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鐵血的孤兒(鐵血孤兒榮獲 第 39 回動畫大獎,監督自黑:難以置信)
高達鐵血的孤兒文章列表:
- 1、鐵血孤兒榮獲 第 39 回動畫大獎,監督自黑:難以置信
- 2、卡普爾大進化,重裝象角蟲形態
- 3、爛尾的日本動漫里不少見,爛的方式還各有各的特色
- 4、你們先商量好,鐵血孤兒推翻古荻莉亞與阿特拉結婚設定
- 5、高達系列的衰落:時代變遷與運營失誤帶來的苦果
鐵血孤兒榮獲 第 39 回動畫大獎,監督自黑:難以置信
在 7 月 30 日播出的《機動戰士高達鐵血孤兒》的廣播節目中監督長井龍雪將會出席,現在還在征集粉絲們的提問來信,以《鐵血孤兒》這個問題量怕是都能做個「鐵血三人組你問我答」 QA 生放送活動,再開設個實時彈幕提問,大概能創造 Nico 彈幕量的新紀錄。這部擅長在動畫結束后通過 STAFF 訪談的方式補充設定補刀角色的動畫,拿到了日本動畫雜志御三家之一的《Animage》第 39 回動畫大獎第一,長井龍雪還發表了獲獎賀詞,而更有意思的是在鐵血孤兒的獲獎賀圖上最后活著的只有 2 個人。
Animage 的這個動畫大獎采用的是讀者投票制度選出來,所有誰得票數越高誰就能拿到第一,不過沒想到從最終的結果看頗受女性觀眾喜歡的《冰上的尤里》得票數都沒能超越宇宙黑幫劇《機動戰士高達鐵血孤兒》,這個得票數第一也許是粉絲真的喜歡這部動畫也許有起哄的因素,而作為監督的長井龍雪在獲獎詞中說「雖然被選為第一是件很光榮的事情,但自己都覺得有點難以置信,無論從哪方來看鐵血孤兒都是一個痛苦的故事,但是對于作品獲得第一位還是感到非常高興的,一定是大家看到登場角色努力的身影而選擇了這部作品,不是對創作作品的自己而是想要對作品和角色表達感謝,當然還是十分感謝投票的大家」,長井龍雪倒是看得透徹。而在賀圖上的角色除了尤金和加里奧外其他的角色都在劇情中死掉了,這賀圖都能直接變成遺照
卡普爾大進化,重裝象角蟲形態
MS界
兩棲門
吉翁綱
戰蟹目
高戰蟹亞目
卡普爾試驗機科
卡普爾亞科
學名Gundamguisonelephas
個性很安靜,不喜歡打架,但是一旦生氣,它就會變得非常激進和橫沖直撞,以至于沒人能碰它。
高達模型的設定。該分類被認為與參考維基百科一樣。
它是使用momokapulu制作的吉祥物,嘗試將其與我們的吉祥物或伴侶的形象組合在一起。圖案是最喜歡的象甲蟲。
名字叫“ Elephas Elephant Couple”
別的名字是“鋼彈軍團大象”。
背面 看起來幾乎是軟硬的。像古希恩(Gushion)一樣
由于它具有象甲蟲圖案,因此有四個角,分別具有兩個頭角和兩個胸角。最大的頭角也可以用作另一個頭,但是由于它也用作脈沖角,因此堅固而沒有脖子。它看起來像一對,但別名是“ Gundam Gusion Elephus”,不是因為它有一個角。
這是因為具有兩個AHUB電抗器的雙電抗器系統用作電源。絕對是鐵血孤兒中的高達。
防御形式
象甲蟲的基本形式。
該武器是帶有掩體的長柄沖鋒槍,可以靈活變形,具有堅固的裝甲和盾牌,可以靈活伸縮。
攻擊形式。
雙手握戟的特殊攻擊形式。
因為屏蔽層用作助推器,所以沖擊功率很高。胸部會根據您的心情而打開。
腹部沖擊波
安裝在腹部的光束炮,通常用鎧甲覆蓋 盡管擁有高功率,但電抗器的負載很重,如果以全功率使用,電抗器將過載并暫時停止運行。
初代目。Momokapur的四肢被簡單地改為Gushion的狀態。仍然只是一個粗糙的機甲。
最初提案的角。這是在不使用Momokapuru的部分以某種方式創建的狀態。
角第三段階。なんか卑猥。
第四階段的角。1/100 Gusion和momokapur零件添加到了面部。
角最終形態。
頭正在涂裝。由于所有零件都是通過粘接制成的,因此用噴槍將顏色遮蓋了。
后視圖,無防護罩。
所有顏色均為先生顏色
使用了黑色,黑灰色,RLM04黃色,卡其色,IDF灰色。
爛尾的日本動漫里不少見,爛的方式還各有各的特色
一部作品想要出名很難,但出了名的作品想要善終也同樣很難。
說到這里可能已經有人要脫口而出某部連載了十年有余的漫畫了,但《進擊的××》不能善終只是諸多情況中的一個,也就是很多讀者觀眾常說的爛尾。除此之外導致一部作品最終結局不盡人意的可能性還有很多,雖然爛尾正式是最常見的一個——
但爛尾其實還分很多種形式。
爛尾一詞源自爛尾樓,指那些沒有完工且停工已久的房地產項目。后來爛尾一詞被提取出來,用于描述作品最后結構崩潰,出現有頭沒尾,或者結局的規模和格局承接不上前文的情況。
《進擊的××》的爛尾,就屬于那種故事架構完整,連載過程中也沒有發生什么太大的意外,就是結局不盡人意,讓很多受眾無法接受的類型,這是最常見的一種爛尾方式。
除此之外還有結局生硬且普通的《成神之日》、女人唱歌男人死的《機動戰士高達 鐵血的孤兒》第二季、直接回鄉下的《熊巫女》TV動畫、核爆神曲的出處《ALDNOAH.ZERO》、以及強行捧佐佐木千穗上位導致世界各地讀者爭相開噴的《打工吧!魔王大人》,都是這些年來較為出名的爛尾作品。
但近年來爛尾這個詞也頗有些被濫用的趨勢,畢竟作品成名了之后,受眾數量自然就上去了。俗語有云眾口難調,故事的結局只有一個,想要滿足所有受眾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學不來》直接給每個角色都整了一個結局,來個股市全面漲停。
然后基于幸存者偏差的道理,對結局感到滿意的受眾可能默默欣賞,而不滿的人卻發聲大肆批評,爛尾一詞就隨之泛濫起來。
畢竟不是所有作品像《火影忍者》那般有強力的情懷加成,并且很多童年回憶在換了執筆人之后粉絲并也不買賬,從《博人傳》到《數碼寶貝》、以及《寶可夢》系列等都有相應的例子。
隨著日本動畫產出規模的擴大,無論是動畫的平均制作質量還是投資方的投資力度都反而有所下降,原創TV的比例在逐年下降的同時,也逐漸從半年番起步變成了人均季番。
在沒有原作支持的前提下,光靠12~13集的篇幅想要做出膾炙人口的作品實在是太難了,這也導致原創TV動畫開始成了爛尾的代名詞。
所以在很多觀眾對《成神之日》怒其不爭的同時,也有部分人在哀其不幸,如果能把篇幅延長到24集,說不定結果就會不太一樣。
正如上文所說,爛尾一般是指那些正常連載結局卻不盡人意的作品,并且過程中沒有出過什么嚴重影響連載的意外。那另一種情況自然就是出現了意外,而這種意外大多就是所謂的腰斬。
腰斬的原因無外乎就是作品的熱度不如預期,最終連載篇幅遭到削減,或是突然被要求終止制作,大多數作者都會選擇草草結尾完成連載。這種情況所導致的"爛尾",一般就會被稱為腰斬。
比如1979年高達系列的開端《機動戰士高達》,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機動戰士高達0079》,這部與《新世紀福音戰士》以及《宇宙戰艦大和號》并稱為"日本三大社會現象級作品"的動畫,當時卻因為收視率的問題,以及總作監安彥良和身體狀況不佳,從原定的52集砍成了后來的43集。
往近一點說,比較有名的腰斬動畫作品就是2019年的原創TV動畫《星合之空》。
該作品打著軟式網球青春物語的旗幟,內里卻反映著諸多日本社會問題。另一方面,它ED里的舞蹈又被觀眾指出抄襲油管上的兩段原創舞蹈,官方確認這一事實后發表了道歉聲明,并在Staff表中添加了舞蹈協力。
后來也不知道是因為反映社會問題的內核跟遞交給投資方的企劃書貨不對板,還是因為收視率或抄襲的問題,原定24集分兩季播出的《星合之空》直接被砍掉了一半的篇幅。
但監督赤根和樹并不想就此放棄,最終決定不改動原定制作計劃,讓故事就這樣停在了最扣人心弦的地方,最終在2020年1月31日宣布,后續劇情將以劇場版的形式制作。
除了爛尾和腰斬之外,輕小說、漫畫、動畫的連載,甚至是游戲的更新都還有各種各樣的意外——比如說吃書。
所謂吃書就是指吃掉了以前的設定,又或是后文中出現了矛盾的地方。游戲廠商暴雪娛樂就是著名的吃書大戶,諸如亡靈有牧師,伊利點從背叛者變成天選之子,甚至還有圣光恐懼魔王等,都被玩家認定為一種吃書行為。
又比如在《數碼寶貝:最后的進化》這個劇場版中,突然冒出來一個隨著被選中的孩子年齡變大,終會與數碼寶貝迎來分別的設定。然而《數碼寶貝》系列的核心思想在于懷揣夢想,能否邂逅自己的數碼寶貝跟年齡和成長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更離奇的是,第一代男主角八神太一已經交到第二代男主角本宮大輔手上,那個代表著傳承的護目鏡,在這部劇場版里居然又出現在太一家的抽屜里——要是說他后來又買了一個,那也太掉價了。
隨著二次元文化的發展,如今還有另一種不怎么意外的"意外"開始變得越來越多,跟上面提到的爛尾、腰斬、吃書都不一樣,這種意外是發生在企劃的起步階段——他們開始大范圍炒冷飯。
在大家都高呼了好幾年業界藥丸之后,日本動畫終于在2018年集中爆出了許多佳作甚至名作,其中有很多原創TV動畫以及老作品的續作和重置?;诤笳撸?018年又被很多國內觀眾稱為日本動畫的文藝復興。
然而在2018年之后,越來越多的老作品被重新翻了出來,依然是那一套或續作或高清重置,就連早被列為有生之年系列的《魔法禁書目錄3》以及《全金屬狂潮4》都被陸續搬了出來,次年還迎來了《水果籃子》的全篇動畫化。
就在2021年的四月檔期里,同樣屬于童年回憶的《通靈王》也走上了《水果籃子》的路。只不過比起那些標題一個比一個長的異世界穿越動畫,這些冷飯或許也算是別有一番風味了。
文:lock
你們先商量好,鐵血孤兒推翻古荻莉亞與阿特拉結婚設定
《機動戰士高達鐵血孤兒》這部動畫在第二季的問題主要是設定上有點難以自圓其說,甚至是兩季動畫的一些角色設定方面產生了沖突和落差,雖然在大結局鐵華團的核心戰力全部便當,還剩下的團員過上了平凡的生活,三日月還留下了一個自己的孩子「曉」,之前在《鐵血孤兒》的光盤發售活動中萬代方面的主持人稱古荻莉亞與阿特拉同性結婚撫養三日月孩子,而長井龍雪在訪談中推翻了這個說法,稱是古荻莉亞收養了阿特拉與曉
在今年 4 月《鐵血孤兒》的光盤發售活動上,萬代方面的主持人稱「在鐵血孤兒的世界中同性是可以結婚的,三日月與阿特拉的孩子全名叫曉·奧格斯·米科斯塔·伯恩斯坦(后三個名字是三日月、阿特拉、古荻莉亞的姓),阿特拉與古荻莉亞最后是結婚了,曉是作為阿特拉與古荻莉亞的孩子,西諾和亞馬基也可以結婚」,而在長井龍雪的鐵血孤兒訪談中,長井龍雪提到「阿特拉、古荻莉亞、曉最后在一起生活沒有正確的設定,是古荻莉亞收養了阿特拉與曉這樣的印象(クーデリアがアトラと暁を養子縁組しているというイメージ),鐵血孤兒動畫中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在倫理觀方面稍微有些不同,如果有著違和感想象這個產生不同的理由或許也挺有意思的,不涉及社會倫理和宗教倫理的話,也看不到這個倫理觀差異,但是在動畫中事實上也有描寫了宗教觀,這種比較難的部分」
百合結婚變成了百合收養,
高達系列的衰落:時代變遷與運營失誤帶來的苦果
高達這個名字很多朋友一定都聽說過,作為蘿卜(機器人)動畫的牌面,同時它的魅力也輻射向全世界,高達作為一個長盛四十年不倒的牌子,如今卻也不得不偃旗息鼓,低頭行事。
那么這四十年來到底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讓高達動畫從如日中天變得消沉不已呢?我這里打算從三個角度來具體講述。
1、經濟結構變化導致文學創作方向改變:大家都學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同理,經濟基礎也同樣決定了文學創作的風氣。
在80年代前后,日本出現了諸多科幻作品,包括《哆啦A夢》、《宇宙戰艦大和號》、《機動戰士高達》、《科學小飛俠》等等,而這些的基礎就是80年代發展到頂峰的日本工業,80年代日本汽車產銷總量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汽車生產出口國。
同期日本索尼也成為了世界電子產品的標桿,憑借著強大的工業設計能力推出了多個‘黑科技’制品,其中有好幾個是我現在一直都想淘的,不過一直沒有找到。
在80年代日本制造業占經濟比重達到頂峰,工業經濟占到了日本全部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日本短暫的黃金時代到來了。
從高達番劇的時間表我們也能看到,自1979年開始,接下來二十年出現的高達作品都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并且廣受好評,而到了2000年以后,高達的畫風開始轉變,雖然也有技術進步的因素在,但是社會風氣的改變也是重要的一環。
而從2000年開始,日本工業開始受到新技術的沖擊,并且因為廣場協議而失去的二十年惡果也開始顯現,日本工業在經濟中的占比開始降低。
隨之而來的就是機器人動畫的巔峰與衰落了,在80年代與90年代盛行的機器人動畫從2000年開始數量逐年下降,雖然靠著大量優秀創作者的付出,機器人動畫還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
但是這樣下去注定不是長久之計,后果就是機戰動畫越來越少,在這兩年的新番預告中,幾乎就已經看不到機戰動畫的影子了(科幻作品還是不少的,兩者不能混淆),倒是超能力、外星人、老番新做等等層出不窮。
這一點與之相對,就是開始出現以互聯網、電子游戲為主要題材的動畫,并且數量日益增多,其中的強者就包括一直以來大火的《刀劍神域》系列。
2、現代社會發展與持久的和平讓人們更加關注自己的日常生活:自千禧年開始的二十年中,我們可以注意到日常向的作品不斷增多,并且開始往不同領域深挖。
這是由于現代社會相對于以往的特殊性,現代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度分工的工作體系,過于細致的分工以致于很多工作變成了單調乏味的重復性工作,人們很難從中找到工作的意義。
同時由于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的因素,人們不得不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做出取舍,犧牲部分日常生活來提高工作效率。
這部分的缺失自然而然的就誕生了相關的需求,也就是日常動畫,這一點在八九十年代是基本看不到的,因為那個時代是社會大發展的時代。
大家更加關注社會進步帶來的福利與階級躍升的可能,并且日常生活也隨著經濟發展開始豐富起來,所以人們更多的是關注遠方的事情。
隨著經濟發展停滯,原本新奇的文化產品成為日常習慣,自然而然的就需要有新的文化產品來填補這份空缺。
這種情況的典型就是各種吃播的誕生,人們開始關注起他人的生活方式,希望知道更多的人們的日常。
并且高達系列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反思戰爭的殘酷,但是隨著近年來日本愈加的平成廢物,社會文化開始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以反思戰爭為主題的高達自然而然的也開始慢慢脫離了新生代用戶的視野。
3、高達系列的運營戰略失誤:高達系列當下最大的問題還包括他自己的運營失敗,自高達OO之后,《高達系列》遇到的最大的敵人就是動畫《LOVELIVE》。
根據日本人自己的統計,高達系列的粉絲群體人均消費比起lovelive的粉絲人均消費差了八倍之多,用戶人群也開始大量流失去給小姐姐打CALL。
對此現狀,日升社做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決定,那就是提出‘從小孩到大人都樂在其中的高達’,簡單來說就是打造一批為了拓寬低齡市場的子供向作品。
這個思路的第一個產物就是惡評滿滿的《高達AGE》,被人稱為‘既不子供,也不高達’,一方面在時間線設計上迎合老觀眾,另一方面市場定位又是低齡觀眾。
結果就是低齡觀眾看不懂,老觀眾紛紛怒斥這不是高達,接下來日升社更是爛招頻出,其中我認為最糟糕的就是《高達:創戰者》了。
這完全違背了高達系列最開始的初衷,絕對不為了推銷模型而做動畫,《高達:創戰者》從一開始就是為了銷售模型而制作的,結果就是高達模型銷售量開始回歸,但對于拓展新用戶群卻沒有一點幫助。
在開展子供向動畫企劃后,眼見效果不好的日升不得已又同時開啟了多條動畫企劃,包括《高達 ORIGIN》《雷霆宙域》,《G復國》《鐵血的孤兒》等等。
結果是好評如潮與惡評如潮輪著來,尤其是《鐵血的孤兒》這部作品中充斥著機械降神、聊沒人聽得懂的天、戰爭期間的吃飯恩愛,但就是沒有動作戲和戰爭場面、以及人設崩壞。
結果就是日升這一系列操作幾乎沒有為擴大用戶群提供什么幫助,反而進一步流失了中層人群,甚至部分核心群體對于日升的態度也日漸惡化。
總的來說,高達系列的誕生源自于工業時代人們對于機械的高度理解與想象,從而將其具象化后的結果,在網絡時代到來,第三產業興起的今天,他的衰落也是一種必然,作為科幻作品的一部分,如果不能快速跟進時代的話,那么持續的衰落將是不可避免的。
二次元小窩作者編輯:巡門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