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英雄官職表(避免戰爭而改變明朝歷史,你知道這位15世紀最杰出的外交家嗎?)
說起縱貫歐亞大陸上千年的“絲綢之路”,言及“通西域”的偉業,今人最先想到的是西漢博望侯張騫和東漢定遠侯班超兩位先驅,在中華民族的“地理大發現時期”,二人前后相繼,遠行數萬里,歷盡雨雪風霜,任千難萬險,刀兵相向,卻不屈不撓,不辱使命,終通好西方列國,宣中華國威于域外,開綿延千年的絲綢之路,其英雄功業,歷經千載,至今令人心向往之。
而永樂皇帝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也堪稱中華民族又一次“地理大發現”,這一時期與大明通好甚至納貢稱臣的國家多達八十余個,遠達中非地區,彼時七下西洋,開拓萬里海疆的三寶太監鄭和早已名垂千古。然而另一個與之有關的杰出外交家―――五使西域,重開萬里絲綢之路的陳誠,相形之下,歷代史家卻著墨不多。事實上,這位被“三寶太監”的光輝所埋沒的大明使節,以其堅韌的決心,無畏的斗志,先后五次西出陽關,遠赴西域。與鄭和一海一陸,共開“萬國來朝”的盛景。
陳誠,字子魯,號竹山,江西吉水人,元至正二十五年生人,吉水當地人物志記載他自小“博文強志,悉通藏回蒙等諸番語。”洪武十八年(1385年),陳家禮聘閑居在家的明初大儒梁寅為其老師,朝夕相處后,梁寅對陳誠之父贊嘆道:“汝子性機敏犀利,雖難有將相之才,卻可建定遠,博望之功也”。
雖有此贊嘆,也悉心好學,但四書五經于陳誠終非強項,數年之下雖經苦學,卻終差強人意。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中進士,次年中貢士,殿試中三甲,終于“金榜題名”,但成績比起諸多位列“一甲”“二甲”的才子們,又可謂是相形見絀。陳誠先在翰林院任“檢討”一職,是個“從七品”的小官,在同榜的“一甲”“二甲”同年們都要低。
雖如此,陳誠卻不因官職低微而廢言,朝廷的內外政策但有錯處,皆大膽上書建言,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秦王朱樉鎮壓甘肅臨洮叛亂,“破吐蕃部落萬人”,捷報傳來,群臣皆稱賀,唯獨陳誠認定此舉“草率舉兵,恐遺怨怒”,上表建議朝廷速派使者招撫,引得朱元璋大怒,一度欲將陳誠下獄,幸好兵部侍郎齊泰勸解,力言陳誠“通曉邊事,干才難得”,才讓朱元璋肝火平息。一年后,陳誠人生的轉折終于到來,朱元璋升陳誠為兵部“駕部員外郎”,出使西域“撒里畏兀兒”(今新疆柴達木盆地),從此開始了他跋涉萬里的一生。
而說到這次出使,起因正起自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建國于今天新疆的“東察合臺汗國”的入貢。這“東察合臺汗國”,是從昔日蒙古帝國的“察合臺汗國”分裂出來,其疆域包括今天新疆伊犁以及中亞部分地區,1391年,東察合臺汗國可汗黑的兒火者遣使入南京朝見朱元璋,從此正式確立了對明朝的藩屬關系。然而東察合臺汗國在奏章里對其西部鄰國“帖木兒帝國”的描述,卻引起了朱元璋的重視。
說到當時活躍在中亞的“帖木兒帝國”,中國史籍頗為陌生,但這個起于“西察合臺汗國”,在中亞南征北戰,被西方史學界贊為“成吉思汗后蒙古又一偉大征服者”的帝國,此時也漸成明朝在西部的又一威脅。
早在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派傅友德西征,連破甘肅,青海,新疆東部元軍的時候,帖木兒也推翻了原西察合臺汗國的統治者,此后南征北戰,向西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向南屢次攻掠印度,拓地無數,連遠在歐洲的西班牙國王也尊其為“義父”。對于東邊的大明王朝,帖木兒態度素來恭順,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7年)明朝獲得捕魚兒海大捷后,帖木兒即遣使至南京,尊奉大明王朝為“上國”,但是,根據法國歷史學家布里哇的《帖木兒帝國》一書中的記錄---“他的終身夢想就是解除對中國的臣服”。
而在東察合臺汗國入貢時,帖木兒也正屢屢興兵,侵擾東察合臺汗國邊境,雙方互有勝負,東察合臺汗國的奏報,加上朱元璋先后派往帖木兒帝國的兩批使臣遭到扣押,令朱元璋意識到帖木兒帝國的野心,因此,明朝先調開國功臣西寧侯宋晟鎮守涼州,再派使節出鎮西域,意圖加強西北防務,而初出茅廬的陳誠,則承擔了這個任務。
陳誠果然不辱使命,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冬,陳誠抵達柴達木盆地,招撫當地部落,曾有人建議明朝“盡逐番人,移民實邊”,陳誠堅決拒絕,力陳此舉“有傷天和”,此后,陳誠委當地部落首領為官,在柴達木盆地建立“安定衛”“曲先衛”“阿端衛”三個軍事要地,并請朝廷派遣“戶部熟農務官吏”,在當地推廣中原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發展生產。此舉令當地游牧部落從此轉為定居生活,令各部落“歸附如流”。一年后,安南侵擾大明邊陲,陳誠又被委派出使安南,越南史料稱他“不卑不亢,言辭穩中帶利,盡展明朝天威”,終讓安南君臣恐懼,遣使至南京謝罪。建文四年(1402年),陳誠又調任廣州府“管事”,在當地調解“色目戶”(即元滅亡后滯留在內地的“色目人”,主要是阿拉伯國家移民)與當地鄉民的糾紛矛盾,尊重少數民族風俗,主持修繕當地清真寺,終令當地各民族從此和平相處。幾件大功,也令“善撫夷事”的陳誠,從此在大明政壇嶄露頭角。
永樂二年(1404年),疆土已達極盛的帖木兒在其首都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召開中亞“蒙古人大會”,宣稱要“反明復元”。隨后起傾國兵力二十萬,悍然發動了對明王朝的“東征”,消息傳來后,朱棣命涼州左都督宋晟整軍備戰,而陳誠在柴達木盆地設立的“三衛”,也“整軍經武”“日夜備戰”,但是年冬天,在帖木兒大軍行至兀答刺兒(今哈薩克斯坦奇穆肯市)時,帖木兒染病過世,聲勢浩大的“遠征”最終無疾而終。
帖木兒過世后,其國家陷入內亂,他生前欽定的繼承人孫子哈里,與四子沙哈魯為爭皇位相互激戰,“反明復元”大業算是擱淺了。此時,明朝也在西北頻頻動作,永樂四年(1406年)朱棣在新疆哈密設哈密衛等軍事要地,派駐重兵,正式行使對今天新疆地區各“藩屬國”的主權。內外交困下,帖木兒帝國開始著力修復與明朝關系,一年后,繼承帖木兒帝國王位的哈里釋放早年遭帖木兒扣押的明朝使臣傅安,楊德文等人,并托其帶去帖木兒帝國意在與大明修好的愿望。
永樂五年(1407年)六月二十二日,這支“失蹤”已數十年的使團終于重歸京城,一時“舉朝皆感其忠義”,而此時已調入文淵閣的陳誠,在得知帖木兒帝國正陷入奪位內戰時,立刻向朱棣建言“速派使節,熄其兵火,宣示天朝威德。”永樂六年(1408年),朱棣派曾出使帖木兒帝國的郭驥為使節率團出使,帶去朱棣的親筆書信。在帖木兒帝國當地調解內戰兩派—哈里和沙哈魯的糾紛,奪位成功的沙哈魯最終將被囚禁的哈里釋放,封伊刺黑為其封地,持續帖木兒帝國三年的內戰終于“和解”。次年,正式成為帖木兒國王的沙哈魯派使團至南京朝見朱棣,送上豹子,獅子等禮品。雙方重新恢復了朱元璋時代的“宗主國”關系,從此友好往來。
而首先建言“速派使節”的陳誠,之所以沒有得到這一委派,原因是此時的他已成為“文淵閣參議”,正協助解縉編纂中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煌煌巨著---《永樂大典》。其間他廣泛搜集史料,將歷代中國王朝出使外邦的詳情,以及中國周邊列國的風貌資料盡數整理編纂,我們今天能夠了解諸多中國古代“外交家”的英姿,以及古代中國與列國友好往來的歷史,陳誠功不可沒。
永樂十一年(1413年)九月,已是吏部封驗司員外郎的陳誠,終于迎來了自己二赴西域之旅----以大明使團“典書記”身份率八名使節出使帖木兒帝國。對于這次出使,陳誠計劃周詳,行前就請朱棣精選“故元遺臣后人”隨行。使團從北京出發,經玉門關進入西域,歷經一年多長途跋涉,終于次年十月抵達帖木兒帝國首都赫拉特(今阿富汗赫拉特城),一路上,陳誠走訪帖木兒周邊中亞國,以大明國使的身份先后冊封“達什干”“迭失迷”賽蘭”“沙魯海牙”等國國王,1414年十月,帖木兒國王沙哈魯在其都城赫拉特設盛大儀式歡迎陳誠一行,會見期間,陳誠以其優雅的大國使節風范,得到了沙哈魯的敬重,當然也有“不和諧”插曲,沙哈魯麾下大將,祖上曾是元朝重臣的“仇華派”阿哈黑就當場發難,指責明朝是驅元而起,素來是蒙古人仇敵,此來不可不防。
陳誠則針鋒相對,坦言“國之運祚,在德不在威”。接著一一列舉前元朝遺留下的各族舊臣在明朝受到優待的事實,并令使團里的回族官員薩都木當場“現身說法”。正告帖木兒國君臣:明朝與帖木兒國的通好,是“行德安民之舉”,若再其爭執,只會“禍連貴國蒼生”。有禮有節的應對令帖木兒國君臣上下嘆服,阿哈黑當場被沙哈魯下獄。曾在帖木兒帝國占有重要地位,歷來主張對明朝開戰的“仇華派”也從此徹底失勢。其后,沙哈魯多次在其內宮設家宴款待陳誠一行人,并令其“繼承人”烏格拜見陳誠,表達世代愿與大明友好的愿望。在帖木兒國留居期間,陳誠更走訪當地知名宗族,商會,結好駐帖木兒國的各國使臣,更逐一駁斥許多逃到當地的故元遺臣對明朝的歪曲描述,“駁荒悖之論,盡言大明仁德”,而中國使團帶來的瓷器,絲綢等精美禮品,更在當地產生了轟動效應。
前蘇聯蒙古史學家弗拉基米爾佐夫對此有高度的評價:“這是一次對于帖木兒帝國對外國策有著深遠影響的外交盛事,這位睿智的中國使節(陳誠),不但用他的善辯的口才和高貴風度得到沙哈魯的敬重,更向帖木兒國民展現了中國博大的文化和強盛的國力,以及睦鄰友好的真摯誠意。從此之后,無論時局怎樣變動,對東方(明朝)的友好政策,成為他們始終不變的選擇”。
永樂十三年(1415年)十月,陳誠一行人返歸南京,向朱棣獻上記錄他出使心得以及中亞各地風貌的著作《西域行程記》和《西域番國志》,這是兩本詳細記錄中亞國家風俗民情的專著,不但歷來在中國史料里有重要地位,更被西方學者所重視,近現代還有不少西方歷史學家專程來到中國,重金求購此書。這次歸國隨行的還有中亞乃至西亞各國派來朝見的使團,最遠的甚至有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的使節,人數多達三百人,可謂“萬國來朝”。大明與中亞,西亞國家的“朝貢關系”,自此鞏固下來。
在二赴西域后,陳誠向朱棣建言,力主朱棣接受各國請求,開放與西方各國的雙邊貿易,堅稱此舉不但能夠“消減邊關之患”,更能“歲增巨賦,收百年之利”。朱棣采納了陳誠的建議,在新疆哈密,甘肅涼州等地設立“互市”,允許西域各國商隊來此貿易。進而“連鎖反應”,帖木兒帝國也重修了原本因戰火而廢弛的伊朗西部古驛道,連貫至土耳其乃至埃及地區。
至此,從元末開始荒廢的“絲綢之路”,重現商旅繁榮的盛景,中國的絲綢遠銷西亞和東非地區,和中東甚至歐洲的商品與文化典籍,也漸次輸入中國,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宋元數學的著名成就“高次方程求解法”,自元末失傳后,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由阿拉伯數學家重新傳回中土。此后雖明朝國策變動,但這條商路始終未斷,直至明朝末年的崇禎時期,陜西西安和甘肅涼州等地,依然是西方商旅云集的“國際化都市”。
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四月,陳誠率使團三赴西域,這次的主要任務是同西方各國議定每年互派商隊的數量,達成貿易協定。陳誠準備充分,并請朱棣“擇派戶部精于商務者”隨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后來在“土木之變”后,憑口才折服瓦剌,迫使其放還明英宗的能臣楊善也在其中,而正是這些人在隨后陳誠與西方各國的商貿談判里發揮了重要作用。
是年八月,陳誠再抵帖木兒帝國,在于帖木兒帝國愉快達成商貿協議的同時,更贈予沙哈魯一件他精心準備的禮物——由明朝宮廷畫師精心繪制,畫有沙哈魯進獻給永樂皇帝寶馬的《奔馬圖》。沙哈魯感動不已,不但熱情招待了陳誠一行,更親手寫了一封致朱棣的書信,朱棣回復了一封同樣熱情洋溢的信件,坦言兩國已“相隔雖遠,而親愛愈密,心心相印,如鏡對照”。并希望從此后“兩國臣民,共享太平安樂之福也。”兩位當時東西方最強大帝國君主的通信,誠為“世界和平”的千古美談。
而這“千古美談”的牽線者陳誠,則于永樂十六年(公元1418年)第四次派往西域出使,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出使前,陳誠母親羅氏病逝,按照規定陳誠需在家“丁憂”三年,但朱棣認為“非子魯不可擔此任”。命他“奪情視事”,是年十月初二抵達帖木兒國首都赫拉特,這次出使給帖木兒國帶來了朱棣特命翻譯的中國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和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兩部典籍,陳誠更主動與帖木兒國主管農業的官員接洽,詳解書中的疑難之處,甚至在陳誠的建議下,沙哈魯在還其王宮里開辟了“試驗田”,中國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從此在中亞地區廣為傳播。
陳誠歸國時,沙哈魯竟“相送百余里,不舍之情溢于言表。”這感人的場景,也在許多中亞和西方的史料中有記載。而送別的雙方誰也未曾想到,此時一幕,竟為永別。
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十一月,陳誠攜中亞各國回訪使團五百人返歸北京,朝見正籌謀北征蒙古的朱棣,朱棣特意派6000精銳騎兵從肅州開始一路護送,此時北京周邊重兵云集,旌旗招展,朱棣允準帖木兒使臣可在當地“自由參觀”,各路部隊不可“妄加阻攔”。更在明軍“三千營”“五軍營”“神機營”中挑選精兵,為使臣們表演馬術騎射,步兵突擊,火器操練等“軍事科目”。在見識到明軍的強大后,使團成員,早年跟隨帖木兒南征北戰的愛將蓋耶速丁在歸國后的回憶錄里寫道:“這次出使的最大感受就是,我反而很慶幸大帝(帖木兒)死于東征的路上,這使他保住了一生的英明。”
史載帖木兒使臣初來時,以“吾國無此風俗”為由,拒向朱棣行叩拜禮,僅行鞠躬禮。但在歷時半年的“參觀”后,臨歸國前再次覲見,卻齊行跪拜禮,“叩首觸地”。帖木兒使團首領阿爾都沙更對朱棣坦誠相告:此次帖木兒國進獻的“名馬”,乃是沙哈魯父親帖木兒南征北戰時的“御用坐騎”,素來是帖木兒國的“國寶”,這次進獻給朱棣,正是“欲表示最敬之意也”。一番話令朱棣龍顏大悅,下令厚賜。帖木兒使臣歸國后,對此次出使的詳情記錄頗細,近現代西方史學家對明朝軍事實力的研究,大多以此為依據。這次出使無疑收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陳誠也因功升為從三品廣東布政使右參政,此時正是安南叛亂之時,大批“越南難民”乘海路涌向廣東,廣東都指揮使陳震建議嚴禁難民入廣東,違者格殺。陳誠全力阻止,一面嚴捕難民中劫掠百姓的“盜賊”,一面在廣東屯門,虎門,東莞設立帳篷,將難民集中安置居住,發放食物及生活用品。終又一次“善撫夷事。”
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正月,在廣東政績卓著的陳誠再次被調往北京,籌劃他人生里第五次的西域之行。使團于四月四日出發,五月到達甘肅時,忽傳來朱棣病逝的消息,即位的明仁宗朱高幟下詔停止這次出使,陳誠在安撫了哈密,柴達木地區的少數民族部落后,于十一月返回北京。
此時的明仁宗“不務遠略”,大規模的出使行動遂中止,屬于陳誠的舞臺也就此結束了。次年,陳誠辭官回鄉,念其“通夷事”的才干,明宣宗下詔令他“回籍聽用,年賜雙俸”。宣德三年(1428年),帖木兒國再派使節出使大明,并熱情邀請大明派使節回訪,其中坦言帖木兒國王沙哈魯對陳誠掛念不已,希望大明再派陳誠出使。但最終被明宣宗婉拒。而此時歸鄉后的陳誠在臨川修“奈園”,與諸多好友成日吟詩作對,過著田園式的閑居生活,卻終耐不住寂寞,宣德五年(1430年),開始撰寫他最后一本外交著作《歷官事跡》,除了記錄自己五次出使西域的全過程外,更詳細闡述了有關雙邊談判,招撫異族,尊重少數民族習俗,通商貿易等方面的種種學問,后來明朝的幾代名臣李東陽,楊廷和,王崇古等人都對此書推崇備至,近代洋務運動先驅者李鴻章等人也從中受益匪淺。
另一本專門記錄中越之間邊界劃分的著作《與安南辯明丘溫地界書》,確認了中越之間幾百年來的傳統邊界線,直到二十世紀,還是中越邊境談判的重要參考資料。三十三年后,陳誠再次出山,被明英宗朱祈鎮任命為正二品光祿寺右通政,天順二年(公元1458年)病逝于官邸,享年九十三歲。
這位五出西域,通好外邦,宣示大明國威的著名外交家,盡管一生品級低微,但確為中世紀中國外交史的重要人物。而在中亞乃至西方,陳誠也聲明遠播,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地,都保留了不少陳誠使團當年出使的遺跡。蘇聯歷史學家弗拉基米爾佐夫最他的評價甚為公允----“這個杰出的中國外交家用誠懇的態度和不放棄的精神,化解兩大世界最強帝國之間的矛盾,避免了戰爭,為帕米爾高原周邊各民族帶來安寧與和平,是15世紀最杰出的和平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