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沒有參與廣州起義的是(111年前廣州起義的革命黨人:淚流滿面與親人訣別后毅然慷慨赴死)
1911年4月27日(農歷3月29日)下午5時30分,黃興率130余名敢死隊員直撲兩廣總督署,發動了中國同盟會的第十次武裝起義“廣州起義”。起義遭到水師提督李準率領的北洋軍鎮壓而不幸失敗。本文講述的是參加廣州起義的這些革命黨人在起義前夕,淚流滿面與親人訣別后毅然慷慨赴死。
林覺民
農歷3月25日,林覺民和一批有志于革命的同志們一同乘船從福建趕往香港。林覺民深知一旦幾天后舉行起義,那就是生離死別了,不止他,這一批的同志們哪個不是要生離死別呢?
林覺民深知,這批同志都是隨他一起行將赴死的人,哪個不是家里的支柱?哪個家里沒有父母雙親要侍奉、妻子兒女要照顧?還有很多人家里的情況比林覺民要困難得多的。
比如剛剛21周歲的陳更新,他結婚不到3年,家里弱妻幼子,從炮術學校畢業后進入廣西桂林投靠方聲濤等同盟會實權派骨干,1911年春他生病期間得知革命黨人將在廣州舉事。
陳更新因為自己重病在身不能參加廣州舉事而苦悶不已,等到病情稍好,剛好有同志李恢來接,他就和李恢星夜乘船前往廣州。陳更新在船中和李恢的一番長談讓人滿腹辛酸。
陳更新說,我結婚3年,內子不嫌我窮困,常鼓勵我立志,我們沽酒對酌,形影相依,這種深情絲毫不遜于古人。此番舉事必然遭遇不幸,要是我們膝下無子,我必定以死相殉!
但現在兒子尚在襁褓之中,我即使有一死了之的想法也無法去做,我家里貧困至極,無立錐之地,親戚朋友人情淡薄,況且這種世道,我更是無法依賴他們!
我死不足惜,只是孤兒寡婦,以后托付給誰呢?陳更新說完神色凄慘,眼淚撲簌簌地掉下來。李恢聽了,也覺得滿腹辛酸,兩人相對無言,只是默默流淚。
但陳更新很快又振作起來,他說,大丈夫應當視死如歸,怎能如此瞻前顧后,像個孩子似的悲悲戚戚?如果全國同胞能因為我的死而受到鼓勵,那么,神州大地必有光明之日!
林覺民給父親的絕筆書
農歷3月25日晚,陳更新與林文、林覺民等人從香港進入廣州,聽說林尹民、鄭烈第二天抵達香港,又特意與林覺民返回香港來迎接他們。
陳更新見到鄭烈,笑道,一別7年,想不到臨死還能見上一面,真是人生一大快事!他又笑著對林尹民說,聽說你酒量很大,未逢對手,我酒量也不小,平生沒有醉過。
等到起義成功后,我們直搗北京,到那時候,我再跟你捧酒壇一決雌雄!林尹民聞言連聲叫好。
再比如馮超驤,他家里也是十分窮困,母親去世得早,父親常年生病,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勞力,很早就當家了,不僅辛勤工作賺錢養家,還對父親特別孝順。
馮超驤的妻子深明大義,和馮超驤同甘共苦而沒有怨言,住的房子破敗不堪,穿的衣服是破布敗絮,吃的是糠豆雜糧,經常連填飽肚子都難,有時候甚至一天都吃不上一頓飯。
林覺民回福建招募同志,勸說馮超驤前往廣州,馮超驤猶豫了。他內心雖然也迫不及待想同去廣州,但想到父親病重要人照料,而他又是家里唯一的男勞力,就有了婉拒之意。
林覺民也就沒有勉強馮超驤。但不久馮超驤又想通了,他說,國家的事是公事,家事是私事,我愛父親雖然遠超常人,但現在應該放棄私事而投身公事!
我寧愿背負不孝的罪名,也不能失去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以至于最后淪為亡國奴!馮超驤向父親言明,父親坦然相告:兒子你盡管去,為國努力,不要掛念我!馮超驤聞言低頭哭泣。
林覺民與妻書原版
馮超驤接著和妻子告別,妻子說,你趕緊去,如果你出現不幸了,3個月之后如果還沒有你的音信,我就投繯而死(就是自縊而死),追隨你到地下!
馮超驤凄然勸慰妻子,說,你絕不可以這樣做,家中上有年老多病的父親,下有年幼的弟弟,我的死已經難以挽回,如果你也如此,以后侍奉老人、照顧弟弟的事,托付給誰呢?
說罷,馮超驤和妻子抱頭痛哭,馮超驤走后不久,父親病情惡化,很快就去世了。馮超驤在途中聽此噩耗悲痛欲絕,大口吐血,說,如果勝利,事成之后,我當自刎向父親謝罪!
從這之后,馮超驤再也沒有流過一滴眼淚,再也沒有哭過,無論是為革命還是為了盡孝,在馮超驤的心中,其實已經把自己當作了已死之人。
起義之日臨近,大家都抱著必死之心,紛紛向家人和親朋告別。黃興給好友梅培臣等人寫信,宣稱將身先士卒,努力殺賊,這封信就當是絕筆書。陳與燊也寫好了兩封遺書。
農歷3月26日晚的半夜時分,林覺民想起父親、弟妹和妻子、孩子,心潮澎湃,難以入眠,于是,挑燈寫了兩封絕筆書,向父親和妻子解釋自己已投身革命,向他們道歉并告別。
林覺民想到自己將要與世訣別,往日生活的點點滴滴頓時涌上心頭,不覺淚流滿面,他先寫了絕筆書給父親,稱自己不能盡孝是大罪,但有益于全國同胞,希望父親原諒他的不孝。
接著,林覺民在一塊白絹上寫下了令人泣血、讀來肝腸寸斷的《與妻書》,“吾作此書時,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書時,吾已成為陰間一鬼……”
1911年廣州起義(油畫)
凌晨3點左右,林覺民寫完兩封絕筆書,用布包好,第二天一大早帶給一位朋友,托他轉給家人。處理完此事,林覺民好像完成了自己的后事,了無牽掛,和同志們從容奔赴戰場了。