觀規律;

中國科學院大學

(5)氣體中輸運現象的微觀解釋。

4、熱力學第一定律

(1)力學、熱學作用下的能量轉移

(2)內能

(3)熱力學第一定律

(4)準靜態過程

(5)熱容

(6)焓

(7)循環過程

(8)卡諾循環及效率

(9)第一定律的狀態函數表示

(10)第一定律的微觀解釋

5、熱力學第二定律

(1)熱力學第二定律

(2)卡諾定律

(3)熵的概念

(4)熵的計算

(5)熵增加原理

(6)玻爾茲曼熵

(7)熱力學第二定律的統計意義

(8)自由能、自由焓

(9)熱力學方程

(10)熱力學溫標

(11)熵的標準參考點

(12)熱力學第三定律

6、液體

(1)液體的徹體性質

(2)徑向函數分析法

(3)表面張力與表面能

(4)拉普拉斯公式

(5)表面接觸角

(6)毛細現象

7、單元系統的復相平衡與相變

(1)相

(2)相變

(3)相平衡

(4)克拉伯龍方程

(5)汽液相變

(6)范德瓦耳斯等溫線

(7)亞穩態

中國科學院大學

(三)光學 1、光在各向同性介質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費馬原理

(2)菲涅耳反射、折射公式

(3)反射率和透射率

(4)相位關系和半波損

(5)反射、折射時的偏振

2、光的干涉

(1)光波的疊加和干涉

(2)分波前干涉和分振幅干涉

(3)等傾干涉和等厚干涉

(4)邁克耳孫干涉儀和馬赫——曾德爾干涉儀

(5)多光束干涉

3、光的衍射

(1)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2)菲涅耳衍射

(3)夫瑯禾費單縫衍射、多縫衍射和光柵

(4)全息術原理

(5)傅里葉光學

4、光的偏振和光在晶體中的傳播

(1)光的橫波性和光的五種偏振態

(2)起偏振器與檢偏振器

(3)雙折射現象和偏振棱鏡

(4)偏振光的干涉

(5)旋光性

5、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1)光的吸收

(2)光的色散

(3)波包與群速

6、光的量子性

(1)經典及普朗克黑體輻射理論

(2)光電效應

(3)光量子

(四)電磁學 1、靜電場

(1)庫侖定律

中國科學院大學

(2)電場

(3)電場強度

(4)場強疊加原理

(5)靜電場的高斯定理

(6)靜電場的環路定理及電勢

(7)帶電體系的靜電能

2、靜電場中的導體和電介質

(1)靜電場中的導體

(2)電容和電容器

(3)電介質的極化

(4)有介質時的靜電場

(5)電場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3、恒定電流

(1)電流的連續性方程

(2)恒定條件

(3)歐姆定律

(4)電源和電動勢

4、恒定磁場

(1)磁的基本現象和基本規律

(2)畢奧——薩伐爾定律

(3)磁場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環路定律”

(4)安培定律;洛倫茲力

5、磁介質

(1)磁性的來源

(2)順磁質

(3)抗磁質

(4)介質的磁化規律

(5)有磁介質存在時的磁場

(6)鐵磁質

(9)磁場的邊界條件和磁路定理

6、電磁感應

(1)電磁感應定律

(2)動生電動勢

(3)感生電動勢

(4)渦旋電場

(5)自感與互感

(6)暫態過程

7、麥克斯韋電磁場理論

中國科學院大學

(1)麥克斯韋電磁場方程組

(2)電磁波

(3)赫茲實驗

(4)電磁場的能流密度

(五)原子物理 1、原子的核式模型

(1)原子的發現

(2)電子和原子核的發現

(3)盧瑟福模型和盧瑟福散射

(4)原子行星模型的意義和困難

2、波爾的氫原子理論

(1)氫原子光譜

(2)夫蘭克——赫茲實驗

(3)波爾的氫原子理論

(4)波爾理論的成功和局限

3、量子力學初步

(1)能量的量子化

(2)光子

(3)光電效應

(4)物質波

(5)波粒二相性

(6)薛定諤方程

(7)幾率波

(8)海森堡不確定原理

(9)氫原子光譜的量子力學解釋

4、原子中電子的自旋

(1)電子軌道運動的磁矩 (2)史特恩——蓋拉赫實驗

(3)電子的自旋假設

(4)原子光譜的精細結構:堿金屬雙線

(5)塞曼效應

(6)斯塔克效應

5、多電子原子

(1)氦原子的光譜和能級

(2)兩個電子的耦合

(3)泡利不相容原理

(4)元素周期表

中國科學院大學

6、X 射線和激光

(1)X 射線的原子起源

(2)康普頓散射

(3)原子的激發和退激:熒光和激光的產生機制

7、原子核物理初步 (1)原子核的輻射

(2)輻射探測

(3)原子核的結構

(4)核反應:裂變與聚變

(5)原子核物理應用

8、基本粒子物理簡介

(1)強子與輕子

(2)介子與重子

(3)夸克

(4)四種基本相互作用

(5)物質與反物質

(6)粒子加速器與探測器

重點大學理科類普通物理教材

891天文專業綜合
本考試為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 180 分鐘,本試卷滿分為 150 分,其中天文基礎部分試題小計分值為 75 分,實測天體物理部分試題小計分值為 25 分,恒星物理部分試題小計分值為 25 分,星系宇宙學部分試題小計分值為 25 分。

試卷結構(題型):選擇題(60 分)、概念和簡答題(40 分)、問答和計算題(50 分)。

新祥旭推薦參考書目
1、Astronomy Today,by Eric Chaisson & Steve Mc Millian.

2、《今日天文學》, 高健、詹想譯

3、《天體物理學》,李宗偉、肖興華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天文學新概論》,蘇宜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5、《實測天體物理學》 黃佑然 等著

6、《天體物理方法》 胡景耀 著 7、《觀測天體物理學》 劉學富 著 8、《天文望遠鏡原理和設計》 程景全 著 9、《天體物理方法》 楊大衛 譯

中國科學院大學

10 、 Introduction to stellar astrophysics, Volume 1, II, III (Bohm-Viten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

11、An Introduction to Stellar Astrophysics,Francis LeBlanc, 2010.

12、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astrophysics,B. W. Carroll and D. A. Ostlie, 1996

13、Extragalactic Astronomy and Cosmology - an introduction,P. Schneider

14、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Cosmology,A. Liddle

俄媒:美俄中加速研發電磁炮武器 目前暫無領先者

俄媒稱,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正在加速研發電磁炮武器,但目前還不能認為,在電磁炮研究領域出現了無可爭議的領先者。至少從中期看,電磁炮都不會成為超級武器。

據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7月3日文章稱,美國海軍水面作戰研究中心的工程師和機械師在白沙導彈靶場測試了新的電磁軌道炮。他們發布的視頻記錄了尺寸和二戰時多拉大炮差不多的系統發射的畫面。

美國海軍官僚機構幫助解釋了更換地點的原因。電磁炮彈初速7倍于音速,試驗會對弗吉尼亞州的大自然產生負面影響。

可以推測,原射擊地區的環境遭到了嚴重損害,以至于把電磁炮搬到了更遠的地方。由于炮彈是依靠洛倫茲力加速的,因此威力巨大的電磁脈沖無疑成了動植物的殺手。

項目負責人約翰·溫斯特德間接證實了這一猜測。他先是夸耀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績”,隨后說,測試期間檢驗了電磁炮炮架、電源控制系統、電子設備和顯示裝置。他表示,還需“下大力氣”(完成最后的加工)。這次測試共發射了4枚炮彈。

據報道,美國電磁炮測試將在太平洋西北部繼續進行。大炮將裝在一艘艦上,該艦未來也將測試強大的聲吶和無人潛航器。

報道稱,中國也已在戰艦上對本國電磁炮進行了數年測試。海外專家預測,該國將在2025年前推出超級大炮。

美中兩國采取了不同的電磁炮研制方法。白沙靶場的工程師同時著手所有問題,而“海洋山”號上的專家則是在一個時間段專攻一個問題,逐個完成具體任務。

至于俄羅斯的電磁炮,其外形尺寸遠遜于美中電磁炮。俄科學院聯合高溫研究所沙圖拉分所的科學家們正在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如果說起初電磁炮只能發射15克的炮彈,那么去年已經能以10馬赫的初速度發射100克的彈丸。區別還在于,美國科學家使用固體電樞軌道加速器,而俄羅斯使用的是等離子電樞。究竟誰的方案正確,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然而,盡管工程師和專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目前還不能認為,在電磁炮研究領域出現了無可爭議的領先者。還有一點是明確的:至少從中期看,電磁炮都不會成為超級武器。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