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錄通訊錄官網(搞了塊會飛的筆記本電腦散熱扇,覺得可以玩一年)
友錄通訊錄官網文章列表:
- 1、搞了塊會飛的筆記本電腦散熱扇,覺得可以玩一年
- 2、看完藍廠的新品發布會,我覺得折疊屏上萬的時代要過去了
- 3、原廠顆粒,小巧如卡片,帶指紋解鎖:三星T7 Touch使用評測
- 4、這個神奇的鬧鐘不僅不叫你起床,還勸你繼續睡……
- 5、一周熱點網評:將改革進行到底 租房落戶 一日游 共享單車
搞了塊會飛的筆記本電腦散熱扇,覺得可以玩一年
顏值不高
實用就好
不知道各位差友聽沒聽說過 “ Hover Camera ” 這個東西?
今年四月份這東西先是在外媒刷了屏,然后又在國內的媒體上又刷了一次屏。。。
當時看的差評君也心癢癢,還跑去官網申請了個內測。
大概一個月之后,收到這樣一封郵件。。。
郵件截圖
差評君果然沒有被選中。。。
就這樣,一直到這個月初,被涼了大半年的差評君收到這么一封郵件~
郵件截圖
然而差評君看郵件看的晚了幾天,結果在他們家店發現 。。。
天貓官方店鋪截圖
你特么到底賣不賣了啊?
想試試就這么難么?
最后差評君找了個哥們,搞到了一臺,今天帶大家看一看!
就是他了↓↓↓
呃,要不是名字上面有個 Camera ,真的會被人以為是精裝的筆記本電腦散熱扇呢。。。
打開之后是個自帶的無人機收納包,摸上去質感還不錯~
收納包
收納包里面裝著無人機和電池,收納包的再下一層是無人機的配件,背帶之類,設計的還很貼心,配件盒拿出來之后下面還有表示,不會出現那種拿出來不知道怎么塞回去的尷尬場面。。。
配件
大概就是這樣,咱們看看這個會飛的散熱扇的真容吧~
比想象中的還要小一些,一手可握。
就算打開了,也就和一本書一樣大。。。
(擋住 HOVER 這行白字,就跟四扇葉的筆記本散熱扇一模一樣有沒有?)
Hover Camera 雖然丑了一點,但是這么做把四個扇葉 360° 包圍了起來,幾乎可以保證絕對安全了,使用的人不會被扇葉傷到~
這個無人機和現在的大多數無人機一樣,沒有專門的遙控器,是通過手機連接控制的。
打開之后 Hover Camera 會自動生成一個無線熱點,手機連上這個熱點之后就可以通過 APP 控制了。
Hover Camera 的 App
連都連上了,趕緊飛一波!
起飛是 Hover Camera 的一個亮點,也是現在其他無人機沒有的,那就是,直接丟出去 。。。
拋飛
就算再暴力點扔也是可以的,還能飛起來~
跑出去半米還是能飛起來
這個丟來丟去的起飛過程,差評君玩得不亦樂乎。
現在其他無人機幾乎都是扇葉不封閉或者半封閉的,每次起飛都要擺在地上,閑雜人等全部閃開才能起飛,滿滿的儀式感 。。。
但是這個起飛完全不用考慮到傷人,也不用通過控制器做操作,只要按一下機頂的按鈕丟出去就好,給人挺親近的感覺。(缺點就是因為風扇被罩住了之后,會切割氣流,飛起來比一般無人機響)
你甚至可以肆無忌憚的用手調戲它
講真差評君小時候要是有這個,一定要讓爸爸買個過來丟著玩~
起飛之后的控制是利用手機 App 控制界面和其他消費級無人機差不多。
控制界面
左側的上下鍵是讓無人機升高和降低,右面的四個按鈕是控制飛機在所處的平面上前后左右位移。
左右劃屏幕是可以讓無人機原地旋轉,上下滑屏幕可以控制攝像頭的上下角度。
右面的菜單欄有各種功能,還有閃光燈開關,你沒看錯,真的是閃光燈!
在鏡頭上方的閃光燈
(講真,差評君玩過的無人機也不算少了,帶閃光燈的還是第一次見)
整體來講,Hover Camera 控制起來很方便,但是控制的交互不是很好,沒有像用大疆那樣很有 “ 駕駛感 ” 的感覺。
不過差評君覺得可能是團隊故意弱化了人為干預的控制,因為這飛機主打的不是人控制飛機,而是飛機自己跟人。
在控制界面,有人臉跟蹤,人體跟蹤,還有 360° 環繞這三種模式。
人臉跟蹤是你出現在鏡頭面前后,鏡頭識別出人臉,出現一個黃色的框。
人臉跟蹤界面
(差評君的兩個同事入鏡)
人臉被識別出來之后,用手雙擊一下屏幕那張臉,黃色的框就會變成綠色,跟蹤就會開始,即使是轉身變成后腦勺了,他也會繼續跟著~
Hover Camera 人臉跟蹤拍攝
(由于公眾號上傳圖片大小限制,做了清晰度降低處理,正常拍攝是支持 4K 的很清晰)
人形跟蹤和人臉跟蹤很相似,只不過是黃框框的不是人臉,而是人整體。
人形跟蹤模式
Hover Camera 人形跟蹤拍攝
這里要吐個槽,人形跟蹤的時候,你不能整個身體被擋住,這會產生謎一樣的效果。。。
動圖截自人形跟拍
(走過去的那個藍衣服的本來是飛機要跟蹤的人)
跟拍的時候,身體被一輛和衣服顏色相同的快遞車擋住了,結果 Hover Camera 跟著快遞車就飛跑了。。。
另外,跟蹤的時候,無人機的飛行的加速是線性的,跟著你慢慢加速,如果你是在騎車或者玩滑板什么的,一開始就很快的話,Hover Camera 剛開始會有點跟不上。
可能是他們團隊考慮到這個了吧,在 App 控制里會有個叫 “ 野獸模式 ” 的東西。。。
差評君打開試了一下,一旦你動起來,它會以 8m/s 的最大速度喪心病狂的跟蹤你!
如果有差友買來玩開了這個模式的話,千萬別急剎,別問差評君為什么 。。。
最后是 360° 環繞模式,差評君覺得這個模式真心叼,有點像是人形跟蹤的升級版,Hover Camera 以環繞的方式來跟蹤你(場地要足夠空曠,有至少 4m 的半徑)。
Hover Camera 360環繞拍攝
(同樣因為微信上傳限制,壓縮了圖片,被閃瞎的怪微信去好了~)
不只是站立,你慢慢的走著走,Hover Camera 也會繞著你拍的。
Hover Camera 拍攝的亮點大概就是這些了,不過可能有差友已經注意到了,拍攝畫面會抖。。。
因為外面有些風,Hover Camera 本身的機身相對于其他無人機重量輕的多,所以容易被風吹的有擾動。
其次就是他的相機采用單軸云臺 電子防抖,整體防抖沒有大疆之類的專業拍攝用無人機做得好,不過,普通家用和休閑還是夠用的~
拍攝完成后,一般其他無人機都是要飛到控制人附近,然后手動降落的,但是 Hover Camera 可以直接 “ 抓下來 ”。
直接手抓就可以 “ 降落 ” 無人機
這其實還是得益于全包圍的設計,使用的人可以安全無顧忌的直接抓住無人機人后按下機頭的開關。
這樣不用像其他無人機一樣,降落還要選空曠平坦地點,只要直接停在自己頭頂,伸手一抓就 OK。
這種形式讓人心里很舒服,就像你養了個小鳥,你不想讓它給的時候,一伸手它就會落在你手心上一樣~
有差友可能問續航問題,差評君想說,續航真不怎么樣,也就能堅持 8、9 分鐘,要知道大疆一次能飛個 15 分鐘呢。
但是續航小帶來了輕便的好處,電池很小,不像大疆的電池,跟一塊磚頭一樣。。。
Hover Camera 的電池
而且 Hover Camera 是附贈一塊電池的,這樣兩塊電池加起來也正好抵得上只送一塊電池的大疆~
電池的充電器設計的也很好玩,可以單獨充一塊,也可以同時充兩塊。
兩塊電池同時充電
綠色燈表示充滿了,黃色燈表示正在充電。
整體看下來,Hover Camera 用著還挺舒服的,最重要的的是使用上方便安全,連小孩子都能直接玩。
這對于一直想有個能拍照的無人機,卻還覺得買大疆那類專業無人機太貴,而且也不懂無人機操作的小白用戶來說是個很好的選擇。
如果一個家長想錄錄自己孩子在操場上踢足球的畫面保存的話,Hover Camera 這種算是個好選擇吧,只要點擊一下就自動跟拍了,而且扇葉都被包住了,機身也很輕,不用在意會傷到孩子~
你還可以自己開發一些居家休閑新玩法。
比如送個零食。。。
送個飲料(小半盒,不能太重)。。。
如果是玩無人機的發燒友的話,不推薦,因為防抖和手動控制上都不如大疆這種專業級的無人機。
最后看看宣傳視頻好了,就像 Hover Camera 這個名字一樣,你不要把它當做無人機,而是應該把它當做一個會飛的相機。
看完藍廠的新品發布會,我覺得折疊屏上萬的時代要過去了
四月份沒過多久,托尼就迎來了一場重量級發布會,而這場發布會則出自藍廠之手。
vivo 在今天的發布會一共帶來了三款產品,分別是折疊屏旗艦 X Fold 、大屏旗艦 X Note 和平板電腦 vivo Pad 。
無論是瘋狂堆料,性價比巨高的折疊屏、 X Note 的超大面積指紋識別,還是致力于提升體驗的 vivo Pad ,藍廠這次發布會的三款產品都能讓人眼前一亮。
特別是 X Fold,這次可以說是把料堆到天花板之后,還把折疊屏的價格給打下來了,屬實是個大驚喜。
內容很多,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正題。
>/ X Fold
首先是 vivo 的首款折疊屏旗艦 X Fold ,藍廠自己也表示來的有點晚,但這次不會辜負大家的等待。
先說最受關注的屏幕, X Fold 采用了 8 英寸的 4 : 3.55 比例折疊內屏,和一塊 6.5 英寸 21 : 9 比例的外屏,各方面數值都是頂級水準,這里就不多啰嗦了。
重點在于, X Fold 的內外雙屏刷新率均為 120Hz ,而且都支持屏幕指紋識別,這在整個折疊屏手機行業上都是首次。
vivo 表示在折疊屏手機實現屏幕指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折疊屏需要填充金屬背板來進行支撐,這會導致屏幕的進光量受到很大阻礙。
而 vivo 中央研究院的專家在一通研究之后,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超聲波的頻率和金屬背板產生共振,從而透過屏幕并將指紋信息反饋回來,解決了折疊屏不能指紋識別的難題。。。
不管你聽沒聽懂,反正托尼是沒聽懂。。。
但無論如何,折疊屏支持屏幕指紋識別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同時,這塊折疊屏拿下了 DisplayMate 19 項 A 認證,折疊屏也開始卷起來了。。。
在鉸鏈部分,一款旗艦折疊屏手機該有的, X Fold 也都有了,比如航空級浮翼鉸鏈和水滴式設計, vivo 還設計出了一個鋯合金浮動中板結構,可以減少折疊過程中產生的屏幕凹陷。
而且據說 X Fold 折疊 10 萬次的狀態和沒折疊過時是一樣的,不會出現越用折痕越明顯的情況。
而在之前的折疊屏亮相過的 UTG 柔性玻璃,在 X Fold 上面也升級成了 UTG 超韌玻璃,而且屏幕上還有一層超導消反鍍膜,能夠有效防止反光。
在屏幕方面,大家不需要過于擔心,無論是屏幕素質還是鉸鏈耐用程度都有保證,更何況還有雙屏幕指紋的加持,拉滿就完事兒了。
像是折疊屏的各種使用場景,比如查看文件和懸停折疊等都是基礎操作,托尼就不多啰嗦了。
而發布會上提到的一個場景,托尼愿意稱之為是折疊屏有史以來的高光時刻,那就是可以同時展示健康碼和行程卡。。。
而在性能方面,托尼本來覺得這方面沒啥可說的,畢竟大家已經太熟悉驍龍 8 了,但 vivo 表示這是一款驍龍 8 SPU 定制安全芯片。
簡單來講就是 X Fold 搭載的這塊驍龍 8 芯片經過了安全強化,信息更不容易丟失,有點商務機內味兒了。
影像方面, vivo 把好評如潮的蔡司影像給搬到了 X Fold 上面, 5000W 超大底主攝 4800W 超廣角 最大 60 倍變焦潛望式鏡頭 人像鏡頭,全焦段蔡司四攝統統安排上。
這也是要給 X Fold 好評的一點,通常情況下,廠商會在折疊屏的影像性能上稍作取舍,畢竟成本這么高,手機空間也小得可憐。
但也不知道 vivo 怎么做到的,它們確實把這么大一個鏡頭模組給塞進去了,而且照樣有正經的蔡司 T 鍍膜。。。
不過 vivo X Fold 也不是一點槽點都沒有,比如它的電池不夠大,托尼并不覺得 4600mAh 的電池能夠支撐兩塊高刷屏和驍龍 8 處理器。
不過 66W 閃充和 50W 無線充電多少能緩解一下電量焦慮,同時 X Fold 也是第一款支持 50W 無線充電的折疊屏手機。
還有這個實體的靜音按鍵,好用是好用,但算不上是什么創新,這已經是 iPhone 和一加用了很多年的東西。
vivo 這次相當于給縫合了一下,做了個豎向兩段式靜音按鍵,而 iPhone 是兩段式橫向,一加是三段式豎向。
但總的來講, vivo X Fold 給我的驚喜還是不小的,因為這是目前為止堆料最猛的折疊屏手機,甚至可以用不惜代價來形容。。。
不論是航天級浮翼式鉸鏈、 UTG 超韌玻璃,還是兩塊支持屏幕指紋識別的 120Hz E5 屏幕,或者是蔡司全焦段四攝,你基本找不到配置比它更高的折疊屏手機了。
就連大家早就習慣的驍龍 8 處理器, vivo 也能玩出花樣,在安全性上面做了一些文章。
但最大的驚喜還是價格, 8999 元的起售價面對這樣的配置,托尼覺得是劃算的,因為它在編輯部的預期售價都是萬元起步。
另外,購買 vivo X Fold 還可以享受專屬一對一服務。
只能說,內卷的戰火,現在正式被 vivo 帶到了折疊屏領域。。。
>/ X Note
在 vivo 請來的重塑樂隊高歌一曲之后,下面進入到第二款產品的發布—— X Note 。
對味了 ▼
這款手機既然打上了 Note 的標簽,那毫無疑問是一款大屏幕的手機。
vivo 這次在 X Note 上,塞了一塊沒友商用過的 7 英寸寬幕屏,比例來到了夸張的 21 :10 。
以往托尼只在大顯示器的帶魚屏上,才聽到過這樣的屏幕比例。
根據發布會老哥的說法,這次 X Note 的厚度不僅控制到了 8.37mm ,還研制出了一個叫真微曲設計的技術,在保持曲面屏手感的同時,防止誤觸。
可托尼覺得 vivo 這波改進用戶不一定買賬。
不喜歡曲面屏的人并不是因為它的手感不高,而是再觀感上曲面屏始終沒有直屏的那種邊界感。
手感和觀感這樣的主觀感受,還是等新機上手之后再仔細盤盤吧。
塞進大屏幕的同時, X Note 還搭載了一塊 5000mAh 的大電池,能帶來 80W 的雙電芯閃充,半個多小時就能充滿。
然而電池大、充電速率快都不是最緊要的,大屏幕具體的續航表現到底怎么樣,才是托尼關心的重點。
與此同時, X Note 還用上了一塊大面積的超聲波屏下指紋,只要用戶的手指放在屏幕劃定的區域內,就能進行一次按壓的解鎖。
而且錄指紋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只要長按一下就能全部錄入完成,相當友好。
另外,大區域指紋衍生出的雙指識別驗證,是一個不錯的新功能,這玩意兒給財產 App 以及隱私文件的加密,留下了雙重保險。
而在智慧辦公這塊, X Note 主要是基于 Orgin OS 系統所對應的辦公功能,和 X Fold 能到的事兒一模一樣。
托尼原本以為 X Note 也會像三星 Note 系列那樣來支筆啥的,不過看發布會給出的信息,藍廠對于商務的定位,應該只在軟件層面上。
影像方面的參數, X Note 的后置四攝和 X Fold 也是差在主攝,這里托尼就不再贅述了。
總結來說,托尼覺得這臺 X Note 可以看作是上面 X Fold 的非折疊版本,價格也相對便宜很多。
5999 元的起售價格,完全匹配的上一臺高端旗艦該有的所有配置。
論把料堆的舒服啊,還得是藍廠。
>/ vivo Pad
今天最后一款超大杯產品是 vivo 的平板 vivo Pad 。
盡管是較晚做平板的廠商,但這款平板的顏值確實比友商的質感要好上不少,給到的配置參數雖算不上頂尖,但作為安卓平板的定位也夠用了。
觸控筆方面, 4096 級的壓感加上磁吸收納,基本和主流觸控筆的體驗大差不差,托尼觸控筆的體驗,在繪圖 App 的適配上會更關鍵一點。
鍵盤配件方面, vivo 并沒有選擇懸浮式鍵盤,而是走的傳統翻蓋鍵盤的路子,具體的打字手感還得試過才知道。
而接下來 vivo 講的這句話我覺得踩到了如今安卓平板的痛點上。
參數沒輸過,體驗沒贏過。▼
這句話可以很精準的歸納了現在安卓平板所面臨的處境,這也是 vivo 平板所要解決的問題。
從發布會的演示來看, vivo Pad 把 Orgin OS 升級成為了 Orgin OS HD ,兼容性和流暢流暢程度,看發布會得演示,貌似已經和 iPad OS 有的一拼了。
手機和平板的互聯性也很出色,從同步的操作看得出,已經摸到了 iPad 里 Airdrop 跨設備傳輸得感覺。
至于平板最重要得筆記操作交互, vivo 也是借鑒了三星,比如像通過錄音時間戳,把錄音內容和筆記內容一一對應,托尼覺得這還蠻新穎的。
其余的筆記操作邏輯還是蘋果那一套,深入淺出,廣受好評。
托尼上面說的并不是在嘲諷,而是在平板電腦界,蘋果的 iPad 目前就是行業標桿、傲視群雄的地位。
vivo Pad 能做到這樣的程度,托尼相信他的體驗在安卓平板里,就是名列前茅的。
價格方面, vivo Pad 官方起售首發價 2299 元,拿來作為一款辦公協同工具,生產力的聲音還挺大的。
當然,配件的價格也還可以接受,不過鍵盤的手感和功能,光憑發布會,確實還不太好判斷。
>/ Ending
總的來說,今晚藍廠發布的折疊屏手機,從發布會上說的這些內容來看,是目前為止料堆的最滿、性價比最高的一款折疊屏手機。
不管是內外雙主屏、雙屏下超聲波指紋還是雙前攝,都讓這款手機不止于將折疊屏作為全部賣點,而是把更好的旗艦機配置融入其中,讓折疊屏的可用性,上了很大一個臺階。
關鍵藍廠這回,是扎扎實實的把折疊屏的價格打下來了,回頭看看前兩年友商折疊屏的定價,真的不敢想。
而 Note 和 vivo 平板的加入,讓今后藍廠生態內的產品的豐富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
特別是 X vivo 這款平板,老實說它在軟件系統這塊的努力,方向很對。
現如今各大廠商都有辦法、也有能力往平板上堆硬件,但真正想讓安卓平板出彩,還得是打磨體驗上的交互及優化。
這是 iPad 穩坐平板寶座的原因,也是安卓平板未來的競爭核心。
托尼已經有些迫不及待想上手這三臺新設備了,之后我們會陸續拿到它們進行評測,感興趣的差友們別忘了持續關注哦!
原廠顆粒,小巧如卡片,帶指紋解鎖:三星T7 Touch使用評測
此次入手了Samsung的新品移動SSD,T7 Touch,簡單談談我的感受吧。
一、外觀評價
T7 Touch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小巧精致,時髦,顏值很高。傳統的3.5寸硬盤基本給人的感覺就是磚頭,移動硬盤好一點,但是通常也受限于2.5寸盤的大小,維持和磁帶隨身聽差不多大的一個尺寸。SSD的出現讓硬盤的便攜性空前增加,移動固態硬盤也可以把尺寸控制在合理的區間。
T7 Touch的尺寸與一張卡片差不多,而且很薄,比普通移動硬盤小不少。甚至可以把它放到錢包里。正面除logo外,還有一個方框,方框本身有一圈LED燈,中間是指紋芯片,進行指紋識別和數據讀寫時燈會發出幽幽的藍光。
硬盤表面是航空鋁合金材質,摸上去是磨砂的質感,不容易留指紋。-
硬盤底部寫有主要參數,標識了容量等內容。
編輯硬盤本身采用了Type-C接口,包裝中配備了兩根線,分別是“C to A”和“C to C”,事實證明兩根線,特別是toC的線還是很有必要的,極大增加了泛用性,不光是電腦、筆記本,手機、ipad、游戲機等同樣適用。
二、性能評價
初次使用,需要安裝三星的管理軟件,“Samsung Portable SSD Plus” ,管理軟件默認是禁用安全模式的,需要在設置中打開。
(圖setup1)
開啟安全模式后,需要設置密碼
(圖setup2、setup3)
同時在管理軟件中可以自定義移動硬盤的名稱,比如 “老羅的故鄉”、“大姐姐的豪華別墅”之類的名字都是完全可以的。
(圖setup4)
設置了密碼之后可以注冊指紋,根據軟件提示設置即可,整個流程就跟智能手機設置指紋流程類似,很快就搞定了。當然不設密碼也可以設置指紋,方便了很多對密碼記性不好的用戶。
(圖setup5、setup6)
指紋最多可以錄四組,包括大拇指、左手大拇指、左腳大拇指(劃掉)、主子的大拇指(劃掉)。
(圖setup7)
當全部設置完之后,以后接入電腦時就必須通過指紋或者密碼讀取硬盤上的文件了。在接入新電腦時,系統會只顯示Samsung Portable SSD Plus程序,需要通過管理軟件解鎖后才能看到硬盤中的其他數據。
(圖setup8)
性能方面同樣值得一提。
一開始我將T7 Touch接到了一臺只有USB3.0接口的電腦上,順序讀寫速度大概只有400M/s出頭,顯然是受制于電腦設備接口速率的限制。
(配圖USB3.0_1G、CDM_USB3.0_1G)
隨后我將T7 Touch接到了另一臺電腦的USB 3.1的Type-C接口上,使它能夠工作在USB3.1速率下,于是順序讀寫速度翻了一倍,達到了800-900M/s。同時測試了1G/5G/10G數據的讀寫,基本沒有降速現象,性能十分優異,
(配圖USB3.1_1G、5G、10G/CDMUSB3.1_1G、4G、8G)
三、應用評價
我家算是移動硬盤的重度用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家里所有人都用的筆記本,并沒有臺式機。筆記本硬盤再大也就能存那么點東西,但我家的數據保存需求還不算小,視頻、照片、游戲各個都是吃硬盤的大老虎。特別是最近幾年,手機像素越來越高,電腦屏幕分辨率越來越高,游戲越來越精致,帶動得這幾個大老虎的胃口也越來越大。早些年一張照片幾百K就很厲害了,現在動不動就是好幾M;電視劇我還記得有過100多M一集的rmvb格式,現在一集起碼是700M起步,再低就覺得看著眼瞎;游戲就更夸張了,我記得小時候《大航海時代2》只有幾兆,現在的游戲隨便就幾十個G,3A大作更是是50G起步……然而在這種時候,筆記本的硬盤因為向固態硬盤轉型,反而給人感覺是變小了,常見的都是256G和512G的硬盤,只有高端游戲本才會有1T的固態甚至多盤位出現。所以這兩年我家的移動硬盤增長速度也開始變快,一變二,二變四,數了數都有五六塊了……
這也讓我對移動硬盤這個產品的應用場景和需求分類有了一定的理解。
移動硬盤我覺得大概有三種需求類型,一是儲存數據,用來做冷備份或者當倉庫;二是擴展設備硬盤,,方便日常使用;三是用于在不同設備間進行數據遷移。
第一個需求用不上SSD這么高端的貨,就不繼續談了,后兩種情況我認為T7 Touch還是有比較大的性能優勢的。
先談擴展設備的硬盤。現在的輕薄本或者全能本,基本上是256G到512G的硬盤,如果說用戶需要使用一些大型軟件,特別是抽空玩游戲的話就有一點尷尬。我在上班和寫東西之余,還是一個模擬人生重度玩家,目前SIM4不算MOD就已經將近50G,加上MOD更是大得可怕。相同規模的游戲裝幾個,硬盤就爆倉了。三星這款T7 Touch,在USB3.1下,速度甚至遠超過SATA3接口的SSD,用來跑游戲至少應該不輸-----機械硬盤,所以用來當做硬盤的擴展盤,運行一些工作軟件、游戲,都是極好的,更別提存視頻、照片這種常規需求了。
除開筆記本這樣的PC設備,用來拓展手機存儲同樣可行,512G的硬盤空間,加上不怕摔、不怕抖,讀寫速度還吊打U盤,出去浪的時候看片美滋滋。
再說不同設備間的數據遷移。基于Type-C的接口,三星T7 Touch能夠在多種設備之間實現數據遷移,配合T7 Touch和不同產品之間的數據傳輸實例,例如和手機、和平板,和筆記本都可以實現。
如果純粹是數據轉移,其實日常的移動硬盤也是夠用的,只是說T7 Touch在便攜性和傳輸速率上碾壓它們。不過我想說的是另一個腦洞場景。
我有個師兄,他的主業就是寫文章,于是他隨身帶著一個U盤,走到哪里寫到哪里。我沒法學他,原因是我需要使用CAD,往返設計院和圖文社,我想要在自己舒適的系統配置和軟件環境中開展工作,所以我只能帶著筆記本到處走。但是現在我有一個性能不輸一般電腦預裝固態的T7 Touch移動SSD,我是不是可以干脆在硬盤上裝一個系統,然后每次帶著硬盤走就等于帶著一臺自己配置好的電腦走了呢?
于是我搜了一下,還!真!有!有個東西叫Windows to GO,基于移動SSD高性能,不是所有移動硬盤都能實現,我覺得我的腦洞可能有實現的可能了。
當然,實際上我還沒試著這么做,我相信一定有值友可以開發出這種玩法,我到時候就抄你們的教程啦~
高能警告:一點硬核科普,一定要看!
這塊硬盤在京東上的售價是1839元(1TB),也許你會說,為什么會這么貴?原因很簡單,是因為SSD和NAND芯片這個江湖水太深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請跟我復讀:
請只買原廠顆粒的SSD,包括不限于2280 NVME、mSATA的移動硬盤
請只買原廠顆粒的SSD,包括不限于2280 NVME、mSATA的移動硬盤
請只買原廠顆粒的SSD,包括不限于2280 NVME、mSATA的移動硬盤
這個江湖有多深呢?我來簡單科普一下,請一定要走心讀下去。
固態硬盤本質上就三個東西組成:3D NAND芯片、主控芯片和固件驅動。全世界公認最佳NAND存儲芯片只有4個廠子是最靠譜的:三星,Intel、鎂光和東芝。而三星是所有成品SSD里,公認的第一,毫無爭議。
也許你要問,什么叫原廠顆粒呢?這里有三個概念:原廠顆粒、白片和黑片。先說原廠顆粒,拿三星舉例子,就是三星半導體生產12英寸晶圓,切割成存儲Die,封裝成顆粒,進行嚴苛的企業級和消費級測試。什么叫白片呢?就是正規的SSD品牌,比如國產大廠的某光,去購買三星的Die,自行封裝,測試,刻字,上市。這種片上沒有三星的標,一般是封裝廠的標志。或者直接購買群聯的整包交鑰匙方案,群聯從主控芯片,核心封裝測試到全品出片,全包了。淘寶上很多相對貴一點的淘品牌,都是群聯的交鑰匙方案。
那什么叫黑片呢?黑片就很可怕了。上面提到不少廠子去購買NAND的Wafer自己切割封裝打字,切割下來測試不夠合格或者勉強合格的產品,限于品牌要求不會使用,就會販賣給更便宜的品牌去打造更便宜的SSD,這就是傳說中的黑片。黑片的恐怖之處包括不限于:芯片來路不明、測試成本低到令人發指、一片PCB安裝的芯片批次編號不一樣、性能飄忽不定、壽命純粹看緣分。這種產品是絕不能買的。下圖就是原廠三星顆粒和某寶上的黑片SSD的對比圖,可以看到三星NAND芯片和主控芯片字體清晰,焊點光滑,而黑片SSD做工粗糙,字體模糊不可見,品質感極差。
事實上,目前某寶上的SSD主要就是這三類:以三星為首的原廠顆粒頂級陣營、以某光、某頓為首的正規再封裝測試陣營和各種來路不明的黑片白片低價SSD陣營。而市場占比看,以黑片白片陣營最大。不管是插在電腦上的2280 NVME,還是這種USB3.1/雷電口的移動硬盤,數據的長期可靠性要比速度更重要,所以我真的要說,原則上我們一定要優先考慮原廠顆粒,原廠主控(三星Phoenix系列)的產品,畢竟數據無價嘛。
最后總結一下T7 Touch的開箱體驗:
1、 重量輕巧,高度便攜性
2、 帶指紋解鎖安全便利
3、 第一梯隊的性能
4、 三星原廠顆粒,無論是性能還是壽命都不是市面上白片SSD能比的。
這個神奇的鬧鐘不僅不叫你起床,還勸你繼續睡……
更多好玩的科技產品,歡迎點右上角關注我~
最近杭州降了不少溫,秋高氣爽,正是。。。睡覺的好天氣啊!
不知道是不是天氣變化的原因,最近編輯部的同事們到公司的時間越來越遲了。。。
誒誒誒,騙誰呢,說得好像世界從現在開始恒溫 26℃ 起床這事兒就變得容易了似的。
不過,如果非要小辣椒說一個比 “ 如何早起 ” 這個世界性問題更困難的,恐怕就只有 —— “ 如何讓自己沾床就睡 ” 了。。。
從關燈躺下那一秒起,新的一天才正式開始!
凌晨 1、2 點的微博、微信簡直就是一個巨型寶庫,閃閃發光的沖著每個想著 “ 今天,我一定要早點睡 ” 的年輕人招手;各種平時沒時間看的電影連續劇只要一到了晚上,臥槽,真香;餐巾紙用完了,洗發水見底了,天冷了該買件大衣了, 一到晚上那些失過的憶全都記起來了,那就再貢獻個半小時給馬爸爸吧。。。
不知不覺,我天,已經 3 點了,不行不行必須得睡了,放下手機,完了,大腦從未如此清醒過。。。
是的,我日益增長的睡眠時長需求和我落后的早睡意識構成了我人生現階段最主要的矛盾。。。
為了解決當代大部分年輕人正在面臨的早睡早起問題,國外兩個設計師開了個思路清奇的腦洞 ——
Slock 鬧鐘
不催起床,專催睡覺。。。
而 Slock 催人睡覺的方法才是它整個設計的精髓所在 —— “ 困意傳染大法 ”。
差友們應該都有過被人傳染打哈欠的體會吧。
一旦被傳染,不僅身體會跟著打哈欠,連精神也都會跟著疲憊,( 上學的時候,一個倒下了,就等于一片倒下了。。。 )。
Slock 就利用了這個有點兒玄學的現象達到了催眠效果。
除了發出打哈欠的聲音,設計師還在鬧鐘的右側加入了一個正在打哈欠的小人,來增強困意的傳染效果。
這比數羊可有趣多了。
看到這里差友們可能會想質疑一下兒這玩意的科學性。
而其實打哈欠和困意傳染并不是玄學之說,目前對這種現象認同度最高的學術解釋是 “ 共情 ” 性,有研究發現當一個人看到哈欠這個動作時,他的大腦中會有某些特定部位發生固定的反應,從而導致身體上進行反饋。
當然了,人和人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有些人的 “ 共情 ” 反應會更強烈,甚至在看到 “ 哈欠 ” 兩個字都會忍不住跟著打一個,而有些人受到的影響則更小( 像是小孩兒,罪犯的 “ 共情 ” 能力就相對較差 )。
是不是很奇妙?
除了原理上的創意,Slock 的結構創意也很精妙。
前面不是提到在鬧鐘右側有一個會動的小人兒么?
最開始小辣椒以,鬧鐘上有塊兒小電子屏,結果看了結構圖后發現這玩意兒居然居然是翻頁動畫!
純機械結構的設計,有意思。
目前 Slock 還沒有正式開始銷售,不過差友們要是想試試它對你有沒有效,完全可以自己錄一段兒打哈欠的聲音,晚上睡前聽個幾遍,看看有沒有困意。
或者,想想你看這篇文章的時候,一共打了幾個哈欠?
要是你 “ 共情 ” 性夠高,估計你現在該睡著了。。。
圖片、資料來源:1. 不催不鬧不跑調,這個「打哈欠」鬧鐘只想讓你睡個好覺,geekpark2. https://www.behance.net/gallery/71104097/Slock-Go-Sleep3. 打哈欠會傳染嗎?,果殼問答“ 寫完這篇文章,我一共打了 47 個哈欠 ”
一周熱點網評:將改革進行到底 租房落戶 一日游 共享單車
新華網評:強軍興軍邁出歷史性步伐
楊 飛
國無防不立,民無兵不安。改革既是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的時代要求,也是強軍興軍的必由之路,更是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90年前,南昌城頭一聲槍響,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的開端。90年來,人民軍隊歷經硝煙戰火,一路披荊斬棘,付出巨大犧牲,取得一個又一個輝煌勝利,為黨和人民建立了偉大的歷史功勛。順應時代潮流,懷著對歷史責任的擔當,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改革不斷深化,強軍興軍邁出了歷史性步伐。
改革強軍,我們已然在路上。能打仗、打勝仗是改革的核心指向。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其目的就在于對軍隊組織形態、指揮方式、管理模式等“上層建筑”進行一次全方位、立體式的重塑。在當前這一輪被外電稱之為“至少30年來針對中國軍隊的最徹底的改革”中,諸如把“軍區”改為“戰區”等,盡皆有助于解放和發展戰斗力,提高實戰化水平。
強國呼喚強軍,強軍保障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我們的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一年多來,軍隊領導管理體制實現歷史性變革、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取得實質性突破、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實現體系性重塑、聯勤保障體制改革完成關鍵跨越、軍民融合發展等改革取得重要進展……重塑重構使軍隊體制和結構煥然一新,向心力、凝聚力不斷增強,強軍興軍交出靚麗成績單。《《《全文
新華網評:黨的堅強領導引領復興航船
毛同輝
謀篇布局開新篇,砥礪奮進為人民。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5年。
5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科學把握當今世界和當代中國的發展大勢,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協力、苦干實干,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5年來的改革進程,以及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極大地振奮了黨心軍心民心,增強了黨的凝聚力、戰斗力和領導力、號召力,充分顯示出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證明我們黨是充滿生機活力的偉大的黨。《《《全文
[及時點]收費相差近7倍 企業如何“輕裝上陣”?
新聞:最高2757元,最低360元,同樣一款10層10站電梯安裝檢驗,各地檢測機構的收費情況差別巨大,最多竟相差近7倍。同樣是電梯安裝檢驗,不同地區對同一公司的收費懸殊,同一地區對不同公司的收費也有明顯差異。這是國務院第七督查組在江蘇督查時,一家電梯企業向督查組反映的情況。(文章來源:新華社)
點評: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一樣,收費有所不同是正常現象,但差距過大恐怕就說不過去了。繼續實施減稅降費的政策,減輕企業不合理的負擔,讓其“輕裝上陣”,地方相關管理部門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全文
[及時點]“租房可落戶”讓租售同權更好落地
新聞:租房者的利好不斷。無錫28日發布“租房可落戶”的新政,引發社會關注。記者發現,鄭州、揚州、濟南等多個城市近期也已提出或醞釀提出類似舉措。其中,把租賃房屋納入“合法穩定住所”范疇成新趨勢。業內人士認為,若租房不能落戶,租購同權便無從談起,租房落戶有助保障租賃群體權益,更多城市或跟進。(新聞來源:中國新聞網)
點評:“租房可落戶”,一定程度上縮小了租房和買房之間所能享受到的權利差距,進而為租房者提供了更穩定的預期。《《《全文
新華網評:改革有所成,人民有所得
最近,《將改革進行到底》電視專題片在央視播出,引發收視熱潮。五年來,一個個普通中國人、中國家庭的生活變化,共同繪就了國家文明進步的畫卷。
人民的獲得感來自于耳聞目睹或切身體驗的可喜變化。涼山州懸崖村令總書記揪心的“藤梯”變成了安全的鐵梯,貴州惠水縣58個山寨4684個村民從石漠化的舊居搬到了家具齊全的新家,在廣州“漂”了多年的韓秋蘭通過積分入戶有了城市戶口找到了更好的工作,上海靜安區居民小區里正在“長者照護之家”享受養老服務的孫阿娥老人從早到晚都開開心心的……
這些變化,從鄉村到城市,從娃娃到老人,從就業到居住,實實在在,人人有感。既有力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以鮮活的事實形象詮釋了共享發展的理念,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出了生動注解。《《《全文
[時空新聞]神通廣大的“黃牛黨”,你遇到過幾個?
【時空新聞】腦洞開出天際,把“文物”抱回家
[時空新聞]“城中村”的大變身
[及時點]網民的“愛心”不能被濫用
新聞:民政部7月30日公布了兩項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的行業標準,明確網絡求助行為不屬于慈善募捐,其信息真實性由提供方負責,信息平臺對個人求助應加強信息審查甄別、設置救助上限、做好風險防范提示和責任追溯。這兩項標準是《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技術規范》和《慈善組織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基本管理規范》,于2017年8月1日起實施。(新聞來源:新華社)
點評:網絡眾籌之下,如果不能做到信息的有效監管與公開,難免有人渾水摸魚。民政部兩項行業標準的出臺,明確慈善募捐與網絡求助的界限,讓網民的“愛心”不被濫用,保證善款用之有道,是引導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健康發展的有力之舉。《《《全文
[及時點]自助辦理身份證提升的不只是“顏值”
新聞:近日,北京某派出所內出現了身份證辦理自助設備,不用在人工窗口排隊,坐進一臺自助設備內,按照提示輸入個人信息、照相、錄指紋、交錢后,幾分鐘內信息采集就可完成,全程自助,照片不滿意可重拍。而取證也是自助式,在辦證設備旁邊有一臺自助取證設備,十個工作日后本人通過指紋識別后即可取證。據了解,該設備24小時均可使用,取證也同樣是24小時開放。但目前該設備還處于試點階段,全市只有4個派出所內有此設備,未來是否推廣會根據試點情況而定。(新聞來源: 北京青年報)
點評:如何用一句話證明自己“丑”?長得和身份證照片上一模一樣。雖然是調侃,但身份證上的照片曾是不少人的“噩夢”。自助辦理身份證終于讓“顏值”掌握在了自己手中。當然,除了提升“顏值”,自助辦理身份證還能大大提升辦事效率,方便有需要的人。期待試點順利。《《《全文
[畫里有話]“校園貸”不能成為“青春債”
[畫里有話]打開“新思路”,垃圾分類并不難
[評友圈]誰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天?
[及時點]讓非法“一日游”絕跡旅游市場
新聞:歷時四年制定出臺的《北京市旅游條例》1日起正式施行。1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執法總隊直屬大隊等部門對八達嶺、十三陵等重點旅游景區開展聯合專項整治行動,重點對北京“一日游”展開執法檢查。非法“一日游”長久以來是北京旅游市場的頑疾,多年來形成了由散發虛假信息、低價攬客、變更行程、強制購物、牟取回扣等一整條利益鏈,侵害游客權益的同時破壞北京旅游城市形象。(新聞來源:新華社)
點評:從“忽悠”購物到強制購物,到隨意變更行程,亂象叢生的非法“一日游”市場亟需整治。北京此番出臺條例,可謂旅游市場整頓的重要舉措。希望未來條例在執行過程中能夠持久、徹底,讓非法“一日游”絕跡旅游市場。《《《全文
[及時點]新規讓共享單車進入良性發展軌道
新聞:近日,交通運輸部公開發布《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了共享單車發展定位,是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實施鼓勵發展政策;明確了城市人民政府的主體管理責任,要求各地建立公平競爭秩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治理體系。(新聞來源:新華社)
點評:共享單車是城市交通的新血液,卻常因“占道”、“亂停”等問題為人詬病。新規讓共享單車進入良性發展軌道。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在地方管理體系和公平競爭秩序之下,共享單車會以一種更有序的姿態服務社會生活。《《《全文
[及時點]教育觀念不變 “秘考掐尖”不止
新聞:我國義務教育法明確禁止義務教育階段設立“重點學校”“重點班”,教育部門三令五申不得組織與升學掛鉤的招生考試。但是,在剛剛結束的小學升初中招生季,“新華視點”記者采訪發現,廣州多所知名公辦和民辦學校違背義務教育均衡化原則,通過各種“地下”秘密考試選拔招生,人為加劇小學生升學競爭白熱化,加重學生和家長負擔。(新聞來源:新華社)
點評:現在的小學生不好當!一些家長和學生想上名校,部分學校想要尖子生,利益一致的情況下,“秘考”、“掐尖”才屢禁不止,究其原因還是唯分數論的教育觀念沒有改變。殊不知,一味爭分而忽視學生素質教育并不利于學生發展,教育部門也應該擔負起監管職責。《《《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