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直播app破解版_欧美国产日韩无遮挡在线一区二区,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强奷白丝女仆在线观看,超碰三级大陆在线

您的位置:首頁 > 軟件問答

小米2怎么連接電腦(win10電腦怎么投屏到小米電視呢?)

導讀小米2怎么連接電腦文章列表:1、win10電腦怎么投屏到小米電視呢?2、小米妙享PC版取代MIUI+ 跨屏協作功能上線,首批僅支持三款機型3、小米12體驗:菜,但又菜得不完全4、PC端MIUI+變

小米2怎么連接電腦文章列表:

小米2怎么連接電腦(win10電腦怎么投屏到小米電視呢?)

win10電腦怎么投屏到小米電視呢?

WIN10電腦怎么投屏到小米電視呢?

投屏又稱為同屏、屏幕共享、多屏互動。具體來說,是通過某種技術方法將移動設備A(如手機、ipad、電腦)的畫面“實時地”顯示在另一個設備B(如投影機、會議平板、拼接屏、電子白板、電視機)上,輸出的內容包括相冊、視頻、音頻等各類多媒體信息,也包括在設備A上的實時操作畫面。近期很多使用小米電視的伙伴都想知道,win10電腦怎么投屏到小米電視呢?

方法一:Miracast投屏

1.讓電視機和電腦處于同一個局域網絡環境;

2.電視端開啟【無線投屏】,在設置中找到投屏相關設置,打開該功能;

3.電腦利用自帶的投屏協議進行直投:

電腦端利用Win10自帶的Miracast(win k)進行直投需要電腦硬件的支持。

電腦以WIN10系統為例,打開【設置】,點擊【系統】,選擇【顯示】,然后選擇【顯示器設置】,然后就發現一個【連接到無線顯示器】;右側跳出半透明的黑灰色選項,在同一個網絡下即可搜索到“電視”。

小米妙享PC版取代MIUI+ 跨屏協作功能上線,首批僅支持三款機型

IT之家 8 月 12 日消息,小米昨晚正式推出了小米平板 5 Pro 12.4 系列平板電腦,運行 MIUI Pad13 系統,支持 PC 協同作為副屏使用(需要配合小米妙享中心)。

今日,MIUI 13 for Pad / Fold 頁面進行更新。

小米透露,平板和電腦跨屏協作功能第一批支持的平板機型為小米平板 5 Pro 12.4,電腦機型為 Xiaomi Book Pro 14 OLED 2022、Xiaomi Book Pro 16 OLED 2022,而且用戶還需要將電腦端的“MIUI ”應用升級為“小米妙享 PC 版”才可以使用。

此外,小米 MIUI 更名為設備互聯,官網已經不再提供下載鏈接。同時,MIUI Beta 后續也將停止維護,由小米妙享 PC 版接替,但為了保證實際體驗,小米妙享 PC 版只支持小米 / Redmi 筆記本

有IT之家網友發現,小米妙享 PC 版今日也已經灰度推送,部分用戶已收到更新。經過驗證,新版本“小米妙享 PC 版”包含機型驗證,非小米 / Redmi 筆記本電腦無法安裝。

據介紹,小米妙享中心是 MIUI 13 推出的一個新功能,能實現全局設備互聯互通,支持影音接力、應用流轉、全局播控。

要想使用小米妙享中心功能,手機需要安裝 MIUI 13 系統,支持小米平板 5,以及多款小米電腦、小米電視等產品,具體功能和支持機型見此前報道。

《MIUI 13 小米妙享中心已正式上線,實現全局設備互聯互通》

《小米平板 5 Pro 12.4 系列發布:支持 USB 3.2 Gen 1,2799 元起》

小米12體驗:菜,但又菜得不完全

作為一個“小屏手機愛好者”,從預熱開始,我就沒注意過小米12 Pro,一直盯著小米12。有幸借來朋友的小米12 體驗幾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不少人表示這是小米 Civi 的進階版本,由于我沒用過小米 Civi,本文不予評論。文章是基于一個正在使用 iPhone 13 mini,用過 iPhone 12 mini、三星 Galaxy S20、S21、魅族18 的小尺寸擁躉的主觀體驗,大多是主觀感受分享,如果你覺得不對,那么就是你對。

外觀/手感

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小米不送充電器的環保之路僅僅堅持了1次,“用戶不滿”的重要程度本就遠高于“環保”,畢竟如果失去太多用戶,股市的 K線也成了環保色就得不償失了。不過這次體驗比較匆忙,并沒有拿來原裝充電器,但作為一個慣性使用無線充電的“小屏黨”,問題不大。

朋友購買的是素皮版本,日常如果用手機拍攝這個“原野綠”會頗具挑戰,稍不注意白平衡漂移,就會顯得很白。此前的隨手拍分享總會有網友跑出來問“小米12啥時候出了白色素皮啊?你買的不會是假貨吧?”總讓我啞口無言……從去年開始小米11的紫色素皮,到今年小米12的綠色素皮,我個人均不推薦,亞光玻璃yyds。

從中框部分不難看出小米的設計語言基本沒太大變化,但后蓋的弧度明顯大于正面,配合本就不到 70mm 的寬度,手感是有加分的。

機身頂部被注塑槽所分割,左側是揚聲器孔,中間是熟悉的哈曼卡頓商標和拾音麥克風,右邊是必備的紅外線發射器。官方的保護套綜合感覺質量不錯,但感覺 99 元還是比較貴的。

機身底部是另外的揚聲器(和頂部呼應)、充電器接口、主要麥克風和卡槽。這里需要批評一下麥克風出孔的位置,很容易讓“馬大哈”一不小心給你整個收音報廢,曾經在三星某些手機上令人糟糕的印象竟然在這里被復現。

長寬高的尺寸沒得說,這方面是好評的。但重量……還是希望各位注意一下。

在使用過程中總會覺得小米有一些沉甸甸的感覺,上稱后才發現這個搭配不簡單,兩者加起來直接超過 200 克,已經和“輕”這個字相去甚遠。裸機(帶原廠貼膜)重量 181 克,實際上已經算不上成績優異,最大原因應該是因為擁有 4500mAh 電池容量。

如果不要大電池,屏幕小一圈,結果就是上圖(貼了玻璃膜)這樣。

華星光電的屏幕在顯示效果上有奮起直追的勢頭,但在 OPPO 某些機型上的噩夢得以在小米12 呈現,指紋識別的位置偏低。當然,由于寬度比較小,相較而言沒有這么折磨拇指。

華星光電屏幕的另一個劣勢如上圖所示,據說是從小米10就已經存在的老問題,小米12 Pro 就沒有這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選項,小屏黨的無奈。有點無奈的是,小米12屏幕刷新率就算鎖定了120Hz,但在某些 App 內依舊會被限制到 60Hz。

說到刷新率就和各位提一嘴“流暢度”,在我個人使用 MIUI 13 的過程中倒是沒遇到太多 BUG,只是在長時間不使用之后從鎖屏界面出來,總能遇到掉幀卡頓。

手持效果佳,觸感不錯,唯一的問題就是因為自身重量和配重問題,總覺得小米12拿在手里沒有想象中的輕盈,至少比我之前用過的絕大多數小屏機型都沉重。

至于設計是否好看這一點我沒有太大感覺,目前能走出點差異化的地方也就是攝像頭的外觀 —— 很多人覺得“丑”的小米11攝像頭我覺得算不上丑。小米12 同感,不驚艷,但也不難看。

原神/散熱

發布會時期看到小米在大談特談“散熱”,頓覺大事不妙,畢竟高通驍龍 8 Gen 1(太難打了,下文如出現將稱為 SM8450)的發熱能力在經過幾個廠商的重磅發布之后,高通的發熱能力在讓人失望方面永遠不讓人失望。

但!是!直接上手烤機游戲《原神》,圖像設置如上圖所示,60幀已經開啟。但經過半小時游戲測試過后,驚訝地發現小米12一路玩下來竟然一!點!都!不!燙!

房間室溫 20℃,30分鐘游戲后最高發熱處僅僅 37℃ 左右。哪怕在冬天,這個成績相較于去年我接觸過的驍龍 888 產品,也是好得可怕。小米真的“馴龍”成功了嗎?我們可以通過 Perfdog 來看看。

小米12 被 Perdog 識別為“2201123C”,三場測試(從下往上)分別是“普通模式,有線連接PC”“性能模式,有線連接PC”“性能模式,無線連接PC”。

可知,“有線連接”和“普通模式”會非常影響游戲體驗,所以各位看上圖中,最頂部的數據即可 —— 平均幀率 38.8 幀,甚至不如下面使用天璣 1200 AI的 realme GT Neo2T,大跌眼鏡。

由此可知,上文中出現的“低溫”,用的是低幀率換來的。并非小米將散熱做得非常出色,而是將 SM8450 壓制到了某個喪心病狂的程度。

不談相機

個人認為現階段只要不要太離譜,手機相機的差異化很難做太大。更何況小米12并沒有小米12 Pro 那些猛烈的堆料,不要抱有太大期望。

拍了一些照片表示日用足夠,那個500萬像素的“湊數”攝像頭更多是彌補長焦時候的像素缺失,使用 2x 倍率拍照小米依然可以生成一張 1200萬像素的照片,它使用的是兩顆攝像頭采集數據并且融合的手法,這個在手機行業已經相對成熟。(寄出去太快,樣張沒留下,各位可以看其他擁有小米12產品的博主樣張分享,反正大多數人就算用高端機也拍不出什么像樣的照片,還是看別人拍就好。)

但有趣的是作為“掃碼器”在小米調用微信掃一掃接口的時候,其識別二維碼的速度比其他安卓手機快上不少,頗有追上 iOS 的架勢,不知道是小米12系列獨享,還是 MIUI 13 都可以?歡迎留言分享一下。

續航

由于時間的關系,只能碎片地分享一些日常使用續航,如果滿打滿算開啟 120Hz 刷新率,那么小米12在我手里的亮屏時間大約能堅持 4 小時。(就算更新了一大堆 64 位 APP 也沒有太大改變。)

當然,如上圖所有的截圖所言,只要上班不摸魚,電腦辦公的我堅持一天回家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說實話,對于一款擁有 4500 毫安時電池、1080p分辨率的手機而言,小米12的續航成績我不是很滿意,甚至比去前年的 iPhone 12 mini 還菜一些。

如果和尺寸接近的魅族18比,小米12在 WiFi 工況下的續航能力大約只有魅族18的一半(有點離譜,不知道是不是個例問題)。此前測試魅族18 在5G工況下亮屏約 4 小時,Wi-Fi 工況下續航是 7.5-10小時。

總結

優秀的尺寸、支持無線充電、不糟糕的顯示效果、使用微信掃一掃有著比同類產品更快的速度,因為現在大多數時候還是玩《金鏟鏟之戰》養老,并不介意它在《原神》里鎖掉 SM8450 發揮的表現 —— 按照道理說小米12已經接近我的“理想型”小屏旗艦安卓手機。

它偶爾解鎖掉幀、攝像頭除了主攝之外不值一提,并不會成為我拒絕它的理由。

可惜它的重量和尺寸確實過于不匹配,續航能力更是菜到讓 iPhone 12 mini 直呼“好朋友,續航一起走”,iPhone 13 mini 甚至有資格對它嗤之以鼻……

我還是希望使用小米能利用天璣9000,再嘗試打造一款“小屏旗艦”。當然,不排除可能因為小米12 相較于小米 12 Pro 而言四舍五入就是無的關注度,“小屏旗艦”很可能成為“手工滑蓋”“環保充電頭”之后的又一絕唱。

PC端MIUI+變為小米妙享

小米更新了MIUI 13 Pad/Fold頁面,顯示想要使用屏幕擴展功能,需要將現有的電腦端MIUI 升級到新的小米妙享PC版。

而根據小米社區妙享中心圈子的消息,升級后的小米妙享PC版,將僅為小米以及Redmi旗下的筆記本提供支持,而不是像MIUI 一樣,支持所有Winodws電腦。

目前,小米妙享PC版已經開始灰度推送,部分原本MIUI 用戶已經收到更新,經驗證,該軟件包含機型驗證,非小米/Redmi筆記本無法完成安裝。

小米還下架了原本電腦端MIUI 的下載鏈接,并將停止后續維護。

據悉,使用小米妙享替代MIUI ,并放棄對非小米/Redmi筆記本的支持,是由于不同設備之間的體驗難以把控,優化也存在困難。

小米12 Pro評測:全面升級快和穩,能否對標iPhone?

標準版改用了6.28英寸的“小屏”,Ultra版本大概要過些時間才會推出,于是小米12Pro將成為了未來一個季度到半年內小米在高端市場的絕對主力,也是發布會上對標蘋果iPhone的機型。在手機“軍備”競賽再度升級的2022年,小米12Pro有哪些生存突破的本領呢?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關于小米12Pro以下幾點方面的特點評價。

1、搭載驍龍8的性能和功耗續航表現;

2、后置三顆5000萬像素鏡頭的表現;

3、外觀設計和屏幕顯示表現;

4、價格競爭力和總結;

性能/功耗/快充表現:有驚喜,也有困惑

作為一個今年曾經長期使用搭載驍龍888芯片手機的用戶,相較于性能提升,我更關注用上驍龍8芯片平臺后,小米12Pro的功耗續航表現。

我們這次評測的是驍龍8 5GBLPDDR5 256GBUFS3.1組合的小米12Pro,系統版本為基于安卓12的MIUI13.0.10。

初始電量80%以上和開啟性能模式下,經過三次安兔兔(版本9.2.6)的測試后,小米12Pro最高分為101萬分,最低為98萬分,最高分的測試過程中機身溫度上升了9.8度,達到了39.3度。并且,我們五次的跑分測試中,出現兩次安兔兔長時間“卡死”,最終只能手動關閉程序后臺重新開始,也許是軟件、硬件和系統的不完全適配所導致的。

這分數與之前我們在驍龍8發布會后現場測得的性能(安兔兔約102萬分)成績基本一致。并且考慮到MIUI等廠商深度定制系統自帶的底層服務進程會占用一部分性能,這分數已經相當不錯,并且同樣是目前安卓手機里最頂級的水平。

相對于跑分成績,游戲表現才是我們更關心的。實測性能模式下,《王者榮耀》極高幀率 流暢畫質游戲30分鐘,除了兩局中間換局和網絡卡頓外,基本保持在119幀上下,正面最高溫度為42度左右,背面最高溫度為40度左右,手感機身溫度最高的位置在背面右側,也是主板和SoC所在之處。

至于在知名手機測試《原神》上,60幀率 高精度渲染模式下,同樣約30分鐘的游戲測試,幀率大概能在60-40之間波動,平均在54幀左右,并且手機的正面和背面最高溫度均為45度左右,手感溫度明顯要高不少,尤其是背面主板和SoC位置。

小結:驍龍8芯片平臺帶來的性能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小米12Pro的表現并沒有讓我們失望,不過我更希望基于驍龍8硬件,未來在系統OTA升級后更進一步優化綜合性能和使用體驗表現。

功耗測試:驍龍8芯片并沒有讓我們失望

由于此前驍龍888的發熱功耗表現,因此大家搭載驍龍8芯片平臺手機的發熱功耗表現同樣成為關心。實測均衡模式小米12Pro從剩余95%的電量開始使用,經過1小時王者榮耀、1小時和平精英、半小時抖音、半小時微博、半小時微信、半小時淘寶的使用后,滿電4600mAh的小米12Pro還剩余34%的電量。

這功耗成績如何?我們拿之前擁有5000mAh電池的小米11Ultra和4600mAh電池的小米11進行了比較。

(小米12Pro與小米11、11Ultra功耗測試數據對比)

在這三款手機里,小米12Pro的剩余電量是最高的,并且我們把這四個小時的實際消耗電量(電池容量x(1-5%-剩余電量%))計算出來:小米12Pro消耗電量為2806mAh,小米11Ultra為3300mAh,小米11為3128mAh。從這個角度來看,搭載驍龍8芯片和LTPO屏幕的小米12Pro在整體功耗上的確有著明顯的改善。

小結:結合前面的性能和游戲表現,不得不佩服全新的驍龍8芯片平臺在功耗續航上的提升。而小米12Pro只是我們首款測試的驍龍8芯片平臺機器,其功耗紅利里又有多少是來自驍龍8芯片平臺呢?我們也會在測試其他驍龍8機型后,與大家進一步分析討論。

充電測試:120W有線 50W無線

充電方面,只采用單電芯的小米12Pro有線充電最高擁支持120W秒充,我們實際測試,疾速模式下最快20分鐘系統顯示電量100%,恒溫模式下最快28分鐘系統顯示電量100%。均稍慢于官方18和24分鐘的成績,考慮到測試條件和標準的差異,這點誤差可以接受。

以往要實現百瓦級的有線快充,電池基本都是雙芯片設計,也導致不得不犧牲一部分的電池容量,不過這次小米12Pro采用了自研澎湃P1芯片,解決了大電池和高速度快充的共存問題。

由于工信部對手機無線充電功率的規定,因此小米12Pro無線充電功率由上一代的67W調整至50W。實測23度左右室溫、清后臺、純Wi-Fi、息屏、均衡模式下,使用小米官方的100W無線充電器,前5分鐘充至19%的電量,20分鐘到達60%的電量,從1%充至系統顯示100%需要59分鐘。也許是測試條件環境和操作的不同,導致與官方宣稱42分鐘充滿100%電量存在較大的差距。

整個無線充電過程中當電量到達60%后,充電速度有著明顯的下降,猜測是當手機電量較高時充電功率會自動降低,充電速度十分明顯地下降,希望小米能調節無線充電策略。因為小米12Pro整個無線充電過程只有輕微的發熱,完全可以放開后半部分的充電限制。

后置三顆5000萬像素鏡頭,遺憾沒有潛望長焦

體驗過今年不少的旗艦手機,其實他們主攝的畫質往往是難分伯仲,而真正影響和決定影像表現的就是在于那些副攝上,就像木桶效應的道理一樣。

—廣角主攝:索尼IMX707,1/1.28英寸,1.22μm(4in1后2.44μm),F1.9光圈,等效24mm,OIS;

—2倍人像:三星JN1,1/2.76英寸,0.64μm(4in1后1.28μm),F1.9光圈,等效48mm;

—超廣角:三星JN1,1/2.76英寸,0.64μm(4in1后1.28μm),F2.2光圈,115度視角;

如上面的詳細鏡頭規格,這次小米12Pro后置的三顆鏡頭均為5000萬像素,主攝是全球首發的索尼IMX707,具有大底高像素的特點;兩顆副攝同為三星JN1,能盡可能保證三顆鏡頭在解析力畫質上的一致。不過,除了主攝上支持OIS光學防抖外,另外兩顆副攝均不支持OIS。

關于為何選用新的索尼IMX707而非去年11Pro/Ultra上1/1.12英寸超大底的三星GN2,我與咨詢小米后得到的回復是三星GN2成像質量非常出色,但由于超大底導致整個模組尺寸龐大,對機身厚度并不友好,因此在小米12Pro選擇首發大底高像素的索尼IMX707。事實上,采用索尼IMX707后主攝鏡頭的凸出的確沒有去年小米11Ultra上的夸張。

而在選擇2倍長焦而非潛望鏡頭的取舍上,小米的回復是,在多方調研中,大部分用戶更傾向于2X人像鏡頭,其適用性更高。不過,在2倍人像和潛望式鏡頭之間,我個人覺得潛望式鏡頭的實在性會更強,也許小米是為了接下來的Ultra版做鋪墊。不知道大家更喜歡哪個鏡頭呢?

無論是基于何種原因對傳感器進行調整,關鍵還是要看最終的成像表現。

基于超廣角、廣角和2倍的三顆5000萬像素鏡頭,小米12Pro可以實現5倍、10倍和20倍的拍攝功能,從下面陰天拍攝的樣張來看,我個人覺得直至10倍時的實現性都還是相當高的。

下面是主攝拍攝的人像樣張,眼部對焦的實用性很高,尤其是視頻拍攝上。畫質上不僅人物還原到位,同時背景的細節也十分豐富,甚至連墻上的瑕疵也被拍下來了。

室內弱光的拍攝場景挑戰很大,我們也是嘗試了多次才能得到比較滿意的,尤其在面對復雜和對比強烈的光線時,成功率會是一個很大挑戰。

3200萬像素的前置人像部分相對就比較簡單,好看就對了,美顏的同時顯得十分自然,甚至如果不和上面的后置人像樣張對比,可能都看不出有美顏過。

屏幕顯示與外觀設計

由于多年來已經習慣三星OLED屏幕色彩調校,因此小米12Pro上這塊6.73英寸三星E5色彩上給我一種“親切感”。規格上,這塊屏幕為3200x1440像素,支持10.7億色、真彩、杜比視界顯示,120Hz和LTPO智能動態刷新率,待更多第三方應用App適配后,實現顯示效果和省電的平衡。

這塊三星E5屏幕在規格上其實沒有什么好說,就是目前安卓手機里最頂級的水平,接下來會出現其他友商的旗艦機型上。

在日常使用中,這塊三星E5屏幕讓我感知最強的是高達1500nit的亮度,實測在陽光較強的情況下,仍然看清屏幕的顯示內容,而且亮度自動調節的速度也是肉眼可見的快。

(陰天室外陽光下的顯示效果)

(陰天室外陽光下的顯示效果)

同時,也許因為使用三星E5屏幕的關系,所以小米12Pro并沒有采用屏下前置鏡頭,不過還好前置從上一代的左上角變成了居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我等強迫癥用戶的“不適”。

在機身上,小米12Pro與上一代11Pro基本一致,厚度因材質的不同而有所差別,玻璃版尺寸為163.5x74.6x8.16mm,素皮厚度增至8.66mm,重量均為205克。

當我第一眼看到小米12Pro背部三攝模組時,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家伙,這不正是去年RedmiK30S至尊紀念版上類似的造型嗎?除了造型上稍有不同,其表面覆蓋的面板材質也換成了不多見的金屬,加上幾道刻線點綴,的確更彰顯科技感。

(RedmiK30S至尊紀念版后置多攝模組造型)

價格和總結

今年3月29日發布小米11Pro和11Ultra是小米頭兩款支持IP68防塵防水的機型,直至我手上的小米12Pro發布,他們仍然是唯二的存在。不論何種原因,在一眾旗艦機型均開始普及支持IP68的趨勢下,小米12Pro這點取舍確實讓我有點摸不著頭腦,也許還是那句:為了接下來的Ultra版做鋪墊。

寫在發布會開始前:

我一直都認為沒有不好的產品,只有不合理的定價。我個人認為今年初始價為4999元起的小米11Pro其實是非常不錯的機型,只是在11Ultra的光環下顯得有些尷尬,因此,小米這次也刻意將小米12Pro提前并搭配小屏的小米12標配版一同發布,與小米12Ultra進行錯開。

今年不少機型都把目光和定價放在了高端市場,但其中也有不少在上市不久就經歷被迫不得不降價的教訓。我始終相信走向高端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與其被動降價,不如初始價格就定得合理具競爭力,所以也許小米12Pro維持原來的4999元起的售價是比較明知的選擇,如果能優惠些就算是驚喜了。

寫在價格公布后:

4699元的起步價格也低于我之前的預估,不多說了,總之一步到位。接下來,就看其他友商會如何回應了。

總結:

經歷了這兩年在高端市場的洗禮,小米12Pro變成了一款很“聰明”的產品,認清自己,不過分堆料,不盲目定價,希望以“穩”取勝。至于小米12Pro最終能否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并對標蘋果iPhone呢?這問題就留待廣大的消費者來回答。

免責聲明: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